食盐加碘消除碘缺乏危害管理条例

食盐加碘消除碘缺乏危害管理条例
食盐加碘消除碘缺乏危害管理条例

食盐加碘消除碘缺乏危害管理条例

[单项选择题]

1、碘盐中()的加入量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确定

A.碘化钾

B.碘酸钾

C.碘酸钠

D.碘化钠

参考答案:B

[单项选择题]

2、碘盐出厂前必须经(),未达到规定含量标准的碘盐不得出厂。

A.含量检验

B.数量检验

C.质量检验

D.包装检验

参考答案:C

[单项选择题]

3、在缺碘地区生产、销售的食品和副食品,凡需添加食用盐的,必须使用()。

A.盐

B.碘盐

C.工业盐

D.专业用盐

参考答案:B

[单项选择题]

4、经营碘盐()业务的企业,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盐业主管机构审批。

A.生产

B.批发

C.零售

D.检验

参考答案:B

[单项选择题]

5、碘盐批发企业在从碘盐加工企业购进碘盐时,应当索取(),碘盐加工企业应当保证提供。

A.质量合格证明

B.加碘证明

C.包装证明

D.卫生合格证明

参考答案:B

[单项选择题]

6、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对本地区食盐加碘消除碘缺乏危害的卫生监督和碘盐的卫生监督以及防治效果评估。

A.盐业主管部门

B.卫生行政部门

C.工商管理部门

D.质监部门

参考答案:B

[单项选择题]

7、《食盐加碘消除碘缺乏危害管理条例》规定:()人民政府应当将食盐加碘消除碘缺乏危害的工作纳入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并组织实施。()

A.县级

B.市级

C.省级

D.各级

参考答案:D

[单项选择题]

8、因治疗疾病,不宜食用碘盐的,应当持当地()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医疗机构出具的证明,到当地人民政府盐业主管机构指定的单位购买非碘盐。

A.乡级

B.县级

C.市级

D.省级

参考答案:B

[单项选择题]

9、对暂时不能供应碘盐的缺碘地区,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可

以暂时供应非碘盐;但是,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当采取其它的补碘措施。

A.盐业主管部门

B.卫生行政部门

C.工商管理部门

D.质监部门

参考答案:B

食盐加碘消除碘缺乏危害管理条例

食盐加碘消除碘缺乏危害管理条例 [单项选择题] 1、碘盐中()的加入量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确定 A.碘化钾 B.碘酸钾 C.碘酸钠 D.碘化钠 参考答案:B [单项选择题] 2、碘盐出厂前必须经(),未达到规定含量标准的碘盐不得出厂。 A.含量检验 B.数量检验 C.质量检验 D.包装检验 参考答案:C [单项选择题] 3、在缺碘地区生产、销售的食品和副食品,凡需添加食用盐的,必须使用()。 A.盐 B.碘盐 C.工业盐 D.专业用盐 参考答案:B [单项选择题] 4、经营碘盐()业务的企业,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盐业主管机构审批。 A.生产 B.批发 C.零售 D.检验 参考答案:B

[单项选择题] 5、碘盐批发企业在从碘盐加工企业购进碘盐时,应当索取(),碘盐加工企业应当保证提供。 A.质量合格证明 B.加碘证明 C.包装证明 D.卫生合格证明 参考答案:B [单项选择题] 6、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对本地区食盐加碘消除碘缺乏危害的卫生监督和碘盐的卫生监督以及防治效果评估。 A.盐业主管部门 B.卫生行政部门 C.工商管理部门 D.质监部门 参考答案:B [单项选择题] 7、《食盐加碘消除碘缺乏危害管理条例》规定:()人民政府应当将食盐加碘消除碘缺乏危害的工作纳入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并组织实施。() A.县级 B.市级 C.省级 D.各级 参考答案:D [单项选择题] 8、因治疗疾病,不宜食用碘盐的,应当持当地()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医疗机构出具的证明,到当地人民政府盐业主管机构指定的单位购买非碘盐。 A.乡级 B.县级 C.市级 D.省级 参考答案:B [单项选择题] 9、对暂时不能供应碘盐的缺碘地区,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可

实验11 食盐中碘含量的测定

实验11 食盐中碘含量的测定 教学目的与要求: 1.学习测定食盐中碘含量的原理和方法; 2.了解碘量法测定食盐中碘含量的具体步骤; 3.让学生熟练掌握移取,称量,配制一定浓度标准溶液等操作; 4.进一步熟练掌握滴定操作; 5.学会如何合理的设计实验并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及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1.碘量法的原理和方法; 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及创新意识。 难点:1.降低碘量法测定误差的条件控制; 2.碘量法滴定中反应条件的控制。 教学方法与手段:板书,学生操作,现场指导。 学时分配:3学时。 教学内容: 食盐,又称餐桌盐,是对人类生存最重要的物质之一,也是烹饪中最常用的调味料。盐的主要化学成份氯化钠(化学式NaCl)在食盐中含量为99%,部份地区所出品的食盐加入氯化钾以降低氯化钠的含量以降低高血压发生率。同时世界大部分地区的食盐都通过添加碘来预防碘缺乏病,添加了碘的食盐叫做碘盐。2011年3月11日,日本本州岛海域发生地震引发核电站爆炸,我国多地居民出现为防止核辐射而抢购食盐的现象,专家表示,吃食盐能防辐射一说不靠谱,市民请勿信谣言。 问题1:食盐中为什么加碘? 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有智力元素之称。 世界卫生组织将碘缺乏危害简称IDD,为目前导致人类智力发育落后的最主要原因。现已证实,人脑发育大部分是在胚胎期和婴幼儿期完成的。在智力发育全过程中,如果碘摄入不足,就会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产生一系列障碍,即使轻微缺碘,也会引起智力的轻度落后并持续终生。而严重的缺碘会对儿童的体格发育造成障碍,即身材矮小,性发育迟缓、智商低下。并可造成早产、死胎、先天畸形、聋、哑、痴呆等,更为常见的为地方性甲状腺肿(即粗脖子病)和地方性克汀病。这些损害统称为碘缺乏病。 问题2:食盐中添加的碘以什么形式存在?如何检验? 食盐中添加的碘以碘酸钾形式存在。检验方法:

碘缺乏病防治试题及答案

碘缺乏病防治知识试卷 单位:姓名:分数: 单选题,共二十题,每题5分 1.碘缺乏病是由于自然环境碘缺乏造成机体碘营养不良所表现的一组有关联疾病的总称。它包括地方性甲状腺肿、克汀病和亚克汀病、单纯性聋哑、胎儿流产、早产、死产和先天畸形等。它实质上属于。 A.出生缺陷 B.微量营养元素不良 C.遗传性疾病 2.碘和蛋白质、脂肪、醣类、维生素等一样是作为一种营养素而存在于人体,碘是合成_____不可缺少的重要原料。 A.肾上腺皮质激素 B.垂体促甲状腺激素 C.甲状腺激素 3.胎儿严重碘缺乏造成大脑发育不可逆的损害,其严重后果就是___。 A.克汀病 B.脑瘫 C.佝偻病 4.新生儿碘缺乏的危害主要是引起___,如不能早期诊断和治疗,将导致患儿终生智力残疾。 A.新生儿肺炎 B.会出现眼疾,影响视力 C.先天性甲状腺机能低下症 5.儿童青少年对碘缺乏比较敏感,突出的表现是____。 A.甲状腺肿大 B.贫血 C.视力下降 6.碘缺乏对成人最明显的影响是___ 。

A.高血压 B.甲状腺肿大 C.骨关节增粗 7.人体缺碘的最主要危害是什么? A.影响智力和生长发育 B.腹泻 C.头痛 8.胎儿的碘供应只来自母亲,因此孕妇的需碘量远远高于其它妇女,不仅要满足本身的需要,还要满足胎儿的需要。此时孕妇极易缺碘,一旦缺碘,孕妇的甲状腺与胎儿竞争碘的能力增强,使胎儿缺碘更加严重,造成脑发育障碍,出生后重者成为克汀病,轻者成为___。 A.先天性唇腭裂 B.亚克汀 C.先天性脊柱裂 9.碘营养状态日益成为营养专家和人们所关注的问题。因为它是全面评价人体营养水平的一项内容。碘的营养状况一般用____来表示。 A. 尿碘排泄量 B.血碘水平 C.发碘水平 10.碘作为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少了不行,过多也不行,并不像有些人所希望的越多越好。根据人体生理需要量和流行病学的观察,我国每人每日供应____碘是适宜的。 A.50微克 B.150微克 C.250微克 11.碘缺乏危害是由于自然环境缺碘,居民长期碘摄入不足所造成的。它病因清楚,防有办法,只要长期坚持补碘措施,碘缺乏病是完全可以消除的。你是否知道预防碘缺乏最好的方法是。 A.吃海产品 B.吃补碘药物 C.吃碘盐年代以前,人们认为尿碘在50微克/升以上,人群中基本上没有明显的甲状腺肿发生。进入80年代以后,人们认识到缺碘对人类最大危害不是甲状腺

中考题原创:食品安全标准新出台 食盐含碘下调利健康

中考题原创:食品安全标准新出台食盐含碘下调利 健康 学校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 我国《食用盐碘含量》食品安全国家新标准明确碘含量为20-30mg/kg,绿 ,则碘酸钾的物质类别与碘色食品加碘盐中含有一定量碘酸钾,化学式为KIO 3 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 A.氧化物、+2 B.酸、+3 C.碱、+4 D.盐、+5价 2. “绿色食盐”有中国绿色食品认证中心颁发“绿色食品标志”。食盐在生产、生活中有许多用途,下列说法不属于它的用途的是() A.医疗上用它来配制生理盐水 B.生活中用食盐来腌渍蔬菜和鱼肉 C.农业上用氯化钠选种 D.常用晾晒海水的办法得到含较多杂质的粗盐 二、填空题 3. 我国各地食盐碘含量可以根据当地人群实际碘营养水平,在规定范围内浮动添加。下表是某地市场销售的一种“加碘食盐”包装袋上的部分文字说明,则 (1)“加碘盐”是在食盐中加入一定量的碘酸钾,则碘盐属于______物,食用碘盐可以有效地预防碘盐缺乏病,智力元素碘是人体内合成_____的主要原料之一。若人在幼年时期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可能会患_______。 (2)从上述说明中的食用方法和贮藏指南,可推测碘酸钾的化学性质之一为

_______。 (3)盐业公司制造碘盐时并不直接使用碘单质,而是使用碘酸钾,主要原因可能是(____) A碘酸钾的价格较低,有利于减轻居民食用碘盐的经济负担 B碘酸钾较易溶解于水,有利于碘盐生产操作和食用吸收 C碘酸钾热稳定性优于碘,有利于碘盐生产、贮放、使用过程中减少碘的损失(4)碘是一把双刃剑,人体内的碘过量也会引起甲状腺疾病。青少年每天碘元素适宜摄入量约为0.15mg,假设这些碘元素主要是从碘盐中摄取,若1000g碘盐中含碘20mg,则你每天需食用碘盐____g。 (5)辨别真假碘盐的正确方法是________,将少量食盐撒到切开的土豆切面上,如果马上发现新鲜的土豆变成蓝色,那就是货真价实的加碘食盐,因为碘盐挥发出少量的碘单质,土豆中淀粉遇碘单质会变成___色。

碘缺乏病防治试题及答案完整版

碘缺乏病防治试题及答 案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碘缺乏病防治知识试卷 单位:姓名:分数: 单选题,共二十题,每题5分 1.碘缺乏病是由于自然环境碘缺乏造成机体碘营养不良所表现的一组有关联疾病的总称。它包括地方性甲状腺肿、克汀病和亚克汀病、单纯性聋哑、胎儿流产、早产、死产和先天畸形等。它实质上属于。 A.出生缺陷 B.微量营养元素不良 C.遗传性疾病 2.碘和蛋白质、脂肪、醣类、维生素等一样是作为一种营养素而存在于人体,碘是合成_____不可缺少的重要原料。 A.肾上腺皮质激素 B.垂体促甲状腺激素 C.甲状腺激素 3.胎儿严重碘缺乏造成大脑发育不可逆的损害,其严重后果就是___。 A.克汀病 B.脑瘫 C.佝偻病 4.新生儿碘缺乏的危害主要是引起___,如不能早期诊断和治疗,将导致患儿终生智力残疾。 A.新生儿肺炎 B.会出现眼疾,影响视力 C.先天性甲状腺机能低下症 5.儿童青少年对碘缺乏比较敏感,突出的表现是____。 A.甲状腺肿大 B.贫血 C.视力下降 6.碘缺乏对成人最明显的影响是___ 。 A.高血压 B.甲状腺肿大 C.骨关节增粗 7.人体缺碘的最主要危害是什么 A.影响智力和生长发育 B.腹泻 C.头痛 8.胎儿的碘供应只来自母亲,因此孕妇的需碘量远远高于其它妇女,不仅要满足本身的需要,还要满足胎儿的需要。此时孕妇极易缺碘,一旦缺碘,孕妇的甲状腺与胎儿竞争碘的能力增强,使胎儿缺碘更加严重,造成脑发育障碍,出生后重者成为克汀病,轻者成为___。 A.先天性唇腭裂 B.亚克汀 C.先天性脊柱裂 9.碘营养状态日益成为营养专家和人们所关注的问题。因为它是全面评价人体营养水平的一项内容。碘的营养状况一般用____来表示。 A. 尿碘排泄量 B.血碘水平 C.发碘水平 10.碘作为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少了不行,过多也不行,并不像有些人所希望的越多越好。根据人体生理需要量和流行病学的观察,我国每人每日供应___ _碘是适宜的。

实施食用盐碘含量标准知识问答

实施食用盐碘含量标准知识问答 1.《食用盐碘含量》标准什么时间发布? 答:2011年9月15日,由卫生部发布《食用盐碘含量》标准,标准号为GB26878-2011。 2.《食用盐碘含量》标准什么时间实施? 答:2012年3月15日,《食用盐碘含量》标准在全国统一实施。 3.《食用盐碘含量》标准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答:《食用盐碘含量》标准规定了食用盐产品碘含量的平均水平(以碘离子计)为20mg/kg至30mg/kg,碘盐中碘含量均匀度的允许波动范围为±30%。各省(区、市)人民政府的卫生行政部门可根据当地人群实际碘营养水平,选择适合本地情况的食用盐碘含量平均水平。 4.《食用盐碘含量》标准制定原则是什么? 答:《食用盐碘含量》标准制定原则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科学补碘。各地可根据本省实际情况自行确定碘盐中的碘含量,使人群碘营养处于适宜水平。 5.《食用盐碘含量》标准与原来标准有何不同? 答:《食用盐碘含量》标准与原来标准相比主要有3点不同: (1)碘盐中碘含量的平均水平(以碘元素计)由原来的加工水平35mg/kg下调至产品水平20 mg/kg —30mg/kg。 (2)缩小了食用盐中碘含量均匀度的的允许波动范围,由原来的35mg/kg±15mg/kg (相当于±43%)调整为所选食用盐碘含量平均水平±30%。 (3)新标准中的食用盐碘含量可以选择20mg/kg、25mg/kg、和30 mg/kg三种加碘水平,各省(区、市)可结合病区类型、居民饮用水碘含量、饮食习惯,以及孕妇、哺乳期妇女等特需人群的碘营养状况,以省(区、市)为单位供应一种、两种或三种碘含量的食盐。 6.为什么要因地制宜调整盐碘含量? 答:碘缺乏病监测数据显示,我国幅员辽阔,食盐的摄入量区别较大,多年来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因此不同地区人群尿碘水平高低不一,统一的盐碘含量标准不能满足人群尿碘水平都处于适宜水平。为此,《食用盐碘含量》标准允许各省(区、市)自行确定盐碘含量平均水平,使人群尿碘含量较高的地区

碘盐中碘含量测定

碘盐中碘含量测定指导老师: 学生: 活动时间: 活动地点:

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缺碘会引起甲状腺肿大、智力缺陷等碘缺乏病。 我国现有的1017万智力残疾人中80%以上是由于缺碘造成的。为此,政府规定食用盐应加碘。但又不法商贩为了牟取利益,并没向其出售的食盐中加碘(食盐加碘的初期,多把适量的碘化物加到食盐中,因其在与空气接触的过程中易被氧 化为I 2 而逐渐挥发,从1995年起改用添加碘酸盐)。所以有必要检测市售食盐的碘含量。 实验原理 由于加碘食盐中碘元素绝大部分是以IO 3 -存在。食盐溶于水后,在酸性条件 下,加入碘化钾,I-与IO 3-反应析出I 2 ,然后用标准的硫代硫酸钠滴定I 2 ,从而 确定碘元素的含量。发生的反应如下: IO 3-+ 5I-+6H+ 3I 2 +3H 2 O I 2 + 2S 2 O 3 2- 2I-+ S 4 O 6 2- 故有 I ~KIO 3~ 3I 2 ~ 6Na 2 S 2 O 3 试剂及仪器 碱式滴定管,锥形瓶(250mL),容量瓶(250mL),移液管(25mL、5mL、2mL),电子天平,蒸发皿,滴定管夹,滤纸 , 药匙 , 铁架台, 小烧杯,量筒(5mL, 10mL) ;蒸馏水, 2mol/L盐酸,4mol/L盐酸,10%的KI溶液,L的Na 2S 2 O 3 溶液,% 的淀粉试液,碘酸钾。 供检样品:食用加碘海盐(山东寒亭第一盐场) 国家标准: 食盐中碘含量测定:《食品卫生检验理化部分总则》GB/。 国家标准GB14880-1994中规定加碘盐中碘含量应为20~30mg/kg。 实验步骤 1、进入实验室,将实验要用到的有关仪器从仪器橱中取出,把玻璃器皿按洗涤要求洗涤干净备用。 2、硫代硫酸钠溶液的配制及标定: (1).%淀粉指示液的配制:称取可溶性淀粉,加5mL水,搅匀后缓缓倒入100mL 沸水中(250mL烧杯),煮沸2min,放凉,备用。 (2).碘酸钾溶液:在电子天平上称取碘酸钾,加50mL蒸馏水,待完全溶解后

《食用盐碘含量》标准问答

1.《食用盐碘含量》标准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答:《食用盐碘含量》标准规定了食用盐产品碘含量的平均水平(以碘离子计)为20mg/kg~30mg/kg,碘盐中碘含量均匀度的允许波动范围为±30%。各省(区、市)人民政府的卫生行政部门可根据当地人群实际碘营养水平,选择适合本地情况的食用盐碘含量平均水平。 2.《食用盐碘含量》标准与原来标准有何不同? 答:《食用盐碘含量》标准与原来标准相比主要有3点不同: (1)碘盐中碘含量的平均水平(以碘元素计)由原来的加工水平35mg/kg下调至产品水平20mg/kg~30mg/kg。 (2)缩小了食用盐中碘含量均匀度的允许波动范围,由原来的35mg/kg±15mg/kg (相当于±43%)调整为所选食用盐碘含量平均水平±30%。 (3)新标准中的食用盐碘含量可以选择20mg/kg、25mg/kg和30mg/kg三种加碘水平,各省(区、市)可结合病区类型、居民饮用水碘含量、饮食习惯,以及孕妇、哺乳期妇女等特需人群的碘营养状况,以省(区、市)为单位供应一种、两种或三种碘含量的食盐。 3.为什么要因地制宜调整盐碘含量? 答:碘缺乏病监测数据显示,我国幅员辽阔,食盐的摄入量区别较大,多年来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因此不同地区人群尿碘水平高低不一,统一的盐碘含量标准不能满足人群尿碘水平都处于适宜水平。为此,《食用盐碘含量》标准允许各省(区、市)自行确定盐碘含量平均水平,使人群尿碘含量较高的地区回归适宜水平。 4.新标准对食盐碘均匀度的要求是提高了还是降低了? 答:新标准对食盐碘均匀度的要求更高了。旧标准食盐碘的均匀度波动为43%,而新标准均匀度波动为30%,标志着新标准食盐含碘量更加均匀了。 5.旧标准碘盐允许销售的期限? 答:卫生部等8部委联合印发《关于做好实施食用盐碘含量标准工作的通知》(卫疾控发〔2012〕10号)明确规定,2012年3月15日起,碘盐生产企业应当按照新标准生产碘盐。2012年3月15日以前生产的碘盐可以继续销售至保质期结束,产品未注明保质期的,可以销售至生产日期之后3年。 6.实现消除碘缺乏病后还需继续食用碘盐吗? 答:目前,我国虽然实现了消除碘缺乏病的阶段目标,但是碘缺乏危害是自然环境缺碘造成,而自然环境缺碘状况是不能改变的。如果我们不食用碘盐,人们又会因摄入碘不足而受到碘缺乏危害。为此,我们要世世代代食用碘盐。 7.什么是碘缺乏病? 答:碘缺乏病是由于自然环境碘缺乏造成机体碘营养不良所表现的一组疾病的总称。它主要损伤婴幼儿的脑发育而影响人口素质,包括地方性甲状腺肿、克汀病(以痴呆、矮小、聋、哑、瘫痪为主要临床特征)和亚克汀病(以智力低下为主要临床特征)、单纯性聋哑、胎儿流产、早产、死产和先天畸形等。它实质上属于微营养素营养不良,与维生素A缺乏、缺铁性贫血并列为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等国际组织重点防治、限期消除的三大微营养素营养不良疾病。 8.碘缺乏的主要危害有哪些? 答:碘缺乏病是由于自然环境缺碘,使机体摄入碘不足所致的一系列损害,除地方性甲状腺肿和地方性克汀病两种典型表现外,最主要的危害是缺碘影响胎儿的脑发育,导致儿童的智力和体格发育迟滞或永久性障碍,造成病区人群的智能损害。缺碘也可导致流产、死产、先天畸形和新生儿死亡率增高等,妇女和儿童是碘缺乏最主要的受害者。

科学补碘

科学补碘,保护智力正常发育 一、什么是碘缺乏病 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人体所需的碘主要来自于植物食品和动物性食品。如果居住环境中的土壤、水中缺碘,必然导致植物与动物缺碘,从而导致人体缺碘。生活在缺碘环境的居民,由于不能从食物、饮水中获得足够的碘,身体就会因缺碘受到损害。碘缺乏病除常见的地方性甲状腺肿、地方性克汀病(聋、哑、矮、瘫、呆傻)外,还可导致流产、死产、先天畸形和新生儿死亡率增高。最主要的危害是由于缺碘而影响胎儿脑发育,导致儿童智力和体格发育障碍,严重病区出现了“傻瓜村”、“矮子村”。 二、怎样防治碘缺乏病 碘缺乏病病因清楚,防有办法,只要坚持长期食用合格碘盐,就可以达到持续消除这一疾病的目的。下面,介绍购买碘盐和正确食用碘盐的基本常识: 1、购买碘盐:人们购买盐时要到有“食盐专营许可证”的供销店购买有标准图案和专门的激光防伪标志的精致加碘细盐,这种碘盐是由盐业部门监督生产,检验合格并由专门的配送车送到供销点销售,能够保证食盐中的碘含量,大家一定要认清购买,千万不要购买没有标准图案和专门的激光防伪标志的食盐。大颗粒盐不宜食用。 2、碘盐的保管与食用方法:由于碘易于挥发,因此,碘盐不宜存放过久,宜随用随买,适当储备。装碘的容器最好使用陶瓷器或玻璃容顺,

上面加盖,放在阴凉、干燥处,避晒防潮。碘盐不能用水淘洗,以免碘剂丢失。碘剂遇高温容易被破坏,装盐罐不宜放在灶台等高温处。 做菜时不宜过早放盐,更不要将碘盐先放在锅里煎炸,宜在食物快熟时放盐。 三、哪些人不宜吃碘盐?如何供应不宜吃碘人群的食用盐? 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患者、甲状腺炎患者等极少数人不宜食用碘盐。生活在高碘地区的居民,他们每天从高碘食物和高碘饮用水中已经得到了较高剂量的碘,有可能引起高碘性甲状腺肿,因此这部分人也不宜食用碘盐。 在《食盐加碘消除碘缺乏危害管理条例》第二十条已明确规定:“因治疗疾病,不宜食用碘盐,应当凭当地县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医疗机构出具的证明,到当地人民政府盐业主管机构指定的单位购买非碘盐。”对有甲亢患者家庭中的其他人,可以使用碘油补碘。国家规定对高碘地区的居民不供应碘盐。 嘉禾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实验-食盐中碘的含量测定

食盐中碘含量测定问题的探讨 杨荣淇 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主要成分,适量的碘可供应人体合成生长发育所必需的甲状腺激素,如果缺乏碘,会产生地方性甲状腺肿和地方性克汀病,但碘过量则又可引起甲状腺功能低下和甲状腺肿大。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国家规定食用盐中必须加碘,且严格控制碘加入量,因而对于食用盐中碘含量的测定十分重要。目前我国国家标准GB/T 13025.7—91《制盐工业通用试验方法碘离子的测定》(简称国标法)?采用的是溴水氧化法,即在酸性溶液中碘离子经溴氧化为碘酸根,再加碘化钾析出碘,而后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测定碘离子含量。这种方法需消除过量氧化剂,否则将对结果数据产生影响,使试验数据不准确;另外,由于此法使用饱和溴水,对人体的危害和化验室环境的污染较为严重。为此,本人查阅有关资料,设计了“双氧水氧化—吸光光度法”测定食盐中碘含量的试验方法,通过反复对比试验,认为采用该法能够达到精确度高、操作简便、不需消除过量氧化剂的影响且无污染的效果。 一、试验部分 1、原理 在酸性条件下,溶液中的碘离子经过过氧化氢(双氧水)氧化为碘,碘与淀粉反应使溶液变蓝,在一定条件下,颜色随碘浓度的增大而加深。通过分光光度计测量溶液的吸光度后,在标准曲线上查出碘离子的含量。 2I-+H 2O 2 +2H+ → I2+2H2O 本试验采用在氯化钠溶液中加入已知浓度的碘化钾溶液来模拟加碘食盐溶液,通过测定出的碘含量与已知值比较,来判断试验的准确性与精确度。 2、试验 (1)主要仪器与试剂 721分光光度计(上海分析仪器厂)。 本法所有试剂和水未特别注明要求的,均使用分析纯试剂和蒸馏水。 碘化钾标准溶液:100ug/ml,准确称取碘化钾0.1000g溶于水,定容至1l (用时新配)。 碘化钾标准使用液:10ug/ml,准确移取10.00mL碘化钾标准溶液于100ml容量瓶中,用水定容至刻度。 氯化钠溶液:200g/l,称取氯化钠100.0g溶于水,定容至500ml。 淀粉溶液:10g/l,称取淀粉1g,加入水搅拌成糊状,再缓慢倒入沸水100mL,搅溶后再煮沸半分钟,冷却备用(用时新配)。 过氧化氢(双氧水)溶液:3%。 (2)试验方法 按一定的浓度,准确移取碘化钾标准使用液,加入氯化钠溶液35.0mL,用0.5mol/L盐酸2mL酸化1~2分钟,再加入3%过氧化氢溶液、2.5mL淀粉溶液1.0mL,加水至刻度,摇匀,10分钟后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吸光度。 二、结果与讨论

食用盐碘含量标准知识问答

食用盐碘含量标准知识问答 1.《食用盐碘含量》标准什么时间发布? 答:2011年9月15日,由卫生部发布《食用盐碘含量》标准,标准号为GB26878-2011。 2.《食用盐碘含量》标准什么时间实施? 答:2012年3月15日,《食用盐碘含量》标准在全国统一实施。 3.《食用盐碘含量》标准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答:《食用盐碘含量》标准规定了食用盐产品碘含量的平均水平(以碘离子计)为20mg/kg至30mg/kg,碘盐中碘含量均匀度的允许波动范围为±30%。各省(区、市)人民政府的卫生行政部门可根据当地人群实际碘营养水平,选择适合本地情况的食用盐碘含量平均水平。 4.《食用盐碘含量》标准制定原则是什么? 答:《食用盐碘含量》标准制定原则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科学补碘。各地可根据本省实际情况自行确定碘盐中的碘含量,使人群碘营养处于适宜水平。 5.《食用盐碘含量》标准与原来标准有何不同? 答:《食用盐碘含量》标准与原来标准相比主要有3点不同:

(1)碘盐中碘含量的平均水平(以碘元素计)由原来的加工水平35mg/kg下调至产品水平20 mg/kg —30mg/kg。 (2)缩小了食用盐中碘含量均匀度的的允许波动范围,由原来的35mg/kg±15mg/kg(相当于±43%)调整为所选食用盐碘含量平均水平±30%。 (3)新标准中的食用盐碘含量可以选择20mg/kg、 25mg/kg、和30 mg/kg三种加碘水平,各省(区、市)可结合病区类型、居民饮用水碘含量、饮食习惯,以及孕妇、哺乳期妇女等特需人群的碘营养状况,以省(区、市)为单位供应一种、两种或三种碘含量的食盐。 6.为什么要因地制宜调整盐碘含量? 答:碘缺乏病监测数据显示,我国幅员辽阔,食盐的摄入量区别较大,多年来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因此不同地区人群尿碘水平高低不一,统一的盐碘含量标准不能满足人群尿碘水平都处于适宜水平。为此,《食用盐碘含量》标准允许各省(区、市)自行确定盐碘含量平均水平,使人群尿碘含量较高的地区回归适宜水平。 7.我国以前是否调整过食盐碘含量标准? 答:1994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中国2000年消除碘缺乏病规划纲要》(国办发…1994?88号)中明确规定,我国盐碘含量(以碘离子计)是:加工为50mg/kg,出厂不低于

食盐中碘元素含量的测定实验

食盐中碘元素含量的测定实验 常听人说:“我的身体像钢铁一样。”如果身体真是钢铁的话,那么食盐就是其中的碳,虽然需要的量不多,但所起的作用却非同一般。成年人缺碘,会引起甲状腺肿大,儿童缺碘,则严重影响其智力发展导致智力低下,因此人们将碘称为智慧元素。从建国初开始,我国的科学家就致力于加碘食盐的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并在全国强制推广使用,有效地防止了碘缺乏病的流行,提高了儿童的智力。那么食盐中的碘的含量到底多少为好,我们现在食用的加碘盐符合要求吗?我们该怎样识别食盐是否加碘呢?市场上购买的食盐含碘量是否达标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在老师指导下,利用已学过化学元素化合物知识和化学分析知识,对加碘盐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 食盐加碘不是在食盐中加单质碘,而是在食盐中加碘化物。目前我国在食盐中主要加碘酸钾,而过去则是加碘化钾。碘化钾的优点是含碘量高(76.4%),缺点是容易被氧化,稳定性差,使用时需加稳定剂。碘酸钾稳定性高,不需要加稳定剂,但含碘量较低(59.3%)相比之下,使用碘酸钾优点是明显的,因此,90年开始我国规定民用食盐的碘的添加剂为碘酸钾。 食盐中碘酸钾的定性分析: 在试管中加少量碘化钾—淀粉溶液,滴入几滴稀硫酸酸化,不见什么变化,加入少量市售固体食盐,若含有碘酸钾则溶液立即显蓝色。反应方程式为: KIO3+5KI+3H2SO4=3K2SO4+3I2+3H2O 食盐中碘酸钾的定量分析: 实验仪器:25mL酸式滴定管铁架台滴定管夹烧杯锥形瓶25mL移液管 玻璃棒滴管容量瓶托盘天平 实验药品:硫代硫酸钠晶体(Na2S2O3·5H2O)碘化钾晶体稀硫酸淀粉溶液市售食盐 实验原理:先在食盐样品中加入略过量硫酸酸化的碘化钾溶液,把碘酸钾转化成碘分子,再用硫代硫酸钠溶液去测定生成的碘即可。反应方程式为: (1)KIO3+5KI+3H2SO4=3K2SO4+3I2+3H2O (2)I2+2S2O42- =2I- +S4O62- 实验步骤:(1)用硫代硫酸钠晶体(Na2S2O3·5H2O)配制0.00073mol/L 的Na2S2O3 500mL溶液。 (2)用碘化钾晶体配制0.1mol/L的KI溶液500mL。 (3)洗净一支25mL酸式滴定管,用0.00073mol/L的Na2S2O3 500mL溶液润洗二至三次,装满25mL。 (4)称取3.8g市售食盐,转移到容量瓶中,用适量水溶解,加入2mLKI溶液,滴入5滴稀硫酸,溶液变黄色,再加入6滴淀粉溶液,溶液变蓝色。最后用0.00073mol/L的Na2S2O3 溶液滴定,重复二至三次,实验结果记录如下:

食盐中碘含量测定

实验报告 食盐中碘含量的测定 班级:应 111-1 一.【实验目的】 1. 通过本实验了解碘对人体的作用,熟悉碘盐中碘的添加形式以及含量范 围。 2. 准确,熟练掌握滴定的基本操作。 3. 熟练掌握碘量法测定碘含量的基本原理,方法。 4. 熟练掌握硫代硫酸钠的配置与标定,熟悉硫代硫酸钠与基准物重铬酸钾 的反应条件。 二.【实验原理】 在加碘盐的产品质量检验中,碘含量是一项重要的指标 按照GB5461-92的规定,加碘中碘酸钾的加入量应为20-50mg /kg .由于加碘食盐中碘元素绝大部分是以IO 3-存在,少量的是以I -形式存在。本实验依据碘的性质对其进行定性和定量检测。 1.碘的测定: (1)I -的定性检测:通过NaNO 2在酸性环境下氧化I -生成I 2,遇淀粉呈蓝紫色而检验I -的存在。 (2)KIO 3的定性:在酸性条件下,IO 3-易被Na 2S 2O 3还原成I 2,遇淀粉呈现蓝紫色。但Na 2S 2O 3浓度太高时,生成的I 2又和多余的Na 2S 2O 3反应,生成I -使蓝色消失。因此实验中要使Na 2S 2O 3的酸度控制在一定范围。测定范围是每克食盐含30ug 碘酸钾立即显浅蓝色,含50ug 显蓝色。含碘越多颜色越深。 (3)定量测定:I -在酸性介质中能被饱和溴水还原成IO 3-,样品中原有及氧化生成的IO 3-于酸性条件下与I -成的I 2再用Na 2S 2O 3标准溶 液滴定,以淀粉为指示剂,滴定至溶液的蓝色刚好消失为终点,从而求得加碘盐中的碘含量。主要反应: I - +3Br 2+3H 2 IO 3-+6H ++6Br - IO 3-+ 5I -+6H 2 +3H 2O I 2 + 2S 2O 32 2I -+ S 4O 62- 故有 KIO 3~I ~ 3I 2 ~ 6Na 2S 2O 3 及 I ~KIO 3~ 3I 2 ~ 6Na 2S 2O 3 2.Na 2S 2O 3的标定: (1).结晶硫代硫酸钠含有杂质,不能采用直接法配制标准溶液,且Na 2S 2O 3溶液不稳定易分解。 (2).引起硫代硫酸钠分解的原因: ①溶液酸度:在中性和碱性溶液中SO 32-较稳定,在酸性不稳定可能发生以下 反应: ②.水中的二氧化碳:可促使Na 2S 2O 3分解,故在配制溶液时加入0.02% Na 2CO 3,

我国食盐碘强化政策决策制定案例

食盐加碘该全民强化, 还是因地制宜、因人而异? --我国食盐碘强化政策决策制定案例 食盐加碘是消除碘缺乏危害的重要途径。我国曾是世界上缺碘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1991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以普遍食盐加碘为主要策略,实现在2000年底全球消除碘缺乏病的目标,1994年8月23日,国务院令第163号发布《食盐加碘消除碘缺乏危害管理条例》,于1995年强制施行"全民食盐加碘"。 经过5年的补碘,2000年全国进行的抽样调查与监测结果表明,我国已达到了消除碘缺乏病的阶段性目标。 然而碘盐吃了10多年,新的问题随之而来,每年总有一大批甲状腺疾病被发现,甲状腺疾病频发,有医学界人士认为碘过量是重要因素。近年来,关于碘的摄取量问题媒体报道很多,传言也很多,市民对于到底是要吃碘盐还是无碘盐,议论纷纷,无所适从。 食盐加碘该全民强化,还是因地制宜、因人而异? 反对全民强化碘盐者的意见 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公共卫生应急检测重点实验室主任卢亦愚认为: 食盐加碘不能全国一刀切,补碘,应该实现因地制宜,因人而异,以自愿为原则。2009年,舟山地区开展了甲状腺疾病影响因素的流行病学研究项目,项目对舟山市3284名居民开展问卷调查及甲状腺B超、甲状腺素、随机尿碘的检测,同时检测了相应地区1638名8~10岁儿童的尿碘水平,通过对甲状腺疾病影响因素的分析研究表明,舟山市甲状腺疾病的患病率较高,尤其是结节性甲状腺肿,达到了30%以上,这种疾病的高发与碘营养状况关系密切。一直以来必须食用加碘盐的做法在舟山其实是不合适的。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特聘外科专家徐少明指出:正常人碘的需要量一般是维持在每天150到200微克,这样人体就不缺少碘了,如果低于这个水平,或者高于这个水平都可以引起代谢失去平衡。在临床诊疗过程中发现,在浙江,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又称桥本甲状腺炎近年来呈现出发病率高和年轻化的趋势,浙医二院和杭州市一医院体检中心数据显示,近几年,各类甲状腺疾病的检出率超过20%,而在4年前,这一比例大约为5%。桥本甲状腺炎的最主要原因就是碘过量。疾病暴发的时间段和浙江省全面加碘的时间十分吻合。由高碘引发的桥本甲状腺炎,对人体危害很大,而预防和治疗桥本氏病的一个关键就是要节碘。 杭州一位医学专家指出,15年的全民补碘,虽然使得因碘缺乏而引起的疾病大大减少,可甲状腺疾病的整体病例却是不减反增,取而代之的是碘过量导致的疾病。杭州靠近沿海地区,海里的鱼、虾、海带、紫菜是餐桌上不可或缺之物,平时吃的蛋、奶当中都是富含碘的食品,这些食品已能保证人体最基本的碘摄入,再加上每天做菜不可缺少的加碘盐,日积月累已导致人体碘负荷过重,是导致甲状腺疾病发病增加的主要原因。杭州自食用碘盐后,甲状腺机能亢进的门诊病人比例从原来的0.9%增加到1.47%,甲状腺癌的发病也明显增加。 支持全民强化碘盐者的观点: 国家卫生部新闻发言人毛群安:食盐加碘并未造成居民碘摄入过量;居民碘缺乏的健康风险大于碘过量的健康风险。因此,继续实施食盐加碘策略对于提高包括沿海地区在内的大部分地区居民的碘营养状况十分必要。 毛群安认为,针对近年有学者对普及食盐加碘策略科学性和沿海地区居民食用碘盐是否存在碘摄入过多等问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在辽宁、上海、浙江和福建4省、市开

食盐中含碘成分的检验及碘含量的测定

食盐中含碘成分的检验及碘含量的测定 一实验研究的目的: 市售的碘盐中碘的成分有可能是碘,碘化物或碘酸物等含碘物质,对市场上所售的食盐进行含碘物质的检验,以及测定食盐中的碘含量。 二实验原理: 食盐中的碘遇淀粉变成蓝色;食盐中还有可能添加碘化钾,KI与高锰酸钾(氧化剂)反应生成碘,碘遇淀粉呈蓝色;食盐中还有可能添加碘酸钾,KIO3与亚硫酸钠(还原剂)反应生成碘,碘遇淀粉呈蓝色;食盐中加入的碘化钾经溴水氧化后变成碘酸钾,碘酸钾在酸性介质中可以与碘化钾反应析出碘,析出的碘可用硫代硫酸钠滴定。 三实验用品:食盐样品蒸发皿锥形瓶玻璃珠 实验试剂:淀粉溶液稀硫酸高锰酸钾溶液亚硫酸钠溶液磷酸溴水碘化钾溶液硫代硫酸钠溶液 四实验方案: 在超市买一包食盐,进行碘,碘化物和碘酸物的检验。 1 碘的检验: 在蒸发皿上加入少量食盐,滴加淀粉溶液,观察是否变成蓝色,色泽越深含碘量越高,如果不变色则说明不含碘。 2 碘化钾的检验: 取2g食盐放在蒸发皿上,向盐上滴加稀硫酸与高锰酸钾溶液,再滴加淀粉溶液,观察是否变成蓝色。 3 碘酸钾的检验: 取2g食盐放在蒸发皿上,向盐上滴加稀硫酸与亚硫酸钠溶液,再滴加淀粉溶液,观察是否变成蓝色。 4氧化还原法测定碘: 精确称取10.000g待检食盐样品与250ml锥形瓶中加水100ml溶解,向其中加入磷酸1ml,摇匀,滴加饱和溴水至溶液呈浅黄色(边滴边摇),需饱和溴水5至6滴(溴水不要过多,以免以后除去难),在室温下放至5分钟。 5分钟后,向锥形瓶中加入3至5个玻璃珠,加热煮沸溶液,以除去过量溴水。待溴水的浅黄色褪尽后再加热煮沸5分钟以保证溴水除尽。 将锥形瓶冷却,向其中加入5%的碘化钾溶液2ml,摇匀。立即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至浅黄色,加入0.5%淀粉指示剂1ml,继续滴定至蓝色刚刚消失即为滴定终点。再按计算式计算碘含量。

食盐及食品中碘含量的测定

食盐及食品中碘含量的测定 组长:黄炜东 小组成员:黄巧玲罗佳吕瑶吴燕青张雷 摘要这次无机化学课外实践我们小组选择了“食盐及食品中碘含量测定”这个题目。通过查阅相关的资料,进行了一些社会调查,也在实验室做了部分测定的实验,得出了一些结论。但在实验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和困难。我们将通过本文介绍一下我们的实验方案,对实验中的问题进行分析讨论,并对社会调查中得到的有关甲亢疾病的情况做一个简介。 关键词碘含量测定 我们小组的实践主要分为三个部分:食盐中碘含量的测定、食品中碘含量的测定和关于甲亢疾病的社会调查。其中食盐中碘含量的测定是小组实验的主要部分。由于时间的关系,食品中碘含量的测定只完成了一部分。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遇到了很多问题,经历了几次失败,对实验方案也调整了几次,最终得出了一些结论。 一加碘食盐中碘含量的测定 1.1主要仪器:722型分光光度计、pH计、电子天平、500 mL容量瓶、250 mL容量瓶、50 mL容量 瓶、25 mL移液管、10 mL吸量管、5 mL吸量管、2 mL吸量管 1.2实验原理:IO3-+5I-+6H+==3I2+3H2O,碘单质与淀粉发生显色反应,用分光光度法进行测定。 1.3实验内容: 1.3.1主要试剂的配制 KIO3标准溶液(5.0х10-5mol/L):准确称取0.2675g配成500mL溶液,用5mL吸量管准确移取5.0mL 于250mL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摇匀。 KI溶液的配制(2.5х10-3mol/L):准确称取0.5188g配成250mL溶液,用25mL移液管准确移取两次25.0mL(共50mL)于250mL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摇匀。 淀粉溶液的配制:1.25g可溶性淀粉加水溶解后倾入250mL沸腾的水中,煮至清亮。 碘标准溶液的配制:吸量管吸取5mL KIO3标准溶液于50mL容量瓶,再加入10mLKI溶液、2mL淀粉溶液和5mL1mol/LH2SO4溶液,稀释至刻度,摇匀。 参比溶液的配制:取2mL已配好的淀粉溶液于50mL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线,摇匀。 1.3.2 条件实验 1.吸收曲线的制作及测量波长的选择

消除碘缺乏病目标评估自评报告

消除碘缺乏病目标评估自评报告 碘缺乏病是危害我县人民群众健康的主要地方病之一。根据《重庆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印发重庆市重点地方病控制和消除评价实施方案的通知》(渝卫办疾控发〔2015〕65号)文件精神。为实现消除碘缺乏病的总目标,在彭水自治县地方病防治领导小组统一部署下制定了有关“防治管理目标”,逐步完善可持续消除碘缺乏病的长效工作机制,在各级部门的重视特别是教育、盐业、工商、质检、妇联、残联和广电等部门的共同努力下,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了“消除碘缺乏病”防治阶段性成果。我县于2015年3月至6月进行实现消除碘缺乏病目标情况自我考核和自查评估工作,现将我县的碘缺乏病防治工作和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位于重庆市东南部,处武陵山区,居乌江下游,乌江流经南北,垮东经107度48分—108度35分,北纬27度24分—28度57分,国道319线、渝怀铁路、渝湘高速公路东西贯通,距主城3小时车程,有较为方便的水陆交通条件,也是重庆的出海通道之一。北接湖北,南连贵州,与市内武隆、黔江等区县为邻。全县幅员面积3903平方公里。人口密度为171人/平方公里。全县最高海拔1859m、最低海拔194m。彭水全境地势西北高而东南低,为构造剥蚀的中、低山地形。地貌类型复杂,“两山夹一槽”是彭水地貌的主要特征。彭水属中亚热带温润季风气候区,多年平均气温17.50℃,常年平均降雨量1104.20毫米,年均蒸发量950.40毫米,年均气压978.60百帕毫巴,无 第 1 页共14 页 1

霜期311天。总的气候特点是: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多集中,光照偏少云雾多,春来较早多夜雨,夏季炎热多伏旱,秋季凉爽多绵雨,冬无严寒少霜雪。无霜期长,具有典型的季风气候特征。境内居住着苗、土家、蒙古、回等11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59.5%,其中苗族27万余人,土家族9万余人。全县辖12镇27乡,300个村(社区),1979个村居民小组;全县总人口68.30万,常住人口55.90万人。全县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包括1个县人民医院、1个中医院、1个妇幼保健院、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结核病防治所、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6个乡镇卫生院和4个私营医院。其中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下设一个慢性病地方病防治科,科室专业技术人员3名,1名专门从事地方病防治与管理工作。 二、防治历程 碘缺乏病(IDD)是危害我县广大人民群众的主要地方病之一,多年来防治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领导,在上级业务部门的精心指导和各有关部门包括教育、盐业、工商、质检、妇联、残联和广电等部门的大力配合下,各负其责,全县采取以食盐加碘为主,在全县中小学中开展健康教育,不断提高群众自我防护意识。2003年通过市级“基本消除”和2009年“消除碘缺乏病”阶段评估达标验收的基础上,近几年来根据重庆市卫生行政部门统一部署的“碘缺乏病流行病学调查方案”和“碘盐监测方案”要求对我县的病情和现状进一步调查显示,我县8至10岁儿童的甲状腺肿大率进一步下降,碘盐覆盖率、合格碘盐食用率等达到较高水平。 2

2.食盐加碘消除碘缺乏危害管理条例(公开征求意见稿)修订说明

附件2 《食盐加碘消除碘缺乏危害管理条例》(公开征求意见稿)修订说明 一、修订背景 我国曾是全球碘缺乏病流行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为消除碘缺乏危害,国务院1994年公布《食盐加碘消除碘缺乏危害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在全国范围推行普遍食盐加碘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在《条例》的保障下,通过各级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共同努力,全社会广泛参与,我国碘缺乏病防治工作取得举世瞩目成就,受到国际社会高度赞誉。2000年实现基本消除碘缺乏病目标,至今全国持续保持消除碘缺乏病状态。截至2015年底,全国94.2%的县保持消除碘缺乏病状态,水源性高碘地区有90.8%的县未加碘食盐食用率在90%以上。我国对食盐加碘消除碘缺乏危害的立法,被国际社会认为是发展中国家消除碘缺乏危害的典范之举。 但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由于碘缺乏病防治形势变化、国家食盐专营政策改革以及与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不一致等原因,现行《条例》中的有些条款已不能适应当前的防治工作需要。2016年4月,《国务院关于印发盐业体制改革方案的通知》(国发(2016)25号)明确要求“国务院

有关部门、地方政府要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本方案精神,抓紧对现行盐业管理法规政策进行清理,按程序提出立改废建议,推动健全法律法规体系,促进盐业健康发展”。虽然我国已经实现消除碘缺乏病目标,但是由于自然环境缺碘状况难以改变,防控工作仍不能松懈,国家必须长期坚持食盐加碘的防治政策。因此,有必要对《条例》进行修订。 二、修订过程 2015年,原国家卫生计生委开始启动《条例》修订工作,委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条例》中涉及的重点难点问题开展课题研究,并结合盐业体制改革赴多省调研。2016年下半年,我委先后多次召开研讨会、论证会,广泛听取国务院有关部门、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地方病防治机构、食品行业协会、生产经营企业、专家学者等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形成了《食盐加碘消除碘缺乏危害管理条例(修订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稿广泛征求了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食品药品监管总局等有关部门和各省(区、市)卫生行政部门意见,并广泛听取了有关专家和社会各界的意见,已形成多方共识,最终形成了《条例》(送审稿)。2017年5月16日,《条例》(送审稿)经原国家卫生计生委第108次委主任会议审议原则通过。根据审议意见,我们对《条例》(送审稿)作了进一步修改完善,最终形成公开征求意见稿。

中考题: 正确认识食盐加“碘”

【中考题原创】 正确认识食盐加“碘” 湖北省石首市文峰中学刘涛 【背景资料】碘是一种紫黑色有光泽的片状晶体,原子序数53,易升华,有毒性和腐蚀性。碘单质遇淀粉呈蓝色,据此可以作定性、定量检测。海藻中碘含量最丰富,并为提取纯碘的主要原料。主要用于制药物、染料、碘酒、试纸和碘化合物等。碘是人体的必需微量元素之一,健康成人体内的碘的总量为30毫克(20~50毫克),国家规定在食盐中添加碘的标准为20~30毫克/千克。 知识链接:每年5月15日是“全国碘缺乏症防治日”,2019年我国“防治碘缺乏病日”的活动主题是“科学补碘益智,健康扶贫利民”。目前我国常用人体补碘的最安全、简便、有效和经济补碘措施就是食用加碘食盐,来预防碘缺乏病。 【中考原创题】 1.人体中若缺少某种元素可能会导致甲状腺重大,该元素是() A.碘B.铁C.钙D.锌 2.绿色碘盐、补铁酱油、高钙奶粉中的“碘”“铁”“钙”指的是()A.单质B.元素C.原子D.分子 3.碘盐中通常含有少量的碘酸钾(化学式为KIO3),碘酸钾中碘元素的化合价为()A.﹣1 B.+1 C.﹣5 D.+5 4.缺碘会引起甲状腺肿大,加碘食盐中碘一般以碘酸钾形式存在,其中碘的化合价为+5,则碘酸钾的化学式为() A.KI B.KIO C.KIO3D.KIO4 5.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碘盐是人体摄入碘的唯一来源B.碘原子的质子数为53 C.碘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6.9 D.碘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53 6.加碘食盐中常含有碘酸钾(KIO3),碘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x的数值为53 B.碘原子容易失去电子 C.碘元素为非金属元素D.在KIO3中碘为+5价 7.下列有关盐的用途中描述正确的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