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概论论文-中国哲学概论

中国哲学概论论文-中国哲学概论
中国哲学概论论文-中国哲学概论

中国哲学概论论文:中国哲学概论

中国哲学史的撰写从一开始就对中国哲学的研究有导向性作用,中国哲学的合法性问题是与中国哲学史的叙述问题联系在一起的。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国哲学概论论文的相关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中国哲学概论论文篇一

论重写中国哲学史

[ 内容提要] 中国哲学史的撰写从一开始就对中国哲学的研究有导向性作用,中国哲学的合法性问题是与中国哲学史的叙述问题联系在一起的。现有中国哲学史论述的种种不足直接导致了目前中国哲学研究的困境。因此,必须重写中国哲学史。重写中国哲学史必须从哲学的一般意义和中国哲学的特殊性出发,积极开发中国哲学特有的问题域,阐明它与时代的互动关系,特别要突出中国哲学的根本特征——实践哲学的意义。就中国传统哲学特征而言,实践哲学远比心性之学更具解释力和现实性。近代中西文化全面而深刻的交流接触使得原教旨主义的中国哲学史根本不可能。在撰写中国哲学史时,利用西方哲学的某些资源不但是不可避免的,也是合理的。即便如此,在使用西方哲学观念解释中国哲学时仍要谨慎,概念不是纯粹的形式。正因为如此,建构中国哲学自己的概念体系是未来中国哲学史的题中应有之义;而内在批判和释义学阐发则是新的中国哲学史的基本方法论原则。

[关键词] 中国哲学中国哲学史内在批判自主性

近年来,随着对中国哲学研究现状不满的加深,中国哲学的合法性问题也成了研究者持续关注的话题,甚至被某些刊物评为2003年十大热门学术话题。对研究现状的不满导致对其合法性问题的讨论,本身就说明了中国哲学学科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在于,与文学、史学等学科不同,中国人是在接触了西方文化后,才知道有“哲学”的。

在中国传统学术中,本没有“哲学”一词。汉语“哲学”一词是日本哲学家西周的发明,他在他的《百一新论》中首先用“哲学”来翻译philosophy一词,但同时特别声明:他用它来与东方的儒学相区别。直到1902年中国人才在《新民丛报》的一篇文章中第一次将“哲学”用于中国传统思想。用是用了,却并未解决一个真正的问题:中国传统思想中有可称为“哲学”的东西吗?

在有些西方人看来,答案是否定的。胡塞尔在他的维也纳演讲中就否认中国有哲学。伽达默尔也认为远东文化中那谜一样的沉思与智慧与西方哲学不是一回事。理由是哲学是希腊人创造的一种非常特殊的东西,有其特殊的形态、内容、概念和问题。中国人自己一开始也这么看。王国维是中国最早研究西方哲学的人之一,也是那个时代西方哲学造诣最深的中国人之一。他在《论哲学家与美术家之天职》一文中,根据自己对西方哲学的理解,检讨中国传统,发现在中国“凡哲学家无不欲兼为政治家”,故“我国无纯粹之哲学,其最完备者,唯道德哲学,与政治哲学耳。至于周、秦、两宋间之形而上学,不过欲固道德哲学之根柢,其对形而上学非有固有之兴味也。”[1]虽然王国维在这里并未直接否定中国传统有哲学,但从整篇文章的上下文来细细玩味,不难发现他至少是在暗示中国并无严格意义的哲学。

然而,当时日渐高涨的文化民族主义思潮不会允许承认这种重要的文化阙失。“国粹”派健将刘师培在其“中国哲学起源考”中就不管三七二十一,把中国的思想传统叫做“哲学”,认为中国古人的哲学与欧洲的哲学完全相似。秉着同样的思路,谢无量在1916年出版了第一部中国哲学史,在该书前言中他写道,虽然“哲学”一词是从西方来的,但“道”是普遍和统一的。他把自然科学等同于中国传统中的“方术”和“技”,而把“哲学”等同于中国传统的儒学。虽然他的写法完全是传统的:大段大段的引文,少量的疏解和评论;但他却按西方哲学的普遍做法把哲学分为形而上学、知识论和伦理学三部分。

随着胡适、冯友兰这些在西方学哲学的学者回国,情况略有改变。这些人一般都认为中国传统有哲学,但与西方哲学并不完全一样。但由于“哲学”概念本身是从西方来的,他们不能不用西方哲学的模式来发掘和整理中国哲学。

可是既然“哲学”观念来自西方,那么要知道什么是哲学就应该看看西方人是如何理解“哲学”的,但以上诸位现代中国哲学的先行者大都没有这么做,而都是根据西方哲学外在的内容划分来理解什么是哲学。这使得削中国思想之足来适西方哲学人为的分类板块之履成了中国哲学史写作的基本方式。尽管冯友兰已经看到中国传统思想中很少完全符合那些板块的东西,但人们还是坚持这么做。

由于以西方为普遍而急欲趋西方哲学这个“同”,造成了上述那种削足适履的中国哲学史写作方式。尽管很早就有人认识到:“求中国哲学系统,又最忌以西洋哲学的模式来套,而应常细心考察中国哲学之固有脉络。”[2]但一到具体操作就不自觉地会用西方哲学的范式和视点来套,其结果是在很大程度上中国哲学的概念变成了西方哲学的概念,中国哲学的问题变成了西方哲学的问题。例如,惠施的“小一”变成了“原子论”;阴阳五行当然就成了宇宙论;而《庄子·秋水》中“夫固将自化”一句的“自化”,居然“是《庄子》生物进化论的大旨”。这种削足适履的中国哲学史的写作方法还有一个根本问题,就是许多重要的思想家无法进入我们的哲学史中。中国传统思想向来文史哲不分,经史子集四部中都有所谓哲学。但是,在根据从西方引进的分类板块来写的中国哲学史中,太史公和司马温公恐怕不容易找到,屈子和东坡更是不会被考虑。倒是西方人写的哲学史要比我们开通,我们在那里可以轻易找到修昔底德、蒙田或拜伦。削足适履模式的结果是削去了很多我有人无的好东西。

除了按西方哲学外在的分类板块来写中国哲学史外,从上个世纪中期开始,中国哲学史的写作又出现一种新的模式,就是以一种实际上是产生于西方的思想原则为哲学史的解释原则和构造原则,认为哲学史无非就是这个原则的展开和证明。我们比较熟悉的首先是以唯心唯物两军对战作为哲学史发展的主要线索和解释原则。这种做法的弊病学术界已看得比较清楚,所以即使还有某种势也已是明日黄花了。

另一种流行的中国哲学史的解释原则和构造原则是主体性。从1958年海外新儒家的四个代表人物发表题为《中国文化与世界——我们对中国学术研究及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前途之认识》的宣言,将所谓“心性之学”定为“中国文化之神髓之所在”起,港台的一些哲学史家就以“主体性”作为中国哲学史的基本解释原则和构造原则。这个做法也是相当成问题的。“主体性”并不像那些先生所想象的那样,是一个哲学的普遍原则;而是一个非常西方的概念。并且,它在漫长的西方哲学史上经历了几次重大的变化。港台学者所理解的主体性,基本上属于17、18世纪西方哲学的概念。主体性这个概念是从主体这个概念派生的。现代西文中Subject这个概念来自拉丁文subjectum,而它又是希腊词hypok Eimenon的拉丁文翻译,意思是“支撑者”,在中世纪经院哲学中,这个词指属性的承载者。这个意义上的主体的意思近于Substance。因此,在逻辑推理当中,它又是一切谓语的主语。到了近代,从这里引申出灵魂或精神是一切意识状态的承载者或支撑者的意思。根据这种用法,主体是指意识的统一性,与“我”或“自我”基本同义。主体性概念就是建立在这个起源于17世纪的主体语义上,换言之,它建立在主体的一种特殊的语义上。康德是这种主体和主体性概念的最后完成者。黑格尔和马克思尽管也使用主体和主体性的概念,但正是从他们开始,主体和主体性概念在西方哲学中开始了它们自己的去主体或结构过程。[3]一个世纪以来,主体性的衰落早已是现代西方哲学的标志性景观,论述主体性衰落或“主体性的黄昏”的著作汗牛充栋,不绝如缕。一个多世纪的西方哲学家对主体性概念的批判,使得主体性哲学内在隐含的问题暴露无遗,也使得17、18世纪西方哲学的主体性概念注定只是一个历史的概念,而不是,也不可能是哲学的普遍原则。

中国传统哲学的研究现状足以证明,以主体性概念作为中国传统哲学的主要解释原则,

遮蔽了中国传统哲学的丰富性和多样性,缩小了中国哲学的问题域,限制了对哲学本身的开放性理解,在很大程度上曲解了中国传统思想,埋没了中国传统思想中真正独特和永恒的东西。

当然,几乎没有一个中国哲学史的写作者和谈论者会不强调或不承认中西哲学的根本不同。然而,这种承认的基本模式仍是近代那种比较简单机械的做法,就是先指出西方哲学的特点,然后中国哲学一定与之相反。如西方哲学重思辨,中国哲学重实践;西方哲学重知识,中国哲学重道德;西方哲学追求的是知识的真理,中国哲学追求的则是超知识的真理;西方哲学重分析,中国哲学重直觉;西方哲学求客观世界的真相,中国哲学求内圣外王;西方哲学的核心观念是自然,中国哲学的核心观念是生命;如此等等,不一而足。更有意思的是,那些竭力声称中西哲学根本不同的作者,无一例外地都使用西方哲学的地方性特殊概念作为普遍的哲学概念来解释中国哲学,如牟宗三用康德的“物自体和现象”的区分来解说儒道佛三家;同时又以此三家来“证成”康德的区分。殊不知康德的区分即使在西方哲学也很少有人接受了。而劳思光则认为,哲学理论要么归于主体性,要么归于客体性,却不知主体性和客体性是一个西方哲学历史产生的概念,即使用来解释西方哲学,也不是无往而不利的。

即使坚持中西哲学不同的人在写中国哲学史时仍会让中国哲学之足去适西方哲学特殊概念之履,一方面说明由于中国哲学的产生是由于西方哲学的启发,因而不可避免将长时期地处于它的影响之下;另一方面也暴露出我们的中国哲学史的作者对于哲学本身的理解还不通透,因而自觉不自觉地用西方哲学的外在形态去理解哲学,将某些西方哲学历史地产生的地方性特殊概念当作哲学的普遍概念,是这种做法的一个必然结果。

由于哲学就是哲学史,更由于现代中国人对中国传统哲学的研究是从写中国哲学史开始的,中国哲学史的撰述对于传统中国哲学的研究从一开始就有导向作用,中国哲学的合法性问题必然是与中国哲学史的叙述问题纠缠在一起的。今天中国哲学研究陷入的困境反映的其实是我们哲学史叙述的根本问题;反过来,我们现有的中国哲学史论述直接导致了今天中国哲学的困境。因此,中国哲学史必须重写,这是中国哲学研究走出困境,进入一个新的境界,建立自己合法性的关键一步。但如何重写?

首先必须对哲学的普遍性特征有真切的把握。中国哲学当然也可以与西方哲学有种种不同,但中西哲学既然都叫哲学,就不能只有异,没有同。如果那样的话,又何必都叫哲学?近年有论者提出中西哲学存在着“家族相似”,此言极是;但“似”在何处?这是不能不详究的,否则,中国哲学的合法性就真成了问题。重写中国哲学史也好,中国哲学的合法性问题也好,都得先解决这个问题:什么是哲学?

诚然,当今世界还无一个普遍哲学,除非我们将西方哲学作为普遍哲学,而只有各种地方性的哲学。既然都叫哲学,总要有共同点。哲学的普遍特点或性质是什么?这个问题不解决,就不可避免以上述我们批评过的方式去写中国哲学史。一个比较方便但也最无谓的做法就是辞源学分析的方法,从古希腊“哲学”一词的含义得出哲学是爱智之学。但这种定义实在是过于空洞,缺乏必要的规定性。人类都有智慧,人类也都爱智慧。人类追求智慧的精神活动也决不止哲学一种,为什么哲学是哲学?可见,哲学是爱智之学这种说法对于哲学的特征等于什么都没说。至于哲学就是本体论,或认识论,或形而上学之类的说法,都只是将西方哲学的某一形态理解为哲学的普遍特点,其误自不待言。

倒是劳思光以引导性来解释哲学是抓住了哲学的基本特点。他认为哲学基本上是要引导人类行为,以及人的生活。所以哲学语言原应有一种“引导功能”。引导性的哲学一般包括如下三个因素:选定一个目的,将它作为智慧的正当目标;对以上决定给予理据:提出实践条规,表明这个目的如何达成。但他又认为,西方哲学到了近代之后已经由引导哲学转向认知哲学。因此,西方哲学或现代哲学的主流是认知哲学,而中国传统哲学才是引导性哲学。

[4]其实即使就近现代西方哲学而言,引导性仍是哲学的根本性质,遑论古代西方哲学。

与其他的科学和人类精神活动相比,哲学是从总体上对生命意义的思索与追问。它的问题不涉及生命的某一具体部分,而是涉及一般生命,涉及我们日常生活中思想与行为的根本前提与背景。哲学的问题不像其他学科的问题那样是从学科内部产生的,而是从外部产生的。哲学总是产生于我们安身立命,为人处世的根基,即文化的根基发生了根本的问题与动摇时,产生于长期的文化传统崩溃时,“礼崩乐坏”是哲学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动力。古今中外,概莫能外。中西哲学的几个高峰期,都有这样的背景。哲学是对人生根本问题、人的自我理解问题的根本思考与回应。如果我们不把哲学讨论的认知问题与具体的科学认知混为一谈的话,那么就会发现,哲学的认知性是派生于它的引导性。苏格拉底的命题“德行即知识”实际已暗示了这一点。

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说:“我理性的全部兴趣统一为如下三个问题:1. 我能认识什么?2. 我应该做什么?3. 我可以希望什么?”[5]在《逻辑学》中他又补充了“人是什么?”这个问题。其中“我能认识什么”自然不能指着各门科学说:“各门科学认识的,就是我们能认识的。”相反,这个问题问的恰恰是一般认知的可能性问题,它不仅可知事物的范围或人认知的界限,而且还涉及认知的性质,即涉及每次认知的东西的确定性程度和可靠性,涉及真理和个别真理的内在关联。没有基本而全面的认知引导或导向做基础的话,以上这些都无从谈起。康德曾把哲学区分为学院概念的哲学和世界概念的哲学。前者是一个逻辑完美的知识系统,但必须导向世界概念的哲学。世界概念的哲学不是一种理论之知,而是一种实践之能。哲学的终极目的是在世界上行事的人。因此,康德认为哲学归根结底是道德-实践的;实践理性先于理论理性,是其基础也是这个道理。

与此相应,“我应该做什么”也决不是要人去参照有效的习俗、法律条文或道德观念,去弄清该做什么。因为那样的话仍然有这样的问题:遵照这些行为指南是否明智或有意义,或它们对我有根本的约束力。“我应该做什么”这个问题问的是那些行为规范根本的意义和约束力,尤其是它们约束力的根据:它来自哪里?立法者的权威、天道,还是遵守它们产生的个人或普遍的好处?这是任何哲学的核心问题,而不仅仅是伦理学的基本问题。哲学的引导性正体现在它对这个问题的提出和回答上。

“我可以希望什么?”问的其实是生命的意义问题。但“意义”在这里不是指“含义”,而是指目的,或我们生存的目标。这个问题也是中外哲人一直讨论的问题。但这个问题确如康德理解的那样,不是一个知识的问题,而是一个希望的问题。我们只能希望我们的生命是什么样的。这个问题也可以是一个宗教问题,但如果人们已经不能从宗教信仰或各种世界观中找到可信的答案的话,哲学就是惟一可以给予回答的地方。

至于“人是什么”的问题,其答案就包含在以上三个问题中,这三个问题其实就是关于所谓我们的身份问题,或自我理解问题。哲学就是要从根本上整体地思考这个问题。任何哲学,概莫能外。所以,引导性应该是哲学的普遍特征,即使这个特征也可以有不同的表现。哲学的另一个普遍特征就是它的启蒙功能,关于这一点似乎不需多说。孔子在中国被称为“万世师表”。“师”的职责就是传道、授业、解惑,其中起码传道与解惑是可称为启蒙的。无论孔孟还是苏格拉底、柏拉图,都是人类的启蒙大师。

哲学既是思想的活动,又是思想的成果。哲学无论是引导还是启蒙,都离不开思考。在此意义上我们也可以说哲学是对人类最根本问题最根本的思考。哲学的一些基本问题表面上看极为艰深,实际上不过是对人类所面对的一些基本问题的高度提炼和抽象。哲学的问题既是一般的,又是历史的。说它是一般的,是说它思考的问题虽然不拘一格,且从不拒绝特殊,但它的表述形式和结论总是一般的。说它是历史的,是说在哲学思考的一般问题中总是浸透了时代和历史的内容。马克思称康德哲学是法国革命的德国理论,就是这个意思。哲学与其时代的根本问题有着深切的关联,哲学史上那些划时代的人物,其言其行,最足证此。陈寅

恪说“古人著书立说,皆有所为而发”亦指思想与时代问题的张力关系,故他要求治哲学史者应对哲学家所处之环境,所受之背景完全明了后,方可下笔。

哲学既有共性,也有个性。哲学的共性,就是上述哲学的一般特性。而哲学的个性,如果不是把西方的哲学观念作为惟一的哲学观念的话,那么首先就是哲学的地方性。中国哲学史不能仅仅是哲学在中国的历史,而且也应该是中国的哲学史。这首先意味着它应该反映中国哲学特有的问题意识、思想传统和概念体系。中国哲学史不应该把求与西方哲学之同作为自己的惟一目标,而应将存中国哲学之异作为自己的首要任务。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对真正的世界哲学做出我们不可替代的贡献。这就要求我们不必亦步亦趋地在中国哲学中寻找存在论或认识论之类的东西,而应该积极开发中国哲学特有的问题领域。一旦抛弃了西方哲学问题域对我们的束缚,中国哲学研究定将展现出一片崭新的天地。

一部好的哲学史,不能是哲学史资料的“断烂朝报”,而应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哲学史上的知其所以然,就是不但要知道哲学家思想的历史渊源,还要知道它与时代问题的互动关系。一部好的哲学史,不但要厘清哲学思想发展的内在理路,而且还要指明它们与时代问题的根本关系。这种指明当然不能是简单地说一通存在决定意识的道理,罗列一下所谓“时代背景”,而是要像黑格尔说的那样,将哲学看作是在思想中被把握的时代,从哲学中看出时代的问题。目前已有的中国哲学史,无论是在大陆还是在海外出版的,都还没有真正做到上述的知其所以然。仅此一点,中国哲学史也足有可重写者。

哲学从根本性质上就有实践哲学的倾向,一般而言,哲学总有实践哲学的性质;而中国哲学的实践哲学性质尤为突出和明显,佛教除外,儒道两家的实践哲学意味特重,以至于我们很难找到西方意义上的理论哲学家。伟大的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一生对中国哲学感兴趣,他也认为,如果说西方是在思辨科学方面略胜一筹的话,那么在实践哲学方面西方就相形见绌了。中国哲学的主要特征不是什么“心性之学”,而是实践哲学,“心性之学”只是实践哲学的一种表现而已。就中国传统哲学基本特征而言,实践哲学远比心性之学更有解释力。只有把握了哲学的一般特征和中国哲学的特殊特征——实践哲学[6],我们才能写出一部真正意义上的中国哲学史,即真正具有中国哲学独特形态和内容的中国哲学史,而不为西方哲学的形态和问题所桎梏。

但是,这决不等于说,我们应该采取一种文化原教旨主义的态度,完全拒绝西方哲学的任何概念和影响。相反,正是为了真正理解和写出中国哲学的特质,我们必须更多地了解西方哲学。近代以来中国哲学史研究与写作之所以不让人满意,很大程度上在于从业者对西方哲学了解还不太够。诚如观堂先生当年所说:“且居今日之世,讲今日之学,未有西学不兴而中学能兴者,亦未有中学不兴而西学能兴者。”[7]”异日发明光大我国学术者,必在兼通世界学术之人,而不在一孔之陋儒固可决也。”[8]只有对西方哲学有透彻的了解,我们才能真正知道中国哲学特质何在,才不至于将西方哲学的某些特殊概念作为普遍的哲学概念来改造中国哲学,才能真正将中国哲学的传统发扬光大。

此外,近代以来发生的中西文化全面而深刻的交流接触,使得一个原教旨或本质主义的中国哲学只能是一种镜花水月式的东西。西方哲学的许多概念,早已融入我们的语言和思想,成为我们思想资源的一部分。我们也无法否认,我们的确是在西方哲学的影响下开始思考中国哲学的问题。这些都决定了西方哲学对我们的影响具有历史和现实的合理性;我们使用西方哲学的一些概念、范畴甚至视点来考察和表述我们的传统哲学,也有一定的合理性。

然而,即使这样,我们在使用源自西方的哲学语言时,仍然要谨慎。应该看到,哲学概念从来就不是纯粹的形式工具,可以无限制地到处使用。哲学是历史性很强的学问。哲学的基本概念都渗透着浓重的历史内容。因此,越是基本概念往往越不能普遍使用。像上述主体概念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有人说,那我赋予某个西方哲学的概念以我自己的意义来使用可

不可以?答案是否定的。因为概念之为概念具有语言使用的一般规律,我们不能用同一个概念来指不同的两件事。如果你的“主体”概念完全不是西方哲学主体概念的意思,为什么不新创一个概念或寻找一个本土概念,而非要造成混乱呢?

此外,承认在一定程度上西方哲学的影响和使用西方哲学部分资源的合理性,不等于放弃疏理出中国哲学发展的独特思路,勾勒出中国哲学特有的问题域,建构中国哲学自己的概念体系这个根本目标。这也就是陈寅恪在《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下册审查报告》中说的:“必须一方面吸收输入外来学说,一方面不忘本来民族之地位。”[9]只有这样,中国哲学才能为普遍哲学做出自己的贡献。而要达到这个根本目标,就必须保持对西方哲学概念、范畴和视点本身的反思与批判。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以我为主合理地使用西方哲学的一些资源,而又不为其所囿,造成让古人讲洋话的尴尬。

在写中国哲学史和研究中国传统哲学时“使古人讲洋话”除了上面已经提到过的种种原因外,还有一个重要的社会历史存在的原因,这就是我们的现代语言和现代生活方式受到西方现代文化和现代性的极大影响。由于西方文化是和现代性结合在一起影响我们的,而我们又忘了现代性本性具有历史性而以为它具有非历史、超时间的普遍性,因而经常忘了我们自己存在的历史性,就不免让古人说洋人的话,或说我们的话。[10]为避免“今日之谈中国哲学者,大抵即谈其今日自身之哲学者也。所著之中国哲学史者,即其今日自身之哲学史者也”,[11]还必须像陈寅恪先生说的那样,要有“了解之同情”。即要对古人的问题处境及其著书立说的出发点和目的,用意和对象,有真切的了解和理解,方可落笔。所谓“真切的了解和理解”,陈寅恪先生有一极好的论述:“必神游冥想,与立说之古人,处于同一境界,而对于其持论所以不得不如是之苦心孤诣,表一种之同情,始能批评其学说之是非得失,而无隔阂肤廓之论。否则数千年前之陈言旧说,与今日之情势迥殊,何一不可以可笑可怪目之乎?”[12]

很显然,陈寅恪先生这里说的“了解之同情”不能简单理解为“移情”,即完全没有批判的想当然式的“设身处地”,因为“此种同情之态度,最易流于穿凿傅会之恶习。”[13]欲避免此一“恶习”,首先需要对史料的考证、整理、排比、解释,即对史料或原始资料的批判功夫。但仅有史料批判是不够的。还必须有内容和思想的批判。哲学史与其他史不一样的地方在于它不仅仅是史,只要求取过去的真相便算大功告成。哲学史本身就是哲学,很多哲学家都是通过对哲学史的研究、阐释和批判来表达自己的观点的,中国哲学史上如朱熹的《四书集注》,王夫之的《读四书大全说》,戴震的《孟子字义疏证》;西方哲学史上如托马斯·阿奎那对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的评注,黑格尔的《哲学史讲演录》,海德格尔的《尼采》等,都是这方面著名的例子。学习物理学可以不学物理学史,而学哲学一定不能不学哲学史,也就是因为这个道理。

没有思想批判的哲学史,决不是一部合格的哲学史。但这种思想批判决不是将后人的思想强加于前人,或以后人自己的标准来批判前人。即使是哲学史,也应该以历史本身来研究历史;但这决不等于说为历史而历史。研究哲学史是为了从中吸取智慧与养分,以为今天和未来的创造之资源和凭借。正因为如此,哲学史的批判应该是内在的批判而不是外在的批判,即以研究对象自己的逻辑理路和思想立场去批判他们,指出他们思想的内在缺陷,而不是以我们今天的思想立场去批判。只有这样的批判,哲学史才能真正成为我们哲学的一部分,而不是显示哲学史写作者比古人高明的工具。指责孔子不懂唯物辩证法或公孙龙子不符合现代逻辑,根本不是哲学意义上的批判,充其量是思想的无能和幼稚。它无论对于我们理解和掌握过去的思想还是自身哲学素养的提高,都毫无帮助。

哲学史的写作者决不是像自然科学实验室里的科学家那样,是一个中立的观察者。哲学史的作者本人就应该是一个哲学家。他对过去哲学家的叙述不能、也不可能是“客观的叙述”,而一定是释义学的解释和阐述,即从自己的问题出发,从哲学史中阐发出能够充实和激发他

自己和同时代人应对面临的困境和问题,创造今天和未来的智慧。这种释义学的阐释当然不能是以今度古,更不能胡编乱造或想当然,而是通过阐释使古人的洞见变成今天的智慧,变成我们精神生命的一部分,就像我们祖先的生命活在我们今天的生命中一样。这种释义学的阐释与那种讲孟子的“主体性”、庄子的“进化论”或阳明的“先验哲学”的比附是完全不同的。这种阐释的目的不是以以往哲学家来“证成”自己,而是以他们来充实自己、激发自己和提高自己。哲学史的伟大阐释者一定是哲学的继往开来者,他们创造性地继承历史智慧的全部遗赠,将它们用来开创一个全新的时代。孔子和朱熹是这样,亚里士多德、黑格尔和海德格尔也是这样。重写的中国哲学史也应该这样。它不但要让我们看到我们有一个值得骄傲的传统,也应该证明它还活在我们的今天的世界中,就像我们仍活在它的智慧中一样。[1] 王国维:“论哲学家与美术家之天职”,《王国维文学美学论文集》,北岳文艺出版社,1987年,第35页。

[2] 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自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第19页。

[3] 参看张汝伦《自我的困境和时间释义学》,《思考与批判》,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第389-422页;《主体的颠覆:从黑格尔到马克》,《良知与理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26-42页。

[4] 参看石元康《引导性的哲学与认知性的哲学》,刘国英、张灿辉合编《无涯理境》,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66页。

[5] Kant, Kritik der r Einen Vernunft,, B 832 f..

[6] 这当然不是说所有中国传统哲学都是实践哲学,起码佛教哲学就不是;而是说实践哲学是中国传统哲学主流特征。

[7] 徐洪兴编《求善·求美·求真——王国维文选》,上海远东出版社,1997年,第112页。

[8] 徐洪兴编《求善·求美·求真——王国维文选》,上海远东出版社,1997年,第126页。

[9] 陈寅恪:《金明馆丛稿二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页二五二。

[10] 这也并非始于今日,早在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那些热衷整理国故的人已经这么做了。

[11] 陈寅恪:《金明馆丛稿二编》,页二四七。

[12] 同上,第247页。

[13] 同上。

下一页分享更优秀的<<<中国哲学概论论文

中国简史读后感

中国简史读后感 本文是关于读后感的,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中国简史读后感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我接触到了《中国哲学简史》这本书。按照我平常的习惯,这本书我也只是敬而远之,“哲学”一词太深奥,不是我这种凡人可以读的。但是就那次偶然间我发现书中的哲学并没有阐述我所想的类似于“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这种哲学问题,而是我们生活中就能接触到的关于如何经营幸福人生的话题。《中国哲学简史》以一种极通俗的语言向我们展示了古代那些大思想家们的哲学思想,略读便可让我醍醐灌顶。 我很喜欢的郦波教授在《给大学新生的十条寄语》上的一句话:有用没用,学点哲学!我知道哲学是个好东西,它可以洗涤自己的内心,但直到我接触了《中国哲学简史》我才发现,哲学有时候就像是我们吃饭睡觉一样必不可少。冯友兰在这本书的自序中提到:“着小史者,意在通俗,不易展其学,而其识其才,较之学术巨着尤为重要。”全书中冯友兰大师也用极其通俗的语言为我们展示了春秋战国时儒、墨、道、法等不同学派的哲学主张,并由古至今写到了几百年后的佛教、新儒学以及西方哲学。 冯友兰在书中对春秋战国的各大哲学家所提出的哲学思想大部分都是我们所熟知的,比如他在讲述儒家思想时,讲述了孔子的仁义、忠恕:“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以及“夫子之道,忠恕而已

矣”。但同时,冯友兰也讲述了孔子作为一个教育家,其所认为的教育家的基本任务——向弟子们解释古代文化遗产。例如在解释“三年之丧”这个古老的礼治时,孔子说:“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换句话说,儿子的一生,至少头三年完全依赖父母,因此父母死后,他应当以同样长的时间服丧,表示感恩。孝应该是老辈们传承下来的最重要的文化遗产,冯友兰先生对其进行了进一步的诠释,用简单的文字告诉了我们如何行孝。 而在冯友兰这长篇巨着中,最令我印象深刻便是它讲述庄子思想时提出的相对幸福的观点。以前我对于庄子只知道他是一位行文幽默荒诞,做事潇洒无章的隐士,但通过冯友兰先生对庄子的文章的深刻剖析,我意识到庄子并不是我曾接触到,认识到的的那个潇洒自在,夸张无奇的人。冯友兰对于庄子的《逍遥游》一篇提出了如何获得相对幸福的方法,他在书中说:“万物自然本性不同,其自然能力也各不相同。可是有一点是共同的,就是他们充分而自由地发挥其自然能力的时候,它们都是同等的幸福……所以万物的自然本性没有绝对的同,也不必有绝对的同。”就像《庄子?骈拇》中说:“凫兢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则悲。故性长非所断,性短非所续,无所去忧也。” 在世界上还没有见过第二本这样的书。”《中国哲学简史》在有限的篇幅里融入了冯友兰对中国哲学的理解,是史与思的结晶,充满了人生的睿智与哲人的洞见。我很喜欢这本书中的最后一句话:“人必须先说很多话,然后保持静默。”

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解释学方法论

第34卷 第2期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Vol.34 No.2 2013年3月Journal of Jishou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Mar.2013 DOI:10.3969/j.issn.1007-4074.2013.02.001 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解释学方法论* 王向清,黄玉兰 (湘潭大学哲学与历史文化学院,湖南湘潭411105) 摘 要: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史著作不但继承了儒家经典的解释学思想和方法,而且有所发展和创新。对孔子“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的儒学经典解释学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形成了冯友兰从“照着讲”到“接着讲”的解释学思想和方法的转变。对孟子“知人论世”历史解释学方法论和“以意逆志”的心理解释学方法论的继承和发展,形成了冯友兰的具有“设身处地”之了解及哲学史家之见的“释古”的解释学思想和方法。 关键词:冯友兰;中国哲学史;解释学 中图分类号:B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074(2013)02-0001-06 作者简介:王向清,男,湘潭大学哲学与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黄玉兰,女,湘潭大学哲学与历史文化学院博士生。 冯友兰对中国哲学史的研究,可以说是贯穿于其整个的学术生涯。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哲学史》上、下卷的问世,到四十年代《中国哲学简史》的出版,再到生命临终时的《中国哲学史新编》七册的完成,冯先生的中国哲学史研究可谓是硕果累累。而冯先生之所以终其一生,对中国哲学史史料进行不断挖掘,逐层深究,对自己的哲学史著作不断调整、改写和升华,这都源于他对“哲学史”的理解。冯友兰在《中国哲学史新编》中说:“历史有两个意义。……一是本来的历史,即人类社会在过去所发生的事情的总名。一是写的历史,即以历史家对人类社会过去所发生的事情的研究为根据,把过去本来的历史描绘出来,把已经过去的东西重新提到人们的眼前。……本来的历史是客观存在的,写的历史是主观的认识。……主观的认识总不能和其所认识的客观对象完全符合。所以,……写的历史也不能与本来的历史完全符合,……写的历史永远要重写。”[1]1-2哲学史是哲学的历史,因此哲学史也要不断地重写,这在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有明确的表述:“历史有‘历史’与‘写的历史’之分;哲学史亦有‘哲学史’与‘写的哲学史’之分。写的历史,与历史既难符合,则写的哲学史,亦难与哲学史相符。……则所谓写的历史及写的哲学史,亦惟须永远重写而已。”[2]14而且由于写的历史是主观的认识,哲学史是有关哲学的历史,那么写的哲学史也是主观的认识。主观的认识就必然参杂了个人的思想和见解,所以,写的哲学史其实是对本来的哲学史的一种重新理解,重新阐发。一部哲学史著作的完成就是哲学史作者对哲学的历史的解释过程,反映了作者的解释学理念和方法的形成过程。三个版本的中国哲学史著作,反映了冯先生解释学思想和方法不断发展、成熟的过程。冯先生解释学的思想和方法主要是对儒学文化经典解释学思想和方法的继承和发展。对孔子“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论语·述而》)的儒学经典解释学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形成了冯友兰从“照着讲”到“接着讲”的解释学思想和方法的转变。对孟子“知人论世”(《孟子·万章下》)历史解释学方法论和“以意逆志”(《孟子·万章上》)的心理解释学方法论的继承和发展,形成了冯友兰的具有“设身处地”之了解及哲学史家之见的“释古”的解释学思想和方法。 *收稿日期:2012-11-06 在线杂志:http://skxb.jsu.edu.cn

中国哲学概论论文-中国哲学概论

中国哲学概论论文:中国哲学概论 中国哲学史的撰写从一开始就对中国哲学的研究有导向性作用,中国哲学的合法性问题是与中国哲学史的叙述问题联系在一起的。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国哲学概论论文的相关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中国哲学概论论文篇一 论重写中国哲学史 [ 内容提要] 中国哲学史的撰写从一开始就对中国哲学的研究有导向性作用,中国哲学的合法性问题是与中国哲学史的叙述问题联系在一起的。现有中国哲学史论述的种种不足直接导致了目前中国哲学研究的困境。因此,必须重写中国哲学史。重写中国哲学史必须从哲学的一般意义和中国哲学的特殊性出发,积极开发中国哲学特有的问题域,阐明它与时代的互动关系,特别要突出中国哲学的根本特征——实践哲学的意义。就中国传统哲学特征而言,实践哲学远比心性之学更具解释力和现实性。近代中西文化全面而深刻的交流接触使得原教旨主义的中国哲学史根本不可能。在撰写中国哲学史时,利用西方哲学的某些资源不但是不可避免的,也是合理的。即便如此,在使用西方哲学观念解释中国哲学时仍要谨慎,概念不是纯粹的形式。正因为如此,建构中国哲学自己的概念体系是未来中国哲学史的题中应有之义;而内在批判和释义学阐发则是新的中国哲学史的基本方法论原则。 [关键词] 中国哲学中国哲学史内在批判自主性 一 近年来,随着对中国哲学研究现状不满的加深,中国哲学的合法性问题也成了研究者持续关注的话题,甚至被某些刊物评为2003年十大热门学术话题。对研究现状的不满导致对其合法性问题的讨论,本身就说明了中国哲学学科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在于,与文学、史学等学科不同,中国人是在接触了西方文化后,才知道有“哲学”的。 在中国传统学术中,本没有“哲学”一词。汉语“哲学”一词是日本哲学家西周的发明,他在他的《百一新论》中首先用“哲学”来翻译philosophy一词,但同时特别声明:他用它来与东方的儒学相区别。直到1902年中国人才在《新民丛报》的一篇文章中第一次将“哲学”用于中国传统思想。用是用了,却并未解决一个真正的问题:中国传统思想中有可称为“哲学”的东西吗? 在有些西方人看来,答案是否定的。胡塞尔在他的维也纳演讲中就否认中国有哲学。伽达默尔也认为远东文化中那谜一样的沉思与智慧与西方哲学不是一回事。理由是哲学是希腊人创造的一种非常特殊的东西,有其特殊的形态、内容、概念和问题。中国人自己一开始也这么看。王国维是中国最早研究西方哲学的人之一,也是那个时代西方哲学造诣最深的中国人之一。他在《论哲学家与美术家之天职》一文中,根据自己对西方哲学的理解,检讨中国传统,发现在中国“凡哲学家无不欲兼为政治家”,故“我国无纯粹之哲学,其最完备者,唯道德哲学,与政治哲学耳。至于周、秦、两宋间之形而上学,不过欲固道德哲学之根柢,其对形而上学非有固有之兴味也。”[1]虽然王国维在这里并未直接否定中国传统有哲学,但从整篇文章的上下文来细细玩味,不难发现他至少是在暗示中国并无严格意义的哲学。 然而,当时日渐高涨的文化民族主义思潮不会允许承认这种重要的文化阙失。“国粹”派健将刘师培在其“中国哲学起源考”中就不管三七二十一,把中国的思想传统叫做“哲学”,认为中国古人的哲学与欧洲的哲学完全相似。秉着同样的思路,谢无量在1916年出版了第一部中国哲学史,在该书前言中他写道,虽然“哲学”一词是从西方来的,但“道”是普遍和统一的。他把自然科学等同于中国传统中的“方术”和“技”,而把“哲学”等同于中国传统的儒学。虽然他的写法完全是传统的:大段大段的引文,少量的疏解和评论;但他却按西方哲学的普遍做法把哲学分为形而上学、知识论和伦理学三部分。

心得体会-读《中国哲学简史》有感 精品

读《中国哲学简史》有感 读《中国哲学简史》有感 ——2019级思想政治教育魏金名 作者简介冯友兰18951204~19901126,字芝生,河南省南阳市唐河县祁仪镇人。 中国当代著名哲学家、教育家。 191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24年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学位。 回国后,任清华大学教授、哲学系主任、文学院院长,西南联合大学教授、文学院院长;第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二至四届政协委员,第六、七届全国政协常委。 曾获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印度德里大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名誉文学博士。 他的著作《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简史》、《中国哲学史新编》、《贞元六书》等已成为20世纪中国学术的重要经典,对中国现当代学界乃至国外学界影响深远。 被誉为"现代新儒家" 1990年11月26日20时45分,冯友兰病逝于北京友谊医院,享年95岁。 内容简介当代大哲学家冯友兰先生于1947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受聘担任讲座教授,讲授中国哲学史,其英文讲稿后经整理写成《中国哲学简史》,于1948年由美国著名出版公司麦克米兰出版。 此书一出,立即成为西方人了解和学习中国哲学的超级入门书。 其后又有法文、意大利文、西班牙文、南斯拉夫文、日文等译本出版。 五十多年来,一直是世界各大学中国哲学的通用教材,在西方影响很大。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此书没有中文版本。 直到20世纪80年代,本书才由冯友兰先生的学生第一次根据英文本译成中文,由北京大学出版社于1985年出版,首版印刷十万册,很快售罄,成为当时学术界的大畅销书。 2019年,北京大学出版社再版,并做了软精装,内容和品质都有很大的提升。 可以说,本书是了解中国哲学的首选读本,也是影响大众一生的经典著作。

解释学与中国哲学

解释学与中国哲学 景海峰 随着解释学(Hermeneutics,又译诠释学)在中国的传播和研究的日益深入,作为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文本诠释的方法,它越来越受到学术界的极大重视。除了译介和阐发伽达默尔、利科尔等解释学大师的理论之外,海内外学者也试图在普泛化理解的背景下,把解释学和中国传统思想的研究结合起来,并尝试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诠释论体系和诠释学方法。下面我们以傅伟勋、成中英、黄俊杰、汤一介等4位先生的工作为例,来看一下这股趋势的一般状况和可能发展的前景。 一、傅伟勋的“创造的诠释学” 在华人学者当中,傅伟勋教授(1933—1996)是最早将解释学理论引入中国哲学研究和中西哲学比较的先驱之一。早在1972年,他因探讨老子之“道”所蕴含的哲理而首次触发诠释学的构想。1974年,在哥伦比亚大学教授俱乐部宣读《创造的诠释学:道玄与海德格》。1983年,在长篇学术自传《哲学探求的荆棘之路》中首次用简易的文字记述了“创造的诠释学”的架构。1984—1988年间,在海峡两岸多次以“创造的诠释学”为题发表正式演讲。1989年,撰成《创造的诠释学及其应用——中国哲学方法论建构试论之一》,为此说最具系统之长篇。随后,应用创造的诠释学方法于大乘佛学及儒学的研究,先后发表了多篇论文。傅伟勋的“创造的诠释学”方法论建构,具有十分广阔的学术背景,除了对现象学、辩证法、实存分析、日常语言分析、解释学等现代西方哲学方法论的一般化吸纳之外,还结合了中国传统的考据学和义理之学的方法,对大乘佛学教相判释、胜俗二谛、言诠方便等种种教理方法亦有融汇。 创造的诠释学(Creative Hermeneutics)共分为5个层次。第一是“实谓”层次,探讨原典实际上说了什么。这一层面的核心是原初资料,从版本考证、原文校勘到语词定夺、文法疏通,均属纯粹客观的校雠工作,不涉及到“创造”。“实谓”的寻考是诠释的基础和起点,但非重点,它只是为诠释的展开提供较为真实可靠的材料。第二是“意谓”层次,探问原典想要表达什么(或它所说的意思到底是什么)。这一层面开始发生主体移位,研究者的诠释意向初步显现,进入狄尔泰所谓“随后体验”的状态。通过语义澄清、脉络分析、前后文意的贯通、时代背景的考察等等功夫,尽量“客观忠实地”了解并诠释原典和原思想家的意思,探问其意向、意指如何。第三是“蕴谓”

超星尔雅2017中国哲学概论自整理题库答案全

中国哲学概论绪论(一)已完成成绩:100.0 分1 【单选题】哲学主要论述的是()。 ? A、历史事实 ? B、物体法则 ? C、人文情怀 ? D、思维智慧 ? 我的答案: D 得分:20.0 分 2 【单选题】“使专精神,忧念天下,思维得失”是()评价张世安的话。 ? A、班固 ? B、王国维 ? C、王安石 ? D、司马迁 ? 我的答案: A 得分:20.0 分 3 【单选题】哲学中的“哲”指的是()。 ? A、智慧 ? B、学问 ? C、哲理 ? D、明智 ? 我的答案: D 得分:20.0 分 4 【单选题】哲学在秦汉时期被称为()。 ? A、道术之学 ? B、义理之学 ? C、哲学 ? D、以上都不对 ? 我的答案: A 得分:20.0 分 5 【判断题】哲学称为一个学科的名称始于元朝。()

我的答案:×得分:20.0 分 【判断题】哲学在宋朝被称为义理之学。() 我的答案:√得分:20.0 分 中国哲学概论绪论(二)已完成成绩:100.0 分1 【单选题】 “仁义在身而色不伐”中“伐”的意思是()。 ? A、获取 ? B、进攻 ? C、阀门 ? D、军阀 ? 我的答案:B得分:16.7 分 2 【单选题】《黄帝内经》强调外无劳形之事,内无()之患。 ? A、思想 ? B、情理 ? C、攻伐 ? D、行动 ? 我的答案: A 得分:16.7 分 3 【单选题】()提出“天地之化日新”。 ? A、顾炎武 ? B、董仲舒 ? C、王夫之 ? D、李贽 ? 我的答案:C得分:16.7 分 4

【单选题】()提出“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 ? A、《素问·上古天真论》 ? B、《荀子·解蔽》 ? C、《庄子·天下》 ? D、《荀子·哀公》 ? 我的答案:C得分:16.7 分 5 【判断题】中国传统文化中,心意曾被当作是道德的尺度。() 我的答案:√得分:16.7 分 6 【判断题】《孟子》提出“凡人之患,蔽于一曲”。() 我的答案:×得分:16.7 分 【判断题】《论语》中提出穷理尽性的观点。() 我的答案:×得分:16.7 分 中国哲学概论绪论(三)已完成成绩:100.0 分1 【单选题】认为“道”是生成世间万物母体的是()。 ? A、孔子 ? B、孟子 ? C、老子 ? D、韩非子 ? 我的答案:C得分:20.0 分 2 【单选题】宋代的理学家不包括()。 ? A、王阳明 ? B、程颐 ? C、朱熹 ? D、程颢 ? 我的答案: A 得分:20.0 分

《中国哲学简史》读书笔记1500字

《中国哲学简史》读书笔记1500字 导读:读书笔记《中国哲学简史》读书笔记1500字,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中国哲学简史》读书笔记1500字: 其实大一暑假期间,已经看了这本书,但是因为去法院实习的缘故,迟迟没有做读书笔记,回过头来刚好这学期进行二刷,读书笔记也就变得不可或缺了。因为有了第一遍的基础,就不打算按照目录的顺序进行阅读,而是采取总分总的方式,分别阅读各家学说,希望能得到一些不一样的收获。 摘录笔记以中国哲学背景为开头,包括第一章中国哲学的精神、第二章中国哲学的背景、第三章各家的起源,接着就是开始对于各家的阅读摘录,以儒家为首,包括第四章孔子、第七章孟子、第八章荀子、第十五章儒家的形上学、第十七章董仲舒、第二十三章到第二十六章的新儒家,然后以第十八章儒家的独尊和道家的复兴为节点,接着阅读道家,其包括第六章杨朱、第九章老子、第十章庄子这道家的三阶段,还包括第十九章和第二十章的新道家。主要的儒家和道家结束后,开始第五章和第十一章的墨家、第八章的名家、第十二章的阴阳家、第十四章的法家、第二十一章的佛学和第二十二章的禅宗。最后,以当下为焦点,世界为范围,阅读第十六章世界政治和世界哲学、第二十七章西方哲学的传入、第二十一章中国哲学在现代世界,结束对于整本书的阅读。那么,接下来总的读书心得也就按这个方式进行

思考。 古代中国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大陆国家,由于是大陆国家且土地大部分适合耕作,故自然而然的形成了男耕女织的农业文明,而经济基础又决定了上层建筑,所以一切的源头都是农业,那自然就包括中国哲学。 在中国哲学中,对于宇宙的反应,本质上是对“农”的反应和看法,中国思想的主要两个趋势,道家和儒家的根源,他们是彼此不同的两极,但又在同一轴杆都表达了对农的渴望和灵感,只是在方式上各不相同。例如,道家的“反者道之动”事实上就是中庸之道的另一种解法,物极必反的道理就是告诉我们,凡事应适度不应过极,也就是中庸。所以可以说,“农”是中国哲学的开始和延续。 综合以“农”为基础的等级制度、法律法规和风俗文化等等,在中庸之道的影响下,就如同所追求的“内圣外王”一样,中国哲学最终形成了“既出世又入世”的结果,事实上都是一种平衡,一种中庸的体现,而也是中庸之道,让中国哲学互相交融、互相结合,不断地吸收消化,变成新的事物,如同林语堂先生在《吾国与吾民》中指出的“外来文化的入侵总是会被中华文化所融合吸收”。或许这也是为什么四大文明古国,只有中国的中华文明延续至今。 儒家,无论是早期儒家还是到后面演变出来的新儒家,很长一段时间在中国的历史上处主流的地位,以等级秩序为界线,规定所对应的礼仪礼节。读后感每个有名分的人,履行自己的责任与义务,以忠恕之道为方式施行“仁义”,可以说是儒家对于“善”的看法。虽然

(完整版)中国哲学概论

1. [单选题] “使专精神,忧念天下,思维得失”是()评价张安世的话。 A.班固 B.王国维 C.王安石 D.司马迁 2. [单选题] 哲学主要论述的是()。 A.历史事实 B.物体法则 C.人文情怀 D.思维智慧 3. [判断题] 哲学在宋朝被称为义理之学。() 我的答案:对 4. [判断题] 人类是有理性思维能力的一个种类。() 我的答案:对 5. [判断题] 哲学称为一个学科的名称始于元朝。() 我的答案:错 1. [单选题] ()提出“天地之化日新”。 A.顾炎武 B.董仲舒 C.王夫之 D.李贽 2. [单选题] 《黄帝内经》强调外无劳形之事,内无()之患。 A.思想 B.情理 C.攻伐 D.行动 3. [单选题] “仁义在身而色不伐”中“伐”的意思是()。 A.获取 B.进攻 C.阀门 D.军阀 4. [判断题] 中国传统文化中,心意曾被当作是道德的尺度。() 我的答案:对 5. [判断题] 《黄帝内经》是中国最早的医学著作。() 我的答案:对 1. [单选题] ()提出“天地之间,有理有气”。 A.王夫之 B.程颢 C.朱熹 D.程颐 2. [单选题] ()不属于南宋时期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 A.王安石 B.程颐 C.朱熹

D.程颢 3. [判断题] 艺术是主观情意与客观物象构造而成的客观世界。() 我的答案:错 4. [判断题] “昨夜西风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是苏轼的诗词。() 我的答案:错 5. [判断题] “朝闻道,夕死可矣”体现了生命对于时间的追求。() 我的答案:错 1. [单选题] ()提出“世事明洞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的观点。 A.《三国演义》 B.《西游记》 C.《红楼梦》 D.《水浒传》 2. [多选题] 下列帝王中重视道德的是()。 A.秦始皇 B.周文王 C.周武王 D.商纣王 3. [判断题] 《庄子·所染》中以染布来比附国家政治善恶。() 我的答案:错 4. [判断题] 寿山石是广东有名的章石。() 我的答案:错 5. [判断题] 《尚书》为“哲学”一词中的“哲”奠定了语义基础。() 我的答案:对 1. [单选题] 现在使用的“哲学”一词是由()引入的。 A.邹代钧 B.夏鸾翔 C.黄宗宪 D.钱宝琮 2. [单选题] 人或者事物的价值是由()规定的。 A.人的主观思想 B.同类人或事物 C.客观的评判标准 D.对立面 3. [单选题] 中国现在使用的“哲学”一词其实来源于()。 A.英国 B.日本 C.法国 D.韩国 4. [判断题] 老子认为道是世界的客体。() 我的答案:错 5. [判断题] 老子理念中的道和孔子理念中的道在本质上讲其实是一致的。() 我的答案:错 1. [单选题] 中国哲学兴起时期的形式是()。 A.神话传奇

读《中国哲学简史》有感_《中国哲学简史》读书心得五篇

读《中国哲学简史》有感_《中国哲学简史》读书心得五篇 《中国哲学简史》是2012年在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该书作者是冯友兰,译者是涂又光,赵复三。该书以一本篇幅有限的哲学史专著,打通古今中外的相关知识,其中充满睿智与哲人洞见。下面是我整理的几篇读后感,供大家参阅 读《中国哲学简史》有感(1) 哲学始于思想 以前,我总认为哲学很深奥,很遥远,甚至认为我一定接触不到哲学。然而,我读了《中国哲学简史》后,不得不惊叹,冯友兰先生真是一位伟大的哲学家。虽然对我而言,读这本书有些吃力,但冯友兰先生并没有使用令人望而生畏的专业术语,而是用了许多文浅意深的语言进行论述,还是深深吸引了我。读完这本书,我改变了我的想法,哲学离我并不远,哲学,始于思想。 在书中,冯友兰先生说过这样一句话:“人要有思想,首先要弄清楚人能够思想什么,这就是说,在对人生进行思考之前,我们要对思想进行思想。”这句话我认为是哲学的根本。人要能认清自己,认清自己能够思考什么,什么才是自己的思想范畴,在自己的思想范畴之内进行不断地思考,深层次的思考也就能变成反思;自己思考,反思自己,这也许就是哲学的本质吧。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说的“认识你自己”,与冯友兰先生所说是相通的,一切的哲学都是建立在“认识你自己”之上的。只有充分地认识自己,哲学才能使我们提升心灵的境界,超越现实世界,体验高于道德的价值。

哲学,即智慧之学,人的智慧来自于人的思考。无论多么伟大的学者、哲学家,他们的智慧源泉都来自于他们那善于思考的大脑,从思考中得到真理,真理的诞生也就是哲学的出现,对他们而言,哲学,无处不在。 “就我而言,哲学是对人生系统的反思。人只要还没有死,他就还是在人生之中,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对人生进行反思,至于系统反思的人就更少了。”这段话依然来自《中国哲学简史》,它足够验证“哲学是始于思考”的。“反思”无非就是思想的思想,即深层次的思考,而“系统的反思”是聚反思、总结于一体,就像优秀的学者、哲学家,他们不但善于思考,还善于总结,总结的产物就是“真理”,就像我上面提到的“真理的诞生”,它就是关于思考的总结。 所以做一个会“系统反思”的人,哲学就会离你很近。哲学,始于问题。 读《中国哲学简史》有感(2) 当我拿到这本书时就对这本书没有产生好感,而老师也说这本书是要“啃”读的,然而这样的书完全不对我的口味。改变是从某些同学的摘录开始的,或许只是对其中的部分内容开始感兴趣,也没有想把这本书的每个字都研究透,但我还是有了一些不多的感想。 OK,那么我们开讲。 首先是儒家的一些我看到的东西:积极入世。“积极入世”倡导“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的个人健康人格,提出了“舍生取义”的人生最高道德标准,从而打造了整个民族的强健精神支柱和充满浩然正气的民族性格,完整地构建了全民族的道德体系,加上儒家“德治爱民”的政治文化、“孝悌和亲”的伦理文化、“文质彬彬”的礼乐文化,“远神近人”的人本取向,仍渗透在中国社会文化的各个方面,一直是中华民族在人文理想方面的宝贵精神财富。

解释学

解释学 解释学,又称诠释学(hermeneutics),是一个解释和了解文本的哲学技术。它也许被描述作为诠释理论并根据文本本身来了解文本。 “文本”的概念“文本”的概念被扩展为书面文件。例如:讲话、表现、艺术作品和事件。因此,任何一个人都在细说或者诠译“社会文本”。 西方哲学、宗教学、历史学、语言学、心理学、社会学以及文艺理论中有关意义、理解和解释等问题的哲学体系、方法论或技术性规则的统称。有关解释学的研究可以上溯到古希腊。它作为一种哲学学派形成于20世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西方学术界产生了较大的影响。"释义学" 早在人类远古文明时期就已存在如何理解卜卦、神话、寓言意义的问题。古希腊时代亚里士多德的学说已涉及理解和解释的问题。“解释学”一词的词根hermes就来自古希腊语,其意为"神之消息"。当时,人们已把如何使隐晦的神意转换为可理解的语言的研究看作一门学问。中世纪的A.奥古斯丁、卡西昂等哲学家在对宗教教义进行新的解释时,逐步把以往对解释问题的零散研究系统化。16世纪的宗教改革家马丁·路德提出如何直接理解圣经本文的原则与方法的问题,对解释学研究起了较大的推动作用。此外在法学、历史学、语言修辞学等传统研究中也一直涉及解释学的问题。“解释学”一词于1954年首次出于J.丹豪色的著作中。但在18世纪以前,有关如何正确理解文意内容的研究往往被称作"释义学"。这类研究往往从实用性出发,实际上是一些零散解释规则的汇集。亦泽“阐释学”、"释义学”、“诠释学”。广义指对于文本之意义的理解和解释的理论或哲学。涉及哲学、语言学、文学、文献学、历史学、宗教、艺术、神话学、人类学、文化学、社会学、法学等问题,反映出当代人文科学研究领域的各门学科之间相互交流、渗透和融合的趋势。既是—门边缘学科和一种新的研究方法,又是一种哲学思潮。狭义指局部解释学、一般解释学、哲学解释学等分支、学派。局部解释学泛指任何本文注释(包括备往今来的法律、《圣经》、文学、梦和其他形式的本文解释的规则和方法的理论体系。从古希腊人解释荷马的史诗和其他诗作开始.欧洲的古典学者就有注释古代文献的传统。中世纪后期形成了有关《圣经》经文和法律条文解释的“古典注释学”和考证古代典籍的文献学。一般解释学是对本文的理解和解释的—般方法论研究。它不同于各种局部形式的解释学,其目的在于建立以连贯—致的理解哲学为基础的一般而普遍的方法论。代表人物为施莱尔马赫、狄尔泰和意人利哲学家埃米里奥·贝蒂。埃米里奥贝蒂为了响应伽达默尔的《真理与方法》,发表《作为精神科学的普遍方法的释义学》和《普遍解释是人文科学的方法》(1967)两书,试图建立以考察多学科中解释的模式为基础的普遍“理解”方法,规定一套解释的标准。哲学解释学泛指对理解和解释的现象的各个层次和各种情况的研究,它不是一种方法论,而是对方法沦、对理解中意识形态的作用以及对不同形式的解释的范围和假定等的哲学“反思”。哲学解释学有两种形式;(1)分析的解释学。涉及理解和解释、思维机器和日常语言等问题。它均一般解释学不问,虽然也涉及方法论,但是主要属于哲学性质。(2)人文主义的哲学解释学。其代表人物包括海德格尔、伽达默尔、利科和德里达等人。他们根据现象学的传统及其对客观知识的批判,对本文解释的条件进行反思。伽达默尔和德里达根据海德格尔对存在——神学传统的批判研究,力图在形而上学问题的具体情况中理解解释。利科与前两入不同,试图调和德国的解释学传统和语言分析哲学、心理分析学、结构主义思潮,认为本休论只存在于解

完整版2018哲学概论尔雅考试答案

2018中国哲学概论尔雅考试答案 一、单选题(题数:50,共50.0 分) 1()提出“天地之化日新”。(1.0分) A、顾炎武 B、董仲舒 C、王夫之 D、李贽 我的答案:C 2()创立了法相唯识宗。(1.0分) A、鉴真 B、法藏 C、玄奘 D、一行 我的答案:C 3《旅獒》中提到的“不役耳目,百度惟贞”中,百度指的是()。(1.0分) A、人的思维 B、各样的事情 C、多次反复 D、获得的结果

B 我的答案: 4黄帝时期开创的中国文化对()并不十分重视。(1.0分) A、探索自然现象 B、修养德行 C、大力发展宗教 D、振兴兵力 我的答案:C 5道家是在()时候创立的。(1.0分) A、东汉中期 B、西汉晚期 C、战国中期 D、春秋末期 我的答案:D 6()反映了宇宙事物必然性的本质和法则。(1.0分) A、民心 B、道心 C、外心 D、人心 我的答案:B 7()是世界上所有的世俗学派中寿命最长的学派。(1.0分)A、道家学派

B、儒家学派 、佛教学派C. D、基督教学派 我的答案:B 8()是《周易》六十四卦的门户。(1.0分) A、损益 B、乾坤 C、既济未济 D、咸恒 我的答案:B 9()提出“天地之间,有理有气”。(1.0分) 、王夫之A 、程颢B 、朱熹C D、程颐C 我的答案:分)1.010商周时代上流社会男子一般会随身携带()。(A、香囊、玉佩、宝剑、香囊、玉佩、折扇B C、乐器、玉佩、宝剑、乐器、玉佩、折扇DC 我的答案:墨家代表的是社会()利益。(111.0分)、中下层A. B、中上层 C、士阶层 D、农阶层 我的答案:A 12佛教中的“惑”包括()。(1.0分) A、无明惑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2000字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2000字 导读:读书笔记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2000字,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2000字范文:读《中国哲学简史》源于种种机缘巧合。 一次看《锵锵三人行》里,有人问李玫瑾教授,接触那么多的罪犯研究那么多的心理学,会不会导致自己心理上出现问题。李教授回答说她是学习哲学出身的,对于很多问题有着比心理学更高一个层次的理解。那时就对哲学是什么有了好奇。 再往后,翻阅过李泽厚先生的《美的历程》,看了几眼,没大能看懂,便放下了,也因此对它有了高不可攀的印象。 再后来,《锵》里许子东和马家辉讨论大学专业的选择,马老师就提到,不管什么专业,都应该在二十岁的时候读一些哲学,读一些佛学。年青时对这些虽一知半解,随着人生阅历的积淀,岁月的坎坷与生命的不顺层层叠加,这些二十多岁读的书籍,能够与人生经历相互融合,相互化解,赠予人生最艰难的中年时期一份心灵的慰藉。一来二去,便埋下了要阅读一些哲学书籍的愿望。 之所以选择《中国哲学简史》,是因为这本书写的是中国哲学,对我而言有了基础便于理解;书设定的读者又是外国人,自然深入浅出;作者又是中国哲学界的扛鼎之人冯友兰先生,书中想必是金玉之言。正是有此机缘,细读一番,聊有所得,遂作此文。

什么是哲学? 既然是读书心得,那么第一个绕不开的问题便是,什么是哲学? 冯先生在书中给了定义。哲学,特别是形而上学,乃是知识的一个分支,在它的发展过程中,最终成为「对于什么不是知识的知识」,即「不知之知」。它是人们对于自己思考的思考。 之所以说哲学不是知识是因为,知识指的大多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了解,是一个形而下的、具象的门类。但又说哲学是知识的一门分类,只因哲学的起源并没有脱离这个具象的世界。整个过程像极了一个同心圆:人们从了解自己的行为出发,辨析自己的想法和思路,再由对物理世界的认知,推广到抽象的形而上的世界,并最终扩散到对我们甚至无法想象的世界的思考。 哲学有什么用? 对于哲学是什么有一个笼统的印象之后,难免会问,那学这个有什么用呢? 这个问题在书中也有着清楚的解答:无用之用。一般意义说,我们对于有用的理解是,这件事或者这个人,能够帮助我们解决问题。而哲学的无用之用,不在于实际上解决问题,而在于让人不再囿于这些问题的困扰,从而达到一种解脱与释然。之所以说无用,是因为问题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读后感.贫困交加,生离死别,这些依然如故;之所以说有用,是因为这些现状不再是问题,人会变得安贫乐道,坦然面对人生的不完美。 这也大概让我明白了,李玫瑾教授所说,「更高层次的理解」。于

伽达默尔的“哲学解释学”在中国哲学研究中的运用

伽达默尔的“哲学解释学”在中国哲学研究中的运用 伽达默尔是西方解释学现代发展的最大代表,不仅在于他创立了哲学解释学,更重 要的在于他将解释学理解为一种哲学,而且是一种实践哲学。随着伽达默尔“哲学解释学”的创立,其思想迅速传播和应用于哲学、美学、法学、历史学、语言学、教育学、文学评论 和宗教等人文社科领域,“‘解释学’成了现代思想中的一个‘流行词’”①,形成了世界性的一种 新哲学形态和“显学”理论。那么,对于中国哲学的发展,对于中西文化交流来说,伽达默尔的 解释学实践哲学又具有什么样的建设性意义呢?作为一种对话的“本文”,作为一种交流的“对象”,它又会在交流的参与中向我们显明一种什么样的新意义的理解与追求呢? 显然,这里存在着两个问题,一是中国的解释学问题(此问题讨论以汤一介、黄俊杰教授 等为代表),二是中国的实践哲学问题(此问题讨论以张汝伦教授等为代表)。自从20世纪 80年代在我国展开了对西方解释学特别是对伽达默尔哲学研究以来,人们开始普遍关注着 这两个问题的研究,一方面着力于将西方解释学理论广泛运用于对哲学、宗教、伦理学、 社会学、美学、文学、艺术、历史等学科的研究,另一方面则进一步着手探讨“创建中国解 释学”及重新认识中国实践哲学在中西文化交流中的地位和价值问题。 一、解释学与“创建中国解释学”问题———从有“史”走向有“学” 西方解释学历史悠久,可上溯古希腊与中世纪,有赫尔墨斯对神的旨意的解释与传达的 神话,有亚里士多德对柏拉图哲学的解释,有奥古斯丁关于解释对于理解神之旨意的意义研 究以及对于解释问题零散研究的系统化等努力,特别是在西方有着很长一段时期的对《圣经》解释的历史传统,1654年J·丹豪色最早采用“解释学”(Hermeneutics)一词用作书名。 不过,真正说来,解释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也是近100多年的事情。自从19世纪施莱尔 马赫、狄尔泰等人将解释学作为一般解释学、作为方法论的解释学之后,解释学才获得了 自身的特殊意义,解释本身才作为一种独立的对象被加以研究而形成了丰富的解释学理论。随后海德格尔从其基本本体论出发,赋予了解释学以本体论性质,而伽达默尔则将这种具有 本体论性质的解释学上升为一门哲学解释学来研究。这就表明,从西方解释学的发展史来看,“学”与“史”是分开的,有解释的“历史”不等于有解释的“学”(即解释理论)。因为“一种 ‘学’(理论体系)的建立应该是对其研究的对象有了理论和方法上的自觉(即自觉地把它要研 究的对象作为‘对象’来研究,并能为社会普遍所接受的系统的理论与方法)”①。 同样,中国的“解释学问题”可谓由来已久,甚至比西方有更长的历史,但“迄今还没有一套 自觉地把‘解释学问题’作为研究对象,且与西方解释理论有所不同的理论体系”②,其根本原 因在于,尽管中国对本文意义的解释古已有之,也非常普遍,但始终没有将解释本身作为对象 来加以研究,没有形成关于解释的一套基本原理和理论。因此,可以说,虽然中国存在着十分 明确的解释实践活动,但却一直不曾有过独立的解释学理论,因而,作为一门理论学科,解释学 在中国是不存在的。在中国解释学问题上,可以说,有漫长的解释史却无一般的解释学。

中国哲学简史心得

《中国哲学简史》读书心得 法学1203 苏珊2120120692 一直以来都觉得哲学是一门很复杂、深奥的学问,中国作为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传承的国家,思想文化博大精深,冯友兰先生在站在一定的高度上,从宏观上对中国哲学的产生与发展作出了阐释,深入浅出的解说,各学说之间的比较,让我对中国哲学有了一个整体的认识。 与英国、希腊等海洋国家不同,我国是一个大陆国家,地理环境的差异决定了思想观念的不同。冯先生认为:“哲学是对于人生的有系统的反思的思想。在思想的时候,人们常常受到生活环境的限制。在特定的环境,他就以特定的方式感受生活,因而他的哲学也就有特定的强调之处和省略之处,这些就构成这个哲学的特色。”中国古代的思想家如孔子、孟子,很少提到海,即使提及也是非常简短。而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生活在一个满眼都是海洋的环境下,可想而知二者的思想起源不同,观点也很不一样。 不同的地理环境、经济背景等因素造就了东、西方两种不同的哲学。 中国领土辽阔,平原多、海洋少,经济利益均由土地所出,农民在我国古代的地位仅次于“士”,而商人居末。农业为“本”,商业为“末”,贯串在中国历史中,社会、经济的理论、政策都是企图“重本轻末”。因为土地的不可移动性,农民只能祖祖辈辈聚居在一起,形成了家族制度。这种社会制度是一定的经济条件的产物,而这些条件又是其地理环境的产物,所以对于中华民族来说,这种制度及其理论说明,都是很自然的。中国人心中的家族观念是根深蒂固的,家族利益也是族人共同维护的。相反,在海洋国家希腊,土地稀少,难以发展农业,所以主要依靠商业获取经济利益。商人的活动主要在城市,所以他们的社会组织形式,不

中国哲学概论

中国哲学概论 1 【单选题】哲学主要论述的是(D)。 A、 历史事实 B、 物体法则 C、 人文情怀 D、 思维智慧 2 【单选题】哲学中的“哲”指的是(D)。 A、 智慧 B、 学问 C、 哲理 D、 明智 3 【单选题】哲学在秦汉时期被称为(A)。 A、 道术之学 B、 义理之学 C、 哲学 D、 以上都不对 4 【单选题】“使专精神,忧念天下,思维得失”是(A)评价张安世的话。A、 班固

王国维 C、 王安石 D、 司马迁 5 【判断题】哲学在宋朝被称为义理之学。(√) 6 【判断题】哲学称为一个学科的名称始于元朝。(×) 7 【判断题】人类是有理性思维能力的一个种类。(√) 1 【单选题】《黄帝内经》强调外无劳形之事,内无(A)之患。A、 思想 B、 情理 C、 攻伐 D、 行动 2 【单选题】“仁义在身而色不伐”中“伐”的意思是(B)。A、 获取 B、 进攻 C、 阀门 D、 军阀

【单选题】(C)提出“天地之化日新”。 A、 顾炎武 B、 董仲舒 C、 王夫之 D、 李贽 4 【单选题】(C)提出“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 A、 《素问·上古天真论》 B、 《荀子·解蔽》 C、 《庄子·天下》 D、 《荀子·哀公》 5 【判断题】中国传统文化中,心意曾被当作是道德的尺度。(√) 6 【判断题】《孟子》提出“凡人之患,蔽于一曲”。(×) 7 【判断题】《论语》中提出穷理尽性的观点。(×) 8 【判断题】《黄帝内经》是中国最早的医学著作。(√) 1 【单选题】(C)提出“天地之间,有理有气”。 A、 王夫之

程颢 C、 朱熹 D、 程颐 2 【单选题】认为“道”是生成世间万物母体的是(C)。A、 孔子 B、 孟子 C、 老子 D、 韩非子 3 【单选题】宋代的理学家不包括(A)。 A、 王阳明 B、 程颐 C、 朱熹 D、 程颢 4 【单选题】(A)不属于南宋时期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A、 王安石 B、 程颐 C、 朱熹 D、 程颢

2018版小学最新必读书目

关于修订中小学 “真阅读工程”推荐书目的通知 各中小学: 为贯彻落实《连云港市中小学“真阅读工程”实施方案》(连教办研…2016?16号)文件精神,深入推进全区中小学“真阅读工程”的有效实施,在市教研室“真阅读工程”推荐书目的基础上,对我区中小学推荐书目进行修订,现予以公布。 请各校高度重视阅读工作,切实增强实施“真阅读工程”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并认真落实好各学段阅读任务,引导学生、教师以及家长养成“好读书、读好书”的习惯,感受阅读魅力,享受阅读乐趣,提升阅读涵养。 附件:中小学“真阅读工程”推荐书目(2018年修订) 赣榆区教育局教研室 2018年1月29日 -1-

附件: “真阅读工程”推荐书目(2018年修订) 建议学生阅读书目 一年级 语文:(第一学期)《猜猜我有多爱你》《爷爷一定有办法》《小狐狸买手套》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读本(一年级)》 (第二学期)《中华童谣》《小布头奇遇记》《爱心树》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读本(一年级)》 二年级 语文:(第一学期)《安徒生童话》《我爸爸》《我有友情要出租》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读本(二年级)》 (第二学期)《格林童话》《蝴蝶豌豆花》《彼得兔的故事》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读本(二年级)》 三年级 语文:(第一学期)《中国神话故事》《稻草人》《夏洛的网》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读本(三年级)》 (第二学期)《一千零一夜》《中国寓言故事》《木偶奇遇记》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读本(三年级)》 英语:《跟上兔子小学英语分级阅读三年级系列》《任务型听读训练》《黑布林英语阅读小学a级别1-6》 四年级 语文:(第一学期)《成语故事》《绿野仙踪》《国学:笠翁对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读本(四年级)》 (第二学期)《上下五千年》《柳林风声》《增广贤文》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读本(四年级)》 英语:《跟上兔子小学英语分级阅读四年级系列》《任务型听读训练》 《黑布林英语阅读小学b级别1-6》 五年级 语文:(第一学期)《伊索寓言》《小王子》《国学:论语(上)》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读本(五年级)》 (第二学期)《海底两万里》《西游记》《国学:论语(下)》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读本(五年级)》 -2-

中国哲学概论尔雅答案2020

中国哲学概论尔雅答案2020 《中国哲学概论》是台湾地区对中国哲学长期研究的四位教授,首次集体合作所撰成的一书,是一部深入剖析中国哲学中形上学、逻辑与知识论、伦理学、美学与政治哲学向度的精作。 《中国哲学概论》是台湾地区四位有着对中国哲学长期研究的教授,首次集体合作所撰成的《中国哲学概论》一书,是一部深入剖析中国哲学中形上学、逻辑与知识论、伦理学、美学与政治哲学向度的精作。各章节脉络均有内在理路的密切联系,前后融贯。对中国哲学的五大课题,以殊途同归的路径,本天道立人道为主轴,诠解了人之所以为人的真实自性、存在及意义的根源、自我与他者互为际性脉动精彩而多样的价值生活。作者在书中不仅绍述了中国哲学的特质、意义和价值,还关切了中国哲学未来去向的展望。《中国哲学概论》为想认识中国哲学的读者提供了极佳的参考。 曾春海,履历:辅仁大学哲学博士。曾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做博士后研究。政治大学哲学系教授、曾任中国哲学学会常任理事。著作:《易经哲学原理》、《两汉魏晋哲学史》、《朱熹哲学论丛》、《儒家的淑世哲学》、《易经哲学的宇宙与人生》、《朱熹易学析论》、《王船山周易阐微》、《竹林玄学的典范——嵇康》等。叶海烟,履历:辅仁大学哲学博士,曾在美国哈佛大学做访问学者。东吴大学哲学系教授,现任长荣大学哲学与宗教系教授,台湾哲学学会理事长。著作:《庄子宇宙论试探》、《庄子的生命哲学》、《现代生活哲学》、《老庄哲学新

论》、《人文与哲学的对话》、《中国哲学的伦理观》、《道德、理性与人文的向度》等。尤煌杰,学历:辅仁大学哲学博士。现职:辅仁大学哲学系皴、辅仁大学研究发展处研发长。著作:《哲学概论》、《哲学入门》、《中国文化概论》、《西洋哲学史》、《美学》等。李贤中,学历:辅仁大学哲学博士。现职:东吴大学哲学系教授、中国哲学学会理事、台湾哲学学会秘书长。著作:《先秦名家名实思想探析》、《哲学概论》、《墨学——理论与方法》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