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存储器——分类、结构和性能

√半导体存储器——分类、结构和性能
√半导体存储器——分类、结构和性能

半导体存储器(解说)

——分类、结构和性能——

作者:Xie M. X. (UESTC ,成都市)

计算机等许多系统中都离不开存储器。存储器就是能够存储数据、并且根据地址码还可以读出其中数据的一种器件。存储器有两大类:磁存储器和半导体存储器。

(1)半导体存储器的分类和基本结构:

半导体存储器是一种大规模集成电路,它的分类如图1所示。半导体存储器根据其在切断电源以后能否保存数据的特性,可区分为不挥发性存储器和易挥发性存储器两大类。磁存储器也都是不挥发性存储器。

半导体存储器也可根据其存储数据的方式不同,区分为随机存取存储器(RAM )和只读存储器(ROM )两大类。RAM 可以对任意一个存储单元、以任意的次序来存/取(即读出/写入)数据,并且存/取的时间都相等。ROM 则是在制造时即已经存储好了数据,一般不具备写入功能,只能读出数据(现在已经发展出了多种既可读出、又可写入的ROM )。

半导体存储器还可以根据其所采用工艺技术的不同,区分为MOS 存储器和双极型存储器两种。采用MOS 工艺制造的称为MOS 存储器;MOS 存储器具有密度高、功耗低、输入阻抗高和价格便宜等优点,用得最多。采用双极型工艺制造的,称为双极型存储器;双极型存储器的优点就是工作速度高。

半导体存储器的基本结构就是存储器阵列及其它电路。存储器阵列(memory array )是半导体存储器的主体,用以存储数据;其他就是输入端的地址码缓存器、行译码器、读出放大器、列译码器和输出缓冲器等组成。

各个存储单元处在字线(WL ,word line )与位线(BL ,bit line )的交点上。如果存储器有N 个地址码输入端,则该存储器就具有2N 比特的存储容量;若存储器阵列有2n 根字线,那么相应的就有2N n 条位线(相互交叉排列)。

在存储器读出其中的数据时,首先需通过地址码缓存器把地址码信号送入到行译码器、并进入到字线,再由行译码器选出一个WL ,然后把一个位线上得到的数据(微小信号)通过读出放大器进行放大,并由列译码器选出其中一个读出放大器,把放大了的信号通过多路输出缓冲器而输出。

在写入数据时,首先需要把数据送给由列译码器选出的位线,然后再存入到位线与字线相交的存储单元中。当然,对于不必写入数据的ROM (只读存储器)而言,就不需要写入电路。

图1 半导体存储器的分类

(2)RAM 和ROM 的比较:

RAM (随机存取存储器)中的每一个单元都有x-y 地址,这不同于其他串行存储器(如磁存储器)。RAM 大体上可分为SRAM (静态RAM )和DRAM (动态RAM )两种,SRAM 是能够长期保留数据的存储器(只要不断开电源),而DRAM 则是需要不断“刷新”(即不断进行存储动作)的存储器。

ROM (只读存储器)的体系结构与RAM 类似,则ROM 也具有随机存取的能力;ROM 又称为读写存储器。

RAM 和ROM 的读出过程完全相同,但是其读出(取)和写入(存)的频率不同:RAM 的读/写机会几乎相等;而ROM 的读出频率一般要远高于其写入频率。

ROM 具有定向写入能力(可从没有任何写入能力的纯ROM 写入到EEPROM );ROM 的寿命(写入/擦除的次数)在104

次以上。此外,ROM 比RAM 的尺寸小、性价比高。因此,只要是没有繁琐写入时都可采用ROM ,例如查表(代码转换、字符发生、三角函数等);也可用于存储逻辑功能(如可编程逻辑器件)和例行程序。

(3)典型的半导体存储器:

① SRAM (静态RAM ):

“静态”即表示只要电源不断,就能够稳定地保存数据。SRAM 在实质上就是一个双稳态的触发器。在图2中示出了由双稳态触发器构成的一种SRAM 阵列。BL 上面的横线表示互补。

● 存储单元的构成:

在图2的每一个单元中都包含有两个反向并联的倒相器和两个传输门晶体管,即为六个晶体管的单元(6T 存储单元)。这里采用了CMOS 器件,故这种6T 存储单元也称为CMOS 型存储单元。

6T 存储单元中的p-MOSFET 为负载管,因为该负载管的电流大小不是关键因素,故可用面积较小的TFT (薄膜晶体管)来代替,也可以采用电阻来代替。若采用电阻负载的存储单元,则称为高阻负载型存储单元(或称为4T 存储单元);实际上这里的电阻负载往往采用耗尽型MOS 二极管来代替。

● 两种存储单元的比较:

图2 2×2的CMOS-SRAM 阵列

CMOS 型存储单元包括两个反相器和两个传输门,共有两种型式(p 型和n 型)的6个晶体管,因此结构较复杂。但是,CMOS 型存储单元的功耗小(直流电流<0.1pA )、动态范围大和工作温度范围宽,从而在SRAM 存储单元的周围电路中也都采用CMOS ;于是,因待机时的耗电<0.1pA ,所以在利用电池工作时可以保存数据达十年以上。

高阻负载型存储单元的结构较简单,其负载电阻可以采用堆积在晶体管上的多晶硅布线层来构成,因此是一种立体结构。通过加大负载电阻,可以把存储单元消耗的电流降低到1pA 数量级,并且通过采用CMOS 的周围电路可以获得待机时的耗电为1μA 数量级;因此,利用电池可以把数据保存两年左右。然而由于负载电阻较大,则这种双稳态电路难以确保在保持和读出数据时的稳定性。

● SRAM 的特点和应用:

与DRAM 相比,虽然SRAM 存储单元所需要的晶体管数目较多(6T 或者4T ),故不利于大规模集成。但是SRAM 读出数据的速度较快(因为在读出时不会破坏存储单元本身的数据),并且保存数据所需要的耗电也较小,所以SRAM 通常用作为与高速处理器之间传递数据的存储器——超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 memory )或者携带式电子设备的存储器。

② DRAM (动态RAM ):

DRAM 的存储单元由一个电容器和一个晶体管(1Tr/1Cap )组成,这里的电容器用以存储数据电荷,而晶体管起着电荷传输门的作用(晶体管采用共栅接法,速度较快)。图3示出的是由单管单元构成的DRAM 阵列。

● 工作原理和基本特性:

DRAM 的工作:当电容器与晶体管连接的记忆节点上的电位为电源电压(V CC )时,存储单元的数据即对应于“1”,当记忆节点上的电位为地

电位(0V )时,存储单元的数据即对应于“0”。加在电

容器多晶硅电极上的电压为恒定值(即设定为记忆节点

上的最大电位的一半,大约为V CC /2),以使得作用在电

容器氧化层上的电场尽量小。

存储电荷数量的估算(以1Mbit 的DRAM 为例):

为了防止存储器集成电路发生因α粒子的电离作用而引

起的软击穿(soft-error ),往往就要求电容器存储有一定

数量的电荷,即要求电容器具有一定的电容量(大约为

30fF )。因此,可设电容器的有效面积为A=6μm 2,氧化层厚度为t ox =7nm ,则电容器的电容量为

C S = A ×(εox / t ox ) = 6μm 2×[(3.9×8.85×10-14F/cm)/7nm] ≈30 fF

如果电源电压V CC =5V ,则得到电容器中存储电荷的数量为

Q C = C S ×V CC /2 =30 fF ×2.5V=75×10-15C ≈(47×104)×(1.6×10-19C)

即电容器中存储有大约47万个电子。

由于电容器总有一定的漏电流,则为了让数据电荷保存较长的时间,就要求氧化层质较好;并且还要定期地刷新——恢复数据(再生)。

如果要求数据电荷保存1秒钟,那么就必须把漏电的速度控制在ΔQ/Δt= Q C /1秒=0.075pA ≈1个电子/2微秒以下。

DRAM 的读出:因为当读出存储单元中的微量电荷时,将使得存储在存储单元中的数据受到破坏,故DRAM 的读出是一种破坏性的过程;并从而必须要对微小的数据电压进行放大之后才能实现读出,这就需要一定的时间(读出时间),该读出时间至少也得要30ns 。而SRAM 的读出时间很短,因为它在读出时并不破坏存储的数据。

● DRAM 的结构设计:

图3 单管单元的DRAM 阵列

虽然DRAM 的单元都是1Tr/1Cap ,但是其具体结构却是多种多样的。因为DRAM 存储的数据都是用电荷的数量来表示的,所以如何采用最小的硅片面积来获得最大的电容量,这就是设计DRAM 时所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

在存储容量小于1Mbit 的DRAM 中,通常采用“平

面型存储单元”的结构,它的横截面如图4所示。这里

采用了三层多晶硅,即晶体管栅极、电容器电极和存储

单元的位线都采用掺杂多晶硅来制作,故称这种结构为

三层多晶硅结构。多晶硅的使用,不仅减小了存储单元

的面积,而且也使得存储单元结构的改变更加自由。

在存储容量更大的DRAM 中,为了在很小面积的

存储单元上确保具有一定的电容量,就采用了立体式的

存储单元结构。一种就是沟槽型结构,即是在硅片表面上首先刻出沟槽,然后再在沟槽的内表面上形成绝缘层,以增大电容器极板的面积;另外一种就是堆积型结构,即是首先形成晶体管,然后再在上面覆盖多晶硅层(作为电容器的电极)以增大电容器极板面积。 数据的读出和写入:

因为DRAM 在读出时往往会使数据信号丧失,所以需要读出再生放大器。 由于DRAM 的存储单元所需要的元器件数目较少,故适合于大规模集成,并且每一个bit 的成本较低,所以,尽管DRAM 在工作时需要不断刷新,但它仍然是随机存取存储器中用得最多的一种形式。

③ MROM (掩模只读存储器,mask ROM ):

MROM 的存储单元由一个晶体管构成,如图5所示。MROM 中晶体管的状态(“0”和“1”)由漏极和位线之间的内部连接(接通或者断开)来决定。

MROM 在制作时就已经把信息固定在存储单元中了,

所以不能重新改写其中的数据(即不能再编程)。信息的写

入是在工艺中、通过一块存储有数据的掩模来实现的;可采

用三种工艺方式来写入:利用扩散或形成电极的工艺来切断

电流通路,或者利用离子注入工艺来改变晶体管的阈值电压

以使得成为常通的耗尽型晶体管。有时把MROM 就简称为

ROM 。

MROM 的数据写入时间(TA T )较长,因为需要通过掩

模和某种工艺来实现。一般,采用离子注入工艺的TA T 最

长,但是这种方式对应的单元面积较小;采用电极工艺的TA T 较短,但是存储单元的面积较大。

④ FPROM (熔丝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现场可编程只读存储器,Fuse PROM ):

PROM 是用户自己可以进行自由写入数据(编程)的一种只读存储器——可编程ROM 。其中的FPROM 则是用户可采用熔丝技术或者反熔丝技术来实现写入(编程)的PROM ;这种存储器阵列的结构类似于图5,所不同的是阵列之

间的内部连接(即编程)由用户自己来完成。

当FPROM 一旦写入了数据之后,该存储器就不

能再更改其中的数据,因为写入数据时,需要通过较

大的电流(利用双极型技术)才能把熔丝熔断或者熔

接起来。

⑤ EPROM (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M ):

图5 MROM 阵列

图4 平面型DRAM 存储单元

图6 FAMOS 单元的EPROM 阵列

EPROM 是采用带有控制栅极的浮置栅雪崩注入MOS 晶体管(FAMOS )来作为存储器件的一种PROM 。EPROM 的结构如图6所示。

对于EPROM ,把数据存储到FAMOS 浮空栅中去的过程也就是利用热电子的热发射注入效应,因此在存储器件的漏极(位线)和控制栅极(字线)之间就需要加上较高的电压,则与读出时间(数十纳秒)相比,写入的时间就比较长(数十微秒)。

同时,由于FAMOS 的采用,则其数据的擦除(即把存储在浮空栅中的电子释放出来)比较困难(因为周围的氧化硅势垒很高),即需要紫外线(或者X 射线)的照射才能实现,并且不能进行选择性擦除。因此这种EPROM 就需要封装在留有石英玻璃窗口的管壳中。也因此常把这种EPROM 称为可编程的紫外线擦除ROM 。

⑥ EEPROM (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

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M ):

EEPROM 所采用的存储器件可以是SAMOS ,

也可以是MNOS (金属-氮化物-氧化物-半导体晶

体管)或者FLOTOX (浮栅隧道氧化物晶体管),

但是现在用得最多的则是FLOTOX 。向这些晶体

管的浮空栅进行注入和取出电荷(写入/擦除)的

程基本上都是隧道效应。

在图7中示出了EEPROM 阵列的基本结构。

每一个存储单元包含两个晶体管,其中一个是用于存储信息的晶体管,另一个是用于选择地址的晶体管。因此EEPROM 不仅可以进行电擦除,而且也可以利用字节地址来进行选择性地擦除,因此又称EEPROM 为电可改写ROM (EAROM )。

EEPROM 能够通过栅极电压的作用、利用隧道效应来比较容易地写入数据,则所需要的写入时间(TA T )要短于EPROM 。但是不管是EPROM 也好,还是EEPROM 也好,因为在写入数据时都利用了热电子向氧化层的注入效应,而氧化层具有很高的电阻,所以写入的速度总是远不如由低阻抗的有源器件(晶体管)构成的RAM 来得快。

⑦ 快速EEPROM :

快速EEPROM 也称为快速EPROM ,与EEPROM 不同的是采用了一个晶体管单元的结构(如图6),则快速EEPROM 的功能不如EEPROM 那么完备,即只能进行完全的擦除(同时清除所有比特信息),而不能进行选择性地擦除。因此可以说,快速EEPROM 实际上就是EPROM 和EEPROM 的折中。

作为大容量EEPROM 的一种所谓“快闪存储器”(Flash memory ),由于可以改写数据,而且数据又具有不挥发性,所以广泛地用来记忆半固定的数据。

⑧ 非易失性RAM :

这种存储器可看作为非易失性SRAM ,也可看作为编程时间短、具有持续性久的EEPROM 。如果能够实现的话,这种存储器应该是一种理想的存储器。

(4)提高半导体存储器制造合格率的措施~备份技术:

备份存储单元的必要性:

半导体存储器是一种大规模集成电路,它所包含的存储单元数目已经多至109以上,而

每一个存储单元的面积却小于1μm 2,因此在制造中要完全保证每一个存储单元都达到要求,

就较为困难。实际上,由于工艺过程中的杂质和灰尘等的影响,往往不可能做到每一个存储单元都是合格品,从而就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才能提高存储器产品的合格率。

为了提高存储器的合格率,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考虑:一方面是提高工艺技术水平,另一方面是采取其他的补救措施。在设计时,有意设置一定数量的备份存储单元,

就是一种有效图7 EEPROM 阵列

的补救措施;当有某个存储单元不合格时,即可以采用合格的备份单元来置换之,以达到提高整个存储器芯片的合格率。

●部分存储单元的设计:

备份存储单元的数目需要考虑多种因素来进行选取。当采用较多的备份存储单元时,即使有多个存储单元不合格,也可以通过置换来提高产品合格率,这可以降低制造成本;但是,若备份存储单元较多时,就会增大存储器电路芯片的尺寸,则使得一个大圆片上的电路芯片的数量减少,这又将增加制造成本。因此,备份存储单元的数目需要选取得适当。

备份存储单元的设置和置换方法:对于由行、列构成的存储器阵列而言,就需要分别设置行和列的备份存储单元;并且在存储器电路中设置有可以检测出不合格单元的地址码的器件以及一个比较电路。当对芯片测量出不合格的存储单元的行、列的地址码后,即可通过比较电路来把对不合格单元地址码的存取转换到备份单元去,从而能够实现所有地址码的存储单元都可以正常工作。用来转换地址码的电路有激光、电流熔断熔丝和PROM存储单元等。

(5)提高半导体存储器可靠性的措施:

●经时退化问题:

这是半导体存储器随着使用时间的增长而发生性能变化的一种现象。

经时退化的主要表现:一是晶体管阈值电压发生变化,并导致电流增大;二是存储单元电容器中的氧化膜泄漏电流增大。这些现象都是由于器件的微型化和氧化膜厚度的减薄所引起元器件内部电场增强的结果。

解决经时退化的措施:一是优化设计元器件的结构和工艺,以减弱内部电场和提高氧化膜质量;二是降低电源电压,但是电源电压的降低有一定的限度,因此就需要另辟蹊径,一个有效的办法就是在集成电路内部设置一个电压转换器,用以给存储器提供一个低电压的电源。

●软失效问题:

作为大规模集成电路(LSI)的半导体存储器,在使用中有时会突然发生存储单元误动作的现象,这就是所谓“软失效”(或软击穿,soft-error)。

1)产生软失效的机理:

软失效主要是由于α射线进入到Si中而产生出大量载流子所引起的。

因为Si材料或者管壳材料中都或多或少地含有U、Th等放射性元素,这些元素的原子核裂变时即产生出α射线;α射线可深入到Si中20~30μm,并且在每1μm内可产生出10fC的电子-空穴对;所产生的这些载流子电荷即可破坏存储器中所保存的数据——失效,但这种破坏作用是暂时性的,因此称为软失效。

2)防止软失效的措施:

①存储单元的电容量要适当大一些(约为30 fF以上,大约存储有50万个电子的电荷),以保证不会因一个α粒子的电离作用而导致误动作。所以在DRAM的设计中,需要考虑的是如何在最小的硅片面积上来获得最大的电容量,以避免产生软失效。

②提高半导体、管壳等所用材料的纯度,以尽量减少放射性元素的影响。

③在集成电路芯片上涂敷一层数十μm的聚合物薄膜,以阻止来自管壳α射线的侵入。

√半导体存储器——分类、结构和性能

半导体存储器(解说) ——分类、结构和性能—— 作者:Xie M. X. (UESTC ,成都市) 计算机等许多系统中都离不开存储器。存储器就是能够存储数据、并且根据地址码还可以读出其中数据的一种器件。存储器有两大类:磁存储器和半导体存储器。 (1)半导体存储器的分类和基本结构: 半导体存储器是一种大规模集成电路,它的分类如图1所示。半导体存储器根据其在切断电源以后能否保存数据的特性,可区分为不挥发性存储器和易挥发性存储器两大类。磁存储器也都是不挥发性存储器。 半导体存储器也可根据其存储数据的方式不同,区分为随机存取存储器(RAM )和只读存储器(ROM )两大类。RAM 可以对任意一个存储单元、以任意的次序来存/取(即读出/写入)数据,并且存/取的时间都相等。ROM 则是在制造时即已经存储好了数据,一般不具备写入功能,只能读出数据(现在已经发展出了多种既可读出、又可写入的ROM )。 半导体存储器还可以根据其所采用工艺技术的不同,区分为MOS 存储器和双极型存储器两种。采用MOS 工艺制造的称为MOS 存储器;MOS 存储器具有密度高、功耗低、输入阻抗高和价格便宜等优点,用得最多。采用双极型工艺制造的,称为双极型存储器;双极型存储器的优点就是工作速度高。 半导体存储器的基本结构就是存储器阵列及其它电路。存储器阵列(memory array )是半导体存储器的主体,用以存储数据;其他就是输入端的地址码缓存器、行译码器、读出放大器、列译码器和输出缓冲器等组成。 各个存储单元处在字线(WL ,word line )与位线(BL ,bit line )的交点上。如果存储器有N 个地址码输入端,则该存储器就具有2N 比特的存储容量;若存储器阵列有2n 根字线,那么相应的就有2N n 条位线(相互交叉排列)。 在存储器读出其中的数据时,首先需通过地址码缓存器把地址码信号送入到行译码器、并进入到字线,再由行译码器选出一个WL ,然后把一个位线上得到的数据(微小信号)通过读出放大器进行放大,并由列译码器选出其中一个读出放大器,把放大了的信号通过多路输出缓冲器而输出。 在写入数据时,首先需要把数据送给由列译码器选出的位线,然后再存入到位线与字线相交的存储单元中。当然,对于不必写入数据的ROM (只读存储器)而言,就不需要写入电路。 图1 半导体存储器的分类

半导体存储器

第7章半导体存储器 内容提要 半导体存储器是存储二值信息的大规模集成电路,本章主要介绍了(1)顺序存取存储器(SA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的工作原理。 (2)各种存储器的存储单元。 (3)半导体存储器的主要技术指标和存储容量扩展方法。 (4)半导体存储器芯片的应用。 教学基本要求 掌握: (1)SAM、RAM和ROM的功能和使用方法。 (2)存储器的技术指标。 (3)用ROM实现组合逻辑电路。 理解SAM、RAM和ROM的工作原理。 了解: (1)动态CMOS反相器。 (2)动态CMOS移存单元。 (3)MOS静态及动态存储单元。 重点与难点 本章重点: (1)SAM、RAM和ROM的功能。

(2)半导体存储器使用方法(存储用量的扩展)。 (3)用ROM实现组合逻辑电路。 本章难点:动态CMOS反相器、动态CMOS移存单元及MOS静态、动态存储单元的工作原理。 7.1 半导体存储器及分类 半导体存储器是存储二值信息的大规模集成电路,是现代数字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半导体存储器分类如下: 按制造工艺分,有双极型和MOS型两类。双极型存储器具有工作速度快、功耗大、价格较高的特点。MOS型存储器具有集成度高、功耗小、工艺简单、价格低等特点。 按存取方式分,有顺序存取存储器(SA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只读存储器(ROM)三类。 (1)顺序存取存储器(简称SAM):对信息的存入(写)或取出(读)是按顺序进行的,即具有“先入先出”或“先入后出”的特点。 (2)随机存取存储器(简称RAM):可在任何时刻随机地对任意一个单元直接存取信息。根据所采用的存储单元工作原理的不同,又将

半导体材料课程教学大纲

半导体材料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说明 (一)课程名称:半导体材料 所属专业: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课程性质:专业限选 学分: 3 (二)课程简介:本课程重点介绍第一代和第二代半导体材料硅、锗、砷化镓等的制备基本原理、制备工艺和材料特性,介绍第三代半导体材料氮化镓、碳化硅及其他半导体材料的性质及制备方法。 目标与任务:使学生掌握主要半导体材料的性质以及制备方法,了解半导体材料最新发展情况、为将来从事半导体材料科学、半导体器件制备等打下基础。 (三)先修课程要求:《固体物理学》、《半导体物理学》、《热力学统计物理》; 本课程中介绍半导体材料性质方面需要《固体物理学》、《半导体物理学》中晶体结构、能带理论等章节作为基础。同时介绍材料生长方面知识时需要《热力学统计物理》中关于自由能等方面的知识。 (四)教材:杨树人《半导体材料》 主要参考书:褚君浩、张玉龙《半导体材料技术》 陆大成《金属有机化合物气相外延基础及应用》 二、课程内容与安排 第一章半导体材料概述 第一节半导体材料发展历程 第二节半导体材料分类 第三节半导体材料制备方法综述 第二章硅和锗的制备 第一节硅和锗的物理化学性质 第二节高纯硅的制备 第三节锗的富集与提纯

第三章区熔提纯 第一节分凝现象与分凝系数 第二节区熔原理 第三节锗的区熔提纯 第四章晶体生长 第一节晶体生长理论基础 第二节熔体的晶体生长 第三节硅、锗单晶生长 第五章硅、锗晶体中的杂质和缺陷 第一节硅、锗晶体中杂质的性质 第二节硅、锗晶体的掺杂 第三节硅、锗单晶的位错 第四节硅单晶中的微缺陷 第六章硅外延生长 第一节硅的气相外延生长 第二节硅外延生长的缺陷及电阻率控制 第三节硅的异质外延 第七章化合物半导体的外延生长 第一节气相外延生长(VPE) 第二节金属有机物化学气相外延生长(MOCVD) 第三节分子束外延生长(MBE) 第四节其他外延生长技术 第八章化合物半导体材料(一):第二代半导体材料 第一节 GaAs、InP等III-V族化合物半导体材料的特性第二节 GaAs单晶的制备及应用 第三节 GaAs单晶中杂质控制及掺杂 第四节 InP、GaP等的制备及应用 第九章化合物半导体材料(二):第三代半导体材料 第一节氮化物半导体材料特性及应用 第二节氮化物半导体材料的外延生长 第三节碳化硅材料的特性及应用 第十章其他半导体材料

半导体材料的分类及应用

半导体材料的分类及应用

————————————————————————————————作者: ————————————————————————————————日期: ?

半导体材料的分类及应用 能源、材料与信息被认为是当今正在兴起的新技术革命的三大支柱。材料方面, 电子材料的进展尤其引人注目。以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为核心的电脑的问世极大地推动了现代科学技术各个方面的发展,一个又一个划时代意义的半导体生产新工艺、新材料和新仪器不断涌现, 并迅速变成生产力和生产工具,极大地推动了集成电路工业的高速发展。半导体数字集成电路、模拟集成电路、存储器、专用集成电路和微处理器,无论是在集成度和稳定可靠性的提高方面, 还是在生产成本不断降低方面都上了一个又一个新台阶,有力地促进了人类在生物工程、航空航天、工业、农业、商业、科技、教育、卫生等领域的全面发展, 也大大地方便和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半导体集成电路的发展水平, 是衡量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和科技进步的主要标志之一, 然而半导体材料又是集成电路发展的一个重要基石。“半体体材料”作为电子材料的代表,在生产实践的客观需求刺激下, 科技工作者已经发现了数以千计的具有半导体特性的材料, 并正在卓有成效在研究、开发和利用各种具有特殊性能的材料。 1 元素半导体 周期表中有12 种具有半导体性质的元素( 见下表) 。但其中S、P、As、Sb 和I 不稳定,易发挥; 灰Sn在室温下转变为白Sn, 已金属;B、C的熔点太高, 不易制成单晶; T e 十分稀缺。这样只剩下Se、Ge 和Si 可供实用。半导体技术的早期( 50 年代以前) 。

半导体存储器分类介绍

半导体存储器分类介绍 § 1. 1 微纳电子技术的发展与现状 §1.1.1 微电子技术的发展与现状 上个世纪50年代晶体管的发明正式揭开了电子时代的序幕。此后为了提高电子元器件的性能,降低成本,微电子器件的特征尺寸不断缩小,加工精度不断提高。1962年,由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OSFET)组装成的集成电路(IC)成为微电子技术发展的核心。 自从集成电路被发明以来[1,2],集成电路芯片的发展规律基本上遵循了Intel 公司创始人之一的Gordon Moore在1965年预言的摩尔定律[3]:半导体芯片的集成度以每18个月翻一番的速度增长。按照这一规律集成电路从最初的小规模、中规模到发展到后来的大规模、超大规模(VLSI),再到现在的甚大规模集成电路(ULSI)的发展阶段。 随着集成电路制造业的快速发展,新的工艺技术不断涌现,例如超微细线条光刻技术与多层布线技术等等,这些新的技术被迅速推广和应用,使器件的特征尺寸不断的减小。其特征尺寸从最初的0.5微米、0.35 微米、0.25 微米、0.18 微米、0.15 微米、0.13 微米、90 纳米、65 纳米一直缩短到目前最新的32纳米,甚至是亚30纳米。器件特征尺寸的急剧缩小极大地提升了集成度,同时又使运算速度和可靠性大大提高,价格大幅下降。随着微电子技术的高速发展,人们还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之中的时候,新的挑战已经悄然到来。微电子器件等比例缩小的趋势还能维持多久?摩尔定律还能支配集成电路制造业多久?进入亚微米领域后,器件性能又会有哪些变化?这一系列的问题使人们不得不去认真思考。20世纪末

期,一门新兴的学科应运而生并很快得到应用,这就是纳电子技术。 §1.1.2 纳电子技术的应用与前景 2010年底,一篇报道英特尔和美光联合研发成果的文章《近距离接触25nm NAND闪存制造技术》[4],让人们清楚意识到经过近十年全球范围内的纳米科技热潮,纳电子技术已逐渐走向成熟。电子信息技术正从微电子向纳电子领域转变,纳电子技术必将取代微电子技术主导21世纪集成电路的发展。 目前,半导体集成电路的特征尺寸已进入纳米尺度范围,采用32纳米制造工艺的芯片早已问世,25纳米制造技术已正式发布,我们有理由相信相信亚20纳米时代马上就会到来。随着器件特征尺寸的减小,器件会出现哪些全新的物理效应呢? (1)量子限制效应。当器件在某一维或多维方向上的尺寸与电子的徳布罗意波长相比拟时,电子在这些维度上的运动将受限,导致电子能级发生分裂,电子能量量子化,出现短沟道效应、窄沟道效应以及表面迁移率降低等量子特性。 (2)量子隧穿效应。当势垒厚度与电子的徳布罗意波长想当时,电子便可以一定的几率穿透势垒到达另一侧。这种全新的现象已经被广泛应用于集成电路中,用于提供低阻接触。 (3)库仑阻塞效应。单电子隧穿进入电中性的库仑岛后,该库仑岛的静电势能增大e2/2C,如果这个能量远远大于该温度下电子的热动能K B T,就会出现所谓的库仑阻塞现象,即一个电子隧穿进入库仑岛后就会对下一个电子产生很强的排斥作用,阻挡其进入。 以上这些新的量子效应的出现使得器件设计时所要考虑的因素大大增加。目

半导体材料的分类及应用

半导体材料的分类及应用 能源、材料与信息被认为是当今正在兴起的新技术革命的三大支柱。材料方面, 电子材料的进展尤其引人注目。以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为核心的电脑的问世极大地推动了现代科学技术各个方面的发展,一个又一个划时代意义的半导体生产新工艺、新材料和新仪器不断涌现, 并迅速变成生产力和生产工具, 极大地推动了集成电路工业的高速发展。半导体数字集成电路、模拟集成电路、存储器、专用集成电路和微处理器, 无论是在集成度和稳定可靠性的提高方面, 还是在生产成本不断降低方面都上了一个又一个新台阶,有力地促进了人类在生物工程、航空航天、工业、农业、商业、科技、教育、卫生等领域的全面发展, 也大大地方便和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半导体集成电路的发展水平, 是衡量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和科技进步的主要标志之一, 然而半导体材料又是集成电路发展的一个重要基石。“半体体材料”作为电子材料的代表, 在生产实践的客观需求刺激下, 科技工作者已经发现了数以千计的具有半导体特性的材料, 并正在卓有成效在研究、开发和利用各种具有特殊性能的材料。 1 元素半导体 周期表中有12 种具有半导体性质的元素( 见下表) 。但其中S、P、As、Sb 和I 不稳定, 易发挥; 灰Sn 在室温下转变为白Sn, 已金属; B、C 的熔点太高, 不易制成单晶; T e 十分稀缺。这样只剩下Se、Ge 和Si 可供实用。半导体技术的早期( 50 年代以前) 。 表1 具有半导体性质的元素

周期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B C S i P S Ge As S e S n Sb Te I Se 曾广泛地用作光电池和整流器, 晶体管发明后,Ge 迅速地兴起, 但很快又被性能更好的Si 所取代。现在Se 在非晶半导体器件领域还保留一席之地, Ge 在若干种分立元件( 低压、低频、中功率晶体管以及光电探测器等) 中还被应用, 而Si 则一直是半导体工作的主导材料, 这种情况预计到下个世纪初也不会改变。Si 能成为主角的原因是: 含量极其丰富( 占地壳的27%) , 提纯与结晶方便; 禁带宽度1. 12eV, 比Ge 的0. 66eV 大, 因而Si 器件工作温度高; 更重要的是SiO2 膜的纯化和掩蔽作用, 纯化作用使器件的稳定性与可靠性大为提高,掩蔽作用使器件的制和实现了平面工艺, 从而实现了大规模自动化的工业生产和集成化, 使半导体分立器件和集成电路以其低廉的价格和卓越的性能迅速取代了电子管, 微电子学取代了真空电子学, 微电子工程成为当代产业中的一支生力军。据报导, 1995 年世界半导体器件销售额为1464 亿美元, 硅片销费量约为30. 0 亿平方英寸, 1996 年市场规模为1851 亿美元, 增长了26. 4%, 消费硅片则达33. 46 亿平方英寸。 硅材料分为多晶硅, 单晶硅和非晶硅。单晶硅分为直拉单晶硅( CZ) 、区熔单晶硅( FZ) 和外延单晶硅片( EPI) 。其中, CZ 单晶

半导体结晶学-典型晶体结构及电子材料-06

第五章 典型半导体材料及电子材料晶体 结构特点及有关性质 5.1 典型半导体材料晶体结构类型 5.2 半导体材料晶体结构与性能 5.3 电子材料中其他几种典型晶体结构 5.4 固溶体晶体结构 5.5 液晶的结构及特征 5.6 纳米晶体的结构及特征 2013-12-81

5.1.1 金刚石型结构 硅 Si:核外电子数14,电子排布式方式为 1s2 2s22p6 3s23P2 锗Ge:核外电子数32,电子排布式方式为 1s2 2s22p6 3s23p63d104s24p2 在Si原子与Si原子,Ge原子与Ge原子相互作用构成Si、Ge晶体时,由于每个原子核对其外层电子都有较强的吸引力。又是同一种原子相互作用,因此原子之间将选择共价键方式结合。 电负性:X Si= X Ge=1.8,⊿X = 0, ∴形成非极性共价键 2013-12-83

为了形成具有8个外层电子的稳定结构,必然趋于与邻近的四个原子形成四个共价键。由杂化理论可知,一个s轨道和三个p轨道杂化,结果产生四个等同的sp3杂化轨道,电子云的方向刚好指向以原子核为中心的正四面体的四个顶角,四个键在空间处于均衡,每两个键的夹角都是109°28′。如图5.11所示。 图5.1.1 SP3杂化轨道方向 2013-12-84

每个原子都按此正四面体键,彼此以共价键结合在一起,便形成如图5.1.2和图5.1.3所示的三维空间规则排列结构—金刚石性结构。金刚石型结构的晶体具有Oh群的高度对称性。(对称中心在哪里? 答案 ) 2013-12-85

5.1.2 闪锌矿结构 化合物半导体GaAs、InSb、GaP等都属于闪锌矿结构,以GaAs为例介绍其结构特点。 Ga 的原子序数 31,核外电子排布式 1s2 2s22p6 3s23p63d10 4s24p1 As 的原子序数 33,核外电子排布式 1s2 2s22p6 3s23p63d10 4s24p3 电负性:X Ga =1.6,X As=2.0,电负性差⊿X=0.4 <1.5。 ∴形成共价键(极性共价键) 。 2013-12-86

半导体存储器分类

半导体存储器 一.存储器简介 存储器(Memory)是现代信息技术中用于保存信息的记忆设备。在数字系统中,只要能保存二进制数据的都可以是存储器;在集成电路中,一个没有实物形式的具有存储功能的电路也叫存储器,如RAM、FIFO等;在系统中,具有实物形式的存储设备也叫存储器,如内存条、TF卡等。计算机中全部信息,包括输入的原始数据、计算机程序、中间运行结果和最终运行结果都保存在存储器中。 存储器件是计算机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计算机的内存储器多采用半导体存储器。存储器(Memory)计算机系统中的记忆设备,用来存放程序和数据。计算机中的全部信息,包括输入的原始数据、计算机程序、中间运行结果和最终运行结果都保存在存储器中。它根据控制器指定的位置存入和取出信息。自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问世以来,计算机的存储器件也在不断的发展更新,从一开始的汞延迟线,磁带,磁鼓,磁芯,到现在的半导体存储器,磁盘,光盘,纳米存储等,无不体现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 存储器的主要功能是存储程序和各种数据,并能在计算机运行过程中高速、自动地完成程序或数据的存取。存储器是具有“记忆”功能的设备,它采用具有两种稳定状态的物理器件来存储信息。这些器件也称为记忆元件。在计算机中采用只有两个数码“0”和“1”的二进制来表示数据。记忆元件的两种稳定状态分别表示为“0”和“1”。日常使用的十进制数必须转换成等值的二进制数才能存入存储器中。计算机中处理的各种字符,例如英文字母、运算符号等,也要转换成二进制代码才能存储和操作。 储器的存储介质,存储元,它可存储一个二进制代码。由若干个存储元组成一个存储单元,然后再由许多存储单元组成一个存储器。一个存储器包含许多存储单元,每个存储单元可存放一个字节(按字节编址)。每个存储单元的位置都有一个编号,即地址,一般用十六进制表示。一个存储器中所有存储单元可存放数据的总和称为它的存储容量。假设一个存储器的地址码由20位二进制数(即5位十六进制数)组成,则可表示2的20次方,即1M个存储单元地址。每个存储单元存放一个字节,则该存储器的存储容量为1MB。

半导体存储器的分类

半导体存储器的分类作者去者日期 2010-3-20 14:27:00 2 推荐 1.按制造工艺分类 半导体存储器可以分为双极型和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型两类。 双极型(bipolar)由TTL晶体管逻辑电路构成。该类存储器件的工作速度快,与CPU处在同一量级,但集成度低,功耗大,价格偏高,在微机系统中常用做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 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型,简称MOS型。该类存储器有多种制造工艺,如NMOS, HMOS, CMOS, CHMOS等,可用来制造多种半导体存储器件,如静态RAM、动态RAM、EPROM等。该类存储器的集成度高,功耗低,价格便宜,但速度较双极型器件慢。微机的内存主要由MOS型半导体构成。 2.按存取方式分类 半导体存储器可分为只读存储器(ROM)和随机存取存储器(RAM)两大类。ROM是一种非易失性存储器,其特点是信息一旦写入,就固定不变,掉电后,信息也不会丢失。在使用过程中,只能读出,一般不能修改,常用于保存无须修改就可长期使用的程序和数据,如主板上的基本输入/输出系统程序BIOS、打印机中的汉字库、外部设备的驱动程序等,也可作为I/O数据缓冲存储器、堆栈等。RAM是一种易失性存储器,其特点是在使用过程中,信息可以随机写入或读出,使用灵活,但信息不能永久保存,一旦掉电,信息就会自动丢失,常用做内存,存放正在运行的程序和数据。 (1)ROM的类型 根据不同的编程写入方式,ROM分为以下几种。 ① 掩膜ROM 掩膜ROM存储的信息是由生产厂家根据用户的要求,在生产过程中采用掩膜工艺(即光刻图形技术)一次性直接写入的。掩膜ROM一旦制成后,其内容不能再改写,因此它只适合于存储永久性保存的程序和数据。 ② PROM PROM(programmable ROM)为一次编程ROM。它的编程逻辑器件靠存储单元中熔丝的断开与接通来表示存储的信息:当熔丝被烧断时,表示信息“0”;当熔丝接通时,表示信息“1”。由于存储单元的熔丝一旦被烧断就不能恢复,因此PROM存储的信息只能写入一次,不能擦除和改写。 ③ EPROM EPROM(erasable programmable ROM)是一种紫外线可擦除可编程ROM。写入信息是在专用编程器上实现的,具有能多次改写的功能。EPROM芯片的上方有一个石英玻璃窗口,当需要改写时,将它放在紫外线灯光下照射约15~20分钟便可擦除信息,使所有的擦除单元恢复到初始状态“1”,又可以编程写入新的内容。由于EPROM在紫外线照射下信息易丢失,故在使用时应在玻璃窗口处用不透明的纸封严,以免信息丢失。 ④ EEPROM EEPROM也称E2PROM(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OM)是一种电可擦除可编程ROM。它是一种在线(或称在系统,即不用拔下来)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它能像RAM那样随机地进行改写,又能像ROM那样在掉电的情况下使所保存的信息不丢失,即E2PROM兼有RAM和ROM的双重功能特点。又因为它的改写不需要使用专用编程设备,只需在指定的引脚加上合适的电压(如+5V)即可进行在线擦除和改写,使用起来更加方便灵活。 ⑤ 闪速存储器 闪速存储器(flash memory),简称Flash或闪存。它与EEPROM类似,也是一种电擦写型ROM。与E EPROM的主要区别是:EEPROM是按字节擦写,速度慢;而闪存是按块擦写,速度快,一般在65~170ns之

(完整版)半导体材料及特性

地球的矿藏多半是化合物,所以最早得到利用的半导体材料都是化合物,例如方铅矿(PbS)很早就用于无线电检波,氧化亚铜(Cu2O)用作固体整流器,闪锌矿(ZnS)是熟知的固体发光材料,碳化硅(SiC)的整流检波作用也较早被利用。硒(Se)是最早发现并被利用的元素半导体,曾是固体整流器和光电池的重要材料。元素半导体锗(Ge)放大作用的发现开辟了半导体历史新的一页,从此电子设备开始实现晶体管化。中国的半导体研究和生产是从1957年首次制备出高纯度(99.999999%~99.9999999%) 的锗开始的。采用元素半导体硅(Si)以后,不仅使晶体管的类型和品种增加、性能提高,而且迎来了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时代。以砷化镓(GaAs)为代表的Ⅲ-Ⅴ族化合物的发现促进了微波器件和光电器件的迅速发展。 半导体材料可按化学组成来分,再将结构与性能比较特殊的非晶态与液态半导体单独列为一类。按照这样分类方法可将半导体材料分为元素半导体、无机化合物半导体、有机化合物半导体和非晶态与液态半导体。 元素半导体:在元素周期表的ⅢA族至ⅦA族分布着11种具有半导性的元素,下表的黑框中即这11种元素半导体,其中C表示金刚石。C、P、Se具有绝缘体与半导体两种形态;B、Si、Ge、Te具有半导性;Sn、As、Sb具有半导体与金属两种形态。P的熔点与沸点太低,Ⅰ的蒸汽压太高、容易分解,所以它们的实用价值不大。As、Sb、Sn的稳定态是金属,半导体是不稳定的形态。B、C、Te也因制备工艺上的困难和性能方面的局限性而尚未被利用。因此这11种元素半导体中只有Ge、Si、Se 3种元素已得到利用。Ge、Si仍是所有半导体材料中应用最广的两种材料。 无机化合物半导体: 四元系等。二元系包括:①Ⅳ-Ⅳ族:SiC 和Ge-Si合金都具有闪锌矿的结构。②Ⅲ -Ⅴ族:由周期表中Ⅲ族元素Al、Ga、In 和V族元素P、As、Sb组成,典型的代表 为GaAs。它们都具有闪锌矿结构,它们在 应用方面仅次于Ge、Si,有很大的发展前 途。③Ⅱ-Ⅵ族:Ⅱ族元素Zn、Cd、Hg和 Ⅵ族元素S、Se、Te形成的化合物,是一 些重要的光电材料。ZnS、CdTe、HgTe具 有闪锌矿结构。④Ⅰ-Ⅶ族:Ⅰ族元素C u、Ag、Au和Ⅶ族元素Cl、Br、I形成的 化合物,其中CuBr、CuI具有闪锌矿结构。 半导体材料 ⑤Ⅴ-Ⅵ族:Ⅴ族元素As、Sb、Bi和Ⅵ族

半导体分类

按半导体工艺分类,集成电路可以分为 A、双极型电路、MOS电路和接口电路 B、双极型电路、MOS电路和双极型-MOS电路 C、小规模、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D、模拟集成电路、数字集成电路 化合物半导体分类概述 化合物半导体主要包括III-V族,II-VI族、IV-IV族及I-III-VI族等,但就研究现况及未来远景而言,仍以III-V族、II-VI族及IV-IV族为主流,概述如下。 1. III-V族 (1) 砷化物系列材料︰包括AlGaA s、应变InGaAs材料,已是最成熟的化合物半导体,也是在光纤通讯、无线通讯及信息产业上不可或缺的关键材料。近年来,研究重点除了与量产技术相关的课题外,最受注意的方向就是与纳米科技相关的InGaAs、InAs量子点、量子线低维度结构及其临场实时检测技术、Metamorphic 外延技术、含氮的InGaAsSbN材料、以及含Mn,Co,Ni及Cr等元素的磁性材料。 这些新材料搭配纳米结构会是未来发展量子器件的基础。 (2) 磷化物系列材料︰包括可见光范围的AlGaInP/GaAs及光纤通讯应用的InGaAsP/InP以及InAlGaAs/InP系列材料。含磷系列的材料,在MOCVD外延技术上已相当成熟,但在分子束外延(MBE)技术方面,直到最近几年由于固态磷源技术的进步,且有良好的均匀性及安全性的优点,而成为许多人青睐的选项的一。AlGaInP材料主要应用于LED及激光,而InGaP/GaAs则是重要的HBT材料,InP系列除了光纤通讯的应用的外,也是高速器件及MMIC的重要材料,特别是InP HBT将在100 GHz以上的电路扮演极重要的角色。当然,其纳米结构也是研 究重点的一。 (3) 氮化物系列材料︰包括BN,AlN,GaN及InN等,是当今最热门的研究重点,相关材料的波长涵盖范围包括紫外光、紫光、蓝光、绿光、红光,甚至红外光,而器件则包括高亮度LED、半导体激光、光侦测器,以及高功率电子器件,如HEMT 等。由于它的应用广泛,各种不同的外延技术都值得发展。目前氮化物系列材料最大的课题是没有适当的晶格匹配衬底。因此,衬底材料的单晶成长技术,及以HVPE成长厚层GaN作为衬底的相关技术,均是值得探讨的课题。除了六方晶系氮化物系列材料的外,低度含氮的立方化合物半导体材料也是一个重要的研究主题,在GaAs衬底上成长InGaAsN以制作1.3 μm,1.55 μm激光及光放大器即是一例。这类型材料的外延成长、材料缺陷研究、物理研究与器件应用,目前虽已有良好的进展,但其中牵涉的物理仍未十分清楚,有待深入研究。 (4) 锑化物系列材料︰锑化物系列的材料过去主要是在中红外线波长范围(2-5μm)的应用,包括下一世代的光纤通讯、中红外线光源、侦测器及热光伏特(TPV)能

半导体材料有哪些

半导体材料有哪些 半导体材料(semiconductor material)是一类具有半导体性能(导电能力介于导体与绝缘体之间,电阻率约在1mΩ·cm~1GΩ·cm范围内)、可用来制作半导体器件和集成电路的电子材料。 自然界的物质、材料按导电能力大小可分为导体、半导体和绝缘体三大类。半导体的电阻率在1mΩ·cm~1GΩ·cm范围(上限按谢嘉奎《电子线路》取值,还有取其1/10或10倍的;因角标不可用,暂用当前描述)。在一般情况下,半导体电导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这与金属导体恰好相反。 凡具有上述两种特征的材料都可归入半导体材料的范围。反映半导体半导体材料内在基本性质的却是各种外界因素如光、热、磁、电等作用于半导体而引起的物理效应和现象,这些可统称为半导体材料的半导体性质。构成固态电子器件的基体材料绝大多数是半导体,正是这些半导体材料的各种半导体性质赋予各种不同类型半导体器件以不同的功能和特性。 什么是半导体材料_常见半导体材料有哪些 半导体的基本化学特征在于原子间存在饱和的共价键。作为共价键特征的典型是在晶格结构上表现为四面体结构,所以典型的半导体材料具有金刚石或闪锌矿(ZnS)的结构。由于地球的矿藏多半是化合物,所以最早得到利用的半导体材料都是化合物,例如方铅矿(PbS)很早就用于无线电检波,氧化亚铜(Cu2O)用作固体整流器,闪锌矿(ZnS)是熟知的固体发光材料,碳化硅(SiC)的整流检波作用也较早被利用。 硒(Se)是最早发现并被利用的元素半导体,曾是固体整流器和光电池的重要材料。元素半导体锗(Ge)放大作用的发现开辟了半导体历史新的一页,从此电子设备开始实现晶体管化。中国的半导体研究和生产是从1957年首次制备出高纯度(99.999999%~ 99.9999999%)的锗开始的。采用元素半导体硅(Si)以后,不仅使晶体管的类型和品种

半导体存储器的分类

半导体存储器的分类 一.ROM只读存储器,英文名为ROM(Read Only Memory),所谓只读,从字面上理解就是只可以从里面读出数据,而不能写进去,ROM就是单片机用来存放程序的地方。只要让存储器满足一定的条件就能把数据预先写进去(用指令编写好程序,再将程序编译成机器码hex文件,用编程器写入单片机集成电路中。)二.Flash ROM是一种快速存储式只读存储器,这种程序存储器的特点是既可以电擦写,而且掉电后程序还能保存,编程寿命可以达到一千次左右,可以反复烧写的。目前新型的单片机都采用这种程序存储器。 还有两种早期的程序存储器产品:PROM,EPROM和EEPROM。 (1) PROM:被称为可编程只读存储器,只能写一次,不能重新擦写,习惯上我们把带这种程序存储器的单片机称为OTP型单片机。存储器容量单位1KB=1024B;1MB=1024KB;1GB=1024MB。 (2)EPROM;称之为紫外线擦除的可编程只读存储器,它里面的内容写上去之后,如果觉得不满意,可以用一个特殊的方法去掉后重写,就是用紫外线照射,这种芯片可以擦除的次数也是有限的,几十次吧,电脑上的BIOS芯片采用的就是这种结构的存储器。 (3) EEPROM:而这种存储器可以直接用电擦写,比较方便数据的改写,它有点类似以Flash存储器,但比Flash存储器速度要慢,现在新型的外部扩展存储器都是这种结构的。 三.RAM:了解了ROM,我们再来讲另外一种存储器,叫随机存取存储器,也叫内存,英文缩写为RAM(Random Access Memory),它是一种既可以随时改写,也可以随时读出里面数据的存储器,类似以我们上课用的黑板,可以随时写东四上去,也可以用黑板擦随时擦掉重写,它也是单片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单片机中很多功能寄存器都与它有关。

论文-浅谈半导体材料的应用

浅谈半导体材料的应用 摘要:半导体材料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材料,它作为一种新型材料,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在人们生活中,受到了相当广泛的应用。另外,半导体材料也是军事国防科学中必不可少的材料之一。作为一种新型材料,半导体材料有着很重要的地位。 关键词:半导体;生活;材料;电工学; 0 引言 20世纪中叶,单晶硅和半导体晶体管的发明及其硅集成电路的研制成功,导致了电子工业革命;70年代光纤通讯技术迅速发展并逐步形成高新技术产业,是人类进入信息时代;超晶格概念的提出及其半导体超晶格,量子阱材料的诞生,改变了光电器件的发展,纳米技术的发展与运用使得半导体进入纳米时代。然而半导体材料的价值仍在于它的光学,电学及其他各种特性,自硅出现在很长时间内,硅仍将是大规模集成电路的主要材料,如在军事领域中应用的抗辐射硅单体(NTD),高效太阳能电池用硅单体,红外CCD器件用硅单体的等。随着半导体技术的发展和半导体材料的研究,微电子技术朝着高密度,高可靠性方向发展,各种各样新的半导体材料出现,而 GaAs和InP基材料等还是化合物半导体及器件的主要支柱材料。与此同时以硅材料为核心的当代微电子技术趋向于纳米级。 1 半导体材料的概念与特性 当今,以半导体材料为芯片的各种产品已广泛进入人们的生活生产中,电视机,电子计算机,电子表等等,半导体材料为什么会拥有如此巨大的应用,我们需要从半导体材料的概念和特性开始了解。 半导体材料是导电能力介于导体与绝缘体之间的物质。半导体材料是一类具有半导体性能、可用来制作半导体器件和集成电的电子材料,其电导率在10(U-3)~10(U-9)欧姆/厘米范围内。在某些情况下,半导体具有导电的性质。首先,一般的半导体材料的电导率随温度的升高迅速增大,各种热敏电阻的开发就是利用了这个特性;其次,杂质掺入对半导体的性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他们可使半导体的特性多样化,使得PN结形成,进而制作各种二极管和三极管;再次,半导体的电学性质会因光照引起变化,光敏电阻随之诞生;一些半导体具有较强的温差效应,可以利用它制作半导体制冷剂等;化合物半导体还具有超高速,低功耗,多功能,抗辐射等特性,在智能化,光纤通信等领域具有广泛运用;半导体基片可以实现原器件集中制作在一个芯片上,于是产生了各种规模的集成电路,正是由于半导体材料的各种各样的特性使得半导体材料拥有多种多样的用途,在科技发展和人们的生活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2 半导体的分类与制备 2.1 半导体的分类 半导体材料是导电能力介于导体与绝缘体之间的物质。半导体材料是一类具有半导体性能、可用来制作半导体器件和集成电的电子材料,电阻率约在1mΩ·cm~1GΩ·cm范围内。半导体材料可按化学组成来分,再将结构与性能比较特殊的非晶态与液态半导体单独列为

半导体材料的应用

半导体材料的应用 学院:物理学院 学号:2013012856 姓名:艾尼瓦尔江·吐尔逊导师: 李兴华

半导体材料的应用 1. 介绍 半导体材料是是一类具有半导体性能(导电能力介于导体与绝缘体之间,电阻率约在1mΩ·cm~1GΩ·cm范围内)、可用来制作半导体器件和集成电路的电子材料。反映半导体内在基本性质的却是各种外界因素如光、热、磁、电等作用于半导体而引起的物理效应和现象,这些可统称为半导体材料的半导体性质。半导体材料可按化学组成来分,再将结构与性能比较特殊的非晶态与液态半导体单独列为一类。按照这样分类方法可将半导体材料分为元素半导体、无机化合物半导体、有机化合物半导体和非晶态与液态半导体。 新型有机半导体材料,其结构稳定,拥有卓越的电学特性,而且成本低廉,可被用于制造现代电子设备中广泛使用的场效应晶体管。有机半导体是一种塑料材料,其拥有的特殊结构让其具有导电性。 2.半导体材料的地位 上世纪中叶,单晶硅和半导体晶体管的发明及其硅集成电路的研制成功,导致了革命;上世纪70年代初石英光导纤维材料和GaAs激光器的发明,促进了光纤通信技术迅速发展并逐步形成了高新技术产业,使人类进入了信息。超晶格概念的提出及其半导体超晶格、量子阱材料的研制成功,彻底改变了光电器件的设计思想,使半导体器件的设计与制造从“杂质工程”发展到“能带工程”。纳米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将使人类能从原子、分子或纳米尺度水平上控制、操纵和制造功能强大的新型器件与电路,必将深刻影响世界的、格局和军事对抗的形式,彻底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 3.发展历程 第一代半导体是“元素半导体”,典型如硅基和锗基半导体。其中以硅基半导体技术较成熟,应用也较广,一般用硅基半导体来代替元素半导体的名称。硅基半导体器件的频率只能做到10GHz。 第二代半导体材料是化合物半导体。化合物半导体是以砷化镓(GaAs)、磷化铟(InP)和氮化镓(GaN)等为代表,其中以砷化镓技术较成熟,应用也较广。化合物半导体不同於硅半导体的性质主要有二: 一是化合物半导体的电子迁移率较硅半导体快许多,因此适用于高频传输,在无线电通讯如手机、基地台、无线区域网络、卫星通讯、卫星定位等皆有应用;二是化合物半导体具有直接带隙,这是和硅半导体所不同的,因此化合物半导体可适用发光领域。目前化合物半导体器件工作频率已经达到100GHz。 当前化合物半导体产业的发展主要体现在半导体照明技术、汽车光电子市场、新一代光纤通信技术、军用光电子等。 4.半导体材料的产业现状 1.多晶硅 多晶硅是制备单晶硅和太阳能电池的原料,主要生产方法为改良西门子法。全球多晶硅市场供大于求,随着半导体市场的恢复和太阳能用多晶硅的增长,多晶硅供需将逐步平衡。我国多晶硅严重短缺。我国多晶硅工业起步于50年代,60年代实现工业化生产。由于技术水平低、生产规模太小、环境污染严重、生产成本高,目前只剩下峨嵋半导体材料厂和洛阳单晶硅厂2个厂家生产多晶硅。2001年生产量为80t[7],仅占世界产量的0.4%,与当今信息产业的高速发展和多晶硅的市场需求急剧增加极不协调。我国这种多晶硅供不应求的局面还将持续下去。

半导体材料简介

半导体材料简介半 邝荣初5801310012 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制药工程101班制药工程 摘要:本文对半导体科学与技术有一个概括性的介绍。内容涉及半导体的定义 其基本特性的描述以及种类,重点介绍了硅材料,宽带隙半导材料,低维半导体材料体。 关键词:半导体概念种类硅材料硅材料低维半导体材料 一、半导体的概念:电阻率介于金属和绝缘体之间并有负的电阻温度系数 的物质。半导体自室温时电阻率约在10-5~107欧·米之间,在一般情况下,半导体电导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这与金属导体恰好相反。凡具有上述两种特征的材料都可归入半导体材料的范围。反映半导体内在基本性质的却是各种外界因素如光、热、磁、电等作用于半导体而引起的物理效应和现象,这些可统称为半导体材料的半导体性质。电阻率特性、导电特性、光电特性、负的电阻率温度特性和整流特性是半导体的五大特性。 二、半导体材料的种类:半导体材料可按化学组成来分,再将结构与性 能比较特殊的非晶态与液态半导体单独列为一类。按照这样分类方法可将半导体材料分为元素半导体、无机化合物半导体、有机化合物半导体和非晶态与液态半导体。按照其制造技术可以分为:集成电路器件,分立器件、光电半导体、逻辑IC、模拟IC、储存器等大类,一般来说这些还会被分成小类。此外还有以应用领域、设计方法等进行分类,虽然不常用,但还是按照IC、LSI、VLSI(超大LSI)及其规模进行分类的方法。此外,还有按照其所处理的信号,可以分成模拟、数字、模拟数字混成及功能进行分类的方法。 三、重要半导体材料 1、硅材料:硅是元素半导体。电活性杂质磷和硼在合格半导体和多晶 硅中应分别低于0.4ppb和0.1ppb。拉制单晶时要掺入一定量的电活性杂质,以获得所要求的导电类型和电阻率。重金属铜、金、铁等和非金属碳都是极有害的杂质,它们的存在会使PN结性能变坏。硅中碳含量较高,低于1ppm 者可认为是低碳单晶。碳含量超过3ppm时其有害作用已较显著。硅中氧含量甚高。氧的存在有益也有害。直拉硅单晶氧含量在5~40ppm范围内;区熔硅单晶氧含量可低于1ppm。硅具有优良的半导体电学性质。禁带宽度适中,为1.12电子伏。载流子迁移率较高,电子迁移率为1350厘米2/伏·秒,空穴迁移率为480厘米2/伏·秒。本征电阻率在室温(300K)下高达2.3×105欧·厘米,掺杂后电阻率可控制在104~10-4 欧·厘米的宽广范围内,能满足制造各种器件的需要。硅单晶的非平衡少数载流子寿命较长,在几十微秒至1毫秒之间。热导率较大。化学性质稳定,又易于形成稳定的热氧化膜。在平面型硅器件制造中可以用氧化膜实现PN结表面钝化和保护,还可以形成金属-氧化物-半导体结构,制造MOS场效应晶体管和集成电路。上述性质使PN结具有良好特性,使硅器件具有耐高压、反向漏电流小、效率高、使

半导体材料整理

半导体材料 名词解释: 能带:包括允带和禁带。 允带:允许电子能量存在的能量范围。允带又分为空带、满带、导带、价带。 禁带:不允许电子存在的能量范围。 空带:不被电子占据的允带。 满带:允带中的能量状态(能级)均被电子占据。 导带:电子未占满的允带(有部分电子)。 价带:被价电子占据的允带(低温下通常被价电子占满)。 过冷度: 迁移率:称为电子迁移率,表示单位场强下电子的平均漂移速度,与外加电场无关,与其固有特性有关。 集成度:指单块芯片上所容纳的原件数目。集成度越高,容纳的原件数目越多。 半导体的五大特性: 1.负电阻温度系数; 2.光电导效应; 3.整流效应(单向导通性); 4.光生伏特效应; 5.霍尔效应。 半导体的分类: 第一代半导体材料,元素半导体材料,以Si和Ge为代表; Si:Eg=1.12 eV 第二代半导体材料,化合物半导体材料,以GaAs,InP等材料为代表; GaAs:Eg=1.46eV 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化合物半导体材料,以GaN,SiC,ZnO等材料为代表; GaN: Eg=3.3 eV 半导体的电阻率、电导率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如何区分导体、半导体和绝缘体? 用电阻率和电导率来区分,测电阻、电阻率。电阻率ρ:导体(10-6~10-3Ω/㎝),半导体(10-4~108Ω/㎝),绝缘体(1010~1018Ω/㎝)电导率σ:导体(103~106?/㎝),半导体(10-8~104?/㎝),绝缘体(10-18~10-10?/㎝)。 半导体导电的条件?有外加电压(载流子运动的驱动力),有自由移动的载流子(载流子运动产生电流)。满的能带中的电子才可以导电。 跃迁 直接带隙半导体→垂直跃迁(直接跃迁):导带底和价带顶处于k空间同一点;跃迁前后没有动量变化;如GaAs,ZnO,GaN等。 间接带隙半导体→非垂直跃迁(间接跃迁):导带底和价带顶处于k空间不同一点;如Si,Ge等。 跃迁的种类决定了发光几率,一般情况下,直接带隙半导体的发光几率远大于间接带隙半导体;制作利用电子—空穴复合(LED发光)的发光器件时,一般要用直接带隙半导体。

存储器分类及其特点

ROM、RAM、DRAM、SRAM、FLASH的区别? ROM和RAM指的都是半导体存储器,ROM是Read Only Memory的缩写,RAM是Random Access Memory的缩写。ROM在系统停止供电的时候仍然可以保持数据,而RAM通常都是在掉电之后就丢失数据,典型的RAM就是计算机的内存。 RAM有两大类,一种称为静态RAM(Static RAM/SRAM),SRAM速度非常快,是目前读写最快的存储设备了,但是它也非常昂贵,所以只在要求很苛刻的地方使用,譬如CPU的一级缓冲,二级缓冲。另一种称为动态RAM(Dynamic RAM/DRAM),DRAM 保留数据的时间很短,速度也比SRAM慢,不过它还是比任何的ROM都要快,但从价格上来说DRAM相比SRAM要便宜很多,计算机内存就是DRAM的。 DRAM分为很多种,常见的主要有FPRAM/FastPage、EDORAM、SDRAM、DDR RAM、RDRAM、SGRAM以及WRAM等,这里介绍其中的一种DDR RAM。DDR RAM(Date-Rate RAM)也称作DDR SDRAM,这种改进型的RAM和SDRAM是基本一样的,不同之处在于它可以在一个时钟读写两次数据,这样就使得数据传输速度加倍了。这是目前电脑中用得最多的内存,而且它有着成本优势,事实上击败了Intel的另外一种内存标准-Rambus DRAM。在很多高端的显卡上,也配备了高速DDR RAM来提高带宽,这可以大幅度提高3D加速卡的像素渲染能力。 ROM也有很多种,PROM是可编程的ROM,PROM和EPROM(可擦除可编程ROM)两者区别是,PROM是一次性的,也就是软件灌入后,就无法修改了,这种是早期的产品,现在已经不可能使用了,而EPROM是通过紫外光的照射擦出原先的程序,是一种通用的存储器。另外一种EEPROM是通过电子擦出,价格很高,写入时间很长,写入很慢。 举个例子,手机软件一般放在EEPROM中,我们打电话,有些最后拨打的号码,暂时是存在SRAM中的,不是马上写入通过记录(通话记录保存在EEPROM中),因为当时有很重要工作(通话)要做,如果写入,漫长的等待是让用户忍无可忍的。 FLASH存储器又称闪存,它结合了ROM和RAM的长处,不仅具备电子可擦出可编程(EEPROM)的性能,还不会断电丢失数据同时可以快速读取数据(NVRAM的优势),U盘和MP3里用的就是这种存储器。在过去的20年里,嵌入式系统一直使用ROM (EPROM)作为它们的存储设备,然而近年来Flash全面代替了ROM(EPROM)在嵌入式系统中的地位,用作存储Bootloader 以及操作系统或者程序代码或者直接当硬盘使用(U盘)。 目前Flash主要有两种NOR Flash和NADN Flash。NOR Flash的读取和我们常见的SDRAM的读取是一样,用户可以直接运行装载在NOR FLASH里面的代码,这样可以减少SRAM的容量从而节约了成本。NAND Flash没有采取内存的随机读取技术,它的读取是以一次读取一快的形式来进行的,通常是一次读取512个字节,采用这种技术的Flash比较廉价。用户不能直接运行NAND Flash上的代码,因此好多使用NAND Flash的开发板除了使用NAND Flah以外,还作上了一块小的NOR Flash来运行启动代码。 一般小容量的用NOR Flash,因为其读取速度快,多用来存储操作系统等重要信息,而大容量的用NAND FLASH,最常见的NAND FLASH应用是嵌入式系统采用的DOC(Disk On Chip)和我们通常用的“闪盘”,可以在线擦除。目前市面上的FLASH 主要来自Intel,AMD,Fujitsu和Toshiba,而生产NAND Flash的主要厂家有Samsung和Toshiba。 D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需要不断的刷新,才能保存数据。而且是行列地址复用的,许多都有页模式。 SRAM,静态的随机存取存储器,加电情况下,不需要刷新,数据不会丢失,而且,一般不是行列地址复用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