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负荷计算

空调负荷计算
空调负荷计算

一、空调负荷计算

空调负荷计算是空调工程设计的基础。它决定设备容量的选定,官网系统的规模以及工程总造价等。设计冷负荷是选择设备的主要依据,所以正确地计算建筑冷负荷对整个系统的设计十分重要。然而,目前国内的空调设计造成大量的设备闲置,对此设计冷负荷取值过大是其中主要原因。传统的教科书及设计手册中给出的空调负荷计算方法,不论是求围护结构的墙壁或门窗负荷,其计算结果均是针对某一具体房间而言,而空调系统设备容量依据的是整个建筑的冷负荷。由于各房间朝向、位置、功能及其内部热源等情况的不同造成的最大冷负荷出现的时间并不相同,因此建筑冷负荷的最大值应为每个房间逐时负荷叠加的最大值。据调查,我国部分设计人员在计算建筑冷负荷时,只是简单地将每个房间的最大冷负荷进行叠加,这种错误计算方法在很多单位都存在。令人遗憾的是,一些暖通空调设计计算软件也存在着如此方法上的错误,使设计人员犯了错误还不知道,实在是害人不浅。所以我们必须对此给予足够的重视,使设计负荷的确定更加合理正确《设计深度规定》对暖通空调设计计算书应包括的内容作了详细的规定。然而相当一部分工程设计没有设计计算书;有些虽有计算书,但内容残缺不全;有的供暖设计,仅有耗热量计算,而无水力平衡计算和散热器选择计算;有的空调设计,不管房间大小、朝向、层次、所处位置(中间或端头)均按同一指标来估算夏季空调冷负荷与冬季空调热负荷,并以此来配置空调设备,这是很不妥当的。

1、空调负荷计算方法发展

建筑物负荷计算起始于19 世纪初,近100 年来,空调负荷计算方法得到了广泛的重视,从Mackey 等提出的拟定常传热稳态计算法,到Mitalas、Step heson等提出的房间反应系数法、Z 传递函数法以及冷负荷系数法,又到Spitler 等提出的最新负荷计算理论———辐射时间序列法. 负荷计算主要经历了稳定计算法时期,周期作用下的不稳定计算法时期和动态负荷计算时期,负荷计算是空调设计的基础,在暖通空调系统的设计工作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直接影响建筑物空调系统划分、制冷设备选择、自动控制方案的确定、以及技术经济分析等技术决策问题. 由于建筑物空调负荷形成的复杂性,迄今为止,仍有许多方面值得我们重视. 本文结合负荷计算的理论基础,主要介绍了国内外在负荷计算方面的研究进展。

1.1 稳定计算法时期

19 世纪40 年代以前,空调技术处在发展初期,人们对冷热负荷的认识比较简单,建筑材料也较笨重,一般楼层不高,计算工具也不发达. 由于这些原因,这时各国的计算方法多采用定常(亦称稳定) 计算方法,只需知道建筑物围护结构的表面积、传热系数、以及室内外设计温度即可求得得热量,并且稳定计算法时期认为建筑物的得热量即为空调系统冷负荷,根本没有考虑建筑物衰减、延迟的影响.

1. 2 周期热作用下的不稳定计算法时期

19 世纪40 年代后,空调技术逐渐进入成熟时期空调房间冷负荷计算发展到利用周期性不稳定传热进行时期. 1946 年,美国Mackey 和Wright 两人发表了《周期热流一组合的墙或屋顶》一文,提出了一种拟定常传热计算法,这就是当量温差( ETD) 法的起源. 该方法将周期性变化外扰作用下的围护结构的传热处理成用于计算稳定传热相同形式的公式来计算. 该研究成果被美国暖通工程师学会所承认,成了之后20 年美国冷热负荷计算方法的基础,并为ASHRAE 手册所采用,并且影响到欧洲及世界其他国家. 直至今日,我国的一些计算方法仍以此为基础.前苏联的热工学派弗拉索夫等学者在长期研究的基础上,在20 世纪40~50 年代提出了一种谐波法. 该法就是将太阳辐射及室外温度等作为以余弦函数形式表示的周期作用的外扰,由一维傅立叶方程出发,建立定解问题. 用调和分析的方法,由傅立叶级数表示,以求出各个不同时刻墙体的得热量. 谐波法的简化算法就是当量温差法. 1944 年,日本前

田敏男开始用二阶偏微方程研究墙体导热问题,也提出了类似的计算概念[4 ] .这些计算方法均只考虑围护结构本身的不稳定传热,考虑墙体热传递过程中的衰减和时间上的延迟,但并未考虑整体房间的不稳定热作用过程,具体说就是没有区别房间得热量、冷负荷和除热量3 个不同概念,而把进入房间的瞬时得热当作瞬时负荷,致使空调系统设备容量偏大.

1.3 动态负荷计算时期

20 世纪60 年代初,美国Carrier 公司在多年研究基础上,提出了蓄热负荷系数(SLF)法.此法考虑了由窗进入房间的太阳辐射被围护结构及家具吸收后重新放出的影响,以蓄热负荷系数的方式给出. 设计使用上比较方便. 此法的影响较大,为欧洲和日本所重视,并在1972 年传入我国.依据工程控制论的扰量和离散化处理想,1967

年加拿大国立研究所Step heson 和Mitalas 提出了反应系数(Response Factor)

法,1971 年, Step heson和Mitalas 又用Z 传递函数改进了反应系数[8 ,9 ] . 并提出了适合于手算的冷负荷系数法并被1972 年ASHRAE 基础手册采用.1997年Spitler 等提出了辐射时间序列法———Radiant Time Series met hod. 简RTS ,该方法将墙体、屋顶、窗等得热量和冷负荷区别开来,引入辐射系数,并给出了该方面定量的计算方法. 该方法是对前述的当量温差法、传递函数法、冷负荷系数法的有效发展,适于计算机计算. Spitler 、Fisher 、Ipseng 等对于该方法的周期性响应系数、计算方法等都有深刻的研究。

负荷计算方法发展图

2.空调负荷计算方法简单介绍

空调动态负荷的计算显得比较繁琐,即便是采用一些简化手段,计算工作量也是比较大的。估算最简便,捷径行路,人之通性,慢慢的被它取而代之了。但是估算的根据并不坚定,偏于保守是不可避免的,总是顾虑怕估算的小了,这也是可以理解的。目前空调负荷的计算还是以估算为主。

2.1整体逐时负荷

算出整个建筑逐时负荷的最大值。跟据这个最大值选择机组。把整体客房建筑看成一个孤立整体,用整体的围护结构等计算用总的客房数,总的客人数。

2.2单独计算再累加

先将每个房间单独计算,再将每一个房间加起来。是根据每一个房间的逐时负荷的最大值,在把每个房间的逐时负荷的最大值加起来。显而易见第二种肯定比第一种的大。

2.3估算

目前的估算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出版的各种书籍的推荐值,对于一般空调房间时适合的,但是对于特殊的房间是不符合的。第二种方法是各设计单位自行设定的。

从理论上讲第一种方法最正确,最大的逐时负荷就是整个建筑的空调负荷,最大的逐时负荷当然不是每一个房间的最大的逐时负荷,所以第一种方法肯定是比第二种方法要小。但是如果选择第二种方法的话,比较有保障,能够保证空调机组的效果。但是当我们在查看图纸时,一般相同面积和条件的空调房间的末端设备都是相同的。不论房间朝向和围护结构的材料。从这点可知,我们在选择空调系统时,一般是采用估算法。但是即使是估算法也要注意与实际想符合,要根据实际的经验以及不同建筑的各自不同的情况。

3.空调负荷计算的基本概念

3.1得热量

得热量是指进入房间的瞬时得热量

注:得热并不等于冷负荷

3.2冷负荷

冷负荷是指为了维护室内室温而在任一瞬间应从室内除去的热量,也称空载负荷(1)先贮存后逐时放出的显热≠冷负荷,

(2)能全部以对流方式传给室内空气的瞬时显热得热=瞬时冷负荷;

(3)瞬时潜热=瞬时冷负荷。

(4)冷负荷并不等于系统的除热量,还应包括预冷负荷。

3.3除热

除热量指当空调系统间歇进行时,由于室温偏离设定值而在室内空气与围护结构之间产生的热交换和上述室内冷负荷之和。除热量也并不等于系统的需热量(也就是需冷量),还应包括设备负荷。

3.4需热

需热是指供给空调设备的冷热量。

连续进行系统需热=空调负荷+设备负荷

间歇进行系统需热=除热量+设备负荷

4、空调负荷计算的组成

4.1空调房间的冷负荷包括

(1)、由于室内外温差和太阳辐射作用,通过建筑物围护结构传入室内的热量形成的冷负荷;

(2)、人体散热、散湿形成的冷负荷;

(3)、灯光照明散热形成的冷负荷;

(4)、其他设备散热形成的冷负荷;

(5)、渗透空气所形成的冷负荷

(6)新风量负荷

4.2冷负荷计算

(1)围护结构瞬变传热形成冷负荷的计算方法

a、外墙和屋面瞬变传热引起的冷负荷

在日射和室外气温综合作用下,外墙和屋面瞬变传热引起的逐时冷负荷

b、内围护结构冷负荷

内围护结构是指内隔墙及内楼板,它们的冷负荷也是通过温差传热(即与邻室的温差)而产生的,这部分可视为稳定传热,不随时间而变化。

c、外玻璃窗瞬变传热引起的冷负荷

在室内外温差作用下,玻璃窗瞬变传热引起的冷负荷。

d、透过玻璃窗的日射得热引起冷负荷的计算方法

e、室内设备散热形成的冷负荷

f、人体显热散热形成的冷负荷

g、人体潜热散热形成的冷负荷

h、新风负荷

5空调负荷计算的注意事项

5.1空调室外空气计算参数的取值

空调室外空气的计算参数室外空气计算参数的取值大小将直接影响室内空气状态和空调费用。因此,在空调设计中,暖通空调工程师要严格按照规范选用室外空气计算参数作为建筑物围护结构的温差传热量和新风负荷的计算依据。在选用时

应该明确下列要求:

(1)设计规范中规定的室外计算参数是按全年少数时间不保证室内温湿度标准而制定的,因此,若室内温湿度必须保证时,应另行规定。

(2)空调系统冬季的加热、加湿所耗费用远小于夏季的冷却去湿所耗费用。为了便于计算,冬季可按稳定传热方法计算传热量,而不考虑室外气温的波动。

5.2室内温湿度的优化组合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室内空气温度对人的热舒适感影响很大,但对空调能耗的影响很小。而相对湿度对人的舒适感影响很小,但是对空调的能耗影响很大。综上所诉,在确定室内设计参数时,为了保证较高的热舒适度,室内设计温度应取低一点,而在一定温度范围内,通过提高室内设计相对湿度的途径减少空调能耗。

5.3负荷计算的放大系数

变频多联机系统使用灵活,计算负荷时应考虑间歇使用和户间传热的影响,室内负荷宜取1.1一1.3的放大系数,这与水系统计算负荷有区别。多联机室内、外机系统装机容量应适当有余量,与室内机工作温度范围有直接关系;选择室内外机应注意管长、温度修正。冬季还应注意温度修正系数。

6本空调系统设计的负荷计算

6.1原始资料

6.1.1气象参数

6.1.1.1地理位置: 南京市北纬32 00'东经118 48'海拔8.9M

6.1.1.2室外设计计算参数:夏季空调室外计算干球温度 35 C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日平均温度 31.4 C

夏季空调计算湿球温度 28.3 C

夏季空调室外平均风速 2.6M/S 风向 SE

夏季大气压 100.40kPa

冬季空调室外计算干球温度 -6 C

冬季最冷月室外计算相对湿度 73%

冬季空调室外平均风速 2.6M/S 风向NE

冬季大气压 102.52kPa

6.1.2建筑概况及工况设定

6.1.2.1本建筑有节能要求,并且是选用环保冷媒R410a

注意根据此建筑的要求,例如:是否有使用节能保温材料的要求。每个房间不同功能,使用情况,朝向等等来设定工况。

6.1.2.2建筑材料的选择

(1)屋面

由于是建筑部分空调系统改造,没有涉及顶层的设计。

(2)外墙

轻集料混凝土砌块框架填充-玻璃棉板60

(3)外窗

只有内遮阳,双层透明中空玻璃6mm.

(4)人数

(5)照明、设备

照明、设备由于不同的房间性质而不同

6.1.3室内空调设计参数

由于不同房间性质、用途设定不同值6.1.4空调负荷计算结果

见Excel表格一

家用中央空调冷负荷估算计算

负荷计算 注明:以下为个人的经验,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具体分析。 1.逐时冷负荷计算应按国家现行《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的要求进行。 2.空调房间或区域的夏季冷负荷,应按各项逐时冷负荷的综合最大值确定。 3.空调系统冷负荷,应根据所服务房间的同时使用情况,按各空调房间或区域逐时冷负荷的综合最大值确定。(在设计的时候尽可能吧同一种功能的房间归在一个系统里面,方便管理、维护) 4.在方案设计阶段,一般采用冷负荷指标估算确定,同时参照层高、楼层、窗户面积大小、人员数量等进行修正。(最好是能到现场去,并且跟客户了解自己所需要的情况) 住宅类建筑空调冷负荷估算指标:

1)以上估算指标是在层高2.8m以下的数据,层高2.8m以上根据具体高度乘以1.1-1.2的修正系数,对于挑高空间(层高5m以上)一般按不低于300 w/m2估算。 2)房间有两面外墙以上估算指标需乘以1.1的修正系数。如果有外墙为西晒方向的话也需要预大冷量。 3)间在顶层估算指标需乘以1.1的修正系数。 4)房间有落地玻璃或外墙玻璃窗户面积超过2m2,估算指标相应乘以1.1-1.2的修正系数。 5)空调制热要求较高的区域估算指标需乘以1.2的修正系数。 6)如房间四周上下均为内墙,估算指标需乘以0.7-0.8的修正系数。 7) 如一个房间同时有以上几种情况存在,则将以上各个修正系数相乘再乘以估算指标。 8)在一些需要快速制冷制热的区域,应将冷量预大,如:餐厅。餐厅一般只会用于吃饭时间,如果制冷制热速度不够快的话,客户吃完饭后空调的效果才会慢慢体系出来,这样客户可能会不满意贵公司设计的一个空调效果,从而影响到贵公司的一个经济效益。

空调冷负荷计算方法汇总

空调冷负荷的计算方法: 依据《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2012)中的规定确定。 1、空调房间冷负荷的计算方法: (1)通过外墙、屋面、外窗等围护结构传热形成的冷负荷: ()n wlq wq t t KF CL -= ()n wlm wm t t KF CL -= ()n wlc wc t t KF CL -= (2)透过外窗日射得所热形成的冷负荷: c jma clc c F D C C CL x z = s n w z C C C C = (3)人体、照明、设备等散热所形成的冷负荷: rt cl rt rt Q C CL φ= zm zm cl zm zm Q C C CL = sb sb cl sb sb Q C C CL = (4)空调区和邻室的夏季温差大于3℃时,其通过隔墙、楼板等内围护结构传热形成的冷负荷: () n ls t t KF CL -=, ls wp ls t t t ?+= 2、空调区及空调系统冷负荷的确定方法: (1)空调区的夏季冷负荷,应按空调区各项逐时冷负荷的综合最大值确定。 (2)空调系统冷负荷,应按下列规定确定: ①末端设备设有温度自动控制装置时,空调系统的夏季冷负荷按所服务各空调区逐时冷负荷的综合最大值确定。如采用变风量集中式空调系统时,由于系统本身具有适应各个空调区冷负荷变化的调节能力,此时即应采用各空调区逐时冷负荷的综合最大值。

②末端设备无温度自动控制装置时,空调系统的夏季冷负荷按所服务各空调区冷负荷的累计值确定。如定风量式空调系统或无室温控制装置的风机盘管空调系统,由于系统本身不能适应各空调区冷负荷的变化,为了保证最不利情况下达到空调区的温湿度要求,即应采用各空调区夏季冷负荷的累计值。 ③应计入新风冷负荷、再热负荷以及各项有关的附加冷负荷。空调系统的夏季附加冷负荷,主要包括:空气通过风机、风管温升引起的附加冷负荷以及冷水通过水泵、管道、水箱温升引起的附加冷负荷。 ④应考虑所服务各空调区的同时使用系数。

空调负荷计算公式

1、冷负荷计算 (一)外墙的冷负荷计算 通过墙体、天棚的得热量形成的冷负荷,可按下式计算: CLQτ=KF⊿tτ-ε W 式中K——围护结构传热系数,W/m2?K; F——墙体的面积,m2; β——衰减系数; ν——围护结构外侧综合温度的波幅与内表面温度波幅的比值为该墙体的传热衰减度; τ——计算时间,h; ε——围护结构表面受到周期为24小时谐性温度波作用,温度波传到内表面的时间延迟,h; τ-ε——温度波的作用时间,即温度波作用于围护结构内表面的时间,h; ⊿tε-τ——作用时刻下,围护结构的冷负荷计算温差,简称负荷温差。 (二)窗户的冷负荷计算 通过窗户进入室内的得热量有瞬变传热得热和日射得热量两部分,日射得热量又分成两部分:直接透射到室内的太阳辐射热qt和被玻璃吸收的太阳辐射热传向室内的热量qα。 (a)窗户瞬变传热得形成的冷负荷 本次工程窗户为一个框二层3.0mm厚玻璃,主要计算参数K=3.5 W/m2?K。工程中用下式计算: CLQτ=KF⊿tτ W 式中K——窗户传热系数,W/m2?K; F——窗户的面积,m2; ⊿tτ——计算时刻的负荷温差,℃。 (b)窗户日射得热形成的冷负荷 日射得热取决于很多因素,从太阳辐射方面来说,辐射强度、入射角均依纬度、月份、日期、时间的不同而不同。从窗户本身来说,它随玻璃的光学性能,是否有遮阳装置以及窗户结构(钢、木窗,单、双层玻璃)而异。此外,还与内外放热系数有关。工程中用下式计算: CLQj?τ= xg xd Cs Cn Jj?τ W

式中xg——窗户的有效面积系数; xd——地点修正系数; Jj?τ——计算时刻时,透过单位窗口面积的太阳总辐射热形成的冷负荷,简称负荷,W/m2; Cs——窗玻璃的遮挡系数; Cn——窗内遮阳设施的遮阳系数。 (三)外门的冷负荷计算 当房间送风两大于回风量而保持相当的正压时,如形成正压的风量大于无正压时渗入室内的空气量,则可不计算由于门、窗缝隙渗入空气的热、湿量。如正压风量较小,则应计算一部分渗入空气带来的热、湿量或提高正压风量的数值。 (a)外门瞬变传热得形成的冷负荷 计算方法同窗户瞬变传热得形成的冷负荷。 (b)外门日射得热形成的冷负荷 计算方法同窗户日射得热形成的冷负荷,但一层大门一般有遮阳。 (c)热风侵入形成的冷负荷 由于外门开启而渗入的空气量G按下式计算: G=nVmγw kg/h 式中Vm——外门开启一次(包括出入各一次)的空气渗入量(m2/人次?h),按下表3—9选用; n——每小时的人流量(人次/h); γw——室外空气比重(kg/m2)。 表3—9 Vm值(m2/人次?h) 每小时通过 的人数普通门带门斗的门转门 单扇一扇以上单扇一扇以上单扇一扇以上 100 3.0 4.75 2.50 3.50 0.80 1.00 100~700 3.0 4.75 2.50 3.50 0.70 0.90 700~1400 3.0 4.75 2.25 3.50 0.50 0.60

中央空调冷热负荷计算

3.2空调冷负荷 3.2.1通过围护结构传入室内的热量 手术室内衬小室的围护结构均属内围护结构,用下式计算其传入室内的热量: CL1=KF(t1s-t n)(3.1) 式中 CL1——内围护结构传热形成的冷负荷,W; K一一内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W/(m2·℃): F-一内围护结构的面积,m2; t n一一手术室夏季空气调节室内计算温度,℃; t wp——邻室计算平均温度,℃。 对于洁净手术室来讲,邻室是一个技术夹层(或顶棚空间)可以认为是散热量<23w/m3的非空调房间。 tis=t wp+3(3.1.1) 式中t wp——夏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日平均温度(℃)。 按GBJ19-87第2.2.9条规定采用壁面的复合板传热系数可由下式计算: 式中 R一一内表面对流换热器,按GBJ19-87表 3.1.4-3规定采用; R——外表面对流换热器,按GBJ19-87表 3.1.4-3规定采用; R——组成围护结构的第i层单一材料的热 阻(m2·℃/W); RI=δJγ(3.1.3) δ1——第i层材料层厚度,m; γci—一第i层材料层计算导热系数, W/(m·℃)。 3.2.2人体散热量 手术室内人员数量及活动规律较难掌握,为简化计算,可以不考虑人体散热冷负荷系数的影响: CL2=nq(3.2)式中CL2——人体散热形成的冷负荷,w; n——手术室内的人数: 对于特大手术室不超过15~17人; 对于大手术室不超过12~15人; 对于中手术室不超过10~12人; 对于小手术室不超过8~10人; q一一一每人平均散热量,取轻劳动度,

q=70w/P。 3.2.3照明散热量 《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JGJ49-88)第5.4.5条推荐手术室照度为100~200(IX)。若采用荧光灯作为泛光照明,不计手术灯集中照明。耗电量约为15W/m2,手术室泛光照明灯不考虑同时使用系数的折减,整流器在吊顶内明装,所以由照明设施形成的冷负荷以15w/m2计。 CL3=F·15 (3.3) 式中CL3一一泛光照明形成的冷负荷,W; F—手术室面积,m2. 3.2.4手术室内设备的散热量 手术室内用电设备包括手术用无影灯、麻醉机、电力呼吸机、心脏监护仪、人工心肺机、X 光机、腹腔镜、电动手术台等,数量较多,种类也较复杂,使用频率差异也较大,应由手术室提出手术器械的配置后详细计算,若无以上资料可按70W/m2估算。 CL a=F·70 (3.4) 式中CL4一一手术室内设备散热形成的冷负荷, w: F一一手术室面积,m2。 3.2.5伴随各种散混过程产主的潜热量 手术室内散湿主要来自人员的散湿和湿表面的散湿。 人员散湿量;W1=nw (3.5) 式中 W1-一人体的散湿量,g/h; n—一手术室内的人数(见前); W——每人平均散湿费按轻劳动强取 值,w=167g/(h·P)。 由此散湿形成的潜冷负荷为112W。 手术室内湿表面的大小因手术种类而异,通常可取0.7m2的湿表面,湿表面温度取40℃,φ=50%,W2=1.022kg/h,由散湿形成的冷负荷为685W,手术室内由于散湿而增加的冷负荷为:CL5=112n+685(3.6) 式中CL5——手术室内散湿过程形成的冷负荷,W; n——手术室内的人数(见前)。 3.2.6手术室空调冷负荷汇总及热温比。 手术室室内空调冷负荷即室内余热量为: CL=CL1+CL2+CL3+CL4+CL5(W)(3.7) 手术室室内空调湿负荷即室内余湿量为: W=W1十W2(kg/kg)(3.8)

空调负荷估算方法大全

单位:1匹制冷量约等于2000大卡、2324W。 一、比较通俗的计算方法 二、较细致的估算方法 空调冷负荷法估算冷指标。空调冷负荷法估算冷指标(W/m2空调面积)

三、主机机房精密空调区域热负荷计算 机房热负荷计算:Q=Q1+Q2+Q3+Q4+Q5 机房主要热量的来源 1)设备负荷(计算机及机柜热负荷); 2)机房照明负荷; 3)建筑维护结构负荷; 4)补充的新风负荷; 5)人员的散热负荷等。 6)其他 热负荷分析: 1)计算机设备热负荷: Q1=860xPxη1η2η3 Kcal/h Q:计算机设备热负荷; P:机房内各种设备总功耗; η1:同时使用系数η2:利用系数η3 :负荷工作均匀系数 通常,η1η2η3取0.6—0.8之间,本设计考虑容量变化要求较小,取值为0.7。 服务器机房设备热负荷=27*0.7*860=16254 Kcal/h 网络机房设备热负荷=16*0.7*860=12040 Kcal/h 2)照明设备热负荷: Q2=CxP Kcal/h P:照明设备标定输出功率

C:每输出1W放热量Kcal/hw(白炽灯0.86日光灯1)根据国家标准《计算站场地技术要求》要求及实际需求,机房照度应大于5001ux,照明功耗将以20 W/M2为依据计算。 3)人体热负荷 Q3=PxN Kcal/h N:机房常有人员数量 P:人体发热量,轻体力工作人员热负荷显热与潜热之和,在室温为21℃和24℃时均为102Kcal。 本次设计机房为无人值守机房,不计算人体热负荷 4)围护结构传导热 Q4=KxFx(t1-t2) Kcal/h K:转护结构导热系统普通混凝土为1.4-1.5 F:转护结构面积 t1:机房内内温度℃t2:机房外的计算温度℃ 在以后的计算中,t1-t2定为10℃计算。屋顶与地板根据修正系数0.4计算。 服务器机房Q4=[1.5*(26-8.1(共用墙长度))*3.2*10]+ [1.5*(40+40)*0.4*10]=1339.2 Kcal/h 网络机房Q4=[1.5*(26-8.1(共用墙长度))*3.2*10]+ [1.5*(40+40)*0.4*10]=1339.2 Kcal/h 新风热负荷计算较为复杂,在此方案中,我们以空调本身的设备余量来平衡,不另外计算。

空调负荷计算

空调负荷计算 空调负荷计算 默认分类 2019-08-04 09:18:57 阅读1331 评论2 字号:大中小订阅 (一) 、空调负荷计算依据1. 人体的舒适性及空调室内空气的设计参数一.人体的舒适性 空气调节建筑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要为其使用人员创造一个舒适的生活,工作,娱乐 或购物等的环境空间。因此,也可称为人工环境工程的一部分,这一点对于高层高级民 用建筑尤为突出。通常来说,在高层民用建筑空调中,影响人体舒适性的环境因素有 以下内容。 1. 室内温度 室内温度是影响人员舒适性的最主要因素,也是空调设计中首要考虑的问题。室温对 人员的影响是通过人体表面皮肤的对流换热和导热作用来表现的,无论是冬季还是夏 季,过高或低的室内温度都会使人体本身的平衡受到破坏,从而产生极不舒适的感觉,严重时甚至导致室内人员生病的情况发生。 2. 相对湿度 相对湿度影响人体表面汗液的蒸发,实际上也是对人梯热平衡的一种影响。相对湿度 过高会使人感到气闷,汗出不来,过低又会使人感觉干燥。我国北方地区的一些建筑, 冬季室内物品经常产生静电,也是相对湿度过低引起的。相对湿度过低的另一个不良 影响是使室内木制家具及装修材料产生裂纹给用户带来直接的经济损失。 3. CO2浓度及新风量 在空调建筑中,通常对门窗的密闭性要求较高,除非特殊要求,采用开窗取新风的办 法是不合适的。然而,今年来由于新鲜空气不足而产生的所谓的空调病,使许多人对空调 产生一种抵触心理,因此,必须不断地对人员的活动空间提供一定量的新鲜空气,以稀释 室内人员产生的CO2及其他物品产生的有害气体的浓度。只有当有害气体和CO2的 浓度控制在一定的范围时,才能满足室内人员的最低舒适性要求,实际上就是保证人 员卫生健康所要求的最低标准。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相信对此的要求也会逐渐提高,这也符合目前学术界正关 注的IAQ (室内空气质量)问题的讨论结果和要求。尽管这样做必须以多耗能源为代价,

汽车冷负荷计算方法

1 汽车空调的计算温度选择 按表1 数据作为微型汽车空调系统的计算温度(即车内平均温度)。从上表我们可以看到,微型车的计算温度在环境温度为35℃时定为27℃,而一般轿车在环境温度38℃时定为24℃~27℃ ,一般大中型客车定为27℃ ~28℃ ,可看到微型车车内温差都比它们要高,这其实是综合了多种因 素并经过很多次试验得出的较经 济合理的车内平均温度。因为对 微型车来说,如果计算温度定得 过高了,乘员就会明显感觉制冷 不足;而如果定得过低,势必需 要加大压缩机排量才能满足,这 样功耗必然增加,并影响到整车 的动力性,否则又很可能无法实 现。 2 计算方法 微型车车内与外界热交换示意图 为便于分析,绘制图1 的微型车热交换 示意图。 计算公式 2.2.1计算方法 考虑到汽车空调工作条件都很恶劣,其 热负荷与行车时间、地点、速度、行使 方向、环境状况以及乘员的数量随时发 生变化,以及要求在短时间内降温等特 殊性,按照常规方法来计算制冷量的计 算公式为: Q 0=kQ T =k(Q B + Q G + Q F +Q P + Q A +Q E + Q S )) ⑴ 式中:Q 0———汽车空调设计制冷量,单位为W ; k ———修正系数,可取k=~,这里取k= Q T ———总得热量,单位为W ; Q B ———通过车体围护结构传入的热量,单位为W ; Q G ———通过各玻璃表面以对流方式传入的热量,单位为W ; Q F ———通过各玻璃表面以辐射方式直接传入的热量,单位为W ; Q P ———乘员散发的热量,单位为W ; Q A ———由通风和密封性泄露进入车内的热量,单位为W ; Q E ———发动机室传入的热量,单位为W ; Q S ———车内电器散发的热量,单位为W ; 从公式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它是通过分别计算各部分得热量求得总需求制冷量的。 3 计算示例 以五菱之光微型客车空调系统的制冷量计算为例,设计条件和工况见表3: (1)整车乘员7 人,各部分参数见下表:

中央空调的负荷计算以及注意事项修订稿

中央空调的负荷计算以 及注意事项 WEIHUA system office room 【WEIHUA 16H-WEIHUA WEIHUA8Q8-

中央空调的负荷计算以及注意事项 一,如何自己算面积 一般按照每个平方200-220的冷量去计算实际使用面积即可,一般为保温好的,如卧室选择200左右的冷量,客厅相对保温略差,选择220左右的冷量即可。如果需要制热效果好,那么以每平方250左右计。制冷量就是每个厂家上内机的制冷(热)量或制冷(热)能力。(如何计算冷量:内机的制冷量/制热量÷每个平方的冷量或热量=实际平方数)。 二,外墙厚度 外墙厚度越厚,保温效果越好,每个人都可以自己测量一下自家外墙的厚度,18-22厘米为普通,通常无保温材料;外墙22-26厘米,通常有一层保温材料,保温效果尚可;28厘米或以上,保温效果较好,通常有二层保温材料,可以略微降低一点空调配置。 三,注意事项 卧室的飘窗面积如果超过个平方或以上,要略微增加一点冷量或热量,一般加20-30左右为宜;高层,如果超过10楼或以上,制热量每平增加30左右为宜,有地暖制冷无需增加。薄型风管机的使用高度尽量不超过3米米,天花机的高度尽量不要高于5米,否则影响效果,尤其制热。玻璃尽量采用双层玻璃,能有效防止冷量热量的消耗,窗帘采用双层的话,一层采用较厚深色系为好,能略微阻止冷热量的损失。 四,末端损耗 当中央空调铜管总长超过30米,离室外机最远的一个内机损耗会相对增加,造成效果的下降,弥补措施就是略微加大匹数或冷量,譬如原先应该装一台2500冷量的1匹机型,换成冷量3200或3600的匹机型就可以了。五,连接率 连接率一般是指中央空调所有内机功率冷量的总和与室外机总冷量之间的比值。现在普通家庭使用空调时,普遍不会出现所有内机空调全开的情形,所以家庭用中央空调的设计中就不会采取外机功率与内机功率完全对应的方案(家用空调和风管式空调为内外机功率完全对应),而是以常用内机数量的功率总和值来选择相应匹配的外机,从而降低购买费用,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国内厂商基本把连接率控制在100%---130%之间,也就是内机较外机超配30%。在这个数值间的中央空调选型,确定了室内每个房间区域所需的内机功率总和之后,才能在合理的连接率范围内选择匹配功率的外机。一般厂家认为的最佳配置是在120%左右的连接率是最合适的。(PS:多联机外机全部都有一个外机制冷量,比如外机制冷量10000,那么最高130%,外机冷量,就是代表可以连接内机台数的总冷量不能大于13000,以此类推来推算连接率) 如果内机总冷量超过外机冷量比,也就是说的在超配后所有内机全部开启就会发生以下情况 1.如全部内机同开的情况下,每台内机会受连接率的影响而得不到外机全功率支持,造成实际输出冷量效率低下,制冷速度缓慢,甚至达不到设定

空调负荷计算

空调负荷计算 Company number【1089WT-1898YT-1W8CB-9UUT-92108】

第二章 负荷计算 一、计算的原理与方法 室内外空气计算参数 室外空气计算参数是指现行的《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简称《规范》)中所规定的的用于采暖通风与空调设计计算的室外气象参数。 《规范》规定,夏季空调室外计算干球温度取夏季室外空气历年平均不保证50h 的干球温度;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湿球温度取夏季室外空气历年平均不保证50h 的湿球温度;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逐时温度(τ t ),按下式确定: d m o t t t β△,τ+= (2-1) 式中 t o,m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日平均温度,《规范》规定取历年平均不保证5天的日平均温度,℃; β——室外空气温度逐时变化系数,按下表2-1确定; Δd t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平均较差,℃,按下式计算: 0.52 t -t t m o s o d ,,△= (2-2) 式中 t o,s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干球温度,℃。 《规范》规定采用历年平均不保证1天的日平均温度作为冬季空调室外计算

温度;采用累年最冷月平均相对湿度作为冬季空调室外计算相对湿度。 室内空气计算参数 室内空气计算参数的选择主要取决于: ⑴建筑房间使用功能对舒适性的要求 ⑵地区、冷热源情况、经济条件和节能要求等因素 根据《规范》规定,舒适性空调,室内计算参数如下: 夏季:温度应采用22~28℃ 相对湿度应采用40%~65% 风速不应大于s 冬季:温度应采用18~24℃ 相对湿度应采用30%~60% 风速不应大于s 夏季建筑围护结构的冷负荷 采用非稳态使用冷负荷系数法计算空调,冷负荷系数法是建立在传递函数法的基础上,是便于手算的一种简化计算方法。由于室内外温差和太阳辐射作用,通过建筑围护结构传入室内的热量形成的冷负荷就是夏季围护结构的冷负荷。方法如下: 围护结构逐时传热形成冷负荷的计算方法 在日射和室外气温综合作用下,外墙好玩屋面的逐时冷负荷可按下式计算: (2-3) 式中·Q c(τ)——外墙屋面的逐时冷负荷,W; A——外墙或屋面的面积,m2; K——外墙或屋面的传热系数,W/(m2·℃);

中央空调设计规范标准[详]

中央空调设计规 1 总则 1.0.1 为保证家用(商用)中央空调设计的质量,使设计符合安全、适用、经济、卫生和保护环境的基 本要求,制定本规。 1.0.2 本规适用于地区新建与扩建的居住和公共建筑中,以舒适性要求为主,制冷量在7-80kw 的家用(商用)中央空调的设计。改建工程可参照本规执行。 1.0.3 家用(商用)中央空调设计时,除执行本规的规定外,尚应符合现行有关标准、规的规定。 2 术语2.0.l 家用(商用)中央空调 主要用于居住和公共建筑中,以满足舒适性为目的,制冷量在7-80kw 围,带集中冷热源的空调 型式。 2.0.2 空调风系统 空气经冷热、过滤等处理的送回风系统。 3 设计参数3.1 室外气象参数 3.1.1 冬季空调室外计算温度,应采用历年平均不保证一天的日平均温度。3.1.2 冬季空调室外计算相对湿度,应采用历年最冷月平均相对湿度。3.1.3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干球温度,应采用历年平均不保证50h 的干球温度。3.1.4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湿球温度,应采用历年平均不保证50h 的湿球温度。3.1.5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日平均温度,应采用历年平均不保证5 天的日平均温

度。 3.1.6 冬季室外平均风速,应采用累年最冷三个月各月平均风速的平均值。3.1.7 夏季室外平均风速,应采用累年最热三个月各月平均风速的平均值。3.1.8 夏季太阳辐射照度,应根据当地的地理纬度、大气透明度和大气压力,按7 月21 日的太阳赤纬计 算确定。 3.1.9 一些主要城市的室外气象参数,应按《暖通空调气象资料集》中“室外气象参数”采用。 3.2 室空气质量 3.2.1 冬季空调室计算参数,应符合以下规定: 温度 18- 22℃ 人员经常活动围风速不大于0.4m/s 当无辅助热源时,冬季室外空调计算温度采用5℃。 3.2.2 设计集中采暖时,冬季室计算温度,应根据房间的用途,按下列规定采用: 1.民用建筑的主要房间,宜采用16-20℃; 2.辅助房间,不宜低于下列数值: 浴室 25℃ 更衣室 23℃ 托儿所、幼儿园、医护室 20℃ 盥洗室、厕所 12℃ 办公用室 16℃

空调冷负荷法、冷指标(1)

空调房间、空调系统和制冷系统冷负荷的确定 1 空调房间的冷负荷 《规范》规定:空调房间的夏季冷负荷,因按各项逐时冷负荷的最大值确定,即: 1. 分项计算各项得热引起的冷负荷的逐时值,一般取7︰00~20︰00,计算结果宜列表表示。 2. 将同一时刻的各项冷负荷的逐时值列表汇总,逐时相加,取其最大值作为该空调房间的冷负荷。 2 空调系统的冷负荷 1. 空调系统的冷负荷=空调房间的冷负荷+新风冷负荷+风道风机温升及风量渗漏引起的附加冷负荷+其它进入空调系统的热量所形成的冷负荷+某些空调系统因为采用了冷热量抵消的调节手段而得到的热量。 2. 当一个空调系统负担多个空调房间时,空调房间的冷负荷应按下列情况分别确定: (1)当空调系统末端装置不能随负荷变法而手动或自动控制时,应采用同时使

用的所用房间最大冷负荷的累加值。 (2)当空调系统末端装置能随负荷变法而手动或自动控制时,应将同时使用的所用房间各计算时刻的冷负荷逐时列表累加,取其最大值作为该空调系统空调房间的冷负荷。 3 制冷系统的冷负荷 QR=∑QA*Kτ*KF*Kη 式中:QR——制冷系统的冷负荷。 QR——空调系统的冷负荷 ∑QA——制冷系统所负担的各空调系统冷负荷的累加值。 Kτ——同时使用系数,它反映了制冷系统所负担的各空调系统的同时使用率,视建筑物的使用性质、功能、规模、等级及经营管理等因素而定。取值在0.6~1.0之间。 KF——冷负荷附加系数,它反映了制冷系统、制冷装置及冷水系统的冷量损失,视系统的规模、设备类型、管道长短而定。用冷水间接冷却空气的系

统,取值为1.10~1.15;直接蒸发式表冷器系统,取值为1.05~1.10。 Kη——效率降低系数,它反映了设备运行一段时间后出力及传热效率的降低。其值一般可取1.05~1.10,或者采用设备厂家提供的数据。如果厂家给出的设备制冷量已经考虑了出力及传热效率降低的影响,则应取为1.00。 4 空调工程冷负荷概算法 4.1 综合指标 1. 综合指标=中央空调冷源设备的安装容量/整栋建筑物的空调面积单位:W/㎡ 2. 综合指标是用来粗略估算制冷系统的冷负荷,即冷水机组的安装容量。4.2 分类指标 1. 分类指标=空调热湿处理设备的装机容量/空调设备所承担的各空调房间的空调面积之和单位:W/㎡

空调冷负荷计算公式

空调冷负荷计算公式(总10 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

空调冷负荷计算公式 一.基本气象参数: 1.地理位置: 天津市天津 2.台站位置: 北纬东经 3.夏季大气压: kPa 4.夏季室外计算干球温度: ℃ 夏季空调日平均: ℃ 夏季计算日较差: ℃ 5.夏季室外湿球温度: ℃ 6.夏季室外平均风速: m/s 一、外墙和屋面传热冷负荷计算公式 外墙或屋面传热形成的计算时刻冷负荷Qτ(W),按下式计算: Qτ=KFΔtτ-ξ 式中 F—计算面积,㎡; τ—计算时刻,点钟; τ-ξ—温度波的作用时刻,即温度波作用于外墙或屋面外侧的时刻,点钟; Δtτ-ξ—作用时刻下,通过外墙或屋面的冷负荷计算温差,简称负荷温差,℃。 注:例如对于延迟时间为5小时的外墙,在确定16点房间的传热冷负荷时,应取计算时刻τ=16,时间延迟为ξ=5,作用时刻为τξ=16-5=11。这是因为计算16点钟外墙内表面由于温度波动形成的房间冷负荷是5小时之前作用于外墙外表面温度波动产生的结果。

当外墙或屋顶的衰减系数β<时,可用日平均冷负荷Qpj代替各计算时刻的冷负荷Qτ: Qpj=KFΔtpj 式中Δtpj—负荷温差的日平均值,℃。 二、外窗的温差传热冷负荷 通过外窗温差传热形成的计算时刻冷负荷Qτ按下式计算: Qτ=KFΔtτ 式中Δtτ—计算时刻下的负荷温差,℃; K—传热系数。 三、外窗太阳辐射冷负荷 透过外窗的太阳辐射形成的计算时刻冷负荷Qτ,应根据不同情况分别按下列各式计算: 1.当外窗无任何遮阳设施时 Qτ=FCsCaJwτ 式中Jwτ—计算时刻下太阳总辐射负荷强度,W/㎡; 2.当外窗只有内遮阳设施时 Qτ=FCsCaCnJwτ 式中Jwτ—计算时刻下太阳总辐射负荷强度,W/㎡;

中央空调计算公式

房间面积、层高(吊顶后)和房间换气次数三者的乘积即为房间的循环风量。利用循环风量对应风机盘管高速风量,即可确定风机盘管型号。 根据单位面积负荷和房间面积,可得到房间所需的冷负荷值。利用房间冷负荷对应风机盘管的高速风量时的制冷量即可确定风机盘管型号。 波纹补偿器也称伸缩节、膨胀节、补偿器,主要分为:波纹补偿器、套筒补偿器、旋转补偿器、方形自然补偿器等几大类型,其中以波纹补偿器较为常用,主要为保障管道安全运行,具有以下用途: 1.补偿吸收管道轴向、横向、角向热变形。 2.吸收设备振动,减少设备振动对管道的影响。 3.吸收地震、地陷对管道的变形量。 注意:注意不能用波纹补偿器来调节管道安装误差! 管道工程常用的补偿器有自然补偿器、波形补偿器、方形和Ω型补偿器、填料式补偿器、球形补偿器。 膨胀节属于方形补偿器,软管不属于补偿器范围。 金属软管用于需要减少震动的场合,广泛用于中央空调泵、消防泵、生活给水泵的进出口,有效地减少主机震动、吸收管道噪音、保护设备、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具有:耐用、耐高温、耐高压、防腐、环保等优点。一定长度的金属软管还可以有效的横向位移,可用于沉降或伸缩的场合。管径:DN15- DN12000 (无推力减震波纹软接头也可以用) 不锈钢减震波纹补偿器是首航公司经过多年的研究,结合市场的需要,将不锈钢与橡胶进 行优化结合,形成一种刚柔相济,耐用环保的新型专利产品。广泛用于中央空调泵、消防泵、生活给水泵的进出口,有效地减少主机震动、吸收管道噪音、保护设备、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具有:耐用、耐高温、耐高压、防腐、环

保等优点。有效地解决了老式橡胶软接头所带来的不卫生,易老化,耐压不稳定、易脱层撕裂、爆破等不良因素,解决了泵房的后顾之忧。 二、应用范围: 1.各类泵、阀、空压机的进出口; 2.各类消防配管、空调配管、蒸汽配管等; 3.一般工厂配管和需要柔性连接的场合; 4.生活用水配管和需要卫生的场合; 5.机械设备配管需要减震和补偿热位移的场合。 三、结构特点: 1.波纹管形为“S”形波,柔性大,刚性大,无应力集中; 2.本产品从DN32—DN80一边松套法兰,特别是DN100以上采用无环焊接结构,从而避免冷作硬化。有效解决波纹管焊接点的脆性所造成的易破、易漏等问题。延长波纹管的使用寿命; 3.法兰边缘有三——四个均匀分布的碗状凸耳,并配以拉杆,从而增强波纹管的工作压力; 4.每个碗状凸耳内装上一个优质减震橡胶垫,避免震动波经过拉杆传导,从而提高产品吸收管道噪音,减少震动的性能; 5.拉杆结构:两边带螺帽的螺丝向中间的管形螺母连接,从而起到调节波纹管长短、限制波纹管伸缩量的使用。易于安装。 四、选型说明: 1.本产品适用于各类泵、阀进出口和管道的柔性连接; 2.本产品是替代橡胶避震喉(软接头)的首选产品;安装、使用、维修方便;3.工作温度-196~450℃,如温度超过这个范围,订货时请注明;

空调房间冷热负荷计算表说明

空调房间冷热负荷计算 1 电算表格编制说明 1.1 冬季围护结构热负荷计算 1、 按空调房间为正压考虑,不计算空气渗透热负荷;当需要计算时,应采用《采暖房间热负荷 计算》电算表。 2、 按不考虑房间发热量的最不利情况,计算围护结构热负荷作为空调房间热负荷;需要考虑发 热量时另行计算。 3、 围护结构传热系数K 值和房间冬季围护结构热负荷采用公式同《采暖房间热负荷计算》电算 表。 1.2 空调房间逐时冷负荷计算采用冷负荷系数法,并进行了如下简化和假设。当实际情况与之不符 时,应对计算进行修改。 1、 忽略冬夏季外围护结构外表面换热系数的不同,均按冬季不利情况考虑。 2、 忽略窗的内遮阳和有效面积修正。 3、 假设无外遮阳设施。 4、 按空调房间为正压考虑,不计算空气渗透冷负荷。 5、 灯光、人体、设备和其他负荷按稳定传热考虑。 1.3 空调房间各项冷负荷采用以下公式计算: 1、 外墙和屋面传热引起的逐时冷负荷0CL (W ) )'(0000n l t t K F CL ?= ραC C t t t dl l l ·)('00+= 式中:0K ——外墙和屋面的传热系数(W/(m 2·℃)); 0F ——外墙和屋面的面积(m 2); n t ——室内计算温度(℃); 0'l t ——外墙和屋面的综合冷负荷计算温度的逐时值(℃); 0l t ——外墙和屋面的冷负荷计算温度的逐时值(℃); dl t ——围护结构的地点修正值(℃); αC ——外表面放热系数修正值,为简化计算,表中取1; ρC ——吸热系数修正值,为安全和简化计算,表中统一取1。 2、 玻璃窗瞬变传热引起的冷负荷1·ch CL (W ) ]t )t [(t C C K F CL n d lc K K ch ch ch ?+2211·= 式中:ch F ——窗口面积(m 2); ch K ——玻璃窗的传热系数(W/(m 2·℃)); 1K C ——不同类型窗框的玻璃窗传热系数修正值,安全起见,本表中取最大值1.2; 2K C ——有内遮阳设施玻璃窗的传热系数修正值,安全起见,本表中取最大值1.0,即 无内遮阳设施; n t ——室内设计温度(℃); lc t ——玻璃窗的逐时冷负荷计算温度(℃); 2d t ——玻璃窗的地点修正值(℃); 3、 由于太阳辐射透过玻璃窗进入室内的热量引起的逐时冷负荷2?ch CL (W )

空调负荷计算

第二章 负荷计算 一、计算的原理与方法 室内外空气计算参数 室外空气计算参数是指现行的《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 (简称《规范》)中所规定的的用于采暖通风与空调设计计算的室外气象参数。 《规范》规定,夏季空调室外计算干球温度取夏季室外空气历年平均不保证50h 的干 球温度;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湿球温度取夏季室外空气历年平均不保证50h 的湿球温度;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逐时温度(τt ),按下式确定: d m o t t t β△,τ+= (2-1) 式中 t o,m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日平均温度,《规范》规定取历年平均不保证5天的 日平均温度,℃; β——室外空气温度逐时变化系数,按下表2-1确定;

Δd t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平均较差,℃,按下式计算: 0.52t -t t m o s o d ,,△ (2-2) 式中 t o,s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干球温度,℃。 《规范》规定采用历年平均不保证1天的日平均温度作为冬季空调室外计算温度;采 用累年最冷月平均相对湿度作为冬季空调室外计算相对湿度。 室内空气计算参数 室内空气计算参数的选择主要取决于: ⑴建筑房间使用功能对舒适性的要求 ⑵地区、冷热源情况、经济条件和节能要求等因素 根据《规范》规定,舒适性空调,室内计算参数如下: 夏季:温度 应采用22~28℃ 相对湿度 应采用40%~65% 风速 不应大于s 冬季:温度 应采用18~24℃

相对湿度应采用30%~60% 风速不应大于s 夏季建筑围护结构的冷负荷 采用非稳态使用冷负荷系数法计算空调,冷负荷系数法是建立在传递函数法的基础上,是便于手算的一种简化计算方法。由于室内外温差和太阳辐射作用,通过建筑围护结构传入室内的热量形成的冷负荷就是夏季围护结构的冷负荷。方法如下: 围护结构逐时传热形成冷负荷的计算方法 在日射和室外气温综合作用下,外墙好玩屋面的逐时冷负荷可按下式计算: (2-3)式中·Q c(τ)——外墙屋面的逐时冷负荷,W; A——外墙或屋面的面积,m2; K——外墙或屋面的传热系数,W/(m2·℃); t R ——室内计算温度,℃; t c(τ) ——外墙或屋面的逐时冷负荷计算温度℃。 必须指出:上式中的各围护结构的冷负荷温度值都是以北京地区的气象参数为依据计 算的,⑴因此对不同的设计地点,应对进行修t c(τ)值修正为t c(τ) +Δt d 。修正值Δt d 可由设 计手册查得。

冷负荷计算方法

冷负荷计算方法 发布时间:2016-01-30 冷负荷的定义是维持室内空气热湿参数在一定要求范围内时,在单位时间内需要从室内除去的热量,包括显热量和潜热量两部分。 1建筑物结构的蓄热特性决定了冷负荷与得热量之间的关系。瞬时得热中潜热得热和显热得热的对流成分立即构成瞬时冷负荷,而显热得热中的辐射成份则不能立即构成冷负荷,辐射热被室内的物体吸收和储存后,缓慢散发给室内空气。 2、空调负荷为保持建筑物的热湿环境,在某一时刻需向房间供应的冷量称为冷负荷。相反,为了补偿房间失热量需向房间供应的热量称为热负荷。 3、室内冷负荷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内容:照明散热、人体散热、室内用电设备散热、透过玻璃窗进入室内日照量、经玻璃窗的温差传热以及维护结构不稳定传热。

外墙的冷负荷计算 通过墙体、天棚的得热量形成的冷负荷,可按下式计算: CLQτ=KF⊿tτ-ε W 式中K——围护结构传热系数,W/m2·K; F——墙体的面积,m2; β——衰减系数; ν——围护结构外侧综合温度的波幅与内表面温度波幅的比值为该墙体的传热衰减度;τ——计算时间,h; ε——围护结构表面受到周期为24小时谐性温度波作用,温度波传到内表面的时间延迟,h;τ-ε——温度波的作用时间,即温度波作用于围护结构内表面的时间,h; ⊿tε-τ——作用时刻下,围护结构的冷负荷计算温差,简称负荷温差。 窗户的冷负荷计算 通过窗户进入室内的得热量有瞬变传热得热和日射得热量两部分,日射得热量又分成两部分:直接透射到室内的太阳辐射热qt和被玻璃吸收的太阳辐射热传向室内的热量qα。(a)窗户瞬变传热得形成的冷负荷 本次工程窗户为一个框二层3.0mm厚玻璃,主要计算参数K=3.5 W/m2·K。工程中用下式计算:

空调冷负荷计算说明书

空调冷负荷计算说明书 冷负荷计算说明 一、本工程冷负荷计算方法采用目前应用较多、以传递函数法为基础、通过研究和实验而得到的冷负荷系数法。其中内维护结构按稳态传热计算。 二、维护结构冷负荷 维护结构冷负荷,可以分为外维护结构和内维护结构两部分 (一)、外维护结构冷负荷 1、外窗冷负荷 外窗冷负荷由两部分构成,即太阳辐射得热引起的冷负荷和温差传热引起的冷负荷。(1)、太阳辐射得热通过玻璃引起的逐时冷负荷按下式计算: CL=Ca ?Cs ?Cn ?Fc ?Djmax ?Ccl ( W )(1) 式中 Ca——窗有效面积系数; Cs——窗玻璃遮挡系数; Cn——窗内遮阳系数; Fc——外窗面积(m2); Djmax——最大太阳辐射得热因素(W); Ccl——外窗冷负荷系数。 (2)、温差传热通过玻璃窗引起的逐时冷负荷按下式计算: CL=kc?KC ?Fc ?(t1+td–tns) ( W )(2) 式中 kc——外窗传热系数修正值; KC——外窗夏季传热系数[W/(m2?℃)]; Fc——外窗面积(m2); t1——外窗冷负荷计算温度(℃); td——外窗冷负荷计算温度地点修正值(℃); tns——夏季室内设计温度(℃); 2、外墙及屋面冷负荷 温差传热通过外墙或屋面引起的逐时冷负荷按下式计算 CL=Kq ?Fq ?(t2+td–tns) ( W )(3) 式中 Kq——外墙或屋面夏季传热系数[W/(m2?℃)]; Fq——外墙或屋面面积(m2); t1——外墙或屋面冷负荷计算温度(℃); td——外墙或屋面冷负荷计算温度地点修正值(℃)。 (二)、内维护结构冷负荷 内维护结构是指内隔墙及内楼板,它们的冷负荷是通过温差传热而产生的,可视作稳态传热,计算式为: CL=Kn ?Fn ?(twp+△tf–tns) ( W )(4) 式中 Kn——内墙或内楼板传热系数[W/(m2?℃)]; Fq——内墙或内楼板面积(m2); twp——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日平均温度(℃); △tf——附加温升,取邻室平均温度与室外温度的差值(℃)。 三、室内冷负荷 1、灯光照明引起的冷负荷按下式计算: CL=Qd?Fd ( W )(5)

空调负荷计算

空调负荷计算 默认分类2007-08-04 09:18:57 阅读1331 评论2 字号:大中小订阅 (一)、空调负荷计算依据1.人体的舒适性及空调室内空气的设计参数一.人体的舒适性 空气调节建筑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要为其使用人员创造一个舒适的生活,工作,娱乐或购物等的环境空间。因此,也可称为人工环境工程的一部分,这一点对于高层高级民用建筑尤为突出。通常来说,在高层民用建筑空调中,影响人体舒适性的环境因素有以下内容。 1. 室内温度 室内温度是影响人员舒适性的最主要因素,也是空调设计中首要考虑的问题。室温对人员的影响是通过人体表面皮肤的对流换热和导热作用来表现的,无论是冬季还是夏季,过高或低的室内温度都会使人体本身的平衡受到破坏,从而产生极不舒适的感觉,严重时甚至导致室内人员生病的情况发生。 2. 相对湿度 相对湿度影响人体表面汗液的蒸发,实际上也是对人梯热平衡的一种影响。相对湿度过高会使人感到气闷,汗出不来,过低又会使人感觉干燥。我国北方地区的一些建筑,冬季室内物品经常产生静电,也是相对湿度过低引起的。相对湿度过低的另一个不良影响是使室内木制家具及装修材料产生裂纹给用户带来直接的经济损失。 3. CO2浓度及新风量 在空调建筑中,通常对门窗的密闭性要求较高,除非特殊要求,采用开窗取新风的办法是不合适的。然而,今年来由于新鲜空气不足而产生的所谓的空调病,使许多人对空调产生一种抵触心理,因此,必须不断地对人员的活动空间提供一定量的新鲜空气,以稀释室内人员产生的CO2及其他物品产生的有害气体的浓度。只有当有害气体和CO2的浓度控制在一定的范围时,才能满足室内人员的最低舒适性要求,实际上就是保证人员卫生健康所要求的最低标准。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相信对此的要求也会逐渐提高,这也符合目前学术界正关注的IAQ(室内空气质量)问题的讨论结果和要求。尽管这样做必须以多耗能源为代价,但如果不这样要求,则是以人的健康为代价,这显然背离了人们最根本的需求及空调建筑的初衷了。 4. 室内空气流速

空调冷负荷计算公式

空调冷负荷计算公式 一.基本气象参数: 1.地理位置: 天津市天津 2.台站位置: 北纬39.100 东经117.160 3.夏季大气压: 100 4.80 kPa 4.夏季室外计算干球温度: 33.40 ℃ 夏季空调日平均: 29.20 ℃ 夏季计算日较差: 8.10℃ 5.夏季室外湿球温度: 2 6.90 ℃ 6.夏季室外平均风速: 2.60 m/s 一、外墙和屋面传热冷负荷计算公式 外墙或屋面传热形成的计算时刻冷负荷Qτ(W),按下式计算: Qτ=KFΔtτ-ξ(1.1) 式中F—计算面积,㎡; τ—计算时刻,点钟; τ-ξ—温度波的作用时刻,即温度波作用于外墙或屋面外侧的时刻,点钟; Δtτ-ξ—作用时刻下,通过外墙或屋面的冷负荷计算温差,简称负荷温差,℃。 注:例如对于延迟时间为5小时的外墙,在确定16点房间的传热冷负荷时,应取计算时刻τ=16,时间延迟为ξ=5,作用时刻为τ ξ=16-5=11。这是因为计算16点钟外墙内表面由于温度波动形成的房间冷负荷是5小时之前作用于外墙外表面温度波动产生的结果。 当外墙或屋顶的衰减系数β<0.2时,可用日平均冷负荷Qpj代替各计算时刻的冷负荷

Qτ: Qpj=KFΔtpj(1.2) 式中Δtpj—负荷温差的日平均值,℃。 二、外窗的温差传热冷负荷 通过外窗温差传热形成的计算时刻冷负荷Qτ按下式计算: Qτ=KFΔtτ (2.1) 式中Δtτ—计算时刻下的负荷温差,℃; K—传热系数。 三、外窗太阳辐射冷负荷 透过外窗的太阳辐射形成的计算时刻冷负荷Qτ,应根据不同情况分别按下列各式计算: 1.当外窗无任何遮阳设施时 Qτ=FCsCaJwτ (3.1) 式中Jwτ—计算时刻下太阳总辐射负荷强度,W/㎡; 2.当外窗只有内遮阳设施时 Qτ=FCsCaCnJwτ (3.2) 式中Jwτ—计算时刻下太阳总辐射负荷强度,W/㎡; 3.当外窗只有外遮阳板时 Qτ=[F1Jnτ+FJnnτ]CsCa (3.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