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亚杰发生认识论的心理发展观

皮亚杰发生认识论的心理发展观
皮亚杰发生认识论的心理发展观

皮亚杰发生认识论的心理发展观

一、让·皮亚杰简介

让·皮亚杰(Jean Piaget,1896—1980),瑞士心理学家,发生认识论创始人。皮亚杰自幼聪慧,十岁就发表了第一个作品,描述他在公园见到的一只患有白血病的麻雀。1918年获得瑞士纳沙特尔大学自然科学博士学位,论文题目为《阿尔卑斯山的软体动物》。在取得博士学位后不久,皮亚杰便转向心理学。皮亚杰于1921年任日内瓦大学卢梭学院实验室主任,1924年起任日内瓦大学教授,1940年任该所所长。皮亚杰还长期担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领导下的国际教育局局长,先后担任过瑞士心理学会、法语国家心理科学联合会主席,并于1954年任第14届国际心理科学联合会主席。1955年,在日内瓦建立“发生认识论国际研究中心”。皮亚杰发生认识论的研究为后来的认知心理学奠定了基础。皮亚杰一生发表论文500多篇,出版专著50多部,其著作被译成各国文字,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儿童心理学家。

皮亚杰代表性著作包括:《发生认识论导论》、《发生认识论原理》、《结构主义》、《生物学与知识》、《智慧心理学》、《儿童的语言和思想》、《儿童的判断和推理》、《儿童关于世界的概念》、《儿童的物理因果概念》、《儿童的道德判断》、《儿童智慧的起源》、《儿童现实概念的构成》、《儿童符号的形成》、《儿童逻辑思维的早期形成》等。

二、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

皮亚杰认知发展学说的核心是“发生认识论”,该理论是一种强调内外因相互作用的发展观。皮亚杰认为“认识既不来源于独立于某一主体之外的客体,也不来源于独立于客体之外的某一主体。它来源于主体与客体间不能分离的相互作用,或用更普通的话讲,来源于机体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皮亚杰认为,心理发展的实质是主体对客体环境的适应,适应的本质在于取得主体与环境的平衡。心理、智力、思维既不起源于先天的成熟,也不起源于后天的经验,而是起源于主体的动作,动作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中介;心理发展的过程是主体自我选择、自我调节的主动建构过程。“自我调节系统勇敢地面对环境,但不受它的左右,这一系统仍然运用环境所提供的信息,而不是忽略它,或者把自己的程序强加给环境”。

三、影响心理发展的基本因素

皮亚杰认为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主要有四种,即成熟、经验、社会环境和平衡化。

(一)成熟

成熟指机体的成长,特别是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成熟。“某些行为模式有赖于一定结构或神经通路的最早发生的机能。例如,视知觉的各种机体条件要达到青年期才能完全成熟。成熟主要在于揭开新的可能性,从而成为某些行为模式出现的必要条件,但成熟本身还不是一个足够的条件,而且这些新的可能性的揭开还需给予满足的机会。为了实现这个目的,必须通过机能的练习和最低限度的习得经验,才能增强成熟的作用。”

在心理发展过程中,“机体的成熟无疑是一个必要因素,它在儿童发展次序不变的各个连续阶段中起着不可缺少的作用,但它不能说明全部发展过程,它只是许多因素中的一个因素而已”。随着个体的成长,经验和社会环境等因素的作用不断增强。

(二)经验

“经验是个体对物体作出动作中的练习和习得经验(不同于社会经验)。”皮亚杰把影响心理发展的经验因素分为物理经验和逻辑数学经验两种。物理经验是“由作用于物体,并通过对物体的抽象所获得的有关物体的一些知识所组成的。例如,要想知道这个烟斗比那块表重一些,儿童就得称称这两者的重量,找出这两件物体本身之间的差异。”

逻辑数学经验是指“个体作用于物体,旨在理解动作间相互协调的结果。例如,五、六岁儿童从经验中发现一组物体的总和与它们空间排列的位置无关,与它们被计数的次序也无关。这种情况下的经验仅指日后将发展成为运算推理的实际上带有动作性质的方面,它的意义不同于由外界环境引起的动作所获得的经验。”“在这种经验中,知识不是来自物体本身,而是来自作用于物体的动作。当人们作用于物体时,这些物体的确存在那里,但也存在着一组改变物体的动作。”“逻辑数理结构起因于主体动作的协调配合,而非由于外界物体的本身所引起。”

“物体的经验,物理实体的经验,是认知结构发展的一个基本因素。但是,这个因素同样不能解释一切。”

(三)社会环境

社会环境指社会上的相互作用和社会文化的传递。社会性相互作用包括与父母、同龄人以及与特定环境中的其他人的相互作用。社会文化的传递主要涉及教育、学习和语言等方面。个体心理发展的进程和水平因其所处的社会环境和所受文化教育不同而不同。

皮亚杰强调教育必须与个体的认知结构相适应。“即使在主体似乎非常被动的社会传递中,例如学校教育的情况下,如果缺少儿童主动的同化作用,这种社会作用仍将无效。而儿童主动的同化作用则是以适当的运算结构为前提。”如果儿童通过成人指导的语言或教育接受有价值的信息,一定要能够理解这些信息,必须具有一个使他能同化这种信息的结构。

(四)平衡化

皮亚杰认为,平衡是一个自我调节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主动的,这个调节过程是发展的根本因素。皮亚杰之所以提出平衡这个因素主要基于两点原因。第一,影响个体心理发展既然有成熟、经验和社会环境这三个因素,“这三个因素之间肯定存在着某种协调,这种协调就是一个平衡的过程”。第二,“在建构过程中,主体会进行大量的试误和调整,这种活动有很大一部分是自我调整,而自我调整恰恰就是平衡的实质”。“在求知活动中,主体是主动的,当他面临外部困扰时,他就要有所反应,以求得补偿,从而使他趋向于平衡”。

皮亚杰是按照控制论中的意义来使用“自我调节”这个词的,“这就是反馈和输送进行过程的意义,通过系统的渐进补偿来对它们自身作调节的进行过程的意义。这个平衡过程采用着一系列的平衡水平的形式,这些平衡水平都具有某种可能性,称之为连续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不是先天建立的,它有着水平间的顺序连续。当平衡没有达到第一水平时,就不可能达到第二水平,也只有平衡达到第二水平的时候,才有可能去达到第三水平。”

四、认知结构的发展

皮亚杰认为心理发展是认知结构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认知结构是一种内在的心理结构,是不同发展水平的儿童对外界事物作出反应的组织方式。认知结构的发展涉及图式(scheme)、同化(assimilation)、顺应(accommodation)和平衡(equilibrium)四个概念。

1.图式

“图式是指动作的结构或组织”,它是一个有组织的、可重复的行为或思维模式,个体通过图式在智力层面上去适应和组织环境。图式作为一种认识的功能结构,通过图式主体才能对客体的刺激作出反应,它是与适应环境的生物学意义上的手段相对应的智力手段。例如,胃是一种生物学意义上的结构,动物利用它成功地适应环境。同样,图式也是适应环境并随着智力发展而变化的结构。在生理水平上,图式“绝大部分的程序是遗传获得的”。在认识水平上,图式可以代表一个分类系统,这一系统使他能够对客体信息进行整理、归类和创造。

随着个体的成长,图式不断概括化和多样化。皮亚杰认为,“任何图式都没有清晰的开端,它总是根据连续的分化,从较早的图式系列中产生出来,而较早的图式系列又可以在最初的反射或本能的运动中追溯它的渊源”。个体具有的第一个图式是遗传获得的,婴儿出生时,图式是反射性的。例如,吮吸反射就体现了一种反射图式,婴儿刚出生时,通常不加分辨地吮吸塞到他嘴里的任何东西,在出生后不久,婴儿学会了区分。他饥饿时,只接纳有奶汁的刺激物,而不接纳无奶汁的刺激物。这时,分化便出现了,婴儿便具有了两种吮吸图式,一种与有奶汁的刺激物相对应,另一种与无奶汁的其它刺激相对应。

皮亚杰认为,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是图式发展的根本原因,其中主体的作用尤为重要。“每一图式的内容,一部分依赖环境,一部分依赖它们所依附的客

体和事件。但是无论如何不能说明它的形式和作用能够不依赖内在的因素。”随着年龄增长,个体不断与外界环境发生相互作用,在这个过程中,非遗传的后天图式逐渐从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这就是图式的建构过程。通过这个建构过程,儿童的图式逐渐发展为成人的图式。

2.同化与顺应

根据生物学的观点,皮亚杰认为适应是通过同化和顺应两种形式实现的。“从生物学的观点来看,同化就是把外界元素融合于一个机体的正在形成中或已完全形成的结构内”。“生物的同化如果没有它的对立面——顺化,自身从来不会单独存在。我们把同化性的格式或结构受到它所同化的元素的影响而发生的改变称之为顺化”。皮亚杰把这一对概念从生物学引入到心理学和认识论中,来说明主体和客体间的相互作用。

“刺激输入的过滤或改变叫作同化”。通过同化,人们把新的刺激纳入已有的图式中,这些刺激包括感知的、运动的或概念的信息。同化过程中,新的刺激适应主体已有的认知结构或行为模式。

“内部图式的改变,以适应现实,叫作顺应”。有些新刺激与个体已有的图式所要求的特征不相符,这时个体要么创造一个能够把刺激纳入其中的新图式,要么改变已有图式与新刺激相适应。顺应过程中,主体“被迫”改变自己的图式适应新的刺激,个体创造新图式或者改造旧图式。

同化引起量的变化,它的结果是增长,顺应带来质的变化,它的结果是发展。通过同化,主体改造客体,通过顺应,主体在客体的作用下得到改造,因此,同化和顺应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两者的结合是智力适应和智力结构发展的原因。

3.平衡化

皮亚杰把同化与顺应之间的均衡叫做平衡。“任何一种发展,不论是个体的发展还是种系的发展,都不能离开渐进的组织,因而也就不能离开平衡”。“发展的理论就必然要求助于平衡概念,因为一切行为都要在内在因素与外在因素之间保证平衡,或者比较一般地讲,都要在同化与顺应之间达到平衡”。“和生理的成长一样,心理的发展实质上就是趋向平衡的活动。身体的进化是趋向比较稳定的水平,其特征是完成成长的过程和各种器官的成熟。心理的演进也可以说是向着平衡的最后形式发展,构成成人的心理。发展是一个继续前进的平衡过程,从较低的平衡状态走向较高的平衡状态。”个体通过同化与顺应来达到机体与外界环境的平衡。个体与外界环境的不平衡状态会引发个体达到平衡的动机,并为此付出努力。新达到的平衡形式比上一个平衡形式高级,在这个过程中认知图式不断从低级向高级发展。

皮亚杰认为平衡具有三个特征,分别是稳定性、补偿性和主动性。

平衡的稳定性特征与变动性并不矛盾。“平衡既能是变动的,又能是稳定的,

在智力领域内,我们需要这个变动的概念。平衡与活动是同义语”。“每一种结构都将被认为是平衡的一种特殊形式,在被限定的范围内,它们或多或少是稳定的,而一旦达到了范围的界限,它们的稳定性便丧失了。但是,形成不同水平的各个结构,它们又将被看成是依照某种发展规律而前后相继的;以至每一结构都会产生出一个从在先水平上出现的发展过程所趋向的范围更广和更加稳定的平衡。”

皮亚杰认为补偿这个概念在平衡的定义中具有根本意义。“每一个系统都是受到外界干扰的,而这种干扰往往会改变这个系统。当这种外在的干扰通过主体的行动而得到补偿时,便产生了平衡状态。”

平衡的第三个特征是主动性。“我们所谓的平衡并不是一个被动的过程,而实质上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平衡越大,需要的主动性就越大。当一个人足够主动,能用外在的补偿去对付一切干扰时,结构便处于平衡状态。”

五、认知发展的阶段

皮亚杰认为认知发展是一个连续建构的过程,这个过程具有阶段性,每一阶段都有特定的典型特征,前一阶段是后一阶段的基础。他把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他认为,所有儿童的认知发展都会依次经历这四个阶段,虽然不同儿童的发展速度可能不同,但都不可能跳跃某一个发展阶段。

1、感知运动阶段(0-2岁)

感知运动阶段被认为是“儿童思维的萌芽阶段”。皮亚杰认为,“在此阶段内,行为主要是运动的。儿童还远不能内在地表征事件,不能进行概念式的“思考”,尽管随着图式的建构,我们也能看到幼儿的“认知”的发展。”该阶段儿童获得客体永恒性(object permanence),这一阶段儿童的认知活动处于感知动作思维水平,仅限于对当前直接感知的环境施以动作。

皮亚杰把感知运动阶段又划分为六个分阶段。(1)0-1个月。儿童凭借先天的无条件反射活动适应环境,例如,吮吸反射和抓握反射。(2)1-4个月。儿童手口协调,吮吸反射出现分化。在先天反射基础上,儿童形成一些简单的适应性习惯,如吸吮手指、移动头部等。(3)4-9个月。儿童手眼协调,开始出现简单、初步的有目的动作。(4)9-12个月。儿童各动作之间的关系更加灵活和概括化,能运用不同的动作面对新事物,但不会创造发现新的动作适应环境。儿童获得客体永恒性,即当某一客体从儿童视野消失时,儿童知道该客体并非不存在了。(5)12-18个月。儿童开始通过尝试错误发现解决问题的新方法,不过新方法的发现只是尝试中的偶然事件,儿童还没形成沿着一定方向构成新方法的能力。(6)18-24个月。儿童对具体事物和动作的依赖逐渐减少,对表象的利用逐渐增加。

2、前运算阶段(2-6、7岁)

前运算阶段被认为是“表象或形象思维”阶段。皮亚杰认为,“这一阶段的

特征是:形成语言和其他形式的表征,概念获得迅速的发展。同时,在此阶段,推理还处于前逻辑或半逻辑状态。”

儿童在感知运动阶段获得的感觉运动图式在这一阶段内化为表象模式,具有了符号功能,儿童的表象日益丰富,开始能用语言或较为抽象的符号代表他们经历过的事物,但还不能很好地掌握概念的概括性和一般性。该阶段儿童思维的主要特点有:(1)泛灵论:儿童不能很好地把自己与外部世界区分开,认为外界一切事物都有生命;(2)自我中心主义:从自己的角度观察和描述事物,不能从他人角度考虑问题;(3)思维不可逆:在皮亚杰理论中,可逆性指思维反向进行的过程,该阶段儿童思维不可逆;(4)未获得物体守恒概念:守恒指不论事物形态如何变化,其本质不变。儿童由于受直觉知觉活动影响,未获得物体守恒概念;(5)刻板性:儿童在注意事物的某一方面时往往忽略其他方面。

所谓自我中心主义(egocentrism),是指儿童只能从自己的角度而不能从别人的角度观察和考虑问题。即前运算阶段儿童能主观地看世界,不能客观地予以分析。儿童思维的这一特点不能说是儿童自私的表现,而是说明了儿童思维发展过程中的一个过渡性特点。图1-1是皮亚杰的三座山实验的情境。该实验的设计是,在桌子上放置三座山的模型,在高低、大小、位置上,三座山之间有明显的差异。实验时,先让一个3岁的幼儿坐在一边(如左图A边)然后将一个布娃娃放置在对面(左图C边)。此时实验者要儿童回答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你看到的三座山是什么样子?”第二个问题是:“娃娃看见的三座山是什么样子?”结果发现,该幼儿以同样的方式回答两个问题:只会从自身所处的角度看三座山的关系(如两座小山在大山的背后),不会设身处地从对面娃娃的立场(即右图C边)来看问题。皮亚杰以7岁以下各年龄阶段儿童为对象进行实验,结果发现7岁以下儿童的思维方式都有自我中心的倾向。

图1-1 皮亚杰的三座山实验

资料来源:唐卫海,刘希平著.教育心理学.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12.

3、具体运算阶段(6、7岁-11、12岁)

具体运算阶段被认为是“初步的逻辑思维”阶段。“在这几年里,儿童运用逻辑思维于具体问题的能力获得发展。”儿童在该阶段获得守恒概念,能独立组织各种方法进行正确的逻辑运算,但仍离不开具体事物或形象的帮助。随着分类和排序的获得,儿童思维具有可逆性。

4、形式运算阶段(11、12岁-14、15岁)

形式运算阶段被认为是“抽象逻辑思维”阶段。“在此阶段中,认知结构达到了发展的最高峰,儿童已经能够在各类问题上进行逻辑推理。”儿童的思维超越了对具体的可感知事物的依赖,从具体内容中解放出来,能够提出假设,采用归纳或演绎等方法解决抽象问题。

六、道德发展的阶段

在20世纪30年代皮亚杰(Jean Piaget)对儿童的道德判断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他认为,道德判断所关系到的是个人的认识问题,它不同于一般的认识过程,是在与他人和社会的关系中得以发展的。为了研究儿童道德判断的发展,皮亚杰依据精神分析学派的投射原理,采取了对偶故事法研究儿童的道德认知发展。

所谓对偶故事法,是利用讲述故事向被试提出有关道德方面的难题,然后向儿童提问。利用这种难题测定儿童是依据对物品的损坏结果还是依据主人公的行为动机做出道德判断。由于皮亚杰每次都是以成对的故事测试儿童,因此被称为对偶故事法。

下面就是其中的一个对偶故事:

(1)一个叫约翰的小男孩在他的房间时,家里人叫他去吃饭,他走进餐厅。但在门背后有一把椅子,椅子上有一个放着15个杯子的托盘。约翰并不知道门背后有这些东西。他推门进去,门撞倒了托盘,结果15个杯子都撞碎了。

(2)从前有一个叫亨利的小男孩。一天,他母亲外出了,他想从碗橱里拿出一些果酱。他爬到一把椅子上,并伸手去拿。由于放果酱的地方太高,他的手臂够不着。在试图取果酱时,他碰倒了一个杯子,结果杯子倒下来打碎了。

皮亚杰对每个对偶故事都提两个问题:1.这两个小孩是否感到同样内疚? 2.这两个孩子哪一个更不好?为什么?

通过被试的反应,皮亚杰发现,儿童的道德判断是从早期的注重行为结果的评价向注重行为的动机发展,其道德认知水平从“他律”向“自律”发展。

通过对偶故事法,皮亚杰概括出一条儿童道德认识发展的规律:儿童道德认识的发展是由他律向自律过渡的过程。他律指儿童的道德判断只注意行为的客观效果,不关心主观动机,是受自身以外的价值标准所支配的;自律指儿童根据自己的主观价值标准进行道德判断。皮亚杰认为年幼儿童的道德判断是受自身以外的价值标准支配的,具有客观的性质,是一种他律水平的道德。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道德认识不断发展,道德判断的标准逐步摆脱成人惩罚的影响。在评价某

种行为时,儿童能依据自己掌握的道德标准对行为做出判断,这种道德判断具有主观的性质,是一种自律水平的道德。

皮亚杰把儿童的道德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前道德阶段(0-3岁)。

皮亚杰认为这一年龄时期的儿童正处于前运算思维时期,他们对问题的考虑都还是自我中心的。他们不顾规则,按照自己的想象去招待规则。他们的行动易冲动,感情泛化,行为直接受行动的结果所支配,道德认知不守恒。例如,同样的行动规则,若是出自父母就愿意遵守,若是出自同伴就不遵守。他们并不真正理解规则的含义,分不清公正、义务和服从。他们的行为既不是道德的,也不是非道德的。

第二阶段:他律道德阶段或道德实在论阶段(3-7岁)。

这是比较低级的道德思维阶段,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单方面地尊重权威,有一种遵守成人标准和服从成人规则的义务感。也就是说,他律的道德感在一些情感反应和作为道德判断所特有的某些显著的结构中表现出来。其基本特征是:一是绝对遵从父母、权威者或年龄较大的人。儿童认为服从权威就是“好”,不听话就是“坏”。二是对规则本身的尊重和顺从,即把人们规定的规则,看作是固定的,不可变更的。皮亚杰将这一结构称为道德的实在论。

第二,从行为的物质后果来判断一种行为的好坏,而不是根据主观动机来判断。例如,认为打碎的杯子数量多的行为比打碎杯子数量少的行为更坏,而不考虑有意还是无意打碎杯子。

第三,看待行为有绝对化的倾向。道德实在论的儿童在评定行为是非时,总是抱极端的态度,或者完全正确,或者完全错误,还以为别人也这样看,不能把自己置于别人的地位看问题。皮亚杰与英海尔德在谈到这个时期的儿童特点时说:“道德实在主义引向客观的责任观,历而对一种行为的评定是看它符合法律的程度,而不管是出于恶意的动机违反这个原则,还是动机好却无意违反了规则。例如,儿童在理解不准撒谎的社会价值之前很外(因为缺乏充分的社会化),在对有意的欺骗与游戏或纯粹的愿望有失真实区别之前,成人就告诉他们不要撒谎。结果说真话就成了儿童主观人格之外的东西,并引起了道德实在论和客观责任观,从而使儿童认为一切诺言的严重性似乎并不是看有意欺骗的程度,而是看实际上跟真实性相差的程度。”

第四,赞成严厉的惩罚,并认为受惩罚的行为本身就说明是坏的,还把道德法则与自然规律相混淆,认为不端的行为会受到自然力量的惩罚。例如,对一个7岁的孩子说,有个小男孩到商店偷了糖逃走了,过马路时被汽车撞倒,问孩子“汽车为什么会撞倒男孩子”,回答是因为他偷了糖。在道德实在论的儿童看来,惩罚就是一种报应,目的是使过失者遭遇跟他所犯的过失相一致,而不是把惩罚

看作是改变儿童行为的一种手段。

第三阶段:自律或合作道德阶段(7-12岁)

皮亚杰认为儿童大约在7-12岁期间进入道德主观论阶段,这个阶段的道德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儿童已认识到规则是由人们根据相互之间的协作而创造的,因而它是可以依照人们的愿望加以改变的。规则不再被当作存在于自身之外的强加的东西。

第二,判断行为时,不只是考虑行为的后果,还考虑行为的动机。研究表明,12岁的儿童都认为,那些由积极和动机支配但损失较大的儿童,比起怀有不良动机而只造成小损失的儿童要好些。由于考虑到行为的动机,因而在惩罚时能注意照顾弱者或年幼者。

第三,与权威和同伴处于相互尊重的关系,儿童能较高地评价自己的观点和能力,并能较现实地判断他人。

第四,能把自己置于别人的地位,判断不再绝对化,看到可能存在的几种观点。

第五,提出的惩罚较温和,更为直接地针对所犯的错误,带有补偿性,而且把错误看作是对过失者的一种教训。

达到自律性道德阶段的儿童,在游戏时不再受年长者的约束,能与同年龄儿童平等地参加游戏,彼此明白自己的立场与对方的立场,共同制定规则,遵守规则,独立举行游戏比赛。皮亚杰认为儿童道德发展的这些阶段的顺序是固定不变的,儿童的道德认识是从他律道德向自律道德转化的过程。他律道德阶段的儿童是根据外在的道德法则进行判断,他们只注意行动的外部结果,不考虑行为的动机,他们的是非标准取决于是否服从面人的命令或规定。这是一种受自身之外的价值标准所支配的道德判断。后期儿童的道德判断已能从客观动机出发,用平等或不平等、公道或不公道等新的标准来判断是非,这是一种为儿童自身已具有的主观的价值所支配的道德判断,属于自律水平的道德。皮亚杰认为只有达到了这个水平,儿童才算有了真正的道德。

七、皮亚杰发生认识论的教育启示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蕴含了许多教育和教学原则,他的阶段论给人们提供了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应该教什么以及怎么教的心理学依据。他对西方教育产生了巨大影响,对于我国当前和以后的教育改革和发展也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1、学生是教学活动中的主体

皮亚杰认为,学生在认识发展过程中处于主体中心位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被动的接受者。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同时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教师对教材的结构、顺序以及课程的安排要考虑学生的接受程度和理解能力,使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真正的学习不是由教师传授给学生,而是出自学生本身,教师要让学生自发地和主动地学习。皮亚杰所说的主动过程有两个含义:一是学生直接作用于他的环境,二是学生在心理上是主动的。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想方设法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2、教学内容应适应儿童的认知发展水平

皮亚杰认为,“教育是从属于受教育者的发展水平的,儿童的水平决定着教育的步调”。学生处于不同阶段其认知发展水平高低不同,每一阶段都有独特的认知结构,表现出与前后各阶段不同的认知能力。过于简单的学习对儿童认知发展起不了很大作用。对于超越特定阶段发展水平的学习,学生不具备相应的认知能力,不能真正理解知识。教师要根据学生认知发展阶段的特点来设计课程和教学,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发展的顺序性、阶段性和适时性,采用符合学生发展水平的方法、内容和形式,提高学习效果。因此,教师要不断地学习学生心理发展理论,掌握新形势下学生的发展特点,安排好教学内容,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教师教学过程中要着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皮亚杰认为,教学不应该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要促进个体心智的发展。教师不能仅仅增加学生的知识量,应该教育学生学习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仅仅为完成教学任务,填鸭式地向学生灌输知识,应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创新精神,要培养探索者,而不仅仅是博学者。

4、教学活动要不断打破学生已有平衡状态,建立新的平衡状态

个体在同化与顺应的过程中,经历平衡—不平衡—平衡实现认知的发展。当个体感受到与自己的预见相冲突的经验时,就被驱使着重新建构自己的认知结构,这时就产生了不平衡,皮亚杰把这种情况称之为打破平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发现一些方法打破学生已有的平衡状态,鼓励学生以自己的方式通过积极的途径重新建立平衡。例如,教师可以提供一些与学生已有经验相关的内容,同时又呈现与已有经验相矛盾的内容,引导学生产生不平衡状态,激发学生探索新知识和解决新矛盾的兴趣,最终获得新的平衡状态,学生的知识经验得以丰富,其认知水平得以提高。

5、增加学生们之间的合作学习

皮亚杰认为“没有与他人在思想上的相互交流和合作,个体永远不能把他的运算集合成一个连贯的整体”。他认为学习中交往的重点应放在学生之间的合作上,而不是竞争上。同学间的相互作用对个体的认知发展起重要作用,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给学生们创造合作学习和讨论的机会。同学之间交流时会出现观点和看法不一致的情况,学生的平衡状态打破后就需要重新建构自己的认知结构。

6、在丰富的探索活动中学习

皮亚杰认为,认识起源于动作,认识是从动作开始的,他讲的动作指的是个体的活动。个体建构认知结构要通过活动而不是知觉与外界环境发生相互作用。他认为“知道一个东西,知道一种事件,不是注视它而形成它的一个心理摹本或意象。知道一个东西就是对它施加动作”。如果学生只有看和听的学习,缺乏直接经验就难以牢固掌握书本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较弱。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只重视自己的活动,还要重视学生的活动。教师应布置情境,提供材料、工具和设备,让学生自由操作、摆弄、实验、观察和思考,自己认识事物,发现问题,得出答案,而不能只是被动地听教师讲演,旁观演示。

7、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皮亚杰认为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主要是成熟、经验、社会环境和平衡。每个个体由遗传带来的生理构造、在成长过程中习得的经验、所处的社会环境以及面对外界不同的平衡过程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导致个体间存在差异。每个学生的认知发展速度和发展水平不同,所以教师不能只考虑全班学生所处的共同的发展阶段的特点,要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水平提供相应的学习内容,提出相适应的进度要求。而且教师要做到因材施教,需要深入了解学生们各自的发展情况。

参考文献:

1.皮亚杰、英海尔德著,吴福元译,《儿童心理学》,商务印书馆,1980年

2.皮亚杰著,卢濬选译,《皮亚杰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

3.皮亚杰著,尚新建等译,《生物学与认识》,三联书店,1989年

4.丁芳、熊哲宏著,《智慧的发生——皮亚杰学派心理学》,山东教育出版社,2009年

5.左任侠、李其维主编,《皮亚杰发生认识论文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

皮亚杰发生认识论的心理发展观

皮亚杰发生认识论的心理发展观 一、让·皮亚杰简介 让·皮亚杰(Jean Piaget,1896—1980),瑞士心理学家,发生认识论创始人。皮亚杰自幼聪慧,十岁就发表了第一个作品,描述他在公园见到的一只患有白血病的麻雀。1918年获得瑞士纳沙特尔大学自然科学博士学位,论文题目为《阿尔卑斯山的软体动物》。在取得博士学位后不久,皮亚杰便转向心理学。皮亚杰于1921年任日内瓦大学卢梭学院实验室主任,1924年起任日内瓦大学教授,1940年任该所所长。皮亚杰还长期担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领导下的国际教育局局长,先后担任过瑞士心理学会、法语国家心理科学联合会主席,并于1954年任第14届国际心理科学联合会主席。1955年,在日内瓦建立“发生认识论国际研究中心”。皮亚杰发生认识论的研究为后来的认知心理学奠定了基础。皮亚杰一生发表论文500多篇,出版专著50多部,其著作被译成各国文字,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儿童心理学家。 皮亚杰代表性著作包括:《发生认识论导论》、《发生认识论原理》、《结构主义》、《生物学与知识》、《智慧心理学》、《儿童的语言和思想》、《儿童的判断和推理》、《儿童关于世界的概念》、《儿童的物理因果概念》、《儿童的道德判断》、《儿童智慧的起源》、《儿童现实概念的构成》、《儿童符号的形成》、《儿童逻辑思维的早期形成》等。 二、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 皮亚杰认知发展学说的核心是“发生认识论”,该理论是一种强调内外因相互作用的发展观。皮亚杰认为“认识既不来源于独立于某一主体之外的客体,也不来源于独立于客体之外的某一主体。它来源于主体与客体间不能分离的相互作用,或用更普通的话讲,来源于机体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皮亚杰认为,心理发展的实质是主体对客体环境的适应,适应的本质在于取得主体与环境的平衡。心理、智力、思维既不起源于先天的成熟,也不起源于后天的经验,而是起源于主体的动作,动作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中介;心理发展的过程是主体自我选择、自我调节的主动建构过程。“自我调节系统勇敢地面对环境,但不受它的左右,这一系统仍然运用环境所提供的信息,而不是忽略它,或者把自己的程序强加给环境”。 三、影响心理发展的基本因素 皮亚杰认为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主要有四种,即成熟、经验、社会环境和平衡化。 (一)成熟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基本观点

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基本观点 (一)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基本观点 皮亚杰在从事智力测验的研究过程中发现,所有儿童对世界的了解都遵从同一个发展顺序,在认知过程中犯同类的错误,得出同样的结论。年幼儿童不仅比年长儿童或成人“笨”,而且他们是以完全不同的思考方式进行思维的。为了更好地了解儿童的思维,他放弃了标准化测验的研究方法,开用临床法研究儿童智力的先河。通过细致的观察、严密的研究,皮亚杰得出了关于认知发展的几个重要结论。其中最重要的是他提出人类发展的本质是对环境的适应,这种适应是一个主动的过程。不是环境塑造了儿童,而是儿童主动寻求了解环境,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中,通过同化、顺应和平衡的过程,认知逐渐成熟起来。皮亚杰认为智力结构的基本单位是图式,它是指有组织的思考或行动的模式,是用来了解周围世界的认知结构。同化是指个体将外界信息纳入到已有的认知结构的过程,但是有些信息与现存的认知结构不十分吻合,这时个体就要改变认知结构,这个过程即是顺应。平衡是一种心理状态,当个体已有的认知结构能够轻松地同化环境中的新经验时,就会感到平衡,否则就会感到失衡。心理状态的失衡驱使个体采取行动调整或改变现有的认知结构,以达到新的平衡。平衡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个体在平衡—失衡—新的平衡中,实现了认知的发展。 皮亚杰认为个体从出生至儿童期结束,其认知发展要经过四个时期:(1)感知运动阶段(出生至二岁),个体靠感觉与动作认识世界;(2)前运算阶段(二至七岁),个体开始运用简单的语言符号从事思考,具有表象思维能力,但缺乏可逆性;(3)具体运算阶段(七至十一二岁),出现了逻辑思维和零散的可逆运算,但一般只能对具体事物或形象进行运算;(4)形式运算阶段(十一二至十四五岁),能在头脑中把形式和内容分开,使思维超出所感知的具体事物或形象,进行抽象的逻辑思维和命题运算。皮亚杰在进行上述年龄阶段的划分时,提出下列重要原理:(1)认知发展的过程是一个结构连续的组织和再组织的过程,过程的进行是连续的,但它造成的后果是不连续的,故发展有阶段性;(2)发展阶段是按固定顺序出现的,出现的时间可因个人或社会变化而有所不同,但发展的先后次序不变;(3)发展阶段是以认知方式的差异而不是个体的年龄为根据。因此,阶段的上升不代表个体的知识在量上的增加,而是表现在认知方式或思维过程品质上的改变。 小学生正处于皮亚杰所说的具体运算阶段。这个时期儿童思维的主要特征是,对于具体的事物或情境能够按照逻辑法则进行推理。具体来说,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思维具有可逆性,能够完成守恒任务 守恒是指物体某方面的特征(如重量或体积),不因其另一方面的特征(如形状)改变而改变。皮亚杰设计了一系列守恒实验,其中最著名的是液体守恒实验。当着儿童的面向两个大小完全相同的杯A和B中注入相同高度的水,并问儿童两个杯子中的水是否一样多,在得到肯定的答复后,由实验者或儿童将A杯的水倒入另一个较矮且粗的杯子C中,问儿童,A杯和C杯中的水是否一样多。 处于前运算阶段的儿童往往有两种表现,一种是不能达到守恒,他们有集中化倾向,即考虑问题只将注意集中在事物的一个方面,而忽略了其他方面,顾此失彼,造成对问题的错误的解释。如儿童会认为A杯中的水多,因为它高。另一种表现是接近守恒但尚未成功,儿童注意到不同的维度,但不能同时考虑,在心理上感到困惑。如儿童一会儿说A杯中水多,因为它高;一会儿又说C杯中水多,因为它宽。 儿童大概到七岁,进入了具体运算阶段时,能够掌握液体的守恒。他们运用三种形式的论断达到守恒。第一,同一性论断。儿童认为既没增加水,又没拿走水,因此它们是相等的。第二,互补性论断。儿童认为宽度的增加补偿了高度的下降。第三,可逆性论断。儿童认为可将C杯中的水倒回原来的B杯中,因此是相同的。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认知发展理论(Cognitive-developmental theory或Theory of Cognitive Development)是著名发展心理学让·皮亚杰所提出,被公认为20世纪发展心理学上最权威的理论。所谓认知发展是指个体自出生后在适应环境的活动中,对事务的认知及面对问题情境时的思维方式与能力表现,随年龄增长而改变的历程。皮亚杰的研究方法不采用当时流行的等实验组及多人资料统计的方式,而采用对于个别儿童(他自己的女儿)在自然的情境下连续、细密的观察纪录他们对事物处理的智能反应,属于质的研究。而他这种研究方式,广为现时儿童心理学家所采用。 儿童心理发展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摆脱了遗传和环境的争论和纠葛,旗帜鲜明地提出内因和外因相互作用的发展观,即心理发展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主客体相互作用主要表现如下: 第一,在心理发展中,主体和客体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即两者相互依存,缺一不可。 第二,主体和客体相互转化的互动关系。先天遗传因素具有可控性和可变性,在环境的作用下,可以改变遗传特性 第三,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受个体主观能动性的调节。心理发展过程是主体自我选择、自我调节的主动建构过程。 认知发展本质的适应理论和主动建构学说 皮亚杰认为智力的本质是适应,“智慧就是适应”,“是一种最高级形式的适应”。他用四个基本概念阐述他的适应理论和建构学说,即图式、同化、顺应和平衡。 1.图式 图式即认知结构。“结构”不是指物质结构,是指心理组织,是动态的机能组织。图式具有对客体信息进行整理、归类、改造和创造的功能,以使主体有效地适应环境。认知结构的建构是通过同化和顺应两种方式进行的。 2.同化 是主体将环境中的信息纳入并整合到已有的认知结构的过程。同化过程是主体过滤、改造外界刺激的过程,通过同化,加强并丰富原有的认知结构。同化使图式得到量的变化。 3.顺应 是当主体的图式不能适应客体的要求时,就要改变原有图式,或创造新的图式,以适应环境需要的过程。顺应使图式得到质的改变。 同化表明主体改造客体的过程,顺应表明主体得到改造的过程。通过同化和顺应建构新知识,不断形成和发展新的认知结构。

关于从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看计划行为理论(1)

关于从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看计划行为 理论(1) 论文摘要:计划行为理论是社会心理学中的一个著名的态度行为关系理论,能够帮助我们理解人是如何改变自己的行为模式的。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能够很好的解释主客体相互作用过程中个体心理所发生的动态变化。本文从皮亚杰的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角度探讨了计划行为理论结构模型的内部机制、理论变量的发展问题以及运用该理论进行行为干预的关键要点,希望能给研究计划行为理论和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的研究者提供参考。 论文关键词:计划行为理论主客体相互作用认识结构 1.引言 计划行为理论是Ajzen于1991年正式提出的社会心理学中一个著名的理论,该理论认为,行为不能只由态度来解释和预测,而是取决于其意向和知觉行为控制,行为意向的前因变量又包括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此理论不仅涉及到行为意向这个内在的心理准备状态,同时还加入了与外在环境交互作用的影响,大大提高了对行为的解释和预测力。该理论模型在国内外已被广泛用于多个行为领域的研究,得到了大多数研究结果的支持,但同时也受到了不少研究结果的挑战,遭到不少学者的质疑。

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主要研究作为认识形成的基础的认识结构和探索知识发展过程中新知识形成的心理机制问题,而计划行为理论中的行为信念、规范信念和控制信念等其实也是一种认识结构,就是皮亚杰理论中的“图式”,所以我们可从皮亚杰发生认识论的角度来探讨计划行为理论中的主要变量。计划行为理论研究态度、行为规范等变量对行为发生的解释力和预测力,而人们不断做出或改变各种行为决策的过程从某种角度来说也是一个不断适应环境,心理不断发展的过程。皮亚杰的认识论也称“相互作用论”,因为它既强调内外因的相互作用,又强调在这种相互作用中心理不断产生质和量的变化,能够很好的解释主客体相互作用过程中个体心理所发生的动态变化。因此,本文简述计划行为理论的基本内涵,从皮亚杰发生认识论的角度去研究计划行为理论,希望能够加深我们对一些计划行为理论问题的理解,同时也加深对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的理解。 2.计划行为理论结构模型 计划行为理论是目前较著名的态度行为关系理论,是由理性行为理论延伸出来的。该理论认为:行为发生与否的最重要影响因素是人们的行为意向,即是否有意图或打算采取行动,而行为意向则由两个基本因素所决定:个体对行为的态度和主观规范。行为态度是指个人对于表现特定行为的正面的或负面的评价,如吸烟者是否对戒烟持有积极态度。而

对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学习心得

对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学习心得 认知发展理论是著名发展心理学家让·皮亚杰所提出的,被公认为20世纪发展心理学上最权威的理论。他指出认知发展是指个体自出生后在适应环境的活动中,对事物的认知及面对问题情境时的思维方式与能力表现,随年龄增长而改变的历程。皮亚杰的研究方法不采用当时流行的等实验组及多人资料统计的方式,而采用对于个别儿童(他自己的女儿)在自然的情境下连续、细密的观察纪录他们对事物处理的智能反应,属于质的研究。而他这种研究方式,广为现时儿童心理学家所采用。 对于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经过我们近期学习,深深的体会到:当老师不懂儿童心理学史肯定当不好的。人总是积极地试图学习。皮亚杰指出,儿童是积极的学习者,他们会主动去思考有关外部世界的知识。皮亚杰眼中的儿童通过对自己的假设进行检验来发现周围事物是怎么运作的。由此,皮亚杰得出了对人的根本看法:人生而有理性,人总是企图了解周围世界。这强调了儿童对于知识的主动性和能动性。那么儿童如何获得新知识?皮亚杰认为,儿童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探索精神和好奇心,具有理解客观世界的内在欲望,这便是其探究世界的内部动机。正是这个内在动力驱使儿童主动、积极地发现知识。至于如何获得新知识,皮亚杰的认知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儿童通常是在自身经验的基础上建构自己的知识。如果教师仅仅是给学生解释概念,那么学生掌握的也不过是“死的知识”,因而,学生需要亲身探索和经历事物的机会。其次,他以儿童扔玩具为例,认为这一在父母眼里调皮的行为极有可能是儿童在体验物体的重力现象以及自由落体的过程。 除此之外,皮亚杰提出了智力发展的四个阶段,认为每一阶段都有其独特的认知结构。他认为发展是一个不断建构的过程,需要在前一阶段发展的基础上才可能出现进一步的发展。因此,智力的塑造是有条件的,它必须遵循智力发展的阶段来设计课程。教学不能超越儿童的发展阶段搞拔苗助长。结合我们现在的教育设计,这一点做的还是有些不足,我们应该结合理论与实际开发新的设计。 对于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我认为可以充分利用在现代教育中,希望以后可以有实践的机会来证明理论的正确。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 皮亚杰主张认知发展不是能够被教的,但他的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理论,向人们展示了一个丰富、复杂而又有规律的儿童心理发展的世界,表现了儿童认知发展的一般模式,为教育工作者更好地了解儿童,促进儿童认知发展提供了理论依。 皮亚杰不主张教给儿童那些明显超出他们发展水平的材料,反对人为地或无根据地加速儿童的发展。认为以往的教育忽视了儿童与成人认识活动的质的区别,主观地以成人的思维方式去教儿童。教师应仔细观察儿童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正确判断儿童所处的思维发簪水平,相应地调整教学,使之与学生的水平相适应。 皮亚杰反对那种教师主动教却处于消极状态的教学活动。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环境,,引导学生主动探讨,亲自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促进他们建构知识。同时,为学生设计一些社会互动活动,提供概念的实例,为认知发展过程提供环境资源。 基于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教育界提出几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主要为活动法、自我发现法、认知冲突法、同伴影响法等。(以下参见吴庆麟《教育心理学——献给教师的书40页》 活动法——皮亚杰认为智慧发源于动作,而主体的活动(动作)就是连接主客体的桥梁,也是智慧根本的来源。在教学中实施活动原则,就应该放手让儿童动手动脑,探索外物,获得丰富的逻辑——数理经验,通过反省抽象逐步形成、发展自己的认知结构。对教师来说,强调活动就意味着应着眼于儿童的认知结构发展,而不拘泥于某一事物的精确记忆。 自我发现法——依据皮亚杰理论,儿童自己发现的东西才能积极地被同化,继而产生深刻的理解。要实施自我发现教学,教师要根据儿童认知发展水平来创设适当的教学情境,给儿童自我探索、自我发现的机会,使儿童通过积极的同化和顺应,获取对外界事物的认识。 认知冲突法(失衡法)——是让儿童学习那些与自己已经具有的知识有所不同的新事物。运用该方法,要注意材料引发的认知冲突的适当性,即材料的适度新颖原则,这样才能激发儿童求知的欲望,增强学习动机。 同伴影响法——皮亚杰一贯重视儿童之间的互教和相互影响。儿童之间彼此交流看法,可以使他们不断了解他人的观点,在同一认知水平上的其他儿童似乎比成人更能够促进儿童从自我中心中解脱出来。因此,鼓励儿童多与自己年龄相仿的同伴一起活动、一起学习,可以有效促进儿童认知水平的发展。 新皮亚杰理论对皮亚杰理论提出的批评: 1.生物化倾向以及忽视社会文化影响; 2.缺少积极的教育意义;不主张通过学习加速儿童认知发展过程,不重视教育对儿 童认知发展的作用; 3.低估了儿童的综合能力。研究表明,当幼儿遇到困难任务时,他们的认识表现与年长儿童和成人的接近程度比皮亚杰估计的要高;

皮亚杰的发展心理学理论

皮亚杰的发展心理学理论 皮亚杰心理学的理论核心是“发生认识论”。主要是研究人类的认识(认知、智力、思维、心理的发生和结构)。他认为,人类的认识不管多么高深、复杂;都可以追溯到人的童年时期,甚至可以追溯到胚胎时期。儿童出生以后,认识是怎样形成的,智力、思维是怎样发生发展的,它是受哪些因素所制约的,它的内在结构是什么,各种不同水平的智力、思维结构是如何先后出现的,等等。所有这些,就是皮亚杰心理研究所企图探索和解答的问题。 皮亚杰解答这些问题的主要科学依据是生物学、逻辑学和心理学。他认为,生物学可以解释儿童智力的起源和发展,而逻辑学则可以解释思维的起源和发展。生物学、逻辑学和心理学一道,是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和智力(思维)心理学的理论基础。 1 发展的实质和原因 (1)皮亚杰的发展观 在心理学、特别是发展心理学上,由于各种不同的观点,因而有各种不同的发展理论,皮亚杰在他的《智力心理学》一书中,对此作了详细的论述。他例举了五种重要的发展理论:①只讲外因不讲发展的,如英国罗素的早期观点;②只讲内因不讲发展的,如卡尔·彪勒(KarlBu·Dhler)的早期观点; ③讲内因外因相互作用而不讲发展的,如格式塔学派;④既讲外因又讲发展的,如联想心理学派;⑤既讲内因又讲发展的,如桑代克的尝试错误学说。而皮亚杰则认为他和这五种发展理论不同,他自己是属于内外因相互作用的发展观,即他既强调内外因的相互作用,又强调在这种相互作用中心理不断产生量和质的变化。 (2)心理发展的本质和原因 皮亚杰认为,心理、智力、思维,既不是起源于先天的成熟,也不是起源于后天的经验,而是起源于主体的动作。这种动作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的适应(adaptation)。主体通过动作对客体的适应,乃是心理发展的真正原因。皮亚杰从生物学的观点出发,对适应作了具体的分析。他认为,个体的每一个心

(完整版)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对教育的启示

皮亚杰发生认识论的教育启示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蕴含了许多教育和教学原则,他的阶段论给人们提供了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应该教什么以及怎么教的心理学依据。他对西方教育产生了巨大影响,对于我国当前和以后的教育改革和发展也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一)学生是教学活动中的主体 皮亚杰认为,学生在认识发展过程中处于主体中心位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被动的接受者。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同时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教师对教材的结构、顺序以及课程的安排要考虑学生的接受程度和理解能力,使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真正的学习不是由教师传授给学生,而是出自学生本身,教师要让学生自发地和主动地学习。皮亚杰所说的主动过程有两个含义:一是学生直接作用于他的环境,二是学生在心理上是主动的。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想方设法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二)教学内容应适应儿童的认知发展水平 皮亚杰认为,“教育是从属于受教育者的发展水平的,儿童的水平决定着教育的步调”。学生处于不同阶段其认知发展水平高低不同,每一阶段都有独特的认知结构,表现出与前后各阶段不同的认知能力。过于简单的学习对儿童认知发展起不了很大作用。对于超越特定阶段发展水平的学习,学生不具备相应的认知能力,不能真正理解知识。教师要根据学生认知发展阶段的特点来设计课程和教学,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发展的顺序性、阶段性和适时性,采用符合学生发展水平的方法、内容和形式,提高学习效果。因此,教师要不断地学习学生心理发展理论,掌握新形势下学生的发展特点,安排好教学内容,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教师教学过程中要着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皮亚杰认为,教学不应该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要促进个体心智的发展。教师不能仅仅增加学生的知识量,应该教育学生学习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仅仅为完成教学任务,填鸭式地向学生灌输知识,应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创新精神,要培养探索者,而不仅仅是博学者。 (四)教学活动要不断打破学生已有平衡状态,建立新的平衡状态

皮亚杰认知发展观

教育心理学 CONTRACTED WIND POWERPOINT TEMPLATE DESIGNS CONTRACTED WIND POWERPOINT TEMPLATE DESIGNS CONTRACTED WIND POWERPOINT TEMPLATE DESIGNS CONTRACTED WIND POWERPOINT TEMPLATE DESIGNS

第二章学生心理

THE HEADLINE 学生心理发展与教育之间存在着比较复杂的相互依存的关系。 首先教育对儿童心理发展起着主导作用,但教育仅仅是心理发展的主要条件,先天的素质,家庭环境,社会环境也可能对学生心理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其次教育必须以学生心理发展的水平和特点为依据。要遵循教学的准备性原则。所谓准备性原则又称量力性原则和可接受原则,根据学生原有的准备状态进行新的教学。准备状态是指学生在从事新的学习时,原有的知识水平和原有的心理发展水平对新学习的适合性。

THE HEADLINE (一)建构主义的发展观 皮亚杰在其发生认识论的基础上,将生物学的原则和方法引入人类发展的研究中,形成了迄今为止极具影响力的儿童认知发展理论。 在皮亚杰看来,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儿童对周围环境的操纵以及与周围环境的积极互动。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建构中,促进了其内部心理结构的不断变化 一、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观 第一节学生的认知发展

THE HEADLINE (一)建构主义的发展观 1.图式 图式就是他用来描述智慧和认知结构的一个特别重要的概念。皮亚杰对图式的定义是一个有组织的,可重复的行为和思维模式。随着年龄的增长及机能的成熟,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儿童通过同化,顺应和平衡的作用使图式不断得到改造,认知结构不断发展 一、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观 第一节学生的认知发展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观与教育1

姓名:吴铭 学号:1025531213001 专业:应用心理学 恩施奥鹏远程教育学习中心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观与教育 摘要 皮亚杰(jean piaget,1896—1980)是瑞士著名心理学家和哲学家,也是20世纪杰出的心理学家,他在20世纪60年代初创立的独具特色的认知发展观,对教育产生了巨大的积极影响。 关键词:皮亚杰,认知发展观,教育 皮亚杰(jean piaget,1896—1980)是瑞士著名心理学家和哲学家,也是20世纪杰出的心理学家,他在20世纪60年代初创立的独具特色的认知发展观,对教育产生了巨大的积极影响。 一、皮亚杰认知发观的基本观点 (一)建构主义发展观 建构主义的发展观主要代表有皮亚杰等.皮亚杰是把建构思想引进心理学的第一人.该理论强调儿童心理(智力,思维)既不是起源于先天的成熟,也不是起源于后天的经验,而是起源于主体的动作.这种动作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适应,这也是儿童心理发展的真正原因.适应的本质在于主体取得自身与环境之间的平衡,达到平衡的具体途径是同化和顺应.同化是指主体将其所遇到的外部信息直接纳入到现有的认知结构中去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知识在头脑中只发生了量变,认知结构本身并没有改变. 顺应是指主体通过调整自己的认知结构,以使其与外界信息相适应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新知识的增加使认知结构本身发生了变化,即知识在头脑中发生了质变. 同化和顺应是两个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过程.同一认知活动中常常既包括同化又包括顺应,只是在有些活动中同化占主要地位,而在另一些活动中顺应占主要地位. 皮亚杰认为,儿童的认知结构就是通过这种同化,顺应的手段不断地从平衡 -不平衡-平衡的运动中获得发展的. 他们认为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有生物因素,个体与社会的相互协调因素,教育因素. 皮亚杰认为,儿童认知发展还具有阶段性特点.这种阶段性特点包含以下几方面

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原理》

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原理》内容简介: 发生认识论原理》一书是皮亚杰在1970年出版的一本理论性著作,较集中、系统地阐述了他对于认识论的观点。他指出:“发生认识论的特有问题是认识的成长问题”,而研究认识的发生发展是认识论不可缺少的一个部份;并指出发生认识论的第一个特点是研究各种认识的起源;第二个特点是:“它的跨专业性质”。 本书共包括三章: 第一章根据对心理的发生发展的分析,讨论认识的发展和形成。皮亚杰认为:“传统的认识论只顾到高级水平的认识,换言之,只顾到认识的某些最后结果”,看不到认识本身的建构过程;他自己则是从其心理的发生发展来分析认识。 第二章,分析了获得认识的生物学前提,也就是认识在机体方面的起源和机制问题。 第三章则对一些古典认识论问题作了考查,他认为各门科学都应有自己的认识论,但认识总是一种继续不断的建构。 《发生认识论原理》 皮亚杰,瑞士著名心理学家,兼通哲学、数学、逻辑学、物理学、生物学、社会学、语言学和科学史。生于瑞士的纳沙特尔。1924-1954年,任日内瓦大学教授,1940年起任日内瓦大学卢梭学院院长,兼实验心理学讲师和心理实验室主任。1954年,当选为第十四届国际心理学会主席。1955―1972年,任日内瓦“发生认识论国际研究中心”主任,创立并领导了日内瓦学派。一生的著述很多,主要著作有:《逻辑通论》(1949)、《发生科学认识论导论》(1950)、《儿童心理学》(1966)、《结构主义》(1968)、《发生认识论原理》(1970)等。

《发生认识论原理》一书是一本较集中、系统地阐述皮亚杰的认识论观点的理论性著作。在本书中,作者阐述的主要观点是:对认识的心理发生的研究是进行认识论分析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认识的结构既不是在客体中预先形成了的,也不是在主体中预先形成了的。认识的获得必须用一个将结构主义和建构主义紧密地连结起来的理论来说明。本书是皮亚杰在哥伦比亚大学哲学系所作的四篇讲演的基础上整理而成的,共有三章和两个序言。中译本由王宪钿等翻译,1981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约十六万字。 认识的形成 任何关于认识发展的研究,凡追溯到其根源的(暂不论它的生物前提),都会有助于对认识最初是如何发展的这个尚未解决的问题提供答案。如果局限于对这个问题的古典论述,人们就只能问:是否所有的认识信息都来源于客体,以致如传统经验主义所假定的那样,主体是受教于在他以外之物的;或者相反,是否如各式各样的先验主义或天赋论所坚持的那样,主体一开始就具有一些内部生成的结构,并把这些结构强加于客体。有的还假定首先存在着在主体到客体、客体到主体之间起着中介作用的一些中介物(知觉或概念)。 然而心理发生学分析的初步结果,似乎是与上述这些假定相矛盾的方面,认识既不是起因于一个有自我意识的主体,也不是起因于业已形成的(从主体的角度来看)、会把自己烙印在主体之上的客体;认识起因于主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这种作用发生在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中途,因而同时既包含着主体又包含着客体。关于认识的头一个问题就将是关于这些中介物的建构问题:这些中介物从作为身体本身和外界事物的接触点开始,循着由外部和内部所给予的两个互相补充的方向发展。对主客体的任何妥当的详细说明正是依赖于中介物的这种双重的逐步建构。 一开始起中介作用的并不是知觉,而是活动本身。活动又可分为先后两个相继的时期:在全部言语或者全部表象性概念以前的感知运动活动时期,和由言语和表象性概念这些新特性所形成的活动的时期。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和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和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和道德发展阶段理论无论是在教师资格考试还是在教师招聘考试中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考点,鉴于有些学员在学习时缺乏对于知识的归纳和总结,本文将将皮亚杰的两个阶段理论进行归纳便于学员理解和记忆。 皮亚杰把儿童的认知发展分成以下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感知运算阶段(感觉-动作期,0-2岁):这个阶段的儿童的主要认知结构是感知运动图式,儿童借助这种图式可以协调感知输入和动作反应,从而依靠动作去适应环境。通过这一阶段,儿童从一个仅仅具有反射行为的个体逐渐发展成为对其日常生活环境有初步了解的问题解决者。这一阶段儿童还获得了客体永恒性(9-12个月),客体永恒性是指儿童理解了物体是作为独立实体而存在的。 第二阶段:前运算阶段(前运算思维期,2-7岁):儿童将感知动作内化为表象,建立了符号功能,可凭借心理符号(主要是表象)进行思维,从而使思维有了质的飞跃。这一阶段儿童认知发展的主要特征表现为:①出现了语词或其他符号,开始出现表象和形象图式; ②儿童的概念是具体的、动作的,而非抽象的,思维具有不可逆性;③认为外界一切事物都是有生命的——泛灵论;④一切以自我为中心。指不能从对方的观点考虑问题,以为每个人看到世界正如他自己所看到的一样 第三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具体运算思维期,7-11岁):在本阶段内,儿童的认知结构由前运算阶段的表象图式演化为运算图式。具体运算思维的特点:具有守恒性、去自我中心性和可逆性。皮亚杰认为,该时期的心理操作着眼于抽象概念,属于运算性(逻辑性)的,但思维活动需要具体内容的支持。 第四阶段:形式运算阶段(形式运算思维期,从11岁开始一直发展):这个时期,儿童思维发展到抽象逻辑推理水平。其思维形式摆脱思维内容,形式运算阶段的儿童能够摆脱现实的影响,关注假设的命题,可以对假言命题作出逻辑的和富有创造性的反映。同时儿童可以进行假设一演绎推理。 皮亚杰把儿童的道德发展分成以下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前道德阶段(1-2岁):儿童处于感觉运动时期,行为多与生理本能的满足有关,无任何规则意识,因而谈不上任何道德观念发展。 第二阶段:他律道德阶段(2-8岁):儿童主要表现为以服从成人为主要特征的他律道德,故又称为服从的阶段。又可分两个阶段:(1)自我中心阶段(2-5岁):这一阶段儿童处于前运算思维阶段。其特点是单向、不可逆的自我中心主义,片面强调个人存在及个人的意见和要求。(2)权威阶段(5-8岁)思维正由前运算思维向具体运算思维过渡,以表象思维

(完整版)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及实例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及实例 儿童认知发展研究发端于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的有关研究。 一.认知发展的实质皮亚杰提出认知发展的实质是适应,儿童的认知是在已有图式的基础上,通过同化,顺应和平衡,不断从低级向高级发展。 其中,图式:是指儿童对环境进行适应的认知结构;同化:是指个体利用已有的图式把新的刺激纳入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去的过程;顺应:是指儿童改变已有的图式或形成新的图式适应新刺激的认知过程,通过顺应个体的认知能力达到新水平;平衡:指同化和顺应间的均衡。同化是图式发生量变的过程,顺应是图式发生质变的过程。 举例说明:比如给床边放一个玩具,当小孩看到时会伸手去抓它,多次之后最终拿到玩具。这就是同化的过程;然而如果将玩具放入靠近床中心的位置,这时小孩看到时仍然会用手去抓(即使他原有的认知结构),但多次抓取之后他未能拿到玩具,这时他发现把床单拽着抖动时玩具会往床边动(即形成了新的认知结构),这时他便拿到了玩具。这就是顺应的过程。过后他就会想当玩具在床边时,我只需伸手去抓就可得到,而当玩具在床中间时就需通过抖动床单来获得,这时便建立起同化—顺应之间的平衡。 二.影响认知发展的因素: 1.成熟:指机体的成长,特别是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成熟。 2.练习与习得经验:指个体对物体施加动作过程中的练习和习得的 经验。 3.社会性经验:社会环境中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社会文化的传

递。 4.平衡化个体在与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的自我调节。是心理发展的决定因素。 三: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皮亚杰将人的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前运算,具体运算,形式运算阶段。即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一)感知运动阶段(0-2岁) 仅靠感觉和动作适应外部环境,应付外界事物。语言和表象尚未完全形成。 特点:(1)通过探索感知与运动之间的关系来获得动作经验; ⑵获得了客体的永恒性(9?12个月)。客体永恒性就是指当事物不在眼前时,依然能够认识到事物是存在的。 举例说明:爸爸离开了,没有获得客体永恒性的儿童,不 能认识到爸爸依然存在,以为爸爸从此消失,不会有找的行为;获得客体永恒性的儿童能够认识到爸爸是存在的,就会去找。 3?理解原则和规则,但只能刻板遵守规则,不敢改变; 4?思维具有可逆性(儿童思维发展的最重要特征)。 (二)前运算阶段(2-7岁)特点:1.万物有灵论”也叫泛灵论)举例说明: 3 岁的小孩子会在自己吃饭的时候,喂洋娃娃吃饭, 认为洋娃娃不吃饭就会和自己一样饿。 2.一切以自我为中心,只会站在自己的角度思考问题

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及其教育意义

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及其教育意义 1、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基本观点 皮亚杰在从事智力测验的研究过程中发现,所有儿童对世界的了解都遵从同一个发展顺序,在认知过程中犯同类的错误,得出同样的结论。年幼儿童不仅比年长儿童或成人“笨”,而且他们是以完全不同的思考方式进行思维的。为了更好地了解儿童的思维,他放弃了标准化测验的研究方法,开用临床法研究儿童智力的先河。通过细致的观察、严密的研究,皮亚杰得出了关于认知发展的几个重要结论。其中最重要的是他提出人类发展的本质是对环境的适应,这种适应是一个主动的过程。不是环境塑造了儿童,而是儿童主动寻求了解环境,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中,通过同化、顺应和平衡的过程,认知逐渐成熟起来。 皮亚杰认为智力结构的基本单位是图式,它是指有组织的思考或行动的模式,是用来了解周围世界的认知结构。同化是指个体将外界信息纳入到已有的认知结构的过程,但是有些信息与现存的认知结构不十分吻合,这时个体就要改变认知结构,这个过程即是顺应。平衡是一种心理状态,当个体已有的认知结构能够轻松地同化环境中的新经验时,就会感到平衡,否则就会感到失衡。心理状态的失衡驱使个体采取行动调整或改变现有的认知结构,以达到新的平衡。平衡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个体在平衡—失衡—新的平衡中,实现了认知的发展。 2、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教育意义 皮亚杰认为知识的获得是儿童主动探索和操纵环境的结果,学习是儿童进行发明与发现的过程。他认为教育的真正目的并非增加儿童的知识,而是设置充满智慧刺激的环境,让儿童自行探索,主动学到知识。这意味着我们在教育中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不要把知识强行灌输给学生,相反,要设法向儿童呈现一些能够引起他们的兴趣、具有挑战性的材料,并允许儿童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问题。皮亚杰认为认知发展是呈阶段性的,处于不同认知发展阶段的儿童其认识和解释事物的方式与成人是有别的。因此要了解并根据儿童的认知方式设计教学,如果忽视儿童的成长状态,一味按照成人的想法,只会给儿童带来压力和挫折,让他们感到学习是一件痛苦而不是有趣的事,扼杀了儿童学习的欲望与好奇心。皮亚杰对认知发展阶段的划分是以个体认知方式而非年龄为标准的,个体认知发展的速率是不同的,有快有慢,并不是同样年龄的儿童其认知水平就是相同的。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个别差异,做到因材施教。皮亚杰很重视社会交往对儿童认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经典实用)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任何理论和思想的产生都不是“灵光一现”,而必然有它的背景和源头。皮亚杰理论的产生也不例外。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是发展理论中最重要、最详尽和最富争议的理论。在过去的几十年间,他一直是儿童认知发展领域最杰出的代表人物之一,其理论内容的广延性和对实际研究的启发意义举世公认。皮亚杰对认知发展研究的特殊兴趣是出于将儿童的认知发展看作是沟通生物学与认识论的桥梁,他认为通过对儿童个体认知发展的了解可以揭示整个人类认识发展的规律,这即是他的“发生认识论”的基础。 一、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一)儿童心理发展的实质和原因 皮亚杰在他的《智慧心理学》一书中[12],列举了五种具有代表性的儿童心理发展理论:只讲外因不讲发展的,如英国哲学家罗素的早期观点;只讲内因不讲发展的,如彪勒的思维研究;讲内外因相互作用而不讲发展的,如格式塔心理学派;既讲外因又将发展的,如联想主义心理学派;既讲内因又讲发展的,如桑代克的试误说。皮亚杰认为儿童心理发展是内因与外因的相互作用,在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儿童心理产生量变和质变,从而得到发展。儿童心理既不是起源于先天的成熟,也不是起源于后天的经验,而是起源于主体的动作。这种动作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的适应。主体通过动作对客体的适应,是儿童心理发展的真正原因。个体的每一个动作,无论是指向外部的,还是内化了的思维动作,都是一种适应。适应的本质在于取得有机体与环境的平衡,适应依赖于有机体的同化和顺应两种机制的协调,这种协调需要一种自我调节机制。 生物学意义上的适应,一般有两种含义:一是指状态;二是指过程。皮亚杰主张把适应理解为一种动态的平衡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机体被环境不断影响着,但同时有机体产生的变化又增加了有机体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其结果就更利于有机体的生存。生物的适应机能又同其组织机能密不可分,他们同为任何生物体的两种机能。生物的组织机能使有机体保持自身的稳定性和一致性,它是维持生物体的完整系统所必须的。 皮亚杰将生物体物质层次上的组织机能和适应延伸到心理的层次上。他认为这两个层次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皮亚杰实际上采取的是一种泛化的适应论,他认为适应不仅限于生物界。个体的每一个心理的反应,不管是指向外部的动作,还是内化的思维动作,都是一种适应。适应的本质在于取得机体与环境的平衡。皮亚杰认为适应是通过两种形式实现的;一种是同化,就是把外界元素整合到一个正在形成或已经形成的结构之中,以加强和丰富主体的动作。另一种就是顺应,即同化性的结构或格式受到它所同化的元素的影响而发生改变,也就是说,顺应是改变主体动作以适应客体的变化。个体通过同化和顺应这两种形式来适应环境达到有机体与环境的平衡。如果有机体和环境之间失去平衡,就需要改变行为以重建平衡。这种不断的平衡→不平衡→再平衡的过程,就是适应的过程,也就是儿童心理发展的本质和原因[13]。 皮亚杰认为同化和顺应具有对立统一的关系。只有同化而没有顺应就谈不上发展,而同化如果没有它的对立面—顺应的存在,它本身也不能单独存在。二者的动态平衡作用,推动着儿童心理不断向前发展。 (二)儿童心理发展的机制(认识发展结构) 皮亚杰认为任何认识过程都包含一定的认识发展结构。它们分别是图式(schemes)、同化(assimilation)、顺应(accommodation)和平衡(equilibrium)。 1.图式 认知结构是指个人在感知和理解客观事物的基础上,在头脑中形成的一种内在的心理结构。

(完整版)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及其教育启示和评价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 (一)认知发展观:皮亚杰认为,发展是一种在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实现的意义建构。他用图式、同化、顺应和平衡来解释这一过程。图式,是指儿童对环境进行适应的认知结构。同化,是指儿童利用已有的图式把新刺激纳入到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去。顺应,是指儿童通过改变原有的图式或形成新图式的方式适应新刺激。平衡,是指同化作用和顺应作用两种机能的平衡。不断发展着的平衡状态,就是整个心理的发展过程。 (二)发展阶段论:皮亚杰把个体从出生到成熟的发展过程分为四个阶段。1.感知运动阶段(0~2岁):儿童主要通过感知运动图式与外界发生相互作用,一般在9-12月,儿童获得客体永恒性。2.前运算阶段(2~7岁):儿童进入智慧发展阶段,思维已表现出了符号性的特点,但其思维具有具体形象性、不可逆性、自我中心等特征,尚未获得守恒的概念。存在泛灵论的思维。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儿童具有了明显的符号性和逻辑性,能进行简单的逻辑推演,克服了思维的自我中心性,获得了守恒的概念,思维可逆。但这一阶段儿童的思维活动仍局限于具体的事物及日常经验,缺乏抽象性。4.形式运算阶段(1l、12~15、16岁):儿童总体的思维特点是能够提出和检验假设,能监控和内省自己的思维活动,思维具有抽象性,思维可逆和补偿。 (三)影响发展的因素a.成熟:指机体的成长,特别是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成熟b.练习和经验:指个体对物体施加动作过程中的练习和习得的经验。c.社会性经验:社会环境中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社会文化的传递。d.平衡化;个体在与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的自我调节。是心理发展的决定因素。 (1)皮亚杰发展理论对教育工作的启示 皮亚杰的发展理论对教育教学实践,对教育工作者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都有重要的价值。 1、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强调认知发展对学习的制约作用。在教育教学中要依据不同儿童不同发展阶段的认知特点进行教学。 2、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知识是学习者经过同化、顺应机制而建构起来的经验体系。这要求我们树立新的知识观、学习观,选择符合儿童发展的教育内容,通过精心组织的教学内容与方法促进儿童认知发展。 3、教学应引导并促进学生的发展。不主张毫无根据地或人为地加速儿童的发展即不主张教给儿童那些明显超出他们发展水平的材料;但同时,过于简单的问题对儿童的认知发展作用也不大。在皮亚杰看来,儿童的认知发展是以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为基础的,并以已有图式与环境相互作用而产生的认知需要为动力。鉴于此,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略微高于他们现有思维水平的教学,使学生通过同化和顺应过程达到平衡,从而帮助学生发展已有的图式,并建立新的图式。对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的掌握有助于教师理解自己的学生处于何种阶段,是否具备掌握某一知识的认知水平,从而调整和改变教学目标。 4.保持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自主性,使他们积极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皮亚杰反对教师主动地教而学生却处于消极状态的教学。儿童的认知发展需要丰富的环境刺激,教师要提供探索的机会,提供社会互动的机会。同时,教师要学会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促进学生新旧知识的整合,帮助儿童纠正错误的思维方式,而不是盲目地作出判断。 5.儿童在认知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个体差异。在教学中,每个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都有很大差异,教师要了解学生的不同认知发展水平,以保证所实施的教学与学生的认知水平相匹配。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在解决问题时的表现来达到该目的 (二)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评价: 优点:①不只是关注儿童思维的结果,还要关注思维的过程。思维的质量状态只有在过程中才会充分表露,关注思维过程才会把握学生的学习方式,从而给予有的放矢的引导。 ②认识到儿童的自主性、积极参与在学习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学习是在个体与环境的相

皮亚杰发生认识论

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 一、几个重要的概念及概述 1、把智力活动看作对环境的适应和组织的一种活动。 2、图式(结构):认知结构或智力结构,这种结构把有机体所感知的事物,按其共同特征 编成各个组。 感知→运动图式→→(同化、顺应)→→成人的认知图式 3、同化:是一个认知过程,通过它人把新的、感知的、运动的或感念的材料整合到已有的 图式或行为模式之中。 从理论上来说,同化不会导致图式的改变,但却会影响图式内蕴的增加,因而是图式发展的一个组成部分。 4、顺应(调节):①要求创造一个能够把刺激置于其中的新图式(结构),进而使得刺激符 合于新的图式;②改造已有图式或结构 5、同化过程被看成是刺激物被“强制”地适应主体的已有结构 顺应(调节)过程则是主体“被迫”改变已有结构以适应新的刺激物 调节导致发展;同化导致增长。两者的结合以达到平衡时智力正常发展的根本原因 只同化不顺应(调节):只拥有一个大结构而不能作出区分(个性) 只顺应(调节)不同化:只拥有诸多琐细的图式而不能把握共性 6、智力(认知):由内容、功能以及结构三者构成 7、只有在环境的活动中,人的认知才获得发展,只有儿童的感觉处于与环境相关的状态下, 认知结构的发展才可能发生。 8、这里的活动本身又包括:可直接观察到的身体的活动和直接观察不到的心理活动两部分 9、认识发展史认知结构的质变相继发生的连续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每个结构以及相应的 变化都逻辑而又必然地来自于前一结构。新的结构不会取代先前的结构,只会把先前的结构整合起来。 10、可根据儿童认知结构有简单到复杂的过程,其所获得的知识也经历了由物理知识、逻辑——数学知识和社会——约定知识,但这三种知识并不完全是线性顺序发展的,而是糅合在一起的复杂过程。 11、认知发展的与四大因素有关:成熟、活动经验(同化与顺应)、社会性相互作用、平衡化过程。 成熟:先天遗传因素,为某种预成结构开辟了可能性 活动经验:同化与调节 社会性相互作用:人与人彼此之间的观念交流,在与人的交流中,必定会出现思维的冲突,进而导致原有的平衡结构状态发生了变化,不平衡出现了,在不断克服不平衡的状态的过程中,人的认知不断得到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