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与哲学》第三单元第七课第1课时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生活与哲学》第三单元第七课第1课时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生活与哲学》第三单元第七课第1课时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第1课时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学习目标核心素养

1.了解联系的含义。

2.理解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和多样性。

3.会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1.政治认同:认同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

法的联系观。

2.科学精神: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

辩证法的联系观分析周围的人和事,能

作出正确的价值选择和价值判断。

一、联系的普遍性

1.联系的含义:事物之间以及事物□01内部诸要素之间的□02相互依赖、□03相互影响、□04相互制约和□05相互作用。

2.联系的普遍性的主要表现

(1)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与□06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

(2)每一事物□07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之间也是相互联系的。

(3)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08有机整体,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

3.联系的普遍性的方法论要求:我们要用□09联系的观点看问题。避免用□10孤立的观点看问题。

二、联系的客观性

1.含义:联系是事物本身□01固有的,不以□02人的意志为转移。

2.分类:事物的联系就其与实践的关系来说,可以分为□03自在事物的联系和□04人为事物的联系。

3.联系的客观性的方法论要求

(1)从事物□05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2)人们可以根据事物□06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07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08新的联系。

三、联系的多样性

1.含义:事物的联系是□01多种多样的。

2.表现:联系可分为直接联系和□02间接联系、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本质联系和□03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和□04偶然联系等。

3.联系的多样性的方法论要求:我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要善

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05条件。要一切以□06时间、□07地点和□08条件为转移。

思考

Ⅰ.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联系。这种观点正确吗?

提示:此观点错误。(1)所谓联系的普遍性,有两方面含义:每一事物都处于普遍联系之中。从内部构成要素看,是普遍联系的;从与周围其他事物的联系看也是普遍的;从事物发展的历史趋势看,该事物与过去和将来的联系也是普遍的。联系是普遍存在的。

(2)每一事物与其周围事物的联系又是具体的、有条件的、相对的,不能把联系的普遍性理解为世界上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是联系着的。否则,就会主观臆造不存在的联系,违背了联系的客观性、条件性、相对性,从而极易陷入唯心主义的泥潭。

Ⅱ.“乌鸦叫丧,喜鹊报喜”是事物之间的客观真实联系吗?

提示:不是。这是人们主观臆造的联系,不是事物本身固有的联系,违背了联系的客观性。

Ⅲ.太空育种作为人为事物的主观联系具有“人化”的特点。这种观点正确吗?

提示:此观点错误。无论是自在事物的联系,还是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

探究活动一: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

情景:

材料一处于亚热带的印度、缅甸等国家,蛇是非常多的,蛇的主要攻击对象是青蛙。蜈蚣是一种小动物,它那发达的毒腺足以使比它大得多的毒蛇毙命,一般的毒蛇对它无可奈何。青蛙在毒蛇面前是弱小者,但它可以以蜈蚣为美食,蜈蚣不怕凶狠的毒蛇却怕青蛙。有趣的是,捕蛇者经常发现三个冤家对头却相安无事。毒蛇、青蛙、蜈蚣是不会有谋略的,可是经过了世代适者生存的自然选择,它们不仅形成了捕食弱者的本领,也形成了利用自己克星的天敌保护自己的本领。如果蛇吃了青蛙,自己就会被蜈蚣所杀,而蜈蚣若杀了毒蛇,自己立刻会成为青蛙的盘中餐,而青蛙如果贪吃蜈蚣,毒蛇便会毫无顾忌地把青蛙吃掉。所以,它们相安无事。

材料二据报道,为了坐上教室里“人气宠儿的最佳风水方位”,某市一名中学生在网上占卜后,缠着老师给自己调换座位,理由是这样能提高自己日益下降的学习成绩。

问题探究:

(1)青蛙、毒蛇、蜈蚣之间存在一种什么关系?

提示:三者之间是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从生物学上讲是一种食物链,从哲学上讲,这就是联系。

(2)材料一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呢?

提示:食物链的存在,生动地体现了生物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其实,不只是在生物界,在整个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各种事物和现象,都处于普遍联系和相互制约之中。

(3)结合所学知识,你如何认识材料二中的中学生的做法?

提示:材料二中的中学生做法错误。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联系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学习成

绩的高低和座位没有必然的联系,该同学的思想否认了联系的客观性。

1.两方面理解联系的含义

(1)从主体看:一是事物之间,二是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

(2)从内容看: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等都是联系的内容。

2.正确理解联系的普遍性

(1)联系的普遍性有三方面的内容:一是从与周围其他事物的联系看,是普遍的。二是从事物内部各个部分、要素看,是普遍联系的。三是从整个世界看,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没有任何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需要注意的是,联系是普遍的,并不意味着世界上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联系。

(2)联系观的地位: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起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之一。世界统一于物质,物质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事物的普遍联系构成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事物自身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就是规律。

(3)联系观点的方法论要求:我们必须从客观事物本身的真实联系去把握事物,去认识和处理问题,坚持普遍联系的观点,反对孤立地看问题。

3.联系的客观性

(1)联系的客观性的含义:联系的客观性是指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不能“消灭”联系,也不能“创造”联系。

(2)联系的客观性的原因:事物的联系就其与人的实践活动的关系来说,可分为自在事物的联系与人为事物的联系。自在事物中的机械、物理、化学、生物的联系在人产生之前它就存在着,当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人类实践的产物,尽管它体现出“人化”的特点,但这种联系仍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因为人为事物的联系只有反映了客观的联系才是有真实性,并经过实践这一客观的物质活动才能够形成,就其本质而言也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3)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这并没有否认事物的客观联系。

(4)联系客观性原理的要求:我们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特别提醒

我们既不能否认联系的客观性,把主观臆造的联系强加给事物;也不能否认人的主观能动性,认为人在事物的联系面前无能为力。

1.在过去10年里,格陵兰岛冰川融化的速度正在不断加快。科学家警告说,这一现象将会导致海平面升高,并导致世界各地出现更多严重的洪涝灾害和暴风雨,而且也会影响到动植物的生长、珊瑚礁的形成、飓风的威力、气流的变化以及区域性气候等。上述材料体现的哲理是()

A.任何事物都处在联系之中

B.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是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

C.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建立新的联系

D.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无条件的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明晰:

(1)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有联系吗?

(2)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建立新的联系吗?

(3)联系是无条件的还是有条件的?

提示:(1)不是,联系具有条件性。

(2)不能,联系具有客观性。

(3)有条件的。

[答案] A

探究活动二:联系的多样性、条件性

情景:在英国的好些地方,看村子喂的猫多还是少,就可以知道那里的苜蓿长得怎么样。苜蓿靠土蜂传播花粉,地里田鼠太多,土蜂的活动就受到影响。村子里喂的猫多,田鼠就不能那么放肆了。因此猫的多少和苜蓿的收成有密切的关系。

问题探究:

(1)上述材料体现了联系的什么特点?

提示:上述材料说明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多样的。任何事物都处于普遍联系之中,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联系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猫、田鼠、苜蓿、土蜂之间形成不同的联系。只有承认联系,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才能正确认识事物,做好各方面的工作。

(2)用联系多样性原理,说明上述材料对我们的生活学习的启示。

提示:我们不仅要看到那些直接的、表面的和眼前的联系,还要把握那些间接的、本质的和长远的联系,重视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中间环节。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懂得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要自觉的运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办事情。

1.理解联系多样性的表现

(1)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2)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

(3)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

苹果落地——万有引力定律

(非本质联系)(本质联系)

(4)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

人总要死——怎么死

(必然联系)(偶然联系)

2.正确理解联系的多样性和条件性的关系

(1)联系具有多样性,是指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多种多样。要求对于多种多样的联系必须具体地加以分析和研究,做到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否则坚持普遍联系的观点就成为了一句空话,对于具体问题的认识和解决也就没有了任何意义。

(2)联系具有条件性,是指任何事物都处于一定的联系之中,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条件地联系着,脱离联系、孤立的事物是不存在的。联系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要认识事物就要认识它存在的条件,改造事物就要改造事物存在的条件,做到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3)联系的多样性同事物所处的条件是密切相关的。联系是有条件的,事物离开了条件,联系就不能产生;事物联系的条件不同,事物联系的具体方式就不同。因此,联系的条件性决定了联系具有多样性;联系的多样性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

3.联系多样性的方法论要求

我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要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既要注重客观条件,又要恰当运用主观条件;既要把握事物的内部条件,又要关注事物的外部条件;既要认识事物的有利条件,又要重视事物的不利条件。总之,要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2.法国小城格拉斯盛产玫瑰,格拉斯的玫瑰提炼出的精油是诸多顶级香水的原料。如今,格拉斯玫瑰漂洋过海,来到了我国云南鹤庆县安家落户,当地许多贫困户通过种植格拉斯玫瑰摘掉了贫困的帽子,格拉斯玫瑰成了该县的“扶贫花”。“洋玫瑰”变成“扶贫花”表明()

①事物之间都是有联系的②实践活动的多样性决定联系的条件性③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建立新的联系④把握联系的多样性有利于价值的创造性实现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明晰:

(1)事物之间都是有联系的吗?

(2)什么决定联系的多样性?

提示:(1)不是。

(2)联系的条件性决定联系的多样性。

[答案] D

知识点一联系的普遍性

1.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总特征。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认为()

A.任意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直接联系

B.联系具有客观性,不存在人为事物联系

C.联系具有普遍性,但不具有多样性

D.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

答案 D

解析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任何事物都处在联系之中,没有孤立的事物存在,D符合题意;联系是普遍的,但联系是有条件的,A错误;联系具有客观性,自在事物的联系和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存在的,B错误;联系具有多样性,C错误。

2.记者从“世界自然基金会”(WWF)获悉,新一期的地球生命力报告发布。报告指出,超过200个河流流域、作为25亿人口的家园已经出现了每年至少1个月的严重缺水。水是维持生命的基础,缺了水,人类和地球将不复存活,森林将不复存在,植物将灭亡,地球上将出现无边的沙漠,生命的迹象将消失。从哲学角度看,这说明了()

A.水对地球和人类的重要性

B.事物之间的联系具有普遍性

C.水是万物生长的基础

D.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答案 B

解析本题材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联系的普遍性,B符合题意。A、C、D均不属于哲学道理,舍去,故选B。

知识点二联系的客观性

3.随着微博对社会的影响力日益增强,很多政府机构、官员入驻微博,政务微博成为政府发布信息、了解民意、汇集民智和官民沟通互动的重要平台。这表明()

A.事物的联系是无条件的

B.自在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

C.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主观的

D.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答案 D

解析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有条件的,A说法错误;无论自在事物的联系还是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C说法错误;通过政务微博加强政府与民众互动,这是人为事物的联系,B与题意不符;联系是客观的,但人们在客观联系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D说法正确。

4.由创世纪转基因技术有限公司和深圳市杰出人才冯树英联合攻关的F型杂交小麦技术,实现了小麦三系配套,突破了世界性的技术难题,每亩可增产15%。这充分说明()

①人们能够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②人们能够突破规律的限制能动地建立新联系③联系是人有意识、有目的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④人们能够通过实践能动地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

A.①④B.②④C.①②D.③④

答案 A

解析突破技术难题实现增产既是改造客观世界的体现,也是建立新的具体联系的体现,①④正确。“突破规律的限制”的说法违背规律的客观性,②错误。实践是人有意识、有目的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③错误。

知识点三联系的多样性

5.开窗通风是改善室内空气质量最有效的方法。然而,当雾霾严重时还要开窗通风吗?专家建议应选择污染物浓度较低的阳光好的午后通风换气,但阴雨天例外。这体现了联系具有()

A.可变性B.整体性C.主观性D.多样性

答案 D

解析专家建议选择污染物浓度较低的阳光好的午后通风换气,但阴雨天例外。这体现了联系具有多样性,D符合题意;其他选项不符合题意,排除。

6.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广州港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发祥地,也是今天现代化海运的国际大港。

中国丝绸的输出,早在公元前便已有东海起航线和南海起航线两条主线路,比陆上丝绸之路的历史更为悠久。历史上,中国航海家郑和携带大量丝绸、瓷器和铁器等赠品,率船队七下西洋,促进了中外政治、经济和科学文化的空前交流与发展,对世界的文化发展作出了贡献。当前,顺应时势,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将为环太平洋国家和地区提供难得机遇,必将有着更加美好的未来。

结合材料,运用联系客观性原理,分析“海上丝绸之路”的形成与发展过程。

答案①联系是客观的,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海上丝绸之路”是在正确把握事物固有的联系的基础上形成的。②无论是自在事物的联系还是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海上丝绸之路”属于人为事物的联系,它是人类实践的产物,它形成之后便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③联系是客观的,但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人们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将东西方紧密联系在一起,“海上丝绸之路”的不断延伸是人们不断调整事物联系的体现。

解析注意知识范围是联系的客观性。“海上丝绸之路”回扣到课本理论是人为事物之间的联系,回答此问题要思考全面,从联系的客观性的含义、分类以及方法论要求这三个角度来回答。

《生活与哲学》第三单元第七课第1课时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第1课时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学习目标核心素养 1.了解联系的含义。 2.理解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和多样性。 3.会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1.政治认同:认同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 法的联系观。 2.科学精神: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 辩证法的联系观分析周围的人和事,能 作出正确的价值选择和价值判断。 一、联系的普遍性 1.联系的含义:事物之间以及事物□01内部诸要素之间的□02相互依赖、□03相互影响、□04相互制约和□05相互作用。 2.联系的普遍性的主要表现 (1)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与□06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 (2)每一事物□07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之间也是相互联系的。 (3)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08有机整体,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 3.联系的普遍性的方法论要求:我们要用□09联系的观点看问题。避免用□10孤立的观点看问题。 二、联系的客观性 1.含义:联系是事物本身□01固有的,不以□02人的意志为转移。 2.分类:事物的联系就其与实践的关系来说,可以分为□03自在事物的联系和□04人为事物的联系。 3.联系的客观性的方法论要求 (1)从事物□05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2)人们可以根据事物□06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07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08新的联系。

三、联系的多样性 1.含义:事物的联系是□01多种多样的。 2.表现:联系可分为直接联系和□02间接联系、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本质联系和□03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和□04偶然联系等。 3.联系的多样性的方法论要求:我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要善 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05条件。要一切以□06时间、□07地点和□08条件为转移。 思考 Ⅰ.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联系。这种观点正确吗? 提示:此观点错误。(1)所谓联系的普遍性,有两方面含义:每一事物都处于普遍联系之中。从内部构成要素看,是普遍联系的;从与周围其他事物的联系看也是普遍的;从事物发展的历史趋势看,该事物与过去和将来的联系也是普遍的。联系是普遍存在的。 (2)每一事物与其周围事物的联系又是具体的、有条件的、相对的,不能把联系的普遍性理解为世界上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是联系着的。否则,就会主观臆造不存在的联系,违背了联系的客观性、条件性、相对性,从而极易陷入唯心主义的泥潭。 Ⅱ.“乌鸦叫丧,喜鹊报喜”是事物之间的客观真实联系吗? 提示:不是。这是人们主观臆造的联系,不是事物本身固有的联系,违背了联系的客观性。 Ⅲ.太空育种作为人为事物的主观联系具有“人化”的特点。这种观点正确吗? 提示:此观点错误。无论是自在事物的联系,还是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

《第7课 诗三首》同步练习及答案解析

《第7课 诗三首》同步练习 一、语言基础(12分,每小题3分) 1.选出对课文解说不当的一项( ) A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美丽的莲花要是送给自己的心上人该是多么美好的事,可是自己的心上人远在天涯海角!这好似一声叹息,表现出诗人的寂寞和凄凉。 B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是《诗经·郑风·子衿》中的诗句,原写姑娘思念情人,这里是用来比喻曹操的忧思。 C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两句,诗人直言不讳,表明了喜爱山林自然的本性。 D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诗人视官场为尘世之罗网,表达对卑污官场的厌恶之情。 答案 B 解析 B 项,这里是比喻渴望得到有才华的人。 2.对下列诗句中加点的字词的解释有误的一组是( ) A .少无适俗韵. 韵:本性、气质 兰泽.. 多芳草 兰泽:生有兰草的沼泽地 B .方. 宅十余亩 方:四面、周围 还顾. 望旧乡 顾:回顾,回头看 C .桃李罗. 堂前 罗:排列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几何:多少 D .复得返自然.. 自然:与人类社会相对应的自然界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存:问候,怀念 答案 D 解析 D 项,“自然”应为“田园生活”或“自然的本性”。 3.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采之.欲遗谁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B.???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何以.解忧

C.???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忍尤而. 攘诟 D.???所.思在远道此人一一为具言所. 闻 答案 D 解析 D 项,放在动词前面,组成名词性词组。A 项,代词,代“芙蓉”/助词,的。B 项,连词,相当于“而”/介词,凭借、依靠。C 项,连词,表转折,却/连词,表并列,和。 4.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韦庄是第一位大力用白描手法写词的词人,其词__①__写人或写景,__②__普遍采用勾勒一法,__③__呈现“当时年少春衫薄,骑马倚斜桥,满楼红袖招”的鲜明画面和格外清晰的时间、空间、人物、心境等。韦庄__④__善于凭借动态描写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__⑤__长于直接描述人物的心理活动。同时,韦庄作词注重立意,依据感情的发展线索款款书写,__⑥__在谋篇上显示出的突出特点是顺理成章,脉络清晰。 答案 A 解析 本题注重分析语句之间的关系。比如①②所在的句子,从“第一位大力用白描手法写词”以及“写人或写景”“普遍采用”等可知,两句话是条件关系,可以用“无论……都……”;而③后是解说前文的示例,可不填;④⑤两处,从“善于”“长于”及后文的“同时”分析可知,两空所在的句子可以是并列关系;⑥所在的句子是对上文的总结,可以用“因此”“所以”等。综合考虑,答案为A 项。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5~8题。(24分) 行行重行行 《古诗十九首》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高二《生活与哲学》第九课练习题

清新三中高二《生活与哲学》第九课练习题 2012、3、18 1、 (2010高考?北京卷27)孔子对不同问“孝”的人回答不同。孟懿子问孝,子曰: “无违。”子 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子夏问孝,子曰: “色难。”上述问答表明 ① “孝”的内涵不具有共性 ②“不孝”的表现大体相同 ③“孝”的要求要体现个性 ④“孝”的方式应因人而异 A. 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 (2010年高考?天津卷 9)与漫画《路向何方》哲学寓意相一致的是 A. 旁观者清当局者迷 B.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C.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D. 祸兮福倚福兮祸伏 3、 (2010年高考?上海卷20)到“十二五”末,本市人口年龄结构失衡的矛盾将更加突出。为此, 有关部门提出, 应加快研究和推行多种养老模式,以提升社会服务水平,提高人们生活质量,推进 社会进步,材料体现的哲理有 A. 主要矛盾决定事物的性质 B. 矛盾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C.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D.矛盾是事物变化发展的动力 4. (2009 ?上海,23 ,)社会学家费孝通对处理好世界上不同文明之间的关系有这样的设想与心愿;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其中蕴含的哲学道理有 () A. 事物的矛盾具有特殊性 B.矛盾的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 5、从北京奥运会徽“中国印?舞动的北京”至懊运会吉祥物“福娃” ,从金玉合璧的奥运奖牌到纸 卷轴状的祥云火炬。2008年北京奥运会在设计时都遵循了“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的理念。从 哲学上看,“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是因为 A ?矛盾的特殊性规定了事物的特殊本质,是其存在的深刻根源 B ?人们的价值选择是在价值判断的基础上做出的 C .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部分离不开整体 D.人们对事物的认识都有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 6. (2009 ?江苏,27)“5.12 ”汶川大地震后,温家宝总理在看望北川中学高三学生时,用粉笔在黑 板上写下了 “多难兴邦”四个大字。 “多难兴邦”一词蕴含的哲理是 () ② 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④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 B. ③④ C.①②④C.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D.事物的矛盾具有普遍性 ①矛盾双方相互依赖 ③矛盾双方相互贯通 A.①② D.②③④

生活与哲学 第八课 知识点整理(全)

政治-哲学与生活 第八课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1、发展的普遍性 1)自然界是发展的。 2)人类社会是发展的。 3)人的认识是发展的。 2、发展的实质 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事物都是运动变化着的,但并非任何运动变化都是发展。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解释了万事万物的各种运动变化所包含的前进和上升的趋向性。(运动变化比发展广泛,发展比运动变化深刻) 2、事物的发展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原理:前途是光明的:新事物是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新 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新陈代谢是宇宙不可抗拒的规律。 道路是曲折的:新事物的发展总要经过一个由小到大、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 程。新事物战胜旧事物不可能一蹴而就,必然经历一个漫长和曲 折的过程。 方法论: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因此,我们既要对未来充满信心,支持和保护新事物,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克服困难, 接受考验。 3、量变和质变的含义 量变: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是一种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体现了事物的连续性) 质变: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是一种根本的显著的变化。(体现了事物连续性的中断) 4、量变和质变的关系 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职务的发展就是这样由量变到质变,又在新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前进。 Eg:再长的路,一步步走都能走完;再短的路,不迈一步都不能走完。 压死骆驼的是最后一根稻草。 坏苹果法则 蚂蚁效应 适度法则:物极必反/过有不及/适可而止/掌握火候 5、方法论 1)脚踏实地,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 2)在量变已达到一定程度,要果断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 Eg: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循序渐进(要有量的积累,不打无把握的仗)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 有备无患/防微杜渐/当机立断

复习课《生活与哲学》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教学设计word版本

复习课《生活与哲学》第六课求索真 理的历程教学设计 复习课《生活与哲学》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教学设计授课教师:黄丽如班级:高二班时间:2012年5月31日地点:新一中教学楼B205 一、教材分析: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论部分。本课的内容继续探讨如何正确看待我们周围的世界,即看待认识和实践。它围绕着“求索真理”这一主题,讲述实践观、真理观、认识过程这三方面的知识内容。从近三年的高考题来看,每年都有涉及对本课知识点的考查,频率高,题型有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二、教学设计思想: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从宏观上审视教材,并依据教材的内在知识体系对教材进行开发和整合,让学生从题中揣摩所考查的知识点,并总结出

答题方法。三、三维教学目标设计:理解实践的基本含义和特点。理解真理的含义和真理的客观性、具体性、条件性。知识与技能理解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运用说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运用说明人类追求和发展真理的历程。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原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过程与方法具有正确区分和判断真理与谬误的能力,正确地对待真理和谬误,坚持真理反对谬误。培养学生自己动脑动手整理知识框架的习惯。牢固树立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重要的和基本的观点的思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热爱真理、追求真理、坚定真理的信念,确信追求真理要与时俱进,把在实践中认识和发展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作为我们不懈的追求和永恒的使命。 1 四、教学分析: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实践观;真理观;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实践的概念;真理是客观的。作为高二年级的文科班

学生,前面已学完《生活与哲学》整本书的内容,教学对象有一定的基础。作为即将步入高三的学生,将进行高三第一轮复习,亟需学会自我复习。五、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方法授课类型自主探究法、训练法复习课教学手段多媒体平台六、教学流程:知识构图考点提示难点突破重点讲解原理归纳城方法指津七、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知识构图 1.让学生用三个词概括本课的内容。 2.围绕着这三个词,课本讲了哪些知识点。 3.要求学生试着用两个字来概括“求索真理的历程”这一课的内容。4.围绕这两个字,构建这一课的知识框架图。设计内容师生活动设计分析宏观上把握整课的核心知学生自主整理,老师指导。识;培养学生 2 的发散思维。高考考点展示: 1.实践实践的概念2009~2011年认识论高考考点分布考点试题分布2010安徽文综,38 实践2010全国文综,39 2009海南单科,22 实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二第7课《诗三首》教案

7、《诗三首》教案 一、教学安排: 共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涉江采芙蓉》《短歌行》,第二课时教学《归园田居》。 教学方法:前两首以读背为主,适当讲解;后一首适当详解。 二、《涉江采芙蓉》教案 (一)文学常识介绍 《古诗十九首》是梁代萧统《文选》“杂诗”类的一个标题,包括汉代无名氏所作的19首五言诗,它们是东汉末年文人五言诗的选辑,并非一人所做。由于作者文化素质较高,又继承了《诗经》和《楚辞》的传统,吸收了汉乐府的营养,创造出一种独特的风格,艺术成就很高,被称为“五言之冠冕”。 (二)诗歌鉴赏品味 1.读完这首诗,你认为主要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 明确:游子思乡之情…… 2.“采芙蓉”赠给所思之人,对全诗营造意境有什么作用? 明确:芙蓉即荷花,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青莲而不妖”,给人以清幽、高洁之感,屈原作品中也视“荷”为香草,把香草比喻成高洁的品质。这为文章奠定了高洁、清幽的意境。 3.你怎样理解以花草赠亲朋? “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李白) 唐人送别,折柳相赠,意欲“挽留”。以“柳”与“留”谐音,象征友情绵长,永志不忘。 “古渡欲牵游子棹,离亭留赠旅人鞭”(清·周志蕙)描摹折柳赠别之俗。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唐·王维《相思》)采花折柳赠亲朋是古人传情达意的方式,一方面是传达了对亲朋的关怀、思念等感情,另一方面又寄托了对亲朋的美好祝愿。 (三)朗读背诵 三、《短歌行》教案 (一)导入

电视剧《三国演义》中的曹操是个奸雄的形象,历史上真实的曹操也许不像小说、戏剧当中所描写的那样奸诈、阴险、嫉妒。“文如其人”,通过一个人的作品去分析一个人的形象,才是比较可靠的方法。 (二)学习课文 1、诵读:初读诗歌,正音正字。 2、整体感知 (1)问:你认为本诗的诗眼是哪一个字? 明确:诗眼是“忧”字。全诗充满了诗人的“忧思”、“忧愁”、“忧虑”。 (2)问:全诗反复出现一个“忧”字,诗人“忧”什么? 明确:人生短暂、人才难求。(华年已逝,功业未成,人才难求。) (3)问:从诗中可看出诗人是什么样的形象? 明确:背景:“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苏轼《赤壁赋》 形象:慷慨激昂而又沉郁苍凉。 (4)主旨:诗人感叹人生短暂,抒发了他求才若渴,希望在有生之年广纳贤才,以建功立业的思想感情。 3、具体分析诗歌 第一节 (1)理解“朝露”这个意象(本体是什么?) 作者把人生短暂比喻成“朝露”,“朝露”这个意象,在古诗文中有特定的含义,即:生命短促易逝,如“人生处一世,去若朝露晞。” (2)“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这一句使用典故,原文出自《诗经?郑风?子衿》,“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这原是一首女子思念男子的情诗,曹操将之嫁接到这里,表达了对贤才的渴求。 (3)“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这四句选自《诗经?小雅?鹿鸣》。《小雅?鹿鸣》诗表现的是天子宴请群臣的盛况和宾主之间融洽的温情。选句意为“野鹿呦呦不停叫,在那野外食青苹。我有高贵佳宾客,吹笙鼓瑟悦宾朋。”诗人意思是说,只要你们来到我这里,我是一定会待以“嘉宾”之礼的,我们是能够欢快融洽地相处合作的。总之,诗人引用古诗自然妥帖,宛如己出,恰到好处地表达了心愿。 第二节

2016新课标三维人教政治必修4 第三单元 第七课 第一框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目题(一)联系的普遍性 1.什么是联系? 联系就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2.联系的普遍性有哪些表现?其方法论是什么? (1)表现: ①任何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 ②每一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③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 (2)方法论要求: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思维纠偏](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1.(山东高考)联系是普遍的和无条件的。(×) 辨析:联系是普遍的,旨在强调不存在孤立的事物,联系又是有条件的,并非任何事物之间都有联系。 2.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是事物的存在方式。(×) 辨析:事物的存在方式是运动。 正确理解联系的普遍性 (1)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在这一点上是绝对的、无条件的。但每一事物与其周围其他事物的联系又是具体的、有条件的。不能把联系的普遍性理解为世界上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是联系着的,因为这种看法混淆了联系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忽视了联系是客观的、有条件的,极易陷入唯心主义的泥潭。 (2)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与世界的普遍联系:前者回答的是世界的本质“是什么”的问题,后者说明的是世界的状态“怎么样”的问题;从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出发,必然要承认客观世界的普遍联系。 [典例应用]

据《神经心理学》杂志介绍,德国萨尔不吕肯大学医学院神经心理学科的科克霍夫教授领导的科研小组发现,大脑特定区域对视觉障碍起到关键作用,并找到了有效治疗视觉障碍的新方法。这表明() ①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②世界是普遍联系的③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④思维能够决定存在 A.①②B.①③ C.②③D.②④ [解析]德国科研小组发现大脑特定区域对视觉障碍起到关键作用,并找到了有效治疗视觉障碍的新方法,表明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故①正确;大脑特定区域对视觉障碍起到关键作用,体现了联系具有普遍性,故②正确;③与题意不符,故排除;④说法错误,因为存在决定思维,故排除。故答案选A。 [答案] A 目题(二)联系的客观性 1.联系的客观性原理及其方法论是什么? (1)原理:联系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2)方法论 ①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②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2.为什么联系是客观的? 根据联系与实践的关系来说,可以分为自在事物的联系和人为事物的联系,它们都是客观的。 [思维纠偏](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1.人为事物的联系就是主观联系。(×) 辨析:人为事物的联系是客观存在的联系,而主观联系是主观臆造的根本不存在的联系。 2.(山东高考)人类能够创造自在事物之间的联系。(×) 辨析:自在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人类不能随意创造。 正确理解联系的客观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关系 (1)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人们不能主观臆造联系,但并不是说联系是不能改变的,人们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7课诗三首课时作业6(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

第7课*诗三首 一、语言建构与运用 1.下面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准确的一项是() A.还顾.望旧乡眷顾。 B.明明如月,何时可掇.拾取、采取。 C.越陌度阡,枉用相存.礼遇。 D.少无适俗韵.情趣,韵致。 解析A项,回头看;C项,问候,怀念;D项,本性,气质。 答案B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我有嘉宾,鼓.瑟吹笙何以能鼓.乐也 B.一去.三十年日始出时去.人近 C.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D.忧从中来,不可断绝.会当凌绝.顶 解析A项,均为动词,弹奏,敲击。B项,分别为动词,离开;动词,距离。C项,分别为动词,归附;动词,回,返回。D项,分别为动词,断绝;副词,极。 答案A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和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同心 ..而离居 B.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 C.忧伤 ..以终老 D.依依 ..墟里烟 解析A项,这里指“感情深厚”;B项,这里指“多少”;D项,这里指“轻柔而缓慢地飘升”。 答案C

4.请根据《涉江采芙蓉》的诗句“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写一个场景。 要求:①想象合理;②语言生动;③不超过50字。 答: 解析这种类型一般指对古诗名句的扩写,要求考生根据自己对诗句的理解,对题目中所给句子进行扩写。简单地说,就是把诗句改成散文,当然原诗句的格调、主旨、意境不能改变,要有合理丰富的联想、想象。解答本题应注意以下几点:①围绕“还顾”“望”“长路”三个关键词展开描述;②使用恰当的修辞手法,多用修辞性语言,力求语言生动形象,能够营造出盼归焦灼的意境;③字数要符合题干要求。 答案(示例)艰难跋涉的旅人,停伫沉重的双足,回首遥望故乡,烟云渺渺,长路漫漫,迷茫的眼里写满焦灼。 5.请根据北宋词人周邦彦的《苏幕遮》中的“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写一个场景。要求:①想象合理;②语言生动、形象,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③90个字左右。 答: 答案清晨的阳光投射到荷花的叶子上,昨夜花叶上积的雨珠很快就溜掉了。清澈的水面上,粉红的荷花在春风中轻轻颤动,一一举起了晶莹剔透的绿盖。远远望去,仿佛一群身着红裳绿裙踏歌起舞的江南女子! 二、文化传承与理解 6.下列各句中,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A.《涉江采芙蓉》选自《古诗十九首》,《古诗十九首》的艺术成就是十分突出的,独特的抒情艺术风格,使这些作品成为我国文学史上早期抒情诗的典范。 B.《短歌行》是曹操的作品,他的诗歌受乐府民歌的影响很深,但富有创造性,气魄雄伟,情调苍凉悲壮。 C.《归园田居(其一)》的作者陶渊明自号五柳先生,东晋时期著名诗人,是我国诗歌史上“山水诗”的开创者。 D.建安时代的诗文内容充实,感情充沛,被后人尊为典范,称“建安风骨”。 解析“山水”应该为“田园”。

高二政治生活与哲学第9课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一、选择题I: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本大题共25题,每小题3分,共75分。 1.“中药不过是些树皮草根,多用少用没关系”、“中药有病能治病,无病能健身,无毒、无副作用”等观点.导致一些人过量用药产生不良反映。这一情况告诉我们 A.矛盾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B.要坚持一分为二地看问题 C.量变是质变的前提,有量变就会引起质变 D.传统思想和传境观念不利于事物的发展 2.“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随。”老子的这段话说明 A.万事万物都在运动 B.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互为条件 C.矛盾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D.矛盾的双方是互相排斥的、互相斗争的 3.下列看法中最能体现矛盾的“统一”的是 A.积劳成疾 B.声东击西 C.因材施教 D.居安思危 4.“茉莉、米兰香气袭人,可花并不艳丽;君子兰、牡丹雍容华贵,但并不那么香;玫瑰倒是色香俱全,却有刺。鲜者,取其鲜;香者,取其香;带刺者,更宜贵其鲜而香。”这段话给我们的启示是 A.只有正确的意识才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B.获得正确的意识,必须做到客观与主观相符合C.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决定的D.看问题既要一分为二,又要分清主次 5.“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首诗包含的哲理是() A.山外的花一般比山中的花开得早 B.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 C.新事物一定战胜旧事物 D.矛盾具有特殊性,一定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6.“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其哲学寓意是() A.矛盾的存在是普遍的 B.矛盾着的事物及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 C.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 D.矛盾双方在定条件下可以转化 7.《孙子兵法》曰:“投入亡地然后存,陷入死地而后生"。韩信据此背水一战,大败赵军;马谡据此屯兵山下,痛失街亭。”同是根据《兵法》但却造成两种不同结果,这说明: A.矛盾具有普遍性,两者没有共性B.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解决矛盾的关键 C.《兵法》本身有正确和错误之分 D.矛盾双方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8.“没有绝对的垃圾,只有废弃的资源。”这种说法是强调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 A.相互转化 B.相互依存 C.相互渗透 D.相互排斥 9.其实,被随意丢弃的硒鼓有着极大的再生利用价值。一个旧硒鼓经过修复再生过程,比生产新品可节约50%的成本,而售价却只是原来的70%。因此,我们应该() A.积极创造条件,促使矛盾向有利的方向转化B.坚持一分为二地看问题 C.如实地把事物看成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D.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两千多年前,中国先秦思想家孔子就提出了“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相互冲突。和谐以共生共长,不同以相辅相成。据此回答10—11题。

高二政治:第七课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第一框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教学设计

新修订高中阶段原创精品配套教材 第七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第一框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教材定制 / 提高课堂效率 /内容可修改 Lesson Seven: The Connection View of Materialist Dialectics The First Frame The World is Universally Connected 教师:风老师 风顺第二中学 编订:FoonShion教育

第七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第一框世 界是普遍联系的 一、学习指导 (一)知识网络 (二)课程标准要求 根据课程标准要求,本框要求掌握的主要内容有:识记联系普遍性、联系客观性的含义;理解自在事物的联系和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事物联系的多样性和条件性;观察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分析生存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关系,说明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坚持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努力从错综复杂的联系中认识和发现事物本质的、固有的、内在的联系,认真分析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在实际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学会用全面的、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做到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三)学法指导

1.运用从具体到抽象的认识方法,观察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树立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从而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自觉维护人类生存的环境。 2.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认识不同事物的联系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不同地位和作用,使自己在认识事物时分清主次,重视那些间接的、本质的和长远的联系,以及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中间环节,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3.运用心灵反思法,回忆自己在生活中曾经有过的某一项小发明、小创造或者是某一项成功的创意,反思当时的过程以及促成成功的各种因素,体验出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充分利用现有的条件以及积极创造有利于事物发展的条件。由此得出结论:联系虽然是客观的、有条件的,但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人们可以根据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这是成功的秘诀之一。 新教材新学案思想政治④ 必修第七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4.运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分析社会发展和日常生活中的种种联系,说明自在事物的联系和人为事物的联系都具有客观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提高认识、运用事物之间客观联系的自觉性。如新型工业化道路中的两个趋势、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 二、知识点拨

高中语文人教新课标必修二第二单元第7课《诗三首》教学设计

《诗三首》教学设计 李达梅 【教学设想】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古代诗歌的发展流变,了解“古诗”与五言诗的关系。 2.把握三首诗歌中的基本意象,能够正确理解诗歌的主题意义。 3.运用翻译的方法描摹诗歌所反映的内容,能够掌握鉴赏诗歌的方法。 4.掌握作者的有关文学知识,正确体会作者在诗歌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 目标3、4。 三、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一)什么样的情感是让人黯然销魂的呢?当远方的游子采摘这些花草想借 以表达对亲人以及朋友的思念和祝福,但这芙蓉并没有送出去,心情由欢欣转为失落,这样的叹息让人遗憾而悲切。今天,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这个真实的心情记录——《涉江采芙蓉》。 (二)古代著名文学理论家钟嵘《诗品》说:“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大家知道这句话评价的是什么吗? 它指的是《古诗十九首》的语言已经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了。今天,我们将要学习其中的一首——《涉江采芙蓉》,让我们一起来体味这“一字千金”的语言魅力。 二、知识积累 1.《古诗十九首》是梁代萧统《文选》“杂诗”类的一个标题,包括汉代无名氏所作的19首五言诗。清代沈德潜说:“古诗十九首,不必一人之辞,一时之作。大率逐臣弃妻,朋友阔绝,游子他乡,死生新故之感。或寓言,或显言,

或反复言。初无奇辟之思,惊险之句,而西京古诗,皆在其下。” 2.“古诗”的原意是古代人所作的诗。它与两汉乐府歌辞并称,专指汉代无名氏所作的五言诗,形成一个具有特定含义的专类名称。并且发展为泛指后来具有“古诗”艺术特点的一种诗体。初唐以后,产生了近体诗,其中有五言律诗、五言绝句。唐代以前的五言诗体便通称为“五言古诗”或“五古”。 3.萧统,南朝梁代兰陵人,文学家,梁武帝(萧衍)的长子。武帝天兼元年立为太子,年三十,未即位而卒,谥昭明,世称昭明太子。《文选》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各类文学作品的选集,收集秦汉以来的文学作品,共三十卷,也称《昭明文选》。 三、信息筛选 汉代五言诗的兴起与发展介绍(让学生课前收集相关资料,集体交流)。 明确:1.五言诗,古代诗歌体裁。全篇由五字句构成的诗。汉代以前,偶有五言的诗句,但没有完整的五言诗。五言诗是在两汉民谣和乐府民歌中首先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据《汉书·五行志》和《尹赏传》所引西汉成帝时歌谣,已为完整的五言形式;东汉时的《陌上桑》《江南可采莲》等,已是比较成熟的五言作品。东汉末年无名氏《古诗十九首》的出现,标志着五言诗已经达到成熟阶段。至建安和魏晋南北朝时期,五言诗已“居文词之要”(钟嵘《诗品》),成为最盛行的诗体,出现了大批名作。 2.西汉至东汉400年间的诗歌创作,包括文人创作和民间歌谣。汉代诗歌是在《诗经》《楚辞》和秦、汉民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大致经历了从民间歌谣到文人创作、从乐府歌辞到文人赋诗即“古诗”、从四言体到五言体、从骚体到七言体,从叙事诗到抒情诗的发展过程。其中以两汉乐府民歌和东汉后期无名氏文人五言古诗的成就最高,影响最大。《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文人五言诗的代表作品,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它是五言诗达到成熟的标志,在我国诗歌发展史上有着很高的地位。刘勰在《文心雕龙》中称誉它为“五言之冠冕”,钟嵘在《诗品》中称它为“一字千金”。 3.中国历代文学理论研究者对《古诗十九首》评价很高,而后世也多有仿者。西汉陆机曾逐首逐句地摹仿了其中的12首,而东晋的陶渊明,南朝宋代的鲍照等,也都有学习“古诗”手法、风格的《拟古诗》。 四、合作探究

生活与哲学第8课训练题(含答案)

《生活与哲学》第八课训练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事物中属于新事物的是 ①我国50年代末出现的“大跃进”②克隆技术和纳米技术③社会主义社会的诞生④计算机算命⑤包装美观的假冒伪劣商品⑥计算机网络技术 A.①②③B.④⑤⑥C.②③⑥D.②③④⑤⑥ 2.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这是因为新事物具有旧事物所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它 ①克服了旧事物中消极地、过时的和腐朽的东西②汲取了旧事物中积极的、合理的因素③增添了为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④彻底否定了违背客观规律的旧事物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④ 3.“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这句话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A.世界上没有僵死的、一成不变的事物B.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 C.要学会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D.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永恒变化发展的世界 4, 最初人们把文盲定为“不识字的人”。20世纪70年代,世界上又把文盲定为“看不懂现代信息符号、图表的人”。而现在联合国把文盲确定为“不能用计算机交流的人”。可见 A.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有条件的B.人的认识在不断地变化发展 C.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新陈代谢D.一切要从实际出发 5.下列既体现唯物辩证法联系的观点,又体现唯物辩证法发展观点的是 A.邯郸学步B.唇亡齿寒C.吐故纳新D.因地制宜 6.我国近代思想家龚自珍说:“自古及今,法无不改,势无不积,事例无不变迁,风气无不移易。”这一观点说明: A.法、势、事例、风气都是不由人的意志决定的客观存在 B.客观事物是随着人的认识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的 C.龚自珍的观点是一个辩证唯物主义者的认识 D.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 7.下列诗句中蕴含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这一哲学道理的是 ①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②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 ③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④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③ 8. 唐代诗人刘禹锡在一首诗中写到:“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两句诗反映出的哲理是() A、新旧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B、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 C、事物是不断发展的,旧事物阻挡不住新事物的产生和成长 D、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 9.郑板桥有诗云:“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风池。”其中的哲学寓意是 ①新事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②发展的实质就是新事物 ③旧事物不符合发展的规律④新事物的成长要靠人们的热情扶持 A.①④B.②④C.①②④D.②③10.由于短信在传递信息、沟通感情、增进人际交往的方面给人们带来了快捷和便利,深受人们青睐。这反映了 A.新出现的事物都是符合人民利益的 B.量变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发生质变 C.事物在变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必然联系 D.新事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 11.“没有卖不出的豆子”。意思是说,卖豆子的农民如果没卖出豆子,可以加水让它发芽,几天后就可以卖豆芽;如果豆芽卖不动,干脆让它长大些卖豆苗;如果豆苗卖不动,可以移植到花盆卖盆景;如果盆景卖不动,那么就把它移植到泥土里,几个月后,它就会结出许多豆子。上述材料给我们的启示是() A.遭遇人生挫折是偶然的B.要正视前进道路的曲折 C.把握人生机遇是必然的D.要正视社会环境的复杂性 12.宋词名句“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体现的哲理是 A.事物的发展是一帆风顺的B.量变必然引起质变 C.新事物在力量上总是强于旧事物D.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 13.下列对“量变”的理解正确的是 A. 量变既是事物联系的环节,又是发展的环节 B. 量变阶段事物内部矛盾双方的地位发生了根本变化 C. 只要有量变,就会有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D. 量变阶段事物处于相对静止状态 14.量变和质变的根本区别是 A. 事物的变化是前进还是后退 B. 事物的数量是增加还是减少 C. 事物的变化是大还是小 D. 事物的性质是否发生了根本变化 15.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一项规模宏大的系统工程,也是空前艰巨的历史任务,不能急于求成,要有长期奋斗的思想准备,要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这说明 A. 质变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 B.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C. 是运动变化发展的 D.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必须重视量的积累 16. 国家发改委负责人指出:带薪年休假正式出台后,首先只能在有条件的部门实施,要在全社会普遍实施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与过程。这样做的原因是: A.凡事一分为二B.事物的发展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C.量变是质变的前提与必要准备D.量变必然引起质变 17.下列诗句包含的哲理与上题答案一致的是 ①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②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③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④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③ C. ①③ D . ②④ 18. 航空界有个关于飞行安全的“海恩法则”: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 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及1000起事故隐患。“海恩法则”启示我们 A. 规律是客观的,我们要善于发现和利用规律 B. 矛盾是普遍的、客观的 C. 量变是质变的前提,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D. 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联系 19.中国的诗词歌赋、名言警句常常蕴含着丰富的哲理。下列组合选项中,两者都蕴含量变引起质变哲理的是() A.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B.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C.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D.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书读百遍,其意自见

《生活与哲学》第六课基础训练题

《生活与哲学》第六课基础训练题 一、单项选择题 .实践是 .主观的活动,也是客观的活动.主观活动与客观活动 .客观的活动.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下列属于实践活动的有动 .蜘蛛结网.医生治病 . “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人们认识事物的现象和本质 、对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的理解,下列正确的是: 、实践的主体、对象、手段既是客观的,又是主观的 、实践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 、实践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的活动、实践活动是一定历史条件的产物 、马克思说:“劳动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在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着,即已经观念地存在着。”马克思这一论述的含义是 .意识先于物质而存在.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 .科学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 、恩格斯说:“人离开动物愈远,他们对自然界的作用就愈带有经过思考的、有计划的、向着一定的和事先知道的目标前进的特征。”这说明 .人和动物的差别越来越大.实践是在意识指导下有目的的活动 、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的活动.实践就是人们改造自然的活动 、李时珍读了《本草经集注》后,问他父亲巴豆是否就是一种泻药。父亲让他亲自试试。试验结果的确能泻,如果大剂量服用,可以导致严重腹泻。但是,如果服用巴豆适量,反而能治好慢性腹泻。这则故事的本意在于说明 .一切要从实际出发,避免盲目性 .有良好的愿望加上自我牺牲精神,就能成就一番事业 .实践出真知.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的看法不同 、狄德罗认为研究自然有三种方法,通过观察搜集材料,通过思考把材料组合起来,通过实验证实组合的结果。这蕴涵的哲理是 .认识的范围局限于自然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唐代画家戴嵩曹作《斗牛图》,因其形象生动逼真,技法炉火纯青,一直被视作珍品。一次此画被一牧童瞧见,牧童大笑道:“两牛相斗,从来都是尾巴紧贴屁股下面,哪有尾竖朝天。”《斗牛图》终于失去了存在的价值.牧童知道两牛相斗从来都是尾巴紧贴屁股下面,说明了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如果人站在月球上,眼睛看见地球是一个球体,无法分辨出细节,用放大倍的光学显微镜可以看到地球上的楼房,如果用放大亿倍的纳米扫瞄隧道显微镜,可以看到水泥墙和泥土里的沙粒。这一事实说明 、当今人们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新的认识工具和手段推动认识的发展 、实践中的新问题会推动实践的发展、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进一步深化和扩展 、自从世纪年代扫描隧道显微镜发明后,世界上便诞生了—门以纳米一纳米这样的尺度为研究对象的新科学,这就是纳米技术。目前纳米技术已经应用到光学、医药、半导体、信息通讯,一个新时代——纳米时代正在到来。这说明、随着实践的发展,人的认识在不断深化和扩展 、实践是检验真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现代科技的发展离不开新的物质手段.科学的认识对实践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与这首诗蕴含哲理相同的是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天时人事日相倦,冬至阳生春又来 .孔子说:“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这体现的哲理是①认识是变化发展的②理论与实践应该相结合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④读书和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①②③.①③.①②.①②③④ 、“入山见木,长短无所不知;入野见草,大小无所不识。然而不能伐林以作屋,采草以和药,此知草木所不能用也》”造成上述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不懂得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不懂得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不懂得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不懂得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造烛为照明,求知为运用。学而不用,如同耕地不播种,终无所获。”这一论断是在强调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认识是实践的唯一来源、认识对实践有促进作用 、恩格斯说:“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说明 .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 .社会需要决定科技水平的高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面对能源短缺的情况,国家加大了能源利用方面的立法,如颁布《可再生能源法》、起草循环经济法等。这说明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认识是实践的目的.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传说大禹治水时,在左手执“准绳”,右手拿“规矩”;“望山川之形,定高下之势”,“此数所由生也”。这个传说表明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社会性,历史性的活动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世纪末,伽利略通过在比萨斜塔所做的自由落体试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关于物体降落速度与物体重量成正比的说法。从哲学上看,这件事说明 .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一切真知来源于实践,也来源于合理想像.真理是具体有条件的 .随着中国航天业的向前推进,一些新的课题又等待着我们去突破。这说明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荀子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不行而止矣。行之,明也”这里所讲的行是指 .对事情要有耳闻.对事情要亲眼见之 .要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要亲身实践 .“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这说明 .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 .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认识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7课诗三首课时作业4(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

第7课 诗三首 一、基础知识检测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以”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何以. 解忧 B.慨当以.慷 C.不用,则以. 纸帖之 D.今以.蒋氏观之,犹信 答案 B 解析 B 项无实际意义。A 、C 、D 三项均为介词,靠、用、凭借。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何以能鼓. 乐也 B.????? 一去.三十年日始出时去.人近 C.?????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D.?????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会当凌绝.顶 答案 A 解析 A 项均为动词,弹奏,敲击。B 项动词,离开/动词,距离。C 项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归服/动词,回,返回。D 项动词,断绝/副词,极。 3.从词类活用的角度看,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乌鹊南. 飞 B.榆柳荫.后檐 C.鼓. 瑟吹笙 D.天下归. 心 答案 D 解析 D 项是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归服。A 、B 、C 三项都是名词的活用。A 项是名词作状语,向南。B 项是名词用作动词,遮蔽。C 项是名词用作动词,弹奏。 4.下列各句中,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何以解忧? B.误落尘网中。 C.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 D.开荒南野际。

答案 A 解析A项是宾语前置句,B、C、D三项都是省略句。 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同心 ..而离居 B.人生几何 .. C.忧伤 ..墟里烟 ..以终老 D.依依 答案 C 解析A项古义:感情深厚。今义:齐心。B项古义:多少。今义:几何学。D项古义:轻柔而缓慢地飘升。今义:形容留恋,不忍分离。 6.下列对《涉江采芙蓉》和《短歌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涉江采芙蓉》首句“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写自己在一个幽静清美的环境中采摘芙蓉(即荷花),以引起下文贻赠远人之念。 B.“同心而离居”五字,说出了社会中长期存在的人生遗憾,也表现了主人公思乡怀友的真挚之情。 C.根据当时的时代背景,《短歌行》中诗人“忧从中来”的“忧”来自壮志未酬却已年过半百的忧虑,来自社会动荡、国家统一前途未卜的担忧等等。 D.“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两联借乌鹊绕树表达“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之意,希望自己能找到明君良主。 答案 D 解析“希望自己能找到明君良主”错,应该是“希望天下贤士归服自己”。 7.《归园田居(其一)》描绘出清新自然、安谧美好而令人神往的农村生活图景,使人感受到诗人淡泊宁静的高洁心理。下列对诗歌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这首诗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讲归园田居的原因;第二层讲田园之美;第三层间接抒情,讲归园田居的好处。 B.诗人悔恨自己“误落尘网”,成了“羁鸟”“池鱼”。“恋旧林”“思故渊”则形象地表达了诗人渴望自由、渴求摆脱束缚、向往回归自然的急迫心境。 C.诗人黯然辞官回归故乡,归隐是为了保持自己的自然质性,是对污浊官场生活的否定和唾弃。 D.东晋时,门阀世族把持特权,社会黑暗,官场腐败。“性本爱丘山”“质性自然”的诗人显然是与其格格不入的。 答案 A 解析不是“间接抒情”,而是“直抒胸臆”。 8.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涉江采芙蓉》选自《古诗十九首》。《古诗十九首》的艺术成就是十分突出的,独特的抒情艺术风格,使这些作品成为我国文学史上早期抒情诗的典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