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部门已经成为农业信息化的主力军

农业部门已经成为农业信息化的主力军
农业部门已经成为农业信息化的主力军

农业部门已经成为农业信息化的主力军

记者8月25日从农业部信息中心在青海省省会西宁市召开的“全国农业网站发展座谈会暨农业信息中心主任会议”获悉,我国农业信息化已经进入了以政府行政部门为主导、以农业部门开展公益性信息服务服务为基础,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和社会各方面力量作用,快速发展的新阶段。农业部门已经成为农业信息化的主力军,各级农业信息中心是农业信息化的重要技术支撑力量,农业网站是农业信息化的重要工作抓手。

农业信息化:进入快速发展的新阶段

在新世纪新阶段推进农业信息化,必须客观分析其发展趋势与脉络。现在,我国农业信息化已经进入了以政府行政部门为主导、以农业部门开展公益性信息服务服务为基础,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和社会各方面力量作用,快速发展的新阶段。

新阶段具有新特点:一是政府主导。提供公共信息服务作为政府的重要职能,政府必须高度重视、统筹规划、加大投入、加快建设,在推进农业信息化中发挥主导作用;二是公益服务。农业信息化建设为公益性、基础性事业,具有需求迫切、基础薄弱、覆盖面广、受益民众多的特点,是当前政府优先、重点支持的公益事业;三是需求复杂。不同部门、不同行业,各类企业、合作组织、农户等主体有不同的信息需求;四是渠道多样。由于各地社会信息化整体水平和经济实力的差别,农业信息化的推进方式也各不相同。在农业信息服务方面,必须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多渠道、多手段综合、多模式共用;五是渗透交织。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广泛应用,农业信息化渗透到农业生产、加工、流通、科研教育、技术推广、消费等各个环节,与农业各产业紧密地交织结合在一起。

因此,我们必须把握新阶段的新特点,在政府主导下,坚持公益性服务为基础,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多元化、全社会合力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农业部门:农业信息化的主力军

农业部门对农业信息工作高度重视,积极探索,卓有成效。1992年党的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目标后,农业部随即提出了加强农村信息服务体系的总体构想并着力推进,十多年来,特别是“十五”以来,围绕实施“‘十五’农村市场信息服务行动计划”,狠抓信息服务网络延伸、信息资源开发和信息发布(服务)三个着力点,信息体系建设和信息服务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农业信息服务在政府职能转变中的重要地位得以确立,农业行政部门为主体的多元化的立体农业信息服务工作体系逐步形成。

目前,全国省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均设立了信息工作职能机构和信息中心,97%的地(市)、80%左右的县级农业部门设置了农业信息管理和服务机构,56%的乡镇成立了信息服务站,发展农村信息员队伍近17万人,加上遍布县、乡的农技、畜牧、农机、经管、水产等推广队伍的信息服务人员,一个纵横交错的信息服务队伍已经初步形成。

农业部以农业影视中心、农民日报、农村杂志社、农广校、中国农业信息网“五个一”作为信息服务的核心媒体,通过一站通农村供求信息全国联播、网上展厅、全国农业网站信息联播、“三电合一”等应用系统纵向贯通全国。各地农业部门在多年的实践中,探索出了符合中国国情的、面向“三农”、打通信息服务“最后一公里”的“三电合一”、“电波入户”、“百万农民上网工程”和“信息进村入企”等丰富多彩又富有成效的信息服务模式。一个以农业部门为主体、多种方式服务的信息网络已经开始形成。在农业部门的组织和带动下,各涉农部门、各类农业中介组织、科研院所、农业企业也积极开展面向农民的信息服务,以政府为主导的农业信息服务多元化主旋律已经唱响。

农业信息中心:农业信息化的重要技术支撑力量

伴随着我国农业信息化的发展步伐,各级农业信息中心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小到大、从可有可无到不可或缺,逐步成长壮大,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信息系统中

的一个关键环节和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各级农业信息中心不仅为我国农业信息化事业,尤其农村经济信息服务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而且也日益成为农业行政部门正常运转的、不可替代的重要支持系统。信息中心的发展壮大是我国农业信息化发展的重要成果,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农业信息化和农村信息服务事业发展壮大的重要标志。

从各级农业信息中心的工作来看,它们发挥着担当“三个有力支撑”,管理“两个重要渠道”,承载“两个重要平台”的作用。担当“三个有力支撑”是指,信息中心是农业行政部门有力的信息网络支撑、技术支撑、电子政务运转支撑(电子政务内外网);管理“两个重要渠道”是指,信息中心管理运行着信息网络系统和农业部门的官方网站,构成了农业全系统的上下交流渠道和农业农村经济工作的重要宣传渠道;承载“两个重要平台”是指,一是为履行农业行政监管服务职能、为宏观决策和农业生产经营提供农村信息支持服务的平台,二是为农业生产经营者、消费者提供农产品产销沟通和交易服务的平台。

各级信息中心在具体工作中已经建立起一支过硬的队伍,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正是这支队伍,在管理运行着从农业部到省、80%左右的地级和40%的县级农业部门的局域网和网站,支撑着各级网络平台和信息服务平台,包括乡镇信息服务站在内,形成了覆盖全国的农业信息服务网络,日夜提供着信息服务和农产品交易服务。随着部省之间卫星通讯网络的开通,在支持财务集中管理、“一站式”行政审批系统的实施,支持电子政务内外网的运行、承担政府行政事务网上公开业务,运行机关办公自动化系统,协同组织“一站通”农村供求信息全国联播”、网上展厅、全国农业网站信息联播、三电合一等全国性应用平台的推广应用和服务等工作方面,信息技术应用已经融入了农业行政部门的各项重要业务工作。

农业网站:农业信息化的重要工作抓手

农业网站作为信息时代特有的信息传播渠道,经过多年的努力,也有了长足发展。农业部初步建成了以中国农业信息网为核心、集20多个专业网为一体的国家农业门户网站。各省(区、市)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均建立了农业信息网站,有83%的地级和45%的县级农业部门建立了网站。全国乡镇农村信息服务站中有计算机并可以上网的有1.7万多个,占乡镇总数的41%。许多涉农部门建立了面向农业农村提供信息服务及培训的网站。一些中介组织、大的涉农企业集团、甚至民营企业结合自己的服务对象和业务,也开设了具有特色的面向农业农村的信息服务网站。

根据有关统计,目前涉农网站约有6389个,在中国农业信息网上自愿登记注册的农业网站已达4372家。一个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的全国农业网站体系基本形成,正快速向中介组织、龙头企业、批发市场、乡村以及经纪人、种养大户延伸,为用户提供政策、市场、科技等信息服务,基本上已经涉及到农业、农村、农民的各个主要方面,成为农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和工作抓手,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不断增强。

目前,农业网站已经走过了自发发展、数量急剧扩张、以设施建设为主的起步阶段,进入了一个自觉发展、统筹规划、整合创新、稳步推进,以服务效果导向的新阶段。

农业机械化与信息化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

农业机械化和信息化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 选题背景 随着改革开放的浪潮,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城市的扩张的步伐越来越快,城镇的边界也越来越不明显。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人们对利益的追求,使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脱离了农业,转向其他产业进行生产。农村劳动力的减少造成了我国农村出现了大量出现土地被荒置、大片土地粗放经营的现象。这一系列现象导致了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滞后,农业生产效率不高。农业机械化是农业进入现代化的首要动力,更是农业实现现代化的体现。农业信息化极大地推动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繁荣。离开了农业机械化和信息化,农业的现代化就等于是空谈。 选题目的 站在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加快现代化进程的新高度,以提高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为研究目的,以农业机械化和信息化与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关系为切入点,进行新时期我国农业机械化信息化发展研究。分析新阶段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对农业机械化和信息化的需求,探讨实现农业机械化的道路和信息化技术路线,提出促进农业机械化和信息化的发展政策建议,能够帮助政府有关管理部门进行科学决策,提高我国的农业国际竞争力,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选题意义 我国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70%以上,随着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广大农村居民对现代化机械和农业信息化的渴求越来越强烈。但是目前我国农业机械化和信息化的发展水平较低,机械化和信息化对于农业经济增长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无法充分发挥。因此利用各种方式提高农业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将机械产品投入到农业中,并能使农民及时获得准确的市场、技术及政策信息。对于发展农业生产、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水平、提高农民素质和农村自主管理能力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对农业机械化的认识 农业机械化,是指运用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装备农业,改善农业生产经营条件,不断提高农业的生产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过程。 在农业各部门中最大限度地使用各种机械代替手工工具进行生产。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内容之一。如在种植业中,使用拖拉机、播种机、收割机、动力排灌机、机动车辆等进行土地翻耕、播种、收割、灌溉、田间管理、运输等各项作业,使全部生产过程主要依靠机械动力和电力,而不是依靠人力、畜力来完成。实现农业机械化,可以节省劳动力,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增强克服自然灾害的能力。我国农业在集体化的基础上逐步实现机械化,是发展农业生产力的根本途径。 对农业信息化的认识 农业信息化是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系统为农业产供销及相关的管理和服务提供有效的信息支持,并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力和经营管理效率。农业信息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是农业适应市场经济的重要途径;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的有力手段;是政府有效管理农业的重要途径。 农村信息化的内容包括五个方面:第一,基础设施建设。第二,信息资源。第三,农村信息化服务体系。第四,信息技术在农业、农村、农民三方面的应用。第五,农民的经济收

关于加快推进农业信息化和数字乡村建设的调研报告

关于加快推进农业信息化和数字乡村建设 的调研报告 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XX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农业信息化和数字乡村建设的实施意见》的文件精神,全面提升指导现代农业发展的工作水平,更好地推进乡村振兴,结合我市实际,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网络强国战略思想为引领,聚焦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推动数字乡村、智慧农业发展为目标,充分利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强化农业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信息服务体系,加强试点示范,扎实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促进信息技术与农业现代化相融合、与农民生产生活相融合、与乡村振兴相融合,全面支撑我市现代农业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发展。 发展目标 用3—5年时间,推动全市农业信息化和数字乡村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在全省、全国排名前列。全市农村固定宽带家庭普及率达到99%以上,移动宽带用户普及率达到98%以上,现代信息技术与农业农村发展深度融合,农业农村数据

资源实现有效整合和开放共享,农业农村数字经济占农业农村整体经济比重进一步加大,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显著提升。 基本原则 1.坚持政府主导。充分发挥政府在战略引领、规划指导、政策支持、公共服务等方面的作用,加强统筹协调、总体布局、整体推进和督导落实。 2.坚持市场主体。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激活主体、要素、市场,不断催生乡村发展内生动力。形成企业主体、多元参与、竞争有序、合作共赢的新格局。 3.坚持互联共享。充分发挥数据资源的新型战略性生产要素作用,统筹整合现有数据资源,实现跨部门、跨业务、跨系统、跨层级、跨地域融合发展。 4.坚持便民利民。充分发挥信息化的先导作用,建立涵盖生产、生活、生态等一站式服务体系,加快“互联网+政务服务”向乡村延伸。 二、重点任务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增强信息保障能力 1.加快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新一代农业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构建覆盖农村的高速光纤宽带网,实现所有自然村百兆以上宽带网络接入和4G网络全覆盖。加快农业物联网建设,推动5G在农村地区应用。大力推进

浅析农业信息化的作用

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浅析农业信息化的作用》,是本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深入写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参考文献的内容外,本人论文的研究成果不包含任何他人创作的、已公开发表或没有公开发表的作品内容。对本论文所涉及的研究工作做出贡献的其他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论文原创性声明的法律责任由本人承担。 声明人(签字): 2012年7月15日

浅析农业信息化的作用 学号:115311298435 姓名:兰静 摘要:当今社会经济正由工业化时期进入信息化时代,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光纤和卫星通信技术为特征的信息化浪潮正在席卷全球。农业信息化是国民经济信息化的重要基础,也是国民经济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农业信息化有助于发挥经济的“后发”效应;实现国民经济信息化,必须首先实现农业信息化;农业信息化必须与国民经济信息化同步。提高农业信息化水平,开发和利用农业信息资源,对于实现农产品供求平衡,加强和改善农业科研和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促进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加速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与此同时,现代信息技术正在加快向农业领域渗透,在未来新的农业技术革命中,信息技术将上升到更重要的地位。我们必须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深入研究农业信息化的发展规律,掌握农业信息化建设的主动权。 关键词: 农业信息经济市场 全国人民对农业信息化有着不同的定义,例如:张燕认为农业信息化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系统为农业供销及相关的管理和服务提供有效的信息支持,并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力和经营管理效率,形成集采集、加工、发布、服务于一体的农村市场信息服务体系。李道南认为农村信息化简单为四个字:程度,就是普及的程度。过程,农村信息化不是一天两天能够完成的,它是若干年的发展过程,所以说它是一个信息技术在农业,农村,农民生活中普遍应用的程度和过程。 一、农业信息化有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统筹城乡社会发展的关键点也在农村。农业信息化是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重要结合点,是建设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民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和要求。推进农业信息化有利于实现生产发展;有利于消除城乡之间信息占有和利用的差别;有利于促进农村市场的开拓和城乡协调发展。通过网络技术可以建立城乡间信息传递、互动、交换的平等关系,提升农村发展速度,有利于缩短城乡之间发展的距离,引导农民改变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促进农民享受现代社会的文明成果,推进农村科技、文化、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促进农村小康社会建设。 二、农业信息化有利于改变农民的消费观念 农业信息化可以改善农民的生活环境,促使农民的消费观念和方式的改变。通过农业信息化的建设,可以实现电视网、电话网和电脑网的“三电合一”,农民可以利用这些网络,了解国内外农业、农民和农村生活的发展动态。农业信息化扩大了农民的视野,丰富了农民的文化娱乐生活,还将促使农村居民的思想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消费观念的变革,促使农民由注重物质文化生活的消费,向注重精神文化生活消费的转移。 三、农业信息化有利于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 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个目标。在现代信息社会,农民素质主要体现在接受、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上,谁能最先捕捉到有价值的信息,谁就能走在市场的前列,就能掌握生产经营主动权。如果信息不灵,反应不快,就会丧失机遇,陷于被动,遭受损失。高素质经营型农民正是以自身很强的信息意识,不断地搜集、筛选、利用信息,使有价值的信息成为生产经营决策的依据,不断地为自身创造发展机会。农业信息化要求劳动者具有更高的知识和技术水平,互联网上丰富的教育资源,为农民学习生活提供了广阔的新天地,有助于农民整体素质的提高。 四、农业信息化有利于促进农民与市场的有机连接 落后的生产管理水平和小农意识经营管理水平,是农民增收的重要障碍。农业生产管理包括农田基本建设、农作物栽培管理、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畜禽饲养管理、养殖管理等方面。

农业信息化对农业经济增长的作用分析

农业信息化对农业经济增长的作用分析 在我国经济建设的过程中,农业的迅速发展为经济发展水平提高作出了十分重要的贡献。自古以来,我国的农业建设便位于世界前列,是典型的农业大国,即使近年来经济重心转到工业建设上来,农业发展所带来的经济增长也仍然呈现上升趋势。在现如今信息网络快速普及和发展的时代下,农业也同样适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向农村信息化的正确方向迈进。本研究从农业信息化的角度着手,探究农业信息化对于农业经济增长的作用及意义,并且对如何促进农业信息化,大力发展农业生产作出进一步的分析,期望达到推动农业经济增长,发展现代农业的目标。 标签:农业信息化;农业经济增长;作用 当代中国,在不断要求创新进步的基础上,实施的改革措施所体现的信息经济发展目标也向国人和世界展示了我国对信息化的重视。从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发展目标来看,我国对于农业的重视程度也从未改变,致力于实现农民增收,实现农业经济稳定、健康、快速增长。在二十一世纪这个社会高度信息化的时代,促进农业信息化是我国农业以虔诚的姿态迎接知识经济和信息革命的重要举措,农业发展必须实现现代化、信息化,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 1农业信息化对农业经济增长的积极意义 1.1农业信息化的基本特点。实现农业信息化是推动农业改革合理有效进行的关键步骤,是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重要途径。农业信息化的基本概念就是通过综合运用发达先进的信息技术,特别是对计算机技术、卫星通讯技术、自动化技术等现代信息化技术的利用,充分开发建设农村信息资源,实现农村人力、物力、财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力求推进建设城乡一体化,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农业信息化能够对农业经济活动进行科学的生产与管理,增加粮食产量,推进传统农业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促进农业经济的全面发展。 1.2农业信息化为农业增长提供动力。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在信息化时代将先进技术最大程度的利用到农业建设上来,加大科学技术的运用,才能推动农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但在我国很多农村地区,传统的农业生产管理方法并没有被取代,生产效率低下,经济效益较低。而以信息技术替代传统的生产工艺有效地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加快特色农业转型升级,进而促进农业经济的增长。农业信息化加快了农业经济增长的步伐,其发展更是科技的进步发展在农业生产活动中的体现,不仅如此,农村信息化在着力打造现代农业的同时,有效地促进农业人才的培养,农业技术的更新,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进,使农业经济增长取得了卓越的成果。 1.3农业信息化解放了农村生產力。农业信息化是社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农业信息化是我国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已经成为农业经济增长的推动力。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和人口大国,中国在早期就将大量的人力投入到农业生

论农业信息化与农民增收

论农业信息化与农民增收 当前,以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为特征的信息化浪潮正席卷全球,它是新经济时代的基本特征。现代信息技术也正在向农业领域渗透,将在农业现代化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信息化是当代农业现代化的标志和关键,它主导着未来一个时期农业现代化的方向,也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 一、农业信息化对农民增收的深远影响 1.农业信息化的概念 农业信息化是社会信息化的一部分,它首先是一种社会经济形态,是农业经济发展到某一特定过程的概念描述。它不仅包括计算机技术,还应包括微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光电技术、遥感技术等多项信息技术在农业上普遍而系统应用的过程。农业信息化又是传统农业发展到现代农业进而向信息农业演进的过程,表现为农业工具以手工操作或半机械化操作为基础到以知识技术和信息控制装务为基础的转变过程。从另外意义理解,农业信息化是指培养和发展以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的生产力并使之促进农业发展,造福于社会的历史过程。 2.农业信息化对农民增收的重要作用 (1)农业信息化将会促进农业生产结构的进步,传统的高耗、低效型的生产结构将被新兴的低耗、高效的生产结构所替代。以计算机和现代通信技术为主的信息技术在农业上的广泛应用,可以促进农业生产过程实现自动化、信息化、高效益化。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因此得到改造,农业生产效率将大幅度提高,生产成本下降。 (2)农业信息化将使农业劳动力的就业结构发生变化,实现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增加农民收入。劳动力自身的能力是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障碍,其次就是待转移劳动力面临的信息障碍,目前还无获得跨地区就业机会信息的有效途径。信息技术的引入,带来农业产业升级,改善农业就业结构,有效地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 (3)农业信息化将带来农业资源信息的共享,提高农业资源信息的利用程度。由于信息高度膨胀,特别是互联网以惊人的速度发展起来,正在快速地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农业也同样受到推进。农业信息化的发展,将有效地提高农业资源信息的利用程度、提高农业生产和农产品销售的经济效益,从而增加农民收入。 二、我国农业信息化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农业信息化现状 据有关资料表明,美国农业信息化强度高于工业81.6%、而我国农业信息化强度则低于工业288.9%。在英国,农民通过现代通信技术和计算机网络获得的信息逐年增多。有研究表明,英国农民通过计算机网络获得的信息居第一位。然而在我国农村,特别是西部地区农村,且不要说电话、计算机等现代信息设备,就是彩电、收录机,农村居民拥有量也远远低于城镇居民拥有量。

数字农业的基本知识及发展前景

数字农业的基本知识及发展前景 摘要:阐述数字农业的概念及其作用,指出数字农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包括农业信息化水平低、信息化意识及利用信息能力不强、管理和标准化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等,并对数字农业的建设进行了展望和设想。 关键词:数字农业;问题;构想 在我国2000年发布的《农业科技发展纲要》中,将数字农业放在农业信息技术的首要位置,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本文试图谈谈对数字农业的认识、存在的问题和建设数字农业的基本设想,以供参考。 1.对数字农业的认识 数字农业(digital agriculture)就是用数字化技术,按人类需要的目标,对农业所涉及的对象和全过程进行数字化和可视化的表达、设计、控制和管理。其本质是把信息技术作为农业生产力要素,将工业可控生产和计算机辅助设计的思想引入农业,通过计算机、地学空间、网络通讯、电子工程技术与农业的融合,在数字水平上对农业生产、管理、经营、流通、服务以及农业资源环境等领域进行数字化设计、可视化表达和智能化控制,使农业按照人类的需求目标发展。 有的学者认为,数字农业是“数字地球”在农业领域的延伸。正如“数字地球”的概念一样,数字农业这一概念体现了数据和技术的综合集成。数字农业可以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数字农业,即信息化农业,包括农业要素(生物要素、环境要素、技术要素、社会经济要素等)、农业过程(生产、管理、储运、流通等)的数字化、网络化、自动化以及智能化,形成数字驱动的农业生产管理体系。狭义的数字农业,是以农业空间信息机理为基础的、以“3S”技术为支撑的农业系统空间信息技术体系。 事实上数字农业是一个学术性很强的综合概念。近年来,与数字农业技术体系有关的理论基础和应用技术研究,已经成为主要发达国家发展高新技术农业的侧重点,成为极其活跃的科技创新领域。数字农业是一项集农业科学、地球科学、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空间对地观测、数字通讯、环境科学等众多学科理论与技术于一体的现代科学体系,是由理论、技术和工程构成的三位一体的庞大系统工程。数字农业是对有关农业资源(植物、动物、土地等)、技术(品种、栽培、病虫害防治、开发利用等)、环境、经济等各类数据的获取、存贮、处理、分析、查询、预测与决策支持系统的总称。数字农业是信息技术在农业中应用的高级阶段,是农业信息化的必由之路;农业信息化、智能化、精确化与数字化将是信息技术在农业中应用的结果。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保障我国的食物安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在于推动农业科技的发展,创造条件进行一次新的技术革命,促使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促使粗放生产向集约化经营转变。可以预言,数字农业及其相关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推广应用,必将成为新世纪农业科技革命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必将推动农业向高产、优质、高效及可持续方向发展,在带动广大农民致富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农业信息化发展现状及趋势

农业信息化发展现状及趋势 邓晓栋 The Sand Trend of Agricultural Informationization Development Deng Xiaodong 技术正在加快推广和应用。信息化浪潮席卷 Abstract: this article from our country's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in the process of 全球,促进了世界各国社会经济领域的急剧 the construction of one aspect - to expand 变革和加速发展,农业的信息化改造和应用 agricultural informatization analysis, mainly 信息技术促进了农业的产业升级,成为国际 studied the process of agricultural 农业发展的热点之一。自上世纪50年代以 informationization in our country agricultural 来,信息技术农业应用先后经过了计算机科 informatization construction, and puts forward 学计算、数据处理、数据库开发、网络化、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combining with the 精准农业等阶段,农业信息化开始逐步进入 situation of our country and puts forward 新的发展历程。 som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in order 世界农业信息技术的发展大致经过三个 to make agricultural informatization can 阶段:第一个阶段是20世纪50~60年代的广 improve as soon as possible, make the 播、电话通讯及计算机科学计算阶段;第二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in 个阶段是20世纪70~80年代的计算机数据处

现代农业与信息技术的关系

现代农业与信息技术的关系 摘要:信息农业是农业信息化发展的高级阶段,作者从现代农业的信息化特征出发,详细论证了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指出了现代信息农业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然方向。 关键词:农业;信息化;经济;服务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信息产业迅猛发展,网络技术飞速更新,全球经济正迎接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手段已经由传统方式向现代方式转变,正带动着其他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1]。在发展市场经济的今天,农业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实现资源的高度整合与共享是当前发展现代农业的重点,重视农业信息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唯一出路。而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发挥农业信息的资源优势,是走可持续发展的现代信息农业之路的关键,也是提高农业国际贸易地位的关键。 近年来,随着农业信息化进程的逐渐加快,社会各界越来越认识到农业信息的重要性,各地政府都把农业信息化当做当地农村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在我国西部一些地区,例如甘肃省在2011年5月初,智能大棚公共服务平台(1.0)已顺利上线,温室监控终端已确定了最终的产品形态并投入批量生产,产品电信资费套餐已正式在省内各电信营业厅接受用户受理,该产品已具备全省广泛推广和应用的条件。目前,首批产品已在甘肃临洮三易花卉基地、临夏市、康乐县、和政县、民勤县三雷镇中陶村示范园区、金昌市等地市县销售500套实施和部署,计划2011年在全省销售5 000~10 000套产品。下一步工作计划一方面是在全省推广温室大棚环境监测的应用,另一方面是在试点基础上进一步拓展物联网在农业信息化方面的应用,结合物联网射频技术与电信通讯技术相结合,在永靖县农业生产中进一步实施自动卷帘技术、温室水、电控制、土壤含量监测、视频监控等一系列温室智能控制的农业信息化基础应用,在此基础上逐步在全省范围内推广和应用。 以上事例表明,农业信息化是农业现代化的主要内容,也是衡量农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在市场经济形势下,建立和完善农业信息服务体系,既有利于广大农户和涉农企业更快、更多地获得国内外各种农业信息和科技服务,按照市场需求组织生产,也有利于促进农业结构调整,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搞活农产品流通,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1 现代农业的信息化特征 现代农业是相对于传统农业而言,是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和科学管理方法进行的社会化农业。在按农业生产力性质和水平划分的农业发展史上,属于农业的最新阶段。其最显著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信息资源等现代科学技术在现代农业企业管理和宏观管理中的运用越来越广,管理方法显著改进。传统农业主要依赖资源的投入,而现代农业则日益依赖不断发展的新技术投入,新技术是现代农业的先导和发展动力。这其中就包括信息技术等农业高新技术,这些技术使现代农业成为技术高度密集的产业[2]。在信息化社会,生产力已由注重物质和劳动密集的粗放型生产方式向注重知识和信息密集的集约型生产方式转变。在一个农业生产单位,只要建立一个小型局域信息网,把生产单位的各个生产环节连成一个整体,就可以使农业经营管理运行、农业基础设施的运转和农业技术的操作通过网络传递,全面实现自动化调节和控制。 现代农业信息化主要有三个特征,一是农业经营管理网络化。信息网络是现

关于数字农业系统建设的几点思考

关于数字农业系统建设的几点思考 [收稿日期]2007-04-19 [摘要]数字农业是近年来,在发达国家中广泛被采用的新兴的农业模式,但在我国还没有得到充分发展,主要的原因在于我国农业发展的现状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根据我国的国情和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对我国发展数字农业提出了大胆的构想,主要是建设好农业数据库、农业控制、农业监测预测、农业决策支持,农业网络信息发布等五大系统,并与政府、研究机构和当地社团组织多次联合,采取商业化方式推广实施,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数字农业建设。 [关键词]数字农业;监测预测;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随着现代化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数字农业逐渐成为新的农业模式,但在我国,这一模式还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和发展。我国农业在过去的20多年时间里虽然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与国外发达国家农业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而且差距是全方面的。主要问题是:目前我国农业生产投入大、产出少;科技含量低;资源的利用率和转化率低。因此,解决我国农业存在的问题,必须依靠科技进步,用新型的现代农业取代传统农业已成为必胯之势。 一、数字农业的概念 所谓数字化农业,是指通过综合运用农业知识、信息技术和卫星定位技术,将一定区块的土壤成分和微气候数字化,并与不同农业作物所需土壤、气候条件集成起来形成智能数据库为农业服务的过程。建设数字化农业,对于我国农业跨越式发展具有十分的重要意义。 我国是个发展中国家,面积辽阔,气候条件复杂多样,而且,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农业资金相对缺乏。与国外发达国家农业生产相比较而言,数字精准农业模式会有较大的潜力。在我国农村则具有广泛推广的价值。 二、数字农业系统建设的必要性 我国是农业大国,建设数字农业系统,在农业各个方面(包括种植业、畜牧业、林业、养殖业)和各种条件(生物的、环境的、经济的)实现数字化、将各种农业信息技术广泛地应用于农业;在农业和各个部门(生产、科研、教育、行政、流通、服务等)基本实现为数字化与网络管理,不仅可以促进我国农业信息化的发展,而且,也可以为全国农业信息化的发展起到示范、引导和推进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数字农业建设是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水平的需要。我们现在的农业生产技术主要停留在经验生产的阶段,农业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速度不快,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还制约着农业的发展。实现数字农业,可以使各种农业科学

XX市农村信息化建设工作实施方案

XX市农村信息化建设工作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一号文件精神,加快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充分发挥信息对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的积极作用,根据《XX省农村信息化建设工作规划(201X-201X)》、《XX省201X年农村信息化建设工作实施方案》(X农信办〔201X〕6号)要求,经研究决定,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围绕XX市第十次党代会提出的科学发展、绿色掘起、进位赶超,建设繁荣和谐魅力XX的奋斗目标,坚持以需求为导向,以应用为重点,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为目标,按照求实效、重服务、广覆盖、多模式的要求,着力推进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服务体系建设和信息员队伍建设,全面提升农村信息化水平,促进全市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建设原则 1、政策引导,市场运作。发挥各级党委、政府在农村信息化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做好统筹规划,政策支持,资金奖补。鼓励公益服务与有偿服务相结合,支持通讯部门发挥优势、共同参与、公平竞争,建立农村信息化建设和运营的

长效机制。 2、整合资源,综合利用。加强信息、网络资源的有效整合利用,打破地区间和部门间的资源分割,推动网络互通、资源共享。抓好乡村便民服务中心、文化书屋、党员远程教育点、基层农技推广中心和通讯服务站点等设施和人才资源的整合,推进乡村信息服务站建设,为农民提供一站式的综合信息服务。 3、因地制宜,逐步推进。根据农村区域和产业布局,以及农民群众对信息的需求,科学规划,合理布点,通过试点示范,以点带面,逐步推进。要积极探索、大胆创新,不断丰富建设内容,切实发挥实效,避免一哄而上,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 4、服务农民,注重实效。坚持以服务“三农”为宗旨,根据市场情况、农民需求和农业发展实际,积极发展适农、惠农、助农信息产品,多形式、多渠道为农民提供有效地综合信息服务,提高信息技术在农村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水平,使农村信息化建设的成果普惠广大农民。 三、总体目标 以农村信息化建设“六项工程”为主抓手,以“信息化乡镇”和农村信息服务站建设为切入点,在巩固试点成果,总结其他地市试点经验的基础上,从201X年起,每年在全市选择部分乡镇开展农村信息化建设。力争通过四年努力,到“十

2020年秋冬智慧树知道网课《农业信息学》课后章节测试满分答案

第一章测试 1 【单选题】(10分) 以下不属于3S技术的是() A. 农业系统模拟技术 B. 地理信息系统 C. 遥感 D. 全球定位系统 2 【单选题】(10分) 以下属于GIS在农业上的应用包括() A. 用于农田面积和周边的测量 B. 作物产量的定位计算 C. 引导农业机械实施操作 D. 评估与管理耕地质量

3 【单选题】(10分) 信息农业是以农业信息科学为理论指导,以农业信息技术为支撑工具,用信息流调控农业活动的全过程,以()为目标的现代农业产业。 A. 简单化 B. 高产化 C. 精致化 D. 信息化 4 【单选题】(10分) 信息农业体系的组成不包括() A. 应用系统 B. 土壤信息 C. 关键技术 D. 理论基础

5 【判断题】(10分) 农业信息监测主要技术原理是通过光谱遥感、红外成像、机器视觉、图象处理等手段进行实时无损监测和诊断。() A. 对 B. 错 6 【判断题】(10分) 数字农业是用数字化技术,按人类需要的目标,对农业所涉及的对象和全过程进行数字化表达、设计、控制、管理,是数字地球理论与知识在农业上的应用。() A. 错 B. 对 7 【判断题】(10分) 评估与管理耕地质量属于GIS在农业上的应用。() A. 错

B. 对 8 【多选题】(10分) 信息农业体系有()三方面组成 A. 理论基础 B. 土壤信息 C. 关键技术 D. 应用系统 9 【多选题】(10分) 遥感技术的主要优点有() A. 覆盖面大,宏观性强; B. 能够提出农业的科学管理和规划 C. 波普视域宽,波段多,所获取的地物信息丰富多样 D.

农业信息化与农业的经济建设分析范本

农业信息化与农业的经济建设分析范本

农业信息化与农业经济建设分析 农业信息化与农业经济建设分析 首先,农业信息化建设过程具有一定的复杂性,涵盖了社会经济的各方各面,所以需要政府部门进行统筹安排方可达到预期的效果。政府部门应清楚的认识到自身发挥的主导作用,加大自身的调查研究力度、强化过程监督。此外,政府部门还应将农业信息化建设中部分事务性的职能交由行业协会等社会团体负责,自己的主要任务是安排组织农业信息化战略与政策,监督政策执行过程及有效管理非常规性的核心项目,从而实现以政府为主导的农业信息化体系。其次,深入分析研究信息政策的基本理论方法,积极改进与完善国家信息政策管理机构,构建切实可行的信息政策反馈系统,科学评价信息政策的执行效果等,以此提高国家信息政策体系的有效性、完善性。构建一套完善的信息法律体系,营造有利于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外部环境。 推进农业信息网络建设 一方面,应推动涉农网站建设;致力于规模较大,具有农业信息资源和电子商务等服务功能,以及信息完善、功能大的综合性农业网站。构建农产品信息网、蔬菜瓜果类信息网等,明确市场定位、选择资质高的经营厂商,并据此发展电子商务业务,以处在农业网站的最前沿。另一方面,科学构建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随着农产品贸易电子化的实现,当前应加大构建与我国国情相符的农产品电子商务,从而使农产品的产、供、销环节都能够通过网络完成,保证农产品市场流通。高度重视构建认证体系、信息体系、物流配送体系等电子商务基础设施,这对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三、结论 综上所述可知,农业信息化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还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所以我们应对农业信息化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研究,获悉农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并及时采取措施予以处理,力争为我国农业经济增长提供有效帮助。

2019年整理--目前我国农民收入的特点、成因及对策分析

目前我国农民收入的特点、成因及对策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为世人所瞩目;城乡居民生活水平随经济的发展亦有很大提高。但居民收入在得到普遍提高的同时,近几年却出现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即农民增收困难已成为当前农业和农村工作中的一大难题,且变得越来越突出,开始影响到社会稳定和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为此,我们必须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高度来重视和解决这一问题,逐步形成一个随经济发展使农民稳定增收的良好机制。 一、近一时期我国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特点 我国农民的增收构成发生了积极变化,即非农产业收入在农民总收入中的比重进一步扩大,增长幅度也大有超过农业收入增幅的势头。农

民收入由两部分构成,即农业收入和非农产业收入。农民收入的增长也主要由这两部分支撑,农业收入的增加主要依赖农业的增产,尤其是农产品的价格因素对农民增收影响更为直接,据有关专家测算,1979—1996年农业增收中增产占其增长比重的11.9%,而涨价因素则高达88%。而进入90年代后,我国农产品的供求关系发生了很大变化,市场约束明显增强,农产品的价格近几年连续下降,农民增收由依靠增产和涨价转到依靠产业结构调整。另外非农产业收入的增长在农民收入增长中的比重逐步提高,从发展趋势看将成为影响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的关键。 二、影响农民收入进一步增长的原因 农民收入增长缓慢,这已是不争的事实,已由单纯的经济问题转变为社会问题,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重视。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1.农民文化素质普遍偏低,是制约农民收入进一步增长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市场调节的比重日益加大,农业生产中的不确定因素增多,对处于一家一户分散经营且文化素质较低的农民来讲无异于雪上加霜,增大了他们经营的风险,使他们很

2018农业信息化技术导论答案解析

2017年农业信息化技术导论试题答案 一、名词解释(共30分) 1.农业信息学的内涵(5分) 农业信息学:是农业科学与信息科学相互交叉融合形成的一门学科。可以定义为:以农业科学为基本理论基础,以农业信息为对象,以信息技术支撑,研究农业信息的采集、处理、分析、存储、传输及其运动变化规律,为农业生产服务的科学和技术。 2.决策支持系统(5分) 决策支持系统:是以管理科学、运筹学、控制论和行为科学为基础,以计算机技术、仿真技术和信息技术为手段,支持非结构化和半结构化决策的信息系统,所处理的问题大部分属于半结构化性质。 3.物联网(5分) 物联网:是“实现物物相连的互联网”。其内涵包含两方面意思: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 4.数字农业(5分) 数字农业:是指使用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遥感、自动化、计算机、通讯和网络等数字化技术对农业(种植业、畜牧业、水产业、林业等)生产、管理、经营、流通、服务等领域进行数字化设计、可视化表达和智能化控制,以达到合理利用农业资源、降低生产成本、改善生态环境等目的,使农业按照其内在的客观规律、人类需求的目标和方向发展。数字农业包含精准农业、精细农业、精确农作、处方农业、因地制宜农业以及虚拟农业等概念。其中,精准农业是数字农业的核心。 5.大数据(5分) 大数据:指无法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用常规软件工具进行捕捉、管理和处理的数据集合,是需要新处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发现力和流程优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大数据包括结构化数据(如数字、符号等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如文本、图像、声音、视频等数据)。

农业信息化建设调研报告正式版

For the things that have been done in a certain period, the general inspection of the system is also a specific general analysis to find out the shortcomings and deficiencies 农业信息化建设调研报告 正式版

农业信息化建设调研报告正式版 下载提示:此报告资料适用于某一时期已经做过的事情,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检查、总评价,同时也是一次具体的总分析、总研究,找出成绩、缺点和不足,并找出可提升点和教训记录成文,为以后遇到同类事项提供借鉴的经验。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本调研组通过实地考察、问卷调研和访谈调研等调研方法,对xx农业信息化的开展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并对该区农业信息资源建设中存在的不足进行概括总结,以期为该地区农业信息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对策的同时,促进xx农业信息化建设。 一、农业信息化的重要性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解决“三农” 问题尤为重要。党在xx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并在xx届三中全会对此进行全面阐述:要建设社会主

义新农村,就要优化和调整农村经济结构,要走机械化、产业化、信息化之路。 二十一世纪是信息的时代,世界在信息化,农业也在信息化。因此,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意义重大。党的xx大明确指出“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并把大力推进信息化作为本世纪头20年经济建设和改革的主要任务之一。农业信息化是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农业信息化带动农业现代化,对于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持续协调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目前,学术界关于农业信息化虽然还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农业信息化的量化

农业信息化论文

农村信息化发展初步研究 学号: 学生姓名: 所属学院: 专业: 班级: 课程名称: 授课教师:

目录 引言 (3) 1农村信息化的含义 (3) 2农村信息化的发展意义 (3) 2.1农村信息化的发展有助于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 (3) 2.2农村信息化的发展有助于提高农作物与市场的适配性 (3) 2.3农村信息化的发展有助于快速整合农村的信息资源 (4) 2.4农村信息化的发展有助于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4) 3农村信息化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4) 3.1城乡居民共享信息资源不对称 (4) 3.2信息资源实用易用信息延伸不足 (4) 3.3农村信息化建设仍然有很多道路要走 (5) 4发展农村信息化存在问题的对策 (5) 4.1培育农村信息化发展的优良环境 (5) 4.2提高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相关装备的水平 (5) 4.3应加大对农村信息资源的建设与整合的力度 (5) 4.4应逐步完善农村信息服务体系 (6) 4.5开展试点示范以及推广工作 (6) 6农村信息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足 (7) 结论 (9) 致谢............................................. 错误!未定义书签。参考文献.. (10)

农村信息化发展初步研究 摘要 农村信息化为三农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是统筹城乡发展,促进三农问题有效解决的新途径。农村信息化建设是当前和今后我国“三农”发展的重要内容。我国农业发展的方向是发展现代农业,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要工作。因此,要加强基础农业地位,推进农村和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加强农业市场的竞争力,必须进一步推进信息技术在农业技术的应用与推广,加快农业信息化的进程。农村信息化的发展对于发现农业现代化、整合农村信息资源、参与国际竞争有着重大的意义。 关键词:农村信息化;农业现代化;信息技术 A preliminary study on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informatization Abstract The "three rural issues" in the revival of the Chinese nation to and in the extremely important position to realize the dream of the great journey of Chinese. Rural information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agriculture, rural areas and farmers provides new historical opportunity, is co ordinating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 and promote new ways to solve the problems of agriculture, rural areas and farmers. Rural information construction is an important content of the current and future development of China's "three rural".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agriculture is the direction of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in China, this is the main work of building a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 Therefore, to strengthen the position of agriculture as the foundation, to promote rural and agricultural economy structure adjustment, strengthen the competitiveness of the agricultural market, we must further promot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the application and popularization of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to speed up the process of agricultural information.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informatization for the discovery of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rural information resource integration, to participate in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Keywords:rural informatization;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信息化与现代农业发展

信息化与现代农业发展 作者:郭作玉 日月运行,斗转星移,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我国农业正悄悄地从传统向现代演进。这种演进,突出的标志就是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中的大量应用,信息化对现代农业发展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010年11月,农业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共同主办的“2010信息化与现代农业博览会”,就是这种演进最生动的真实写照。 “2010信息化与现代农业博览会”,在北京全国农业展览馆举办,参展项目有600多个,集中展示了现代信息技术在我国农业中的成功应用,全面地揭示了信息化与现代农业发展的美好前景,雄辩地说明了用信息化改造我国传统农业、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具有无可比拟的重要作用。 1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发展中的应用 从“2010信息化与现代农业博览会”的参展内容看,现代信息技术在我国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等方面的应用精彩纷呈,前程似锦。 1.1农业生产信息化 在农业生产方面,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已经渗透到各个行业及多个环节。 1.1.1种植业领域 其突出表现是农情监测、精准施肥、智能灌溉、设施农业智能监控、病虫草害监测与防治信息化。 1.1.2畜牧业领域 依靠现代信息技术实现了畜禽育种及养殖、肉蛋奶生产、饲料生产、养殖场管理、畜禽舍环境控制等方面或环节的自动化、智能化、数字化,并建立了产品的可追溯体系。 1.1.3草原领域 实现了草原遥感监测、灾害预警、草种保护、防火应急指挥等方面的信息化。 1.1.4兽医领域 依托RFID等技术,实现了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建立了数据庞大的动物源细菌耐药性监测数据库及兽医微生物菌种管理数据库,对兽药产品能够进行有效的评审、监管和追溯。 1.1.5渔业领域 利用遥感技术,使海洋生物资源与栖息环境地理信息监测、渔船实时监测、海洋灾害性事件监测等得以实现。 1.1.6农机领域 安装了GPS卫星导航模块的自动驾驶拖拉机,在喷洒农药、精准施肥、收割作业和插秧耕作等方面开始应用。 1.2农业经营信息化 在农业经营方面,农业电子商务、批发市场信息化建设以及休闲农业信息服务等取得了明显成效。 1.2.1农业电子商务 目前,我国已有农业网站3万多家,有相当一部分涉足了农业电子商务。其中致力于为农民和企业提供网上营销服务的农业部“一站通”服务平台,注册会员已超过36万人,年信息发布量超过10万条,日均点击量在18万次以上。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围绕本地重点农产品,扶持和建立了一批专业化的特色网站和交易网络。 1.2.2批发市场信息化建设 全国大部分批发市场建立了以“信息中心、检测中心和结算中心”为主的信息化系统,不少批发市场建设了先进的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现代电子监控系统、智能IC卡管理系统,基本实现了市场管理信息化和收费电子化。与批发市场信息化匹配的现代物流体系快速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