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调味料加工技术

复合调味料加工技术
复合调味料加工技术

复合调味料加工技术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特别是生活方式的改变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便于贮藏、携带、安全卫生、营养而风味多样的复合调味料得到了飞速发展,在调味品中已占有了重要的地位。

复合调味料不仅能满足人们对传统的调味中“酸、甜、苦、辣、咸”等口味的需要,还能满足人们对“鲜”的口感的需求,这是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后对家庭烹饪的高层次享受,同样也是食品工业迅猛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在国外调味品市场中,复合调味料已占市场份额的80%以上,这充分显示了复合调味料的重要地位。对我国调味品企业而言,复合调味料的市场商机无限,潜力巨大。复合调味料根据其形态可分为固态(粉状)复合调味料、半固态复合调味料和液体复合调味料,以下分别介绍这3种复合调味料生产的技术要求。

一、粉状复合调味料

1、工艺流程

原辅料→验收→预处理→混合→过筛或造粒→检验→包装→成品

2、操作要点

1)预处理

所用原料有各种蛋白质增强剂、鲜味增强剂、香辛料、粉末状香精、糖和盐等,原料均应符合国家标准。同时使用前需要进行必要的清洗、干燥、粉碎、过筛、酶解、过滤和浓缩等预处理。

2)混合

混合分为精料混合和大料混合两种。先将肉类提取物、鲜味增强剂、水解蛋白粉、酵母抽提物、香辛料和粉未香精等精料混合好,应在10 min内完成。再将食盐、糖和味精等大料混合3~5 min,边搅拌边加入溶好的油脂,加入已混合好的精料和抗结剂,混合5—6 min即可。

3)过筛或造粒

如生产粉状复合调味料,过筛即可得到成品;若生产颗粒复合调味料,混合完后再边搅拌边加入浓缩处理好的抽提物或少量水,混合均匀后造粒,再经干燥至水分<6%,然后过筛冷却即可。

4)包装

每批产品在包装前必须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后产品才能进行包装。根据包装的要求进行规格分装,包装材料必须具有良好的防潮、隔氧和阻光性能。

3、控制要点

1)环境湿度的控制

粉状复合调味料的水分含量要控制在5%左右,因其具有极强的吸湿能力,所以生产环境的相对湿度必须控制在70%以下。

2)卫生指标的控制

由于粉状复合调味料生产过程中无热处理过程,对原料和生产环境要严格控制卫生标准。

二、半固态复合调味料

1、工艺流程

原辅料→验收→预处理→混合调配→加热灭菌→胶体磨处理→灌装→检验→成品

2、操作要点

1)预处理

所用原料有面酱、豆酱、花生酱以及各种香辛料,原料均应符合国家标准,使用前需进行必要的提取、过滤或磨碎等预处理。

2)混合调配

按生产配方将各种原辅料混合,并加热调配。

3)加热灭菌

根据不同的半固态复合调味料,采用不同的灭菌方法。

4)胶体磨处理

将经过加热灭菌后的半固态复合调味料通过胶体磨磨碎,同时也起到乳化均质的作用。

3、控制要点

丰厨食品火锅底料 复合调味品项目环评报告表

丰厨食品火锅底料_复合调味品项目环评报告表 基本情况基本情况表表1-1-项目名称火锅底料/复合调味品项目建设单位丰厨(重庆)食品有限公司法人代表***联系人***联系电话***邮政编码/通讯地址***建设地点***立项审批部门 重庆市江津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文号能耗情况煤/万t电1用水量年新鲜用水量年重复用水量生产用水1195211952/生活用水15001500/合计1345213452/工程内容及规模:工程内容及规模:1.1项目由来项目由来丰厨(重庆)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食品生产、销售的企业。 为发展公司业务满足市场需求,公司拟于重庆市江津区德感工业园长江路E16-08-02地块建设厂房,新建火锅底料/复合调味品项目(以下称“拟建项目”)。 拟建项目总占地面积约为27000m2,总建筑面积约14000m2,购置主要设备(炒锅)约24台(套),项目主要建设1栋厂房,共3层,其中1F为包装车间,2F为炒料间、纸箱库及空压室,3F为脱包间、原料预处理间、配料间、研发室、化验室。 主要产品为火锅底料、复合调味品,项目建成后年产火锅底料、复合调味品合计36000吨。 重庆市江津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对该项目予以备案,备案证编码为续表续表1-2-产火锅底料/复合调味品18000吨;二期工程购置炒锅12台,在一期工程的基础上增加1条“火锅底料/复

18000复合调味品新增/,建成后年产火锅底料”合调味品生产线吨。 总体工程建成后年产火锅底料、复合调味品合计36000吨。 本环评以一期工程建成时和总体工程建成时两个时间节点,对项目环境影响进行评价。 1.2评价总体构思评价总体构思(1)项目自建厂房进行生产,因此本次评价针对项目施工期及运营期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进 行分析评价。 (2)拟建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二级,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产火锅底料/复合调味品36000吨(其中一期工程年产火锅底料/复合调味品18000吨,二期工程年产火锅底料/复合调味品新增18000吨);项目投资:总投资9000万元,其中环保投资58.5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0.65%;劳动定员:一期工程50人,总体工程100人;生产班制:3班制,8h/班,年工作300天,不提供食堂和住宿。 1.3.2项目产品方案项目产品方案拟建项目产品主要为底料类产品和调料类产品,项目分两期建设,分两期验收。 一期工程新建1条“火锅底料/复合调味品生产线”,建成后年产火锅底料/复合调味品18000吨;二期工程在一期工程的基础上增加1条“火锅底料/复合调味品生产线”,建成后年产火锅底料/复合调味品新增18000吨。 二期工程建成后年产火锅底料、复合调味品合计36000吨。

调味品生产许可证实施细则

调味料产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2006版) 一、发证产品范围及申证单元 实施食品生产许可证管理的调味料产品是指除酱油、食醋、味精、鸡精调味料、酱类外的其他调味品。按其形态可分成固态调味料、半固态(酱)调味料、液体调味料和食用调味油。固态调味料包括鸡粉调味料、畜、禽粉调味料、海鲜粉调味料、各种风味汤料、酱油粉以及各种香辛料粉等。半固态调味料包括各种非发酵酱(花生酱、芝麻酱、辣椒酱、番茄酱等)、复合调味酱(风味酱、蛋黄酱、色拉酱、芥末酱、虾酱)、油辣椒、火锅调料(底料和蘸料)等;液体调味料包括鸡汁调味料、烧烤汁、蚝油、鱼露、香辛料调味汁、糟卤、调料酒、液态复合调味料等;食用调味油包括花椒油、芥末油、辣椒油、香辛料调味油等。调味料产品申证单元为4个。 在生产许可证上应当注明获证产品名称和产品的品种即调味料(液体、半固态、固态、调味油)。调味料生产许可证的有效期为3年,其产品类别编号为0307。 二、基本生产流程及关键控制环节 (一)基本生产流程。 1. 固态调味料: 原料→前处理(分选、干燥或杀菌)→粉碎(制粉)→调配(筛分)→包装→成品 2. 半固态(酱)调味料: 原料→前处理→加工(盐渍、水解、烘炒、均质或乳化等)→调配→(杀菌)→包装→成品 3. 液体调味料: 原料→前处理(除杂、清洗)→煮沸(抽提)→调配→杀菌→包装→成品 4. 食用调味油: 原料→前处理(选料、洗料)→烘炒→压榨→淋油→调配→包装→成品 (二)关键控制环节: 原料控制、调配、杀菌。 (三)容易出现的质量安全问题: 1. 食品添加剂超范围和超量使用;2. 微生物指标超标;3. 原料不符合生产要求。 三、必备的生产资源 (一)生产场所。 企业应具备与生产能力相适应的厂房、原辅材料仓库、成品仓库。生产用厂房能满足原料处理、加工、调配、杀菌、后处理和包装的工艺要求。厂房与设施必须根据工艺流程合理布局,并便于卫生管理和清洗、消毒。成品包装与生产区域要相对独立。并具备防蝇、防虫、防鼠等保证生产场所卫生条件的设施。 (二)必备的生产设备。 1. 原辅料处理设备(筛选、破碎、蒸煮设备等); 2. 加工设施(盐渍、水解、烘炒或制粉等设施); 3. 调配设施; 4. 杀菌设施(按需要); 5. 包装设施;

复合调味料加工技术

复合调味料加工技术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特别是生活方式的改变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便于贮藏、携带、安全卫生、营养而风味多样的复合调味料得到了飞速发展,在调味品中已占有了重要的地位。 复合调味料不仅能满足人们对传统的调味中“酸、甜、苦、辣、咸”等口味的需要,还能满足人们对“鲜”的口感的需求,这是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后对家庭烹饪的高层次享受,同样也是食品工业迅猛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在国外调味品市场中,复合调味料已占市场份额的80%以上,这充分显示了复合调味料的重要地位。对我国调味品企业而言,复合调味料的市场商机无限,潜力巨大。复合调味料根据其形态可分为固态(粉状)复合调味料、半固态复合调味料和液体复合调味料,以下分别介绍这3种复合调味料生产的技术要求。 一、粉状复合调味料 1、工艺流程 原辅料→验收→预处理→混合→过筛或造粒→检验→包装→成品 2、操作要点 1)预处理 所用原料有各种蛋白质增强剂、鲜味增强剂、香辛料、粉末状香精、糖和盐等,原料均应符合国家标准。同时使用前需要进行必要的清洗、干燥、粉碎、过筛、酶解、过滤和浓缩等预处理。 2)混合 混合分为精料混合和大料混合两种。先将肉类提取物、鲜味增强剂、水解蛋白粉、酵母抽提物、香辛料和粉未香精等精料混合好,应在10 min内完成。再将食盐、糖和味精等大料混合3~5 min,边搅拌边加入溶好的油脂,加入已混合好的精料和抗结剂,混合5—6 min即可。 3)过筛或造粒 如生产粉状复合调味料,过筛即可得到成品;若生产颗粒复合调味料,混合完后再边搅拌边加入浓缩处理好的抽提物或少量水,混合均匀后造粒,再经干燥至水分<6%,然后过筛冷却即可。 4)包装

各种调料的不同使用方法

各种调料的不同使用方法 .txt37真诚是美酒,年份越久越醇香浓烈;真诚是焰火,在高处绽放才愈显美丽;真诚是鲜花,送之于人,手有余香。各种调料的不同使用方法 各种调料的不同使用方法 特别提示: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标准,每人每日吃盐量以5克为宜,不要超过6克。此外,使用降压药、利尿药、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以及风湿病伴有心脏损害的患者,应尽量减少食盐的摄入量。 锅八成热时放油较好蔬菜下锅后最好就加一点醋 放料酒的最佳时间是锅内温度最高时味精在炒好起锅时加入 制作糖醋鱼等时,先放糖后加盐 做菜什么时候放调料好,该放什么调料,既要保持烹调后菜的色香味,又要保持菜中营养素最大限度地不被破坏,对人体健康有益,这是一门大学问。 炒菜时当油温高达200℃以上,会产生一种叫做“丙烯醛”的有害气体。它是油烟的主要成分,还会使油产生大量极易致癌的过氧化物。因此,炒菜还是用八成热的油较好。 特别提示: 油脂能降低某些抗生素的药效。缺铁性贫血患者在服用硫酸亚铁时,如果大量食用油脂食物,会降低药效。 酱油在锅里高温久煮会破坏其营养成分并失去鲜味。因此烧菜应在即将出锅之前放酱油。 特别提示: 服用治疗心血管疾病、胃肠道疾病以及抗结核药品的患者不宜多吃酱油。

用豆油、菜籽油做菜时,为减少蔬菜中维生素的损失,一般应炒过菜后再放盐;用花生油做菜,由于花生油极易被黄曲霉菌污染,故应先放盐炸锅,这样可以大大减少黄曲霉菌毒素; 用荤油做菜,可先放一半盐,以去除荤油中有机氯农药的残留量,尔后再加入另一半盐;在做肉类菜肴时,为使肉类炒得嫩,在炒至八成熟时放盐最好。 烧菜时如果在蔬菜下锅后就加一点醋,能减少蔬菜中维生素C的损失,促进钙、磷、铁等矿物成分的溶解,提高菜肴营养价值和人体的吸收利用率。 特别提示: 醋不宜与磺胺类药物同服,因为磺胺类药物在酸性环境中易形成结晶而损害肾脏;服用碳酸氢钠、氧化镁等碱性药时,醋会使药效减弱。 烧制鱼、羊等荤菜时,放一些料酒可以借料酒的蒸发除去腥气。因此加料酒的最佳时间应当是烹调过程中锅内温度最高的时候。此外,炒肉丝要在肉丝煸炒后加酒;烧鱼应在煎好后加酒;炒虾仁最好在炒熟后加酒;汤类一般在开锅后改用小火炖、煨时放酒。 当受热到120℃以上时,味精会变成焦化谷氨酸钠,不仅没有鲜味,还有毒性。因此,味精最好在炒好起锅时加入。 特别提示: 味精摄入过多会使人体中各种神经功能处于抑制状态,从而出现眩晕、头痛、肌肉痉挛等不良反应。此外,老年人、婴幼儿、哺乳期妇女、高血压、肾病患者更要禁吃或少吃味精。 在制作糖醋鱼等菜肴时,应先放糖后加盐,否则食盐的“脱水”作用会促进蛋白质凝固而难以将糖味吃透,从而造成外甜里淡,影响其味美。 特别提示: 糖不宜与中药汤剂同时服用,因为中药中的蛋白质、鞣质等成分会与糖起化学反应,使药效降低。

(调味料)生产加工工艺作业指导书

受控编号: HC-JSC-2013-A/生产作业指导书2013年2月1日批准 2013 年2 月 1 日执行1 固态调味料生产加工工艺作业指导书 一、原料处理(分拣、干洗) 1 、将所需原材料由车间外投料口投入车间,原料放到分拣台上进行仔细分拣,将不符合要求的原料、杂质、异物去掉。 2、检查干洗机无异常后,启动干洗机运转。 3、运转后检查除尘机的风量是否达到要求,需风量减小时将调节旋纽向左旋转并拉大干洗机侧面的进风口,需风量减小时将调节旋纽向右旋转,关闭或缩小时风口。 4、调好风机风量后,将分拣好的原料放置于干洗机进料口处,由干洗机进料口均匀投料,保持机器正常工作状态,达到运行平稳可靠。 5、把干洗好的原料送入烘干杀菌车间。 6、工作完毕后及时关闭电源,清除机内剩余物料,并检查有无零件损坏磨损,保持机器完好,保障工作正常状况。 以上规定,每违反一项对当班或主要责任人罚款 1 0元。2二、粉碎 1 、检查粉碎机工作是否正常,有无漏电现象,有问题及时报告,确保安全。 2、首先检查物料的标准度,然后开启电源,进入粉碎状态。 3、检查粉碎后物料的粗细度是否达到所需要求,以便调整。 4、工作完毕,要关掉电源,确保安全。 5、要清理粉碎机上的灰尘,保证清洁。

6、打扫地面卫生。 以上规定,每违反一项罚款10 元。 三、调配3 调配: 按照比例进行配料,倒入搅拌机内混合搅拌,搅拌时间15 分钟,使产品均匀,符合标准要求。 四、干燥灭菌 1、检查微波的螺丝有无松动和电源是否接触良好。一切正常后才可启动。 2、启动顺序: ⑴先拉下红色电源开关,指示灯亮。 ⑵按下监控开关。 ⑶ 按下风机开关,检查是否正常运转。 ⑷按下排湿开关。 ⑸按下运行开关,调至正常运行位置。 ⑹按下调温开关,调至所需温度位置(85-102 C) ⑺依次打开微波 1、2、 3 开关。 3、运行平稳后由微波进料口均匀进料,并检查出料时的产品达到要求。 4、工作完毕,首先关闭微波开关 1 、2、3,调底运行速度,关闭调温开关,待机器空行二十分钟后方可关掉电源。 5、关机后清除机内余料,检查机器零件有无损坏、磨损,保证机器完好状态。

复合调味料的安全风险与对策(标准版)

When the lives of employees or national property are endangered, production activities are stopped to rectify and eliminate dangerous factors.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复合调味料的安全风险与对策 (标准版)

复合调味料的安全风险与对策(标准版)导语:生产有了安全保障,才能持续、稳定发展。生产活动中事故层出不穷,生产势必陷于混乱、甚至瘫痪状态。当生产与安全发生矛盾、危及职工生命或国家财产时,生产活动停下来整治、消除危险因素以后,生产形势会变得更好。"安全第一" 的提法,决非把安全摆到生产之上;忽视安全自然是一种错误。 1、复合调味料的重要作用 调味料分为传统调味料和新型复合调味料。复合调味料是一种以多种调味原料,经特殊风味设计、工业规模化生产,可以赋予食品、菜肴特殊风味或调味的调味品。复合调味料可以直接应用于方便食品、肉制品加工、调理食品、休闲食品等食品生产中,以及餐饮、家庭菜肴的烹调和佐餐,甚至宠物粮食加工等行业。在现代食品工业、餐饮业和现代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已经成为发展最快、最有潜力的食品行业。随着食品工业、餐饮业和 家庭厨房的现代化,对复合调味料的生产加工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以鸡精、复合汤料等产品为代表的复合调味料产量逐年提高,复合调味料在食品加工制造、餐饮业和家庭中的用量越来越多,对食品、菜肴的质量影响越来越重要。 1.1餐饮业和中餐现代化发展需要复合调味料 餐饮消费成为持续热点。社会各种活动的增加,直接推动了餐饮业

各种调料的作用及使用方法汇总

各种调料的作用及使用方法 从调味品的味道上分:酸、甜、苦、辣、咸、鲜、麻 1、食盐、白糖、味精、鸡精、料酒、生抽、老抽、陈醋、白醋、酱油、黄酒、米酒、红洒、啤酒、柠檬汁等 2、葱、姜、蒜、洋葱、虾夷葱、辣椒、韭菜、香菜、香芹、香葱、辣根、山葵、白松露菌 3、胡椒、花椒、八角茴香、小茴香、丁香、木香、肉桂叶(香叶)、肉桂、桂皮、陈皮、柠檬叶、薄荷叶、香草、草果、白芷、白果、砂仁、紫寇、豆寇、茶叶、芥茉、孜然、芝麻、香油、芝麻酱、兴渠、香茅、食茱萸、百里香、九层塔、迷迭香、薰衣草、鼠尾草、罂栗子、石榴、罗望子(Tamarlnd)、番红花、玫瑰香水 4、五香粉、七味粉、十三香、十四味、咖哩粉 5、番茄酱、辣椒酱、豆瓣酱、花生酱、虾酱、鱼露、豆腐乳、臭豆腐、淡豆豉、面豉、南乳、味增、急汁、卤水、蚝油、XO 酱、HP酱 调味品的历史沿革,可分为三个阶段

1、第一代为:单独调味品,酱油、食醋、酱、辣椒、八角、花椒等天然辛香料,其盛行的时间最长,跨越数千年之久; 2、第二代为:高浓度及高效调味品,味精、IMP、GMP、甜蜜素、阿斯巴甜、甜叶菊、木糖、酵母提取物、HVP、HAP、食用香精、香料等,此类从70年代流行至今; 3、第三代为:复合调味品,现代化的复合调味品起步较晚,进入90年代才开始迅速发展。目前上述三种共存,但后两者逐年扩大市场占有率,营业额倍增。 一、液体调味料 酱油:可以使菜肴入味,增加食物的色泽。最适于红烧及卤味食品。 蚝油:蚝油本身很咸,可以与糖中和其咸度使用。 沙拉油:常见的烹调用油。亦可用与烹制糕点。 香油:又为芝麻油,菜肴出锅前淋上,可以增加菜肴的香味。凉

调味料产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

调味料产品生产许可证审 查细则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附件13:0307 调味料产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2006版) 一、发证产品范围及申证单元 实施食品生产许可证管理的调味料产品是指除酱油、食醋、味精、鸡精调味料、酱类外的其他调味品。按其形态可分成固态调味料、半固态(酱)调味料、液体调味料和食用调味油。固态调味料包括鸡粉调味料、畜、禽粉调味料、海鲜粉调味料、各种风味汤料、酱油粉以及各种香辛料粉等。半固态调味料包括各种非发酵酱(花生酱、芝麻酱、辣椒酱、番茄酱等)、复合调味酱(风味酱、蛋黄酱、色拉酱、芥末酱、虾酱)、油辣椒、火锅调料(底料和蘸料)等;液体调味料包括鸡汁调味料、烧烤汁、蚝油、鱼露、香辛料调味汁、糟卤、调料酒、液态复合调味料等;食用调味油包括花椒油、芥末油、辣椒油、香辛料调味油等。调味料产品申证单元为4个。 在生产许可证上应当注明获证产品名称和产品的品种即调味料(液体、半固态、固态、调味油)。调味料生产许可证的有效期为3年,其产品类别编号为0307。 二、基本生产流程及关键控制环节 (一)基本生产流程 1.固态调味料: 原料→前处理(分选、干燥或杀菌)→粉碎(制粉)→调配(筛分)→包装→成品

2.半固态(酱)调味料: 原料→前处理→加工(盐渍、水解、烘炒、均质或乳化等)→调配→(杀菌)→包装→成品 3.液体调味料: 原料→前处理(除杂、清洗)→煮沸(抽提)→调配→杀菌→包装→成品 4.食用调味油: 原料→前处理(选料、洗料)→烘炒→压榨→淋油→调配→包装→成品 (二)关键控制环节:原料控制、调配、杀菌。 (三)容易出现的质量安全问题:1.食品添加剂超范围和超量使用;2.微生物指标超标;3.原料不符合生产要求。 三、必备的生产资源 (一)生产场所 企业应具备与生产能力相适应的厂房、原辅材料仓库、成品仓库。生产用厂房能满足原料处理、加工、调配、杀菌、后处理和包装的工艺要求。厂房与设施必须根据工艺流程合理布局,并便于卫生管理和清洗、消毒。成品包装与生产区域要相对独立。并具备防蝇、防虫、防鼠等保证生产场所卫生条件的设施。 (二)必备的生产设备 1.原辅料处理设备(筛选、破碎、蒸煮设备等); 2.加工设施(盐渍、水解、烘炒或制粉等设施); 3.调配设施; 4.杀菌设施(按需要); 5.包装设施; 6.封口设备。 此外,生产液体调味料的企业还应具备洗瓶机和灌装机。

复合调味料(食品安全企业标准)

复合调味料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复合调味料的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香辛料(花椒粉、姜粉、八角粉、小茴香粉、辣椒粉)为原料,辅以食用盐、味精、玉米淀粉、白砂糖,经精选,研磨、过筛、包装等工序制成的复合调味料。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 272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味精 GB 272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用盐 GB 276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GB 276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 GB 4789.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总则 GB 4789.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大肠菌群计数 GB 4789.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检验 GB 4789.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 GB 4789.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霉菌和酵母计数 GB 4806.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用塑料材料及制品 GB 5009.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水分的测定 GB 5009.1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 GB 5009.1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铅的测定 GB 5009.4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氯化物的测定 GB/T 7652 八角 GB 771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GB/T 8885 食用玉米淀粉 GB 1310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糖 GB 1488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 GB/T 15691 香辛料调味品通用技术条件 GB/T 30382 辣椒(整的或粉状) GB/T 30383 生姜 GB/T 30391 花椒 JJF 1070 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75号《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123号《食品标识管理规定》 3 产品分类

(完整版)调味料的基本分类和用法

调味料的基本分类和用法 豆瓣酱:用常用的豆瓣酱调味之菜肴,不能在菜中加入太多酱油,否则会造成菜品过咸。用油炸过使其色泽及味道较好。 芝麻酱:成品稍干。可以用微量冷水或冷高汤调成稀液体。 蕃茄酱:常常用于茄汁、糖醋等菜肴,并可增加菜肴色泽。 醋:乌醋不宜久煮,于起锅前加入即可,以免香味散去。白醋略煮可使酸味较淡。 酱油:可使菜肴入味,更能增加食物的色泽。适合红烧及制作卤味。 蚝油:蚝油本身很咸,可以糖稍微中和其咸度。 沙拉油:常见的烹调用油,亦可用于烹制糕点。 麻油(香油):菜肴起锅前淋上,可增香味。腌制食物时,亦可加入以增添香味。 米酒:烹调鱼、肉类时添加少许的酒,可去腥味。 辣椒酱:红辣椒磨成的酱,呈赤红色黏稠状,又称辣酱。可增添辣味,并增加菜肴色泽。 甜面酱:本身味咸。用油以小火炒过可去酱酸味。亦可用水调稀,并加少许糖调味,风味更佳。 鲍鱼酱:采用天然鲍鱼精浓缩制造而成,适用于:煎、煮、炒、炸、卤……等等 XO酱:大部份主要是由诸多海鲜精华浓缩而成,适用于各项海

鲜料理。 固体调料:用处 食盐:烹调时最重要的味料。其渗透力强,适合腌制食物,但需注意腌制时间与量。 食糖:在红烧及卤菜中加入少许糖,可增添菜肴风味及色泽。 味精:可增添食物之鲜味。尤其加入汤类共煮最适合。 发粉:加入面糊中,可增加成品之膨胀感。 面粉:分为高、中、低筋三种。制作面糊时以中筋面粉为区。用于沾粉油炸时则具著色功能。 甘薯粉:多用于油炸物之沾粉。亦可作为芡粉。 生粉:为芡粉之一种,使用时先使其溶于水再勾芡,可使汤汁浓稠。此外,用于油炸物的沾粉时可增加脆感。用于上浆时,则可使食物保持滑嫩。 小苏打粉:以适量小苏打腌浸肉类,可使肉质较松滑嫩。 豆豉:干豆豉用前以水泡软,再切碎使用。湿豆豉只要洗净即可使用。 (三)辛香料 葱:常用于爆香、去腥。 姜:可去腥、除臭,并提高菜肴风味。 辣椒:可使菜肴增加辣味,并使菜肴色彩鲜艳。 蒜头:常用之爆香料,可搭配菜色切片或切碎。 花椒:亦称川椒,常用来红烧及卤。花椒粒炒香後磨成的粉末即

调料项目实施方案

第一章概况 一、项目单位概况 (一)公司名称 xxx集团 (二)公司简介 在本着“质量第一,信誉至上”的经营宗旨,高瞻远瞩的经营方针, 不断创新,全面提升产品品牌特色及服务内涵,强化公司形象,立志成为 全国知名的产品供应商。顺应经济新常态,需要公司积极转变发展方式, 实现内涵式增长。为此,公司要求各级单位通过创新驱动、结构优化、产 业升级、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提高效率和效益等路径,努力实现“做实、做强、做大、做好、做长”的发展理念。 公司始终秉承“集领先智造,创美好未来”的企业使命,发展先进制造,不断提升自主研发与生产工艺的核心技术能力,贴近客户需求,助力 中国智造,持续为社会提供先进科技,覆盖上下游业务领域的行业综合服 务商。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更加注重食 品的安全、卫生以及口味,“放心食品”、“绿色食品”等安全、口 感好、健康的产品成为消费者的首选。企业品牌的塑造将引导消费者

对其产品的选择,良好的企业品牌将有助于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进一步提升企业规模和市场占有率。 食品工业是“为耕者谋利、为食者造福”的传统民生产业,在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和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到2020年,食品工业规模化、智能化、集约化、绿色化发展水平明显提升,供给质量和效率显著提高。产业规模不断壮大,产业结构持续优化,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预期年均增长7%左右;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两化”融合水平显著提升,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食品安全保障水平稳步提升,标准体系进一步完善;资源利用和节能减排取得突出成效,能耗、水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进一步下降。 食品工业是“为耕者谋利、为食者造福”的传统民生产业,在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和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到2020年,食品工业规模化、智能化、集约化、绿色化发展水平明显提升,供给质量和效率显著提高。产业规模不断壮大,产业结构持续优化,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预期年均增长7%左右;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两化”融合水平显著提升,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食品安全保障水平稳步提升,标准体系进一步完善;资源

50种酱汁调料制作工艺流程

酱汁制作工艺 黑胡椒酱 材料奶油 2 大匙、洋葱末 3 大匙、蒜末 2 大匙、黑胡椒细粒 3 大匙、鲜奶油 1 大匙、水 1 又 1/2 碗、盐少许、麵粉水酌量、威士忌酒 1 大匙做法 1.先把奶油加热融化,放入蒜末及洋葱末爆香,再加黑胡椒粒一起拌炒 2.另将水、鲜奶油和盐一起放入煮开,起锅前以麵粉水芶芡,再加 1 大匙威士忌酒即可。 蒜味茄汁义大利麵酱 材料洋葱 1/4 个、蒜末 1/2 大匙、橄榄油 2 大匙、水煮蕃茄罐头 1 大匙月桂叶 1 片、白酒 2 大匙、白 胡椒少许做法 1.将材料备好,洋葱切丁备用。 2.先将橄榄油加热,再放入洋葱、蒜末爆香。 3.把蕃茄罐内的汁与粒倒入,再把剩馀的材料加入煮沸,即完成。 红烩海鲜酱 材料辣椒酱 1 大匙、蕃茄汁 2 大匙、水 3 大匙、米酒 1 大匙、香油 1/2 大匙薑末 1 大匙、葱 末 1 大匙做法取一小锅子,将所有材料调匀放入,用小火煮沸即可。 烩海鲜时将材料切好汆烫後沥乾,放入红烩海鲜酱拌炒入味即可。什锦海鲜或肉类沾酱或炒酱均可。 米酱 材料在来米粉 2 大匙、酱油 3~4 大匙、糖 2~3 大匙、水 2 杯、盐适量甘草粉 少许做法将所有材料放入锅中,调匀煮开放凉即可。 可用於焖粉肝、烫猪肝或是粽子沾酱 B.B.Q.烤肉酱 材料蕃茄酱 2 大匙、法式芥茉酱 1/2 大匙、海鲜酱 1 大匙、黑醋 1/2 大匙橄榄油 1/2 大匙、辣椒酱 1/3 大匙、洋葱碎末 1/4 杯、蒜末 1 大匙粗黑胡椒 1/2 小匙、盐少许、糖 少许做法将所有材料混合调匀即可。 麻酱麵酱 材料芝麻酱 2 大匙、酱油 2 大匙、糖 1 小匙、白醋 1 大匙、香油 1 大匙冷开水 3~4 大匙、蒜 泥 1 大匙做法将所有材料调匀即可,视个人喜好,可加点黄瓜丝及红萝蔔丝当配料

复合调味品的分类及其特征(精)

复合调味品的分类及其特征 宋钢 北京圣伦食品有限公司(101401) 关键词:复合调味品概念特征分类种类专业划分法市场划分法汤料风味酱渍裹涂调料复合鲜味剂复合香辛料 复合调味品是近年来形成的一种新概念,但又不完全是。中国古代就已经有了用2种以上调味料调制成的调味品,也叫做复合型调味料,但它与现代复合调味品是有本质差别的。传统意义上的复合调味料一般是手工调制的,不具有商品价值,这是传统复合调味料与现代复合调味品在本质上的最大区别。 一. 概念及特征 首先谈现代复合调味品与手工调制的复合调料之间的区别。现代复合调味品是由2种以上调味原料经混合、加热或反应等工艺处理后,形成的一种有特定调味功能的商品。复合调味品不是单一原料的产品,通常由多种调味原料所组成,也不是简单的原料组合,一般需要通过对原料的前处理、加热灭菌、生化反应、造粒、干燥等多种工艺,最后以合适的灌装和包装方式得到产品。有现代意义的复合调味品与手工调制的复合调料在本质上是不同的,它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以工业生产为特征的,使用多种原料进行的大量生产。古往今来靠手工调制复合调料只能是少量的,而且一般是为自我饮食服务的。现代复合调味品的服务对象是大众饮食消费,因此它的需要量和产量都非常大,这是手工调制复合调味料所无法比拟的。 (2)将产品进行规格化和标准化的可重复性生产。手工调制复合调料的质量是经常变化的,即使是最好的厨师调制的味汁也是如此。现代复合调味品的生产与手工调制的复合调料不同,无论反复生产多少次其质量是不变的,这是因为有严格质量标准作保障。这个标准包括理化、卫生及感官标准,只有符合质量标准的产品才能出厂。 (3)以进入市场为特征的商品化包装。既然是为大众饮食消费而生产的商品,就一定要进行商品化包装。手工调制的复合调料无需进行商品化包装,它只要能满足调味需求即可。 (4)以核定保质期为标准的严格的质量管理。手工调制的复合调料无需设定保质期,因为这种调料一般在极短时间内就会被使用了。而现代复合调味品是商品,因而需要有较长的储存和货架期,这是为适应食品加工和市场销售的需要而设定的。 (5)能最大限度地适应现代食品加工和大众饮食的消费需要。复合调味品可以采用任意原料进行组合,根据客户的需要不断改进,最终满足市场对调味的需求,这也是手工调制的复合调料所做不到的。 接下来看复合调味品与传统型调味品的区别,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复合调味品所使用的大多是经过二次以上加工的原料,不是初级加工原料。而传统调味品生产所使用的多是农产品等初级加工的原料。 (2)复合调味品所使用的原料种类很多,但单个原料的使用量不一定很大,有的原料的用量很少。而传统调味品所使用的原料一般具有种类少,单个原料的使用量大的特点。 (3)复合调味品的品种极多,但单品的生产量相对较小。而传统调味品一般具有品种少,单品产量大的特点。 (4)复合调味品绝大部分产品的专用性都很强,一般是只能用于一种或一类食品的调

颗粒饲料加工工艺

颗粒饲料加工工艺 一、颗粒饲料加工流程 饲料加工厂的工艺流程根据不同的产品和不同的习惯和爱好可以有不同的流程组合,但一般清理除杂工段总是放在前面的,制粒工段总是放在后面的,而粉碎、配料、混合工段主要有两种不同的组合方式。 1 先粉碎后配料工艺 先将各种需要粉碎的原料通过粉碎机逐一进行粉碎后分别进入各自的配料仓,添加剂稀释后进入添加剂料仓参加配料工由人工按每批饲料的需要量直接投入配料秤式混合机中。配料后的物料送入混合机中进行充分的搅拌,当混合均匀度达到标准要求的指标后,即成为合格的粉状配合饲料。如需制成颗粒的再进入制粒工段制粒。这种工艺在美国的饲料加工厂中采用最多。 2 两种工艺的特点 1)先粉碎后配料工艺的特点: A)它是一种连续式的粉碎,喂料和控制系统都相对比较简单; B)粉碎和后道工序没有直接联系,可以不必同时进行生产。在电力紧张或者夜间电力便宜的地方,可在夜间进行粉碎; C)当粉碎了一定数量后可以暂停粉碎作业,对粉碎机和前面的各道设备进行维修保养,而不影响后面的生产。 2)先配料后粉碎的特点: A)料仓数量少,可以节省一些车间的空间和投资费用; B)配料仓内的物料不容易结拱,因为物料还设有进行粉碎粒度较粗; C)粉碎后粉料的粒度比较均匀; D)生产的准备时间短,因为不需要等各种原料都粉碎完后才能生产; E)对生产品种多的厂家特别方便,不用考虑哪种原料要粉碎多少量; F)多种原料在一起粉碎比单一原料容易。特别是对某些难粉碎的高脂肪、高水分原料更是如此。

2人工配料生产配合饲料 用人工配料来代替自动配料,这种方式在小型的饲料加工机组中经常被采用,这种形式大多采用的是先配料后粉碎工艺,虽然操作劳动强度较大,但只要认真管理、重视操作,加强对工人的培训提高责任心,同样能生产出合格的饲料产品。这种形式的设备少(少了输送设备、很多配料仓、料位器、喂料绞龙和配料秤等),结构和维修都简单,可大大减少了车间的面积和高度,并大大节约等于5吨/小时的小型饲料厂或饲料加工机组。 3制粒工艺流程 一般制粒工艺流程如下:粉料先由制粒机的喂料器控制喂入量,再晕入调质器进行蒸汽调质,然后进入制粒室制粒。制粒后颗粒温度和水分都较高,必须经过冷却(降温、降水),冷却后的颗粒根据需要可进行破碎或不进行破碎。最后经分级筛筛出粉末和微小颗粒后,成品即可包装出厂。对颗粒饲料有特殊要求时,可采取增加调质器层数(2~3层)、采用双轴异径差速调质器或膨胀器调质、增加前、后熟化器、干燥器以及后喷涂机等设备。另外在生产不同品种的颗粒饲时,要求粉料的粒度不同,并应先用相应长径比的压模,也是相当重要的,否则就不能生产出合格的颗粒饲料产品。 如采用膨化机来生产膨化颗粒时,应根据膨化工艺要求设置相应的流程和配置相关的设备。在此就不作介绍了,下次有机会另行介绍。 二、颗粒饲料加工设备 2.1 饲料厂生产过程中一般包括下列工序:原料接收和贮存、清理(除杂)、粉碎、配料、混合、制粒、冷却、 碎粒、分级、成品包装贮存及发放。有些有特殊要求的饲料产品生产中还需配置液体添加、前熟化、后熟化、后喷涂、膨胀、膨化、干燥等工序。 2.2 饲料厂主要的常用设备 1)输送及分配设备:主要用于原料、半成品和成品的输送并分配到指定的工位或料仓。输运设备可分为机械输送和气力输送两大类。机械输送又分为垂直输送和水平输送两大类。垂直输送主要是斗式提升机,水平输送有螺旋输送机(又称绞龙)、刮板输送机和带式输送机等。分配设备主要有三通、四通、多工位的旋转分配器和摆式分配器等。 2)清理(除杂)设备:主要是清除饲料原料中的杂质,特别是大、中杂质和铁杂质,以保护设备和人身的安全。清理设备主要有筛分设备和除铁设备。筛分设备主要有圆筒筛、圆锥筛、回转筛和振动筛等。除铁设备主要有永磁筒、板式磁选器等。 3)粉碎设备:主要用于对粒度不合格的饲料原料进行粉碎,使其符合饲料粒度的要求。粉碎设备根据粉碎粒度要求的不同,也有不同的形式,主要有锤片式粉碎机、立式粉碎机、辊式粉碎机、微粉碎机、超微粉碎机

复合掺合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复合掺合料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xxx科技发展公司

第一章概述 一、项目概况 (一)项目名称 复合掺合料项目 (二)项目选址 xxx经济技术开发区 所选场址应避开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生活饮用水源地和其他特别需要保护的环境敏感性目标。项目建设区域地理条件较好,基础设施等配套较为完善,并且具有足够的发展潜力。 (三)项目用地规模 项目总用地面积47977.31平方米(折合约71.93亩)。 (四)项目用地控制指标 该工程规划建筑系数77.84%,建筑容积率1.59,建设区域绿化覆盖率7.67%,固定资产投资强度168.40万元/亩。 (五)土建工程指标 项目净用地面积47977.31平方米,建筑物基底占地面积37345.54平方米,总建筑面积76283.92平方米,其中:规划建设主体工程54945.35平方米,项目规划绿化面积5849.64平方米。 (六)设备选型方案

项目计划购置设备共计109台(套),设备购置费3904.42万元。 (七)节能分析 1、项目年用电量1024804.77千瓦时,折合125.95吨标准煤。 2、项目年总用水量11775.26立方米,折合1.01吨标准煤。 3、“复合掺合料项目投资建设项目”,年用电量1024804.77千瓦时,年总用水量11775.26立方米,项目年综合总耗能量(当量值)126.96吨标准煤/年。达产年综合节能量31.74吨标准煤/年,项目总节能率21.22%, 能源利用效果良好。 (八)环境保护 项目符合xxx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规划,符合xxx经济技术开发区产 业结构调整规划和国家的产业发展政策;对产生的各类污染物都采取了切 实可行的治理措施,严格控制在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内,项目建设不会对 区域生态环境产生明显的影响。 (九)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构成 项目预计总投资15524.55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2113.01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8.02%;流动资金3411.54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1.98%。 (十)资金筹措 该项目现阶段投资均由企业自筹。 (十一)项目预期经济效益规划目标

复合调味料生活卫生规范

DB 上海市地方标准 DB31/2003—2012 食品安全地方标准 复合调味料生产卫生规范 2012-10-26发布2013-02-01 实施

前言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食品安全地方标准 复合调味料生产卫生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复合调味料生产企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标准中引用的文件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预处理 为使原料适应加工要求,保证成品质量安全,在主要加工工序之前对原料进行的准备工序,包括清洗、分选、粉碎、研磨、干燥、烘炒、浸渍、水解、抽提、乳化等工序。 3.2 分选 用物理方法去除原料中的砂石、植物的根、茎、叶、皮壳、金属等杂物的过程。 3.3 粉碎 将固体原料破碎,使大颗粒物料破碎成小颗粒物料的过程。 3.4 研磨 利用强烈的剪切力、摩擦、撞击和高频振动等复合力的作用将物料粉碎、分散、细化和均质的过程。 3.5 干燥 从食品或食品物料中除去水分的过程。有自然干燥(晒干、风干)和人工干燥(常压加热干燥、真空加热干燥、红外线干燥、微波干燥、冷冻升华干燥等)。 3.6 烘炒 对原料进行加热炒制的操作过程。 3.7 浸渍 将原料全部浸入水或浸渍料中使其充分吸水膨胀,以便于原料熬煮或有效成分提取的过程。 3.8 水解 物料中的大分子/高分子成分在化学或生物催化下生成较小分子物质的过程。 3.9 抽提 将原料进行简单的浸取后,用抽滤的方法进行液固分离,得到提取溶液的过程。 3.10 乳化

复合调味品发展趋势及新调味品(DOC)

复合调味品发展趋势及新调味品、新原料、新技术、新服务推广 一、复合调味品食用越来越方便 以贵州产的“老干妈”系列香辣酱、牛肉风味辣酱、辣子鸡风味香辣酱、风味豆豉、豆腐乳等系列使用方便的产品为代表,随后不断出现了“饭扫光”、“饭遭殃”、“下饭菜”等佐餐型更加方便的复合调味品。通常使用时只需有饭就可以食用,相当方便,口味不一样是市场上的卖点推出的可以很好地体现复合调味料的风味,主要可以体现良好的头香和协调口感,对于复合调味料的应用可谓是“灵丹妙药”。通常在复合调味品之中添加0.2% 就可体现出特色风味。如博邦鸡肉精油8216应用到辣子鸡等香辣酱型复合调味料中可以得到不可想象的效果,建议酱状产品添加0.3%即可得到很好的风味。如在风味腐乳中添加1%骨髓浸膏9912效果很好。 二、复合调味品发展呈风味多元化 如鸡精、牛肉精、麻辣鲜、排骨味王、肉味王、牛肉调味料、十三香、辣子鸡等系列复合调味风味多样化发展很明显。有牛肉味、鸡肉味、猪肉味、香辛料复合味、酱香复合味、山野菜风味等等多种风味的复合调味品不断出现。是现生产复合调味料供选择的最好原料,原因是这些原料与鸡肉加工产生的系列风味的接近程度较好,尤其是高档鸡精复合调味料的生产选用这些原料相当理想。如体现后味的等应用于复合调味品,不但提高产品的档次和风味,还吸收到很多新的消费群体。这些原料在上市的新产品中的广泛应用,可以大大改变原来的老产品。 三、复合调味品更注重营养化 如采用纯鸡肉粉BC-8生产的鸡精,运用鸽肉加工的鸽精,彩用牛肉和牛肉粉9329等生产的牛肉精,采用复合型海鲜原料鱼、虾、蟹等加工的海鲜精等。蛋黄酱、沙拉酱、果酱、番茄沙司等西餐系列营养型调味料也不断面市。在天然、营养性等方面是相当理想的,除外还有营养性纯牛肉粉、纯猪肉粉供营养型调味品和保健食品生产时选用。 四、复合调味品发展趋于膳食性 “小肥羊”等肥羊火锅底料的面市体现了膳食性的一面。滋补火锅、炖鸡调味料等添加药膳系列物质的新产品也不针对性地对一些肥羊火锅底料进行研究,选用了河南、山东、安徽等地的羊肉以及速冻和非速冻的羊肉,经加入汤料中煮后进行口味测试,得出不同的结果。其原因是:1、羊肉的产地不一致;2、速冻羊肉含水量不一致;3、羊肉煮后肉感差别很大。针对这些情况,在保留其底料主体风味不变的前提下进行改进,对羊肉火锅鲜度、香气、口感等形成的风味进行了科学地分析,特研发清真肥羊火锅专用香膏。同时采用严格的评香和口味测试,对分别加入相应的专用香膏,在底料中加入羊肉、蔬菜等,煮后从香味、口感、鲜度、风味、头香等多方面进行判定,各方面均有所提高。 在同样的销售情况下,因产品质量的提高而销售量增加。假设每袋底料增加成本0.20元,多销售1袋就可弥补生产10袋所增加的成本。多生产一吨增加成本1000元,销售增加100公斤即可弥补增加成本的影响,有900公斤的产品是净赚的。这样很有利于做一个像“康师傅红烧牛肉”这样一枝独秀的产品,为此我们将在同行业中寻求一些公司进行深度合作。 五、市场畅销复合调味品的特点 “美味”是必须的,食用方便很关键,定位大众化,这是必须的。这几个因素满足不了,产品好销也是一时而不是很长远的。有的产品品牌很好,在四川大作促销,可是效果不会那样好,因为打“川味”的旗帜在川内很难成功,川内的川味是很正宗的、富有特色的,在川内作川味的推广是没有必要的,工作不见成效,失败是必然的,成功是偶然的。就像老干妈香

鸡精调味料怎么使用

鸡精调味料怎么使用 鸡精调味料我们厨房常见的调味品之一,但是很多人不能真正搞明白鸡精跟味精的区别,还有鸡精到底怎么使用,今天就来说说。 味精:是一种单纯的增鲜剂味精,以淀粉质、糖质为原料,经微生物发酵、提取、中和、结晶精制而成,其主要成份为一种呈鲜物质—谷氨酸钠,其含量等于或大于99.0%。(谷氨酸是一种普遍的氨基酸,主要以络合状态存在于富含蛋白质的食物中,如蘑菇、海带、西红柿、坚果、豆类、肉类以及大多数奶制品。谷氨酸是组成蛋白质的20种氨基酸之一,广泛存在于生物体中。但是,被束缚在蛋白质中的谷氨酸不会对味道产生影响,只有游离的谷氨酸才会成为谷氨酸盐,而产生“鲜”味。) 鸡精:为复合调味料。鸡精以谷氨酸钠、食用盐、鸡肉/鸡骨的粉末或其浓缩抽提物、呈味核苷酸二钠及其它辅料为原料,添加或不添加香辛料和(或)食用香料等,经混合、干燥等工序加工而成,是具有鸡的鲜味和香味的复合调味料。 1、鲜度(鲜味的强弱程度):鲜是多种呈味核苷酸、谷氨酸、氨基酸、多肽以及脂类的一个组合,是优质蛋白质的滋味。鸡精单位鲜度强于普通味精。 2、健康:鸡精更营养,原料中鸡肉、鸡蛋等的使用增添了调味品的营养成分,鸡精除了富含人体需要的几种氨基酸外,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在同等鲜度需求下,食用鸡精摄入的钠离子比食用味精要减少34%,以每天5g味精计,平均每天减少摄入钠离子0.21克,相

当于减盐0.36克。 鸡精,作为一种“鲜味”的调味剂,因其滋味鲜美醇厚,没有食用味精后的口干感觉,现在已经逐渐地被更多家庭接受并使用。所以说现在很多家庭基本上用的都是太太乐鸡精。 鸡精应该怎么用? 1、不能够长时间高温加热 这一特性决定,鸡精应该是在起锅时加入菜品,迅速拌匀后起锅即可。 另外,对于一些必须长时间加热烹调的菜肴,如饺子馅儿、包子馅儿,最好不要加入鸡精。 2、少放!少放!少放! 鸡精中已经含有食盐,加了鸡精,就应该减少食盐、生抽、酱油、大酱……等含盐调味品的使用。 加勺盐,加勺鸡精,再加点酱油……快停下你的手! 对于一些本来就淡口的人,或者需要控盐的人来说,有时候,菜品中单放少许鸡精,醋或香辛料,不放盐和酱油也是可以的哟!3、痛风患者应少吃 鸡精中含有核苷酸而核苷酸的代谢产物就是尿酸,痛风患者应少吃。 其实,你可以使用菌菇类食材提高菜肴整体鲜味,也可以用自己炖的鸡汤肉汤来提鲜,享受食材带给你的天然风味,这才是一个吃货的最高追求!

饲料加工工艺论文

浅谈饲料加工工艺的进展 摘要:饲料加工工艺是饲料生产中一个很重要的环节,是确保饲料工业健康稳定发展的坚强支柱之一。但随着饲料原料品种的不断增加,添加剂量的减少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要求加工工艺进行相应的变化,以增强饲料厂竞争能力。加上目前随着动物营养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对饲料产品的不断认识以及饲料厂竞争的加剧,饲料加工工艺不断发生变化,饲料加工中的新概念、新工艺、新设备不断地出现。而本文主要讨论饲料加工业的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 关键词:饲料、加工工艺、进展 优化的饲料配方和先进的加工技术可降低生产成本,满足动物生长的需要,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益。推动饲料加工技术进步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随着动物生产性能的提高和营养研究的进步,饲料配方的品种不断增多,添加的量越来越少,有些添加的成分有其特殊的要求,这就需要相应的加工技术。畜牧业的发展带来环境的污染压力已引起关注,应用合适的加工技术,可以提高饲料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应用合适的饲料加工工艺和其设备可以保证饲料产品质量,动物营养研究与养殖技术的进步促进了加工工艺和其设备的发展。 1、原料接收、清理及料仓技术 原料接收是保证饲料产品质量的第一道工序,接收设备与工艺的设置要保证原料产品的安全贮存,接收过程中要合理组合原料的清理设备。对于接收后各批次原料品质差异较大的,要采用分级技术来保证加工产品的质量。这一技术的应用需要有高度灵活性的原料储存仓库,严格的管理、快速有效的分析技术作保证。 由于饲料原料来源的复杂性以及对饲料加工设备的保护,目前清理过程主要去除磁性杂质和大型杂质。但球形磁性杂质和特殊材料杂质去除值得重视。在清理加工中还需要进一步解决初清筛的噪声、细小杂质对设备部件的磨损和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影响。 料仓研究主要防止仓内物料结拱,保证合适的料仓储量。整体流动是一种特殊的设计观念,其优势在于料仓一打开,仓中整体物料就向下移动,从而可避免出现物料挤压、结块和自动分级现象。料仓设计通常要综合考虑料仓的可利用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