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中考总复习《综合性学习(图文转换) 知识讲解》

语文中考总复习《综合性学习(图文转换) 知识讲解》
语文中考总复习《综合性学习(图文转换) 知识讲解》

中考总复习——综合性学习(图文转换)

考点透视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是课程基本理念之一。“综合性学习既符合语文教育的传统,又具有现代社会的学习特征,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应该积极提倡。”课程标准还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以加强语文课程内部诸多方面的联系,加强与其他课程以及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全面协调地发展。

学段(7~9年级)目标与内容:

1.自主组织文学活动,在办刊、演出、讨论等活动过程中,体验合作与成功的喜悦。

2.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感兴趣的问题,共同讨论,选出研究主题,制订简单的研究计划。能从书刊或其他媒体中获取有关资料,讨论分析问题,独立或合作写出简单的研究报告。

3.关心学校、本地区和国内外大事,就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搜集资料,调查访问,相互讨论,能用文字、图表、图画、照片等展示学习成果。

4.掌握查找资料、引用资料的基本方法,分清原始资料与间接资料的主要差别,学会注明所援引资料的出处。

图文转换

图表题能综合考查对图表材料的分析能力,是一种综合性、技巧性强的常见题型。

图表题一般要求从原始材料中筛选信息,进行分析、综合,并运用简明的语言概括出主要内容和观点。

图文转换的考查目标

1.根据要求提取文字或图表中的重要信息。

2.归纳内容要点。

3.形成自己的初步认识。

知识讲解

图文转换的题型归纳

表格题

就是把表格语言转换成文字语言。此类试题一般从三个角度设计题目:

1.把表格内容用语言文字进行叙述,要求语言简洁精练,一目了然。

2.对表格内容进行分析综合,从而得出带有规律性的结论。

3.对表格中所反映的问题谈谈个人的看法,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图画题

把图画语言转换成文字语言。用图画的形式反映问题一般较为丰富细致,含意深刻,此类试题一般也从三个角度设计题目:

1.要求考生用简洁的语言叙述图画所表现的内容。

2.要求考生用简洁的语言叙述对图画含意或寓意的理解。

3.要求考生用简洁的语言叙述阅读图画之后所获得的启示。

表格题的解题步骤

第一步:仔细审读扣题旨

包括审读图表的标题、内容和题目要求。有些细节(如表注)也要认真审读。

一审标题

标题往往是对整个图表内容的概括,反映了图表的主题。因此标题对我们答题起到了提示、指向的作用。抓住了标题,就圈定了答题的范围,把握了答题的主题,明确了解题方向,答题就不会走题。

例:下面是对不同学段学生体育锻炼的科学性的调查。阅读下表,你得出什么结论?

参与运动前的准备活动活动结束做整理

做了无所谓不需要做了无所谓没有

小学37.3 33.6 29.1 30.7 27.3 42

初中38.1 33.4 28.5 35.2 32.7 32.1

高中50.3 24.4 25.3 45.8 15.4 38.8

结论:

上题中图表的标题为“体育锻炼的科学性”,也就告诉我们表格反映的是不同学段对体育锻炼科学性的认识的深浅,而不仅是不同学段参加体育锻炼人数的不同了。

二审图表

图表是得出结论或反映问题的主要依据。

在审图表时,要特别重视数据变化。数据的变化往往说明了某项问题,而这可能正是这个材料的重要之处,这也是得到结论的源头。我们可对图表中的数据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比较,在比较中发现变化,发现差距,发现问题,从而得出结论。上题中,通过横向比较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差距:不同学段的学生认识不到体育锻炼科学性(认为“无所谓”和“不需要”)人数占总人数的比例要远远高于认识到体育锻炼科学性(“做了”)的比例;通过纵向比较表格中的数据可以看出这样一种变化趋势:随着年级的升高,“做了”人的数比例越来越高,而认为“无所谓”和“不需要”的人数比例越来越低。

三审要求

根据考题要求提供的“信息”,带着“问题”审读图表,使审读图表更具指向性,更准确地把握图表的中心(尤其是在有些图表没有标题,但在题目要求中告诉你这是一张什么图表时)。同时也只有根据要求答题,才能有的放矢,避免答题偏向。

第二步:认真思考找规律

在前面仔细审题的基础上,首先根据观察所得,结合标题、图表内容和要求,运用比较、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思维方法进行思考,分析出表中有关材料的相互联系,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阅读图表首先应读图名、读图例、读内容、读功能、读附注等环节,不局限于某一点或某一面,不放过图表中的任何一个细节,进行正面和侧面、纵向和横向的多维思维。其次,及时筛选信息,努力寻找信息点,从图表中提取有效信息,找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切入点,揭示图表的本质和要旨,然后把数据或图示信息转换成文字,实现质的飞跃。上题中,我们把通过横向纵向比较看出的内容,进行分析、综合、判断,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不同学段的学生都不太注意体育锻炼的科学性,对体育锻炼的科学性认识比较肤浅,但随着年级的升高注意体育锻炼科学性的人数比例在提高,说明对体育锻炼科学性的认识在提高。”

第三步:准确归纳善表述。

首先要根据要求来答题,问什么答什么,怎样问怎样答;其次,归纳概括是这类题目的共同点,不少题目常有字数限定,所以语言表达一定要简明、扼要、有条理。上题的结论就可以概括为“学生普遍对体育锻炼的科学性认识较肤浅,但随着年级的升高对此认识也逐渐提高。”

总之,解答看图表述题时一个完整的过程:仔细审题是前提,认真思考是关键,准确表述既是目的又是终结。只要掌握了解题技巧,进行一定的训练,重点抓好书面表达的准确性,就一定能做好图文转化题的。

表格题的其它类型

曲线图、柱状图、饼状图等。

例:目前,北京经济发展迅速,社会和谐稳定,总体形势非常好。但也要清醒地看到,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依然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治安案件时有发生。春节前往往是各种盗窃案件的高发期。

某学校组织学生志愿者参加“公交防扒宣传进社区”综合实践活动,作为组员,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某同学从北京市交通网上搜集了下面三幅图表。请你用一句话综合概括三幅图表从哪些方面介绍了公交扒窃的情况。(不超过40个字)

答:

答案示例:三幅图表从被窃物品构成、行窃部位、发案时间段三个方面介绍了公交车扒窃的特点。

图画题的解题步骤

图画题包括:招贴画、宣传画、徽标、漫画等。

第一步:审读画面,观察构成要素。

第二步:类比联想,探究画面寓意。

第三步:归纳总结,描述画面内容。

例:仔细观察下面的标志图,回答问题:

(1)请简要说明画面的内容。

(2)说说这幅图给我们的启示。

答:(1)图分上下两部分:上部分是一幅画,下部分一行绿色的字表明这是“国家节水标志”图。图上部的整幅画是一个绿色的圆形,中间是一只手,手里还有一滴水。

(2)绿色代表地球,手则代表我们每一个人。整个图标暗示我们:地球上的水资源有限,每一个人都要节约用水。

题型解读

表格题

1.看表头,定主题:主题共两类,一类是批评,这主要涉及学生和社会,比如学生作业多、锻炼少,食品安全成问题等等;另一类是歌颂,一般涉及政府和国家。

2.分类别:类别有两种,一种是对比(与……相比,……更),一种是趋势(越来越……)。

3.横纵读表,转换数据(注意不可出现具体数字)。

30%以下少数/一小部分

45%—55% 接近(超过)半数

60%—75% 大部分

75%以上绝大部分

1.下面是“中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情况统计表”,请用文字表述出表中反映的两种主要情况:

人数年级

初一(500人)初二(500人)初三(500人)

学校

农村中学55.4% 34.6% 29.7%

城镇中学50.2% 31.5% 26.4% 答:(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主题是什么?

答:批评类,要多参加体育锻炼(必须得出体育锻炼太少的结论)。

(2)图标类型是什么,是比较型还是发展趋势型?

答:横向是趋势型,纵向是比较型。

(3)横向读表,能获得什么?

答:从初一到初三,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人数随年级的增高更减少。

(4)纵向读表,能获得什么?

答:农村中学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人数高于城镇中学。

【答案】(1)从初一到初三,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人数随年级的增高而减少。

(2)农村中学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人数高于城镇中学。

2.今年5月11日是母亲节,班里准备在这天召开班会,班会的主题是“感谢母亲”。请你按要求完成下列任务。

老师首先向同学们展示了这样一份调查结果统计表

项目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

祝福母亲生日的54% 66% 91%

祝福同学生日的56% 86% 92%

差值2% 20% 1%

用简要的文字概述表格所反映的主要信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主题是什么?

答:批评类:结论要得出不感恩母亲的现象。

(2)图表类型是什么,是比较型还是发展趋势型?

答:横向是趋势,纵向是比较。

(3)横向读表,能获得什么?

答:随着年龄的增长关注母亲生日和关注同学生日的学生越来越多。

(4)纵向读表,能获得什么?

答:初中生对母亲生日的关注率远远小于对同学生日的关注率。

【答案】随着年龄的增长关注母亲生日和关注同学生日的学生越来越多,但初中生对母亲生日的关注率远远小于对同学生日的关注率。

3.一组同学从网上搜集到一则关于2005年底北京名人故居保护情况的统计材料,以帮助同学们了

保护情况列入保护未列入保护国家级市级区级保护院落或普查登记文物项目

数量 6 38 32 42 222

比例34.71% 75.48%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主题是什么?

答:批评类:保护名人故居(要得出名人故居保护不够的结论)。

(2)图表类型是什么,是比较型还是发展趋势型?

答:明显是比较型。

(3)横向读表,能获得什么?

答:未列入保护比列入保护的多得多。

(4)纵向读表,能获得什么?

答:数量和比例。

【答案】2005年底,北京名人故居大部分未列入保护范围,而只有少数受到不同级别的保护。

4.第一小组的同学收集了以下材料,准备在发言中用这两则材料引导全班同学认识开展阳光体育运

视力不良率

初中生高中生大学生全国58.07% 76.02% 82.68%

北京市62.12% 77.88% 86.42%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主题是什么?

答:批评类:指出视力不良率高,反映问题的严重性,号召运动,保护视力。

(2)图表类型是什么?是比较型还是趋势型?

答:有明显有比较(北京和全国比),也有发展趋势(随着学历的增长,越来越严重)。

(3)横纵读表,能获得什么?

答:纵向是“北京市和全国的比较”,从数据来看是,北京的更严重;横向来看,是越来越严重。

(4)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答案】北京市的中学生和大学生的视力不良率均高于全国,且随着学历的增长,视力越来越差。

5.地震募捐现场的一块展板上有下面一则材料,为了向前来参加募捐活动的同学做介绍,团委书记请你概括这则材料的主要信息。

时间帐篷(万顶)被子(万床)衣物(万件)燃油(万吨)煤炭(万吨)5月24日44.814 241.9347 330.4526 33.6 72.3

5月28日60.19 386.61 875.73 48 101 6月2日71.29 441.12 1153.82 65 135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主题是什么?

答:歌颂表扬类:地震后,社会各界的热心帮助。

(2)图表类型是什么,是比较型还是发展趋势型?

答:明显是发展趋势(越来越多),而不是比较(得出被子比帐篷多没有任何意义的)。

(3)横纵读表,能获得什么?

答:横向是捐赠的物品名称,因为名称太多,可概括为“捐赠物品”,纵向为时间发展,趋势是越来越多。

(4)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答案】随着时间的推移,各界为地震灾区捐赠的物品越来越多。

6.社区居委会主任为你提供了下面一则材料。请你根据这则材料提供的信息,说出北京市开展“社区养老”的原因。

2007—2009年北京市户籍人口及老年人口状况

年度总人口数(万人)65岁及以上人口数(万人)占总人口的比例(%)2007 1213.3 158.8 13.1

2008 1229.9 162.2 13.2

2009 1245.8 168.8 13.5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主题是什么?

答:问题类:要指出老人之多。

(2)图表类型是什么?是比较型还是发展趋势型?

答:明显是发展趋势性,随时间推移而变化。

(3)横纵读表,能获得什么?

答:横向第一栏与主题相关度不大,后两栏重要。纵向越来越多。

(4)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答案】三年来,老年人口数量和占人口比例都不断增长。

图画题

(2016?江苏连云港中考)仔细观察下面的漫画,回答问题。

(1)请为这幅漫画拟一个恰当的标题。(不能以“无题”为题,不能超过6个字)

(2)请用简洁的语言说出这幅漫画的寓意。

【解析】仔细观察幅画的内容,根据“一棵小树苗”和“一个期待者”以及周边一片荒芜的景象,从环境这个方面来拟写标题,说明寓意。

【答案】(1)参考示例一:耐心等待;参考示例二:守株待“伐”(标题要联系整幅画面内容)(2)参考示例一:鞭挞人们的贪婪和对自然的破坏;参考示例二:呼吁人们要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中考满分作文·最新汇总10篇

中考满分作文·最新汇总10篇 一、作文写作 1.在暗夜里,你会感谢那个为你提灯的人。在人生路上,也有那样的“提灯人”,帮你拨开迷雾,让你找寻到人生的方向…… 请以“感谢那个为我提灯的人”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回忆一件事,表现一个人,要渗透你对这个人的情感;不少于600字。 【答案】感谢那个为我提灯的人 十四年前的那个万物复苏的春天。伴随着一阵清脆的哭声,我来到了这个陌生的世界。那时的我迷茫无知。是你,一路上无怨无悔地为我提灯,让我看清了人生的方向。 是你,牵着我的小手,和我一起来到小学门口。你用你那充满期待而又夹杂着些许担忧的目光目送着我,直到我的身影渐渐消失。从此以后,你就关注着我学习中的点点滴滴。不久,你就注意到我的作业本上的字像醉汉似的东倒西歪,并且错别字层出不穷。你严肃地把我拉到书桌前,告诉我“字如其人”的道理。你认真指导我练字,还告诉我有关汉字的知识。纸上的那一个个字从张牙舞爪到整整齐齐,这中间不知凝聚了你多少的汗血。感谢你,为我提灯,让我看到了中国汉字的魅力与学问。 小时候,用顽皮的野猴子来形容我真是恰如其分。活蹦乱跳、唯恐天下不乱是我的特点,上房揭瓦、恶作剧是我的“特长”。是你,把我带进了图书馆。静谧的气氛、干净的环境、丰富多彩的书籍……这一切的一切,都使我迷上了这里。在午后的阳光下,总有你的身影陪伴在我身旁,和我一起静静地看书。在书海中畅游的我渐渐地变得文静乖巧。感谢你,为我提灯,让我发现了阅读中蕴含的乐趣。 小时候,我对生活一窍不通,总是坐享其成。是你,教我如何管理好自己的生活,教我如何烹饪出一桌盛馔,教我如何把屋子收拾得窗明几净。感谢你,为我提灯,帮我拨开了依赖的迷雾。 长大后,一个个问题接踵而至。学习的压力、朋友的误解、遭遇的挫折……我变得多愁善感、不堪一击。是你,愿意耐心地倾听我的诉说,帮我解开一个个心结。那一句句发人深省的话语使我豁然开朗。感谢你,为我提灯,帮我驱散烦恼的雾霾。 岁月匆匆,如今的我已从一个懵懂的孩子成长为一个知书达理的中学生,而时光却无情地在你的眼角上留下了痕迹。在我成长的道路上,如果没有你为我提灯,我不知道会误入什么样的歧途,是你提灯指引我走上正确的道路。 【解析】 【详解】 试题分析:作文标题“感谢那个为我提灯的人”。在人生的漫漫征程中,有喜,有怒,有哀,有乐。在我们孤独无助的时候,总有一位提着灯的人为我们照亮前方迷茫的路。伴着我们向成功之路走去。那位提灯之人就是我们要写的人物。关键词“感谢”是写作的主旨,“提灯的人”中的“灯”不是现实中的“灯”,而是一个比喻,“路”也不是现实中的“路”,而是指人生之路。可以感谢现实中的某个人物。可以感谢历史上的某个人物。作文敢于说真话、抒真情,一定程度上展示了自己身边的事情。扣住“提灯的人”写“感

五年级上语文家庭作业

五年级上语文家庭作 业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2 五年级上册语文家庭作业 学生姓名: 家长签字: 一、看拼音写汉字。 zh āo p ɑi d ān y ōu j í qi è j ù p à hu án j ìn ɡ zh ī q ù ( ) ( ) ( )( )( )( ) ɡu ān ɡ ɡù q í sh í zh ī ch ēn ɡ ɡǔ l ì k ǒn ɡ p à ch ōn ɡ z ú ( ) ( ) ( )( )( )( ) L ǐ y óu w ū y án ɡǎn t àn zh ōu y óu s ī k ǎo p ǐn w èi ( ) ( ) ( )( )( )( ) Pi àn du àn hu án r ào y ú l è h ū l üè y ì y ì f ān ɡ sh ì ( ) ( ) ( )( )( )( ) q īn ɡ p én d à y ǔ h áo b ù y óu y ù y ōu f ān ɡ pi āo b ó w éi d ú ( ) ( ) ( ) ( ) ( ) d ùn sh í c í xi án ɡ x ī h ɑn l í bi é d à d ǐ j īn ɡ shen ( ) ( ) ( )( )( )( ) p ǐn ɡé l ín ɡ h ún ɡǔ q ì m ín z ú q ì ji ē m ó n àn ( ) ( ) ( )( )( )( ) d ǐn ɡ ti ān l ì d ì d ī t óu zh éji é q ī l ín ɡ j ìn ɡ y ù b ì j ìn ɡ ( ) ( ) ( ) ( ) ( ) su ǒ w èi sh ū l ǐ shu āi l ǎo zh ēn c án ɡ sh ǒu ju àn hu á qi áo ( ) ( ) ( )( )( )( ) n én ɡ sh ū sh àn hu à f ēn ɡ q ī xu ě y ā sh àn ɡ è b ǔ r ǔ tu ì hu à ( ) ( )( )( )( ) chu í zh í j īn ɡ y àn p àn du àn t āi sh ēn ɡ t è zh ēn ɡ sh òu m ìn ɡ ( ) ( ) ( )( )( )( ) zh ēn ɡu ì j í c ù b ào j ǐn ɡ d ào qi è f àn zu ì xi án y í ( ) ( ) ( )( )( )( ) j īn sh ǔ y ín h án ɡ t ú zh ǐ j í sh ǐ ɡu ī d ìn ɡ chu ān ɡ li án ( ) ( ) ( )( )( )( ) b ǎo ch í z ào y īn f èi shu ǐ j í zh ōn ɡ ch ù l ǐ du ì fu ( ) ( ) ( )( )( )( ) y án zh ì q í j ì b ó w ù ɡu ǎn ān r án w ú y àn ɡ ǒu du àn s ī li án ( )( )( ) ( ) ( ) f ù j ìn b ǔ l āo y ú ěr hu ī y ìn ɡ j ù li è sh àn ɡ ɡōu ( ) ( ) ( )( )( )( ) c āo z òn ɡ b ǎi tu ō y ú s āi zh ēn ɡ bi àn ji ǎo ji é q ǐ qi ú ( ) ( ) ( )( )( )( ) zu ǐ ch ún j ǔ s àn ɡ l ǚ t ú y òu hu ò ɡào ji è sh í ji àn ( ) ( ) ( )( )( )( ) y án ɡé y ǒn ɡ ji ǔ q ǐ sh ì sh ōu hu ò f ēn f ù zh à y óu ( ) ( ) ( )( )( )( ) pi án yi k ě ɡu ì sh í liu ài m ù f ēn bi àn t ǐ mi àn ( ) ( ) ( )( )( )( ) xi ǎo x īn y ì y ì b ù r ón ɡ zh ēn ɡ bi àn y ī y ī b ù sh ě ( ) ( ) ( ) 二、为下列字词注音 哟.( ) 目的.( )地 踮.( )起脚尖 暂.( )时 某.( )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课内阅读

《学弈》阅读练习 一、写出“之”在句子中的意思。 1.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2.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3.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二、理解课文,回答问题。 为什么两个人同时学下棋,后一个人却不如前一个人? 答: 三、仔细阅读课文后填空。 课文记叙了两个人跟弈秋学下围棋,一个(),一个(),告诉我们()的道理。 《两小儿辩日》阅读练习 一、一词多义: 1、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孰为汝多知乎?() 2、问其故。()及其日中如探汤。() 二、古今异义。 1、日中如探汤。 汤:古义()今义()。 2、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去:古义()今义() 三、划分句子的朗读节奏。 1、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2、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四、文学常识填空。 《两小儿辩日》中,两个小儿辩论一一中太阳大小的变化情况,一个从()角度出发,一个从()角度出发,故得出相反的结论。说明了()、()的道理,表现了他们()、()的可贵精神。 五、课文内容: 1、两小儿为什么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2、这则故事可能给我们以多方面的启示。请写出你所得到的一种启示。 3、从文中哪一句话可以见两小儿辩论内容的复杂性?() 4、两小儿能对这个复杂的自然现象提出疑问,说明了什么? 《匆匆》阅读练习 一、指出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 1、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 2、太阳他有肢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 3、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 ) 二、仿写句子。 1、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 2、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 三、说说下面句中破折号的用法。 1、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 2、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 四、按课文内容填空。 1、《匆匆》是一篇()体裁,作者是现代作家()。文章紧紧围绕“匆匆”二字,细腻地刻画了()。表达了作者对()感到()和()。揭示了(),但又()的复杂心情。 《桃花心木》阅读练习 一、读课文,把种树人回答作者问题的话概括起来简述。 1、到底应该什么时间来?多久浇一次水?(。) 2、桃花心木为什么无缘无故会枯萎?() 3、假如你天天来浇水,桃花心木苗该不会枯萎吧?( 二、填空并答题。 1、种树人的一番话,使我非常感动。(),(),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会锻炼出一颗()。在不确定中,就能(),努力生长。 2、上述一段话是作者跟种树人谈话后的(),借()喻(),蕴含了深刻的生活哲理。《北京的春节》阅读练习(一)

2020年中考作文题目大全集

2020年中考作文题目大全集 一、作文写作 1.根据要求作文。 题目:______如此美丽 要求:①请在横线上添上恰当的词语,将题目补充完整;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有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④用现行规范的汉语言文字表达;⑤不少于600字;⑥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答案】参考例文 微笑如此美丽 微笑是最好的止痛药。人生在世,失败在所难免,正因为有成功的喜悦与失败的苦楚,才组成了我们五彩的生活。 ——题记步入初中以来,给人的最大感觉就是考试多,平凡的考试,不免有所失意。一眨眼,月考来了,尽管之前有很多考试,但却只是在班上。面对一次全校大考,提心吊胆是不必说的,然而我却在如此重要的考试中失意了。 那是一个阴森的下午,老师在教室里报着考试的排名,久久未能听见我的名字,一个个熟悉的人名,活像一把把陌生的尖刀,刺痛着我的心。那一张张试卷就像一块块沉重的石头,将我带入无底的深渊。下课了,教室里的人影越来越少,最后独留我一个。 一人处在这与世隔绝之地,我迷茫的望着窗外,一朵朵乌云遮住了蓝天,太阳同样也遮住了我的心。 不知什么时候,身后响起了脚步声,越来越清晰,似乎正在向我靠拢。我不由自主的扭过头去,是他,他脸上带着从未停歇的笑容是那么的灿烂,以至于让我忘记了前一秒的伤痛。慢慢的,他走到我的身前,这并未让我感到惊讶,因为他是我最知心的朋友阿A。 很久很久,我们都没说话,只是他始终微笑对着我。我也不知所措的看着他。目光交汇的一刹那,我看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温暖,加上他那始终不变的笑容,更像是一团熊熊烈火点燃了这我心底最后一丝希望。 很久之后,他终于说话了:“不要苦着脸,笑一笑带走你的忧愁吧。”尽管只是一句毫不起眼的话,瞬间让我体会到了笑的魔力,我的脸上也开始洋溢微笑,渐渐的变灿烂。 乌云始终未能抵挡住阳光的威力,我心中的那一片乌云也消散在微笑之中。微笑是如此的神奇,又是如此的美丽,以至于医治好了我心中的伤痛。 【解析】 【详解】 这是一道半命题作文题,这类作文题既创设了写作情境,又限定了写作范围;比全命题作文题灵活,比话题作文更具约束性,具有收放自如的特点。半命题作文比较突出地考查了学生的审题、构思及语言表达等多方面的能力。写作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要细审题意,才能确定好的立意。理解“美丽”的含义,“美丽”,可以从不同角度理解:(1)具体事物之美。可以从自己熟悉的人、事、物、景中撷取一种,而且必须是“珍品”来写人、事、物、景的美丽或外表、外形的美丽,如校园如此美丽,落叶如此美丽,某人如此美丽,家乡如此美丽,春天如此美丽,大海如此美丽,……(2)精神层面的美丽:

五年级上册语文课堂作业本答案

五年级上册语文课堂作业本答案 3走遍天下书为侣 娱娱乐遍漫山遍野诵背诵 误误会蝙蝙蝠通通过 幅本盒 只匹个 一位尊敬的老师一位可以倾心交谈的朋友 思考编下去品味列个单子想象 首先然后最后 我们读书不要浅尝辄止,要从多角度反复读书,并注意书中思考,把书中的知识真正内化为自己的东西。(我们只要从不同角度反复地读书,就会常读常新,百读不厌。) 百遍 万卷万里 百回 如果只能带上一样东西环绕世界,我会选择一部手机,你可以把你看到的美丽风景拍下来发送到家人的手机上,分享你的旅途经历,,你还可以登入手机QQ 时时刻刻跟父母联系,让他们和你一起分享旅途乐趣。甚至在你烦恼的时候,可以玩玩手机游戏,放松下心情。 5古诗词三首 bóchóng 绿字可以换成到、过、入、满 用上“绿”字形象鲜活,春意盎然,使诗句读来仿佛有阵春风扑面而来。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我在洛阳城里已住了三、四年,白发苍苍,我的家人不知怎样?是否还活在世上?让我忐忑不安。 夜晚,我来到窗前,一轮皎洁的月亮洒下悠悠清淡的光。不禁想起了故乡的亲人,真是“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我便不由自主流下了眼泪。这眼泪是思乡的泪。这时,突然树上的叶子飘落了下来,秋风又把叶子卷了起来。哎…… 我来到书房,想写封信给家人,可是不知从何说起,要说的话太多了……过了好长时间,终于把信写好了,便不知不觉地睡着了。 清晨一大早,我把信件封好,再用细绸子捆好。急匆匆的身影骑着马奔到驿站门口,“哦!原来你是专门为人捎信的。”他说:“是。”我便把信慎重递给他,他要走的时候,我再次把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课内阅读复习题答案 全册

六年级上册课内阅读答案 一、阅读《山中访友》片段,回答问题。 走出门,就与微风撞了个满怀,风中含着露水和栀子花的气息。早晨,好(清凉清爽√)! 那座古桥,是我要(拜见拜访√)的第一个老朋友。啊,老桥,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在这涧水上站了几百年了吧?你把多少人马渡过对岸,滚滚河水流向远方,你(弯弓√)着腰,(俯身√低头)(凝望√看望)着那水中的人影、鱼影、月影。岁月悠悠,波光明灭,泡沫聚散,唯有你(依然√仍然)如旧。 走进这片树林,鸟儿呼唤我的名字,露珠与我交换眼神。每一棵树都是我的知己,它们迎面送来无边的青翠,每一棵树都在望着我。我靠在一棵树上,静静地,仿佛自己也是一棵树。我脚下长出的根须,深深扎(zhā√zhá)进泥土和岩层;头发长成树冠(ɡ uān√ɡuàn),胳膊变成树枝,血(xiěxua√)液变成树的汁液,在年轮里旋转(zhuàn zhuǎn√)、流淌。 这山中的一切,哪个不是我的朋友?我热切地跟他们打招呼:你好,清凉的山泉!你捧出一面明镜,是要我重新梳妆吗?你好,汩汩的溪流!你吟诵着一首首小诗,是邀我与你唱和(h?ha√)吗?你好,飞流的瀑布!你天生的金嗓子,雄厚的男高音多么有气势。你好,陡峭的悬崖!深深的峡谷衬托着你挺拔的身躯,你高高的额头上仿佛刻满了智慧。你好,悠悠的白云!你洁白的身影,让天空充满宁静,变得更加湛蓝。喂,淘气的云雀,叽叽喳喳地谈些什么呢?我猜你们津津乐道的,是飞行中看到的好风景! 1.、“俯”字查音序应查(F),查部首应查(亻)部。 2、在文段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2分) 平坦——(陡峭)喧闹——(宁静)冷淡(热切) 3、用“√”为文中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或词语。 4、用“”画出具体体现老桥德高望重特点的句子。 5、请用“﹏”在文中找出一个可以看出“我”和林里的“朋友”有着深厚的感情的句子。 6、理解句子 (1)啊,老桥,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 ☆这个句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老桥”比作“德高望重的老人”,不但写出了桥的古老,而且也突出了它默默无闻为大众服务的品质,充分表达了作者对桥的赞美和敬佩之情。 (2)走进这片树林,鸟儿呼唤我的名字,露珠与我交换眼神。

2016年各地中考作文题汇总

2016年各地语文中考试题 2016年安徽中考作文题目 请以“你是我最_______的人”为题,写一篇文章。 【提示语要求】 (1)请你从“贴心”“感激”“牵挂”“欣赏”四个词语中选择一个,把题目补充完整。 (2)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 (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否则会被扣分。 (4)抄袭是一种不良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 (5)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少于600字。 2016重庆中考作文题目(A卷):我毕竟走过 以下两题,选做一题。 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500字;④凡涉及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一律用A、B、C等英文大写字母代替;⑤不得抄袭。 1.人生就像是一条路,漫长而曲折。走过平坦的大道,就能感受到一路顺风的畅快;走过崎岖的小路,能感受跋山涉水的艰难。虽有苦有甜,但我们毕竟走过。 请以“我毕竟走过”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2.阅读下面的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我只是雏菊丛中的一朵小花。”一朵雏菊伤感地叹息,“与这么多雏菊生长在一起,我的美丽完全被淹没了,根本不会有人注意到我。” 一个天使听见了雏菊的心声,规劝她说: “但是你真的很美丽!” “我想成为唯一的一朵,身旁不要有其他任何同类!” 天使不想再听到雏菊的埋怨,于是把她带到了城市广场。 几天之后,市长带着一位园艺师来对广场进行改造。 “把土壤翻一翻,种上天竺葵吧!” “等一等!”雏菊大叫,“你那样做我会死的。” “如果这里还有一些和你一样的雏菊花,会对广场起到非常好的美化作用。”园艺师回答,“但是在你的周围找不到任何你的同类,你自己不可能形成一座花园。” 说完,园艺师把雏菊从地上连根拔起。 2016重庆中考作文题目(B卷):感谢那个为我提灯的人 2016年重庆中考作文题目(B卷):二选一感谢那个为我提灯的人

2019年各省市中考语文作文题目汇总

2019年各省市中考语文作文题目汇总江苏 南通2019年江苏南通中考作文题目:致敬奋斗的时光 苏州2019年江苏苏州中考作文题目:我在___看太阳 盐城2019年江苏盐城中考作文题目:真的有意思 连云港2019年江苏连云港中考作文题目:《谁敢就赢》 泰州2019年江苏泰州中考作文题目:因交流而精彩 南京2019年江苏南京中考作文题目:你的和我的 扬州2019年江苏扬州中考作文题目:顶出一个春天 淮安2019年江苏淮安中考作文题目:我当铭记(我型我秀;我行我知;我感我念;三主题选一即可) 宿迁2019年江苏宿迁中考作文题目:我给___留下的 山东 济宁2019年山东济宁中考作文真题:买花瓶 淄博2019年山东淄博中考语文作文真题:你____的样子真美 青岛2019年山东青岛中考作文题目:①镌刻在____的约定 ②郑渊洁参加笔会,一位外国作家大谈自己读了很多书,此人在说完一本外国书后问郑渊洁:“你知道这本书吗?”郑渊洁摇了摇头说:“不知道。”“不知道”体现了一种态度、品质...结合经历感悟自拟题目作文 泰安2019年山东泰安中考作文题目已公布 日照2019年山东日照中考作文题目:有一种美丽唤醒了我

潍坊2019年山东潍坊中考作文题:困难和挫折 枣庄2019年山东枣庄中考作文题目:以“爱”之题写作文威海2019年山东威海中考作文题目:《20年后的遇见》菏泽2019年山东菏泽中考作文题目:非凡的美丽 烟台2019年山东烟台中考作文题目:就该这么做 聊城2019年山东聊城中考作文题目:做好自己 临沂2019年山东临沂中考作文题目:不一样的世界 德州2019年山东德州中考作文题目:逆战 湖北 武汉2019年湖北武汉中考作文题目:如何规划人生 黄石2019年湖北黄石中考作文题目:遗憾,从未缺席 咸宁2019年湖北咸宁中考作文题目:人生,从诚信起航 襄阳2019年湖北襄阳中考作文题目:①我从未停止追梦的脚步 ②米兰昆德拉说:“生活是棵长满可能的树。”青春芳华的你,希望这棵树是什么样子,为此你打算怎么做。根据文字写一篇作文 宜昌2019年湖北宜昌中考作文题目:我向往______一样的人生 黄冈2019年湖北黄冈中考作文题目:①青春岁月,我与______相约②略 十堰2019年湖北十堰中考作文题目:①在______中起飞②以“打开”为话题作文 鄂州2019年湖北鄂州中考作文题目: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根据文字写一篇作文

六年级语文课内阅读练习

六年级语文课内阅读练习 一、 阵风把蜡烛吹灭了,月光照进窗子,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显得格外清()。贝多芬望了望站在他身旁的兄妹俩,借着()的月光,按起了琴键。 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的地方升起来。()的海面上,霎时间洒遍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在月光照耀下的()的大海。 1、按原文填空。 2、下面不是比喻句的一句诗() ①月光照进窗子,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 ②月亮越升越高,穿过轻纱似的微云。 ③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 3、用“__”在文中画出实在事物,用“~~”划出联想的内容。 4、皮鞋匠的第一次联想描绘了三幅画面,它们是 (1) (2) (3) 5、为什么说盲姑娘“仿佛”也看到了她从没看见过的景象? 6、借助皮鞋匠的联想,我仿佛听到了贝多芬的《月光曲》:时而,时而 ,时而。 7、用简练的语言概括选文第二自然段的意思。

二、 ①在喂海鸥的人群中很容易认出那位老人。他背已经驼了,穿一身褪色的过时布衣,背一个褪色的蓝布包,连装鸟食的大塑料袋也用的褪了色。朋友告诉我,这位老人每天步行二十余里,从城郊赶到翠湖,只为了给海鸥送餐,跟海鸥相伴。 ②人少的地方,是他喂海鸥的领地。老人把饼干丁很小心地放在湖边的围栏上,退开一步,撮起嘴向海鸥呼唤。立刻便有一群海鸥应声而来,几下就扫得干干净净。老人顺着栏杆边走边放,海鸥依他的节奏起起落落,排成一片翻飞的白色,飞成一篇有声有色的乐谱。 1. 这两个段落出自课文 2. 第一段中画线的句子是对老人的描写,从这处描写中可以体会到这是一位的老人。 3. 用“﹏﹏”画出第二段中描写老人给海鸥喂食的语句,并写一写从中体会到什么? 4、用简练的语言概括第二自然段的意思。 5、第二自然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修辞方法,从中体会到 (二) 听到这个消息我们仿佛又看见老人和海鸥在翠湖边相依相随我们把老人最后一次喂海鸥的照片放大带到了翠湖边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群海鸥突然飞来围着老人的遗像翻飞盘旋连声鸣叫叫声和姿势与平时大不一样像是发生了什么大事我们非常惊异急忙从老人的照片旁退开为海鸥们让出了一片空地 1、给原文加上标点符号。 2、“听到这个消息”,这个消息指什么?

2020年全国中考语文作文题目集锦

2020年全国中考语文作文题目集锦 一、作文写作 1.题目:那声音,常在我耳畔 要求:(1)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2)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3)不得抄袭。【答案】参考例文 那声音,常在我耳畔 时常记得,那是六年级第一学期的一个星期一的上午…… “什么!你让我写黑板报的全部板书,你没找错人吧?”当我接到班上负责出黑板报同学的邀请的时候,我是又摇头又摆手,说什么也不肯。“可是……可是班上那几个写得一手好字的同学都嫌太浪费时间,都不肯写。”负责出黑板报的同学也很难堪。我有些动摇了,我又看了一眼课表,发现下午第二节课是我最爱的体育课。“哎呀,求你啦,你就是我唯一的救命稻草了……”最终,我还是禁不住她的连哄带骗,只得点头答应了,她郑重其事地交代我:“你一定要拿出你最好的水平来写。” 不知不觉中,我已经花了整个上午的课后休息时间来写板书了。可是,我还只写了大概四分之一的板书。哎呀,照这个速度,我的体育课算是泡汤了,怎么办呀……我不由得加快了书写的速度。终于,我赶在体育课之前,完成了我的“佳作”。我乐滋滋的和同学们一起上体育课去了。 一阵大汗淋漓过后,我们回到了教室,我正在座位上大口大口地喝水,刚放下水杯,便听见后排一阵叽叽喳喳的声音。调皮的风儿好像故意似的,竟将那话一字不漏地刮进了我的耳朵里,声音不大,却听得真切。 “啧啧啧,你看看这字呀,这是谁写的?这么不负责任,……”我的脸上红一阵,白一阵:负责黑板报的同学把这个任务交给了我,就是对我的一种认可,一种信任。既然我答应了,就要对这个任务负责任,而不能马虎了事,这不仅仅关系到个人的荣誉,更关系到整个班级的荣誉……余依依呀余依依,你这样做,不是在给班级抹黑吗?我心里惭愧极了。 放学后,我故意慢吞吞地收书包,慢吞吞地走在队伍的最后面。我趁着老师不注意,一个人偷偷地跑回了教室。我走到教室后的黑板前端详起自己的字来,那些字张牙舞爪的,仿佛也在嘲笑着我。我想起了负责黑板报的同学将任务交给我时脸上郑重的表情,想起了负责画画的同学的满面汗水,想起了班主任吴老师看着我们办黑板报时充满期待的眼神,想起了……我拿起了黑板刷,将我写的字一点一点都擦得干干净净。 我要重写! 于是,在接下来的两天里,我放弃了所有的下课时间和午休时间,早上提前来到学校,下午放学推迟回家。我认认真真地写好每一个字,工工整整地标好每一个标点符号。有的时候,我的手酸了,我又想偷懒,又想乱写一通的时候,“这是谁写的?这么不负责任!”这句话又在我耳畔响起,我咬咬牙,继续认真地写下去…… 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们班的黑板报获得了全校唯一的一个一等奖,全班同学都欢呼雀跃。吴老师走上讲台说:“这次我们班黑板报获奖的最大功臣是谁?”“余依依!”同学们齐声回答道。“余依依为了办好黑板报,牺牲了自己的课余时间,早晨最早来到学校,晚上最后回家,她是个责任心很强的同学,值得大家学习!”同学们对我报以热烈的掌声,我

北京近5年中考语文作文题目及满分作文汇总(2014-2018)

北京近5年中考语文作文题目及满分作文汇总( 2014-2018 ) 轻轻家教北京升学 自北京中考改革及教材改版以来,阅读与写作越来越受到重视,有人甚至断言“得语文者得中考”,而作文占40分,又成了语文的重中之重。轻轻家教北京升学收集了近5年北京中考语文作文题目及满分作文,从中我们可以总结出近年来北京中考语文作文命题思路和方向。 通过近五年北京中考作文题目,我们能明显地发现这几年语文作文命题特点,通常概况下来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1、体现创新能力、想象能力 创意、创新能力是现代人常挂在嘴边的词,是历年中考考试的重点。 2、重视设置生活情境 设置生活情境这一类作文,要求学生不仅仅是死读书,还要学会观察生活、体验生活。 这种形式的作文近年来备受青睐,既设置了具体的情境,又让考生有充分的想象力空间,可以考查考生的思维发散能力。不排除中考会出这种类型的作文题目,平时不擅长这类写作方式的考生在中考前要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加强练习。 3、传统文化成中考作文新宠 就从作文题目来看,对传统文化和名著的考察也非常多,这些命题均要求要有丰富的阅读量,同时对于传统文化的考察 也越来越多。不过考察传统文化,除了诗词、古文以外,传统的节日节气等等,考生都需要关注,说不定就会考到。 2018年北京中考作文(共40分)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一篇文章。 题目一:一位著名学者曾经说过这样的话:任何-一个多少知道一点自己国家历史的人,都应该对本国过往的历史心怀敬意。历史不仅书写在浩瀚的史籍里,也沉淀在众多的历史古迹和历史文物中。请你任选一-处古迹(圆明园除外)或一件文物,将“,让我心生敬意”补充完整,构成你的题目,写一篇文章。不限文体(诗歌除外)。 题目二:请你用上“伙伴”“困境” “成长”这三个词语,以“在幽深的峡谷里”为开头,发挥想象,写一篇故事。题目自拟。 要求: (1 )请将作文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 (2 )字数在60 0- 80 0之间。 (3)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20 18年北京中考语文作文两个题目,一个考察了传统文化和历史人文相关的内容,第二个题目“发挥想象”,考察了想象力的能力。 范文:卢沟桥,让我心生敬意 我漫步在卢沟桥上,踏着那凹凸不平的桥面,恍惚间回到了从前。 卢沟桥,是连接京城内外的咽喉命脉。这是入都要道,卢沟桥上车水马龙,挑着货物的小贩,进 出城的平民,雍容的达官贵人,在这桥上擦肩而过。 桥上人来人往,熙熙攘攘。

五年级语文下册 家庭作业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试卷 姓名家长签字 一、看拼音写词语。 K?ng xìlíba yǔn xǔhuǒyàn wān yán tún bù()()()( ) ( ) ( ) Zhuāng shì?luěn shídùjuān zhajiāng tūwùzhuāng bàn ( ) ( ) ( ) ( ) ( ) ( ) 二、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波()汹()()()遐迩()色欲()轩()大()万马()()()昂高()雄()奇()()()澎()烟()雾崩()裂()突()森()襟()带()三、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空。 无论......都....... 即使........也....... 既........又........ 不管..........总....... 因为........所以........ 如果......就.......... 1、这些石钟乳和石笋,形状变化多端,再加上颜色各异,()不比作什么,()很值得观赏。 2、()唱的是什么,听着()会露出会心的微笑。 3、()治疗及时,()他的伤好得很快。 4、山上开满了映山红,()花朵和叶子,()比盆栽的杜鹃显得精神。 5、()不很快拿下这个火力点,一夜奋战所夺取的山头,()会全部丢失。 6、这种境界,()使人惊叹,( )叫人舒服;()愿久立四望,()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四、按要求改写句子。 1、喂!老头,去博物馆怎么走?(改换成礼貌用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声巨响把我吓了一跳。(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妈妈说:“我明天去书店。”(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雪花落下来。(至少两处扩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遇到困难的时候,同学们总是虚心热情地帮助我。(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改为双重否定句,句意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小花性格孤僻。他在学习上有股钻劲。(用关联词语连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溪水多么清!(改成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工人提着汽油灯,也只能照见小小的一块地方。(改成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同窗多年的情谊,我们不能忘记。(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把下列句子补充完整:(8分) (1)陈红不但自己的学习成绩优秀,()。(2)因为时间是宝贵的,()。 (3)(),民警叔叔都坚守岗位,指挥交通。 (4)既然同学们选我当中队长,()。

(完整)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课内阅读答案

人教版六年级下语文课内阅读练习 《学弈》阅读练习 一、写出“之”在句子中的意思。 1.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的) 2.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弈秋的教导)(鸿鹄) 3.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他,指前一个人) 二、理解课文,回答问题。 为什么两个人同时学下棋,后一个人却不如前一个人? 答:因为后一个人不如前一个人专心。(或者一人专心致志,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 三、仔细阅读课文后填空。 课文记叙了两个人跟弈秋学下围棋,一个(专心致志),一个(心不在焉),告诉我们(学习必须专心致志的道理)。 《两小儿辩日》阅读练习 一、一词多义: 1、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是)孰为汝多知乎?(认为) 2、问其故。(那)及其日中如探汤。(它) 二、古今异义。 1、日中如探汤。 汤:古义(热水)今义(常用于食物煮后所得的汁水)。 2、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去:古义(离)今义(为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 三、划分句子的朗读节奏。 1、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2、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四、文学常识填空。 《两小儿辩日》中,两个小儿辩论一一中太阳大小的变化情况,一个从(视觉)角度出发,一个从(触觉)角度出发,故得出相反的结论。说明了(知识无尽)、(学无止境)的道理,表现了他们(独立思考)、(探索真理)的可贵精神。 五、课文内容: 1、两小儿为什么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因为判断太阳远近的标准不同) 2、这则故事可能给我们以多方面的启示。请写出你所得到的一种启示。(人们懂得的东西总是有限的,知识是无穷尽的。) 3、从文中哪一句话可以见两小儿辩论内容的复杂性?(孔子不能决也) 4、两小儿能对这个复杂的自然现象提出疑问,说明了什么?(表现了古人认识自然、探求客观事理而独立思考、大胆质疑的精神。 《匆匆》阅读练习 一、指出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 1、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比喻) 2、太阳他有肢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拟人) 3、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反问) 二、仿写句子。 1、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 2、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 三、说说下面句中破折号的用法。 1、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解释说明) 2、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列举)

全国中考语文作文题目集锦

全国中考语文作文题目集锦 一、作文写作 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完成微作文。 学校准备为高一新生设计制作校服。原定为一款参照国外校服样式设计的校服,男式帅气,女式俏丽,大家很喜欢。但有家长提出,这样的校服穿上后容易使学生分心,甚至会助长男女同学之间的爱慕之心。校方对此很为难。 请你给校长写一封短信,陈述自己的看法,对解决这一问题提供帮助。要求表达得体,150字左右。 【答案】示例:尊敬的校长: 关于高一新生的校服,我们希望学校能采用原定的设计方案。因为这款校服帅气美丽,能尽显青春气息,展示我们的阳光与朝气。至于有些顾虑,我们可以理解,但并不赞同。因为校服是每个人都穿,大家都美,天天都穿,很是平常。如果某一事物完全融入到我们的生活之中时,我们就不会因此而生出什么特别的关注,只有生活会因此多出一份美丽。我们期待着这份美丽。 祝您工作顺利,心情愉快! 高一学生:×××【解析】 这是一篇小作文。首先要仔细分析给出的材料,了解到学校定制的这套参照国外校服样式设计的校服深受学生的喜爱,可是学校方面有顾虑。给校长的信要申明学生的观点,观点要具体明确,符合题意,见解深刻,言之有理,有助于解决问题。注意字数的要求。 点睛:这是一篇微作文。“微写作”发源于“微博”“微信”,一般是指根据一定的情景或要求,写作200字左右的“微作文”。“微写作”对考生的写作能力和综合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考“微写作”要求考生文字的表达、意境的创造等诸多方面,均应超过网络“微写作”。完成这篇微作文,要明确情境的内容,选择合适的角度写作。 2.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在《现代这治词来》中,“骄傲”有如下的解释:①自以为了不起,看不起别人;②自豪;③值得自豪的人和事。 请依据以上对“骄傲”的解释,任选角度,以“骄傲”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题目自拟;②有真情实感:③文体不限;④不少于600字(写成诗歌不少于30行);⑤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答案】骄傲三境 屈原高吟在汨罗河畔吟诵“众人皆醉我独醒,举世皆浊我独清”,是骄傲;钟南山在非典期间否定卫生部说法,提出防治非典有效的新方案,是骄傲;菲利普斯在奥运会赛前对媒体笑称要为美国力夺八金,是骄傲;刘翔复出,微笑从容,坦然面对,蝉联全运会三联冠,是骄傲。可见,骄傲是对自己的充分肯定与相信,是一种人生态度。但同样是骄傲,也会因人而异,有不同外在表现形式,这一切皆因骄傲的境界不同。 在我看来,骄傲也有三重境界,罔不因势象形,因人而异。 第一重境界:放眼天下,舍我其谁,唯我独尊。

2019全国各地中考语文作文题汇总语文

2019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作文题汇总省份城市 2009年作文标题 北京 燕山卷 题目:“有一种叫” 四年时间,弹指一挥间。初中生活即将成为你青春岁月永远的记忆。回首走过的时光,有一种等待叫希望,有一种坚持叫执著,有一种感动叫分享,有一种感觉叫幸福……根据你的思考和认识,在横线上填加适当的词语将题目补充完整,完成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 怀柔卷 作文题:感恩 没有阳光,就没有温暖;没有水源,就没有生命;没有父母,就没有我们自己;没有亲情、友情和爱情,世界就会是一片孤独和黑暗……这些都是浅显的道理,没有人不懂。亲爱的同学们,当你们在生活中理所当然地享受着这一切的同时,你做到过感恩吗?你对感恩是怎么看的?请写下你那次感恩的经历和真实的感受,或者写下你对感恩的思考,写成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要求: 1.将作文题目抄写在稿纸首行正中。 2.感情真实,观点正确,文体不限。 3.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校名或姓名。 上海 上海卷

题目:和在一起 要求:(1)先把题目补完整。 (2)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3)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4)不得抄袭。 重庆 重庆卷 以下两题任选一题。 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诗歌除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500字;④凡涉及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一律用英文大写字母ABC等代替;⑤不得抄袭。 (1)仔细阅读下面材料,根据材料内容,结合生活实际,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 ①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②中央电视台有一则公益广告:一位孝顺的媳妇工作一天后,打来一盆洗脚水,为婆婆洗脚。年幼的孩子见了妈妈的 这一举动,也打了一盆洗脚水,一巅一巅地端到妈妈面前,说:“我也要给你洗脚。” (2)也许,有的承诺是你发自肺腑的心声,有的承诺是你一时激情的冲动;也许,有的承诺你言出必行,行必有果;有的承诺你深埋在心底,从未说出。但只要是承诺,都应该是庄重的,严肃的。(改写自《今日教育.读写舫》2009年第5期)

五年级(上册)_语文课堂作业本答案

1 窃读记 1 圈出每组中带点字读音不同的一个词语。 (1)转.过街角转.圈转.移转.告 (2)严阵以待.等待.待.命待.会儿 2 根据意思写词语。 (1)依依不舍 (2)倾盆大雨 (3)白日梦 3 照样子,用带点的词语写句子。 (1)运动员能取得这样优异的成绩,不是天生的,而是靠勤学苦练得来的。 (2)天突然下起雨来,我不得不把刚晾出去的衣服收进屋里。 4 摘抄句子。 (1)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恶狼,贪婪地读着。(2)当书店的日光灯忽地亮了起来,我才发觉已经站在这里读了两个多钟头了。我合上书,咽了一口唾沫,好像把所有的智慧都吞下去了。然后才依依不舍地把书放回书架。 5 品读课文精彩片断,完成练习。 (1)表示作者动作的词:跨进踮起挤过去挤到 我从这些词语中感受到:书店人多,作者喜爱读书,对读书如饥似渴。

(2)作者在窃读中“快乐”是因为在阅读中感受着书籍所带来的智慧与快乐,“惧怕”的是被店员或老板发现受到训斥和驱赶。(3)这个句子,我会想到的成语是“如饥似渴”,名言是“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高尔基” 3 走遍天下书为侣 1 加偏旁成新字,再组词。 桶(水桶) 吴扁甬 诵(背诵) 2 在括号里填入合适的量词。 一(幅)图画一(本)书一(盒)扑克牌 一(只)口琴一(匹)马一(个)百音盒 3 读下面的句子,再根据自己读书的感受填空。 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处你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 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智者,也是一位你随时可以请教的良师。 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盏明灯,也是一把开启知识大门的钥匙。 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盏黑夜里的启明灯,也是航海时的指南针。 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把打开智慧大门的钥匙,也是你干渴时的一杯清茶。 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心中的启明星,也是一艘通往彼岸的船。 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段最难忘的人生奇遇,也是嘴边一段喜爱的小曲。 词语手册P14 4 品读课文精彩片段,完成练习。

六年级上册语文试题-课内阅读训练人教(部编版)(含答案)

课内阅读训练(部编版六年级上册) 课内阅读1:《草原》节选 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 )使人惊叹,( )叫人舒服,( )愿久立四望,( )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一碧千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翠色欲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文中的括号里加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3.这段话写出了草原的什么特点?文中哪句话最突出表现这个特点?用“~~”画出 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段话中,作者用了哪些不同的词来描写草原的色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一碧千里和翠色欲流这两个词相同的地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千里之内的距离都是绿色,本文形容草原很大的范围内都是碧绿的颜色。 翠绿的颜色好像就要流淌出来一样,形容绿到了极致。 2.既又既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