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与现代生态建筑之间的关系

景观与现代生态建筑之间的关系
景观与现代生态建筑之间的关系

景观与现代生态建筑之间的关系

摘要:景观的生态性并不是新鲜的概念。无沦在怎样的环境中建造,景观都与自然发生密切的联系,这就必然涉及到景观与人类与自然的关系问题。随着环境污染的日益加剧,能源的日益匮乏,生态建筑与可持续发展越来越引起了各国人们的重视。合理利用可再生能源,应用仿生学原理,结合当地的自然环境,通过建筑内外空间中的各种物态因素,使物质、能源在建筑生态系统内部有秩序地循环转换,从而获得一种高效、低耗、无废、无污、生态平衡的建筑环境。

关键词:景观生态建筑可持续发展

Abstract: The ecological landscape is not a new concept. No matter constructed in what kind of environment, landscape have had close contact with nature, which necessarily involves the relationshop of landdscape betweed mankind and nature. With the increasing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increasing scarcity of energy, ecological building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 increasingly attracted by national attention all around the world. Rational useing of renewable energy, the application of bionics, combined with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both inside and outside, so that the material, energy, building ecological systems in an orderly manner within the cycle of conversion, resulting in an efficient, low consumption, no waste, no pollution, ecological balance of built environment.

Key Words: landscape, ecological build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类社会面临人口膨胀、能源危机、资源枯竭、粮食短缺、环境恶化、生态失衡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制约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在这战略中,生态建筑成了热门,并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1生态建筑的概念

生态建筑亦称为绿色建筑、可持续发展建筑。它的核心思想是把建筑看成一个整体的生态系统,通过对建筑内外空间中各种要素的准确分析和有效的布置,使得物质、能源在建筑系统中循环使用,从而获得一种高效、低耗、无废、无污、生态平衡的建筑环境。

园林景观建筑设计试题汇总整编

《园林建筑设计》试题库一 一、名词解释 1、园林 2、绿化 3、体量对比 4、流动景框 5、尺度 6、建筑庭园 7、什么是园林建筑小品? 8、什么是花架? 9、什么是梯级与蹬道? 二、问答题 1、园林建筑在园林景观创造中起的作用可以概括为哪几方面? 2、园林的性质和使用功能来加以区分,大体上可以归纳为哪几类 3、述园林建筑与其他建筑的不同之处。 4、简诉承德避暑山庄在立意上的巧妙利用? 5、叙述园林建筑空间的组合形式。 6、取得庭景的相互延伸效应,一般可以通过哪三种手法? 7、庭园组景手法 8、庭院灯可分为几类? 9、园林铺地分为几种? 10、园林建筑小品在园林建筑中有什么作用? 三、选择题 1、园林的基础地貌是() A. 土地和水体 B. 土地 C. 水体 2、研究如何去创造在一定的地段范围内,利用并改造天然山水地貌或者人为地开辟山水地貌、结合植物的栽植和建筑的布置,从而构成一个供人们观赏、游憩、居住的环境的学科称为() A. 造园学 B. 园林学 C. 环艺学 3、清代北方园林建设的主流是() A. 江南园林 B. 皇家园林 C. 寺观园林 4、“枯山水”起源于哪个国家() A. 中国 B. 法国 C. 日本 5、西方园林的起源可以上溯到() A. 古埃及和古希腊 B. 古埃及和古罗马 C. 古希腊和古罗马 6、()是日本“枯山水”的代表作。 A.京都龙安寺南庭 B.桂离宫 C.茶庭 7、法国的凡尔赛宫,由()大师设计建造。 A.孟萨 B.勒诺特 C.勒沃 D.路易十四 8、颐和园又名() A.畅春园 B.清漪园 C.静宜园 D.静明园 9、()重建清漪园并改名。 A. 光绪十四年 B.咸丰十年 C.光绪十年 10、辋川别业是由()所设计。

中国园林中的景观建筑分析

中国园林中的景观建筑分析 发表时间:2017-10-10T10:42:52.853Z 来源:《基层建设》2017年第16期作者:顾小艺[导读] 形成了传统的建筑观、审美观、空间观等,超越了时空的限制,表现出旺盛的生命力。我们要汲取我国传统景观建筑的精华,真正服务于当今人民。园林中的景观建筑,经历漫长的发展时期并达到过高度成熟阶段,它的许多设计观念与手法有东省南兴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广东深圳 51800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产生活质量不断得到提高,对于生活环境的质量也越来越重视。中国园林中景观建筑富有悠久的历史,我国各族人民在历史上创造了辉煌的建筑文化和园林文化,形成了传统的建筑观、审美观、空间观等,超越了时空的限制,表现出旺盛的生命力。我们要汲取我国传统景观建筑的精华,真正服务于当今人民。园林中的景观建筑,经历漫长的发展时期并达到过高度成熟阶段,它的许多设计观念与手法有恒久启示意义。 关键词:建筑;景观;园林 园林景观要想达到理想化的效果,不仅需要自然景观,同时还应适当融人人文景观,通过两者之间的有机结合,使园林景观变得更加内涵丰富。在这一过程中园林设计的作用至关重要,通过对园林景观建筑的合理应用,以及在设计的时候采用富有艺术性的想法进行合理的搭配,整体的提升了园林景观建筑的优雅性,同时还具有非常浓厚的人文气息,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针对景观建筑的功能和作用进行全面探讨。 1 园林景观中的亮点———景观建筑 景观建筑是建造在园林中供人观赏和游憩的建筑场所,有亭、台、楼、阁、小桥、曲廊、花池、围墙等等,在构成园林景观中起到重要作用。由于景观建筑的形式多样,色彩丰富,还有屋面、门窗、挂落、围栏、座凳等部分的装饰,使得建筑本身就能成为一道景观,与周围环境互相衬托,起着点缀风景和组织环境视觉导向作用。成功的景观建筑可使人工环境和自然环境有机结合,浑然一体为园林景观增添色彩,带出亮点。在整个园林设计的环节中,通过立意能够将整个工程的各项内容有机串联起来,通过整体的设计规划,来实现设计师的艺术构想,立意将对园林工程有着系统性影响,是整个园林的核心思想,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园林工程的整体建设水准。 2 景观建筑的实际应用 2.1 亭 亭在园林景观中常用作点景、供游人驻足观景、小憩、纳凉、避雨。特征是通透玲珑,拥有相对独立的建筑形象。亭的形式主要分为传统和现代两类。传统形式有单柱亭、圆亭、方、长方、三角、多边形、半圆、十字、梅花、海棠、双菱形、多单体组合等平面形式。屋顶则有单檐、重檐、三重檐的悬山、歇山、攒尖、卷棚、盔顶、十字等形式。现代形式的屋顶则有平面、弧面、双曲面、坡顶、构架等形式,加上建筑材料有木、石、竹、草、钢筋混凝土、金属、拉膜等,使亭子的造型千差万别、变化丰富,有雄伟壮观,有灵巧飘逸,有简朴粗犷,有华丽精致、有亭亭玉立、有端庄华贵。亭是园林景观中的构景要素,有观景和点景的作用,所以其选址很重要。要满足在亭内朝外有景可看,又要满足整个园林景观构图的要求,能做到画龙点睛,作为构图的焦点,带出高潮的作用。 2.2 桥的应用 在园林工程中,通过加人河流的元素将能够使得园林景观变得更加丰富,同时还能够扩展园林景观的心理空间,更重要的是河流还能够对园林的整体气候进行调节,使得空气变得更加湿润,这将使得园林环境极大改观。不仅如此,河流的流动还将使得园林更加富有活力,使人们的视觉感受更加多样,同时还能够通过河流与大自然产生更加亲近的感觉。如果园林规模相对较小,桥梁通常都是用来对水面进行划分,这样一来就使得景观的整体面积有所拓展,同时还能够使水面焕发出幽深的感觉,从而使河流的景观作用进一步展现出来。而且在进行桥梁设计时,还可以设计成拱桥,这样一来就能够变得更加简约质朴,简化了人们的感官心理,能够更加沉静的与自然融含在一起。 2.3 廊的设计 廊也是园林设计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是景点之间的连接通道,对于园林建筑的内部与外部起到连接的功能。廊能够有效拓展园林的整体空间,尤其是不同的廊结构与形式更加能够丰富园林建筑的类型,同时对人与自然和谐相融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另外,廊与藤类植物的统一结合,形成多种植被覆盖的外部结构,能够使得游客在游玩时感到神清气爽,起到一定程度的遮阳作用。廊的存在有利于游客观赏景色时间的延长,使得游客能够更加细致、深入地观赏园林景观。除此之外,廊这种景观建筑类型也具有丰富的历史价值,这也在某种程度上体现出廊在园林设计中的人文价值。 2.4 假山的设计 在现代园林的景观设计中,假山已经成为了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进行园林景观的假山设计时,一定要考虑好假山的格局以及空间分布,通过假山实现对园林空间的有效分割,并且通过假山的高低分布,实现对游客视觉的引导,营造不同的景观氛围。假山的形态并没有一个固定的形态,因此,设计形态时往往可以根据景观的需求进行充分发挥,给游客带来别样体验。 综上所述,建筑小品是园林景观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建筑小品不仅能够提高园林的设计质量,还能够使园林整体的艺术性得到进一步提升,满足游客多样化需求。在设计园林景观的过程中,应严格按照园林设计的原则进行景观设计,以人为本、因地制宜,确保园林景观设计的科学化与合理化,设计出自然和谐的园林景观,为人们提供一个良好的日常休憩场所。 参考文献 [1] 肖丹. 园林景观设计中建筑小品的应用实践[J]. 商品与质量,2016(33). [2] 吴丽,弓弼. 现阶段风景园林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J]. 榆林学院学报,2012(1). [3] 凌士义,户天顺,魏韵佳. 论园林设计对城市景观的影响[J]. 科技资讯,2012(3).

园林建筑设计试题AB答案解析

2010~2011 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园林建筑设计》试题(A)答案 (适用班级:园林08级)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0分) 1. 园林:指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成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 2.立意:设计者根据功能需要、艺术要求、环境条件等因素,经过综合考虑所产生出来的总的设计意图。 3.空间序列:在园林建筑的创作中,将一系列不同形状与不同性质的空间按一定的观赏路线 有次序地贯通、穿插、组合起来。 4.舫:中国造园艺术中具有舟楫意象的组合式水景建筑。 5. 园林建筑小品:指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经过设计者艺术加工处理,具有独特的观赏和使 用功能的小型建筑设施。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园林的四种基本要素:(土地)、(水体)、(建筑)、(植物)。 2、借景的内容有(借形)、(借声)、(借色)、(借香)。 3、园林中常说的“三山五园”,三山是指(香山),(万寿山),玉泉山,五园是指(清漪园), (圆明园),畅春园,静宜园,静明园。 4、在园林建筑个体设计中,亭的造型在立面上一般可以分(屋顶)、(柱身)、(台基)。 三、选择题(每空1分,共15分) 1.颐和园又名( B ) A.畅春园 B.清漪园 C.静宜园 D.静明园 2、园林建筑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它对园林景观的创造所起的积极作用,这种作用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A ) A.点景;观景;范围园林空间;组织游览路线 B.点景;观景;范围园林空间; C.观景;范围园林空间; 3、用( C )铺地是我国古典园林铺地中广泛采用的方式。 A.砖块 B.石材 C.青瓦 D.软石 4、在建筑物中,北京颐和园的长廊是属于(A )类型的廊。 A.双面空廊 B.单面空廊 C.复廊 D.双层廊 5、设计自然式园林沿水体周边的道路一般要求(D) A.尽量贴近水面,有亲切感 B.避免接近水面,有安全感 C.与水面保持一定距离,平行 D.与水面有远有近,若接若离 6、园林的基础地貌是(D ) A. 建筑 B. 土地 C. 水体 D. 土地和水体 7、(A )在我国园林中是运用的一种最多的建筑形式。 A.亭 B.廊 C.榭 D.坊 8、系列说法有误的是(B ) A.设于园中心地段的饮食的业建筑,辅助部分难于利用视野死角掩蔽。

园林建筑在景观中的应用

园林建筑在景观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8-09-17T10:32:11.623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1期作者:潘海芬柯海军[导读] 不同风格的园林建筑设计,交织出了不同的人文景观,设计师依据不同风格的景观环境创作出相应整体风格协调的园林建筑。浙江城建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浙江杭州 310014 摘要:园林建筑在景观设计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优秀的景观设计中应该具备相应的园林建筑,并突出其场所功能,展示人文风格、艺术气氛。不同风格的园林建筑在对艺术的呈现,需要借助不同的素材来表现,尽量增加其自然的部分,结合园林建筑的有关知识,起到相应的微观调控设计模式,达到园林建筑设计和自然的协调,营造出空间、层次的美感。 关键词:园林建筑;景观;设计 引言:不同风格的园林建筑设计,交织出了不同的人文景观,设计师依据不同风格的景观环境创作出相应整体风格协调的园林建筑。 一、园林建筑的概念 园林建筑指的是建造在园林和城市绿化地段内供人们游憩或观赏用的建筑物,常见的有亭、榭、廊、阁、轩、楼、台、舫、厅堂等建筑物。通过建造这些主要起到园林里造景、为游览者提供观景的视点和场、提供休憩及活动的空间等作用。 二、园林建筑风格 (一)婉约型 我国南方园林建筑风格多为婉约型,在建筑风格设计上体现恬静的美感,在建筑形式的处理上比较细腻。在婉约型的园林建筑内,其房屋屋顶结构形式多为圆形扇形半圆等,形式多种多样。随着现代建筑材料的发展,混凝土的运用,使传统园林的建筑结构更加的灵活巧妙,能够呈现出时代特点。 (二)豪放型 我国园林建筑具有几百年的历史,其风格发展多种多样,豪放型的园林建筑风格多在北方,在建筑理念上强调“以人为本”,因为北方气候雨水较少,所以在屋顶设计上坡度较低,在色彩上多采用黑白两种颜色,古人有诗称园林为“黛瓦白墙”,黑白两种色彩组成会给人一种心轻气静的感受,而且在古代时期对于色彩工艺有专门的传承人,在装饰上常常用图案,在园林建筑设计中,经常见到在门、窗、隔断、屏风上有一些图案,这些图案采用传统的工艺去雕刻而出,在豪放型的园林建筑中,图案是代表传统文化特征的元素之一。(三)简约型 随着现代园林建筑工艺的发展,诞生了一种与传统园林建筑形式相结合的建筑园林风格,这种风格的特点是简单明了、节约时尚,在园林建筑设计上给人一种观赏的感受,受到大众的喜爱。 三、园林建筑在景观中的作用 园林建筑风格主要是用来观赏,通过相应的风格来吸引人们的旅游兴趣。以下就是对其做出的介绍:(1)观赏景观 把园林建筑设计成一个观赏的场所和空间,在这个空间内,通常会设定一个主题,通过对这个主题的展示,来给人们观赏的趣味。在观赏景观中,建筑的朝向、空间的划分等都是取决于景观设计的需要。这种呈现多是以风景布局为主,在图画作图的基础上进行对实物装饰。 (2)点缀风景 这种园林建筑依托于山水,通常在景观布局中,它会把相关建筑作为画面的中心,通过对四周的建筑布景来表现中心部分的建筑风格构造,这种建筑风格取决于周围园林的环境。 (3)空间引导 通过园林建筑的自然延伸划分出部分的园林建筑区域,制造出一穿插布景的方式,来引导人们对风景园林的观赏。这种建筑主要是为人们的观赏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通过自身的人文景观的构建表现出不同的风格。 (4)空间层次表现 园林建筑结合水景、山石、绿化二设计,使景观划分成不同的层次空间,给人一种艺术的享受,有很大的观赏价值,这种形式结合当前的园林建筑风格与风貌,呈现的空间组合类型应用在园林建筑当中。 四、园林建筑在景观设计中的注意事项 在实际的景观设计中,对于园林建筑的规划,主要是为强调其建筑风格,设定建筑内容,在设计的过程中找到与景观设计相结合的方式。表现风景园林的环境效果和质量[3]。 (一)风景园林的建筑原则 园林建筑的风格和自身的建筑内容息息相关,在建筑时要注意建筑结构的设定,是否与整体风格相吻合,例如在门廊的设计中,是否是体现中式的门廊设计,利用相关的柱式庭院式门廊来表现,还是在偏向自然,对门廊进行合理设计。对整体的尺度考量上要求非常严格,这样才能给人一种观赏感受,做出一步一景的层次要求。 规模不同的园林建筑,对整体的尺度要求不同,园林建筑分为大中小三种建筑规模,从三种建筑的规模上对建筑比例进行设定。给人不同的尺度感受,让人一看就能够发现其整体的建筑风格。 园林建筑的内外空间布景不,所以在景观的呈现上,要注意好相关的空间大小尺度,利用空间视角去推断建筑的结构构建。园林建筑讲究整体风貌,在建筑师进行设计时要考虑到整体的建筑比例,把建筑景观的比例尺做出相应的规定,讲究一定的和谐,在空间分布中考虑好园林物件的摆放位置和大小。 (二)园林在景观设计中的注意事项 (1)设计者要考虑好园林建筑整体的空间层次格局,对园林建筑中物件的序列做好研究。 (2)设定好园林空间之间的连接,在相邻的空间中,没能达到内外渗透和流通的重要建筑原则。

《园林建筑设计》复习题

《园林建筑设计》复习题 一、填空: 1、土地、水体、植物和(建筑)称为我国造园四要素。 2、园林建筑大都具有使用和(景观创造)两个方面的作用。 3、一幢单体建筑物,往往是(静观)园景画面的一个欣赏点;一组建筑常与游廊相连,往往成为(动0观园景的一条观赏线。 4、园林建筑在造型上,体量宜(轻巧),形式宜(活泼),力求简洁明快。 5、园林建筑小品的设计,应突出地方特色、园林环境特色及单体的工艺特色。 6、精于体宜是园林(空间)与(景物)之间最基本的构图原则。 7、园椅的位置选择:总的原则是布置在人们需要(就坐休息)、(环境优美)、(有景可赏)的地方。 8、湿热地区:(宜在通风良好处布置,以迎轻风)。 9、干热地区:宜在荫凉之处布置,以利凉爽。 10、设在道路旁过的园椅,应退出人流路线以外,以免(人流干扰),(妨碍交通)。 11、小广场设园椅,宜采用(周边式布置),利于形成好的休息及更有效地(利用空间)。 12、结合建筑物设置园椅时,其布置方式应与建筑的使用功能相协调,并衬托、点缀室外空间。 13、园椅的剖面形状应符合人体的(就坐)姿势,符合人体尺度,使人坐着感到自然舒适,不紧张。 14、坐板高度为(350-450mm);坐板水平倾角为(6度-7度);椅面深度为400-600mm;靠背与坐板夹角为98-105度;靠背高度为350-650mm。 15、桌面高度一般为700-800mm。 16、在园灯的设计中,为了形成均匀的照度,灯柱的高度与灯柱间的水平距离之比一般为(十二分之一----十分之一。) 17、俗则屏之,佳则收之是(园林景物)与景墙选址的重要原则。 18、园墙一般分(墙基、)(墙身)(墙顶)三部分。 19、花格韵律包括(连续韵律)(渐变韵律)(交替韵律)。 20、北式亭和南式亭在造型上的风格特征可分别用(雄)和(秀生动)(形象的概括)。 21、亭子的造型主要取决于其平面形状、屋顶的形式及体形比例等。 22、建筑上的舫是依照船形的造型在园林湖泊的水边建造起来的一种船形建筑物。 23、廊子一般是长条形建筑物,从平面和立面看都是相同的建筑单元“间”的连续和发展,相当于一条带屋顶的园路。 24、亭廊组合是我国园林建筑的特点之一,它可以丰富立面造型。设计时要注意建筑组合的完整性与主要观赏面的透视景观效果,使亭廊有统一风格的整体。 25、在南方园林中,为了防止雨水溅入及增加廊子的稳定性常将坐凳做成实体短墙。 26、花架是攀援植物的棚架,是建筑与植物相结合的造景物,因而与自然环境易于协调。 27、花架作长线布置时,就象游廊一样能形成导游路线,也可以用来划分窨增加风景的深度。 花架作点状布置时,就象亭子一样,形成观赏点,既可以在这里组织对周围景色的观赏,它本身也

园林建筑设计教案

第一章:绪论 1.1课程概述 本课程主要研究园林建筑的结构和构造、设计方法和技巧,重点介绍园林建筑单体和小品设计的相关内容,并结合课程设计进行实际设计练习。本课程具有很强的工程性,同时又有重要的艺术性,是园林专业的重要专业课程之一。学习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理解和掌握园林建筑的基本结构和构造。 (2)了解和掌握各类型园林建筑的设计要点和设计方法。 (3)通过理论学习和课程设计训练,掌握小型园林建筑的设计。 (4)重视绘图技能的训练。 考核以理论考试与课程设计相结合方式进行。 理论考试40% 课程设计40% 平时作业和课堂考勤20% 1.2认识园林 古代有多种名称:苑、囿、园、圃、园池等。园林最早的功能是专供帝王游猎,随着发展除供帝王游猎、观赏动物之外,还有欣赏音乐、提供贵族子弟学习的场所及供百姓打柴、猎获动物等功能。《中国大百科全书》的定义“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或进一步筑山、叠

石、理水)、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造而成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 1.2.1园林发展的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狩猎社会的园林——以狩猎为主、兼具群聚生活功能。 第二阶段:农业社会的园林——有了最初的造园者和特定的造园设计思想 第三阶段:工业社会的园林——早期的“公共园林”,更加明确和现实的造园目的和园林建造者。 第四阶段:现代社会的园林——出现“园林城市”,区域性大地景观规划,公共性参与性加强。 园林四种基本要素: 建筑、土地、水体、植物 建筑艺术可谓集中中国古典建筑大成,均为人工营造,“山水”从自然的山水园逐步转向人工山水园,是一个历史演变的过程。代表:宋代宋徽宗参与的“艮岳”,人工山水极致。还有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等。 1.2.2园林的四种形式 (1)规整式园林 园林规划讲究对称均齐的严整性,讲究几何形式的构图。建筑物的布局对称均齐,植物配置和筑山理水也按轴线左右均衡几何对位关系安排,强调园林总体和局部的图案美。

园林建筑设计的原则

园林建筑设计的原则 标签建筑设计电气建筑装饰设计民用建筑设计通则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建筑学研究 作者: 园林建筑设计的原则:在园林地貌中,无论是自然的河流湖泊、山地丘陵,还是小型园林中的池水溪泉、假山土岗,都应充分利用原有地貌,必要时可进行一定的艺术处理,运匠心于丘壑泉池,以构成园林佳景。 (一)因地制宜 园林地貌是园林的骨架,我国传统的自然山水园的一大特点就是因地制宜地利用原有地貌。因此进行园林规划时,首先要考虑到园林内自然地貌条件的特点:原有地貌或平坦或起伏,有山岗、沼泽等,可能基本符合或部分符合设计要求,这就应在原有的地貌基础上,结合园林使用功能和园林景观构图等方面的要求,加以利用和改造,可就低掘池,因势掇山,“宜亭则亭,宜榭则榭”。使之“自成天然之趣,不烦人事之工”,使园林中的山水景观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艺术境界。其中改造地貌,特别是较大规模的挖湖堆山,所需要的人力物力非常大,所以设计时更要考虑到财力等条件,景物的安排、空间的处理、意境的表达都力求依山就势,高低错落,疏密起伏,自由布局,引造出坡陇坪谷,矶渚洲岛、溪涧池湾、山峦平台、叠嶂错层、林中空地、疏林草地等等。同时应根据需要和可能,进行全面分析,并贯彻对原地貌坚持“利用为主,改造为辅”的原则,使土方工程量降到最小限度。若需改造的地貌,也应力求达到园内填挖土方量平衡。 城市和郊区园林绿地对原有地貌的利用,因随各自的性质、功能要求以及面积大小等而有较大的差异。如城市中的公园、花园、小游园等在利用原地貌的基础上,还需有一定的改造,以满足使用和造景等方面的要求。而郊区的自然风景区、森林公园、休疗养地等在较大程度上是追求自然景观,所以它不必大兴土木,应偏重于对原有地貌的利用,做到因地制宜,就低挖池,就势堆山。在设计园林佳境的同时就考虑到施工的需要,使人力物力都得到最大节省,同时缩短施工时间。 (二)满足园林使用功能的要求 游人在园林内进行各种游憩活动时,对园林空间环境有着一定的要求,因此园林地貌的设计要尽可能为游人创造出各种游憩活动所需的不同地貌环境。如游人开展集体活动、野餐、唱歌、日光浴等活动,就需要有一个较大面积的草坪广场;进行泛舟、游泳等水上活动,则需要有一定面积的水面;登高远眺常需要有山重水复、峰回路转的层次丰富的山林等等。同时为使不同性质的活动互不干扰,可利用地貌的变化来分隔园林空间。在一个高密度的小区中,可用的绿化空间很小,那么园林就要充分利用地形,分割制造出较多空间,为小区营造出有各种使用功能的空问。

中国古典园林建筑设计理念

中国古典园林建筑设计理念 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的文化博大精深,本文将对园林建筑的作用、特点以及它的具体应用、 审美等方面做出以下阐述: 一、中国园林建筑的作用 园林建筑具有满足人们生活活动、感官愉悦的价值,即园林建筑的功用价值。 中国园林所属性质、地域的不同,决定了建筑风格、空间细分形式和色彩的不同。例如皇家园林建筑体量大,装饰豪华,色彩金碧辉煌,表现出恢弘堂皇的皇家气派;江南私家园林建筑轻巧、玲珑、活泼、纤细、通透、朴素、淡雅,表现出秀丽、雅致的风格。但就园林总体而言,中国园林建筑与欧洲古典园林以建筑为中心、不惜使建筑化不同,它在园林中居于次要地位,往往表现出建筑自然化的特点。从局部讲,建筑又往往成为景域构图的中心,这与英国,日本的风景式园林异趣。园林中的建筑是中国园林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的作 用可概括为三个方面: 1、功能:园林建筑是为了满足人们的休憩及各种游览活动而设置的,即使点景和游息类的亭、榭,可供人们观赏,同时赏景是其最好的功能,而且还可以按需要结合其他功能,如水榭可兼做游船码头,亭可做小卖亭,茶水亭等。 2、组织游览路线:园林建筑常配合园内风景布局形成游览路线的起、承、转、合,而沿着这条游览路线,在人们视线所达不到之处,园林建筑往往以它有利的位置和独特的造型,为人们展现出一幅幅或动或静的自然风景图画。在一建筑为主的内部空间,常以廊、墙、路、栏杆等组合成一条内部活动路线,这时建筑明显表现出它们的观赏与被观赏的双重性。 这就是说园林建筑所提供的空间要适合游人在或动或静中观景,并要力求使观赏到景色富于变化,达到步移景换的效果,使游人在有限的空间中有景物变幻莫测的感受。 3、园林建筑是体现园林意境的重要手段:我国园林通常在园名、题咏、匾额、楹联中反映出其已经来。正像《红楼梦》中说大观园:“若大景致,若是亭榭,无字标题,任是花柳山水,也断不能生色。”苏州拙政园中的远香堂、怡园的藕香榭,都是反映园主歌颂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的意境。题词是起点景作用的,陈从周先生在《说园》一书中

园林建筑设计的论述

园林建筑设计的论述 园林建筑作为造园四要素之一,是一种独具特色的建筑,既要满足建筑的使用功能要求,又要满足园林景观的造景要求,并与园林环境密切结合,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建筑类型。 一、功能: 1、满足功能要求:园林是改善、美化人们生活环境的设施,也是工人们休息、游览、文化娱乐的场所,随着园林活动的日益增多,园林建筑类型也日益丰富起来,主要由茶室、餐厅、展览馆、体育场所等等,以满足人们的需要。 2、园林景观要求: (1)点景:点景要与自然风景融会结合,园林建筑常成为园林景观的构图中心主体,或易于近观的局部小景或成为主景,控制全园布局,园林建筑在园林景观构图中常有画龙点睛的作用。 (2)赏景:赏景作为观赏园内外景物的场所,一栋建筑常成为画面的管点,而一组建筑物与游廊相连成为动观全景的观赏线。因此,建筑朝向、门窗位置大小要考虑赏景的要求。 (3)引导游览路线:园林建筑常常具有起乘转合的作用,当人们的视线触及某处优美的园林建筑时,游览路线就会自然而然的延伸,建筑常成为视线引导的主要目标。人们常说的步移景异就是这个意思。 (4)组织园林空间:园林设计空间组合和布局是重要内容,园林常以一系列的空间的变化巧妙安排给人以艺术享受,以建筑构成的各种形式的庭院及游廊、花墙、圆洞门等恰是组织空间、划分空间的最好手段。 二、特点: 1、布局 园林建筑布局上要因地制宜,巧于因借,建筑规划选址除考虑功能要求外,要善于利用地形,结合自然环境,与自然融为一体。 2、情景交融园林 建筑应结合情景,抒发情趣,尤其在古典园林建筑中,常与诗画结合,加强感染力,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 3、空间处理 在园林建筑的空间处理上,尽量避免轴线对成,整形布局,力求曲折变化,参差错落,空间布置要灵活通过空间划分,形成大小空间的对比,增加层次感,扩大空间感。 4、造型园林 建筑在造型上更重视美观的要求,建筑体型、轮廓要有表现力,增加园林画面美,建筑体量、体态都应与园林景观协调统一,造型

园林建筑设计技巧

园林建筑设计要素 雷常龙,园林091,200911405118。 园林建筑作为造园四要素之一,是一种独具特色的建筑,既要满足建筑的使用功能要求,又要满足园林景观的造景要求,并与园林环境密切结合,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建筑类型。园林建筑设计还是环境设计的组成部分,大到绵延几十公里的风景区规划,小到十几平方米的庭院设计,都属于园林设计的范畴。园林设计定位于城市园林设计的层次上,选择城市园林设计作为切入点,从中研究分析一般的设计要素和方法,是比较适宜的。近年来,我们生活的城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大批的广场绿地、商业步行街、主题公园、街头小品出现在我们的视觉以内,影响着我们的感观和行为方式。而新建的住宅小区都以景观优美的园林作为卖点,影响着人们的思维和购买心理。园林设计已经不知不觉中走到了我们的周围,走近了我们的身边,并对我们施展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你可以不到美术馆去欣赏艺术品,但你不得不在城市环境中行走,不得不在居住小区的环境中活动,它的景观视觉美感、造型形态、色彩、材质、以及在阳光下灯光下呈现出来的效果,时时会刺激你的目光,影响你的行为和心理的变化。一个有良好景观的城市环境、居住环境,为人们提供了物质功能和精神功能双重价值。“诗意的栖居”始终是人们内心的向往,而园林设计正式通过提高生活品质,提升生活品位,以人为主体,以空间环境为客体,构架着现实通向理想的桥梁。 一、功能: 1、满足功能要求: 园林是改善、美化人们生活环境的设施,也是工人们休息、游览、文化娱乐的场所,随着园林活动的日益增多,园林建筑类型也日益丰富起来,主要由茶室、餐厅、展览馆、体育场所等等,以满足人们的需要。 2、园林景观要求: (1)点景:点景要与自然风景融会结合,园林建筑常成为园林景观的构图中心主体,或易于近观的局部小景或成为主景,控制全园布局,园林建筑在园林景观构图中常有画龙点睛的作用。 (2)赏景:赏景作为观赏园内外景物的场所,一栋建筑常成为画面的管点,而一组建筑物与游廊相连成为动观全景的观赏线。因此,建筑朝向、门窗位置大小要考虑赏景的要求。 (3)引导游览路线:园林建筑常常具有起乘转合的作用,当人们的视线触及某处优美的园林建筑时,游览路线就会自然而然的延伸,建筑常成为视线引导的主要目标。人们常说的步移景异就是这个意思。 (4)组织园林空间:园林设计空间组合和布局是重要内容,园林常以一系列的空间的变化巧妙安排给人以艺术享受,以建筑构成的各种形式的庭院及游廊、花墙、圆洞门等恰是组织空间、划分空间的最好手段。 二、特点: 1、布局园林建筑布局上要因地制宜,巧于因借,建筑规划选址除考虑功能要求外,要善于利用地形,结合自然环境,与自然融为一体。

园林景观设计中的无障碍设计

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公共设施需要适应各种类型人群的问题,已成为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并越来越受到关注的社会问题。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 西方发达国家就开始注意这一问题,并取得了很大进展。70年代以来,日本吸取了 发达国家的经验,积极为老年人和残疾人探索并提供便利的物质环境条件,提高这部 分人的自立程度,使得他们的生活圈子大为扩展。并在北京、上海、南京、广州等城市,对一些公共设施进行无障碍改造。但一般只局限于部分医院、学校、图书馆、车 站大厅等公共建筑或公用设施上,很少涉及园林的规划设计和建设。本文拟对园林中 的无障碍设计问题进行探讨,以抛砖引玉,与同行切磋。 1、园林中无障碍设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1园林中无障碍设计是福利社会城市规划建设的重要内容 园林是公共设施,它是以植物、建筑、山石、水体及多种物质要素,经过各种艺 术处理而创造出来的,占有一定的空间、提供大众游赏的公共设施。它同人们的视觉、听觉、触觉以及行为模式联系十分密切。在城市园林化的进程中,园林环境已成为人 们生活环境的一部分,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在目前经济条件下,如何在园林 的规划设计和建设中,适应各种类型游人的需要,体现对各类游人的关爱,创建一个 安全便捷、舒适宜人的无障碍园林环境,是我们园林工作者十分紧迫的研究课题。 1.2老年人对园林环境的特殊要求 老年人在生理上,体力弱,感官衰退、反应迟钝;在心理上,重人情、重世情、 重乡情;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与人交往,要求独立自主。这些特点,决定了他们对 园林景观环境的特殊要求。主要表现在园路通行及使用公用设施的系列环节上。老年 人的经济地位发生了变化,一般都由主导变为辅助;由忙于工作无暇休息变为余暇时 间大幅增加;由以社会工作环境为主变为以社区居住环境为主。这些变化又势必会对 他们带来心理上的压力和情绪上的波动,导致出现孤独、失落、自卑和抑郁感。因此,他们迫切希望走出居所,到园林中呼吸新鲜空气、淋浴阳光、锻炼身体、与人交流、 愉悦身心并积极参与各种社区活动。 1.3园林中无障碍设计的可行性

园林建筑设计试题2

《园林建筑设计》练习题 姓名班级学号 一、名词解释(18分)二、问答题(18分) 1、园林 1、园林建筑在园林景观创造中起的作用可以概括为哪几方面? 2、什么是花架? 2、园林的性质和使用功能来加以区分,大体上可以归纳为哪类 3、体量对比 3、简述园林建筑与其他建筑的不同之处。 4、什么是园林建筑小品? 4、简诉承德避暑山庄在立意上的巧妙利用? 5、尺度 5、叙述园林建筑空间的组合形式。 6、建筑庭园 6、园林建筑小品在园林建筑中有什么作用? 三、选择题(34分) 1、园林的基础地貌是() A. 土地和水体 B. 土地 C. 水体 2、研究如何去创造在一定的地段范围内,利用并改造天然山水地貌或者人为地开辟山水地貌、结合植物的 栽植和建筑的布置,从而构成一个供人们观赏、游憩、居住的环境的学科称为() A. 造园学 B. 园林学 C. 环艺学 3、清代北方园林建设的主流是() A. 江南园林 B. 皇家园林 C. 寺观园林 4、“枯山水”起源于哪个国家() A. 中国 B. 法国 C. 日本 5、西方园林的起源可以上溯到() A. 古埃及和古希腊 B. 古埃及和古罗马 C. 古希腊和古罗马 6、()是日本“枯山水”的代表作。 A.京都龙安寺南庭 B.桂离宫 C.茶庭 7、法国的凡尔赛宫,由()大师设计建造。 A.孟萨 B.勒诺特 C.勒沃 D.路易十四 8、颐和园又名() A.畅春园 B.清漪园 C.静宜园 D.静明园 9、()重建清漪园并改名。 A. 光绪十四年 B.咸丰十年 C.光绪十年 10、辋川别业是由()所设计。 A.王维 B.白居易 C.孟浩然 11、造园的主要内容有( ) A.筑山,理水,植物配置,建筑营造 B.筑山,理水,植物配置 C.理水,植物配置,建筑营造 12、古今中外的园林,如果按照山、水、植物、建筑四者本身的经营和它们之间的组合关系来加以考查,则 不外乎以下几种( ) A.规整式园林;风景式园林;混合式园林,庭院 B.规整式园林;风景式园林;混合式园林 C.风景式园林;混合式园林,庭院 13、园林建筑大致可以分为那几类( ) A.风景游览建筑;庭园建筑;建筑小品;交通建筑 B.风景游览建筑;庭园建筑;建筑小品 C.庭园建筑;建筑小品;交通建筑 14、园林建筑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它对园林景观的创造所起的积极作用,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 A.点景;观景;范围园林空间;组织游览路线 B.点景;观景;范围园林空间; C.观景;范围园林空间; 15、园林的规模包括哪几个基本要素( ) A.土地;水体;植物;建筑 B.土地;水体;植物; C.水体;植物;建筑 16、园林作为供游人休息的场所,设置()是十分必要。 A.坐凳 B.凉亭 C.坐椅 D.廊桥 17、下列哪个不属于借景方法() A.远借 B.仰借 C.应时而借 D.应空间而借 18、借景的内容有() A.借形 B.借色 C.借香 D.全部 19、下列哪个建筑群落表达了布局在园林建筑设计的方法中的重要性() A.俄罗斯皇室园林 B.苏州留园 C.拙政园 D.网狮园 20、下列哪些不属于亭子的平面形状() A.单体式 B.组合式 C.廊墙式 D.分列式 21、下列不属于渗透手法的是() A.对景 B.框景 C.利用空廊互相渗透 D.漏景 22、下列哪个不是园林建筑艺术意境中的重要因素。()

园林建筑设计题库

一、名词解释 1.园林建筑:是指园林中供人游览、观赏、休憩并构成景观的建筑物的统称。 2.建筑物的比例:比例是各个组成部分在尺度上的相互关系及其与整体的关系。建筑物的比例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指整体上的长、宽、高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是指建筑物整体与局部之间的大小关系 3.建筑空间:是指由基础、墙垣、屋顶等围合起来的室内空间、建筑与建筑围成的室外空间、以及两者之间的过渡空间。 4.统一:园林建筑中各组成部分,其体形、体量、色彩、线条、风格具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或一致性,给人以统一感。 6.渐变韵律:在建筑构图中其变化规律在某一方面作有规律的递增或作有规律的递减所形成的韵律。 7.空间的序列:将一系列不同形状与不同性质的空间按一定的观赏路线有秩序地贯通、穿插、组合起来,就形成了空间上的序列。 8.对比:在建筑构图中利用一些因素(如色彩、体量、质感)的程度上的差异来取得艺术上的表现效果,差异程度显著的表现成为对比。 10.视角比值:景物的高度与景物到视点间的距离之比。 12.空间的渗透:是指利用门、窗、洞口、空廊等作为相邻空间的联系媒介,使空间彼此渗透,增添空间层次。 17.园林建筑平面图: 18.建筑的使用面积 19.建筑面积: 24.舫:舫是依照船的造型在园林湖泊中建造起来的一种船形建筑物。 25.园林:在一定的地段范围内,利用并改造天然山水地貌或者人为地开辟山水地貌、结合植物的栽植和建筑的布置,从而构成一个供人们观赏、游憩、居住的环境。 31.栏杆:一般是指在某种场合,为了突出管理安全和观瞻效果,用各种材料虚围或实围形成具有一定垂直界面的空间。 32.歇山顶:歇山顶是指由一条正脊、四条垂脊、四条戗脊组成的建筑物面形式,又称“九脊殿”。 34.微差:微差是指空间的组成要素之间表现出更多的相同性,并使其不同性对比之下可以忽略不计时所具有的差异。 36.亭桥:是指在桥上设置亭,除了可提供纳凉避雨、驻足休息外,还使桥的形象更为丰富。 40.外向空间:是指建于山顶、岛屿、堤岸等地的园林建筑所形成的开敞空间类型。 41.尺度:园林建筑或建筑空间各个组成部分与具有确定认识尺寸的物体(如与人或人习惯见到的物体)之间的比较,是设计时不可忽略的一个重要因素。 44.绿化:是泛指除天然植被以外的,为改善环境而进行的树木花草的栽植。 45.立意:所谓立意就是设计者根据功能需要、艺术要求、环境条件等因素,经过综合考虑所产生出来的总的设计意图。 46.点景:即点缀风景。建筑和山水、花木种植相结合而构成园林内的许多风景画面,在一般情况下,建筑物往往是这些画面的重点或者主题,重要的建筑物甚至成为整座园林的构景中心,园林的风格在一定程度上也取决于建筑的风格。 47.布局:是指根据园林建筑的性质、规模、使用要求和所处环境地形地貌的特点进行构思。它是园林建筑设计方法和技巧的中心问题。 48.建筑庭园:由建筑物围成的具有一定景象的空间,用以作为人们室内活动场地的扩大和

园林建筑设计试卷

一.名词解释(10分) 1、园林:是指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整治水 系,种植花草等方法创造而成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 2、比例:图上比例与实际比例之比 3、建筑小品:构成园林建筑内部空间的景物,除亭、廊、花架、榭、舫、大门、 园桥、服务性建筑等外。 4、布局:就是选定一个适当的建园基址,然后再基址上做出总体规划,根据园 林的性质、规模、使用要求、水文地质条件、气候特点进行构思。 5、立意:设计者根据功能要求、环境条件、艺术要求等综合考虑而产出总的艺 术效果。 二.选择题(30分) 1、园林的基础地貌是( A ) A. 土地和水体 B. 土地 C. 水体 2、研究如何去创造在一定的地段范围内,利用并改造天然山水地貌或者人为地 开辟山水地貌、结合植物的栽植和建筑的布置,从而构成一个供人们观赏、游憩、居住的环境的学科称为( A ) A. 造园学 B. 园林学 C. 环艺学 3、清代北方园林建设的主流是( B ) A. 江南园林 B. 皇家园林 C. 寺观园林 4、“枯山水”起源于哪个国家( C ) A. 中国 B. 法国 C. 日本 5、西方园林的起源可以上溯到( A ) A. 古埃及和古希腊 B. 古埃及和古罗马 C. 古希腊和古罗马 6、法国的凡尔赛宫,由( B )大师设计建造。 A.孟萨 B.勒诺特 C.勒沃 D.路易十四 7、颐和园又名( B ) A.畅春园 B.清漪园 C.静宜园 D.静明园 8、辋川别业是由( A )所设计。 A.王维 B.白居易 C.孟浩然 9、造园的主要内容有( A ) A.筑山,理水,植物配置,建筑营造 B.筑山,理水,植物配置 C.理水,植物配置,建筑营造 10、古今中外的园林,如果按照山、水、植物、建筑四者本身的经营和它们之间 的组合关系来加以考查,则不外乎以下几种( A ) A.规整式园林;风景式园林;混合式园林,庭院 B.规整式园林;风景式园林;混合式园林 C.风景式园林;混合式园林,庭院 11、园林建筑大致可以分为那几类( A ) A.风景游览建筑;庭园建筑;建筑小品;交通建筑 B.风景游览建筑;庭园建筑;建筑小品 C.庭园建筑;建筑小品;交通建筑 12、园林建筑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它对园林景观的创造所起的积极作用,这种作用 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A ) A.点景;观景;范围园林空间;组织游览路线

中国古典园林建筑设计原理在现代景观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研究——从古典园林私密性空间到现代城市开放性公

中国古典园林建筑设计原理在现代景观(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研究——从古典园林私密性空间到现代城市开放性公共休闲空间 1.概述中国古典园林空间设计手法 园林是物质环境,构成园林的物质要素称为构景要素。构景要素大体可以分为三大类,即山水、建筑物和动、植物。第二类建筑,广义的包括人工构筑的园林建筑、园路、广场雕塑和园林小品等[1]。 在中国的古典园林造园中,与其说是造园,还不如说是建筑的布局和构造,因为建筑构成了整个园子,而其他要素的则作为建筑的附属部分。“天人合一”的思想在中国的园林设计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园林构筑物与山水要素、动、植物要素达到了完美的融合,根据文人雅客对圆子的实用要求与艺术要求构筑了独具一格的东方造园艺术。 中国传统园林空间处理手法:比例协调,尺度适应,高低变化,错落有致;即要能很好地运用光影明暗的变幻,虚实的对比,又能将各种空间彼此穿插、渗透,首尾相顾,前后呼应,互相因借,此外,还使静态空间流动,达到动、静结合[2] 。 2.. 城市化加剧,现代城市景观设计开放性空间呼唤人性的场所 近年来,我国越来越多的地区出现了“城市化”,城市整体所面临的建设环境范围的,速度快,甚至有许多大尺度的公共空间建设项目,都被要求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从立项、策划到设计的全过程。前写年的“疏林草地”,“喷泉广场”流行与全国,对外来艺术风格和视觉形象过分追求,布置大量的草地,反而减少了人的活动空间,吸引不到人们来使用[3]。 现代人文地理学派及现象主义景观学派强调人在场所中的体验,强调普通人在普通、日常的环境中的活动,强调场所的物理特性、人的活动以及含义的三位一体性。这里的物理特性包括场所的空间结构和所有具体的现象;这里的人则是一个景中的人而不是一个旁观者;这里的含义是指人在具体做什么。因此,场所和景观离开了人的使用便失去了意义,成为失落的场所(placeless)(Ralph,1976)。现代城市公共休闲空间的关系应该是形式的,她是体验、是生活、是交流——人与人的交流,人与自然的交流[4]。 3 案例分析 3.1 以浙江龙游市江滨公园为例 3.1.1 龙游市概述 (一)悠久的历史文脉

园林景观中建筑设计风格的重要作用 倪梦娜

园林景观中建筑设计风格的重要作用倪梦娜 发表时间:2019-06-26T15:14:44.970Z 来源:《建筑模拟》2019年第18期作者:倪梦娜[导读]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加快,人们在满足物质生活水平的同时,提高了对精神层次的追求,而园林作为城市文化的缩影,在推进城市化文化建设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倪梦娜 杭州汉都建筑景观设计有限公司浙江杭州 310000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加快,人们在满足物质生活水平的同时,提高了对精神层次的追求,而园林作为城市文化的缩影,在推进城市化文化建设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园林景观;建筑设计风格;重要作用引言 园林建筑风格是一种构成艺术,我国的园林建筑艺术更是一种美妙的建筑文化和建筑智慧。园林建筑中处处体现着构成艺术,构成艺术对园林建筑有着造型新意上的重要作用,也有着重要的实用价值。构成艺术的与众不同,独具一格,为园林建筑开辟了新思路,与建筑艺术想结合,为世界建筑添加了风采。 1、园林建筑在园林景观中的作用 其一,点景功能。园林的主体部位通常在园林景观建筑群中发挥着点景的功能,简单来说就是园林的设计主要是围绕主体景观展开,且能代表着整个园区的核心意义,在设计时需要注意的是主体景观必须与园林其他景观相融合,确保园林建筑的整体性;其二,赏景功能。在园林中具有U面景观的园林在建筑群中发挥着园林的赏景功能,简单来说就是该处的园林景观通常是整个景观中风景最美且最具观赏价值的位置,在设计时需要注意的是具有观赏价值的景观需与园区景观相辅相成,同时还需要考虑的是建筑的朝向、门窗的位置等;其三,引导功能。在园林景观中起到起承转合作用的景观在整个建筑群中发挥着引导的功能,简单来说就是该处的园林景观通常在整个园林景观建筑中是为了正群引导游客寻找旅游景点;其四,分割功能。在园林景观中起到组织空间与划分空间等优良手段的景观在整个建筑群中发挥着分割的功能,简单来说就是通过一些建筑物按照特定的位置进行排落,提高艺术美感的同时,园林空间组合和布局方而发挥的重要作用。 2、园林景观建筑的设计原理 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人们对于园林景观建筑设计的层次需求,因此为满足市场动态下,人们多元化的需求,园林景观建筑的设计工作者在进行园林设计时,需要坚持以下的设计理念,确保“人性化”设计的同时,保障生态效应的合理化搭配。 其一,营造良好的环境空间。打造良好的园林环境空间是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的基本设计理念,在协调园林景观建筑与生态系统平衡等方面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为保障良好空间的形成,因地制宜策略是设计过程中的重要策略,在一定程度上保障园林景观建筑顺利实施的同时,保护了施工现场的生态环境。因此,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设计人员必须对施工区域内的自然环境、地形地貌、社会文化等因素有一个充分的了解和把握,以便充分利用现有的自然环境,将周边的自燃景观融入设计过程中,提高设计方案的科学性、合理性、系统性;其二,协调园林与自然的统一。不同区域的植被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当地的文化特色,因此园林的设计人员在进行区域园林景观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可利用当地植被作为景区内的主体景观,从而提高园林景观设计广度和深度的同时,将建筑恰到好处的和自然相互融合,进而使各个景观之间发挥着重要的协调性和沟通性;其三,生态景观的设计理念。生态设计是园林景观设计工作者进行设计的一个终极目标,为设计工作者提供一个统一框架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类在新时代中的梦想。在设计的工程中,设计人员应该在原有生态环境原貌的基础上,进行园林景观类型的选择与设计,一方面使其满足了园林景观的生物生存需求,确保了生态系统的平衡,另一方面将生态功能与艺术美感相结合,打破了传统公园的独立性社会价值,降低了能源的消耗,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进而是人们融入自然、享受自然。 3、园林建筑的设计风格 3.1表现含蓄 含蓄效果就是中国古典园林重要的建筑风格之一。追求含蓄乃与我国诗画艺术追求含蓄有关,在绘画中强调“意贵乎远,境贵乎深”的艺术境界;在园林中强调曲折多变,含蓄莫测。从园林布局来讲,中国园林往往不是开门见山,而是曲折多姿,含蓄莫测,往往巧妙地通过风景形象的虚实、藏露、曲直的对比来取得含蓄的效果。如门外以美丽的荷花池、桥等景物把游人的心紧紧吸引住,但是围墙高筑,仅露出园内一些屋顶、树木和圆内较高的建筑,看不到里面全景,这就会使人引起暇想,并引起了解园林景色的兴趣。 江南园林中漏窗往往成为含蓄的手段,窗外景观通过漏窗,隐隐约约,这就比一览无余地看有生趣得多。苏州留园东区以建筑庭园为主,其东南角环以走廊,临池面置有各种式样的漏窗、敞窗,使园景隐露于窗洞中,当游人在此游览时,使人左右逢源,目不暇接,妙趣横生。 3.2强调意境 中国古典园林追求的意境二字,多以自然山水式园林为主一般来说,园中应以自然山水为主体,这些自然山水虽是人作,但是要有自然天成之美,有自然天成之理,有自然天成之趣。在园林中,即使有密集的建筑,也必须要有自然的趣味。为了使园林有可望、可行、可游、可居之地,园林中必须建筑各种相应的建筑,但是园林中的建筑不能压倒或破坏主体,而应突出山水这个主体,与山水自然融合在一起,力求达到自然与建筑有机的融合,并升华成一件艺术作品。 4、园林建筑的设计要点 4.1 设计思路清晰全面,开拓创新 良好的思路是设计成败的关键所在,一个好的设计要善于抓住设计中的主要矛盾,既能较好地解决建筑功能的问题,又具有较高的艺术境界,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4.2 恰当的尺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