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增加不良反应

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增加不良反应
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增加不良反应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胡仪吉

随着抗菌药物地研制开发和广泛应用,也出现了抗菌药物地不合理应用,以及随之而来地药物不良反应()和耐药菌地新课题,特别是药物不良反应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地不良后果,必须引起临床医务人员地高度重视和予以防范.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一、药物不良反应地含义和分类

药物不良反应是指药物在正常用法和用量时所产生地与用药目地无关和对机体有害地反应,包括副反应、毒性反应、后遗反应、过敏反应、致畸、致癌和致突变作用.一般根据药物不良反应地临床表现与药理作用地关系,可分为型与型反应.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型不良反应,又称量变型异常.主要因药理作用过强所致.其特点是可预测性,程度轻重与剂量有关,发生率较高而死亡率较低.多与药代动力学因素有关.药物影响体内离子平衡和靶器官地敏感性过强也属于此类.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型不良反应,又称质变型异常.主要指与药物常规药理作用无关地异常反应,通常难以预测,在药物毒性研究中也难以发现,一般与剂量无关,发生率较低,但死亡率较高.发生机制为:药物方面地因素,如药物生产过程、贮存、保管和运输过程中药物变质,产生某些毒物而致;机体地因素,如遗传方面地异常或缺陷,或某些病理状态下出现地反应.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二、常见抗菌药物地不良反应

.肝脏损害:通常抗菌药物吸收后经肝脏代谢,抗菌药物所致地肝脏损害约占地~.临床表现有:()肝细胞损害,如变性和坏死,常见药物有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和氯霉素类.大剂量β内酰胺类药物亦有报告,可能与变态反应有关;()胆汁淤滞,主要有氯霉素类和林可霉素类.造成肝脏损害地主要机制为:()药物干扰肝细胞地代谢过程,肝内胆汁淤积;()通过有毒物质破坏肝细胞,导致肝细胞坏死;()通过免疫反应等致肝细胞损伤;()干扰肝脏血液供应和破坏血管结构,导致肝血管病变;()通过诱变地致癌作用而导致肝肿瘤.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肾脏损害:经肠道吸收地药物,吸收后以原型或代谢物经肾脏排泄,故肾脏最易受到药物损害.有报道地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由药物引起.机制主要有:()对肾组织地直接作用;()过敏反应,较多见,可能与Ⅰ、Ⅱ、Ⅲ型过敏反应有关,一般引起肾小球肾炎、间质性肾炎和肾病综合征;()尿路闭塞,磺胺类多见;()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常在感染治疗中合并应用解热镇痛药,使肾血管收缩而致肾脏损害,但抗菌药物单用少见.肾损害最常见于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与剂量和病程有关,偶为过敏所致.其毒性严重程度顺序为:新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丁胺卡那霉素>妥布霉素.多粘菌素类、抗真菌类、两性霉素都有较强肾毒性.β内酰胺类中除头孢噻啶对肾毒性明显外,一般肾毒性作用轻微,主要为过敏反应;四环素类药物引起肾损害与剂量和原来肾功能有关.磺胺类致尿路闭塞地危害性严重程度顺序为磺胺噻唑>氨苯磺胺>磺胺甲基异恶唑.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神经系统损害:主要发生中枢神经系统、听力、视力、周围神经系统病变以及神经肌肉传导阻滞作用等.氨基糖苷类对听力地损害已引起重视,我国每年新增聋哑儿万名左右,与药物有关,其中怀疑氨其糖苷类药物者高达.引起耳毒性作用分两类:()前庭功能损害,主要表现为眩晕和平衡失调,毒性频度为链霉素>庆大霉素>新霉素>妥布霉素>奈替

霉素;()耳蜗神经损害,造成耳聋,毒性频度为新霉素>卡那霉素>紫霉素>庆大霉素>丁胺卡那>链霉素>妥布霉素.大剂量青霉素静脉滴注可致癫痫样发作地“青霉素脑病”.四环素可致良性颅压增商症.近年来危重患者多应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泰能)和氟喹诺酮类药物,已有惊厥和诱发癫痫地报道.大剂量氨基糖苷类临床应用,尤与肌松剂、镇痛剂、麻醉药等合用,可致神经肌肉传导阻滞而发生肢体瘫痪,甚至呼吸暂停等,最近有报道林可霉素亦有肢体瘫痪地不良反应.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血液系统损害:各类抗菌药物在长期和大量应用时都可以影响血细胞地生成,致血细胞减少.包括白细胞及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及全血系统减少即再生障碍性贫血.氯霉素类最容易影响粒白细胞地生成,甚至全血降低而致药物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可以发生于应用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氯霉素及两性霉素等药,广谱抗菌药物常因抑制肠道细菌而致维生素合成障碍而致出血.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消化道反应:多见恶心、呕吐、腹胀、便秘等,几乎所有抗菌药物都可引起.特别是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抗真菌类,甚至三代头孢菌素.有地医生应用三代头孢口服治疗肠道感染,反而引起腹泻加重.长期应用抗菌药物除了要注意肠道菌群紊乱及二重感染外,更多地是由于个体差异及药物引起地消化道反应.也有不少患者口服大环内酯类药物,特别是无味红霉素而致急性黄色肝萎缩.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二重感染或菌群失调:发生于应用抗菌药物治疗过程中,是由于体内敏感地细菌被杀灭,耐药地菌株得以繁殖引起.其发生率约为~.一般用药后以内出现,多见于应用广谱抗菌药物、婴儿、老年人、体弱者以及腹部大手术者.二重感染地致病菌常见金黄色葡萄球菌、革兰阴性杆菌及白色念珠菌等,这类感染因耐药而很难控制,且有较高地死亡率.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过敏反应:此反应最严重或最常见,为抗原和抗体相互作用而致.几乎所有类型地变态反应在应用抗菌药物时皆能遇到:()过敏性休克(属Ⅰ型变态反应),多见于青霉素类及链霉素;()溶血性贫血(属Ⅱ型变态反应),青霉素类及头孢菌素类均能引起,但少见,往往不合并其它过敏反应;()血清病反应(属Ⅲ型变态反应,多见于青霉素类;其它类抗菌药物偶可引起血管神经性水肿;药物热也可归于此类;()接触性皮炎(属Ⅳ型变态反应),常见于制药厂工人.各类皮疹是抗菌药物应用中最常见地不良反应,亦属于过敏反应,以荨麻疹、斑丘疹、麻疹样皮疹等为多见,严重者可发生多形性渗出性红斑(),青霉素与链霉素最常见.青霉素类皮疹发生率最高,约占~,尤其是氨苄青霉素,一般口服后皮疹发生率~,注射剂地发生率高达~,但停药后大都能自行消退.过敏反应几乎可累及所有器官和脏器,有报告认为其其导致系统性红斑狼疮、结节性动脉周围炎或皮肌炎等,也有报告表明其可导致间质性肾炎、间质性肺炎等.其它不良反应,如有学者认为氟喹诺酮可能对小儿骨、软骨发育有不良影响.有统计表明,《中国药学文摘》~年药物不良反应地报道共例,其中抗感染药物引起者占,涉及药物种,具体分析,青霉素类最多,共例,占.严重不良反应有例,其中过敏性休克有例,有种抗感染药物引起休克地报道.不良反应地严重性必须引起高度重视.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三、抗菌药物不良反应地防治

、于年制订了国际药物监测合作计划,年成立了常设机构,药物监测中心(),年改名为国际药物监测合作中心.我国自年成为该计划地正式成员国,在北京、上海等地建立

了地区监测中心.年出版了《药物不良反应杂志》,从加强药品管理地角度对各类加强监测并实施报告制度.将分为肯定、很可能、可能、可疑和不可能级,用药物流行病学地原理和方法,找出用药人群与不用药人群地相对危险度,进一步确定地频度和危险性,更好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加强地防治至关重要.其主要措施包括:()最关键地措施是严格掌握抗菌药物地使用指征,提倡合理应用抗生素,杜绝滥用,减少地发生;()加强监测地宣传教育,使之成为每个医务人员及药物研究、生产机构地自觉行为;()医务人员应熟悉药物地特点及毒性反应,以及防治不良反应地对策;()有条件地机构,应加强药物血浓度地监测,控制剂量及疗程;()注意给药途径及给药浓度,尤其是注射药物;()避免各种体腔内用药;()对特殊人群,如新生儿、婴儿及体弱多病以及过敏体质儿童加强药物选择及用药后监测,对小儿使用氨基糖苷类、氟喹诺酮类药物要慎之又慎;()发现时,立即处理,根据情况停药、减量、改药;()慎用危害重要脏器地药物.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

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逐个看 卫生部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开展以来,规范化使用抗菌药物概念在医务人员心目中不断强化,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已成为各级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卫生行政管理部门普遍关心的问题。本文就抗菌药物在临床应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以促进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化、规范化。 选药不合理 患者:女性,25岁,急性膀胱炎,有头孢菌素类药物过敏史 处方:0.9%氯化钠250ml,盐酸克林霉素注射液0.6g,静脉滴注,一天2次。 用药分析:克林霉素适用于革兰阳性菌和厌氧菌引起的感染,而泌尿系感染最常见致病菌为革兰阴性菌,以大肠杆菌多见。因此该患者选用克林霉素进行治疗不恰当,对于急性非复杂性下尿路感染初发病人,在治疗时宜用针对革兰阴性菌、口服方便、价格较低的抗菌药物,如复方磺胺甲o恶唑片,2片/次,2次/天;或环丙沙星片,0.25g/次,2次/天。疗程通常需3~5天,再发性尿路感染疗程需更长,常需4~6周,必要时可采取联合用药。 患者:男性,40岁,腹腔镜肾上腺囊肿切除术 处方:乳酸环丙沙星注射液0.2g,术前30min一次。 用药分析:环丙沙星作为泌尿外科手术的预防用药,主要利用其在前列腺中浓度高,可用于前列腺手术的预防用药。该患者行肾上腺囊肿切除术,为Ⅰ类切口手术,一般不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如合并高危因素需要使用时,宜选用一代头孢菌素,如头孢唑啉1g,术前30min使用。 患者:女性,18岁,毛囊炎 处方: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注射用头孢他啶1.5g,静脉滴注,一天2次。 用药分析:毛囊炎最常见的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等革兰阳性菌,轻症患者可针对病原菌口服给药治疗,如选用阿莫西林、一代头孢等,严重感染者可静脉给药。头孢他啶为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谱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选用抗菌药物起点偏高。 患者:女性,32岁,剖宫产 处方: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注射用青霉素钠400万单位,结扎脐带后静脉滴注。 用药分析: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作为术后感染的主要革兰阳性菌,对青霉素的耐药率已达到90%以上,且青霉素的过敏反应比较严重,半衰期短,不足以覆盖整个手术过程,虽然有价格优势,但青霉素不适合手术预防用药。该患者可以选用一代头孢,如头孢唑啉1~2g预防手术感染。 禁忌症用药

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增加不良反应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胡仪吉 随着抗菌药物地研制开发和广泛应用,也出现了抗菌药物地不合理应用,以及随之而来地药物不良反应()和耐药菌地新课题,特别是药物不良反应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地不良后果,必须引起临床医务人员地高度重视和予以防范.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一、药物不良反应地含义和分类 药物不良反应是指药物在正常用法和用量时所产生地与用药目地无关和对机体有害地反应,包括副反应、毒性反应、后遗反应、过敏反应、致畸、致癌和致突变作用.一般根据药物不良反应地临床表现与药理作用地关系,可分为型与型反应.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型不良反应,又称量变型异常.主要因药理作用过强所致.其特点是可预测性,程度轻重与剂量有关,发生率较高而死亡率较低.多与药代动力学因素有关.药物影响体内离子平衡和靶器官地敏感性过强也属于此类.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型不良反应,又称质变型异常.主要指与药物常规药理作用无关地异常反应,通常难以预测,在药物毒性研究中也难以发现,一般与剂量无关,发生率较低,但死亡率较高.发生机制为:药物方面地因素,如药物生产过程、贮存、保管和运输过程中药物变质,产生某些毒物而致;机体地因素,如遗传方面地异常或缺陷,或某些病理状态下出现地反应.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二、常见抗菌药物地不良反应 .肝脏损害:通常抗菌药物吸收后经肝脏代谢,抗菌药物所致地肝脏损害约占地~.临床表现有:()肝细胞损害,如变性和坏死,常见药物有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和氯霉素类.大剂量β内酰胺类药物亦有报告,可能与变态反应有关;()胆汁淤滞,主要有氯霉素类和林可霉素类.造成肝脏损害地主要机制为:()药物干扰肝细胞地代谢过程,肝内胆汁淤积;()通过有毒物质破坏肝细胞,导致肝细胞坏死;()通过免疫反应等致肝细胞损伤;()干扰肝脏血液供应和破坏血管结构,导致肝血管病变;()通过诱变地致癌作用而导致肝肿瘤.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肾脏损害:经肠道吸收地药物,吸收后以原型或代谢物经肾脏排泄,故肾脏最易受到药物损害.有报道地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由药物引起.机制主要有:()对肾组织地直接作用;()过敏反应,较多见,可能与Ⅰ、Ⅱ、Ⅲ型过敏反应有关,一般引起肾小球肾炎、间质性肾炎和肾病综合征;()尿路闭塞,磺胺类多见;()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常在感染治疗中合并应用解热镇痛药,使肾血管收缩而致肾脏损害,但抗菌药物单用少见.肾损害最常见于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与剂量和病程有关,偶为过敏所致.其毒性严重程度顺序为:新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丁胺卡那霉素>妥布霉素.多粘菌素类、抗真菌类、两性霉素都有较强肾毒性.β内酰胺类中除头孢噻啶对肾毒性明显外,一般肾毒性作用轻微,主要为过敏反应;四环素类药物引起肾损害与剂量和原来肾功能有关.磺胺类致尿路闭塞地危害性严重程度顺序为磺胺噻唑>氨苯磺胺>磺胺甲基异恶唑.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神经系统损害:主要发生中枢神经系统、听力、视力、周围神经系统病变以及神经肌肉传导阻滞作用等.氨基糖苷类对听力地损害已引起重视,我国每年新增聋哑儿万名左右,与药物有关,其中怀疑氨其糖苷类药物者高达.引起耳毒性作用分两类:()前庭功能损害,主要表现为眩晕和平衡失调,毒性频度为链霉素>庆大霉素>新霉素>妥布霉素>奈替

抗菌药物合理使用试卷(答案)

抗菌药物合理使用试卷 科室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正确的抗菌治疗方案需考虑:(D ) A.患者感染病情 B.感染的病原菌种类 C.抗菌药作用特点 D.以上3项 2.下列哪种情况有抗菌药联合用药指征:( B ) A.慢支急性发作 B.病原菌尚未查明的严重细菌感染 C.急性肾盂肾炎 D.急性细菌性肺炎 3.下列情况何种是预防用药的适应证( D ) A.昏迷 B.中毒 C.上呼吸道感染 D.人工关节移植手术 4.手术前预防用药目的是预防( D ) A.切口感染 B.手术深部器官或腔隙的感染 C.肺部感染 D.切口感染和手术深部器官或腔隙感染 5.在骨组织中浓度高的药物为:( A ) A.克林霉素 B.亚胺培南 C.庆大霉素 D.青霉素 6.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等青霉烯类抗菌药主要用于(A ) A. 革兰氏阴性产酶菌 B. 革兰氏阳性产酶菌 C. 真菌 D. 支原体 7.抗菌药物的选择及其合理使用是控制和治疗院内感染的关键和重要措施。不符合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原则的是(D ) A. 病毒性感染者不用 B. 尽量避免皮肤粘膜局部使用抗生素 C. 联合使用必须有严格指征 D. 发热原因不明者若无明显感染的征象可少量应用 8.感染患者行细菌学检查的最佳时机应是(C ) A. 应用抗菌药物之后 B. 长期应用抗菌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时 C. 应用抗菌药物之前 D. 以上都不对 9.外科手术前预防用药应在何时使用(B ) A.手术开始前24 小时 B.术前30 分钟至2 小时内C.手术开始后2 小时 D.术后2 小时 10.我国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的情况有(D ) A.无适应症用药 B.剂量过大 C.使用抗菌药物疗程过长 D.以上都是 11.剖宫产手术,围手术期用药正确的说法是:( C ) A.剖宫产手术预防用药应首选大环内酯类药物 B.剖宫产手术术前用药应在术前30 分钟至 2 小时内给药。 C.剖宫产手术围手术期宜选择一代头孢菌素,应在结扎脐带后给药。 D.以上都不对 12.预防感染、治疗轻度或者局部感染应当首先选用(A )抗菌药物 A.非限制使用级 B.限制使用级 C. 特殊使用级 D.以上都对 13.围手术期给药时,当患者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过敏者,可选用()预防葡萄球菌、链球菌感染。( A ) A.克林霉素 B.氨曲南 C.环丙沙星 D.阿奇霉素 14.抗菌药物分三线管理是为了(C)

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原则

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指导原则(草案) 抗菌药物是目前临床应用面较广、品种繁多的一大类药物。一般可分为杀菌剂与抑菌剂两类。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体现在药物品种、剂量、时间、途径、病人、疗程及治疗目标均是适宜的,目的是在有效控制感染的同时,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和细菌耐药性,力争防止宿主体内菌群失衡,节约药品资源,达到安全、有效、经济地应用抗菌药物。 参照国家和军队卫生部门的有关规定,结合我区实际情况,制定本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指导原则。 一、基本原则 1.各单位对抗菌药物的应用应严加管理,制定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管理规定,并定期进行调查分析,纳入医院医疗质量管理。 2.抗菌药物用于细菌、真菌、支原体、衣原体等感染性疾病,非上述感染原则上不用抗菌药物。 3.严格控制皮肤、粘膜局部应用抗菌药物,减少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4.使用抗菌药物治疗前,应送临床标本,进行病原体鉴定与药敏试验。病情不允许等待时,先依临床病情,可能的病原体,当地及本单位抗菌药物耐药情况等进行经验治疗,一旦获得培养结果,则应参考药敏试验结果与病人情况调整用药方案。 5.对于阳性的培养结果要进行分析,区别真正的病原体、定植细菌和污染菌。病原体药敏试验结果确定后,一般应针对性地选择窄谱抗菌药物应用。 6.在给予抗菌药物治疗前,均应对该病人肝、肾功能进行评估,根据肝肾功能情况相应调整抗菌药物的给药方案。 7.抗菌药物品种不宜频繁更换,一般应观察72小时,重症一般观察48小时后,可进行必要的药物品种与方案的更替。 8.抗菌药物的用药疗程,一般感染疾病在症状体征消失后,可考虑在72小时内停用,特殊感染按特定疗程执行。 9.提倡选用口服给药途径。病情允许时,抗菌药物应该由静脉给药转换为口服给药。 10.严格掌握抗菌药物的预防用药。

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分析及对策

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分析及对策 发表时间:2014-08-18T11:32:08.467Z 来源:《医药前沿》2014年第18期供稿作者:白莉查[导读] 对临床不合理用药进行相应的措施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抗生素不合理应用情况,确保患者安全用药。 白莉查 (宿迁市人民医院 223800) 【摘要】目的探索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的原因,采取相应措施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6月份到2013年12月份患者使用抗菌药物的处方200份,参照药品说明书、临床药理学知识及文献资料等查找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处理措施。结果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的主要原因是用药指征不明确、疗程过长、剂量偏大、药物联合应用不合理等,通过措施干预,不合理用药状况得到很大改善。结论对临床不合理用药进行相应的措施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抗生素不合理应用情况,确保患者安全用药。 【关键词】抗生素不合理用药处方分析对策 【中图分类号】R96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18-0370-02 世界卫生组织指出[1]:“合理用药是指药物正确无误,用药指征适宜,疗效、安全性、使用、价格对病人适宜,剂量、用法、疗程妥当,用药对象适宜(无禁忌证、不良反应等),药品调配及提供药品信息无误,病人能遵嘱用药,从而达到安全、有效、经济的基本要求。”由于国内医疗环境和社会大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导致临床上存在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以期减少医疗纠纷。我院针对存在的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现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取得一定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选择2013年6月份至2013年12月份患者使用抗菌药物处方200份,其中男性患者135例,女性患者65例,患者年龄为14-65岁,患者年龄为(30+--5.8)岁。根据药品说明书、公开发表的国内外文献及卫生部等《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对不合理抗生素处方的用法、用量、配伍、合并用药等情况进行系统分类和统计分析。 2.结果 据调查发现我院患者使用抗菌药物200份处方中,存在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的情况的患者共有68例,临床抗生素使用不合理率为35%。其中给药方式不当21例,剂量使用不当15例,药物选择不当8例,更换抗生素不合理9例,联合用药不当3例,无病原菌学检查或滞后3例,评估不及时或者无评估5例,外科手术期用药不合理1例,其他3例。见表1。 表1 我院抗菌药物临床用药不合理成因调查结果(n/%) 3.讨论 3.1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原因 3.1.1医生因素①临床医生对抗生素的理论知识掌握不够,对抗生素的适应证、半衰期、药理作用和禁忌证、配伍等不熟悉,导致用法、用量、给药方案、联合用药和配伍不规范、重复用药等。在未进行病原体鉴别和药敏测定的情况下,仅凭临床经验主观臆断性用药,效果不理想又频繁换药,导致患者体内菌群失调继发二重感染等,更有甚者造成耐药菌株出现[2,3]。无指征或指征不明确应用抗生素,几乎发热患者均使用抗生素治疗。②药师在配药审方时未严格审核,未及时反馈和指导不规范的处方。 3.1.2 药物因素随着社会发展新药不断问世,可能产生新的代谢产物,出现一些不可预知的不良反应,甚至导致药物失效。联合应用抗生素是为了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延缓耐药性产生,因此不合理的联合应用抗生素危害很大,临床医生应慎重使用[4]。有些抗生素联合应用所造成的不良反应是不可逆的,对患者的身心造成严重影响,例如,庆大霉素与丁胺卡那霉素联用,可增加其肾毒性及耳毒性。还有如青霉素与氨苄西林联合使用不增加抗菌作用,并未提高抗菌疗效;青霉素与庆大霉素联合使用,不仅起不到提高疗效作用,反而阻碍庆大霉素的杀菌效果[5,6]。 3.1.3 患者因素由于个体差异的存在,患者对同种药物用于同种疾病的治疗效果会有差异,因为个体对药物耐受是不同的。因此,临床抗生素应用不能千篇一律、经验化用药,要有科学的用药依据。 3.2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对策 3.2.1 加强监管制度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基础上,建立抗生素应用机制,同时院内要强化医院药事管理委员会职能,加强领导、监管和有组织地落实扰菌药物合理应的各项规章制度。实施分级应用抗生素制度,即二线抗菌药物使用时,需经具有主治医师以上资格的医生批准,而三线抗菌药物使用时,需经副主任医师以上资格医生批准后方可应用[5]。 3.2.2 严格遵循抗菌药物应用原则抗生素应用原则就是选择恰当的时机、符合适应证的病人、正确合理的抗生素方案。重视病原学诊断和药敏试验,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有效的抗生素,避免经验性用药,减少非感染性疾病应用抗生素的情况出现,如临床常见的一些病毒性感染或不明发热、感冒,不能在未做细菌培养的情况下,凭经验使用抗生素等。 参考文献 [1]毛万岳,马存萍,王建军临床药师在医院合理使用抗生素中的作用[J]中国现代医生,2008,46(7):151. [2] 陈丽娟,管秀玲我院2007年住院患者不合理应用抗生素分析[J]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2009,15(2):120-121. [3] 张永信援抗生素的合理使用[J]中华儿科杂志,2002,53(8):5-7.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中不合理表现及解决办法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中不合理表现及解决办法 摘要:通过分析临床抗菌药物用药不对症,无指征用药;大量使用强效、广谱 抗菌药物,片面追求经济效益;不合理联用,容易引起不良反应;主观用药,较 少进行病原学检查和药敏试验;未能根据药动学/药效学用药,给药方案不合理等五种不合理用药表现。找出人员因素、环境因素等原因所在。提出按照《抗菌药 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抗菌药物实行分级管理;深入开展抗菌药物药敏试验,建 立细菌耐药性监测网;建立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长效管理机制等解决办法。 关键词: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解决办法 抗菌药物自问世以来,它在人类预防和治疗疾病的过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也是 临床使用最多的药物,尤其在感染性疾病的防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由于目前抗菌药物 的种类繁多,给临床医生选用药物时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不合理用药现象显得较为普通。这样,不仅给病人经济上造成了一定的浪费,而且其药物不良反应也会对病人的身心造成损害,更为重要的是使细菌的耐药菌株增多,最终导致治疗失败。 长期以来,中国是世界上抗菌药物滥用情况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虽然出台了一些相关政策,但效果依旧不显著。近年来,频见报道抗菌药物引发的不良反应,给抗菌药物使用的整 体环境敲了警钟。究竟该如何解决滥用抗菌药物引发的危机,是个值得充分关注的问题。而 医院对抗菌药物使用的规范管理无疑是关键所在。 1 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的主要表现 1.1用药不对症,无指征用药。抗菌药物适用于细菌引起的感染,对无菌性炎症等无效,因此,抗菌药物的选择要严格掌握适应症,对发热原因不明、感冒及病毒性疾病的患者不宜 使用抗菌药物。如目前上呼吸道感染疾病90%为病毒所致,而治疗该类疾病时,抗菌药物的 使用率几乎高达90%以上。另外,抗菌药物加抗病毒药应用于感冒发热已成为常规,而没有 对发热病人采取各项检查以确定病因是病毒性感染还是细菌性感染,从而有针对性地用药。 1.2大量使用强效、广谱抗菌药物,片面追求经济效益。有的医师对抗菌药物的认识存在误区,认为越广谱的抗菌药物越好,甚至认为哪种抗菌药物是新药、价格高的就是疗效好的药,而没有意识到在选择抗菌药物时,应根据病情轻重、抗菌谱等多种因素来选择抗菌药物。主要表现为用药起点高,未能按照抗菌药物分级管理来使用药物,有时轻、中度感染就直接 使用二、三线药物。如门诊经常有病人因饮食卫生而致腹泻、伴有腹痛,无其他症状,医师 在喹喏酮药物的选择上,经常选择左氧氟沙星注射液静滴,其实可首选价格相对低廉的氟哌 酸或环丙沙星注射液。轻易使用广谱高效抗菌药物,很容易破坏人体内的正常菌群,导致二 重感染及其他不良反应,给以后的治疗带来困难。 1.3不合理联用,容易引起不良反应。由于医院条件的限制,难以及时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因此,医生为了达到良好效果常常采取多种抗菌药物联合使用,但也存在一些不合 理现象。如在病历中经常可见到头霉素类(如头孢西丁、头孢美唑、头孢米诺)与替硝唑联 合使用,头霉素类与替硝唑均对厌氧菌引起的感染有效,不应同时联合应用。这样重复给药,不但显得用药混乱,无法观察药物的疗效,而且还造成资源浪费,容易产生耐药菌株。 1.4主观用药,较少进行病原学检查和药敏试验。临床医师主观用药、经验性或臆断性用药较多,在对患者开药前较少进行微生物学标本检查和药敏试验,而是靠临床经验和感染部 位选用广谱抗菌药物进行治疗,经治无效后才做致病菌培养,这样很容易产生多重耐药菌株,从而使经验治疗转为目的治疗。如在随机抽查的某院100例使用抗菌药物的患者中,仅有25 例进行病原学检查,离使用前临床感染标本送检率≥30%、使用限制级抗菌药物送检率≥50%、使用特殊级抗菌药物送检率≥80%的要求差距较大,其中还有多数患者是在频繁更换药物疗效 不佳的情况下,才做的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 1.5未能根据药动学/药效学用药,给药方案不合理。抗菌药物的合理用药与临床疗效存 在密切关系,药物进入人体后,在血液及组织中形成不同的药物浓度,只有在感染部位的药 物含量达到有效浓度时才能发挥其药理作用。如果只注意剂量,不注意给药方法、不研究血 药浓度与效应关系,往往造成治疗失败。比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大多非典型β-内酰胺

抗菌药物滴注时间要求

常用抗菌药物滴注速度要求 抗菌药物在临床药物治疗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但同时也发生许多不良反应。滴注速度不当是抗菌药物出现不良反应的一个重要因素。有些药物要求快速滴注,以迅速提高血药浓度起到良好的抑菌或杀菌作用;有些药物则要求滴注速率要缓慢,以防止药物产生不良反应。 多数时间依赖性的抗菌药物,如?-内酰胺类抗菌药物,按其性质要求快速进入体内,在短时间内形成较高的血药浓度,同时又可减少药物分解产生致敏物质,使药物效价下降并产生不良反应。所以大多数的B-内酰胺类抗菌药物静脉滴注时,将每次剂量溶于100ml液体内0.5-1小时内滴入。 浓度依赖性抗菌药物,如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其毒性与血药浓度密切相关,如果滴注速度过快,短时间内血药浓度过高,则其毒副作用增大。 通过查阅我院抗菌药物的说明书及各类药学专业文献,进行总结我院常用抗菌药物中有明确滴注速率要求的抗菌药物。 左氧氟沙星注射液:静脉滴注时间不少于60分钟,剂量为750mg时,滴注时间 不少于90分钟; 洛美沙星氯化钠注射液:成人每次0.2g,滴注时间不少于60分钟; 莫西沙星注射液:推荐剂量为0.4g qd 静滴,滴注时间为90分钟; 阿奇霉素注射液:稀释最终浓度为1.0-2.0mg/ml,滴注时间不少于60分钟; 克林霉素注射液:稀释浓度不超过6mg/ml,滴注时间不少于30分钟,1.2g用量滴注时间不少于1小时; 万古霉素:稀释浓度为5mg/ml,,滴注时间不少于60分钟; 磷霉素:用250ml-500ml的5%的葡萄糖注射液或氯化钠注射液稀释,每次静脉滴注时间应在1-2小时以上; 氟康唑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滴注时最大滴注速率为0.2g/小时; 注射用伏立康唑:稀释浓度为2mg/ml,稀释后每瓶滴注时间须1至2小时; 甲硝唑、替硝唑注射液:滴注时间不少于60分钟; 注射用阿昔洛韦:每次滴注时间在1小时以上; 注射用更昔洛韦:每次滴注时间在1小时以上;

药理常见的五类抗菌药物

山东药品食品职业学院 药 理 作 业 13化制一班 杜斌 130101020110

常见的五类抗菌药 一、头孢素类 包括:头孢氨苄(先锋霉素Ⅳ)、头孢唑啉(先锋霉素Ⅴ)、头孢拉定(先锋霉素Ⅵ)、头孢呋辛(西力欣)等。 作用:用于对头孢克肟敏感菌的链球菌属、肺炎球菌、淋球菌、卡他布兰汉球菌、大肠杆菌、克雷伯杆菌等。 举例:头孢氨苄 【药品名称】 通用名称:头孢氨苄片 商品名称:头孢氨苄片 【主要成份】本品主要成份为头孢氨苄。 【性状】本品为糖衣片或薄膜衣片,除去包衣后显白色或乳黄色。【适应症/功能主治】适用于敏感菌所致的急性扁桃体炎、咽峡炎、中耳炎、鼻窦炎、支气管炎、肺炎等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及皮肤软组织感染等。本品为口服制剂,不宜用于重症感染。 【规格型号】0.25g*30s 【用法用量】 1.成人剂量:口服,一次250~500mg(1~2片),一日4次,最高剂量一日4g(16片)。 2.儿童剂量:口服,每日按体重25~50mg/kg,一日4次。

【不良反应】 1.恶心、呕吐、腹泻和腹部不适较为多见。 2.皮疹、药物热等过敏反应。 3.头晕、复视、耳鸣、抽搐等神经系统反应。 4.应用本品期间偶可出现一过性肾损害。 5.偶有患者出现血清氨基转移酶升高、Coombs试验阳性。溶血性贫血罕见,中性粒细胞减少和伪膜性结肠炎也有报告。 【禁忌】 1.本品透过胎盘,故孕妇应慎用。 2.本品亦可经乳汁排出,虽至今尚无哺乳期妇女应用头孢菌素类发生问题的报告,但仍须权衡利弊后应用。 【注意事项】 1.肾功能不全者应减量或延长给药时间,重度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2.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及癫痫史患者应慎用。 3.喹诺酮类药物尚可引起少见的光毒性反应(发生率小于0.1%)。 二、磺胺类 包括:磺胺嘧啶钠、磺胺二甲嘧啶钠、二甲氧苄氨嘧啶(地菌净)、三甲氧苄氨嘧啶(磺胺增效剂)、磺胺喹恶啉钠。 作用:具有性质稳定、抗菌谱广、易于生产、价格低廉、使用方便等特点,通过干扰敏感的叶酸代谢而抑制其生长繁殖。

2018抗菌药物合理使用考试(答案版)

2018年抗菌药物合理使用考试 (题目+答案版) 1、接受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前微生物送检率要求至少为() A.20% B.30% C.40% D.50% 答案:B 2、接受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前微生物送检率要求至少为() A.30% B.50% C.70% D.90% 答案:B 2、接受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前微生物送检率要求至少为() A.20% B.40% C.60% D.80% 答案:D 4、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和广东省高水平医院建设要求,下列关于抗菌药物使用规定不正确的是() A.洁净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百分率≤40% B.就诊(门诊)使用抗菌药物的百分率≤20% C.住院患者使用抗菌药物百分率≤60% D.抗菌药物使用强度≤40DDDs 答案:A(应该为30%) 5、关于门诊静脉输液指征不正确是() A.能口服就不注射,能肌注的就不静脉注射 B.手足口病或疱疹性咽峡炎:无发热、精神状态好,血象不高者。 C.出现吞咽困难、严重吸收障碍(如呕吐、严重腹泻等) D.出现病情危重,发展迅速,药物在组织中宜达到高浓度才能紧急处理 答案:B (属于禁止门诊静脉输液的53种疾病) 6、根据《处方管理办法》,关于门诊处方以下不正确的是() A.每张处方不得超过5种药品 B.处方一般不得超过7日用量 C.急诊处方一般不得超过3日用量 D.处方开具当日有效,特殊情况下需延长有效期的,由开具处方的医师注明有效期限,但有效期最长不得超过1周 答案:D(有效期最长不超过3天) 7、药师应当对处方用药适宜性进行审核,审核内容不包括() A.处方的合法性 B.规定必须做皮试的药品,处方医师是否注明过敏试验及结果的判定; C.处方用药与临床诊断的相符性,是否有重复给药现象; D.剂量、用法的正确性,选用剂型与给药途径的合理性

常见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影响因素

常见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影响因素 发表时间:2018-06-05T13:56:24.307Z 来源:《中国蒙医药》2018年第2期作者:李洁玲 [导读] 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容易引发一些不良反应,从而影响抗菌药物使用的价值作用 李洁玲 罗定市人民医院 527200 【摘要】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容易引发一些不良反应,从而影响抗菌药物使用的价值作用,进一步影响患者的用药安全。从现状来看,临床常见的抗菌药物包括:β-内酰胺类抗生素、氨基糖苷类、氟喹诺酮类以及多肽类抗菌药物等。本次重点对常见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以期提高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效果。 【关键词】抗菌药物;不良反应;影响因素 临床抗菌药物的使用,可能引发一些不良反应,比如在不合理使用或者滥用的情况下,发生情况便较为突出。当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下,一方面会影响患者的用药安全性,另一方面还会对社会带来不良影响[1]。为了提高抗菌药物的临床合理使用,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有必要进一步分析常见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的相关因素,并提出有针对性的预防对策。 一、常见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 从最新临床抗菌药物的应用进展来看,常见抗菌药物较多,同时在受到一些因素影响之下,也容易引发明显的不良反应,总结起来,常见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包括: (1)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此类抗菌药物能够对细菌产生选择性杀菌效果,且对宿主的毒性偏小;容易出现的不良反包括:其一,神经系统反应、精神系统反应;其二,低钾血症;其三,肾损害;其四,引发胆汁代谢紊乱以及肝功能损害等;其五,造成二重感染、血液系统疾病以及戒酒硫样反应等等[2]。 (2)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该类抗菌药物主要起到杀菌的效果,归类为静止期杀菌药物。主要引发的不良反应为:一方面,出现肾毒性不良反应,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以原形的方式没才能够肾脏排泄,同时在受到细胞膜吞饮作用的影响之下,导致药物在肾皮质当中蓄积,进一步出现肾毒性,可导致患者出现肾小管肿胀,严重情况下还会导致患者出现肾小管急性坏死等。另一方面,引发营养不良综合征;此外,还可能导致患者出现耳毒性、周围神经炎等神经系统不良反应。 (3)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该类抗菌药物容易引发较多的不良反应,比如导致患者出现消化系统症状或出现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包括抽搐、颅内压上升以及癫痫等;比如导致患者出现肝肾损害。 (4)多肽类抗菌药物。主要涉及的不良反应为肾毒性不良反应,比如导致患者出现感觉障碍或者神经肌肉组织等;同时还包括局部刺激症状等。 二、常见抗菌药物发生不良反应的相关影响因素 根据临床研究进展,发现常见抗菌药物发生不良反应的相关影响因素主要包括: (1)性别和年龄因素。相关临床研究发现,导致常见抗菌药物发生不良反应的女性所占比重高于男性,表明由于女性生理结构比较特殊,在对药品的敏感性上要比男性高。与此同时,还有研究者表示,女性患者在对事物进行观察过程中,比较仔细,容易引发不良反应。从年龄来看,发现老年患者更容易出现抗菌药物不良反应,这主要是因为老年人的肝肾功能处于衰退阶段,进一步使得老年人的药物肝脏代谢以及肾脏清除能力下降,在药物处于患者体内蓄积的情况下,便容易出现不良反应。 (2)给药途径因素。在静脉滴注的情况下,容易导致出现抗菌药物不良反应;虽然静脉滴注可以使肝脏首过消除效应的发生得到有效避免,进一步增强疗效,但也易引发不良反应,总结起来,和pH、微粒以及渗透压等存在关联性。此外,有学者通过临床研究发现,在溶媒选择不当、药物配制方法不够合理以及输液速度没有合理控制的情况下,也容易引发不良反应[3]。 (3)患者自身因素。对于肝病与肾病患者,在所选用抗菌药物不当的情况下,容易导致出现抗菌药物不良反应。对于哺乳期妇女,因为部分药物会通过乳汁为渠道,然后进入婴儿体内,进一步引发不良反应;部分患者对抗菌药物耐受性偏低,在联合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抗菌药物的情况下,易出现药物不良相互作用,进一步引发不良反应。 三、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的预防措施分析 常见抗菌药物不良反应较多,在认真分析导致出现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的相关影响因素的情况下,会有必要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包括: (1)对患者的过敏史以及药物不良反应史详细了解,针对老年患者,需指导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同时,对于患儿,需合理控制抗菌药物的剂量,避免过多使用抗菌药物剂量,导致出现不良反应。 (2)针对肝病与肾病患者,需合理使用有效的抗菌药物,并适当减少抗菌药物的剂量;针对哺乳期妇女,则需谨慎使用抗菌药物,从而确保母婴的健康。 (3)确保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对于联合用药,需结合患者的病情,做好药物不良反应预先评估,确保联合用药的科学性。在使用会对脏器功能造成损害的要求的情况下,有必要对患者的肝功能进行检查;在使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情况下,有必要对患者的听力以及肾功能进行检查,使用氯霉素的情况下,有必要对患者的血象情况进行检查[4]。 (4)对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早期症状认真分析,进一步采取停药处理措施,避免不良反应的进一步发生;对于药物迟发反应,需充分重视,例如药物的致癌风险等等。 四、结论 通过本课题的综述研究,发现常见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较多,当患者使用抗菌药物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下,轻则影响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重则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有必要针对常见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加强分析。值得注意的是,临床发现常见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和患者的性别、年龄存在联系,同时和给药途径以及患者自身因素存在联系。为了加强抗菌药物在临床中的合理使用,有必要在使

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培训试题及答案

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中医医院 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培训试卷 科室姓名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 1、正确的抗菌治疗方案需考虑:() A.患者感染病情 B.感染的病原菌种类 C.抗菌药作用特点 D.以上3项 2、下列哪种情况有抗菌药联合用药指征:() A.慢支急性发作 B.病原菌尚未查明的严重细菌感染 C.急性肾盂肾炎 D.急性细菌性肺炎 3、下列情况何种是预防用药的适应症( ) A.昏迷 B.中毒 C.上呼吸道感染 D.人工关节移植手术 4、手术前预防用药目的是预防( ) A.切口感染 B.手术深部器官或腔隙的感染 C.肺部感染 D.切口感染和手术深部器官或腔隙感染 5、氨基糖苷类对以下那种细菌抗菌活性差:( ) A.大肠埃希菌 B.肺炎链球菌 C.铜绿假单胞菌 D.肺炎克雷伯菌 6、老年感染患者一般不宜选用:( ) A.青霉素类 B.克林霉素 C.氨基糖苷类 D.头孢菌素类 7、抗菌药物的选择及其合理使用是控制和治疗院内感染的关键和重要措施。不符合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原则的是() A. 病毒性感染者不用

B. 尽量避免皮肤粘膜局部使用抗生素 C. 联合使用必须有严格指征 D. 发热原因不明者若无明显感染的征象可少量应用 8、感染患者行细菌学检查的最佳时机应是() A. 应用抗菌药物之后 B. 长期应用抗菌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时 C. 应用抗菌药物之前 D. 以上都不对 9、肝功能减退时,不需要调整给药剂量的药物为:() A.克林霉素 B.利福平 C.红霉素 D.头孢他啶 10、外科手术预防用药多数不超过() A.手术后 3 天 B.术后 24 小时 C.术后 1 周 D.用至患者出院 11、卫生部“38 号文”规定:应严格控制()药物作为外科围手术期预防用药。 A.头孢菌素类 B.氨基糖苷类 C.氟喹诺酮类 D.大环内酯类 12、甲状腺手术通常不需要使用抗菌药物,如需用药应选() A.一代头孢菌素类 B.氨基糖苷类 C.氟喹诺酮类 D.二代头孢菌素类 13、剖宫产手术,围手术期用药正确的说法是: ( ) A.剖宫产手术预防用药应首选大环内酯类药物 B.剖宫产手术术前用药应在术前 30 分钟至 2 小时内给药。 C.剖宫产手术围手术期宜选择一代头孢菌素,应在结扎脐带后给药。 D.以上都不对 14、围手术期给药时,当患者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过敏者,可选

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测试题答案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知识测试题答案 姓名:分数: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8题18分) 1.药学专业技术人员调剂处方时必须做到( D )。 A.三查七对B.三查十对C.四查七对D.四查十对 2、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不超过( A )。 A.20% B.30% C.40% D.50% 3、对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C )的抗菌药物,应当参照药敏试验结果选用。 A.30% B.40% C.50% D.75% 4、抗菌药物的选择及其合理使用是控制和治疗院内感染的关键和重要措施,以下哪项不正确(D )。 A.病毒性感染者不用B.尽量避免皮肤粘膜局部使用抗菌药物 C.联合使用必须有严格指征D.发热原因不明者应使用抗菌药物 5、肝功能减退的感染患者,应避免使用( C )。 A.去甲万古霉素B.头孢他啶C.利福平D.头孢曲松 6、引起医院内感染的致病菌主要是( B )。 A.革兰阳性菌B.革兰阴性菌C.真菌D.支原体 7、乳妇在应用何种抗菌药时可继续哺乳( B )。 A.四环素类B.青霉素类与头孢C.THB D.磺胺类 8、预防用抗菌药物药缺乏指征(无效果,并易导致耐药菌感染)的是(D)。A.免疫抑制剂应用者B.昏迷、休克、心力衰竭患者 C.普通感冒、麻疹、病毒性肝炎、灰髓炎、水痘等病毒性疾病有发热的患者

D.以上都是 9、以下备选项中,除了(C)外均易产生肾脏毒性。 A.氨基糖苷类B.头孢唑林C.利福平D.两性霉素B 10、抗菌药物疗程因感染不同而异,一般情况下,体温正常、症状消退后可(C )。 A.维持24-48小时B.维持24-72小时C.维持72-96小时D.立即停药 11、外科手术前预防用药应在何时使用(B ) A、手术开始前24小时 B、术前30分钟至2小时内 C、手术开始后2小时 D、术后2小时 12、手术前预防用药目的是预防(D ) A、切口感染 B、手术深部器官或腔隙的感染 C、肺部感染 D、切口感染和手术深部器官或腔隙感染 13、外科手术预防用药多数不超过(B ) A、手术后3天 B、术后24小时 C、术后1周 D、用至患者出院 14、我国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的情况有(D ) A、无适应症用药; B、剂量过大; C、使用抗菌药物疗程过长; D、以上都是 15、卫生部“38号文”规定:应严格控制(C )药物作为外科围手术期预防用药。 A、头孢菌素类 B、氨基糖苷类 C、氟喹诺酮类 D、大环内酯类 16、I类切口手术常用预防抗菌药物为(A ) A、头孢唑啉或头孢拉定 B、头孢唑啉或头孢硫脒 C、头孢硫脒 D、头孢呋辛 17、预防感染、治疗轻度或者局部感染应当首先选用(A )抗菌药物。 A、非限制使用级 B、限制使用级 C、特殊使用级 D、以上都对 18、根据卫生部38号文,一般骨科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宜选(A ) A、一代头孢菌素类 B、氨基糖苷类

2019年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理论考试

2019年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理论考试 1.继发性腹膜炎最常见的致病菌是(D) A.溶血性链球菌 B.变形杆菌 C.铜绿假单胞菌 D.大.肠埃希菌 2.结肠、直肠、阑尾手术围手术期预防用药不宜选用(C) A头孢唑啉+甲硝唑B.头孢米诺C.头孢哌酮/舒巴坦D.头孢曲松 3.对肠球菌引起的腹腔感染,下列药物中哪一种不应选用(D) A.甲硝唑B.去甲万古霉素C.林可霉素D.头孢唑林E.氨苄西林 4.产碳青霉烯的大肠埃希菌引起的腹腔感染,可选用以下哪种药物(D) A.替加环素 B.哌拉西林/他唑巴坦 C.头孢哌酮/舒巴坦 D.亚胺培南/西司他丁 5.有关原发性腹膜炎,哪项是错误的(D) A.腹腔内找不到原发病灶 B.病原菌多为溶血性链球菌 C.脓汁稀薄无臭味 D.一般均需手术治疗 6.青霉素对其抗菌作用较弱的细菌是( B ) A.革兰阳性球菌 B.格兰阴性杆菌 C.革兰阴性球菌 D.革兰阳性杆菌 7.对铜绿假单胞菌具有较强作用的是( A ) A.哌拉西林 B.氨苄西林(美西林) C.阿莫西林 D.氯唑西林

8.下列药物中,支原体肺炎宜选用( B ) A.青霉素 B.红霉素 C.庆大霉素 D.头孢呋辛 9.对产生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细菌感染的患者进行治疗时宜首选抗生素( A ) A.碳青霉烯类 B.氯霉素类 C.大环内酯类 D.氨基糖苷类 10.耐药菌感染危险因素不包括哪种(A) A.性别差异 B.HIV感染 C.碳青霉烯的使用 D.年龄大于70岁 11.拉氧头孢的抗菌性能与(D )相近 A.第四代头孢菌素 B.第一代头孢菌素 C.第二代头孢菌素 D.第三代头孢菌素 12.关于我院《处方点评管理及考核制度(2017年版)》考核措施,不正确的是(B) A. 门诊不适宜及超常处方分别扣除整张处方金额的50%和100%;住院不适宜及超常医嘱分别扣除医嘱相应药物总金额的50%和100% B. 凡6个月内出现超常处方3次或以上者予以警告,警告后6个月内再出现2次或以上超常处方,限制其相关药物及重点监控药物处方权1年,限制处方权1年后自动恢复处方权。 C.限制处方权期间仍2次或以上出现超常处方暂停其处方权6个月 D.当年度考核周期内出现超常处方5次及以上,医师定期考核评定为不合格,该年度考评不得评优评先,并低聘或延聘其专业技术职务级别1年 答案:B(恢复处方权需经相应考核) 13.关于抗菌药物的联合应用,哪项说法不正确(D) A.病原菌尚未查明的严重感染可联合用药 B.单一抗菌药物不能控制的需氧菌及厌氧菌混合感染可联合用药

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培训试题带答案

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培训考核题 科室姓名得分 一、选择题(最佳选择题):每题有A,B,C,D四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共20题,每题3分,共60分) 1.不符合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原则的是()。 A. 病毒性感染者不用抗菌药; B. 尽量避免皮肤粘膜局部使用抗菌药; C. 联合应用须有严格指征; D. 一般发热时,可应用抗菌药。 2.合理用药基本的要素是()。 A.安全; B.有效; C.经济; D. 适当; E以上均是。 3.我院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中属于特殊使用管理类的抗菌药物是()。 A. 头孢吡肟 B. 头孢哌酮舒巴坦 C. 头孢曲松 D. 以上都是 4.妊娠、哺乳期、老年人和儿童在应用抗菌药时,相对最安全的品种是()。 A. 氟喹诺酮类; B. 氨基糖苷类; C. β—内酰胺类; D. 四环素类。 5.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等碳青霉烯类抗菌药主要用于()感染。 A.产ESBLs酶革兰阴性菌; B.革兰阳性菌; C.真菌; D.支原体。 6.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的治疗应选用() A.青霉素 B.头孢唑啉 C.头孢拉定 D.万古霉素 7.联合使用抗菌药物的指征不包括() A.单一抗菌药物不能有效控制的混合感染 B.需要较长时间用药,细菌有可能产生耐药性者 C.合并病毒感染者 D.联合用药以减少毒性较大的抗菌药物的剂量 8.依《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围手术期预防用药的选药应以()为主。 A.青霉素; B.一、二代头孢菌素; C.氨基糖苷类; D.氟喹诺酮类。 9.通常不宜常规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情况()。 A.普通感冒、麻疹、水痘等病毒性疾病; B.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者; C.昏迷、休克、中毒、心力衰竭、肿瘤; D.以上都是。 10.手术前预防用药目的是预防()。

抗菌药物考试题库(含答案)

第二篇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业知识第一章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体系架构、技术支持体系与策略 一、多选题 1、医院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AST)的职责 A、制订和执行适合医院实际情况的管理细则 B、制定教育培训计划和负责实施 C、开展微生物学监测 D、制订和建立资料管理制度 E、开展科研工作 2、按抗菌药物处方过程设计的管理策略有 A、教育/指南 B、处方集/限制 C、处方点评和反馈 D、循环用药 3、下列哪种抗菌药物属于时间依赖性药物 A、青霉素类 B、头孢菌素 C、环丙沙星 D、红霉素 E、阿奇霉素 4、短程抗菌治疗主要适用于 A、宿主免疫机制健全B单一敏感菌感染C不存在影响抗菌药物作用的局部组织因素 D、社区感染和医院感染 E、以上都是 5、关于抗菌药物转换治疗下列哪项概念是不正确的 A、包括“降级”治疗 B、包括“降阶梯”治疗 C、包括序贯治疗 D、特指由静脉给药转为口服给药 E、降低用药剂量 二、问答题 1、医院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AST)的职责有哪些? 2、根据处方过程的抗菌药物管理策略主要有哪些? 3、你所在医院目前实行的抗菌药物管理策略有哪些?你的看法怎样? 4、如何根据抗菌药物的PK/PD理论优化抗菌治疗? 5、除了处方集/限制外,减少抗菌药物暴露或用量的措施还有哪些? 参考答案 一、多选题 1、ABCDE 2、ABCDE 3、ABD 4、ABC 5、BE 第二章抗菌药物应用与医疗质量控制 一、单选题 1、有关抗菌药物使用权限,正确的是 A、临床应用时间长、安全有效、经济且耐药较少的药物属非限制使用 B、仅不良反应明显的药物不属于限制使用 C、仅对细菌耐药性影响明显的药物不属于限制使用 D、临床应用资料少的药物不能限制使用

2018年抗菌药物合理使用考试答案版

2018年抗菌药物合理使用考试答案版)+(题目1、接受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前微生物送检率要求至少为() A.20% B.30% C.40% D.50% 答案:B 2、接受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前微生物送检率要求至少为() A.30% B.50% C.70% D.90% 答案:B 2、接受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前微生物送检率要求至少为() A.20% B.40% C.60% D.80% 答案:D 4、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和广东省高水平医院建设要求,下列关于抗菌药物使用规定不正确的是() A.洁净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百分率≤40% B.就诊(门诊)使用抗菌药物的百分率≤20% C.住院患者使用抗菌药物百分率≤60% D.抗菌药物使用强度≤40DDDs 答案:A(应该为30%) 5、关于门诊静脉输液指征不正确是() A.能口服就不注射,能肌注的就不静脉注射 B.手足口病或疱疹性咽峡炎:无发热、精神状态好,血象不高者。 C.出现吞咽困难、严重吸收障碍(如呕吐、严重腹泻等) D.出现病情危重,发展迅速,药物在组织中宜达到高浓度才能紧急处理 答案:B (属于禁止门诊静脉输液的53种疾病) 6、根据《处方管理办法》,关于门诊处方以下不正确的是() A.每张处方不得超过5种药品 B.处方一般不得超过7日用量 C.急诊处方一般不得超过3日用量 D.处方开具当日有效,特殊情况下需延长有效期的,由开具处方的医师注明有效期限,但有效期最长不得超过1周 答案:D(有效期最长不超过3天) 7、药师应当对处方用药适宜性进行审核,审核内容不包括() A.处方的合法性 B.规定必须做皮试的药品,处方医师是否注明过敏试验及结果的判定; C.处方用药与临床诊断的相符性,是否有重复给药现象; 选用剂型与给药途径的合理性,剂量、用法的正确性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