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鼻-鼻窦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12年,昆明)解读

慢性鼻-鼻窦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12年,昆明)解读
慢性鼻-鼻窦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12年,昆明)解读

·继续教育园地·

慢性鼻-鼻窦炎诊断和治疗指南

(2012年,昆明)解读

*

金加欣1 殷敏1 程雷1

*基金项目:卫生部卫生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202005);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PAPD2010-2013);江苏省“科教兴卫工程”医学重点人才(RC2011071)

1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江苏省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210029)通讯作者:程雷,教授.Email:jspent@https://www.360docs.net/doc/0c7342410.html,

doi:10.3969/j.issn.1007-4856.2013.05.021

慢性鼻-鼻窦炎

(chronic rhinosinusitis,CRS)是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常见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可引起颅内、眶内和肺部并发症。为了提高我国CRS的诊疗水平,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委会和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鼻科学组在制(修)订临床诊疗指南方面

做出了很大努力,从1995年“FESS -95广州标准”

[1]到1997年“海口标准”[2];从2008年“南昌指南”[3]

再到2012年“昆明指南”

[4],我国鼻科学者不断深入科学研究,积累临床实践经验,参考国外最新进展,以期使指南更能符合国内临床需要。目前大多数医学专业书籍及临床诊疗规范参考的是2008年版“南昌指南”,对2012年新版“昆明指南”还缺乏全面的介绍。现将这2个版本的CRS诊疗指南作一分析和解读,供同道们在临床工作中参考。1 疾病诊断方面1.1 诊断依据

“昆明指南”与“南昌指南”一样,将CRS分为2种临床类型:不伴鼻息肉和伴有鼻息肉。在诊断依据方面,新、旧版指南也基本一致,要求2个或2个以上相关症状,强调主要症状(鼻塞、黏性或黏脓性鼻涕)必具其一。次要症状包括头面部胀痛、嗅觉减退或丧失。根据临床症状,结合鼻内镜检查和(或)鼻窦CT扫描可作出诊断。需要指出的是,影像学检查不能作为单一诊断标准,因为在健康人群中,鼻窦影像学也可能存在异常。而且“昆明指南”特别指出,对儿童CRS诊断时应严格掌握CT扫描的指征。目的是减少临床滥用影像学检查,避免过多的放射线暴露给儿童生长发育带来不良影响。在同年制订的“儿

童鼻-鼻窦炎诊断和治疗建议

(2012年,昆明)”[5]

中则明确指出,如无特殊情况,不建议进行鼻部CT检查。

1.2 病情评估

值得注意的是,“昆明指南”提出CRS病情评估的概念,包括主观和客观评估,目的是查找病因和诱发因素,判断病变类型、范围及严重程度,并据此选择恰当的治疗方式,以及对治疗效果和预后进行评估。关于主观病情评估,仍延用“南昌指南”中介绍的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 AS),根据评分将病情分为:轻度0~3,中度>3~7,重度

>7~10。也可采用鼻腔鼻窦结局测试-20

(sino -nasal outcome test -20,

SNOT -20)量表。在此基础上,“昆明指南”提出对病情进行客观评估,着重强调了5个方面的评估内容,包括解剖变异、感染和变态反应因素、伴发疾病、病变

范围(Lund -Mackay评分)

及鼻内镜检查(Lund -Kennedy评分)。鼻部解剖变异会影响鼻腔鼻窦通气和引流功能,目前认为是CRS的致病因素之一。纠

正这些异常结构,可促进CRS整体症状缓解[6]。

通常采用鼻内镜检查和CT扫描对鼻腔鼻窦解剖进行准确评估。细菌培养可确定是否存在感染,但临床上可通过鼻腔分泌物的性状作出初步判断。一般来说,脓性或黏脓性分泌物常与细菌感染有关。研究表明

变态反应因素与部分CRS发生发展相关[7]。

若CRS 患者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阳性、血清特异性IgE阳性,则提示存在变态反应因素。CRS伴发疾病主要是指纤毛不动综合征、囊性纤维化、免疫功能低下、气道高反应性、阿司匹林不耐受、慢性阻塞性肺病和支

气管哮喘等[8]。

这些伴发疾病增加了CRS治疗难度,而积极治疗这些伴发疾病有助于CRS症状缓解和疾病控制。

“昆明指南”推荐主要根据鼻窦C T 扫描

(Lund -Mackay评分)

来评定病变范围,同时认为“海口标准”(1997)中的CRS分型分期也可继续使用,这是在“南昌指南”中没有提及的。但Lund -Mackay评分法有其局限性,忽略了对骨炎进行评估。鼻窦骨质组织病理学检查是评价骨炎程度的金标准,但因术前无法取得骨质活检标本,目前临床

上主要通过测量鼻窦CT影像上的病变骨质厚度,采用整体骨炎评分量表(global osteitis scoring scale,GOSS)进行评估[9]。但是,GOSS比较繁琐,尚缺乏较大规模应用及循证依据,值得今后进一步开展临床研究[10]。总之,病情评估有助于提高对CRS 的整体认识,并据此制定出个体化治疗方案,因而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11]。

2 药物治疗方面

2.1 糖皮质激素

鼻用糖皮质激素是CRS的一线治疗药物,疗程不少于12周,这一推荐意见在“昆明指南”和“南昌指南”中是一致的。CRS的病理本质是鼻窦和鼻腔黏膜的慢性炎症,鼻用糖皮质激素主要是通过强烈的局部抗炎作用而缓解CRS的症状,并且避免了全身不良反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12]。

全身糖皮质激素主要用于CRS伴有鼻息肉的治疗,尤其是针对严重、复发性鼻息肉。在“昆明指南”中提出了短期减量口服的治疗方法,这在“南昌指南”中未有涉及。临床推荐使用泼尼龙(强的松龙)或甲泼尼龙(甲强龙)。泼尼龙是泼尼松(强的松)经肝脏活化而成,更易被吸收,抗炎能力可能更强[13]。

有研究表明,口服糖皮质激素治疗鼻息肉的临床疗效难以维持,提示在疗程结束后宜继续鼻用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14],即序贯疗法。口服激素治疗可能产生全身副作用,主要是对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功能和骨代谢产生影响,尤其在儿童和老年人。故在2个版本指南中都强调了注意全身使用激素的禁忌证,密切观察用药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需要指出的是,不推荐全身或鼻内注射糖皮质激素,以免出现严重副作用。

2.2 大环内酯类药物

大环内酯类药物属于抗生素范畴,但用于治疗CRS主要是通过其抗炎和免疫调节作用而产生疗效,故归类于抗炎药物,而非作为抗菌药物对待,这一点应引起临床注意,严格掌握适应证[15]。

推荐使用14元环药物小剂量(常规抗菌剂量的1/2)、长期(疗程不少于12周)口服,这在“昆明指南”和“南昌指南”中是相同的。需要注意的是,“昆明指南”对治疗对象进行了限定,强调大环内酯类药物主要用于不伴有鼻息肉、常规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无嗜酸粒细胞增多、血清IgE值正常、变应原检测阴性的非变应性CRS患者;同时强调鼻内镜手术后不常规使用这类药物,但若鼻黏膜在术后4周以上仍呈持续性充血、肿胀并伴有脓性分泌物,则可考虑使用。

大环内酯类药物毒性较低,但可能会引起胃肠道反应、转氨酶升高等不良反应,尤其是在长期口服的情况下,故建议使用4~6周时做肝功能检查[15]。2.3 抗菌药物

“南昌指南”推荐在CRS急性发作时,常规剂量使用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磺胺类、大环内酯类、氟喹诺酮类敏感抗菌药物,疗程不超过2周。“昆明指南”则强调,当CRS伴急性感染时,根据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择敏感抗菌药物进行治疗。常用的抗菌药物包括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第二代头孢菌素、大环内酯类或喹诺酮类,疗程为2~3周[16]。

2.4 黏液溶解促排剂

“昆明指南”和“南昌指南”中均推荐使用,理由是可稀化鼻腔和鼻窦分泌物,改善鼻黏膜纤毛活性,有助于黏液排出和鼻-鼻窦生理功能的恢复。目前用于治疗CRS的黏液溶解促排剂主要包括祛痰剂和黏液溶解剂[17]。前者如溴己新、盐酸氨溴索等,后者有标准桃金娘油肠溶胶囊、欧龙马(旧称仙璐贝)滴剂等。在临床上较多使用黏液溶解剂。但对于CRS的疗效究竟如何,尚需要大样本、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进一步加以证明。

2.5 抗过敏药物

“南昌指南”建议对伴有变态反应症状的CRS 患者,可口服第二代或新型H1抗组胺药,以减轻鼻黏膜的过敏状态。“昆明指南”在此基础上提出,对于伴有变应性鼻炎和(或)哮喘的患者,还可鼻用H1抗组胺药、口服白三烯受体拮抗剂,疗程不少于4周。而对于伴有哮喘的患者,则首选口服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有观点认为,抗白三烯药物作为全身抗炎治疗(尤其是针对嗜酸粒细胞性炎症)的一个组成部分,有助于减轻鼻-鼻窦黏膜炎性反应[18]。

2.6 中药

关于中药,“昆明指南”和“南昌指南”一样,认为应根据辨证施治原则酌情使用。值得一提的是,虽然中医诊疗在临床实践中积累了很多有价值的经验,但仅靠个人临床经验是不够的,这些治疗措施还需要高质量的研究证据来支持,以更好地遵照循证医学的推荐原则[19]。

2.7 减充血剂

原则上不推荐使用减充血剂(包括鼻用或口服),这在2个版本指南中的意见是一致的。当持续性严重鼻塞时,可短期(<7d)使用。鼻腔若长期应用减充血剂,可对黏膜纤毛系统的形态和功能造成破坏,发生药物性鼻炎(rhinitis medicamentosa)[20]。临床上尤其不应该使用萘甲唑啉滴鼻剂(滴鼻净、鼻眼

净),要做好这方面的患者教育,使其充分认识到滥用的危害性。

2.8 鼻腔冲洗

是治疗CRS的有效手段,也是鼻内镜手术后常用的辅助治疗方法。鼻腔冲洗液主要包括生理盐水(0.9%)、高渗盐水(2%~3.5%)、深海海水(2.3%)等,冲洗时间一般不宜超过12周[17]。

3 手术治疗方面

3.1 手术适应证

对于成人CRS来说,“昆明指南”和“南昌指南”的手术适应证相同,包括以下4个方面:①影响窦口鼻道复合体或各鼻窦引流的明显解剖学异常;②影响窦口鼻道复合体或各鼻窦引流的鼻息肉;③经药物治疗症状改善不满意;④出现颅内、眶内等并发症。由于儿童鼻腔鼻窦处于发育阶段,“昆明指南”强调对于儿童CRS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12岁以下患儿原则上不宜手术。“儿童鼻-鼻窦炎诊断和治疗建议(2012年,昆明)”[5]中则明确指出,儿童CRS 的手术原则是小范围、精细和微创。

3.2 围手术期处理

“南昌指南”认为对鼻内镜手术的围手术期处理缺乏统一标准,暂不做硬性规定,只是提出了手术前后用药及术后局部处理的间隔时间。“昆明指南”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细化处理方法:①手术前期(7~14d),原则是减轻鼻腔和鼻窦黏膜炎性反应,控制全身相关疾病,为提高手术质量和安全创造理想条件;②手术期(5~7d),处理原则为合理、微创的鼻-鼻窦手术,主要包括结构修正、病变清除、引流通畅、黏膜保留等。③手术后处理(3~6个月),预防术腔感染,重视抗炎治疗,加快术腔清洁,减少术腔粘连和囊泡、息肉形成,保持窦口开放引流,加速黏膜上皮化。着重强调两点:其一,术后综合药物治疗时间不少于12周;其二,术后不宜频繁对术腔进行外科干预。具体做法是[21],术后48h内拔除鼻腔填塞物;术后1~2周进行首次术腔处理,清理术腔内淤血块、分泌物、结痂、残留裸露骨片及可能残留的可降解填塞材料;以后根据术腔恢复情况确定随访处理的间隔时间(一般不少于2周),不鼓励过早、过频处理水肿黏膜与囊泡,以减少肉芽和瘢痕组织形成。建议随访时间在1年以上[20]。尤其对于术后病理显示嗜酸粒细胞浸润占优势的病例(多见于鼻息肉),我们认为更应长期随访,并针对嗜酸粒细胞性炎症进行持续的抗炎治疗,包括鼻用糖皮质激素、白三烯受体拮抗剂的使用,直至病情控制[12,18]。

3.3 难治性鼻-鼻窦炎

这是“南昌指南”中未提及的疾病概念,“昆明指南”对其进行定义并提出了治疗建议,是非常具有临床意义的。难治性鼻-鼻窦炎(difficult-to-treat rhinosinusitis,DTRS)是指经过规范化的鼻内镜手术和综合治疗3个月以上,病情未得到有效控制,术腔持续存在感染和迁延性炎性反应,随访6个月以上症状和体征仍迁延不愈[22]。新版欧洲鼻窦炎鼻息肉诊疗意见书(EPOS2012)[8]对DTRS的定义是虽然进行了适宜的治疗(指南推荐的药物和手术治疗),患者仍有持续的鼻窦炎症状。所谓适宜的治疗,是指患者在最近一年内进行了充分的手术治疗、鼻用糖皮质激素和2个短疗程的抗菌药物或全身糖皮质激素治疗,病情仍然无法有效控制。

由于DTRS相关致病因素复杂,病理生理学机制尚不清楚,故建议在详细的病因学分析基础上制定个体化的综合治疗方案,尽可能根据疾病谱和分类分层原则进行阶梯式治疗[22]。DTRS在临床诊疗中存在很大困惑,是临床实践中的难点问题,应该加强基础和临床研究,进一步提高治疗水平。

4 疗效评定方面

相对于“南昌指南”仅介绍了疗效评估的方法(主观评估、客观评估和生活质量评估)及时机(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的近期、远期疗效),新版的“昆明指南”强调疗效评价方法应建立在与治疗前的症状体征相对比的、客观检查结果的基础之上,疗效评定时间应该在坚持随访的前提下进行,统一规定了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的近期疗效评定不少于3个月,远期疗效评定不少于1年。有意义的是,“昆明指南”提出了将治疗效果分为3种:病情完全控制、病情部分控制、病情未控制,并不等同于EPOS2012提出的症状完全控制、症状部分控制、症状未控制,而更注重于客观评估的定量指标[23](包括Lund-Mackay和Lund-Kennedy评分)。

CRS治疗目标是达到临床控制[8]。所谓控制是指患者无症状或者症状不影响其工作生活的一种状态,并尽可能恢复鼻腔鼻窦黏膜的形态和功能。在“昆明指南”中,病情完全控制是指症状完全消退,VAS总评分为0,Lund-Mackay和(或)Lund-Kennedy总评分不超过1分;病情部分控制是指症状明显改善但未完全消失,VAS总评分减少3分或以上,Lund-Mackay单个鼻窦病变评分均相应减少1分或以上,和(或)Lund-Kennedy总评分超过1分;病情未控制是指症状无改善或无明显改善,各项评分与治疗前无显著差异,Lund-Mackay和Lund-Kennedy总评分均无明显减少。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我国的CRS诊断和治疗指南正在不断改进。新版“昆明指南”对相关问题的阐述更为明确,推荐意见更为具体,评价标准更为客观,这符合临床实践的需要。反过来,临床实践又会促进CRS诊疗观念的变化[24,25]。因此,“昆明指南”不是最终版,还有待于鼻科学者和广大临床医生不断实践、探索和完善。

参考文献

1 韩德民,许庚,李源.FESS-95广州标准:慢性鼻窦炎、鼻息

肉临床分型及内窥镜鼻窦手术疗效评定标准.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1997,11(1):46.

2 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分会,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编

辑委员会.慢性鼻窦炎鼻息肉临床分型分期及内窥镜鼻窦手术疗效评定标准(1997年,海口).1998,33(3):134.

3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委会,中华医学会耳鼻

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鼻科学组.慢性鼻-鼻窦炎诊断和诊疗指南(2008年,南昌).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09,44(1):6-7.

4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委会鼻科组,中华医学会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鼻科学组.慢性鼻-鼻窦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12年,昆明).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13,48(2):92-94.

5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华医学会耳

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小儿学组、鼻科学组.儿童鼻-鼻窦炎诊断和治疗建议(2012年,昆明).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3,48(3):177-179.

6 Giger R,Dulguerov P,Quinodoz D,et a1.Chronic

panrhinosinusitis without nasal polyps:long-ter m outcome af ter f u nctiona l endos copic s i n u s s u r g e r y.O t o l a r y n g o l H e a d N e c k Surg,2004,131(4):534-541.

7 Pant H,Ferguson BJ,Macardle PJ.The role of

allergy in rhinosinusitis.Curr Opin Otolaryngol Head Neck Surg,2009,17(3):232-238.

8 Fokkens WJ,Lund VJ,Mullol J,et al.European

Position Paper on Rhinosinusitis and Nasal Polyps 2012.Rhinol Suppl,2012,(23):1-298.

9 G e or g a l a s C,V i d e l e r W,F r e l i n g N,e t a1.

Global Osteitis Scoring Scale and chronic rhinosinusitis:a marker of revision surgery.Clin

Otolaryngol,2010,35(6):455-461.

10 周兵.关于慢性鼻-鼻窦炎的诊断.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

科杂志,2013,48(2):96-97.

11 王德辉,许庚.病情评估对慢性鼻-鼻窦炎治疗决策的影

响.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3,48(2):117-118.

12 董震.鼻用糖皮质激素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主要药物.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3,48(2):98-99.

13 张罗,强华,王振刚,等.口服糖皮质激素治疗慢性鼻-鼻窦

炎.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3,48(2):100-102.

14 Vaidyanathan S,Barnes M,Williamson P,et al.

Tre at ment of ch ron ic rh i nosi nusit is w ith nasal polyposis with oral steroids followed by topical steroids:a randomized trial.Ann Intern Med,2011,154(5):293-302.

15 许庚.小剂量长期大环内酯药物用于慢性鼻-鼻窦炎的治

疗.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3,48(2):102-104.

16 张华,许庚.抗菌药物在慢性鼻-鼻窦炎治疗中的作用.中

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3,48(2):104-106.

17 王荣光.黏液溶解促排剂及鼻腔盥洗在慢性鼻-鼻

窦炎治疗中的应用.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13,48(2):108-110.

18 程雷.抗过敏药物在慢性鼻-鼻窦炎治疗中的应用.中华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3,48(2):107-108.

19 Guo R,Canter PH,Ernst E.Herbal medicines

f o r t h e t r e a t m e n t o f r h i n o s i n u s i t i s:a

systematic review.Otolar y ngol Head Ne ck Surg,2006,135(4):496-506.

20 Doshi J.Rhinitis medicamentosa:what an otolaryn-

gologist needs to know.Eur Arch Otorh-inolaryng ol,2009,266(5):623-625.

21 史剑波,许庚.慢性鼻-鼻窦炎的围手术期处理.中华耳鼻

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3,48(2):111-113.

22 韩德民.正确理解难治性鼻-鼻窦炎.中华耳鼻咽喉头颈

外科杂志,2013,48(2):113-114.

23 赵长青,许庚.慢性鼻-鼻窦炎的疗效评定.中华耳鼻咽喉

头颈外科杂志,2013,48(2):115-116.

24 周兵,韩德民.临床实践促进慢性鼻-鼻窦炎诊疗观念的

变化.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3,48(2):89-91.

25 崔昕燕,程雷.慢性鼻-鼻窦炎—从基础研究到临床实践.

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2013,21(5):.

(收稿:2013-05-07)

异常子宫出血诊断及治疗指南

异常子宫出血诊断与治疗指南 异常子宫出血(abnormal uterine bleeding,AUB)是妇科常见的症状和体征,作为总的术语,是指与正常月经的周期频率、规律性、经期长度、经期出血量任何1项不符的、源自子宫腔的异常出血。本指南所述AUB限定于育龄期非妊娠妇女,因此需排除妊娠和产褥期相关的出血,也不包含青春发育前和绝经后出血。世界各国描述AUB的医学术语和定义存在混淆,为此,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2007年发表了关于“正常和异常子宫出血相关术语”的共识,2011年又发表了“育龄期非妊娠妇女AUB病因新分类PALM-COEIN系统”,统一用词,用以指导临床治疗及研究。我国妇科学界于此也存在一些混淆,如AUB、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功血)、月经过多这3个术语不加区别地混用。 为了与国际接轨,有必要制定育龄期非妊娠妇女AUB临床诊断与治疗指南。本指南的重点为: (1)引进FIGO“正常和异常子宫出血相关术语以及病因新分类系统”; (2)梳理AUB 病因诊断治疗流程。 一、FIGO正常和异常子宫出血相关术语、病因新分类系统 1. 正常子宫出血和推荐的AUB术语:正常子宫出血即月经,规范的月经指标至少包括周期的频率和规律性、经期长度、经期出血量4个要素,我国暂定的术语标准见表1,其他还应有经期有无不适,如痛经、腰酸、下坠等。 表1 正常子宫出血(月经)与AUB术语范围 月经的临床评价指标术语范围 周期频率月经频发<21d 月经稀发>35d 周期规律性(近1年的周期之间的变化)规律月经<7d 不规律月经≥7d 闭经≥6个月无月经 经期长度经期延长>7d 经期过短<3d 经期出血量月经过多>80ml 月经过少<5ml 2. 废用和保留的术语:废用“功血”一词,原因是不同地区的定义和所用诊断检查的资源不同,因此内涵不一致。废用metrorrhagia(子宫出血)、menorrhagia (月经过多)等具有希腊或拉丁字根的术语,理由是定义模糊且理解不同。 保留的术语:(1)经间期出血;(2)不规则子宫出血;(3)突破性出血:出血较多者为出血,量少者为点滴出血。

慢性鼻炎的偏方

慢性鼻炎的偏方 保持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其实是人们最好的灭火剂 2、除了药物和手术外,民间有不少治鼻炎的小偏方,这些偏方如果对症,还是能够起到一定治疗作用的。下面我们就来介绍一些治疗鼻炎的偏方。 A食疗将蒜削除根皮装入酒坛中,再灌满醋至浸没蒜瓣为止,然后密封。一个月后启封,边食蒜、边用小口瓶装上蒜醋,每晚对准鼻孔熏半小时,能治疗过敏性鼻炎。患者不妨试试。点评:大蒜能降低胆固醇水平及高血压,起作用的是独特辛辣味的大蒜素。吃蒜熏醋这招可以试试,反正蒜也好,醋也好,都是健康食品,不会有副作用。 B熏洗辛夷15克,双花15克,公英10克,地丁10克,防风10克,虫退5克,黄芩10克,丹皮8克,菊花8克,白藓皮10克,白附子8克,桂枝8克。将以上药物水煎取500毫升药液,趁热用药液蒸气熏鼻,熏时患者应尽量深吸气,使药蒸气进入鼻腔内。待药液变温后,即可用药液冲洗鼻腔。每日熏洗3次,连用3~5日即愈。在用药过程中,患者应注意平日少食辛辣及腥物,多食蔬菜水果,躲避异味,冷天应注意保暖,平时多锻炼,尽量用冷水洗脸。点评:上面的方法是治疗过敏性鼻炎的偏方,用过此方法的人认为效果比较满意。 C按摩“搓揉穴位治疗鼻炎”的步骤是: 1、用双食指的外侧来回地搓鼻梁两侧的上下,共搓200下,搓揉到鼻梁有发热的感觉。 2、用双食指尖揉动鼻孔两侧的“迎香”穴位,共揉动200下。“迎香”穴位于鼻翼根部正侧方的小凹陷处。 3、用左手的大拇指和食指上下揉动右手的“合谷”穴位200下,再用右手的大拇指和食指上下揉动左手的“合谷”穴位200下。“合谷”穴位于拇指与食指分叉的凹陷处。点评:当鼻炎犯了时,鼻子出不上气,做完上面的按摩,鼻子顿时感觉轻松了许多。这里需要特别提醒的是,一定要坚持不懈地长期做,一旦鼻炎被治愈,还要坚持做下去。这样不仅可防止鼻炎的复发,而且还可以预防伤风感冒。搓揉的手法要较重,以能忍受为宜。

简单有效的治疗鼻炎鼻窦炎的方法

简单有效的治疗鼻炎鼻窦炎的方法 我在91年得了鼻炎一直吃药(千柏鼻炎片霍胆丸以及各种鼻炎药鼻炎水都没有效果也用过很多验方偏方也没有效果)我的鼻炎是干燥性和过敏性鼻炎鼻内总是干燥疼痛难忍每天早晨4点多钟就痛的不能再睡了那个劲头就像用刀子割的一样难受95年的时候有一次在实在难受得受不了的时候正好看到家里有一盒西瓜霜润喉片就取了两片每个鼻孔内各放了一片开始没有感觉但是没过一分钟鼻内就是又痛又痒直打喷嚏同时流了好多很黏的鼻涕我坚持着一直等两片润喉片完全溶解完(大概有30多分钟的时间)没想到第二天鼻子还真的好了一多半不干也不疼了就又连续做了几次真的治好了一直到现在没有犯过我儿子前一段时间得了鼻窦炎总是感冒流鼻塞鼻涕(每天清晨总会擤出一些小疙瘩状的粉红色的粘稠物)药也是吃了不少就是没有用忽然想起了我以前的这个方法就同样的给他试了一下果真很管用不但将鼻窦炎治好了就在现在同时也治好了腺项体肥大所导致的睡眠呼吸障碍(我们从2009年3月开始基本每月做一次每次5天左右共做了4个月后来就是每当感冒时就做一次一般也是5天左右虽然说十三岁的儿童的腺项体应该开始萎缩了而且就在2003年协和医院的呼吸科专家黄席珍也看了但是我们治疗恢复得一直不怎么理想现在恢复的这么快应该就是这个小小西瓜霜的功劳(不夸张不编造用一个有良心中国人的人格担保)所以为孩子腺项体肥大所导致睡觉打呼以及呼吸障碍而焦急的家长们可以一试。 使用方法: 一、使用前最好将鼻子用淡盐水洗一下方法是将淡盐水或是自来水吸入鼻内(注意不要被水呛到尤其是儿童家长必须全程陪护)然后擤出或者是买一个一次性的注射器(应该是一元钱)再买一瓶生理盐水(北京3.99元/500毫升)然后将注射器吸满盐水将针头拔下患者平躺在床上给他进行滴鼻如果是成年人可每个鼻孔打进一针管盐水让盐水经鼻咽管流进嘴里然后将流进嘴里的盐水吐出(注意不要被呛到)如果是儿童轻轻的将盐水点几滴在鼻子里然后让他擤出来就可以了(如果孩子太小也可以不用洗用纯净水将药溶化后进行滴鼻浓度可自己掌握)至于药片碾成粉后如何放进鼻子最简单的办法把一张纸对折将药粉倒在纸上让孩子平躺头稍稍仰起然后将药粉倒入鼻孔(注意一定让孩子用嘴呼吸注意注意注意!!!)注意药量不要大当药融化完了多放几次10岁以下的孩子每个鼻孔半片的药量就可以 二、洗完后平躺在床上将西瓜霜润喉片放入鼻孔放入深度是至鼻腔内即可 三、药融化后经鼻咽管流进嘴里可以咽下 四、打喷嚏时会把药打出来要出来后在放进去就行了直至药片融化完 注意事项: 一、用药时尽量用嘴呼吸药融化变小后一定注意不要吸到肺里引起危险(儿童家长必须全 程陪护随时提醒孩子用嘴呼吸注意药没有融化完或是没有擤出前不要让孩子睡着)千万还要注意用药时请不要睡觉 二、将药片放入鼻孔后反映明显疼痛暂时加重鼻涕喷嚏暂时加重药片完全溶化后即感 到凉爽轻松舒适。 三、用药后很多患者会有从未见过的物质从鼻腔内随鼻涕一起排出(豆腐渣状透明水晶状 恶臭的浓鼻涕等)不要担心这表明此方法对您非常有效。四、如果治疗数次后已经有了很大好转但是接着用药病情只是停留在某种程度上不再继续恢复了就请不要再用药了可以过一个月后再进行治疗一次。 五、治疗期间不要吃辛辣食物的不要饮酒和吸烟 六、如果您用了这个方法一至两天后感觉一点效果也没有那就可以证明这个方法不适合您

慢性鼻炎的真正效方及原理

慢性鼻炎的真正效方及原理 补中益气汤出自李东垣《脾胃论》,方剂组成:黄芪党参白术陈皮当归甘草柴胡升麻。 从诞生至今,补中益气汤在中医的临床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神话,翻阅《续名医类案》你会发现,看上去这样简单平和的一个方剂,竟被古代医家屡屡应用来治疗危急重症,且疗效神奇。我也曾经数次使用此方,治疗一些慢性的疑难杂症,均受良效。 在出色的疗效之后,必蕴含着深奥的医理。当我在网上搜索到西北产地道药材时,对着网上罗列的药材,该处方忽然跃入脑海。 黄芪、党参、甘草、柴胡、当归均为西北产地道药材。 西北,先天艮卦,后天乾卦之地。 在人体而言,胃属艮,头属乾。先天艮卦后天乾卦之地的西北,所产之药必与人体这两部分有关,所以通常而言的所谓中气,应该是指胃气的。补中益气汤是补益胃气的良药。 在全方剂的八味药中,有五味产于先天艮卦的西北,那么另三味药物未必就与艮卦无关的。东北为后天艮卦之地,在网上搜索升麻的产地,果然搜索到一条:主产地,辽宁、吉林、黑龙江。虽然升麻产地颇多,但参考黄芪、党参、甘草、柴胡、当归的思路,该处方中的升麻应该是产于东北的最佳。因为这里的升麻得后天艮卦之气,也作用于胃。 艮为燥土。五行关系中,火生土。由火而生的土必然是燥土吧。白术主产于浙江,那里是东方,先天离火之地。白术得先天离火之气。补中益气汤中用白术,补火以生土。陈皮是南方所产最好,南方后天离火之地。 所以,用《易》的理论分析,补中益气汤是补益胃气的良方,胃气与人体各个脏腑有关联,补中益气汤最主要的治疗是既与胃又与头有关的疾病。

很多疾病是表现为胃与头有关的。比如说头晕伴呕吐;再比如说鼻炎。 头晕伴呕吐的情况颇多,可能是晕车等小疾,也可能是脑炎等重症的疾病,这里不去说它。这里着重要提的是鼻炎。 鼻炎并非大病,然而患者却倍感痛苦,鼻塞不通头晕脑胀,无心工作无心生活,整日里浑浑噩噩。 我曾多年为鼻炎所苦,深知鼻炎对人的影响。 在搜索历代治疗鼻炎的案例时,对于慢性鼻炎,有古代医家就已经总结说,一般的处方疗效均不理想,并无好方法----那种没有医案而直接记载苍耳子、辛夷花治疗鼻炎的书,根本是不可靠的,我曾服用治疗鼻炎的药物无数,一个很重要的经验是:慢性虚性的鼻炎,用这两种药物后会立即加重。在历代关于鼻炎的医案中,我只看到一例疗效非常理想的。不记得准确地医案了,但大概是一个妇女,患鼻炎后医生给开了补中益气汤,天天服用,几个月后还没有任何疗效,于是询问医生,医生说,继续服用。过去的人没现在这么多的选择,医生说继续服用那么就继续服用,结果在某一天,鼻涕突然消失,鼻炎痊愈。 这个唯一看到的治愈慢性鼻炎的医案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直很想弄明白补中益气汤能够在这例患者身上起效的机理,也只是在明白补中益气汤的易理之后,也才彻底的明白。鼻炎乃窍之病,而且是头上的窍之病。在传统的中医理论里,窍与胃有非常密切的联系。故头上的窍的毛病用既作用于头又作用于胃的补中益气汤能够真正地根治。 李东垣生活在战火纷飞之后,由于饥饱的失常,老百姓的胃气大多有损伤,故创制补中益气汤,以补益胃气,消除因胃气的损伤而导致的种种疾患的根源;如今的百姓丰衣足食,但因种种缘由,也经常过饱过饥,使胃气受损,于是生种种疾病。因而,用补中益气汤来纠正胃气的受损,可以治疗多种疾患,如慢性鼻炎等。只是,人的胃每天都辛勤地劳作,一旦受损

最新鼻出血诊断及治疗标准流程

鼻出血 (2016年版) 一、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鼻出血。行内镜下鼻腔止血术。 (二)诊断依据。(2015年最新鼻出血诊断及治疗指南)病史:单侧或双侧鼻腔出血(出血量大,剧烈,或反复多次出血,保持治疗无效)。 查体:鼻腔可见波动性出血点,或鼻腔粘膜血管扩张明显(有明显再出血可能)。 (三)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为鼻腔出血。 2.鼻腔出血伴有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的治疗,病例不影响进入临床路径的执行。 (四)标准住院日。 小于等于3天。 (五)住院期间的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血常规、血型,凝血功能检查、心电图、胸片。

2.根据患者病情进行相应检查项目 肺CT,心脏彩超,病房生化组合,尿常规,乙肝五项+感染3项,肺功能。 (六)治疗方案的选择。 1.手术:局麻或全麻鼻内窥镜下鼻腔止血术。 2.保持保守治疗:反复少量出血或出血点不明确,病人焦虑需要住院治疗。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抗菌药物:《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年版)》(国卫办医发〔2015〕43号)。 (八)手术日。 为入院后第一天或第二天。 麻醉方式:局麻后全麻。 手术方式:鼻内窥镜鼻腔止血术。 (九)术后恢复。 术后住院治疗小于等于3天。 1.根据病情情况复查检查。 2.抗菌药物使用。 3.注意休息,监测血压。 (十)出院标准。

患者无明显鼻出血再发作,无明显术后并发症及其他疾病并发症。 (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 1.再次鼻出血手术治疗。 2.出现与手术相关并发症或其他疾病并发症,需要进一步治疗。

二、临床路径执行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鼻出血(ICD-10:R04.000) 行内镜下鼻腔止血术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 (此文档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文档可自行编辑修改内容, 供参考,感谢您的配合和支持)

鼻窦炎诊疗指南

定义 鼻窦炎是一种常见的急慢性炎症性疾病,与其他常见病如变应性和非变应性鼻炎、哮喘、鼻息肉、对阿司匹林高敏反应性、肺囊性纤维化增生性病变、纤毛功能异常、免疫功能缺陷、呼吸道感染、中耳炎、口腔疾病等相关联。根据鼻窦炎的分型、病因及相关的病理生理学改变选择适当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提高疗效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由于鼻窦炎可以就诊于除耳鼻咽喉科以外的其他专科,如过敏专科、呼吸科及儿科,因此对鼻窦炎和鼻息肉的诊断及治疗建立统一的认识和标准尤为重要。 分型 1.急性鼻窦炎突发性出现鼻窦炎症状且病程少于12周。急性鼻窦炎在一年内可发生数次,但是在两次发作间期必须无症状。急性鼻窦炎主要是由感冒/急性病毒性感染所致,但急性病毒性鼻窦炎的病程一般少于10d,如果5d后症状加重,或症状持续超过10d,可诊断为继发病毒性急性鼻窦炎 在临床上,急性细菌性鼻窦炎(acute bacterial rhinosinusitis)主要是指患者出现以下症状,如脓性鼻涕(双侧多见),发热(38℃以上),血液检查时出现红细胞沉降率(ESR)和C-反应蛋白增高等。该病的发病率很低,有报道5%~13%患有急性病毒性鼻窦炎的儿童有可能继发细菌感染[4],而在成人中其发病率则更低。 2. 慢性鼻窦炎指症状持续超过12周的鼻窦炎。慢性鼻窦炎可分为慢性鼻窦炎伴发息肉和无伴发鼻息肉两个亚组。慢性鼻窦炎的病因比较复杂,除了常见致病原(病毒、细菌、真菌等),还有其他许多因素如基因(或遗传)、纤毛功能异常、细菌生物膜、骨炎、免疫功能低下或缺陷、哮喘、对阿司匹林高敏感、内分泌功能失调、过敏、解剖、环境和医源性(如既往不适当的药物和手术治疗)等。 鼻息肉和鼻窦炎一样,同属于鼻和鼻窦黏膜炎症性疾病。有些研究试图通过检测和分析鼻息肉及鼻窦炎黏膜中T细胞的功能,或炎症性标记物(如细胞因子、趋化因子和炎症性介质等)的改变来区分这两种疾病,但是到目前为止,从疾病的特征上还很难将鼻息肉从鼻窦炎中区分出来。所以目前的共识是将鼻息肉看作慢性鼻窦炎的一个亚型。但是,为什么鼻息肉只在一部分慢性鼻窦炎患者中发生且为何具有如此高的复发率还有待更深入的研究来阐明。 与鼻窦炎一样,鼻息肉的严重程度可分为轻、中、重度,根据(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进行区分。根据鼻内窥镜检查结果,鼻息肉的大小还可以分为以下四个类型:0,没有鼻息肉或息肉样变;1,鼻息肉仅出现在中鼻道内;2,鼻息肉已经延伸到中鼻道以外,但仅局限于下鼻甲上方的鼻腔内;3,鼻息肉已经延伸到鼻道底部。 3鼻窦炎诊断和治疗要点 3.1急性鼻窦炎 3.1.1诊断急性鼻窦炎可通过病史分析,尤其是主要症状发生和持续时间的分析来进行诊断。急性鼻窦炎通常发生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如病毒感染)之后,其鉴别诊断的重点在于区别其他类似疾病,如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变应性鼻炎(过敏性鼻炎)、口腔或牙源性疾病以及慢性面部疼痛综合征等。此外,对急性鼻窦炎所引发的严重并发症,如眶周水肿/脓肿和视觉障碍等应予以重视。 急性鼻窦炎的症状:指由鼻和鼻窦黏膜炎症反应引起的至少以下两个临床症状,如鼻塞,流鼻涕(前或后鼻孔),前额和(或)面部疼痛或胀痛,以及嗅觉功能减退或丧失等,其中鼻塞或流鼻涕是必不可少的症状之一。 急性鼻窦炎的体征:包括①鼻腔检查:是否出现鼻黏膜充血、水肿和脓性分泌物等;②口腔检查:是否出现后鼻孔脓涕;③注意排除牙源性感染。 急性鼻窦炎的常见并发症及体征:包括眶周水肿/充血,眼球移位,复视或视力下降,眼肌

轻微鼻窦炎的治疗方法

轻微鼻窦炎的治疗方法 1、儿童体质因素:如小儿抵抗力低,对外界适应能力差,对于 气候变化、冷暖失调这是很容易患上感冒,上呼吸道感染的,那么 若是后天营养不良,身体虚弱,就是在易在原发病基础上,并发鼻 窦炎症。 2、鼻腔疾病:如急性鼻炎、鼻中隔偏曲、中鼻甲肥大、变应性 鼻炎、鼻腔异物及肿瘤等,均可堵塞窦口鼻道复合体,阻碍鼻窦的 引流和通气引发鼻窦炎。 3、儿童扁桃体炎以及增殖体肥大:桃体炎以及增殖体肥大,都 易导致鼻塞,影响鼻腔、鼻窦生理功能,易诱发鼻窦炎。此外儿童 的鼻腔异物、外伤、腭裂、鼻后孔闭锁等,也是经常会导致儿童鼻 窦炎的。 4、全身抵抗力降低,如过度疲劳、受凉受湿、营养不良、维生 素缺乏,以及生活环境不良所致。 5、外伤:外伤也是很可能导致鼻窦炎的。这样的情况是复杂的,过程也是很多变的。但是,大家仍应当在生活中避免该诱发因素的 发生。 6、纤毛不动综合征。鼻腔黏膜上皮分布有大量纤毛,形成呼吸 道的黏液纤毛系统,来清除鼻腔的细菌、病毒、真菌以及污垢,保 证下呼吸道的清洁无菌,各种原因导致了纤毛活动障碍,可以间接 引发鼻窦炎。 7、呼吸道过敏。呼吸道过敏可以是全年性或季节性,可以引起 过敏性鼻炎,慢慢迁延成为慢性鼻窦炎。 8、胃食道返流。有部分小儿由于夜间睡眠过程中胃和食道入口 松弛,大量酸性胃液流入咽喉和鼻后部,腐蚀黏膜,引起慢性鼻炎。儿童慢性鼻窦炎常见的临床症状有稀薄、黏稠或脓性鼻涕,咳嗽,

持续或间隙性鼻塞,睡眠张口呼吸,耳部不适或反复发作性中耳炎等。 1、平时注意鼻腔卫生 2、注意擤涕方法,鼻塞多涕者,宜按塞一侧鼻孔,稍稍用力外擤,之后交替而擤,可防止內耳形成压力,使细菌跑到更深的地方,如 中耳腔内形成中耳炎 3、吸入热的蒸气,有助鼻窦通畅 4、喝杯热饮,可提供部分舒解 5、条件好的患者使用湿气机,可预防鼻腔及鼻窦干燥 6、多补充水分,可以稀释黏液,使鼻腔分泌物容易擤出 7、勿持续使用鼻腔喷药超过一周,否則会使症状延续或甚至病 情更糟,使用缩血管药物,帮助收缩血管,使空气流通顺畅,并减 轻鼻腔內的肿胀感 8、平时可常做鼻部按摩,以指腹擦磨疼痛的鼻窦,可促进新鮮 血液流至此处,缓解不适症状 9、用热毛巾覆盖眼睛及颧骨,可减轻或者消除鼻窦引起的头痛 等症状。 10、游泳时姿势要正确,尽量做到头部露出水面。 11、急性发作时,多加休息。卧室应明亮,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但要避免直接吹风及阳光直射。 12、遵医嘱及时用药,严禁烟、酒、辛辣食品 一、鼻炎大多是着凉感冒引起的,要加强体育锻炼,增强抵抗力,如晨跑、游泳、冷水浴、冷水洗脸等都可增强体质,提高人体对寒 冷的耐受力。

老中医治疗鼻窦炎药方和病例

老中医治疗鼻窦炎药方和病例 鼻窦炎传统名称为鼻渊、脑漏、脑渗、脑泻、流涕、脑砂、控脑砂、鼻颓、脑崩等。 凡先天性筛板或蝶窦骨缺损,颅前窝及颅中窝底骨折或手术外伤等,都可以有脑脊液从鼻中流出,但这与中医所称“脑漏”有本质区别。《素问·气厥论》的“胆移热于脑,则辛安鼻渊”和《素问·至真要大论》的“少阳之变,甚则入肺,咳而鼻渊”,是祖国文献中鼻窦炎的最早记述。《外科正宗》的“脑漏”,决非陈氏所撰,当时《景岳全书》中也用此名。 清·王士贞《香祖笔记》:“王安石常患偏头痛,神宗赐以禁方,用新萝卜取自然汁,入生龙脑少许,调匀,昂头滴入鼻窍,左痛则灌右鼻,右则反之。”由此判断王安石可能曾患过鼻窦炎。 慢性鼻窦炎 慢性鼻窦炎较急性为多见,其中多窦炎和全窦炎又较单发于一个鼻窦者为多见。单鼻窦炎中,上领窦炎最多见。 慢性鼻窦炎多因急性鼻窦炎不能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当及反复发作而 转化为慢性的。至于急性与慢性之间的分划界线,至今无明文规定。按临床上习惯,凡急性鼻窦炎超过4-6星期而不得告愈者,即成为慢性了。

[临床表现] 基本上类似于急性的所有一切症状,唯反复发作不休,缠绵难愈,但没有寒热等急性症状。急性发作时,其症状与急性鼻窦炎很相似,不过其程度较第一次急性发作时轻些,病程(指急性发作期)也较为短些。一般说来,大体上是: 分泌物特多:和急性的一样,也是主要症状之一。其质较急性的为稠厚,多呈黄绿色,粘液性或脓液性但以脓液性为主。但也有少数,质稀薄呈青白色。牙源性上领窦炎,则常有粪样恶臭味。 鼻阻塞:并不比急性的缓解,由于鼻粘膜肿胀和分泌物增多之故。而 且久病于肺经者,气必为之而虚,气以帅血,气虚则血滞而瘀,瘀留鼻甲则鼻甲肥大,瘀积不化则鼻甲之肿也无法收缩,所以长期呼吸不畅。 嗅觉减退或消失:因长期浊气蒸熏,清阳不升,致一片阴履笼罩,空 清之窍,早已不空不清。古训谓“虚以纳物”,故嗅觉出现不同程度的障碍。 头痛常有下列几个特点:①常有时间性和定位特点,且多为一侧性。若为双侧,必有一侧为重点。②疼痛不剧烈,属钝性疼痛。③疼痛在休息、安静、睡眠及滴过药、蒸汽吸入时鼻腔通气引流改善之后,即可缓解一些。在咳嗽、喷嚏、弯腰、低头、用力或突然转动头位时即加重。如吸烟、喝酒及情绪激动时,也可加重。

儿童急性鼻窦炎指南最新版

儿童急性感染性鼻-鼻窦炎诊疗临床实践指南 中国医师协会儿科医师分会儿童耳鼻咽喉专家委员会 急性感染性鼻-鼻窦炎是儿童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近年来研究表明儿童鼻-鼻窦炎与下呼吸道疾病关系密切,所以该病越来越得到儿科医师的重视。本指南参考国内和国外的相关文献[1-3],以及国内资深专家临床实践经验,并遵循“宜简不宜繁,宜粗不宜细”的原则,针对从事儿童耳鼻咽喉科及儿科医师而制定。本指南适用于18岁以下的儿童。 一.儿童急性感染性鼻-鼻窦炎定义 指鼻腔和鼻窦黏膜的感染包括病毒和/或细菌感染,其鼻部感染症状持续,但不超过12周;或脓涕伴发热(体温≥39℃)持续至少3天[4],排外其它因素(特别是下呼吸道感染)所导致的发热。 二、儿童急性感染性鼻-鼻窦炎诊断 (一)症状 主要症状:鼻塞、黏(脓)性鼻涕、、颜面部疼痛或头痛,严重时甚至伴发热。 症状特点:年龄越小则全身症状越明显,病毒性鼻部感染症状拟在第10天之内缓解,细菌性症状通常持续10天以上仍无改善。疾病初期可能出现严重症状包括脓涕伴高热(体温≥39℃)和头痛。 (二)体征

主要体征:鼻甲黏膜充血肿胀、鼻腔及鼻道有黏(脓)性分泌物、咽后壁淋巴组织增生并可见黏(脓)性分泌物附着、颜面部

鼻窦部位压痛。 (三)辅助检查 1. 鼻内镜检查:鼻内镜检查是诊断的重要手段,适用于任何年龄段的儿童。镜下可见下鼻腔黏膜充血与肿大,总鼻道、鼻底、后鼻孔及下鼻甲表面有黏/脓性分泌物,多来源于中鼻道或嗅裂,部分患者可见腺样体增大。 2. 鼻窦CT扫描:CT扫描显示窦口鼻道复合体或鼻窦黏膜病变,可见密度增高,有以下情况者可考虑检查[5-6]: ①有颅内、眶内或软组织脓肿等并发症征象者; ②足量抗生素按疗程治疗效果不佳者; ③反复发作者; ④怀疑有良性和恶性新生物。 3. 病原菌检测:诊断急性细菌性鼻窦炎的金标准是鼻窦中菌群浓度≥10000 单位/ml,然而此微生物样本提取需窦腔穿刺在儿童临床缺乏可操作性,不易作为儿童鼻-鼻窦炎的常规检查手段,但有下列情况需行细菌学检查[7]: ①病情严重,甚至出现中毒症状; ②抗生素治疗48-72小时仍无改善者; ③有免疫缺陷者; ④出现眶内或颅内并发症者。 三.儿童急性感染性鼻-鼻窦炎治疗 (一)抗菌药物 抗菌药物在儿童中应用主要针对细菌感染或继发细菌感染引起的急性鼻-鼻窦炎,其最常见的致病菌为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和卡他莫拉菌。根据国内外文献报道及临床实践经验,对此疾病选用最敏感的抗生素为阿莫西林-克拉维

收集的几种治鼻炎的方子

收集的几种治鼻炎的方子 1。鹅不食草白芷治鼻炎 处方组成--鹅不食草30克,白芷2克,羌活15克,菊花12克,冰片5克。用法用量;研粗末,倒人洗净的空葡萄糖瓶内,加开水,待瓶内放出蒸汽时将患者鼻孔对准瓶口吸人蒸汽。每日2次,连用3~5天。 病例验证,用此方治疗急性鼻炎69例,其中治愈51例,好转15例,无效3例,有效率为95.7%。 关于鹅不食草的得名,还有一个传说: 从前,有一个农家的孩子,自幼患鼻炎,长年鼻塞流黄脓鼻涕,臭哄哄的。孩子家里养有一群鹅。一天,他赶着鹅群到一个山边的地方吃草。饿坏了的鹅群见草就吃,惟独有一种又鲜又嫩的青草,鹅群却一口都不吃。小孩用竹竿把鹅群赶到草旁,鹅群只低头闻闻,又跑开了。小孩心里好奇,拔一株草用鼻子闻了一会,忽然打了几个喷嚏,鼻子顿时也开通了。后来,他再不流浓臭鼻涕了。同村还有几个患鼻炎的孩子,也用这种青草塞鼻,都很快治愈了。从此,这种草的药用功效逐渐流传开。因为鹅不肯吃这种草,人们就给它取名“鹅不食草”。 治疗鼻炎 包括急性鼻炎、慢性单纯性鼻炎、肥厚性鼻炎、变态反应性鼻炎等。大多数病例用药后头痛、鼻塞等症状消失或减轻。用法:将鹅不食草研成细粉

吸入鼻孔,每日数次;或用棉花浸湿拧干后,包药粉少许,卷成细条塞鼻,20~30分钟后取出,每日1次;或制成油膏纱条,放置鼻腔内,1小时后取出。用药后除初起有喷嚏、流泪与流鼻涕外,余无不良反应。 2,巧用葱白治鼻炎 鼻炎虽不是什么大病,但常常鼻塞、流鼻涕,也会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带来诸多不便。长期吃药不但对身体有害而且疗效不甚理想。我也曾是个鼻炎患者,数年来饱受其苦,一直在进行治疗,吃了很多药,疗效并不好,为此一直很苦恼。 几年前我偶得一民间土方,方便易行且无副作用,用这个方子终于治好了我的鼻炎。现在我将它提供给广大鼻炎患者,大家不妨一试。 治疗的药材十分常见,就是我们平时做菜用的葱。具体制作方法是:新鲜生葱,洗净,取葱白,捣烂,放几小团指甲盖大小的药棉浸葱汁备用。治疗时先用棉签沾淡盐水清洁鼻孔,然后将浸了葱汁的小棉花团塞入鼻孔内,保持数分钟,一开始感到刺鼻,渐渐会失去刺激性,当效力消失后再换新棉团。 每次如此塞半小时至一小时左右。一天两三次,为方便可多备些葱汁,用保鲜膜密封,有空就做,治疗同时可做其它事,一点儿也不影响正常的生活,方便得很。 就我自己的实践来说,这个土方对急性鼻炎疗效最好。我患急性鼻炎近半年,用这个土方只治了一个星期就有明显好转。之后,每逢感冒就用这个

治疗各种鼻炎、鼻窦炎、过敏性鼻炎的17种偏方

1、盐水洗鼻治好我的鼻炎 我患鼻炎多年,久治不愈,已丧失治愈的信心。去年偶得一方:配制盐水(100毫升瓶内放食盐两匙,开水稀释),用牙签卷上棉球蘸盐水洗鼻孔,然后把药棉暂留鼻孔内,此时或头上仰或身平躺,用食指和拇指按鼻两侧,并用力吸吮,使棉球上饱蘸的盐水流入鼻腔内,再流入咽喉部。开始时感到鼻内辛辣难忍,几次即适应,也可先用淡些的盐水洗逐渐加浓,使鼻腔慢慢适应。我坚持早晚各洗鼻一次,一个多月后,鼻腔畅通,嗅觉灵敏,多年的鼻炎治好了。 2、槐花蜜可治萎缩性鼻炎 一同事被诊断为萎缩性鼻炎,她自创一法治疗效果显著。每天早晚洗脸时,用小手指蘸流动的自来水在鼻孔内清洗,清除鼻腔内的结痂和分泌物,充分暴露鼻粘膜后,用棉签或手指蘸市售的槐花蜜均匀地涂在鼻腔患处。她坚持自己治疗两个多月,鼻腔已不痛痒,无结疝样分泌物,嗅觉也基本恢复正常。 3、大蒜治鼻炎 我患鼻炎,经多年医治,无明显效果。时好时患。经中医大夫介绍一方治愈,后介绍给多人用此方都有明显效果。将大蒜一瓣捣烂,用干净的豆包布包好,挤压出蒜汁滴入每个鼻子孔内两滴(当时刺激的很痛)再用手压几下鼻扇使其鼻孔内都能粘敷到蒜汁,轻者一次,重者二次即愈(编者注:大蒜刺激性强,请从微量试起;大蒜过敏者禁用)。 4、丝瓜藤治副鼻窦炎 我是位副鼻窦炎患者,曾采用多种方法治疗效果不佳。后偶得一方,取得较好疗效。方法是:找老丝瓜藤数米,晒于,切成细段,再放在瓦上焙至半焦(千万别糊了),然后在面板上,研成碎面,装入瓶中备用。使用时,把鼻腔中的鼻涕清干净,用干净棉球擦一遍鼻腔,再用细塑料管(如喝酸奶用的小管就行),让家人帮助把丝瓜藤粉吹入鼻腔,再用干棉球塞住鼻孔。此法最好在晚上临睡前应用。连续数日可治愈。 5、冷水治鼻炎 1975年我得了鼻窦炎,很严重。两天一瓶滴鼻净还不够,只要停药,鼻孔立刻不通气。长时间治不好。这时一位张大夫说了一个偏方:洗脸不用热水,用冷水,用手心盛自来水管放出来的冷水,捂在鼻子上,把冷水吸进鼻孔里,而后擤出来,再盛水吸进去,再擤出来,连续几次,每天坚持。我用这个冷水疗法10天,鼻窦炎好了。这20多年,我用冷水疗法从未间断,鼻窦炎至今也没有再犯。

临床诊疗指南·耳鼻喉科分册

临床诊疗指南 耳鼻喉科 香格里拉协和医院 二0一九年十月

前言 随着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和其他高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推动了临床医疗事业日新月异的向前发展。但由于人类疾病纷繁复杂,病人的病情千变万化,探求疾病预防、诊断、治疗、转归、康复的规律,是广大医务人员任重道远的责任。因此,医务人员必须具备全面的医学理论知识、熟练的医疗技术操作能力、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和良好的医德、不断更新知识和技术,提高临床诊断治疗水平,才能适应现代临床医疗技术发展的需要。 为规范我院临床各科室医务人员的执业行为,不断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根据上级的要求,参照各级卫生行政部门、专业学术团体制定的《诊疗指南》与《操作规范》。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相关专业主要病种的《临床诊疗指南》及各项诊疗操作的《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希望相关专业科室的的医务人员在临床实践中认真学习、领会及应用,为人民群众提高更高质量的临床医疗服务。 由于时间仓促,《临床诊疗指南》及《临床技术操作规范》仍存在不尽完善之处,但相信随着医院的持续发展,本书将进一步充实和完善。 香格里拉协和医院 2019年10月

目录 第一章鼻科学 (1) 第一节鼻骨骨折 (1) 第二节脑脊液鼻漏 (1) 第三节鼻前庭炎 (2) 第四节鼻疖 (3) 第五节急性鼻炎 (3) 第六节慢性单纯性鼻炎 (4) 第七节慢性肥厚性鼻炎 (4) 第八节萎缩性鼻炎 (5) 第九节变应性鼻炎 (6) 第十节鼻硬结病 (7) 第十一节鼻结核 (8) 第十二节急性鼻窦炎 (8) 第十三节慢性鼻窦炎 (9) 第十四节鼻息肉 (10) 第十五节鼻腔异物 (11) 第十六节鼻中隔偏曲 (11) 第十七节鼻出血 (12) 第十八节鼻腔和鼻窦良性肿瘤 (13) 第十九节鼻腔、鼻窦恶性肿瘤 (13) 第二十节鼻恶性肉芽肿 (14) 第二十一节鼻前庭囊肿 (15) 第二十二节鼻窦粘液囊肿及牙源性上颌窦囊肿 (16) 第二章咽科学 (17) 第一节急性扁桃体炎 (17) 第二节慢性扁桃体炎 (18) 第三节腺样体肥大 (20) 第四节扁桃体周脓肿 (21) 第五节鼻咽血管纤维瘤 (22)

鼻窦炎指南

慢性鼻-鼻窦炎诊断和治疗指南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委会 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会鼻科学组 由于慢性鼻-鼻窦炎(也称慢性鼻窦炎,Chronic RhinoSinusitis, CRS)的病因学和发病机制等方面的研究结论尚不十分清晰,在诊断定义、分型及选择治疗方案等方面尚存有争议。近年来,以欧美为主的学者们相继组织制定了一系列有关鼻-鼻窦炎诊疗方面的指导性文件[1-3]。这些指导性文件的出台,反映了各国学者们对慢性鼻-鼻窦炎诊疗研究的重视。1997 年制定的海口标准[4]对我国开展鼻内镜外科手术、评价手术后疗效、进行学术交流等均起到了有益的促进作用。为尽可能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与国际通行惯例接轨,制定、修改并不断完善适合国情的慢性鼻-鼻窦炎诊疗指南是十分必要的。 我国慢性鼻-鼻窦炎诊断和治疗指南起草过程中参照了国际现有指南性文件,并基于我国国情特点,遵循了“宜简不宜繁,宜粗不宜细”的原则,同时兼顾了我国现行医疗制度及具有临床可操作性的实际情况。为了使本指南更科学、合理和具有实用性,编辑部还组织了专家在全国部分城市巡讲,充分征求了各地同道们的意见,使之趋于完善。本指南适用于成人慢性鼻-鼻窦炎。 临床定义 慢性鼻-鼻窦炎是指鼻腔和鼻窦黏膜的慢性炎症,鼻部症状持续超过12周,症状未完全缓解甚至加重。 临床分类 1、慢性鼻-鼻窦炎(不伴鼻息肉) 2、慢性鼻-鼻窦炎(伴有鼻息肉) 注:鼻息肉发生机制至今不清,研究显示,鼻息肉有其相对独立的特征。因此,本指南的分类并不意味着慢性鼻-鼻窦炎与鼻息肉在发展阶段上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 诊断 一、症状 1、主要症状:鼻塞,黏性、脓性鼻涕。 2、次要症状:头面部胀痛,嗅觉减退或丧失。 诊断时以上述两种或两种以上相关症状为依据,其中主要症状中的鼻塞,黏性、脓性鼻涕必具其一。 二、检查 1、鼻腔检查:来源于中鼻道、嗅裂的黏脓性分泌物,中鼻道黏膜充血、水肿或有鼻息肉。 2、影像学检查:CT扫描显示窦口鼻道复合体或鼻道黏膜病变。 三、病情严重度判定 按照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scale, VAS)将病情分为:轻度0~3,中度﹥3~7,重度 ﹥7~10。见图1。

小孩鼻窦炎的最佳治疗方法

小孩鼻窦炎的最佳治疗方法 小孩鼻窦炎是耳鼻喉科的常见病,多表现为鼻堵、流脓涕、头痛等,那么,有什么治疗方法吗?接下来,就和大家分享小孩鼻窦炎的最佳治疗方法,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1、全身症状:常在急性鼻炎病程中患侧症状加重,继而出现畏寒发热、周身不适、精神不振、食欲减退等,以急性牙源性上颌窦炎的全身症状较剧。儿童发热较高,严重者可发生抽搐、呕吐和腹泻等全身症状。 2、局部症状: ①鼻阻塞:因鼻粘膜充血肿胀和分泌物积存,可出现患侧持续性鼻塞。 ②脓涕:患侧鼻内有较多的粘脓性或脓性分泌物擤出,初起时涕中可能带少许血液,牙源性上颌窦炎者脓涕有臭味。 ③局部疼痛和头痛:急性鼻窦炎除发炎导致鼻部疼痛外常伴有较剧烈的头痛,这是由于窦腔粘膜肿胀和分泌物潴留压迫或分泌物排空后负压引发,刺激三叉神经末梢而引起。急性鼻窦炎疼痛有其时间和部位的规律性。前组鼻窦接近头颅表面,其头痛多在前额、内眦及面颊部,后组鼻窦在头颅深处,其头痛多在头顶部、后枕部。急性上颌窦炎:常前额部、面颊部或上列磨牙痛,晨起轻,午后重。 急性额窦炎晨起前额部巨痛,渐渐加重,午后减轻,至晚间全部

消失。筛窦炎多头痛较轻,局限于内眦或鼻根部,也可能放射至头顶部。蝶窦炎表现为眼球深处疼痛,可放射到头顶部,还可出现早晨轻、午后重的枕部头痛。但是有些人的疼痛症状不典型,无法单纯根据头痛的特点来确定受累的鼻窦。 ④嗅觉下降。 小孩鼻窦炎的最佳治疗方法(一)全身治疗 1.如有发热、全身不适时应注意休息,多饮水,进高营养流质饮食,避免用力擤鼻,对症处理。使用抗生素的原则是有效、足量、足疗程。首选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也可根据细菌培养药敏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积极抗感染的同时可辅以中药治疗。 2.全身应用广谱抗生素,这是最重要的治疗方法。应用要足量,尤其是对急性额窦炎,首选青霉素类抗生素,如出现耐药或效果不好,可根据鼻腔分泌物培养细菌及药敏结果选择抗生素。 (二)局部治疗 1.鼻内用药 主要使用鼻内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可以抑制病原微生物在鼻黏膜的植入与定植,有效抗感染、消除水肿,对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素轴的功能无抑制作用。不宜长期连续使用鼻内血管收缩剂,尤其是青少年和儿童更为不宜,鼻内血管收缩剂会造成鼻腔黏膜鳞状上皮化生,严重破坏鼻黏膜的纤毛活性和输送功能,成年后难以治愈的肥厚性鼻炎、慢性鼻窦炎、长期伴有脓性鼻涕的鼻黏膜炎与儿童时期滥用鼻内血管收缩剂直接有关。临床使用鼻腔内血管收缩剂应该只限于鼻腔检

急慢性鼻窦炎的中医治疗

急慢性鼻窦炎的中医治疗 (谭敬书、李凡成、徐绍勤经验) 西医认为本病是鼻窦黏膜的化脓性炎症,有急、慢性之分。中医称鼻渊(急性鼻渊、慢性鼻渊),或称脑漏、脑崩、脑渗、脑泻等。 古代文献中,《内经》最早述及本病。如《素问·气厥论》说:“胆移热于脑,则辛頞鼻渊。鼻渊者,浊涕下不止也。”又《素问·至真要大论》说:“少阴之复,懊热内作......甚则入肺,咳而鼻渊。”指出了胆、肺之热可致鼻渊。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卷四说:“鼻流浊涕,是脑受风热。”陈实功《外科正宗》卷四说:“脑漏者,又名鼻渊,总因风寒凝入脑户,与太阳湿热交蒸乃成。”指出了风寒、风热、湿热是鼻渊发病的原因。张介宾《景岳全书》卷二十七谓:“其有脑泻既多,伤其髓海,则气虚于上,多见头脑隐痛及眩运不宁等症。此非补阳不可,宜十全大补汤、补中益气汤之类主之。”清代,陈士铎《辨证录》卷三说:“夫脑漏者,即鼻渊也,原有寒、热二症,不止胆热而成也......盖涕臭者热也,涕清而不臭者寒也。热属实热,寒属虚寒。兹但流清涕而不腥臭,正虚寒之病也。”许克昌《外科证治全书》卷二说:“鼻流浊涕,经年累月不止,当别寒热......涕清不臭觉腥者,属虚寒,用八味地黄丸加川芎、升麻、苍耳子,所以用肾药者,脑属肾也。”指出了鼻渊属虚寒的病机证治。费伯雄《医醇賸义》卷二说:“脑漏者,鼻如渊泉涓涓流涕,致病有三:曰风也、火也、寒也。”概括了前人对鼻渊病因的认识。 辨证论治: 1、肺经热邪,宜清肺通窍鼻为肺之外窍,热邪蕴积于肺,常上灼鼻窍而为涕为渊。《素问·至真要大论》说:“少阴之复,懊热内作......甚则入肺,咳而鼻渊。”肺热熏灼窦窍而成鼻渊病机主要有三,治亦有别。 一为风热袭表,客于肺卫,治当辛散风热,可以苍耳子散合银翘散加减,常用药物,苍耳子、白芷、辛夷、黄芩、桑白皮、赤芍药、连翘、荆芥各10g,金银花、天花粉各15g,薄荷、甘草各6g。二为风邪中人,多来疾去速,且易化热化火,故较多见的为风去而肺热壅盛。风寒犯表亦常从火化,郁伏于肺。当视火热之微甚,选用《医宗金鉴》之黄芩汤。常用药物,黄芩、栀子、桑白皮、知母、天花粉各12g,赤芍药12g,连翘、白芷、桔梗各10g,甘草各6g。或在麻杏石甘汤重用石膏基础上,并入苍耳子、辛夷、黄芩、鱼腥草、芦根等清肺泻热,通窍排脓。三为病久肺气已虚,而热邪未清,病者具肺气虚的表现,然鼻涕黄黏缠绵,鼻黏膜红,应益气与清热并举,以《永类钤方》之补肺汤加减,清补兼施,此时切忌大剂苦寒清泻或骤用温补,以免犯虚虚实实之戒。常用药物,党参12g,当归6g,生黄芪20g,白芷、紫菀、桑白皮、黄芩各10g,鱼腥草、芦根各12g。 2、胃火上炎,重清泻阳明鼻渊之急者多缘于火热,有肺、胆、胃热之分。阳明胃热蒸灼窦窍而成鼻渊,局部可见涕黄浊量多,鼻塞甚,嗅觉差,鼻甲肿胀,黏膜深红而干,头痛明显,鼻窦相应部位有叩、压痛或红肿。全身常具发热,口渴引饮,口臭,牙龈红肿,便秘、尿赤等症。明·张三锡《医学准绳六要》谓:“浊涕如渊,《内经》谓胆移热于脑,则辛頞鼻渊,要皆阳明伏火所致”;明·张介宾《景岳全书》说,鼻之“经络所致,专属阳明”。诸经之

慢性鼻窦炎的诊断和护理学

慢性鼻窦炎的诊断和护理 【临床表现】 (一)全身症状:慢性鼻窦炎者的全身症状多不明显或较轻,可有头昏、易倦、精神抑郁、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现象。 (二)局部症状: 1.鼻阻塞:慢性鼻窦炎者亦常见鼻阻塞,多因慢性炎症引起的粘膜肥厚,鼻甲肥大,鼻内分泌物过多和或伴有息肉形成阻塞通气所致。(配图) 2.流涕:注意流涕的性质和量的多少,慢性鼻窦炎时分泌物较粘稠,色黄或灰白色,可呈团块状,亦常有腥臭味。牙源性上颌窦炎时,脓涕多带腐臭味。(配图) 3.嗅觉减退或缺失,嗅区粘膜炎性变,或形成息肉,或脓性分泌物积蓄于嗅裂等为常见诱因,注意嗅觉减退的时间和严重程度,完全的的嗅觉丧失多为如嗅区粘膜长期炎性变引起。 4.头面部疼痛:慢性鼻窦炎者头痛多不明显,仅有局部钝痛及闷胀感,疼痛时间及部位多较固定; 其中主要症状是指鼻阻塞和流涕,次要症状是指头面部胀痛、嗅觉减退或丧失。 【诊断】

上述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相关症状为依据,其中主要症状中的鼻阻塞和流涕必具其一,以及鼻内镜检查可见鼻息肉和/或中鼻道脓性分泌物和/或以中鼻道为主的水肿/黏膜阻塞; 和/或CT改变: 窦口鼻道复合体/鼻窦内的黏膜改变。 (一)典型症状: 详细询问病史,了解如鼻塞性质,流涕多少、颜色如何、有无异味,头痛部位、疼痛时间、嗅觉减退的程度和规律。 (二)检查 常规使用前鼻镜和鼻内镜检查,可见到以下病变: 来源于中鼻道、嗅裂的粘脓性分泌物,中鼻道粘膜充血水肿,同时应注意观察鼻甲肿胀或肥厚的程度,有无局部解剖变异。 (三)影像学检查 CT检查是诊断鼻窦炎最直接和准确的方法,可以显示病变鼻窦的位置、范围、解剖学致病因素、鼻腔鼻窦粘膜病变程度。 【治疗】 (一)治疗原则: 1.控制感染和变态反应因素导致的鼻腔鼻窦粘膜炎症。 2.改善鼻腔鼻窦的通气、引流。 3.病变轻者、非慢性鼻窦炎者及不伴有解剖畸形者,采用药物治疗(包括全身和局部药物治疗)即可取得较好疗

慢性鼻-鼻窦炎诊断和治疗指南

慢性鼻-鼻窦炎诊断和治疗指南 瑞安市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 慢性鼻-鼻窦炎(chronic rhinosinusitis,CRS)是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常见病,是鼻窦及鼻腔的慢性炎性疾病。其发病与许多因素有关,病理生理学机制复杂,诊断和治疗对临床医师具有挑战性。为提 高慢性鼻.鼻窦炎的诊断准确性和治疗水平,1995年,我国鼻科学者制订了“广州标准”u]。尽管当时对其病因和发病机制的认识远不及今天,但应该说,“广州标准”(1995)以及后来在此基础上制订的“海口标准”(1997)怛J,对起步不久的我国鼻内镜外科技术的规范化应用都具有重要的引导意义。随着对慢性鼻一鼻窦炎病理本质认识的加深,在过去10年里,国外已发表多种版本的诊疗指南(guideline)、共识文件(consensus document)或意见书(position paper)。本刊编委会和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鼻科学组的专家根据国内临床实践的需要,并结合国外近年的发展趋势,于2008年制订了“慢性鼻.鼻窦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08年,南昌)”【3 J,至今已有4年多时间。在此期间,由于科学研究的深入、临床经验的积累以及实践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经本刊编委会组织专家多次进行讨论,并参考国外最新进展认为有必要对2008年版诊疗指南中的部分内容进行修订和更新,以期更好地适应我国国情和临床需要,进一步提高我国慢性鼻一鼻窦炎的诊断和治疗水平。 临床定义 慢性鼻一鼻窦炎是指鼻窦与鼻腔黏膜的慢性炎症,病程超过12周。 临床分类 慢性鼻一鼻窦炎临床可以分为两型:(1)慢性鼻.鼻窦炎不伴鼻息肉(chronic rhinosinusitis without nasal polyps,CRSsNP);(2)慢性鼻一鼻窦炎伴有鼻息肉(chronic rhinosinusitis with nasal polyps,CRSwNP)。 诊断 一、症状 1.主要症状:鼻塞,黏性或黏脓性鼻涕。 2.次要症状:头面部胀痛,嗅觉减退或丧失。诊断时以上述两种或两种以上相关症状为依据,其中主要症状中的鼻塞、黏性或黏脓性鼻涕必具其一。 二、检查 1.鼻内镜检查:来源于中鼻道、嗅裂的黏性或黏脓性分泌物,鼻黏膜充血、水肿或有息肉。 2.影像学检查:鼻窦CT扫描显示窦口鼻道复合体和(或)鼻窦黏膜炎性病变。诊断时依据临床症状、鼻内镜检查和(或)鼻窦CT扫描结果进行。对儿童慢性鼻.鼻窦炎诊断时应严格掌握CT扫描的指征。 三、病情评估 对患者病情作整体评估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查找病因和诱发因素、判断病变类型、范围及严重程度,并据此选择恰当的治疗方式,以及对治疗效果和预后进行评估。这类评估方法比较多,有些也比较复杂,临床上可结合评估目的和实际情况采取必要的方法。 1.主观病情评估: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isualanalogue scale,VAS)。按照VAS评分将病情分为:轻度0—3;中度>3~7;重度>7—10。若VAS>5,则表示患者的生活质量受到影响。也可采用鼻腔鼻窦结局测试-20(sino —nasal outcome test-20,SNOT_20)量表。 2.客观病情评估:常用方法有:(1)对鼻腔和鼻窦解剖学变异的评价。(2)对感染和变应性因素的评价。(3)对伴发疾病与慢性鼻.鼻窦炎相互关联的评价。(4)对病变范围的评价:是评估病情严重程度的一项重要内容,主要根据鼻窦CT扫描来评定,推荐使用Lund-Mackay评分法。“海口标准”(1997)中的CRSsNP(I型)和CRSwNP(II型和Ⅲ型)也可以作为对慢性鼻一鼻窦炎分型和病变范围评定的一种方法‘2l。(5)鼻内镜检查量化评估,采用Lund—Kennedy评分法 药物治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