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生物选修课时作业:- 生态工程的实例和发展前景

人教版生物选修课时作业:- 生态工程的实例和发展前景
人教版生物选修课时作业:- 生态工程的实例和发展前景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下列关于自然保护区和可持续发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A.禁止对自然资源的开发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B.迁地保护将为濒临灭绝的生物提供生存的最后机会

C.自然保护区要立法、执法和宣传教育并举

D.建立自然保护区是自然保护的最好办法

解析:强调保护生物多样性,并不意味着禁止开发和利用,只是反对盲目地、掠夺式地开发和利用。如保护森林生态系统,并不是完全禁止采伐树木,相反,适时地、有计划地进行合理的采伐,不仅能获得林木产品,而且有利于森林生态系统的更新。

2.小流域综合治理生态工程不能解决的问题是(D)

A.防止区域内水土流失

B.有利于保存土壤的氮、磷、钾等养分

C.使土地优化利用

D.解决长期干旱无雨

解析:小流域综合治理生态工程,能解决如①防止区域内水土流失,②保存土壤内的氮、磷、钾等养分,③优化土地利用等问题。但小流域综合治理无法解决一些宏观问题(如干旱无雨)。

3.下列关于小流域综合治理生态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B)

A.该工程的主要目的是治理小流域的水土流失问题

B.该生态工程运用了整体性原理、协调与平衡原理、物质循环再生原理以及工程学原理

C.该生态工程针对不同的地形采取不同的措施

D.该生态工程做到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相统一

解析:小流域水土流失比较严重,因此小流域治理模式,是应用生态工程的整体性原理、协调与平衡原理,以及工程学等原理,通过保土蓄水、耕作措施、林草措施等工程和生物措施,控制土壤侵蚀的。

4.某草原牧区,在进行草场建设时,既注重不同牧草种类的搭配种植,又对单位面积内的放牧量作了一定控制。这种做法体现了(C)

A.实行“循环经济”的原则

B.低消耗、多效益原则

C.遵循物种多样性和协调与平衡原理

D.建立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系统

解析:理解生态工程基本原理是解题关键。物种多样性和协调与平衡原理都是生态工程建设中应当遵循的原理。进行牧区草场建设时,既要考虑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复杂性,又要考虑生物与环境的协调平衡。

5.下图是一个农业生态系统模式图,关于该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C)

A.微生物也能利用农作物通过光合作用储存的能量

B.沼气池中的微生物也是该生态系统的分解者

C.沼渣、沼液作为肥料还田,使能量能够循环利用

D.多途径利用农作物可提高该系统的能量利用效率

解析:本题考查了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式及功能。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是由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四部分构成,在沼气池中,微生物分解光合作用储存在农作物中的有机物,产生可燃气体,属于分解者;多途径利用农作物可以将农作物中的能量多次利用,将废物变为生产新产品的原料,提高了能量的利用效率;生态系统中,物质是可以循环利用的,而能量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

6.会仙湿地是目前广西湖泊类型湿地中最大的一片湿地,也是广西热带、亚热带岩溶峰林地貌中最具研究价值的典型喀斯特岩溶湿地,但是,

随着水葫芦、福寿螺等外来物种的入侵,会仙湿地的生物多样性锐减和生境退化严重,加上周边村民不断围垦以及全球气候变暖,湿地退化严重,引起环保专家对会仙自然环境的关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B) A.湿地的破坏不会影响该生态系统中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B.负反馈调节是湿地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C.会仙湿地群落的物种丰富度会长时间保持不变

D.会仙湿地生态系统如果遭受严重破坏,物种会大量减少,恢复力稳定性降低

解析:理解生态系统多样性价值是解题关键。生态系统的间接价值是指对生态系统起调节功能的价值,题干所述的现象影响生态系统多样性的间接价值。负反馈调节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群落中物种数量的多少称为物种丰富度,水葫芦、福寿螺等外来物种的入侵,导致会仙湿地的生物多样性锐减,物种丰富度下降。恢复力稳定性与生态系统的组分、食物网的复杂程度有关,生态系统的组分和食物网越复杂,恢复力稳定性越小,抵抗力稳定性越强。

二、非选择题(共32分)

7.(16分)下图为矿区生态恢复工程流程图,请据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该生态恢复工程中,①②分别指工程机械措施和制造表土、压实措施。

(2)恢复植被的措施是植树和种草,那是否可以种植农作物,以获得农产品?为什么?

不可以。因为矿区土壤条件恶劣,不适宜农作物的生长。

(3)该生态工程所遵循的主要原理:物种多样性原理、协调和平衡原理、整体性原理。

解析:结合图示分析,矿区废弃地的生态恢复关键要做的就是植被的恢复,以及为植被恢复所必需的土壤微生物群落的重建。但是废弃地的水分状况、养分都是很差的,条件恶劣,所以首先要做的就是通过机械方法压实土地,人工制造表土,然后才可以植树、种草。恶劣的环境不适宜农作物的生长,因此代之以适应性强、耐旱的灌木、草和树。在该生态工程中植树、种草要多样化,不可以只种植单一品种,而且植树、种草所选的品种一定要适合当地的环境,要综合考虑矿区的实际情况。

8.(16分)如图为新农村综合发展生态工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该工程主要运用了生态工程的哪些基本原理?

物质循环再生原理、整体性原理、物种多样性原理。

(2)这一生态工程的结构和功能有哪些特点?

以沼气工程为核心,农、林、牧、副、渔各业全面发展,增加了劳动力就业机会,促进了经济发展,降低了环境污染,促进了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3)蓝绿萍的代谢类型是自养需氧型,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是生产者。

解析:(1)新农村综合发展生态工程是以沼气工程为中心的物质多级循环利用工程。作物秸秆用来生产食用菌和饲料;饲料喂养畜禽;人、畜粪

尿作为原料生产沼气;沼液用于水产养殖业;沼渣为蔬菜施肥和喂养畜禽,从而达到了物质利用的良性循环,缓解了农村“三料”的缺乏问题,提高了土地产出水平;同时一些加工品和农产品可以输出到市场出售。因此该生态工程主要运用了物质循环再生原理、整体性原理和物种多样性原理。

(2)该生态工程以沼气工程为核心,农、林、牧、副、渔各业全面发展,增加了劳动力就业机会,促进了经济发展;同时又降低了环境污染,促进了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3)蓝绿萍的代谢类型是自养需氧型,属于生产者。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