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题中计算题参考答案

复习题中计算题参考答案
复习题中计算题参考答案

计算题实例及标准答案

一、采用氧化钛作为外源指示剂测定某饲粮的赖氨酸消化率:已知该饲粮干物质中赖氨酸含量为1.1%,生长猪采食该饲粮后回肠食糜中干物质中赖氨酸含量为0.8%,与此同时测得饲粮和粪干物质中氧化钛含量分别为0.1%和0.4%,请计算该饲料的赖氨酸回肠表观消化率。标准答案及评分标准:

该饲料的赖氨酸回肠表观消化率D=

100%-[饲粮指示剂含量/食糜指示剂含量*食糜赖氨酸含量/饲粮赖氨酸含量]*100%

=100%-(0.1/0.4*0.8/1.1)

=100%-18.2%

=81.8%

所以该饲料的赖氨酸回肠表观消化率为81.8%。

二、某研究生想测定某饲料的猪消化能含量,他计划采用盐酸不溶灰分内源指示剂法。他已经测得以下数据,该饲料和粪中的总能含量分别为17.2MJ/kg和6.8 MJ/kg,饲料和粪中酸不溶灰分的含量分别为2.5%和6.1%,请计算该饲料的猪消化能含量。

标准答案及评分标准:

1)猪对该饲料的总能消化率D(%)

=100%-(饲料酸不溶灰分含量/粪酸不溶灰分含量)*(粪总能含量/饲料总能含量)

=100%-(2.5/6.1)*(6.8/17.2)

=100%-16.2%

=83.8%

2)该饲料的猪消化能含量=饲料总能含量*消化率

=17.2*83.8%

=14.4MJ/kg

所以该饲料的猪消化能含量为14.4MJ/kg。

三、某研究生计划测定海兰蛋鸡对虾粉(一种非常规饲料原料)的蛋氨酸利用率,由于担心其中的盐分太高影响采食量,所以决定采用间接法。他分别配制了基础日粮和混合日粮饲喂成年海兰公鸡,基础日粮和虾粉的蛋氨酸含量分别是0.30%和1.50%,虾粉在混合日

粮中的混入比例为10%,测得原始数据如下表所示。请帮助他求出海兰蛋鸡对虾粉的粗蛋白质利用率(要求有计算过程和必要的文字说明)。

标准答案及评分标准:

1)基础日粮蛋氨酸利用率B=(100*0.30%-200*0.03%)/(100*0.30%)*100%

=80%

2)混合日粮蛋氨酸含量M=(90%*0.30%+10%*1.50%)=0.42%

3)混合日粮蛋氨酸利用率A=(100*0.42%-250*0.03%)/(100*0.42%)*100%

=82.1%

4)虾粉的蛋氨酸占混合日粮蛋氨酸含量比例F=(10%*1.50%)/0.42%=35.7%

5)海兰蛋鸡对虾粉的蛋氨酸利用率D=(A-B)/F+B

=(82.1%-80%)/35.7%+80%

=86.0%

海兰蛋鸡对虾粉的粗蛋白质利用率为86.0%。

备注:采用列方程等计算方式,参照本评分标准酌情给分。

四、采用析因法计算蛋鸡的代谢能需要量:已知蛋鸡维持代谢的代谢能需要按每公斤代谢体重(W0.75)460KJ计算;每克鸡蛋含净能6.7 kJ,代谢能用于产蛋的效率为0.80。计算产蛋率为90%,蛋重56g,体重1.5kg, 日增重为0的笼养蛋鸡在21℃时的维持代谢能需要、产蛋代谢能需要和总的代谢能需要量?并加以必要的文字说明。

标准答案及评分标准:

1)笼养蛋鸡在21℃时,处于适宜温度,不需要考虑体温调节和活动量带来的额外能量消耗,所以维持代谢的代谢能需要=460×W0.75=460×1.50.75=623.5KJ/d

2) 产蛋代谢能需要=56×90%×6.7/0.80=422.1 KJ/d

3) 日增重为0,所以增重的代谢能需要为0,

4)总的代谢能需要量=623.5+422.1=1045.6 KJ/d

5) 该蛋鸡每天的维持代谢能需要、产蛋代谢能需要和总的代谢能需要量分别为623.5KJ/d、

422.1 KJ/d和1045.6 KJ/d。

五、采用析因法计算蛋鸡的粗蛋白质需要量:成年产蛋家禽维持净蛋白需要为每千克代谢体

重1.70g/d左右。饲料粗蛋白质用于维持的效率为55%。鸡蛋蛋白质含量约为12%左右,饲

料蛋白质用于产蛋的效率为50%。增重成分(机体组织)中蛋白质含量约为18%,饲料蛋

白质转化为体蛋白的效率为50%。根据以上参数,计算产蛋率为80%,蛋重60g,日增重

为2g,体重2kg,45周龄笼养蛋鸡在21℃时的粗蛋白质需要。

标准答案及评分标准:

a.维持粗蛋白质需要CPm=1.70×W0.75÷55%=1.70×20.75÷55%=5.20 g/d

b.产蛋粗蛋白质需要CPe=60×80%×12%÷50%=11.52 g/d

c.增重粗蛋白质需要CPg=2×18%÷50%=0.72 g/d

d.该蛋鸡的粗蛋白质总需要量=5.20+11.52+0.72=17.44 g/d

该蛋鸡每天的粗蛋白质需要量为17.44 g/d。

六、用基础氮代谢估计猪维持蛋白质需要:一头体重50公斤的猪,每日每公斤代谢体重内

源尿氮排泄为 150 mg/d ,每天采食2.5公斤干饲料,每采食1公斤干物质排泄的代谢粪氮

是 1.5g;体表氮损失按每公斤代谢体重0.018g计算。饲料蛋白质用于维持的消化率为

0.80,蛋白质用于维持的生物学价值为0.55,求:该猪的维持粗蛋白质需要量是多少?、

标准答案及评分标准:

1)该猪的内源尿氮总排泄量EUN=150*500.75=2820mg/d=2.82g/d

2)该猪的代谢粪氮总排泄量MFN=1.5*2.5=3.75 g/d

3)该猪的体表氮损失SLN=0.018*500.75=0.34 g/d

4)该猪的对净蛋白质的维持需要量P=(EUN+MFN+SLN)*6.25=(2.82+3.75+0.34)*6.25

=43.19 g/d

5)该猪的维持粗蛋白质需要量CP=P/(D*BV)=43.19/(0.80*0.55)=98.15 g/d

该猪的维持粗蛋白质需要量是98.15 g/d。

七、一头体重100kg的猪,日增重900g(胴体无脂瘦肉日沉积量分别是300g/d)。肥育猪

维持的N需要为155mg /kgW0.75,蛋白质日沉积量(Pr)和日沉积瘦肉的关系见下述公式。

Pr(g/d)=(0.47666+0.02147W-0.00023758W2+0.000000713W3)×无脂日沉积瘦肉(g/d)/2.55

蛋白质的生物学价值是55%,消化率80%,1)计算其生长肥育的饲粮粗蛋白质需要。

2)真可消化Lys的维持需要为每kg代谢体重0.036 g/d,体蛋白中的赖氨酸含量为12%,假定饲料赖氨酸用于维持和蛋白质沉积效率为75%左右,计算生长肥育总赖氨酸需要量。标准答案及评分标准:

1)计算其生长肥育的饲粮粗蛋白质需要:

a.CPm=155×W0.75×6.25/0.55×0.8=155×1000.75×6.25/0.55×0.8=44559 mg/d=44.56g/d

b.蛋白质日沉积量Pr=(0.47666+0.02147W-0.00023758W2+0.000000713W3)

×无脂日沉积瘦肉/2.55

=(0.47666+0.02147×100-0.00023758×1002+0.000000713×1003)×300/2.55

=113.04g/d

c.增重的粗蛋白质需要CPg=Pr/NPU=113.04/0.55×0.8=256.91g/d

d.100kg体重生长肥育猪每日粗蛋白质总需要量CP=CPm+CPg=44.56+256.91=301.47g/d

2) 计算生长肥育总赖氨酸需要量:

根据体重计算维持的真可消化Lys的需要量和根据蛋白质日沉积量计算生长的真可消化Lys需要量。体蛋白中的赖氨酸含量为12%:

a.维持Lys需要=0.036×W0.75=0.036×1000.75=1.14(g/d)

b.日沉积赖氨酸量(g/d)= Pr×12%=113.04×0.12=13.56 g/d

c.假定饲料赖氨酸用于维持和蛋白质沉积效率为75%左右,生长肥育总赖氨酸需要量:总Lys(g/d)= TDLYSm +PLys/0.75=(1.14+13.56)/0.75=19.6g/d

生长肥育猪每日粗蛋白质总需要量为301.47g/d,生长肥育总赖氨酸需要量为19.6g/d 八、50kg体重,日增重500g的生长猪(日沉积蛋白质109g,脂肪137g)。维持的代谢能需要为444 kJ W0.75,每克体蛋白和体脂肪的净能含量分别为23.64 kJ和39.33 kJ,代谢能用于体蛋白和脂肪沉积的利用效率(Kp和Kf)分别为50%和70%。计算维持的代谢能需要、增重的代谢能需要,以及代谢能总需要。

标准答案及评分标准:

a.维持代谢能需要ME m=444 ? W0.75=444 ? 500.75= 8349 kJ/d

b.蛋白质沉积代谢能需要MEp=109 ? 23.64/0.50=5153.5 kJ/d

c.脂肪沉积代谢能需要MEf=137 ? 39.33/0.70=7697.4 kJ/d

g.增重代谢能需要MEg=MEp+MEf=5153.5+7697.4=12850.9 kJ/d

h.日代谢能总需要ME=MEm+MEg=8349+12850.9 =21199.9 kJ/d

ME=21.2 MJ/d

九、采用析因法计算奶牛的可代谢蛋白质需要:已知泌乳牛维持的净蛋白质需要可以分为内

源尿氮、皮屑损失氮和代谢粪氮三部分。其中,每天的内源尿氮的可代谢蛋白质需要(g/d)为4.1 × W0.50,皮屑损失氮的可代谢蛋白质需要(g/d)为0.3 × W0.60,其中W为体重。代谢粪氮的可代谢蛋白质需要为每kg干物质采食量30 g/d。成年奶牛每千克体重损失提供可代谢蛋白质138 g。可代谢蛋白质用于泌乳的效率假设为0.67。该奶牛体重600kg,日采食干物质20kg/d,日产奶20kg(乳蛋白3.5%),平均失重0.1 kg/d。请计算维持、产奶和总的可代谢蛋白质需要。

标准答案及评分标准:

1)内源尿氮的可代谢蛋白质需要EUN=4.1 × W0.50=4.1 × 6000.50=100.4 g/d

2)皮屑损失氮的可代谢蛋白质需要SLN=0.3 × W0.60=0.3 × 6000.60=13.9g/d

3)代谢粪氮的可代谢蛋白质需要FMN=30*20=600 g/d

4)泌乳牛维持的可代谢蛋白质需要=EUN+SLN+FMN=100.4+13.9+600

=714.4 g/d

5)产奶的可代谢蛋白质需要=20*3.5%/0.67=1.0448kg/d=1044.8g/d

6)体重变化提供的可代谢蛋白质=0.1*138=13.8g/d

7)总的可代谢蛋白质需要=714.4+1044.8-13.8=1745.4 g/d

8)维持、产奶和总的可代谢蛋白质需要分别为714.4、1044.8和1745.4 g/d

十、已知AFRC建议肉牛内源尿氮折合粗蛋白质为2.19g /kgW0.75;皮屑N损失为0.018 g/kg W0.75(折合成蛋白质为0.1125g/kg W0.75);代谢粪氮损失建议按照每千克干物质采食量(DMI)30 g计算(美国NRC,2001)。每食入1MJ代谢能,瘤胃微生物可合成8.4g微生物蛋白质(MCP),可降解蛋白质合成瘤胃微生物蛋白质的效率假定为80%,可代谢蛋白质(实际上就是小肠可消化蛋白质)用于维持、增重的效率分别为100%、59%。

一头体重250kg的小公牛,日采食干物质6kg,日增重800g,每千克增重含蛋白质150g,饲粮每日供应代谢能(ME)40MJ,计算其RDP和UDP的需要。

标准答案及评分标准:

a.维持可代谢蛋白质需要(g/d)

=(内源尿氮损失蛋白质+皮屑损失蛋白质+代谢粪氮损失蛋白质)÷维持的利用效率

=(2.19×2500.75+0.1125×2500.75+30×6)÷100%=324.8 g/d

b.增重的可代谢蛋白质需要(g/d)=日增重×增重内容蛋白质含量÷增重的利用效率

=0.800×150÷59%=203.4 g/d

c.可代谢蛋白质总需要量(g/d)=维持可代谢蛋白质需要+增重可代谢蛋白质需要

=324.8+203.4=528.2 g/d

d.瘤胃微生物粗蛋白质合成量MCP(g/d)=代谢能日采食量×8.4

=40×8.4=336 g/d

e. 可降解蛋白质合成瘤胃微生物蛋白质的效率为80%,

瘤胃可降解蛋白质RDP(g/d)=MCP/0.8=336/0.8=420 g/d

f. 瘤胃微生物粗蛋白质提供的可代谢蛋白质数量(g/d)

=MCP*真蛋白质含量*微生物真蛋白小肠消化率

=336*75%*85%=214.2 g/d

g.未降解蛋白质需要量UDP(g/d)

=(TP-瘤胃微生物粗蛋白质提供的可代谢蛋白质数量)÷非降解蛋白小肠消化率=(528.2-214.2)÷64%=490.6 g/d

即每日需瘤胃可降解蛋白质RDP 420 g/d, 未降解饲粮蛋白质UDP是490.6 g/d。

测量学试题与答案

测量学试题及答案 1. 地面点到假定面的铅垂距离称为该点的相对高程。 2. 通过平均海水面的封闭曲面称为水准面。 3. 测量工作的基本容是高程测量、水平角测量、距离测量。 4. 测量使用平面直角坐标是以两条互相垂直线的交点为坐标原点南北方向为x轴,以东南方向为y轴。 5. 地面点位若用地理坐标表示,应为精读、纬度和绝对高程。 6. 地面两点间高程之差,称为该两点间的高差。 7. 在测量中,将地表面当平面对待,指的是在100平方千米围时,距离测量数据不至于影响测量成果的精度。 8. 测量学的分类,大致可分为,普通,工程,摄影。 9. 地球是一个旋转的椭球体,如果把它看作圆球,其半径的概值为6371km。 10. 我国的珠穆朗玛峰顶的绝对高程为8848.31m。 11. 地面点的经度为该点的子午面与首子午面所夹的二面角。 12. 地面点的纬度为该点的铅垂线与赤道平面所组成的角度。 13. 测量工作的程序是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从高级到低级 14. 测量学的任务是测定与测设。 15. 直线定向的标准方向有真子午线、磁北线、坐标纵轴线。(P-40) 16. 由坐标纵轴线北端顺时针转到测线的水平夹角为直线的坐标方位角。 17. 距离丈量的相对误差的公式为P-33。 18. 坐标方位角的取值围是0°或360°。 19. 确定直线方向的工作称为直线定向,用目估法或经纬仪法把许多点标定在某一已知直线上的工作为直线定线。 20. 距离丈量是用相对误差来衡量其精度的,该误差是用分子为1的分数形式来表示。(误差不大于1/2000) 21. 用平量法丈量距离的三个基本要尺子要拉平、标杆要立直且定线要直、对点投点和读数要准确 22. 直线的象限角是指直线与标准方向的北端或南端所夹的锐角,并要标注所在象限。 23. 某点磁偏角为该点的磁北方向与该点的真北方向的夹角。 24. 某直线的方位角与该直线的反方位角相差180°。 25. 地面点的标志,按保存时间长短可分为临时性标志和永久性标志。 26. 丈量地面两点间的距离,指的是两点间的水平距离。 27. 森林罗盘仪的主要组成部分为望远镜、罗盘盒和基座。 28. 某直线的方位角为123°20′,则它的正方位角为303°20 ′。 29. 水准仪的检验和校正的项目有圆水准器的检校、十字丝环的检校、水准管的检校。 30. 水准仪主要轴线之间应满足的几何关系为圆水准器轴平行于仪器竖轴、十字丝横丝垂直与仪器竖轴、水准管轴平行于仪器视准轴。 31. 由于水准仪校正不完善而剩余的,角误差对一段水准路线高差值的影响是后视距和与前视距和之差的大小成正比的。(后视a—前视b如果为负,则B低于A,若为正,则B高于A) 32. 闭和水准路线高差闭和差的计算公式为。 33. 水准仪的主要轴线有圆水准器轴、仪器竖轴、望远镜视准轴、水准管轴。 34. 水准测量中,转点的作用是传递高程,在同一转点上,既有本站前视读数,又有后站后视读数。

统计学原理计算题试题及答案(最新整理)

电大专科统计学原理计算题试题及答案 计算题 1某单位40名职工业务考核成绩分别为 68 89 8884 86 87 75 73 72 68 75 82 9758 81 54 79 76 95 76 71 60 9065 76 72 76 85 89 92 64 57 83 81 78 77 72 61 70 81 单位规定:60分以下为不及格,60 — 70分为及格,70 — 80分为中,80 — 90 分为良,90 — 100分为优。 要求: (1)将参加考试的职工按考核成绩分为不及格、及格、中、良、优五组并编制一张考核成绩次数分配表; (2)指出分组标志及类型及采用的分组方法; (3)分析本单位职工业务考核情况。 解:(1) (2)分组标志为”成绩",其类型为" 的开放组距式分组,组限表示方法是重叠组限; (3)本单位的职工考核成绩的分布呈两头小,中间大的”正态分布”的形态, 说明大多数职工对业务知识的掌握达到了该单位的要求。 2.2004年某月份甲、乙两农贸市场农产品价格和成交量、成交额资料如下 价格(元/斤) 甲市场成交额(万元) 乙市场成交量(万斤) 品种

试问哪一个市场农产品的平均价格较高?并说明原因 解:先分别计算两个市场的平均价格如下: 甲市场平均价格 X m 5.5 1.375 (元 /斤) m/x 4 乙市场平均价格 X xf 5.3 1.325 (元 / 斤) f 4 说明:两个市场销售单价是相同的,销售总量也是相同的,影响到两个市场 平均价格高低不同的原因就在于各种价格的农产品在两个市场的成交量不同 3. 某车间有甲、乙两个生产组,甲组平均每个工人的日产量为 36件, 标准差为9.6件;乙组工人日产量资料如下:

测量学计算题及答案

五、计算题 5.已知某点位于高斯投影6°带第20号带,若该点在该投影带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横坐标y=-306579.210m,写出该点不包含负值且含有带号的横坐标y及该带的中央子午线经度 L。 1.已知某地某点的经度λ=112°47′,试求它所在的6°带与3°的带号及中央子午线的经度是多少? 2.根据下表中的观测数据完成四等水准测量各测站的计算。 测点编号点 号 后 尺 下 丝前 尺 下 丝 方向 及 尺号 水准尺中丝读数 K+ 黑 减 红 高差 中数 备 注上 丝 上 丝 后视距前视距黑 (m) 红 (m) 视距差 d ∑d 1 BM1 ZD11.5710.793后5 1.384 6.171 K5= 4.787 K6= 4.687 1.1970.417前60.551 5.239 后—前 2 2.121 2.196后6 1.934 6.621

ZD1 A 1.747 1.821前5 2.008 6.796 后—前 3.完成下表测回法测角记录的计算。 测站测 回 数 盘 位 目 标 水平度盘 读数 ° ′ ″ 水平角 草图 半测回值 ° ′ ″ 一测回值 ° ′ ″ 平均值 ° ′ ″ O 1 左 A0 12 00 B91 45 00右 A180 11 30 B271 45 00 2 左 A90 11 48 B181 44 54右 A270 12 12 B 1 45 12 4.试算置仪器于M点,用极坐标法测设A点所需的数据。 已知300°25′17″,X M=14.228m,Y M=77.564m,X A=47.337m,Y A=73.556m,试计 五、计算题 1.某工程距离丈量容许误差为1/100万,试问多大范围内,可以不考虑地球曲率的影响。

测量学试题及答案水准测量完整版

测量学试题及答案水准 测量 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

第二章水准测量 一、名词解释 视准轴水准管轴 圆水准轴 水准管分划值?高差闭合差水准路线 二、填空题 1.高程测量按使用的仪器和测量方法的不同,一般分为、、、;2.水准测量是借助于水准仪提供的。 3.DS3型水准仪上的水准器分为和两种, 可使水准仪概略水平,可使水准仪的视准轴精确水平。 4.水准尺是用干燥优质木材或玻璃钢制成, 按其构造可分为、、三种。 5.水准点按其保存的时间长短分为和两种。 6.水准路线一般分为路线、路线、路线。 7.水准测量中的校核有校核、校核和校核三种。 8.测站校核的常用方法有和两种。

9.水准仪的轴线有、、、; 各轴线之间应满足的关系、、。 10.自动安平水准仪粗平后,借助于仪器内部的达到管水准器的精平状态。 11.精密光学水准仪和普通水准仪的主要区别是在精密光学水准仪上装有。 12.水准测量误差来源于、、三个方面。 13.水准仪是由、和 三部分组成。 三、单项选择题 ()1.有一水准路线如下图所示,其路线形式为 路线。 A闭合水准B附合水准 C支水准D水准网

()2.双面水准尺同一位置红、黑面读数之差的理论值为 mm。 A0B100C4687或4787D不确定 ()3.用DS3型水准仪进行水准测量时的操作程序为:。 A粗平瞄准精平读数B粗平精平瞄准读数 C精平粗平瞄准读数D瞄准粗平精平读数 ()3.当A点到B点的高差值为正时,则A点的高程比B点的高程。A高B低C相等D不确定 ()4.水准仪的视准轴与水准管轴的正确关系为 A垂直B平行C相交D任意 ()5.水准管的曲率半径越大,其分划值,水准管的灵敏度。

二年级下册数学计算题练习100道.

二年级数学计算题练习100道 一·口算。 460-80=670-50=750-200=400+30=2×8÷4= 900+500=720+90=53+600=630+300=72÷9+6= 60+900=8×9-3=1000-400=790-260=4+5×3= 54÷9=7×8=29+30=36÷6=32÷4= 4×9=35+45=1000-500=49÷7+500 =81÷9÷3= 二·在○内填上“<”“>”或“=”。 628○648 571○471 796○805 980○1001 3894○3849 9999○10000 6999○7000 3617○3716 9÷3○9+3 260+400○660 518-356○200 48÷6○48-8 500克○5千克8000克○8千克6800克○7千克3千克○300克3×8○56÷7 23+56○9×9 4×6○3×8 56○9×7 三·在○内填上“+”“-”“×”或“÷”。 72○8=3○3 20○15=5○7 35○5=11○4 36○6=5○6 2○3=30○5 232○30=202 456○45=501 5○7=42○7 32○4>7 8○2>12 4○9<7○8 27○3=3○3 24○8=27○9 320○500=820 81○9=45○36 33○31=8○8 300克○700克=1千克60克○28克=88克 500○230=270 6○8=23○25 四·排列大小。 1·把下列数按从大到小排列。 (1)3006 3060 3600 6003 (2)2202 2020 2220 2022 ----------------------------------------- ------------------------------------------ (3)999克2千克3300克150克(4) 9006 6009 6090 9060 -------------------------------------------- -------------------------------------------- (5) 1000克2千克1300克5千克8克7800克88千克 -------------------------------------------------------------------------------------------------------------- 2·把下列数或算式按从小到大排列。

教育统计学试题库

教育统计学 一、选择题 1、当一组数据用中位数来反映集中趋势时,这组数据最好用哪种统计量来表示离散程度?( B ) A. 全距( 差异量) B. 四分位距(差异量) C. 方差(差异量) D. 标准差(差异量) 2、总体不呈正态分布,从该总体中随机抽取容量为1000 的一切可能样本的平均数的分布接近于:( D ) A. 二项分布 B.F 分布 C. t 分布 D. 正态分布 3、检验某个频数分布是否服从正态分布时需采用:( C ) A. Z检验 B. t 检验 C. X 2检验 D. F 检验 4、对两组平均数进行差异的显著性检验时,在下面哪种情况下不需要进行方差齐性检验?( B ) A. 两个独立样本的容量相等且小于30; B. 两个独立样本的容量相等且大于30; C. 两个独立样本的容量不等,n1小于30, n2大于30; D. 两个独立样本的容量不等,n1大于30, n2小于30。 5、下列说法中哪一个是正确的?( C ) A. 若r1=0.40 , r2=0.20,那么r1 就是r2 的2 倍;

B. 如果r=0.80 ,那么就表明两个变量之间的关联程度达到80%; C. 相关系数不可能是2; D. 相关系数不可能是-1 。 6、当两列变量均为二分变量时,应计算哪一种相关?( B ) A. 积差相关(两个连续型变量) B. ?相关 C. 点二列相关(一个是连续型变量,另一个是真正的二分名义变量) D. 二列相关(两个连续型变量,其中之一被人为地划分成二分变量。) 7、对多组平均数的差异进行显著性检验时需计算:( A ) A.F值 B. t 值 C. x 2 值 D.Z 值 8、比较不同单位资料的差异程度,可以采用何种差异量?( A ) A. 差异系数 B. 方差 C. 全距 D. 标准差 二、名词解释 1. 分层抽样:按与研究内容有关的因素或指标先将总体划分成几个部分,然后从各部分(即各层)中进行单纯随机抽样或机械抽样,这种抽样方法称为分层抽样。 2. 描述统计:对已获得的数据进行整理、概括,显现其分布特征的统计方法称为描述统计。 3. 集中量:集中量是代表一组数据典型水平或集中趋势的量。它能反映频数分

测量学计算题及答案

五、计算题 5.已知某点位于高斯投影6°带第20号带,若该点在该投影带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横坐标y=-306579、210m,写出该点不包含负值且含有带号的横坐标y及该带的中央子午线经度 L。 1.已知某地某点的经度λ=112°47′,试求它所在的6°带与3°的带号及中央子午线的经度就是多少? 2.根据下表中的观测数据完成四等水准测量各测站的计算。 测点编号点 号 后 尺 下 丝前 尺 下 丝 方向 及 尺号 水准尺中丝读数 K+ 黑 减 红 高差 中数 备 注上 丝 上 丝 后视距前视距黑 (m) 红 (m) 视距差 d ∑d 1 BM1 ZD1 1、5710、793后51、3846、171 K5= 4、787 K6= 4、687 1、1970、417前60、551 5、239 后—前 2 ZD1 2、1212、196后61、9346、621 1、7471、821前52、0086、796 后—前

A 3.完成下表测回法测角记录的计算。 测站测 回 数 盘 位 目 标 水平度盘 读数 ° ′ ″ 水平角 草图 半测回值 ° ′ ″ 一测回值 ° ′ ″ 平均值 ° ′ ″ O 1 左 A0 12 00 B91 45 00右 A180 11 30 B271 45 00 2 左 A90 11 48 B181 44 54右 A270 12 12 B 1 45 12 4、试算置仪器于M点,用极坐标法测设A点所需的数据。 已知300°25′17″,X M=14、228m,Y M=77、564m,X A=47、337m,Y A=73、556m,试计 五、计算题 1.某工程距离丈量容许误差为1/100万,试问多大范围内,可以不考虑地球曲率的影响。

测量学试题及详细答案

第一章绪论 1、概念: 水准面、大地水准面、高差、相对高程、绝对高程、测定、测设 2、知识点: (1)测量学的重要任务是什么?(测定、测设) (2)铅垂线、大地水准面在测量工作中的作用是什么?(基准线、基准面) (3)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与数学坐标系的异同。 (4)地面点的相对高程与高程起算面是否有关?地面点的相对高程与绝对高程的高程起算面分别是什么? (5)高程系统 (6)测量工作应遵循哪些原则? (7)测量工作的基本内容包括哪些? 一、名词解释: 1.简单: 铅垂线:铅垂线是指重力的方向线。 1.水准面:设想将静止的海水面向陆地延伸,形成一个封闭的曲面,称为水准面。 大地体:大地水准面所包围的地球形体称为大地体,它代表了地球的自然形状和大小。 地物:测量上将地面上人造或天然的固定物体称为地物。 地貌:将地面高低起伏的形态称为地貌。 地形:地形是地物和地貌的总称。 2.中等: 测量学:测量学是研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以及确定地面点位的科学。 测定即测绘:是指使用测量仪器与工具,通过测量和计算,把地球表面的地形缩绘成地形图,供经济建设、规划设计、科学研究和国防建设使用。 测设:测设又称施工放样,是把图纸上规划好的建筑物、构筑物的位置在地

面上标定出来,作为施工的依据。 特征点:特征点是指在地物的平面位置和地貌的轮廓线上选择一些能表现其特征的点。 3.偏难: 变形观测:变形观测是指对地表沉降、滑动和位移现象以及由此而带来的地面上建筑物的变形、倾斜和开裂等现象进行精密的、定期的动态观测,它对于地震预报、大型建筑物和高层建筑物的施工和安全使用都具有重要意义。 大地水准面:由于水面可高可低,因此水准面有无穷多个,其中通过平均海水面的水准面,称为大地水准面,大地水准面是测量工作的基准面。 高程:地面点的高程是从地面点到大地水准面的铅垂距离,也称为绝对高程或海拔,用H表示,如A点的高称记为H A。 高差:地面上两点间高程差称为高差,用h表示。 绝对高程 H :地面点沿铅垂线到大地水准面的距离,简称高程、海拨、正高。 相对高程 H′:地面点沿铅垂线到假定水准面的距离,称为相对高程或假定高程。 测量工作的基本步骤:技术设计、控制测量、碎部测量、检查和验 收测绘成果 二、填空题 1.地面点到铅垂距离称为该点的绝对对高程;地面点到铅垂距 离称为该点的相对高程。大地水准面,假定水准面 2.通过海水面的称为大地水准面。平均,水准面 3.测量工作的基本要素是、和高程。距离,角度

2021年二年级下册数学计算题练习100道

数学计算题练习100道 欧阳光明(2021.03.07) 班级姓名 一·口算。 460-80= 670-50= 750-200=400+30= 2×8÷4= 900+500= 720+90= 53+600=630+300= 72÷9+6= 60+900= 8×9-3= 1000-400=790-260=4+5×3= 54÷9= 7×8= 29+30= 36÷6= 32÷4= 4×9= 35+45= 1000500= 49÷7+500 = 81÷9÷3= 二·在○内填上“<”“>”或“=”。 628○648 571○471 796○805980○1001 3894○3849 9999○100006999○70003617○3716 9÷3○9+3 260+400○660 518356○200 48÷6○488 500克○5千克8000克○8千克6800克○7千克3千克○300克 3×8○56÷7 23+56○9×9 4×6○3×8 56○9×7 三·在○内填上“+”“-”“×”或“÷”。 72○8=3○3 20○15=5○7 35○5=11○4 36○6=5○6 2○3=30○5 232○30=202 456○45=501 5○7=42○7 32○4>7 8○2>12 4○9<7○8 27○3=3○3 24○8=27○9 320○500=820 81○9=45○36 33○31=8○8 300克○700克=1千克60克○28克=88克500○230=270 6○8=23○25

四·排列大小。 1·把下列数按从大到小排列。 (1)3006 3060 3600 6003 (2)2202 2220 2022 (3)999克 2千克 3300克 150克 (4) 9006 6009 6090 9060 (5)1000克 2千克 1300克 5千克 8克 7800克 88千克 2·把下列数或算式按从小到大排列。 (1) 798 800 1002 2100 (2)828 900 819 1089 989 (3)5080 5850 5085 5580 (4)200克 1千克 500克 1599克 (5)32+68 9×9 5×7 81÷9 8865 49÷7 4×3 五·竖式计算 480+160= 900250= 880350= 530270= 420+380= 320160+150= 280+180+150= 890180650= 199+199= 270+380= 1800+600= 1800650= 1400600= 880+680= 910190=六·脱式计算。 5×6+60 72÷94 655×8 7×8(20+25) 2+2×2×3 6+6×6 32÷4+48÷672-8×9 36÷6×7 16÷4÷2 35÷7×4 28÷4×6 56÷7+16 32÷45 5+4×6 700+8001200 1400600700 8×4-4×6 5×6+7×8 81÷9+3×4 556×9 5×8-(5+8) 72÷8×(157 )

测量学_计算题库及参考答案

计算题库及参考答案 1、设A 点高程为15.023m ,欲测设设计高程为16.000m 的B 点,水准仪安置在A 、B 两点之间,读得A 尺读数a=2.340m ,B 尺读数b 为多少时,才能使尺底高程为B 点高程。 【解】水准仪的仪器高为=i H +=17.363m ,则B 尺的后视读数应为 b==1.363m ,此时,B 尺零点的高程为16m 。 2、在1∶2000地形图上,量得一段距离d =23.2cm ,其测量中误差=d m ±0.1cm ,求该段距离的实地长度 D 及中误差D m 。 【解】==dM D ×2000=464m ,==d D Mm m 2000×=200cm=2m 。 3、已知图中AB 的坐标方位角,观测了图中四个水平角,试计算边长B →1,1→2,2→3, 3→4的坐标方位角。 【解】=1B α197°15′27″+90°29′25″-180°=107°44′52″ =12α107°44′52″+106°16′32″-180°=34°01′24″ =23α34°01′24″+270°52′48″-180°=124°54′12″ =34α124°54′12″+299°35′46″ -180°=244°29′58″ 4、在同一观测条件下,对某水平角观测了五测回,观测值分别为:39°40′30″,39°40′48″,39°40′54″,39°40′42″,39°40′36″,试计算: ① 该角的算术平均值——39°40′42″; ② 一测回水平角观测中误差——±″; ③ 五测回算术平均值的中误差——±″。 6、已知=AB α89°12′01″,=B x 3065.347m ,=B y 2135.265m ,坐标推算路线为B →1→2,测得坐标推算路线的右角分别为=B β32°30′12″,=1β261°06′16″,水平距离分别为=1B D 123.704m , =12D 98.506m ,试计算1,2点的平面坐标。 【解】 1) 推算坐标方位角 =1B α89°12′01″-32°30′12″+180°=236°41′49″ =12α236°41′49″-261°06′16″+180°=155°35′33″ 2) 计算坐标增量 =?1B x ×cos236°41′49″=-67.922m , =?1B y ×sin236°41′49″=-103.389m 。 =?12x ×cos155°35′33″=-89.702m , =?12y ×sin155°35′33″=40.705m 。 3) 计算1,2点的平面坐标 =1x 2997.425m =1y 2031.876m =2x 2907.723m =2y 2072.581m 、试完成下列测回法水平角观测手簿的计算。 测站 目标 竖盘位置 水平度盘读数 (°′″) 半测回角值 (°′″) 一测回平均角值 (°′″) 一测回 B A 左 0 06 24 111 39 54 111 39 51 C 111 46 18 A 右 180 06 48 111 39 48 C 291 46 36 8、完成下列竖直角观测手簿的计算,不需要写公式,全部计算均在表格中完成。 测站 目标 竖盘 位置 竖盘读 (° ′ ″) 半测回竖直角 (° ′ ″) 指标差 (″) 一测回竖直角 (° ′ ″ ) A B 左 81 18 42 8 41 18 6 8 41 24 图 推算支导线的坐标方位角

测量学试题及答案.docx

《测量学》习题及其参考答案 (第 1~11 章共 79 题) 习题 1 1.什么叫大地水准面?它有什么特点和作用? 2.什么叫绝对高程、相对高程及高差? 3.测量上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和数学上的平面直角坐标系有什么区别? 4.什么叫高斯投影?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是怎样建立的? 5 .已知某点位于高斯投影 6 °带第20 号带,若该点在该投影带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横坐标y = -306579.210m ,写出该点不包含负值且含有带号的横坐标y 及该带的中央子午线经度L0。 6.什么叫直线定线?标准方向有几种?什么是坐标方位角? 7.某宾馆首层室内地面±0.000的绝对高程为45.300m,室外地面设计高程为-l.500m ,女儿墙设计高程为+88.200m,问室外地面和女儿墙的绝对高程分别为多少? 8.已知地面上 A 点的磁偏角为-3°10′,子午线收敛角为+1° 05′,由罗盘仪测得直线AB 的磁方位角为为63° 45′,试求直线AB的坐标方位角AB? 并绘出关系略图。 1 .通过平均海水面的一个水准面,称大地水准面,它的特点是水准面上任意一点铅垂线都垂直于该点的曲面, 是一个重力曲面,其作用是测量工作的基准面。 2 .地面点到大地水准面的垂直距离,称为该点的绝对高程。地面点到假设水准面的垂直距离,称为该点的相 对高程。两点高程之差称为高差。 3 .测量坐标系的X 轴是南北方向,X 轴朝北, Y 轴是东西方向,Y 轴朝东,另外测量坐标系中的四个象限按 顺时针编排,这些正好与数学坐标系相反。 4 、假想将一个横椭圆柱体套在椭球外,使横椭圆柱的轴心通过椭球中心,并与椭球面上某投影带的中央子午 线相切,将中央子午线附近(即东西边缘子午线范围)椭球面上的点投影到横椭圆柱面上,然后顺着过南 北极母线将椭圆柱面展开为平面,这个平面称为高斯投影平面。所以该投影是正形投影。在高斯投影平面上,中央子午线投影后为X 轴,赤道投影为Y 轴,两轴交点为坐标原点,构成分带的独立的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统。 5 .Y=20000000+(-306579.210m+500000m)=20193420.790。 L0 6 20 3117 6 .确定直线与标准方向的关系(用方位角描述)称为直线定向。标准方向有真子午线方向、磁子午线方向、

二年级下册数学计算题,应用题

日期:用时:()分一、笔算(打★要验算) 5600-500= 405-157= 629+369= 683+52-328= ★236+749= 二、解决问题 1、老师买了26个气球。 (1)如果分给4名同学,平均每名同学分得几个,还剩几个? (2)如果每名同学分得5个,可以分给几名同学,还剩几个? 2、有21个小朋友要过河,河边只有一条船,每次船上最多坐6人。至少运多少次才能让大家都过河? 3、二(1)班有28名男同学和26名女同学。 (1)二(1)班一共有多少名同学? (2)如果每8名同学为一组去参加植树活动,其余的去打扫卫生。那么参加植树 活动的最多有几组? 打扫卫生的有几人? 4、37 个小朋友到游乐园玩旋转木马,每次最多能坐5个小朋友。至少要坐多少次才能保证每个小朋友都玩过旋转木马?

日期:用时:()分一、笔算(打★要验算) 295+208= 658-58= 963-309= 595+230= ★814-175= 二、解决问题 1、希望小学有一个三角形的花坛,每条边都是268厘米。花坛的三条边一共长 多少厘米? 2、商店里一台电风扇208元,一台电饭锅398元,妈妈带了500元钱,买这两 件商品够吗? 3、有一次小明去上学,从家向学校走,走了78米后发现忘记带作业本,又回家 取,取完作业本再去学校。这一次他上学共走了多少米? 小明家400米学校 4、.儿童剧场楼上有356个座位,楼下有272个座位。 (1)楼上比楼下多多少个座位? (2)有600名学生来看演出,都能坐下吗?

日期:用时:()分一、笔算(打★要验算) 914-650= 450-358= 162+383= 234+369= ★1000-707= 二、解决问题 1、三月份有31天。三月份有几个星期,还多几天? 2、一只长颈鹿高323厘米,比一头大象高170厘米。这头大象高多少厘米? 3、一件上衣原价307元,现价198元。你能算出上衣优惠了多少元吗? 4、一捆电线上午用去486米,下午又用去314米,还剩200米。这捆电线原来长多少米?原来比现在长多少米?

统计学试题及答案

统计学试题及答案文件排版存档编号:[UYTR-OUPT28-KBNTL98-UYNN208]

统计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 1.在对工业企业的生产设备进行普查时,调查对象是 A 所有工业企业 B 每一个工业企业 C 工业企业的所有生产设备 D 工业企业的每台生产设备 2.一组数据的均值为20, 离散系数为, 则该组数据的标准差为 A 50 B 8 C D 4 3.某连续变量数列,其末组为“500以上”。又知其邻组的组中值为480,则末组的组中值为 A 520 B 510 C 530 D 540 4.已知一个数列的各环比增长速度依次为5%、7%、9%,则最后一期的定基增长速度为 A.5%×7%×9% B. 105%×107%×109% C.(105%×107%×109%)-1 D. 5.某地区今年同去年相比,用同样多的人民币可多购买5%的商品,则物价增(减)变化的百分比为 A. –5% B. –% C. –% D. % 6.对不同年份的产品成本配合的直线方程为 , 回归系数b= -表示 A. 时间每增加一个单位,产品成本平均增加个单位 B. 时间每增加一个单位,产品成本平均下降个单位 C. 产品成本每变动一个单位,平均需要年时间

7.某乡播种早稻5000亩,其中20%使用改良品种,亩产为600 公斤,其余亩产为500 公斤,则该乡全部早稻亩产为 A. 520公斤 B. 530公斤 C. 540公斤 D. 550公斤 8.甲乙两个车间工人日加工零件数的均值和标准差如下: 甲车间: =70件, =件乙车间: =90件, =件 哪个车间日加工零件的离散程度较大: A甲车间 B. 乙车间 C.两个车间相同 D. 无法作比较 9. 根据各年的环比增长速度计算年平均增长速度的方法是 A 用各年的环比增长速度连乘然后开方 B 用各年的环比增长速度连加然后除以年数 C 先计算年平均发展速度然后减“1” D 以上三种方法都是错误的 10. 如果相关系数r=0,则表明两个变量之间 A. 相关程度很低 B.不存在任何相关关系 C. 不存在线性相关关系 D.存在非线性相关关系 二. 多选题 (每题2分,共14分) 1. 下列数据中属于时点数的有 A. 流动资金平均余额20万元 B. 储蓄存款余额500万元 C. 商品销售额80万元 D. 固定资产300万元 E. 企业职工人数2000人 2. 在数据的集中趋势的测量值中,不受极端数值影响的测度值是

工程测量学试题及答案

1、提高点位平面放样精度的措施有很多,请列举三种措施盘左盘右分中法、归化法放样,采用高精度的全站仪; 2、线路断链分为长链和短链两种类型,产生线路断链的基本原因主要有外业断链和内业 断链; 3、隧道贯通误差分为横向贯通误差,纵向贯通误差,高程贯通误差; 4、隧道洞内控制测量一般采用单导线、导线环、交叉导线(4、主副导线)等导线形式。1.导线控制点补测和位移方法可采用(交合法,导线测量法),位移和补测的导线点的高程 可用(水准测量)和(三角高程测量)的方法进行测定 2。当路基填挖到一定的高度和深度后,会出现导线点之间或导线点与线路中线之间不通视的情况,可以选择通视条件好的地势(自由设站)测站,测站坐标可以按(交合法)或 (导线测量法)确定。 3。隧道洞内施工时以(隧道中心)为依据进行的,因此需要根据(隧道中线)控制隧道掘进方向。 4。路基横断面的超高方式:(线路中线,分隔带边缘线,线路内测)等。 5。曲线隧道洞内施工时需要注意(线路中线)与隧道结构中心线的不同,因此需要根据(隧道结构中心 线)控制隧道掘进方向。 6。要建立路基三维模型,需要从(线路平面中心线,线路纵断面,线路横断面)等三个角度去建立。根据设计资料提供的(路基横断面、设计纵断面)等资料,并采用(线性插值)的方法可以绘制任意路基横断面设计线,再利用全站仪(对边测量)测量方法可以得到该路基横断面。 7。导线控制点的补测和位移方法可采用(交会法、导线法),移位和补测的导线点的高程 可用(水准测 量和三角高程测量)的方法进行测定。 8。当路基填挖到一定高度和深度后,会出现导线点之间或导线点与线路中线点之间不通视情况,可以选 择通视条件良好的地势(自由设站)测站,测站坐标可以按(交会法或导线法)方法确定。9。列出两种提高桥涵结构物平面点位放样精度的方法有(角度分中法放样、归化法放样)10。路基施工施工时,列出三种电位高程放样的方法(水准放样法、GPS 高程放样法、三 角高程放样法) 简答题 1。简述全站仪进行横断面地面线复测的方法: 自由设站,采集横断面地面线特征点三维坐标,路基横断面自动带帽。 2。简述线路断链产生的原因与处理方法: 路段分区段设计,线路改线。 3。简述计算机软件在路桥施工测量技术中作用和地位: 内业计算简单化,规范化,高效率,减少错误发生,内业计算的发展方向。 4。简述全站仪确定线路横断面方向的方法: (1)计算给定桩号的中桩坐标及距离为2 米的边桩坐标(2)将全站仪架设在横断面附近的某一控制点上(3)坐标放样法放样出中边桩,根据放样的中边桩可以确定横断面的方向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计算题集-二年级下册计算题题

二年级下册计算题集 (1) 4×8÷4 (2) 75-18+36 (3) 26+2×8 (4) 15+28÷7 (5) 63÷9+27 (6) 9×4+6 (7) 9×2÷3 (8) 24÷8×9 (9) 4×9÷6 (10) 40÷8×5 (11) 4÷4×9 (12)(32-28)×3 (13) 5×7+34 (14) 96-35-29 (15) 6×7-8 (16)27÷9×3 (17) 27÷3×5 (18) 9÷9×9 (19) 3×8÷3 (20) 4×5÷5 (21) (22 -18)×7 (22) 35÷(2×3) (23) 8 + 8 ×4 (24) 6 ×7 - 24 (25) 18+12÷4(26) 72÷9÷3 (27) 64÷(60 - 52)(28) 60-48÷8

(29) 50-(28+12) (30) 4×9÷6 (31) 72÷8×7 (32) 8+6÷3 (33) 15-10÷5 (34) 45-63÷7 (35)(32+40)÷9 (36) 8×(90-85) (37) 47+6×5 (38) 28+4×7(39)75 +(40) 40÷8×6 (41) 24÷(2×2) (42)36-28+19 (43) +50 (44) 74–27+34 (45) 24÷8×6 (46) 48–18÷6 (47)17+18)÷5 (48) 49÷7×6 (49)32÷8-2 (50) 3+9÷3 (51) 4+2×2 (52) 48÷(2×3)(53) 14+49÷7 (54) 85-(36+19)(55)25-(36-18) (56) 4×9÷6 (57) 72÷9×2 (58)54÷(24÷4) (59)63÷9×6 (60) 58-27÷3

测量学计算题及答案汇总

五、计算题 5?已知某点位于高斯投影6°带第20号带,若该点在该投影带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横 坐标y = -306579.210m ,写出该点不包含负值且含有带号的横坐标y及该带的中央子午线经 度L0。 1. 已知某地某点的经度入=112 ° 47试求它所在的6。带与3。的带号及中央子午线的经度是多少? 2. 根据下表中的观测数据完成四等水准测量各测站的计算。

3. 完成下表测回法测角记录的计算。 已知丄300° 25' 1,7"X M=14.228m , Y M=77.564m, X A=47.337m, Y A=73.556m,试计 五、计算题 1 ?某工程距离丈量容许误差为1/100万,试问多大范围内,可以不考虑地球曲率的影响。

2. 调整下列闭合水准路线成果,并计算各点高程。 Ni hj=l. 424m 其中:水准点的高程 H BMi =44.313m 水准测量成果调整表 测点 测站数 高差值 高程 m 备注 观测值m 改正数mm 调整值m BM 1 N i N 2 N 3 N 4 BM i 已知高差=H 终-H 始=0 实测高差刀h=

咼差闭合差f h= 容许闭合差f h容== fk 一个测站的改正数=一… 4. 一根名义长为30米的钢尺与标准长度比较得实际长为30.012米,用这根钢尺量得两点 间距离为264.580米,求经过尺长改正后的距离。 5. 已知下列左角和右角,试计算线路的转角a并说明路线是左转角还是右转角。 1)左角:伊=170 ° 24 ' ;02)右角:3^=165 2五、计算题 1.丈量两段距离,一段往测为126.78米,返测为126.68米,另一段往测、返测分别为357.23 米和 357.33米。问哪一段丈量的结果比较精确?为什么?两段距离丈量的结果各等于多少?

测量学考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地面点到 铅垂距离称为该点的相对高程。 答案:假定水准面 2、通过 海水面的 称为大地水准面。 答案:平均 水准面 3、测量工作的基本内容就是 、 、 。 答案:高程测量 角度测量 距离测量 4、测量使用的平面直角坐标就是以 为坐标原点, 为x 轴,以 为y 轴。 答案:两条互相垂直线的交点 南北方向的纵轴 东西方向的横轴 5、地面点位若用地理坐标表示,应为 、 与绝对高程。 答案:经度 纬度 6、地面两点间高程之差,称为该两点间的 。 答案:高差 7、测量学的分类,大致可分为 , , , 。 答案:大地测量学 普通测量学 摄影测量学 工程测量学 8、测量工作的程序就是 、 。 答案:从整体到局部 先控制后碎部 9、测量学的任务就是 。 答案:测绘与测设 10、由 方向顺时针转到测线的水平夹角为直线的坐标方位角。 答案:坐标纵轴线北端 11、坐标方位角的取值范围就是 。 答案:0°到360° 12、确定直线方向的工作称为 ,用目估法或经纬仪法把许多点标定在某一已知直线上的工作为 。 答案:直线定向 直线定线 13、用钢尺平量法丈量距离的三个基本要求就是 、 、 。答案:尺子要拉平 标杆要立直且定线要直 对点投点与读数要准确 14、某点磁偏角为该点的 方向与该点的 方向的夹角。 答案:磁北 真北 15、某直线的方位角与该直线的反方位角相差 。 答案:180° 16、某直线的方位角为123°20′,则它的正方位角为 。 答案:303°20′ 17、水准仪的检验与校正的项目有 、 、 。答案:圆水准器的检校 十字丝环的检校 水准管的检校 18、水准测量中,转点的作用就是 ,在同一转点上,既有 ,又有 读数。答案:传递高程 本站前视读数 下站后视读数 19、一测站的高差 ab h 为负值时,表示 高, 低。

二年级下册数学计算题

二年级下册数学计算题 1、一个四位数,最高位是6,十位上是5,其余数位上的数是0,这个数写作()读作()。 2、在计算除法时,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 3、比687 少96 的数是()388 比112 多() 4、你7:40 到校,11:40 放学,上午在校()小时。 5、8700 千克=()千克()克 8 千克-5()=3000 克 1 千克鸡蛋大约有()个 你的体重大约是() 6、在()里填上“或=”以及得数。 54 秒÷6=() 2 分12 秒=()秒 200 秒()3 分 600 克()1 千克86 千克=()克 3 千克+2000 克()5 千克 438+164 ()2101-90 297()573-286 967-158 ()809 7、把 6 千克、60 克、5000 克、5200 克、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二、判断下面各题,对的画,错的画×。 1、读数和写数时,都要从最高位读起和写起。() 2、在减法中,被减数必须大于减数。() 3、一个四位数减一个三位数,可能得一个三位数,也可能得一个四位数。 ()

4、1千克棉花和1000克铁比较,铁比较重。() 5、男生比女生多35人,女生比男生少35人。() 三、计算题 1、口算。 48+25=答案 340+60=答案 480-70=答案 500+4000=答案 86-27=答案 370-200=答案 46÷5=答案 0÷3=答案 63-36=答案 540-80=答案 60÷9=答案 1000+5=答案 700-40=答案 90-27=答案 24-16÷8=答案 2、列竖式计算(画横线的题要验算)。 2408+3795=答案 8010-4568=答案 247+968+8293=答案 3、脱式计算。 4054-507+614=答案 25÷5+168=答案

测量学试题与答案

测 量 学 试 题 库 一、填空题 (一)测量学基础知识(1-38题) 1. 地面点到 铅垂距离称为该点的相对高程。 2. 通过 海水面的 称为大地水准面。 3. 测量工作的基本内容是 、 、 。 4. 地面两点间高程之差,称为该两点间的 。 5. 测量工作的基本原则是 、 、 。 6. 直线定向的标准方向有 、 、 。 7. 由 方向顺时针转到测线的水平夹角为直线的坐标方位角。 8. 距离丈量的相对误差的公式为 。 9. 坐标方位角的取值范围是 。 10. 直线的象限角是指直线与标准方向的北端或南端所夹的 角,并要标注所在象限。 11. 某直线的方位角与该直线的反方位角相差 。 12. 地面点的标志,按保存时间长短可分为 和 。 13. 闭和水准路线高差闭和差的计算公式为 。 14. 水准仪的主要轴线有 、 、 、 。 15. 一般工程水准测量高程差允许闭和差为 或 。 16. 一测站的高差 ab h 为负值时,表示 高, 低。 17. 水准测量高差闭合的调整方法是将闭合差反其符号,按各测段的__________成比例分配或按_________成比例分配。 18. 水准测量的测站校核,一般用______法或______法。 19. 支水准路线,既不是附合路线,也不是闭合路线,要求进行_______测量,才能求出高差闭合差。 20. 使用测量成果时,对未经_______的成果,不能使用。 21. 从A 到B 进行往返水准测量,其高差为:往测3.625m;返测-3.631m,则A 、B 之间的高差AB h ___. 22. 已知B点高程为m 000.241,A、B点间的高差m h AB 000.1+=,则A点高程为___.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计算题

一、口算。 670-600= 670-60= 730+500= 730-500= 1800+200= 1800-200= 48+6= 360-80= 570+60= 400-30= 1500+70= 3200-800= 2500+3000= 50-16= 61-4= 63+52= 380-250= 460+70= 500+230= 700-190= 1000-800= 670+300= 530+600= 256+80= 750-250= 960-804= 10000-998= 640-180= 460-80= 350+120= 720-650= 30+58= 二、竖式计算。 418 517 419 420 2 48 745 942 440 8 748 835 632 854 434 725 744 6 648 924 553 535 9 631 317 215 312 616 942 854 745 8 932 440 517 780 549 652 870 35 928 340 三、竖式计算。 9÷4= 21÷5= 14÷3= 19÷6= 20÷6= 34÷4= 30÷7= 26÷3= 42÷8= 50÷7= 43÷6= 88÷9= 47÷9= 32÷7= 41÷8= 42÷6= 27÷4= 37÷5= 40÷7= 52÷8= 46÷9= 60÷8= 51÷6= 65÷9= 33÷7= 59÷9= 34÷6= 46÷7= 53÷8= 66÷9= 23÷4= 55÷6= 36÷7= 49÷9= 49÷5= 37÷4= 56÷6= 45÷7= 34÷8= 58÷9= 65÷7= 39÷6= 47÷9= 32÷7= 41÷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