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召县小学数学课堂练习设计的有效性研究调查问卷

/ 13 小学数学课堂练习设计的有效性研究调查问卷 学生调查问卷 1.你喜欢数学吗? ( ) A.、 喜欢 B.、 谈不上喜欢与不喜欢 C、不喜欢 2、你能承受学习数学的压力吗 A、能承受 B、.基本能承受 C、.不能承受 3、你认为学习数学的压力主要来自于 A、听不懂教师的课 B、作业太多 数学太难了 C、老师重点没讲清楚 4、你们课堂上的练习主要有哪些 A、数学书上的配套练习 B、数学练习册 C、老师自己设计的练习 5、你觉得平时课堂上,老师布置的练习? A、与新课知识很相近 B、比新课知识难一点 C、跟新课一点关系也没有 6.一般情况下,老师布置的数学课堂练习量: A. 适量 B. 有点多,我跟不上 C. 很多,我根本做不来 7.你觉得平时课堂上,老师布置的练习 A. 与新课知识很相近 B. 比新课知识难一点 C. 跟新课一点关系也没有。 8.你觉得数学课堂练习的难度? A. 适中 B. 有点难跟新课内容不同的 C. 很难
/ 13 9你认为自己课堂练习做不好的原因是? A. 上课不够专注, 没听清楚老师讲解。 B. 我很认真听了,但还是 不会做。 C. 大部分我都会做,但有些变化的题目就不会 10. 、你认为数学课堂练习重要吗? A. 很重要,只有通过练习才能较好掌握数学知识。 B. 不太重要,有一点点练习就可以啦。 C. 不重要,只要把例题掌握了就可以了。 11. 你认为数学课堂练习效率高吗? A.、高 B.、一般 C、.不高 12、你认为数学老师需要怎样增加练习 A.、书本的题太难了,增加一些与书本例题对应的基础练习,巩固所学的新知识。 B.、书本的题太简单了,增加一些难一点的题目。 C、书本的题量,题型都不够,基础题与难题都要增加。
/ 13 《小学数学练习课设计的有效性研究》 教师调查问卷 各位老师:我们正在进行《小学数学练习课设计的有效性研究》课题研究,在研究过程中需要您的帮助,请您根据实际情况填写本次调查问卷,您填写的问卷对我们的课题研究很有帮助,感谢您的支持,祝您身体健康!工作愉快! 1、您从事数学教学工作的时间是( ) A、1—3年 B、3-5年 C、5-10年 D、10年以上 2、您的学历是( ) A、中专 B、大专 C、本科 D、研究生 3、您想过练习课设计的有效性吗?( ) A、没想过 B、想过,但没有深层次思考过 C、思考过,但没有具体实施过 D、思考过,在教学中也尝试过 4、您认为有效的数学练习课和数学学习有关吗?( ) A、没关系 B、有关系,但影响不大 C、有关系,上好练习课至关重要 5、练习课在设计时您认为可以怎么上? ( ) A、按照课本

练习题逐题讲解 B、将所练习内容融入生活情境中,把所学的知识点穿起来,形成完整知识网络。C、先复习基本概念,再进行分类练习 D、让学生提前复习,自己找到知识点和易错题,然后在课堂上交流。
/ 13 6、您认为练习课练习的目的是什么?( ) A、巩固和理解所学知识 B、在练习中找到解题技巧,学会总结和归纳。 C、查漏补缺,加强练习易错点 D、帮助学困生巩固知识 7、您对数学练习课的态度是:( ) A、练习课就是要靠学生做题 B、练习课就是要让学困生会做题 C、练习课的设计和课堂教学非常重要 D、练习课习题的设计要做到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提高 8、您认为练习课上对练习题的设计都需要有哪些练习?( ) A、基础性练习 B、计算、专项练习 C、总结、拓展性练习 D、学生易错题型练习 9、您对数学练习课上练习题量的看法是( ) A、书上有几道题就做几道题 B、越多越好 C、根据上课时间,有时间多做几道,没时间少做几道 D、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掌握情况,做针对性练习 10、 在练习课的设计时,您是否想过将所学内容融入到具体的生活情境中( ) A、没想过 B、偶尔想过 C、想过,但没具体实施过 D、思考过,在教学中也尝试过 11、您在练习题的设计时如何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 )
/ 13 A、书上有哪些题,就练哪些题 B、多找些题,反正多练总没坏处 C、练习题既要有基础练习(面向大多数学生),又要用拓展练习(照顾优等生),才能做到提优补差 12、您认为练习课如何改革会更有成效?( ) A、按部就班,学生已经习惯成自然了。B、按照数学书,逐题讲解,挺好 C、多做练习自然有效果 D、课前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和练习题,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做好提优补差 13、对练习课设计的重要性,你认为目前你在练习课的设计和操作上存在的最大问题是( ) A、借鉴的东西少,自己不知道如何去做。B、一学期有那么几节练习课,有思路。但很多其他的练习课是没有思路,所以课堂上处理习题。C、平时和同事沟通少,工作忙碌,没时间学习或在这方面深入的思考。 D、练习课设计很苦恼如何做到上中差都照顾到。E、(可以自己补充)
/ 13 调查名称:《小学数学课堂练习有效性的研究》问卷调查 调查形式:问卷调查法 调查时间:2015年10月 调查设计与实施负责人:高书峥 调查对象取样说明:本学区内15位数学老师。 调查目的:近两年来我们学片课题组成员们对“小学数学课堂练习有效性”做了深入研究,取得一些成果,并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促进大家改变练习设计的旧观念。为了了解大家现在对练习设计方面的看法,进一步完善课题研究成果,特进行本次的问卷调查。所有选项没有对错之分。 调查具体内容: 1、谈谈你设置数学的课堂练习、课后练习的做法。( ) ①全部使用教材练习题练习; ② 教材、结合导学习题,多做; ③全部使用导学习题练习。 2、您在布置课堂练习时使用课本习题吗?( ) ①全部使用; ②偶尔会选择一部分; ③ 经常会 3、您觉得教材中习题科学性如何,需要改变形式否?( )
/ 13 ①稍微变化一下,严格遵守教材习题;②会扩充点习题呈现方式 ③会思考习题的思维含量;④ 对实践性的练习会扩展使用 4、教材习题一般怎样安排学生使用?( ) ①按教材编排的顺序使用; ② 直接在教材或练习本上做题; ③采用不同的活动方式,创造性的使用;④ 改造成教具或学具使用。 5、如果补充习题,您在课堂中使用的习题主要来源于何处?( ) ①从网上找资料; ②教辅资料; ③自己设计和改编; ④ 前面三种答案都选的 6、在选用和设计练习题的时候,您会考虑哪些问题?( ) ①题目的设计意图; ②学生的学习情况; ③教学的目标要求; ④ 课型的特点; ⑤ 知识的特点; ⑥ 学生的年龄特点;
/ 13 ⑦没有考虑,拿来就用。 7、对学生做的练习。你怎么评价分析?( ) ①主要是结果,过程学生知道就行; ②偶尔看一下解题过程; ③经常关注解题过程 8、您在数学练习教学中遇到的主要困难是什么?( ) ①教材中的练习内容不适用; ② 教材中的练习内容不够用; ③教材中精品练习资源太少。 9、你在设计课堂练习时是否思考过将知识与生活的联系?( ) ① 经常思考; ② 有时思考; ③ 基本思考; ④ 从来不考虑。 10、你在设计课堂练习时是否思考过到各个层次学生的需要?( ) ① 没有,所有学生的习题一样; ② 每次都能考虑到;③ 偶尔有。 11、你设计的数学练习是否考虑到学生的兴趣?
/ 13 ① 偶尔注意; ② 从不考虑; ③ 每次都能考虑。 12、你认为怎样的练习学生会比较喜欢?( ) ① 图文式; ② 游戏式; ③ 动手类; ④ 文字类; ⑤ 计算; ⑥ 其他。 13、你认为科学地、合理地安排课堂练习对学生学习数学的效率有影响吗? ① 有影响; ② 没影响; ③ 有很大的影响。 14、你认为( )安排课堂练习才是科学的、合理的? ① 要有针对性; ② 要有层次; ③ 要灵活;④ 要与生活联系; ⑤ 要有趣味; ⑥

要有实践性; ⑦ 要多样化; ⑧ 量要适中; ⑨ 要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设计不同的练习;⑩ 要合乎科学。 调查结果: 调查现状与分析:
/ 13 从本次的调查结果来看,经过两年来的实践研究,大部分老师在设计练习时,能结合教材内容、学生实际情况,有选择地选用教材里的习题或自己设计练习;能根据学生需要设计科学、合理的练习。 本次调查的主要结论: 课题研究取得一定的成效,教师设计练习的能力逐步提高。 《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问题与对策研究》的问卷调查报告 在教学改革不断推广的进程中,课堂教学有了很大的改观,特别是过程性教学的大力提倡,为培养学生的探究和创新能力提供了充足的时间和空间,但是由于加强过程教学,增加了学生对新知的探究时间,常常不得不缩短堂上练习的时间,相对地减少了练习量。但是,作为数学教师,大家都深刻地认识到练习是课堂教学的巩固与深化,是必不可少、无可替代的,于是,就只有在家庭作业上加码,这样一来,家庭作业就演变为教的强化和补充,自然也就成了学生的沉重负担,学生迫于教师与家长的压力就疲于应付,不但缺少个性化的思考,更丧失了学习数学的兴趣。长此以往,学生一提到作业就愁苦满面,家长怨声四起,教师更是郁闷不已……针对这种情况,我对我校三至五年级的数学教师、学生及家长就数学家庭作业的看法进行了一次调查分析,希望通过实情调查,找出原因,并进行反思,进而探讨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和策略。 一、问卷调查的数据结果 1、从我校三至五年级学生中随机抽取100人,进行问卷调查得到: (1)“认为数学家庭作业负担较重”的占42%。 (2)“认为作业形式基本不变”的占81%。
/ 13 (3)“教师是否根据你们的不同能力来布置作业”选“不是”的占83%。 (4) 有79%的学生认为“数学作业大部分内容都是书本上现成的”。 (5)“做数学家庭作业时,遇到困难怎么办?”有65%的学生选“随便应付完成”或“不做”。 (6)“作业完不成是由于老师布置得多”占36%。 2、从我校数学教师中任意抽取10人进行问卷调查得到: (1)“家庭作业是自己精心设计的”只占10%。 (2)80%的教师不会“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不同难度、不同要求的数学作业。” (3)“只布置书面作业”的占70%。 (4)“布置家庭作业是为了巩固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占60%。 (5)认为“工作繁忙,没有时间和精力去设计作业”的占60%。 (6)“学生不完成作业采取向家长投诉”的占30%,“先教育一顿,再补做”的占60%,无可奈何的占10%。 3、从我

校三至五年级学生家长中随机抽取100人进行问卷调查得到: (1)“觉得孩子的家庭作业量过多”的占38%。 (2)“认为家庭作业越多,孩子的成绩就会越好”的占39%。 (3)89%的家长希望“教师能布置一些新颖的、有创造性的、形式多样的家庭作业。 (4)希望“家庭作业是教师自己设计的不同层次的习题”的占90%。 (5)希望“数学作业时间控制在30分钟左右的占58%。
/ 13 (6)有20%的家长希望“孩子的作业在学校里完成”。 二、对调查结果的分析及反思 从上述调查问卷的结果中不难看出,学生、家长及教师对作业都存在着不满意的现象,具体表现在: 1、学生对于作业。学生普遍认为数学家庭作业负担较重,反复训练的内容较多,形式上也基本不变,且总是在被动的情况下接受教师布置的作业,还必须严格地按照教师所作的规定完成作业,没有选择权、自主权。在这种单调乏味、呆板机械的作业面前,学生感到压力很大,容易产生疲劳,久而久之就对学习产生厌倦和反感,从而对学好数学缺乏信心。 2、家长对于作业。家长们认为孩子的作业量过多且形式单一,基本上只有书上现成的题目,他们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在这种单一形式的作业中扼杀了灵性和思维,希望教师多布置一些新颖的、有创造性的、形式多样的家庭作业,但是家长对于家庭教育并没有很大的信心,过分看重了老师的作用。 3、教师对于作业。教师把作业看成是为了巩固所学知识而设置的一种练习环节,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布置作业时,在量和质上都比较随意,缺乏对作业内容的研究,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和基础上的差异性,热衷于搞“题海”战术,只重结果,忽视过程。大多数教师对如何设置作业感到迷茫,认为自己经验不足,又没有接受专业的指导。 反思我校教师所布置的数学家庭作业现状,普遍存在以下问题:作业量偏多;作业题目难度设置不清,没有层次性;机械重复训练的现象广泛存在;作业形式很单一,书面笔算作业占大部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类作业所占比例微乎其微。这样的作业使学生厌烦,家长头痛,应试训练色彩浓厚,失去了作业应发挥创造性、探究性的作用,更谈不上人文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这严重地抑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极大地限制了学生学习活动的空间,制约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而《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儿童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据此,我觉得在新课程理念下的传统作业型式已不适合学生的需求,而必须对作业

设计的内容、方式和方法进行改革,使它成为学生张扬个性又一个舞台。
/ 1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