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平板玻璃深加工设备在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趋势

浅析平板玻璃深加工设备在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趋势
浅析平板玻璃深加工设备在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趋势

浅析平板玻璃深加工设备在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趋势

摘要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建筑行业对玻璃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同时,平板玻璃在原有的基础上趋向于多功能方向发展,越来越多元化,并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建筑和装饰材料。本文对平板玻璃深加工产品及其深加工设备进行简要分析,同时也探讨其在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平板玻璃;玻璃深加工;深加工设备;建筑行业;发展趋势

玻璃在我国古代的时候被称为“璧琉璃、琉璃、颇黎”。而本文所谓平板玻璃,即是对平板形状类玻璃原片的称呼。从生产工艺来看,浮法已经成为平板玻璃行业的主流,占到其产量的85%以上。

自1904年引进第一套平板玻璃生产设备,中国平板玻璃工业已经历了约110年的发展史。解放后,玻璃深加工技术得到了发展和提高。80年代通过技术引进和自行开发,钢化、夹层、镀膜、中空等玻璃深加工及其预处理实现了机械化。

平板玻璃深加工设备是对平板玻璃原片进行再加工的设备,通过提高强度和安全性、改变几何形状、表面处理等途径来改变玻璃的性能和功能,以实现人们所需的多项功能要求。按照加工功能,平板玻璃深加工设备大体可分为钢化设备、夹层玻璃设备、镀膜玻璃设备、中空玻璃设备等以及各种玻璃切割机、清洗机、磨边机等附属设备。深加工后的玻璃在功能、性能以及艺术性等方面得到了较大提升,已成为一种现代的建筑和装饰艺术材料,是其他材料所无法替代的,在建筑行业中的应用十分广泛。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当今人类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平板玻璃深加工产品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对我国的平板玻璃深加工设备产生了新的挑战与机遇。

1 我国平板玻璃深加工行业现状

目前中国建筑玻璃与工业玻璃协会机械装备专业委员会共有常委单位17家企业,拥有会员50多个,几乎占到了行业规模企业总数的80%以上。总的深加工玻璃品种约为200多种,当前一直保持良好发展态势的国民经济为我国玻璃机械制造业发展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潜力。近年来我国玻璃工业发展迅速,平板玻璃产量快速增长,2012年全国平板玻璃总产量达714,162,937重量箱,已连续多年居世界第一,占全球总量超过60%。但据相关资料统计,截至2009年底国内玻璃深加工比率约为36%,远远低于世界55%的玻璃深加工平均水平,与发达国家80%以上的玻璃深加工率差距更大。

2 我国平板玻璃深加工产品的发展趋势

2.1 绿色环保、节能性

国家节约能源法规的出台和实施也对平板玻璃的深加工提出了更高要求。

建筑工程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建筑工程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随着建筑行业的大发展,建筑工程领域对于建筑工程技术水平的要求不断提高,希望借助先进的工程技术不断提高工程质量与效率,保证工程的安全性。近几年,我国建筑工程技术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很多先进的工程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建筑工程领域的效益,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一系列问题,阻碍了技术工程在我国的进一步发展。 1建筑工程技术重要性 改革开放以来,建筑行业不断发展,逐渐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企业自身调节能力不断增强,为了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建筑企业的管理理念不断优化,建筑经营管理水平不断提高,逐渐步入管理现代化阶段。建筑经营管理包括对于建筑项目过程全方位的管控,建筑工程技术作为其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影响着企业建设发展的方方面面。提高建筑工程技术水平也越来越得到建筑企业的重视,逐渐上升成为营销到企业生存发展的战略核心地位。不断推动建筑工程技术水平的提高,成为了建筑行业的普遍诉求。建筑工程技术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 1.1影响建筑工程的质量

安全性是建筑工程的基础问题,要保障建筑各个方面符合国家的各项规定,保证工程质量。因此,安全性成为了工程技术最先需要保证的问题,随着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建筑程序不断科学化,建筑材料的制作与选择也更加丰富。在整个建筑项目工程中,工程技术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项目工程会受到气候天气影响、地形地势限制、建筑规模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先进技术所发挥的保障安全性作用至关重要,通过质量检测、科学施工等环节保障项目的安全。 1.2影响建筑工程的效率 工程技术的提高,将直接影响到项目建设的各个环节。由于在项目建设过程中,要求不同部门、不同工种的共同协作,工程技术的提高将为协作化生产提供技术支持。促进建筑资源的合理配置,减少资源浪费;不断完善建筑工程设备,提高项目建设效率;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2建筑工程技术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建筑工程发展飞速,行业竞争激烈,建筑行业对建筑工程技术发展重视程度不断提高,我国建筑行业的整体技术水平得到了飞跃。比如在接地设计技术、抗震技术、防渗漏技术等方面的技术水平得到了质的提高,结合具体的地形地势、气候天气等施工条件等因素制定选取不同而处理方案,推动着项目工程施工

浅析平板玻璃深加工设备在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趋势

浅析平板玻璃深加工设备在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趋势 摘要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建筑行业对玻璃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同时,平板玻璃在原有的基础上趋向于多功能方向发展,越来越多元化,并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建筑和装饰材料。本文对平板玻璃深加工产品及其深加工设备进行简要分析,同时也探讨其在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平板玻璃;玻璃深加工;深加工设备;建筑行业;发展趋势 玻璃在我国古代的时候被称为“璧琉璃、琉璃、颇黎”。而本文所谓平板玻璃,即是对平板形状类玻璃原片的称呼。从生产工艺来看,浮法已经成为平板玻璃行业的主流,占到其产量的85%以上。 自1904年引进第一套平板玻璃生产设备,中国平板玻璃工业已经历了约110年的发展史。解放后,玻璃深加工技术得到了发展和提高。80年代通过技术引进和自行开发,钢化、夹层、镀膜、中空等玻璃深加工及其预处理实现了机械化。 平板玻璃深加工设备是对平板玻璃原片进行再加工的设备,通过提高强度和安全性、改变几何形状、表面处理等途径来改变玻璃的性能和功能,以实现人们所需的多项功能要求。按照加工功能,平板玻璃深加工设备大体可分为钢化设备、夹层玻璃设备、镀膜玻璃设备、中空玻璃设备等以及各种玻璃切割机、清洗机、磨边机等附属设备。深加工后的玻璃在功能、性能以及艺术性等方面得到了较大提升,已成为一种现代的建筑和装饰艺术材料,是其他材料所无法替代的,在建筑行业中的应用十分广泛。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当今人类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平板玻璃深加工产品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对我国的平板玻璃深加工设备产生了新的挑战与机遇。 1 我国平板玻璃深加工行业现状 目前中国建筑玻璃与工业玻璃协会机械装备专业委员会共有常委单位17家企业,拥有会员50多个,几乎占到了行业规模企业总数的80%以上。总的深加工玻璃品种约为200多种,当前一直保持良好发展态势的国民经济为我国玻璃机械制造业发展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潜力。近年来我国玻璃工业发展迅速,平板玻璃产量快速增长,2012年全国平板玻璃总产量达714,162,937重量箱,已连续多年居世界第一,占全球总量超过60%。但据相关资料统计,截至2009年底国内玻璃深加工比率约为36%,远远低于世界55%的玻璃深加工平均水平,与发达国家80%以上的玻璃深加工率差距更大。 2 我国平板玻璃深加工产品的发展趋势 2.1 绿色环保、节能性 国家节约能源法规的出台和实施也对平板玻璃的深加工提出了更高要求。

建筑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建筑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1我国建筑业及其发展历程 1.1建筑业的概念 建筑业是以建筑产品生产为对象的物质生产部门,是从事建筑生产经营活动的行业,并没有公认的明确的概念表述,对建筑业的界定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建筑业是指建筑产品生产的全过程及参与该过程的各个产业和各类活动,包括建设规划、勘察、设计、建筑构配件生产、施工及安装、建成环境的运营、维护及管理等;狭义的建筑业属于第二产业,包括房屋和土木工程业、建筑安装业、建筑装饰业、其他建筑业等行业。狭义的建筑业从行业特性及统计的可操作性出发,目的在于进行统计分析,通常在国民经济核算和统计时采用狭义建筑业的概念,而在行业管理中采用广义建筑业的概念。本文以广义的建筑业为概念,讨论我国建筑业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发展趋势。 1.2我国建筑业的发展历史 从1949年到现在,我国建筑业经历了形成和成长、停滞和徘徊、恢复和发展这样几个上下波动的阶段,各个阶段发展具体特点总结如下。 (一)产业的形成和成长阶段(1949?1957) 新中国成立后的1949年?1957年为我国建筑业的形成和起步阶段,这一阶段我国建筑业发展历程及特点可用表1所述一系列事件为标志。

(二)体滞和徘徊阶段(1958?1976) 该阶段我国建筑业发展总体上呈现以下特征。 (1)在指导思想上,由于左倾思想干扰,建筑业被错误的认定为消费部门而得不到重视,有一段时期建筑业甚至不能成为一个独立的产业部门,而沦为仅仅是实现基本建设的一种手段,其发展严重受阻。 (2)在发展过程中,1958年开始的“大跃进”使建筑业的发展遭到了很大程度的破坏,而随后发生的文化大革命,将建筑设计、科研和大专院校等单位纷纷撤消,已建立起来的一整套制度被批判,建筑<业的管理陷人瘫痪状态。同时,用非经济手段取代了经济管理。 (3)上述因素造成了建筑企业管理和施工生产的极度混乱,建筑业生产力受到严重破坏,劳动生产率大幅度下降。1961年建筑业创造的国民收人仅占国民总收入的2.2%,跌至最低点。施工企业由1958年的高度膨胀到六十年代初期的髙度压缩,建筑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劳动者的比重由1957年的3.1%减少为1965年的2.0%。在工程造价提高近一倍的同时,工程质量普遍下降,工程事故之多为建国以来所罕见。 (三)恢复阶段(1977?1983) 1977年以后,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的工作重心转向经济建设,我国建筑业以此为契机开始摸索自身的改革之路,进行了劳动工资制度改革,并在全行业推广招标投标制。这些措施为建筑业的改革探索了道路,大大提高了我国建筑业的劳动生产率,对国民经济的贡献逐步加大,1983年全社会建筑业总产值1053亿元,净产值259亿元,分别比1976年增长了1.4倍和1.2倍;建筑业总产值和净产值占社会总产值和国民收入的比重也分别由1975年的8.1%和4.5%上升到9.5%和5.5%,建筑业得到了恢复和加强。 (四)发展阶段(1984至今) 这一阶段我国建筑业发展呈现出以下特征… (1)引人了建筑工程竞争机制。在1983年全行业推行招标投标制的基础上,工程项目实行公开招标投标,1984年我国招标投标面积占当年施工面积的4.8%,1985年上升为13%,1986年为15%,1987年为18%,1988年为21.7%,1989年为24%,1990年为29.5%,1993年为40.6%,1995年为46%,1996年为54%^。我国建筑业的这一变革对世界建筑工程市场乃至全球经济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2)建立了新的劳动工资机制。经过了恢复阶段改革建筑业劳动工资制度的探索后,1984.年国务院在《关于改革建筑业和基本建设管理体制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中明确提出,国有企业除必需的技术骨干外,原则上不再招收固定职工。这一政策加快了用工制度改革。在工资分配上,1984年国有建筑业企业普遍推行了百元产值工资含量包干的办法,调动了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 (3)加快了管理体制改革。1984年国家把建筑业的改革作为推行经济体制改革的突破口,由原来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任务分配开始走向市场调节下的招标投标的轨道,在调整企业组织结构、进行项目法施工和实施资质管理等方面狠下功夫,加快了管理体制的改革步伐。

中国建筑业发展现状与展望

o中投顾问提示:2006年,中国建筑业总产值达到40975.5亿元,比上年增长18.59%; 利润总额达1071亿元,比2005年同期增长18%。2007年,建筑业总产值为50018.62亿元,比2006年同期增长20.4%,实现利润总额1561.1亿元,比2006年增长30.9%;2008年1-9月,建筑业总产值达到37552亿元,同比增长22.8%,全国建筑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835亿元,同比增长26.8%。如此高速的行业利润增长在近几年行业持续高景气中也实属罕见。 一、中国建筑业进入健康、快速发展轨道 1、宏观环境向好拉动建筑业高增长 2001年以来,我国宏观经济步入新一轮景气周期,与建筑业密切相关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FAI)总额增速持续在15%以上的高位运行,2003至2006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更是达到了24%以上。 建筑和安装工程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基本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走势相似,近几年增速也维持在25%。 由于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基本决定了建筑工程的市场规模,近年来FAI持续高位,导致建筑业总产值及利润总额增速也在20%的高位波动。2006年,中国建筑业总产值达到40975.5亿元,比上年增长18.59%;利润总额达1071亿元,比2005年同期增长18%。2007年,建筑业总产值为50018.62亿元,比2006年同期增长20.4%,实现利润总额1561.1亿元,比2006年增长30.9%;2008年1-9月,建筑业总产值达到37552亿元,同比增长22.8%,全国建筑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835亿元,同比增长26.8%。如此高速的行业利润增长在近几年行业持续高景气中也实属罕见。

建筑行业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的分析

建筑行业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的分析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建筑行业也越来越受到严峻的挑战,建筑行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发展建筑行业的品牌战略,有利于提高我国建筑行业的国际竞争力。本文针对我国建筑行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对策措施。 关键词:建筑行业;现状;问题;发展趋势;分析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建筑施工企业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加入世贸组织,在给中国建筑业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可避免的冲击和挑战。 建筑业具有土地垄断性和不可移动性等特点,建设工程产品的生产具有单件性、流动性、地域性、周期长和生产方式多样性、不均衡性,以及受外部约束多等特点。随着建设工程项目的类型和特征的日趋复杂化,建筑产品的精益化,工程服务方式的多样化、市场化的进程,使得建筑企业对建设项目管理的精益程度要求也越来越高。一、建筑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建筑行业在国民经济各行业中所占比重仅次于工业和农业,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作为劳动密集型行业,建筑行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因此建筑行业运行的良好与否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建筑业在国民经济各行业中所占比重仅次于工业和农业,而高于商业、运输业、服务业等行业。建筑业利税总额增加明显,1992年-2002年年均增长速度为30,建筑业为我国国民经济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入世过渡期的结束,我国履行WTO承诺,逐渐消除外资建筑企业进入国内市场的壁垒,我国建筑行业的竞争必将进一步加剧,同时各种内外部因素将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我国建筑企业的发展,尤其对国有建筑企业造成的冲击更为严重。如何面对问题,灵活应变,寻找解决办法,是我国建筑企业不能不思考的战略性问题。 二、我国建筑行业的品牌策略 中国建筑市场的不断发展,促使中国建筑业逐渐进入品牌竞争时代。一方面,品牌展示了企业的综合形象,具有不可估量的市场价值,它的形成始终贯穿于企业发展之中,另一方面,品牌是又一个建筑企业综合素质的标识,它不能被企业的规模和业绩所替代。可以说,品牌已经成为建筑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支柱,以及建筑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利器。甚至可以说,品牌必然是未来建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第一,“树品牌”不等于“做广告”。有些建筑企业的决策者认为,塑造品牌就是做广告,于是企业就不停地做广告,其结果是知名度大大提高了,但提高的不是在目标消费群体之中,而是在大部分与建筑消费无关的群体之中。实际上,广告更多的是建筑企业进行品牌维护工作的必要手段。建筑企业塑造品牌尽管在一定程度上离不开广告,但又不能只有广告。换句话说,除了做广告,建筑企业仍有大量的事情要做,以全面提高品牌知名度、美誉度和忠诚度。第二,“树品牌”切忌盲目跟风。由于中国建筑企业的品牌塑造尚处于起步阶段,没有成熟

浅谈中国建筑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

浅谈中国建筑市场发展趋势 一、中国建筑业现状综述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建筑业得到了持续快速的发展,建筑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产业地位不断加强,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更加显著。 以国家重点项目建设、城市公共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房地产开发、交通能源建设、现代制造业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主体的建筑市场呈现出勃勃生机;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湾区域建设、西部大开发、东北工业区振兴仍然是最为繁荣的建筑市场;发达地区的建筑业生产水平和能力的强势地位进一步巩固、发展;大中型建筑业企业的结构调整进一步深入开展;对国外建筑市场的开拓快速发展,市场层次和区域范围更加优化。因此,我们可以预期的是,在未来较长的时间之内,由于内需政策的需要,各种国家重点项目建设、城市公共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房地产开发、以及区域的发展政策等将陆续出现,中国的建筑行业依然将持续走高。 二、中国建筑市场健康发展面临的问题 1、技术创新相对滞后 对建筑业来说,通过降低材料和劳动力成本来提高建筑产品竞争力的发展空间已经在逐渐缩小。强化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的市场竞争力,才能提高竞争层次,形成独具特色的竞争优势,提高建筑生产的附加值,与高新技术接轨,己经成为建筑业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l 2、员工整体素质不高 中国建筑企业的社会职能长期以来难以彻底摆脱,离退休人员逐年增加,企业统筹外支出绝对数额居高不下,企业需要分流的人员,特别是富余人员数量偏多,合理的人员流动机制没有真正建立起来;员工队伍规模偏大,整体素质普遍不高;没有真正确立端正的市场观念,危机意识、竞争意识普遍不强。l 3、综合管理水平亟待加强 在现有改革基础上继续实施深化改革,调整产权结构,建立科学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变革经营模式和机制,彻底改变传统的人事、用工、分配制度与政策,提高总分包机制下的项目管理与控制的综合水平,是提高企业竞争力不能回避的重要任务。l 4、品牌管理重视不够 建筑企业长期不重视公共宣传的作用,只是在施工项目现场悬挂标语和标识进行小范围的营销,或者制定了品牌战略,也大多华而不实。根据企业发展需要,建筑企业应提倡全员营销理念,提高企业知名度,树立企业品牌,扩大市场占有率。保证在建工程质量、遵守合同承诺、改变维修服务的被动做法,主动回访客户,提供优质服务、建立承包商的信誉、重视企业形象的创立,积极开展企业形象建设和管理,研究制订企业形象战略对企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中国建筑市场发展趋势分析 我们可以这样概括:现在,乃至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我国建筑市场的一个基本走向是:市场进一步的国际化、规范化,市场主体的进一步多元化。 第一、今后一段时期,我国投资建设规模的总体趋势不是减小而是扩大,这种趋势,为建筑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首先,我国加入WTO,进一步扩大开放,很多行业和领域也要取消或者放宽外商投资规模的限制,形成了我国整体范围内的对外开放格局。所有这些都必然会吸引更多的外商投资。其次,我们正面临整个国民经济结构的调整,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发展所带来的变化。三是中国要真正发展成一个后工业国家,时间还不会太快,而我们目前的市场化率还只有37%。因此我认为中国建筑业的好时光还有20、30年。 第二、国内外市场的一体化,为我们开拓国际承包市场提供了机遇。改革开放以来,我

中国智能建筑行业近年发展情况和发展趋势分析

目录 CONTENTS 第一篇:建筑行业面临转型智能建筑三个发展方向凸显------------------ 错误!未定义书签。 方向一:“互联网+”催生智能化建筑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方向二:现代化建筑工业转型3D打印是绝对不能缺席的“狠”角色错误!未定义书签。 方向三:无人机、机器人开启建筑自动化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篇:智能建筑行业市场被看好市场发展以节能环保为主------------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篇:智能建筑行业现状分析市场发展空间广阔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篇:房地产快速发展分析智能建筑行业助城镇化建设---------------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五篇:智能建筑行业发展现状分析市场发展前景广阔------------------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六篇:智能建筑行业现状分析市场发展局面处于混乱------------------ 错误!未定义书签。 2、系统集成商的水平不高。------------------------------------------------------ 错误!未定义书签。 3、缺乏原创产品。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七篇:我国智能建筑市场规模大约为4000亿元--------------------------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八篇:智能建筑行业现状分析市场发展竞争大 ---------------------------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一篇:建筑行业面临转型智能建筑三个发展方向凸显 当前,智慧城市建设是我国社会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智能建筑作为实现智慧城市的重要驱动力之一,指通过将建筑物的结构、系统、服务和管理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最优化组合,从而为用户提供一个高效、舒适、便利的人性化建筑环境,是集现代科学技术之大成的产物,其技术基础包含现代建筑技术、现代电脑技术、现代通讯技术和现代控制技术所组成。目前,中国建筑行业将面临三大转型方向。 方向一:“互联网+”催生智能化建筑 在“互联网+”浪潮下,建筑行业出现一个新词——智能建筑。只有两张床大小的迷你卧室,电钮一按自动转换成一间智能办公室;房屋墙体开裂了,涂上纳米“创可贴”,裂缝即强劲弥合……拥抱互联网的建筑,就是这么的“潮”! 随着信息化技术和水平的提升,BIM(建筑信息模型)、大数据、物联网、移动技术、云计算等,都可以打破传统发展模式。而这些技术手段都是通过“互联网”实现,进而作用于建筑行业,提高行业信息化水平,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嫁接“互联网+”是智能建筑发展的热门趋势。智慧建筑是集现代科学技术之大成的产物,而“互联网+”理念的植入,为“智慧建筑”大厦的构建提供了无限可能。因此,智能建筑是建筑行业未来的必定趋势,从国家层面到各地,均已把智慧建筑纳入智慧城市建设的高度予以重点推广。目前,我国智慧建筑市场产值已超过千亿元,并且正以每年20%-30%

国际建筑业的现状与趋势分析

国际建筑业的现状与趋势分析 一、国际建筑市场的现状与前景分析 二战以后直到20世纪80年代末,国际建筑市场经历了一个完整的景气循环,目前正在进入第二个景气循环的快速增长阶段,国际建筑市场的基本格局也在发生重要变化。 二战后,国际建筑市场随着各国转入和平建设时期而逐渐兴起,增速不高但平稳持续。进入20世纪70年代,国际建筑市场在两方面力量推动下进入快速增长时期。第一,海湾石油输出国在巨额“石油美元”的支持下,掀起了大规模的建设高潮,并成为当时全球最大的国际承包市场;第二,东南亚地区政局稳定,外贸兴旺,国际直接投资不断增加,经济保持稳定增长,国际承包市场也日趋活跃。据统计,1981年世界250家国际大承包商的合同成交额(营业额)达1299亿美元,达到历史最高水平,标志着国际建筑市场景气循环繁荣阶段的顶峰。 1982年以后,世界经济形势开始逆转。石油供过于求,价格暴跌,产油国收入税减,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影响,被迫压缩建设规模;西方发达国家经济低速增长,美元大幅度贬值,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的固定资产投资一 直处于停滞状态;拉美发展中国家债务沉重,初级产品供过于求,价格下跌;非洲地区连续遭受自然灾害,经济困难。世界经济处于低潮,国际承包市场逐渐收缩。世界250家国际大承包商的合同成交额(营业额),1980年为1083亿美元,1981年1299亿美元,1982年1231亿美元,1983年936亿美元,1984年805亿美元,1985年816亿美元,1986年739亿美元,1987年739亿美元。1981年以来,除1985年有微弱回升外,呈直线下落趋势,6年减少了43%。 1988年,世界经济开始进入新一轮景气循环。经济增长达到4.5%的较高水平,世界贸易超前增长达到8.5%,国际金融市场十分活跃,国际直接投资迅猛增长。国际建筑市场也随之出现较大增长,250家国际大承包投资商的合同成交额(营业额)达94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7.3%,走出了低谷。1989年增至1126亿美元,1990年增至1203亿美元,1991年达到国际承包市场历史最高纪录的1519亿美元。此后的十多年内,虽然世界经济增长速度趋缓,且时有反复,但总体保持增长势头未变,国际承包市场出现了稳定发展的兴盛时期,每年225家大承包商营业额均在1000亿美元以上。(见表,资料来源:根据美国《工程新闻记录》整理) 1994年以后,国际工程建筑市场出现明显的波动。1997年全球225家全球最大工程承包公司的营业总额只有1102亿美元,比1996年下降了13.1%,亚洲金融危机所引发的新兴市场经济衰退是主要原因。但是,随着各国经济的恢复,1998年全球营业额又回升到1164亿美元。

玻璃材料的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

玻璃材料的应用与趋势 内容摘要:随着建筑多元化的发展,建筑玻璃的已经成为建筑多样化和建筑功能化的关键组成部分,尤其是最近几年,建筑用深加工玻璃的品种、数量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产品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一些建筑使用的深加工玻璃出现了如钢化玻璃自爆、中空玻璃漏气等多种问题,造成很大的损失。当今世界玻璃制造商们在开发钢化玻璃新技术方面,均向能源、材料、环保、信息、生物等五大领域的发展和需求奋进。 关键词:玻璃材料的应用现状,玻璃材料的发展趋势 一 .世界建筑的发展对玻璃的要求变化 从20世纪60年代,随着第一个玻璃幕墙出现开始,建筑幕墙一直占据着建筑市场的主导位置并引领着建筑行业技术的发展。到目前,建筑对玻璃的要求经过了从白玻、本体着色玻璃、热反射镀膜到低辐射镀膜玻璃的变化。玻璃的颜色也由无色、茶色、金黄色到兰色、绿色并最后向通透方向的发展变化。 二.建筑玻璃的主要应用品种及特点 1、钢化玻璃 它是利用加热到一定温度后迅速冷却的方法,或是化学方法进行特殊处理的玻璃。一般是在原来普通的浮法玻璃基础上,经过将玻璃加热到软化点温度再经过淬火处理,使玻璃内部中心部位具有张应力

而玻璃表面部位具有压应力并达到均匀应力平衡的玻璃产品。钢化玻璃的品种包括化学钢化也称离子钢化和物理钢化两种;化学钢化玻璃的特点是由于采用颗粒较大的离子如钾离子置换玻璃表面的钠离子,在约400度的温度下经过一定的工艺制作完成;化学钢化玻璃可以切割、热弯等,但经过高温加工后的玻璃强度会受影响;化学钢化玻璃的初始强度可以达到原片的6-7倍,但是随着使用时间加长,性能会衰减;由于离子置换的特殊性,多数使用在超薄的玻璃上。物理钢化玻璃的特点是强度高,一般强度可以达到普通平板玻璃的4倍左右 2、夹层玻璃 夹层玻璃是由一层玻璃与一层或多层玻璃、塑料材料夹中间层而成的玻璃制品,中间层是介于玻璃之间或玻璃与塑料材料之间起粘结和隔离作用的材料,使夹层玻璃具有抗冲击、阳光控制、隔音等性能;夹层玻璃的特点是安全—即使破碎,也不会对人造成伤害。缺点是降低采光性能、玻璃自重增加。 3、镀膜玻璃 镀膜玻璃俗称热反射玻璃,包括阳光控制镀膜玻璃和低辐射镀膜玻璃(Low-E)玻璃两个品种。镀膜形成的原理是在原片玻璃表面镀上金属或者金属氧化物/氮化物膜,使玻璃的遮蔽系数降低,又称低辐射玻璃,是一种对波长范围4.5μm-25μm的远红外线有较高反射比的镀膜玻璃。低辐射镀膜玻璃还可以复合阳光控制功能,称为阳光控制低辐射玻璃。镀膜玻璃主要有两个系列的品种,一种是在线镀

建筑行业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的分析

建筑行业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的分析建筑行业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的分析一、中国建筑行业概况介绍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建筑业得到了持续快速的发展,建筑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产业地位不断加强,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更加显著。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建筑施工企业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加入世贸组织,在给中国建筑业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可避免的冲击和挑战。将来要直接面对国际承包商的竞争,国内建筑市场以及参与国际工程承包市场的竞争将会愈发激烈。 管理信息化是传统产业获得新生的必由之路。我国建筑企业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关键在于企业能否为社会提供质量高、工期短、造价低的建筑产品。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所带来的巨大生产力,提高自身的信息化应用水平和管理水平, 应该作为提升建筑行业竞争力的重点,这也是国外优秀建筑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实践总结。 建筑业具有土地垄断性和不可移动性等特点,建设工程产品的生产具有单件性、流动性、地域性、周期长和生产方式多样性、不均衡性,以及受外部约束多等特点。随着建设工程项目的类型和特征的日趋复杂化,建筑产品的精益化,工程服务方式的多样化、市场化的进程,使得建筑企业对建设项目管理的精益程度要求也越来越高。 二、建筑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建筑行业在国民经济各行业中所占比重仅次于工业和农业,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作为劳动密集型行业,建筑行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因此建筑行业运行的良好与否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实际上,工业发达国家在国民经济核算和统计时均采用了“狭义建筑业”的概念,而在行业管理中均采用了“广义建筑业”的概念。“广义建筑业”涵盖了建

中国建筑设计行业研究-行业发展方向

中国建筑设计行业研究-行业发展方向 行业发展方向 1、业务模式的发展趋势 建筑设计服务于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对建筑的需求,建筑设计行业也随着人类文明的进化和升级不断进步。“十三五”时期,中国建筑设计行业迎来重要的发展机遇,传统建筑设计市场空间保持稳定,“一带一路”、城市改造升级等新兴市场空间正在成型,市场需求的变化和发展有力地推动建筑设计企业业务模式的转型升级。 未来建筑设计企业的发展将进一步分化,一是提倡精品设计、专项设计,打造细分领域的专业品牌,一批有特色的建筑设计企业将会得到成长;另外,部分建筑设计单位综合化、多元化、规模化发展,积极培育发展壮大工程总承包业务,探索全生命周期业务。 (1)专业化发展趋势 建筑的类别和形式多种多样,不同类型的建筑存在不同的特点和要求。目前

住宅类建筑、办公类建筑等传统建筑设计领域竞争较为充分,诸多细分领域给建筑设计行业提供新的市场机遇,如医疗、养老、康复等民生工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的机场、城市轨道交通、综合管廊、铁路、港口,新兴产业中的数据中心、电商物流、保税物流、新型能源等。建筑设计市场需求的发展和变化要求建筑设计企业具有更强的专业性和服务能力。未来各类型设计企业将根据自身特点,在某些具体领域上深入研究,完成技术积累,形成该领域的人才和技术优势,凝聚核心竞争力,走专业化的发展道路。 (2)设计总承包趋势 随着中国建筑行业整体水平的提高,大型综合体项目逐步增多,建筑品质越来越受重视。建设方迫切需要有一定实力的设计企业承担整体建筑设计工作,并对整个建设过程负责,总体把控设计质量和品质,以设计单位为主导的工程总承包管理模式逐步得到应用和推广。目前,国内一批大中型设计企业已经具备开展设计总承包业务的实力,能够有效整合本企业以及社会的各项技术资源,并组织协调各专业团队的设计工作,保证设计项目的整体进度和设计质量,为客户提供技术支持和咨询等附加价值服务。

建筑设计行业现状以及未来发展前景趋势分析

建筑设计行业现状以及未来发展前景趋势分析 目录 CONTENTS 第二篇:2014年1月-2015年1月建筑设计服务活动指数---------------------------------------------- 2 第三篇:未来我国建筑设计行业发展方向分析-------------------------------------------------------------- 2 1、节约资源 -------------------------------------------------------------------------------------------------------------- 3 2、节能能源 -------------------------------------------------------------------------------------------------------------- 3 3、回归自然 -------------------------------------------------------------------------------------------------------------- 3 第四篇:我国建筑设计市场市场规模庞大创新能力欠缺 ------------------------------------------------ 3 第五篇:2014年建筑设计行业分析与前景-------------------------------------------------------------------- 4 第六篇:建筑设计行业创新多元化发展趋势 ----------------------------------------------------------------- 5 第七篇:中国建筑设计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规划分析报告 --------------------------------------------- 6 本文所有数据出自于《2015-2020年中国建筑设计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第一篇:2012年1月-2015年1月日本季调后建筑设计服务活动指数

TFT—LCD用玻璃基板发展现状及趋势(玻璃杂志061)

TFT—LCD用玻璃基板 发展现状及趋势 李超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具有质量轻,图像细腻、清晰,色彩丰富、自然、逼真等优点的薄膜晶体管型液晶显示器(即TFT-LCD)正逐渐取代传统的阴极射线管(CRT)显示器,预计未来几年将成为显示器的主流产品。TFT-LCD是在无碱超薄玻璃上印刷微电子电路,主要特点是在每个像素(像素就是一些能够发出彩色光线的小点)配置一个半导体开关件,每个像素都是一个相互隔离的独立的晶体管,可以通过点脉冲直接控制,因而每个节点相对独立,并可连续控制,这样不仅提高了反应时间(一般可以达到80ms 左右),同时在灰度控制上可以做到非常精确,这就是TFT色彩更为逼真的原因。 TFT-LCD 是由偏光板、液晶面板,另外再加上背光源组成的。制作一片液晶面板需要两片玻璃基板,分别作为底层玻璃基板和彩色滤光片板使用。虽然玻璃基板只占TFT-LCD原材料成本比重的6%左右,但却是最最重要的元件。TFT-LCD生产线更新换代必须以玻璃基板厂家提供新一代生产线所生产的玻璃基板为前提,否则一切都是空谈。 一、TFT-LCD用玻璃基板的发展现状 玻璃基板又称素玻璃,是超薄、超平滑、超精细无碱硅酸铝玻璃,其碱金属总含量要求在0.1%以下。自90年T F T- L C D产业由日本第一代产品的生产, 发展到目前康宁公司正在研制的第七代产品所使用玻璃基板已经历了七代。玻璃基板的切割片数有一个最佳经济值,达到这个值以上意味着较高的生产效率,业界公认的经济切割片

数是6,按照玻璃基板尺寸的大小划分生产线属于哪一代。(见表一)表一单位: 目前在商业上应用的玻璃基板,主要厚度为0.7 m m或0.6 m m,并且已经进入更薄厚度(如0.4 m m )的研制开发阶段。主要应用于液晶桌面显示器、笔记本电脑以及液晶彩电的面板制作中。 由于TFT-LCD模组在制造过程中需要真空蒸镀与刻蚀,因此玻璃基板必须耐高温、耐强酸强碱;同时考虑重量和厚度,玻璃基板必须非常薄,尤其对应大尺寸后,玻璃基板如果过厚,就会增加不少重量;玻璃基板要求高透光性,否则影响画面质量,所以必须要在无尘室中生产;玻璃基板还要高平整度,其平整度要求比硅晶圆还要高。鉴于玻璃基板生产技术的高度复杂与高深,全世界只有很少的4家公司能够制造玻璃基板,分别是美国康宁、日本旭硝子、日本电气硝子、日本板硝子。据初步统计,截止2004年底全球TFT-LCD用玻璃基板生产能力达6050万m2/年。其中康宁共有23座TFT-LCD用玻璃基板熔炉,生产能力可达3150万m2/年;日本旭硝子共有4座熔炉,生产能力可达1400万m2/年;日本板硝子共有6座熔炉,生产能力为900万m2/年;日本电气硝子共有5座熔炉,生产能力为600万m2/年。 目前,我国大陆还没有厂家能生产TFT-LCD用玻璃基板,所用玻璃基板全部依赖于进口。据报载,2003年7月,XX力诺集团与德国EPT公司合作开发生产TFT-LCD用玻璃基板。如果合作成功,

中国建筑工程行业市场现状 行业分析及发展趋势预测

2016年中国建筑工程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预测 目前我国的人口红利正在消失,我国也将面临向消费型社会转换,我国经济应该已经进入一个长期的下降通道,至少投资是这个趋势。而对于建筑行业而言,需求方的变化对于行业、企业盈利几乎是决定性的。而目前投资、需求的前景黯淡势必给建筑行业带来较大压力。 从建筑行业各子行业近年的收入增速可看出,投资的不景气对建筑企业的负面影响十分明显。传统业务快速下沉已经引起企业家的重视,在这样的情况下,建筑企业未来转型与改革是必然趋势。 我国15-64 岁劳动人口占比开始下降(% ) 我国国民总储蓄率下降会影响投资增速

投资增速下行对建筑企业的影响已经十分明显 2015年10月固定资产投资到位资金累计同比为%,高出9月个百分点,表明资金面的紧张状况较之前有所缓解。固定资产投资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额累计同比连续6个月回升,10月为%。 固定资产到位资金累计同比

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累计值及同比 2015年前11月沪深两市定增的募集资金为9218亿,远超过2014年的6824亿,可见我国资本市场融资功能逐渐增强。就建筑行业而言,债务直接融资量继续下降,偏好定向增发的企业越来越多。2016年定增募集金额已为历年最高,另外还有亿的定增方案正在审核之中(如果考虑349亿的优先股融资就达到了591亿)。2016年建筑行业定增融资将持续增加,资本市场将为建筑企业并购转型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建筑行业融资情况(单位:亿元)

整体来看,由于投资下行,建筑公司经营承压,大部分企业通过在资本市场上进行股权和债权融资以度过难关。稳定的资本市场为建筑企业转型提供充足的融资支持。 建筑行业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增加 一、深化“一带一路”建设,完善城市功能 自“一带一路”这一概念提出后,全国各地区抓住这一历史契机,寻找输出过剩产能的机会,以期实现更多价值。从各省市地方政府工作报告中,我们可以看到“一带一路” 的建设工作在获得各省市的关注,现在已经有多项项目在“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启动,预计未来将首先在铁路、航运、水运等基建投资方面得到切实地落实。

玻璃史上的十大里程碑及未来发展趋势

玻璃史上的十大里程碑及未来发展趋势 *王承遇1,李松基2,陶 瑛1,张咸贵2 (1.大连工业大学,辽宁 大连 116034; 2.广州番禹大龙玻璃厂有限公司,广东 广州 511450) 摘要:阐明了玻璃发展历史中十大里程碑的发现和发明,即釉砂、吹管、水晶玻璃、燃煤坩埚窑、光 学玻璃、玻璃成型机械、蓄热室池窑、浮法玻璃、非氧化物玻璃和光导纤维。此外还指出未来玻璃 的技术发展方向。 关键词:玻璃;发展史;里程碑;釉砂;光导纤维 中图分类号:TQ1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871(2010)03-0039-04 TenM ilestones i n H istory of G lass and Tendency of Future Develop m ent WANG Cheng -yu 1,LI Song -ji 2,TAO Ying 1,Z HANG X ian -gui 2 (1.D a lian Po l y technic U n i ve rs i ty ,D a lian 116034,Chi na ; 2.P anyu D a l ong G lass F actory Co .L td ,Guang z hou 511450,Ch i na)Abstract :Ten i m portant d iscoveries and i n venti o ns ,.i e .faience ,blo w pipe ,crystal g lass ,coa l firi n g pot-fur nace ,optica l g lass ,g lass-m ak i n g m ach i n e ,regenerati v e tank fur nace ,float g lass ,non- ox ide g lass ,op tica l fibers ,wh ich stand out as m ilestone in prog ress of g lass are rev ie w ed .M o reover , the tendency o f future developm ent o f g lass techno logy is also expounded . Key w ords :g lass ;h istory of deve l o pm en;t m ilestone ;faience ;optical fi b er 近年来玻璃科学家、玻璃艺术家和玻璃收藏家对玻璃发展史进行研究,发表了很多著作与论文,其中有代表性的如干福熹院士/中国古代玻璃技术的发展0、A lan M acfarlane and G erry M artin /The G lass Bathyscaphe 0、由水常雄#棚桥淳二/东洋N é 0等著作 [2~3]。几千年来玻璃发展史中,哪些发现和发明起了里程碑作用?以史为鉴可对玻璃的今后发展有指引意义。本文根据笔者多年来从事玻璃教学与科研工 作经验,对以上问题加以评述。1 玻璃史上的十大里程碑 1 釉砂(Faience)的制备 约在公元前3500年,美索不达米亚人用石英砂、碱加石灰石混合后,加热到大约700~800e ,烧结成形为玻璃珠和装饰品,得到含有部分玻璃态和未熔石英砂及其他未熔原料的混合物,学者称为费昂斯 第38卷第3期 2010年6月玻璃与搪瓷GLASS &E NAM EL Vo.l 38No .3Jun .2010*收稿日期:2010-03-25

建筑行业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

建筑行业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 一、中国建筑行业概况介绍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建筑业得到了持续快速的发展,建筑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产业地位不断加强,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更加显著。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建筑施工企业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加入世贸组织,在给中国建筑业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可避免的冲击和挑战。将来要直接面对国际承包商的竞争,国内建筑市场以及参与国际工程承包市场的竞争将会愈发激烈。管理信息化是传统产业获得新生的必由之路。我国建筑企业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关键在于企业能否为社会提供质量高、工期短、造价低的建筑产品。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所带来的巨大生产力,提高自身的信息化应用水平和管理水平,应该作为提升建筑行业竞争力的重点,这也是国外优秀建筑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实践总结。建筑业具有土地垄断性和不可移动性等特点,建设工程产品的生产具有单件性、流动性、地域性、周期长和生产方式多样性、不均衡性,以及受外部约束多等特点。随着建设工程项目的类型和特征的日趋复杂化,建筑产品的精益化,工程服务方式的多样化、市场化的进程,使得建筑企业对建设项目管理的精益程度要求也越来越高。 二、建筑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建筑行业在国民经济各行业中所占比重仅次于工业和农业,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作为劳动密集型行业,建筑行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因此建筑行业运行的良好与否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实际上,工业发达国家在国民经济核算和统计时均采用了“狭义建筑业”的概念,而在行业管理中均采用了“广义建筑业”的概念。“广义建筑业”涵盖了建筑产品以及与建筑业生产活动有关的所有的服务活动,同时涉及到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内容,在WTO 中《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中包含了建筑服务贸易的内容。根据国家统计局2003年5月颁布的《三次产业划分规定》,建筑业属于第二产业。建筑业在国民经济各行业中所占比重仅次于工业和农业,而高于商业、运输业、服务业等行业。随着入世过渡期的结束,我国履行WTO承诺,逐渐消除外资建筑企业进入国内市场的壁垒,我国建筑行业的竞争必将进一步加剧,同时各种内外部因素将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我国建筑企业的发展,尤其对国有建筑企业造成的冲击更为严重。如何面对问题,灵活应变,寻找解决办法,是我国建筑企业不能不思考的战略性问题。 三、我国建筑行业的质量标准 建筑业是国家重要的产业部门,国家每年固定资产投资额巨大。百年大计、质量第一,这是建筑业的基本工作方针。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每当出现建设高潮的时候,工程的质量就容易出现问题。特别是市场经济带来的竞争虽是促使质量管理上新台阶的有利条件,但市场还有消极的一面,当它还处于发育阶段,会带来商品生产的盲目性,一些企业为利润所诱惑,容易忽视质量。现在有的建筑企业质量管理走下坡路,组织不健全,人员素质低,质量管理名不符实。有的建筑企业故意偷工减料,粗制滥造,弄虚作假,以次充好。近年全国发生工程倒塌事故虽是个别的现象,但性质严重,后果是不堪设想的,这就要求企业要提高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