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工程网络计划的类型和应用

4工程网络计划的类型和应用
4工程网络计划的类型和应用

2Z103032掌握工程网络计划的类型和应用

国际上,工程网络计划有许多名称,如CPM、PERT、CPA、MPM等。工程网络计划的类型有如下几种不同的划分方法。

1.工程网络计划按工作持续时间的特点划分为:

(1)肯定型问题的网络计划;

(2)非肯定问题的网络计划;

(3)随机网络计划等。

2.工程网络计划按工作和事件在网络图中的表示方法划分为:

(1)事件网络;

(2)工作网络。

3.工程网络计划按计划平面的个数划分为:

(1)单平面网络计划;

(2)多平面网络计划。

美国较多使用双代号网络计划,欧洲则较多使用单代号搭接网络计划。

我国《工程网络计划技术规程》(JGJ/T121-99)推荐常用的工程网络计划类型包括:1.双代号网络计划;

2.单代号网络计划;

3.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

4.单代号搭接网络计划。

在双代号网络图中,任意一条实箭线都要占用时间、消耗资源。

在双代号网络图中,为了正确地表述图中工作之间的逻辑关系,往往需要应用虚箭线。虚箭线是实际工作中并不存在的一项虚设工作,故它们既不占用时间,也不消耗资源,一般起着工作之间的联系、区分和断路三个作用。

2.节点(又称结点、事件)

节点是网络图中箭线之间的连接点。在时间上节点表示指向某节点的工作全部完成后该节点后面的工作才能开始的瞬间,它反映前后工作的交接点。网络图中有三个类型的节点。

(1)起点节点:

即网络图的第一个节点,它只有外向箭线,一般表示一项任务或一个项目的开始。

(2)终点节点:

即网络图的最后一个节点,它只有内向箭线,一般表示一项任务或一个项目的完成。

(3)中间节点:

即网络图中既有内向箭线,又有外向箭线的节点。

双代号网络图中,节点应用圆圈表示,并在圆圈内编号。一项工作应当只有惟一的一条箭线和相应的一对节点,且要求箭尾节点的编号小于其箭头节点的编号,即i<j。网络图节点的编号顺序应从小到大,可不连续,但不允许重复。

3.线路

网络图中从起始节点开始,沿箭头方向顺序通过一系列箭线与节点,最后达到终点节点的通路称为线路。在一个网络图中可能有很多条线路,线路中各项工作持续时间之和就是该线路的长度,即线路所需要的时间。一般网络图有多条线路,可依次用该线路上的节点代号来记述,例如网络图2Z2030321中的线路有①—②—③—⑤—⑥、①—②—④—⑤—⑥、①—②—③一④—⑤一⑥。

在各条线路中,有一条或几条线路的总时间最长,称为关键路线,一般用双线或粗线标注。其他线路长度均小于关键线路,称为非关键线路。

4.逻辑关系

网络图中工作之间相互制约或相互依赖的关系称为逻辑关系,它包括工艺关系和组织关系,在网络中均应表现为工作之间的先后顺序。

(1)工艺关系:

生产性工作之间由工艺过程决定的、非生产性工作之间由工作程序决定的先后顺序叫工艺关系。

(2)组织关系:

工作之间由于组织安排需要或资源(人力、材料、机械设备和资金等)调配需要而规定的先后顺序关系称为组织关系。

网络图必须正确地表达整个工程或任务的工艺流程和各工作开展的先后顺序及它们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逻辑关系。因此,绘制网络图时必须遵循一定的基本规则和要求。

(二)双代号网络计划的绘图规则

1.双代号网络图必须正确表达已定的逻辑关系。

2.双代号网络图中,严禁出现循环回路。所谓循环回路是指从网络图中的某一个节点出发,顺着箭线方向又回到了原来出发点的线路。

3.双代号网络图中,在节点之间严禁出现带双向箭头或无箭头的连线。

4.双代号网络图中,严禁出现没有箭头节点或没有箭尾节点的箭线。

5.当双代号网络图的某些节点有多条外向箭线或多条内向箭线时,为使图形简洁,可使用母线法绘制(但应满足一项工作用一条箭线和相应的一对节点表示),如图2Z203032-4所示。

6.绘制网络图时,箭线不宜交叉

7.双代号网络图中应只有一个起点节点和一个终点节点(多目标网络计划除外),而其他所有节点均应是中间节点。

8.双代号网络图应条理清楚,布局合理。例如,网络图中的工作箭线不宜画成任意方向或曲线形状,尽可能用水平线或斜线;关键线路、关键工作安排在图面中心位置,其他工作分散在两边;避免倒回箭头等。

(三)双代号网络计划时间参数的含义(自学)

本节练习

1.与工程网络计划方法相比,横道图进度计划方法的缺点是不能( D)。

A.直观表示计划中工作的持续时间

B.确定实施计划所需要的资源数量

C.直观表示计划完成所需要的时间

D.确定计划中的关键工作和时差

2.由不同深度的计划构成的进度计划系统包括( )。

A.总进度计划

B.项目子系统进度计划

C.单项工程进度计划

D.单位工程进度计划

E.工序作业进度计划

标准答案:A, B, C

解析:由不同深度的计划构成进度计划系统,包括:●总进度规划(计划);●项目子系统进度规划(计划);●项目子系统中的单项工程进度计划等。

3.由不同项目参与方的计划构成的进度计划系统包括( )。

A.年度、季度、月度计划

B.设计进度计划

C.采购供应进度计划

D.设备安装进度计划

E.控制性进度计划

标准答案:B, C, D

解析:由不同项目参与方的计划构成进度计划系统,包括:●业主方编制的整个项目实施的进度计划;●设计进度计划;●施工和设备安装进度计划;●采购和供货进度计划等。

4.某分部工程双代号网络图如下图所示,图中错误是( )。

三、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

2Z103033 掌握关键工作和关键路线

关键工作指的是网络计划中总时差最小的工作。当计划工期等于计算工期时,总时差为零的工作就是关键工作。

在双代号网络计划和单代号网络计划中,关键路线是总的工作持续时间最长的线路。一个网络计划可能有一条,或几条关键路线,在网络计划执行过程中,关键路线有可能转移。

当计算工期不能满足要求工期时,可通过压缩关键工作的持续时间以满足工期要求。在选择缩短持续时间的关键工作时,宜考虑下述因素:

·缩短持续时间对质量和安全影响不大的工作;

·有充足备用资源的工作;

·缩短持续时间所需增加的费用最少的工作等。

2Z103034 掌握时差的运用

总时差指的是在不影响总工期的前提下,可以利用的机动时间。

自由时差指的是在不影响其紧后工作最早开始时间的前提下,本工作可以利用的机动时间。

第九章网络计划技术

第九章网络计划技术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第九章网络计划技术 一、名词解释: 1、网络图——网络图是一种图解模型,形状如同网络,故称为网络图。网络图是由作 业(箭线)、事件(又称节点)和路线三个因素组成的。 2、虚工作——所谓虚工作是在双代号网络图中,只表示其相邻的前后工作之间相互制 约、相互依存的逻辑关系,既不占用时间也不消耗资源的一种虚拟工作。 3、总时差——总时差(用TFi-j表示,TF 是Total Float 的缩写):双代号网络图 时间计算参数,指一项工作在不影响总工期的前提下所具有的机动时间。用工作的最 迟开始时间LSi-j与最早开始时间ESi-j之差表示或最迟完成时间与最早完成时间之 差。 4、自由时差——自由时差,简称FF(Free Float),指一项工作在不影响其紧后工作最早开始时间的条件下,本工作可以利用的机动时间。用紧后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与该工作的最早完成时间之差表示。 5、关键线路——关键线路,自终点节点逆着箭线往回走,没有波浪线的线路连接起来 就是关键线路。是项目最重要的活动集合线,在工期控制中对该线路上的活动必须予以特别的重视,在时间上、资源上予以特殊的保证。 二、问答题: 1、什么是逻辑关系施工中有几种逻辑关系 答:①逻辑关系:表示个施工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相互依赖的关系。 ②施工中的逻辑关系有紧前工作、紧后工作、平行工作。 2、试述总时差的(利用)性质 答:总时差具有如下性质:当LTn=ETn时,总时差为零的工作称为关键工作;此时,如果某工作的总时差为零,则自由时差也必然等于零;总时差不为本工作专有而与前后工作都有关,它为一条路线段所共用。由于关键线路各工作的时差均为零,该路线就必然决定计划的总工期。因此,关键工作完成的快慢直接影响整个计划的完成。 三、计算题: 1、已知某分部工程施工,其网络计划如下图,试用图上计算法计算六个时间参数 和计算工期,并用双线标出关键线路。

网络计划技术习题(学生练习)

网络计划技术练习题 —、多选题: 1、某分部工程双代号网络计划如下图所示,其作图错误包括( ) A.多个起点节点 B.多个终点节点 C ?节点编号有误 D.存在循环回路E ?有多余虚工作 2、某分部工程双代号网络计划如下图所示,图中错误为( )。

A, 多个起点节点 B .多个终点节点 C .存在循 环回路 D.节点编号重复 E .节点编号有误 3、(04年考题)某分部工程双代号网络计划如下图所示,图 中错误为()。 I—— --------- ——5 ------------------------- f -------------------- B -------- D A.节点编号有误 B ?有多个终点节点 C ?存在循环回 路 D.工作代号重复 E .有多个起点节点 4、(01年考题)某分部工程双代号网络计划如下图所示,其中图中错误包括()。

A.有多个起点节点 B ?有多个终点节点 C ?存在循环 回路 D.工作代号重复 E ?节点编号有误 5. 在工程双代号网络计划中,某项工作的最早完成时间是指其( )。 A.开始节点的最早时间与工作总时差之和 B .开始节 点的最早时间与工作持续时间之和 C. 完成节点的最迟时间与工作持续时间之差 D .完成节 点的最迟时间与工作总时差之差 E.完成节点的最迟时间与工作自由时差之差 6. 某工程双 代号网络计划如下图所示,图中已标出每项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 和最迟开始时间,该计划表明()。

A. 关键线路有2 条 B ?工作1 — 3与工作3—6的总时 差相等 C 工作4—7与工作5—7的自由时差相等 D. 工作2—6的总时差与自由时差相等 E ?工作3— 6 的总时差与自由时差不等 A. 工作2-5为关键工作 C. 工作1-6的自由时差为0 7、某工程双代号网络计划如下图所示, 图中已标出每个节点的 B ?工作5-7为关键工作 最早时间和最迟时间,该计划表明(

网络计划技术的实际应用(doc 7页)

网络计划技术的实际应用(doc 7页)

1 引言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而《生产与运作管理》又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非常密切的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不仅要求我们掌握生产管理理论与方法,还要求我们对生产管理系统有一个较深刻的认识。所以,在完成了《生产与运作管理》的理论学习后,通过一周的《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设计,让我们进行了一次全面的实际操作性锻炼,并且,在设计过程中,不断学会如何灵活应用本课程理论知识和方法,从而提高我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本次课程设计中,我选择了项目三即“综合设计”,在这一项目中要求我分别将“网络计划技术的实际应用”和“服务业设施规划设计”这两方的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在实际操作中得到巩固和深化。 2 网络计划技术的实际应用 网络计划技术是现代科学管理的一种有效方法,它是通过网络图的形式来反映和表达生产或工程项目活动之间的关系,并且在计算和实施过程中不断控制和协调生产进度或成本费用,使整个生产或工程项目达到预期的目标。即网络计划技术是运用网络图形式来表达一项计划中各个工序的先后顺序和相互关系,其次通过计算找出关键运作和关键路线,接着不断改善网络计划,选择最优方案并付诸实践,然后在计划执行中进行有效的控制与监督,保证人、财、物的合理使用。 2.1 网络计划技术的应用步骤 确定目标 分解工程项目,列出作业明细表 绘制网络图,进行结点编号 计算网络时间、确定关键路线 进行网络计划方案的优化 网络计划的贯彻执行 2.2 网络图的绘制及网络时间的计算

2.2.1 网络图的绘制应遵循以下基本规则: (1)不允许出现循环回路;(2)箭头结点的标号必须大于箭尾结点的标号;(3)两结点间只能有一条箭线;(4)网络图只有一个源,一个汇;(5)每项活动都应有结点表示其开始与结束;(6)箭线交叉必须用暗桥。 2.2.2 网络时间参数计算 在分析研究网络图时,除了从空间反映整个计划任务及其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以外,还必须确定各项活动的时间,这样才能动态模拟生产过程,并作为编制计划的基础。 网络时间的计算,包括以下几项内容:(1)确定各项活动的作业时间;(2)计算各结点的时间参数;(3)计算工序的时间参数;(4)计算时差,并确定关键路线。2.3 网络计划技术才的具体应用实例 2.3.1 确定目标 将网络计划技术应用于定制K型汽车车型项目,并提出对定制K型汽车车型项目和有关技术经济指标的具体要求。如提前两天完成该汽车的组装和借助非关键路径上的活动所需资源从而加快关键路径上的活动。依据现有的管理基础,掌握各方面的信息和情况,利用网络计划技术来为该项目寻求最合适的方案。 2.3.2分解定制K型汽车车型,列出作业明细表 表2-1 K型汽车生产活动明细表 活动代 号内容描述紧前活 动 正常天 数 (天) A 开始——22 B 设计 A 30 C 订购特殊零件 B 22.1 D 制作框架 B 23 E 做门 B 23 F 安装车轴、车轮、油 D 23

网络计划技术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网络计划技术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目前,金融危机的阴影还未散去,从金融危机的泥沼中走出来并取得新一轮的快速发展是目前世界各国为实现维持社会稳定与繁荣的过程中的最重要的目标之一。全世界无数的工程项目都火热地进行着。中国为了保持经济稳定增长,政府更是投入4万亿进行基础设施建设,一场空前浩大的基础设施建设的大潮正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着。作为工程项目管理中最主要的管理技术,时代变迁对于网络计划技术在工程项目进度管理中应用的方式与方法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 现代项目管理要求项目管理者在有限的资源约束下,运用系统的观点、方法和理论,对项目涉及的全部工作进行有效管理。即从项目的投资决策开始,到项目结束的全过程,进行全面的计划、协调、控制和评价,以实现项目的目标。就内容而言,项目管理主要包括:范围、进度、成本、质量、风险、采购等管理内容。其中实践中应用较多的是进度管理。简单地讲,进度管理就是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项目。 网络计划技术源于网络分析理论,网络计划技术是指用于工程项目的计划与控制的一项管理技术。具体地说,它就是应用网络图表示一项计划中各项作业的先后顺序和逻辑关系,通过计算确定各项作业的时间参数,找出其中的关键作业和关键路线,对时间、资源和费用进行综合平衡和调度,以期最优化地完成计划目标。一般地说,网络计划的优化包括时间优化、时间——费用优化和时间——资源优化。时间优化是指在具备人、财、物等物质资源的条件下,寻求最短的工程周期。时间——费用优化是指对工程周期的长短及其所需费用大小之间的线性关系进行分析,通过逐步减少时差,寻求工程的直接费用与间接费用之和为最低的赶工日程。时间——资源优化就是在一定资源的条件下,寻求最短的工程周期,或者在一定工期的条件下,通过资源的平衡,寻求工期与需用资源的最佳结合,使投入的资源数量最少。总之,网络计划技术具有较强的预测、计划、协调功能,适合大型复杂工程项目的计划管理。 网络计划是用网络图或横道图来表示各项工作的先后顺序和相互关系,具有逻辑严密,主要矛盾突出、有利于计划优化和调整。目前网络计划技术在项目中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对项目的总体和各个细节进行定义。 2)进行工期计划和控制。

BP神经网络测试例子(附数据)

Train.txt 5.0,3.0,1.6,0.2,1 5.0,3.4,1.6,0.4,1 5.2,3.5,1.5,0.2,1 5.2,3.4,1.4,0.2,1 4.7,3.2,1.6,0.2,1 4.8,3.1,1.6,0.2,1 5.4,3.4,1.5,0.4,1 5.2,4.1,1.5,0.1,1 5.5,4.2,1.4,0.2,1 4.9,3.1,1.5,0.1,1 5.0,3.2,1.2,0.2,1 5.5,3.5,1.3,0.2,1 4.9,3.1,1.5,0.1,1 4.4,3.0,1.3,0.2,1 5.1,3.4,1.5,0.2,1 5.0,3.5,1.3,0.3,1 4.5,2.3,1.3,0.3,1 4.4,3.2,1.3,0.2,1 5.0,3.5,1.6,0.6,1 5.1,3.8,1.9,0.4,1 4.8,3.0,1.4,0.3,1 5.1,3.8,1.6,0.2,1 4.6,3.2,1.4,0.2,1 5.3,3.7,1.5,0.2,1 5.0,3.3,1.4,0.2,1 6.6,3.0,4.4,1.4,2 6.8,2.8,4.8,1.4,2 6.7,3.0,5.0,1.7,2 6.0,2.9,4.5,1.5,2 5.7,2.6,3.5,1.0,2 5.5,2.4,3.8,1.1,2 5.5,2.4,3.7,1.0,2 5.8,2.7,3.9,1.2,2 6.0,2.7,5.1,1.6,2 5.4,3.0,4.5,1.5,2 6.0,3.4,4.5,1.6,2 6.7,3.1,4.7,1.5,2 6.3,2.3,4.4,1.3,2 5.6,3.0,4.1,1.3,2 5.5,2.5,4.0,1.3,2 5.5,2.6,4.4,1.2,2 6.1,3.0,4.6,1.4,2 5.8,2.6,4.0,1.2,2

网络计划技术与建设项目进度管理

第5章网络计划技术与建设项目进度管理 学习目标: 1.了解网络计划技术概述,网络计划技术的起源与发展、分类和特点。 2.掌握双代号网络计划,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单代号网络计划,单代号搭接网络计划。 3.了解建设项目进度控制的含义、目的和任务,计算机辅助建设项目进度控制。 重点难点: 1、双代号网络计划和单代号网络计划 2、建设项目进度计划的编制方法 3、建设项目进度控制的方法 课程内容: 网络计划技术是20世纪50年代后期发展起来的一种科学的计划管理和系统分析方法,本章介绍了网络计划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国内常用的双代号网络计划、单代号搭接网络计划等技术。在此基础上,引入了建设项目进度管理的主要内容,即建设项目进度计划和进度控制的方法。运用本章进度管理的理论、技术和方法,将有利于大中型建设项目进度目标的规划和控制。 5.1 网络计划技术概述 5.1.1 网络计划技术的起源与发展 网络计划技术是一种科学的计划管理方法。它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和工业生产的发展而产生的。20世纪50年代,为了适应科学研究和新的生产组织管理的需要,国外陆续出现了一些计划管理的新方法。 1956年,美国杜邦化学公司的工程技术人员和数学家共同开发了关键线路法(Critical Path Method,简称CPM)。它首次运用于化工厂的建造和设备维修,大大缩短了工作时间,节约了费用。1958年,美国海军军械局针对舰载洲际导弹项目研究,开发了计划评审技术(Program Evaluation and Review Technique,简称PERT)。该项目运用网络方法,将研制导弹过程中各种合同进行综合权衡,有效地协调了成百上千个承包商的关系,而且提前完成了任务,并在成本控制上取得了显著的效果。20世纪60年代初期,网络计划技术在美国得到了推广,一切新建工程全面采用这种计划管理新方法,并开始将该方法引入日本和西欧其他国家。目前,它已广泛的应用于世界各国的工业、国防、建筑、运输和科研等领域,已成为发达国家盛行的一种现代生产管理的科学方法。 近年来,由于电子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边缘学科的相互渗透,网络计划技术同决策论、排队论、控制论、仿真技术相结合,应用领域不断拓宽,又相继产生了许多诸如搭接网络技术(PDN)、决策网络技术(DN)、图示评审技术(GERT)、风险评审技术(VERT)等一大批现代计划管理方法,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建筑业、国防和科学研究领域。随着计算机的应用和普及,还开发了许多网络计划技术的计算和优化软件。

网络计划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doc 15页)

网络计划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doc 15页)

(三)无节奏流水施工 1.无节奏流水施工的特点 (1)各施工过程在各施工段上的流水节拍不全相等; (2)相邻施工过程的流水步距不尽相等;(3)专业工作队数等于施工过程数; (4)各专业工作队能够在施工段上连续作业,但有的施工段之间可能有空闲时间。 2.流水步距的确定 采用累加数列错位相减取大差法计算流水步距。下面通过例题说明。 例题:某工程由3个施工过程组成,分为4个

施工段进行流水施工,其流水节拍见下表,试确定流水步距,计算流水施工工期。 施工过 程 施工段 ① ② ③ ④ Ⅰ 2 3 2 1 Ⅱ 3 2 4 2 Ⅲ 3 4 2 2 解:(1)求各施工过程流水节拍的累加数列: 施工过程Ⅰ:2,5,7,8 施工过程Ⅱ:3,5,9,11 施工过程Ⅲ:3,7,9,11 (2)错位相减,取最大差值作为流水步距K Ⅰ与Ⅱ: 2,5,7,8 Ⅱ与Ⅲ: 3,5,9,11 -) 3,5,9,11 -) 3,7,9,11 2,2,2,-1,-11 3, 2, 2,-11 则K1,2=2天,同理可得K2,3=3天 3、流水施工工期的确定 C Z G n t K T ∑-∑+∑+∑+∑=

上例中T=(2+3)+(3+4+2+2)=16(天) 流水施工横道图如下: 1A420012掌握网络计划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一、基本概念 1、网络图 在进度控制中,网络图用来表示进度计划。它是一种表示计划中各项工作先后顺序和所需时间的网状图,由若干箭线和节点组成。 2、工作 组织施工首先要划分工作项目,网络图中,每一个工作项目称为一项工作。工作的表示方法如下:

神经网络一个简单实例

OpenCV的ml模块实现了人工神经网络(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ANN)最典型的多层感知器(multi-layer perceptrons, MLP)模型。由于ml模型实现的算法都继承自统一的CvStatModel基类,其训练和预测的接口都是train(),predict(),非常简单。 下面来看神经网络CvANN_MLP 的使用~ 定义神经网络及参数: [cpp]view plain copy 1.//Setup the BPNetwork 2. CvANN_MLP bp; 3.// Set up BPNetwork's parameters 4. CvANN_MLP_TrainParams params; 5. params.train_method=CvANN_MLP_TrainParams::BACKPROP; 6. params.bp_dw_scale=0.1; 7. params.bp_moment_scale=0.1; 8.//params.train_method=CvANN_MLP_TrainParams::RPROP; 9.//params.rp_dw0 = 0.1; 10.//params.rp_dw_plus = 1.2; 11.//params.rp_dw_minus = 0.5; 12.//params.rp_dw_min = FLT_EPSILON; 13.//params.rp_dw_max = 50.; 可以直接定义CvANN_MLP神经网络,并设置其参数。BACKPROP表示使用 back-propagation的训练方法,RPROP即最简单的propagation训练方法。 使用BACKPROP有两个相关参数:bp_dw_scale即bp_moment_scale: 使用PRPOP有四个相关参数:rp_dw0, rp_dw_plus, rp_dw_minus, rp_dw_min, rp_dw_max:

工程施工进度管理办法

中铁大桥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工程 施工进度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工程进度的管控,落实公司法人管项目,提高施工资源的利用率,降低施工成本,保证项目经营目标的实现,特制订本管理办法。 第二章工程进度管理机构及职责 第二条公司由公司总经理、总调度长、公司相关职能部门、项目经理部组成项目进度控制体系,项目进度控制以项目经理部为责任主体,设置调度室,项目经理为第一责任人。 第三条公司工程管理部(生产调度中心)为生产调度委员会的办事机构,是公司施工进度管理的职能管理部门,在总经理及总调度长的领导下,具体负责工程进度管理工作。主要职责是: (一)根据公司的季度生产计划,负责编制在建项目月度进度计划;及时向集团公司调度中心上报计划完成情况;绘制在建项目形象进度图和定期编制调度简报。 (二)负责发布调度通知、调度命令,及时准确传达公司及有关方对生产方面的决定和指示,并督促执行。 (三)根据公司生产进度计划,以周、月、季和年报表形式,及时、准确、全面的收集、掌握工程项目进度动态信息,包括合同工期、节点工期、实际进度。 (四)负责召集在建项目管理及调度月度例会、施工情况专题汇报会;掌握项目施工生产过程中的整体状况,及时发现问题,科学地进行分析和任务分解,

并督促相关单位和部门整改落实。 (五)协调相关部门对项目所需主要机械设备、周转材料等资源的动态配置,发挥公司资源的整体效益,督促相关单位执行。 (六)组织对各项目的进度情况进行考核。 第四条项目部调度室在项目经理及生产调度中心的领导下,具体负责项目的工程进度管理工作。主要职责是: (一)根据项目施工组织设计,做好本项目部人员、工程技术、物资、机械等准备工作,落实好施工方案,认真开展日分析、周总结,月复盘工作,对生产中遇到的问题,采取可行的措施及时给予解决。 (二)根据公司下达的月度生产进度计划,结合本项目实际情况,定期召开项目部调度会,检查公司调度会决议及领导指令执行情况,确保生产计划按时完成。 (三)全面掌握本项目部的各个作业点的施工进度、安全设施、主要物资机械分布使用情况,负责协调本项目部的资源调配,抓好进度的关键环节,搞好安全、均衡生产。 (四)深入现场调查研究,把握生产动向,对生产中出现的问题,查清原因,采取措施,及时准确地将实际情况向调度中心汇报。 第三章工程进度计划编制、审查 第五条工程施工计划编制包括施工总进度计划和单位工程施工进度计划。 (一)施工总进度计划的编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施工总进度计划应依据施工合同、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等经济技术资料

网络计划技术的基础

网络计划技术的基础——网络图 网络图是因其形状如网络而得名。它是一种表示一项工程或一个计划中各项工作或各道工序的先后、衔接关系和所需要时间的图解模型。这种图解模型是从某项计划整体的、系统的观点出发,全面地统筹安排人、机、物,并考虑各项活动之间相互依存的内在逻辑关系而绘制的。 (一)网络图的基本组成 网络图是用箭线及节点连接而成的、有序有向的网络图形。 1.箭线 箭线又称箭杆,在网络图中以“→”表示,它代表一个工序和该工序的施工方向。如: 等等。箭杆上方写上工序名称,箭杆下方写上该工序所需持续时间,如产品试制需10个月,挖土方需5天,机床维修需4h。箭杆可长可短,箭杆长短与持续时间长短无关。箭杆可画为直线,斜线或折线,但曲线仅用于草图。箭杆由箭尾和箭头组成,箭尾表示一项工序的开始,箭头表示一项工序的结束,箭杆的方向表示工作的进行方向。 箭杆对一个节点来说,可分为内向箭杆和外向箭杆两种,指向节点的箭杆是内向箭杆,由节点引出的箭杆称外向箭杆,如对图1—1的④节点来说,节点前的是内向箭杆,从节点引出的为外向箭杆。 在网络图中,一项工程是由若干个表示工序的箭杆和节点(圆圈)所组成的网络图形,其中某个工序可以某箭杆代表,也可以某箭杆前后两个节点的号码来代表。如图1—1所示,B工序也可称为②③工序,E工序也可称为③⑤工序。 图1-1 网络图

在网络图中,箭杆表示的工序都要消耗一定的时间,一般地讲,还要消耗一定的资源。凡占用一定时间的过程,都应作为一道工序来看待,如自然状态下冷却、养生、油漆干燥等。 2.节点 节点又称结点、事件,就是两道或两道以上的工序之间的交接点。一个节点既表示前一道工序的结束,同时也表示后一道工序的开始。节点的持续时间为零。箭尾的节点也叫开始节点,箭头节点也叫结束节点。网络图的第一个节点叫起点节点,它意味着一项工程或任务的开始。最后一个节点叫终点节点,它意味着一项工程或任务的完成。其他节点叫中间节点。指向节点的工序叫内向工序,从节点外引的叫做外向工序,如图1—2所示。 图1-2 内向工序、外向工序示意图 3.虚箭杆 它是表示一种虚作业或虚工序,是指作业时间为零的实际上并不存在的作业或工序。在网络图中引用虚箭杆后,可以明确地表明各项作业和工序之间的相互关系,消除模棱两可的现象。特别在运用电子计算机的情况下,如果不引用虚箭杆,就会产生模棱两可的现象,电子计算机便无法进行工作。如图1-3所示,箭杆②→③既是养护工序又是搬砖工序,没有按原作业顺序要求把两者区别开来,计算机也无法进行工作。正确的画法应增加一个节点,画一条虚箭杆予以区别,见图1-4。 图1-3 错误的画法

工程项目管理教学计划

工程项目管理教学计划 课程性质:专业核心课 适用专业:双证书自考本科(工程管理) 学时分配:授课学时:32学时。课外学时:16学时。 教材:《工程项目管理》,丛培经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参考书目:《工程项目管理》,成虎编著,东南大学出版社。 《中国工程项目管理知识体系》,《中国工程项目管理知识体系》编委会编写,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工程项目管理》,陆惠民编著,东南大学出版社。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李世蓉、邓铁军主编,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国际工程项目管理》,王雪青编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一、课程性质与目的 《工程项目管理》是双证书自考本科(工程管理)的专业核心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及综合性强的课程。本课程目的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学习技术、经济、管理等项相关专业基础课程的基础上,掌握工程项目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工程项目投资控制、进度控制和质量控制的基本方法,学会工程合同管理和信息管理、沟通协调等知识;熟悉各种管理方法在工程项目上的应用,培养学生具备从事工程建设的项目管理知识,具有从事进行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以及其他有关工程实践的能力,为学生在毕业后从事有关的工程建设管理工作中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 1、掌握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基本理论,了解工程项目管理的基本过程; 2、掌握项目流水施工进度计划和单、双代号网络计划的编制和应用; 3、掌握施工组织总设计的编制和施工总进度计划的编制; 4、掌握工程项目成本、进度、质量、安全、风险等目标的管理与控制技术与方法; 5、掌握工程项目中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合同管理、信息管理等主要职能中的常用的技术与方法。 三、课程教学内容 第一章工程项目管理概论 1.该章的基本要求与基本知识点 工程项目管理的国内外背景,工程项目的含义,工程项目管理的含义,工程项目管理的类型、依据和任务,项目管理工程师的知识结构、能力和责任,项目管理咨询合同,建设监理,项目管理的发展趋势。 2.教学重点与难点 工程项目的含义,工程项目管理的含义,工程项目管理的类型、依据和任务,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相关内容及程序。 3.课外安排:无 第二章施工项目管理概述 1.该章的基本要求与基本知识点 施工项目管理的全过程,施工项目管理的指导思想,施工项目管理组织形式及制度安排,施工项目管理规划与施工组织设计 2.教学重点与难点 施工项目组织形式;掌握施工组织设计的基本内容 3.课外安排 参观施工企业的施工项目管理组织机构图,学习附件二

BP神经网络模型应用实例

BP神经网络模型 第1节基本原理简介 近年来全球性的神经网络研究热潮的再度兴起,不仅仅是因为神经科学本身取得了巨大的进展.更主要的原因在于发展新型计算机和人工智能新途径的迫切需要.迄今为止在需要人工智能解决的许多问题中,人脑远比计算机聪明的多,要开创具有智能的新一代计算机,就必须了解人脑,研究人脑神经网络系统信息处理的机制.另一方面,基于神经科学研究成果基础上发展出来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反映了人脑功能的若干基本特性,开拓了神经网络用于计算机的新途径.它对传统的计算机结构和人工智能是一个有力的挑战,引起了各方面专家的极大关注. 目前,已发展了几十种神经网络,例如Hopficld模型,Feldmann等的连接型网络模型,Hinton等的玻尔茨曼机模型,以及Rumelhart等的多层感知机模型和Kohonen的自组织网络模型等等。在这众多神经网络模型中,应用最广泛的是多层感知机神经网络。多层感知机神经网络的研究始于50年代,但一直进展不大。直到1985年,Rumelhart等人提出了误差反向传递学习算法(即BP算),实现了Minsky的多层网络

设想,如图34-1所示。 BP 算法不仅有输入层节点、输出层节点,还可有1个或多个隐含层节点。对于输入信号,要先向前传播到隐含层节点,经作用函数后,再把隐节点的输出信号传播到输出节点,最后给出输出结果。节点的作用的激励函数通常选取S 型函数,如 Q x e x f /11)(-+= 式中Q 为调整激励函数形式的Sigmoid 参数。该算法的学习过程由正向传播和反向传播组成。在正向传播过程中,输入信息从输入层经隐含层逐层处理,并 传向输出层。每一层神经元的状态只影响下一层神经

网络计划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三)无节奏流水施工 1.无节奏流水施工的特点 (1)各施工过程在各施工段上的流水节拍不全相等; (2)相邻施工过程的流水步距不尽相等; (3)专业工作队数等于施工过程数; (4)各专业工作队能够在施工段上连续作业,但有的施工段之间可能有空闲时间。 2.流水步距的确定 采用累加数列错位相减取大差法计算流水步距。下面通过例题说明。 例题:某工程由3个施工过程组成,分为4个施工段进行流水施工,其流水节拍见下表,施工过程 施工段 ① ② ③ ④ Ⅰ 2 3 2 1 Ⅱ 3 2 4 2 Ⅲ 3 4 2 2 解:(1)求各施工过程流水节拍的累加数列: 施工过程Ⅰ:2,5,7,8 施工过程Ⅱ:3,5,9,11 施工过程Ⅲ:3,7,9,11 (2)错位相减,取最大差值作为流水步距K Ⅰ与Ⅱ: 2,5,7,8 Ⅱ与Ⅲ: 3,5,9,11 -) 3,5,9,11 -) 3,7,9,11 2,2,2,-1,-11 3, 2, 2,-11 则K1,2=2天,同理可得K2,3=3天 3、流水施工工期的确定 C Z G n t K T ∑-∑+∑+∑+∑= 上例中T =(2+3)+(3+4+2+2)=16(天)

流水施工横道图如下: 1A420012掌握网络计划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一、基本概念 1、网络图 在进度控制中,网络图用来表示进度计划。它是一种表示计划中各项工作先后顺序和所需时间的网状图,由若干箭线和节点组成。 2、工作 组织施工首先要划分工作项目,网络图中,每一个工作项目称为一项工作。工作的表示方法如下: 工作要消耗时间和资源。但网络图中有一类特殊的工作,它既不消耗时间也不消耗资源,这类工作称为虚工作。网络图中,虚工作只表示工作之间的逻辑关系。例③—④。 3、节点 节点表示工作开始和完成的瞬间,为时间的一点。除了网络图的开始节点和完成节点之外,中间的任何节点都表示前面工作的结束及后面工作的开始。 4、编号 即节点编号。节点编号的原则:从左向右编,从小到大编,并且箭头号要大于箭尾号。 5、工艺关系、组织关系 工艺关系和组织关系合称逻辑关系。逻辑关系是指工作之间的先后顺序关系。 所谓工艺关系是指工艺上、客观上要求的先后顺序关系。如支模板→绑钢筋→浇砼。 所谓组织关系是指为了组织施工或资源调配的方便而人为规定的先后顺序关系。如支模1→支模2。 6、紧前工作、紧后工作 紧前工作和紧后工作是两个非常重要的概念。紧前工作和紧后工作表示工作之间的关系。

BP神经网络matlab实例

神经网络Matlab p=p1';t=t1'; [pn,minp,maxp,tn,mint,maxt]=premnmx(p,t); %原始数据归一化net=newff(minmax(pn),[5,1],{'tansig','purelin'},'traingdx');%设置网络,建立相应的BP网络 net.trainParam.show=2000; % 训练网络 net.trainParam.lr=0.01; net.trainParam.epochs=100000; net.trainParam.goal=1e-5; [net,tr]=train(net ,pn,tn); %调用TRAINGDM算法训练BP网络 pnew=pnew1'; pnewn=tramnmx(pnew,minp,maxp); anewn=sim(net,pnewn); %对BP网络进行仿真 anew=postmnmx(anewn,mint,maxt); %还原数据 y=anew'; 1、BP网络构建 (1)生成BP网络 = net newff PR S S SNl TF TF TFNl BTF BLF PF (,[1 2...],{ 1 2...},,,) R?维矩阵。 PR:由R维的输入样本最小最大值构成的2

S S SNl:各层的神经元个数。 [1 2...] TF TF TFNl:各层的神经元传递函数。 { 1 2...} BTF:训练用函数的名称。 (2)网络训练 = [,,,,,] (,,,,,,) net tr Y E Pf Af train net P T Pi Ai VV TV (3)网络仿真 = [,,,,] (,,,,) Y Pf Af E perf sim net P Pi Ai T {'tansig','purelin'},'trainrp' BP网络的训练函数 训练方法训练函数 梯度下降法traingd 有动量的梯度下降法traingdm 自适应lr梯度下降法traingda 自适应lr动量梯度下降法traingdx 弹性梯度下降法trainrp Fletcher-Reeves共轭梯度法traincgf Ploak-Ribiere共轭梯度法traincgp Powell-Beale共轭梯度法traincgb 量化共轭梯度法trainscg 拟牛顿算法trainbfg 一步正割算法trainoss Levenberg-Marquardt trainlm

工程项目管理习题六

第六章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1.双代号网络计划中的虚工作( )。 A.既消耗时间,又消耗资源 B.只消耗时间,不消耗资源 C.不消耗时间,只消耗资源 D.既不消耗时间,也不消耗资源 2.网络计划中,工作K是工作H的先行工作,则工作H必是工作K的( )。 A.紧后工作 B.后续工作 C.紧前工作 D.平行工作 3.由生产工艺或工作程序决定的先后顺序关系简称( )。 A.工艺关系 B.组织关系 C.隶属关系 D.搭接关系 4.用箭线或箭线两端节点的编号表示工作的网络图,称为( )。 A.单代号网络图 B.双代号网络图 C.时标网络图 D.搭接网络图 5.网络计划中,紧前工作与紧后工作共同拥有的机动时间称为紧前工作的( )。 A.总时差 B.自由时差 C.相干时差 D.线路时差 6.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中,工作后面波形线的长度表示( )。 A.工作自由时差 B.工作间的时间间隔 C.工作总时差 D.工作相干时差

7.单代号网络计划中,由关键工作连成的线路( )。 A.一定是关键线路 B.是非关键线路 C.可能是关键线路 D.与双代号相同 8.在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中,关键线路是指( )。 A.没有波形线的线路 B.由关键节点组成的线路 C.没有虚工作的线路 D.工作持续时间最长所在的线路 9.网络计划中,前后两项工作间的时间间隔与紧前工作自由时差的关系是( )。 A.自由时差等于时间间隔 B.自由时差等于时间间隔的最小值: C.自由时差大于时间间隔 D.自由时差小于时间间隔 10.在工程网络计划中,工作M的最迟完成时间为第25天,其持续时间为6天。该工作有三项紧前工作,它们的最早完成时间分别为第10天、第12天和第13天,则工作M的总时差为( )天。 A.6 B.9 C.12 D.15 三、简答题 1.单代号及双代号网络计划中时间参数有哪些如何计算 2.单代号搭接网络计划的特点是什么搭接类型有哪些时间参数如何计算 3.简述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的绘制方法。 4.简述网络计划工期优化、费用优化、资源优化的原理。 5.简述计划评审技术的应用原理。

神经网络应用实例

神经网络 在石灰窑炉的建模与控制中的应用神经网络应用广泛,尤其在系统建模与控制方面,都有很好应用。下面简要介绍神经网络在石灰窑炉的建模与控制中的应用,以便更具体地了解神经网络在实际应用中的具体问题和应用效果。 1 石灰窑炉的生产过程和数学模型 石灰窑炉是造纸厂中一个回收设备,它可以使生产过程中所用的化工原料循环使用,从而降低生产成本并减少环境污染。其工作原理和过程如图1所示,它是一个长长的金属圆柱体,其轴线和水平面稍稍倾斜,并能绕轴线旋转,所以又 CaCO(碳酸钙)泥桨由左端输入迴转窑,称为迴转窑。含有大约30%水分的 3 由于窑的坡度和旋转作用,泥桨在炉内从左向右慢慢下滑。而燃料油和空气由右端喷入燃烧,形成气流由右向左流动,以使泥桨干燥、加热并发生分解反应。迴转窑从左到右可分为干燥段、加热段、煅烧段和泠却段。最终生成的石灰由右端输出,而废气由左端排出。 图1石灰窑炉示意图 这是一个连续的生产过程,原料和燃料不断输入,而产品和废气不断输出。在生产过程中首先要保证产品质量,包括CaO的含量、粒度和多孔性等指标,因此必须使炉内有合适的温度分布,温度太低碳酸钙不能完全分解,会残留在产品中,温度过高又会造成生灰的多孔性能不好,费燃料又易损坏窑壁。但是在生产过程中原料成分、含水量、进料速度、燃油成分和炉窑转速等生产条件经常会发生变化,而且有些量和变化是无法实时量测的。在这种条件下,要做到稳定生产、高质量、低消耗和低污染,对自动控制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以前曾有人分析窑炉内发生的物理-化学变化,并根据传热和传质过程来建立窑炉的数学模型,认为窑炉是一个分布参数的非线性动态系统,可以用二组偏

工程网络计划技术——网络图图解

工程网络计划技术——网络图图解 网络图是因其形状如网络而得名。它是一种表示一项工程或一个计划中各项工作或各道工序的先后、衔接关系和所需要时间的图解模型。这种图解模型是从某项计划整体的、系统的观点出发,全面地统筹安排人、机、物,并考虑各项活动之间相互依存的内在逻辑关系而绘制的。 (一)网络图的基本组成 网络图是用箭线及节点连接而成的、有序有向的网络图形。 1.箭线 箭线又称箭杆,在网络图中以“→”表示,它代表一个工序和该工序的施工方向。如: 等等。箭杆上方写上工序名称,箭杆下方写上该工序所需持续时间,如产品试制需10个月,挖土方需5天,机床维修需4h。箭杆可长可短,箭杆长短与持续时间长短无关。箭杆可画为直线,斜线或折线,但曲线仅用于草图。箭杆由箭尾和箭头组成,箭尾表示一项工序的开始,箭头表示一项工序的结束,箭杆的方向表示工作的进行方向。 箭杆对一个节点来说,可分为内向箭杆和外向箭杆两种,指向节点的箭杆是内向箭杆,由节点引出的箭杆 称外向箭杆,如对图1—1的④节点来说,节点前的是内向箭杆,从节点引出的为外向箭杆。 在网络图中,一项工程是由若干个表示工序的箭杆和节点(圆圈)所组成的网络图形,其中某个工序可以某箭杆代表,也可以某箭杆前后两个节点的号码来代表。如图1—1所示,B工序也可称为②③工序,E工序也可称为③⑤工序。 图1-1 网络图

在网络图中,箭杆表示的工序都要消耗一定的时间,一般地讲,还要消耗一定的资源。凡占用一定时间的过程,都应作为一道工序来看待,如自然状态下冷却、养生、油漆干燥等。 2.节点 节点又称结点、事件,就是两道或两道以上的工序之间的交接点。一个节点既表示前一道工序的结束,同时也表示后一道工序的开始。节点的持续时间为零。箭尾的节点也叫开始节点,箭头节点也叫结束节点。网络图的第一个节点叫起点节点,它意味着一项工程或任务的开始。最后一个节点叫终点节点,它意味着一项工程或任务的完成。其他节点叫中间节点。指向节点的工序叫内向工序,从节点外引的叫做外向工序,如图1—2所示。 图1-2 内向工序、外向工序示意图 3.虚箭杆 它是表示一种虚作业或虚工序,是指作业时间为零的实际上并不存在的作业或工序。在网络图中引用虚箭杆后,可以明确地表明各项作业和工序之间的相互关系,消除模棱两可的现象。特别在运用电子计算机的情况下,如果不引用虚箭杆,就会产生模棱两可的现象,电子计算机便无法进行工作。如图1-3所示,箭杆②→③既是养护工序又是搬砖工序,没有按原作业顺序要求把两者区别开来,计算机也无法进行工作。正确的画法应增加一个节点,画一条虚箭杆予以区别,见图1-4。 图1-3 错误的画法

神经网络模型应用实例

BP 神经网络模型 近年来全球性的神经网络研究热潮的再度兴起,不仅仅是因为神经科学本身取得了巨大的进展.更主要的原因在于发展新型计算机和人工智能新途径的迫切需要.迄今为止在需要人工智能解决的许多问题中,人脑远比计算机聪明的多,要开创具有智能的新一代计算机,就必须了解人脑,研究人脑神经网络系统信息处理的机制.另一方面,基于神经科学研究成果基础上发展出来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反映了人脑功能的若干基本特性,开拓了神经网络用于计算机的新途径.它对传统的计算机结构和人工智能是一个有力的挑战,引起了各方面专家的极大关注. 目前,已发展了几十种神经网络,例如Hopficld 模型,Feldmann 等的连接型网络模型,Hinton 等的玻尔茨曼机模型,以及Rumelhart 等的多层感知机模型和Kohonen 的自组织网络模型等等。在这众多神经网络模型中,应用最广泛的是多层感知机神经网络。多层感知机神经网络的研究始于50年代,但一直进展不大。直到1985年,Rumelhart 等人提出了误差反向传递学习算法(即BP 算),实现了Minsky 的多层网络设想,如图34-1所示。 BP 算法不仅有输入层节点、输出层节点,还可有1个或多个隐含层节点。对于输入信号,要先向前传播到隐含层节点,经作用函数后,再把隐节点的输出信号传播到输出节点,最后给出输出结果。节点的作用的激励函数通常选取S 型函数,如 Q x e x f /11 )(-+= 式中Q 为调整激励函数形式的Sigmoid 参数。该算法的学习过程由正向传播和反向传播组成。在正向传播过程中,输入信息从输入层经隐含层逐层处理,并传向输出层。每一层神经元的状态只影响下一层神经元的状态。如果输出层得不到期望的输出,则转入反向传播,将误差信号沿原来的连接通道返回,通过修改各层神经元的权值,使得误差信号最小。 社含有n 个节点的任意网络,各节点之特性为Sigmoid 型。为简便起见,指定网络只有一个输出y ,任一节点i 的输出为O i ,并设有N 个样本(x k ,y k )(k =1,2,3,…,N ),对某一输入x k ,网络输出为y k 节点i 的输出为O ik ,节点j 的输入为net jk = ∑i ik ij O W 并将误差函数定义为∑=-=N k k k y y E 12 )(21

网络计划技术的实际应用

1 引言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而《生产与运作管理》又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非常密切的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不仅要求我们掌握生产管理理论与方法,还要求我们对生产管理系统有一个较深刻的认识。所以,在完成了《生产与运作管理》的理论学习后,通过一周的《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设计,让我们进行了一次全面的实际操作性锻炼,并且,在设计过程中,不断学会如何灵活应用本课程理论知识和方法,从而提高我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本次课程设计中,我选择了项目三即“综合设计”,在这一项目中要求我分别将“网络计划技术的实际应用”和“服务业设施规划设计”这两方的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在实际操作中得到巩固和深化。 2 网络计划技术的实际应用 网络计划技术是现代科学管理的一种有效方法,它是通过网络图的形式来反映和表达生产或工程项目活动之间的关系,并且在计算和实施过程中不断控制和协调生产进度或成本费用,使整个生产或工程项目达到预期的目标。即网络计划技术是运用网络图形式来表达一项计划中各个工序的先后顺序和相互关系,其次通过计算找出关键运作和关键路线,接着不断改善网络计划,选择最优方案并付诸实践,然后在计划执行中进行有效的控制与监督,保证人、财、物的合理使用。 2.1 网络计划技术的应用步骤 2.2 网络图的绘制及网络时间的计算

2.2.1 网络图的绘制应遵循以下基本规则: (1)不允许出现循环回路;(2)箭头结点的标号必须大于箭尾结点的标号;(3)两结点间只能有一条箭线;(4)网络图只有一个源,一个汇;(5)每项活动都应有结点表示其开始与结束;(6)箭线交叉必须用暗桥。 2.2.2 网络时间参数计算 在分析研究网络图时,除了从空间反映整个计划任务及其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以外,还必须确定各项活动的时间,这样才能动态模拟生产过程,并作为编制计划的基础。 网络时间的计算,包括以下几项内容:(1)确定各项活动的作业时间;(2)计算各结点的时间参数;(3)计算工序的时间参数;(4)计算时差,并确定关键路线。 2.3 网络计划技术才的具体应用实例 2.3.1 确定目标 将网络计划技术应用于定制K型汽车车型项目,并提出对定制K型汽车车型项目和有关技术经济指标的具体要求。如提前两天完成该汽车的组装和借助非关键路径上的活动所需资源从而加快关键路径上的活动。依据现有的管理基础,掌握各方面的信息和情况,利用网络计划技术来为该项目寻求最合适的方案。 2.3.2分解定制K型汽车车型,列出作业明细表 表2-1 K型汽车生产活动明细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