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湛江中考中国历史考点总复习_Microsoft_Word_文档

2013年湛江中考中国历史考点总复习_Microsoft_Word_文档
2013年湛江中考中国历史考点总复习_Microsoft_Word_文档

2013年历史中考总复习

第一部分中国历史

古代史

一、中华文明的起源:

【1】炎帝、黄帝和尧、舜、禹的传说

1、距今四五千年前,黄河流域的两个部落首领;

2、两个部落的联盟发展形成了汉族的前身——华夏族;

3、炎帝和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4、传说继黄帝后,部落联盟首领先后尧舜禹,他们推选首领的方法叫——禅让制

5、禹因为治水有功,成为部落联盟首领;前2070年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

6、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继位,从此,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家天下)。

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1】西周的分封制

(1)目的:巩固西周奴隶主的统治

(2)内容:①周天子把土地和人民分给亲属、功臣,封他们为诸侯。

②诸侯的义务:服从周天子的命令;镇守疆土;保卫王室;定期朝见天子;向天

子交纳贡税。

(3)西周的社会等级:

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平民→奴隶。其中统治阶级中最低的一层是士。

【2】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1、背景(原因):战国时期,铁农具和牛耕的进一步推广,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推动了社会的大变革。

2、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产生了新的阶级——地主阶级。

3、各诸侯国为顺应新的形势,达到国富兵强的目的,相继开始改革。其中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变法最彻底的地主阶级性质改革。

【3】商鞅变法

①时间:公元前356年

②人物:商鞅在秦国秦孝公的支持下推行变法。

③目的:为了富国强兵,达到称霸的目的。

④内容:A、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B、奖励耕战;C、建立县制(沿袭至今);

D、实行连坐制度

⑤影响:使秦国达到了国富兵强,为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统一国家的建立

【1】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史实和统一国家建立的意义

1、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了六国,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秦朝。

2、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1)政治上:建立一套封建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

(自称始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在中央设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在地方推行郡县制。)

(2)经济上:统一货币(圆形方孔钱)和度量衡;

(3)思想文化上:统一文字(小篆),实行焚书坑儒。

(4)军事上:北击匈奴,修长城;开拓南越地区。

3、统一国家建立的意义:(1)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割据混战的局面;

(2)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3)秦朝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有利于我国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维护国家的统一。

【2】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

●西汉汉武帝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前138年和前119年)。

开通了欧亚陆地交通要道——丝绸之路

●前60年,西汉政府设置了西域都护府,管理西域事务,标志着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

政权管辖。

●丝绸之路路线:长安——河西走廊(今新疆境内)——西亚——欧洲。

●张骞开通丝绸之路后,(意义)促进了欧亚非各国和中国的友好往来;加强了汉朝与西

域的经济文化交往;

内地的丝绸和铁器,铁器制作和打井技术传入西域。西域的葡萄、核桃和良马、地毯等传入内地。

四、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1】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

1、目的:学习先进的中原文化,加强对黄河流域(中原)的控制。

2、措施:(1)迁都洛阳;

(2)实行汉化政策:学汉语;穿汉服;用汉姓;与汉通婚;用汉官制和律法。

3、意义: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

五、繁荣与开放社会:

【1】科举制度(隋朝——清朝1905年)

1、创立:隋朝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始于隋文帝时。

2、完善:

①唐太宗:每年举办一次科举考试。

②武则天:开创殿试制度和开设了武举。

③唐玄宗: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

3、作用:科举制度把读书、考试、任官三者结合起来,提高了官员素质,推动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有利于唐诗的繁荣。对欧亚各国考试制度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2】贞观之治

1

2、

杜如晦)

3、“天可汗”唐太宗:改变贵中华贱夷狄的观念,力求平等对待少数民族。

北方各族首领尊称唐太宗为“天可汗”。(拥戴唐太宗为他们共同的君主)。

4、贞观之治是唐朝第一个治世,为后来的“开元盛世”奠定了基础。

【3】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史实

●高僧玄奘西游天竺取佛经,他是中印文化交流史上最杰出的使者。

写成《大唐西域记》

●鉴真东渡:唐朝赴日本最有影响的是鉴真和尚。鉴真在唐玄宗时应日本僧人邀请,六次

东渡,终于到达日本。

六、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1】经济重心的南移

1、开始于唐朝,完成于南宋。

2、原因:(1)北人南迁(主要原因);(2)南方自然条件好;

(3)南方社会相对安定;(4)南方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

3、表现:

1)、农业方面:引进原产越南的优良品种占城稻;“苏湖熟,天下足”太湖流域成为当时全国的粮食主产区。

2)、手工业:景德镇成为制瓷业中心;江浙和四川是丝织业中心;

3)城市:农村的草市和墟市发展迅速。城市中出现了娱乐场所——瓦舍

4)、货币:北宋时期,四川地区出现的“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南宋时政府发行“会子”等纸币。

5)、对外贸易:政府设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广州、泉州和明州是当时主要的贸易港口,

6)、《清明上河图》--北.宋.大画家张择端所作,描绘了北宋东京汴河沿岸的风光和繁华景象。反映了当时社会商品经济的繁荣。

【2】宋代的社会生活

出现了专供市民娱乐的场所——瓦舍。

3

、传统节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

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

【1】明清加强专制统治的主要措施

● 明初加强专制统治的主要措施

①在地方:废除行中书省,设三司;

②在中央:废丞相...(丞相制结束).......,.

撤消中书省,由六部分理朝政 ③设立特务机构——锦衣卫和东厂(明朝君主专制的表现)

④思想文化上:八股取士和文字狱

⑤施行″廷杖″制度

● 清朝强化君权的措施

军机处:雍正时设军机处,标志着我国的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

文字狱:清朝统治者在康熙、雍正和乾隆三朝,一再兴起文字狱。

【2】 郑和下西洋:

(西洋指文莱以西的东南亚和印度洋沿岸地区)

①目的:为了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和宣扬国威。(条件:明朝的国力强盛)

②时间:1405--1433年,七次下西洋。

③概况:经历了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④意义: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加强了我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 消极影响:奉行“厚往薄来”的贸易原则,给明朝经济带来沉重负担。

【3】郑成功收复台湾

●1662年,郑成功率兵从西方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了台湾;

●1684年,清朝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4】戚继光抗倭

1、倭寇是指日本的武士、强盗结成武装集团,经常骚扰我国东南沿海,被称作“倭寇”。

2、明朝将领戚继光组织“戚家军”进行抗倭,基本解除了东南沿海的倭患。

郑成功和戚继光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民族英雄。

【5】清朝设置驻藏大臣

1、1727年,清朝在西藏设立驻藏大臣,作为中央政府的代表,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

2、驻藏大臣的设立有力加强了中央政府对西藏的管辖,有利于西藏发展。

【6】清朝闭关锁国政策的表现和影响

1、表现:

(1)贸易上:实行严历的海禁政策,严格限制中国商民出海贸易和西方商船来华贸易;

1757年开始只保留广州一处口岸与外国通商。

(2)思想上:盲目自大,排斥西学。

2、影响:

严重阻碍了我国与世界的联系,妨碍了我国对世界文化和科学技术的吸收,阻碍了中国经济和航海事业的发展,使我国大大落伍于世界。

八、科学技术:

【1】《伤寒杂病论》《齐民要术》、、《天工开物》《本草纲目》

1、《伤寒杂病论》:东汉医圣张仲景所著;

该书全面阐述了中医理论和治病的原则,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

2、《齐民要术》:贾思勰成书于北魏,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百科全书式农学名著。

3、《天工开物》:明朝宋应星“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总结明代农业、手工业生产技术

4、《本草纲目》:明朝李时珍被誉为“东方医学巨典”。《本草纲目》涉及很多领域。【2】四大发明

1、造纸术的发明:西汉早期,已经使用了麻纤维造的纸。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蔡侯纸。

②传播:东传朝鲜、日本;西传阿拉伯、欧洲。

2、印刷术:①我国在世界上最早发明印刷术。唐朝的《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

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②北宋时期,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比欧洲早四百多年。

3、指南针:

⑴最早的指南仪器:战国——司南

⑵北宋,制成指南针,开始用于航海。南宋,广泛用于航海。

⑶传播: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为欧洲航海家的航海活动,创造了条件。

4、火药的应用:

⑴发明时间:唐代炼丹家

⑵唐末,开始用于战争。宋元,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突火枪)

⑶传播:13、14世纪,由阿拉伯传入欧洲

⑷意义:改变了作战方式,帮助欧洲资产阶级摧毁封建堡垒,加速欧洲历史进程。

【3】大运河的开通及作用

1. 605年隋炀帝下令开通

2.

3 .。共分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界上最长的运河。

4.

【1】孔子:

1、春秋晚期我国古代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2、思想上:提出“仁爱”思想,强调“礼”的重要性。

3、教育上:他创办私学,广收门徒,打破了官府对教育的垄断;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因材施教”、“温故而知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等。

4、孔子的言行,由学生整理《论语》,这部书成为儒家的经典,对后世有很大影响。后来在西汉儒家学说发展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2】百家争鸣

1、产生原因: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发生了深刻复杂的变化,各学派纷纷提出治国的主张。

2、主要学派:儒家、墨家、道家、法家、兵家

①儒家:

春秋时期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仁爱、礼

战国时期孟子:——仁政主张:民贵君轻;

警句: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②道家:

春秋时期老子:主张:无为而治《道德经》

战国时期庄子:治理国家要顺其自然。

③法家:

韩非——主张法治、建立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在秦国得到重用)

④墨家:

墨子——主张“非攻”、“兼爱”、反对一切不义战争;提倡节俭。

⑤兵家:孙武——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孙子兵法》

【3】唐诗、宋词、明清小说

2、宋词:是一种新的诗歌体裁,兴起于唐朝,到了两宋时期,成为最具特色的文学形式。

【4】古代的书法和绘画的主要成就

1、书法:

(1)东汉时期,书法开始作为我国一种传统艺术。

(2)东晋时期“书圣”王羲之,他的代表作《兰亭序》被后世称为“天下第一行书”;(3)唐朝有:“颜筋柳骨”之称的书法家是指:颜真卿和柳公权

(4)宋代有:“宋四家”

(5)元代有:赵孟頫

2、绘画

(1)东晋有:顾恺之——《女史箴图》《洛神赋图》

(2)唐朝有:画圣吴道子——《送子天王图》

(3)北宋有:张择端——《清明上河图》

(4)元代有:赵孟頫——画被称为“神品”

第二部分中国近代史

一、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1】中英《南京条约》

1.1840年6月,英国挑起鸦片战争。1842年8月,清政府被迫求和签订《南京条约》。

2.中英《南京条约》内容:

(1)割香港岛给英国(领土主权丧失)

(2)赔款2100万元

(3)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

(4 )协定关税(关税和贸易主权丧失)

3.影响:a.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左宗棠收复新疆

● 1、为了粉碎英、俄利用阿古柏分裂新疆的阴谋,清政府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进军新疆,左宗棠收复了除沙俄强占的伊犁地区以外的新疆全部领土。

● 2、中俄双方签订《伊犁条约》,中国收回伊犁.

● 3

【3】1、邓世昌(广东人)——甲午中日战争,在黄海大战中指挥“致远号”与日本舰队拼死作战,全舰官兵为国捐躯。

2、《马关条约》的内容及其危害

1895年,慈禧太后派李鸿章赴日求和,与伊藤博文签订《马关条约》

内容:

A 、 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及附属岛屿给日本

B 、

赔偿日军费白银2亿两

C 、

D 、 3、危害: 《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使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4】《辛丑条约》

1、1900—1901年八国联军侵华,中国战败. 被迫签订<<辛丑条约>>

2、内容:

(1)赔款白银4.5亿两

(2)清政府保证永远禁止中国人民一切反帝活动

(3)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重要地区

(4)在北京东郊民巷设立外国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驻守,不准中国人居住

3、危害:清政府完全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二、近代化的起步

【1】 洋务运动 (地主阶级洋务派,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1)时间19世纪60—90年代

(2)目的:维护清朝统治

(3)学习对象:西方先进生产技术

(4)代表人物:奕 、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5)口号:前期“自强”, 后期“求富”为口号

(6)主要内容: (

A )创办军事工业 :

安庆内军械所(曾国藩、最早)、

江南制造总局(曾国藩、李鸿章、最大)、

福州船政局(当时:远东第一大船厂)

筹建新式陆海军(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军)

(B )创办民用工业 :轮船招商局(李鸿章)、

汉阳铁厂(张之洞)、

湖北织布局(张之洞)。

(7)结果: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失败,标志着

...洋务运动彻底破产。

(8)性质:封建统治者进行的一场自救运动。

(9)评价:

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在客观上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对西方列强侵略也起了一定

的抵制作用。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

(10)失败根本原因:没有从根本上触动封建制度。

【2】戊戍变法1898年(资产阶级维新派,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1)1895年签订《马关条约》的消息传来后,康有为和梁启超等1300人上书光绪帝,反对议和,要求变法图强,史称“公车上书”。拉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2)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

(3)主张:变法图强(学习西方君主立宪制)

(4)性质:自上而下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5)影响: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社会上起到思想启蒙作用。

【3】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

(1)1894年,成立兴中会(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2)1905年,在日本成立中国同盟会(中国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组织),并把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阐发为三民主义。

(3)1911年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

(4)1912年元旦,成立中华民国,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5)1924年1月,召开国民党一大,实现第一次国共合作;创办黄埔军校。

(6)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2、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维新变法—宣传维新思想,变法图强;辛亥革命—推翻帝制,民主共和;

3、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新文化运动——宣传民主和科学——宣传马克思主义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1】“五·四”爱国运动的历史意义

(1)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说明:弱国无外交(落后就要挨打)

(2口号:“外争国权,内惩国贼”(体现了性质)、“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还我山东”等口号(“外争国权,内惩国贼”最能反映五四运动的性质)

(3)历史意义:①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性质)。②是无产阶级领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4)五四精神: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以天下兴亡为己任的时代精神。

【2】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P42

1、时间:1927年8月1日(八一建军节)

2、领导: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

3、意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成为中共创建人民军队、独立领导武装

斗争的开始。

【4】黄埔军校的建立和北伐胜利进军

●黄埔军校的创建(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

1、时间:1924.5

2、创立者:孙中山

3、地点:广州黄埔

4、目的:为中国革命培养军事和政治人才

5、性质:第一次国共合作后创立的一所革命军校。

6、领导机构:孙中山任总理;蒋介石为校长;廖仲恺为党代表;周恩来为政治部主任

7、特点:实行政治教育和军事训练并重。

8、作用: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政治和军事人才

●北伐胜利进军

1、时间:1926年广东国民政府决定北伐。蒋介石任总司令,

2、目的: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

3、性质: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反帝反封建的国

.....

................民大革命。

4、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三派军阀。

5、主要战场-----湖南和湖北。

6

7、结果:北伐军出师不到半年,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声势震动全国。在北伐军胜利进

军时,蒋介石、汪精卫叛变革命,北伐失败。

(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

【5】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意义

1、1934年10月——1936年10月

2、原因: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3、主要路线:江西瑞金——贵州遵义——(赤水、金沙江()、大渡河、泸定桥、雪山、草地)——陕甘宁根据地——甘肃会宁

4、意义: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主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

危为安。

四、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1】九一八事变:1931年局部抗战开始

1

2、导火线(借口):1931年9月18日制造柳条湖事件。炮轰沈阳城,九一八事变爆发。

3、中国政府的态度:蒋介石实行不抵抗政策。导致东北三省全部沦陷。

4、东北人民抗日

(1)东北人民和中共,组织抗日义勇军,抵抗日军的侵略。

(2)中共派杨靖宇组织东北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

5、意义: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

【2】“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

1、背景:日本侵占东北三省后,继续向南进发,企图占领华北

2、时间:1937年7月7日

3、概况:日军进攻卢沟桥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守军奋起抵抗。

4、影响:全国性的抗日战争从此爆发

【3】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

●台儿庄战役

1、1938年春,李宗仁指挥国民政府军取得台儿庄战役的胜利

2、意义: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最大胜利,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鼓舞了中

国人民的抗战士气。

百团大战

1、目的:为了粉碎日军对抗日根据地的进攻,

2、时间1940年8

3

4、其主要目标是破坏敌人的交通线,摧毁日伪军的据点。

【4】中共七大

1:背景:抗战胜利前夕;

2:时间:1945年4—6月;

3:地点:延安;

4:内容:(1)毛泽东作了《论联合政府》的报告。

(2)党的政治路线: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共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新中国。

(3)通过新党章,把毛泽东思想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

5:历史意义:

使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召开的最重要的一次大会,是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为争取抗战胜利和实现中国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

归纳中共的几次重要会议(如下表)

【5】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

①抗日战争的胜利扭转了100多年以来中国反抗外国侵略屡败的局面,是第一次取得完全胜

利的战争,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②中国的抗日战争有力地支援了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成为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启示:反对战争,珍惜和平;勿忘国耻,发奋图强;警惕日本军国主义复活等。

五、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1】重庆谈判(1945年)

1、背景:美蒋勾结,阴谋发动内战;全国人们渴望和平民主。

2、国民党的目的:争取时间备战;也为了欺骗人民。

3、共产党目的: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

4、中共谈判代表: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

5、谈判时间、地点:1945年8月、重庆。

6、结果:国共签订《双十协定》

【2】)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1、1947年6月,刘伯承、邓小平率领中原四省解放军主力强渡黄河,千里挺进大别山。

2、意义:揭开了全国人民解放军战略大反攻的序幕。

六、经济和社会生活

【1】张謇实业救国

●提出“实业救国”的口号,创办了大生纱厂等一系列企业。

●张謇办实业的经过说明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想通过“实业救国”的道路是行

不通的。

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为了改变愚昧落后的习俗,在社会习俗方面进行了以下的改变:(1)男子剪辫(2)女子废止缠足(3)穿新式礼服民国初年,中山装是最有特色的男士服装;女士服饰则以旗袍最为时尚(4)废除跪拜礼(5)取消“老爷”“大人”的称呼。

体现了资产阶级追求民主、自由、平等的愿望。

七、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

【1】魏源:是清朝嘉庆、道光年间的著名思想家。

1、他在《海国图志》一书中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即学习外国的长处,用来抵抗外国的侵略。

2、魏源是中国近代史上明确提出向西方学习的人。他的思想,反映了鸦片战争以后,地主阶级知识分子中的先进分子,开始面向世界,注意研究现实问题。

【2】科举制的废除,近代新式教育发端的主要史实

1、洋务运动时期,1862年清政府在北京设立京师同文馆,开始了新式学堂的创办,成为中国近代教育的开端。

2、维新变法时期,1898年为“广育人才,讲求时务”创办了京师大学堂(今天的北京大学),这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

3、1905年,清政府宣布废除科举考试,在中国延续了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宣告结束。【3】冼星海的主要成就

1、中国近代著名的人民音乐家(广东人)

2、代表作品:《黄河大合唱》“风在吼,马在啸,黄河在咆哮…”

第三部分中国现代史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1】开国大典,新中国成立的意义

1、开国大典

●时间:1949年10月1日

●地点:天安门广场

●开国大典标志着新中国成立

2、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国家的性质:新民主主义的国家)

●国内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以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世界意义:新中国的成立,冲破了帝国主义阵线,大大增强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直接推动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

【2】西藏和平解放

●1951年5月,西藏获得和平解放。

●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二、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1】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性质: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意义:是新中国的第一部宪法,它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制奠定了初步基础,

对我国的发展具有长远意义。

【2】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1958年中共中央提出了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

会主义。(根据总路线中共中央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的严重失误:

1、大跃进运动的表现——工业方面有大炼钢运动

——农业方面出现了严重的浮夸风

2、人民公社化运动的表现—大兴公共食堂;盲目追求“一大二公”

3、主要特点有: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

●启示:经济建设一定要尊重客观规律,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用科学发展观来规划经济建设。

【3】“文化大革命”中国民经济遭受严重破坏(1966---1976)

(1)文化大革命给国民经济造成的危害:

十年的文革给我国经济造成了严重破坏,国民收入损失约5000亿元。

(2)教训和启示: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国内的主要矛盾;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我们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坚持依法治国的方针;我们必须保持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为经济建设营造良好的国内环境。

三、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

●时间:1978年12月

●内容:

①思想上:彻底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②政治上: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③组织上:恢复了党的民主集中制传统,提出民主制度化,法律化的任务。会议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意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和国家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它又一次解决了“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2】经济特区的建立

(1)对外开放的开始:1980年建立四个经济特区(深圳、珠海、汕头(广东)、厦门《南京条约》),后来又增设了海南岛为经济特区。

(2)深圳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对外开放的“窗口”和缩影。

(3)经济特区的企业形式有:中外合资、中外合作、外商独资

(4)经济特区的“特”的含义: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

(5)作用:引进外资、先进的科技和管理经验,加快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3】邓小平理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形成过程:

1、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中,实行改革开放政策。

2、1982年中共十二大——邓小平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3、1987年中共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4、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5、1992年中共十四大——加强对市场经济体制改革,高度评价邓小平理论。

6、1997年中共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写入党章,作为党的指导思想

●评价邓小平理论

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指导中国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正确理论。我们要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继往开来,再创辉煌。

四、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1】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中国是一个以汉族为主,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格局。

2、我国基本的民族政策——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共同纲领》第一次明确规定;有利于促进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和民族平等,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政治制度。)。

3、我国的民族自治区有内蒙古(最早1947年)、广西、新疆、宁夏、西藏5个,30个自治州、120个自治县(旗)三级。

4、意义: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有利于少数民族当家作主,实现了民族平等、团结,保证了祖国统一,经济的发展、社会稳定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

【2】香港和澳门的回归

●条件:中国的改革开放使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基本条件)和“一国两制”的构想提出(途径)。

(1)时间: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香港特别行政区

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澳门特别行政区

(2)“一国两制”的含义: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和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3)实行“一国两制”原因:“一国两制”正是从历史和现实考虑,一要实现香港、澳门、台湾的主权回归,二要维持香港,澳门,台湾经济的繁荣。

(4)港澳回归说明: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综合国力的增强,国际地位的提高。(5)港、澳回归祖国的意义和影响:中国人民洗刷了百年国耻,增强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促进改革开放,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3】祖国大陆与台湾经济文化交往

●中国历代国家领导人对台湾的一致立场

1、第一代:明确提出要解放台湾,争取以和平方式解放台湾,但不放弃使用武力。

2、第二代:“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方针。

3、第三代:实现和平统一的八项主张(是解决台湾问题的纲领性文件)

4、第四代:解决台湾问题的“四点意见”

●大陆和台湾的联系

《乡愁》——余光中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後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後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1、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两岸基本没有联系,处于敌对状态;

2、1979年,大陆倡议直接“三通”(通邮、通航、通商)

3、1987年,台湾当局允许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两岸隔绝打破)

4、1991年,祖国大陆成立了海协会,1992年,“海协会”与“海基会”就“海峡两岸均坚持

一个中国原则”达成共识(九二共识)。

5、2009年4月,两岸全面实现三通。

五、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1】20世纪50年代的外交成就: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万隆会议

1、新中国成立以后,收回帝国主义在华的全部特权,确立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结束了旧

中国的屈辱外交。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53年中印谈判时(西藏地区的关系问题)周恩来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54年6月,周恩来总理访问印度和缅甸时,同印度和缅甸两国总理倡导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这五项原则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相互关系的基本原则,在世界上产生了深远影响。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

3、万隆会议

●1955年,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举行第一次亚非国际会议,讨论共同关心的国际问题和亚非国家发展问题。(没有西方国家参加)

●周恩来在会上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和合作。

【2】20世纪70年代的外交成就:我国恢复了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和中美建交

1、我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了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决议。——新中国外交

取得的重大胜利

2、中美建交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

●中美关系的核心问题是:台湾问题;

●1979年1月中美正式建交。

【3】中国参与亚太经合组织APEC

1、背景: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在国际事务中作用的增强。

(中国外交上取得成就的根本原因)

2、1991年我国正式加入亚太经合组织(APEC)

3、2001年中国在上海成功举办APEC会议——通过《上海共识》

影响:上海APEC会议是中国迄今举行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多边外交活动。它进一步加强了我国与亚太地区的经济合作交流,表明我国在国际事务中日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

六、科技、教育与文化

【1】籼型杂交水稻(东方魔稻)

(1)培育者:袁隆平(“杂交水稻之父”)。1973年首次在世界上育成籼型杂交水稻。2001年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

(2)启示:知识是最大的财富,也证实了科学技术在经济发展中的巨大作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2】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信息时代

1、1986年中国开始网络建设;1994年正式与国际互联网连接。

2、目前我国正加快发展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力求实现社会经济的跨越式发展。网络的利与弊

七、社会生活

【1】改革开放前后人们生活的变化

1、主要原因:

是改革开放后。提高了人们的物质生活质量,也使全民族精神风貌发生深刻变化。

2、改革开放后就业制度的变化:从前的“铁饭碗”被打破,就业渠道拓宽。人们可以通过人才市场自主择业。

3、改革开放后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国有企业下岗职工的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工作得到加强,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进一步健全,医疗保险制度也迈开了步伐。

中考历史总复习资料大全

历史中考总复习资料 炎黄尧舜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 秦汉三国晋一统,南朝北朝是对头; 隋唐五代又十国,宋元明清帝王休。 中国历史第一册 一、我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云南的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 2、北京人生活的时间距今约70万年至20万年,最早使用天然火。 3、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6000多年前,生活在长江流域的河姆渡人已栽培了水稻,5000多年前生活在黄河流域的半坡人已栽培了世界上最早的粟和蔬菜。 二、夏、商、西周奴隶制王朝 1、约公元前21世纪,禹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这表明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通过推举选出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叫禅让制)。 2、约公元前16世纪,汤灭夏建立了商朝。商朝时盘庚迁都至殷并使统治稳定下来。 3、商朝制造的司母戊鼎是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青铜器。(记熟书P12的司母戊鼎图)湖南宁乡出土的四羊方尊是青铜器中的精品。 4、约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发兵灭亡了商朝建立了西周。 5、西周实行分封制,春秋时期,分封制开始瓦解。战国时期,分封制逐渐 被郡县制取代。秦时实行中央集权制。唐三省六部制,唐朝以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为中央政府最高统治机构。元朝的中央和地方机构:中央实行一省制: 元朝废除三省,设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构,设枢密院,为最高军事机构,同时设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管辖西藏地区;地方实行行省制:除河北、山西、山东由中书省直接管理外,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 三、春秋战国(东周) 春秋时期是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战国时期是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 1、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春秋时期从公元前770年开始到公元前476年结束。战国时期从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 2、春秋时期第一个称霸的诸侯是齐国的齐桓公,他任用管仲为相,改革内政,使国家日益强大。最后一个霸主是越王勾践。春秋五霸是指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3、战国时期的主要诸侯国有齐、楚、秦、燕、赵、魏、韩,史称“战国七雄”(各主要诸侯国的位置——北燕南楚、西秦东齐、上中下是赵魏韩)。赵、魏、韩是由春秋时期的晋国分裂而来的。 4、秦国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国家,主要原因是实行商鞅变法,战国时,地处最西边的诸侯是秦国。 5、我国最早的音乐教育制度形成于西周。最早出现铁农具的时期是春秋时期 6、战国时,秦国李冰主持修建的都江堰是著名的水利工程,它使成都平原变成“水汗从人,不知饥馑”,有“天府之国”美称。 7、汉字的演变(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汉字源于甲骨文,商周时期,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叫金文,又称钟鼎文。雕塑艺术在商朝和西周时期已发展到很高水平。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商朝。 8、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是老子(李耳),其朴素辩证法思想反映在《道德经》里;庄子是战国时道家学派的继承人物。 9、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孔子(孔丘),他整理了《诗经》,编订了《春秋》,其言行记载在《论语》中;战国时期的孟子是孔子学说的继承人物,他们主张实行“仁政”,认为“民为贵,君为轻”,反对连年不断的兼并战争。 10、墨家学派的创始人是墨子,他主张“兼爱”、“非攻”、反对不义战争。 11、法家代表人物是韩非,他主张权力集中到君主手中,按现实需要进行改革,以法治国。 12、孙武是春秋晚期齐国杰出的军事家,著有《孙子兵法》一书;战国时杰出的军事家孙膑著有《孙膑兵法》。 13、战国时期,许多思想家对社会变化提出不同的看法,著书立 1

2013年新目标中考总复习(七年级全册)

2009年中考总复习——七年级全册检测题School:__________ Class:__________ Mark:__________ 一、听力选择(满分20分) A) 回答问题(共6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6分)听下面6个问题。每个问题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每个问题读一遍。 ( )1. A. Sure, I would love. B. Certainly, I would love to. C. Yes, please. ( )2. A. It’s cloudy. B. It’s Monday. C. It’s March 25. ( )3. A. He is working. B. He is a doctor. C. He is at home. ( )4. A. I’m sorry to hear that. B. Never mind. C. That’s OK. ( )5. A. For fifteen years. B. Fifteen years ago. C. In fifteen years. ( )6. A. Jim’s is on the desk. B. It’s our teacher’s. C. Mine is over there. B) 对话理解(共8个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8分)听下面8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每段对话读两遍。 ( )7. Who’s going to get some coffee? A. David. B. Mr. White. C. Mrs. White. ( )8. How much will the beef and the pork if the woman buys 2 kilos of each? A. 4 dollars. B. 6 dollars. C. 8 dollars. ( )9. What does the woman mean? A. The man can smoke just here. B. The man can smoke over there. C. The man can’t smoke anywhere. ( )10. How can they help elderly people? A. Help them cross the road. B. Help them find a house. C. Help them do something difficult. ( )11. What time is it in Tokyo now? A. 9:00 a.m. B. 10:00 a.m. C. 8:00 a.m. ( )12. Who is the message for? A. Betty. B. Tim. C. Jim. ( )13. What are the two speakers going to do tomorrow? A. Play chess. B. Go fishing. C. Fly kites. ( )14. What would the man like to be? A. A singer. B. An actor. C. A doctor. ( )15. How does Miss Wang usually come to work? A.On foot B. By bike C. By bus C)短文理解(共5个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0分)听下面的短文。短文后有5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短文读两遍。 ( )16. When did the first laughter(笑) club open? A. In 1996. B. In 1994. C. In 1995. ( )17. Where did the man who opened the first laughter club come from? A. India. B. America. C. England.

2013年中考文言文复习资料大全【精华】

2010年中考文言文复习资料大全 一、易误读的字 1、七年级 七上: 鹤唳(lì)怡然(yí)土砾(lì)人不知而不愠(yùn)三省吾身(xǐng) 思而不学则殆(dài)论语(Lún)碧瓦飞甍(m?ng)倏忽(shū) 高垣(yuán)睥睨(pìnì)连亘(gan)黯(àn)然缥缈 七下: 环谒(ya)称前时之闻(chan)机杼(zhù)赴戎(r?ng)机可汗(kahán)大点兵辔头(pai)黄河流水鸣溅溅(jiān)朔气传金柝(tu?)燕(yān)山胡骑(jì)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jiàn)曳(ya)屋许许声(hǔ)缀(zhuì)行甚远狼亦黠矣(xiá) 意将遂(suì)入以攻其后也假寐(mai) 2、八年级 八上: 芳草鲜(xiān)美黄发垂髫(tiáo)阡陌(m?)后遂(suì)无问津者 唯吾德馨(xīn)出淤(yū)泥而不染濯(zhu?)清涟而不妖 亵(xia)玩陶后鲜(xiǎn)有闻尝贻(yí)余核舟一八分有奇(y?ujī) 如闻泣幽咽(ya)乘(ch?ng)奔御风素湍(tuān)绿潭飞漱(shù)其间 属(zhǔ)引凄异猿鸣三声泪沾裳(cháng)夕日欲颓(tuí) 未复有能与(yù)其奇者京尹(yǐn)艨艟(m?ngchōng)一舸(gě)无迹 僦赁(jiùlìn)看幕晨兴(xīng)理荒秽(huì)带月荷(ha)锄归 八下: 缥碧(piǎo)鸢飞戾天(yuān)环堵萧然(dǔ)短褐穿结(ha)箪瓢屡空(lǚ)晏如(yàn)其言兹若人之俦乎(ch?u)衔觞赋诗(shāng) 骈死于槽枥之间(pián)俟其欣悦(sì)负箧(qia)曳屣(xǐ)媵人(yìng)以衾拥覆(qīn)右备容臭(xiù)烨然若神人(ya)缊袍敝衣(yùn)低绮户(qǐ)贻然不动(yǐ)俶然不动(chù)往来翕忽(xī) 悄怆幽邃(qiǎo chuàng)浩浩汤汤(shāng)谪守巴陵郡(zh?)阴风怒号(háo)

中考历史知识点归纳

初中历史知识点归纳汇总1. 云南元谋人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距今约一百七十万年。 2. 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会不会制造工具。 3. 距今约70—20万年的北京人生活在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的山洞里,使用打击石器,使用天然火,过着群居生活,是早期人类原始社会。 4. 我国是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 5. 山顶洞人距今约三万年前,在北京人活动过的地区生活,仍用打击石器,但已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会人工取火,靠采集、狩猎为生。他们生活的集体也进入母系氏族公社时期。 6. 氏族:是由血缘关系结合起来的,由一个共同的祖先繁衍下来他们居住在一起,共同劳动、共同生活,没有贫富贵贱的差别的这样一种集体。 7. 山顶洞人的生活比北京人有哪些进步? 代表文化距今时间体质形态工具制造生产活动观念社会组织 北京人约70万-20万年保留猿的某些特征打制石器采集、狩猎原始人群 山顶洞人约18000年和现代人基本相同开始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骨针采集、狩猎懂得爱美氏族 8.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 9. 生活在长江流域的河姆渡原始居民(距今约七千年)和生活在黄河流域的半坡原始居民(距今约五六千年)使用磨制石器,开始原始农耕的定居生活。河姆渡人住着干栏式房子便于通风防潮;半坡人住在半地穴式的房子里。

10. 炎帝和黄帝是我国传说中黄河流域著名的部落首领,涿鹿之战中两部落联合起来,大败蚩尤,随后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了日后的华夏族。 11. 部落是指在原始社会中许多近亲的氏族共同组成部落,若干部落又组成部落联盟。 12. 黄帝被后人尊称为“人文初祖”。 13. 尧舜禹时期采用“禅让”的方法推举部落联盟首领。 14. 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从此,我国漫长的原始社会结束,奴隶社会开始,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 15. 约公元前1600年黄河下游的商部落国君——汤战胜桀,建立商朝。 16. 商王盘庚迁都到殷,故后人又称商朝为殷朝。 17. 周文王任用贤人姜尚,重视农业生产,使国力逐步强大起来。公元前1046年,文王的儿子周武王伐纣,牧野之战灭亡商朝建立西周,定都镐京。 18. 公元前771年,西周灭亡。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东周开始。 19. 世界上现存最大的青铜器是司母戊鼎。 20. 举世闻名的“三星堆”文化是与商周同期的我国成都平原盛行和一种独特的青铜文化,著名的有青铜面具、青铜立人像、青铜神树等。 21.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商朝早期就开始烧制原始青瓷。

2018年中考历史总复习浓缩版笔记(精华)

中考历史备考简明精华笔记 中国古代史1北京人,打制石器,旧石器时代,使用火; 2半坡人,黄河流域,磨制石器,新石器时代,半地穴式房屋,种植粟; 3河姆渡人,长江流域,杆栏式房屋,种植水稻; 4分封制,将土地和人口分给诸侯,服从命令,交纳贡品,随从作战,镇守疆土 5商鞅变法;为了富国强兵,奖励生产奖励军功,允许土地私有,鼓励发展个体小农经济,建立县制。成为最强大的国家,统一六国。 6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创立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三公九卿制,郡县制;统一货币——秦半两钱,统一度量衡;统一文字,统一思想,焚书坑儒; 7汉武帝巩固大一统:推恩令,削弱诸侯国,监察地方;统一五铢钱;董仲舒建议罢黜百 家独尊儒术,统一思想; 8丝绸之路:路线:长安—河西走廊—今新疆境内—中亚、西亚—欧洲,促进我国西部地 区的开发和发展;成为中西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 9三国鼎立:统一北方的曹操挥师南下,准备统一全国。208年,赤壁之战,孙权、刘备联军以少胜多打败曹操,为三国鼎立局面的最后形成奠定基础。 10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民族交融,(1)迁都洛阳。(2)说汉语、穿汉服、改汉姓、与汉族通婚。(3)用汉政治制、学汉礼。促进民族融合。 11贞观之治:(1)政治上,沿袭和完善隋朝的三省六部制 (2)经济上,重视发展生产,减免赋税、徭役。 (3)任用贤才,虚心纳谏,敢于直言的魏征被唐太宗比喻为可以“知得失”的一面镜子。 (4)完善科举制,扩充国学。 12科举制:隋文帝分科考试,隋炀帝正式创进士科;唐朝完善。以才华为标准,相对公平,促进文化发展。 13唐朝与吐蕃:开明的民族政策,文成公主入藏,唐蕃会盟 14遣唐使,日本派人到唐朝交流学习政治经济文化,推动大化改新 15玄奘西行,去天竺学习佛教,写成《大唐西域记》, 16鉴真东渡:东渡日本传播佛教和文化。 17宋代经济:商品经济发达,大城市,城市突破时间空间限制,夜市繁华,最早出现纸币 交子。 18明朝君主专制的加强:废除丞相,强化君权; 19清朝:雍正设立军机处,皇帝独揽大权,速、密、勤;大兴文字狱,禁锢思想。 20郑和下西洋:1405-1433年,明朝派郑和七下西洋,促进中国与亚非友好交流。 戚继光抗倭: 21清朝对西藏治理:册封宗教领袖达赖喇嘛和班禅额尔德尼;设置驻藏大臣:金瓶掣签。22新疆:设置伊犁将军 23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对外贸易,导致中国落后于世界。 24青铜器:商朝时期,司母戊鼎,四羊方尊 中国近代史:1林则徐虎门销烟,1839年6月,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收缴的全部鸦片。 2《南京条约》(1)割地(割香港岛给英国); (2)赔款(2100万银元);(3)五口通商(4)协定关税。 3鸦片战争影响 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破坏了中国领土、关税等主权完整,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 4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英法两国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火烧圆明园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俄国趁火打劫,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东北、西北大片领土,共150多万平方千米。 5八国联军侵华:1900年6月,为镇压义和团,俄、英、德、日等国拼凑成八国联军入侵中国。 1901年《辛丑条约》的内容与影响:

2016年中考文言文复习-《大道之行也》(含答案)

中考文言文“地毯式”训练:《大道之行也》 一填空题 1 《大道之行也》选自,大道,古代指 。 2 《礼记》是经典之一,是(朝代) 对以前各种著作加以辑录、编撰而成,共49篇。二解释下列词语 1选贤与能() 2故人不独亲其亲()() 3讲信修睦()() 4不独子其子()() 5矜() 6寡() 7孤( ) 8独( ) 9废疾者() 10男有分() 11女有归() 12货恶其弃于地也( ) 13谋闭而不兴( ) 14盗窃乱贼而不作( )( )( ) 15故外户而不闭() 16是谓大同( ) 三问答题 1 “大同”社会的纲领是什么? 2 哪句话体现了贷尽其用,人尽其力?

3 从哪句话中可以看出,儒家提出的“大同”社会是不满于当时社会的现实? 4写出能概括全文中心的句子。 5 本文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大同”社会的特征的? 6 你对文章所描写的“大同”社会有怎样的认识?现实生活中这样的“大同”社会能存在吗? 7 “大同”社会与陶渊明的“世外桃源”有相似之处吗?请你对“大同”社会、“世外桃源”做出评价。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 《大道之行也》选自《礼记·礼运》,大道,古代指政治上 的最高理想。 2 《礼记》是儒家经典之一,是西汉(朝代)戴圣 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著作加以辑录、编撰而成,共49篇。 二解释下列词语 1选贤与能(与通举)2故人不独亲其亲(动词,以-----为亲)(父母) 3讲信修睦(诚信)(和睦)4不独子其子(动词,以----为子女)(子女) 5矜(矜通鳏,老而无妻的人)6寡(老而无夫的人)7孤( 幼而无父的人 ) 8独( 老而无子的人 )9废疾者(残疾人)10男有分(职分) 11女有归(女子出嫁)12货恶其弃于地也( 憎恶 )13谋闭而不兴( 发生 )14盗窃乱贼而不作( 指造反 )( 指害人 )( 兴起 ) 15故外户而不闭(门)16是谓大同( 指理想社会。同,有和、平的意思 )

中考历史知识点整理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的比较: 19世纪60、70年代国家体制的改革和革命

14—19C欧洲4次思想解放运动 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比较

俄国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比较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比较: 近代中国的屈辱 百日维新与明治维新的异同: 相同点:1背景相同:改革前都面临着严重的社会危机。 2性质相同:都是由最高统治者自上而下进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3都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上采取了重大措施。 4都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 不同点:百日维新依靠一个无实权的皇帝(光绪),以失败而告终,中国仍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 明治维新获得成功,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并逐渐强大起来。 三大改造: 内容:对手工业、农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途径:农业:建立农业合作社,走集体化道路; 手工业:手工业合作社; 资本主义工商业:公私合营,赎买政策。

实质: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公有。 结果: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意义: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确立起来,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两次世界大战的比较: 1.爆发的背景不同:一战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而导致形成两大军事集团;二战是在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的打击下,德意日走上了法西斯道路,再加上英法美的绥靖政策而导致的。 2.性质不同:一战是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二战是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 3.战后对世界格局的影响不同:一战后建立的是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二战后建立的是雅尔塔体系(即美苏两极对侍) 4.战后建立的国际和平机构不同:一战后建立的是国际联盟;二战后建立的是联合国。 5.战后对中国问题的处理不同:一战后在巴黎和会上,中国提出收回山东主权,废除二十一条遭到拒绝;在《九国公约》中,肯定了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使中国处于列强的共同支配之下;在二战中,中国的抗日战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重要贡献,在开罗会议上明确规定日本所占中国领土必须归还。 6.影响不同:一战削弱了帝国主义势力,产生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二战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社会主义力量的发展和壮大。 比较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的异同: 20C中国三次历史性巨变及三位人物

2020年中考历史总复习考点汇总:世界历史

世界历史 一、“第一”类 1.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是现存的古代世界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2.美利坚合众国(简称“美国”)是美洲第一个独立的国家(1776年7月4日)。 3.美国人富尔顿发明了世界上第一艘蒸汽轮船(1807年)。 4.英国工程师史蒂芬孙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蒸汽机车(1814年)。 5.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从英国的棉纺织业开始。 6.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1871年)。 7.德国人卡尔·本茨制造了世界上第一辆汽车(1885年)。 8.美国的莱特兄弟制造了世界上第一架成功试飞的飞机(1903年)。 9.俄国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1917年11月)。 二、“最大”类 欧洲联盟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 三、“标志”类 1.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大化改新(646

年)。 2.英国君主立宪制资产阶级统治建立的标志:《权利法案》的颁布(1689年)。 3.北美独立战争开始的标志:来克星顿的枪声(1775年4月)。 4.法国大革命开始的标志: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1789年7月14日)。 5.英国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珍妮”纺纱机的发明。 6.人类进入“蒸汽时代”的标志:瓦特改进蒸汽机的出现。 7.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标志:蒸汽机的广泛运用。 8.贝多芬在思想上和艺术上成熟的标志:《英雄交响曲》。 9.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共产党宣言》的发表(1848年2月)。 10.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标志:电力的广泛运用。 11.世界现代史开始的标志: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1917年)。 12.斯大林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或斯大林模式)形成的标志:苏联新宪法的制定(1936年)。 13.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标志:1939年9月,德军“闪击”波兰,英法对德宣战。 14.太平洋战争爆发(二战达到最大规模)的标志:太平洋战争爆发(1941年12月8日)。 15.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形成的标志:《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1942年1月1日)。

2013年中考总复习专题训练(十)

2013年中考总复习专题训练(十) (相似形)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本题满分40分) 1.我们已经学习和掌握了不少在平地上测量建筑物高度的方法,如果在同一个斜坡上,在同一时刻,测得在斜坡上自己的影子和一幢大楼的影子长,那么由自己的身高()。 A.也能够求出楼高 B.还须知道斜坡的角度,才能求出楼高 C.不能求出楼高 D.只有在光线垂直于斜坡时,才能求出楼高 2.下列语句中不正确的是()。 A.求两条线段的比值,必需采用相同的长度单位 B.求两条线段的比值,只需采用相同的长度单位,与选用何种长度单位无关 C.两个相似三角形中,任意两组边对应成比例 D.不相似的两个三角形中,也有可能两组边对应成比例 3.下列各组图形有可能不相似的是()。 A.各有一个角是50°的两个等腰三角形 B.各有一个角是100°的两个等腰三角形 C.各有一个角是50°的两个直角三角形 D.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 4.如图1,AD是直角三角形ABC斜边上的中线,AE⊥AD交CB延长线于E,则图中一定相似的三角形是()。 A.△AED与△ACB B.△AEB与△ACD C.△BAE与△ACE D.△AEC与△DAC 5.如图2,?ABC中,D为BC边上一点,且BD:DC=1:2,E为AD中点, 则S S :=()。 ?? ABE ABF A.2:1 B.1:2 C.1:3 D.2:3

A F E B D C 图1 图2 6.如图3,已知△ABC 与△ADE 中,则∠C =∠E, ∠DAB =∠CAE,则下列各式成立的个数是( )。 ∠D=∠B ,AF AC = AD AB , DE BC = AE AC , AD AE = AB AC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7.如图4,E 是平行四边形ABCD 的边BC 的延长线上的一点,连结AE 交CD 于F ,则图中共有相似三角形( )。 A .1对 B .2对 C .3对 D .4对 8.如图5,在矩形ABCD 中, E 、 F 分别是DC 、BC 边上的点,且∠AEF=90°,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ABF ∽△AEF B .△ABF ∽△CEF C .△CEF ∽△DAE D .△DA E ∽△BAF A D C F E B

中考文言文总复习训练题及答案

2007年中考语文总复习文言文训练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 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 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隔绝。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节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 【乙】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 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坐起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然白发,颓乎其间者,太守醉也。(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i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 )悉如外人悉:(2)无论魏晋无论:(3)临溪而渔渔: 2.翻译下面句子。 (1)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选段内容,在下面的空格处填入适当的成语。(4分) 欲脱尘网,陶渊明志寄□口□口;□□口□,欧阳修情醉滁西琅琊。 4.【甲】【乙】两段文字都描写了人们的日常生活,请说说它们所表现的生活有哪些共同 之处。(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甲)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2020中考历史必备知识点分类归纳汇总

2020中考历史必备知识点分类归纳汇总 一、最早类 1.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粟的国家(半坡原始居民)。 2.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河姆渡原始居民)。 3.商朝的司(后)母戊鼎是现今世界上发现的最大青铜器。 4.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纸的国家(西汉早期)之一。 5.东汉华佗在世界上最早采用全身麻醉方法(麻沸散)。 6.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的最早、最完整的农书(北魏时期)。 7.隋朝李春设计、主持建造的赵州桥是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石拱桥。 8.隋朝大运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9.唐朝印刷的《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10.唐朝文化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文化。 11.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12.北宋毕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比欧洲早约400年。 13.泉州是元朝最大的对外贸易港口。 14. 比欧洲航海家的远洋航行早半个多世纪。 15.明朝李时珍编著的《本草纲目》是当时世界上内容最丰富、考订最详细的药物学著作。 二、“开始”类 1.北京人已经开始使用天然火,还会保存火种。 2.我国在春秋时期已经开始使用牛耕。 3.战国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开端(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 4.西域都护的设置是今新疆地区正式隶属中央政府管辖的开始(公元前60年)。

5.唐朝末年,火药开始用于军事;宋元时期,火药在军事上得到广泛使用。 6.北宋时,开始应用于航海;南宋时,指南针广泛应用于航海事业。 7.元朝时,回族开始形成。 8.元朝设立宣政院管理西藏事务,西藏开始正式成为中央政府的一个行政区域。 9.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三、“第一”类 1.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 2.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建立)。 3.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战争(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领导)。 4.司马迁的《史记》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西汉时期)。 5.中俄《尼布楚条约》是中俄双方正式签订的第一个边界条约(1689年,康熙)。 6.鸦片战争是近代西方列强第一次大规模侵略中国的战争(1840—1842年)。 7.中英《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1842年)。 8.林则徐是我国近代史上“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9.第一次攻占北京的西方列强是英法联军(1860年)。 10.曾国藩开办的安庆内军械所是洋务派创办的第一个军事工业(1861年)。 11.李鸿章开办的上海轮船招商局是洋务派创办的第一个民用企业(1872年)。 12.洋务派创办的京师同文馆是我国近代第一所新式学堂(1862年)。 13.孙中山创立的兴中会是中国资产阶级第一个革命团体(1894年)。 14.中国同盟会是中国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1905年)。 15.孙中山是中华民国第一任临时大总统(1912年)。 16.李大钊是中国第一个举起社会主义大旗的人(1918年)。 17.中共“一大”的胜利召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1921年)。

2019年中考历史涉及的周年热点问题(纪念大事件)

2019年中考历史涉及的周年热点问题(纪念大事件) 中国古代史 1.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起义 2.公元前119年: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 3.589年:隋朝统一;1430周年 中国近代史 1.1689年,中俄签订第一个东端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330周年 2.1839年:林则徐领导虎门销烟,180周年 3.1844年,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葡萄牙》签订,175周年 4.1864年,天京的陷落,155周年 5.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爆发,125周年 6.1894年,平壤战役;125周年 7.1894年,黄海战役;125周年 8.1894年,辽东半岛战役;125周年 9.1894年,孙中山上书李鸿章、成立兴中会,125周年 10.1899年,“门户开放”政策提出,120周年 11.1899年:张謇在南通创办大生纱厂,120周年 12.1914年,袁世凯解散国会、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中华民国约法》,105周年 13.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100周年 14.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黄埔军校建立,95周年 15.1929年,古田会议召开,90周年 16.1934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开始,85周年 17.1944年,豫湘桂战役,75周年 18.1949年,淮海战役、平津战役、北平和平解放,70周年 19.1949年,渡江战役胜利、南京解放,70周年 20.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第一次全体会议召开、开国大典(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21.1949年,人民海军,70周年 22.14.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65周年 23.1954年,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公私合营,65周年 24.1954年,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倡导,65周年 25.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55周年 26.1979年,《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71页图片 27.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40周年 28.1984年,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35周年 29.1984年,对外开放领域的扩大,35周年 30.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实施,35周年 31.1984年,《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签署,35周年 32.1999年,澳门回归,20周年 33.1999年,神舟一号无人飞船成功完成载人航天工程的第一次飞行试验,20周年 34.2014年,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提出,5周年(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

2013年中考总复习专题训练(四)

2013年中考总复习专题训练(四) (函数及其图象) 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5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9分) 1.已知反比例函数 y= a-2 x 的图象在第二、四象限,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 A.a ≤2 B.a ≥2 C.a <2 D.a >2 2.若 ab >0,bc<0,则直线y=-a b x -c b 不通过(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3.如果反比例函数k y x = 在其象限内,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那么它的图 象分布在( )。 A.第一、二象限 B. 第一、三象限 C. 第二、三象限 D. 第二、四象限 4.若二次函数y=x 2 -2x+c 图象的顶点在x 轴上,则c 等于( )。 A.-1 B.1 C. 2 1 D.2 5.如图,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函数y=3x 与y=x 1- 图象大致是( )。 6.已知一次函数的图象与直线y=-x+1平行,且过点(8,2),那么此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 )。 A .y=-x-2 B .y=-x-6 C .y=-x+10 D .y=-x-1 7.已知一次函数y= kx+b 的图象经过第一、二、四象限,则反比例函数y= kb x 的图象大致为( )。 x O y x O y x O y x O y A B C D

8.下列函数不属于二次函数的是( )。 A.y=(x -1)(x+2) B.y= 2 1(x+1)2 C.y=2(x+3)2 -2x 2 D.y=1-3x 2 9.二次函数y=x 2-4x+3的图象交x 轴于A 、B 两点,交y 轴于点C ,则△ABC 的面积为 A.1 B.3 C.4 D.6 10.已知一次函数y=kx+b 的图象如图所示,当x <0时,y 的取值范围是 ( )。 A .y >0 B.y <0 C.-2<y <0 D .y <-2 11.若二次函数y=ax 2 +bx+c 的图象,则点(a+b ,ac)在(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x y O 12.抛物线y=kx 2 -7x -7的图象和x 轴有交点,则k 的取值范围是( )。 A.k>- 4 7 B.k ≥-4 7且k ≠0 C.k ≥-4 7 D.k>- 4 7且k ≠0 13.二次函数c bx ax y ++=2 (0≠a )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结论: ①a >0; ②b >0; ③c >0;④b 2 -4a c >0, 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 A. 0个 B. 1个 C. 2 个 D. 3个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39分

中考文言文阅读专项复习教案

中考文言文阅读专项复习教案 复习目标:1.回顾有关文言文的知识点。 2.了解文言文的考点及常见题型。 3.掌握答题的技巧,从容应对中考。 重点:掌握文言文阅读的答题技巧。 难点:文言文阅读题的答题技巧应。 教法:1.启发引导法;2、整理归纳法。 学法:“自主——合作——归纳——应用” 教学设想: 利用多媒体课件,目标点击,示例精析,突破重难点;专项练习,及时巩固。 课时安排:1教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中考考查方向何陋之有? 2016年文言文阅读考试内容及要求: ①参考注释,结合语境,灵活运用课内文言文知识,理解课外文言文语段的主要内容。 ②理解文中文言词语(包括文言实词、文言虚词、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的含义及用法。③掌握基本的文言文句式(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④将文中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三、2016中考题型: 1、实词解释; 2、虚词用法; 3、特殊句式; 4、文意理解;5、句子翻译。 四、文言文阅读解题思路和答题技巧 (一)中考题型一:实词解释 结合青岛2015年中考试题第8题学习方法: 解释文言字词的方法一: 联想推断法:当试卷上给出某一个加点实词时,应该联想到课文中有关此词的用法和意义,将二者比较,再确定其含义。 (二)中考题型二:虚词用法 师:联想推断法可解答普通实词和特殊词类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和词类活用等词,但对于一词多义词和虚词来说,仅用这一种方法就不够了,下面再给大家介绍另一种方法: 结合青岛2015年中考试题第9题学习方法: 解释文言字词的方法二: 语境代入法:结合整段选文、整个句子上下文的意思来确定某个词的意思,将词义代入原句,看它是否通顺正确。 实战演练:做《王翦伐楚》第1、2题(三)中考题型三:特殊句式 1知识回顾:文言文特殊句式有四种()、()、()、();其中判断句翻译时要译出();省略句有()、()、()、();倒装句有()、()、()、();被动句有()和()。 2.判断句式: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陶渊明《桃花源记》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孟子《鱼我所欲》 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愚公移山》 屠惧,投以骨。蒲松龄《狼》 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彭端淑《为学》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诸葛亮《出师表》 尝贻余核舟一。魏学伊《核舟记》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范仲淹《岳阳楼记》 3.实战演练:做《故事两则》第10题,《王翦伐楚》第3题 (四)中考题型四:文意理解 1.方法指导:如何快速整体把握全文的内容? 第一步:快速浏览题目 课外文言文阅读试题有个特点: A.有的题目选项出示了文中某些关键字词的意思(如第一题后面的词语解释,有一个是错的,其它三个是对的,可以帮助理解文章内容。) B.有的题目则提示了文言文的主要内容。(如第四题) 浏览题目,有助于同学们初步了解文言文的大致意思。所以,接到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首先应该快速浏览文段后的题目。 第二步:仔细分析标题 有的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会给出标题。大部分标题本身就概括了文言文的主要内容。我们看了标题就知道文段的主要内容了。(如青岛2014年中考题《周寻画龙》、2012年《桓公用管仲》、2011年《任贤》)总之,仔细分析文段的标题,可使我们快速理解文言文的主要内容。第三步:结合注释速读全文 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对于一些难懂的文言字词一般都会给出注释。这些注释有助于同学们准确理解文言文的主要内容。所以,千万别忽略这些注释。 另外,需要注意:在阅读全文的过程中,碰到“拦路虎”,千万别停下来苦苦思索,而应继续阅读。总之,速读全文,不求完全读懂,能明白文章的大致意思就可以了。

2013年 中考历史热点之中日关系 学案

2013年中考历史热点之中日关系学案 【中考预测】日本是一个经济大国,与中国近邻。中日两国同为亚洲大国,中日关系影响着亚洲的稳定,甚至是世界的和平。中日关系是当今世界最主要的关系之一。古代日本长期以中国为师,明治维新以后,日本强大起来,屡次侵略中国。2012年初,日本名古屋市长否认发生过南京大屠杀,竭力掩盖侵略的罪行,美化侵略战争,给两国关系蒙上阴影。又逢中日建交40周年,钓鱼岛之争使中日关系摩擦不断。日本发展史及中日关系是历年中考命题的热点,在中考中同中美关系一样经常备受命题者的亲睐,必须重点掌握。考查的重点有大化改新、明治维新、甲午中日战争、抗日战争、战后日本的崛起及原因、对中日关系的认识等【复习目标】: 1、唐朝、明朝时中日之间的交往的基本史实,甲午中日战争、抗日战争、新中国成立后的中日交往的基本史实。 2、大化改新、明治维新、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对日本的影响、战后日本的崛起及原因。 3、了解中日关系的曲折发展,把握中日交往的主旋律。 4、通过回顾日本的崛起历史,找出中国在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应该借鉴的经验。 5、我们应该如何正确认识中日关系。 【复习重难点】 重点:中日关系的曲折发展。日本的崛起过程。 难点:如何认识中日关系。 【复习过程】 必备知识梳理 【考点链接】——【温故知新】(要求:依据课本,回顾基础) 一、中日关系的曲折历程: 1、古代中日关系:(特点:——) (1)唐朝时,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明朝后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近代中日关系:(特点:——) 重大事件及影响: (1)1894年--1895年,日本发动_____________________,强迫清政府签订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日本发动侵华战争 1、1931年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东北; ______侵 华战争开始。 2、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七七事变,______侵 华战争开始。之后又制造了八一三事变。 3、1937年12月,日本制造了南京大屠杀。

(课标通用)甘肃省2020年中考历史总复习阶段检测(五)试题

阶段检测(五) 世界现代史 (考试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合计40分。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 1.欲知大道必先知史。回溯人类的足迹,人们首先看到的总是那些在其各自背景和时点上标志着社会高度和进步里程的伟大人物。他们是历史的丰碑,是后世之鉴。下列人物被誉为南美“解放者”的是( ) ①章西女王②拿破仑③圣马丁④玻利瓦尔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南美“解放者”。章西女王是印度民族大起义的英雄;拿破仑是法国大革命时期的资产阶级代表人物;圣马丁和玻利瓦尔共同领导了南美民族解放运动,被誉为南美“解放者”,选C 项。 2.某文件指出:“1863年元月1日起,凡在当地人民尚在反抗合众国的任何一州之内,或一州的指明地区之内,为人占有而做奴隶的人们都应在那时及以后永远获得自由;合众国政府行政部门,包括海陆军当局,将承认并保障这些人的自由……”上述内容出自( ) A.《宅地法》 B.《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C.《独立宣言》 D.《人权宣言》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南北战争。《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是一份由美国总统亚伯拉罕·林肯公布的宣言,其主张所有美利坚邦联叛乱下的领土之黑奴应享有自由,然而未脱离联邦的边境州,以及联邦掌控下的诸州依然可以使用奴隶。此宣言仅立即解放少部分奴隶,但实质上强化联邦军掌控邦联的领土后这些黑奴自由的权威性,并为最终废除全美奴隶制度预先铺路。因此,答案为B项。 3.某学校九年级(2)班学生在历史课上进行讨论,讨论的内容涉及“中国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失败,开始百日维新”“日本遭到美国入侵,开始明治维新”“俄国在克里米亚战争中失败,开始废除农奴制”。他们的讨论应该是围绕下列哪一项来进行的( ) A.西方的殖民侵略与扩张 B.工业革命在亚洲的扩张 C.工业文明冲击下的近代化改革 D.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在亚洲确立 答案:C 4.这是日本历史上的一次政治革命,也是日本历史的重要转折点。它推翻了德川幕府,使大政归还天皇,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等方面实行改革,促进了日本的现代化和西方化。材料中的事件指的是( ) A.大化改新 B.彼得一世改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