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变速运动和平均速度的计算

八年级物理变速运动和平均速度的计算
八年级物理变速运动和平均速度的计算

八年级物理变速运动和平均速度的计算

1. 短跑运动员在100m竞赛中,测得7s末的速度是9m/s,10s末到达终点时的速度是10.2m/s,则运动员在全程内的平均速度为()

A.9m/s

B.9.6m/s

C.10m/s

D.10.2m/s

2. 晓燕在学校春季运动会百米赛跑中以16s的成绩获得冠军,测得她在50m处的速度是6m/s,到终点时的速度为7.5m/s,则全程内的平均速度是()

A.6m/s

B.6.25m/s

C.6.75m/s

D.7.5m/s

3. 在下列有关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地球同步卫星在太空做匀速直线运动

B.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C.速度越大的物体运动的路程一定长

D.物体的平均速度可以描述变速运动物体在每一时刻的速度大小

4. 我国著名短跑运动员苏炳添在某次百米赛跑中出9秒99的优异成绩并进入决赛,测得第5秒的速度为

9.5m/s,第10秒到达终点的速度为10.2m/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前5秒内苏炳添的平均速度为4.75m/s

B.在后5秒内苏炳添的平均速度为9.85m/s

C.在本次百米赛跑中苏炳添的平均速度为10.0m/s

D.在本次百米赛跑中苏炳添的平均速度为9.1m/s

5. 在《龟兔赛跑》的故事中,乌龟和兔子同时同地从起点出发,并沿同一直线赛跑,兔子远远超过乌龟时,便骄傲地睡起了大觉,当它醒来后,发现乌龟已悄悄地爬到了终点。从龟兔赛跑开始到兔子睡醒的s?t图象如图所示,图中线OBD、OAC分别是它们的运动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t3这段时间,乌龟的平均速度大于兔子的平均速度

B.兔子的平均速度始终大于乌龟的速度

C.图中线段OAC代表乌龟的运动情况

D.乌龟和兔子相遇时,乌龟通过的路程大于兔子通过的路程

6. 如图记录了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同时自西向东行驶时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前2s内甲车运动的路程小于乙车运动的路程

B.甲车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16m/s

C.乙车在做减速直线运动

D.甲、乙两车在4s内的平均速度相同

7. 在体育与健康测试中,小明跑前500m路程所用的时间为1min20s,跑后500m路程用的时间为2min.则他跑前半路程的平均速度比后半路程的平均速度________(选填“稍快”“稍慢”或“相等”),他跑完全程的平均速度大约是________m/s.8. 奥运会男子200米自由泳冠军孙杨在决赛中取得了1min45s的优异成绩,他此次比赛中游泳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m/s。

9. 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的、分度值为1c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时间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时刻:

(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________进行测量的。所用的测量工具是________和________。

(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坡度较________(填“陡”或“缓”)些。

(3)请根据图中所给信息回答:

S BC=________cm,t BC=________s,v AC=________m/s。

(4)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则会导致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v AC偏________(填“大”或“小”)。

(5)甲、乙两组实验操作中,小车通过的路程之比是2:3,所用的时间之比是4:3,则甲乙两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之比是________。

10. 如图是一小球从A点沿直线运动到F点的频闪照片,若频闪照相机每隔0.1s闪拍一次。分析照片可知:小球从A点到F点共运动了________ cm的路程,小球从B点到E点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m/s,从图中可看出小球做________(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

11. 如图所示,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

(1)该实验原理是________。

(2)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

________填“大”或“小”;

(3)小车通过AB段时测得时间t AB=1.6s,则AB段的平均速度v AB=________cm/s;

(4)在测量小车到达B点的时间时,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测得AB段的平均速度v AB会偏________(选填“大”或“小”)。

12. 如图是甲、乙两车一起在同一平直公路上同时同向行驶的照片。则________车在做匀速直线运动,甲、乙两在40s内的平均速度v

________v乙,两车到达750m处所用时间相差________s。

19. 甲、乙两地的距离是600km,一列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途中停靠了4个车站,每次停车15min,最终经

过5?到达乙地;火车行驶途中要经过一个隧道,离隧道口还有一段距离时火车驾驶员鸣笛,4s后他听到隧道

口山崖的回声,若火车从鸣笛开始直至通过隧道,速度恒为108km/?。(已知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为

340m/s)求:

(1)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平均速度;

(2)火车鸣笛时离隧道口的距离。

20. ≤一次小红爸爸出门办事,如图所示是他乘车到达目的地时车上电脑自动计费器上打印出的车费发票。求:

(1)出租车行驶的时间;

(2)出租车行驶的平均速度;

(3)若该出租车的起步价为6元,单价按超过起步价内路程后开始计算,则在起步价内最多能乘车的路程。

21. 汽车遇到意外情况时紧急停车要经历反应和制动两个过程,汽车在反应过程做匀速直线运动,在制动过

程中做变速直线运动,如图所示,求:

(1)若汽车以108km/?的速度匀速行驶,遇到意外情况紧急停车,在反应过程,汽车以原来的速度行驶了

15m,求司机的反应时间。

(2)若制动过程中所用时间为2.5s,汽车在两个过程通过的总距离为60m,问汽车从发现情况到车辆停止过

程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少m/s?

22. 五一假期,玲玲一家驾车前往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游玩。当汽车行至港珠澳入口处时,玲玲

和爸爸都注意到这段高速公路全长55km,桥面限速100公里/小时,隧道限速80公里/小时,若玲玲爸爸驾车

通过6.75千米的海底隧道用时6min,则车的平均速度应为多少?是否超速?

23. 李明骑自行车从家路过书店到学校上学,家到书店的路程为1800m,书店到学校的路程为3600m。当他

从家出发到书店用时5min,在书店等同学用了1min,然后二人一起又经过了12min到达学校。求:

(1)李明骑车从家到达学校所花时间是多少?

(2)李明同学从家里出发到学校的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大?

24. 自行车是同学们上学的常用交通工具,小青同学家到学校的路程是2400m,她某次骑车到学校刚好用时

10min。若小青的质量为40kg,自行车质量为15kg,求:

(1)小青这次骑车的平均速度是多少m/s?合多少km/??

(2)小青骑车在水平地面上行驶时,车对地面的压力是多少?(g取10N/kg)

25. 一名同学骑自行车从家路过书店到学校上学,家到书店的路程为1500m,书店到学校的路程为2100m。

他从家出发骑自行车到书店用时5min,在书店等同学用了1min,然后二人一起再经过了9min到达学校。求:

(1)骑车从家到书店这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

(2)这位同学从家出发到学校的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

初二物理第二章运动的世界知识点要点

第二章知识点 一、机械运动 1、含义: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变化 2、位置≠距离 3、关于参照物的题目 *思考步骤:1、确定研究对象。2、选择参照物。3、判断位置是否发生变化(变化→运动;不变化→静止) 例如:一列客车正在驶离车站,车内的乘客相对于________是静止的,相对于车站是______的。 你可以这样思考: 脑袋中按照步骤确立好:研究对象、参照物、位置变化与否 研究对象 参照物 判断位置 车内的乘客 ? 静止 车内的乘客 车站 ? 第一个空,车内的乘客静止说明对参照物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那么参照物是车厢 第二个空,车内的乘客对于车站位置发生变化,变化→运动,因此是运动的 以此方法推类为其他的题目,即可解决。 4、关于旗子、火焰等题目 *思考步骤: 1、确立静止参照物。 题目参照寒假作业P9,第2题和第6题 5、关于加油机和受油机的题目 加油机与受油机是相对静止的。因此在空中加油过程中,加油机速度=受油机速度 加油机与地面、受油机与地面是相对运动的。 二、长度的单位及换算关系 1、常见单位换算 1km=103 m=103 mm=103 μm=103 nm 2、刻度尺需要掌握的几个概念:零刻度线、分度值、量程 *刻度尺的分度值越小,误差越小。但仍要考虑实际情况 3、刻度尺使用的原则: A 、“选”:根据实际选择分度值、量程的合适的刻度尺 B 、“观”:使用刻度尺前要观察它的零刻度线、量程、分度值。 C 、“放”用刻度尺测长度时,尺要沿着所测直线(紧贴物体且不歪斜)。不利用磨损的零刻线。(用零刻线磨损的的刻度尺测物体时,要从整刻度开始) D 、“看”: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E 、“读”: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准确值+估计值) F 、“记”: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不要忘记单位) *例题:有两位同学测同一只钢笔的长度,甲测得结果12.82cm ,乙测得结果为12.8cm 。如果这两位同学测量时都没有错误,那么结果不同的原因是:两次刻度尺的分度值不同。如果这两位同学所用的刻度尺 2、与参照物方向相同 3、与参照物方向相反 →相反 静止 相同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运动的快慢

运动的快慢 【学习目标】 1.通过分析、比较和计算,理解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基本方法; 2.能利用公式进行有关速度的计算,能应用公式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相关问题; 3.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能理解变速运动的平均速度; 【要点梳理】 要点一、速度 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1.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物体运动越快速度越大;物体运动越慢,速度越小。 2.定义:把路程与时间之比叫做速度。 3.公式:v=s/t,s表示物体通过的路程,t表示物体通过相应路程所用的时间,v表示物体运动的速度。 4.速度的单位及换算关系:国际单位:米/秒(或) 常用单位:千米/小时(或) 换算:1m/s=3.6km/h 要点二、匀速直线运动 物体沿着直线快慢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要点进阶: 1、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 ①匀速直线运动是运动状态不变的运动,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 ②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物体的运动方向和运动快慢都保持不变。 ③在任意一段相等的时间内和任意一段路程内速度都是相等的。 2、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其速度的大小可以由v=s/t来计算,但速度的大小与s、t无关。 要点三、变速运动及平均速度 物体运动速度发生改变的运动叫做变速运动。 要点诠释: 1.物体在做变速运动时,可能是物体的运动方向改变,也可能是快慢改变,还可能是方向和快慢同时改变。 2.对于做变速运动的物体,也可以利用v=s/t来计算变速运动的平均速度。 3.平均速度能粗略地描绘做变速运动的物体在一段路程上或一段时间内的运动快慢,不能反映出物体的运动细节。 要点四、用图象描述物体的运动 图像法是描述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的有效手段,在物理学里经常用到。 要点诠释:

八年级物理速度计算题(已归类)61018

速度、路程、时间的计算 一、 比例题 1、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之比是 3: 1,通过的路径之比是 2: 1,则通 过这段路甲、乙两车的时间之比是多少? 2、甲乙做匀速直线运动, 已知甲与乙的速度的之比为 3、 从同一地点,沿相同方向同时出发的两汽车甲、乙都匀速行驶,两车的速度之比 v 甲:v 乙=3: 1,在相同的时间里它们通过的路程之比 s 甲:s 乙= _______ ,甲、乙两车之间的距离 s 与时间t 的关系是 ____________ . 二、列车(队伍)过桥问题(总路程=车长+桥长) 4、 一列火车长300米,完全通过一个长1.5千米的隧道,用了 1.5分钟,若以同样速度通过 相距720千米的甲乙两地,需要多长时间? 5、一列队长360m 的军队匀速通过一条长 1.8km 的大桥,测得军队通过大桥用时 9min,求:(1) 军队前进的速度;(2)这列军队全部在大桥上行走的时间。 6、长130米的列车,以16米/秒的速度正在速度正在行驶 ,它通过一个隧道用了 48秒,这个隧 道长多少米? 7、长20m 的一列火车,以36km/h 的速度匀速通过一铁桥,铁桥长 980m .问这列火车过桥 要用多少时间? 三、时间相同问题 &子弹在离人17m 处以680m /s 的速度离开枪口,若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 340m /s,当人 听到枪声时,子弹己前进了多少? 9、飞机速是声速的1.5倍飞行高度为2720m,,当你听到飞机的轰鸣声时,抬头观看飞机已飞到 你前方多远的地方?(15C ) 10、在一次引爆中,用一条 96厘米长的引火线来使装在钻孔里的炸药引爆,引火线的燃烧 速度是0.8厘米/秒,点火者点燃引线后以 5米/秒的速度跑开,他能不能在爆炸前跑出 500 2: 3,通过的路程之比为 3: 4,则甲、 乙所用的时间之比为 ,若甲、乙行驶时间之比为 2: 1,则通过的路程之比为

初二物理速度计算题分类补充

一.基础计算 1.某列车从永川到重庆,发车时间为上午11:35,到站时间是下午2:35,如果列车行驶的速度是54千米/小时,求永川到重庆的距离。 2.某人骑自行车到相距5千米的地方上课,他骑车的速度是5米/秒,为了不迟到,他至少需要提前几分钟动身? 3.闪电后4秒钟听到雷声,问:闪电处距观察者有多远?(V声=340米/秒,V光=3×108米/秒) 4.某同学以4米/秒的速度从早上7:20出发上学,他家距学校2千米,问:该同学能否在7:30前感到学校? 5、已知超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450米/秒,若将超声波垂直向海底发 射出信号,经过4秒钟后收到反射回来的波,求海洋深度是多少? 二.平均速度问题(总路程/总时间) 6.汽车先以4米/秒的速度开行20秒,接着又以 7.5米/秒的速度开行20秒,最后改用36千米/小时的速度开行5分种到达目的地,求:(1)汽车在前40秒内的平均速度;(2)整个路程的平均速度。 7.汽车从A站出发,以90Km/h的速度行驶了20min后到达B站,又以60Km/h的速度行驶了10min到达C站,问(1)两站相距多远?(2)汽车从A站到C站的平均速度? 8.汽车在出厂前要进行测试。某次测试中,先让汽车在模拟山路上以8米/秒的速度行驶500秒,紧接着在模拟公路上以20米/秒的速度行驶100秒。求:(1)该汽车在模拟公路上行驶的路程。(2)汽车在整个测试中的平均速度。 9.如图为一小球从A点沿直线运 动到F点的频闪照片,若频闪照 相机每隔0.2S 闪拍一次,分析照 片可知:小球从A点到F点作的 是直线运动(选填“匀速”或“变速”)。小球从A点到D平均速度是m/s,小球从D点到F平均速度是m/s,小球全程的平均速度是m/s。 三.比值问题 10.甲、乙两个运动员爬两个山坡,已知他们的爬山速度比是2:3,两个山坡的长度比是4:3,则他们爬到坡上的时间比是多少?

初二物理运动的世界

运动的世界 第一节 动与静 第二节 长度与时间的测量 第三节 快与慢 第四节 科学研究:速度的变化 第一节 动与静 1、机械运动:在物理学中,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称为机械运动,简称为运动。 2、参照物: (1)研究运动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2)参照物并不都是相对地面静止不动的物体,只是选哪个物体为参照物,我们就假定这个物体不动。 (3)参照物可任意选取,但选取的参照物不同,对同一物体的运动情况的描述可能会不同。 (4)静止的概念:如果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则称这个物体静止。 (5)世界一切物体都在运动,绝对不动的物体是没有的,也就是说运动是绝对的。 第二节 长度与时间的测量 1、长度单位: ①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米(m ) ②常用单位:千米(km )、分米(dm )、厘米(cm )、毫米(mm )、微米(um )、纳米(nm ) ③换算关系:m 101km 3=,nm 10=μm 10=mm 10=100cm =10dm =1m 963 2、时间单位: ①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秒(s ) ②常用单位:时(h ),分(min ),毫秒(ms ),微秒(μs )。 ③换算关系:1h=60min ,1min=60s ,μs 10ms 101s 63==。 3、用刻度尺测长度: (1)使用前要注意观察刻度尺的零刻线、量程和分度值。 (2)使用时要注意: ①尺子要沿着所测长度放,尺边对齐被测对象,必须放正重合,不能歪斜。 ②不利用磨损的零刻线,如因零刻线磨损而取另一整刻度线为零刻线,切莫忘记最后读数中减掉所取代零刻线的刻度值。 ③厚尺子要使有刻度面紧贴被测对象,不能“悬空”。 ④读取数据时,视线应与尺面垂直。 ⑤正确记录测量结果 ? ??位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录无意义只写数字而无单位的记 ⑥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4、时间的测量: (1)用停表或手表测量一段时间。 (2)采用数脉搏跳动次数的方法估测一段时间。 5、测量误差: (1)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 (2)误差不能避免,只能尽量减小,错误能够避免是不该发生的。 (3)减小误差的基本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另外,选用精密仪器,改进测量方法也可以减小误差。 第三节 快与慢

初二物理运动的快慢练习题及答案(汇编)

1.3 运动的快慢练习题 一、选择题 1、速度是40km/h 的运动物体可能是( ) A 行人 B 卡车 C 飞机 D 人造卫星 2、关于速度,以下各种说法正确的是( ) A 运动路程越长,速度越大 B 运动时间越短,速度越大 C 相同时间内,通过路程越长,速度越大 D 通过相同的路程,所用时间越长,速度越大 3、甲乙两物体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其速度之比为3:1,路程之比是2:3,则甲乙两物体所用的时间之比是( ) A 2:9 B 2:1 C 9:2 D 1:2 4、一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通过相等的路程所用的时间( ) A 一定都不相等 B 不一定都相等 C 一定都相等 D 三种情况都不正确 5、甲乙两个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甲通过的距离比乙大,而乙所用的时间比甲短,那么甲乙两物体的运动快慢是( ) A 甲较快 B 乙较快 C 一样快 D 无法比较 6、由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v=s/t 可知道( ) A 速度跟路程成正比 B 速度跟时间成反比 C 路程跟时间成正比 D 以上说法都不对 7、火车速度为72km/h,汽车速度为18m/s,则( ) A 火车速度大 B 汽车速度大 C 两者速度一样大 D 无法确定 8、甲乙两同学沿平直路面步行,他们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 规律如图所示,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甲同学比乙同学晚出发4s B .4s ~8s 内, 甲乙同学都匀速直线运动 C .0s ~8s 内,甲乙两同学通过的路程相等 D .8s 末甲乙 两同学速度相等 9、有甲、乙两辆汽车,甲车运动了10km ,乙车运动了15km , 则运动快的是( ) A .甲车 B .乙车 C .一样快 D .条件不足,无法确定 10、甲、乙两车做匀速直线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线,由图可知( ) A. 甲车快 B. 乙车快 C. 甲走的路程比乙车大 D. 甲走的路程比乙车小 11、甲、乙是两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甲物体运动的速度大于乙物体运动 的速度,比较两物体通过的路程是( ) A .甲物体通过的路程长 B .甲物体通过的路程短 C .甲、乙两物体通过的路程一样长 D .条件不足,无法比较 12、甲、乙是两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甲、乙通过的路程之比为2∶3, 所用的时间之比是1∶2,则甲、乙的速度之比是( ) A .3∶2 B .3∶1 C .3∶4 D .4∶ 3 第8小题图

八年级物理《运动的世界》测试题

1.判断一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依据是() A、每隔1s沿直线运动的路程相等 B、只需物体的速度大小不变 C、1s内运动5m,2s内运动10m,3s内运动15m D、任何相等的时间内,沿直线运动的路程都相等 2.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10s通过了150m的路程,汽车的速度是() A、1500m/s B、160 m/s C、50 m/s D、15 m/s 3.一汽车以4m/s的速度从甲地开往乙地,当驶完全程的一半时改用6m/s的速度行驶到乙地,甲、乙两地相距2400m,则汽车在甲、乙两地的平均速度为() A、10m/s B、5 m/s C、4.8 m/s D、6 m/ 4.李白在《望天门山》一诗中写道,“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出来”,诗中两句所选的参照物分别是_______和_______,这运用了物理学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原理. 5.速度是表示物体的物理量,一小汽车以18km/h的速度用0.5min匀速通过一公路隧道,这座隧道长____m. 6.若某人乘坐出租车在平直公路上 匀速行驶,右图为他到达目的地时的车费TAXI 发票。求:车费发票 (1)出租车行驶的时间;车号J-8888 (2)出租车行驶的速度是多少km/h.日期06-11-12 上车10:00 下车10:05 单价2.00元 里程6.0 km 金额16.00元 7.小汽车朝山崖以36km/h匀速行驶,汽车鸣笛5s后,听到了回声。求听到回声时汽车距山崖之间的距离。已知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是340m/s. 8.甲同学距离长钢管的一端510m,乙同学在另一端敲一下,此时开始计时,甲第一次听到声音的的时间是 3.5s,求甲同学听到两次响声的时间.(已知u钢=5200m/s).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运动的快慢》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运动的快慢》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运动的快慢》教案 教学目标 1.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 2.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3.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 4.了解平均速度的概念。 教学重难点 1.速度的物理意义及速度公式。 2.速度概念的建立;研究物体运动的方法频闪摄影。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3min)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机械运动,虽然知道了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但我们平时所说的物体运动和静止却都是相对某一物体而言的,即相对于参照物而言。 [问题]同是物体的运动,它们的快慢一样吗?你认为哪些物体快,哪些物体慢呢? [讨论] [总结]今天我们就研究如何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板书课题) 二、进入新课,科学探究 (一)生活中对物体运动快慢的比较(8min) 〖师〗平时我们是如何对物体运动的快慢进行比较、判断的? [讨论]比较相同时间内谁走的远,和比较在相同长度内谁用的时间短。 [播放视频1]视频中的画面是怎样比较快慢的?

[播放视频2]比较运动快慢有几种方法? [总结]观众的方法实际上是:在相同时间内看物体运动路程的长短来比较快慢,路程长则比较快,路程短则比较慢;裁判的方法实际上是:物体运动路程相同,看运动时间的长短比较快慢,所用时间短则比较快,所用时间长则运动慢。 (二)物理上对物体运动快慢的比较(6min) [问题]如果物体运动时所用的时间和通过的长度都不相等,又该如何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呢? [讨论]如果时间和路程都不相等,的确不容易比较,但我们是否可以认为让它们的路程或时间相等呢? [总结] (1)让它们的时间相等:比较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谁大,谁运动得就快,谁小,谁运动得就慢。 (2)让它们的路程相等:比较单位路程内通过的时间,谁大,谁运动得就慢,谁小,谁运动得就快。 (三)速度(10min) [结论]物理上用速度来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它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讨论]为什么不用单位路程的时间来表示速度呢? [总结]因为单位时间的路程越大,则速度越大;而单位路程的时间越长则速度越小,故虽然后者也能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但比较起来很不方便,所以我们用单位时间的路程来表示速度。 [播放视频3]速度的引出? [公式],用符号表示为。https://www.360docs.net/doc/0d10363452.html, [单位]路程的单位是米(m),时间的单位是秒(s),则速度的单位就是米/秒,即m/s或m.s-1。 常用单位是km/h或km.h-1。 单位换算:1m/s=1 =3.6km/h 练习:1km/h=______m/s。

八年级物理上册速度与路程的计算题含答案

目录 1.站在百米跑终点的计时员听到发令枪的枪声后才开始计时,那么参赛同学甲的成绩将会提高多少,你认为怎样计时才能比较准确的记录赛跑时间? (1) 2.打靶时,人在距离靶340m处开枪,1.5s后听到子弹击中靶的声音,求子弹离开枪膛的速度是多少? (1) 3.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默认看到闪电3s后听到雷声,问打雷的地方距离此人有多远?(忽略光的传播时间) (1) 4.一工人在房顶上敲打,每秒敲4下,一个观察者听到敲打声时恰好看到他把锤子举到最高处,问观察者和工人距离最短是多少米? (1) 5.某人在高处用望远镜看地面上的工人以每秒1次的频率敲钉子,他听到的声音时恰好击锤的动作击锤的动作,当木工停止击锤后,他又听到两次击锤声,求木工离他有多远? (2) 6.一人在北京歌剧院里看远处的观众,另一个在上海的居民坐在电视机前1m处收看演出,如果两人同时听到演奏声,那么北京的观众距离演奏者多少米?(北京距离上海1.47×106m,无线电波的传播速度是3.0×108m/s) (2) 7.超音速飞机的速度常用马赫数来表示,马赫数指的是声速的倍速(声速是340m/s),某超音速飞机的马赫数是2.5,那么它飞行的速度是多少若广州到北京的距离是1.7×106m,这架飞机从广州飞到北京要多长时间? (2) 8.一架喷气式飞机的速度是声速的1.5倍,飞行高度约为2720m。沿水平方向飞行,某人听到飞机在他头顶上方的轰鸣声时,抬头看飞机飞到前方多远的地方了? (2) 9.人耳能区别原声和回声的时间间隔为0.1s,求人至少离障碍物多远才能区别自己的原声和回声? (3) 10.利用超声波测量海洋的深度,已知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00m/s,从海面上向海底发出的超声波信号经过6s后返回,则海水的深度是多少米? (3) 11.a)人站在两座平行的大山形成的峡谷之中,在他击掌后,分别在0.3s和0.7s后听到回声,若声音在1s内传播330m,则峡谷的宽度是多少? (3) 11.b)人站在两座平行的大山形成的峡谷之中,在他击掌后,0.3s后听到第一次回声,又经过0.7s听到第二次回声,若声音在1s内传播330m,则峡谷的宽度是多少? (3) 12.某人在平行的陡峭的山谷里放了一枪,放枪的位置距离山谷右侧340m,1.5s后听到第一次回声。求: (1)再经过多长时间他才能听到第二次回声; (2)求山谷的宽度是多少米。 (4) 13.某人在相距1000m的两山之间开枪后,听到两次回声,回声间隔为5s,问此人距离两山的距离分别是多少? (4) 14.a)汽车以36km/h的速度匀速驶向一座大山,汽车鸣笛后2s司机听到回声,求(1)听到回声时汽车可距离高山多远?(2)鸣笛时,汽车距离高山多远? (4) 14.b) 汽车匀速驶向一座大山,汽车鸣笛4s后司机听到回声,此时汽车距离大山540m,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求(1)汽车行驶的速度(2)鸣笛时,汽车距离高山多远? (5) 14.c)一辆汽车朝山崖匀速行驶,在离山崖720m处鸣笛后,继续向前行驶40m时,司机刚好听到了回声,求司机行驶的速度。 (5) 15.a)汽车以36km/h的速度匀速驶离一座大山,汽车鸣笛后2s司机听到回声,求(1)听到回声时汽车可距离高山多远?(2)鸣笛时,汽车距离高山多远? (5) 15. b)汽车匀速远离一座大山,汽车鸣笛2s后司机听到回声,此时汽车距离大山400m,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求(1)汽车行驶的速度(2)鸣笛时,汽车距离高山多远? (6) 15............................................................................................................................................ c

初二物理速度计算题专项练习

甲 乙 初二物理速度计算题专项练习 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1、单位换算 1m/s=________km/h 72km/h=_______m/s 36km/h=________m/s 5m/s=__________km/h 2、一辆汽车在公路上正常行驶30min ,通过的路程是27千米,则汽车行驶的速度是 _______km/h ,合 m/s ,表示的物理意义是 . 【专题一】过桥(山洞或隧道)问题 长200m 的火车以43.2km/h 的速度匀速行驶在京九线上,当它穿越1000m 长的隧道时,所需的时间是多少? 分析:本题是一道“过桥问题”,火车要经过隧道,所走的路程必须 是隧道长+车身长,才算通过.先算出隧道长和火车车身长之和,即火车 行驶的路程,然后用路程除以速度,算得的就是时间. 解:列车通过的路程为s=m 1200m 200m 1000L L =+=+车隧道 又v=43.2km/h=43.2×s /m 6.31=12m/s 所以:所需的时间是s s 100/m 12m 1200v s t === 1. 一列车长160m ,匀速通过一条长200m 的隧道用了0.01h 。若该列车以同样的速度通过一座长1040m 的铁路桥要多长时间? 2.一列火车以54km/h 的速度通过一座桥用了1.5min 。已知火车长150m 。桥长为多少? 3.一列长200米的火车,以12m/s 的速度通过4000米的大桥, (1)要完全通过大桥需要多长时间? (2)火车全部在大桥上运行的时间? 【专题二】交通标志牌 4.一辆上海桑塔纳牌轿车在我省新建成的清——镇高速公路上行驶, (1). 它在经过如图所示的标志牌下时,速度已达40m/s ,并仍以此速度在向前开行,这辆车是否违反了交通法规,为什么? (2). 如果这辆轿车以108km/h 的速度匀速行驶,从标志牌处开到镇宁需要多少时 间?(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5. 如图所示为某交通标志牌,(1据的含义,甲“80”的含义: , 乙“南京市60km ”的含义: 。 (2)按这样的速度到南京还需的时间至少需要多少小时? 5.如图5-14所示是汽车上的速度表在某一时刻的示数, (1)它表示此时汽车的速度是 . (2)若汽车以这个速度行驶3h ,则汽车通过的路程为多少km ? 图5--14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运动的世界知识点与典型例题

重难点知识剖析 (一)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 1、走进神奇 自然界中的神奇完全来自于大自然,没有任何人工制造或利用的痕迹。这些神奇是惊心动魄的,令人震惊的。 生活中的神奇则主要按照衣、食、用、行的思路设置,与人类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这些“神奇”似乎很平常,人们已司空见惯,然而当仔细探究时,却发现在这些并非惊心动魄的神奇中蕴藏了人类非凡的智慧。下面举两例:(1)神奇之一:拉链。 (2)神奇之二:圆珠笔 2、探索之路 物理学的进步之阶——物理学发展的几个重要阶段 ①自然科学先驱哥白尼冲击了托勒密体系,经典力学和实验物理学先驱伽利略用望远镜观察天空,其观察所得数据进一步支持了哥白尼的理论。 ②牛顿在前人的基础上构建了经典力学体系。 ③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和玻尔等人的量子论即现代物理的产生与发展。 3、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1)物理学——研究自然界的物质结构、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和物体运动最一般规律的自然学科。 (2)科学探究过程中的七个主要环节: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论证、评估、交流和合作。 (3)科学家永远高扬的科学精神。 ①不迷信权威、敢于坚持真理、尊重客观事实的科学精神。 ②孜孜不倦、刻苦认真、坚强自信的科学态度。 ③敢于提出与众不同的见解,也敢于修正或放弃自己的错误观点的科学合作精神。 (二)动与静 1、机械运动——在物理学中,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称为机械运动,简称为运动。 2、参照物 世界一切物体都在运动,绝对不动的物体是没有的,也就是说运动是绝对的,我们平常所说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于另一个物体(参照物)而言的,所以,对运动的描述是相对的。 (1)研究机械运动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1-3《运动的快慢》专项练习(含答案) (950)

人教版初中物理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运动的快慢》测试卷 学校: 题号一二三四总分 得分 评卷人得分 一、选择题 1.(2分)物理小组的同学想利用闪电和雷声的时间间隔计算闪电发生位置到他们的距离,以下是因位同学提出的不同方案,其中计算结果误差最小的应该是......................... ()A.记录刚刚看到闪电至刚刚听到雷声的时间,再乘以声速 B.记录刚刚看到闪电至雷声刚刚结束的时间贵再乘以声速 C.由两位同学分别按选项A、B两种方法测量时间,求平均值后,再乘以声速 D.由一位同学按照选项A的方法,多测几次对应不同闪电与雷声的时间间隔,求平均值后,再乘以声速 2.(2分)下列图像中,能正确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3.(2分)课外活动时,小明和小华均在操作上沿直线进行跑步训练.在某次训练中,他们通过的路程和时间的关生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两人都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 C.前2s内,小明跑得较快 D.全程中,两人跑步的平均速度相同 4.(2分)下列图像所表示的物体的运动规律中,表示物体做变速运动的是.................. ()

5.(2分)一列队伍长50米,行进速度为2.5米/秒,经过一座全长100米的桥,从队伍的第一个人踏上桥到队伍最后一个人离开桥,总共需用......................................................... ()A.40秒B.50秒C.60秒D.80秒 6.(2分)雅典奥运会上,我国年轻的跨栏名将刘翔,在男子110m栏决赛中,以12.91s的成绩打破了奥运会记录,勇夺冠军。他在上述全程的平均速度约为............................. ()A.7.7m/s B.8.5m/s C.10m/s D.11m/s 7.(2分)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若6s内通过路程30m,则第2s的速度是............... ()A.15m/s.B.5m/s.C.10m/s.D.无法确定. 8.(2分)图象可以表示物体运动的规律,如图所示,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哪一段:() A.AB段和EF段; B.AB段和DE段; C.BC段和EF段; D.BC段和DE段. 9.(2分)在日丽无风的体育场,进行百米赛跑。站在终点的计时员,如果在听到起跑枪声开始计时,运动员到达终点时秒表的读数为10.59秒,则运动员跑完百米的时间应为:() A.10.30秒; B.10.59秒; C.10.88秒; D.10.18秒. 10.(2分)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小车,前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是30m/s,通过后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是20m/s,则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A. 50m/s ; B. 25 m/s ; C. 24 m/s ; D. 10 m/s. 11.(2分)物理学中将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增加量定义为加速度.依据该定义,若某物 体在t时间内速度从v1增加到v2,则加速度为 t 1 2υ υ- .现有一小球从静止开始以3m/s2的加速度加速运动2s,则2s末小球的速度为................................................................... ()

1初二物理-运动的快慢

运动的快慢 学生姓名___________学科_________年级_____________ 教师姓名___________平台_________上课时间_____________ 1.通过对运动快慢和跑步快慢的类比,理解运动快慢的概念。 2.通过对学生的视觉刺激,促进学生对运动快慢的有效记忆。 3.通过视觉类比法,引导学生建构学科知识体系,激发解决相关问题的潜能。 例1、小李和小刘在周长为400米的环形跑道上跑步,小李每秒钟跑5 米,小刘每秒钟跑3米,他们从同一地点同时出发,反向而跑,那么, 二人从出发到第二次相遇需多长时间? 解“第二次相遇”可以理解为二人跑了两圈。 因此总路程为400×2 相遇时间=(400×2)÷(5+3)=100(秒) 答:二人从出发到第二次相遇需100秒时间。 例2、我人民解放军追击一股逃窜的敌人,敌人在下午16点开始从甲 地以每小时10千米的速度逃跑,解放军在晚上22点接到命令,以每 小时30千米的速度开始从乙地追击。已知甲乙两地相距60千米,问 解放军几个小时可以追上敌人? 解敌人逃跑时间与解放军追击时间的时差是(22-16)小时,这段时 间敌人逃跑的路程是[10×(22-16)]千米,甲乙两地相距60千米。 由此推知 追及时间=[10×(22-16)+60]÷(30-10)=120÷20=6(小 时) 答:解放军在6小时后可以追上敌人。

例1:火车提速后,在北京和上海之间的运行速度约 为104 km/h,两地之间的铁路线长1453 km,火车从 北京到上海大约要用多长时间? 提示: 公式变形,用速度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例2:两个带电粒子以相同的速度垂直磁感线方 向进入同一匀强磁场,两粒子质量之比为1:4,电荷 量之比为1:2,则两带电粒子受洛伦兹力之比为() A. 1:1 B. 1:1 C. 1:2 D. 1:4 提示: 平均速度 例3 甲、乙、丙、丁四个物体的运动速度分别是10m/s, 18km/h,450cm/s,1200cm/min,则它们速度由大到 小的顺序是() A.v丁>v丙>v乙>v甲 B.v甲>v乙>v丙>v丁 C.v甲>v乙>v丁>v丙 D.v乙>v甲>v丙>v丁 提示: 单位换算 例4、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路程与时间的关系为s=vt, 在图4中,甲、乙两直线分别是两运动物体的路程s和时间t 关系的图像,由图可知两运动物体的速度大小关系是() A.v甲>v乙B.v甲<v乙C.v甲=v乙D.条件不足, 提示: 看图求斜率

初二物理速度计算题

初二物理速度计算题专项姓名: 1.摩托车用90km/h的平均速度追赶在它前面120km的卡车。追了270km才赶上,求卡车的平均速度。 2.一列车长160m,匀速通过一条长200m的隧道用了。若该列车以同样的速度通过一座长1040m的铁路桥要多长时间? 3.一辆卡车以54km/h的速度闯红灯。卡车开出6s后,交警以20m/s的速度追击,不计卡车长度,交警多长时间课追上该卡车? 4.小军乘坐一辆汽车行驶在限速为50km/h的公路上。他利用手表测得汽车每隔4s就驶过路边一根相距50m的电线杆。问:小军乘坐的这辆汽车是否超速? 5.一列火车以54km/h的速度通过一座桥用了。已知火车长150m。桥长为多少? 、B两地相距300m,甲、乙两人分别从两地骑自行车同时出发相向而行。他们的速 度分别为V 甲= 6m/s、V 乙 = 4m/s,假如有一只猎狗不知疲倦的以V = 8m/s的速度 奔跑在甲、乙之间。问:在甲、乙两人出发至相遇时,猎狗跑了多少路程? 7.为了探测海底某处的深度,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4 s收到回波信号,海洋中该处深度是多少米? (声音在海水中传播速度是1500 m/s) 科学家发现这种方法是不能用来测量月亮与地球的距离的,其原因是什么? 8.小明站在行使的船上对着远处的悬崖高喊一声,经过2s听到回声,若船行使速度为4m/s,空气中声速是340m/s,问小明听到回声时,船离悬崖多远? 9.小刚同学在山坳里大喊一声后经过3s听到了第一次回声,又过了2s听到了第二次回声,请问两山之间相距多远? 10.傍晚用激光灯对着月球照射,后接受月球反射的光线,求地球到月球的距离?

初中八年级物理《运动的世界》单元测试题

《运动的世界》单元测试题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 1.机械运动是自然界最普遍的一种运动,如图1所示的各种运动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图1 A.行星转动 B.鲜花怒放 C.骏马奔腾 D.枯叶飘落 2.妈妈用电动自行车送小明上学,途中妈妈提醒小明“坐好,别动!”。这个“别动”的参照物是() A.电动自行车上的座位 B.路旁的树木 C.迎面走来的行人 D.从旁边超越的汽车 3.如图2所示,共有160层,总高828m的世界第一高楼——哈利法塔于2010年1月4日竣工启用。大厦内设有56部观光升降机,速度最高达每秒17.4m。在观光电梯从一楼逐渐上升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相对于电梯来说,乘客是运动的 B.相对于乘客来说,地面是静止的 C.以电梯为参照物,乘客是静止的 D.以电梯为参照物,楼房的窗户是静止的 4.下列关于运动和静止的说法正确的是() A.“嫦娥一号”从地球奔向月球,以地面为参照物,“嫦娥一号” 是静止的 图2

B.飞机在空中加油,以受油机为参照物,加油机是静止的 C.汽车在马路上行驶,以司机为参照物,汽车是运动的 D.小船顺流而下,以河岸为参照物,小船是静止的 5.我国1元硬币的直径大约是() A.2.5m B.2.5 dm C.2.5cm D.2.5 mm 6.在下列运动物体中,平均速度有可能是20m/s的是() A.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 B.正在快速爬行的蚂蚁 C.正在进行比赛的短跑运动员 D.在高空中正常飞行的波音747客机 7. 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向东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 s-t图像如图3所示。由图像可知:() A.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 B.经过6s,甲在乙前面1.2m处 C.以甲为参照物,乙向东运动 D.以乙为参照物,甲向东运动 8.在学校运动会上,小明参加的项目是百米赛跑。起跑后,小明越跑越快,最终以12.5 s的优异成绩获得冠军。关于上述小明的百米赛跑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明在前50 m一定用了6.25 s B.小明每秒钟通过的路程都是8m C.小明的平均速度是8 m/s D.小明的平均速度是8 km/h 9.机场周围不允许有鸟类飞行,以免撞毁飞机。这是因为() A.以地面为参照物鸟的速度非常大 B.以机场内步行的人为参照物,鸟的速度非常大 C.以停在机场内的飞机为参照物,鸟的速度很大 D.以正在飞行的飞机为参照物,鸟的速度很大 10.小明同学对物理课本进行了测量,记录如下: 长为25.91cm,宽为18.35cm那么他所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图4 A.1mm B.1cm C.1dm D.1m 11.下列四个成语中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最明确的是() A.离弦之箭B.一日千里C.姗姗来迟D.风驰电掣 12. 使用刻度尺测长度时,下面要求不恰当的是() A.放置刻度尺时,刻度尺应沿所测长度放置,并必须从0刻线量起 B.看刻度尺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并要正对刻线 C.零刻度线未磨损的刻度尺读数时,根据所测长度末端靠近的刻度线来读取数据 D.记录时,要记下测量的数字和单位 13.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认真细致的测量可以避免误差 B.测量时未遵守操作规则会引起误差 C.测量时的错误就是误差太大 D.测量中错误是可以避免的,而误差是不可避免的 14. 关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v=s/t,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与通过的路程成正比; B.与所用的时间成反比; C.与通过的路程成正比,与所用的时间成反比;

八年级物理速度计算题

速度、路程、时间的计算 一、比例题 1、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之比是3:1,通过的路径之比是2:1,则通过这段路甲、乙两车的时间之比是多少? 2、甲乙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甲与乙的速度的之比为2:3,通过的路程之比为3:4,则甲、乙所用的时间之比为,若甲、乙行驶时间之比为2:1,则通过的路程之比为。 3、从同一地点,沿相同方向同时出发的两汽车甲、乙都匀速行驶,两车的速度之比v甲:v 乙=3:1,在相同的时间里它们通过的路程之比s甲:s乙= ,甲、乙两车之间的距离s 与时间t的关系是. 二、列车(队伍)过桥问题(总路程=车长+桥长) 4、一列火车长300米,完全通过一个长1.5千米的隧道,用了1.5分钟,若以同样速度通过相距720千米的甲乙两地,需要多长时间? 5、一列队长360m的军队匀速通过一条长1.8km的大桥,测得军队通过大桥用时9min,求:(1)军队前进的速度;(2)这列军队全部在大桥上行走的时间。 6、长130米的列车,以16米/秒的速度正在速度正在行驶,它通过一个隧道用了48秒,这个隧道长多少米? 7、长20m的一列火车,以36km/h的速度匀速通过一铁桥,铁桥长980m.问这列火车过桥要用多少时间? 三、时间相同问题 8、子弹在离人17m处以680m/s的速度离开枪口,若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当人听到枪声时,子弹己前进了多少? 9、飞机速是声速的1.5倍飞行高度为2720m,,当你听到飞机的轰鸣声时,抬头观看飞机已飞到你前方多远的地方?(15℃) 10、在一次引爆中,用一条96厘米长的引火线来使装在钻孔里的炸药引爆,引火线的燃烧速度是0.8厘米/秒,点火者点燃引线后以5米/秒的速度跑开,他能不能在爆炸前跑出500米远的安全地区? 四、相遇问题 11、甲乙两地相距1000m,AB两车分别从甲乙两地同时出发,沿直线运动,匀速相向而行,A的速度为4m/s,B的速度为6m/s,问经过多长时间AB两车相遇?相遇处距乙地多远? 12、甲乙两抵相距70千米,一辆汽车从甲地向乙地开出,速度是15米/秒,一辆自行车同时从乙地出发驶向甲地,他们在离甲地54千米处相遇.求自行车的速度是多少千米/时 五、追及问题 12、一艘巡洋舰用70千米/小时的速度追赶在它前面10千米的一艘战斗舰,巡洋舰追了210千米,恰好赶上战斗舰,求战斗舰的速度. 13、两人同时同地出发,在300m的环形跑道上赛跑,甲的速度是5m/s,乙的速度是4m/s,两人经过多长时间再次相遇?

初二物理速度计算题

初二物理速度计算题分类 一.路线垂直(时间相同)问题 1.子弹在离人17m处以680m/s的速度离开枪口,若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当人听到枪声时,子弹己前进了多少? 2.飞机速度是声速的1.5倍,飞行高度为2720m,,当你听到飞机的轰鸣声时,抬头观看飞机已飞到你前方多远的地方?(15℃) ------------------------------------------------------------- 二.列车(队伍)过桥问题(总路程=车长+桥长) 3.一列队长360m的军队匀速通过一条长1.8km的大桥,测得军队通过大桥用时9min,求:(1)军队前进的速度;(2)这列军队全部在大桥上行走的时 间。 4.长130米的列车,以16米/秒的速度正在行驶,它通过一个隧道用了48秒,这个隧道长多少米< 5.长20m的一列火车,以36km/h的速度匀速通过一铁桥,铁桥长980m.问这列火车过桥要用多少时间< ------------------------------------------------------------- 三.平均速度问题(总路程/总时间) 6.汽车先以4米/秒的速度开行20秒,接着又以 7.5米/秒的速度开行20秒,最后改用36千米/小时的速度开行5分种到达目的地, 求:(1)汽车在前40秒内的平均速度;(2)整个路程的平均速度 7.汽车从A站出发,以90Km/h的速度行驶了20min后到达B站,又以60Km/h的速度行驶了10min到达C站, 问(1)两站相距多远< (2)汽车从A站到C站的平均速度<

8.汽车在出厂前要进行测试。某次测试中,先让汽车在模拟山路上以8米/秒的速度行驶500秒,紧接着在模拟公路上以20米/秒的速度行驶100秒。 求:(1)该汽车在模拟公路上行驶的路程。 (2)汽车在整个测试中的平均速度。 四.回声问题(时间相同) 9.一辆汽车以15m/s的速度正对山崖行驶,鸣笛后2s听到回声,问: (1)鸣笛处距山崖离多远? (2)听到回声时,距山崖多远< 10.一辆匀速行驶的汽车在离高楼500m处鸣笛,汽车直线向前行驶20m后,司机刚好听到鸣笛的回声,求汽车的速度(15℃) 11.一辆汽车以36Km/h的速度朝山崖匀速行驶,在离山崖700m处鸣笛后汽车直线向前行驶一段路程听到刚才鸣笛的回声,求:(1)听到回声时汽车离山崖有多远. (15℃) ------------------------------------------------------------- 五.声速问题 12.一门反坦克炮瞄准一辆坦克,开炮后经过0.6s看到炮弹在坦克上爆炸,经过2.1s听到爆炸的声音, 求:(1)大炮距坦克多远< (2)炮弹的飞行速度多大< 13.甲同学把耳朵贴在长铁管的某一端,乙同学在长铁管的另一端敲一下这根铁管,甲同学先后听到两次响声,其时间差0.7s,试计算铁管有多长(声音在铁中速度为5100m/s,空气的速度为340m/s)? ------------------------------------------------------------- 六.声速测距问题 14.已知超声波在海水找能够传播速度是1450米/秒,若将超声波垂直想海底发射出信号,经过4秒钟后收到反射回来的波,求海洋深度是多少? 15.在一次爆破中,用一根长1m的导火线引爆炸药,导火线以0.5cm/s的速度燃烧,点火者点着导火线后以4m/s的速度跑开,他能否在爆炸前跑到离爆炸地点600m 的安全地区<

沪科版_八年级物理_第二章_运动的世界每节同步练习(含答案)

第二章第一节动与静 一、选择题 1、以下是人们描述运动世界的几种方式,其中物理学家用的是()物理学描述运动的方式 A、语言的韵律和意境 B、形态和色彩 C、旋律和节奏 D、特定的概念、数学工具以及实验方法 2、下列现象中不是机械运动的是()机械运动概念的理解 A、深入持久地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B、流星划破夜空 C、夏威夷群岛每年靠近上海8~10cm D、房屋随地球自转 3、我国古书上记载有“人在大舟中闭牖(牖指门窗),舟行而人不觉动”,这是对运动和静止相对性的生动描述,其中 “人不觉动”选择的参照物是()参照物的选取 A、人本身 B、大舟 C、河岸 D、流水 4、某同学在公路旁由东向西行走,一辆汽车从它后面向西疾驰而过,则这个同学相对于汽车的运动情况是() A、静止的 B、由东向西运动 C、由西向东运动 D、无法判断 5、甲以乙为参照物是静止的,甲以丙为参照物是运动的,则乙以丙为参照物应是() A、可能是运动的 B、一定是运动的 C、可能是静止的 D、无法判断 6、据报载,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名法国飞行员在2000m高空飞行时,发现飞机玻璃窗边一小昆虫在游动,他 顺手抓过来一看,啊!竟然是一颗子弹,这件事发生的可能性是() A、子弹飞行速度很慢 B、飞机飞得很快 C、子弹在空中静止 D、子弹与飞机同方向飞行,且飞行速度接近 7、如图2-1所示,由于风的缘故,河岸上的旗帜如图飘扬。在河面上的两艘船上旗帜如图状态, 则关于两条船的运动状态的判断,正确的是() A、乙船肯定是向左运动的B、甲船肯定是静止的 C、甲船肯定是向右运动的D、乙船肯定是静止的 二、填空题 8、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_________叫做机械运动;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 置不变,则物体相对于该参照物是_________。 9、“亚洲一号”同步卫星,这里的“同步”是以_________作为参照物;坐在飞快行驶的车内,看到路旁的树木急 速后退,这里的“飞快行驶”是以_________作为参照物,这里的“急速后退”又是以_________作为参照物。 10、有一首词是这样写的“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其中“看山恰似走来 迎”是以________为参照物,“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是以________为参照物。 11、我们平常说“旭日东升”是以为参照物,我们唱的歌“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是以 为参照物。 12、一列火车在平直的铁路上向东运动,若观察者在路旁看到机车上冒出的烟是竖直向上的,说明此时风向 为,若看到车冒出的烟是向东的,则说明此时的风向为,且风运动得比火车(填“快”或“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