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传感器 HX711 程序

压力传感器 HX711 程序
压力传感器 HX711 程序

#include

#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

#define uint unsigned int

#define ulong unsigned long

uchar code table[]="0123456789";

uchar code table1[]=".Kg";

sbitlcden=P3^4;

sbitlcdrs=P3^5;

sbit ADDO=P2^3;

sbit ADSK=P2^4;

sbit beep=P2^2;

uintshiqian,qian,bai,shi,ge;

ulongzhl;

void delay(uintms)

{

uinti,j;

for(i=ms;i>0;i--)

for(j=110;j>0;j--);

}

voidwrite_com(uchar com)

{

lcdrs=0;

P1=com;

delay(10);

lcden=1;

delay(5);

lcden=0;

}

voidinit()

{

lcden=0;

write_com(0x38);//0011 1000 显示模式16*2显示,5*7点阵,8位数据接口

write_com(0x0c);//0000 1100 开显示不显示光标光标不闪烁

write_com(0x06);//0000 0110 当读或写一字符后地址指针加一且光标加一,显示不移动write_com(0x01);//0000 0001 显示清零数据指针清零

}

voidwrite_data(uchar date)

{

P1=date;

delay(10);

lcden=1;

delay(5);

lcden=0;

}

void display()

{

ulongtamp,zhl;

if(zhl>0||zhl<16777216)//进行判断是否满足条件

{

tamp=((zhl*298)/100000)-24714;//进行AD转换计算

shiqian=tamp/10000; //进行计算

qian=tamp%10000/1000;

bai=tamp%10000%1000/100;

shi=tamp%10000%1000%100/10;

ge=tamp%10000%1000%100%10;

write_com(0x80+0x05); //表示使用哪个1602中的地址显示

write_data(table[shiqian]); // 显示值

delay(50);

write_com(0x80+0x06); //表示使用哪个1602中的地址显示

write_data(table[qian]); // 显示值

delay(50); //延时,主要是用来解决显示屏是否忙还是不忙

write_com(0x80+0x07);

write_data(table1[0]);

delay(50);

write_com(0x80+0x08);

write_data(table[bai]);

delay(50);

write_com(0x80+0x09);

write_data(table[shi]);

delay(50);

write_com(0x80+0x0A);

write_data(table[ge]);

write_com(0x80+0x0B);

write_data(table[1]);

delay(50);

write_com(0x80+0x0C);

write_data(table1[2]);

delay(50);

}

else

{

uint z;

for(z=0;z<=15;z++) //判断条件是否超出量程,报警。

{

beep=1;

delay(50);

beep=0;

delay(50);

}

}

}

ulong hx711()

{

ulong Count;

uchar z;

ADSK=0;//PD_SCK置低

Count=0;

while(ADDO);//AD转换结束时DO置0,退出读取

for(z=0;z<24;z++)

{

ADSK=1;

Count=Count<<1;//下降沿来时左移一位,右补0

ADSK=0;

if(ADDO)

Count++;

}

ADSK=1;

Count=Count^0x800000;//第25个脉冲下降沿来时转换数据ADSK=0;

return(Count);

}

void main()

{

init();

while(1)

{

zhl=hx711();

display();

}

}

常用压力传感器原理分析

常用压力传感器原理分析 振膜式谐振压力传感器 振膜式压力传感器结构如图(a)所示。振膜为一个平膜片,且与环形壳体做成整体结构,它和基座构成密封的压力测量室,被测压力 p经过导压管进入压力测量室内。参考压力室可以通大气用于测量表压,也可以抽成真空测量绝压。装于基座顶部的电磁线圈作为激振源给膜片提供激振力,当激振 频率与膜片固有频率一致时,膜片产生谐振。没有压力时,膜片是平的,其谐振频率为 f0;当有压力作用时,膜片受力变形,其张紧力增加,则相应的谐振频率也随之增加,频率随压力变化且为单值函数关系。 在膜片上粘贴有应变片,它可以输出一个与谐振频率相同的信号。此信号经放大器放大后,再反馈给激振线圈以维持膜片的连续振动,构成一个闭环正反馈自激振荡系统。如图(b)所示 压电式压力传感器 某些电介质沿着某一个方向受力而发生机械变形(压缩或伸长)时,其内部将发生极化现象,而在其某些表面上会产生电荷。当外力去掉后,它又会重新回到不带电 的状态,此现象称为“压电效应”。常用的压电材料有天然的压电晶体(如石英晶体)和压电陶瓷(如钛酸钡)两大类,它们的压电机理并不相同,压电陶瓷是人造 多晶体,压电常数比石英晶体高,但机械性能和稳定性不如石英晶体好。它们都具有较好特性,均是较理想的压电材料。 压电式压力传感器是利用压电材料的压电效应将被测压力转换为电信号的。由压电材料制成的压电元件受到压力作用时产生的电荷量与作用力之间呈线性关系: Q=kSp 式中 Q为电荷量;k为压电常数;S为作用面积;p为压力。通过测量电荷量可知被测压力大小。 图1为一种压电式压力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压电元件夹于两个弹性膜片之间,压电元件的一个侧面与膜片接触并接地,另一侧面通过引线将电荷量引出。被测压力 均匀作用在膜片上,使压电元件受力而产生电荷。电荷量一般用电荷放大器或电压放大器放大,转换为电压或电流输出,输出信号与被测压力值相对应。 除在校准用的标准压力传感器或高精度压力传感器中采用石英晶体做压电元件外,一般压电式压力传感器的压电元件材料多为压电陶瓷,也有用高分子材料(如聚偏二氟乙稀)或复合材料的合成膜的。

将压力传感器安装在注塑机上的方法

压力传感器是工业实践中最为常用的一种传感器,其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自控环境,涉及水利水电、铁路交通、智能建筑、生产自控、航空航天、军工、石化、油井、电力、船舶、机床、管道等众多行业,下面就让艾驰商城小编对将压力传感器安装在注塑机上的方法来一一为大家做介绍吧。 如果压力传感器的安装位置正确,则它能够为模塑商提供最大量有用的信息。除了一些特例以外,用于过程监控的传感器通常应当被安装在模腔的后三分之一处,而用于控制模塑压力的传感器则应当安装在模腔的前三分之一处。对于极小型制品,压力传感器有时安装在流道系统内,但是这会使传感器监测不到浇口的压力。 需要强调的是,当注料不足时,模腔底部的压力为零,因此位于模腔底部的传感器就成为监测注料不足的重要手段。随着数字传感器的使用,使得每一个模腔内都可以安装传感器,而从模具到注塑机的连接则只需一根网络线。如此一来,只要将传感器安装在模腔的底部,无需其它任何过程控制的接口,就可以杜绝注料不足的发生。 在上述大前提下,模具设计和制造商还要决定究竟在模腔内的哪一个凹窝处放置压力传感器,以及电线或电缆出口的位置。其设计原则是电线或电缆从模具内穿出来后不能够随意移动。一般的做法是在模具底座上固定一个连接器,然后使用另外一根电缆将模具与注塑机以及辅助设备连接起来。 模具制造商能够利用压力传感器对即将交付使用的模具进行严格的试模,以对模具的设计加工进行改进。制品的成型工艺可以在第一次试模或者第二次试模的基础上进行设置和优化。这种经优化了的工艺可直接用于以后的各次试模中,从而减少了试模次数。随着试模的完成,不仅使模具达到了质量要求,而且还使模具制造商获得了一套经过验证了的工艺数据。这些数据将作为模具的一部分而交付给模塑商。 如此一来,模具制造商提供给模塑商的就不仅仅是一套模具,而是模具和适合此模具的工艺参数复合在一起的一种解决方案。这种方案与单纯提供模具相比,其内在价值得到了提升。不但使试模成本大大降低,而且也缩短了试模的时间。 艾驰商城是国内最专业的MRO工业品网购平台,正品现货、优势价格、迅捷配送,是一站式采购的工业品商城!具有10年工业用品电子商务领域研究,以强大的信息通道建设的优势,以及依托线下贸易交易市场在工业用品行业上游供应链的整合能力,为广大的用户提供了传感器、图尔克传感器、变频器、断路器、继电器、PLC、工控机、仪器仪表、气缸、五金工具、伺服电机、劳保用品等一系列自动化的工控产品。 如需进一步了解图尔克、奥托尼克斯、科瑞、山武、倍加福、邦纳、亚德客、施克等各类传感器的选型,报价,采购,参数,图片,批发信息,请关注艾驰商城https://www.360docs.net/doc/0d10560544.html,/

压力传感器 HX711 程序

#include #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 #define uint unsigned int #define ulong unsigned long uchar code table[]="0123456789"; uchar code table1[]=".Kg"; sbitlcden=P3^4; sbitlcdrs=P3^5; sbit ADDO=P2^3; sbit ADSK=P2^4; sbit beep=P2^2; uintshiqian,qian,bai,shi,ge; ulongzhl; void delay(uintms) { uinti,j; for(i=ms;i>0;i--) for(j=110;j>0;j--); } voidwrite_com(uchar com) { lcdrs=0; P1=com; delay(10); lcden=1; delay(5); lcden=0; } voidinit() { lcden=0; write_com(0x38);//0011 1000 显示模式16*2显示,5*7点阵,8位数据接口 write_com(0x0c);//0000 1100 开显示不显示光标光标不闪烁 write_com(0x06);//0000 0110 当读或写一字符后地址指针加一且光标加一,显示不移动write_com(0x01);//0000 0001 显示清零数据指针清零 } voidwrite_data(uchar date) {

P1=date; delay(10); lcden=1; delay(5); lcden=0; } void display() { ulongtamp,zhl; if(zhl>0||zhl<16777216)//进行判断是否满足条件 { tamp=((zhl*298)/100000)-24714;//进行AD转换计算 shiqian=tamp/10000; //进行计算 qian=tamp%10000/1000; bai=tamp%10000%1000/100; shi=tamp%10000%1000%100/10; ge=tamp%10000%1000%100%10; write_com(0x80+0x05); //表示使用哪个1602中的地址显示 write_data(table[shiqian]); // 显示值 delay(50); write_com(0x80+0x06); //表示使用哪个1602中的地址显示 write_data(table[qian]); // 显示值 delay(50); //延时,主要是用来解决显示屏是否忙还是不忙 write_com(0x80+0x07); write_data(table1[0]); delay(50); write_com(0x80+0x08); write_data(table[bai]); delay(50); write_com(0x80+0x09); write_data(table[shi]); delay(50); write_com(0x80+0x0A); write_data(table[ge]);

单片机开发板指导

STC89C52单片机 开发板实验指导书 目录 一、熟悉编程软件的使用 (1) 二、熟悉下载环境 (7) 三、最小系统模块 (12) 四、流水灯 (13) 五、独立按键 (14) 六、矩阵键盘扫描与数码管显示 (15) 七、串口通信实验 (17) 八、电源指示部分和蜂鸣器 (17) 附录一元器件的极性识别 (19) 附录二焊接要求与注意事项 (20)

一熟悉编程软件的使用 一、目的 掌握KEIL编程软件的安装及使用方法,熟悉KEIL编程环境。 二、步骤 (一)、先安装下载软件: 1.在单片机开发板的开发工具文件夹中找到KEIL文件夹,然后双击“C51V900修正版1.1.exe”,按照提示安装即可。安装完成后会在桌面上出现一 个KEIL uVision4的图标。 2.对KEIL软件进行在线注册,首先打开uVision4,在菜单栏中找到File选项,然后再File栏中选择License Management选项,如图1所示,在打开的License Management窗口,复制右上角的CID。 图1 在KEIL文件夹中找到“Keil_lic-v3.2.exe”,然后双击。打开注册机,在CID 窗口里填上刚刚复制的CID,其它设置不变,点击Generate生成许可号,复制许 可号,如图2所示。将许可号复制到License Management窗口下部的New License ID Code,点击右侧的Add LIC。若上方的Product显示的是PK51 Prof。Developers

Kit即注册成功,Support Period为有效期,一般可以到30年左右,若有效期较短,可多次生成许可号重新注册。如图3所示。 图2 图3 (二)、此时,KEIL软件我们就注册成功了。我们打开μVision4软件,点击Project 菜单,点击NEW,选择μVision Project建立新工程,如图4所示。在文件名窗口中输入我们要建立的工程的名字,然后在保存在窗口中选择我们的工程存储位置。然后点击保存。会出现图5所示,我们在这个窗口中选择我们板子的单片机类型,我们单片机开发板的单片机是STC公司的STC89C52RC,选择好后点击

MEMS压力传感器原理与应用.

MEMS压力传感器原理与应用 摘要:简述MEMS压力传感器的结构与工作原理,以及应用技术,MEMS压力传感器Die的设计、生产成本分析,从系统应用到销售链。 关键词:MEMS压力传感器 惠斯顿电桥 硅薄膜应力杯 硅压阻式压力传感器硅电容式压力传感器 MEMS(微电子机械系统)是指集微型传感器、执行器以及信号处理和控制电路、接口电路、通信和电源于一体的微型机电系统。 MEMS压力传感器可以用类似集成电路(IC)设计技术和制造工艺,进行高精度、低成本的大批量生产,从而为消费电子和工业过程控制产品用低廉的成本大量使用MEMS传感器打开方便之门,使压力控制变得简单易用和智能化。传统的机械量压力传感器是基于金属弹性体受力变形,由机械量弹性变形到电量转换输出,因此它不可能如MEMS压力传感器那样做得像IC那么微小,成本也远远高于MEMS压力传感器。相对于传统的机械量传感器,MEMS压力传感器的尺寸更小,最大的不超过1cm,使性价比相对于传统“机械”制造技术大幅度提高。 MEMS压力传感器原理 目前的MEMS压力传感器有硅压阻式压力传感器和硅电容式压力传感器,两者 都是在硅片上生成的微机械电子传感器。 硅压阻式压力传感器是采用高精密半导体电阻应变片组成惠斯顿电桥作为力电变换测量电路的,具有较高的测量精度、较低的功耗,极低的成本。惠斯顿电桥的压阻式传感器,如无压力变化,其输出为零,几乎不耗电。其电原理如图1所示。硅压阻式压力传感器其应变片电桥的光刻版本如图2。 MEMS硅压阻式压力传感器采用周边固定的圆形的应力杯硅薄膜内壁,采用MEMS技术直接将四个高精密半导体应变片刻制在其表面应力最大处,组成惠斯顿测量电桥,作为力电变换测量电路,将压力这个物理量直接变换成电量,其测量精度能达0.01%~0.03%FS。硅压阻式压力传感器结构如图3所示,上下二层是玻璃体,中间是硅片,硅片中部做成一应力杯,其应力硅薄膜上部有一真空

压力传感器工作原理

电阻应变式压力传感器工作原理细解 2011—10-14 15:37元器件交易网 字号: 中心议题: 电阻应变式压力传感器工作原理 微压力传感器接口电路设计 微压力传感器接口系统得软件设计 微压力传感器接口电路测试与结果分析 解决方案: 电桥放大电路设计 AD7715接口电路设计 单片机接口电路设计 本文采用惠斯通电桥滤出微压力传感器输出得模拟变量,然后用INA118放大器将此信号放大,用7715A/D 进行模数转换,将转换完成得数字量经单片机处理,最后由LCD 将其显示,采用LM334 做得精密5 V 恒流源为电桥电路供电,完成了微压力传感器接口电路设计,既能保证检测得实时性,也能提高测量精度。 微压力传感器信号就是控制器得前端,它在测试或控制系统中处于首位,对微压力传感器获取得信号能否进行准确地提取、处理就是衡量一个系统可靠性得关键因素.后续接口电路主要指信号调节与转换电路,即能把传感元件输出得电信号转换为便于显示、记录、处理与控制得有用电信号得电路。由于用集成电路工艺制造出得压力传感器往往存在:零点输出与零点温漂,灵敏度温漂,输出信号非线性,输出信号幅值低或不标准化等问题。本文得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介绍微压力传感器接口电路总体方案设计、系统得组成与工作原理。

(2)系统得硬件设计,介绍主要硬件得选型及接口电路,包括A/D 转换电路、单片机接口电路、1602显示电路。 (3)对系统采用得软件设计进行研究,并简要阐述主要流程图,包括主程序、A/D转换程序、1602显示程序。 1 电阻应变式压力传感器工作原理 电阻应变式压力传感器就是由电阻应变片组成得测量电路与弹性敏感元件组合起来得传感器。当弹性敏感元件受到压力作用时,将产生应变,粘贴在表面得电阻应变片也会产生应变,表现为电阻值得变化。这样弹性体得变形转化为电阻应变片阻值得变化。把4 个电阻应变片按照桥路方式连接,两输入端施加一定得电压值,两输出端输出得共模电压随着桥路上电阻阻值得变化增加或者减小。一般这种变化得对应关系具有近似线性得关系。找到压力变化与输出共模电压变化得对应关系,就可以通过测量共模电压得到压力值。 当有压力时各桥臂得电阻状态都将改变,电桥得电压输出会有变化. 式中:Uo为输出电压,Ui 为输入电压。 当输入电压一定且ΔRi 〈

AT89C51单片机开发板程序

AT89C51单片机开发板程序 1个LED数码管静态显示<0-9) include #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 #define uint unsigned int uchar i。 uchar code a[]={0xc0,0xf9,0xa4,0xb0,0x99,0x92,0x82,0xf8,0x80,0x90}。 void delay(uint z>。 void main(> { while(1> { for(i=0。i<10。i++> { P2=0xfe。 P0=a[i]。 delay(1000>。 } } } void delay(uint z> { uint x,y。 for(x=z。x>0。x--> for(y=122。y>0。y-->。 } LED数码管显示<0-99) #include unsigned char count,num。 unsigned char code table[]={0xc0,0xf9,0xa4,0xb0,0x99,0x92,0x82,0xf8,0x80,0x90}。void main(> { P2=0xfe。 IE=0x82。 TMOD=0x01。 TCON=0x30。 while(1>。 } void TOINT(> interrupt 1 { TH0=0xd8。TL0=0xf0。 if(P2&1>P1=table[num/10]。else P1=table[num%10]。 P2^=3。 if(++count<100>return。

count=0。 if(++num>99>num=0。 } 定时控制一只闪亮的灯 #include #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 #define uint unsigned int uint n。 sbit led=P0^0。 void main (> { TMOD&=0xf1。 TMOD|=0x01。 TH0=(65536-10000>/256。 TL0=(65536-10000>%256。 EA=1。 ET0=1。 TR0=1。 while(1> { } } void timer0(> interrupt 1 { TH0=(65536-10000>/256。 TL0=(65536-10000>%256。 n++。 if(n==100> { n=0。 led=~led。 } } 用独立键盘显示LED数码管<1-4) #include #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 #define uint unsigned int uchar code a[]={0xc0,0xf9,0xa4,0xb0,0x99,0xff}。void delay(uint z>。 void main(> { uchar b,c。 c=5。 while(1>

基于电阻应变片的压力传感器设计

前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非物理量的测试与控制技术,已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航天、航空、交通运输、冶金、机械制造、石化、轻工、技术监督与测试等技术领域,而且也正逐步引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去。传感器技术是实现测试与自动控制的重要环节。在测试系统中,被作为一次仪表定位,其主要特征是能准确传递和检测出某一形态的信息,并将其转换成另一形态的信息。 传感器是指那些对被测对象的某一确定的信息具有感受(或响应)与检出功能,并使之按照一定规律转换成与之对应的可输出信号的元器件或装置。其中电阻应变式传感器是被广泛用于电子秤和各种新型机构的测力装置,其精度和范围度是根据需要来选定的。因此,应根据测量对象的要求,恰当地选择精度和范围度是至关重要的。但无论何种条件、场合使用的传感器,均要求其性能稳定,数据可靠,经久耐用。 随着技术的进步,由称重传感器制作的电子衡器已广泛地应用到各行各业,实现了对物料的快速、准确的称量,特别是随着微处理机的出现,工业生产过程自动化程度化的不断提高,称重传感器已成为过程控制中的一种必需的装置,从以前不能称重的大型罐、料斗等重量计测以及吊车秤、汽车秤等计测控制,到混合分配多种原料的配料系统、生产工艺中的自动检测和粉粒体进料量控制等,都应用了称重传感器,目前,称重传感器几乎运用到了所有的称重领域。 本次课程设计的是一个大量程称重传感器,测量范围为1t到100t。 本次课程设计的称重传感器就是利用应变片阻值的变化量来确定弹性元件的微小应变,从而利用力,受力面积及应变之间的关系来确定力的大小,进而求得产生作用力的物体的质量。应变片阻值的变化可以通过后续的处理电路求得。 传感器的设计主要包括弹性元件的设计和处理电路的设计。由于传感器输出的信号是微弱信号,故需要对其进行放大处理;由于传感器输出的信号里混有干扰信号,故需要对其进行检波滤波;由于传感器输出的信号通常都伴随着很大的共模电压(包括干扰电压),故需要设计共模抑制电路。除此之外,还要设计调零电路。

压力传感器工作原理

电阻应变式压力传感器工作原理细解 2011-10-14 15:37元器件交易网 字号: 中心议题: 电阻应变式压力传感器工作原理 微压力传感器接口电路设计 微压力传感器接口系统的软件设计 微压力传感器接口电路测试与结果分析 解决方案: 电桥放大电路设计 AD7715接口电路设计 单片机接口电路设计 本文采用惠斯通电桥滤出微压力传感器输出的模拟变量,然后用INA118放大器将此信号放大,用7715A/D 进行模数转换,将转换完成的数字量经单片机处理,最后由LCD 将其显示,采用LM334 做的精密5 V 恒流源为电桥电路供电,完成了微压力传感器接口电路设计,既能保证检测的实时性,也能提高测量精度。 微压力传感器信号是控制器的前端,它在测试或控制系统中处于首位,对微压力传感器获取的信号能否进行准确地提取、处理是衡量一个系统可靠性的关键因素。后续接口电路主要指信号调节和转换电路,即能把传感元件输出的电信号转换为便于显示、记录、处理和控制的有用电信号的电路。由于用集成电路工艺制造出的压力传感器往往存在:零点输出和零点温漂,灵敏度温漂,输出信号非线性,输出信号幅值低或不标准化等问题。本文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介绍微压力传感器接口电路总体方案设计、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2)系统的硬件设计,介绍主要硬件的选型及接口电路,包括A/D 转换电路、单片机接口电路、1602显示电路。 (3)对系统采用的软件设计进行研究,并简要阐述主要流程图,包括主程序、A/D 转换程序、1602显示程序。 1 电阻应变式压力传感器工作原理 电阻应变式压力传感器是由电阻应变片组成的测量电路和弹性敏感元件组合起来的传感器。当弹性敏感元件受到压力作用时,将产生应变,粘贴在表面的电阻应变片也会产生应变,表现为电阻值的变化。这样弹性体的变形转化为电阻应变片阻值的变化。把4 个电阻应变片按照桥路方式连接,两输入端施加一定的电压值,两输出端输出的共模电压随着桥路上电阻阻值的变化增加或者减小。一般这种变化的对应关系具有近似线性的关系。找到压力变化和输出共模电压变化的对应关系,就可以通过测量共模电压得到压力值。 当有压力时各桥臂的电阻状态都将改变,电桥的电压输出会有变化。 式中:Uo 为输出电压,Ui 为输入电压。 当输入电压一定且ΔRi <

单片机开发板使用手册

目录 第一章:开发板简介 (3) 1-1.SY_07011开发板的特性简介 (3) 1-2.SY_07011开发板的构成和工作原理 (4) 第二章:开发板使用说明 (5) 2-1.系统操作软件安装 (5) 2-2.开发板键盘设置 (9) 2-3.开发板连接安装 (9) 2-4.运行调试软件 (10) 第三章:开发板用器件资料及说明 (15) 3—1.TIMSP430F1121 (15) 3-2.DTLED-6 (16) 第四章:开发板器件表附件清单 (19) 4—1.调试用源程序 (19) 4-2.原理图....................................................附录插页4-2.包装清单. (30) 第五章:其它51类实验板简介 (32) 5-1.51DEMO I/O板简介 (32) 5-2.A/D89C51数模转换实验板简介 (23) 5-3.流水灯控制器(12路) (34) 5-4.SY0606开发板 (35) 5-5.Atmel_ISP下载线(选配自购件) (37)

5-6.Altera_ISP下载线(选配自购件) (37) 5-7.SY03091开发板 (38) 5-8.MSP430Flash Emulation Tool工具 (39) *********公司其它产品简介见软件盘中电子版文件*********

第一章:MSP430开发板简介 1-1.SY_07011开发板的特性简介 标准的TI的JTAG和BOOTST接口,适用与TI的MSP430 Flash Enulation Tool工具配合使用。 1. 电源适应性强,可随意使用无极性8~15V电源或DC+5V电源 供电。 2. 可用MSP430 Flash Enulation Tool工具一连串的完成编程,调 试,程序的在线烧录(自下载),和设计功能的演示等。 3. 自带3*4标准键盘输入,便于学习者掌握键盘输入和程序编 写。 4. 用串行驱动方式,驱动6位数码管显示,大大节省了单片机 的接口资源(祥见后面“DTLED-6”芯片介绍)。提供数码管字符显示驱动模块的接口,只用三根线就可以驱动6个数码

传感器仿真软件使用说明书

传感器仿真软件使用说明 书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was revised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3, 2020

THSRZ-2型传感器系统综合实验装置仿真软件使用说明书THSRZ-2型传感器系统综合实验装置仿真软件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一属箔式应变片――单臂电桥性能实验。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二金属箔式应变片――半桥性能实验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三金属箔式应变片――全桥性能实验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四直流全桥的应用――电子秤实验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五交流全桥的应用――振动测量实验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六扩散硅压阻压力传感器差压测量实验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七差动变压器的性能实验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八动变压器零点残余电压补偿实验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九励频率对差动变压器特性的影响实验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十差动变压器的应用――振动测量实验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十一电容式传感器的位移特性实验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十二容传感器动态特性实验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十三直流激励时霍尔式传感器的位移特性实验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十四流激励时霍尔式传感器的位移特性实验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十五霍尔测速实验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十六霍尔式传感器振动测量实验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十七磁电式转速传感器的测速实验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十八压电式传感器振动实验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十九电涡流传感器的位移特性实验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二十被测体材质、面积大小对电涡流传感器的特性影响实验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二十一电涡流传感器测量振动实验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二十二光纤传感器的位移特性实验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二十三光纤传感器的测速实验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二十四光纤传感器测量振动实验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二十五光电转速传感器的转速测量实验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二十六 PT100温度控制实验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二十七集成温度传感器的温度特性实验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二十八铂电阻温度特性实验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二十九热电偶测温实验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三十 E型热电偶测温实验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三十一热电偶冷端温度补偿实验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三十二气敏传感器实验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三十三湿敏传感器实验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三十四转速控制实验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压力传感器提升抗干扰性的方法

尤其是压电式压力传感器和电容式压力传感器很容易受干扰。压力传感器抗干扰措施一般从结构上下手。智能压力传感器还可以从软件上着手解决。 改进压力传感器的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可避免干扰的引入,可有如下途径:将信号处理电路与传感器的敏感元件做成一个整体,即一体化。这样,需传输的信号增强,提高了抗干扰能力。同时,因为是一体化的,也就减少了干扰的引入;集成化传感器具有结构紧凑、功能强的特点,有利于提高抗干扰能力;智能化传感器可以从多方面在软件上采取抗干扰措施,如数字滤波、定时自校、特性补偿等措施。 压力传感器一旦抗干扰性差容易受外界干扰,那么它的价值就打了折扣,其应用范围受到很大的限制。压力传感器是传感器中应用最多的传感器之一,其广泛应用在工业、农业以及服务业。在各种环境下都有应用,所以抗干扰性必须要相当可靠。目前压力传感器已能适应很多环境在使用但是在有的环境中压力传感器的抗干扰性还是不够好,我们必须从多角度,结合高新科技来使得压力传感器的抗干扰性进一步提高。 艾驰商城是国内最专业的MRO工业品网购平台,正品现货、优势价格、迅捷配送,是一站式采购的工业品商城!具有10年工业用品电子商务领域研究,以强大的信息通道建设的优势,以及依托线下贸易交易市场在工业用品行业上游供应链的整合能力,为广大的用户提供了传感器、图尔克传感器、变频器、断路器、继电器、PLC、工控机、仪器仪表、气缸、五金工具、伺服电机、劳保用品等一系列自动化的工控产品。 如需进一步了解图尔克、奥托尼克斯、科瑞、山武、倍加福、邦纳、亚德客、施克等各类传感器的选型,报价,采购,参数,图片,批发信息,请关注艾驰商城https://www.360docs.net/doc/0d10560544.html,/

单片机开发板的制作步骤

单片机开发板的制作步骤 单片机技术自发展以来已走过了近20年的发展路程。单片机技术的发展以微处理器(MPU)技术及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为先导,以广泛的应用领域拉动,表现出较微处理器更具个性的发展趋势。小到遥控电子玩具,大到航空航天技术等电子行业都有单片机应用的影子。针对单片机技术在电子行业自动化方面的重要应用,为满足广大学生、爱好者、产品开发者迅速学会掌握单片机这门技术,于是产生单片机实验板普遍称为单片机开发板、也有单片机学习板的称呼。比较有名的例如电子人DZR-01A单片机开发板。 单片机开发板是用于学习51、STC、AVR型号的单片机实验设备。根据单片机使用的型号又有51单片机开发板、STC单片机开发板、AVR单片机开发板。常见配套有硬件、实验程序源码、电路原理图、电路PCB图等学习资料。例如电子人单片机开发板,针对部分学者需要特别配套有VB上位机软件开发,游戏开发等教程学习资料。开发此类单片机开发板的公司一般提供完善的售后服务与技术支持。单片机又称单片微控制器,它不是完成某一个逻辑功能的芯片,而是把一个计算机系统集成到一个芯片上。相当于一个微型的计算机,和计算机相比,单片机只缺少了I/O设备。概括的讲:一块芯片就成了一台计算机。它的体积小、质量轻、价格便宜、为学习、应用和开发提供了便利条件。同时,学习使用单片机是了解计算机原理与结构的最佳选择。单片机的使用领域已十分广泛,如智能仪表、实时工控、通讯设备、导航系统、家用电器等。各种产品一旦用上了单片机,就能起到使产品升级换代的功效,常在产品名称前冠以形容词——“智能型”,如智能型洗衣机等。 单片机(Microcontrollers)诞生于1971年,经历了SCM、MCU、SoC三大阶段,早期的SCM单片机都是8位或4位的。其中最成功的是INTEL的8051,此后在8051上发展出了MCS51系列MCU系统。基于这一系统的单片机系统直到现在还在广泛使用。随着工业控制领域要求的提高,开始出现了16位单片机,但因为性价比不理想并未得到很广泛的应用。90年代后随着消费电子产品大发展,单片机技术得到了巨大提高。随着INTEL i960系列特别是后来的ARM系列的广泛应用,32位单片机迅速取代16位单片机的高端地位,并且进入主流市场。 而传统的8位单片机的性能也得到了飞速提高,处理能力比起80年代提高了数百倍。高端的32位Soc单片机主频已经超过300MHz,性能直追90年代中期的专用处理器,而普通的型号出厂价格跌落至1美元,最高端的型号也只有10美元。当代单片机系统已经不再只在裸机环境下开发和使用,大量专用的嵌入式操作系统被广泛应用在全系列的单片机上。而在作为掌上电脑和手机核心处理的高端单片机甚至可以直接使用专用的Windows和Linux操作系统。 常见配套资源如下:

智能压力传感器的设计

密级: NANCHANG UNIVERSITY 学士学位论文 THESIS OF BACHELOR (2009—2013年) 题目智能化压力传感器的设计 学院:环化学院系测控系 专业班级:测控技术与仪器093班 学生姓名:钟刚学号: 5801209114 指导教师:刘诚职称:讲师 起讫日期: 2013.3.15—2013.6.6 南昌大学 学士学位论文原创性申明 本人郑重申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作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表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申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日期: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南昌大学可以将本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保密□,在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属于 不保密□。 (请在以上相应方框内打“√”) 作者签名:日期: 导师签名:日期:

传感器及转换器形成系统的“前端”,没有它,许多现代化的电子系统都无法正常工作。传感器已广泛的应用于工业控制系统和能源工业装置当中(如石油和天然气的生产、配电工业)。它们也是制造录音机和录像机这些原始设备产品的重要内在组成部分。大多数这些数字电子系统之所以具有普遍性和强大优势是得益于传感器广泛应用于这些电子电路中。 本课题将深入研究智能压力传感器系统理论及其在压力测试方面的应用,对新型智能压力传感器系统的智能化功能、智能化软件和硬件配置进行全面的设计。提出了一种差动电容式传感器的前置电路,基于电容/ 电压转换的原理,对微小电容变化量进行测量。电路输出的直流电压与差动电容变化量成线性关系,且能对偏差电容和电路的漂移进行自动补偿。 完善智能化软件,实现温度补偿、自动校准、总线数字通讯、自动增益控制等多种智能化特性,使智能化程度尽可能的提高。 关键词:传感器;压力;智能化。

压力传感器组件的制作流程

图片简介: 本技术提出一种压力传感器组件,包括载体衬底以及具有环绕的框架壁的框架部件,该载体衬底具有布置在所述载体衬底的第一侧上的印制导线、布置在所述载体衬底的所述第一侧上的压力传感器元件,该压力传感器元件通过键合线连接部与布置在所述载体衬底的所述第一侧上的印制导线电接触,其中,所述框架部件围绕所述压力传感器元件地施加到所述载体衬底的所述第一侧上,并且所述框架部件以遮盖所述压力传感器元件的凝胶填充,所述框架部件除了所述环绕的框架壁之外附加地具有底部,该底部施加在至少一个布置在所述载体衬底的所述第一侧上的印制导线上。 技术要求 1.压力传感器组件(1),该压力传感器组件包括载体衬底(2)以及具有环绕的框架壁(31)的框架部件(3),该载体衬底具有布置在所述载体衬底(2)的第一侧(21)上的印制导线(20)、布置在所述载体衬底(2)的所述第一侧(21)上的压力传感器元件(4),该压力传感器元件通过键合线连接部(5)与布置在所述载体衬底(2)的所述第一侧(21)上的印制导线(23)电接触,其中,所述框架部件(3)围绕所述压力传感器元件(4)地施加到所述载体衬底(2)的所述第一侧(21)上,并且所述框架部件(3)以遮盖所述压力传感器元件(4)的凝胶(6)填充,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部件(3)除了所述环绕的框架壁(31)之外附加地具有底部(32),该底部施加到至少一个布置在所述载体衬底(2)的所述第一侧(21)上的印制导线(24)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传感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传感器元件(4)施加到所述底部(32)的背离所述载体衬底(2)指向的内侧(33)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压力传感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32)的面向所述载体衬底(2)的下侧(34)借助于粘接剂层(7)粘接到所述至少一个印制导线(24)上。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压力传感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32)具有至少一个接触开口(35),并且印制导线(23)的在所述接触开口(35)内部的至少一个区段(25)没有被所述底部(32)遮盖。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压力传感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键合线连接部(5)穿过所述接触开口(35)与所述印制导线(23)的在所述接触开口(35)中未被遮盖的区段(25)电接触,其中,所述至少一个键合线连接部(5)在一端部(51)上与所述压力传感器元件(3)键合并且通过它的另外的端部(52)在所述接触开口(35)内部键合到所述区段(25)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压力传感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印制导线(23)的未被所述底部(32)遮盖的区段(25)在所述接触开口(35)内部被围绕所述至少一个键合线连接部(5)的所述另外的端部(52)的钝化层(8)遮盖。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压力传感器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框架部件(3)内部的所述凝胶(6)遮盖所述钝化层(8)。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力传感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传感器元件(4)粘接到所述底部(32)的背离所述载体衬底(2)指向的所述内侧(33)上。 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压力传感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衬底(2)是由玻璃纤维增强的环氧树脂制成的印刷电路板。 1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压力传感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框架部件(3)与所述框架壁(31)和所述底部(32)一件式地由塑料或金属构造。 技术说明书 压力传感器组件

51单片机压力传感器

目录 一、设计题目与设计任务....................... 错误!未定义书签。 1.设计题目:单片机压力测控系统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2.设计任务...................................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前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主体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1、系统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2、系统框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3、设计思路.................................. 错误!未定义书签。 4、压力传感器和A/D转换芯片选择.............. 错误!未定义书签。(1)压力传感器1210—030 G—3 S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AD模数转换芯片ADC0809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参考文献.................................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结束语...................................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完整程序.................................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七、仿真结果.................................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八、程序流程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压力传感器仿真程序

#i n c l u d 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 #define uint unsigned int #define BUSY 0x80 //常量定义 #define DATAPORT P0 //ADC0832的引脚 sbit ADCS =P3^5; //ADC0832 chip seclect sbit ADDI =P3^7; //ADC0832 k in sbit ADDO =P3^7; //ADC0832 k out sbit ADCLK =P3^6; //ADC0832 clock signal sbit LCM_RS=P2^0; sbit LCM_RW=P2^1; sbit LCM_EN=P2^2; uchar ad_data; //采样值存储 sbit Alarm_led_red =P1^5; //超过压力表量程最大值红色led 报警定义 sbit Alarm_led_green=P1^6; //低于压力表量程最小值绿色led 报警定义 //adc采样值存储单元 char press_data; //标度变换存储单元 unsigned char ad_alarm; //报警值存储单元 unsigned char press_bai=0; //显示值百位 unsigned char press_shi=0; //显示值十位 unsigned char press_ge=0; //显示值个位 unsigned char press_dot=0; //显示值十分位 uchar code str0[]={"Press: . kpa "}; uchar code str1[]={" Check BY Jack "}; void delay(uint); void lcd_wait(void); void delay_LCM(uint); //LCD延时子程序 void initLCM( void); //LCD初始化子程序 void lcd_wait(voi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