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世界十大自然灾害

20世纪世界十大自然灾害
20世纪世界十大自然灾害

20世纪世界十大自然灾害.txt35温馨是大自然的一抹色彩,独具慧眼的匠师才能把它表现得尽善尽美;温馨是乐谱上的一个跳动音符,感情细腻的歌唱者才能把它表达得至真至纯目前重大环境问题[来源:本站| 作者:原创| 日期:2010年9月9日| 浏览302 次] 到目前为止已经威胁人类生存并已被人类认识到的环境问题主要有: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淡水资源危机、能源短缺、森林资源锐减、土地荒漠化、物种加速灭绝、垃圾成灾、有毒化学品污染等众多方面。

(1)全球变暖:全球变暖是指全球气温升高。近100多年来,全球平均气温经历了冷-暖-冷-暖两次波动,总得看为上升趋势。进入八十年代后,全球气温明显上升。1981~1990年全球平均气温比100年前上升了0.48℃。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人类在近一个世纪以来大量使用矿物燃料(如煤、石油等),排放出大量的CO2等多种温室气体。由于这些温室气体对来自太阳辐射的短波具有高度的透过性,而对地球反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具有高度的吸收性,也就是常说的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全球变暖的后果,会使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既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更威胁人类的食物供应和居住环境。

(2)臭氧层破坏:在地球大气层近地面约20~30公里的平流层里存在着一个臭氧层,其中臭氧含量占这一高度气体总量的十万分之一。臭氧含量虽然极微,却具有强烈的吸收紫外线的功能,因此,它能挡住太阳紫外辐射对地球生物的伤害,保护地球上的一切生命。然而人类生产和生活所排放出的一些污染物,如冰箱空调等设备制冷剂的氟氯烃类化合物以及其它用途的氟溴烃类等化合物,它们受到紫外线的照射后可被激化,形成活性很强的原子与臭氧层的臭氧(O3)作用,使其变成氧分子(O2),这种作用连锁般地发生,臭氧迅速耗减,使臭氧层遭到破坏。南极的臭氧层空洞,就是臭氧层破坏的一个最显著的标志。到1994年,南极上空的臭氧层破坏面积已达2400万平方公里。南极上空的臭氧层是在20亿年里形成的,可是在一个世纪里就被破坏了60%。北半球上空的臭氧层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薄,欧洲和北美上空的臭氧层平均减少了10~15%,西伯利亚上空甚至减少了35%。因此科学家警告说,地球上空臭氧层破坏的程度远比一般人想象的要严重的多。

(3)酸雨:酸雨是由于空气中二氧化硫(SO2)和氮氧化物(NOx)等酸性污染物引起的pH值小于5.6的酸性降水。受酸雨危害的地区,出现了土壤和湖泊酸化,植被和生态系统遭受破坏,建筑材料、金属结构和文物被腐蚀等等一系列严重的环境问题。酸雨在五、六十年代最早出现于北欧及中欧,当时北欧的酸雨是欧洲中部工业酸性废气迁移所至,七十年代以来,许多工业化国家采取各种措施防治城市和工业的大气污染,其中一个重要的措施是增加烟囱的高度,这一措施虽然有效地改变了排放地区的大气环境质量,但大气污染物远距离迁移的问题却更加严重,污染物越过国界进入邻国,甚至飘浮很远的距离,形成了更广泛的跨国酸雨。此外,全世界使用矿物燃料的量有增无减,也使得受酸雨危害的地区进一步扩大。全球受酸雨危害严重的有欧洲、北美及东亚地区。我国在八十年代,酸雨主要发生在西南地区,到九十年代中期,已发展到长江以南、青藏高原以东及四川盆地的广大地区。

(4)淡水资源危机:地球表面虽然2/3被水覆盖,但是97%为无法饮用的海水,只有不到3%是淡水,其中又有2%封存于极地冰川之中。在仅有的1%淡水中,25%为工业用水,70%为农业用水,只有很少的一部分可供饮用和其它生活用途。然而,在这样一个缺水的世界里,水却被大量滥用、浪费和污染。加之,区域分布不均匀,致使世界上缺水现象十分普遍,全球淡水危机日趋严重。目前世界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缺水,其中28个国家被列为严重缺水的国家和地区。预测再过20~30年,严重缺水的国家和地区将达46~52个,缺水人口将达28~33亿人。我国广大的北方和沿海地区水资源严重不足,据统计我国北方缺

水区总面积达58万平方公里。全国500多座城市中,有300多座城市缺水,每年缺水量达58亿立方米,这些缺水城市主要集中在华北、沿海和省会城市、工业型城市。世界上任何一种生物都离不开水,人们贴切地把水比喻?quot;生命的源泉"。然而,随着地球上人口的激增,生产迅速发展,水已经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珍贵。一些河流和湖泊的枯竭,地下水的耗尽和湿地的消失,不仅给人类生存带来严重威胁,而且许多生物也正随着人类生产和生活造成的河流改道、湿地干化和生态环境恶化而灭绝。不少大河如美国的科罗拉多河、中国的黄河都已雄风不再,昔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壮丽景象已成为历史的记忆了。

(5)资源、能源短缺:当前,世界上资源和能源短缺问题已经在大多数国家甚至全球范围内出现。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是人类无计划、不合理地大规模开采所至。本世纪九十年代初全世界消耗能源总数约100亿吨标准煤,预测到2000年能源消耗量将翻一番。从目前石油、煤、水利和核能发展的情况来看,要满足这种需求量是十分困难的。因此,在新能源(如太阳能、快中子反应堆电站、核聚变电站等)开发利用尚未取得较大突破之前,世界能源供应将日趋紧张。此外,其它不可再生性矿产资源的储量也在日益减少,这些资源终究会被消耗殆尽。

(6)森林锐减:森林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地球上曾经有76亿公顷的森林,到本世纪时下降为55亿公顷,到1976年已经减少到28亿公顷。由于世界人口的增长,对耕地、牧场、木材的需求量日益增加,导致对森林的过度采伐和开垦,使森林受到前所未有的破坏。据统计,全世界每年约有1200万公顷的森林消失,其中占绝大多数是对全球生态平衡至关重要的热带雨林。对热带雨林的破坏主要发生在热带地区的发展中国家,尤以巴西的亚马逊情况最为严重。亚马逊森林居世界热带雨林之首,但是,到九十年代初期这一地区的森林覆盖率比原来减少了11%,相当于70万平方公里,平均每5秒钟就有差不多有一个足球场大小的森林消失。此外,在亚太地区、非洲的热带雨林也在遭到破坏。

(7)土地荒漠化:简单地说土地荒漠化就是指土地退化。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对荒漠化的概念作了这样的定义:"荒漠化是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等因素,使干旱、半干旱和具有干旱灾害的半湿润地区的土地发生了退化。1996年6月17日第二个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秘书处发表公报指出:当前世界荒漠化现象仍在加剧。全球现有12亿多人受到荒漠化的直接威胁,其中有1.35亿人在短期内有失去土地的危险。荒漠化已经不再是一个单纯的生态环境问题,而且演变为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它给人类带来贫困和社会不稳定。到1996年为止,全球荒漠化的土地已达到3600万平方公里,占到整个地球陆地面积的1/4,相当于俄罗斯、加拿大、中国和美国国土面积的总和。全世界受荒漠化影响的国家有100多个,尽管各国人民都在进行着同荒漠化的抗争,但荒漠化却以每年5~7万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大,相当于爱尔兰的面积。到二十世纪末,全球将损失约1/3的耕地。在人类当今诸多的环境问题中,荒漠化是最为严重的灾难之一。对于受荒漠化威胁的人们来说,荒漠化意味着他们将失去最基本的生存基础--有生产能力的土地的消失。

(8)物种加速灭绝:物种就是指生物种类。现今地球上生存着500~1000万种生物。一般来说物种灭绝速度与物种生成的速度应是平衡的。但是,由于人类活动破坏了这种平衡,使物种灭绝速度加快,据《世界自然资源保护大纲》估计,每年有数千种动植物灭绝,到2000年地球上10~20%的动植物即50~100万种动植物将消失。而且,灭绝速度越来越快。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发出警告:本世纪鸟类每年灭绝一种,在热带雨林,每天至少灭绝一个物种。物种灭绝将对整个地球的食物供给带来威胁,对人类社会发展带来的损失和影响是难以预料和挽回的。

(9)垃圾成灾:全球每年产生垃圾近100亿吨,而且处理垃圾的能力远远赶不上垃圾增

加的速度,特别是一些发达国家,已处于垃圾危机之中。美国素有垃圾大国之称,其生活垃圾主要靠表土掩埋。过去几十年内,美国已经使用了一半以上可填埋垃圾的土地,30年后,剩余的这种土地也将全部用完。我国的垃圾排放量也相当可观,在许多城市周围,排满了一座座垃圾山,除了占用大量土地外,还污染环境。危险垃圾,特别是有毒、有害垃圾的处理问题(包括运送、存放),因其造成的危害更为严重、产生的危害更为深远,而成了当今世界各国面临的一个十分棘手的环境问题。

(10)有毒化学品污染:市场上约有7~8万种化学品。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有危害的约有3.5万种。其中有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的约500余种。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如今每年又有1000~2000种新的化学品投入市场。由于化学品的广泛使用,全球的大气、水体、土壤乃至生物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毒害,连南极的企鹅也未能幸免。自五十年代以来,涉及有毒有害化学品的污染事件日益增多,如果不采取有效防治措施,将对人类和动植物造成严重的危害。物造成严重的危害。

环境污染

人一直以为地球上的陆、空是无穷尽的,所以从不担心把千万吨废气送到天空去,又把数以亿吨计的垃圾倒进海洋。大家都认为世界这么大,这一点废物算什么?我们错了,其实地球虽大(半径6300多公里),但生物只能在海拔8千米到海底11千米的范围内生活,而占了95%的生物都只能生存在中间约3公里的范围内,人竟肆意地从三方面来弄污这有限的生活环境。

海洋污染:主要是从油船与油井漏出来的原油,农田用的杀虫剂和化肥,工厂排出的污水,矿场流出的酸性溶液;它们使得大部分的海洋湖泊都受到污染,结果不但海洋生物受害,就是鸟类和人类也可能因吃了这些生物而中毒。

陆地污染:垃圾的清理成了各大城市的重要问题,每天千万吨的垃圾中,好些是不能焚化或腐化的,如塑料、橡胶、玻璃、铝等废物。它们成了城市卫生的第一号敌人。

空气污染:这是最为直接与严重的了,主要来自工厂、汽车、发电厂等等放出的一氧化碳和硫化氢等,每天都有人因接触了这些污浊空气而染上呼吸器官或视觉器官的毛病。我们若仍然漠视专家的警告,将来一定会落到无半寸净土可住的地步。

环境污染是指人类直接或间接地向环境排放超过其自净能力的物质或能量,从而使环境的质量降低,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生态系统和财产造成不利影响的现象。具体包括:水污染、大气污染、噪声污染、放射性污染等。水污染是指水体因某种物质的介入,而导致其化学、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污染等方面特性的改变,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或者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大气污染是指空气中污染物的浓度达到有害程度,以致破坏生态系统和人类正常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对人和生物造成危害的现象。噪声污染是指所产生的环境噪声超过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并干扰他人正常工作、学习、生活的现象。放射性污染是指由于人类活动造成物料、人体、场所、环境介质表面或者内部出现超过国家标准的放射性物质或者射线。例如,超过国家和地方政府制定的排放污染物的标准,超种类、超量、超浓度排放污染物;未采取防止溢流和渗漏措施而装载运输油类或者有毒货物致使货物落水造成水污染;非法向大气中排放有毒有害物质,造成大气污染事故,等等。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环境污染也在增加,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成为世界各个国家的共同课题之一。

由于人们对工业高度发达的负面影响预料不够,预防不利,导致了全球性的三大危机: 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 人类不断的向环境排放污染物质。但由于大气、水、土壤等的扩散、稀释、氧化还原、生物降解等的作用。污染物质的浓度和毒性会自然降低,这种现象叫做环境自净。如果排放的物质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环境质量就会发生不良变化,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存,这就发生了环境污染。

环境污染会降低生物生产量,加剧环境破坏。

当前世界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发布日期:2007年01月06日来源:点击数:8609 次[ 字体:大中小]

1. 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

(1) 生态破坏

①生态破坏的表现

生态破坏就是对生态平衡造成的直接损害。生态破坏既有自然的原因,也有人类活动造成的。相比之下,自然原因造成的生态破坏的频度较低,在地域上也有一定的局限性,而人类活动对生态平衡却构成了持续的压力和造成了频繁的破坏。因此,生态破坏主要是人类活动造成的。造成生态破坏的人类活动包括基于各种目的植被破坏、大型工程以及对土地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等等。目前,全球范围内出现的生态破坏的主要表现是,森林面积缩小、土壤侵蚀和土壤退化、生物物种消失,以及由于环境污染引起的种种生态环境问题。

目前世界上密闭林覆盖面积为28亿公顷,占地球陆地表面积的21%。另有13亿公顷的稀疏林。若再加上休耕地上重新长出来的林木,天然灌木林和退化的森林林地,则地球上森林总面积原来至少为52亿公顷,占总土地面积的40%。可是,人们为了发展农业或为其他目的砍伐森林,造成世界范围的森林面积骤减。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和环境规划署的估计,全球每年约有1110万公顷的森林被毁。伴随着森林的砍伐,土地沙漠化和土壤侵蚀现象日趋严重。目前全球沙漠化面积已达40亿公顷,100多个国家受到影响。全球每年因沙漠化损失600多万公顷土地,其中包括草地320万公顷,靠雨水浇灌的农田250万公顷,人工浇灌的农田12.5万公顷。另外,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估计,全世界有30~80%的灌溉土地不同程度地受到盐碱化和水涝灾害的危害,由于侵蚀而流失的土壤每年高达240亿吨。而在自然力的作用下,形成1厘米厚的土壤需要100~400年。因此,土壤侵蚀和土壤退化是一场无声无息的生态灾难。全球的草原约占陆地表面积的20%左右,一般分布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各大洲均有分布。由于过度放牧和不适当的开垦,引起草场退化,发生土壤侵蚀、土壤盐渍化和沼泽化,并进一步荒漠化,并严重损害了草原动物的生存。生态破坏的另一严重后果是物种消失。伦敦环境保护组织"地球之友"指出,目前地球上每天至少有1种物种灭绝,而且每灭绝一种物种,会连锁威胁到几个其他物种。世界上的濒临灭绝的物种越来越多,有的物种还没有被人认识就灭绝了。物种的减少给生物圈和人类造成了无法弥补的损失。要知道,目前人类还不能做或做得很艰难的事情,可能在远古就被某个生物用效率更高的方式做到了。而我们将可能失去许多向生物学习或利用生物资源的机会。

②生态破坏的根源

究其根源,生态破坏的根本原因有两个,其一,现代的人类社会为了满足自身的物质和文化需要,从自然界挪动大量的物质;其二,人类在用过从自然界所取得的物质以后,同样数量的废物,其中不乏人类的发明创造物,又返回生态系统。近年来,我们对后者给予了足够关注,并尽可能治理这些废物造成的环境污染。但是,这是治标不治本的方法。原因有两个:一方面,人类从环境中挪动的物质的量远远大于他所实际利用的量,人类社会对资源的利用存在惊人的浪费,同时从来没有从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的角度优化过自己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另一方面,为了治理环境污染,人类不得不动用更多的自然资源(包括能源)。人类从自然界每取得或制得一份使用价值(商品或服务),生态环境中被挪动的物质的量一般是数十、数百份,我们可称之为这一人工物品的生态包袱(其中不包括水和空气的消耗量)。人类目前使用和消耗的物品中,工业产品的生态包袱远大于非工业制品。例如,木材的生态包袱为0.6,铝为85,铜为500,钢为7,黄金为420 000,塑料为1.5~7,玻璃为2.5。这样继续下

去势必导致全球范围的资源耗竭,人类应当及早寻找比较彻底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做的第一步,就是改革目前的物质生产技术,设计用来替代现在人类所依赖的物品的新产品,即所谓替代技术和替代产品。最终,人类社会应当找到跟自然生态系统相协调的生活方式和发展模式,即可持续发展模式。

实际上,通过改革我们目前的技术,包括生产商品和提供服务的方式,是能够大大减少人类生活对物质的消耗,从而减小对生态系统的干扰和对生态平衡的破坏的。根据有关研究结果,在维持水平相当的生活和福利的同时,日本每人每年的物料消耗量只有美国或德国的一半。可见,人类社会的技术圈内部有巨大的潜力可挖。发掘这种潜力,大幅度削减对物质资源的依赖,是解决全球生态破坏问题的根本途径。联合国提倡的可持续产品设计和西方发达国家近年兴起的生态产品设计就是人类朝着这一方向迈进的开始。这些新的思路,对于我们这样一个人均资源占有量很少的国家来说是很有借鉴价值的。

2. 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

(1) 全球变暖

①近百年来全球变暖的趋势

气候学的纪录显示,近百年来,全球的平均地面气温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总体上,本世纪80年代的全球平均气温比上个世纪下半叶升高了约0.6°C。这种趋势很可能继续下去,除非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控制。坐落在维也纳附近的国际应用系统分析研究所于1991年所作的预测表明,到2050年,全球变暖的幅度可能在4.5~10°C之间,到21世纪末,则在12~15°C之间。这些预测还是初步的,因为其中没有考虑海洋热力学效应引起的时间滞后效应。比较合理的预测是,到2030年,全球平均气温将比现在上升0.5~2.5°C,到2050年,将上升

3.6~

4.5°C。

②全球变暖可能产生的影响

初步研究显示,全球变暖会引起温度带的北移,进而导致大气运动发生相应的变化,全球降水也将随之发生变化。一般地,低纬度地区现有雨带的降水量会增加,高纬度地区冬季降雪量也会增多,而中纬度地区夏季降水量将会减少。对于大多数干旱、半干旱地区,降水量增多是有利的。而对于降水减少的地区,如北美洲中部、中国西北内陆地区,则会因为夏季雨量的减少变得更加干旱,水源更加紧张。

据估算,在综合考虑海水热胀、由于极地降水增加导致南极冰帽增大、北极和高山冰雪融化等因素的前提下,当全球气温升高1.5~4.5°C时,海平面将可能上升20~165厘米。海平面的上升无疑会改变海岸线,给沿海地区带来巨大影响,目前海拔较低的沿海地区将面临被淹没的危险。海平面上升还会导致海水倒灌、排洪不畅、土地盐渍化等其他后果。

尽管存在着许多的不确定性,但显而易见的是,全球气候变暖对气候带、降水量以及海平面的影响以及由此导致的对人类居住地及生态系统的影响是极其复杂的,必须给予应有的重视。认为这种影响从长远来看是无关紧要的看法是不负责任的。

③全球变暖的原因

根据物理学原理我们知道,自然界的任何物体都在向外辐射能量,这叫做热辐射。一般物体的热辐射的波长有一定的范围,由该物体的绝对温度决定。温度越高,热辐射的强度越大,短波所占的比重越大;温度越低,热辐射的强度越低,长波所占的比例越大。太阳表面温度约为绝对温度6000K,热辐射的最强波段为可见光部分;地球表面的温度越为288K,地表热辐射的最强波段位于红外区。太阳辐射透过大气层到达地球表面后,被岩石土壤等吸收,地球表面温度上升;与此同时,地球表面物质向大气发射出红外辐射。大气层对红外辐射具有强烈的吸收作用,这就造成地球表面从太阳辐射获得的热量相对多,而散失到大气层以外的热量相对少,使得地球表面的温度得以维持,这就是大气的温室效应。最终,地球接受到的太阳辐射的能量和它散失的红外辐射的能量达到平衡,形成地球表面现有的平均气温。

地球大气是多种气体的混合物,其中氮气和氧气占了总量的99%,但是起到温室效应的却主要是一些微量气体,这些气体对太阳辐射的主体部分──短波和可见光──吸收很弱,而对地面发出的长波辐射吸收强烈。因此当它们在大气中的浓度增加时,大气的温室效应就会加剧,引起地球表面和大气层下部的温度升高。这些气体被称为"温室气体"。"温室气体"主要包括二氧化碳、臭氧、甲烷、氯氟烃、一氧化碳等。近百年来的气候变暖被认为是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在大气中的浓度大幅度上升的结果。

引起温室气体增加的主要原因是人类活动。以二氧化碳为例,在人类社会实现工业化以前的19世纪初,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为270ppm,而到了1988年已上升到350ppm。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的原因主要有两个:首先,由于人口的剧增和工业化的发展,人类社会消耗的化石燃料急剧增加,燃烧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进入大气,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其次,森林毁坏使得被植物吸收利用的二氧化碳的量减少,造成二氧化碳被消耗的速度降低,同样造成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二氧化碳以外的温室气体,如甲烷、氯氟烃(氟里昂)、氧化氮等也在不同程度地增加着。

(2)臭氧层破坏

大气臭氧层的损耗是当前世界上又一个普遍关注的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它同样直接关系到生物圈的安危和人类的生存。

①臭氧层损耗与"臭氧洞"

臭氧(O3)是氧元素的同素异形体,它的化学性质十分活泼,很容易跟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实际上,在臭氧层内,臭氧的形成是众多物质参与,一系列化学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的结果。臭氧在遇到H、OH、NO、Cl、Br时,就会被催化,加速分解为O2。氯氟烃之所以被认为是破坏臭氧层的物质就是因为它们在在太阳辐射下分解出Cl和Br原子。

1984年,英国科学家首次发现南极上空出现臭氧洞。1985年,美国的"雨云-7号"气象卫星测到了这个臭氧洞。以后经过数年的连续观测,进一步得到证实。据NASA报道,NASA的"Nimbus -7"卫星上的总臭氧测定记录数据表明,近年来,南极上空的臭氧洞有恶化的趋势。目前不仅在南极,在北极上空也出现了臭氧减少现象。NASA和欧洲臭氧层联合调查组分别进行的测定都表明了这一点。

②臭氧层破坏的原因

对于大气臭氧层破坏的原因,科学家中间有多种见解。但是大多数人认,人类过多地使用氯氟烃类化学物质(用CFCs表示)是破坏臭氧层的主要原因。氯氟烃是一种人造化学物质,1930年由美国的杜邦公司投入生产。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尤其是进入60年以后,开始大量使用,主要用作气溶胶、制冷剂、发泡剂、化工溶剂等。另外,哈龙类物质(用于灭火器)、氮氧化物也会造成臭氧层的损耗。

在平流层内离地面20~30千米的地方是臭氧的集中层带,在这个臭氧层中存在着氧原子(O)、氧分子(O2)和臭氧(O3)的动态平衡。但是氮氧化物、氯、溴等活性物质及其他活性基团会破坏这个平衡,使其向着臭氧分解的方向转移。而CFCs物质的非同寻常的稳定性使其在大气同温层中很容易聚集起来,其影响将持续一个世纪或更长的时间。在强烈的紫外辐射作用下它们光解出氯原子和溴原子,成为破坏臭氧的催化剂(一个氯原子可以破坏10万个臭氧分子)。

③臭氧层破坏对生物圈的影响

由于臭氧层中臭氧的减少,照射到地面的太阳光紫外线增强,其中波长为240~329纳米的紫外线对生物细胞具有很强的杀伤作用,对生物圈中的生态系统和各种生物,包括人类,都会产生不利的影响。

臭氧层破坏以后,人体直接暴露于紫外辐射的机会大大增加,这将给人体健康带来不少麻烦。首先,紫外辐射增强使患呼吸系统传染病的人增加;受到过多的紫外线照射还会增加皮肤癌

和白内障的发病率。此外,强烈的紫外辐射促使皮肤老化。

臭氧层破坏对植物产生难以确定的影响。近十几年来,人们对200多个品种的植物进行了增加紫外照射的实验,其中三分之二的植物显示出敏感性。一般说来,紫外辐射增加使植物的叶片变小,因而减少俘获阳光的有效面积,对光合作用产生影响。对大豆的研究初步结果表明,紫外辐射会使其更易受杂草和病虫害的损害。臭氧层厚度减少25%,可使大豆减产20~25%。

紫外辐射的增加对水生生态系统也有潜在的危险。紫外线的增强还会使城市内的烟雾加剧,使橡胶、塑料等有机材料加速老化,使油漆褪色等。

(3) 环境污染

①环境污染及其后果

环境污染是指由于对生态系统有害的物质进入环境后对生态系统造成的干扰和损害的现象,简称污染。具体来说就是,有害物质或有害因子进入环境并在环境中发生扩散、迁移、转化,并跟生态体统的诸要素发生作用,使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发生变化,对人类以及其它生物的生存和发展产生不利影响。例如,因化石燃料的燃烧,使大气中的颗粒物和SO2浓度的增高,危及人和其他生物的身体健康,同时还会腐蚀材料,给人类社会造成损失;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使水体质量恶化,危及水生生物的生存,使水体失去原有的生态功能和使用价值。

环境污染除了给生态系统造成直接的破坏和影响外,污染物的积累和迁移转化还会引起多种衍生的环境效应,给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造成间接的危害,有时这种间接的环境效应的危害比当时造成的直接危害更大,也更难消除。例如,温室效应、酸雨、和臭氧层破坏就是由大气污染衍生出的环境效应。这种由环境污染衍生的环境效应具有滞后性,往往在污染发生的当时不易被察觉或预料到,然而一旦发生就表示环境污染已经发展到相当严重的地步。当然,环境污染的最直接、最容易被人所感受的后果是使人类环境的质量下降,影响人类的生活质量、身体健康和生产活动。例如城市的空气污染造成空气污浊,人们的发病率上升等等;水污染使水环境质量恶化,饮用水源的质量普遍下降,威胁人的身体健康,引起胎儿早产或畸形等等。严重的污染事件不仅带来健康问题,也造成社会问题。随着污染的加剧和人们环境意识的提高,由于污染引起的人群纠纷和冲突逐年增加。

目前在全球范围内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环境污染问题,具有全球影响的方面有大气环境污染、海洋污染、城市环境问题等。随着经济和贸易的全球化,环境污染也日益呈现国际化趋势,近年来出现的危险废物越境转移问题就是这方面的突出表现。

②环境污染的原因

总的来说,环境污染可以是人类活动的结果,也可以是自然活动的结果,或是这两类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如火山喷发,往大气中排放大量的粉尘和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同样也造成大气环境的污染。但通常情况下,环境污染更多地是由人类活动,特别是社会经济活动引起的。我们平常所指的就是这类源于人类活动的环境污染。人类活动之所以会造成环境污染,是因为人类跟其他生物有一个根本差别:人类除了进行自身的生产外,还进行更大规模的物质生产,而后者是其他所有生物都没有的。由于这一点,人类活动的强度远远大于其他生物。例如,对生态系统中水的利用,其他生物仅取用满足其生存要求的量,而人类对水的利用则不知道要比其他生物多多少倍,多到有的局部生态系统所有的水都不够用。污染物的排放源称为污染源。

对环境污染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根据受污染的环境系统所属类型或其中的主导要素,可分为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等等;按污染源所处的社会领域,可分为工业污染、农业污染、交通污染等等;按照污染物的形态或性质,可分为废气污染,废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以及噪声污染、辐射污染等。

③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

污染物进入环境后,会发生迁移和转化,并通过这种迁移和转化与其他环境要素和物质发生化学的和物理的,或物理化学的作用。迁移是指污染物在环境中发生空间位置和范围的变化,这种变化往往伴随着污染物在环境中浓度的变化。污染物迁移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物理迁移、化学迁和生物迁移。化学迁移一般都包含着物理迁移,而生物迁移又都包含着化学迁移和物理迁移。物理迁移就是污染物在环境中的机械运动,如随水流、气流的运动和扩散,在重力作用下的沉降等。化学迁移是指污染物经过化学过程发生的迁移,包括溶解、离解、氧化还原、水解、络合、螯合、化学沉淀、生物降解等等。生物迁移是指污染物通过有机体的吸收、新陈代谢、生育、死亡等生理过程实现的迁移。有的污染物(如一些重金属元素、有机氯等稳定的有机化合物)一旦被生物吸收,就很难排出生物体外,这些物质就会在生物体内积累,并通过食物链进一步富集,使得生物体中该污染物的含量达到物理环境的数百倍、数千倍甚至数百万倍,这种现象叫做富集。

污染物的转化是指污染物在环境中经过物理、化学或生物的作用改变其存在形态或转变为另外的不同物质的过程。污染物的转化必然伴随着它的迁移。污染物的转化可分为物理转化、化学转化和生物化学转化。物理转化包括污染物的相变、渗透、吸附、放射性衰变等。化学转化则以光化学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及水解反应和络合反应最为常见。生物化学转化就是代谢反应。

污染物的迁移转化受其本身的物理化学性质和它所处的环境条件的影响,其迁移的速率、范围和转化的快慢、产物以及迁移转化的主导形式等都会变化。

(4) 酸雨

①酸雨现象

酸雨是指pH低于5.6的大气降水,包括雨、雪、雾、露、霜。由于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而二氧化碳溶于水后使水变成弱酸性,因此大气降水通

情况下就具有一定的酸性。但是正常降水的pH不会低于5.6,因为二氧化碳饱和溶液的pH 为5.6。

本世纪50年代后期,酸雨首先在欧洲被察觉。进入80年代以后,酸雨发生的频率更高,危害更大,并打破国界扩展到世界范围,欧洲、北美和东

亚是酸雨危害严重的区域。我国对酸雨的监测起步较晚。1979年开始在北京、上海、南京、重庆、贵阳等地开展降水化学成分的测定。在1981年进行了一次全国性酸雨普查,监测结果是,全国有20多个省、市、自治区出现程度不同的酸雨,占普查数的87%。目前酸雨已成为我国严重的区域性环境问题。

②酸雨的成因

降水的酸度来源于大气降水对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其他酸性物质的吸收。前面已经说过,二氧化碳引起的酸性是正常的。形成降水的不正常酸性的物质主要是:含硫化合物,含氮化合物,HCl和氯化物等等。通常形成酸雨的物质是二氧化硫(SO2)和氮氧化物(NOX),它们造成的酸雨占酸雨中总酸量的绝大部分。

目前大气中的硫和氮的化合物大部分是人类活动造成的,其中燃烧化石燃料(石油、天然气、煤炭)产生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是造成酸雨的主要原因。近一个世纪以来,人类社会的二氧化硫排放量一直在上升,尤其是二次世界大战后上升得更快,从1950年到1990年全球的二氧化硫排放量增加了约1倍,目前已超过1.5亿吨/年。全球氮氧化物的排放量也接近1亿吨/年。在各国中,美国的二氧化硫年排放量和氮氧化物排放量都是最多的,中国在二氧化硫排放上次之。近年来世界的二氧化硫排放量上升趋缓,原因是各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的严格,促使大气污染控制技术越来越多的采用(如热电厂的烟气脱硫和除尘装置)。

中国是燃煤大国,煤炭在能源消耗中占了70%,因而我国的大气污染主要是燃煤造成的。我

国生产的煤炭,平均含硫份约为1.1%。由于一直未加以严格控制,致使我国在工业化水平还不算高的现在就形成了严重的大气污染状况。目前我国二氧化硫排放量已达1800多万吨。二氧化硫排放引起的酸雨污染不断扩大,已从80年代初期的西南局部地区扩展到长江以南大部分城市和乡村,并向北方发展。

③酸雨的危害

酸雨腐蚀材料,损害森林,破坏水生和陆生生态环境,并造成农作物减产。调查结果表明,我国仅两广、川、贵4省区由酸雨造成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每年就达160亿元。酸雨会使湖泊变酸,水生生物死亡。酸雨对生态系统的危害还表现在浸渍土壤,使土壤变得贫瘠,降低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力。酸雨腐蚀岩石矿物,使水体中的重金属和铝的含量增加,影响水生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转。当水中铝的含量达到0.2毫克/升时,鱼类就会死亡。长期的酸雨侵蚀会造成森林死亡。酸雨对人体健康也造成直接影响。例如,酸雨渗入地下可以使地下水中的金属含量增加,人们饮用这样的水会对人体造成危害。人们食用酸雨污染的水体中的鱼类,同样会受到身体的损害。

3. 其他全球性环境问题

环境问题是人类面临的一个错综复杂的问题复合体,在这里有限的篇幅中很难把它们完全理清楚。以上简要介绍了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和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等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在环境问题中还有另外一些较为突出的方面,如能源和资源问题、海洋污染问题、危险废物越境转移问题、城市环境问题、水资源危机、生物多样性丧失等等。以下仅就海洋污染问题和危险废物越境转移两个问题作一简略介绍。

(1) 海洋污染

海洋面积辽阔,储水量巨大,因而长期以来是地球上最稳定的生态系统。由陆地流入海洋的各种物质被海洋接纳,而海洋本身却没有发生显著的变化。然而近几十年,随着世界工业的发展,海洋的污染也日趋严重,使局部海域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并有继续扩展的趋势。海洋的污染主要是发生在靠近大陆的海湾。由于密集的人口和工业,大量的废水和固体废物倾入海水,加上海岸曲折造成水流交换不畅,使得海水的温度、pH、含盐量、透明度、生物种类和数量等性状发生改变,对海洋的生态平衡构成危害。目前,海洋污染突出表现为石油污染、赤潮、有毒物质累积、塑料污染和核污染等几个方面;污染最严重的海域有波罗的海、地中海、东京湾、纽约湾、墨西哥湾等。就国家来说,沿海污染严重的是日本、美国、西欧诸国和前苏联国家。我国的渤海湾、黄海、东海和南海的污染状况也相当严重,虽然汞、镉、铅的浓度总体上尚在标准允许范围之内,但已有局部的超标区;石油和COD在各海域中有超标现象。其中污染最严重的渤海,由于污染已造成渔场外迁、鱼群死亡、赤潮泛滥、有些滩涂养殖场荒废、一些珍贵的海生资源正在丧失。

海洋污染的特点是,污染源多、持续性强,扩散范围广,难以控制。海洋污染造成的海水浑浊严重影响海洋植物(浮游植物和海藻)的光合作用,从而影响海域的生产力,对鱼类也有危害。重金属和有毒有机化合物等有毒物质在海域中累积,并通过海洋生物的富集作用,对海洋动物和以此为食的其他动物造成毒害。石油污染在海洋表面形成面积广大的油膜,阻止空气中的氧气向海水中溶解,同时石油的分解也消耗水中的溶解氧,造成海水缺氧,对海洋生物产生危害,并祸及海鸟和人类。由于好氧有机物污染引起的赤潮(海水富营养化的结果),造成海水缺氧,导致海洋生物死亡。海洋污染还会破坏海滨旅游资源。因此,海洋污染已经引起国际社会约来约多的重视。

(2) 危险废物越境转移

危险废物是指,在操作、储存、运输、处理和处置不当时会对人体健康或环境带来重大威胁的废物。

随着工业的发展,工业生产过程排放的危险废物日益增多。据估计,全世界每年的危险废物

产生量为3.3亿吨。由于危险废物带来的严重污染和潜在的严重影响,在工业发达国家危险废物已称为"政治废物",公众对危险废物问题十分敏感,反对在自己居住的地区设立危险废物处置场,加上危险废物的处置费用高昂,一些公司极力试图向工业不发达国家和地区转移危险废物。危险废物的这种越境转移量有多少尚难统计,但显然是正在增长。据绿色和平组织的调查报告,发达国家正在以每年5000万吨的规模向发展中国家转运危险废物,从1986年到1992年,发达国家已向发展中国家和东欧国家转移总量为1.63亿吨的危险废物。

危险废物的越境转移给发展中国家乃至全球环境都具有不可忽视的危害。首先,由于废物的输入国基本上都缺乏处理和处置危险废物的技术手段和经济能力,危险废物的输入必然会导致对当地生态环境和人群健康的损害。其次,危险废物向不发达地区的扩散实际上是逃避本国规定的处置责任,使危险废物没有得到应有的处理和处置而扩散到环境之中,长期积累的结果必然会对全球环境产生危害。危险废物的越境转移的危害还在于,这些废物是在贸易的名义掩盖下进入的,进口者是为了捞取经济利益,根本不顾其对环境和人体健康可能产生的影响,所以都不得不到应有的处理和处置。

危险废物的越境转移已成为严重的全球环境问题之一,如不采取措施加以控制,势必对全球环境造成严重危害。1989年3月在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主持下,在瑞士的巴塞尔通过了《控制危险废物越境转移及其处置的巴塞尔公约》。该公约于1992年5月生效。我国是该条约的签约国。

滚石杂志评选的流行音乐史上最伟大的100位歌手

滚石杂志评选的流行音乐史上最伟大的100位歌手 著名音乐杂志《滚石》所评出的现代流行音乐史上百大歌手。而关于这次从2008年夏天便已开始的票选活动,参与投票的除了滚石杂志诸位编辑之外,更是广泛的邀请了诸多著名音乐家及音乐制作人。为了力求票选结果的多元化和公平性,这些参与调查的音乐家们的风格横跨了流行与摇滚,现代和传统之分:从近年在流行音乐届风生水起的年轻歌手Alicia Keys 和Justin Timberlake,一直到桀骜不驯的摇滚老将Keith Richards和Iggy Pop。每位参与投票的音乐家都会列出自己心目中最重要的20位经典歌手,最后再由杂志集中统计评出最终结果。 本次最终评选结果自然是众望所归,名列前十名歌手的都是在音乐界拥有着广泛影响力,并在近代音乐史上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性的人物。现年66岁的Aretha Franklin(艾瑞莎-弗兰克林)排名第一,紧随其后的是Ray Charles(雷-查尔斯)、Elvis Presley(猫王)、Sam Cooke(山姆-库克)和John Lennon(约翰-列侬)。 1:Aretha Franklin 2:Ray Charles 3:Elvis Presley 4:Sam Cooke 6:Marvin Gaye 7:Bob Dylan 8:Otis Redding 9:Stevie Wonder 10:James Brown 11:Paul McCartney 最成功的摇滚乐作者,歌手,乐队Beatles的一员。 12:Little Richard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知名歌手。 13:Roy Orbison 六十年代流行乐之王-猫王恭称他是全世界最伟大的歌者 14:Al Green 七十年代灵魂乐大师。 15:Robert Plant Led Zeppelin乐队主唱,他演唱的硬摇滚,民谣和节奏蓝调都堪称摇滚乐经典。 16:Mick Jagger 滚石乐队的主唱,是摇滚乐有史以来最有影响力的主唱之一。 17:Tina Turner 美国摇滚教母,叱诧歌坛数十年。 18:Freddie Mercury 皇后乐队主唱,史上最优秀的歌手之一。 19:Bob Marley 牙买加的民族英雄。品格正直,对牙买加以及世界流行音乐做出伟大贡献。 20:Smokey Robinson 美国最有影响力的诗人,灵魂乐大师。 21:Johnny Cash 影响美国近代乡村、流行、摇滚与民谣界最重要的创作歌手之一。 22:Etta James 灵魂乐黄金时代最重要的女歌手之一。 23:David Bowie 摇滚“变色龙”,Glam摇滚却因为他才抬到了主流的地位。 24:V an Morrison 爱尔兰近代民谣革命运动代表之一及摇磙的精神宗师。 25:Michael Jackson 继猫王之后,西方流行乐坛最具影响力的歌手之一。26:Jackie Wilson 70年代著名歌手。 27:Hank Williams 乡村摇滚的标志性人物,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音乐人之一。 28:Janis Joplin 六十年代迷幻主义的追随者,影响力巨大。

世界十大音乐盛会

世界十大音乐盛会 1.世界上最大的音乐节 1969年8月15日,在美国纽约市郊胡士托私人农场,举行过一次举世无双的大型音乐节,来自各州的参加者多达45万人以上,起先规定买票入场,后因人多票少无法控制,干脆免费开放。这次活动的口号是“和平与音乐”,历时三天三夜,没有发生暴力事件,还在现场诞生了几个婴儿。农场主人麦斯·雅斯卡一夜之间成了名人。 2.最大规模的几场流行音乐会 1980年9月13日,在纽约中央公园举行埃尔顿·约翰的音乐会,约有40万人参加。一年后在同一地点,有50万人参加了西蒙和格芬克的联合音乐会。1973年7月29日,纽约瓦特斯·格兰举办了摇摆音乐节,在这个音乐节上,有60万人参加,但只有15万人购买了入场券。 3.音乐会演员、观众之最 最大的合唱队是出现在1937年8月2日德国布鲁劳的一次大合唱,在有16万人参加的合唱比赛的结尾中,有6万人齐声演唱。参加人数最多的古典音乐会,是1986年7月5日在纽约中央公园的大草坪上,由纽约爱乐乐团演奏的一场免费的露天音乐会,估计有80万人参加。观众之最的纪录,是1986年4月5日在得克萨斯的休斯敦市中心创造的,人们看见了照射在建筑物表面的激光图,估计有130

万人前来观赏这一激光表演,并造成了休斯敦历史上最大的交通阻塞事故。 4.最早的音乐比赛 约公元六世纪在特耳菲城为纪念阿波罗神斩巨蟒的大型比赛。比赛的项目除了体育外,还有音乐与诗歌。古希腊人相信:公开的比赛不仅可以刺激演奏者的才能,也将提高一般听众的欣赏水平。 5.最早的公演音乐会 世界上最早举办收费凭票入场的音乐会,是1672年由英国的小提琴家约翰.巴世斯特举办的。音乐会的场子是一个大房间,里面摆着一些椅子和桌子,像一家啤酒店。票价一先令。巴尼斯特组织了几个乐师,在搭起的小台上演奏,每晚六时开始,一连演奏了6年之久。 6.音量最大的音乐会 1976年5月31日,英国伦敦的查尔顿足球场的一场举世无双的大音量音乐会。舞台上放置了80台800瓦超级DC30A扩音机、20台600瓦高音200型分频器,扩音设备的输出总功率高达76000瓦的超大音量,靠舞台前50米观众席的噪音达120分贝。尽管如此,仍有成千上万的人甘愿冒终生耳聋之险而前去赴会。 7.最多的谢幕次数 1983年7月5日,奥地利维也纳国家歌剧院演出普

世界歌手排行

歌手播放次数 1 Lady Gaga 1亿3430万次 OM Lady Gaga啊 2 Britney Spears 1亿1130万次布兰妮还真是瘦死骆驼比马大 3 Eminem 1亿70万次阿姆还是势不可挡滴 4 Kanye West 9430万次 5 Bob Dylan 9160万次 6 Jack Johnson 8710万次 7 David Bowie 8390万次 8 Michael Jackson 7780万次这排名委屈流行之王了 9 Modonna 7420万次 10 Marilyn Manson 7240万次曼森好V5 11 Rihanna 7240万次 12 Sufijan Stevens 7130万次 13 Elliott Smith 7010万次 14 Avril Lavigne 6830万次 15 Beck 6520万次 16 Bjork 6380万次 17 Johnny Cash 6270万次 18 John Mayer 6030万次

20 Moby 5900万次 21 Katty Perry 5320万次 22 Beyonce 5320万次 23 Amy Winehouse 5270万次 24 Tom Waits 5240万次 25 Lil'Wayne 4820万次 26 Bob Marley 4750万次 27 Christina Aguilera 4670万次 28 Feist 4630万次 29 JayZ 4600万次 30 Lily Allen 4430万次 31 Jimi Hendrix 4350万次 32 Cat Power 4320万次 33 Tori Amos 4170万次 34 Norah Jones 4130万次 35 Bon Iver 4000万次 36 Bruce Springsteen 3890万次 37 Jason Mraz 3850万次

世界十大男高音

世界十大男高音 下列当今世界十大男高音中的前六位在本光盘的“名人殿堂(歌唱家)”栏目中已作过介绍,后四位在本栏目中将作特别介绍: 1.卡罗·贝尔贡济(Carlo Bergonzi) 2.鲁契亚诺·帕瓦罗蒂(Luciano Pavarotti) 3.普拉西多·多明戈(Placido Domingo) 4.尤西·毕约林(Jussi Bjorling) 5.弗兰科·科莱里(Franco Corelli) 6.吉乌塞比·迪·斯岱法诺(Giuseppe di Stefano) 7.詹姆斯·金(James King) 美国男高音歌唱家,1925年生于美国中部的堪萨斯州。他的父亲是一位声乐圈中的人物,曾与著名演员珍妮·麦克唐娜等人合拍过一系列音乐影片。杰姆斯·金是名噪欧洲的美国歌唱家,他的声乐事业是在欧洲成长起来的。他的演出剧目主要是一批著名的德国歌剧。他的演唱特点是技巧稳固坚实、表情真挚感人。 8.尼科莱·盖达(Nicolai Gedda) 1925年生于瑞典斯德哥尔摩。他的父亲是俄国人,曾在著名的“顿河哥萨克男声合唱团”中唱男低音;他的母亲是瑞典人,是一个对声乐艺术怀有强烈爱好并有相当造诣的银行职员。盖达具有清醇甘美的嗓音和精深、全面的艺术素养。他的演唱风格纯正,音乐感觉敏锐、得体,深为著名指挥家卡拉扬所赏识。他通晓俄、德、意、法等六国语言,能胜任从格鲁克、海顿、莫扎特到瓦格纳、威尔第、普契尼等人的一大批歌剧中的角色。 9.杰姆斯·麦克莱肯(James Mccracken) 美国男高音歌唱家,1926年生于美国印第安纳州。青年时曾攻读于哥伦比亚大学。由于卡拉扬的赏识和邀请,他曾在维也纳参加了一系列欧洲著名歌剧的演出。他是一个具有宏大音量和强劲力度的英雄性男高音,奥赛罗、唐豪塞等是他最擅长扮演的角色。 10.马里奥·德尔·莫纳科(Mario del Monaco) 意大利男高音歌唱家,1915年生于佛罗伦萨。幼时随母亲学习声乐,13岁时即第一次非正式登台演唱。后进入美术学校学习绘画和雕刻,同时在罗西尼音乐学院学习声乐、钢琴、音乐理论及音乐史。20岁时,他进入罗马歌剧院当研究生。从1939年起,他先后登台演唱过《乡村骑士》、《蝴蝶夫人》、《阿伊达》、《托斯卡》和《奥赛罗》等名剧,从此一步步走向辉煌。莫纳科是被誉为“黄金小号”的拥有宏大音量、优美音色和深刻艺术表现力的杰出男高音,是本世纪意大利男高音中最出类拔萃的人物之一。他那铿锵嘹亮的嗓音最擅长演唱威尔第、普契尼等人的歌剧中的抒情型和戏剧型的角色。十分难能可贵的是,他几乎全部的声乐技艺都是通过自学而获得的。

20世纪最伟大的女高音歌唱家——玛利亚卡拉斯

20世纪最伟大的女高音歌唱家——玛利亚卡拉斯玛丽亚?卡拉斯是著名的美籍希腊女高音歌唱家,真名为茜茜莉亚?索菲亚?安娜?玛丽亚?卡罗盖洛波乌罗斯。1923年12月2出生在美国纽约,双亲为希腊人,八岁开始学习钢琴,十岁开始唱《卡门》中的咏叹调,十三岁时随父母返回希腊,进入雅典音乐院后师事西班牙女高音希达戈。 卡拉斯的一生从小开始就充满了传奇性的色彩。1937年父母离异后卡拉斯由母亲扶养长大,自幼其母亲专断自私,对两个女儿有着极为殷切的期望,因此卡拉斯自小便在家庭压力下成长。其母甚至日后还出书诽谤她,因此母爱的缺乏是卡拉斯内心寂寞孤独的源头,因肥胖而来的自卑感,更使她努力减肥。1952至1953年间从240磅减至135磅,改头换面之后,她一夕之间成为米兰最具有穿着品味的女人,也是今天大家在照片上常见到的卡拉斯。 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卡拉斯的音乐道路上,母亲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她是第一个发现卡拉斯艺术天赋的人。卡拉斯曾对一位友人说:“妈妈是第一个让我知道我自己是具有非凡音乐天赋的人。她不停地向我灌输这方面的概念,要求我不要浪费这种天赋。我无可抱怨也无从抱怨。但是我觉得法律应该禁止让孩子这么小就开始承担责任……在我的记忆中,那并非什么特殊的玩具或者游戏,而是被迫反复排练一首接一首的歌,直到把我折磨得精疲力尽,这样在学期的结束我就能成为众人瞩目的明星。无论出于什么目的都不该剥夺一个孩子的童年,那无异于揠苗助长。”可是卡拉斯也同样无情地对待自己,她几乎把全部的身心都用来创造伟大美丽的艺术形象。她的一个老师回忆说:“排练时她总是全神贯注地倾听,有时候还会神经质地在屋里走来走去,不停地自言自语,‘总有一天我也会成功的’。”有位歌剧评论家在评价卡拉斯“敏感的”表演时说:“很明显,她的声音里带着泪水。”卡拉斯似乎生来就是为了工作,她柔美的嗓音并非天生完美无缺,而是长期努力、经过痛苦磨练的结果。她几乎没有给自己的私人生活留下任何时间。 玛丽亚卡拉斯十五岁时,在雅典皇家歌剧院演出歌剧《乡村骑士》中的女主角桑杜莎,是首次领衔主演。十六岁在雅典皇家歌剧院展开职业演唱生涯,二战后转往美国发展,当时纽约大都会歌剧院在听过她的声音后,决定给她合约,但她最后决定前往意大利发展她的歌唱事业。1947年在维洛纳剧院演出歌剧《乔康达》,经一名指挥家塞拉凡提拔在威尼斯菲尼其剧院演出华格纳歌剧《崔斯坦与伊索德》中的伊索德一角,演出后大为轰动。1951年成为史卡拉歌剧院的要角,以后便在意大利歌剧中担任第一女高音,她的歌唱生涯自此辉煌灿烂。

十大外国名人

(二)■十大外国人物■ 1. 海伦·凯勒 ——创造人间奇迹 海伦·凯勒是美国一位著名的残障教育家、作家。幼时患病,两耳失聪,双目失明。七岁时,安妮·沙利文担任她的家庭教师,使她学会说话并与人沟通,且努力向学,认真做人。在沙利文帮助下,她考入哈佛大学,以优异成绩毕业。在大学期间写了《我生命的故事》,讲述她如何战胜病残,给成千上万的残疾人和正常人带来鼓舞。以后又写了许多文字和几部自传性小说,表明黑暗与寂静并不存在。海伦·凯勒的轻声细语,诉说着对光明的珍视和对生活的热爱。87年无声无息孤绝幽闭的岁月中,她将别人眼睛中的光明当作自己的太阳;将别人耳朵中的音乐当作自己的乐曲;将别人嘴角边的微笑当作自己的快乐。摆脱身体的缺陷的桎梏,建起大大小小的慈善机构,把慈爱的双手伸向世界,飞翔的心灵奔向光明。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后来凯勒成了卓越的社会改革家,到美国各地、欧洲、亚洲发表演说,为盲人、聋哑人筹集资金,在世界各地兴建盲人学校,并常去医院探望病人,给予他们生存意志。她同时也为贫民及黑人争取权益,提倡世界和平。二战期间又访问多所医院,慰问失明士兵,她的精神备受人们崇敬。1964年被授予美国公民最高荣誉——总统自由勋章,次年又被推选为世界十名杰出妇女之一。 2. 邓肯■ ——自由与浪漫的女子典范 邓肯,一位举世闻名的舞蹈天才,她摒弃古典芭蕾的严苛性,主张以自由流畅的方式呈现舞蹈,据此创立了自成一格的全新的舞蹈模式,从而成为现代舞的先驱。邓肯,一位浪漫又多情的现代女性,她藐视婚姻,特立独行,曾与多位世界著名的艺术家相知相恋,谱下一曲曲令人荡气回肠的情爱之歌。邓肯,一位历经创痛的坚强母亲,先后遭受一双活泼可爱的儿女和刚刚出生的儿子离她而去的重创,饱受思念骨肉亲情之苦,几度绝望又几度重生。邓肯,一位才华横溢的女性,一位历尽风霜的女性,一位20世纪杰出的女性。她说:“生活是一种感受,一种冒险,也是一种表现形式。”她在自传《我的爱我的自由》中尽情地阐释两大人生命题--爱情与自由,让我们领略到一位伟大妇女非凡的生命力,明白了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昨天的梦想未必不是今天的希望和明天的现实。 邓肯以她的亲身经历,向世人展现一个女子从不被承认到备受尊重的过程。林语堂曾褒赞说:“邓肯毫无保留的自我剖析,坦率得令人发窘,生动得让我们感觉到一个亮丽生命的耀现。”100年前,对婚姻和爱情、人生和艺术她已经有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其中折射出的自我和独立足以让今天的人们汗颜。 3. 贝多芬■ ——用痛苦换来欢乐 贝多芬出生于1770年的德国波恩,父亲是个男高音歌手,在贝多芬4岁时,父亲就用暴力逼他练习各种乐器,使他在少年时就取得了一些成绩。17岁时母亲去世使他成了家里的顶梁柱。22岁他离开了故乡到音乐之都维也纳寻找自己的天地。在他刚取得小成功时,不幸就降临到他头上,他的耳朵聋了,这对一个对音乐如生命的音乐家来说是一种多么严重的灾难,可他直到实在瞒不住了才告诉了朋友。他心里承受着巨大的痛苦,孤独地活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能倾听他的心声,他为了排解内心的痛苦,就把他的感受融入到他的乐曲创作中。当他创作了《第二交响曲》时,他悲观的情绪一扫而光,他似乎变得更加坚强,又对未来充满了希望。从1824年起,贝多芬又得了严重的胸膜炎,身体衰弱到了极点,但他创作的歌唱欢乐的《第九交响曲》,使他战胜了自己的痛苦。1827年死神降临了,他在大风雪中咽下了最后一口气。 20世纪初,罗曼·罗兰写了文艺传记《名人传》,将贝多芬、米开朗琪罗和托尔斯泰称为“英雄”,并将贝多芬冠于首席。他说:“在此英勇的队伍内,我把首席给予坚强与纯洁的贝多芬。”“我称为英雄的,并非以思想或强力称雄的人;而是靠心灵而伟大的人。”“一个不幸的人,贫穷、残废、孤独,由痛苦造成的人,世界不给他欢乐,他却创造了欢乐来给予世界!他用他的苦难来铸造成欢乐。”罗曼·罗兰精辟而又准确地概括出贝多芬人格的崇高和心灵的伟大。最终死亡逼近了伟大的心灵,贝多芬临终时说自己的生命是“喜剧的终场”。这位音乐天才为欢乐而生,终亦为欢乐而死,他没有向命运屈服,他说:“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决不能使我完全屈服。”他昭示着我们,无论我们的命运有多么悲惨,都不能向命运屈服,不要抱怨,振作起来,勇敢向命运挑战,改变自己的命运。“用痛苦换来欢乐”这七个字可以总结他的一生。虽然贝多芬去世已经几百年了,但他的精神是永恒的,他永远活在人们心目中。他的精神化作了一种力量,鼓舞着每一个人,正如罗曼·罗兰说的那样:“没有伟大的品格,就没有伟大的人,就没有伟大的艺术家……”

世界三大男高音

(1)鲁契亚诺·帕瓦罗蒂:1935年10月12日生于意大利的摩德纳。帕瓦罗蒂青年时代曾受教于A.波拉等名师,曾在雷基渥·埃 未利亚国际声乐比赛中获奖。因在歌剧《艺术 家生涯》中扮演鲁道夫而一举成名。其后又成 功地扮演了埃德加、曼图亚公爵等角色。他可 以连续唱许多高音而一点儿都不费力气,声音非常华丽、透亮,具有干净的穿透力,音色带有金属声,气息流动好。全世界的专家公认,帕瓦罗蒂的嗓音丰满、充沛,带有透明感的明亮,其中高声区统一,音色宽厚,带有强烈的自然美感,被称为“高音C之王”和“世界首席男高音”。令人惊奇的是,这位号称“高音C之王”和“世界首席男高音”的歌唱家并不 识谱。他自己在一次演出结束后透露说,他是依靠他的耳朵和他自己的符号替代音符系统来学习歌曲的。1968年首次在大都会歌剧院演唱《军中女郎》中的托尼欧.帕瓦罗蒂被称之为高音C之王,在《军中女郎》中有一段被称为男高音禁区的唱段《阿,多么快乐》,帕瓦罗蒂用胸腔共鸣连续唱足9个漂亮的高音C,就此稳居世界头号男高音的交椅.帕瓦罗蒂以强劲的高 音和胸腔共鸣而著称,在本世纪男高音中,能专门在高音区飞 翔的只有帕瓦罗蒂一人.帕瓦罗蒂从演唱普契尼的作品而开头,因涉猎了多尼采蒂和贝里尼的作品而成名,威尔第的作品 后来也成为他的拿手戏,多尼采蒂或贝里尼式、威尔第式和普契尼式的男高音他都可以胜任.

2)普拉西多·多明戈:1941年出生在马德里,青少年是在墨西哥城度过的。14岁那年他进入墨西哥国家音乐学院学习钢琴和指挥,当他的歌唱天赋被发现后,指挥梦便放到了第二位。1984年多明戈在纪念大都会歌剧院成立100周年的庆 祝会上,演唱瓦格纳的《罗恩格林》获得极大成功。 多明戈擅长表演各种古典音乐和流行音乐,是当今 蜚声世界歌坛的男高音歌唱家,有“歌剧之王”之 称。他排每一个歌剧的时候都是自己用钢琴从第一小节弹到最后一个小节,自己一边弹一边唱。从第一个字唱出来之前的准备,到最后一个音的收尾,以及中间的呼吸、中间的韵律,都非常讲究。作为歌唱家,他演出过114个不同的歌剧角色,录制过93部全本歌剧,8次赢得格莱美奖。他主演了50多部歌剧录像片和3部歌剧电影。多明戈在罗马演出的歌剧《托斯卡》通过电视直播,同时被117个国家的10亿观众欣赏。他还多次作为指挥家出现在歌剧院,并指挥过交响音乐会。多明戈曾在约50部世界著名歌剧中担任主角,与世界著名歌剧院签订的演出合同中包括《托斯卡》、《罗密欧与朱丽叶》、《阿依达》、《游吟诗人》、《唐.卡洛斯》、《命运的力量》、《杜兰朵》、《奥赛罗》、《卡门》等节目。1984年他在纪念大都会歌剧院成立100周年的庆祝会上,演唱瓦格纳的《罗恩格林》获得极大成功。多明戈擅长表演各种古典音乐和流行音乐,是当今蜚声世界歌坛的男高音歌唱家,有“歌剧之王”

我国最具代表性的民族唱法十大歌唱家

我国最具代表性的民族唱法十大歌唱家 民族唱法是由我国各族人民按照自己的习惯和爱好,创造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歌唱艺术。由于它产生于人民之中,继承了民族声乐的优秀传统,在演唱形式上是多种多样的,演唱风格又有鲜明的民族特色,语言生动,感情质朴。近些年来我国一些优秀的民歌手渐渐走出国门,将独具特色的民歌介绍给世界各国人民,像《茉莉花》等已被世人所喜爱,真实再现了“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不过我依旧留恋郭兰英那带有浓郁山西口音的民歌,和彭丽媛那独特的具有民族韵味的嗓音。 1、郭兰英入选理由:我国新歌剧艺术发展和民歌演唱的开拓者之一 曲目数量:40余首 籍贯:山西省平遥县 主要成就: 中国首届“金唱片奖” 代表作品: 《我的祖国》 《山丹丹花开红艳艳》 《南泥湾》

《翻身道情》 《人说山西好风光》 影响力:★★★★★ 2、李双江 入选理由:“中西结合”唱法的探路者,改革开放前我国一代“歌王” 曲目数量:100余首 籍贯: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主要成就: 第二届中国音乐电视金奖

1973年录制的《红星照我去战斗》发行量达300万张,创当时国内之最 代表作品: 《红星照我去战斗》 《北京颂歌》 《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 《再见吧,妈妈》 《船工号子》 影响力:★★★★★ 3、朱逢博入选理由:以民歌唱法为基础,并借鉴了西洋发声方法,自然流畅,富有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 曲目数量:80余首 籍贯:山东省济南市人 主要成就: 影片《天云山传奇》、《庐山恋》的配唱,荣获中国电影“金鸡奖”、“百花奖”最佳音乐演唱奖;为芭蕾舞剧《白毛女》中喜儿的伴唱,被文化部评为我国十大经典艺术作品之一。代表作品: 《北风吹》

20世纪世界十大歌唱家

20世纪世界十大歌唱家 1、施瓦茨科普芙(Elisabeth Schwarzkopf,1915-) 德国女高音歌唱家,生于波茨南。1938年在柏林首次演出歌剧,1948年定居英国。她是同时代歌剧女高音中最杰出者之一,尤其以扮演莫扎特《唐乔万尼》中的艾尔维拉、理查?施特劳斯《玫瑰骑士》中的元帅夫人、《阿里阿德涅在纳克索斯》中的策宾内塔和雷哈尔轻歌剧《风流寡妇》中的汉娜著称于世。此外,施瓦茨科普芙也擅长于演唱德国的艺术歌曲,如马勒《少年魔角》,特别是沃尔夫的作品。 2、尼尔森(Birgit Nilsson,1918-) 瑞典女高音歌唱家,生于卡鲁普。1946年于斯德哥尔摩首次登台,演唱威柏歌剧《魔弹射手》中的阿格泰。1955-1956年在慕尼黑演唱《尼伯龙根的指环》中的女主角布伦希尔德,从此与这一角色结下缘分,成为全球头号瓦格纳女高音,几乎所有重要的《指环》录音都是由她扮唱布伦希尔德。此外尼尔森还是理查?施特劳斯歌剧《莎乐美》和《埃莱克特拉》的女主角最佳人选。 3、苔芭尔迪(Renata Tebaldi,1922-) 意大利女高音歌唱家,生于佩萨罗。1944年首次登台,演唱包伊托歌剧《梅菲斯特费勒斯》中的爱伦娜。1946年受到托斯卡尼尼赏识,邀她参加米兰斯卡拉歌剧院复业典礼演出,从此走红乐坛。她是演出威尔第和普契尼歌剧的最重要的女高音之一,嗓音刚劲有力,她扮唱的阿依达至今令人难忘。 4、卡拉丝(Maria Callas,1923-1977) 希腊裔美国女高音歌唱家,生于纽约曼哈顿。1940年在雅典首次登台,演唱《菲德里奥》中的莱昂诺拉和《托斯卡》女主角。1948年在威尼斯受到塞拉芬赏识,应邀主演贝里尼《清教徒》,将这个美声角色唱得空前饱满、精彩。卡拉丝无疑是20世纪女歌手中名气最大的一个,这虽然与她的两次婚变滋生出种种传闻不无关系,但凭才情出众,卡拉丝终究无愧于她的巨大声誉,毕竟20世纪除她之外没有第二个人能兼唱瓦格纳女高音和花腔女高音这两种角色。迄今在爱乐者心目中卡拉丝仍是诺尔玛、薇奥莱塔和托斯卡的最佳扮演者。 5、路德维希(Christa Ludwig,1924-) 德国次女高音歌唱家,生于柏林。1946年首次登台参加《蝙蝠》的演出。路德维希最令人难忘的角色是扮演贝多芬《菲德里奥》中的莱昂诺拉。此外她还是德国艺术歌曲的杰出诠释者,尤以演唱马勒《大地之歌》和沃尔夫《意大利歌曲集》著称。 6、菲舍尔-迪斯考(Dietrich Fischcr-Dieskau,1925-) 德国男中音歌唱家,生于柏林。1947年在弗莱堡首次登台,演唱布拉姆斯《安魂曲》。他是德国艺术歌曲的演唱大师,尤其是舒伯特歌曲,无人可与他平分秋色。在歌剧方面,他是莫扎特《费加罗的婚礼》中的伯爵、《魔笛》中的帕帕盖诺、贝尔格《沃采克》男主角等一系列角色的最佳扮演者之一。此外菲舍尔-迪斯考在宗教声乐作品的演唱方面也有很高造诣。 7、萨瑟兰(Joan Sutherland,1926-) 澳大利亚女高音歌唱家,生于悉尼。1947年于悉尼首次演出,剧目为珀塞尔的《狄朵与埃涅阿斯》。1959年在英国柯文特花园歌剧院演唱多尼采蒂《拉美莫尔的露契亚》女主角,大获成功,蜚声世界乐坛。从此频繁出演许多因为有了她而重新上演的剧目中的美声角色,成为60-70年代全球首屈一指的美声女高音。

世界十大著名音乐家

世界十大著名音乐家 巴赫1685年3月21日出生在德国的埃森纳赫城。他的家庭是一个音乐世家,大约从16世纪开始,巴赫家族就已经出现了一些著名的音乐家。在这个家庭所出生的20多名音乐家中巴赫的成就最咼,名字最响亮。他的父亲是一名中提琴手,哥哥是风琴师。巴赫早年丧父,便在哥哥的指导下学习音乐,很快便掌握了风琴、小提琴等乐器的演奏方法,同时在作曲方面已崭露头角。中学毕业后,他开始自己艰苦的音乐艺术生涯,在宫廷里和一些教堂里担任乐师。当时他身份低下,生活十分贫苦,但就在这种情况下,他还是创作出了许多价值很高的作品。 巴赫一生没有离开过自己的祖国,因此他的作品最能反映德国社会和人民生活的特点。他的作品风格庄重而严谨,写作技巧高招,作品内容深刻,对许多音乐形式都作了重要的发展和创新,如协奏曲、管弦乐曲和钢琴曲等。 他确定了十二平均律的理论,并为此创作了《平均律的钢琴曲集》。在钢琴演奏技巧上,他完善了指法的运用,这对钢琴曲的创作、演奏、钢琴音乐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巴赫一生创作了大量的作品,除了著名的《平均律的钢琴曲集》外,还有《d小 调托卡塔与赋格》、《布兰登堡协奏曲》及《农民康塔塔》等。 巴赫继承和发扬了前辈作曲家的创作手法,把复调音乐提高到一个崭新的阶段,对小提琴协奏曲形式的完善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他的《布兰登堡协奏曲》对交响音乐的产生起了很大的作用。他的钢琴音乐也十分突出,为后来贝多芬钢琴音乐的出现奠定了基础。巴赫不但是一个伟大的作曲家,而且还是一位杰出的演奏家的优秀的音乐教育家。他在世时重用贫困,没人过问他的作品,死后数十年才得到人们的重视。他成为人们推崇的最伟大的古典音乐大师,并在世界音乐史上享有音乐之父的美称。 海顿约瑟夫?海顿于1732年4月1日出生于奥地利的罗劳村,1809年5月1日逝世于维也纳。海顿是世界音乐史上影响巨大的重要作曲家。他是维也纳古典乐派的第一位代表人物,一位颇具创造精神的作曲家。 海顿的父亲是一个马车制造匠,母亲是个厨娘,父母都是音乐爱好者,这使海顿

世界三大男高音简介

世界三大男高音简介 1、帕瓦罗蒂,意大利男高音歌唱家,有“世界首席男高音,高音C之王, High C之王”的美誉,音色晶莹、明亮、富有穿透力。 2、多明戈,西班牙男高音,有“歌剧之王”的美誉,音色丰满华丽、坚强有 力。 3、卡雷拉斯,西班牙男高音歌唱家,擅长抒情歌曲,音色流畅抒情、清峻 柔美。最高音可达High F。 著名音乐家 弗里德里克·弗朗索瓦·肖邦(1810─1849)波兰作曲家、钢琴家,肖邦1810年3月1日生于华沙近郊,父亲是法国人,侨居华沙任中学法文教员,母亲是波兰人。肖邦从小就表现出非凡的艺术天赋,六岁开始学习音乐,7岁时就创作了波兰舞曲,8岁登台演出,不足20岁已出名。。他是历史上最具影响力和最受欢迎的钢琴作曲家之一,是波兰音乐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是欧洲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肖邦一生的创作大多是钢琴曲,被誉为“钢琴诗人”。 瓦格纳(1813 -1883),德国作曲家、剧作家、指挥家、哲学家。在德国音乐界,自贝多芬后,没有一个作曲家像瓦格纳那样具有宏伟的气魄和巨大的改革精神,他顽强地制定并实施自己的目标与计划,改革歌剧、倡导乐剧,从而奠定了在音乐史上的地位。同时,在世界音乐史上也几乎找不到像瓦格纳那样,在世界观、创作之间存在明显矛盾的音乐家。他创作的主要领域是歌剧,包括《尼伯龙根的指环》(《莱茵的黄金》、《女武神》、《齐格弗里德》、《众神的黄昏》)、《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漂泊的荷兰人》、《罗恩格林》、《汤豪瑟》、《黎恩济》、《纽伦堡的名歌手》、《帕西法尔》等,另外还有管弦乐曲《浮士德序曲》等。 老约翰·施特劳斯(1804-1849)老约翰·施特劳斯一生写过一百五十多首圆舞曲,几十首波尔卡和进行曲。但他的最大功绩,是他和作曲家约瑟夫·兰纳一起,共同奠定了维也纳圆舞曲的基础。因此,老约翰·施特劳斯被人们称之为“圆舞曲之父”。老约翰·施特劳斯虽然写上了上百首圆舞曲,数十首波尔卡舞曲和进行曲,但是在他的作品里,影响最大、流行最广莫过于《拉德斯基进行曲》了。

S1 -(音乐名作鉴赏期末)【《世界三大男高音1990罗马演唱会》鉴赏有感(1388)】

《音乐名作鉴赏》期末 《世界三大男高音1990罗马演唱会》鉴赏有感 期末终究还是来临了,马上就要结束《音乐名作鉴赏》这门选修课了,突然发觉有些恋恋不舍。不得不说,这是我大一整整一年当中上过的最轻松最享受的课程。与其把它当做是音乐知识的学习过程,我愿意把它当成是个人气质修养的提升过程。我在接受不同音乐类型的同时,学会了欣赏从前不太能接受的音乐类型,也对很多以前不甚了解的音乐曲目和名作片段有了更深的了解。无论是《梁祝》小提琴协奏曲和《乔家大院》交响组曲的赏析,还是动画片《狮子王》、电影《海上钢琴师》的原声音乐的聆听,又或是歌剧《图兰朵》、芭蕾舞剧《天鹅湖》和《世界三大男高音1990罗马演唱会》的欣赏,都让我深深体会到了中西古典流行音乐的魅力所在。老师到位的讲解也使得原本较为枯乏且难以理解的旁白更为清晰易懂,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音乐中涵盖的情绪色彩。 然而,没有一次鉴赏课能比鉴赏《世界三大男高音1990罗马演唱会》带给我的震撼更为巨大的。 欣赏这一场演唱会,就如同徜徉在古典音乐的大道上,一首首耳熟能详的歌剧名曲、著名咏叹调接连着被大师们用澎湃的激情演绎出,享受着恢弘弦乐伴随高亢男高音带来的非凡视听感受,还有萦绕在偌大教室里久久不能消散的曲闭余音…… 当三个人站在舞台上,向我们唱出爱与恨、背叛与嫉妒,人类的软弱与力量、勇气与怯懦。当他们挥洒出战争的痛苦,政治的诡诈,还有世间情爱男女的愚昧。舞台上演着精湛、生动的故事,我们耳中听到他们传来的讯息,我们的心中被他们的情感所翻搅,被他们的歌声所牵引;谁具有这么大的震撼力,那就是多明戈、卡雷拉斯和帕瓦罗蒂。 这样奇妙的体验是第一次。本对男高音例行曲目的了解程度只在《O Sole Mia》和《Nessun Dorma》这些脍炙人口的歌曲上,但当三大男高音让他们饱含情感、高亢激扬的嗓音驰骋在体育馆上空时,我猛然发现,即使听着毫不熟悉、不知背景也不明词义的歌曲时,我依然会被它的魅力震慑,无法抗拒地被它恢弘的气度所折服。 帕瓦罗蒂嗓音丰满充沛,高声区统一,在两个八度以上的整个音域里,所有音都能迸射出明亮晶莹的光辉,带有强烈的自然美感,是当之无愧的“高音C之王”;多明戈的高音没有帕瓦罗蒂的激昂,但他有一种美丽的音色,嗓音宽厚,演唱带悲剧色彩的歌曲尤凸显其魅力;卡雷拉斯声音的戏剧表现力不及前两位,但他的歌声很抒情,不肆意放纵也不恃音凌人,婉转悠扬之间别有一番风味。87年他被查出患有白血病,然而只用两年时间又奇迹般地重返舞台。3年后三大男高音首次同台演出,轰动全球。这场为人所津津乐道的“美梦成真之旅”的慈善演唱会,被祖宾?梅塔形容为“不可能实现的梦”。而当它的各款专辑推出后,竟打上流行歌曲榜,奇迹般地把其他流行歌曲打下来,荣登冠军之位。这三位男高音演唱家的魅力,竟然把流行歌手掩盖。 人们是因为仰慕祖宾?梅塔激情横溢的指挥风范和惊叹于240人大乐团及合唱团的同台亮相的效果吗?还是因为三位歌者冰释前嫌同台登场想来一探究竟?这些都不重点。卡雷拉斯在演唱会后说“我的嗓音已不如30年前了,然而我唱出的每个音符却更富表现力。歌手应该用心灵去歌唱,如果过分地追求花哨,那绝不是真正的歌者。” 我想这就是最吸引人们的地方,这就是三大男高音真正的魅力所在——用心灵去歌唱,他们是名副其实的灵魂歌者。 至于音乐名作为何被誉为是名作,在《今夜无人入睡》高亢的曲末高音戛然而止、全场静默的瞬间,答案便已经浮现在听者心中。 01. 前奏Opening Credits 02. 费德利可的悲叹(寻常的故事) Il Lamento Di Federico (E'la Solita Storia)(卡雷拉斯) 03. 哦,天堂O Paradis!(多明戈) 04. 微妙的和谐Recondita Armonia(帕瓦罗蒂) 05. 我整个心都是你的Dein Ist Mein Ganzes Herz(多明戈) 06. 巢中燕Rondine Al Nido(帕瓦罗蒂) 07. 负心的人Core 'Ngrato(卡雷拉斯) 08. 西西里晚祷序曲Sinfonia, I Vespri Siciliani 09. 归来吧!苏莲托Torna A Surriento(帕瓦罗蒂) 10. 格兰纳达Granada(卡雷拉斯) 11. 不可能No Puede Ser(多明戈) 12. 某日眺望着碧蓝天空L'improvviso(卡雷拉斯) 13. 今夜星光灿烂E Lucevan Le Stelle(多明戈) 14. 今夜无人入睡Nessun Dorma(帕瓦罗蒂) 15. 混合曲[拉劳?史弗林编曲] Medley玛丽亚Maria 今夜Tonight 太阳之国'O paese d' 'o sole 美丽的天空Cielito lindo回忆Memory黑色的眼睛Ochi tchorniye路Caminito玫瑰人生La vie en rose晨歌Mattinata维也纳,维也纳Wien, Wien, nur du allein罂粟花Amapola 啊!我的太阳'O sole mio 16. 安歌[Encore]:啊!我的太阳Encore. 'O Sole Mio 17. 安歌[Encore]:今夜无人入睡Encore. Nessun Dorma

滚石杂志评出的史上100位最伟大歌手

滚石杂志评出的史上100位最伟大歌手 2011-04-12 17:16:32 第一名:Aretha Franklin 出生于1942年3月25日的黑人女歌手Aretha Franklin,她将灵乐虔诚的信仰表现得淋漓尽致。1967-1973是艾瑞莎.弗兰克林巅峰时期,以灵魂、福音式曲风以及女性自觉的歌曲内容掳获广大歌迷的心,畅销曲一首接一首。在她三十多年的演唱生涯中艾瑞莎获奖无数,其中包括15座葛莱美奖,尤其节奏蓝调的项目似乎就专为她设置。另外终生成就奖、第一位女性艺人进入摇滚名人殿堂者也唯有艾瑞莎.弗兰克林。跨越流行与黑人音乐界线的她拥有七十多首流行单曲与近百首节奏蓝调单曲,除号称“灵魂乐第一夫人”外,“灵魂歌后”的尊称更确切说明了艾瑞莎.弗兰克林在美国流行音乐的地位。她深深影响了后来的Whitney Houston, Alicia Keys, Aaron Neville, Annie Lennox等知名女歌手。 以下点评来自Mary J. Blige: 她就象是上帝带来的礼物一样。她以歌声表达出女性的自由和尊严,她是所有女性渴望去歌唱的理由。Aretha的歌声几乎是完美的,充满着力量同时又精于技巧的变化。她忠实于自己的歌声,从歌曲《Chain of Fools》和《Respect》,还有她所有的现场演出,她一直都拥有着在女性的独特自信,而这种女性的自信在那个年代几乎是无法想象的。她的信念赋予了她自信。 在我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受到我母亲的影响,我几乎每天都听到她的歌声。每次我母亲听到动情之处,我和母亲都会随之落泪。她的独特发音也是积极具魅力,当她唱到“I'm”这个词时,你会感觉到她似乎她就在你的脸前一样;而她唱到“both”时又是那么富有爆发力。 在我真实看到她的工作状态时,我就真正明白了为什么她就是她自己,一个无法被代替的传奇人物。当我有幸能与她合作我的一首专辑歌曲《Don't Waste Your Time》时,她完全以自己的方式轻松的征服了我们。她时而能像唱诗班一样唱出甜美和谐的歌声,时而又能唱出老爵士音乐的韵律味道,甚至她还能演绎出我以前从未接触过的音乐类型,我只能惊叹到:“这种声音是从哪里来的?那个奇妙的音符她又是怎么去找到的呢?” 她对世人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尤其是对于我这样并不是那么有自信的人群来说,无疑是一种精神上的鼓舞和帮助。 第二名:Ray Charles 出生于1930年9月23日的Ray Charles,已于2004年6月10日与世长辞。从6岁开始,雷的眼睛出了问题,视力愈来愈弱,家里又没有钱为他看病,7岁时便已完全失明,雷的母亲对他非常严格,在他失明后,还教他洗衣、生火烧水。他说:“旁人都认为她十分残忍,可我母亲一直认为,我必须要学会这一切,眼睛看不见并不代表我比别人笨。”童年在一个乡村、蓝调、灵魂、爵士、Big Band音乐五味杂陈的音乐环境中长大,他10岁时开始在佛罗里达州Orlando 的圣奥古斯汀聋哑学校的学习,并学习了古典音乐,在那里,他用布莱叶盲文学乐谱,创作音乐,并先后学会了弹钢琴、风琴,吹喇叭和演奏萨克斯管。这位伟大的黑人歌手除了留下一大批优秀

20世纪世界十大男高音

20世纪世界十大男高音 1.弗兰科·科莱里 20世纪最伟大的男高音歌唱家,超凡嗓音和英俊外表的完美结合。 弗兰科·科莱里 1921年,弗兰科·科莱里生于意大利的安科纳。30岁在佛罗伦萨“五月音乐节”声乐比赛中获奖,是自学成才的歌唱家。父亲是教堂合唱指挥。从小具有非凡的童声嗓音。 30岁时,科莱里参加佛罗伦萨五月音乐节声乐比赛获奖,1952年在斯波莱托首次登台公演。以后在斯卡拉歌剧院和伦敦修道院花园歌剧院演出,1960年起成为纽约大都会歌剧院台柱。 科莱里的嗓音通畅、宽厚、洪亮、音域宽阔。风度潇洒,被称作“最帅男高音”。演唱极具激情,胜任大抒情——戏剧型和戏剧型男高音角色,最著名的咏叹调《星光灿烂》(E Lucevan Le Stelle)和《冰凉的小手》(Che gelida manina)等等他皆可完美演绎,又擅演唱如《重归苏莲托》(Torna A Sorrieto)的意大利那不勒斯(拿波里)歌曲。直到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他都驰骋在戏剧舞台上,在歌剧界具有崇高的地位。 普拉西多·多明戈高度评价他说:“我不相信有谁的歌唱水平,能超过弗兰科·科莱里。” 2.鲁契亚诺·帕瓦罗蒂 极负盛名的意大利男高音歌唱家,被誉为High C之王。

鲁契亚诺·帕瓦罗蒂 1935年生于意大利。早年当过小学教师,自1961年在雷基渥·埃利亚国际比赛中获奖以后,即以歌唱为职业,被称为“高音C之王”。 帕瓦罗蒂早年是小学教师,1961年在雷基渥·埃米利亚国际比赛中的扮演鲁道夫,从此开始歌唱生涯。1964年首次在米兰·斯卡拉歌剧院登台。翌年,应邀去澳大利亚演出及录制唱片。1967年被卡拉扬挑选为威尔第《安魂曲》的男高音独唱者。从此,声名节节上升,成为活跃于当前国际歌剧舞台上的最佳男高音之一。 帕瓦罗蒂具有十分漂亮的音色,在两个八度以上的整个音域里,所有音均能迸射出明亮、晶莹的光辉。 3.尼科莱·盖达 尼科莱·盖达 瑞典男高音歌唱家。1925年生于斯德哥尔摩。父亲是俄国人,曾在著名的顿河哥萨克男声合唱团中唱男低音;母亲是瑞典人,是一个具有相当声乐造诣的银行职员。

世界十大著名音乐家教学文案

世界十大著名音乐家 年3月21日出生在德国的埃森纳赫城。他的家庭是一个音乐世家,大约从16世纪开始,巴赫家族就已经出现了一些著名的音乐家。在这个家庭所出生的20多名音乐家中巴赫的成就最高,名字最响亮。他的父亲是一名中提琴手,哥哥是风琴师。巴赫早年丧父,便在哥哥的指导下学习音乐,很快便掌握了风琴、小提琴等乐器的演奏方法,同时在作曲方面已崭露头角。中学毕业后,他开始自己艰苦的音乐艺术生涯,在宫廷里和一些教堂里担任乐师。当时他身份低下,生活十分贫苦,但就在这种情况下,他还是创作出了许多价值很高的作品。 巴赫一生没有离开过自己的祖国,因此他的作品最能反映德国社会和人民生活的特点。他的作品风格庄重而严谨,写作技巧高招,作品内容深刻,对许多音乐形式都作了重要的发展和创新,如协奏曲、管弦乐曲和钢琴曲等。 他确定了十二平均律的理论,并为此创作了《平均律的钢琴曲集》。在钢琴演奏技巧上,他完善了指法的运用,这对钢琴曲的创作、演奏、钢琴音乐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巴赫一生创作了大量的作品,除了著名的《平均律的钢琴曲集》外,还有《d小调托卡塔与赋格》、《布兰登堡协奏曲》及《农民康塔塔》等。 巴赫继承和发扬了前辈作曲家的创作手法,把复调音乐提高到一个崭新的阶段,对小提琴协奏曲形式的完善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他的《布兰登堡协奏曲》对交响音乐的产生起了很大的作用。他的钢琴音乐也十分突出,为后来贝多芬钢琴音乐的出现奠定了基础。巴赫不但是一个伟大的作曲家,而且还是一位杰出的演奏家的优秀的音乐教育家。他在世时重用贫困,没人过问他的作品,死后数十年才得到人们的重视。他成为人们推崇的最伟大的古典音乐大师,并在世界音乐史上享有音乐之父的美称。

世界十大著名音乐家

世界十大着名音乐家 年3月21日出生在德国的埃森纳赫城。他的家庭是一个音乐世家,大约从16世纪开始,巴赫家族就已经出现了一些着名的音乐家。在这个家庭所出生的20多名音乐家中巴赫的成就最高,名字最响亮。他的父亲是一名中提琴手,哥哥是风琴师。巴赫早年丧父,便在哥哥的指导下学习音乐,很快便掌握了风琴、小提琴等乐器的演奏方法,同时在作曲方面已崭露头角。中学毕业后,他开始自己艰苦的音乐艺术生涯,在宫廷里和一些教堂里担任乐师。当时他身份低下,生活十分贫苦,但就在这种情况下,他还是创作出了许多价值很高的作品。 巴赫一生没有离开过自己的祖国,因此他的作品最能反映德国社会和人民生活的特点。他的作品风格庄重而严谨,写作技巧高招,作品内容深刻,对许多音乐形式都作了重要的发展和创新,如协奏曲、管弦乐曲和钢琴曲等。 他确定了十二平均律的理论,并为此创作了《平均律的钢琴曲集》。在钢琴演奏技巧上,他完善了指法的运用,这对钢琴曲的创作、演奏、钢琴音乐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巴赫一生创作了大量的作品,除了着名的《平均律的钢琴曲集》外,还有《d小调托卡塔与赋格》、《布兰登堡协奏曲》及《农民康塔塔》等。 巴赫继承和发扬了前辈作曲家的创作手法,把复调音乐提高到一个崭新的阶段,对小提琴协奏曲形式的完善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他的《布兰登堡协奏曲》对交响音乐的产生起了很大的作用。他的钢琴音乐也十分突出,为后来贝多芬钢琴音乐的出现奠定了基础。巴赫不但是一个伟大的作曲家,而且还是一位杰出的演奏家的优秀的音乐教育家。他在世时重用贫困,没人过问他的作品,死后数十年才得到人们的重视。他成为人们推崇的最伟大的古典音乐大师,并在世界音乐史上享有音乐之父的美称。 1732年4月1日出生于奥地利的罗劳村,1809年5月1日逝世于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