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闽南话教程

漳州闽南话教程
漳州闽南话教程

漳州闽南话教程

1挖-我,2利-你,3怡-他(她),4鸟啊-猫,5告啊-狗,6鸟器-老鼠,7汶-我们,8吝-你们,9银-他们(她们),10安内-这样,11的威-哪里,12家-这,13电西-电视,14咖席某威共-实在没话讲,15某-没有,16戴季-事情,17抠咯-可乐,18启低-养猪,19低讨-猪头,20校耶-疯子,21欧北共-乱讲,22兜啊-桌子,23兜定-桌上,24触定-屋顶,25虾米-什么,26弯来-原来,27抠连-可怜,28抠秀-可惜,29七啦-女朋友,30敲鬼-超过,31卡打掐-自行车,32安-老公,33拍谁-不好意思/对不起,34挖哩熊可-我在上课,35哈可啊-下课了,36拱威-说话,37赛-屎,38丢-对/要,39歌愛熊可-还要上课,40修帕-打架,41抓(第四声)-纸,42寄包-钱包,43肌-一,44系-四,45西-是,46辣-六,47切-七,48贝-八,49告-九,50杂-十,51靠-哭,52麦安内-不要这样,53假霸阿-吃飽了,54喝夸-好看,55迷路-美女,56周仙-很累,57糗-笑,58劳定-楼上,59劳喀-楼下,60醉-水,61麦-不要,62狸葱虾-在干什么,63诶赛-可以,64蔺够-苹果,65电威-电话,66造-跑,67秋-手,68老苏-老师,69公高掐-公交车,70嘎-教,71哈行啊-学生,72挖矮利-我爱你,73厚家-好吃,74西兰-死人,75咯-路,76秋载(秋季)-手指/戒指,77这戴季-做事情,78爱困啊-想睡了,79漏后-下雨,80替钉-铁钉,81庵埋-稀饭,82利未西啊?-你

要死啊?,83主来醉-自来水,84某半画-没办法,85今另-很冷,86挖兄利-我想你,87利底的?-你在哪?,88回掐-火车,89棒赛-拉屎,90宾又-朋友,91电叮(店惠)-电灯,92妹呀-妹妹,93修意素-小意思,94虾嘎秋今僧-写得手很酸,95西干-时间,96逼就(米卤)-啤酒,97帕同关-打通关,98昏-烟,99利起校-你发疯,100青菜-随便,101搜洗-钥匙 ,102修但肌累-等一下

漳州东部城区房地产市场调查

第一部分漳州东部城区概况 一、地理位置 漳州东部新城区位于九龙大道以东,九龙江西溪以北,主要指龙文区,即位于福建省漳州平原中部,为未来漳州新城市中心。 东部新区,地处未来城市构架的几何中心,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厦泉漳龙城市联盟中占据有利的地理位置。 二、行政区划 漳州市龙文区,辖区范围东联龙海,西接芗城,北邻长泰,南临九龙江西溪北岸。目前,辖区主要由原龙海市的步文、郭坑两镇及芗城区芝山镇的土白、下

洲两个村组成。辖步文、蓝田、朝阳、郭坑4个镇和省级开发区蓝田工业开发区,共42个村委会、6个社区居委会和1个镇办农场。 三、交通情况 1、城区路网,延伸繁华。 “十五”期间,东部新城区以“建设新区、开发沿江、改善旧城”为城市发展的契机,对区内江滨大道、新浦东路、水仙大街、五号路、龙文路等进行了改造,规划拓通南昌路、建元路来打通了城市出入口主干道,以完善交通的建设。 江滨大道的通车,验证了大漳州发展的全新趋势——这条沿江观光带的开通,进入城区的车程缩短近5公里,同时,由江滨大道这条轴线自南往北连接了龙海、平和等各县市,西溪大桥的落成加快了“城乡一体化”的进程。另外,旖旎的北溪风光,透过江滨大道堤上路段的拓展,一线江景尽收眼底,形成了集观光、朝圣、休闲和美食于一体的特色旅游。 2、城际路网,辐射海西。 从海西城市群的城际眼光俯瞰漳州,可以发现,东部形成了以高速公路为骨架,高等级公路为脉络的干支相连道路体系,以沈海高速公路为主线,厦漳、泉漳、漳龙、漳汕等数条高速公路跨区而过。随着江滨大道通车和水仙大道改造的启动,区内西溪大桥、漳州大桥、江东大桥横跨九龙江两岸,连线漳州东部与龙海、长泰、平和等县市,324国道一线成为衔接蓝田开发区、龙池开发区、东孚开发区、厦门海沧区的工业长廊,进入漳州东部的交通将更加方便,区位优势将更加显现,发展空间和生活空间将更加优越。 3、交通轴线,发展脉络。 东部新城区总体规划延续了漳州城市发展脉络,以漳州传统的“东门轴线”迎宾大道以及有着漳州“环岛路”之称的江滨大道为贯穿东西的核心轴线,交会九龙大道、龙江路两条横贯南北的城市次干道,在规划结构上形成了都市轴线与江滨观光长廊围合而成的“井”字框架,较好地延续了旧城区成熟生活配套的辐射与新区高起点规划之间的关系。 沿胜利东路—迎宾大道、水仙大街、新浦路这三大业已通车的都市轴线由西

拉萨市城市规划条例实施细则

拉萨市城市规划条例实施细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城市规划管理,保障城市规划顺利实施,促进社会、经济、环境和谐发展,根据《拉萨市城市规划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在本市城市规划区内,制定、实施城市规划及新建、改建、扩建各项建设工程,必须遵守《条例》和本细则。 第三条市国土资源规划管理部门是本市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主要负责城市规划区内《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核发。 堆龙德庆县国土资源规划管理部门根据权限负责行政区域内的城镇规划管理工作。 乡、镇、办事处、村(居委会)应当积极配合做好城市规划的监督、检查工作。 第四条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应当对申报材料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 第二章城市规划的编制管理 第五条城市规划应与城市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相适应,以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集约节约用地、促进社会、经济、环境和谐快速发展和有利于提高城市经营水平、改善城市基

础设施为原则。 第六条市国土资源规划管理部门应当根据近期建设规划和本市社会经济发展情况,确定年度城市规划编制计划。 第七条城市规划应当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适时进行动态调整或者修订。 城市总体规划调整或者修订后,相关城镇的总体规划应当进行相应调整或者修订。调整或者修订工作由原组织编制部门负责。调整或者修订后的总体规划应当按照原报批程序报批。 市国土资源规划管理部门应当在城市总体规划调整或者修订后,及时组织对分区规划进行相应的调整或者修订。分区规划调整的内容应当报市人民政府备案,修订后的分区规划应当按原报批程序报批。 第八条控制性详细规划由市国土资源规划管理部门组织编制,报市人民政府审批。 市国土资源规划管理部门依据调整或者修订后的上位规划,及时组织对控制性详细规划进行调整或者者修订。调整或者修订后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应当进行调整内容备案或者按原报批程序报批。 第九条修建性详细规划由建设单位组织编制,并应当取得市国土资源规划管理部门提出的规划编制要点。 城市环境风貌地段、历史文化街区及其他重要地区的修

漳州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本市建设用地,按其主要用途和功能分区的基本原则,参照《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 居住用地(R ); 公共设施用地(C ); 工业用地(M ); 道路广场用地(S ); 市政公用设施用地 (U ); 绿地(G ); 特殊用地(D ); 水域或其它用地(E )。 表(一) 建设用地总平面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文件编制要求(试行) 双击自动滚屏 漳州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发布者:法规科 发布时间:2004-9-11 阅读:2656次 漳州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漳州市城市规划管理,确保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的贯彻实施,根据《福建省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规划法〉办法》 、《漳州城市总体规划(调整)》及其它有关文件,结合本市实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漳州市城市规划区范围内各项建设工程。 第三条 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和城市设计应符合本规定。建筑工程项目用地面积超过 2万平 方米的,须编制修建性详细规划。用地面积在 2万平方米(含2万平方米)以下的项目,需编制《建设用地总 平面规划》,《管线综合总平面规划》和《竖向规划》。各项建设工程的建设,应按已批准的控制性详细规划、 修建性详细规划执行。建设用地总平面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文件编制要求见表(一)。 第四条 在漳州市规划区内,各类专业性用地建设项目应符合已颁发的其专业技术规范及本规定的要 求 。 第二章 建设用地分类和适建范围 准》(GB137-90 )分类如下: 第五条 (四) 仓储用地(W ); (五) 对外交通用地(T );

序号图纸图纸内容图纸 比例 1 规划说明书 说明工程的规划设计依据;用地现状的条件分析;规划原则和总体构思;用地布局;空间组织和景观 特色要求;道路和绿地、消防、环保系统规划;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一般包括:总用地面积、净用地面积、总建 筑面积、分项建筑面积、占地面积、平均层数、各类建筑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地面积(居住区、小区、组团公 共绿地面积单列)、绿地率、停车面积、停车位(标准当量)、停车率(地面、地下分开)、人防地下室的面积、 居住的总户数、总人口、配套设施明细表。 2 建设用地 位置图标明工程项目位于城市中的位置以及和周围地区的关系。1: 2000 3 建设用地 现状图 标明自然地形地貌、道路、绿化、工程管线及各类用地内建筑的范围、性质、层数、质量等,并标明 用地红线图、道路红线、河道蓝线、绿地绿线、城市紫线及其他市政设施控制线。 1: 500 4 规划 总平面图 标明用地边界折点坐标;标明规划建筑、绿地、道路广场、停车场、河湖水面的位置和范围,确定主要出入口方向;相邻道路红线、道路名称和宽度;道路中心线与建筑红线距离;建筑物后退红线距离;与周边现状建筑物、规划建筑的相对关系和建筑间距;周边现状建筑、规划建筑的层数、性质及高度;拆迁范围和应拆除的建筑;道路中心线交点标高、地下室范围、地下室坡道出入口等,以及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公用市政配套设施 和消防设计,如:小学、幼儿园、公共停车场、公厕、居委会、垃圾收集点、二级生化设施或化粪池、煤气站、 变配电间(所)、消防水池等等的位置。 1: 500 5 重要地段的 空间分析、 城市设计 分析图 沿街单体建筑标准层平面图、单体建筑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建筑总高度)、彩色效果图、表达 设计意图,反映空间环境,视线分析,景观效果。 1: 200

拉萨市土地规划与城市发展样本

拉萨市土地规划与城市发展 土地规划指一国或一定地区范围内, 按照经济发展的前景和需要, 对土地的合理使用所作出的长期安排。旨在保证土地的利用能满足国民经济各部门按比例发展的要求。规划的依据是现有自然资源、技术资源和人力资源的分布和配置状况, 务使土地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 而不因人为的原因造成浪费。 经过土地规划, 一个城市将土地资源在各产业部门进行合理配置, 首先是在农业与非农业之间进行配置, 其次在农业与非农业内部进行配置, 正确而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的土地规划能够促进城市发展, 反之, 不恰当的土地规划不但不能帮助城市发展, 还会破坏城市的环境、土地资源和经济发展等。 一、拉萨市土地规划及土地资源条件和利用现状 拉萨市1997—的土地规划充分贯彻”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 主要的任务是:根据拉萨市土地资源特点, 落实西藏自治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下达的各项土地利用指标, 按照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的方针, 合理确定土地利用目标和方针, 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城乡建设用地规模, 制定用途管制规则和实施规划措施。主要依循了国家和政府的关于土地的管理法规, 在保护土地资源的基础上作出有利于拉萨市城市发展的规划。 不同城市的土地资源状况各有不同, 拉萨市位于西藏自治区的腹部冈底斯念青唐古拉山南坡, 雅鲁藏布江巾游谷地, 土地总面积21517.8平方公里, 占全自治区土地总面积的2.4%,其中市区面积约53平方公里, 其余大部为农牧区面积。由于地处青藏高原中部, 因此其境内地势起伏, 相对高差大。全市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 最低点在曲水县雅鲁藏布江与拉萨河交汇处, 海拔3576米;最高点在当雄县境念青唐古拉山主峰, 海拔高达7111米。区内绝大部分山峰海拔都超过5000米, 最大高差达3535米, 地势总倾向西北高, 东南低。拉萨空气稀薄清洁, 云量少, 是全国太阳照射能髦最多的地方之一, 全年日照时数达3007.7小时, 年降水量在500--324毫米之间, 干湿季分明, 且年际降水变率较大。主要自然灾害是干旱、霜冻、冰雹和

拉萨市(市辖区)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居住用地面积和绿地总面积3年数据专题报告2019版

拉萨市(市辖区)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居住用地面积和绿地总面积3年数据专题报告2019 版

引言 本报告借助数据对拉萨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居住用地面积和绿地总面积进行深度剖析,从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城市居住用地面积,绿地总面积等方面进行阐述,以全面、客观的角度展示拉萨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居住用地面积和绿地总面积真实现状及发展脉络,为需求者制定战略、为投资者投资提供参考和借鉴。 拉萨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居住用地面积和绿地总面积专题报告的数据来源于权威部门如中国国家统计局、重点科研机构及行业协会等,数据以事实为基准,公正,客观、严谨。本报告相关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司天津旷维所有,其他方引用我方报告均需要注明出处。 本报告旨在全面梳理拉萨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居住用地面积和绿地总面积的真实现状、发展脉络及趋势,相信能够为从业者、投资者和研究者提供有意义的启发和借鉴。

目录 第一节拉萨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居住用地面积和绿地总面积现状 (1) 第二节拉萨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指标分析(均指市辖区) (3) 一、拉萨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现状统计 (3) 二、全国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现状统计 (3) 三、拉萨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占全国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比重统计 (3) 四、拉萨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2016-2018)统计分析 (4) 五、拉萨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2017-2018)变动分析 (4) 六、全国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2016-2018)统计分析 (5) 七、全国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2017-2018)变动分析 (5) 八、拉萨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同全国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6 第三节拉萨市城市居住用地面积指标分析(均指市辖区) (7) 一、拉萨市城市居住用地面积现状统计 (7) 二、全国城市居住用地面积现状统计分析 (7) 三、拉萨市城市居住用地面积占全国城市居住用地面积比重统计分析 (7) 四、拉萨市城市居住用地面积(2016-2018)统计分析 (8) 五、拉萨市城市居住用地面积(2017-2018)变动分析 (8) 六、全国城市居住用地面积(2016-2018)统计分析 (9)

湛江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湛江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暂行)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城市用地分类 第三章建筑容量 第四章建筑间距与退让距离 第五章公共设施 第六章道路交通 第七章市政及其它公用设施 第八章城市景观与环境设计 第九章户外广告设置 第十章城市综合防灾 第十一章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前的规划核实 第十二章附录

1 总则 1.1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提高湛江市城乡规划建设管理水平,实现城乡规划编制和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合理、有效地利用城市土地和空间,特制定《湛江市城市规划管理技 术规定》(以下简称《规定》)。 1.2 本《规定》以国家和广东省有关法律、规范与标准为依据,参考国内先进城市和地区的同类技术规定,结合湛江市的城市发展目标和建设实际制定,是湛江市城市规划编制和管理的技术依据。 1.3 湛江市域城市规划区内与城市规划编制和管理有关的工作,必须执行本《规定》的要求。湛江市原制定的有关城市规划管理技术性的规范性文件和规定,凡与本《规定》内容不一致时,以本《规定》为准。 1.4 凡本《规定》尚未涵盖到的相关技术性规定内容,原则上按国家和广东省颁布的现行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规定执行,或就具体问题由湛江市城市规划主管部门按法定程序的要求进行处理。 1.5 本《规定》经湛江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由湛江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负责解释。如需对本《规定》的内容作增补或修订,应按法定程序进行。 2 城市用地 2.1 城市用地分类 2.1.1 城市用地分类适用于各阶段的城市规划和用地统计工作。 2.1.2 城市用地分类采用大类、中类和小类三个层次的分类体系,共分10 大类、53中类、81小类。 2.1.3 在湛江市域进行城市规划编制、实施规划管理和城市用地统计工作,应符合表 2-1城市用地分类和代号的要求。 2.1.4 城市用地按土地使用的主要性质进行划分和分类,规划选址确定用地性质以中类和小类进行划分。表2-1 城市用地分类和代号表

漳州总体规划刚要精编版

漳州总体规划刚要精编 版 MQS system office room 【MQS16H-TTMS2A-MQSS8Q8-MQSH16898】

漳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纲要 ▲市域城镇空间结构规划图

台海网7月11日讯?(海峡导报记者?沈华铃)昨天,漳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纲要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审查会召开,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专家汇报了规划方案。 据了解,新一轮漳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2—2030年)编制工作由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和漳州市城市规划设计院联合承担,于2010年7月正式启动,去年1月完成规划方案,去年6月完成规划纲要初稿,预计近期将完成规划成果报批。 此前,漳州市委、市政府要求,新一轮的城市总体规划要按照“主动对接、深度融合、环湾延伸、同城发展”的要求和从滨江城市到滨海城市的发展趋势,来完善城市空间布局;要突出漳州的个性,突显对台、邻厦、滨江、滨海、生态、历史文化等方面特色。 ▲都市区空间结构示意图 市域城镇结构?两区、两群、两带 根据规划纲要,漳州城市目标定位为:“又富又美的幸福漳州、千园绽秀的田园都市、万径流彩的生态之城”,城市性质为:“海峡两岸合作引领区、国家级历

史文化名城、生态宜居的田园都市”,城市职能为:“区域性的交通枢纽、区域性的旅游服务基地、临港产业的新兴基地、漳州市的经济文化中心”,发展战略为:“漳厦一体、文化对台、区划调整、拥江达海、交通通达、生态宜居”。 规划的市域城镇体系空间结构为“两区、两群、两带”,两区即东南部的滨海城镇发展区、西北部内陆生态经济区;两群即中心城市城镇主群、泛东山湾城镇主群;两带即厦漳龙一体化发展带和滨海人口产业成长带。 在市域交通方面,提出的目标是中心城市到市域内的主要城镇要一个小时内可达,市域内的主要城镇要半小时内上高速,市域内的产业园区、物流园区要一个小时内到主要港口。 在市域旅游开发方面,提出“一心、三核、五区、多点”的发展结构。一心即中心城区,是旅游中心;三核即土楼、东山国际休闲岛、滨海火山地质公园;五区即不同的旅游特色,即都市文化、宗族文化、祖根文化、闽南文化、山水文化;多点是指加快旅游发展和周边合作。 都市区?一中心、六组团 规划区(漳州都市区)范围包括芗城区、龙文区、龙海市全部行政区域及南靖、华安、长泰、漳浦局部地区,总面积2369平方公里。 其中有五个较适合城市建设的片区,即天宝、桥南、角美、浮宫、佛昙,用地平坦、适合城市建设。 规划区的空间结构为漳州市委、市政府确定的“一中心、六组团”。不过,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还提出了一个远景构想,即“两轴三带、双城多片”,两轴即厦门湾北岸发展轴和厦门湾南岸发展轴,三带即滨海发展带、北溪发展带和西溪发展带,双城即中心城区和滨海新城。 中心城区?一主两辅、一轴两带 漳州中心城区规划面积686平方公里,包括芗城、龙文、角美、九湖、颜厝的全部和榜山的部分。和上一轮规划相比,最大的区别就是把角美纳入中心城区。 中心城区的发展格局为?“一主两辅、一轴两带”,一主即漳州主城,包括芗城、龙文,主要发展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两辅即圆山新城和角美新城;一轴即沿龙江的城市发展轴,两带是指九龙江北溪、西溪两条重要的城市景观带。 在城市绿地规划方面,提出的目标是500米见绿、1000米达园。重点发 展?“一心、一带、多园、多廊”,一心为九龙江北溪、西溪交汇地区,云洞岩、

012 案例三 湛江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02-2020)

案例三:: 案例三 湛江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02-2020年)1 第一部分项目概况与工作框架 一、项目概况 项目概况 湛江是我国南方重要的热带海滨港口城市。解放以来,历届市政府对城市园林绿化建设都很重视。20世纪50-60年代,湛江曾掀起过园林绿化建设的高潮,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在全国城市中脱颖而出,成为一颗璀灿的南国明珠,并得到了国家领导人的高度评价。1970年代后,由于受种种因素的影响,湛江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曾长期停滞不前。2002年后,湛江市政府加大了对城市园林绿化的建设力度,城市景观焕然一新,全市人民无不为之欢欣鼓舞,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因此得到有效促进。 2003年初,湛江市政府进一步提出了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的宏伟目标,对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为全面贯彻国务院《城市绿化条例》和《广东省城市绿化条例》,科学地指导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创建国家园林城市,政府有关主管部门积极组织编制了《湛江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并与《湛江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同步推进,同期报批,充分体现了“生态优先”和“绿地优先”的现代园林城市规划理念。 经过全市人民的努力奋斗,《湛江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得到了有效的贯彻实施,城市绿化的数量和质量均有大幅度提升,城市的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建设都取得重大进展。2005年12月,建设部经严格考核后,正式命名湛江市为“国家园林城市”,湛江成为中国大陆最南端的热带花园城市。 工作框架 二、工作框架 《湛江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工作历时15个月,规划成果的内容框架如下: 1 规划文本 规划总则与目标 市域绿地系统规划 1 《湛江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工作于2003-2004年间进行,主编单位是湛江市市政园林局、湛江市规划国土资源局,参编单位有湛江市规划勘测设计院、中山大学规划设计研究院、安徽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广州市精一规划勘测科技有限公司等。笔者作为湛江市政府的高级顾问应邀主持了该规划的编制,具体参与指导湛江市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的各项工作并取得了成功。本书编辑时,对部分规划内容作了简化或缩写。

漳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的意见

漳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的意见 【法规类别】房地产综合规定 【发文字号】漳政综[2011]45号 【发布部门】漳州市政府 【发布日期】2011.03.23 【实施日期】2011.03.23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漳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的意见 (漳政综〔2011〕45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直有关单位: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和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精神,扎实做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逐步解决城镇居民住房问题,促进我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结合我市实际,提出如下工作意见,请贯彻执行。 一、进一步落实各级政府责任。各县(市、区)政府要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漳州跨越发展的高度,充分认识深化房地产市场调控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承担起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责任,坚决贯彻落实国务院和省政府各项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严格执行国家新的房地产税收、信贷政策,合理引导居民住房需求,抑制投机

投资性购房,切实将房价控制在合理水平。 二、明确新建住房价格控制目标。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省政府的要求,结合我市经济发展目标、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以及居民住房消费支付能力等,全市年度新建住房价格涨幅应控制低于全市年度GDP和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幅度。 三、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度。2011年,全市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含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公共租赁房、限价商品住房、城市棚户区和垦区危旧房改造)25185套(户)。各县(市、区)政府和市直有关部门要根据市政府下达的年度住房保障工作目标,切实落实好土地供应、资金投入和税费优惠等政策,多渠道筹集保障性住房房源,扩大住房保障制度覆盖面,逐步将保障范围扩大到建制镇。今年安排的项目必须于6月底前完成项目立项、选址、供地等前期工作,8月底前开工建设;去年开工的续建项目要在保质量保安全的前提下加快进度,力争今年上

漳州市重点新区规划

福建省—漳州市 漳州市东濒台湾海峡与台湾省隔海相望,东北与泉州和厦门接壤,西北与龙岩相接,西南与广东的潮州毗邻。漳州是福建南部的“鱼米花果之乡”,为文明富庶的经济开发区、国家外向型农业示范区,也是闽西南的商贸重镇和富有亚热带风光的滨海城市。 漳州面积1.26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为498万。2010年,漳州GDP达到1400.71亿元,名列全省第四位;财政总收入达到139.4亿元,比2009年增长了22.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8482元,较前一年增长了11.2%。 漳州是交通部确定的国家级运输枢纽城市,是海西对接“珠三角”的桥头堡,境内交通体系完善便捷,由厦漳、漳诏、漳龙高速公路,324、319国道和6条省道构成的公路网纵横全市。市区距离厦门机场50多公里,漳州港至台湾高雄港140海里,至香港287海里。“十二五”期间,漳州将与全国铁路、高速干线相连,漳州到深圳将仅需两个多小时,发展腹地将拓展至江西抚州、赣州等地,按一小时经济圈计算区内人口接近4000万,按两小时经济圈计算则区内人口超7000万,市场潜力十分巨大。

重点开发区基本情况(2011数据) 全市有2个国家级和10个省级重点开发区,总规划面积418.44平方公里,是我市工业发展、产业聚集的重要载体。至2010年底,各开发区累计开发使用面积137.23平方公里,基础设施投入232.96亿元,引进内外资项目5100多个,其中:引进外资企业888家,实际投资76亿美元;引进内资企业2391家,实际投资420多亿元。

漳州十二五规划的重点区域: 1、生态旅游海岛-东山(194平方公里); 2、漳州台商投资区(20平方公里); 3、九龙生态经济区(56平方公里); 4、南靖高新技术产业园(50平方公里); 5、漳州南太武滨海新区(300平方公里);

湛江市旅游产业发展规划.doc

湛江市旅游产业发展规划 (文本评审稿) 广东省湛江市人民政府 湛江市旅游产业发展规划课题组 2011年3月

《湛江市旅游产业发展规划》编制领导小组 组长:阮日生湛江市人民政府市长 副组长:魏小安中国旅游研究院专家委员会主任王林民进中央经济委员会副主任 李连湛江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梁志鹏湛江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吕冠嵘湛江市人民政府秘书长 成员:李卫湛江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 林红市旅游局局长 罗锡平市城市规划局局长 杜林市国土资源局局长 罗滇南市建设局局长 张文山市交通运输局局长 罗辉市海洋与渔业局局长 陈康华市农业局局长 梁车生市林业局局长 车斯文市城市综合管理局局长 李更盛市文化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局局长 梁培市财政局局长 陈刘市环境保护局局长 许敏市体育局局长 黄丽萍市发展与改革局副局长 陈振华市旅游局副局长 周广超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副主任 陈奇石雷州市副市长 李启明廉江市副市长 麦东生吴川市副市长 符贤徐闻县副县长 曾伟川遂溪县副县长 肖培舜赤坎区副区长 黄毅霞山区副区长 叶焕泉麻章区副区长 詹汉强坡头区副区长

课题组名单 首席专家: 魏小安教授博导中国旅游研究院专家委员会主任 课题负责人: 王林教授民进中央经济委员会副主任 专家组长: 许春晓博士教授湖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 主要专家: 郑焱博士教授博导湖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 翟辅东教授湖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 叶文智中国旅游产业研究中心副主任著名旅游营销专家 吴甫成教授湖南省地理学会秘书长 赵玉燕博士后北京大学 粟路军博士厦门大学 蔡卫民博士北京理工大学 熊礼明博士四川大学 刘江龙博士后中南大学 李映辉博士教授长沙大学 唐健雄博士后中南大学 刘焱博士湖南大学 周亮博士中南大学 张慧硕士长沙大学 王洁硕士湖南第一师范学院 周慧硕士长沙大学 许杰兰硕士北京大学

漳州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漳州市人民政府关于颁发《漳州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暂行)》的通知 来源:漳政[1997]综118号作者:漳州市人民政府日期:97-01-21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建设用地分类 第三章建筑容量控制指标 第四章建筑间距控制 第五章建筑退让 第六章建筑物的高度控制 第七章建筑绿地控制 第八章附则 芗城、龙文区人民政府,市直各部、委、办、局: 《漳州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暂行)》已经市政府同意,现予以颁布,请遵照执行。 漳州市人民政府 一九九七年一月二十一日漳州市城乡规划局关于请求批准实施“漳州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暂行)”的报告 漳州市人民政府: 漳州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暂行)由市领导批准试行,经我局近一年半来的实践,结合各有关规范、规定和我市实际情况进行了认真的修改。修改后的“漳州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暂行)”共八章三十四条。 特请市人民政府批准颁布实施。 漳州市城乡规划局 一九九七年元月十五日附: 漳州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暂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漳州市城市规划管理,确保《城市规划法》的贯彻实施,根据《福建省实施<规划法>办法》、《漳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及其它有关文件,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漳州市城市规划区范围内各项建设工程。本市规划区范围内临时建设,村镇建设和私有房屋修建按其它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条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和城市设计应符合本规定。建设用地面积超过1万平方米的,须编制修建性详细规划或城市设计,并以经批准的修建性详细规划和城市设计做为各项建设工程的依据。 第二章建设用地分类 第四条本市建设用地,按其主要用途和功能分区的基本原则,参照《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分类为下: (一)居住用地(R); (二)公共设施用地(C); (三)工业用地(M); (四)仓储用地(W); (五)市政公共设施用地(U); (六)绿地(G);

湛江市(市辖区)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和居住用地面积3年数据分析报告2019版

湛江市(市辖区)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和居住用地面积3年数据分析报告2019版

序言 湛江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和居住用地面积数据分析报告对湛江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和居住用地面积做出全面梳理,从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城市居住用地面积等重要指标切入,并对现状及发展态势做出总结,以期帮助需求者找准潜在机会,为投资决策保驾护航。 湛江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和居住用地面积数据分析报告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司天津旷维所有,其他方引用我方报告均需注明出处。 本报告借助客观的理论数据为基础,数据来源于权威机构如中国国家统计局等,力求准确、客观、严谨,透过数据分析,从而帮助需求者加深对湛江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和居住用地面积的理解,洞悉湛江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和居住用地面积发展趋势,为制胜战役的关键决策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目录 第一节湛江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和居住用地面积现状 (1) 第二节湛江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指标分析(均指市辖区) (3) 一、湛江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现状统计 (3) 二、全国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现状统计 (3) 三、湛江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占全国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比重统计 (3) 四、湛江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2016-2018)统计分析 (4) 五、湛江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2017-2018)变动分析 (4) 六、全国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2016-2018)统计分析 (5) 七、全国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2017-2018)变动分析 (5) 八、湛江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同全国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6 第三节湛江市城市居住用地面积指标分析(均指市辖区) (7) 一、湛江市城市居住用地面积现状统计 (7) 二、全国城市居住用地面积现状统计分析 (7) 三、湛江市城市居住用地面积占全国城市居住用地面积比重统计分析 (7) 四、湛江市城市居住用地面积(2016-2018)统计分析 (8) 五、湛江市城市居住用地面积(2017-2018)变动分析 (8) 六、全国城市居住用地面积(2016-2018)统计分析 (9)

漳州市区道路交通规划(发布)1.doc

漳州市区道路交通规划(发布)1 漳州市区道路交通规划 (目录) 第一章概述(2) 1.2 规划依据与研究范围(2) 1.2.1规划依据(2) 1.2.2研究范围(3) 1.3 规划指导思想(3) 1.4 规划基本方法与技术路线(3) 第二章漳州市交通区位分析(3) 2.1 漳州市用地布局与交通需求(3) 2.2 漳州市域范围内交通需求分析(5) 2.3 漳州市在厦泉漳城市联盟中的地位及交通区位分析(5) 2.4 漳州市在“双核”结构中的交通功能定位(6) 第三章漳州市道路网规划(8) 3.1 现状交通问题剖析(8)

3.7 公共停车场、交通集散广场规划(8) 3.7.1 公共停车场规划(8) ①静态交通发展规划(8) ②停车场建设实施方案(9) 3.7.2 城市广场规划(9) 3.8、对外交通规划(9) 3.9 道路网建设的排序(10) 3.9.4漳州市中期规划建设道路(10) 3.9.5 漳州市远期规划建设道路(10) 第四章道路网规划方案评价(11) 4.1 道路网规划方案指标评价(11) 4.2 道路网规划方案布局评价(11) 漳州市区道路交通规划 (摘要) 第一章概述 1.1 概述 漳州市位于福建省南部,东邻厦门,北接泉州,西连龙岩,南与广东交界,与台湾隔海相望,是闽南厦、漳、泉“金三角”

地区的中心城市之一。 漳州市区位于九龙江西溪和北溪之间的漳州平原,地势从西北向东南倾斜。由于土地肥沃,农业发达,盛产稻谷、甘蔗、水果和其他经济作物。 漳州是福建省的直辖市,下辖二区一市八县,即芗城区、龙文区、龙海市、漳浦县、云宵县、诏安县、东山县、南靖县、平和县、长泰县和华安县,土地面积12608平方公里。据2001年统计,全市人口约为451万。 自改革开放以来,漳州市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26%,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初步形成了有利于外向型经济发展的体制和运行机制。2001年漳州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523.9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11555元。 处于闽三角经济走廊之间、三条区域运输通道(G319、G324和GZ10)节点位置、接受沿海三大经济区辐射的漳州市,受益于优越的区位条件和交通通道巨大的集散作用发展迅速;另一方面,城市空间结构和区域功能定位的进一步提升又受到交通运行环境的严重制约,处于服务层次的交通运输已经成为区域经济和城市发展的“瓶颈”。 漳州市现有道路网并未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内部路网结构不合理,路网密度低,联系东西的主干道较少,主次干路比例不协调,断头路较多。而且缺乏合理的通道去引导过境交通,导致道路功能划分复杂,客货混行,造成不同性质的交通流在空间上分布的混乱。

湛江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正式版2017年

. 1 总则 1.1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和《广东省城乡规划条例》,提高湛江市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实现城市规划编制和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合理、有效地利用城市土地和空间,特制定《湛江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以下简称技术规定)。 1.2 本技术规定依据国家和广东省城乡规划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和标准,参考国内先进城市的同类技术规定,结合湛江城市规划发展要求和建设实际情况制定。 1.3 本技术规定尚未涵盖到的有关城市规划管理内容,应按国家和广东省现行的相关规范和标准执行。 1.4 为提高湛江市城市生态环境建设水平,在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中应贯彻落实住建部颁布的《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行)》的要求。 1.5 本技术规定作为湛江市城市规划编制和管理的技术依据,湛江市城市规划区内的各项建设活动及城市规划、设计和管理工作均应按本技术规定的相关要求执行。城市规划区内村民住宅(民房)的规划建设要求另行规定。 1.6 本技术规定在施行过程中如需增补或修订的,应按相关的法定程序进行。

2 建设用地与开发强度 2.1 建设用地分类 2.1.1 建设用地分类和代码按《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1)的规定执行。在规划图纸中同一地类的大、中、小类代码不能同时出现使用。 2.1.2 规划选址和规划条件确定用地性质应以用地分类中类或小类进行划分,并标注类别代码。 2.1.3 建设用地按土地使用的主要性质进行分类,多种性质用地以其地面使用的主导设施性质进行分类。规划多种性质混合使用地块,其用地类别代码为各类土地用途代码并列,之间以符号“/”分隔。 2.2 建设用地管理 2.2.1 应统筹安排各类建设项目和建设用地,完善功能布局,保护景观和生态资源、改善人居环境。新建项目用地应以规划道路为界限,按城市规划单元成片实施。 2.2.2建设用地规划许可应按经批准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建设用地兼容性确定建设用地使用性质。控制性详细规划对建设用地兼容性作出规定的,按控制性详细规划执行。控制性详细规划未对建设用地兼容性作出规定的,在不违反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的前提下,建设用地兼容性按表2.2.2规定执行。确需改变建设用地使用性质,且超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建设用地兼容性范围的,应先行依法修改控制性详细规划。 2.2.3建设用地范围内存在多种规划用地性质,且规划要求单独占地的,应按控制性详细规划来划定土地使用性质分类,并在《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中明确各类用地面积;不需要单独占地的,应在规划条件中明确各类设施的建筑面积及位置。

漳州市中心城区总体规划

漳州市中心城区总体规划(调整)2000-2020 远景用地规划图 一、城市规划年限:近期(至2005年),中期(至2010 年),远期(至2020年)。 二、城市性质:工贸港口城市,花果之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闽东南中心城市之一,区域性交通枢纽。 三、规划目标:漳州城市发展要面向台湾和海外,面向21 世纪国内国际社会经济发展的大舞台,在城市现有发展基础上,经过约20 余年的建设,逐步成为闽南地区经济繁荣、交通便利、文化发达的现代化大城市。 四、城市规划区范围:东起江东桥,沿九龙江北溪西岸向北至山后,沿漳州浦南公路向西经金峰工业区北部边界与国道319 相交后向南沿九龙江西溪经沧溪、三道亭、跨过圆山至前板,向东经高堂至莲花、向南经林下至田中央,沿水磨里、大帽山、鹿跳湖交国道324 线,向东经林前、浦尾、马岭、新社农场、西坑、洪塘、西圆交漳码公路、沿漳码公路至漳汕高速公路,跨江后沿九龙江北岸向东至江东桥,总面积250 平方公里。 五、城市规模:漳州市近期(2005 年)人均城市用地指标采用90M2,中期(2010 年)人均城市用地指标为95.5 M2,远期(2020 年)人均城市用地指标为96.7 M2 ,根据漳州市人口规模预测,漳州市2005 年为36 万人;2010 年为40万人,2020年为60 万人,则漳州市城市建设用地规模为:2005年:32.4 平方公里;2010年:38.3 平方公里;2020年:58 平方公里。 六、城市发展方向:根据漳州城市发展战略和用地的可选择性,确定城市规划用地主要是向东发展,使城市重心东移,利用九龙江两岸的交通走廊,连接各开发区,形成整体发展的大格局。同时,为完善城市功能布局,城市还需向东北、向西和向桥南拓展,并对向北发展留有余地。 七、城市布局:现状城市结构是以胜利路、迎宾路组成的东西向干道及324 国道,分别联结城市东部的蓝田工业区和西部的金峰工业区,北部的朝阳镇和龙文开发区及南部的桥南新区。今后随着城市中心区的战略东移,沿马灶路向东发展将形成新的以城市中心为主的城市新社区,构成七个相对完整的功能组团。彼此之间通过

《漳州市中心城区公共服务设施专项规划(2030)》主

《漳州市中心城区公共服务设施专项规划()》主要内容 一、规划范围 规划范围与《漳州市城市总体规划()》中确定的漳州市中心城区规划建设用地范围相一致,包括芗城区、龙文区、圆山新城、台商投资区四个片区,规划范围约平方公里。 二、规划期限 规划期限为~年。其中,近期:~年;远期:~年。 三、规划对象及主要思路 规划以《漳州市城市总体规划()》为指导,按照《福建省关于加强城镇公共配套服务设施建设规划意见》文件精神及国家相关规范,通过对漳州中心城区未来发展趋势的预测,根据漳州总规相关要求,规划按“分类、分级、分区”的内容与思路进行编制。“分类”是将公共服务设施按教育、医疗、体育、文化及社会福利设施分为五大类别;“分级”是根据《导则》要求,以居住人口为导向,将按市(区)-街道—社区三级配置;“分区”是以总规为依据,将中心城区划分为芗城区、龙文区、圆山新城及台商投资区四大片区进行分类控制引导。 四、总体目标 提升城市服务水平,建设高效能的城市管理与社会化服务体系,促进形成与漳州市建设“田园都市、生态之城”的发展目标相适应的中心明确、层次清晰、超前均衡的公共设施体系,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公共服务需求。 五、规划原则 、合理布局原则:合理规划配置五类公共服务设施,使之与居住区人口规模相适应,通过空间布局满足人们对各类设施的使用需求。 、适度超前原则:科学预测城市和各类设施未来发展趋势,在严格按照相关规范执行的同时,又要考虑实际需求与可能,适度超前。 、区别规划原则:规划坚持新区带动策略,区别看待老城区与新区设施建设。老城区以设施整合、置换为主,满足居民基本需求。新区坚持高标准建设,以公共设施建设引导新区发展。 、整体规划原则:各类设施布局规划以服务漳州市中心城区为主,兼顾周边城乡结合地区,部分地段打破行政区界线,整体规划。同时各类设施之间强调共建共享。 、分期实施原则:本次规划按照片区开发时序,分近、远期分期实施。 六、分项规划 (一)教育设施 一、规划目标 近期重点解决人口急剧增长带来的学位紧张、超负荷招生问题,以及旧城改造和新区开发建设中的新增学位需求,结合中职园区的建设,通过合理置换教育资源,缓解漳州老城区学位问题。 远期合理分配优质教育资源,通过统筹中心城区教育设施布局,为教育资源预留一定的空间用地,建立从学前教育至初高等教育完善的现代教育体系。 二、规划指标 、千人指标 通过对漳州中心城区就学情况及相关政策的综合分析,本次规划将以《福建省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导则》为依据,针对漳州中心城区实际情况确定千人指标为:初等教育(小学):座千人;中等教育(初中):座千人;中等教育(高中、中职):座千人。 、生均用地指标 针对城市开发时序的不同,划分为老城区及城市新区,规划以《福建省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导则》为依据,合理确定不同区域的生均用地指标。 中小学生均用地指标如下: 小学生均用地为-平方米人,其中老城区学校生均用地不低于平方米人,新区学校生均用地不低于平方米人。 初中生均用地为-平方米人,其中老城区学校中学生均用地不低于平方米人,新区学校中学生均用地不低于平方米人。 高中生均用地为-平方米人,其中老城区学校中学生均用地不低于平方米人;新区学校中学生均用地不低于平方米

漳州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漳州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双击自动滚屏发布者:法规科发布时间:2004-9-11 阅读:2656次 漳州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漳州市城市规划管理,确保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的贯彻实施,根据《福建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规划法〉办法》、《漳州城市总体规划(调整)》及其它有关文件,结合本市实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漳州市城市规划区范围内各项建设工程。 第三条 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和城市设计应符合本规定。建筑工程项目用地面积超过2万平方米的,须编制修建性详细规划。用地面积在2万平方米(含2万平方米)以下的项目,需编制《建设用地总平面规划》,《管线综合总平面规划》和《竖向规划》。各项建设工程的建设,应按已批准的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执行。建设用地总平面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文件编制要求见表(一)。 第四条在漳州市规划区内,各类专业性用地建设项目应符合已颁发的其专业技术规范及本规定的要求。 第二章建设用地分类和适建范围 第五条本市建设用地,按其主要用途和功能分区的基本原则,参照《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137-90)分类如下: (一)居住用地(R); (二)公共设施用地(C); (三)工业用地(M); (四)仓储用地(W); (五)对外交通用地(T); (六)道路广场用地(S); (七)市政公用设施用地(U); (八)绿地(G); (九)特殊用地(D); (十)水域或其它用地(E)。 表(一) 建设用地总平面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文件编制要求(试行)

序号图纸图纸内容图纸 比例 1 规划说明书 说明工程的规划设计依据;用地现状的条件分析;规划原则和总体构思;用地布局;空间组织和景观特色要求;道路和绿地、消防、环保系统规划;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一般包括:总用地面积、净用地面积、总建筑面积、分项建筑面积、占地面积、平均层数、各类建筑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地面积(居住区、小区、组团公共绿地面积单列)、绿地率、停车面积、停车位(标准当量)、停车率(地面、地下分开)、人防地下室的面积、居住的总户数、总人口、配套设施明细表。 2 建设用地 位置图标明工程项目位于城市中的位置以及和周围地区的关系。1: 2000 3 建设用地 现状图 标明自然地形地貌、道路、绿化、工程管线及各类用地内建筑的范围、性质、层数、质量等,并标明用地红线图、道路红线、河道蓝线、绿地绿线、城市紫线及其他市政设施控制线。 1: 500 4 规划 总平面图 标明用地边界折点坐标;标明规划建筑、绿地、道路广场、停车场、河湖水面的位置和范围,确定主要出入口方向;相邻道路红线、道路名称和宽度;道路中心线与建筑红线距离;建筑物后退红线距离;与周边现状建筑物、规划建筑的相对关系和建筑间距;周边现状建筑、规划建筑的层数、性质及高度;拆迁范围和应拆除的建筑;道路中心线交点标高、地下室范围、地下室坡道出入口等,以及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公用市政配套设施和消防设计,如:小学、幼儿园、公共停车场、公厕、居委会、垃圾收集点、二级生化设施或化粪池、煤气站、变配电间(所)、消防水池等等的位置。 1: 500 5 重要地段的 空间分析、 城市设计 分析图 沿街单体建筑标准层平面图、单体建筑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建筑总高度)、彩色效果图、表达设计意图,反映空间环境,视线分析,景观效果。 1: 2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