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幼儿园类岗位《专业科目》考试大纲

小学幼儿园类岗位《专业科目》考试大纲
小学幼儿园类岗位《专业科目》考试大纲

小学幼儿园类岗位《专业科目》考试大纲

一、考核的主要范围和基本要求

(一)主要范围:幼儿教育段的保教知识与能力主要考查学前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学前儿童身心发展与教育、幼儿园一日常规活动、幼儿园环境创设、幼儿园游戏活动与指导、幼儿园课程、幼儿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等方面的内容。

(二)基本要求:重点考查应试人员对学前教育基础知识与基本原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以及对幼儿园教育教学的了解情况,突出考核内容对应试者的实践性、灵活性和适应性要求,以促进陕西省幼儿教师队伍专业素养的提升和专业化发展。

二、考核的基本内容

(一)学前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

1.考核知识点

学前教育基本概念:广义的学前教育,狭义的学前教育;

学前教育的基本要素:学前儿童,教师,教育内容,教育环境;

学前教育的特点:非义务性,启蒙性,直接经验性,保教结合;

学前教育的任务:0-3岁早教机构的任务,幼儿园的保教任务;

学前教育的原则:学前教育的一般原则与学前教育的特殊原则;

我国学前教育的有关法规和条例:教育法体系中的基本法规,《幼儿园管理条例》,《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办法》,《国务院关于改革和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

学习学前教育学的意义与方法:学习学前教育学的意义,学习学前教育学

的方法。

2.考核要求

(1)识记与理解

广义的和狭义的学前教育基本概念;学前教育的基本要素(学前儿童、教

师、教育内容、教育环境);学前教育基本要素之间的关系;学前教育的特点(非义务性、启蒙性、直接经验性和保教结合)及其含义;幼儿园的保教任务(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为幼儿家长工作、学习提供便利条件,为提高基础教育质量打好基础);《幼儿园管理条例》的宗旨,并了解该条例的主要内容;《幼儿园工作规程》的含义,并了解该规程的主要内容;《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的知识观和儿童观,了解该纲要的主要结构与主要内容;学前教育的一般原则与特殊原则;《国务院关于改革和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的基本精神。

(2)分析与应用

能够结合幼儿园的教育实践说明学前教育的一般原则与特殊原则在学前教育过程中的应用;能够举例说明我国有关学前教育的法规条例在幼儿园教育实践中的应用;能够结合幼儿园的教育实践说明学习学前教育学的意义和方法。

(二)学前儿童发展与教育

1.考核知识点

学习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价值与意义;研究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方法及应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有关基本概念;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趋势;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稳定性与可变性;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理论主要流派的基本观点及其在儿童发展过程中的应用;学前儿童认知发展的主要特点及其在教育活动中的应用;学前儿童情绪、情感发展的主要特点及其在教育活动中的应用;学前儿童个性、社会性发展的主要特点及其在教育活动中的应用;各年龄段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与教育;学前儿童身体发育、动作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及其在教育活动中的应用;学前儿童身心发展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或障碍及其矫正。

2.考核要求

(1)识记与理解

学习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价值与意义;观察法、谈话法、作品分析法、实验法、测验法的基本概念与特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

有关基本概念;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趋势;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稳定性与可变性;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理论主要流派的基本观点;学前儿童认知发展的主要特点;学前儿童情绪、情感发展的主要特点;各年龄段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学前儿童个性、社会性发展的主要特点;各年龄段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与教育;学前儿童身体发育、动作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

(2)分析与应用

初步掌握观察法、谈话法、作品分析法、实验法、测验法在儿童教育实践中的应用;能够运用儿童心理发展主要流派的理论解释儿童教育过程中的一些问题;能够依据学前儿童认知发展的主要特点进行教育教学;依据学前儿童情绪情感发展的特点矫正不良情绪、培养积极情感;初步掌握对各年龄段学前儿童进行教育的有效策略;初步掌握对学前儿童身心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常见问题进行矫正的方法。

(三)幼儿园日常生活活动与环境创设

1.考核知识点

幼儿园日常生活活动与环境创设的基本概念与特点,意义与功能,种类与内容;幼儿园日常生活活动的组织与指导;幼儿园环境创设的设计与指导。

2.考核要求

(1)识记与理解

幼儿园日常生活活动与环境创设的基本概念(日常生活活动,外出活动,亲子活动,幼儿园环境);幼儿园日常生活活动与环境创设的内含与特点(幼儿日常生活活动,幼儿自由活动,幼儿园环境);幼儿园日常生活活动与环境创设的意义与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自由活动节日活动,外出活动,亲子活动,幼儿园环境);幼儿园日常生活活动与环境创设的分类、种类和内容构成(一日生活常规的内容,节日活动的分类,外出活动的种类,亲子活动的种类,幼儿园环境的构成);幼儿园日常生活活动与环境创设的组织与指导(一日常规活动,日常生活活动,自由活动,节日活动,春秋游活动,外出参观与实践活动,亲子活动);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原则:目标导向原则,发展适宜性原则,幼儿参与原则,经济性原则。

(2)分析与应用

结合实际分析评价幼儿的日常生活活动;了解组织幼儿自由活动的步骤和方法;能够设计、组织与指导幼儿园节日庆祝活动,并撰写活动方案;能够策划、组织与指导幼儿园各种外出活动,并撰写活动方案;能够策划、组织与指导幼儿园亲子活动,并撰写活动方案;结合实际创设并评价幼儿园室内外环境。

(四)幼儿园游戏活动与指导

1.考核知识点

学前儿童游戏的概念和特征;学前儿童游戏的分类;学前儿童

游戏的功能;学前儿童游戏的条件;学前儿童各类游戏活动的组织与指导。

2.考核要求

(1)识记与理解

学前儿童游戏的基本含义和特征;不同学者关于学前儿童游戏分类的观点;学前儿童游戏的功能和条件。

(2)应用与分析

能够分析创设儿童游戏需要的条件,包括游戏的时间、游戏的环境与材料、儿童的自主参与等;设计与组织各类游戏活动,包括儿童游戏的水平的分析与预设,儿童游戏的观察,儿童游戏的指导等。

(五)幼儿园课程与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实施

1.考核知识点

学前教育课程的内涵、结构形态和价值取向;学前教育课程目标、内容与组织;学前教育课程的实施与评价;典型的学前教育课程方案;幼儿园教学活动的特点、功能与方法;幼儿园教学活动的设计与组织实施。

2.考核要求

(1)识记与理解

学前教育课程的内涵、结构形态和价值取向;学前教育课程目标的制定;学前教育课程内容及基本要求;学前教育课程编制的原

理;学前教育课程的组织;学前教育课程的实施与评价;典型的学前教育课程方案;幼儿园教学活动的内涵、特点、功能与方法;幼儿园的领域活动的含义、特点及其功能,领域活动设计与指导的理论知识(包括领域活动大纲的编制与内容的把握,领域活动的组织与指导要领等);幼儿园的主题活动的含义、特点及其功能;主题活动设计与指导的理论知识(包括主题的选择与开发,主题活动的设计,主题活动环境的创设,主题活动的展开与指导,主题活动的观察反思与调整,开展单元主题活动的注意事项等);幼儿园的区域活动的含义、特点及其功能,区域活动设计与指导的理论知识(包括活动区设置的基本要求,活动区的种类及其设置,活动区材料的投放,区域活动的组织与指导要领,区域活动观察与指导的注意事项等),区域活动与游戏、集中教育活动、主题教育活动的关系。

(2)分析与应用

能够根据需要制定幼儿园课程的学年计划、学期计划、月(周)计划、一日活动计划;能够制定各年龄班的各类具体教学活动计划(包括领域教学活动方案、主题教学活动方案、区域活动方案等);分析、判断与评价幼儿园教学活动实际案例。

一、考核的主要范围和基本要求

(一)主要范围:小学段的教学知识与能力主要考查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课程与教学、小学德育和班级管理、小学生发

展心理和学习心理、心理辅导和教师心理等方面的内容。

(二)基本要求:重点考查应试人员对教育基础等方面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以及对小学教育教学实践的了解情况,突出考核内容对应试者的实践性、灵活性和适应性要求,以促进陕西省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发展。

二、考核的基本内容

(一)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

1.考核知识点

教育的概念;学校教育及其发展;学校教育的功能和作用;教育目的和教育制度;教师职业与教师素养;教师专业发展;教师反思和教学研究。

2.考核要求

(1)识记与理解

教育本质的含义;义务教育的含义;终身教育的含义。

学校教育的特点;学校教育的构成要素;学校教育的基本任务;近代学校教育的特点;现代学校教育的特点。

学校教育的文化功能;学校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

我国当前的教育方针;小学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学校教育制度;学生的权利与义务;学校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教育法律救济的途径。

教师职业的意义;教师的权利与义务;教师角色定位;教师的

情感智力和品质;教师的知识结构;教师的教学能力;教育机智的内涵。

教师专业发展的意义;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

教师反思的含义;教师反思的意义;教师成为研究者的意义。

(2)分析与应用

学校教育制度的改革和发展趋势;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良好师生关系构建的基本策略;教师反思的方法:教学日志、教师学习审计、教育案例、教师叙事、网络教研、教学课例;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观察法、调查研究法、实验研究法、行动研究法;校本教研的基本理念和要素;校本教研的过程;校本教研的主要形式:集体备课、定向研讨、案例教学。

(二)课程与教学

1.考核知识点

课程和课程理论;课程设计与课程实施和评价;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论与实践;教学和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理论与实践;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与教学模式。

2.考核要求

(1)识记与理解

课程的概念;课程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经验主义课程论;学科中心主义课程论;社会改造主义课程论;存在主义课程论;后现代主义课程论。

课程设计的两种模式;课程目标的内涵和特征;课程计划的含义;课程标准的内容;教材和教科书的含义;课程的类型;课程评价的内容和形式;校本课程的含义;校本课程开发的含义。

新课改的基本特征;新课程设计的特征;新课程实施的条件;新课改的发展趋势。

教学和教学理论:教学的概念;学校教学的特点;学校教学的任务;教学过程的特点;教师在教学中的主体性表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性表现;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教学理论的发展;哲学取向的教学理论;行为主义的教学理论;认知教学理论;情感教学理论;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多元智力教学理论;反思性教学理论;有效教学;课堂教学的原则;教学设计的内涵和内容;教学评价的含义。

班级授课制;现场教学;个别指导;小组教学;复式教学。

(2)分析与应用

几种有影响的课程理论流派;校本课程开发的策略;校本课程开发的方案。

教学过程本质的不同学说;运用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分析相关问题;当代教学发展的新取向。

教学目标设计的要求;教学过程设计的要求和原则;教案设计的内容和程序;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小学课堂教学艺术;各种教学技能的意义、类型和原则;我国中小学几种常用的课堂教学模式;

一堂好课的标准;怎样上好一堂课;说课的内容、类型和原则;听课的类型和具体要求;评课的内容。

教学“三维目标”的含义和要求;教学评价的主要理论依据;教学评价的基本原则;教学评价的种类;教学评价方案的编制;教学评价方案的实施;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学评价特点;教学测验的信度、效度、区分度及难度;测验题目的类型;测验成绩的分析与解释。

(三)小学德育与班级管理

1.考核知识点

学生品德和学校德育;学校德育的目标、原则和内容;学校德育的模式和方法;学校班级管理和德育工作。

2.考核要求

(1)识记与理解

学生品德的涵义与构成;学校德育的意义;学校德育的目标;学校德育的原则;学校德育的基本模式;学校德育常用的方法;班级组织在学生成长中的作用;班级管理的任务和内容;班集体建设的原则和方法;班级活动的策划和组织;班级管理中的德育工作。

(2)分析与应用

学校德育应遵循原则的分析;认知性道德发展模式、道德体谅模式、价值澄清模式的案例分析;道德说服法、道德示范法、道德讨论法的具体应用;班集体建设原则的分析;班集体建设方法的具

体应用;班级活动策划和组织的案例分析。

(四)小学生发展心理和学习心理

1.考核知识点

心理的本质;小学生心理发展的含义及特征;认知过程;认知发展观;新皮亚杰主义;维果斯基心理发展理论;埃里克森心理发展理论;关键期;最近发展区。

学习及分类;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学习迁移;创造力;问题解决;学习动机;学习动机理论;学习品质;认知策略;技能;智力技能;动作技能;练习曲线;高原现象;学习过程;试误说;顿悟说;程序教学;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奥苏贝尔的认知—接受理论;人本主义理论;建构主义理论。

2.考核要求

(1)识记与理解

人心理的本质;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及影响因素;人的心理活动与认知过程;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维果斯基心理发展理论;埃里克森心理发展理论。

学习的概念及理解;学习的分类;学习的过程;小学生学习的基本特点;知识的概念及内涵;学习迁移的概念及分类;知识迁移的原理;遗忘规律;创造力的基本特征;问题解决的实质、理论、心理过程及影响因素;技能的含义;知识与技能的关系;智力技能理论的主要观点;动作技能形成的三个阶段和形成的标志;学习动机

如何做好幼儿园与小学衔接工作

如何做好幼儿园与小学衔接工作 在《纲要》理论学习与实施的工程中,幼儿园教育“以人为本”、“终身教育”、“面向科学”的思想越来越明显的体现出来。幼儿教育受到社会更多的重视,特别是幼儿园学前教育尤为受到关注,孩子们即将升入小学,那么他们能适应学校的学习生活吗?如何让他们顺利地升入小学?怎样做好幼小衔接的工作?下面是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探索出的策略和方法。 一、以幼儿为本,设置适合的教育内容和环境 (一)以幼儿为主设置教育主题活动 学龄前幼儿经历了小班、中班和大班的生活,“自我”意识增强,因此在设置教育主题活动中以尊重他们个性出发进行设置,如:“我是大的哥哥姐姐”、“我能行”、“我会做”,让幼儿对“自我”建立信心。如在“今天我是小班长”这个活动中,每天都会有一名幼儿帮助老师点名字、领操、喊口令,这些看似简单的工作,包含了很多教育机遇,每个幼儿都很重视。每当有一名幼儿当了小班长,他会很自豪,其他小朋友会很羡慕,努力地想成为“小班长”。姗姗为了当小班长坚持上幼儿园不迟到;诺诺为了当小班长,原来不敢在小朋友前面喊口令就在自己家里先练习;馨予的动作不协调,为了当好小班长坚持在家里练习早操……就这样幼儿之

间形成了一种互相学习、积极向上的气氛,自信心增强了,为进入小学做了充分的准备。 (二)以幼儿为主进行环境的创设 学龄前幼儿不仅仅“自我”意识增强,他们的观察力、思考力、动手操作能力、表现欲望都有所增强。因此在环境创设中,要充分调动幼儿积极性,在“我要上学了”这一主题创设中,首先让小朋友想象自己的学校是什么样子的?你会在学校里做什么?孩子们的想象很丰富,有的画学校是一个大花园,有的画学校是一个大大的足球场,有的在操场上跳绳、有的在教室里看书,还有的在帮老师扫地……将幼儿的画剪成各种形状,布置在已经设计好的以学校大楼为背景的墙面上,让每个孩子对上学都充满了渴望!让幼儿参与环境的创设,不仅提高了幼儿的表现欲望,增强了自信,同时幼儿在自己创设的环境中受到教育,发挥了环境与教育的交互作用。 二、树立终身教育的思想,为幼儿的一生打下坚实基础 《纲要》指出“基础教育再也不仅仅包括读书、写字、做题…,更加强调做人、做事,重视培养幼儿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如何与人交往,培养幼儿做事能力。”结合《纲要》的理论,我从学龄前幼儿年龄特点出发,改变以往重知识学习轻能力培养的误区,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幼儿园与小学有哪些不同之处

幼儿园与小学有哪些不同之处? 面对将上学的孩子,家长们有些忐忑,已经习惯了幼儿园生活的小朋友,面对全新的环境,能否很好地进入角色?那么,我们来对比幼儿园与小学的不同之处,家长与小朋友共同进行学前准备,陪伴孩子顺利跨入小学校门。 小学和幼儿园活动有很多不同 入学前,孩子的主导活动是游戏,他们在游戏中无拘无束的模仿、学习。入学后,孩子的主导活动由游戏转为学习,他们要在课堂上认真地、系统地学习文化科学知识,完成各科作业,并要认真地遵守学校、班级的各项规章制度。 他们的生活和学习由松散、随意转向严格、认真。这种根本性的变化,可能在入学后的一段时间内会对孩子们的生理、心理造成一定的影响,形成较大的压力。为了减轻这种压力,家长朋友应该培养起孩子学习的兴趣。 幼儿园和小学的学业大不同 不同教学内容不同: 幼儿园的内容是与幼儿生活紧密相关的浅显知识,借助这些浅显知识发展幼儿的各项能力;小学的教育内容是成体系的、以符号为媒介、文本为载体的学科知识,它的抽象水平相对较高,与学生的生活有一段距离,这种学习内容只有当学习者的思维具有一定的抽象、概括能力时才能理解和接受。 教育方法不同: 幼儿教育多采用归纳法,以游戏为主,让孩子在活动中看一些现象、事物来鼓励孩子自已开动脑筋总结规律;而小学教育多采用演绎法,以学习为主,即教学生一些规律性的知识,然后用例题及练习来证明此规律是正确的。 如何让孩子爱上学习? 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就要进入小学的孩子来说更是如此。因为这时孩子的意志力和自我控制能力还没有发展完善,注意能够集中的时间也不长,这时如果对学习没有兴趣,视学习为一件苦事,结果就可想而知了。要使孩子对学习感兴趣,关键在于使用的方法要符合孩子的年龄特征,而不只是简单提要求。

浅谈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

浅谈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 教育家卢梭曾说过这样的话:”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在社会竞争加剧及知识经济时代到来的今天,人们更深刻地认识到幼儿时期各种能力习惯的学习对其后续发展的重要性,导致了人们对学前教育的高度重视,为了迎合家长盼子成才的迫切需求,许多幼儿园开始将小学的学业提前到幼儿时期进行学习,小学时期的日常教学活动占据了幼儿的大部分游戏时间,这种学前教育的小学化倾向违背了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幼儿教育的规律,超出了幼儿所能接受教育的适宜度,不利于幼儿的全面健康成长和幼儿教育的发展。大部分民办幼儿园和相当一部分公办幼儿园中,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日趋严重,且呈加速蔓延之势。这种违背幼儿教育规律,损害儿童身心健康的做法,需要教育部门下大力气加以纠正。 1 “小学化倾向”的弊端 1.1 “小学化倾向”对幼儿的身体发展有害。 幼儿正处于长身体阶段,机体和神经系统都还比较弱。幼儿如果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大脑容易疲劳,会造成神经系统的伤害,并引起心理上变化,如表情呆板等。过早、过多的规范性学习还能导致幼儿近视、驼背、消瘦等身体不良症状产生。 1.2 “小学化倾向”对幼儿的心理发展有害。 过早地对幼儿实施小学教育超越了幼儿心理发展水平。幼儿期的心理发展还不完善,还不具备系统学习的能力,如果此时强迫幼儿象小学生那样学习和做许多功课,他们的智力水平是跟不上的,如果学习过于吃力,幼儿会对学习产生厌倦、畏惧情绪,从而会扼杀幼儿的学习积极性。 1.3 “小学化倾向”对幼儿的全面发展不利。 在幼儿阶段所进行的小学式教育,其实进行的只是单项智育,由于这种做法只重视单项智育或某种技能的发展,忽视了全面性发展的要求,结果,幼儿的非智力因素的发展被削弱了,其它各育的发展要求被忽视了,导致了幼儿身心发展的片面性。 1.4 “小学化倾向”对幼儿的未来学习不利。 由于一些学前班使用的是小学一年级教材,其教学内容和小学一年级是重复的。在幼儿阶段儿童如果学过了小学课本上的知识,他们刚上小学一年级时,不用花多大力气就可以获得好成绩,由于重复教育,使这些儿童养成了不动脑、不思考、生记硬背的不良习惯。当他们升入二年级以后,面对新的学习内容,一下子不能适应,结果学习成绩下降甚至学习跟不上的情况都得以产生。

第十章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第十章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复习题与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阶段是一个人终身发展的奠基阶段,也是形成其各种特点、态度、习惯的关键时期A新生儿. B.婴儿 C.幼儿园 D.学龄 2、幼儿园向小学过渡时期,集体授课时间可在() A.10-15分钟 B.15-20分钟 C.20-25分钟 D.25-30分钟 3、儿童上小学后所面临的主要困难不包括() A.身体适应 B.社会适应 C.生活适应 D.学习适应 4、帮助幼儿掌握基本的()对提高幼儿交往的能力和水平式很有帮助的 A.交际用语 B.文明行为习惯 C.人际交往技巧 D.交往方法 5、幼儿学习适应困难主要表现在() A.智力 B.知识 C.非智力因素 D.注意力 6、掌握正确的握笔姿势和正确的使用方法是从()开始的 A.小班 B.中班 C.大班 D.学龄期 7、帮助幼儿做好入学前的准备,应该以()为出发点 A.提前交给幼儿知识 B.掌握正确的握笔姿势和正确的使用方法 C.提高幼儿的坚持性和自制力 D.提高幼儿的入学适应性 8、()是幼小衔接的重要内容(重点) A.适应小学的新环境 B.培养幼儿对小学生活的适应性 C.培养幼儿对小学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D.帮助幼儿做好入学前的学习准备 9、培养幼儿入学适应性要以()为主要任务 A.幼儿全面素质发展 B.幼儿遵守规则 C.多掌握知识 D.入学准备 10、有的教师一谈到幼小衔接,马上就想到让幼儿认汉字、学拼音、做算术题,而对于体、智、德、美各方面的全面准备重视不够,这忽视了()指导思想。 A.长期性而非突击性B.整体性而非单项性C.多样性D.均衡化 11、在幼小衔接工作中,不应把其仅仅视为两个教育阶段的过渡问题,而应把它置身于终身教育的大背景下去考虑。这体现了幼小衔接工作中()的指导思想。 A.长期性而非突击性B.终身性C.整体性D.突击性 12、幼小衔接的工作重点应该放在()方面。 A.入学的适应性B.幼儿身体素质C.文化课学习D.社会性培养 13、下面不属于幼儿入学后的适应性问题的是()。 A.睡眠不足B.情绪低落C.人际关系不良D.经常感冒 14、下列不属于幼儿教育园小学化倾向的原因是()。 A.家长望子成龙的心态B.幼儿的兴趣C.师资力量薄弱D.办学条件差 15、在幼小衔接过程中,教师要培养幼儿主动与同伴、老师交往,友好相处,这属于( )方面的适应能力。 A.主动性 B.独立性 C.人际交往 D.规则意识 16、在幼儿园阶段,教师提前让幼儿学习小学的教材,如提前学习汉语拼音和书写汉字、提前学习小学的数学知识等,这使得幼小衔接工作中出现( )现象。 A.提前为幼儿进小学打好基础 B.促进幼儿极大地发展 C.小学化倾向严重D.小学教育学前化 17、( )是幼小衔接工作取得成功的保证。 A.提高广大教师的素质B.提高幼儿入学后的适应性

幼儿园幼小衔接工作总结2018

---------------------------------------------------------------范文最新推荐------------------------------------------------------ 幼儿园幼小衔接工作总结2018 在我们忙碌工作中不经意间一学期已经过去,这一学期的幼小衔接工作需要我们及时的去总结去分析,这样下学期的幼小衔接工作才能更好的开展。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幼儿园幼小衔接工作总结2018,欢迎阅读。更多资讯请继续关注教学工作总结栏目! 幼小衔接工作总结2018 本学期各项工作即将结束,在学生即将升入二年级之际,校领导和一年级教师坐在一起,对照本学期初制定的幼小衔接的工作计划,回首所做过的工作,共同总结经验,反思不足,具体总结如下: 一、取得的成绩 1、学生具有了任务意识。 学生学会了记作业,也能够完成家长分配给的一两项家务劳动,如扫地、拿牛奶、分碗筷、倒垃圾等;能够完成老师分配的任务,例如擦黑板、收发作业等。 2、学生建立了时间观念。 做事磨蹭、做作业时间长是很多一年级学生的通病。教师花费了大量的精力,让大部分学生养成了先做完作业再玩的习惯。家长也形成了监督孩子抓紧时间完成任务的意识。 3、学生学会了认识新朋友,与同学和睦相处。 1 / 26

教师教会了孩子主动出击,结识新伙伴,并且能够与同伴和睦共处。 4、学生学会了自己解决与伙伴间的冲突。 老师和家长携手,引导孩子学会与同伴交流的技巧。例如;邀请朋友来家里做客,去别的小朋友家玩,给孩子创造更多和不同年龄的孩子接触的机会。当孩子们之间发生冲突时,老师、家长不充当调解员,鼓励他们自己解决。 5、家长和学生都明白了如何认真对待英语的学习。 小学一年级教育大纲中,英语学习反而大于数学。英语是一种完全不同于我们母语环境的语言,老师、家长给孩子创造了更多的机会,让孩子多接触英语环境,让孩子感觉英语是好学的。比如,每天让家长监督孩子听录音、练口语15分钟,教师每天通过家长签字检查练习情况。 6、学校引导家长认识孩子的进步和发展方向。 开学末召开一年级家长会,传达了两个精神。第一个精神,让家长明白本学期孩子取得的进步。学生口头作文的能力提高了,竞争意识加强了,学业水平提高了,视野开阔了。学生形成了一定的自理能力。第二个精神,假期应该继续努力,巩固教育成果,让孩子顺利过渡到二年级。比如有意注意的水平的高低决定学生成绩的好坏,因而家长根据本学期孩子的特点,协助教师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同时,家长要及时、准确地把握学生当前的发展状况,使得家庭教育更具针对性。 二、不足及努力方向: 1、个别学生良好习惯未形成,教师要做好个案跟踪,因材施教。

大班幼小衔接工作总结 [幼儿园幼小衔接工作总结]

大班幼小衔接工作总结 [幼儿园幼小衔接工作 总结] 幼儿园幼小衔接工作总结对照本学期初制定的结合大班的“幼小衔接”的工作计划,回首所做过的工作,共同总结经验,反思不足,具体总结如下: 1.鼓励家长配合做好“幼小衔接”的准备工作,让家长接受了幼儿园、小学的专题指导,在家长会上进行了关于幼小衔接的专题讲座。4月7日下午小学校长和部门主要领导走进幼儿园,首先从幼儿教师的角度出发去说一些该做的事情,然后结合小学的工作实际作了介绍。让家长全面的了解关于幼小衔接,作为家长应该怎样配合幼儿园,做些什么事情。以家长会形式对幼儿入学前家长和幼儿物质和心理准备,需要家长注意与配合的事项进行辅导讲座,让家长了解幼小衔接工作的重要性。,有效地架起幼儿走向小学的桥梁。 2.在实施计划的过程中,根据班级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有目的、有计划地将教育教学活动渗透在幼儿的日常生活、各学科领域、各活动区域以及幼儿家庭教育当中。本学期我们进行了离园倒计时主题,并在这个主题活动中开展了一系列的关于幼小衔接的课程,如集体教学活动“慌慌张张的莎莎”帮助

幼儿意识到要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在上学前做好准备。如区域活动“我上小学了”,让孩子进行角色游戏,学系红领巾,模拟小学课堂,学习整理书包,在这样的过程中孩子们正在地像一位小学生一样去做各项活动了 3、在“幼小衔接”的准备工作中,我们重点对幼儿进行了规则意识、任务意识、自我服务能力以及合作能力的培养,经过一学期的努力,我们认为:班级大部分幼儿能够较认真的完成老师每次交给的任务,在与同伴的合作中能够用较灵活的方式较好的与同伴进行游戏,遇到困难时能够和同伴们共同商讨解决问题的方法,班级幼儿社会交往能力得到了很好的提高。 5.参观小学,通过参观小学的校园环境、参观小学的自然科学室、走廊文化,在这一系列活动中孩子们了解小学生的基本学习生活,更增添了他们向往上小学的愿望。 这个学期是大班的最后一个学期,孩子读完这个学期马上就要进入小学了一、日常活动中进行幼小衔接的一些习惯的培养,让孩子轻松养成好习惯1、为了让孩子更好地进行小学,更顺利地适应小学生活,我们重点对幼儿进行了规则意识、任务意识、自我服务能力以及合作能力的培养。经过一学年的努力,我们认为现在大部分幼儿能够较认真地完成老师每次交给的任务,在与同伴的合作中能够用较灵活的方式较好的

浅析幼儿园小学化倾向现象

浅析幼儿园小学化倾向现象 摘要:幼儿园小学化倾向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随着大家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已渐渐意识到小学化倾向对幼儿身心发展的恶劣影响。可是幼儿园小学化的倾向并没有得到相应的改善。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小学化随处可见,在教学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上表现最为突出。而幼儿园小学化对幼儿的身心发展和长远发展都带来了恶劣影响,社会、各级学校、家长、教师对于幼儿园小学化倾向都有责任,因此社会、各级学校、家长、教师应该联起手来一起为去小学化献计献策,贡献自己的力量,给孩子一个充满色彩和欢声笑语的童年。 关键词:幼儿园;小学化;倾向 幼儿园小学化的倾向一直存在,并有愈演愈烈的倾向。笔者所在的市铜山区中亚幼儿园这一现象严重,各项活动中均有表现。而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涉及方面很广,从社会风气到各级学校到家长,小学化倾向对幼儿的身心发展带来了恶劣影响,因此笔者从小学化倾向的具体表现、对幼儿的影响、引起的原因几方面剖析了中亚幼儿园的小学化倾向,并提出了解决方法。 一、中亚幼儿园小学化倾向的具体表现 1.教学容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园的教育容是全面的、启蒙的,可以相对的划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五个领域。笔者观察发现中亚幼儿园使用的教材《幼儿园渗透式领域课程》在整体的教学容中所占比例很小,每天的使用量不到半小时。而主要的教学容为认识汉字、书写拼音及数字、念读英语、加减法的运算等,这与幼儿园的教学容是不符合的。 2.教学方式 《纲要》在总则中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形式,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中亚幼儿园的教学方式以整体授课为主,教师将要学习的容全部写在黑板上,然后让幼儿跟随教师一遍又一遍的机械认读,死记硬背。没有玩教具的演示和游戏的加入。当整体认读结束后,教师再让幼儿一个一个单独认读,不认识的就要罚站。拼音数字写得不好的,教师就给擦掉重新写。在活动过程中,幼儿要双手背后做好,不得有小动作,不得讲话,忽视幼儿的主体地位。做不好就集体练习静坐至少5分钟。结果往往会导致一个活动时间过长,小班的活动经常要超过25分钟才能完成。当幼儿离园后,又有繁重的家庭作业:拼音和数字的书写。这种教

幼儿教育学讲义 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

幼儿教育学讲义第九章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 1.学前阶段与小学阶段的不同教育特点 (1)主导活动方面 学前阶段的主导活动是各种各样、丰富多彩的游戏,以幼儿动手操作的多种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幼儿在玩中学,『教师指导方法比较直观、灵活、多样,没有家庭作业及考试制度;小学阶段的主导活动是各种学科文化知识的学习,以上课为主要的教学形式,教学方法相对固定、单一,有一定的家庭作业及必要的考试制度,学习成为一种必须完成的任务。 (2)作息制度及生活管理 学前阶段的生活节奏是宽松的;一日生活中游戏活动时间较多,生活管理不带强制性,没有出勤要求;教师对幼儿在生活上的照顾比较周到和细致;小学阶段的生活节奏快速、紧张,作息制度非常严格,每天上课时间较长,纪律及行为规范带有强制性,教师对儿童在生活上的照料明显减少,生活主要靠儿童自理。 (3)师生关系 学前阶段教师与幼儿个别接触机会多,时间长,涉及面广,关系密切、具体;小学阶段师生接触主要是在课堂上,个别接触少,涉及面较窄。 (4)环境设备的选择与布置 学前阶段教室的环境布置生动活泼,有许多活动区域,在其中有丰富的活动玩具和材料供幼儿动手操作、摆弄,幼儿可以自由选择游戏及进行同伴交往;小学阶段教室的环境布置相对严肃,成套的课桌椅排列固定,教室内没有玩具,学生自由选择活动的余地较少。 (5)社会及成人对儿童的要求和期望 社会及成人对幼儿的要求相对宽松,给幼儿一个快乐的童年已成为全社会基本的共识,幼儿的学习压力小,自由多,没有非完成不可的社会任务;社会及成人对小学生的要求相对严格、具体,家长对小学生具有很高的期望,因此,学习压力大,自由少,要负担一定的社会责任。 2.儿童身心发展的阶段性与连续性规律 儿童的成长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渐进的发展过程,有一定的阶段性,各阶段呈现出不同的发展特点。并且,儿童发展的各个阶段不是截然分开的,是有连续性的。在前、后两个发展阶段之间存在一个兼具两个阶段特点的交叉时期。在这一时期,儿童既保留了上一阶段的某些特征,又拥有下一阶段刚刚出现的某些特点,这一时期在教育学上被称为过渡期。 幼儿园与小学是两个根据儿童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而设立的、具有不同教育任务的教育机构,都比较重视阶段性,而忽视阶段之间的过渡,这是造成幼儿园与小学不衔接的根本原因。具体表现在:一是对过渡阶段儿童的发展特点和需要认识不清,两个机构之间缺乏相互了解和沟通,不能互相配合做好过渡阶段的教育工作;二是对处于过渡阶段的儿童缺乏行之有效

幼儿园与小学的区别

幼儿园与小学的区别 评价不同:幼儿园里老师说所有的孩子都是好孩子;小学的老师会因孩子的学习成绩、表现来评定好孩子。 学习方法不同:幼儿园里是凭学生的兴趣来学他喜欢学的事(如画画、音乐等);小学是系统地、规范地来学习课本。 人际关系不同:幼儿园里是合作的游戏伙伴;小学不是。 还有规则、目标、术语等都不同。因此,在这个过渡阶段,我们要做到如下几方面: 一、社会性适应教育 1、培养幼儿遵守规则的能力。让他懂得不同的场合有不同的规则。 2、知道东西用过后放回原来的地方,要珍惜东西。 3、培养独立性与生活的自理能力。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如系鞋带、穿脱衣服。 4、有困难可请教别人,但不是包办代替。每晚收拾好明天上学要带的东西;早睡早起。 5、遇到麻烦要请求别人帮助,如别人对自己的伤害(高年级的欺负)或对自己不利的东西要及时告诉老师。 6、培养人际交往能力。一个人在任何时候都需要朋友,平时要懂得用礼貌用语。有时招呼方法不对,会惹人讨厌。如用手肘碰同学来代替打招呼,有时同学可能会报告老师说你打他或动他。 7、学会耐心听别人的讲话。不插嘴,说话要举手、征求意见。学会说服别人和申辩,特别是别人误会自己的时候,别冲动! 8、父母与子女的关系最高境界是朋友关系,互相尊重。 9、不可抢别人的东西。 二、培养任务意识和完成任务的能力

1、作业是不可以不完成的。每天的作业必须高质量完成。要一心一意做事情!不可能边玩边做作业,不专心,这样做的作业质量也不好。 2、不可以像幼儿园那样可以迟到、旷课;要意识到上学是不可以迟到的,有责任心,知道上学是自己最重要的事情。 3、学会自己做事情,听不懂听不清要问,不要只听了一半就走了,特别是老师布置作业的时候。每天消化好当天的知识,因为知识是一环扣一环的,不懂要问懂才能吸收新的知识。否则消化不良会引起不想学了。 4、支持幼儿做好值日生,培养他各种能力都棒。 5、让他有时间观念!做好一件事情后才可做第二件,在要求的时间内把事情做好,在什么时间内做什么事情要清楚。 6、学会计划安排做事的程序。先做什么,后做什么,语文做多久,数学做多久。。。。。。 三、入学前的数学教育(10以内数的关系搞清) 1、应用题最关键的要思考问题!关注关键词!条件是多还是少问什么学会理解题目。 2、几个关系要搞清楚! 等量关系一个西瓜分开4块,与4块西瓜合起来是一样的;守恒关系000000 按顺序排列的0的数量和不规则排列的0的数量;互逆关系4+2=6、6—4=2 ;等量关系与相对关系3 4 5 你问4是大还是小大小是相对的,要问与谁比与3比它大,与5比它小;互相关系5拆分为3和2,如果3变为4那相对应的2也就变为1了;传递关系A》B》C,那A》C;包含关系如一个整体里面有男有女;函数关系1个圆划分为若干块,份数越多,每份就越小。这些关系要背到滚瓜烂熟,不要水过鸭背。 四、入学前的读写教育 1、表达语言的能力(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话说得多问得多表明他的思维能力越高越快。千万别变成不会表达的学生,就是说口头语言差。要培养他说的积极性,让幼儿听新闻广播,学会听的习惯。 2、培养他阅读的能力、喜欢看书、选书的习惯。要学会看书一页一页地看,不可挑选好看的看,因为它每一页都有连贯性的。要教会他横写的字是从左读到右;如果是竖着的字是从右到左,而且是从上到下读。 3、学好普通话,别受地方音的干扰。

幼儿园大班幼小衔接工作计划三篇

幼儿园大班幼小衔接工作计划三篇 一、幼儿入学的心理准备 首先,注意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心理氛围,融洽的师生关系,宽松,愉快的学习气氛,让幼儿感到在一个文明,安全,和谐,愉快充满爱与尊重的良好精神环境中生活,这对幼儿的发展将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其次,注意改变活动室的布局,将集中围坐式的环境改变为分隔式区域型环境,让幼儿在幼儿园里感受到小学班级式教学环境,促进幼儿身心的发展。组织幼儿到小学去参观小学生升旗仪式,早操活动、课间活动,把他们带进小学生的课堂,参观小学生的学习,课间活动等,从而激发他们上学的欲望。回园后我们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进行指导。 再次,进入小学后,儿童的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将发生新的变化。幼儿由事事依赖父母逐渐过渡到事事独立完成,因此,培养大班幼儿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十分重要。 最后,加强纪律教育。幼儿入学前应具备的心理准备方面要有强烈的求知需要,能控制冲动,上课不做小动作,坚持完成规定的任务。 二、幼儿入学的知识准备。 重点做好三个衔接。 1、注意水平的衔接。 幼儿阶段的注意主要是无意注意,小学生上课时需要的是有意注意,即有意识地控制自己把注意指向教师。针对这一变化,教师应重视培养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提高幼儿的注意水平。教师要慢慢减少教学活动的游戏成分,逐渐把幼儿的无意注意发展为有意注意。可通过教师的要求,活动的规则,幼儿间的竞争来实现。 2、思维能力的衔接。 学习活动说到底是一种思维活动,学习成绩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的是学生思维能力的高低。为幼儿入学作准备,其中很重要的方面是思维能力的准备,即学习活动中不仅有感知、记忆的过程,更要有归纳、概括、推理活动的参与。从“拉动幼儿发展”的角度出发,精心策划教学活动,因为大班幼儿思维异常活跃,好奇心强,教学的内容要有适度的挑战性。 3、知识点的衔接。

浅谈幼儿园如何防止“小学化”

浅谈幼儿园如何防止“小学化” 幼儿教育”小学化”是指幼儿园将小学办学理念、管理模式、课程资源、教育规范、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等渗透或运用于幼儿教育实践中,使之常规化、教学化、状态化,进而普遍化、趋势化的教育现象。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方面实际上是应试教育前移的表现,熟不知超前灌输幼儿无法理解的知识相当于拔苗助长,会让幼儿从小对学习产生厌恶情绪,形成不良的学习方法。另一方面是迎合家长和社会的需求,例如家长望子成龙,以为儿童智力早开发早得利。一些幼儿园为多收幼儿、多赚钱,一味迎合家长望子成龙的心理,不顾幼儿接受能力,向幼儿提出过高的学习要求,不断制造认识多少汉字、背诵多少篇唐诗宋词、记住多少英语单词、会算多少道题的教学神话,并以此作为“办园成绩”向社会炫耀,以提高自己的吸引力和竞争力。有的优质小学借助学科知识考试和智力测验的名目筛选学生,导致不少幼儿园投其所好,客观上助长了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目前幼儿园教材与幼儿实际脱节比较严重,教材杂乱,标准不一,偏多偏难,导致幼儿园教育小学化。这是幼儿园小学化的社会根源。改变这种现状必须需要各方面凝聚共识,形成合力,综合治理,手段上堵疏结合,方式上标本兼治,目标上远近兼顾。 一、通过广泛宣传小学化倾向的危害,家园达成共识 要想杜绝小学化倾向这种现象,必须发挥我们专业教育机构的权威性,带领家长走出教育的误区。第一,充分发挥家长学校的作用,

通过一系列专业教育知识的学习,并辅之以一些实例,让家长看到急功近利的拔苗助长方式并不利于幼儿的长远发展。在教育孩子时,应保持一颗平和的心态,着眼于幼儿的长远发展,同时给予家长一些具体的科学育儿方法的指导。让他们在教育孩子的观点上做到与幼儿园一致,只有这样,家庭与幼儿园的教育也就做到了真正意义上的同步。第二,多举行一些诸如家长开放日或其他形式的开放活动,吸引家长参加,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家长真切地感受到幼儿在情感、态度、能力多方面的逐步提高,更坚信幼儿园在教育孩子方面的权威性,从而能更主动的配合幼儿园以正确的教育观对孩子实施教育。第三:我们会不定期的针对一些家长感兴趣的热门话题,教育难点问题,展开家长论坛、教师论坛等活动,通过大家各抒己见,沟通观点,能更好的达成教育的共识,同时也促使家长更加关注科学的教育观,理智地看待学前幼儿教育,并主动向幼儿园靠拢。 二、完善幼儿园规章制度,杜绝小学化倾向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要想严控小学化倾向这一现象,必须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以制度来约束园所行为。例如不准使用小学教材和其他不规范的书进行教学活动;不准教学拼音、汉字书写、笔算、珠心算小学教学内容;不准给幼儿布置家族作业;不准进行任何形式的知识性测验和考试;不准举办各种形式的小学预科班;不准在正常的幼儿日常活动时间内举办收费性质的兴趣特长班,违反规定与绩效工资挂钩等等。有了完善的相关制度,这一现象会减弱甚至消失。

论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有效措施

论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有效措施 独创性声明 本人对本文有以下声明: 1.本人所呈交的论文是在指导教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

果,已按相关要求及时提交论文稿件,最终形成本文; 2.在撰写过程中主动与导师保持密切联系,及时接受导师的指导; 3.本文符合相关格式要求,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的地方外,论文中单篇引用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不超过800字; 4.本人本文成稿过程中不存在他人代写、抄袭或和他人论文雷同的现象。 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年月 目录 目录 (1) 摘要 (4) 引言 (4) 一、幼小衔接的内涵 (5) 1、幼小衔接概念 (5) 2、幼小衔接的意义 (5) 二、幼儿园与小学衔接存在问题 (6)

1、忽视幼儿的年龄特点,幼儿园小学化 (6) 2、忽视儿童的内在联系,追求表面工作 (7) 三、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有效措施 (8) 1、重视培养幼儿良好学习习惯 (9) 2、幼儿园集体活动时间适当延长 (9) 四、幼儿园与小学衔接注意问题 (10) 五、结语 (11) 六、参考文献: (11)

摘要 字面意义来理解就是幼儿园与小学教育衔接,也是幼儿在其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一个重大的转折期,如果处理得不好,就会对幼儿日后的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其核心是这年龄段幼儿的怎样有效的从思维方式、学习习惯、社会技能等方面适应小学生活,顺利实现幼小衔接。本文论述了从幼儿园到小学阶段中,种种衔接的缺陷或者不足,导致儿童们出现的各种问题,包括新步入小学后出现学习环境、学习习惯、教学模式的变化、儿童厌学情绪等此类情况。针对以上情况分析总结归纳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教育要从娃娃抓起,这是大家普遍的认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点的同时,希望幼儿园、家长、小学、和国家教育部门都对这个问题重视起来,同时有效教育衔接的工作对于社会和国家的发展重大的意义。 关键字:幼小衔接幼儿园小学幼小衔接的意义 引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在社会的普遍认识中,现代社会的竞争愈演愈恶劣,家长们都深刻的人认识到了对儿童教育方面的重要意义,所以,绝大部分的家长的共同观点是:决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样的观点没错,因此很多孩子们从幼儿园便开始了各种各样的补习班、兴趣班等,所以占用了孩子大量的游戏时间。国内大部分的幼儿园教育也过早的教授幼儿们小学课程,这样就导致了幼儿园小雪花的趋势倾向,这样不仅会影响到幼儿教育的环境模式的自然的发展,同样也严重违背了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客观性。幼儿园是启蒙教育的机构,这样过早的进行这样模式的教育,会对幼儿的成长产生不可控的问题。所以,在提倡素质教育和终身教育的今天,幼儿园教育模式和小学的教育衔接问题上引起了国内外的普遍关注。怎么样帮助在这个过渡期的儿童,已成为当前教育机构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但是,影响到幼儿衔接方面有着多种多样的因素,例如:国家教育部制定的政策和制度、学校的规范性管理、家庭教育方面等等因素,这些问题都会逐步的影响到从幼儿园升学到小学阶段的儿童们,所以要切实实际的针对此问题进行采取科学性制度和措施。由于我国的发展历程和文化背景的影响,针对现在幼小衔接的问题

小学与幼儿园四个“不一样”

小学与幼儿园四个“不一样” 从幼儿园进入小学,学习环境和内容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对孩子和家长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所以,做好“幼小衔接”,首先要从了解幼儿园和小学的四个“不一样”开始。这四个不同包括:作息时间长短相异、课程设置不同、师生关系不同及家长的期待心不同。 幼儿园有大量的时间在午睡,游戏活动比较多;老师始终跟着孩子转,有时候将孩子搂在怀里,有时候亲亲脸颊,孩子们的行为也比较随意;而家长们这时候关注的也是以孩子的生活方面为主。但一旦进入小学,每天有3~4小时的集体教学时间,教学方式也不再以游戏活动为主,很多问题需要孩子自己解决,家长们对孩子的期望也以学习为主。 正确了解这些变化,家长才能正确理解与处理孩子短期内存在的幼小衔接问题。 不足三成孩子能独立完成作业 最近,我们在100个学生家长中做了一个调查,发现一年级家长认为最重要的事有五件:作业、作息时间、自理能力、专注度和交际能力。事实上,家长认为最重要的这五件事,和幼儿园与小学的四个“不一样”有着密切的联系。这种联系能给家长怎样的启发呢? 其实,在这些“不一样”的背后,是孩子成长导向和成长要求的变化,就我个人来看,幼儿园的孩子更多的是家庭里的成员,到了小学阶段,就开始迈向社会人了。 与家长认为最重要的这五件事相对应,一年级老师一般会给家长这些建议:首先是培养孩子独立完成作业,一般能完全独立作业的孩子占班级的25%,这个完全独立是指,回到家后打开作业本,家长哪怕不在也不要紧;有20%的孩子需要家长花很长时间陪同,很多家长已经在孩子面前败下阵来,认为孩子不听自己的话,求老师命令自己的孩子好好写作业。 其次是专心。有10%~15%的孩子安静坐在座位上的时间不到20分钟,所以从今天开始,家长可以看看自己的孩子可以安静地坐多久,看书也好,画画也好,能超过20分钟吗?然后再慢慢提高到25分钟、35分钟,直到40分钟,必须要能静下心来。 孩子的习惯问题,关系他之后做作业的态度、做事情的专心,还有与人的相处,这些习惯可能会一直影响后面12年的学习,所以家长一定要重视,有的孩子可能一两个月就能养成习惯,但有的孩子需要一年甚至更长时间。 慎重对待:孩子的“提前读写” “就近入学”是最宝贵的东西 “就近入学”可以争取到的最珍贵的东西,就是时间,孩子学习的时间、玩的时间、见识世界的时间、锻炼身体的时间、跟家长亲密交流的时间、睡眠的时

如何做好幼小衔接工作

如何做好幼小衔接工作 如何让幼儿愉快地进入小学, 是孩子生活和学习的一个重要转折,我认为在大班做好幼小衔接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幼小衔接做得不好或不正视它,就很难让幼儿顺利地渡过幼小接轨的“困难期”。从幼儿园到进入小学,在年龄上只差几个月,但在休息时间、学习内容、教育方式、日常生活等方面都形成了比较大的差别,也就是说他们进入了一个转折。所以替孩子做好入学前的准备,为他们进入小学新的集体生活和学习生活创造条件,在陶行知《如何使幼稚教育普及》指出:“小学教育是建国之根本,幼稚教育尤为根本之根本。因此,做好“幼小”衔接,我们老师和家长应该非常重视的工作,关于入学前的准备,我认为应从以下方面重点培养。 一、培养幼儿自觉遵守常规,形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 小学的纪律比幼儿园严格,要初步使孩子了解在学校里要遵守哪些纪律,并要告诉孩子遵守纪律的道理,让孩子懂得应该接受纪律的约束,并能自觉地遵守纪律。还要教育在学校里关心同学、帮助他人、尊敬老师,要主动为大家做好事,讲文明、有礼貌……我们应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生活与学习常规,为孩子们顺利由一个年龄阶段迈向另一个年龄阶段铺平道路。激发幼儿向往小学的迫切心情。为培养幼儿养成正确的书写姿势、爱护学习用品,养成整齐干净的学习习惯。从开始我们就提出要求,正确示范,让孩子有正确的模仿,另外,在生活处理方面,时时提醒幼儿抓紧课间休息时间解大小便,教他们学习自己削铅笔,整理书包,学会管理自己的衣物和文具用品。 在幼儿园大班,每周课堂学习节数可以适当增加,使之接近小学一年级的学习时间。当然,幼儿园在安排作息制度时,除了考虑适应小学的学习条件外,更重要地要立足于幼儿本身的特点,以避免儿童学习负担过重。为儿童建立过渡期的作息制度,循序渐进地训练儿童习惯于有规律的生活。比如说,制定他们就寝、起床、就餐和活动等方面的时间表,并督促他们自己按照时间表去做等等。 二、培养幼儿多方面的兴趣,使幼儿全面发展。 兴趣是孩子们参与活动的动力源泉,培养孩子们广泛的兴趣可以发展智力,开拓视野,强健身体,陶冶情操,从而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所以培养幼儿的兴趣爱好是非常重要的。幼儿虽然对某些事情感兴趣,有一定的爱好,但不持久、不稳定,容易见异思迁,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把知识性和趣味性有机地结合起来,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灵活多样。这样,不仅能培养和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而且也能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提高教学质量。 三、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 语言能力中语言理解能力也十分重要,因为小学教师的语言与幼儿园教师的语言有本质的不同,小学教师的语言是逻辑性较强,非生活化的语言,语言的内容是传授知识,这种语言要比幼儿教师的语言难理解得多,如果儿童语言理解能力不强,那么他将很难听得懂教师的讲课内容。语言理解能力的高低和儿童掌握的词汇数量有直接联系。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是为入小学打好基础的重要衔接工作,在语言教学中,我们将要组织幼儿对一些儿童文学作品听、看、讲述,引导幼儿学习新的语言、词汇、了解作品,再通过看图讲述、情景表演、故事会形式等形式表现出来,使幼儿获得了更多锻炼语言的机会。由于在小、中班重视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进入大班后,我们开始重点发展幼儿的书面语言。一方面培养幼儿阅读的兴趣,另一方面培养幼儿认读写字的兴趣,以便为幼儿进入小学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在孩子入学前,家长应用更多的时间和孩子一起游戏,一起交谈,一起到公园去,到大自然里去……通过各种途径,让孩子运用感官多看,多想,多说,提高他们的观察、分析、思考和解决能力,使孩子们的智力在入学前如同运动员的身体在比赛前一样处于“最佳状态”。 四、培养幼儿的任务意识和责任感。

浅谈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弊端与克服

浅谈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弊端与克服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浅谈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弊端与克服的相关范文,本文关键词为浅谈,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弊端,克服,龙源期刊,htt,您可以从右上方搜索框检索更多相关文章,如果您觉得有用,请继续关注我们并推荐给您的好友,您可以在幼小课堂中查看更多范文。 龙源期刊网 浅谈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弊端与克服 作者:邹明华 《杂文月刊·教育世界》20XX年第11期 【摘;;要】幼儿教育应坚持快乐、宽松、自由原则,让孩子通过游戏、活动的方式获得直接经验,培养孩子的兴趣和行为习惯。小学教育则完全不同,它以学科为线,制定一个一个的目标,带有一定的强制性,获得的是间接经验。将这种教育方式强加给幼儿,会使他们丧失感知事物的兴趣和主动性。 【关键词】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弊端;克服;理念;环境 儿童并不是一张“白纸”,而是有能力、有自信的学习者和沟通者,

教育儿童意味着要尽其所能和用各种可能的方法来赋予每一个儿童以力量。因此,教育不是要改造儿童,而是要赋予儿童力量。我国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要求,幼儿园教育应当遵循学龄前儿童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保育与教育相结合,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形式,寓教育于生活及各项活动之中。幼儿教育应坚持快乐、宽松、自由原则,让孩子通过游戏、活动的方式获得直接经验,培养孩子的兴趣和行为习惯。 我国幼儿园教育遵循儿童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按照《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要求,进行主题教育,那么,幼儿园主题教育出现小学化倾向有哪些弊端?一、教学理念的比较1.旧观念将知识看作是静态的,结论性的;认为知识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和绝对性.;把儿童的学习视为信息的接受;把知识仅仅看作是对世界的描述与解释,“是什么”和“为什么”;将领域分解为各学科分别加以研究。2.新观念 把知识看作是动态的、过程性的;同时强调它的主观性、个人性和相对性;把儿童的学习理解为意义的建构;认为实践本身——做的能力知道怎样做也是知识;强调整体性、综合性和认识的“辐合性”。 幼儿教育应坚持快乐、宽松、自由原则,让孩子通过游戏、活动的方式获得直接经验,培养孩子的兴趣和行为习惯。小学教育则完全不同,它以学科为线制定一个一个的目标,带有一定的强制性,获得的是间接经验。将这种教育方式强加给幼儿,会使他们丧失感知事物的兴趣和主动性。在教师拥有一个旧的教学理念,忽视幼儿的年龄特

2020幼儿园大班幼小衔接工作计划

2020幼儿园大班幼小衔接工作计划 2020幼儿园大班幼小衔接工作计划 幼儿升入大班,摆在他们眼前的必由之路是升入小学,怎样使幼儿顺利适应小学的学习与生活,搞好幼小衔接任务,是大班阶段的任务重点。下面是带来关于20xx幼儿园大班幼小衔接工作计划的内容,希望能让大家有所收获! 20xx幼儿园大班幼小衔接工作计划(一) 一、指导思想: 幼儿入小学是教育过度的关键期,应做一些适当的准备,这已经是小学教师、幼儿教师和家长们的共识。做好"幼小衔接",不仅有利于入学前后幼儿的学习和发展,而且能为孩子的后续学习乃至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我们将尝试通过教育教学、班级工作、家长工作等多方面多途径实施"幼小衔接"活动方案,将"幼小衔接"工作真正落实到实处。 二、衔接目标: 1、从心理准备入手,培养孩子入学前良好的心理品质。(情感、兴趣、注意力、意志、责任感、自信心等) 2、以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为重点,帮助孩子适应幼小过渡中的断层问题。 3、加强幼儿园与小学的互动观摩交流,为幼儿做好入学前必要的心理准备。 4、家园同步,增强教师与家长的沟通,共同为幼儿入小学做准

备。 三、衔接方案: 教育教学方面: (一)工作目标: 通过"幼小衔接"系列活动的开展,了解幼儿园与小学的差异,减少幼儿对小学的陌生感、神秘感,为适应小学生活做好各项准备。 (二)具体做法: (1)参观小学、体验生活。 为了让大班的孩子能更进一步感受小学的生活,了解小学生的学习生活与责任意识,我们将组织他们去正则实小,观看小学的升旗仪式和广播体操;参观小学的环境,包括操场、教室、图书室、厕所等地方,边看边比较与幼儿园的不同;并深入一年级的课堂与小学生同上一节课,了解小学生是怎样上课、怎样举手、怎样做作业的,并组织幼儿运用绘画的形式表现"我心目中的小学",使孩子们对小学产生向往,激发他们上小学的愿望。 (2)启发幼儿以小记者的身份采访、了解小学生的课间十分钟都做些什么。并请一位老师拍一些课间十分钟的录像,回来组织幼儿讨论、交流,课间十分钟是用来干什么的?录像里哪些做法是对的?哪些做法不对?为什么? (3)请孩子学做小学生每天背着书包来园,并学着整理自己的书包和学习用品,开展整理书包比赛。 (4)和孩子一起制订作息时间计划表,养成做事专注有序的习惯。

2021年幼儿园幼小衔接工作计划

2021年幼儿园幼小衔接工作计划 怎样让幼儿顺利适应小学的学习与生活,搞好幼小衔接工作,是小学第一学期的教育重点。具体计划如下: 一、心理准备方面 1、学校要创设一个良好的心理氛围,例如融洽的师生关系,宽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新生感受到在一个文明、安全、和谐,充满爱与尊重的良好环境中生活,这对新生的发展将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2、进入小学后,儿童的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将发生新的变化。儿童由事事依赖父母逐渐过渡到事事独立完成,因此,培养他们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十分重要。 3、进入小学后,加强纪律教育。教师在开学前的培训中要强调纪律,让新生有遵守纪律的心理准备,要求孩子控制冲动,上课不做小动作,坚持完成规定的任务。 二、做好幼小衔接工作的具体举措 幼儿园、学校的教育没有家庭教育和社会的相互配合,教育就不成合力,教育就难以真正影响和实施。因此,为增加“衔接”工作的实效性,做好家长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1、召开家长会,向家长宣传和教育幼小衔接工作的重要性。使家长们能够主动、积极的参与到此项工作中来。 2、利用校园网,向家长们宣传和沟通本班在幼小衔接方面所开

展的每一项工作,并向家长们提出一些相应的要求,如要求家长配合学校在家督促自己的孩子能在指定的时间内完成某项具体的任务,这样做的目的,一可以培养新生做事的效率性,二可以培养新生责任性,使新生进入小学的学习能够坚持有始有终,以防出现在学习上的虎头蛇尾。 3、利用家长来园接送新生、电话交谈等形式,与家长及时沟通和交流,使家长们能够及时了解和掌握自己的孩子在幼小衔接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准确把握自己的孩子当前的发展水平和状况,并对其进行专门的教育和训练,使家校能更进一步的配合,相互理解和支持,使每一个孩子都能顺利的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的学习与与生活。 三、加强与小学的联系与交流 1、改变以往的一些习惯做法,带新生去二年级观摩,从单一的观摩教学活动,到可观摩各种活动进行情况,从而激发新生的模仿欲望。 2、注意对新生书写、阅读方面的良好习惯的培养;适时调整新生的生活作息时间表,使新生能够逐步适应小学学习与生活的节奏。 3、认真做好幼小衔接各项工作的资料收集、整理、归档工作。 综上所述,针对新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从新生的实际出发,积极创造条件,通过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教育环境的创设、日常生活的管理,家长工作的开展等途径,促进新生的身心发展,使孩子能顺利地过渡到小学生活。 为了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学习适应与社会适应教育,减缓幼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