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余管理本质探析 宁亚平










盈余管理本质探析
发布时间:2006-3-13 16:23:39 阅读次数:1573 评分(0票,平均0.00分)
来源:会计研究 作者:宁亚平 编辑:dushaer

--------------------------------------------------------------------------------

简介: 本文从报表“真实性”的相对性、盈余管理的合法性、盈余管理对公司价值的影响、盈余管理下的财富转移的合理性和盈余管理的增值性等五个方面对盈余管理的本质进行了讨论。





引言

“盈余管理”(earnings management)一直受到证券监管部门和学术界的广泛批判。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第一,盈余管理活动是欺诈性(fraud)行为(Goel&Thakor,2003),它使得财务报表反映管理层期望的盈余水平而非企业真实业绩表现,从而损害财务报表的可信度;第二,由于盈余管理旨在欺骗误导报表使用者,它又是一种不道德的行动(Brown,1999);第三,盈余管理具有使财富在利益相关方重新分配的作用或效果(wealth redistributive effects),例如,企业管理层以牺牲股民的利益换取自身利益。然而,笔者认为,盈余管理和盈余欺诈是两种性质不同的概念它们一般可通过会计或实际商业活动的手段来完成。本文拟在剖析前人对盈余管理批判的同时,探讨盈余管理的合法性、正当性和有益性。

一、财务报告“真实性”的相对性

财务报告的“真实性”(representational faithfulness)只是一个相对概念,因为财务报告不可能做到与企业真实的经营状况百分之百地相符,这是由于有以下两个现象的客观存在造成的。首先,会计准则(或制度)允许企业在编制财务报告时,对某些会计事项的处理方法拥有自主选择权,所以企业管理者可以运用个人的判断和观点在会计准则允许的范围内调整账面盈余。理性的企业一般会充分利用这种会计法赋予的权利使其企业的账面盈余达到所期望的水平,从而使股东、公司和管理者的利益最大化。不同文化程度和不同工作经历的人在面对同一事件时,其观点和所选择的方法可能显著不同;而选择的方法不同,可能使得判断结果大相径庭。换言之,即使管理者没有扭曲财务报告的主观意图,企业的财务报告也很难避免与“真实”盈余状况有所出入。
其次,由于信息不对称是客观存在的,因而从报表是否反映了真实的盈余信息的角度来定义盈余管理的做法(如Marin et al.,2002;Goel&Thakor,2003)是没有意义的。目前学术界盛行用平滑的盈余分布状态或意外的应计项目来判断或测量盈余管理的存在。然而,用某行为的结果作为媒介来判断某行为的存在,且该结果可能由多种其他行为引起,这样的判断是不科学的。由此,笔者认为应当从操

纵盈余所用手段性质的角度来定义盈余管理,如果企业严格遵守会计准则来制作其财务报告,即使该财务报告与实际的盈余状况有出入,这种出入也不会显著大,因为它没有超过会计准则允许的范围。会计准则中赋予企业自行判断、选择的项目越多,财务报告与实际的盈余状况的出入程度可能就越大,这也是会计准则制定部门事先已经或应当预料到的。笔者认为,存在盈余管理的财务报表是相对真实的,但相对真实的财务报表绝不允许盈余欺诈的存在。“信息失真”与“虚假信息”是两个具有不同外延的概念:信息失真可以是由于不披露内部信息、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实施调整或虚构信息等原因所致,“虚假信息”只是“信息失真”的一个子项。经过盈余管理的会计信息,虽然难免“信息失真”,但仍不失其相关性、可靠性、可比性和可理解性的特征。

二、盈余管理的合法性

通常英文fraud一词翻译为“欺骗、欺诈行为”,但严格地说,英文的fraud是指一种非法或违法(un lawful or illegitimate)的行为。然而,笔者定义下的盈余管理(宁亚平,2004)尽管可能涉嫌欺骗,但不至违规犯法,有些盈余管理是通过钻会计准则的空子或打擦边球来完成的。或许有人会认为盈余管理是不道德的(immoral or unethical)行为,因为它诱导报表使用者往企业希望的方向想,从而使股东和公司的利益最大化。也可能会有人说盈余管理和盈余欺诈之间的关系是五十步笑百步,因为它们均使得会计信息失真。但是笔者认为两者之间有着根本的区别:盈余欺诈是企业通过无中生的手段(例如伪造、变造记录或凭证,隐瞒或删除交易或事项,记录虚假的交易或事项、贿赂审计员等)以达到虚构收入、虚增利润、转移不良资产等目的,由此造成的财务报表失真已超出会计法的允许范围;而盈余管理则是企业灵活运用法规准则所赋予的会计选择权利(例如或“保守会计”或“激进会计”的方法)对账面盈余进行调整,是不在会计法禁止行为之列的。

三、盈余管理对公司价值的影响

一直以来,人们都认为所有的盈余操纵活动扭曲(即高估或低估)公司价值,笔者在此对该论点提出异议。笔者(2005)的研究将盈余管理的方法分为横向法和纵向法两类。横向法指仅影响当年账面盈余状况的盈余管理方法(如捐款),纵向法则指影响多个会计年度账面盈余状况的盈余管理方法(如减少坏账损失的提取比例)。换言之,横向法影响企业当期的账面价值;而纵向法下,虽然盈余管理可能使财务报表反映的不是企业当期盈余的实际状况,但它并不扭曲公司当期税前的账面价值。在盈余管理下,当账面盈余低于实际盈余时,两者之差为未披

露盈余,未披露盈余被隐藏在诸如存货、研发费以及各种准备金项目中。企业某期的账面价值是由它当期的资产、所有者权益和负债共同表示的,盈余仅是所有者权益中的一项内容。如果把公司的税前账面价值当作一个大饼的话,纵向盈余管理不改变这个饼的尺寸,而只影响这个饼的某些构成部分的大小,同时某个部分的缩小必定伴随着其他部分的增加,且变化总量不变。
同时,以若干个会计时期为一个观测点,纵向盈余管理也不影响公司该阶段的税前账面总价值。正是通过有意改变某些部分的大小,盈余管理可以帮助企业达到合理避税、满足债务条款、融资、降低收购成本和分红等目的。就像应计制会计(accrual accounting)和谨慎性原则使得会计数据与实际情况不符一样,盈余管理后的有些会计项目也会有同样的结果。虽然盈余管理的目的是影响报表使用者的决定或行为,但它还不足以误导报表使用者,因为盈余管理并不扭曲公司当期税前的账面价值。但是,经过盈余欺诈的财务报表所反映的是虚假的企业盈余状况和公司价值。

四、盈余管理下的财富转移的合理性

盈余管理有在利益相关方重新分配财富的作用。盈余管理可能发生的财富转移(wealth transfers)包括从债权人和/或投资者转移到股东、从股东转移到企业经营者、从经济实力弱的企业转移到经济实力强的企业、以及从管理水平低的企业转移到管理水平高的企业。
不少学者认为,当企业通过改变会计选择进行盈余管理并由此成功地避免了违反债务条款时,债权人的财富已被转移到股东的手里,从而使得债权人的利益受损(见Watts&Zimmerman,1986;1990;Smith,1993;Jiambalvo,1996),因为公司的实际风险比所披露的要大。对此笔者提出以下两点异议。首先,盈余管理对公司税前的账面价值没有影响,所以对公司的风险程度也不会有显著影响。其次,财富移动是双向的。当企业通过会计准则所允许的会计调账而满足了债务条款时,一种双赢的局面出现了:企业由此避免了利益损失,债权人也因为企业最大限度地满足条款而使得他们获取的投资回报次数增大。
盈余管理对企业公司市价的影响多为正面,所以Dye(1988)认为盈余管理使投资者(即潜在或未来的股东)的财富转移到股东手里。由此证券监管部门相信这是在损害投资者利益的基础上使股东受益,所以始终强烈反对盈余管理。然而,笔者对此持保留意见,原因有四。第一,由于盈余管理并不扭曲公司价值,所以不会引起投资者对公司经营状况的曲解。这种财富转移即使存在,也不会显著。第二,理性的投资者会在全面了解公司的经营状况并分析财务报表的各个项目得出

综合结论后方才作出投资决策。Ziv、Dechow和Skinner通过研究指出,投资者都很精明,他们会倒推演算财务报告数据,推断出潜在的信息。
(Ziv,1998;Dechow&Skinner,2000)第三,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投资者提供了获取多种重要信息的便利和便宜的途径。人们不应该只因为有些非理性或没经验的投资者把盈余作为唯一的决策依据而造成利益损失就去责罚企业做了盈余管理,这是不公平和没有说服力的。在证券监管部门看来,企业有“原罪”,先天就是强势群体(因为他们具有做假的能力,即使他们可能不这样做)且代表了“小”股东权益,而投资者是弱势群体,代表的是“多数”人的利益,所以要加以保护。但是笔者认为,只要企业遵纪守法,他们的利益同样应当受到尊重和得到维护;而且对投资者也有必要加以区别对待。证券监管部门应当保护的是理性投资者的利益,而不应是非理性或鲁莽的投资者,即便他们的人数再多,就像我们不能因为某些人的牙不好就怪骨头太硬。交易市场的管理不应当只基于弱势与强势或人数多与少,而应当是守法与违法以及理性与非理性的问题:保护所有守法人的利益、保护理性投资者的利益。不区分理性与非理性的投资者而一味加以保护,不仅会使企业感到不平,更重要的,长此以往将影响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因为这不仅打击企业融资的积极性,同时也不利于投资者提高自身素质。第四,经过盈余管理后的财务信息有时可能比未经过盈余管理的信息对投资者更有用。Dechow和Skinner经过研究发现:应计会计比现金流量会计更能准确表现企业的经济状况,也更能准确预测企业的未来现金流量,其原因是应计会计帮助企业抑制其潜在现金流量(underlying cash flows)的波动。由此他们的结论是应计会计比现金流量会计对投资者更有利(Dechow&Skinner,2000)。除应计会计外,其他平滑企业潜在现金流量的途径还包括诸如存货成本计价和次品的处理方法等盈余管理的途径,即盈余管理具有增加信息含量和质量的积极作用。不管怎样,Fields等人关于股票回报(stock returns)的研究发现,会计数据只能用来解释很小部分的股票回报的变化(Fields et al.,2001),即盈余管理对投资者的影响是非常有限的。
Watts&Zimmerman(1990)和Schipper&Vincent(2003)认为,当账面盈余作为绩效考核的重要指标且奖金计划存在上下限约束时,高估或低估账面盈余将发生财富从股东转移给企业经营者。但笔者对这种转移不以为然,特别是当该期的业绩受到了市场等客观因素的严重影响。
是否充分运用法律法规赋予的权利使企业利益最大化体现了经营者的管理水平。实施盈余管理的企业更可能拥有高质量的管理人才,这因

为盈余管理是根据会计准则提供的选择,采用最有利于企业融资和合理避税等的做法,即:是否实施盈余管理从一个侧面体现了企业的经营者争夺、使用和创造资源的能力。
在当前的环境中,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取决于企业争夺资源、使用资源和创造资源的能力。在市场竞争的情况下,如果市场有效率,资源会自动地流向那些经济实力强和管理水平高的企业,因为这些企业不仅效益高,而且最具增值潜力。从这点来看,盈余管理有利于社会资源的合理和有效分配,而经过盈余管理的财务报表起着信号作用,将经济实力强、弱和管理水平高、低的企业区分开来。
然而,盈余欺诈却误导社会资源的分配。盈余欺诈产生虚假的财务报表。虚假的财务报表夸大企业的偿付能力或缩小企业的实际风险程度,从而误使债权人加大贷款或推迟还贷期;通过掩盖不良的经营状况,虚假的财务报表有时可使企业用高于其实际价值的价格卖出他们的股票。这种获利与靠行窃和抢掠得到的赃物在性质上没有区别。盈余做假使得社会资源从赢利或有实力的企业转移到亏损或无潜力的企业,导致社会资源的分配错误。

五、盈余管理的增值性

盈余管理是企业实施战略管理的工具之一,因为它可协助经营者减少违反债务条款或失足配股门槛等的风险,特别是由于出现了不可控的事项(例如原料价格突然发生变化)。当违反债务条款或失足配股门槛是由于短缺几分钱的盈余时,实施盈余管理可能使得企业满足债务条款和配股门槛,从而获取巨大的边际利益。若此时不做盈余管理,将给企业造成高额的融资和交易成本。Trueman&Titman(1988)认为,盈余波动的大小说明了企业倒闭的可能性的大小,所以提高了企业融资的成本。不少实证研究证明,具有平滑盈余企业的股票普遍比盈余波动大的企业股票的价格高。(Magrath&Weld,2002;Myers&Skinner,1999;Barth et al.,1999)由于以上种种原因,盈余管理又使得股东权益最大化,不少实证研究(如Demski et al.,1984;Arya et al.,1998;Duma&Gigler,2002)的结果对此提供了佐证。难怪Dye(1988)指出,股东需要盈余管理。在债权人方面,因为盈余管理使企业最大限度地满足债务条款,所以债权人的投资获利也被最大化。
Watts&Zimmerman(1986)认为,从效率契约(efficient contracting)的理论来看,即使经营者通过盈余管理提高了自己的薪酬,盈余管理仍是有效率的,因为它可以同时使得企业契约的相关方都获利。
经过盈余管理的报表比未经盈余管理的报表可能更有助于投资者了解公司的潜在价值,这是因为盈余管理可以使账面盈余更准确地表示公司的实际价值(Black,1993),且盈余管理的能力在一定程

度上反映了企业的经济实力和管理能力。盈余管理对投资者的有益性不只是因为它增强报表的信息含量,还因为它通过平滑盈余流降低了由于投机买卖者炒作信息而造成的经济损失。所以,Dechow&Skinner(2000)认为,消灭盈余管理肯定不是资本市场的最好选择。

主要参考文献

宁亚平.2004.盈余管理的定义及其意义研究.会计研究,9
宁亚平. 2005. How to manipulate earnings-with an emphasis on management accounting. Working paper. Peking University Black, F. 1993. Choosing accounting rules. Accounting Horizons (Dec.)
Dechow, P. and D. Skinner. 2000. Earnings management: reconciling the views of accounting academics, practitioners, and egnlators. Working paper, University of Michigan Business School
Dutta, S. , and F. Gigler. 2002. The effect of earnings forecasts on earnings management.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Jun. )
Dye, R. 1988. Earnings management in an overlapping generations model.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26 (Autumn)
Fields, T. , T. Lys, and L. Vincent. 2001. Empirical research on accounting choice.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Goel, A. , and A. Thakor, 2003. Why do firms smooth earnings?. The Journal of Business (Jan.)
Magrath, L. , and L. Weld. 2002. Abusive earnings management and early warning signs. The CPA Journal (Aug.)
Watts, R. L., and J. L. Zimmerman. 1986. Positive Accounting Theory. Prentice-Hall, EnglewoodCli. s, NJ -, and-. 1990. Positive accounting theory: a ten year perspective. The Accounting Review 65:131 -156
Ziv, A. 1998. Discussion of "Earnings management and the revelation principle". Review of Accounting Studies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