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五圆整理和复习人教新课标.doc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五圆整理和复习人教新课标.doc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五圆整理和复习人教新课标.doc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

圆整理和复习

一、复习内容

教科书第 77 页的整理和复习和练习十七。

二、复习目标

1.通过归纳整理本单元所学的和圆相关的基本知识,加深对圆的特征的理解,巩固有关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加深对扇形的认识。

2.通过回顾梳理,提升学生对本单元所学知识的掌握水平,培养学生总结、归纳的能力。

三、复习重难点

自主交流整理知识的过程和方法,找到知识间的联系,自主构建知识系统,灵活运用圆的周长或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四、复习设计

(一)课前设计

1.预习任务

(1)大家回忆一下我们应该怎么进行知识的整理和复习。

(先将学过的知识呈现出来,再不断地补充完善,进而找到知识之间的联系,最后应用知识解决问题。)

(2)可围绕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整理复习:

①这一单元的主要内容有哪些?重难点是什么?

②你觉得有哪些地方需要提醒大家的?

(二)课堂设计

1.汇报课前任务,梳理基础知识

(1)整理基本知识点

引导学生有层次的汇报课前整理的本单元的知识点,汇报时注重生生之间的互动和评价。

①圆的认识

师:本单元我们先认识了圆,请大家用圆规画一个半径是2cm 的圆,并用字母 O、r 、d

标出它的圆心、半径和直径。

思考 1:圆有哪些特征?

先独立完成,交流汇报。

小结:圆有无数条半径和无数条直径。同一圆内所有的半径都相等,所有的直径都相等,

直径长度是半径的 2 倍。把圆沿任何一条直径对折,两边可以重合。圆心确定了圆的位置

②圆的周长

师:我们认识了圆的特征之后,学习了圆的周长,知道了一个圆的周长总是它的直径的 3 倍多一些,明白了 C=πd 或 C=2πr

思考 2:π 的意义是什么?它是怎样得出来?

讨论交流。

归纳小结:π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数,任意圆的周长都是其直径的π 倍,不会因为圆的大小而改变。它是经过多次实验和计算得出的结论。

典型题目:李老师骑自行车上班,自行车的车轮直径是0.6 米,如果平均每分钟转100 周,照这样的速度,李老师从家到单位的路程是9000 米, 50 分钟能骑到单位吗?

3.14 ×0.6 ×100×50= 9420(米) 9420 米> 9000 米可以到。

学生完成汇报时,重在引导注意易错的地方。根据已知条件选择合适的公式求周长。

③圆的面积

师:我们学习了圆的周长之后,又一起探索了圆的面积,明白了“圆的面积就是它所占平

面的大小”,同时我们也经历了把圆分割成若干等份后拼成近似长方形的方法,探索出的圆的面

积公式 S=πr2 。

思考 3:把圆分割成若干等份后拼成近似长方形后,这个近似的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圆的周

长、半径有什么关系?

自主画图并交流。

归纳小结: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周长的一半,宽相当于原来圆的半径。所以圆的面积公式

才是 S=π r2 。怎样运用圆的面积公式来解决实际问题呢?

典型题目 A:公园草地上一种自动旋转喷灌装置的射程是12 米,它能喷灌的面积是多少?(圆面积公式的一般练习)

典型题目 B:一块环形铁片,外圆半径是0.5m,内圆半径是 0.3m, 它的面积是多少 ?

学生归纳:圆环的面积实际上就是求两个同心圆的面积之差。

典型题目 C:课本 77 页整理复习第 1 题,增加一问,圆与正方形之间的面积是多少?

师:这类题目有什么特点?在解答这类题目时,我们是怎样来分析题意的?解题的关键是

什么?

④扇形

师:生活中还有一种常见的图形——扇形。什么是扇形?它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小组交流。

归纳小结:在同一个圆中,圆心角越大,扇形越大;在不同圆中,圆心角相等,半径越长,扇形越大。扇形是圆的一部分。

(2)沟通知识的联系

师:同学们用简洁的语言总结了本单元的知识点,可以看出本单元中学习的主要内容有圆的认识、圆的周长和面积、运用圆的知识解决问题、扇形,这些知识并不是孤立存在,而是密切联系的。你能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把这一单元整理一下么?

小组合作交流汇报。

师引导形成思维导图:

3.典型题目练习,综合应用知识

1.( 1)先在空白处画出图 A。

(2)图 A 中,阴影部分面积是()cm2,空白部分面积是()cm2。

【知识点】画圆、扇形、圆的面积

【答案】( 2) 3.14 cm2 ,0.86 cm2 。

【解析】这是一道综合性题目,在画图中感知解决组合图形的方法,用转化的方法求阴影部分及空白部分的面积。阴影部分实际就是一个圆的面积,空白部分就是正方形的面积与圆的面积之差。

2.一个圆形餐桌,桌面的半径为 2m。

(1)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2)如果在这张餐桌的中央放一个半径为 1m的圆形转盘,剩下的桌面面积是多少?

(3)如果一个人需要 0.6m 宽的位置就餐,这张餐桌大约能坐多少人?

【知识点】圆的面积、圆的周长、圆环的面积

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 , 还有不少名家名篇。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 , 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现在 , 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 , 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 , 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结果教师费劲 , 学生头疼。分析完之后 , 学生收效甚微 , 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常言道“书读百遍 , 其义自见” , 如果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 , 或细读、默读、跳读 , 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 , 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

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 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语感, 增强语言的感受力。久而久之, 这种思想

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 , 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发展。【答案】① 3.14 ×22= 12.56 (㎡)

②3.14 ×( 22-12)= 9.42 (㎡)

③3.14 ×2×2= 12.56 (m)12.56 ÷0.6 ≈20(人)

【解析】题中呈现的信息灵活多变,做题时要认真审题,通过解决圆形餐桌面的大小、可

坐人数、转盘外空余面积等问题,实现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这个工作可让学生分组负责收集整理 , 登在小黑板上 , 每周一换。要求学生抽空抄录并且阅

读成诵。其目的在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 , 热爱生活 , 所以内容要尽量广泛一

些 , 可以分为人生、价值、理想、学习、成长、责任、友谊、爱心、探索、环保等多方面。如

此下去 , 除假期外 , 一年便可以积累 40 多则材料。如果学生的脑海里有了众多的鲜活生动的材

料 , 写起文章来还用乱翻参考书吗 ?3. 哥哥和弟弟分别利用圆和正方形设计出了图 A 与图 B(如下图所示),图 A 与图 B 中的两个圆半径都是 1dm,请你计算一下,图 A 与图 B 中的阴影部分的面积是否相等?

【知识点】圆的认识

“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

“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

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

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 ?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答案】不相等。

【解析】根据圆与外切正方形、内接正方形的关系,分别求出圆与正方形之间的面积,再

进行比较,也可以不通过计算,直接比较推理出来。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