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工建筑物荷载设计规范最新版

水工建筑物荷载设计规范最新版
水工建筑物荷载设计规范最新版

水工建筑物荷载设计规范最新版

水工建筑物荷载设计规范

最新版

篇一:11水工建筑物荷载设计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水工建筑物荷载设计规范

前言

本规范是根据1990年原能源部、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90)水规字11号”文件的安排组织制订的。其目的在于统一水利水电工程结构设计的作用(荷载)取值标准,以利于按照GB50199—94水利水电工程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的原则和方法进行水工结构设计。

本规范必须与按照GB50199—94 水利水电工程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制订的其他水工结构设计规范配套使用。本规范中所列全部附录都是标准的附录。

本规范由电力工业部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提出、归口并负责解释。

本规范的主编单位:电力工业部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参编单位有:电力工业部北京勘测设计研究院、西北勘测设计

研究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水利部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东北勘测设计研究院,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本规范的主要起草人:梁文治、家常春、苗琴生、张学易段乐斋、周芙、黄东军、范明桥、刘文灏、陈厚群、席与光卢兴良、薛瑞宝、赵在望、岳耀真、吕祖伤、潘王华、刘蕴供吴孝仁、侯顺载、据常忻、王鉴义、汤书明、聂广明、徐伯孟潘玉喜、唐政生、郦能惠、李启雄、黄淑萍。

篇二:水工建筑荷载设计规范

摘要:对于水工建筑荷载设计的规范中,我国一直在不断的进行改进。很多时候都是在经济发展,带动了水工建筑荷载设计更好的完善。很大程度上我们不难发现,现阶段的水工建筑荷载设计的规范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的。本文笔者主要针对水工建筑荷载设计的规范做一个简单的要求。希望能对大家了解水工建筑荷载设计的规范有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水工建筑;建筑荷载;设计规范;

前言:水工建筑荷载设计的规范必须与按照水利水电工程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制订的其他水工结构设计规范配套使用。这是有非常严格的规范体系的。无一规矩不成方圆,水工建筑荷载设计的规范也是这样的道理。水工建筑荷载设计中的美哟个方面都要在设计规范的范围之内。只有这样,

水工建筑荷载设计才能做的更好。下面笔者就简单针对水工建筑荷载设计的规范做一个简单的阐述。希望能对大家理解水工建筑荷载设计有一定的帮助。

1.水工建筑的简单介绍

什么是水工建筑物?百度解释是水工建筑物是控制和调节水流、防治水害,开发利用水资源的建筑物。很显然,水工建筑中的很大程度上都是在进行荷载的工作。这样也就非常明显的感觉到了水工建筑的重点就是在水工建筑荷载的设计上。如果说水工建筑是各项水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荷载的设计就是水工建筑的重要组合成部分。

1.1什么是水工建筑

水工建筑物就是在水的静力或动力的作用下工作,而它的荷载设计是否良好,决定了水工建筑物的好坏。工建筑荷载设计的规范是对水工建筑的一个非常好的把关。其中水工建筑中的控制和调节水流、防治水害以及开发利用水资源都是水工建筑设计的一些必不可少的一些要素。如何将整个的工程做好就需要考虑到水工建筑荷载设计的规范了。很显然因为水工建筑物涉及许多学科领域,除基础学科外,还与水力学,水文学,工程力学,土力学,岩石力学,工程结构,工程地质,建筑材料以及水利勘测,水利规划,水利工程施工,水利管理等密切相关。

1.2水工建筑的特点

水工建筑的特点有很多,主要有受自然条件制约多,工作条件复杂,施工难度大等三个方面。要解决这些问题,很显然有一个比较重要的方面,那就是在受力方面。很多时候大家都会对其质量进行加固,这其实也是在荷载方面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针对水工建筑的特点,也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水工建筑荷载设计的重要性。如果荷载设计不合理,将导致整个工程的质量不合格。其实最终的结果相信就不言而喻了。

1.3水工建筑的设计

水工建筑物设计包括:大小六个方面。选址,即坝址、闸址、洞线、渠线等的选择,选型,即选定建筑物的结构形式,枢纽布置,即确定枢纽中各个建筑物之间的合理位置,水力计算,即校核过流能力、计算水面曲线或压坡线等,结构计算,即计算建筑物的强度、稳定和刚度等,进行工程细部设计、确定地基处理方案和观测设计等。这只是一般规模的水工建筑设计。在对大中型工程时,还应有水力模型试验与结构试验配合验证。这样就能最大限度的保证了水工建筑设计的合理性。但是不可忽略的就是对于荷载的设计。不难发现这几项设计中,多少都涉及到了一些荷载的设计。可以说水工建筑的设计中有一大部分是对于荷载的设计。

2.水工建筑荷载

水工建筑荷载的范围包括很多的方面,其中比较主要的是

建筑物自重及永久设备自重,静水压力,扬压力,动水压力,地应力及围岩压力,土压力和淤沙压力,风荷载和雪荷载,冰压力和冻胀力等等。但凡会遇到的水工建筑的受力,水工荷载都是需要考虑到的。不难发现水工建筑荷载的范围是非常广的。下面笔者主要从两个方面对水工建筑荷载进行研究。这

两个方面是水工建筑荷载的重要性与水工建筑荷载的规范。

2.1水工建筑荷载的重要性

水工建筑荷载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比如说同样一项水工建筑,一个是没有考虑荷载问题的。一个是考虑的非常全面。当遇到冰雪天气或者是地震灾害的时候,非常明显的发现前者就会出现各种问题的。比如建筑变形或者建筑损坏,甚至会导致水工建筑的应用方面会受到非常大的影响。

2.2水工建筑荷载的规范

水工建筑荷载的规范是非常重要的。它是针对水工建筑的一个重要的标准之一。一般情况下,水工建筑荷载都是需要考虑到位的。主要包括对于外力作用下,水工建筑的承载情况来进行判断的。很多情况下,水工建筑荷载是有非常严格的规定的。它的规范要求是需要每个相关企业的通力合作才能完成的。相关的水工建筑荷载规范是一个比较重要的标准,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水工建筑的合理进行。

3.水工建筑荷载规范的一般要求

水工建筑荷载规范的一般要求其实非常繁琐。它其中包括了非常多的问题。下面笔者主要从水工建筑荷载的规范,水工建筑荷载规范的重要意义,水工建筑荷载规范的现阶段的问题,水工建筑荷载规范的问题解决办法,水工建筑荷载规范的未来展望五个方面进行简单的阐述。

3.1水工建筑荷载的规范

水工建筑荷载的规范是有一定的标准的。而且这一标准现在来说也在进行着一些细节的更新。对于现阶段的出现的一些规范性性的标准还是需要不断的进行完善与更新的。相关的标准非常明确,相关的部门要严格按照此标准执行。这样就会形成一个硬性的标杆。

3.2水工建筑荷载规范的重要意义

对于水工建筑荷载规范的重要意义自然是不言而喻的。大家都知道一项建筑工程要有一定的指标。一项工程的合理运用也是得有一定的标准。人们在相关情况不明晰的情况下,水工建筑荷载的标准方面的规范就是一个比较好的规范。对于知道相关的水工建筑工作的合理进行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3.3水工建筑荷载规范的现阶段的问题

水工建筑荷载规范的现阶段的突出问题就在于相关的规范范围不尽全面。这就需要相关的部门进行更加全面的考虑进行相关规范的制定。在水工建筑荷载规范制定的现阶段,尽

可能的建立完善的水工建筑荷载规范整体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3.4水工建筑荷载规范的问题解决办法

水工建筑荷载规范的问题的解决办法其实比较明晰。就是尽可能的对相关的问题进行统一概括,对相关的规范条例进行更加完善的制定。尽可能全面的考虑相关的问题。这样才能建立起完整的水工建筑荷载规范体系。使得整个的水工建筑荷载规范问题得以充分的解决。

3.5水工建筑荷载规范的未来展望

水工建筑荷载规范的未来展望是相对比较好的。只要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水工建筑荷载规范的体系,相关的工作就会非常容易,这样不难发现相关的部门在对于荷载规范上的问题就会减少。可以想象到,未来的水工建筑规范就会越来发挥到本应有的作用。相关部门的行为得到规范之后,相关的水工建筑也就会有非常好的一个提升空间。

结束语:水工建筑荷载设计的规范对水工建筑物的设计是非常好的一个硬性条件的把关。有了一定的规范条件之后,不难发觉水工建筑荷载设计的标准性得到了非常好的统一。本文通过对水工建筑荷载设计的规范的一个简单的介绍,相信大家对于水工建筑荷载设计的规范概念以及作用已经不再陌生。而相关的技术人员也应该有一个更加完善的规范条件与处理办法。工建筑荷载设计的规范是实现各项水利工程

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水工建筑物涉及许

多学科领域,也是需要特殊重视的一个方面。

篇三:5077水工建筑物荷载设计规范

水工建筑物荷载设计规范

Specification for load design of hydraulic structures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水工建筑物荷载设计规范

DL5077-1997

主编单位:电力工业部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

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工业部

批准文号:电综[1997]567号

前言

本规范是根据1990年原能源部、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90)水规字11号”文件的安排组织制订的。其目的在于统一水利水电工程结构设计的作用(荷载)取值标准,以利于按照GB50199-94《水利水电工程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的原则和方法进行水工结构设计。

本规范必须与按照GB50199-94《水利水电工程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制订的其他水工结构设计规范配套使用。本规范中所列全部附录都是标准的附录。

本规范由电力工业部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提出、归口并

负责解释。

本规范的主编单位:电力工业部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参编单位有:电力工业部北京勘测设计研究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水利部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东北勘测设计研究院,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本规范的主要起草人:梁文浩宋常春苗琴生张学易段乐斋周芸黄东军范明桥刘文灏陈厚群席与光卢兴良薜瑞宝赵在望岳耀真吕祖珩潘玉华刘蕴琪吴孝仁侯顺载谯常忻王鉴义汤书明聂广明徐伯孟潘玉喜唐政生郦能惠李启雄黄淑萍

目次

前言

1范围

2引用标准

3总则

4主要符号

5作用分类和作用效应组合

5.1作用分类及作用代表值

5.2作用效应组合

6建筑物自重及永久设备自重

6.1建筑物自重

6.2永久设备自重

7静水压力

7.1一般规定

7.2枢纽建筑物的静水压力

7.3水工闸门的静水压力

7.4管道及地下结构的外水压力

8扬压力

8.1一般规定

8.2混凝土坝的扬压力

8.3水闸的扬压力

8.4水电站厂房和泵站厂房的扬压力9动水压力

9.1一般规定

9.2渐变流时均压力

9.3反弧段水流离心力

9.4水流对尾槛的冲击力

9.5脉动压力

9.6水锤压力

10地应力及围岩压力

10.1一般规定

10.2岩体初始地应力(场)

10.3围岩压力

11土压力和淤沙压力

11.1挡土建筑物的土压力

11.2上埋式埋管的土压力

11.3淤沙压力

12风荷载和雪荷载

12.1风荷载

12.2雪荷载

13冰压力和冻胀力

13.1静冰压力

13.2动冰压力

13.3冻胀力

14浪压力

14.1一般规定

14.2直墙式挡水建筑物上的浪压力14.3斜坡式挡水建筑物上的浪压力15楼面及平台活荷载

15.1水电站主厂房楼面活荷载15.2水电站副厂房楼面活荷载15.3工作平台活荷载

15.4其他要求及作用分项系数

16桥机和门机荷载

16.1桥机荷载

16.2门机荷载

17温度作用

17.1一般规定

17.2边界温度

17.3温度作用标准值

18地震作用

18.1一般规定

18.2设计地震加速度及设计反应谱

18.3地震作用的水库计算水位

19灌浆压力

附录A(标准的附录)水工结构主要作用按随时间变异的分类

附录B(标准的附录)水工建筑物的材料重度

附录C(标准的附录)混凝土衬砌有压隧洞的外水压力折减系数

附录D(标准的附录)改进阻力系数法

附录E(标准的附录)简单管路水锤压力计算公式

附录F(标准的附录)主动土压力系数Ka和静止土压力系数K0的计算

附录G(标准的附录)波浪要素和爬高计算

附录H(标准的附录)水库坝前水温计算

附录J(标准的附录)拱坝运行期温度作用的标准值

附录K(标准的附录)本规范用词说明

1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各类水工建筑物的结构设计。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50199-94水利水电工程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J9-87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J145-90土的分类标准

DL5073-1997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

DL/T5058-1996水电站调压室设计规范

3总则

3.0.1为了统一水工结构设计的作用取值标准,使设计符合安全适用、经济合理、技术先进的要求,特制订本规范。

3.0.2本规范是根据GB50199-94《水利水电工程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规定的原则制定的。

3.0.3本规范未予规定的其他作用,应按照各类水工结构设计规范的规定确定。

3.0.4当水工结构设计引用与公路、航运及港口工程等有关的作用时,应根据各部门设计规范的规定经具体分析后确

定。

4主要符号

4.0.1分项系数极限状态设计式

γ0—结构重要性系数;

ψ—设计状况系数;

S(2)—作用效应函数;

R(2)—结构抗力函数;

Gk—永久作用的标准值;

Qk—可变作用的标准值;

Ak—偶然作用的代表值;

ak—几何参数的标准值;

fk—材料性能的标准值;

γG—永久作用的分项系数;

γQ—可变作用的分项系数;

γm—材料性能的分项系数;

γd1—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基本组合的结构系数;

γd2—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偶然组合的结构系数;

γd3—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短期组合的结构系数;

γd4—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长期组合的结构系数;

c1—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短期组合的结构功能限值;c2—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长期组合的结构功能限值;ρ—可变作用的长期组合系数。

4.0.2作用代表值

pwr—静水压强;

pek—外水压强标准值;ptr—时均压强代表值;pfr—脉动压强代表值;pcr—水流离心力压强代表值;Pfr—脉动压力代表值;Pir—水流冲击力代表值;

ΔHr—水锤压力(水头)代表值;ζvk—垂直地应力标准值;

ζhk—水平地应力标准值;qvk—围岩垂直压力标准值;qhk—围岩水平压力标准值;Fak—主动土压力标准值;Fok—静止土压力标准值;Fsk—埋管垂直土压力标准值;Ftk—埋管侧向土压力标准值;Psk—水平淤沙压力标准值;Fdk—静冰压力标准值;Fbk—动冰压力标准值;

ηt—单位切向冻胀力标准值;ζht—单位水平冻胀力标准值;

ζvt—单位竖向冻胀力标准值;

wk—风荷载标准值;

sk—雪荷载标准值;

Pwk—浪压力标准值;

Pmax—作用在桥机一边轨道上的最大轮压;ΔTmk—截面平均温度变化标准值;

ΔTdk—截面等效线性温差变化标准值;

ΔTck—施工期温度作用标准值。

4.0.3材料性能

ρw—水的密度;

γw—水的重度;

fic—冰的抗压强度;

fib—冰的抗挤压强度;

γsd—淤沙的干重度;

γsb—淤沙的浮重度;

θs—淤沙的内摩擦角;

γ—填土的重度;

γR—岩石的重度;

γc—混凝土的重度;

c—填土的凝聚力;

θ—填土的内摩擦角;

θ′—填土的有效内摩擦角;

cc—混凝土的比热;

λc—混凝土的导热系数;

ac—混凝土的导温系数;

βc—混凝土的表面放热系数。

5作用分类和作用效应组合

5.1作用分类及作用代表值

5.1.1结构上的作用,可按作用随时间的变异分为下列三类:

(1)永久作用;

(2)可变作用;

(3)偶然作用。

水工结构主要作用按随时间变异的分类可按附录A采用。

5.1.2水工结构设计时,对不同作用应采用不同的代表值。永久作用和可变作用的代表值采用作用的标准值;偶然作用的代表值,除本规范已有规定者外,可按有关标准的规定,或根据观测资料结合工程经验综合分析确定。

5.1.3本规范所列永久作用、可变作用的标准值和偶然作用的代表值以及作用的分项系数,均应按各章中的规定采用。

5.2作用效应组合

5.2.1水工结构设计时,应根据不同设计状况下可能同时出现的作用,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分别进行作用效应组合,并采用各自最不利的组合进行设计。

5.2.2当结构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时,对应于持久设计

状况和短暂设计状况应采用基本组合;偶然设计状况应采用偶然组合。偶然组合中应只考虑一种偶然作用。

5.2.3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的基本组合应采用下列设计表达式:

(5.2.3-1)

式中S(2)—作用效应函数;

R(2)—结构抗力函数;

γ0—结构重要性系数,对于结构安全级别为Ⅰ、Ⅱ和Ⅲ级的结构或构件,可分别采用1.1、1.0、0.9;

ψ—设计状况系数;

γd1—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基本组合的结构系数;

ak—几何参数的标准值;

fk—材料性能的标准值;

γm—材料性能的分项系数;

Gk—永久作用的标准值;

γG—永久作用的分项系数;

Qk—可变作用的标准值;

γQ—可变作用的分项系数。

钢结构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09-2001)新内容有关调整部分:新规范于2002年3月1日启用,原规范(GBJ9-87)于2002年12月31日废止;新规范规定必须严格执行的强制性条文共13条,具体分配为:第1章有1条、第3章有3条、第4章有5条、第6章有2条、第7章有2条;楼面活荷载作了一些调整和增项,屋面不上人活荷载也作了一些调整;风、雪荷载由原按30年一遇重新规定为按50年一遇,同时对滁州市的风、雪荷载值也作了一点调整:10米高50年一遇基本风压值为0.35KN/M2,雪压值为0.40KN/M2,雪荷载准永久值系数为0.2,属于第Ⅱ分区;在计算风载时,风压高度变化系数根据地面粗糙度类别来确定:原规范(GBJ9-87)将地面粗糙度类别分为三类(A、B、C)。随着我国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城市房屋的高度和密度日益增大,因此,对大城市中心地区的粗糙程度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新规范(GB50009-2001)特将地面粗糙度改为四类(A、B、C、D),其中A、B类的有关参数不变,C类指有密集建筑群的城市市区,其粗糙度指数α由0.2改为0.22,梯度风高度HG仍取400m,新增添的D类,是指有密集建筑群且有大量高层建筑的大城市市区,其粗糙度指数α为0.3,梯度风高度HG取450m;专门规定了围护结构构件的风荷载及相关计算;在常用材料和构件的自重之“附表A”中,增设了“建筑墙板”一览表。强制性条文部分:第1章“总则”之强制性条文:第1.0.5条:规范采用的设计基准期一律为50年;第3章“荷载分类和荷载效应组合”之强制性条文:第3.1.2条:建筑结构设计时,对不同荷载应采用不同的代表值:对永久荷载应采用标准值作为代表值;对可变荷载应根据设计要求采用标

水利工程施工测量

水利工程施工测量 兴修水利,需要防洪、灌溉、排涝、发电、航运等综合治理。一般由若干建筑物组成一整体.称为水利枢纽。水利枢纽示意图,其主要组成部分有:拦河大坝、电站、放水涵洞、溢洪道等。?拦河大坝是重要的水工建筑物,按坝型可分为土坝、堆石坝、重力坝及拱坝等(后两类大中型多为混凝土坝、中小型多为浆砌块石坝)。修建大坝需按施工顺序进行下列测量工作:布设平面和高程基本控制网,控制整个工程的施工放样;确定坝轴线和布设控制坝体细部放样的定线控制网;清基开挖的放样;坝体细部放样等。对于不同筑坝材料及不同坝型施工放样的精度要求有所不同,内容也有些差异,但施工放样的基本方法大同小异。?第一节土坝的控制测量?土坝是一种较为普遍的坝型。根据土料在坝体的分布及其结构的不同,其类型又有多种。粘土心墙土坝的示意图。 土坝的控制测量是根据基本网确定坝轴线,然后以坝轴线为依据布设坝身控制网以控制坝体细部的放样。?一、坝轴线的确定?对于中小型土坝的坝轴线,一般是由工程设计人员和勘测人员组成选线小组,深入现场进行实地踏勘,根据当地的地形、地质和建筑材料等条件,经过方案比较,直接在现场选定。’?对于大型土坝以及与混凝土坝衔接的土质副坝,一般经过现场踏勘,图上规划等多次调查研究和方案比较,确定建坝位置,并在坝址地形图上结合枢纽的整体布置,将坝轴线标于地形图上,为了将图上设计好的坝轴线标定在实地上,一般可根据预先建立的施工控制网用角度交会法测设到地面上。?坝轴线的两端点在现场标定后,应用永久性标志标明。为了防止施工时端点被破坏,应将坝轴线的端点延长到两面山坡上。?二、坝身控制线的测设?坝身控制线一般要布设与坝轴线平行和垂直的一些控制线。这项工作需在清理基础前进行(如修筑围堰,在合拢后将水排尽,才能进行)。?(一)平行于坝轴线的控制线的测设?平行于坝轴线的控制线可布设在坝顶上下游线、上下游坡面变化处、下游马道中线,也可按一定间隔布设(如10、20、30m等),以便控制坝体的填筑和进行收方。?(二)垂直于坝轴线的控制线的测设?垂直于坝轴线的控制线,一般按50m、30m或20m的间距以里程来测设,其步骤如下。 (1)沿坝轴线测设里程桩。?由坝轴线的一端定出坝顶与地面的交点,作为零号桩,其校号为0十000。 然后由零号桩起,由经纬仪定线,沿坝轴线方向按选定的间距丈量距离,顺序钉下0十030、060、090……等里程桩,直至另一端坝顶与地面的交点为止。

《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2011)

住宅建设量大面广,关系到广大城镇居民的居住水平和切身利益,为进一步保证住宅设计质量,促进城镇住宅建设健康发展,落实好国家建设节能省地型住宅的要求,贯彻高度重视民生与住房保障问题的精神,住建部组织了《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的修编工作,近日予以发布公告。编号为GB50096-2011,自2012年8月1日起实施。其中,第5.1.1 5.1.1 住宅应按套型设计,每套住宅应设卧室、起居室(厅)、厨房和卫生间等基本功能空间。 5.3.3 厨房应设置洗涤池、案台、炉灶及排油烟机、热水器等设施或为其预留位置。 5.4.4 卫生间不应直接布置在下层住户的卧室、起居室(厅)、厨房和餐厅的上层。 5.5.2 卧室、起居室(厅)的室内净高不应低于2.40 m,局部净高不应低于2.10m,且其面积不应大于室内使用面积的1/3。 5.5.3 利用坡屋顶内空间作卧室、起居室(厅)时,其1/2面积的室内净高不应低于2.10 m。 5.6.2 阳台栏杆设计应采用防止儿童攀登的构造,栏杆的垂直杆件间净距不应大于0.11m,放置花盆处必须采取防坠落措施。 5.6.3 住宅的阳台栏板或栏杆净高,六层及六层以下的不应低于1.05m;七层及七层以上的不应低于1.10m。 5.8.1 外窗窗台距楼面、地面的净高低于0.90m时,应有防护设施。 6.1.1 楼梯间、电梯厅等共用部分的外窗窗台距楼面、地面的净高小于0.90m时,应有防护设施。 注:窗外有阳台或平台时可不受此限制。窗台的净高或防护栏杆的高度均应从可踏面起算,保证净高达到0.90m。 6.1.2 住宅的公共出入口台阶高度超过0.70m并侧面临空时,应设防护设施,防护设施净高不应低于1.05m。6.1.3 住宅的外廊、内天井及上人屋面等临空处的栏杆净高,六层及六层以下不应低于1.05m,七层及七层以上不应低于1.10m。防护栏杆必须采用防止少年儿童攀登的构造,当采用垂直杆件做栏杆时,其杆件净距不应大于0.11m。 6.2.1 十层以下的住宅建筑,当住宅单元任一层的建筑面积大于650m2,或任一套房的户门至安全出口的距离大于15m时,该住宅单元每层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2个。 6.2.2 十层及十层以上但不超过十八层的住宅建筑,当住宅单元任一层的建筑面积大于650 m2,或任一套房的户门至安全出口的距离大于10m时,该住宅单元每层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2个。 6.2.3 十九层及十九层以上的住宅建筑,每层住宅单元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2个。 6.2.4 安全出口应分散布置,两个安全出口的距离不应小于5 m。 6.2.5 楼梯间及前室的门应向疏散方向开启。 6.3.1 楼梯梯段净宽不应小于1.10m,不超过六层的住宅,一边设有栏杆的梯段净宽不应小于1.00m。 注:楼梯梯段净宽系指墙面装饰面至扶手中心之间的水平距离。 6.3.2 楼梯踏步宽度不应小于0.26m,踏步高度不应大于0.175m。扶手高度不应小于0.90m。楼梯水平段栏杆长度大于0.50m 时,其扶手高度不应小于1.05m。楼梯栏杆垂直杆件间净空不应大于0.11m。 6.3.5 楼梯井净宽大于0.11m 时,必须采取防止儿童攀滑的措施。 6.4.1 七层及七层以上住宅或住户入口层楼面距室外设计地面的高度超过16m 的住宅必须设置电梯。 6.4.7 电梯不应紧邻卧室布置。 6.5.1 外廊、内天井及上人屋面等临空处的栏杆净高,六层及六层以下住宅不应低于1.05m,七层及七层以上住宅不应低于1.10m。栏杆设计应防止儿童攀登,垂直杆件间净空不应大于0.11m。 6.5.3 住宅的公共出入口位于阳台、外廊及开敞楼梯平台的下部时,应采取防止物体坠落伤人的安全措施。 6.6.1 七层及七层以上的住宅,应对下列部位进行无障碍设计。 1.建筑入口; 2.入口平台; 3.候梯厅; 4.公共走道 6.6.2 建筑入口及入口平台的无障碍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建筑入口设台阶时,应同时设有轮椅坡道和扶手; 2.坡道的坡度应符合表6.6.2的规定。 表6.6.2 坡道的坡度

水工建筑物荷载设计规范最新版

水工建筑物荷载设计规范最新版

水工建筑物荷载设计规范 最新版 篇一:11水工建筑物荷载设计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水工建筑物荷载设计规范 前言 本规范是根据1990年原能源部、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90)水规字11号”文件的安排组织制订的。其目的在于统一水利水电工程结构设计的作用(荷载)取值标准,以利于按照GB50199—94水利水电工程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的原则和方法进行水工结构设计。 本规范必须与按照GB50199—94 水利水电工程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制订的其他水工结构设计规范配套使用。本规范中所列全部附录都是标准的附录。 本规范由电力工业部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提出、归口并负责解释。 本规范的主编单位:电力工业部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参编单位有:电力工业部北京勘测设计研究院、西北勘测设计

研究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水利部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东北勘测设计研究院,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本规范的主要起草人:梁文治、家常春、苗琴生、张学易段乐斋、周芙、黄东军、范明桥、刘文灏、陈厚群、席与光卢兴良、薛瑞宝、赵在望、岳耀真、吕祖伤、潘王华、刘蕴供吴孝仁、侯顺载、据常忻、王鉴义、汤书明、聂广明、徐伯孟潘玉喜、唐政生、郦能惠、李启雄、黄淑萍。 篇二:水工建筑荷载设计规范 摘要:对于水工建筑荷载设计的规范中,我国一直在不断的进行改进。很多时候都是在经济发展,带动了水工建筑荷载设计更好的完善。很大程度上我们不难发现,现阶段的水工建筑荷载设计的规范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的。本文笔者主要针对水工建筑荷载设计的规范做一个简单的要求。希望能对大家了解水工建筑荷载设计的规范有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水工建筑;建筑荷载;设计规范; 前言:水工建筑荷载设计的规范必须与按照水利水电工程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制订的其他水工结构设计规范配套使用。这是有非常严格的规范体系的。无一规矩不成方圆,水工建筑荷载设计的规范也是这样的道理。水工建筑荷载设计中的美哟个方面都要在设计规范的范围之内。只有这样,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标准

3 荷载分类和荷载效应组合 3.1 荷载分类和荷载代表值 3.1.1 结构上的荷载可分为下列三类: 1 永久荷载,例如结构自重、土压力、预应力等。 2 可变荷载,例如楼面活荷载、屋面活荷载和积灰荷载、吊车荷载、风荷载、雪荷载等。 3 偶然荷载,例如爆炸力、撞击力等。 注:自重是指材料自身重量产生的荷载(重力)。 3.1.2 建筑结构设计时,对不同荷载应采用不同的代表值。对永久荷载应采用标准值作为代表值。 对可变荷载应根据设计要求采用标准值、组合值、频遇值或准永久值作为代表值。 对偶然荷载应按建筑结构使用的特点确定其代表值。 3.1.3 永久荷载标准值,对结构自重,可按结构构件的设计尺寸与材料单位体积的自重计算确定。对于自重变异较大的材料和构件(如现场制作的保温材料、混凝土薄壁构件等),自重的标准值应根据对结构的不利状态,取上限值或下限值。 注:对常用材料和构件可参考本规附录A采用。 3.1.4 可变荷载的标准值,应按本规各章中的规定采用。 3.1.5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或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按标准组合设计时,对可变荷载应按组合规定采用标准值或组合值作为代表值。 可变荷载组合值,应为可变荷载标准值乘以荷载组合值系数。 3.1.6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按频遇组合设计时,应采用频遇值、准永久值作为可变荷载的代表值;按准永久组合设计时,应采用准永久值作为可变荷载的代表值。 可变荷载频遇值应取可变荷载标准值乘以荷载频遇值系数。 可变荷载准永久值应取可变荷载标准值乘以荷载准永久值系数。 3.2 荷载组合 3.2.1 建筑结构设计应根据使用过程中在结构上可能同时出现的荷载,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分别进行荷载(效应)组合,并应取各自的最不利的效应组合进行设计。 3.2.2 对于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应按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或偶然组合进行荷载(效应)组合,并应采用下列设计表达式进行设计: γoS≤R (3.2.2)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汇总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汇 总 1.0.1 为了适应建筑结构设计的需要,以符合安全适用、经济合理的要求,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建筑工程的结构设计。 1.0.3 本规范是根据《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规定的原则制订的。 1.0.4 建筑结构设计中涉及的作用包括直接作用(荷载)和间接作用(如地基变形、混凝土收缩、焊接变形、温度变化或地震等引起的作用)。本规范仅对有关荷载作出规定。 1.0.5 本规范采用的设计基准期为50 年。 1.0.6 建筑结构设计中涉及的作用或荷载,除按本规范执行外,尚应符合现行的其他国家标准的规定。 2.1.1 永久荷载permanent load 在结构使用期间,其值不随时间变化,或其变化与平均值相比可以忽略不计,或其变化是单调的并能趋于限值的荷载。 2.1.2 可变荷载variable load 在结构使用期间,其值随时间变化,且其变化与平均值相比不可以 忽略不计的荷载。 2.1.3 偶然荷载accidental load 在结构使用期间不一定出现,一旦出现,其值很大且持续时间很 短的荷载。 2.1.4 荷载代表值representative values of a load 设计中用以验算极限状态所采用的荷载量值, 例如标准值、组合值、频遇值和准永久值。 2.1.5 设计基准期design reference period 为确定可变荷载代表值而选用的时间参数。 2.1.6 标准值characteristic value/nominal value 荷载的基本代表值,为设计基准期内最大荷载统计分布的特征值(例如均值、众值、中值或某个分位值)。 2.1.7 组合值combination value 对可变荷载,使组合后的荷载效应在设计基准期内的超越概率,能与该荷载单独出现时的相应概率趋于一致的荷载值;或使组合后的结构具有统一规定的可靠指标的荷载值。 2.1.8 频遇值frequent value 对可变荷载,在设计基准期内,其超越的总时间为规定的较小比率或超越频率为规定频率的荷载值。 2.1.9 准永久值quasi-permanent value 对可变荷载,在设计基准期内,其超越的总时间约为设计 基准期一半的荷载值。 2.1.10 荷载设计值design value of a load 荷载代表值与荷载分项系数的乘积。 2.1.11 荷载效应load effect 由荷载引起结构或结构构件的反应,例如内力、变形和裂缝等。 2.1.12 荷载组合load combination 按极限状态设计时,为保证结构的可靠性而对同时出现的各种 荷载设计值的规定。 2.1.13 基本组合fundamental combination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时,永久作用和可变作用的组 合。 2.1.14 偶然组合accidental combination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时,永久作用、可变作用和一个偶 然作用的组合。 2.1.15 标准组合characteristic/nominal combination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计算时,采用标准值或组 合值为荷载代表值的组合。 2.1.16 频遇组合frequent combinations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计算时,对可变荷载采用频遇值或准永 久值为荷载代表值的组合。

水工建筑物施工组织设计

目录 第一章编制依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第二章工程概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第三章施工组织部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一、施工组织机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二、施工组织管理机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三、施工总平面布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四、临时设施用地计划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第四章主要项目施工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一、砼管铺设施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二、混凝土地面施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第五章主要项目施工要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 一、测量放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 二、土石方工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 三、钢筋混凝土工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 四、启闭设备及闸门的安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第六章质量保证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 1、工程质量承诺及质量保证体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 2、施工质量的控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 3、施工质量的检验手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6 4、原材料、半成品、外购件的质量保证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6第七章施工进度保证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9 第八章保证安全生产的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0 1、安全管理制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0 2、安全技术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 3、安全组织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7

【通用文档】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doc

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 一、总则 1、为保障城市居民基本的住房条件,提高城市住宅功能质量,使住宅设计符合适用、安全、卫生、经济等要求,制定本规范。 2、本规范适用于全国城市新建、扩建的住宅设计。 3、住宅按层数划分如下: (1)低层住宅为一层至三层; (2)多层住宅为四层至六层; (3)中高层住宅为七层至九层; (4)高层住宅为十层及以上。 4、住宅设计必须执行国家的方针政策和法规,遵守安全卫生、环境保护、节约用地、节约能源、节约用材、节约用水等有关规定。 5、住宅设计应符合城市规划和居住区规划的要求,使建筑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创造方便、舒适、优美的生活空间。 6、住宅设计应推行标准化、多样化,积极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产品,促进住宅产业现代化。 7、住宅设计应在满足近期使用要求的同时,兼顾今后改造的可能。 8、住宅设计应以人为核心,除满足一般居住使用要求外,根据需要尚应满足老年人、残疾人的特殊使用要求。 9、住宅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二、术语 1、住宅residential building:供家庭居住使用的建筑。 2、套型dwelling size:按不同使用面积、居住空间组成的成套住宅类型。 3、居住空间habitable space:系指卧室、起居室(厅)的使用空间。 4、卧室bed room:供居住者睡眠、休息的空间。 5、起居室(厅)living room:供居住者会客、娱乐、团聚等活动的空间。 6、厨房kitchen:供居住者进行炊事活动的空间。 7、卫生间bathroom:供居住者进行便溺、洗浴、盥洗等活动的空间。 8、使用面积usable area:房间实际能使用的面积,不包括墙、柱等结构构造和保温层的面积。 9、标准层typical floor:平面布置相同的住宅楼层。 10、层高storey height:上下两层楼面或楼面与地面之间的垂直距离。 11、室内净高interior net storey height:楼面或地面至上部楼板底面或吊顶底面之间的垂直距离。 12、阳台balcony:供居住者进行室外活动、晾晒衣物等的空间。 13、平台terrace:供居住者进行室外活动的上人屋面或由住宅底层地面伸出室外的部分。 14、过道passage:住宅套内使用的水平交通空间。 15、壁柜cabinet:住宅套内与墙壁结合而成的落地贮藏空间。 16、吊柜wall-hung cupboard:住宅套内上部的贮藏空间。 17、跃层住宅duplex apartment:套内空间跨跃两楼层及以上的住宅。 18、自然层数natural storeys:按楼板、地板结构分层的楼层数。 19、中间层middle- floor:底层和最高住户入口层之间的中间楼层。

船闸水工建筑物设计规范(doc 8页)

船闸水工建筑物设计规范(doc 8页)

2.2.2 在综合性枢纽中,位于挡水前沿的闸首和闸室等挡水建筑物的级别应与枢纽中其他挡水建筑物级别一致。 3.1.1 船闸结构计算应考虑运用、检修、完建、施工和特殊工况等情况,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3.1.1.1 运用情况应考虑下列最不利的水位组合: (1)上游或墙前为上游最高通航水位,下游或墙后为相应的最低水位或排水管水位; 3.2.1 船闸结构设计应进行下列验算和计算: (1)结构整体抗滑、抗倾和抗浮稳定性验算; (2)地基承载力验算和地基沉降计算; (3)渗透稳定性验算; (4)结构各部位强度计算和限裂验算; (5)边坡整体稳定性验算; (6)其他验算或计算。 3.3.1* 当采用式(3.2.2-1)验算岩基船闸或采用式(3.2.3-1)和式(3.2.3-2)计算土基船闸抗滑稳定时,抗滑稳定安全系数Kc应符合表3.3.1的规定。 抗滑稳定安全系数Kc 表3.3.1 3.3.2* 当采用式(3.2.2-2)验算基岩船闸抗滑稳定时,抗滑稳定安全系数Kc′应符合表3.3.2的规定。 抗滑稳定安全系数Kc′ 表3.3.2 荷载组合安全系数 基本组合①≥3.0

②≥2.5 ①≥2.5 特殊组合 ②≥2.3 3.3.3* 当采用式(3.2.8)计算船闸结构的抗倾稳定时,抗倾稳定安全系数K0应符合表3.3.3的规定。 抗倾稳定安全系数Ko 表3.3.3 3.3.4* 当采用式(3.2.9)计算船闸结构的抗浮稳定时,抗浮稳定安全系数Kf应符合表3.3.4的规定。 抗浮稳定安全系数Kf 表3.3.4 水工建筑物级别安全系数 1、2≥1.1 3、4、5≥1.05 3.3.6* 土基上的分离式闸墙结构,地基不得出现拉应力。 3.3.7* 岩基上分离式船闸结构地基反力的最小应力σmin应大于零。3.4.1 在闸首、闸室和导墙等结构间,新旧建筑物间及地基土质、高程突变处,均应设置伸缩一沉降缝。 4.1.5 地基设计应包括承载力、稳定性和沉降的计算。当天然地基不能满足要求时,应进行地基处理。 4.2.4* 地基承载力的安全系数应满足式(4.2.4)的要求。 4.3.3 当土坡和地基土体中有渗流时,应考虑渗流对稳定的影响。4.3.4* 当采用式(4.3.2-1)、式(4.3.2-2)和式(4.3.2-3)计算土坡和地基稳定时,稳定安全系数K不得小于表4.3.4中规定的数值。

水利工程测量放线

水利工程测量放线 (一)组建测量组 工程测量是工程优质快速施工的基础,因而测量工作的控制到位与否,直接影响着其它工作的顺利进行。我公司针对本工程组建一个经验丰富、业务水平高的测量组。测量组设组长。测量组长具有十年以上测量施工经验,全组人员可熟练地使用测量全站仪进行坐标定位。测量组在项目总工程师领导下进行全厂范围内的施工测量工作。 (二)测量施工 1、接桩、布置轴线及高程控制桩。 2、进场后,立即进行由业主提供的项目工程平面控制点、高程控制点的接桩任务,并布置场区内的平面坐标控制网及高程控制网,并以适当的比例绘制成图。 3、场区的高程控制网布设成闭合环线,对于重点平面控制点及高程控制点浇筑混凝土墩进行加固保护,并设立红色警示牌,提醒车辆及行人注意。 (三)原始地形、地貌测量 测量接桩后,立即进行工程范围内原始地貌的测量工作,详细掌握池塘、田地、现有设施等的位置、标高,并绘制出详细的成果图,为以后三通一平、土方施工等提供依据。 (四)施工过程中的测量工作 1、各构筑物施工过程中要依照施工图纸,认真订出各断面的边线、变形缝位置线、侧墙中心线;并且控制点浇筑混凝土墩进行加固保护,设立围栏保护加红色警示牌以提醒注意。地基、垫层、基础、侧墙的高程线随工序的施工随时定

出,确保施工要求。 2、建筑物施工过程中要依照施工图纸,认真订出各渠道及渠系建筑物的轴线,严格控制开挖范围、渠道坐标、渠系建筑物坐标等的高程线。 3、管线施工过程中要依照施工图纸,认真钉出管线中心轴线及管道高程线。 4、对于互相有连接、衔接或排列的设备,施测出共同的安装基准线。必要时,按设备的具体要求,埋设永久性的中心标板或基准点。 (五)测量复核 测量组在项目总工程师领导下,严格依据项目验收程序组织专人进行各道工序的测量复核,重点轴线、控制点由测量组长组织复核。施工过程中的测量复核记录做到清晰、规范,并由测量组长每周检查一次,有关测量复核情况,每月由测量组长汇总报项目部总工程师审阅。控制点、线和水准点每月进行核测一次,遇有大风、大雨及降雪天气后加测一次,检查控制点的变化情况,如有异常及时予以调整或平差。 (六)测量仪器配备 测量仪器配备见下表:

(水利工程)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 SL 52-93 电力工业部部利水中华人民共和国 关于颁发《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 SL52-93的通知 水建[1993]330号 为推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技术的进步,保证施工测量的质量,水利部和原能源部 委托水利水电长江葛洲坝工程局为主编单位,对原水利电力部水利水电建设总局局标准《水 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SDJS9-85进行了修订。该规范的修订送审稿已通过两部审查, 现批准为行业标准,编号为SL52-93,自1993年12月1日起执行,原局标准同时废止。 本规范由主编单位负责解释,水利电力出版社负责出版发行。 1993年6月25日 1 总则 1.0.1 本规范适用于水利水电工程施工阶段的测量工作。其内容包括总则、控制测量、 放样的准备与方法、开挖工程测量、立模与填筑放样、金属结构与机电设备安装测量、地 下洞室测量、辅助工程测量、施工场地地形测量、疏浚及渠堤施工测量、施工期间的外部 变形监测、竣工测量。 1.0.2 施工测量工作应包括下列内容。 (1)根据工程施工总布置图和有关测绘资料,布设施工控制网。 (2)针对施工各阶段的不同要求,进行建筑物轮廓点的放样及其检查工作。 (3)提供局部施工布置所需的测绘资料。 (4)按照设计图纸、文件要求,埋设建筑物外部变形观测设施,并负责施工期间的观测 工作。 (5)进行收方测量及工程量计算。 (6)单项工程完工时,根据设计要求,对水工建筑物过流部位以及重要隐蔽工程的几何 形体进行竣工测量。 1.0.3 本规范以中误差作为衡量精度的标准,以两倍中误差为极限误差。 1.0.4 施工测量主要精度指标应符合表1.0.4的规定。 表1.0.4 施工测量主要精度指标

住宅设计规范

4.0.2 计算住宅的技术经济指标,应符合下列规定: 1.各功能空间使用面积等于各功能空间墙体内表面所围合的水平投影面积; 2.套内使用面积等于套内各功能空间使用面积之和; 3.套型阳台面积等于套内各阳台的面积之和;阳台的面积均按其结构地板投影净面积的一半计算。 4.0.3 套内使用面积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5.利用坡屋顶内的空间时,屋面板下表面与楼板地面的净高低于1.20m的空间不计算使用面积,净高在1.20m-2.10m的空间按1/2计算使用面积,净高超过2.10m的空间全部计入套内使用面积;坡屋顶无结构顶层楼板,不能利用坡屋顶空间时不计算其使用面积。 4.0.5 住宅楼的层数计算应符合下列要求: 2.当住宅和其他功能空间处于同一建筑物内时,应将住宅部分的层数与其他功能空间的层数叠加计算建筑层数。当建筑中有一层或若干层的层高超过 3.00m时,应对这些超过3.00m的楼层按其高度总和除以3.00m进行层数折算,余数不足1.50m时,多出部分不计入建筑层数,余数大于或等于1.5m时,多出部分按1层计算; 5.4.4 卫生间不应该布置在下层住户的卧室,起居室(厅),厨房和餐厅的

上层。 5.4.5 当卫生间布置在本套内的卧室,起居室(厅),厨房和餐厅的上层时,均应有防水和便于检修的措施。 5.6.4 封闭阳台栏板或栏杆也应满足阳台栏板或栏杆净高要求。七层及七层以上住宅和寒冷,严寒地区住宅宜采用实体栏板。 5.6.6 阳台,雨罩均应做有组织排水,雨罩及开敞阳台应做防水措施。5.7.1 套内入口过道净宽不宜小于1.20m;通往卧室,起居室(厅)的过道净宽不应小于1.00m;通往厨房,卫生间,储藏室的过道净宽不应小雨0.90m。 5.7.2 套内设于底层或靠外墙,靠卫生间的壁柜内部应采取防潮措施。 5.8.1 外窗窗台距楼面,地面的净高低于0.90m时,应设防护设施。 注:窗外有阳台或平台时可不受此限制。窗台的净高或防护栏杆的高度均应从可踏面起算,保证净高达到0.90m。 5.8.2 当设置凸窗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窗台高度低于或等于0.45m,防护高度从窗台面起算不应该低于

201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变化条文总结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从2012年10月1日起实施,本文列出影响结构设计的主要修改内容,以备审核时查阅。 一、强制性条文的变化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2006年版)共有强制性条文13条,分别为1.0.5、3.1.2、3.2.3、3.2.5、4.1.1、4.1.2、4.3.1、4.5.1、4.5.2、6.1.1、6.1.2、7.1.1、7.1.2条。 修订后的《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版共有强制性条文13条,分别为3.1.2、3.1.3、3.2.3、3.2.4、5.1.1、5.1.2、5.3.1、5.5.1、5.5.2、7.1.1、7.1.2、8.1.1、8.1.2条,即强制性条文数未增加,内容的主要变化有: 1、原1.0.5条调整为3.1.3条(确定可变荷载代表值时应采用50年设计基准期)。 2、原3.1.2条文字略有调整,主要内容维持不变。 3、原3.2.3条参与组合的永久荷载由单项改为多项叠加(j=1~m);增加参与组合的各项可变荷载应乘以考虑设计适用年限的调整系数的 规定。 4、原3.2.5条调整为3.2.4条,文字略有调整,主要内容维持不变。

5、原4.1.1条调整为5.1.1条(增加了第4章永久荷载,以下各章顺延),主要修改包括:①教室活荷载由2.0KN/m2提高到2.5KN/m2(由第1项(2)款改为第2项);②第5项(2)款增加了运动场活荷载(4.0KN/m2);停车库明确为9人以下客车的停车库(不包括消防车及其他大型车辆停车库),增加了板跨为3m×3m的双向板楼盖活荷载,附注第4条明确当双向板跨介于3m×3m与6m×6m之间时按跨度线性插值确定【规范用词为“板跨不小于3m×3m”,似应为不大于,否则与附注第4条有矛盾】,消防车通道活荷载频遇值系数由0.7改为0.5,准永久值系数由0.6改为0;③厨房的分类用词由“一般的”改为“其他”;④第1项中的民用建筑卫生间活荷载由2.0KN/m2提高到 2,5KN/m2;⑤教学楼的走廊、门厅活荷载由2.5KN/m2提高到3.5KN/m2; ⑥楼梯活荷载单独列出为第12项,除多层住宅仍取2.0KN/m2外,其他均取3.5KN/m2;⑦阳台的分类用词由“一般情况”改为“其他”;⑧附注第6条非固定隔墙自重不小于每延米墙重的1/3,规范用词由“可”改为“应”。【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征求意见稿中百货食品超市活荷载5.0KN/m2未列入规范正式版】 6、原4.1.2条调整为5.1.2条,文字略有调整,主要内容维持不变。 7、原4.3.1条调整为5.3.1条,文字略有调整,增加屋顶运动场地活荷载3.0KN/m2。 8、原4.5.1条调整为5.5.1条,文字略有调整,雨篷明确为悬挑雨篷。 9、原4.5.2条调整为5.5.2条,原栏杆“顶部水平荷载”改为“活荷载”,住宅、宿舍、办公楼、旅馆、医院、托儿所、幼儿园的栏杆顶部水平荷载取值由由0.5KN/m2提高到1.0KN/m2;学校、食堂、剧场、电影院、车站、礼堂、展览馆或体育场的栏杆顶部水平荷载取值不变,增加“竖向荷载应取1.2KN/m2,水平荷载与竖向荷载应分别考虑”。

建筑结构常用荷载归纳

2.1 风荷载:【荷载规范GB 50009-2001(2006版)附表D.4强条】 2.2 正常使用活荷载标准值(KN/m2):【荷载规范- (1)住宅、宿舍取2.0;其走廊、楼梯、门厅取2.0; (2)办公、教室取2.0;其走廊、楼梯、门厅取2.5; (3)食堂、餐厅取2.5;其走廊、楼梯、门厅取2.5; (4)一般阳台取2.5; (5)人流可能密集的走廊/楼梯/门厅/阳台、高层住宅群间连廊/平台取3.5; (6)卫生间取2.0~2.5(按荷载规范);设浴缸、座厕的卫生间取4.0; (7)住宅厨房取2.0,中小型厨房取4.0,大型厨房取8.0(超重设备另行计算); (8)多功能厅、阶梯教室有固定坐位取3.0;无固定坐位取3.5; (9)商店、展览厅、娱乐室取3.5;其走廊、楼梯、门厅取3.5; (10)大型餐厅、宴会厅、酒吧、舞厅、健身房、舞台取4.0; (11)礼堂、剧场、影院、有固定坐位的看台、公共洗衣房取3.0; (12)小汽车通道及停车库取4.0; (13)消防车通道:单向板取35.0;双向板楼盖、无梁楼盖取20.0; 注:消防车超过300KN时,应按结构等效原则,换算为等效均布荷载。结构荷载 输入:无覆土的双向板(板跨≥2.7m):板、次梁取28,主梁取20;覆土厚度≥ 0.5m 的双向板(板跨≥2.7m):板取≤28, 梁参考院部《消防车等效荷载取值 计算表》; (14)书库、档案库取5.0; (15)密集柜书库取12.0; (16)大型宾馆洗衣房取7.5; (17)微机房取3.0;大中型电子计算机房取≥5.0,或按实际; (18)电梯机房、通风机房取7.0;通风机平台取6(≤5号风机)或8(8号风机);(19)制冷机房、宾馆储藏室、布草间、公共卫生间(包括填料隔墙)取8.0; (20)水泵房、变房、发电机房、银行金库及票据仓库取10.0; (21)管道转换层取4.0; (22)电梯井道下有人到达房间的顶板取5.0。 未列出者查荷载规范及《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结构分册)》荷载篇。 2.3 屋面活荷载标准值(KN/m2):【荷载规范- (1)上人屋面取2.0; (2)不上人屋面取0.5; (3)屋顶花园取3.0(不包括花圃土石材料); 注:施工或维修荷载较大时,屋面活荷载应按实际情况采用;因排水不畅、堵 塞等,应加强构造措施或按积水深度采用。 (4)地下室顶板施工荷载一般取4.0《荷规》,塔楼内顶板一般不少于5.0;高低层相邻的屋面,低屋面应考虑施工荷载不少于 4.0,与地下室顶板施工荷载同样考虑《技术措施;其分项系数取1.0;室外地坪附加荷载一般取10.0《建筑结构施工图设计》P133。 注:当利用顶板上的覆土层荷重代替施工荷载时,必须在图上注明覆土层须待上部主体结构主体完成后回填。 2.4 楼(屋)面附加恒荷载标准值(KN/m2): (1)楼面:一般楼地面视楼地面做法而定,建筑另有要求或有回填层时按实际 计算确定; 例如:板面层附加恒载取值:(公建另定)

水利工程施工测量的应用与解析

水利工程施工测量的应用与解析 兴修水利,需要防洪、灌溉、排涝、发电、航运等综合治理。一般由若干建筑物组成一整体.称为水利枢纽。水利枢纽示意图,其主要组成部分有:拦河大坝、电站、放水涵洞、溢洪道等。 拦河大坝是重要的水工建筑物,按坝型可分为土坝、堆石坝、重力坝及拱坝等(后两类大中型多为混凝土坝、中小型多为浆砌块石坝)。修建大坝需按施工顺序进行下列测量工作:布设平面和高程基本控制网,控制整个工程的施工放样;确定坝轴线和布设控制坝体细部放样的定线控制网;清基开挖的放样;坝体细部放样等。对于不同筑坝材料及不同坝型施工放样的精度要求有所不同,内容也有些差异,但施工放样的基本方法大同小异。 第一节土坝的控制测量 土坝是一种较为普遍的坝型。根据土料在坝体的分布及其结构的不同,其类型又有多种。粘土心墙土坝的示意图。 土坝的控制测量是根据基本网确定坝轴线,然后以坝轴线为依据布设坝身控制网以控制坝体细部的放样。 一、坝轴线的确定 对于中小型土坝的坝轴线,一般是由工程设计人员和勘测人员组成选线小组,深入现场进行实地踏勘,根据当地的地形、地质和建筑材料等条件,经过方案比较,直接在现场选定。’

对于大型土坝以及与混凝土坝衔接的土质副坝,一般经过现场踏勘,图上规划等多次调查研究和方案比较,确定建坝位置,并在坝址地形图上结合枢纽的整体布置,将坝轴线标于地形图上,为了将图上设计好的坝轴线标定在实地上,一般可根据预先建立的施工控制网用角度交会法测设到地面上。 坝轴线的两端点在现场标定后,应用永久性标志标明。为了防止施工时端点被破坏,应将坝轴线的端点延长到两面山坡上。 二、坝身控制线的测设 坝身控制线一般要布设与坝轴线平行和垂直的一些控制线。这项工作需在清理基础前进行(如修筑围堰,在合拢后将水排尽,才能进行)。 (一)平行于坝轴线的控制线的测设 平行于坝轴线的控制线可布设在坝顶上下游线、上下游坡面变化处、下游马道中线,也可按一定间隔布设(如10、20、30m等),以便控制坝体的填筑和进行收方。 (二)垂直于坝轴线的控制线的测设 垂直于坝轴线的控制线,一般按50m、30m或20m的间距以里程来测设,其步骤如下。 (1)沿坝轴线测设里程桩。 由坝轴线的一端定出坝顶与地面的交点,作为零号桩,其校号为0十000。

2013年最新版《住宅设计规范》

总则 为保障城市居民基本的住房条件,提高城市住宅功能质量,使住宅设计符合适用、安全、卫生、经济等要求,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适用于全国城市新建、扩建的住宅设计。 套内空间 3.1 套型 3.1.1住宅应按套型设计,每套应设卧室、起居室(厅)、厨房和卫生间等基本空间。 3.1.2普通住宅套型分为一至四类,其居住空间个数和使用面积不宜小于表3.1.2的 规定。 表3.1.2 套型分类 注:表内使用面积均未包括阳台面积。 3.2卧室、起居室(厅) 3.2.1卧室之间不应穿越,卧室应有直接采光、自然通风,其使用面积不宜小于下列 规定: 1 双人卧室为10平米; 2 单人卧室为6平米; 3 兼起居的卧室为12平米; 3.2.2起居室(厅)应有直接采光、自然通风,其使用面积不应小于12平米。

3.2.3起居室(厅)内的门洞布置应综合考虑使用功能要求,减少直接开向起居室(厅)的门的数量。起居室(厅)内布置家具的墙面直线长度应大于3m。 3.2.4无直接采光的餐厅、过厅等,其使用面积不宜大于10平米。 3.3 厨房 3.3.1厨房的使用面积不应小于下列规定: 一、一类和二类住宅为4平米;二、三类和四类住宅为5平米; 3.3.2厨房应有直接采光、自然通风,并宜布置在套内近入口处。 3.3.3厨房应设置洗涤池、案台、炉灶及排油烟机等设施或预留位置,按炊事操作流程排列,操作面净长不应小于2.10平米。 3.3.4单排布置设备的厨房,其操作台最小宽度为0.5m,考虑操作人下蹲打开柜门、抽屉所需的空间或另一人从操作人身后通过的极限距离,要求最小净宽为1.5m;双排布置设备的厨房其两排设备的净距不应小于0.90m。 3.4卫生间 3.4.1每套住宅应设卫生间,第四类住宅宜设二个或二个以上卫生间。每套住宅至少应配置三件卫生洁具,不同洁具组合的卫生间使用面积不应小于下列规定: 1、设便器、洗浴器(浴缸或喷淋)、洗面器三件卫生洁具的为3平米; 2、设便器、洗浴器二件卫生洁具的为2.50平米; 3、设便器、洗面器二件卫生洁具的为2平米; 4、单设便器的为1.10平米; 3.4.2无前室的卫生间的门不应直接开向起居室(厅)或厨房。 3.4.3卫生间不应直接布置在下层住户的卧室、起居室(厅)和厨房的上层。可布置在本套内的卧室、起居室(厅)和厨房的上层;并均应有防水、隔声和便于检修的措施。 3.4.4套内应设置洗衣机的位置。 3.5 技术经济指标计算 3.5.1住宅设计应计算下列技术经济指标:

《水工建筑物》课程设计之前进水闸设计

《水工建筑物》课程课程设计 前 进 闸 初 步 设 计 学号: 08 专业: 水利水电工程 姓名: 封苏衡 指导教师: 潘起来老师 2011年 12 月 19日 目录 第一章设计资料和枢纽设计 (4) 1.设计资料 (4) 2.枢纽设计 (5)

1.闸室结构设计 (7) 2.确定闸门孔口尺寸 (7) 第三章消能防冲设计 (11) 1.消力池设计 (11) 2.海漫的设计 (13) 3. 防冲槽的设计 (14) 第四章地下轮廓设计 (15) 1.地下轮廓布置形式 (15) 2. 闸底板设计 (15) 3.铺盖设计 (16) 4. 侧向防渗 (16) 5. 排水止水设计 (17) 第五章渗流计算 (19) 1.设计洪水位情况 (19) 2. 校核洪水位情况 (23)

1. 闸室的底板 (24) 2. 闸墩的尺寸 (24) 3. 胸墙结构布置 (24) 4. 闸门和闸墩的布置 (24) 5. 工作桥和交通桥及检修便桥 (25) 6. 闸室分缝布置 (26) 第七章闸室稳定计算 (27) 1.确定荷载组合 (27) 2. 闸室抗滑稳定计算和闸基应力验算 (27) 第八章上下游连接建筑物 (31) 1.?上游连接建筑物 (31) 2.下游连接建筑物 (31) 参考文献 (31) 第一章设计资料和枢纽设计 1、设计资料

工程概况 前进闸建在前进镇以北的团结渠上是一个节制闸。本工程等别为Ⅲ等,水闸按3级建筑物设计。该闸有如下的作用: (1)防洪。当胜利河水位较高时,关闸挡水,以防止胜利河的高水入侵团结渠下游两岸的底田,保护下游的农田和村镇。 (2)灌溉。灌溉期引胜利河水北调,以灌溉团结渠两岸的农田。 (3)引水冲淤。在枯水季节。引水北上至下游红星港,以冲淤保港。 规划数据 (1)团结渠为人工渠,其断面尺寸如图1所示。渠底高程为,底宽50m,两岸边坡均为1:2 。(比例1:100) 图1 团结渠横断面图(单位:m) (2)灌溉期前进闸自流引胜利河水灌溉,引水流量为300s m/3。此时相应水位为:闸上游水位,闸下游水位;冬春枯水季节,由前进闸自流引水至下游红星港,引水流量为100s m/3,此时相应水位为:闸上游水位,闸下游水位。 (3)闸室稳定计算水位组合:设计情况,上游水位2204.3m,下游水位2201.0m;校核情况,上游水位2204.7m,下游水位2201.0m。消能防冲不利情况是:上游水位2204.7m,下游水位,引水流量是300s m/3 (4)下游水位流量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