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考地理3复习教案

学考地理3复习教案
学考地理3复习教案

学业水平考试地理课程复习教案

《高中地理》必修Ⅲ复习要点及考点解读地理学考复习,依据《陕西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说明》的考试内容和能力要求,考点即《考试说明》中的考试内容(地理必修Ⅲ共有21个考点)。

试卷结构:

1.题型结构比例

第一部分选择题,约占50%;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约占50%。

2.内容分布比例

自然地理,约占50%;人文地理,约占50%。

3.能力要求比例

识记(A),约占40%;理解(B),约占30%;简单应用(C),约占20%;综合应用(D),约占10%。

4.试卷难度比例

容易题,约占70%;中等题,约占20%;难题,约占10%。

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考点1 区域的概念和特征(A)

1.区域的概念和特征(教科书P2)

区域通常是指一定的地域空间。

主要特征:(1)区域具有一定的界线。(2)区域内部有相似性,区域之间有差

学业水平考试地理课程复习教案第1页

异性。(3)区域具有一定的优势、特色和功能。(4)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例如陕西省有三大地形区(北部是陕北高原,中部是关中平原,南部是秦巴山地)、两种季风气候,两大河流流域。

2.区域划分及空间分布形态(即乡村地域和城市地域)(教科书P4)

3.我国三次产业的划分(教科书P6)

第一产业:指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牧业和渔业

第二产业:指工业和建筑业

第三产业:指除第一、二产业外的其他各业,包括流通部门和服务部门

考点2 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B)

1.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教科书P8)

特点:经济发展水平相当低;

区域内部经济差异较小;

区域对外开放程度较低。

2.工业化阶段(教科书P9)

特点:工业化、城市化加速推进;

区域内部经济增长不平衡;

区域对外开放程度逐步提高。

3.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教科书P11)

特点:高科技成为区域发展的主导力量;

区域内部的发展差异逐渐缩小;

区域的对外开放进一步增强。

考点3 两个不同区域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C )

1.四大地区(教科书P13)

东北地区: 黑、吉、辽3个省市区。

东部地区:京、津、冀、鲁、苏、沪、浙、闽、粤、琼、港、澳、台13个

学业水平考试地理课程复习教案第2页

省市区。

中部地区:晋、豫、皖、鄂、湘、赣6个省市区。

西部地区:陕、甘、宁、青、新、云、贵、川、渝、藏、桂、内蒙古12个省市区。

西安位于我国四大地区中的西部地区。

2.四大地区发展的差异(教科书P14~18,主要是分析图表)

(1)产业结构的差异; (2)工业化与城市化差异;(3)对外开放的区域差异。

3.南方与北方(教科书P21表)

4.西部大开发(教科书P23)

西部大开发的范围:陕(秦)、甘(陇)、宁、青、新,云(滇)、贵(黔)、川(蜀)、渝、藏,桂、内蒙古等十二个省市区。

西部地区的优势:自然资源丰富,矿产资源、油气资源、水能资源、土地资源等有突出优势、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西部地区的劣势:基础设施落后,人才、技术、资金匮乏,生态环境脆弱。

西部大开发的意义

(1)缩小东西部的发展差距,推动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2)实现各民族的共同富裕;

(3)加强民族团结;

(4)保持社会稳定与边疆安全;

(5)扩大国内市场需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6)将西部地带的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将潜在优势变为现实优势。

考点4 产业转移的概念(A)

产业转移包括产业升级和产业移出。

产业升级:劳动力首先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进而向第三产业转移。劳动力在产业间的分布状况是:第一产业逐渐逐渐减少,第二产业先增后降,第三产业稳步增加。同时产业结构从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变化。

产业移出:较发达地区有了更高级的产业类型后,原有比较落后产业的比重就会逐渐降低,欠发达地区往往就成为这些较为落后产业的接受地。

考点5 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B)

(教科书P31~33)

A.产业转移的方向:

学业水平考试地理课程复习教案第3页

劳动力由第一产业转向第二产业,进而转向第三产业。较低产业由经济发达地区转移动经济欠发达地区。

B.我国产业转移的路线:

(1)沿海企业向内地的迁移;(2)台湾企业向大陆转移;(3)广东边远地区产业集群效应。

C.产业转移的好处:

①地区内部协调发展,发达地区带动欠发达地区;②缩小区域内部经济发展的差距;③合理利用资源,降低生产成本;④加快发达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

D.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产业移出地:减轻环境污染,提高环境质量。

产业移入地:加重环境污染。

考点6 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D)

1.区域差异(教科书P25)

西部资源丰富,能源资源优势突出;东部经济发达,能源不足。

北方水少,能源矿产丰富;南方水多,能源矿产不足。

2.南水北调(教科书P26)

知道“四横”、“三纵”的格局,掌握东线、中线、西线的具体线路。

南水北调工程对调入区的有利影响:

①增加水资源总量,有利于水循环。②增加地表水和土壤含水量。③减少对地下水的开发,有利于保持水土,防止地面沉降。

对调入区的不利影响:某些地区会出现土壤盐碱化。

3. 西气东输(教科书P27~28)

“西气”主要是指我国西部新疆、青海、川渝和鄂尔多斯四大气区生产的天然气。

“东输”主要是指将上述地区的天然气输往长江三角洲地区,同时也包括输往西宁、兰州、北京、天津和湖南、湖北地区,甚至到珠江三角洲地区。

西气东输工程对中、西部的影响:

①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促进西部大开发;②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机会,拉动西部经济发展,促进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③改善城市大气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④会造成施工带来植被的破坏。

对东部地区的影响:

学业水平考试地理课程复习教案第4页

①为东部地区提供清洁、优质、可靠、廉价的能源,加速改善能源结构,有效治理大气污染;②改善沿线地区及城市的大气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③缓解了交通运输的压力,带动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

4. 西电东送(教科书P29)

(1)西电东送的线路

北通道工程:将黄河上游的水电和(三西)山西、陕西、内蒙古西部的火电

(坑口电站)送往京津唐地区。

中通道工程:将长江三峡和金沙江干支流的水电送往华东地区。

南通道工程:将贵州、云南、广西的水电和火电送往珠江三角洲地区。

(2)西电东送工程实施的意义:

①促进西部地区资源的开发,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

②增加东部地区的能源供应,改善能源结构,减少环境污染,减轻能源运输给铁路带来的压力。

③与西气东输相比,水能是更加清洁且可再生的能源。

④实现西部资源与东部市场对接,促进东西部共同发展。

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

考点7 某区域水土流失的原因、综合治理措施(如我国黄土高原)(C)

湘教版没有,其他两个版本有。

学业水平考试地理课程复习教案第5页

水土流失的原因

自然因素:

地形——沟谷发育(沟壑纵横),地形坡度越大,遭到侵蚀的可能性就越大。

土壤——土质疏松,抗御侵蚀的能力低,易被冲刷(侵蚀)。

植被——植被覆盖率低,削减径流的能力降低,流水侵蚀强烈。

降水——降水的变率大,主要集中在夏季,多暴雨。雨水的冲刷作用明显。

人为因素:主要指引起地表土壤加速破坏和移动的不合理的生产建设活动。

①植被的破坏(如过度樵采,开垦陡坡,毁林开荒等);②不合理的耕作制度;③开矿、修路、采石。

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

工程措施:兴修水库,打坝淤地、平整土地、修建基本农田;

生物措施:植树种草,封山育林;

农业技术措施:因地制宜发展大农业,发展节水农业,种植耐旱作物。

小流域综合治理——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

考点8 某区域荒漠化的原因、危害和综合治理措施(如我国西北地区)(C)

1.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教科书P37)

西北地区气候干旱,大风频繁,植被稀少,土质疏松,容易引起风蚀。

2.荒漠化的成因

3.荒漠化的危害(教科书P39)

(1)影响农牧业生产;(2)破坏基础设施;(3)影响交通运输;(4)影响人民生活。

4.荒漠化的防治(教科书P39~40)

学业水平考试地理课程复习教案第6页

我国的“三北”防护林工程(地跨东北西部、华北北部和西北大部分地区,包括我国北方13个省区市)。

森林的环境效益:调节气候;维护生物多样性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主要在河流上游);净化空气,美化环境,吸烟滞尘(主要在城市);防风固沙(主要在干旱半干旱地区)

荒漠化的防治措施:封沙禁牧、禁樵禁采、退耕还草、合理用水、生态移民。

考点9 某区域森林、湿地的作用,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保护措施(B)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仅湘教版有。《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仅人教版有。两者都不多复习。

考点10 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B)

自然地理条件(流域位置、自然环境、自然资源等)

人文地理条件(人口、经济发展基础等)

考点11 流域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综合治理的对策及措施(如美国田纳西河流域)(C)

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治理,三个版本都有。

1.流域自然地理特征(教科书P47)

包括位置、地形、气候、资源等

2.治理核心:水资源综合开发(教科书P48)

①防洪、②航运、③发电、④灌溉、⑤旅游。

梯级开发的条件:落差大、流量大

3.治理与开发经验(教科书P50)

一是设置专门的开发机构,健全法规,完善管理。

二是因地制宜地选择开发重点,形成各具特色的开发模式。

三是不断加大开发力度。

四是提高流域的开放度。

考点12 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和存在的问题(B)

要了解一个国家(或地区)农业生产条件,就必须综合考虑其自然条件(包括地形、气候、土壤、水源)和社会经济条件(市场、交通运输、科技、政策等)

学业水平考试地理课程复习教案第7页

考点13 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如美国和我国东北地区)(D)

1.美国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教科书P52)

美国农业生产布局最主要的特征是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

实行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的目的在于根据不同地区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特点,以及农业生产的客观要求,对种植业和畜牧业进行合理布局,以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2.美国主要的农业带(教科书P53图文)

3.我国东北玉米带和美国玉米带的异同点。

相似处:①分布的纬度接近,都在40°N南北;②地形都是平原;③都是黑土分布区;④都是温带气候区;⑤玉米面积比重都在50%左右。

相异处(美国玉米单产高于我国的原因):①美国玉米带的纬度比我国稍低,热量条件优于我国东北地区;②美国玉米带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于我国东北地区;

③美国玉米带的无霜期稍长,降水略多;④美国农业科技水平高于我国。

考点14 能源和矿产资源的概念、区域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开发条件(B)

考点15 区域能源和矿产资源基地的建设、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等可持续发展的措施与发展方向(如我国山西省和德国鲁尔区)(C)

1.德国鲁尔区概况(教科书P58)

位于德国西部,煤炭资源丰富。

2.鲁尔区钢铁工业发展的优势区位条件(教科书P58)

①有丰富的煤炭资源;②水陆交通便利;③可从邻国进口铁矿石;④水源充足;⑤市场广阔。

3.鲁尔区衰落的原因(教科书P59)

煤炭危机、钢铁危机及环境污染严重。

4.鲁尔区的综合整治措施(教科书P60)

①改造并合并煤炭、钢铁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生产效率

②引进和发展新兴工业及服务业,促进经济结构趋向多元化

③调整工业布局

④治理污染,美化环境

5.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的条件

①煤炭储量丰富;②开采条件好;③位置适中;④交通便利;⑤市场广阔。

考点16 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B)

学业水平考试地理课程复习教案第8页

考点17 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主要问题、对策及措施(如我国江苏省和珠江三角洲)(C)

湘教版、人教版讲珠江三角洲,中图版讲江苏省。

1.珠江三角洲的区位优势(教科书P64)

①地理位置优越(位于南部沿海,毗邻港澳,靠近东南亚,是祖国的“南大门”);

②自然条件优越(地处热带、亚热带地区,气候湿热,平原广阔,地势低平,土壤肥沃,河流纵横,水源充足);

③劳动力资源丰富;

④土地价格低廉;

⑤海陆交通便利;

⑥是著名的侨乡;

⑦对外开放政策。

2. 珠江三角洲的城市化进程(教科书P64)

改革开放初期,珠江三角洲城市化以发展小城镇为主导,工业企业发展迅速,分布广泛。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作为区域中心城市的广州和深圳的带动作用显著增强;目前,珠江三角洲以广州市为中心,基本形成了城乡一体化和城镇高度密集的城市群体系。

3.工业化对城市化产生推动作用(教科书P67~69)

(1)工业化加速了非农产业向城市的集中。优势:毗邻港澳,华侨众多,开放政策,外商投资

(2)工业化加速了人口向城市的集中。

(3)工业化加速了人的观念和生活方式的转变。

4.珠江三角洲的城市化问题(教科书P69)

(1)大量占用耕地;(2)城镇和工业过度密集;(3)环境污染严重;(4)产业结构层次偏低等。

5.珠江三角洲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产业升级、产业转移、产业合作

6.我国区域城市化典型模式

珠江三角洲模式:对外开放→外资企业→工业化→城市化

苏南模式:大城市扩散→乡镇企业发展→工业化→城市化

7.长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的区位优势条件。

学业水平考试地理课程复习教案第9页

①位于长江入海口,太平洋沿岸;

②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③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④河流众多,水资源丰富;

⑤农业基础条件好,是著名的“鱼米之乡”;

⑥水陆交通便利;

⑦城市形成早,城市化水平高;

⑧科教实力雄厚,技术力量强;

⑨工业基础好,是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⑩腹地广阔,市场广大。

第三章地理信息技术应用

考点18 遥感(RS)的概念、遥感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应用(A)(教科书P86、P91~94)

考点19全球定位系统(GPS)的概念、全球定位系统在定位导航中的应用(A)(教科书P95、P99~101)

考点20 地理信息系统(GIS)的概念、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管理中的功能(A)(教科书P74、P82)

考点21 数字地球的含义(A)(教科书103)

学业水平考试地理课程复习教案第10页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