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能源产业发展问题研究

陕西能源产业发展问题研究
陕西能源产业发展问题研究

陕西能源产业发展问题研究

陕西能源产业发展问题研究课题组

能源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对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和保障作用。陕西的煤炭、石油、天然气资源储量均较为丰富,近年来,陕西作为我国重要的能源大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带动下,加快了煤炭、石油、天然气以及电力等优势能源的开发力度,优化了产业结构和区域布局,提高了资源综合利用水平,能源工业发展成效显著。一方面,陕西已经成为了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和“西电东送”的重点省份;另一方面,能源产业也已经成为陕西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促进了陕西经济的发展。

一、陕西能源产业现状

(一)陕西省能源格局现状

陕西的能源资源储量丰富,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其中:煤炭地质储量约3800亿吨,居全国第四位;石油地质储量约11.9亿吨,居全国第五位;天然气地质储量约1万亿立方米,居全国第二位。

2009年,陕西省共生产原煤2.96亿吨。其中:神华集团神东公司生产原煤0.63亿吨,占21%;陕西煤业化工集团生产原煤0.72亿吨,占24%。

开采原油2370万吨,实现天然气开采103亿立方米,全部由国有大型企业集团完成。

到2009年末,陕西省电力总装机2360万千瓦(含“西电东送”360万千瓦),发电量897亿千瓦时。国有大型企业集团成为陕西发电领域的主力军,电力装机占全省76%。各大集团控股容量如下:大唐陕西发电公司740万千瓦,占31%;神华集团277万千瓦,占12%;华电陕西能源公司270万千瓦,占11%;华能陕西发电公司206万千瓦,占9%;国电西北分公司120万千瓦,占5%;鲁能集团120万千瓦,占5%;陕西省投资集团60万千瓦,占3%。

陕西已经成为我国能源战略西移的重点省区和能源基地建设大省。

(二)煤炭和火电在能源结构中的地位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和消费国,从20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我国煤炭在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构成中的比重始终在70%以上。即使进入90年代我国调整能源自给和石油出口换汇战略以后,煤炭在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构成中占的比重仍然65%以上。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煤炭仍将是我国的主要能源,是国家能源安全和经济安全的基础。煤炭在我国能源发展战略格局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陕西省煤炭资源丰富,含煤面积5.70万km2,约占全省国土面积的四分之一。累计探明煤炭储量1705亿吨,居全

国第三位,其中灰分小于10%、硫分小于1%的优质动力煤炭资源超过1000亿吨,占全国的47%。陕西煤炭资源主要集中在陕北侏罗纪煤田、黄陇侏罗纪煤田、渭北石炭二叠纪煤田、陕北三叠纪煤田、陕北石炭二叠纪煤田等五大煤田。国家规划建设的神东、陕北、黄陇3个大型煤炭基地,涵盖了陕西省境内99%的煤田。同时,煤层中还蕴藏着大量可开发利用的煤层气,储量约为1.3355万亿立方米,居全国第三位。随着全省煤炭资源整合和地质勘探工作的不断深入,煤炭资源探明储量还将会有较大幅度增加。丰富的煤炭资源储量,为陕西煤炭产业的大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陕西省电力发展条件较优。到2009年底,全省电力总装机2360万千瓦(含“西电东送”360万千瓦),其中水电220万千瓦,占9.3%,火电2140万千瓦,占90.7%。全省2009年发电量897亿千瓦时,其中:水电70亿千瓦时;“西电东送”162亿千瓦时。预计2010年全省电力装机2560万千瓦,发电量1050亿千瓦时,其中“西电东送”180亿千瓦时。“十二五”需要新增装机3211万千瓦,其中满足自用装机1600万千瓦,外送装机1611万千瓦。

(三)煤、电产业结构优化调整

陕西省近年来加大了煤、电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主要措施是:完善煤炭产业组织结构、加强煤炭资源整合,整顿不合理,不符合安全标准,浪费资源和不符合环境要求的小煤

矿,坚决取缔违法经营,并适当的提高煤炭的准入门槛;淘汰落后小机组常规火力发电,“上大压小”,发展超临界和超超临界机组;扶持大集团发展,鼓励跨行业、跨区域,跨所有制合作;鼓励坑口电厂建设,鼓励煤电路化相关产业联营或一体化发展。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整合资源,优化产业结构,发展循环经济,走可持续发展和协调发展的道路。

煤炭企业作为传统的基础能源产业,如何充分发挥资源优势,通过产品转化带动产业结构调整,延伸煤炭产业链条,确立一体化多元发展目标,是陕西省近几年来一直探索和实践的重大课题。通过坚定并深化煤电一体化的发展战略,依托陕西省的煤炭资源优势,通过积极寻求资源就地转化的路子,用煤发电、以电带煤,用煤炭产品转化带动产业结构调整,逐步形成煤、电、化三个支柱产业,形成以煤业为基础,以电业为核心,以煤化工为龙头的一体化、开放型的产业链格局。

(四)煤、电产业可持续发展思路

当前,我国正处于加快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时期。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煤、电行业正面临着资源、环境和气候变化的严峻挑战,进入到了一个大调整、大优化的重要阶段,必须应时而变,顺势而为,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不断改善和优化煤、电企业结构,切实肩负起保障国家能源和经济安全的重任。

对陕西煤、电产业而言,进行正确合理的目标定位,是关系到陕西省由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的关键,也是陕西煤、电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具体思路是:1、建设国家煤炭生产供应基地。加快培育特大型煤炭生产企业增强产业竞争力;加大资源整合力度,淘汰落后产能,关闭小煤矿;加快铁路运输通道建设,建成国家“西煤东送”战略基地。2、建设国家大型电力供应基地。积极发展坑口电厂,就地转化煤炭,变输煤为输电;加快电网升级改造,提高电网的安全可靠性,满足国家“西电东输”战略需要。3、建设国家煤化工基地。充分发挥陕西煤炭产业优势,延长产业链条,加大煤炭的深加工利用,开发煤层气、煤炭液化、煤制油、煤制甲醇、煤制烯烃等;发展煤炭洁净化,提高产品附加值;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促进煤炭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二、陕西能源产业发展的优势

(一)煤炭产业前景分析

在确保中国经济未来20年发展中,煤炭在中国能源消费结构中的主导地位不会发生明显的改变,煤炭资源将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战略资源,煤炭资源的经济价值将在未来得到不断提高。煤炭行业面临巨大发展机遇,其发展具有诸多有利因素:

1、在宏观经济高速发展,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不断加

速,居民消费结构不断升级和国际制造业大量向我国转移的共同推动下,我国能源需求将持续旺盛,能源工业发展的市场条件良好。

2、由于国民经济的重工业化倾向日益明显,使钢铁、建材、有色、化工等高耗电行业发展很快,重工业用电增长速度超过了轻工业用电增长速度,全国用电增长速度持续高于经济增长速度。一些地区相继出现电力供应紧张局面。在我国用电需求加速增长的情况下,电力工业将继续依靠煤炭发电。中国的几次能源发展战略研究都认为,中国电力工业的结构应当多元化,利用多种能源资源,但限于条件,中国即使积极发展水电,适度发展核电,积极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用于发电,预计到2050年燃煤电厂仍然要占50%左右,其煤炭消耗绝对量还会继续增加。

3、技术创新为煤炭产业发展提供动力。随着煤炭工业技术水平的提高,一大批技术含量高、生产效率高、经济效益好的现代化矿井先后建成投产,大大提升了煤炭行业整体生产水平,综合机械化采煤工艺成为煤炭开采主流。目前,我国煤炭气化技术已比较成熟;煤炭间接液化技术已经商业化,第二代直接液化技术也已完成;水浆煤技术在我国的研究开发也取得了重大进展。煤炭液化和气化技术为煤炭成为洁净能源创造了条件,煤炭清洁开采技术和洗选新技术成果的推广应用,大大提高了煤质,减少了污染,为煤炭产业开

拓了广阔的市场。

4、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的重点由加快基础设施建设逐步转向支持西部地区特色产业发展,特别是在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为了保障我国能源安全,国家根据我国缺油、少气、富煤的资源实际,确定调整能源结构,发展煤制油、煤制甲醇等石油替代产品,这为陕西省以煤炭为基础的能源化工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5、陕西能源工业发展已进入全面加快的新阶段,随着一批支撑带动作用较强的重大能源化工项目陆续启动建设,煤炭及煤化工发展的规模和层次将大大跃升,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条件日益成熟。

(二)电力产业前景分析

“十一五”及今后一个时期,是陕西省加快推进全省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重要时期,与此相适应,全省电力需求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

1、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看,按照全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三步走”的规划,到2020年GDP将达到1万亿元,年均增长10%左右,电力需求将相应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关中“一线两代”建设、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和陕南绿色产业基地开发等区域发展战略,以及工业强省、项目带动、加快全省城镇化进程等重大战略措施的落实,必然为全省带来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人们收入水平的大幅度提高,将有力地促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