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认识小龙虾

科学认识小龙虾
科学认识小龙虾

科学认识小龙虾,

促进我国小龙虾产业可持续发展

小龙虾广泛分布于我省的江河、湖泊、沟渠、池塘和稻田中。它肉味鲜美、营养丰富,深受国内外市场的欢迎,也是我省农业出口创汇的主导产品。该虾全身都是宝,不仅可供食用,而且还广泛地用于医药、环保、食品、保健、农业、饲料及科学研究等领域,具有广阔的产业化前景。

一、简介

1、来源与分布

小龙虾也称淡水小龙虾,中文学名为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在动物分类学上隶属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甲壳纲(Crustacea)、十足目(Decapoda)、 蛄科(Cambaridae)、原螯虾属(Procambarus)。它在淡水螯虾类中属中、小型个体,原产北美,现广泛分布于世界五大洲30多个国家和地区(图1)。该虾在20世纪20年代作为养殖牛蛙的饲料从美国引入日本,30年代从日本传入我国,最初在江苏的北部,随着自然种群的扩展和人类的养殖活动,该虾现广泛分布于我国的新疆、甘肃、宁夏、内蒙、山西、陕西、河南、河北、天津、北京、辽宁、山东、江苏、上海、安徽、浙江、江西、湖南、湖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广西、广东、福建及台湾等20多个省、市、自治区,形成可供利用的天然种群。特别是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生物种群量较大,是我国淡水小龙虾的主产区。

网上流传小龙虾是抗战时期日本引入中国处理被屠杀的中国人尸体,也流传小龙虾是日本引入中国传播细菌战及破坏中国农田水利设施的说法。这些说法都是没有根据的,也是错误的,不仅对我国小龙虾产业发展不利,也不利于中日两国及两国人民友好关系的发展。抗战期间日本对中国人民及亚洲各国人民造成深重的灾难,但这与小龙虾无关。其真实的情况是在20世纪20年代前后,日本明治维新,科技比较发达,远比中国先进。由于军力不够,当时日军中有不少教师、医生、学者被强征入伍,日本的一些生物学者(木场一夫1934年、宫地传三郎和木场一夫1940年、阿部俊男和浅

田顺一1942年)在中国开展了一系列的生物研究活动。如调查、研究了中国东北土著的三种淡水螯虾等,并把小龙虾从日本引入中国。小龙虾原产北美,大量分布在美国北纬30度左右地区,我国的长江流域也正好是北纬30度左右。这可能是选择江苏作为引入小龙虾地点的原因。杂食性的小龙虾虽能摄食动物尸体,但小龙虾并不是腐食性的,而且摄食量很小,平均日摄食量约为自身体重的2%~5%,因此依靠小龙虾来处理战争中死亡的人类尸体是无稽之谈。因该指出:原产北美的小龙虾近100年来有很多国家引进、养殖,在中国之前有日本,在日本之前有欧洲,在中国之后又有西非的肯尼亚等国家。只不过欧洲、日本的自然条件不适合小龙虾发展,而我国的长江流域很适合它。

图1。淡水小龙虾在世界的分布(仿 Dr.Jay V.Huner,1991,有改动)

2、小龙虾的经济价值

经测定克氏原螯虾可食比率为20%~30%,虾尾肉占虾体重的15%~18%。虾肉中蛋白质含量占鲜重的17.62%,脂肪为0.29%,氨基酸总量占蛋白质的77.2%(表1),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的健康食品。它肉味鲜美、营养丰富,深受国内外市场的欢迎,也是我省农产品出口创汇的主导产品,仅次于香菇,排在我省农产品出口创汇的第二位。2006年我省共出口克氏原螯虾加工产品12000吨,创汇8187万美元。

2005年以来我们推广小龙虾人工诱导繁殖和小龙虾稻田野生寄养(小龙虾与中稻

轮作),每亩稻田在不影响中稻产量和产值的基础上,每亩可为农民净增产值1800~2400元人民币,净增利润1000~1600元,为广大农民增收致富创出了一条新路。2006年我省小龙虾稻田野生寄养达到36万亩,2007年发展到100万亩,可净增产值18~24亿元。为农民的增收致富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并有力的保障了我国的粮食安全。

小龙虾肉味鲜美,营养丰富,因而也深受国内市场的欢迎。在我国,小龙虾常以整虾、虾球、虾仁的形式出现在高、中、低各层次的酒店、饭馆,也时常在百姓家中的餐桌上见到它。北至东北,南至深圳,东至上海,西至新疆小龙虾已成为我国人民十分喜爱的大众菜肴,北京、南京、合肥、武汉都有小龙虾饮食一条街,其受欢迎的程度可用“火爆”两字来形容。据初略统计上述大中城市每年需求量在1万吨以上。

表1 必需氨基酸含量比较表(占总量%)

3、小龙虾的生物学特性

克氏原螯虾广泛分布于各类水体,尤以静水沟渠、浅水湖泊、池塘和稻田中较多,说明该虾对水体的富营养化及低氧有较强的适应性。一般水体溶氧保持在3mg/L以上,即可满足其生长所需。当水体溶氧不足时,该虾常攀援到水体表层呼吸或借助于水体中的杂草、树枝、石块等物,将身体偏转使一侧鳃腔处于水体表面呼吸,甚至爬上陆地借助空气中的氧气呼吸。小龙虾对水体的富营养化及低氧有较强的适应性并不是说小龙虾对水质要求很低,应该说养殖小龙虾对水质的要求比养鱼要高,一般水质污染

严重的水体、重金属含量超标的水体小龙虾是难以成活的,因此也不能养殖小龙虾。

表2 2005年上海市静安区环境监测站对上海市小龙虾检测结果

表3 1995年上海水产研究所对上海市场小龙虾检测结果

单位:mg/kg

表4 2005年湖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对湖北省5个地区小龙虾检测结果

克氏原螯虾对高水温或低水温都有较强的适应性,这与它的分布地域跨越热带、水置于室外,被冰冻住仍能成活,但该虾的最适温度范围为18℃~31℃。克氏原螯虾是世界上分布最广,养殖最多的淡水虾类,杂食性,以摄食有机碎屑为主。.对各种谷物、饼类、蔬菜、陆生牧草、水体中的水生植物、着生藻类、浮游动物、水生昆虫、小型底栖动物及动物尸体均能摄食,也喜食人工配合饲料。在20℃~25℃条件下,克氏原螯虾摄食眼子菜每昼夜可达自身体重的3.2%,摄食竹叶菜可达2.6%,水花生达1.1%,豆饼达1.2%,人工配合饲料达2.8%,摄食鱼肉达4.9%,而摄食蚯蚓高达14.8% ,

可见该虾喜食动物性物质。在天然水体中,该虾的食物组成中植物性成分占98%以上。在我国水产界,长期以来错误地认为克氏原螯虾能捕食鱼苗、鱼种,对水产养殖有很大的危害。我们为此做过克氏原螯虾对鲤鱼、草鱼、白鲢和尼罗罗非鱼四种鱼苗、鱼种成活率的影响的实验,实验数据表明:克氏原螯虾在正常情况下,没有能力捕食鱼苗、鱼种。养殖克氏原螯虾不会对我国渔业产生危害。

从“食物链金字塔”理论分析处于食物链顶端的生物对有害有毒物质的富集最大,这就是前一段时间香港报道食用大个体石斑鱼出现食物中毒死亡现象,而小龙虾处于食物链金字塔底层,因而小龙虾对有害、有毒物质的富集最少,食用小龙虾是安全的,这一点也可从各检测单位对各地小龙虾的检测结果得知,此外我国的小龙虾出口到食品检验非常严格的欧盟、美国和日本能顺利通过,可见我们湖北省生产的小龙虾食品质量安全是可以令人放心的。

图2 水生态食物链金字塔

水生肉食性动物如鳜鱼、黑鱼等

水生杂食性动物如鲫鱼、鲤鱼等

↑↑←←←←←←←←←←←←←←↑

↑水生草食性动物(草鱼、螺、蚌等)虾蟹类如小龙虾

↑↑↑

↑←←←←←水生植物(菹草、浮游植物等)→→↑

4、养殖小龙虾的优点

总结起来,养殖克氏原螯虾有如下优点:

(1)克氏原螯虾能直接将水体中的植物和有机碎屑转换成动物蛋白,因而具有较高的能量转换率。不仅养殖成本低,饵料容易解决,而且生长快,产量高,具有可观的经济效益。

(2)克氏原螯虾对环境的适应性较强,病害少,能在湖泊、池塘、河沟、稻田等各种水体中生长,养殖条件要求不高,养殖技术易于普及。

(3)克氏原螯虾捕捞方法简单且能较长时间离水,运输方便,运输成活率高。在捕捞及产品的运输上省时、省工、费用低,这也是养殖鱼类和其他虾类所无法比拟的。(4)克氏原螯虾味道鲜美,营养丰富,不仅深受国内市场欢迎,成为我国城乡大众的

家常菜肴。也深受国际市场欢迎,是我国重要的出口淡水水产品之一,因而产品供不应求,市场前景广阔。

二、结论

1、小龙虾虽然是从日本传入到中国,但不是出入政治目的,而是一项科学活动。

2、中国有非常适合小龙虾生长和繁育的自然条件,小龙虾肉味鲜美,营养丰富,蛋白

质及氨基酸含量适合人体需求,它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的健康食品,也是我国出口创汇的主导产品,因而我们应该大力发展小龙虾的规范化养殖。

3、网上流传“小龙虾重金属超标”;“小龙虾吞噬抗战英烈尸体,不可食用”等说法,

是错误的,也没有科学依据。小龙虾体内的重金属含量(表2、3、4)都在国家安全标准之内,没有超标,这一点可从各检测单位对各地小龙虾的检测结果得知。此外,我国的小龙虾出口到食品检验非常严格的欧盟、美国和日本,并能顺利通过,可见我国生产的小龙虾,食品质量安全是可以令人放心的。

4、小龙虾自然资源远远满足不了国际、国内市场消费需求,应大力发展小龙虾人工繁

殖和规范化的人工养殖,进一步加强出口小龙虾食品安全检测。人工养殖小龙虾将对我国广大农民的增收致富,对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对我国农产品的出口创汇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都将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希望大家都能科学的看待小龙虾,祝愿我国小龙虾产业能够不断发展壮大!

科学知识的形成与发展

科学知识的形成与发展 (一)科学知识的构成 (二)科学认识的起点 (三)观察与理论的关系 (四)科学发展的模式理论 (一)科学知识的构成 科学认识过程的成果是科学事实、科学定律、科学假说以及逻辑推理和实验检验而建立起来的科学理论。 1、科学事实 科学事实:是科学认识主体关于客观存在的、个别的事物(事件、现象、过程、关系等)的真实描述或判断,其逻辑形式是单称命题。 科学事实的特点:可重复性 渗透着理论 系统性 相对独立性 科学事实的作用: 科学事实是形成科学概念、科学定律、科学假说和科学理论的基础。 科学事实是确证或反驳科学假说和科学理论的基本依据。 2、科学定律 科学定律:是反映自然界事物、现象之间必然性关系的科学命题。 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以全称命题的形式表现出来。 科学定律的特征: ?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的统一(具体的、历史的) ?简明性特征 科学定律的作用: ?揭示了事物的本质或规律 ?有助于科学概念和科学理论的形成 ?是科学解释和预测的有效工具 3、科学假说 科学假说是根据已知的科学事实和科学原理,对所研究的自然现象及其规律性提出的一种假定性的推测和说明,是自然科学思维的一种重要形式。 科学假说:是根据已有的科学知识和新的科学事实,对所研究的问题作出猜测性说明和尝试性解答。 基本要素:事实基础、理论背景、对现象、规律的猜测,推导出的预言和预见. 科学假说——通向科学理论的必要环节 惠威尔:”若无某种大胆放肆的猜测,一般是做不出知识的进展的.” 没有大胆的猜测是做不出伟大的发现 科学假说的一般特征 科学性 假定性 易变性

科学假说的来源 当出现已知科学理论无法解释的新事实时,会产生猜测性说明。 当把某一理论类推到原来适用范围之外,对其对象的属性、规律进行猜测或设想时,会提出新假说。 为解决新旧事实之间的矛盾时会提出假定性说明。 建立科学假说的原则 解释性原则(能解释全部事实) 对应原则(不能与已检验的科学理论矛盾) 可预测性原则 科学假说的检验 ⑴逻辑分析——实践检验的辅助方法 主要是分析假说在逻辑上的合理性,以达到对假说进行初步筛选的目的。 ⑵实践检验——对假说中演绎出的若干可以直接检验的推论,与科学事实进行对照。 依据推论是否与观察或实验获得的经验数据相符合来决定假说的真伪。 ⑶证实与证伪 科学实践作为检验假说的标准,既能证实假说也能证伪假说。 检验中的复杂性 不能完全证实——确证 在逻辑上,方法的保真性是没有保证的 实践研究中不能一出现反例就否定假说 (实践是可错的、辅助性假说易谬) 所以,证实与证伪的对立不是绝对的,两者是对立统一的。 ⑷判决性实验 是形成和发展科学理论的必经途径,是通向科学理论的桥梁。 是发挥思维能动性的主要方式,激发思维创造性的媒介。 不同假说的争论有利于科学的发展,有利于学术繁荣。 4、科学理论 科学理论:是系统化的科学知识,是关于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性的相对正确的认识,是经过逻辑论证和实践检验并由一系列概念、判断和推理表达出来的知识体系。 科学理论的结构 基本概念——思维的基本单位、逻辑起点 基本原理或定律——是对研究对象的基本关系的反映,是科学理论建立的基础。 科学推论——由基本原理演绎推导出来的结论。 科学理论的基本特征 客观真理性——最本质的特征 要求科学理论必须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性。 全面系统性 从事物的全部现象及其所有联系出发概括出来的普遍本质与规律。 逻辑完备性 整个体系具有内在的逻辑关联性、无矛盾性。

幼儿园小班科学:小兔藏在哪里

小班科学:小兔藏在哪里 时间: 2012-7-2 作者: 闵晴华单位:静安区南阳实验幼儿园设计思路: 幼儿在辨别空间方位的过程中要经历从自身为中心逐步过渡到以客体为中心的定向过程。在此基础上,幼儿再以自身为中心确定相对于自己的客体所处的方位。如:“我的前面是桌子、后面是椅子。”本次活动,幼儿辨别的是客体的方位,但它是以幼儿自身为出发点,确定的是自身与客体的位置关系。 《小兔藏在哪里》的游戏活动中,提供的场景如:桌子、沙发、箱子等物品是有利于幼儿躲藏的。老师以“兔妈妈”的身份和幼儿一起在真实的场景中进行躲藏,满足幼儿参与游戏的兴趣,使每一个幼儿能将自己躲藏地方用语言正确地讲述方位。 从说说场景中的物体,到设想自己藏在什么物体的什么地方,再到亲身体验躲藏的过程,这种阶梯式的小步递进,为幼儿观察、比较、判断方位和正确说出方位词给予适宜的支持,顺应了幼儿思维正确性发展的需要。 教学中三次“捉迷藏”的游戏过程,是依据孩子的个体差异而设计的。能力较强的幼儿在游戏中能有目的地灵活地调换躲藏的地方,并能正确地讲述躲藏的方位。能力较弱的幼儿在游戏中通过与同伴的互动,大家一起找一找,藏一藏,说一说,学会使用方位词。对于平时怕讲错而不愿意开口表达想法的幼儿,在这样一种特定的,宽松的,互动的游戏中能愿意大胆地进行表述。这样的游戏过程,才能更好地

体现其教学活动的价值,既满足群体发展的需要,又顺应个体发展的需求。 活动目标: 1、感知并愿意表述上下、前后、里外等方位; 2、体验与同伴玩“捉迷藏”游戏的快乐; 重点:在躲藏游戏中,能将自己躲藏的地方用方位词正确讲述。 难点:在寻找同伴躲藏的过程中讲述方位词,能正确区分方位。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 小班幼儿已能辨别上下、开始学习辨别前后、里外,目前他们所理解的空间方位的区域是仅局限于直接感知的范围内,如自己身体的部位,紧挨或靠近自己身体、离自己不太远正对自己身体的物体等等。 2、环境准备: (1)场景:充分利用教室里的自然场景,如:桌子、椅子、沙发、玩具橱等。 (2)装扮小兔用的道具每人一份:纸制耳朵、“沐浴球”制作的尾巴。 (3)音乐。 活动过程: 一、装扮小兔——以身体为中心区分上面、前面和后面等方位。 (一)今天我们一起来做“兔宝宝”,和“兔妈妈”一起做游戏。 关键提问:

科学领域认识水教案

科学领域认识水教案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认识水》一、活动目标 1.在玩水的活动中了解水的特性,培养对自然物的兴趣。 2.了解水的用途,知道节约用水。 二、重点和难点 1.重点:让幼儿通过活动感受水的特性。 2.难点:理解水是透明的、会流动的特性。 三、材料及环境创设 1.材料:各种玩水的容器。 2.环境创设:来园或自由活动时让幼儿自由玩水。 四、活动过程 1.通过自由玩水活动感受水是透明的、会流动的特性,激发幼儿对活动的兴趣和参与探索活动的愿望。 (1)自由玩水:为幼儿提供各种玩水的容器和会沉入水底的材料,如弹子、鹅卵石等。让幼儿在来园或自由活动时玩水。 (2)玩玩想想:自由玩水后让幼儿带着问题再玩水。 如:一直往瓶子里灌水会怎么样水能不能抓住水底的东西能看见吗为什么) 2.通过小实验归纳理解水的特性。 (1)灌水比赛:两个幼儿各自往漏的杯子里灌水,然后讨论灌进去的水到哪里去了还从哪里看到水是流动的 (2)抓水比赛:让幼儿用抓水的方式往瓶子里灌水,然后讨论用这种方法行不

行,为什么如果要使瓶子里灌满水应该怎么办 (3)在不透明的两个杯子里一个灌水一个灌豆浆,然后往两个杯子里放弹 珠,请幼儿思考能不能数出每个杯子里放了几颗弹珠,为什么 3.通过观察和讨论了解水的各种用途。 (1)在幼儿园里找有水的地方。讨论水的用途。如厕所里有水,厨房里有水,茶桶里有水……。 (2)让幼儿回家与父母讨论,还有什么地方也需要水,为什么? 4.通过讲述活动让幼儿交流自己获得的有关水的用途的知识。 (1)让幼儿介绍水的用途。 (2)谈谈为什么要节约用水结合幼儿的生活实际谈谈怎样节约用水 5.通过延伸活动让幼儿继续探索关于水的其他知识。 (1)让幼儿回家用塑料杯盛水放入冰箱的冷冻室并观察其变化。 (2)让幼儿回家观察水壶里的水沸腾时会出现什么。

12.认识水一年级上册科学

第四单元水 12.认识水 教学目标: 1、运用多种感官观察水的颜色、状态、气味等。 2、在教师指导下,运用观察、比较等方法,借助简单的工具观察水的形态特征。 3、在教师指导下,尝试多角度、多方式地认识水的特点。 4、初步意识到水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运用多种感官观察水的颜色、状态、气味等。 教学难点:在教师指导下,尝试多角度、多方式地认识水的特点。 教学准备:白醋、牛奶、橙汁。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运用多种感官观察水的颜色、状态、气味等。 2、在教师指导下,运用观察、比较等方法,借助简单的工具观察水的形态特征。 一、导入新课。

谜语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如“一物不稀奇,人人不能离。钢刀切不断,铁钩钩不起”。 二、探究活动。 (一)水是什么样的? 1、调动已有经验,交流对水的认识。 对于水,学生并不陌生,通过交流,学生可以丰富和拓展已有的认识。再让学生提出自己想研究的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并让学生从中选择适合研究的问题。 2、用感官观察,了解水的特点。 (1)明确不同感官的作用:眼看、鼻闻、舌尝、手摸、耳听…… (2)讨论正确观察物体的顺序:一看、二闻、三尝、四摸等。回顾前面单元学习的“闻”和“尝”的方法,用正确的方法来“闻”和“尝”。 学生交流,教师提示:要用用手扇动的方法来闻气味;不能随便尝,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品尝。用筷子或吸管蘸一点,用舌尖尝一尝。 (3)学生观察水,并观察的结果记录下来。 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自己的感官观察水,并结合已有的经验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观察到的结果。 (4)汇报观察的结果,初步了解水的特征。 3、用比较的方法进一步观察水。 出示教科书图片,提出:我们可以像他们这样来观察水。 (1)用眼看水、牛奶的颜色,进行颜色和透明度的比较。

第四章科学的本质和科学认识过程

第二篇自然科学观与方法论 本篇依据自然观、方法论和科学观相一致的原理,围绕科学认识的形成与发展,研究科学认识自然的过程:一个以科学问题为起点,对自然界由直观形成的感性认识,再经过抽象思维上升到理性认识,然后又回到实践改造自然的过程;研究人们怎样通过感性直观取得经验,怎样通过抽象思维形成观念以及各种方法之间的关系。探讨理解科学研究是一个从问题到假说,再通过逻辑论证和实践检验转化为理论的过程。认识科学理论及其体系的形成和理论的评价等问题,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科学理论发展的多元模式和创造性思维的激发机制。第四章科学的本质与科学认识过程 第一节科学的本质 一、科学的涵义及本质 “科学”一词源于拉丁文Scientia,原意为“知识”。英语science,法语science, 德语Wissenschaft。 我国早先译为“格物致知”,出自《礼记·大学》的“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至”。日本转译为“致知学”。明治维新时期,日本科学启蒙大师、教育家福泽瑜吉把science译为“科学”。1893年康有为翻译日本的著作时引进了“科学”一词。严复在翻译《天演论》时,将science 译为“科学”。 “科学”是人类关于自然界的知识体系以及获得这种知识体系的活动的总体。 1、科学是关于自然界的知识体系 2、科学是科学家认识自然界的实践活动 3、科学是一种社会建制 4、科学是一种高级文化 5、科学是一种重要的方法 6、科学是生产力 7、科学是人与自然的对话 二、科学知识的主要特征 1.可检验性 2.系统性 3,主体际性 三、科学划界的标准 逻辑经验主义以意义标准作为科学划界的唯一标准,这是与它的证实原则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批判理性主义者波普尔主张可被证伪的理论或命题才是科学的,否则是非科学。 历史主义者在科学划界问题上又可以分为两派,一派以库恩、拉卡托斯等为代表,认为科学与非科学、伪科学的区分,就在于是否在范式或科学研究纲领的指导下从事解决疑难的活动。另一派则以费耶阿本德为代表,否认科学划界的必要性,认为不存在普遍适用的科学研究方法,不存在科学与非科学之间的一成不变的界限,因而主张科学与非科学不可划分,也不应该划分。 邦格提出了多元划界标准。他给出科学知识领域的12个条件。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科学与非科学、伪科学是有本质区别的。可检验性是科学区别于伪科学的根本标准。 伪科学是伪装成科学的非科学,是一种社会现象,其内容不具有客观真理性。伪科学是伪造或篡改实验数据,回避或拒绝规范的科学实验和同行专家的科学鉴定,或者用违背科学实验准则和程序的“实验”去取代规范的科学实验,其结果经不起真正的科学实验的检验。不可

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认识水》

幼儿园科学新课程标准教材科学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 学校: 年级: 任课教师: 幼儿园教案 / 幼儿园小班 /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 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

科学活动《认识水》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学习科学的内容,有利于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通过科学探究以及实验活动,学生们能够学会尊重事实,勇于探索,敢于质疑,学会根据所学知识大胆猜想并实践检验,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幼儿园幼儿园小班科学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活动目标:1、认识水的基本特征。 2、认识字卡:无色、透明的、无味、无形、可流动的液体。 3、培养幼儿节约能源的意识。 活动准备: 幼儿:小瓶子每人一个,瓶盖或者能盛水的玩具每人一个 老师:玻璃杯两个,分别装水和牛奶,装有醋和水的瓶子各一个,瓷扣2个,每人一个盆子 字卡:无色、透明的、无味、无形、可流动的液体。水勺,泡沫板。 过程: 1、请幼儿观察水是什么颜色的?并出示牛奶和水请幼儿比较,说说牛奶是什么颜色?水有没有颜色?知道水是无色的,并出示“无色”的字卡。

2、拿两颗瓷扣,分别放在牛奶和水中比较观察,能不能看到瓷扣不?为什么水中能看到?知道水是透明的,牛奶不透明。并出示“透明的”字卡。 3、出示醋,请幼儿闻一闻,说说闻到了什么气味?再闻闻水的气味,说说水有没有气味?知道水是无味的,并出示“无味”字卡。 4、实验:水是怎样到桶里的? 老师把杯子里的和盆里的水分别水倒另一个盆里,并问幼儿水怎么到另一个盆里的?象什么?(引导幼儿说出瀑布一样,流到另一个盆里) 总结:水是流到盆里的,出示“可流动的液体”。 5、玩水游戏,让幼儿用手去抓水,看水能被抓起来吗?怎样才能将水盛起来?用小瓶子,勺子,瓶盖盛并看看盛起来的水是什么形状的?说说水有没有形状? 总结:水装在任何容器中就是容器的形状,水本身是没有形状的,并出示“无形”的字卡。 6、与幼儿一同看看字卡,一起总结水的特征。 7、请幼儿讨论水可以用来干什么?如果没有水会怎样? 8、谈谈我们应该怎样保护、节约水。 9,游戏.

小班科学小兔子教案.doc

小班科学小兔子教案 学习目标.通过观察图片,了解兔子的外形特征,提高幼儿的观察力。.用“兔子有……”的句式进行表达。.能模仿兔子的动作,双脚平稳地自然跳跃。活动准备.男孩手偶。.小动物图片,包括兔子。活动过程形式:集体 1. 教师利用男孩手偶进行对话:.教师:乐乐,你最喜欢什么动物?.手偶:我最喜欢的动物有长长的耳朵,眼睛是红色的。 2. 教师请幼儿猜猜那是什么动物,并在动物图片中找出兔子。 3. 请幼儿观察兔子图片,描述兔子的外形特征,引导幼儿注意兔子除了白色外,还有灰色、棕色等。 4. 引导幼儿用“兔子有…… ”的句式进行表达,例如“兔子有长耳朵。”、“兔子有短尾巴。” 5. 请幼儿模仿兔子跳。活动评价.能说出兔子的主要外形特征。.能用“兔子有……”的句式进行表达。活动建议:.有条件的幼儿园可以饲养不同颜色的小兔子,教师可以引导幼儿通过观察实物加深认识小兔子。2019-04-09 学习目标.通过观察图片,了解兔子的外形特征,提高幼儿的观察力。.用“兔子有……”的句式进行表达。.能模仿兔子的动作,双脚平稳地自然跳跃。活动准备.男孩手偶。.小动物图片,包括兔子。活动过程形式:集体 1. 教师利用男孩手偶进行对话:.教师:乐乐,你最喜欢什么动物?.手偶:我最喜欢的动物有长长的耳朵,眼睛是红色的。 2. 教

师请幼儿猜猜那是什么动物,并在动物图片中找出兔子。3. 请幼儿观察兔子图片,描述兔子的外形特征,引导幼儿注意兔子除了白色外,还有灰色、棕色等。4. 引导幼儿用“兔子有…… ”的句式进行表达,例如“兔子有长耳朵。”、“兔子有短尾巴。”5. 请幼儿模仿兔子跳。活动评价.能说出兔子的主要外形特征。.能用“兔子有……”的句式进行表达。活动建议:.有条件的幼儿园可以饲养不同颜色的小兔子,教师可以引导幼儿通过观察实物加深认识小兔子。2019-04-09 学习目标.通过观察图片,了解兔子的外形特征,提高幼儿的观察力。.用“兔子有……”的句式进行表达。.能模仿兔子的动作,双脚平稳地自然跳跃。活动准备.男孩手偶。.小动物图片,包括兔子。活动过程形式:集体 1. 教师利用男孩手偶进行对话:.教师:乐乐,你最喜欢什么动物?.手偶:我最喜欢的动物有长长的耳朵,眼睛是红色的。 2. 教师请幼儿猜猜那是什么动物,并在动物图片中找出兔子。 3. 请幼儿观察兔子图片,描述兔子的外形特征,引导幼儿注意兔子除了白色外,还有灰色、棕色等。 4. 引导幼儿用“兔子有…… ”的句式进行表达,例如“兔子有长耳朵。”、“兔子有短尾巴。” 5. 请幼儿模仿兔子跳。活动评价.能说出兔子的主要外形特征。.能用“兔子有……”的句式进行表达。活动建议:.有条件的幼儿园可以饲养不同颜色的小兔子,教师可以引导幼儿通过观察实物加深认识小兔子。

小学科学认识水

教学目的: (一)科学探究目标: 1、获取证据,能用语言、文字、绘图等方式描述对一定量的水的形状变化的观察结果。 2、能设计比较水的多少的实验方案,并实施。能对各组实施的方案及效果进行评价,在了解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和易操作性、简便性的基础上,评出1~2个最优方案。 3、学会使用量筒进行测量。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尊重证据,用证据来说明问题。 2、在探究过程中,能够细心观察;在设计方案时,能积极思考,方案严密、可行。 (三)科学知识目标: 认识水没有固定的形状但有一定的体积。 教学重点: 认识水没有固定的形状但有一定的体积。 教学难点: 能设计比较水的多少的实验方案,并实施。 教学准备: 水、烧杯、量杯、漏斗、水槽、量筒、瓶子、不同形状的其他容器若干、尺、调匙、滴管等。 教学时间: 二课时 第一课时 ? 教学导入 一、阅读单元页,说说你想到了什么? 二、提问:关于水,我们有哪些认识?有哪些问题? ? 教学新课 一、拿出清水、杯瓶等各种容器。 二、试猜想:将水倒入这些容器中,水的形状会是什么样子? 三、学生动手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 四、交流汇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描述容器内水的形状。 ? 拓展延伸 你能画出容器里水的形状吗? 第二课时 ? 教学导入 ? 教学新课 一、提出猜想。 1、出示三瓶大小、形状、颜色不同的水。 2、谁的肚子里装的水最多呢?(学生回答) 3、教师统计学生所持观点情况。 二、实验验证。 1、你们有什么办法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呢? 2、学生分小组讨论。 3、汇报交流。(根据现有材料选择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 4、办法可行吗?这需要咱们亲自动手试一试。

第五章 学认识的形成

第五章科学认识的形成 自然科学方法论的整体结构: 【选题 获取科学事实 进行思维加工 验证 建立理论】 ●选题(问题-科学问题-选题原则-课题构思-开题报告) ?获取科学事实(观察-实验) ?进行思维加工(方法(1)逻辑思维:A-形式逻辑B-数理逻辑(2)非逻辑思维:A-形象思维B-直觉思维(3)创造性思维) ?验证((1)观察、实验检验+(2)逻辑检验) ?建立理论(假说-理论-理论体系-建立理论体系的方法(公理化方法,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由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 第一节科学问题的提出 一、科学问题是科学研究的起点 1、科学研究从科学问题的提出开始 所谓科学问题是指通过对科学背景知识的分析而产生的问题。人们在科学研究中,通过对科学背景知识的认真思索和分析,从中发现各种矛盾,它是现有人类认识未解决的矛盾,这种矛盾或疑难,就是科学所要研究的问题。 科学研究开始于问题。对于从事科学研究的个人或集体来说,是否善于发现和科学地提出问题,是衡量其科研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否存在需要研究的问题以及问题的多少与深浅,是表征一个学科是否具有旺盛的生命力的一个重要标志。 2、科学问题的主要来源 (1)为寻求事实之间的联系提出问题——经验定律型问题。(2)新的观察、实验结果与原有的理论的矛盾——难题或危机。 (3)理论内部的逻辑矛盾——逻辑悖论和佯谬。 (4)不同学派理论之间的矛盾——判决性实验的设计或进行

新的理论探索。 (5)社会需要与现有生产技术手段不能满足需要的矛盾。 二、科学问题的选择 1、选题的重要意义——正确地选题是科研成功的关键。 2、选题的基本原则 选题决策的原则 ●第一、需要性原则:社会需要与科学需要。 ●第二、创新性原则:指向前人没有解决或没有完全解决的疑难问题。(概念创新、 理论创新、方法创新、运用创新) ●第三、科学性原则:具有一定的科学理论与事实依据,把课题置于当时的科学背 景之下,使之成为可以在科学逻辑和科学实践上加以论证和检验的课题。 ●第四、可行性原则:所选课题必须与主客观条件相适应。 三、科学问题的条件与转换 1、科学问题的条件——背景知识及问题的划界 ●自然科学问题与非自然科学问题 ●科学问题与伪科学问题 ●科学问题与表浅问题 ●待解问题与已解问题 ●关键问题与一般问题 ●经验问题与概念问题 ●常规问题与反常问题 2、科学问题的转换 (1)一个问题解决后由此引伸出其它问题 (2)及时抓住由机遇提供的线索,追踪新问题

科学《认识水》教案

认识水教学内容:湘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课 【教材分析】:《水》是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起始课,是在学生已具有相关水的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对有关水已有知识的分类和梳理,并以此认识水的三种形态之后构建物体可分为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类的科学概念,又为今后构建水、空气的科学概念打基础。 学情分析:根据三年级孩子的年龄特点,他们对认识一种事物的方法往往比较单一,特别是刚接触科学课,他们还不懂得用多种感官去发现事物的特点;多余7种物体进行观察,学生往往是无从下手,也不知道做些什么的,因此这堂课让学生对观察方法的运用意识的教育是关键,还要懂得记录,能够让学生养成合理的探究习惯。根据低年级孩子的兴趣,选择动手操作性比较强的活动设计来触发孩子们探究的欲望,使学生能够因为探究而认真,因为科学而变得有素养。 教学目标: 1、知道水的基本性质及水在自然界中的分布。 2、能学会综合运用感官观察水的性质,并能描述所观察的水的特征。 3、能积极参与有关水的认识的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能意识到水是地球上的重要资源,认识到节约用水的重要性;在识别水的活动中,学会小组合作,体会到合作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通过不同的方法从不同的角度了解水的特点。 教学难点:让学生能用语言、文字、图画等多种方式表达自己的发现,培养他们的观察、比较、综合分析和语言表达等能力。 教学准备: 1、分组材料:糖水、清水、牛奶、白醋、、吸管、透明杯。 1号杯:牛奶2号杯:白醋3号杯:糖水4号杯:清水 水管、不同形状的小杯子、气球、水盆8个2、实验记录单 教学过程: 一、猜谜语导入 1.孩子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谜语,我们一起来猜一猜。请看:一物不稀奇,人人不能离,钢刀切不断,铁钩钩不起。谜底是(水) 2.水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没有了水,我们就无法生存,。我们每天都需要水,都见到水,水是什么样的呢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水”(板书课题) 二、认识水:讨论观察方法与顺序 师:孩子们,老师今天太马虎,我把清水,牛奶,白醋和糖水混放在一起分不清了,我知道你们都是助人为乐的好少年,能帮忙找一找哪一杯是清水吗(学生猜测,并说出自己的理由)

科学知识的形成与发展(自然辩证法)

科学知识的形成与发展(自然辩证法) (二)科学认识的起点 (三)观察与理论的关系(四)科学发展的模式理论(一)科学知识的构成科学认识过程的成果是科学事实、科学定律、科学假说以及逻辑推理和实验检验而建立起来的科学理论。 1、科学事实科学事实:是科学认识主体关于客观存在的、个别的事物(事件、现象、过程、关系等)的真实描述或判断,其逻辑形式是单称命题。科学事实的特点:可重复性渗透着理论系统性相对独立性科学事实的作用: 科学事实是形成科学概念、科学定律、科学假说和科学理论的基础。 科学事实是确证或反驳科学假说和科学理论的基本依据。 2、科学定律科学定律:是反映自然界事物、现象之间必然性关系的科学命题。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以全称命题的形式表现出来。科学定律的特征: 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的统一(具体的、历史的) 简明性特征科学定律的作用: 揭示了事物的本质或规律有助于科学概念和科学理论的形成是科学解释和预测的有效工具 3、科学假说科学假说是根据已知的科学事实和科学原理,对所研究的自然现象及其规律性提出的一种假定性的推测和说

明,是自然科学思维的一种重要形式。科学假说:是根据已有的 科学知识和新的科学事实,对所研究的问题作出猜测性说明和尝 试性解答。基本要素:事实基础、理论背景、对现象、规律的猜测,推导出的预言和预见、科学假说通向科学理论的必要环节惠 威尔:”若无某种大胆放肆的猜测,一般是做不出知识的进展 的、”没有大胆的猜测是做不出伟大的发现科学假说的一般特征v 科学性v 假定性v 易变性科学假说的来源v 当出现已知科学理论无法解释的新事实时,会产生猜测性说明。v 当把某一理论类推 到原来适用范围之外,对其对象的属性、规律进行猜测或设想 时,会提出新假说。v 为解决新旧事实之间的矛盾时会提出假定 性说明。建立科学假说的原则v 解释性原则(能解释全部事实)v 对应原则(不能与已检验的科学理论矛盾)v 可预测性原则科学 假说的检验⑴ 逻辑分析实践检验的辅助方法主要是分析假说在 逻辑上的合理性,以达到对假说进行初步筛选的目的。⑵实践检 验对假说中演绎出的若干可以直接检验的推论,与科学事实进行 对照。 依据推论是否与观察或实验获得的经验数据相符合来决定假 说的真伪。⑶证实与证伪科学实践作为检验假说的标准,既能证实假说也能证伪假说。检验中的复杂性v 不能完全证实确证v 在逻辑上,方法的保真性是没有保证的v 实践研究中不能一出现反例就否定假说(实践是可错的、辅助性假说易谬)所以,证实与

小班科学小兔子吃什么教案.doc

小班科学小兔子吃什么教案 学习目标.通过给小兔子喂食物,观察了解小兔子的食性。.学习照顾、爱护小兔子。活动准备.在饲养角饲养几只小兔子。各种食物的卡片,兔子卡片。小兔子喜欢吃什么的墙饰背景。活动过程形式:集体/小组 1. 创设情境:小兔子饿了,需要小朋友给小兔子准备食物。 2. 猜一猜:小兔子喜欢吃什么?选择相应的实物卡片贴在墙饰上“猜一猜小兔子喜欢吃什么”部分。 3. 带小朋友到食堂为小兔子找食物,喂养兔子,观察小兔子吃吗?并根据观察结果,将相应的食物卡片布置在墙饰上“小兔子喜欢吃”或“小兔子不喜欢吃”部分。 4. 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猜想每天带食物来喂小兔子,观察小兔子的食性,并做记录和相互交流。活动评价.在教师的支持引导下,能够持续喂养和观察小兔子。.能够了解兔子的食性,并乐于与教师、小朋友交流自己的活动和发现。活动建议:.请家长注意引导、提醒、鼓励幼儿有礼貌地与人交往。.将礼貌宝宝的图片张贴在图书区中,引导幼儿经常观察和讲述,以丰富幼儿的表达能力,养成礼貌行为。 2017-07-26 学习目标.通过给小兔子喂食物,观察了解小兔子的食性。.学习照顾、爱护小兔子。活动准备.在饲养角饲养几只小兔子。各种食物的卡片,兔子卡片。小兔子喜欢吃什么的墙饰背景。活动过程形式:集体/小组

1. 创设情境:小兔子饿了,需要小朋友给小兔子准备食物。 2. 猜一猜:小兔子喜欢吃什么?选择相应的实物卡片贴在墙饰上“猜一猜小兔子喜欢吃什么”部分。 3. 带小朋友到食堂为小兔子找食物,喂养兔子,观察小兔子吃吗?并根据观察结果,将相应的食物卡片布置在墙饰上“小兔子喜欢吃”或“小兔子不喜欢吃”部分。 4. 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猜想每天带食物来喂小兔子,观察小兔子的食性,并做记录和相互交流。活动评价.在教师的支持引导下,能够持续喂养和观察小兔子。.能够了解兔子的食性,并乐于与教师、小朋友交流自己的活动和发现。活动建议:.请家长注意引导、提醒、鼓励幼儿有礼貌地与人交往。.将礼貌宝宝的图片张贴在图书区中,引导幼儿经常观察和讲述,以丰富幼儿的表达能力,养成礼貌行为。 2017-07-26 学习目标.通过给小兔子喂食物,观察了解小兔子的食性。.学习照顾、爱护小兔子。活动准备.在饲养角饲养几只小兔子。各种食物的卡片,兔子卡片。小兔子喜欢吃什么的墙饰背景。活动过程形式:集体/小组 1. 创设情境:小兔子饿了,需要小朋友给小兔子准备食物。 2. 猜一猜:小兔子喜欢吃什么?选择相应的实物卡片贴在墙饰上“猜一猜小兔子喜欢吃什么”部分。 3. 带小朋友到食堂为小兔子找食物,喂养兔子,观察小兔子吃吗?并根据观察结果,将相应的食物卡片布置在墙饰上“小兔子喜欢吃”或“小兔子不喜欢吃”部分。 4. 引导幼

科学领域——《认识水》教案

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认识水》 一、活动目标 1.在玩水的活动中了解水的特性,培养对自然物的兴趣。 2.了解水的用途,知道节约用水。 二、重点和难点 1.重点:让幼儿通过活动感受水的特性。 2.难点:理解水是透明的、会流动的特性。 三、材料及环境创设 1.材料:各种玩水的容器。 2.环境创设:来园或自由活动时让幼儿自由玩水。 四、活动过程 1.通过自由玩水活动感受水是透明的、会流动的特性,激发幼儿对活动的兴趣和参与探索活动的愿望。 (1)自由玩水:为幼儿提供各种玩水的容器和会沉入水底的材料,如弹子、鹅卵石等。让幼儿在来园或自由活动时玩水。 (2)玩玩想想:自由玩水后让幼儿带着问题再玩水。 如:一直往瓶子里灌水会怎么样?水能不能抓住?水底的东西能看见吗?为什么?)2.通过小实验归纳理解水的特性。 (1)灌水比赛:两个幼儿各自往漏的杯子里灌水,然后讨论灌进去的水到哪里去了?还从哪里看到水是流动的? (2)抓水比赛:让幼儿用抓水的方式往瓶子里灌水,然后讨论用这种方法行不 行,为什么?如果要使瓶子里灌满水应该怎么办? (3)在不透明的两个杯子里一个灌水一个灌豆浆,然后往两个杯子里放弹 珠,请幼儿思考能不能数出每个杯子里放了几颗弹珠,为什么? 3.通过观察和讨论了解水的各种用途。 (1)在幼儿园里找有水的地方。讨论水的用途。如厕所里有水,厨房里有水,茶桶里有水……。 (2)让幼儿回家与父母讨论,还有什么地方也需要水,为什么? 4.通过讲述活动让幼儿交流自己获得的有关水的用途的知识。 (1)让幼儿介绍水的用途。

(2)谈谈为什么要节约用水?结合幼儿的生活实际谈谈怎样节约用水?5.通过延伸活动让幼儿继续探索关于水的其他知识。 (1)让幼儿回家用塑料杯盛水放入冰箱的冷冻室并观察其变化。 (2)让幼儿回家观察水壶里的水沸腾时会出现什么。 精品文档word文档可以编辑!谢谢下载!

科学三年级上册认识水》

认识水 王成浩教学目标: 1、科学探究目标:学会综合运用感官观察水的性质,并用语言或画图等方式描述所观察的水的特征。 2、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意识到节约用水的重要性。 3、科学知识目标:知道水的基本性质及水在自然界中的分布。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探究水在自然界的分布情况和水的基本性质。 2、难点:合理运用感官对水进行观察。 教学准备: 学生:水、烧杯、筷子、雪碧、醋、木块、橡皮的等。 教师:地球上水的分布资料卡、各种有关水的美丽图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谜语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提问:“因为有你花儿更加美丽,因为有你鱼儿更加快乐,因为有你庄稼更加茁壮成长,因为有你地球多彩多姿。 学生回答:水 提问:你们对水有哪些了解呢?学生各抒己见。 教师总结:是的,我们生活中处处需要水,水对于我们很重要。今天我们就进一步“认识水”、(板书:10。认识水) 二、合作探究: 1.探究水的特点。 教师出示一杯水、一杯酒、一杯雪碧。 (1)提出问题:同学们看这是什么? 生:水。 生:不一定是水。 师:你们为什么认为是水呢? (2)猜想假设:分别让不同小组的学生说说,并让他们说出这样猜想的理由,写在记录纸上。然后总结学生的回答:没有颜色、透明的。(板书)(3)制定方案:请同学们小组内讨论,如何运用我们的感官来验证自己的猜想。 学生小组讨论,都是用的什么方法来验证自己的猜想,写在记录纸上。引导学生完善方案:正确的观察步骤是一看、二看、三尝、四摸。这里我们可以用前三步来验证。 (4)实施探究:派一名学生演示,然后各组再验证。教师说明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才能品尝。 (5)汇报展示:你们都是怎么知道哪一杯是水、哪一杯是酒、哪一杯是雪碧的呢? 生:水没有气味、酒有气味,水没有味道、雪碧有味道。 师:所以水是没有气味、没有味道的(板书) (6)概括总结:师:那么水到底具有哪几种性质呢?

第4章 科学概述概要

第一篇科学篇 人类是通过科学来认识自然界的。 这部分内容依据自然观、认识论和方法论相一致的原理, 从对科学的本质与特征等基本问题的认识开始, 围绕科学认识的形成与发展,以科学问题为起点,研究通过观察和实验获取科学事实的经验方法, 研究经由科学抽象、运用各种科学思维形式建立科学理论和检验、评价科学理论的方法和其中包含的深刻哲学问题, 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科学理论发展的多元模式。 第四章科学的本质和科学知识的构成 对科学的含义的理解,是理解我们这个时代和社会的重要的视角。 科学也是整个科学技术哲学最基本的范畴之一。 但是,究竟什么是科学,则是一个看似简单,实则复杂的问题。 因此,我们从这一最基本的问题谈起。 第一节科学的含义及特征 一、科学的含义 贝尔纳: “科学作为一个历史性的范畴,本来就不能用定义来诠释,……故而必须用一种阐

明性的叙述来表达。” 词源:拉丁文“Scientia”,“知识”。(英、德、法语由此衍生) 作为一个历史性范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1,科学是一种反映客观事实和规律的知识,是理论化、系统化的知识。 12世纪,欧洲。威廉,“物质为基础的知识的一部分”。 17世纪,培根,“知识就是力量”。 -作为知识:事实,现象的、经验的东西。 规律,反映了对象的本质,理性思考的结果。 反映,形式上的主观性。 -作为知识体系:零零散散的知识,还不能称其为科学。 2,科学不仅仅是知识体系,而且是特殊的认识活动。 “知识是探求的结果,而活动才是内容本身。” 齐曼:一般来说科学被理解为了解的艺术,它和研究几乎是一回事。 凯德洛夫:科学的概念既用于表示科学知识的过程,也用于表示获得由科学实验检验其客观真理性的知识的整个体系。 “研究”、“科学家” 主要涉及到“方法论”问题。是我们重点讨论的内容。 3 ,科学是一种社会建制。 17世纪中叶,开始其社会建制化进程, 19世纪后,科学家职业化, 20世纪以来,成为“大科学”,一种“社会建制”, 一项国家事业,是社会中的专业部门,新兴的社会产业,国家的战略产业。 一项国际事业。 科学,历史性范畴,只能采取阐明性叙述,从历史中把握。 广义:包括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及思维科学, 狭义:特指自然科学(本门课程狭义)。 二、科学的特性

大班科学:认识水

大班科学:认识水 大班科学:认识水 一、活动目标 1、知道水的用途,了解水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2、通过动手操作知道水的特点:无色、透明、无味、流动。 3、培养幼儿节约用水的良好习惯。 二、活动准备 每个幼儿装有水的杯子三个,各种调料味,碗,奶粉,水的图片,吸水布。 三、活动过程 1.播放水流的声音,引导幼儿猜是什么发出的声音,并说说水都有什么用途。 师:刚才我们听到了一种声音,那小朋友知道这是什么发出的声音吗? 师:(单独请一位幼儿回答)小朋友都很棒,知道了这是水流动的声音,那请小朋友想想在我们的生活中那些地方会用到水呢?水都有哪些用途呢? 师:(总结)水可以用来洗衣服,做饭,洗漱,刷牙,拖地板,水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好朋友。 2.认识水的特点:无色,无味,透明,流动。 师:小朋友都知道了水有许多的用处,那你们知道水的特点吗?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许多杯水,让你们看看水,闻闻水、尝尝水,通过自己的操作认识了解水的特点。(操作前教师说好操作要求) 老师的这里也有两杯水:现在的桌子上都有一个杯子,里面装满了水,请小朋友观察下,杯子里的水是什么颜色的?

师:刚才小朋友看了也说了,杯子是没颜色的,现在请小朋友看看老师这里,老师往里面加了什么,水变成了什么颜色(师往一杯加入奶粉)小朋友看到了什么?(加了奶粉变成了白色)。 师:通过刚才的观察小朋友能告诉老师一杯没有加入任何东西的水是什么颜色的呢(引导幼儿说出水是无色的) 师:水本来是没有颜色的,这就是水的第一个特点——无色。 师:请小朋友们拿起你们桌上的小棒把它们分别放入两个杯子里,仔细观察小棒的变化。 师:朋友们已经观察到了没颜色的那一杯水看得很清楚,有颜色那一杯水看不清楚,甚至是看不到,那么没加任何东西的水就是透明的,这就是水的第二个特点——透明。 师:现在老师请每个小朋友在桌上端杯水,请小朋友先闻一闻水有没有气味,然后再尝尝水是什么味道的?(请幼儿上来品尝并说出是什么味道的) 师:刚才小朋友说了它们是没味道的,那你们想不想喝味道不一样的水? 师:那下面的小朋友仔细的看清楚老师往里面加了什么东西才使它们的味道发生变化的?(分小组加盐、红糖、醋) 师:在刚才的品尝中,我们知道了如果你往水里加什么味道的调料那水就会变成什么味道的,如果不加任何东西,那水的味道是不会变的,这就是水的第三个特点——无味。现在请小朋友看老师这里,老师要变魔术,小朋友看看水在杯子里怎么了? (师操作) 师:小朋友看到了什么? 师:水从杯子里流出来了,那你知道水为什么从杯子里流出来呢?而另一杯没流出来呢?(幼儿回答) 师:刚才小朋友说了,杯子里面装满了水就会流出来,就像小朋友喝水就必须用杯子盛住,要不然水就会流出来,这就是水的第四个特点——会流动。

科学方法在科学研究中的意义

科学方法是指:人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中遵循或运用的、符合科学一般原则的各种途径和手段,包括在理论研究、应用研究、开发推广等科学活动过程中采用的思路、程序、规则、技巧和模式。简单地说,科学方法就是人类在所有认识和实践活动中所运用的全部正确方法。它是人类所有认识方法中比较高级、比较复杂的一种方法。它具有以下特点:(1)鲜明的主体性,科学方法体现了科学认识主体的主动性、认识主体的创造性以及具有明显的目的性;(2)充分的合乎规律性,是以合乎理论规律为主体的科学知识程序化;(3)高度的保真性,是以观察和实验以及他们与数学方法的有机结合对研究对象进行量的考察,保证所获得的实验事实的客观性和可靠性。 二十一世纪以来,科学技术以惊人的发展速度,展示了人类的高度智慧。上世纪末本世纪初,电子、放射性现象的发现,打开了原子世界的大门。随着量子论、相对论和现代宇宙学的诞生,标志着人们对自然的认识已经深入到微观、宇观和高速领域。现代科学技术的这些发展,不但大大开阔了人类的视野,使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改观,而且不得不改变着人们对自然的观念,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科学的新成就和思维方式的变化带来了科学方法的重大变革,同时,新的科学方法的采用也促进了科学技术的新发展。有人甚至认为,没有科学方法的创新,就不会有科学技术的新的突破。无论如何,科学方法在科学研究中中的重大作用,是不容置疑的了。对新的科学方法进行总结,对传统的科学方法在新条件下的发展加以研究,是我国科学工作者和哲学理论工作者面临的共同任务。 一般来讲,研究方法可以分为科学的、宗教的、直觉的、猜想的、思辩的。这些方法都包括主观分析的环节,但与其他方法相比较,科学方法更强调客观实证。科学研究方法的程序至少要包括发现问题,提出假设、概念操作化、实证检验、得出结论几个环节。如果一种研究方法不包括概念操作化与实证检验这两个环节,这种方法就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科学方法。科学方法要保证研究过程与结论都可公开检验,因此科学方法要求以共同规则确定标准,而没有相同标准就无法做任何检验。此外,科学研究方法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科学研究方法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事物的变化程度;科学研究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提高预测的准确率。 提倡科学研究方法有助于纠正不良的学风。大家都反对学界的浮夸现象,学术打假是惩罚措施,还需要通过提倡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术道德。使用科学方法有助于防止制造含义不清的新词,有助于防止无明确逻辑关系的因果解释,有助于防止不在乎结果的形势预测。科学的研究方法具有开放性,认为自身是不完善的和需要改进的,因此采取科学的研究方法还可以有助于培养研究人员承认错误的品德和改正错误的勇气。 以科学方法教育为例,当今科学的发展趋势,一方面学科划分越来越细,分支越来越多,日益趋向专业化;而另一方面,各学科之间相互渗透、相互依存,综合化趋势越来越明显。这二方面的发展趋势,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这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对教育提出了新的思考。加强科学方法教育才是最重要的。

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教案 认识水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 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教案认识水撰写人: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目标: 1、通过看、闻、尝,了解水是透明的,是无色无味的。 2、在操作过程中,感知水具有流动的特征。 3、在科学活动中,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 活动准备: 1、两个玻璃杯(一杯清水、一杯酱油),两个托盘。 2、幼儿每人三个透明的杯子,一个勺子。 3、漏勺、塑料小篮子、塑料袋、有洞的容器若干,小箩筐若干,小毛巾4条。 4、PPT课件。 活动过程: 1、教师导入课题,感知水是透明的。 (1)师:今天,我要给小朋友们变个魔术。(出示两个杯子,一杯清水、一杯酱油)。 (2)教师继续以魔术的形式,将两颗玻璃珠放入杯中。 提问:变出了什么? 珠子在哪个杯子里呀?它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的?

这个杯子里面是什么啊? 为什么珠子在酱油里面看不清,在水里面却可以看得清清楚楚的啊? (3)小结:原来水是没有颜色,透明的;所以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出水中物体的形状、颜色。2、了解水。 --无色无味这一特征现在,水宝宝要和我们玩躲猫猫,它啊就在你们跟前都有三个杯子,水宝宝就藏在其中的一个杯子里,你可以用看一看、闻一闻、尝一尝等办法把水宝宝找出来。 ①幼儿操作,教师巡回观察。 ②提问:你们用了什么好办法找到水宝宝的? 水宝宝是什么颜色的?它闻起来,尝起来是什么味道的?③教师小结:水是没有颜色没有味道的,我们也可以说是无色无味的。 ④教师验证实验结果。 3、幼儿进行尝试操作。 --帮水宝宝搬家,感知水的流动性。 师:水宝宝想请我们帮她一个忙,你们愿意吗?就是帮水宝宝搬个家。 ①教师出示搬水工具:塑料小篮、有洞塑料袋、有洞小容器,请幼儿说说它们的名称并尝试用这些材料进行活动。 ②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③提问:你用什么东西来帮水宝宝搬家的? 在帮水宝宝搬家时,水宝宝怎么了? ④小结:原来水是会流动的。 延伸活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