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班组继电保护消缺工作的几点建议(通用版)

对班组继电保护消缺工作的几点建议(通用版)
对班组继电保护消缺工作的几点建议(通用版)

Safety is the goal, prevention is the means, and achieving or realizing the goal of safety is the basic connotation of safety prevention.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对班组继电保护消缺工作的几点

建议(通用版)

对班组继电保护消缺工作的几点建议(通用

版)

导语:做好准备和保护,以应付攻击或者避免受害,从而使被保护对象处于没有危险、不受侵害、不出现事故的安全状态。显而易见,安全是目的,防范是手段,通过防范的手段达到或实现安全的目的,就是安全防范的基本内涵。

继电保护属电力系统二次设备范畴,主要由保护装置、开关操作机构、辅助元器件以及连接它们的电流、电压、控制回路构成。它承担着断开故障元件和支持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任务,二次回路与保护装置发生缺陷会给系统运行带来安全隐患。

1继电保护缺陷及处理实例

1.1由二次回路接线错误引起的继电保护缺陷

在某220kv变电站春检期间,值班人员反映.对220kv或110kv 任意开关进行操作,出现中央信号控制屏35kv三相绝缘监察表计指示不一致,A相电压最高达12V左右,B相电压次之为80V左右.C相约35V左右。

根据以上现象,继电保护人员查阅图纸资料,经过现场测量分析,发现35kV绝缘监察三相电压表计电压回路没有接地,造成了闭合任意220kV或110kv线路开关时,继电器的2线圈公共端电位漂移.引起

35kv三相绝缘监察表计指示不一致。当该公共端接地后,以上异常现象消失。

由此可见,继电保护工作中1个小疏忽,也能给电网运行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绝不能轻视。

1.2由保护装置故障引起的继电保护缺陷

某220kv变电站,110kv各开关带负荷运行正常.但110kv母线差动保护装置,“TA断线”故障指示灯亮,信号不能复归。值班人员汇报调度部门后.把110kv母差保护退出运行,等候处理结果。此时,110kv母线至各出线TA的一次设备,处于无快速主保护运行状态,当这些设备发生故障时,只能靠相邻元件的远后备保护装置保护。

继电保护工作人员在比较保护装置打印的采样值和实际各出线电流二次值后,发现M出线的A相采样值和测量值不符,由此判定是该保护装置的M出线A相电流变换单元存在故障。在做好相应措施后.检查变换单元电路板,发现有明显烧灼痕迹,而现场又没有备板和备件,此时一般有2种选择:①等候厂家送达备板;②凭技术经验,自己想办法处理。选择前者,工作轻松容易;选择后者。工作危险点多,但有可能很快消除缺陷,保证电网安全性和供电可靠性。继电保护人员在及时通知厂家后,考虑到变电站的扩容时,在电流变换单元和掉闸

回路上都留有一定的硬件冗余,可以把M出线A相电流测量由故障单元穆至冗余单元,再把M出线掉闸回路移至对应回路。最终花费约2h,消除了缺陷,恢复了110kv母线差动保护运行。

由此例可以看出,继电保护消缺工作存在一定的伸缩性,应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最大限度

地保证电网和设备安全运行。

2.班组继电保护及消缺工作的现状分析

2.1重工程轻定校

近年来,电力建设任务饱满,由于经济因素渐渐地形成了现在重工程,轻定校的局面。这样,保护定校周期一拖再拖,对定校工作不重视,难以发现设备存在的异常,导致缺陷的生成。

2.2重装置轻回路

保护装置作为实验工作的核心,是工作的重点.但继电保护涉及的回路多,接线复杂,查线工作枯燥乏味.一般不被人重视。

2.3重结果轻过程

工作人员和管理部门只在乎保护装置及接线正确与否,问题处理结果正常与否,对于缺陷原因、处理过程及处理方法合适与否过问不多,分析不深,这样,不利于缺陷的统计分析.不利于工作的举一反

三,不利于工作人员素质的提高。

2.4重经验轻理论

随微机型继电保护装置的普及,轻视继电保护理论学习的风气日盛,仅按厂家的说明书,凭着经验进行模拟实验的现象增多,致使装置原理及设计上的缺陷难以发现。

3.对继电保护消缺工作的几点建议

建设坚强的电网,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安全可靠,快速准确地切除故障元器件,保证正常设备继续运行。为此,笔者认为继电保护及消缺工作应做到4个字:细、深、强、全。具体是:

a.继电保护设备新投产、定期校验等实验记录、图纸资料归档工作,应做到1个“细”字。继电保护工作涉及的设备多,回路多,装置类型不一,电路连接复杂,在缺陷处理时,经常发生因工作记录不详、图纸不全,使现场装置或接线情况难以确定,不得不重新实验或排查,浪费人力物力的现象。因此,必须加强前期实验记录、图纸归档的工作。

b.在缺陷的产生原因分析、处理方案分析、防范措施分析上,应做到1个“深”字。在缺陷消除工作中,班组及上级管理部门不仅仅看重结果,更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在每周安全学习活动中,集体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