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NG槽车交通运输事故抢险案例及现场处置方案讨论稿

LNG槽车交通运输事故抢险案例及现场处置方案讨论稿
LNG槽车交通运输事故抢险案例及现场处置方案讨论稿

LNG槽车交通运输事故抢险案例及现场处置方案讨论稿

LNG槽车交通运输事故抢险案例及现场处理方案

(讨论稿)

近年来,液化天然气(LNG)以槽车道路运输方式发展迅速,成为管道天然气供气的一种有效补充供气方式,扩大了供气范围。可是道路交通事故率普遍较高,加之液化天然气又有易燃易爆的特点,液化天然气槽车运输的安全问题比较突出,本文回顾了三起LNG槽车交通运输事故案例,最后介绍了面对LNG槽车事故的现场应急处理方案。

第一部分 LNG槽车交通运输事故案例

一、阳泉公司“3.25”LNG槽车事故抢险案例

3月25日11时,一辆LNG运输车(车牌号鲁YM320挂)驶经山西省阳泉市太阳高速(S45)盂县南高速出口匝道附近时,发生一起车辆侧翻交通事故,槽车储罐内装有约23.3吨液化天然气。盂县消防支队在了解情况后立即向市政府有关部门报告,并请求支援。

我公司在接到市政府指示后,立即安排部署应急抢险事宜:①通知消防部门对事故现场警戒,疏散现场人员、禁止车辆通行、现场严禁烟火,待现场勘察后再行处理;②立即通知LNG分公司员工紧急集合待命;③立即组织当班员工对加液车进行倒液,留出空车以备倒液;④立即组织对抢险物资包及相关设施进行检查,包括防冻服、防冻手套、三防鞋、防护面罩、检漏仪、防爆对讲机、阻火帽、发电机及空气呼吸器等;⑤先组织两名抢险人员携带抢险装备赶赴现场,加液车清空后再赴现场备用。

到达现场后,抢险人员先穿戴好抢险装备,携带检漏仪由远及近对事故现场周边进行检测,发现无燃气泄漏。然后对事故车进行勘查,发现槽车储罐前部明显受损变形、后部仓门部分变形,无法打开,经检测槽车后仓及车辆自带LNG钢瓶无天然气泄漏。在关闭LNG钢瓶阀门后,建议消防队用防爆工具打开后仓门,并对车辆电瓶及线路进行拆除。

后仓门打开后,抢险人员再次对事故车进行勘查,发现槽车管路轻微变形但无泄漏,压力表、安全阀未受损,但储罐压力高出正常压力范围。初步判定储罐受损变形,真空度逐步失效。

在现场情况可控的情况下,抢险人员建议路政部门立即调集铲车打通至事故车的通道,调集吊车至事故现场待命,并通知事故单位立即调一台空罐车到现场备用。

之后抢险人员立即将现场情况报告现场抢险指挥部,并制定分批次导罐作业的抢险方案供指挥部决策参考。得到指挥部同意后,我公司抢险人员于16:00左右开始进行分批次倒罐作业,消防人员准备泡沫车做好抢险准备。

在作业过程中储罐压力1小时内从0.15MPa上升至0.3MPa。为防止倒液过程中发生超压放散情况(侧翻后放散管口插入地下),我公司配合消防人员采取紧急措施,将放散管口清出后用消防水带连接,另一头导出到匝道的另一侧空旷地带。

由于事故车辆处于侧翻状态,储罐增压气动阀损坏无法打开。气相管路导液条件不足,液相管路位置偏高等因素限制。第一批倒出4吨LNG后,剩余LNG无法倒出。

此时,储罐压力为0.2MPa,但在倒液停止后立即呈现上升趋势。为保证罐体压力不超压,抢险人员决定打开放散阀泄压,但效果并不明显,且消防水带也无法满足排放要求。

此时夜幕降临,救援难度增大,为保障安全,我公司向现场指挥部建议在现场设立排空区域,在周边300米实施严密警戒的情况下,我公司负责用低温软管将储罐LNG引入排空区进行排空作业并实时监控储罐压力、燃气浓度及风向。排空作业从25日17时20分至26日早6时。储罐压力下降至0.01MPa。

26日早6时现场停止排空作业,抢险人员关闭事故罐体阀门,加装盲板,检测无天然气泄漏后,现场指挥部通知起重设备进

入现场开始作业,先将事故车自带LNG气瓶吊至排空区排空,然后将车头吊走,最后对罐体进行吊正作业,以便为第二批次倒液做准备。上午10时事故罐体被吊正,储罐压力升至0.1MPa。

在按照计划进行第二批次导罐作业时,由于罐体真空失效导致罐内残留LNG液温升至-90℃处于气液混合状态,设备无法工作。在请示指挥部后,指挥部决定调整计划,再次对储罐残留气体引入排空区排空。作业时间从26日11时30分持续至13点50分罐体内残余气体基本排空。抢险人员对阀门、管口进行封闭,并检测罐体无泄漏后,整个抢险作业结束。

二、厦门公司“1.18”LNG罐车追尾泄漏事故抢险案例

1月18日6点,位于厦门同安高速公路收费站往漳州方向出口处发生一起LNG罐车追尾事故,事故肇事车辆单位为广东远泰能源有限公司,事故造成LNG罐车驾驶员、押运员受伤,罐车拖头损毁,车用LNG燃料管路泄漏,车辆LNG罐体前方轻微变形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