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市场中的风险案例

金融市场中的风险案例
金融市场中的风险案例

金融市场中的风险案例

1.流动性风险的引入—北岩银行的破产案例

1997年北岩建筑协会在伦敦股票交易所发行股票,促成了英国北岩银行的创立。2007年,北岩银行已经进入英国按揭提供商的前5名,是英国东北部最大的金融机构,拥有76家分行,主要业务是在零售和批发市场提供房屋抵押贷款,其服务包括提供储蓄账户、存款账户、贷款和住房及财产保险。这家银行在1997~2007年发展迅猛,其发行的部分按揭被通过其在开曼群岛注册的子公司Granite进行了证券化。

北岩银行主要依靠出售短期债券来融资。2007年8月美国出现次贷危机,市场风险迅速在欧美房地产市场、信贷市场、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间相互传染,银行发现很难再通过发行新债券来取代已到期的债券,这是因为机构投资者不愿意出借资金给那些在按揭业务中涉足太深的银行。9月14日,英格兰银行和金融服务监管局发布联合声明,认为北岩银行没有丧失偿债能力,资产足以偿还负债,贷款质量良好,而且表示“向其提供流动性支持”。但北岩银行不能筹得资金,这给运作带来了严重问题。北岩银行在2007年9月向英格兰银行求救,并在接下来的几天内,向三方监管部门,即英格兰银行、金融监管局、以及政府财务部借入了30亿英镑的资金。

然而,央行注资的消息并没有起到安抚储户的作用,反而引起了北岩银行储户的恐慌,于是9月14日星期五,北岩银行出现了挤兑现象。数以千计的北岩银行客户排长队提取资金,据估计,从2007年9月12日到9月17日客户提取资金的总量达20亿英镑。9月17日晚,英国财务大臣宣布,英国政府和英格兰银行将

保证北岩银行客户所有存款的安全,这一消息公布后,挤兑现象才逐渐消失。

在之后的几个月内,北岩银行寻求的紧急救助资金大幅增加。英格兰银行为了告诫其他银行不要承担过多风险,坚持对北岩银行的资金施以惩罚性利率。到2008年2月为止,紧急救助资金的需求以高达250亿英镑,这时英国政府宣布将北岩银行国有化,银行的管理团队也被更换,银行被拆分成北岩公共有限公司和北岩资产管理,之后北岩公共有限公司被维珍集团从英国政府手中收购。

这个案例说明了金融机构存在着融资流动性风险,这种风险是当金融机构为了满足现金要求时而产生的,北岩银行的破产说明了流动性问题可以使得一家银行在短时间内陷入崩溃边缘。

该行资本一直非常雄厚,资本充足率远远高于巴塞尔II的标准。从各项指标来看,该行发展势态良好。同时,该行资产质量很好,17年以来,其信贷拖欠率低于英国同业水平的一半。在2007年7月以前,没有任何明显迹象表明该行将面临重大困难。

然而,该行资金来源明显存在较大的潜在风险,其资金来源中的短期资金比重严重偏高,同时其证券化资金来源占到了其资金来源的一半以上,而英国主要银行的这一比例约为20%。为了配合其高速发展战略,北岩银行1999年该行实施证券化发展模式,即发行与分销模式,结果是该行过分依赖证券化作为其主要资金来源,越来越容易受到市场崩溃的冲击。北岩银行快速发展的战略以及随后融资模式的大转变为其当日之祸埋下了危机的种子。

2.流动性风险的成因及影响因素

金融机构的流动性主要来源于如下因素:持有现金和随时可以被转化为现金的短期国债;变卖交易头寸的能力;短时间内在交易市场借入现金的能力;短时

间内提供有利的条款以吸引零售存款的能力;短时间内将资产(例如贷款)进行证券化的能力;由中央银行借入资金。也就是说,各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结构很大程度影响了其流动性大小。下面将以我国银行内部的资产负债表为切入点,分析流动性风险的影响因素。

(1)银行资产结构

我国商业银行的资产主要由现金、证券投资和贷款组成,其中现金和证券投资是比较活跃的短期资产。现金的流动性最高,既可以作为银行的法定准备金,又可以作为第一支付准备金。如果银行的现金占总资产比例较低时,就会容易出现流动性风险,外部市场一旦发生变化,银行的支付能力不足就有可能导致金融机构的破产。证券投资的流动性仅次于现金,因为商业银行的证券投资一般都是短期证券,包括政府债券、商业票据以及部分公司债券,可以很快变卖变现。而贷款的流动性最差,尤其是中长期贷款,不利于银行资金的周转,当银行的中长期贷款比例较大时,会严重威胁银行资产的流动性。根据国际上大银行的经验,贷款占总资产的比例一般不超过50%,而现金与证券投资所占比例则不低于30%。当商业银行的资产结构形式过于单一,贷款资产的比重过大时,其面对的流动性风险就会增大。

(2)贷款结构

贷款是银行的主要资产业务,也是银行最主要的收入来源,其本身的结构分布也会对流动性风险产生影响。由于贷款的发放对象不同,收回资金利息的难易程度也不同。对于经营状况良好且信用程度高的企业,不良贷款的发生率较低;对于一些发展受到限制、经营状况不佳的企业,不良贷款发生率较高,流动性风险较大。特别是对于中长期贷款,期限越长,资金周转速度越慢,整体的流动性

越低,因此贷款的期限结构也是影响贷款质量和流动性风险的重要因素。

(3)银行负债结构

商业银行的负债结构是影响其流动性风险水平的重要因素。负债是银行资金的主要来源,分为主动负债和被动负债两种形式。主动负债主要来自于发行金融债券、同业拆借、向央行再贴现借款。但是银行不宜过度依赖这种负债方式,在市场环境恶化时,商业银行于货币市场上借入流动性的难度增加,极易造成流动资金短缺,加大流动性风险。被动负债主要由各项存款组成,此种方式中的核心存款部分能够为银行提供比较稳定的资金供给。若提高核心存款比例,则会相应降低流动性风险。另外,银行存款的期限结构也会对流动性风险产生影响。活期存款更容易被随时提现,因此其流动性比定期存款要高。当存款总额中活期存款的比例过大时,会增加资金来源的不稳定性,使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升高。

(4)资产负债比例

资产结构和负债结构可以对银行的流动性风险产生重大的影响,则资产负债的比例也可以对流动性风险产生影响。由于银行的资产来源主要是贷款,负债来源主要是存款,若是资产负债的比例过高,则银行的存贷比较高,导致银行将大多数资金贷出去,而没有足够的资金用于抵御突如其来的风险,则流动性风险也就越大。

3.分析国内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以中国银行为例

将中国银行2015、2016年的年度部分资产负债表整理为表1和表2。

表1 2015年中国银行资产负债情况(单位:元)

表2 2016年中国银行资产负债情况(单位:元)

根据以上资产负债表的数据信息以及中国银行年度报告的数据信息,我们进一步整理出如下表格:

表3 中国银行资产负债项目分析(单位:百万元)

表4 中国银行存贷款业务详细数据(单位:百万元)

根据以上进一步整理后的数据信息,我们可以计算出衡量流动性风险的若干指标。首先看银行的资产结构,中国银行的贷款总额占总资产的比重2016年为%,2015年为%,占比略偏高;而现金及投资占总资产的40%左右,较为合理,有效降低了银行的流动性风险。再看贷款的期限结构问题,中国银行2016年中长期贷款

的平均余额为4,810,011百万元,占总贷款的比重约为67%,2015年中长期贷款的平均余额为4,312,654百万元,占总贷款的比重也为67%,这说明中国银行的中长期贷款占据了贷款总额的一大半以上,资金回收速度慢,不利于资金的周转流通。对于银行的负债结构,观察并计算上表中的数据可知,主动负债(同业拆借、向中央银行借款及其他)大概占据了总负债的22%,而被动负债(客户存款)大约占据了总负债的78%,由此可知,中国银行并不依赖于主动负债这种方式,避免加大借入流动性的难度,有效降低了流动性风险。而根据表4中客户存款的方式可知,活期存款占比约45%,定期存款占比约51%,活期存款总额低于定期存款总额,定期存款占比略高,资金来源的流动性降低,可以降低银行的流动性风险。最后观察中国银行的资产负债比,2015年中国银行的资产负债比为%,2016年中国银行的资产负债比为%,资产总额与负债总额大约持平,资产总额略低于负债总额,保证了银行具有相当数量的流动资产及短期内可变现的资产,有效降低了流动性风险。

综上所述,中国银行资产负债比处于比较合理且稳定的水平,贷款比例比较稳定略偏高,但贷款结构趋于中长期化,不利于资金流动。存款比例较大,同时定期存款比例略高于活期存款比例,降低了银行的流动性风险。总之,中国银行控制流动性风险的能力较强,水平较高,但是在具体的方面仍需进一步加强。中国的商业银行要从自身业务出发作调整,配合监管部门的监管,提高风险管理意识,从而尽可能地在保证盈利能力的前提下,最大程度降低流动性风险。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