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教程文件

心理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教程文件
心理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教程文件

心理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

1.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坚实的心理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各级各类学校、企事业单位、公安司法、社区服务机构等部门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服务和管理工作的教师及相应工作的专门人才。

2.培养规格

本专业毕业生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热爱祖国,拥护共产党的领导,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能为人师表。

(2)掌握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研究方法,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数据处理和计算机应用能力。

(3)了解相近专业,如数学、教育学、生理学等专业的一般原理和知识。

(4)掌握科学的教育理论、方法,具备良好的教师素养和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的基本能力。

(5)了解心理学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具有较宽厚的文化修养、科学的思维方式和创新精神,具有良好的心理学应用能力。

(6)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采集、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7)掌握一种外国语,能借助工具书阅读和翻译本专业的外文资料,达到较高水平。具有一定的计算机水平。普通话合格。

(8)具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审美修养。

二、毕业应修读学分和获得学士学位的要求

毕业生修读不少于164学分,依廊坊师院授予学士学位的暂行规定及有关要求,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三、修业年限

基本学制为四年,学生依学业完成情况可在3-6年内毕业。

四、专业主干课程

普通心理学、生理心理学、心理与教育统计、实验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心理测量学、认知心理学、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

五、教育教学时间表

六、课程类别和结构比例表

(表二)专业课程类别和结构比例表

七、教学计划表

(表四)学科专业基础平台课程教学时间计划表

注:带*为专业主干课。

(表五)方向课程模块教学计划表

(表六)副修专科专业及辅修专业方向课程表

注:1.副修专科专业应从专业课程表中至少选修35学分。

2.带“★”为辅修专业方向课程,至少选修14学分。

课程简介

课程编码:110201

课程名称:大学数学

内容提要:大学数学是为大学文科学生所开设的数学必修课。大学数学主要包括集合、实数、极限;函数、连续函数;导数与微分;导数的应用问题;不定积分;定积分等内容,对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以及培养他们的理性思维都有重要的作用。

教材:《大学文科数学》,张国楚,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版

参考书:

1.《大学数学》(上、下册),姚绍义,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版

2.《高等数学》(上、下册),同济大学数学教研室,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版

3.《数学分析》(上、下册),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版

课程编码:110203

课程名称:普通心理学

内容提要:《普通心理学》是心理学的入门和基础课程,它研究心理学基本原理和心理现象的一般规律,涉及广泛的领域,包括心理的实质和结构与心理学体系和研究方法等心理学的方法论问题,以及认知、情感与意志,动机、能力与人格等一些基本的心理现象。课程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为以后相关课程的学习打好基础。

教材:《普通心理学》彭聃龄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版

参考书:

1.《心理学导论》黄希庭著,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版

2.《现代心理学》张春兴著,台湾:东华书局出版社,1991 版

3.《普通心理学》叶弈乾主编,华东师大出版社,2004版

4.《普通心理学》孟昭兰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版

5.《心理学原理和应用》;布恩·埃克斯特兰德著,1985版

课程编码:110004

课程名称:心理与教育统计

内容提要:内容包括统计方法在心理与教育研究中的作用,统计图表、集中量数、差异量数、相关系数、概率分布、参数估计、假设检验和方差分析。

教材:《心理与教育统计学》张厚粲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社2001年

参考书:

1.《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张厚粲、徐建平编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2.《教育统计学》叶佩华等编著,人民教育出版社,1982年

3.《心理与教育统计学》张厚粲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年

4.《心理与教育统计学》张敏强著,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

课程编码:110207

课程名称:心理测量

内容提要:《心理测量》是指研究测量心理变量现象及其规律的学科,亦即专门研究心理测验的理论与方法的学科。主要内容包括:心理测量的产生与发展,经典测量理论,心理测量理论的基本原理,心理测验在教育评价,临床诊断,职业指导,人才选拔与安置等方面的应用。本课程研究的目的在于使学生认识心理测量的本质,能够利用心理测量方法了解个体心理。

教材:《心理测量》,金瑜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版

参考书:

1.《心理测量学》,郑日昌等著,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版

2.《心理测验—原理与实践》彭凯平编著,华夏出版社,1990版

3.《教育和心理的测量与评价原理》,吉尔伯特.萨克斯著,王昌海等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版4.《心理测验与考试》 Lewis R.Aiken著,张厚粲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版

课程编码:110007

课程名称:发展心理学

内容提要:本课程主要讲述关于人类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死亡,即生命全程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主要内容由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及人生各阶段的心理特点三大部分构成。本课程重点讲述婴幼儿及青少年阶段的心理发展。

教材:林崇德,《发展心理学》,1995年版,人民教育出版社

参考书:

1.彭聃龄,2001,普通心理学,第2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刘金花,1997,儿童发展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3.朱智贤,2003,儿童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4.李立宏,2000,青少年心理学,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5.龚维义、刘新民,发展心理学,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安徽大学出版社

课程编码:110206

课程名称:教育心理学

内容提要:《教育心理学》是心理学专业学生的必修课。了解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框架体系、历史与发展、了解学习的联结、认知、人本、建构理论的基本观点,能运用有关学习理论如:动机激发、知识建构、问题解决、学习策略培养、技能形成和规范获得的基本学习规律分析和解释现实的教育教学问题,把握教学设计、教学测评、课堂管理和教师发展的基本策略和方法,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教材:《教育心理学》林崇德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

参考书:

1.冯忠良、伍新春、姚梅林、王健敏著《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

2.陈琦、刘儒德主编《当代教育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

3.邵瑞珍主编《教育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年修订版)。

4.张春兴著《教育心理学—三化取向的理论与实践》(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

课程编码:110205

课程名称:实验心理学

内容提要:实验心理学是心理专业的必修课。包括心理实验设计及类型、心理物理学方法、反应时间、注意、记忆、心理语言学和思维的有关实验。

教材:《实验心理学》朱滢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参考书:

1.《实验心理学》朱滢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2.《心理与教育研究中的多因素实验设计》舒华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3、3、《心理学实验纲要》黄希庭著,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年

课程编码:110208

课程名称:认知心理学

内容提要:认知心理学是以信息加工观点为核心的心理学,它将人脑与计算机进行类比,将人脑看作类似于计算机的信息加工系统。它兴起于50年代中期,其后得到迅速发展。它的研究范围主要包括感知觉、注意、表象、学习记忆、思维和言语等心理过程或认知过程。它是心理学专业的主干课程。

教材:梁宁建:《当代认知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

参考书:

1.王苏、汪安圣:《认知心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2.J.R.安德森著,杨清、张述祖等译:《认知心理学》。

3.陈永明:《现代认知心理学——人的加工信息》,团结出版社。

课程编码:110209

课程名称:心理健康教育

内容提要:《心理健康教育》包括其对象、目标与内容、原则和策略,探讨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异常的区别的基础上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研究各学派对心理健康的理论贡献。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与课程设计、组织与评价,把握活动课内涵、意义和特征,明确活动课的目标、内容及注意事项。

教材:自编

参考书:

1.郑日昌:《中学心理卫生》山东教育出版社 1994年

2.白世国:《高中心理健康》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5年

3.白世国:《高中心理健康指导》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3年版

4.陈家麟:《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2年

课程编码:110025

课程名称:心理咨询

内容提要:《咨询心理》是心理专业的学生一门必修课,开设本课程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系统的了解掌握和运用有关心理咨询的理论、方法及技术,为将来从事相关的工作奠定理论和实践的基础。心

理咨询是指咨询者运用心理学的有关理论与方法,通过特殊的人际关系,帮助来访者解决心理问题,增进心理健康,提高适应能力,促进发展与潜能发挥的过程。

教材:乐国安主编《咨询心理学》南开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参考文献:

1、S.Cormier.B.Cirmier著:《心理咨询师的问诊策略》张建新等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版

2、王登峰:《心理治疗的理论与技术》时代文化出版公司 1993

3、钱铭怡:《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

4、陈智:《心理咨询实用咨询技巧与心理个案分析》四川大学出版社2002

5、Gerald Corey著:《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石俊玲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课程编码:110215

课程名称:西方心理学史

内容提要:本课程是心理学专业的学科专业基础课程,以心理学的历史发展过程为主线,着重介绍在西方心理学历史发展过程中曾产生深刻影响的心理学理论流派及其发展动向,这其中尤以构造主义、行为主义、精神分析、格式塔心理学为主。通过史论结合、有史有论的讲授,可以使学生站在理论的高度、站在历史的角度把握当代心理学的发展态势,提高学生的心理学理论思维水平。

教材:高觉敷主编:《西方近代心理学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参考书:

1.《西方心理学史》,车文博著,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2.《西方近代心理学史与体系》,叶浩生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3.《西方心理学的新发展》,高觉敷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4.《中国心理学史》,燕国材著,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5.《中国心理学史》,高觉敷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

6.《西方心理学史论》,高觉敷主编,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

7.《现代心理范式的困境与出路:后现代心理学思想研究》,高峰强著,人民出版社,2001

课程编码:110212

课程名称:社会心理学

内容提要:《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社会相互作用背景中人的社会行为及其心理根据的科学。这是心理专业的学生一门必修课,本课程内容包括社会心理学的历史与理论、社会化、社会角色、自我意识、社会动机、社会认知、社会态度、态度的形成与改变、人际沟通、人际关系,利他行为、侵犯行为、社会影响、群体心理、文化与人格、应用社会心理学等。

教材:南开大学出版社《社会心理学》2003年第三版

全国13所高等院校《社会心理学》编写组

参考书:

1.金盛华:《当代社会心理学导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章志光:《社会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3.吴江霖:《社会心理学》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4.沙莲香:《社会心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5.时蓉华:《社会心理学》上海人民出版社

6.周晓虹:《现代社会心理学》上海人民出版社

课程编码:110214

课程名称:管理心理学

内容提要:《管理心理学》是一门交叉性的综合学科,它综合利用管理学、心理学、社会学和行为科学的相关知识,研究管理实践中人、群体以及组织的心理和行为的规律性,从而认识人的行为,解释、预测和管理人的行为。主要内容包括:目标管理心理,人力资源管理心理,领导心理,信息管理心理,时间管理心理,环境管理心理,组织管理心理等。该课程对于开拓学生视野,深刻理解管理的本质,具有独特的作用。

教材:《管理心理学》朱永新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版

参考书:

1.《现代管理心理学》程正方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版

2.《管理心理学》苏东水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版

3. 《管理心理学》卢忠盛主编,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版

4.《管理心理学》俞文钊主编,甘肃人民出版社,1989版

5.《组织行为学》斯蒂芬·罗宾斯著,孙建敏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版

课程编码:110211

课程名称:人格心理学

内容提要:《人格心理学》是一门心理学专业课,属于通修课。该门课程主要介绍人格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人格的测评方法,介绍六大流派,各流派的基本理论及其应用,人格的测评方法,介绍各派的相关研究,人格的障碍问题等。

教材:《人格心理学》郑雪编著广东高教出版社2004年

参考书:

1.陈种庚,张雨新编注:《人格心理学》,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

2.高玉祥著:《个性心理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车文博:《人本主义心理学》,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课程编码:110216

课程名称:人力资源管理心理学

内容提要:《人力资源管理心理学》是研究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中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规律,是一门应用于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学科。内容包括学科研究对象、学科性质、历史发展与研究方法,对人员激励、招聘、培训、绩效管理与考评心理和薪酬管理进行探讨。

教材:朱永新:《人力资源管理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参考书:

1.安鸿章:《工作岗位的分析技术与应用》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版

2.何娟:《人力资源管理》天津大学出版社2000版

3.廖泉文:《人力资源考评系统》山东人民出版社2000版

4.廖泉文:《人力资源招聘系统》山东人民出版社1999版

5.冉斌:《目标与绩效管理》海天出版社2002版

社会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doc

“社会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学时:30 学分:2 适用对象:各专业学生 考核要求:平时30%,期末考核70%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该门课程为全院各专业的公共选修课,通过该课程的开设,主要使学生理解社会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初步懂得社会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进一步的培养和激发其学习社会心理学的需要与兴趣;使其掌握为现实生活所必须的社会心理学知识,学会自觉应用所学的社会心理学理论与方法分析与解决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增强和提高适应社会生活的自觉性与能力。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社会心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 2.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社会心理学研究宏观社会结构并且如何通过微观社会结构对个体发生作用,从而使社会心理学有助于对人们社会行为进行理解,预测和控制。 3.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明确社会心理学在人的社会行为和社会问题中的作用系统的观念来看待社会心理学作用。 三、学时分配 四、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社会心理学是心理学中较为重要的一门核心课程,涵盖个体、群体与大众心理等不同层次的内容,涉及个人与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趣味性与专业性并重。因此要求学生

预先具备一定的心理学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教学过程中,首先必须讲授必要的社会心理理论与观点,并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参与式教学、讲座、讨论等,结合实际,培养学生利用社会心理原理与规律解释分析社会心理现象的能力,并能学以致用,提高生活质量。 五、使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时蓉华:社会心理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2月. 2.十三所高校.社会心理学(第4版).南开大学出版社.1990年6月. 3.章志光等.社会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9月版. 4.周晓虹:现代社会心理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2月. 5.[美]戴维.迈尔斯著,张智勇等译.社会心理学(第 8版),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年1月版 六、教学内容 第一章总论 1、基本内容 (1)第一节社会心理学的基本概念 (2)第二节社会心理学的研究任务 (3)第三节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理论 2、教学基本要求 (1)了解社会心理学的学科性质 (2)明确社会心理学的研究任务 (3)了解社会心理学历史发展 (4)掌握心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和基本理论 3、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社会心理学的定义和研究范围 (2)难点:社会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4、教学建议 (1)全面、简要地介绍社会心理学的基本观点和理论,树立正确观点 (2)采用讨论、案例激发学生对本课程的兴趣 第二章社会化与自我意识 1、基本内容 (1)第一节社会化概述 (2)第二节社会角色 (3)第三节自我意识 2、教学基本要求 (1)使学生了解社会化的意义、任务、内容、因素、心理机制 (2)了解角色及社会的要求

大学专业介绍之心理学类(心理学、应用心理学)

大学专业介绍之心理学类(心理学、应用心理学) 1.心理学 培养具有良好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养,具有健全人格和良好心理素质,同时具备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系统掌握心理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够在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从事与心理学相关的科学研究及教学、管理等实践工作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心理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心理学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的基本训练,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具 开设的主要课程有:普通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心理统计学、心理测量学、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社会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管理心理学、心理学史、临床心理学、生理心理学、认知神经科学、心理实验设计、心理学研究方法、心理咨询与治疗等。 2.应用心理学

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较强的学习研究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心理学专业人才。通过本专业学习,学生能具备扎实的心理学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能够从事基础研究,个体和团体心理咨询与辅导、人才选拔与测评、企业员工拓展训练、市场研究、人机交互设计以及经济心理与行为等工作。就业领域包括心理学咨询机构、社区服务机构、医疗卫生机构、企业人力资源部门、法律机构、工业设计部门、市场调查机构、广告与消费调研机构、体育运动机构等,同时为心理学硕士研究生教育提供优质生源。 主要课程:人体解剖生理学、普通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心理统计、心理测量、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心理学史、社会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变态心理学、心理咨询与治疗、学校心理辅导、组织行为学,人力资源管理、经济心理学等。 想了解更多高考方面的咨询,请关注【恒想高考咨询微信公众账号:hnhxjy】,里面每天发布高考志愿讲座、高中生涯规划、高中学习方法、高考情绪管理、高校招生等信息。

积极心理学课程体系的建设

积极心理学课程体系的建设 一、国内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建设现状与问题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对《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大学 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等文件的具体落实,是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培养高素质合格人才的重要途径。受传统心理学影响,课程在教学内 容设置上偏重心理健康的标准、正常与异常的区分、心理疾病的预防 等消极心理学内容;在教学方法上,教师习惯于在单位时间里传授更 多的知识,致使教学形式机械单一,充斥其间的是太多的讲解,师生 双方缺乏教学热情和互动,缺乏愉快的情感体验,而且多数学生养成 了被动的性格,缺乏求知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笔者查阅统计 了14个出版社1998~2010年出版的20种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教材 或专著。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目标主要定位于心理问题的评估 和矫正上,往往重心理疾病的诊治轻心理问题的预防,重心理障碍的 咨询轻心理发展的咨询,对学生心理发展教育不足。然而,消除负性 心理品质不等于培养起了正性心理品质;知道了怎样避免负性情绪, 不等于学会了如何增进正性情绪;知道了怎样克服悲观、自卑、嫉妒 等不良人格,不等于学会了如何发展乐观、自信、宽容等积极人格。 这种状况不仅与课程以体验性为主、加强自我教育的课程性质不相融,也违背了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培养高素质合格人才的课程教学目标。 二、国内外大学生积极心理学课程的应用现状 国内外积极心理学课程主要有以下两大目的:帮助学生发现他们的署 名性格力量;提高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这些性格力量的运用。它旨在 三个层面提高学生的幸福体验。第一个层面是情绪层面,即,帮助学 生多体验正面、积极的情绪,并减少负面、消极情绪的体验。第二个 层面是生活投入的层面,即帮助学生全心投入他们从事的事情中,尽 量体验“心理流畅”。第三个层面是生活意义的层面,即帮助学生在 各种生活事件中寻找生命的意义。通过这一系列课程设置更关注人生

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I.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 本课程是教育管理、行政管理专业的选修课。选用张厚粲主编、南开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心理学》一书。开课目的是为了提高学员的心理学基本理论知识,培养其在教学工作中应用心理学和研究心理活动的能力。 本课程主要涉及心理学的基本知识,为后续课程提供基础。本课程主要使学生理解心理学的基本知识与理论,系统掌握心理现象的一般规律,了解心理学知识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为考生今后的学习、工作提供有效的知识与实践能力,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 Ⅱ.选修课程要求:无 III.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建议 心理学原理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在课堂教学和辅导中,辅导教师可结合具体的生活和工作实例进行教学。在讲授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多采用课堂讨论和小组学习的形式。 Ⅳ.课程内容和考核要求 第一章概论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理解心理学的概念及学科性质,了解心理学的发展历程及其各学术流派,了解心理学的理论与应用分支,掌握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明确学习心理学的意义与作用。 二、本章重点: 1.心理学的概念及性质2.心理学的历史发展与流派 三、考核要求 (一)心理学的概念识记:心理学的概念领会:心理学的基本性质 (二)心理学的分支领会:心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 第二章意识与注意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理解意识的概念与不同状态,了解睡眠的阶段与失眠的种类,了解梦的心理学原理与研究,了解催眠的特征与理论。 二、本章重点:1.意识的概念2.意识的不同状态(层次) 三、考核要求 (一)意识的性质识记:意识、无意识 (二)催眠现象领会:催眠的原理,催眠与睡眠的区别 第三章感觉与知觉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学习本章,要求理解感觉和知觉的基本概念,感觉和知觉的关系。了解视觉系统和听觉系统的基本构造,以及视觉听觉产生的机制。理解社会知觉与一般知觉的异同,了解社会知觉的特殊性和基本规律。 二、本章重点:1.感觉和知觉的概念2.社会认知的基本过程 三、考核要求 (一)感觉概述识记:感觉的基本概念、感觉阈限 (二)视觉系统了解:视觉适应,颜色的特性领会:视觉产生的机制,色觉理论 (三)听觉系统领会:听觉产生的机制,基本的听觉现象 (四)知觉——感觉的整合识记:知觉的概念,知觉的特性领会:知觉的机制 简单应用:感觉的整合——知觉的形成

心理学专业(S)人才培养方案

心理学专业(S)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071101) 一、培养目标与规格要求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接受初步的科学思维、科学实验和教学技能训练,能够在基础教育领域、企事业单位从事心理学教学工作、心理咨询服务、人员测评培训和人力资源管理等工作或继续攻读相关专业的硕士学位的应用型人才。 规格要求: 1.热爱社会主义,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确定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念,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理论和精神实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具有服务社会的责任感和文化传承创新的使命感;养成刻苦学习、热爱劳动、团结协作、乐于助人的优良品质,具有一定的法律素质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坚持和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2.具有扎实的心理学专业的基本素质。掌握心理学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心理学的实证研究方法,相关的统计、测量方法,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数据处理和计算机应用的能力;了解相邻专业的基本知识和原理;具有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艺术审美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修养,具有独立获取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新精神,具有一定的人际交往能力。 3.掌握档案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得相关信息的方法;具有较强的汉语、外国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能够运用文献检索方法查阅心理学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能够运用外语进行初步专业外文资料阅读;具有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4.具有一定的军事理论知识和国防观念;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健全的心理素质。 5.具备良好的教师素养和从事心理学教学、心理咨询的基本能力;掌握现代化教育思想和科学教育理论,经过训练,掌握教育管理和教育教学的方法,掌握普通话、三笔字和CAI教学课件制作等基本技能和现代教育技术,具有心理咨询与辅导技能。 二、学制与学位 标准学制四年。本专业学生在学期间必须修满培养方案规定的184学分方准毕业。其中通识教育课程平台45分;学科专业课程平台69学分;教师教育课程平台46学分;实践课程平台24学分。符合毕业要求者,准予毕业,颁发毕业证书。符合《哈尔滨学院学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的规定者,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大学 选修课 心理学 复习资料 重点内容

第一章绪论 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心理现象 独立的标志: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二、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1.心理过程:认识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2.个性心理:个性心理倾向(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 三、心理学的体系 1.基础性心理学:研究的是心理科学中与各分支心理学有关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的方法学问题,以及心理现象发生和发展的基本问题。 主要包括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生理心理学、比较心理学和实验心理学等。 2.应用性心理学:研究的是如何把基础性心理学所揭示出的一些基本规律应用于人类实践的各个方面,并进一步探索在各实践领域中 心理活动的具体规律问题。 主要包括教育心理学、管理心理学、运动心理学、文艺心理学、司法心理学、政治心理学、军事心理学等。 四、心理是脑的机能 1.脑是心理活动的器官 2.神经系统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 第二章感觉、知觉和观察力 一、感觉和知觉的概念 1.感觉:当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受器,各种感受器能够区别出适宜的刺激,从而使大脑产生了对这些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这种反 映就是感觉。 2.知觉: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知觉的产生,必须是以各种形式的感觉的存在为前提,并且与 感觉同时进行。 二、感觉和知觉的区别与联系 1.区别:(1)所反映的具体内容不同。感觉——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各种属性的整体反映。 (2)生理基础不同。感觉——单一分析器;知觉——多种分析器。 (3)感觉是介于心理和生理之间的活动,它的产生主要来自于感觉器官的生理活动以及客观刺激的物理特性,相同的客观刺激会引起相同的感觉;而知觉则是在感觉到基础上对事物的各种属性加以综合和解释的生理活动过程,知觉的反映 要借助人的主观因素的参与。 2.联系:两者都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刺激物的反映,同属于感性认识阶段。感觉是知觉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知觉的基础,没有 感觉就没有知觉。而知觉是感觉的深入和发展。感觉越丰富、精细、知觉就越正确完整。 三、感觉和知觉的种类 1.感觉的种类:根据感受器在人体内所处的位置和接受刺激的来源的不同,将感觉可分为:外部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皮 肤觉)和内部感觉(运动觉、平衡觉、机体觉)。 2.知觉的种类:根据何种分析器在知觉过程中占主导地位,可以将知觉分为视知觉、听知觉、嗅知觉、味知觉和皮肤知觉等。 根据人脑所认识的事物特性,可以把知觉分为空间知觉、时间知觉和运动知觉。 四、错觉 1.错觉:错觉是一种特殊的知觉,人在特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必然产生的某种有固定倾向的受到歪曲的知觉。

心理学专业课程设置及学习方法

心理学专业课程设置及学习方法 1.专科课程及学习方法 2001年开始执行(北京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心理学专业考试计划)规定,心理学专业除3门政治课和”大学语文(专)”、”计算机应用基础”等公共必修课外,专业课程有11门,即”普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二)、”实验心理学”、”心理统计”、”心理测量”、”发展心理学”、”应用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医学心理学”、”心理卫生与心理咨询”、”组织管理心理学”。在”实验心理学”考试通过之后,还要参加”心理实验”的实践。”普通心理学”概括了心理学研究的成果,介绍了最普遍的心理现象和心理活动最一般的规律,是心理学专业的一门基础理论课程,是学习其他心理学课程的基础;”社会心理学(二)”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及其规律的心理学分支;”实验心理学”介绍了研究心理现象的实验方法和基本的研究成果。通过”实验心理学”的学习,让自考生初步了解设计研究课题实验方法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心理统计”介绍的是心理实验结果的统计处理方法;”心理测量”介绍了制定心理测量量表的科学程序和常用的智力、特殊能力,以及人格测量量表;”发展心理学”讲的是从婴幼儿到成人乃至一生的心理发展历程,重点是儿童心理的发展规律;”应用心理学”概括地说明了心理学的各个应用领域及其基本内容;”教育心理学”说明学校教育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活动,以及与其有关的心理现象和规律;”医学

心理学”研究心理因素与人体健康和疾病的相互关系,也就是心理因素在疾病的发生、预防。诊断、治疗和康复过程中的作用,为人的健康服务;”心理卫生与心理咨询”介绍了维护心理健康的知识和方法,以及有关心理咨询的基本知识;”组织管理心理学”研究针对组织进行管理的过程,它包括组织的计划、指导、激励和控制等,也就是要为组织提供正确的管理原则和有效的管理方法。 心理学的基础理论课程一定要学好,它们是进一步深造的基础。特别是”普通心理学”,它更是基础的基础,要学好,还要先学。学了”普通心理学”再学其他课程,循序渐进,不断提高。”社会心理学(二)”容易理解,又让我们知道心理现象受社会制约的一面,可以先学。”实验心理学”和”心理测量”需要较多的知识作基础,应该放在较后的阶段学习。”心理统计”要放在这两门课之前学习,因为它讲的实验结果的统计处理方法要在这两门课中应用。没有统计的知识,”实验心理学”和”心理测量”难于理解。至于心理学的其他专业课,不管是基础理论还是应用心理学课,在内容上都没有严格的先后顺序关系,难易程度也没有较大差别,在安排学习时,和较难的基础理论课程做到难易搭配,让每次考试时负担均匀就可以了。 成人的在职学习比全日制在校生的学习有更多的困难,工作和家务容易分心,学习时间也难以保证。要学习好就要有更加坚定的决心和更加坚强的意志。学习安排要合理,学习方法也要改善。高等教育知识的学习更注重理解,不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靠死记硬背是学不好知识的。背诵是为了理解得准确,应用得熟练,而不是为了死记。

大学心理学学习心得体会范文

大学心理学学习心得体会范文作为一名大学生,在学习心理学的时候,要总结学习心得,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下面是收集的大学学习心理学的心得,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大学心理学学习心得篇一《心理学》这门课程对于我们每一位大学生来说是必修的科目,也是我们了解心理知识的所要走的阶梯,对我们了解人的心理尤为重要。 虽然我已经在老师的指导和教导下,学了这门课程大半个学期,还未学完,但我已经对心理知识的有关方面有了一定的了解,人的知识、情绪、行为、动机、感情等等都与心理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人的心理有积极与消极,主观与客观、好与坏、高兴与悲哀……在现实生活中,一些现象令人愉悦,一些现象使人忧虑,美好的事物引发人的爱慕之心,丑恶现象惹人产人产生厌恶之感。人具有喜、怒、哀、惧以及自豪感、美感、理智感、自卑感等多种情感和情绪,而这些情感与情绪作为人对事物和自身的生活态度体验、构成了人类心理生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在课堂上,老师每讲到新的知识,都会耐心地指导,并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来授课,甚至还有一些比较经典的视频以指导我们,让我们掌握起知识的要点时容易理解和,使我们的思维能力得到拓展和提高,增加知识的“免疫力”,因为这样我们在记忆知识时更加牢固。有时在讲到一些重要

理论时,还会出一些心理实验来测试我们的能力和心理素质的承受能力,这些课堂实验使我们感到十分有趣而且这样别具心裁的课也十分生动和形色,是我们学生所喜欢的,上课时不会感到枯燥乏味,能够引起我们的兴致,因为它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激情,活跃课堂气氛,真正达到育人效果。学生在实实在在的活跃的生动的并且有一定新意的活动中受到教益和启迪,促进知行的结合。学生在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中,激发了感情,明白了道理,情理凝结,这也而况仪让我们了解自己的心理能力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程度,是好还是坏,是强还是弱,是积极还是消极的,是高还是低,这都是我们需要去了解的,因为可以从实践中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 《心理学》是一门科学的课程,它是以科学的方法研究人的心理和行为以及它们活动规律科学,更加是人类为了认识、摸透、掌握和了解自己而研究自己的一门科学,这主要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同时也考察人的行为、感情、动机,并且探讨心理现象与行为之间的规律性关系。有人说,心理是一种精神现象,它不具形体,难以直接考察和研究的。然而,人的心理与人的行为,可以了解人的心理。可以分为社会心理和个体心理。社会心理与个体心理是密不可分的。社会心理现象体现在个体心理活动当中,它离不开个体心理。但对个体而言,社会心理又是一种重要的社会现实,直接影响个体心理的形成与发展。个体心理是社会现实在个体头脑

社会心理学学习的个人心得体会

社会心理学学习的个人心得体会 在接触社会心理学课程以前,我总以为社会心理学很虚幻,但是通过这几次课程的学习,我懂得社会心理学的根本问题是关于人的本质和人的发展的问题,人的本质问题是人存在的依据问题,人的发展问题是人存在的价值问题。因此,认真学习社会心理学,深刻把握关于人的本质和人的发展的问题, 现在的那些以自我为中心的90后,一般都是这样,不会去顾及 旁边人的感受,以及所有人的感受,不管是在家里,还是任何一个地方,他(她)们都是这样,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总要找地方去发泄,这是一种极其不好的行为。他(她)们只会在别人的身上去找原因甚至动手,所以往往这种人不会有任何人和他去接触。 我们大学生都觉得自己最了解自己,但是随着对社会心理学课程的学习,我发现结果并非如此。我们考虑过自己的心理健康吗?我们考虑过自己的追求和动机与心理学的关系吗?我们认真地总结过自 己的个性与社会性吗?我们关注过自己的逆商吗?没有,从来都没有过,我们只关心高数考了多少分?谁得了一等奖学金·····经过对社会心理学课程的学习之后,我逐渐发现其实社会心理学,也包括其他一些心理学课程与我们是紧密相关的,对我们的个人发展很有帮助。此外想要了解自己其实并不难,除了要做一个冷静的现实主义者,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首先要学会欣赏自己,自我认同才可能得到他人的认同;其次要学会善待自己,在气愤时心疼一下自己,找一个僻静处宣泄宣泄,不要让那些无名之火伤身;

第三就是忧伤时,要心疼一下自己,找一些自己可以信赖的朋友,诉说诉说,让阳光复现;第四是在劳累时,要心疼一下自己,美美的睡上一觉,人不过是血肉之躯,经不住太多风霜雪雨;第五是在有病时,更要心疼一下自己,战胜疾病的力量还是在自己坚强的意志。 我们以前总是在怨天尤人,不仅如此,还喜欢把一件小事考虑的很复杂。把一些小问题看得太重,但是现在社会心理学的知识使我我学会了忍耐,学会了宽容要学会退一步海阔天空。我的性格,为人处事的方式,甚至价值观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开始学会如何去关心他人,处理事情时开始考虑的周到了些。逐渐开始观察、理解朋友的心理,情绪上的变化,并力所能及的给予一些心理上的疏导,和言语上的安慰,以缓解轻度的心理上的问题,也许这些“微乎其微的事”不值得一提,但从小的行为的改变,可以看到心理学课对我大的影响。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心理学的学习使我无论从文化知识上,还是从自身修养上我都进步了不少,在这个过程中,我也在不断地成长着。我很感谢我们的老师以及我们的同学,是他们让我懂得了许多许多…… 虽然社会心理学的课程不多,但是他教会了我很多东西,以后还需要自己去悟,去体会。做人,不但需要被爱,还要去爱人,更要爱自己,懂得爱自己的人才能真正领悟到世间的有情。多一些信心,多一些爱,才会找到一条比旁人更美丽,更宽广,离成功更近的路!有人说,快乐,对大多数人来说,已成为遥不可及的梦,其实不然,一个人要快乐是谁也阻止不了的,快乐的因子是每一个人都有的,关键在于你自己想不想快乐,当遇到心烦的事时候,乐观一点,勇敢一点,

《社会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社会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000673-0课程学分:3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学位课) 课程名称(中/英):社会心理学Social Psychology 课程总学时:51讲授学时:51实验学时:0 授课对象:应用心理学 开课学期:第三学期 主讲教师:杨滨 指定教材:阎力,《当代社会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一、课程目标: (1)课程设置知识要求 作为心理学专业的学位课程,在学习本课程前,学习者最好具备心理学研究方法与实验设计方面的知识。这样有利于理解社会心理学的相关实验及相关理论的由来。 如果具备心理学史方面的相关知识,则有利于对社会心理问题的整体把握和深入理解。 (2)课程设置能力要求 具有实验设计能力、分析能力以及基本的数据处理和运算能力 (3)课程达成目标 社会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专业本科生的学位课程。目的是了解人的常见社会心理现象,了解心理学家在这个领域中已经取得的重要理论与实验研究成果。通过课程学习,学习和掌握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4)课程简介 社会心理学是把人作为社会成员,在社会相互作用背景下研究人的心理与行为根据的一门心理学分支学科 二、课程内容 第一章绪论 1、教学内容 一、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二、社会心理学的历史发展 三、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四、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伦理道德 2、教学要求 了解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历史发展、研究方法与伦理规范 3、重点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方法 4、难点 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分期、独立标志 社会心理学的发展趋势、方向与方法创新 第二章社会化与个性化 1、教学内容 第一节社会化的概念 第二节社会化的理解 第三节社会化的内容 第四节个性化 2、教学要求 了解社会化的概念和主要内容,了解社会化与个性化的意义和关系。 3、重点 社会化的概念、内容 4、难点 社会化的核心 第三章自我概念 1、教学内容 第一节自我概念及其特点 第二节自我概念的形成与功能 第三节自我概念的结构与测量 第四节自我概念的应用与调整 2、教学要求 了解自我概念的定义及其对个人成长的意义,自我概念的理论与测评方法 3、重点 自我概念的理论 自我概念的塑造与调整 4、难点 自我概念的测评 第四章印象 1、教学内容 第一节印象的概念与作用 第二节印象的形成 第三节刻板印象与社会偏见 第四节印象的管理与改变

2016教育学院心理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心理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071101) 韶关学院心理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071101,英文名:) 修订负责人:廖素群审核人: 一、培养目标与基本规格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心理学方面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方法及其相关知识,具有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和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初步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和应用型人才。该专业实行大专业招生,培养方向为心理健康教育。 (二)基本规格 1.思想政治素质: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具有坚定的社会主义政治觉悟和健康高尚的职业道德修养 2.文化素质:具有专业以外的人文学科、社会学科、自然学科及文化艺术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文化修养 3.专业素质:掌握心理学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心理研究方法,了解心理科学的理论前沿、心理学发展的实际状况和发展趋势,掌握心理辅导与心理咨询的一般原理与方法,具有将心理学运用于社会实际的基本能力以及基本创新创业能力 4.职业素质:具备良好职业精神、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行为、职业作风和职业意识 5.身心素质: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二、课程设置及修读标准 (一)学分 本专业课程设置总学分××学分,其中,必修课学分〔即公共平台课程+专业平台课程(含教师教育课程模块)〕112学分,选修课学分〔即专业(方向)课程〕××学分。 (二)课程体系 在后面相应的表格中体现即可。 (三)主要实践教学环节 军事训练、专业实践、教育实习(见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课程社会调查××等。 三、专业核心课程

专业核心课程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2012年)》要求设置,并标记出每一门课程的考试考查方式,具体见下表: 心理学专业核心课程 四、学位课程 为配合我校学士学位授予和学分制改革要求,每个专业培养方案中必须设立学位课程(在课程设置和教学进度表中的课程名称前面标示“★”)。学位课程包括公共平台学位课程、专业平台学位课程、专业(方向)学位课程。具体见下表: 心理学专业学位课程

心理学课程建设规划

心理学课程建设规划 心理学主要研究正常人心理活动的基本规律。既探讨心理的发生机制,又探讨心理的社会制约性,既概括心理学各分支学科的研究成果,揭示心理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为心理学各分支提供理论基础,又涉及心理学应用问题,特别是将心理学基础理论在教育教学和实际生活中进行推广和应用,是教育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心理学依据。本课程兼具基础性和应用性特征。 心理学课程是我校师范类专业的公共必修课,也称为公共心理学课程。它是培养合格教师的必修课,是突出教师教育特色的标志性课程,也是学生学习教育学、学科教育及教材教法、教育实习等系列课程的基础性课程,承担着培养职前教师的心理学素养和职业能力的重任。本着教书育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宗旨,教育管理学课程建设的规划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努力: 一、确立课程建设目标 在现有校级精品课程建设成果基础上,进一步强化教学理念,构建高学历起点、高专业化水平、高教学能力的“三高”型教师团队;在教学内容构建方面,能够反映学科前沿,适应师范生实际工作需要;在教学方法方面,完善以顶岗支教为支撑、多媒体授课和案例教学为辅助手段的“一体化”教学模式,尝试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完善网络教学形式,探索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在科研方面,拓宽研究领域、整合研究力量,提高研究成果的层次,增强课程影响力,扩大辐射面;使公共心理学课程真正成为特色鲜明、示范性强、覆盖面广、影响力大的精品课程。 二、注重教学大纲的建设 教学大纲是根据教学计划,以纲要形式规定课程的性质、目的、任务及教学内容、要求等的指导性文件,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也是提高教学质量、实现规范化教学的重要保证。《心理学学》教学大纲的编订以《课程教学质量标准》为依据,明确《心理学》的教学目的、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的深度与广度,课程的学时分配科学,进度安排合理,重点、难点把握到位,能力培养要求和培养措施具体。教学大纲的基本内容完善,体现科学性、系统性、先进性原则,符合我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 三、注重教材建设 心理学教材的选用坚持执行如下原则:1、思想观点正确,内容符合教学基本要求;2、符合学生认识规律,引导学生独立思考;3、文字规范,语言流畅易懂,图表正确;4、理论

社会心理学练习册作业参考答案

《社会心理学》课程作业1 一、名词解释 1、人际关系:社会心理学上所研究的人际关系是狭义的人际关系,指人们在交往过程中形成的心理关系,更关注心理关系的亲密性、融洽性和协调性。 2、冲突:冲突是一种对立状态,表现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相互关联的主体之间的紧张、不和谐、敌视甚至斗争的关系。 3、冲突管理: 指在一定的组织中对各种冲突的管理。 4、旁观者效应:在有人需要紧急救助时,在场目睹此情境的人越多,出面相救的可能性越小的现象。 5、侵犯行为:又称攻击行为,是一种有意伤害他人,引起他人生理上和心理上痛苦的行为。 二、判断对错并对错题加以改正 1、在人际交往中,正面的评价更易受别人欢迎。错。由负面转向正面更易受别人的欢迎。 2、在平行冲突中,存在客观的分歧,但双方都未能准确地知觉到分歧的存在。错。双方都准确地知觉到这种分歧。 三、简答: 1、简述费斯克提出的社会关系的四种模式。答:费斯克认为社会互动主要有四种模式:共享:由团体成员共享感情与资源,不分彼此。权威排序:依据年龄、阶层、地位等形成不对等的权威与顺从关系。对待互惠:双方平等,强调对等回报与交易的平衡。市场定价:双方基于理性,进行得失衡量,考虑成本与收益的比率。 2、试述影响人际发展的主要因素。答:相貌的吸引、正面的交往、相似性与互补性。 3、简述社会侵犯行为的原因。答:对侵犯行为的反击;为达到某种目的而侵犯;本能的表现;由于受挫折而侵犯;基于模仿而侵犯 四、论述 1、试述阿得曼的社会渗透理论。答:阿特曼认为人际关系由交往的广度与深度两个维度;系的发展由表层向深层发展,一般经过四个阶段;人们根据对回报成本的计算来决定是否增加对关系的投入;良好人际关系一般经过四个阶段:定向阶段、情感探索阶段、情感交流阶段和稳定交往阶段。 2、如何应对日常生活中的侵犯行为?答:学会采取自持行为,即在不侵犯别人权利的情况下维护自己的权利。采取自持行为的技巧:基本的自持是对维护自己权利的简单表达在受到别人没有充分理由的批评时,采取模糊化的方法,然后进一步说明你的主张;在发现和对方在某件事上以前达成的约定被他忽略时,可以用自持的陈述或提问提醒对方;使用坚决而稳定的语音和以事实为基础的语气;不谴责或指责对方,也不要威胁对方。 《社会心理学》课程作业2 一、名词解释 1、首因效应:是指人们比较重视最先得到的信息,据此对他人作出判断。 2、近因效应:是指最新得到的信息对他人的印象形成起较强作用的现象 3、晕轮效应:是指在人际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夸大的社会印象,正如日、月的光辉,在云雾的作用下扩大到四周,形成一种光环作用。 4、刻板效应:社会上对于某一类事物产生的一种比较固定的看法,也是一种比较概括而笼统的看法。 5、社会动机:是指个体在社会生活环境中,通过学习和经验而获得的动机 6、过度辩护效应:当人们认为自己的行为是由于很强的外在原因引起时,他们会低估内在原因对行为的影响程度的现象。 二、判断对错并对错题加以改正

大学心理课的心得体会

大学心理课的感想 很高兴的选到了大学心理这门选修。一个学期在大学心理的课题上,我最大的收获就是学会了如何了解自己。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正在日益加快,竞争越来越强烈,人际关系也变得越来越复杂;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知识爆炸性地增加,迫使人们不断地进行知识更新。“人类进入了情绪负重年代”,人们的观念意识、情感态度复杂嬗变。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面临着新的挑战。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还有我们自己许多特殊的问题,如对新的学习环境与任务的适应问题。对专业的选择与学习的适应问题,理想与现实的冲突问题,人际关系的处理与学习、恋爱中的矛盾问题以及对未来职业的选择问题等等。如何使他们避免或消除由上述种种心理压力而造成的心理应激、心理危机或心理障碍,增进心身健康,以积极的、正常的心理状态去适应当前和发展的社会环境,预防精神疾患和心身疾病的发生,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就是这门课程最关注的问题。 大学阶段,是一个人的生理和心理都迅速发展的阶段,由于生活环境、学习特点、人际关系等因素的改变,许多大学生表现出不适应,严重影响学习和生活,所以我们更应该通过一定的学习心理健康知识了解自己。这门课程对于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让大学生从各方面认识自我,解剖自我,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并且积极向上的心起了一个推动作用。 这门课虽然是学校初次开设,但是我觉得在课程安排,上课形式等方面都非常好。首先,课堂内容十分丰富,涉及到大学生活各个方面,不论是学习、恋爱、人际交往甚至就业、职业生涯规划,都有专题一一为我们解答。这些所设置的专题都是我们大学生非常感兴趣或者息息相关的内容。比如大学生恋爱心理学,目的就是培养健康的恋爱心理与行为。老师就从各个方面分析了大学生恋爱的过程及心理活动,什么是爱情、恋爱动机、择偶过程、感情纠葛、失恋问题,都一一有所涉及。许多我们困惑不解问题,经过老师的点拨,豁然开朗。关于如何了解自己的性格,多个专题也都曾提到了。老师会精心挑选出一两套的心理测验给我们做,而这些心理测验都是十分专业准确的,老师会一一讲解分析,结合性格特点,生动的加上具体的典型的任务形象,帮助我们理解。这个过程中,老师还十分鼓励我们交流讨论,这样不仅能取得更加全面的认识,也是对我们的一种心理能力的训练,在交流过程中也能交到许多朋友,拉近了学生之间的距离,活跃了课堂气氛。更可贵的是,课程的设置也给我们解决了许多实际的问题。每个人或多或少都存在着心理问题,比如我就是非常严重的拖延症,做事不到关键时刻不会有意识去做。而我也在这门课中找到了解决方案,可以向别人寻求帮

北大心理学专业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 •; 全校公共必修课: 31 学分 课程号 课程名 课程名(英文) 周学时 学分 开课时间 English(1) 5 3.5 English(2) 5 3.5 English(3) 5 3.5 English(4) 5 3.5 Introduction to capitalist Economics 2 2 Philosophy 3 2 二上 04030140 邓小平理论 Theory of Deng Xiao ping ' s 2 2 三下 04031110 中国革命史 History of Revolution in China 2 2 一上 04130001 体育一 Physical Education (1) 2 1 一上 04130002 体育二 Physical Education (2) 2 1 一下 04130003 体育三 Physical Education (3) 2 1 二上 04130004 体育四 Physical Education (4) 2 1 二下 60730010 军事理论与军事训练 Military Theory and Military Training 2 2 一上 •; 院系必修课: 69 学分 课程号 课程名 课程名(英文) 周学时 学分 开课时间 00130221 高等数学 ( C )( 上) Advanced Mathematics(C)(A) 5 5 一上 00130222 高等数学 ( C )( 下) Advanced Mathematics(C)(B) 5 5 一下 00130340 线性代数 Linear Algebra 3 3 一下 00230020 概率统计 ( B ) Probability andStatistics 3 3 二上 00431231 物理学(C ) (一) Physics(C)(1) 4 4 一下 00431232 物理学(C ) (二) Physics(C)(2) 4 4 二上 00431261 普通物理实验( B ) Laboratory Physics 4 2 二上 01130310 普通生物学 General Biology 4 4 一上 01130320 普通生物学实验 ( B ) Laboratory General Biology(B) 2 1 一上 01130370 生理学( B ) Physiology(B) 3 3 一下 01130380 生理学实验( B ) Laboratory physiology(B) 2 1 一下 01630011 普通心理学(上) General psychology(A) 3 3 一上 01630012 普通心理学(下) General psychology(B) 3 3 一下 01630020 CNS 解剖 Fu nctio nal An atomy of Cen tral Nervous System 2 2 一下 01630031 实验心理学(上) Experimental psychology(A) 2 2 二上 01603331 实验心理学实验(上) Laboratory Experimental psychology(A) 2 1 二上 01630032 实验心理学(下) Experimental psychology(B) 2 2 二下 01603332 实验心理学实验(下) Laboratory Experimental psychology(B) 2 1 二下 01630050 心理统计( 1) Statistics for Psychology(1) 2 2 二上 心理统计( 2) Statistics for Psychology(2) 3 3 三下 01603010 心理测量 Psychometrics 3 3 三上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3 3 Abnormal psychology 3 3 三下 Physiological psychology 3 301630120 认知心理学 03835031 大学英语(一) 03835032 大学英语(二) 03835033 大学英语(三) 03835034 大学英语(四) 04030040 资本主义经济概论 04030120 马克思主义哲学 三上 01630060 发展心理学 01630090 变态心理学 01630100 生理心理学 二下 三上

社会心理学(选修课)重点

一、绪论 知识点:社会心理学的定义 1.心理学的定义:社会心理学是了解和解释个体的思想、感情和行为怎样受他人存在的影响而发生变化的一门学科。(识记) 知识点: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 1.观察法(应用) 2.调查法(应用) 3.档案研究法 4.实验法 要点:观察法(领会) 1.自然观察:在自然情境中对人的行为进行观察,其特点是对所观察的行为尽可能少地干预。 2.参与观察:观察者与被观察者之间存在互动关系,这种观察叫参与观察。即观察者作为被观察者群体的一员进行的观察。 要点:调查法(应用) 1.访谈法:研究者通过与研究对象进行口头交谈来收集资料的方法叫做访谈法。 (1)特点 (2)分类 结构访谈与非结构访谈:前者是标准化访谈,即按统一要求,依照有一定结构的问卷进行的正式访谈;后者的访谈提纲是一个粗线条式的,访谈者可视实际情况灵活掌握与调整。结构访谈的优点是结果易于统计分析但灵活性较差。 直接访谈与间接访谈:前者是面对面的访谈;后者是访谈者通过一定的中介进行的,常见的有电话访谈等。直接访谈不仅能获得言语信息而且还能得到非言语信息,因而有助于对结果的解释与分析,但这种访谈对访谈者的要求较高,花钱较多;间接访谈的优点是,搜集资料用时相对较少,花费较小。 2.问卷法 (1)特点标准化程度较高,整个过程严格按一定原则进行从而保证研究的准确性和有效性,避免主观性及盲目性;收效快,能在短期内获得大量信息。 知识点: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理论 1.社会学习论 2.社会交换论 3.精神分析论 要点:社会学习论(领会) 试图用行为主义解释人们社会行为的学说叫社会学习论。行为主义主要的理论假设是,先前的学习对现在的行为有决定作用。 要点:社会交换论(识记) 主张从经济学投入与产出关系的视角研究社会行为的理论。重点强调,“人们之间的互动是物质与非物质的一种交换”。 精神分析论(识记) 奥地利著名学者弗洛伊德在治疗神经症及精神病的临床实践中创立的一种学说,后来发展为一种强调潜意识过程对人的行为有决定作用的理论,亦称深层心理学。 要点:紧张与冲突(领会) 心理生活空间中,一个区域处于与周围区域相对平衡的状态称作紧张;冲突是“近乎相等的强场力的对立状态”。如果内外刺激使某一区域平衡状态被打破,个体为恢复平衡,在心理生活空间寻求满足需要的目标,释放能量,驱动行为达到目标。如目标能满足需要是正诱发力,使个体趋向目标;反之则为负诱发力,使个体回避目标。冲突有三种类型即双趋冲突,双避冲突与趋一避冲突。 人格结构(领会) 三个层次:本我、自我与超我。 本我存在于无意识中的本能、冲动与欲望构成本我,是人格的生物面;

人际交往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大学生心理健康——人际交往心理学》 课程教案 朱秀蓉 第一章人际交往心理学概述(2课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明确人际交往心理学研究对象和学习意义,掌握人际交往的特点和人际交往的结构,了解本门课程的学科性质和研究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人际交往的实质与结构,人际交往的社会心理基础。 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讲授。 第一节人际交往的内涵 1.1.1人际交往的实质及特点 人际关系,心理距离,人际关系特点。 1.1.2人际交往的类型 按人际关系的联结纽带来分:血缘关系、地缘关系、业缘关系、趣缘关系,按人际关系所属的群体来分:正式群体中的人际关系、非正式群体中的人际关系。 1.1.3人际交往的心理结构 人际认知、人际情感、人际行为。 1.1.4人际交往的意义 有助于身心健康、信息传递、自我认识。 第二节人际交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2.1人际交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1.2.2人际交往心理学的学科性质 1.2.3人际交往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第三节人际交往的内在动力 1.3.1人际交往的生物学基础 1.3.2人际交往的社会心理基础 【思考题】 1、什么是人际交往?人际交往具有哪些特点? 2、简述人际交往的结构。 3、人际交往具有哪些内在动力? 考核要点:人际交往心理学概念。 辅助教学活动:结合教学内容的课外实践。 第二章人际沟通(6课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学习,学生能够理解人际沟通的基本要素,了解人际沟通的类型和功能,准确掌握言语沟通和非言语沟通的类型及技巧,熟悉并能够解释沟通的心理反应。 教学重点和难点:沟通的含义及心理反应,言语沟通和非言语沟通的类型,如何改进言语沟通和非言语沟通的效果。 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讲授辅以团体活动。 第一节人际沟通概述 2.1.1沟通的含义 沟通、人际沟通。 2.1.2人际沟通的特点 私人性、亲切感、能动性、范围小。 2.1.3人际沟通的类型 正式沟通、非正式沟通、直接沟通、间接沟通、语言沟通、非语言沟通 第二节言语沟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