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自查报告

留守儿童自查报告
留守儿童自查报告

XX小学“留守儿童”工作自查报告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文件精神,确保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充分发挥学校对留守儿童作用,使留守儿童校内有监管,课余有去处,现结合我校留守儿童工作开展以来的实际,汇报如下:

一、成立组织,加强领导

我校非常重视农村留守儿童工作,成立了以校长xx同志为组长,各班班主任、任课教师参加的工作领导小组,全面领导全校留守儿童工作。成立了“留守儿童”工作领导小组,专门对贯彻实施“留守儿童关爱行动”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

二、留守儿童现状

1、xx小学现有留守儿童共157名。由于父母常年在外,长期和孩子分离,对孩子缺少关爱,缺乏交流沟通,导致亲情缺失,监护不力,致使一些留守儿童软弱无助,自卑封闭,逆反心理严重。

2、留守儿童家庭生活环境情况。从总体情况看,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多数是祖父母、外祖父母。少数留守儿童与其他亲戚一起生活,留守儿童由隔代抚养情况较为普遍。

3、留守儿童学习情况。从调查情况看,留守儿童学习成绩多数处于中下游,成绩优秀的较少。大部分留守儿童在学习上遇到困难需要辅导时首选的是老师,监护人能辅导他

们学习的很少。

4、留守儿童心理情况。从调查看,大多数孩子性格内心、孤僻、倔强、与人交往少。在不开心时,都会出现一些“想早点长大独立”,“想让父母安慰自己”,“觉得没有人关心自己”,“觉得别人看不起自己或自己不如别人”超长的想法;有些还甚至想离家出走,多为男孩。可以看出,留守儿童渴望父母的关怀与社会的关注,希望多与父母进行心灵的沟通交流,有的因父母不在家而感到遭受歧视、孤独无助、悲观寂寞。

5、家庭教育情况。在调查中发现,留守儿童监护人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小学文化程度及文盲的占到绝大多数,监护人很少或从不主动与孩子聊天,关心最多的是孩子的学习,其次是生活情况,过问孩子情绪问题的只占很少。

三、加强领导,狠抓落实

1、我校按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先后在留守儿童工作的建设上做好到:有场地、有设施、有制度、有活动、有志愿者队伍。并因地制宜制订了留守儿童工作建设实施计划。

2、建立了有关留守儿童工作档案。做到留守儿童信息档案准确而全面。档案中有留守儿童的家庭基本情况、联系方式、监护人姓名、家庭住址等基本信息。

3、组建了志愿者服务组织。做到志愿者与留守儿童开展结对帮扶活动。要求帮扶教师每学期到留守儿童家中走访一

次以上,每周与留守儿童谈心一次,每学期家访一次,每学期与监护人或临时监护人沟通一次。通过以上各种方式了解掌握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情况,记录他们的成长历程。

4、留守儿童各项活动体现了针对性,做到“四有”,即:有计划、有人员、有记录、有总结。

5、加强领导,明确职责:建章立制,狠抓落实。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任组长,教导、总务、少先大队辅导员、各班主任为成员的留守儿童教育管理领导小组。

四、有待完善和改进的工作

1、我校留守儿童工作虽然开展,但条件还不够成熟,特别是活动设备配备,留守儿童课余活动的开展。我校对留守儿童教育作用,让学生的心理和生理都健康成长,还有待于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社会各方面的援助,更有待于自我加压、自我探索。我们将按照上级各主管部门的统一安排部署,继续持续深入地开展工作,将关爱动落实到每个学生身上。

2、完善资料建设,留守儿童的各项活动要及时做好记录,不断更新留守儿童的资料,并及时进行整理归档,有专人负责。

XX小学 20xx.xx.xx

关于中国留守儿童生存现状的调查报告范文.doc

关于中国留守儿童生存现状的调查报告范文

在现实的生活中,有这样一群孩子,他们的生活缺少阳光、雨露,伴随他们的只有孤独与寂寞,他们就是留守儿童。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以父母一方或双方不在身边,他们的学习、生活、安全、健康等方面受到严峻地挑战。下面有整理的关于中国留守儿童生存现状的调查报告范文,欢迎阅读!外出打工成了农民的重要收入来源。近20多年来,流动人口不断增加,流动人口主要是从农村流动到城市的青壮年劳动力,青壮年劳动力占全部流动人口的70%左右。由此,在很多流动人口比较集中的地区,普遍出现了留守家庭问题。目前,在与留守家庭有关的诸多问题中,留守老人、留守妻子,特别是留守儿童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这些留守儿童的父母一旦外出以后,他们整日忙于打工,大多没有时间与精力过问孩子的学习,对孩子内心的困惑、需求、兴趣更无法关注。有的即使想关心,限于经济等条件,他们也无法更多地给孩子打电话或者经常返家看孩子。此外,由于夫妻一方长期外出打工,也造成了不少农村家庭的破裂,影响了孩子的健康发展。留守孩子由于家庭生活和父母教育的缺失,势必会形成下面一些问题: 1.学习上缺人辅导。留守学生多发生不完成家庭作业、逃学、辍学等现象。成绩中等偏下和较差的占大多数。尤其值得重视的是,一些留守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形成恶性循环。 2.生活上缺人照应。留守儿童的生活主要靠在外务工的父母寄钱回家或者在家的临时监护人提供。大多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比较贫困,有的甚至失去依靠,生活极其艰辛。更有部分留守儿童的营养严重不足,身体健康受到很大的损害。 3.亲情上缺少温暖。留守儿童父母(或一方)不在孩子身边,缺少应有的关爱。父母在外务工,大部分身心疲惫,与家人联系较少,骨肉分离,与子女缺乏交流和沟通,亲情失落。在调查中,90%以上的留守学生普遍感到父母不在身边的亲情失落和孤独感。有的父母外出时间长达多年,从未回家,也无电无信,无从谈上亲情的存在。 4.心理上缺少帮助。留守儿童由于亲情的缺陷,与外界不愿接触或接触太少,大部分表现出内心封闭、情感冷漠、行为孤僻,缺乏爱心和交流的主动性,对集体漠不关心。大多数农村留守儿童存在或轻或重的心理障碍,生活、卫生习惯差,自卑感重,自理能力差。

农村小学留守儿童调查报告范文

农村小学留守儿童调查报告范文 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到城市打工,而自己留在农村生活的孩子们。他们的出现源于父母为了生计外出打工,但又因种种原因无法将子女一起带到身边上学,子女只能留在了农村家里,父母一方或爷爷、奶奶、其他亲属代为照看。留守儿童因为父母不在身边,缺少父母之爱,缺少良好的教育管理和指导,容易导致心理上的缺陷和行为性格上转变,对他们的健康成长带来较大的影响。针对这一问题,调查留守儿童生活现状、学业学习、心理健康、行为性格等方面的基本情况,掌握留守儿童的成长环境和目前的成长发展情况,对比留守儿童与父母均在身边儿童的差异,分析留守儿童行为、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探索促进留守儿童顺利健康成长的对策,意义重大。 学校现有6个教学班,学生293名,教职工18名,经摸底调查,我校现有留守儿童113人,占在校学生总数的38.6% ,其中父母双方都外出务工的留守儿童64人,占留守儿童总数的28.8%。对四、六年级的20名留守儿童进行问卷调查,问卷调查涉及生活现状、学业学习、心理健康、行为性格等方面的18个问题,比较全面的了解了我校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 本次调研,分三步进行。 第一步:准备。确定调查目的、对象(四、五、六年级) 调查内容、方法,查阅资料,制定问卷调查表。 本次调查问卷是根据国家《关于大力开展关爱农村留守儿童行动

的意见》精神,设计了《蒿塔小学留守儿童问卷调查表》,调查表包含生活现状、学业学习、心理健康、行为性格、受关注程度和自信心等几个方面的18个问题,通过学生对问题的回答选择,统计对选择项目的人数占参选总人数的百分数,来了解学生总体上的现状和心理倾向性特点。调查表如下。 蒿塔小学留守儿童问卷调查表 1. 你爸妈外出务工多长时间了?() (1)一年(2)二年(3)三年(4)更长时间 2.爸妈外出务工,你和谁生活在一起?() (1)爷爷奶奶(2)外公外婆(3)寄宿学校 3. 爸妈不在身边,生活上有什么变化?() (1)没有变化(2)更自由了(3)过得不如以前好 4. 爸妈不在家,你是否感觉安全?() (1)不安全(2)安全(3)在不在都一样 5.爸妈不在身边,对你的学习有什么影响?() (1)没有影响(2)我进步了(3)我退步了 6. 爸妈不在身边,你的行为习惯有什么改变?() (1)没有改变(2) 更加懂事了(3)缺点又增加了 7. 爸妈不在身边,你的性格有什么改变?() (1)更加开朗了(2)更加孤僻了(3)没有变化 8. 爸妈不在身边,你有心事向谁诉说?() (1)家人(2)老师(3)小朋友(4)谁都不说

留守儿童自查报告

XX小学“留守儿童”工作自查报告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文件精神,确保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充分发挥学校对留守儿童作用,使留守儿童校内有监管,课余有去处,现结合我校留守儿童工作开展以来的实际,汇报如下: 一、成立组织,加强领导 我校非常重视农村留守儿童工作,成立了以校长xx同志为组长,各班班主任、任课教师参加的工作领导小组,全面领导全校留守儿童工作。成立了“留守儿童”工作领导小组,专门对贯彻实施“留守儿童关爱行动”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 二、留守儿童现状 1、xx小学现有留守儿童共157名。由于父母常年在外,长期和孩子分离,对孩子缺少关爱,缺乏交流沟通,导致亲情缺失,监护不力,致使一些留守儿童软弱无助,自卑封闭,逆反心理严重。 2、留守儿童家庭生活环境情况。从总体情况看,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多数是祖父母、外祖父母。少数留守儿童与其他亲戚一起生活,留守儿童由隔代抚养情况较为普遍。 3、留守儿童学习情况。从调查情况看,留守儿童学习成绩多数处于中下游,成绩优秀的较少。大部分留守儿童在学习上遇到困难需要辅导时首选的是老师,监护人能辅导他

们学习的很少。 4、留守儿童心理情况。从调查看,大多数孩子性格内心、孤僻、倔强、与人交往少。在不开心时,都会出现一些“想早点长大独立”,“想让父母安慰自己”,“觉得没有人关心自己”,“觉得别人看不起自己或自己不如别人”超长的想法;有些还甚至想离家出走,多为男孩。可以看出,留守儿童渴望父母的关怀与社会的关注,希望多与父母进行心灵的沟通交流,有的因父母不在家而感到遭受歧视、孤独无助、悲观寂寞。 5、家庭教育情况。在调查中发现,留守儿童监护人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小学文化程度及文盲的占到绝大多数,监护人很少或从不主动与孩子聊天,关心最多的是孩子的学习,其次是生活情况,过问孩子情绪问题的只占很少。 三、加强领导,狠抓落实 1、我校按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先后在留守儿童工作的建设上做好到:有场地、有设施、有制度、有活动、有志愿者队伍。并因地制宜制订了留守儿童工作建设实施计划。 2、建立了有关留守儿童工作档案。做到留守儿童信息档案准确而全面。档案中有留守儿童的家庭基本情况、联系方式、监护人姓名、家庭住址等基本信息。 3、组建了志愿者服务组织。做到志愿者与留守儿童开展结对帮扶活动。要求帮扶教师每学期到留守儿童家中走访一

幼儿园整改报告

范文(一) 按照市教育局的统一部署和安排,根据通知要求,我园各级教职工积极行动, 认真查找上报。 通过整改活动,我们了解到教职工对幼儿园园务的事业心、团结、协作是认可的,但也存在一些与幼儿园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问题,还需要采取更为积极有效的措施,才能把幼儿园各项管理工作进一步引向深入。 一、存在的问题 (一)幼儿园规章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 (二)教职工工作作风和方法有待改进,决策水平需要提高。 (三)适当调整教职工作息时间。 (四)解决未实施教师绩效工资职工福利待遇 二、整改措施 (一)、建立完善的科学决策制度 1、深入到教职工中进行调查,从以人为本出发,通过自查,进一步建立健全幼儿园日常工作中的监督管理制度、教育质量评价体系、考勤制度等,使教职工各得其所,各尽其职,让每一个教职工的工作和行为有章可循,从而最大限度地避免因职责不明、分配不均、赏罚不公所引起的猜疑误会等一些消极影响,不断提高保教质量和服务水平,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2、10月中旬至下旬,我园根据各岗位工作情况,对主班教师、配班教师、保育员、后勤工作人员作息时间将进行调整,使其更能体现以人为本。目前,我园园长也在积极想办法解决未实施教师绩效工资职工福利待遇的问题。 (二)以人为本,求真务实,推进科学管理

1、为了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我园依托教育管理,进一步加强师德建设,尊重幼儿发展的特点,重视幼儿心理健康,关注个体差异,用发展的眼光和态度看待幼儿的各种能力,为幼儿创设健康安全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2、幼儿园将围绕“凝心聚力促和谐,千方百计谋发展”开展学习。在加强学习的同时,坚持求真务实,围绕创“创名园、树名牌、展特色”的目标,制定幼儿园发展规划和工作计划,选择工作思路、制定工作策略等都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工作检查要平实高效,目的明确,指导性强;工作总结要实事求是,既看待成绩又指出不足,客观公正,符合实际。 (三)创新思路、和谐发展是方向 我们认识到发展是硬道理,更是幼儿教育的主题。因此,幼儿园要全面客观分析本园现状,以体制创新、机制创优、特色创建为主翼,为孩子积极创设平等、和谐、宽松的育人环境,弘扬团结合作、务实开拓的良好园风,促进幼儿园更好更快地和谐发展。 XX幼儿园 范文(二) 今年,我园接受了省专家组对我园创建工作的评估验收,领导专家对我园创建工作提出了保贵的整改意见。根据专家组提出的意见,我园立即组织全园教职工学习讨论,对存在问题逐条梳理,认真领会整改意见, 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 落实责任,明确到人,以改促进,力争幼儿园各项工作达到省优质园的标准。现将整改结果汇报如下: 一、教师队伍建设方面 根据专家组意见,我园领导班子联系本园实际情况,重新认真制定了教师的专业发展规划,进一步完善健全了教师的业务档案,加强园本培训,实现培训资源的优化利用, 激发教师的学习热情,拓宽教师的学习视野,发挥幼儿园教师的集体智慧,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文化素养, 保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在我园课程实施中的运用落实。

河南省留守儿童调查报告模板(完整版)

报告编号:YT-FS-3083-32 河南省留守儿童调查报告 模板(完整版) After Completing The T ask According To The Original Plan, A Report Will Be Formed T o Reflect The Basic Situation Encountered, Reveal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Future Ideas. 互惠互利共同繁荣 Mutual Benefit And Common Prosperity

河南省留守儿童调查报告模板(完整 版) 备注:该报告书文本主要按照原定计划完成任务后形成报告,并反映遇到的基本情况、实际取得的成功和过程中取得的经验教训、揭露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今后设想。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留守儿童是中国长期的城乡二元体系松动的一群“制度性孤儿”一方面:他们的父母到城里打工拼命挣钱,争取或获得了另一种生存方式;另一方面,他们又因为在城市里,或自身难保,或无立锥之地,无法将他们的子女带进城里,留在自己的身边。同时为了生活或生存,他们不能够轻易的离开自己的工作,不能轻易的离开城市,就是在这种带不出与回不去的双重矛盾中,留守儿童虽然有父母,但是他们依然不得不接受“骨肉分离”的现实。 这个时代的孤儿由于长期被托养或寄养,缺少父母之爱容易导致心里缺陷,由于老人溺爱或亲友疏于管教缺少正确的价值引导,孩子是未来、是希望,中

国不能无视他们的存在。他们关乎整个农村教育和社会进步,鲁迅曾发出“救救孩子”呼声,现在是该“救救”留守儿童的时候了。 河南省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 在暑假期间,对河南省18个地区的1000名(6—14周岁)农村留守儿童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状况的问卷调查。众所周知,河南是全国第一人口大省和农业大省,而随着社会的发展,河南也逐渐成为第一劳务输出大省。全省从事农业的劳动力约有3500万人,外出务工半年以上人员达到1557万人,从而使河南人均收入,成为河南人民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与此同时受户籍、经济、居住等客观条件的限制,他们的子女大多在家乡接受教育,或生活在有父母一方抚养的“单亲家庭”里或由祖父母、亲戚朋友代为抚养。有的孩子甚至独自留在家中,从而形成了一支庞大的“留守儿童”队伍,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河南农村14周岁以下留守儿童242.75万人占全国留守儿童总人数的10%。

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关爱情况自查报告

自查报告 今年,我校积极响应各级领导的号召,从实际出发,在全校范围内启动了关爱留守儿童工程,现将自查情况总结如下。 一、建立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体系 全面贯彻落实文件精神,将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和关爱工作纳入主要工作。 二、积极改善留守儿童生活条件 学校宿舍优先满足留守儿童的需要,为留守儿童免费提供床上用品,满足上学需要,中午学校有食堂,完全满足孩子的午餐需要,还为留守儿童建立“留守儿童之家”,让他们感受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 三、加强对留守儿童的日常管理 四、广泛开展留守儿童关爱活动 我校完善了留守儿童花名册,建立了包保机制,成立了留守儿童之家。通过结对子、爱心妈妈等亲情活动对留守儿童进行法制观念和安全防范知识教育;借助家长学校,定期对留守儿童的监护人进行家庭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的培训,要求外出打工家长做到每周打一个电话,每月与班主任联系一次,铺架他们与父母情感沟通的桥梁,从而提高了家庭教育和管理能力。 五、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学校办学经费仍然困难,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所需要的开

支,学校这个大家庭也负担不起,经费不足。同时,缺乏心理教育的老师和相关人员也是制约“关爱工程”的问题之一,对相关人员进行专业的心理教育培训或由专业人员进行指导迫在眉睫。 2、农村家庭教育网络不健全、部分家长学校作用发挥不够好,缺少有针对性的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宣传培训活动等,加之有相当一部分留守儿童监护人尤其是祖辈监护人文化程度低,认识不到位,放任孩子的言行,使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工作面临着诸多困难和问题。 六、下一步工作打算 1、加强内部管理,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让所有学生都能够及时得到老师的关心和帮助,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树立学习自信心。 2、我们将认真贯彻省市有关“留守儿童”教育管理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大“留守儿童”工作力度,做细、做实、做好“留守儿童”工作,积极摸索留守儿童的教育思路和方法,引领留守儿童在同一片蓝天下健康快乐和谐成长。

2020年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生存状态调查报告

2020年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生存状态调查报告 XX年5月,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组织实施了“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调查”,调查在河南省、安徽省、湖南省、江西省、重庆市、贵州省等6个劳务输出大省(市)的12个县(市、区)进行,共调查四至九年级农村留守儿童4533人(占61.7%)、非留守儿童2731人(占37.2%)、教师687人、校长42人。 本次调查发现,留守儿童总体上形成了比较积极的价值观,对未来充满希望,向往城市生活,家庭关系良好。有92.1%的留守儿童为自己是中国人感到自豪,91.9%对自己生活在中国感到满意;有82.4%的留守儿童对未来充满希望,77.7%希望以后在城市生活;有90.2%的留守儿童与母亲关系很好,89.4%与父亲关系很好,大多数留守儿童仍将母亲视为最重要的支持。 调查研究中发现了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并对此提出对策建议。现报告如下: 在家庭生活中,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差别最突出的是意外伤害。在过去一年中,有49.2%的留守儿童遭遇过意外伤害,比非留守儿童高7.9个百分点,遭遇割伤、烧伤烫伤、被猫狗抓伤咬伤、坠落摔伤和蛇虫咬伤、车祸、溺水、触电、中毒、火灾、自然灾害等各种意外伤害的留守儿童比例都高于非留守儿童,其中前四项分别高5.3、

1.6、3.9和3.1个百分点。意外伤害的发生源于留守儿童安全防范意识和知识的缺乏,但更多的是父母及监护人履责不到位。 1.留守儿童学习成绩较差 有20.4%的留守儿童自评学习成绩偏下,82.1%的人有过成绩下降的情形,分别比非留守儿童高1.4和2.7个百分点,教师反映的差距更大。 2.留守儿童学习态度较差,学习兴趣较弱 留守儿童学习不良行为较多:没完成作业(49.4%)、上学迟到(39.6%)、逃学(5.5%)的比例分别比非留守儿童高8.6、4和1.3个百分点;不想学习(39.1%)和对学习不感兴趣(43.8%)的比非留守儿童高5.6和3.2个百分点。 __多留守儿童认为学习重要,他们学习态度和状态上的差异,既与学校教育的大背景有关,也与学生自身的情况有关。一方面,客观上存在普通农村学校培养目标单一与留守儿童教育需求多元化的 矛盾,学习知识一旦脱离自身的发展基础和需求,学习兴趣自然就会大打折扣;另一方面,留守儿童因为缺少有效监督,自我约束和管理能力较差,学习状态也会受到影响。

2017年农村留守儿童调查报告

2017年农村留守儿童调查报告 比较突出 留守儿童的家庭支持弱化,前三位的支持来源依次是母亲、同学朋友和父亲,而在非留守儿童的支持来源中,父亲第二,同学朋友位列第三。母亲仍是留守儿童最重要的社会支持,是主要的情感支持和实际帮助来源以及价值肯定者。同学朋友是留守儿童心里话的首位倾诉对象和遇到困难的第一求助人选,但需警惕不良群体的影响。老师对留守儿童的支持更多地体现在学习辅导上,情感支持相对欠缺。 22.6%的留守儿童觉得在需要时没人能帮助自己。 4.留守女童负面情绪相对明显 留守女童的自我接纳程度低,对自己总体上感到满意(76.5%)和经常觉得自己是一个有用的人(64.4%)的女童比例比男童低5.9和8.6个百分点,而常常觉得自己不如别人的女童比例(40.7%)比男童高6.6个百分点。女童自评父母外出后,自己比原来抑郁、焦虑、爱发脾气、胆小的比例也高于男童。此外,有42.7%的留守女童经常觉得孤独,不仅高于留守男童6.2个百分点,也高于非留守女童6.7个百分点。 5.留守男童问题行为令人担忧

留守男童问题行为多,学习及校园生活中的障碍也多。留守男童迟到(41.8%)、逃学(7.4%)、受老师惩罚(73.5%)的比例比非留守男童高5.3、1.9和5.4个百分点;不想学习(40.4%)、对学习不感兴趣(44.8%)、很难集中注意力学习(64.4%)、没完成作业(54.8%)、成绩下降(83.2%)的比例比非留守男童高3—10.7个百分点,也都高于留守女童。有51.6%受过同学、高年级学生、社会上的人或帮派团伙欺负,高于非留守男童和留守女童11和7.6个百分点。 6.父母外出对小学中年级儿童影响更大 感觉父母外出后自己更容易被欺负(23.7%)、被歧视(19.8%)、性格比原来内向(41.7%)、胆小(18.9%)的四年级留守儿童比例在6个年级中最高。他们经常想念父母、担心见不到父母、担心父母不爱自己的比例最高,比初三学生高21.3、25和11.1个百分点。四、五年级的留守儿童表示目前自己最需要和父母在一起,而其他年级的学生最需要学习辅导。 7.青春期叠加留守使得初二现象更为显著 初二留守学生在学习及校园生活方面遇到的障碍更多,上学迟到(49.8%)、逃学(8.7%)、不想学习(62.8%)、对学习不感兴趣(67%)、听不懂老师讲课内容(86.3%)、遇到问题没人帮助(68.4)、没做完老师留的

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自查报告告

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自查报告 在留守学生的教育管理方面深入贯彻省、市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各项要求,切实改善了我校留守儿童的生活发展状况,促进了我校留守儿童健康、快乐成长,初步解除了外出务工家长的后顾之忧。现就将我校关爱留守儿童各项工作汇报一下: 一、留守儿童现状 1、2016年秋季全校共有学生221人,父母均外出的“留守儿童”有8人,占全校学生总数的30.6%,其中与祖父(祖母)、外祖父(外祖母)在一起生活的有6人,占全校学生总数的2.3%,与其他亲属在一起生活的有1人,占全校学生总数的0.4%;父母一方外出的“留守儿童”有33人,占全校学生总数的12.6%(全部只与妈妈生活在一起),全校留守儿童共41人,占全校学生总数的15.7%,这些留守儿童大部分是来自附近村庄,父母一般都在外地打工。 2、留守儿童父母打工情况分析。(其中留守儿童中父母双方均在外打工的8人,占留守儿童总人数的30.6%) 3、留守儿童生活情况分析。从全校的总体情况来看,大部分的留守学生认为现在的生活“一般”,只有极少数的学生认为现在的生活“不好”。 二、留守儿童存在的突出问题 由于父母长期在外务工,留在家中的单亲也忙于家务与农活,与孩子沟通、交流较少,疏于对孩子的关爱,更谈不上对子女进行应有的家庭教育。因此,留守儿童在生活、学习、行为乃至心理等方面的问题较同龄儿童要多,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习成绩不好。一是由于父母长期在外打工,照顾不到孩子的学习;

二是临时监护人文化水平低,没有能力辅导孩子学习,或没有这个意识,重养轻教,致使留守儿童的学习得不到有效的督促和引导。老师们也一致认为,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在完成家庭作业方面有明显差别,父母在家的孩子,作业完成得比较及时、认真;父母不在家的,作业经常拖欠,甚至还会出现抄袭、不写的情况。但也有少数留守儿童有着许多同龄孩子较少具有的优秀品质,如独立性、自理能力强、意志品质坚定,更懂事和体贴别人,能够把对父母的思念转化为学习的动力,有较高的学习自觉性,成绩优异,各方面表现良好。 2、行为习惯较差。留守儿童家庭隔代教育占半数以上,由于祖辈与孙辈年龄相差一般都在50岁左右,且祖辈大都文化程度偏低,多数是文盲或半文盲,思想观念与孙辈有很大差距,难以与孩子交流沟通,有的还要干农活维持生活没有时间监护孩子,有的体弱多病无能力监护孩子,有的同时照看几个孙辈没有精力监护孩子,加之缺乏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往往只满足孩子物质、生活上的需求,缺少精神、道德上的教育引导,甚至娇生惯养、放任自流。大多数留守儿童自我控制能力不强,生活习惯不良,不讲卫生、挑食挑穿;在学校不遵守规章制度,不服管理,说谎骗人,骂人、打架的现象时有发生。对留守儿童的种种行为问题,监护人、家长、学校等方面都感到难以控制。 三、关爱留守儿童所做的工作 1、召开家长会,加强与监护人的沟通 每学期开学初,学校以班为单位召开家长会,会上除了向家长汇报学校的工作情况,另一项主要工作就是向家长了解学生的监护情况。有的学习无人管理,出现疑难问题缺乏指导;有的对学习没有兴趣,成绩普遍不理想;

中国留守儿童调研报告

中国留守儿童调研报告 对较少的情况。老师行了分析,其原因可能有这些,首先是因为孩子的原因,因为长年的在外打工生活,父母与孩子的距离远了,起初并不太引起父母的关注,随着孩子们年龄的增长,因为长期缺少父母关爱而长大的孩子,性格方面与父母所期望的相差太远了,家长们感觉已经管不住孩子们了,想在他们这个时候努一把力,挽回一点,尽自己为人父母的心意吧。另一个原因是经过几年资本的积累,早年出去打工的父母现在有了一定的本钱,回来自己家乡发展了,少挣点钱,孩子是最重要的。 本次重点调研的孩子在9到12岁之间,从孩子们生活的家庭环境、学习状况、心理状况三个方面进行调。首先家庭环境方面,在这些留守儿童中父母双方都外出打工的占了三分之二,这此孩子百分之九十是和祖父母生活在一起,其余是和亲戚住在一起,这种隔代教育或者隔了一层山的教育最不利于孩子成长的。父母一年回来一次的占了百分之八十多,其余是半年回来一次,虽然孩子们表示自己的父母每个星期都给自己打电话联系沟通,但因为长期不见面,电话上的话有的也少得很。但另一方面又都强烈是自然地想念远方的双亲。但内

心有的已经慢慢地疏远了。所以他们一遇到困难,就只能向同学和朋友诉说,很少选择向父母诉说的。而与他们玩得最多的是同学和朋友,父母远在天涯,而爷爷奶奶老了,有的还要照顾好几个孙子孙女,能管好吃喝就已经是谢天谢地了。经过调研总结出留守儿童的特点有: (一)学习积极性不高,自控能力差 因为留守儿童是祖父母与亲戚带的,他们一般只管好孩子的吃穿住就行了,没有精力出没有责任去管理孩子们的学习,学习上没有人督促与监控,加上孩子的天性就是好玩,在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孩子,这种能力得到了空前的膨胀,很容易形成学习上懒散的习惯。在学校违犯纪律,拖欠作业,不爱学习的留守儿童占的比例很多,是一大片。老师们感觉,现在教书压力很重,学生真的好难教。 (二)性格孤僻但暴躁,内向而易逆反 在调研中与老师们交谈中发现,每个班都有几个这方面极典型的例子,内向的学生一问三不理,与同学老师都不愿意交流,对一切失去兴趣。一旦遇到什么事情却又不能冷静对待,而是以极端的方式发泄,或者更加沉默,或者极力反抗,有的甚至一怒就动武。就算是老师也一样的顶撞不误,长幼观念全无,难以疏导。 (三)物质上的富有,感情和亲情的淡漠,

小学留守儿童调查报告

小学留守儿童调查报告 近几年,我国农村出现了一个特殊群体——“留守儿童。”小学留守儿童调查报告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小学留守儿童调查报告一: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到城市打工,而自己留在农村生活的孩子们。他们的出现源于父母为了生计外出打工,但又因种种原因无法将子女一起带到身边上学,子女只能留在了农村家里,父母一方或爷爷、奶奶、其他亲属代为照看。 留守儿童因为父母不在身边,缺少父母之爱,缺少良好的教育管理和指导,容易导致心理上的缺陷和行为性格上转变,对他们的健康成长带来较大的影响。 针对这一问题,调查留守儿童生活现状、学业学习、心理健康、行为性格等方面的基本情况,掌握留守儿童的成长环境和目前的成长发展情况,对比留守儿童与父母均在身边儿童的差异,分析留守儿童行为、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探索促进留守儿童顺利健康成长的对策,意义重大。 学校现有6个教学班,学生XX名,教职工18名,经摸底调查,我校现有留守儿童XX人,占在校学生总数的% ,其中父母双方都外出务工的留守儿童X人,占留守儿童总数的%。 对四、六年级的20名留守儿童进行问卷调查,问卷调查涉及生活现状、学业学习、心理健康、行为性格等方面的

XX个问题,比较全面的了解了我校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 本次调研,分三步进行。 第一步:准备。确定调查目的、对象(四、五、六年级) 调查内容、方法,查阅资料,制定问卷调查表。 本次调查问卷是根据国家《关于大力开展关爱农村留守儿童行动的意见》精神,设计了《蒿塔小学留守儿童问卷调查表》,调查表包含生活现状、学业学习、心理健康、行为性格、受关注程度和自信心等几个方面的18个问题,通过学生对问题的回答选择,统计对选择项目的人数占参选总人数的百分数,来了解学生总体上的现状和心理倾向性特点。调查表如下。 蒿塔小学留守儿童问卷调查表 1. 你爸妈外出务工多长时间了?( ) (1)一年 (2)二年 (3)三年 (4)更长时间 2.爸妈外出务工,你和谁生活在一起?( ) (1) 爷爷奶奶 (2) 外公外婆 (3) 寄宿学校 3. 爸妈不在身边,生活上有什么变化?( ) (1) 没有变化 (2) 更自由了 (3)过得不如以前好 4. 爸妈不在家,你是否感觉安全?( ) (1)不安全(2)安全(3)在不在都一样 5.爸妈不在身边,对你的学习有什么影响?( ) (1)没有影响 (2)我进步了 (3)我退步了

农村留守儿童自查报告详细版

文件编号:GD/FS-9663 (报告范本系列) 农村留守儿童自查报告详 细版 The Short-Term Results Report By Individuals Or Institutions At Regular Or Irregular Times, Including Analysis, Synthesis, Innovation, Etc., Will Eventually Achieve Good Planning For The Future. 编辑: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

农村留守儿童自查报告详细版 提示语:本报告文件适合使用于个人或机构组织在定时或不定时情况下进行的近期成果汇报,表达方式以叙述、说明为主,内容包含分析,综合,新意,重点等,最终实现对未来的良好规划。文档所展示内容即为所得,可在下载完成后直接进行编辑。 县教育局将吉林省教育厅《转发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关爱情况自查工作的通知》(吉教基一〔XX〕19号)转发给全县中小学校并提出工作要求,现将自查情况总结如下。 一、建立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体系 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五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强义务教育阶段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和教育工作意见》,将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和关爱工作纳入《东辽县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建立了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各方面广泛参与的留守儿童关爱体系。县政府,教育局、妇联、团县委、关工委等部门都出台了文

件,各部门都积极开展“代理妈妈”等活动,多渠道、宽领域地持续开展贫困留守儿童救助活动。 二、积极改善留守儿童生活条件 学校宿舍优先满足留守儿童的需要,为留守儿童提供校车,满足上学需要,中午学校有食堂,完全满足孩子的午餐需要,还为留守儿童开展捐助活动,让他们感受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 三、加强对留守儿童的日常管理 我县地处农村,学生来源自农村,留守儿童较多。从调查的结果来看,XX—XX学年度第一学期全县有留守儿童1396人,留守儿童在校就读人数占学生总数比例为6.25%。各校都为留守儿童建立档案,做到一人一档,并定期统计汇总留守儿童变动情况。全程跟踪家庭情况和思想学习情况。这些弱势群体的成长与发展关系着学校的生存发展,也牵动着广

富强小学316整改报告

学校发展水平督导评估“316工程”整改报告 汉滨区五里镇富强小学 汉滨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 2011年10月12日,我校接受了区政府教育督导室学校发展水平督导评估“316工程”督导评估组评估检查。检查组通过观看升旗仪式、参观校园及部室、听学校汇报、随堂听课、教师问卷、座谈、学生问卷、随即交流、调查、座谈、分组查阅档案、抽查备课、听课笔记、业务笔记、政治笔记、作业批改等环节,对我校进行了综合评价分析,肯定了我校工作亮点、指出了问题、提出了建议。 评估组反馈会后,我校迅速召开了全体教师会议,会上根据评估组提出的问题,要求所有与会人员会后深入思考,提出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整改工作由校长督促,各分管领导牵头,各教研组为责任主体展开,各部门对照问题限期整改,并要求在今后形成自评自纠的长效机制。现根据《汉滨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教育督导通报》(第16号)“关于五里镇富强小学发展水平‘316工程’督导评估的通报”中提出的整改要求,做具体整改情况报告如下: 一、发展学校基础设施设备,多方争取经费,逐步完善学校硬件设施,提高学校的品味。我校争取中省资金90万元新建了教师宿办楼及厕所共计594平方米现已投入使用。我校在经费紧缺的情况下,硬化了学校地面420平方米,并规划在本年内进一步硬化地面200平方米,翻新学校围墙200米。根据上级布局规划,我校力争三年以内增设幼儿园1所,新建综合楼及生活用房1600平方米,使学校基础

设施再上一个台阶,达到省级农村中小学建设标准。部室方面我校的“普实工程”现已投入使用,仪器室、实验室达到农村Ⅱ级标准。多媒体电教室已有神州牌电脑20台,学校预计在1至2年内通过多种方式添置20到40台,以充分满足学生信息技术科及教师电子办公需要。 二、师资队伍建设。学校将进一步深化“名师工程、骨干工程”,修改完善《富强小学教师培养培训工作实施方案》,明确指出了对英语、音乐教师培训方案。一方面鼓励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培训、参加函授进修,出台相关激励性措施,支持教师在职攻读更高学历,促使他们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另一方面坚持把专家学者请进来,让他们进行专题讲座,拓宽教师的视野,增强教师的文化底蕴,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我校的张会、王琳玲、侯启梅、洪群4位教师通过自学及函授等方式在2011年底及2012年初已成功拿到本科学历,其他一些已有专科文凭的年轻教师都不满足现状,也纷纷表示要进修本科学历。年老的教师也纷纷利用业余时间学习信息技术及教育理论。学校2011年分别邀请了汉滨区培新小学、红旗小学、五里小学的名师到我校来上观摩示范课;乡内赛教、示范课等教学研讨活动每学期达到3至5次,至于类似“阳光师训”、“骨干教师”培训、心理健康教师培训、班主任培训、多媒体教学应用培训和讲座也是时常举行,以不断更新教师教学理念及知识结构,让教师跟上时代步伐。 三、针对留守儿童问题,为了做好留守儿童教育和管理工作,每学期开始及时调查摸清留守儿童基本情况,建立专门的留守儿童档案

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现状调查报告示范文本

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现状调查报告示范文本 After completing the work or task, record the overall process and results, including the overall situation, progress and achievements, and summarize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future corresponding strategies.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现状调查报告示范文 本 使用指引:此报告资料应用在完成工作或任务后,对整体过程以及结果进行记录,内容包含整体情况,进度和所取得的的成果,并总结存在的问题,未来的对应策略与解决方案。,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全国妇联XX年5月发布《中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 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报告中根据《中国XX年第六次人 口普查资料》样本数据推算,全国有农村留守儿童 6102.55万,占农村儿童37.7%,占全国儿童21.88%。与 XX年全国1%抽样调查估算数据相比,五年间全国农村留 守儿童增加约242万。 XX年5月,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组织实施了“全国农 村留守儿童状况调查”,调查在河南省、安徽省、湖南 省、江西省、重庆市、贵州省等6个劳务输出大省(直辖市) 的12个县(市、区)进行,共调查四至九年级农村留守儿童 4533人(占61.7%)、非留守儿童2731人(占37.2%)、教

师687人、校长42人。 一、总体情况 本次调查发现,留守儿童总体上形成了比较积极的价值观,对未来怀有希望,向往城市生活,家庭关系良好。有92.1%的留守儿童为自己是中国人感到自豪,91.9%对自己生活在中国感到满意;有82.4%的留守儿童对未来抱有希望,77.7%希望以后在城市生活;有90.2%的留守儿童与母亲关系很好,89.4%与父亲关系很好,大多数留守儿童将母亲视为最重要的支持来源。 二、成长中的九个突出问题 1.留守儿童的意外伤害凸显 在过去一年中,有49.2%的留守儿童遭遇过意外伤害,比非留守儿童高7.9个百分点,遭遇割伤、烧伤烫伤、被猫狗抓伤咬伤、坠落摔伤和蛇虫咬伤、车祸、溺水、触电、中毒、火灾、自然灾害等各种意外伤害的留守儿童比

最新2020年留守儿童调查报告总结

最新2020年留守儿童调查报告总结 一、调研背景 上海师范大学第八届研究生支教团在服务地广西省田阳县的四所小学,选取了400名留守儿童开展了有关留守儿童生活、学习、心理等方面的调研。本次调研立足于支教团所服务的广西四所小学的留守儿童,希望通过本次调研了解服务学校内留守儿童们学习、生活中面临的问题及需求,为今后针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工作奠定基础。在调研问卷环节中,为了保证问卷的有效性,我们特意选取四至六年级的高年级学生进行问卷填写,并在填写过程中对调研目的、个别问题进行说明。调研数据真实可靠,统计认真负责,是上海师范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在此次调研的真实体现。此外,我们还通过留守儿童家访的形式进一步了解孩子们真实的生活情况,以确保调研的真实可靠。经过近两个月的努力,现将调研分析与报告公布如下,期待各位领导、专家与老师进行批评与指导。 二、调研结果分析 从家庭情况来看,有95%留守儿童所在的家庭基本都来自于低收入家庭,其中有56%的家庭月收入不满千元;与此同时,我们发现,这些留守儿童多为非独生子女,非独生子女占调研总数的73%。由此可见,家中人口多、收入来源少是西部山区家庭父母纷纷选择外出打工的初衷。然而,当父母一方或者双方均外出打工时,孩子们的学习、生活又如何得到保障?调研显示,有68%的留守儿童日常由祖父母、外祖父母等亲戚抚养,而令人担忧的是,这些抚养人中文化程度达到初中及以上水平的仅占26%,其余均为小学及以下的文化程度。据此可推断,留守儿童们在非父母亲抚养的生活中不但缺失普通孩子们所拥有的父爱、母爱,即使撇开抚养人的责任心不论,其抚养人的文化水平也很难对孩子们的学习产生实质性的帮助。 通过家庭情况的调研数据显示,留守儿童们经济生活困难、家庭生活缺少父母在旁关怀、日常学习得不到抚养人的有效帮助是留守儿童群体存在的普遍问题。 在初步了解留守儿童们的家庭状况后,问卷以孩子们日常与外出打工父母的了解与交流的角度切入,以对待父母外出打工的态度、日常生活的独立性与处事选择等方面,来探求孩子们的心理状况。

关爱农村留守儿童自查报告(完整版)

报告编号:YT-FS-5099-84 关爱农村留守儿童自查报 告(完整版) After Completing The T ask According To The Original Plan, A Report Will Be Formed T o Reflect The Basic Situation Encountered, Reveal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Future Ideas. 互惠互利共同繁荣 Mutual Benefit And Common Prosperity

关爱农村留守儿童自查报告(完整 版) 备注:该报告书文本主要按照原定计划完成任务后形成报告,并反映遇到的基本情况、实际取得的成功和过程中取得的经验教训、揭露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今后设想。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以下是一篇学校的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自查报告范文,仅供参考! 在XX年8月17日,县教育局将吉林省教育厅《转发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关爱情况自查工作的通知》(吉教基一〔XX〕19号)转发给全县中小学校并提出工作要求,现将自查情况总结如下。 一、建立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体系 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五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强义务教育阶段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和教育工作意见》,将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和关爱工作纳入《东辽县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建立了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各方面广泛参与的留守儿童关爱体系。县政府,教育

局、妇联、团县委、关工委等部门都出台了文件,各部门都积极开展“代理妈妈”等活动,多渠道、宽领域地持续开展贫困留守儿童救助活动。 二、积极改善留守儿童生活条件 学校宿舍优先满足留守儿童的需要,为留守儿童提供校车,满足上学需要,中午学校有食堂,完全满足孩子的午餐需要,还为留守儿童开展捐助活动,让他们感受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 三、加强对留守儿童的日常管理 我县地处农村,学生来源自农村,留守儿童较多。从调查的结果来看,XX—XX学年度第一学期全县有留守儿童1396人,留守儿童在校就读人数占学生总数比例为6.25%。各校都为留守儿童建立档案,做到一人一档,并定期统计汇总留守儿童变动情况。全程跟踪家庭情况和思想学习情况。这些弱势群体的成长与发展关系着学校的生存发展,也牵动着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心。教育局要求各校加强学籍管理,控制辍学,开展心理健康法制安全教育,引导他们明辨是非,增强

教育扶贫存在问题整改报告

强村小学教育扶贫整改报告 根据县局关于做好近期教育扶贫工作的通知,结合我校实际情况,进行自纠自查,深入了解我校教育扶贫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着力抓好问题整改,切实提高教育扶贫工作质量和水平,现将问题整改报告如下: 一、整改内容 通过自纠自查我校在教育扶贫工作方面存在以下问题: 1.工作落实不到位,主要表现在教育扶贫政策措施落实不够,一是对教育扶贫工作重视程度不高,主动作为意识不强;二是投入力度仍不足。 2.“三卡三台账”记写、上交不及时。 3.建档立卡学生识别信息上报、审核不及时,信息保护力度不够。 4.对教育扶贫资助档案整理类目不够全面,不够及时。 二、整改措施 1.明确工作责任,着力解决教育扶贫工作不力的问题。从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坚决落实脱贫攻坚的部署和要求,加强教育扶贫机构与人员队伍建设,充实教育扶贫工作力量,确保教育扶贫工作抓得好、做得实。成立教育扶贫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专人分管,配强专人负责具体工作。 2.突出重点工作,不断解决教育扶贫工作推进不平衡的问题。把我校教育发展和教育扶贫相结合,把教育发展的重点难点和教育扶

贫的重点难点相结合,努力攻克教育扶贫存在差距较大的相关工作,填缺补短,整体提升教育扶贫工作质量和水平。摸清贫困学生在校学习生活条件,做到对建档立卡贫困学生情况一口清,加强留守儿童关爱工作,保障贫困学生正常学习、健康成长。 3.提高扶贫工作实效,努力解决家长满意度不高的问题。进村入户深入到学生家中,宣传教育扶贫政策,关爱贫困学生及留守儿童,提高学生家长对我县教育扶贫政策的知晓率,增加其满意度。 4. 深入开展教育扶贫资助资金监管专项整治行动,完善资助资金使用管理制度,确保资助资金在规定时间内发放到位,确保应受资助的学生即时感受到来自学校的温暖。 5.加强教育扶贫信息填报、保护及档案管理工作,确保扶贫工作有效开展。及时填报上级部门所需教育扶贫信息,严格把关,不漏报、不假报。及时整理归类各种与教育扶贫相关的资料和档案,保证我校扶贫工作有效开展。 强村小学 2019年12月11日

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现状调查报告

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现状调查报告 农村留守儿童现状调查报告1 农村留守儿童(儿童是指17周岁及以下的未成年人)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衍生物,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到城市打工,而自己留在农村生活的孩子们。他们一般与自己的父亲或母亲中的一人,或者与上辈亲人,甚至父母亲的其他亲戚、朋友一起生活。 随着我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城镇化进程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离开家乡,进城务工、经商创业。越来越多的农村孩子脱离父母的直接监护,成为留守儿童。目前农村留守儿童所突显出来的问题已经越来越得到政府和社会的重视和关注。为对我市农村留守儿童的状况有一个全面深入的了解,今年市妇联通过县、镇、村妇联组织络,对全市留守儿童情况进行调查摸底,收集有关数据进行汇总分析。通过“下基层、访妇情、办实事”的形式,走访基层妇联干部、镇村干部、留守家庭等,了解农村留守儿童生活学习情况,共同探讨存在问题和解决办法、思路。本文根据调研情况,对目前我市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进行粗浅分析,就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成长问题进行初步的探索和思考。

一、我市农村留守儿童现状 根据妇联系统20xx年3月的调查摸底显示,我市17岁以下留守儿童已达10万多人,占儿童总数的12%。其中农村留守儿童就有9万多人,占留守儿童总数的87%。阳山县、英德市所占比重最大, 阳山县有万多人,英德市有万多人,两县农村留守儿童人数占了全市留守儿童总数的70%。 (一)基本现状。 1、农村留守儿童家庭的家境普遍不宽裕,生活依靠父母双方或单方出外打工维持。据统计,农村贫困留守儿童(家庭年人均收入2500元以下)有 15909人。有的家中有病人,因病致贫情形并不鲜见;有的父母文化水平不高,技术技能水平较低,打工收入较微薄。部分留家的母亲,最主要的任务是料理家务、照顾老人小孩,只进行简单的种植养殖来帮补家计。 2、农村留守儿童大多数由年迈的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照顾生活起居。 3、农村留守儿童中,小学年龄段以下的超过半数。据统计,小学年龄段以下的儿童共有万多人,占农村留守儿童总数的65%。其中,读小学的占了%,读幼儿园的占了%,学龄前的占了%。 (二)主要存在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