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大价值取向理论例子

六大价值取向理论例子

人类共同面对6大问题,而不同文化中的人群对这6大问题的观念、价值取向和解决方法都不尽相同。他们提出的这6大问题是:(1) 对人性的看法;(2) 人们对自身与外部自然环境关系的看法;(3) 人们对自身与他人之关系的看法;(4) 人的活动导向;(5) 人的空间观念;(6) 人的时间观念。

不同观念则显著地影响了他们生活和工作的态度和行为。

1. 不同文化中的人对人性的看法有很大差异。

比如,美国文化对人性的看法比较复杂,不单纯地认为人生来善良或生性险恶,而认为人性可善可恶,是善恶混合体。他们同时认为人性的善恶有可能在出生以后发生变化。相反,中国文化对人性采取较单一的看法,“人之初性本善”表现的是对人性的乐观态度,而“三岁看老”则有一点人性难变的假设。

在管理上,美国强调制度,尽可能考虑人性恶可能带来的坏行为,在设计制度时严密仔细,事先设置种种限制以防坏行为发生;而中国则从人性善的角度,假设人不会做坏事,所以制度稀松,漏洞百出,到坏事发生的时候再去修补制度。

2. 在人们对自身与外部自然环境关系的看法上,不同文化之间也有很大的差异。

我们知道很多中国人讲求“风水”,选厂址、造房子、建工厂,都得先看风水才能决定。另外,房子的朝向、形状等也都得与周围的自然环境相和谐。而美国人就几乎不考虑建筑与风水的关系,强调的更是人通过改变自然环境去实现自己的创作意图,达到自己的目标。因此,人主导环境是美国文化的特色,而人与环境和睦相处即为中国文化的特点。这样的价值取向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和对事件的反应。

3. 不同文化中的人对自身与他人之间关系的看法也很不相同。

中国人把个体看成是群体的一员,个人离开群体很难生存。个人不应有与他人不太相同的特征,应该尽量合群,一个人如果个性太突出,太与众不同,就可能变得格格不入。在个人利益与群体利益发生冲突时,个人则应该牺牲自己的利益保全集体的利益,应该大公无私,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应该牺牲小我,成全大我。而美国文化恰恰相反。他们认为人应该是独立的个体,每个人都应与众不同,都应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否则上帝没有造你的必要。每个人都应该对自己负责,而不是对别人负责;或者说是先对自己负责再对别人负责。另外,他们强调人的独立性,而证明独立性的重要一点就是成年之后离开父母生活,自己打天下。所以,美国青年18岁就离家生活,即使自己的学校或工作地点离父母家很近,也一定会自己另找房子,独立生活。从另一方面来说,父母即使再不愿意,也不得不将孩子送出家门,以培养他们的独立精神。再看看在中国,许多青年成人后依然与父母同住一个屋檐下,直到结婚才搬出去住,觉得很自然,本人也好,父母也好,社会也好,都认为理所当然。

4. 人的活动取向是指一个文化中的个体是否倾向于不断行动。

美国社会是一个相当强调行动的社会,人必须不断地做事,不断地处在动之中才有意义,才创造价值。更有甚者,不仅要动,而且要快。而美国人创造的快餐食品,速递公司,也都是行动导向文化的产物。虽然美国的这种行动文化已越来越成为商业社会的重要特点,但在许多亚洲社会里,静态取向,安然耐心仍然被视为美德之一,而非无所事事的表现。有时候,甚至提倡“以静制动”,“以不变应万变”,强调无为而治。所以,当美国人发现问题的时候,总是倾向于立即找出解决方法,然后实施;而东方人有时会选择静观,什么也不做,让时间和外界环境自然成熟,再抓时机去把问题解决掉。而这样的智慧则很难被美国人接

受。

5. 人在关于空间的理念上表现出来的文化差异也非常显著。

中国人倾向于把空间看成公共的东西,没有太多隐私可言;而美国人、德国人却倾向于把空间看成是个人的私密之处,他人不能轻易走近。中国家庭中的房间常常没有单独的门锁,家里任何人都可随意进出,包括父母的房间,孩子的房间更不用说了。父母进入孩子的房间无需敲门,有的父母甚至擅自拆读子女的信件、翻阅子女的日记而不以为然。在德国,办公室的门都是紧紧关着,居民区的房屋更是大门紧闭,窗户严实,连窗帘都一丝不苟地拉下。相反,日本人的工作空间是公共的,他们设计的办公室巨大,办公桌之间并无隔板,每一个人都能看见另一个人在做什么,或者另一个团队的人在聚会与否。

6. 身处不同文化中的个体对时间的看法更加表现出文化差异。

对时间的看法主要涉及两个层面。一个是关于时间的导向,即一个民族和国家是注重过去、现在还是未来。另一个层面是针对时间的利用,即时间是线性的,应在一个时间里做一件事,按计划和时间表行事;还是时间是非线性的,在同一时间里可以做多件事,不应该绝对按照时间表行事,应该灵活机动。

关于时间的导向,我们都知道中国文化关注过去和现在,而较少注重未来;美国文化则很少关注过去,基本着眼现在和未来。这种导向的一个表现可以从中美两国创造的文学、电影和艺术作品中稍见端倪。

六大价值取向理论例子

六大价值取向理论例子 人类共同面对6大问题,而不同文化中的人群对这6大问题的观念、价值取向和解决方法都不尽相同。他们提出的这6大问题是:(1) 对人性的看法;(2) 人们对自身与外部自然环境关系的看法;(3) 人们对自身与他人之关系的看法;(4) 人的活动导向;(5) 人的空间观念;(6) 人的时间观念。 不同观念则显著地影响了他们生活和工作的态度和行为。 1. 不同文化中的人对人性的看法有很大差异。 比如,美国文化对人性的看法比较复杂,不单纯地认为人生来善良或生性险恶,而认为人性可善可恶,是善恶混合体。他们同时认为人性的善恶有可能在出生以后发生变化。相反,中国文化对人性采取较单一的看法,“人之初性本善”表现的是对人性的乐观态度,而“三岁看老”则有一点人性难变的假设。 在管理上,美国强调制度,尽可能考虑人性恶可能带来的坏行为,在设计制度时严密仔细,事先设置种种限制以防坏行为发生;而中国则从人性善的角度,假设人不会做坏事,所以制度稀松,漏洞百出,到坏事发生的时候再去修补制度。 2. 在人们对自身与外部自然环境关系的看法上,不同文化之间也有很大的差异。 我们知道很多中国人讲求“风水”,选厂址、造房子、建工厂,都得先看风水才能决定。另外,房子的朝向、形状等也都得与周围的自然环境相和谐。而美国人就几乎不考虑建筑与风水的关系,强调的更是人通过改变自然环境去实现自己的创作意图,达到自己的目标。因此,人主导环境是美国文化的特色,而人与环境和睦相处即为中国文化的特点。这样的价值取向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和对事件的反应。 3. 不同文化中的人对自身与他人之间关系的看法也很不相同。

中国人把个体看成是群体的一员,个人离开群体很难生存。个人不应有与他人不太相同的特征,应该尽量合群,一个人如果个性太突出,太与众不同,就可能变得格格不入。在个人利益与群体利益发生冲突时,个人则应该牺牲自己的利益保全集体的利益,应该大公无私,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应该牺牲小我,成全大我。而美国文化恰恰相反。他们认为人应该是独立的个体,每个人都应与众不同,都应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否则上帝没有造你的必要。每个人都应该对自己负责,而不是对别人负责;或者说是先对自己负责再对别人负责。另外,他们强调人的独立性,而证明独立性的重要一点就是成年之后离开父母生活,自己打天下。所以,美国青年18岁就离家生活,即使自己的学校或工作地点离父母家很近,也一定会自己另找房子,独立生活。从另一方面来说,父母即使再不愿意,也不得不将孩子送出家门,以培养他们的独立精神。再看看在中国,许多青年成人后依然与父母同住一个屋檐下,直到结婚才搬出去住,觉得很自然,本人也好,父母也好,社会也好,都认为理所当然。 4. 人的活动取向是指一个文化中的个体是否倾向于不断行动。 美国社会是一个相当强调行动的社会,人必须不断地做事,不断地处在动之中才有意义,才创造价值。更有甚者,不仅要动,而且要快。而美国人创造的快餐食品,速递公司,也都是行动导向文化的产物。虽然美国的这种行动文化已越来越成为商业社会的重要特点,但在许多亚洲社会里,静态取向,安然耐心仍然被视为美德之一,而非无所事事的表现。有时候,甚至提倡“以静制动”,“以不变应万变”,强调无为而治。所以,当美国人发现问题的时候,总是倾向于立即找出解决方法,然后实施;而东方人有时会选择静观,什么也不做,让时间和外界环境自然成熟,再抓时机去把问题解决掉。而这样的智慧则很难被美国人接

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

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 毛素文 通常认为,中国传统文化表现出重人伦而轻自然、重群体而轻个体、重义轻利、重道轻器的特点,这主要是就儒家的价值取向而言。如果对中国传统文化做一整体系统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在中国思想文化发展史上,还存在大量独立于儒家文化之外的文化内容。这些内容不同、类型相异的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吸收,所体现出来的价值观念相拒而又交融,相反而又互补,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丰富的价值系统。 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中国的传统文化,无论是个人还是社会,从总体上看,都非常推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价值取向。从中国历史来看,中国历代知识分子大多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来自我约束,自我激励和自我塑造。 《左传·襄公二十四年》中记载了范宣子和叔孙豹讨论“不朽”问题的对话,对话中范宣子把家族的兴旺看作是不朽,而叔孙豹则把“立德、立功、立言”看作是三不朽,认为“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这成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重要理论来源。而直接提出此价值观的是《礼记·大学》:“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以“格物”为起点,层层递进,把“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作为“修身、齐家、

治国、平天下”的基础,加强自我道德完善,然后由己及人,从“格物”到“修身”都是为了实现“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一种价值取向,它体现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对人生的积极进取精神,是一种积极有为的人生哲学。而当儒家这种积极的人格理想与价值目标受到挫折而无法实现时,他们继而转向道家思想中去寻找寄托。这就是“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精神内核。一方面以天下为己任,忧国忧民,有着很强的社会责任感;另一方面注重内在修养,即人格和道德的自我完善。这种儒道互补,进可攻退可守的人生哲学,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维持人们的身心平衡,体现了人生进展的有张有弛、张弛相融的生命哲学。 然而,如此的价值取向似乎暗示着世人,个人要想实现“治国、平天下”的人生价值,仿佛只有走从政当官这条路,这就促成了中国封建宗法等级制度的建立,也给中国传统思想留下了深深的印记——“官本位”的思想,就是以获得了公共权力的人为本位,一切服从于官级地位的价值取向。这种错误的价值导向,不仅容易导致全社会的单一行政化,也是社会落后和腐败现象的重要成因。在当代中国的发展进程中,“官本位”是不符合现代精神的,是一个将通过体制改革而被超越的历史陈迹。 二、伦理道德 如果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主要表现为传统知识分子的价值取向,那么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伦理道德来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维护社会秩序,则成为传统中国人的共识,成为中华民族普遍的、自觉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型民族。在同一空间区域内,要达到长期共存的

几种不同价值取向的公民教育观

几种不同价值取向的公民教育观 几种不同价值取向的公民教育观(转载)义主由自收录于2007-07-09 文章提交者:benben8 加帖在猫眼看人【凯迪网络】 几种不同价值取向的公民教育观 杨曦 “社会对儿童教育的关切所在,是他们作为未来公民的角色,所以,社会关切诸如他们获得理解公共文化并参与公共文化之各种制度的能力,关切他们终身成为经济上独立和自我支撑的社会成员,关切他们发展各种政治美德,而所有这些关切都是从一种政治观点内部出发的。” 公民教育最早出现在古希腊时期。但是直到17-18世纪欧洲资产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公民权的范围才普遍扩大,现代意义上的公民资格才被确立下来。这期间,康德对公民社会做了深刻的思考和阐述,在他的政治哲学中,把建立一个普遍法治的公民社会,看成是人在历史中要解决的最大的问题。[2]于是培养健全的公民便被看作教育的核心问题,公民教育的内涵也发生了实质上的变化。1882年,法国率先开设了“公民训导”课,到19世纪末,德国教育家凯兴斯泰纳又从理论上论证了“公民教育”的思想,1918年,德国政府则以宪法的形式保障公民教育的实施。从此以后,公民教育思想得到传播,培养合格的公民就逐渐成为世界上许多国家的教育目标。 综观世界公民教育的发展历史,由于各个国家具有不同的社会结构、历史传统和政治文化,因而公民教育的目的、内容、方法乃至实现途径则迥然有别。为了便于分析和研究,本文尝试将几种具有鲜明特色的公民教育作一归纳提炼,以帮助我们更好认识当今各国公民教育的基本特点。 一、义务论的公民教育观——以德国为代表 19世纪以后,由于现代国家采取富国强兵、扩张领土的政策,于是民族主义、国家主义兴起。相应地,教育上的国家主义思想也随之风起云涌。德国可谓其中代表。 1806年耶拿战争后,德国人民处于法国的专制压迫之下,于是整个德意志民族在反对法国人的军事占领和民族压迫这一共同目标下联合起来。德意志人的民族意识逐渐高涨。费希特发表《告德意志同胞书》(Addressess to the German Nation ),主张要靠教育的力量来复兴德意志。他说:“新教育者,所以造成德意志人,使之成为一共同之整体,此整体中之各分子,感觉到同一大事在其目前。教育之目的,在以真正的万能的'祖国爱’,以吾[1]民族为人间永久之民族,与吾民族为永久性之保障者之观念,籍教学之力,植其根,固其蒂,于各人之心底。……而后时机一至,可发泄其青年朝气之奋勇,以恢复国家之独立也。”[1] 黑格尔则从理念上赋予国家比个人更高的伦理地位。他认为国家体现了更高的善,个

跨文化

价值观 克拉克洪的六大价值取向理论 1对人性的看法2人们对自身与外部自然环境的看法3人们对自身与他人之间关系的看法4人的活动向导5人的空间观念6人的时间观念 霍夫斯特的文化维度理论 1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2权力距离3不确定性回避4事业成功与生活质量5女性化与男性化6长期导向与短期导向 蔡安迪斯的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 1个体对自我的定义2个人目标和群体目标的相对重要性3个人态度和社会规范决定个体行为时的相对重要性4完成任务和人际关系对个体的相对重要性5个体对内群体和外群体的区分程度。 强皮纳斯的文化框架理论 1普遍主义——特殊主义2个人主义——集体主义3中性——情绪化4关系特定——关系散漫5注重个人成就——注重社会等级6长期——短期向导7人与自然的关系 中国的价值观美国的价值观 1.价值观的内容: 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取向、价值追求,凝结为一定的价值目标; 另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尺度和准则,成为人们判断价值事物有无价值及价值大小、是光荣还是可耻的评价标准。 2 .A principle, standard, or quality considered worthwhile or desirable American V alues 1 Autonomy 自治 2 Democracy 民主 3 Self-sufficiency 自足 4 Individualism 个人主义 5 Social equality 社会平等 6 Christian morals 基督道义 中国的价值观 1 观点各有不同 2 以儒家的观点为主体 3 仁义礼智信 4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5 礼仪廉耻、国之四维 6 孝、慈、友 7 富贵、太平、孝、忠、义、仁、礼、天道自然 对教学的影响 1 美国的教学更多学生自学,学生更习惯于自己去查找答案,美国教师更习惯于并善于引导学生并使学生自己发现问题的答案和形成自己的观点。 2中国的教学更多是教师在讲授、学生不喜欢也不习惯于自己去查找答案,学生更喜欢教师直接将问题的答案讲出来,但中国的课堂教师在单位时间内讲授的知识容量非常大。 中国的价值观 现实、社会和谐、爱国、家庭教育、讲礼节、谦虚、人际关系、等级、国家发展 美国的价值观 独立、自治、自由、社会平等、互相了解、尊重法律、自信、友谊、钱

Kluckhohn与Strodtbeck的价值观取向

Kluckhohn与Strodtbeck的价值观取向克拉克洪与斯多特贝克的价值取向理论基于以下三个基本的假设:(1)任何时代的任何民族都必须为某些人类的共同问题提供解决的方法; (2)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法不是无限的或任意的,而是在一系列的选择或价值取向中的 变化。 (3)每种价值取向都存在于所有的社会和个体中,但每个社会和个体对价值取向的偏 好不同。 克拉克洪与斯多特贝克提出某一社会所青睐的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反映的就是这个社会的价值观。因此,他们提出了五个任何社会都要解决的基本问题。 (1)人性取向--人性本善(Good),人性本恶(Evil)或善恶兼而有之(Mi某ed); (2)人与自然的关系取向—征服(Matery)、服从(Submiive)或和谐(Harmoniou); (3)时间取向--过去(Pat),现在(Preent)或将来(Future); (5)关系取向—个体主义的(Individualitic)、附属的(Collateral)或等级的(Hierarchical)。 3.5.1人性取向

人性取向涉及人类本质的内在特征。克拉克洪和斯多特贝克(Kluckhohn&Strodtbeck,1961)认为在回答人性取向的问题时要考虑两个方面,首先是人性是善,是恶或是善恶的混合体;其次还要考虑到人性是否可变。此外,他们进一步提出“混合”既可以指善恶兼而有之,也可指无恶无善。因此,在回答人类的本性这个问题时,我们可以有八种解决问题的方法:(1)人性本恶但可变;(2)人性本恶但不可变;(3)人性善恶兼而有之但可变(或变好或变坏);(4)人性善恶兼而有之但不可变;(5)人性无恶无善但可变;(6)人性无恶无善并且不可变(7)人性本善但可变;(8)人性本善但不可变。 不同文化中的人们对人性的看法差别很大,西方人受基督教影响崇尚“原罪说”,认为“人性本恶”,而中国人受儒家学说影响,认为“人性本善”。美国文化对人性的看法比较复杂,不单纯地认为人生来善良或生性险恶,而认为人性可善可恶,是善恶混合体。他们同时认为人性的善恶有可能在出生以后发生变化。基督教的原罪说反映的是人性恶的理念,通过忏悔和行善可以洗脱罪孽、升上天堂,反映的则是人性可变的信念。相反,有的社会对人性采取 较单一的看法,比如,在中国,儒家思想占主导地位,而儒家思想最基本的理论基础就是“性善论”。孟子认为人与其它动物的根本差别,就是人的本性是善良的。人的性善就如水向下流一样,是绝无例外的。中国古代流行的教子歌《三字经》当中的第一句话也是“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也就是说,人的本性(天性)是向善的,是好的。而且,这种本性是相同相近的,带有普遍性的。只因为后天生活习惯和环境的变化,才造成了各种行为的差异,导致背离“善”的现象。因此,尽管在春秋战国时代,有人性本善与人性本恶之争,但当今的中国主流文化还是持

跨文化管理第二章跨文化管理理论和实践

跨文化管理第二章跨文化管理理论和实践 2.1克拉克洪和斯乔贝克的6大价值取向理论 克拉克洪和斯乔贝克认为,人类共同面对6大问题,而不同文化中的人群对这6大问题的观念、价值取向和解决方法都不尽相同。正是这种不同体现出这些群体的文化特征,从而可以描绘出各个文化群体的文化轮廓图,而将不同的文化区分开来。他们提出的这6大问题是: (1) 对人性的看法; (2) 人们对自身与外部自然环境关系的看法; (3) 人们对自身与他人之关系的看法; (4) 人的活动导向; (5) 人的空间观念; (6) 人的时间观念。 克拉克洪与斯乔贝克从自己的研究出发,指出不同民族和国家的人在这6大问题上有相当不同的观念,而在这6大问题上的不同观念则显著地影响了他们生活和工作的态度和行为。 2.2 郝夫斯特的文化维度理论 文化维度理论是跨文化理论中至今最具影响力的一个理论,由荷兰管理学者郝夫斯特(Hofstede,1980,1991)提出。 通过对各国IBM员工对于大量问题的答案进行统计学上的因素分析,郝夫斯特发现有4大因素可以帮助我们区分民族文化对雇员的工作价值观和工作态度的影响。1980年,他在《文化的

后果》一书中发表了该研究的成果。这4大因素或4个跨文化维度是: (1) 个体主义与集体主义(着眼于个体还是集体的利益); (2) 权力距离(人们对社会或组织中权力分配不平等的接受程度); (3) 不确定性回避(对事物不确定性的容忍程度); (4) 事业成功与生活质量(追求物质还是强调人际和谐)。 20世纪80年代后期,郝夫斯特又重复了10年前的研究,但这次包括了更多的国家和地区,总数超过60。这次的研究不仅再次证实了这4个跨文化维度的存在,同时又发现了一个新的维度,即: (5) 长远导向与短期导向(着眼于现在还是放眼于未来)。该研究的结果发表在他1991年出版的第二本书《文化与组织》中。 2.2.1 个体主义与集体主义 郝夫斯特将个体主义与集体主义定义为“人们关心群体成员和群体目标(集体主义)或者自己和个人目标的程度(个体主义)”。 他的研究发现,美国人在个体主义上得分最高(92/100),居全世界之冠;而有中华文化背景的群体如新加坡人,中国香港人,中国台湾人(第一次研究中没有包括中国内地,因为那时在中国尚未设立分支机构)在个体主义上得分则很低(29/100)。

北外跨文化管理网考复习答案1

学生对要点论述的程度以及是否举例说明酌情增减分值。 2. 为什么跨文化管理的知识对企业和个体的竞争力都有很大的作用? 答案: 参考答案:跨文化管理的对企业有如下几个方面的重要影响:1. 文化与企业战略的关系。企业的经营战略按照其所占领的市场来划分可以有以下几种战略:区域内经营、跨区域经营、跨国经营和全球经营战略。当公司在区域内或者跨区域经营时不会考虑到太多的文化因素,应为面对的客户主要是本国或者本地的客户,但是当企业开始考虑去国外生产或开拓市场时,对其它文化的关注和敏感,对有效贯彻、执行公司的战略会有重要的影响。这时公司会挑战管理的方式和风格去适应海外市场。从产品和服务的角度出发,对当地文化比较了解的公司也会愿意对产品和服务进行调整尽量满足国外客户的需求。此时,了解国外用户的文化价值和审美就变的十分重要,文化对企业经营的重要作用也会凸显出来。(3分)2. 文化对组织结构的影响。不同国家的文化影响着企业的组织结构,例如美国的企业就要比中国和其他亚洲国家的企业更加扁平化,更加强调平等的理念。从企业的决策程序来讲,企业采取自上而下还是自下而上的决策程序,都与国家的文化密切相关,如果在跨国经营建立当地的分公司的时,企业没有将这些文化的因素考虑在内会给企业的跨国经营带来非常大的阻力,甚至直接导致经营的失败。(2分)3. 文化对企业制度建立和执行的影响。强调理性和公平的文化表现在社会制度上是依法治国,表现在企业运作上则是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完善。首先,制度是企业内部的流程,是对员工的工作动机,对企业所处的经济大环境全面充分分析的结果,而不是个别人拍脑袋的产物。其次,因为游客制度才有了客观可依赖的标准才可能对每个员工一视同仁,才能实现真正的公平。管理者注重制度的建立,才能使企业的能够不依赖牧歌管理者而生存,才能有长久生存和发展的可能。(2分)文化对与个体竞争力的影响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 从管理者的角度,管理者占主导的管理风格,管理者的角色和责任的定义和内涵,如何看待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关系都会因文化的不同而不同。作为管理者只有了解了以上跨文化管理的知识才能在有多元文化的企业里贯彻和实施自己的管理理念,在公司里创造出和谐高效的工作氛围,为公司创造更多的价值。 2. 从员工的角度出发,如何看待自己的企业,喜欢管理者采用什么样的风格,对管理者的角色和责任的理解,自己和管理者之间的关系都受到自身的文化的影响。只有充分了解了这种差异,员工才能更加理性地看待自己与管理者以及与企业的关系,才能和自己的同事以及团队的成员更加高效的合作,为公司创造更大的价值,自身也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3分) 评分标准:按照以上参考答案中的得分点来回答,答到了相应的点可以获得该点后标出的分值,阅卷老师可根据学生对该理论点论述的完整性和是否有举例解释酌情加减分。 3. 运用郝夫斯特的文化维度理论比较中国与美国之间的文化差异。 答案: 答案:郝夫斯特的文化维度理论是目前最有影响力也是应用最广泛的理论。该理论是实际调查研究的产物。该理论主要包括以下五个维度:首先,权力距离。权力距离指的是一个社会中的人群对权力分配不平等这一事实的接受程度。接受程度高的国家,社会层级分明,权力距离大;接受度低的国家和民族,人和人之间较平等,权力距离就小。把中国与美国相比,很显然中国的权力距离比美国的要大。中国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权力距离,从孔孟提倡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和三纲五常,到现代社会强调的在家听父母的话,不与父母顶嘴,在单位在学校尊敬领导尊敬师长,讲求的都是社会的社会的秩序和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和等级。相反,在美国强调人人平等,个性独立自由。在美国大学可以对老师直呼其名,便是一个很明显的例子。其次,不确定性规避。不确定性规避是指组织或群体面对不确定性时所感受到的威胁以及试图通过制定安全规则和其他手段来避免不确定性的程度。低不确定性规避文化中的人们敢于冒险,对未来

跨文化管理

跨文化管理 文化:有人类创造的经过历史检验沉淀下来的物质和精神财富。 文化的本质差别:价值观的差异 物质价值决定制度 东西方文化的三个层次: 价值制度有物质表现 群体共享性制度核心,价值观 文化的特点:二元性客观显性----可直观感知 传承性主观隐性----不可感知,可感悟 人类创造的文化 主观文化:软件产品、信念、理想、社会规范、价值 客观文化:硬件产品----满足衣食住行的产品。 一、克拉克洪与斯乔贝克的六大价值取向理论 1、对人性的态度 西方社会:人性复杂,后天会变、认识人性--经纪人理论、尊重人性-美军士兵可以投降东方社会:人性单一,本性难移、拔高人性,难以持久 2、对自身与自然环境关系 西方:人类可以认识自然,改造自然,人主导环境 东方:受道家的影响,人类适应自然 3、对自身与他人之间的关系 西方社会:人的独立性(在危险面前,人会先救自己再救别人) 东方社会:要合群,个人不应有与他人不太相同的特征 4、人的活动取向 西方社会:行动迅速(麦当劳的成功) 东方社会:以静制动,后发制人

5、对活动空间的态度 西方:私密性,权利意识 东方:无权力意识 6、对时间的看法 西方:时间的导向---关注未来和现实,时间的计划性(长久的计划、约会的安排) 东方:时间的导向---关注过去,时间的随意性 二、郝夫斯特的文化维度理论 1、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着眼于个体还是集体利益) 内群体:与个体有密切关系的群体 外群体:与自己毫无关系的人的总和 东方:严格区分内外群体 西方:内外群体没有严格界限 2、权利距离(人们对社会或组织中权利分配不平等的接受程度) 东方:社会等级分明,权利距离大,接受程度高 中国的权利距离比美国的大 3、不确定性规避(对事物不确定性的容忍程度) 对不确定性规避低的文化中,人们敢于冒险,对未来充满信心,而对不确定性规避高的文化中的人则相反。 4、事业成功与生活质量(追求物质还是强调人际和谐) 东南亚国家:生活悠闲而简单,注重生活质量 美国:生活匆忙而丰富,美国文化更注重事业成功 5、长期导向与短期导向(着眼与现在还是放眼与未来) 感情和欲望表达的含蓄与开放 对人性的直面与回避

政治价值取向和政治现实的关系

第五小组问题:举例说明政治价值取向与政治现实的关系 政治价值取向与政治现实的关系课件大纲 (要说政治价值取向要明白几个概念) 一、概念解释 1、政治价值 政治价值是人们对政治生活本原意义的确定,作为社会成员的政治信仰,政治价值是人们通过一定的精神生活模式所体现的政治的终极追求。 例子:在封建社会,追求大一统、皇权至上和尊王重民;但是,到了“五·四”时期,人们高举科学与民主两面大旗。这就是因为政治客体为了适应政治主体需求的变化所做的政治妥协。 2、政治价值的基本因素 正义、权利、自由、自治、民主、平等、宽容 (无论是作为政治哲学的基本内容,还是作为人们的政治信仰,即要体现政治价值都是由一定的意识形态加以阐释和推广的。 3、政治意识形态的几种形式 民族主义、共产主义、社会主义、自由主义、法西斯主义、保守主义

4、政治现实 就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由政治制度,法律制度,经济制度,社会不同阶段,阶层,集团之间经济与政治的和与斗争,以及一系列既定政治观点和构成理论的某种政治环境。 二、政治价值的取向 不同的价值选择可能会产生不同的制度安排,也会影响政治决策和不同的公共政策。 例子:政治的自由、平等、民主是三个最主要的选项。 1、以自由为本位兼顾平等:自由主义国家的政治模式。

2、以平等为本位兼顾自由: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模式。 3、以民主为本位兼顾自由和平等:社会民主党的政治模式。 (那么自由主义、社会主义等意识形态是由什么来影响其不同的价值的选择,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三、政治价值取向与政治现实的关系 其关系是政治价值取向基于政治现实,又反作用于政治现实。 政治价值是相对稳定的, 但同时又是变动不居的, 随着社会经济结构和政治结构的变迁, 政治价值必然发生变化。透过政治价值的变化, 大致可以把握社会变迁的基本脉搏。 例子:我国的政治价值取向有其中国特色,主要表现政治价值取向的民主性、法制性、参与性和稳定性。

自我价值理论四种例子

自我价值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卡文顿提出的。这一理论立足于学生的自尊,从实际的角度来解释学生的动机问题。该理论认为,人天生具有一种维护自尊和自我价值感的需要,当一个人的自尊和自我价值感受到威胁时,他就需要用各种措施来维护以保持自我的价值感和能力感。学生同样有这种需要。自我价值理论将动机划分为四种类型,相应的,也将学生划分为四种类型。这里的“趋”表示追求成功;“避”表示避免失败。 1.高趋低避型 这类学生渴望获得成功,但是并不害怕失败。他们拥有无穷的好奇心,对学习有极高的自我卷入水平。他们学习是因为,学习是能使他们快乐的手段,这种类型的学生通常被称为“乐观主义者”,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学霸型学生。失败与否并重要,重要的是能不能学习到知识,能不能满足自己的求知欲。 2.低趋高避型 这类学生不渴望成功,但是特别害怕失败,对这类学生来说,逃避失败要比对成功的期望更加重要。他们并不一定存在学习问题,只是对课程的兴趣不高,这种类型的学生被称为“逃避失败者”,也是我们俗称的学酥,学习不是为了掌握知识,而是避免失败。所以通常会在考试前临时抱佛脚,进行突击性学习以应付考试,避免失败。 3.高趋高避型 这类学生,既特别渴望成功,但是又特别害怕失败,对任务又爱又恨,常常处于矛盾的状态,有一种隐晦努力的现象,被称为“过度努力者”,也就是我们平时俗称的学婊。就是人前装作不努力的样子,而在背后努力学习。 4.低趋低避型 这类学生既不渴望成功,也不害怕失败,对成就表现的莫不关系,不接任何有关能力的挑战,这种类型的学生被称为“失败接受者”,也是我们俗称的学渣型学生,对学习无感,表现出一种无所谓的态度。

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

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 "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这一部分内容主要讲的是"教育应该为谁服务"的问题,在教师招聘中主要以单选题、多选题和判断题的形式来出题,属于中频考点。 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即对教育目的的价值进行选择时所具有的倾向性。人们对教育活动的价值选择,历来有不同的见解和主张。这里主要学习5种价值取向:宗教本位论、社会本位论、个人本位论、教育无目的论和社会需要与人的自身发展的辩证统一论,其中,社会本位论和个人本位论的区分学习是重点。 (一)宗教本位论 主张:教育应为神学服务,把人培养成虔信的宗教人士。 代表人物:奥古斯丁、托马斯·阿奎那等 常考点:夸美纽斯——教育为永生做准备 (二)社会本位论 主张: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注重教育的社会价值;教育是国家的事业,主张教育目的是培养社会公民;评价教育要看其对社会发展的贡献指标,把为国家服务作为教育的最高目标。 代表人物:赫尔巴特、柏拉图、孔德、涂尔干、凯兴斯泰纳、荀子、孔子等【口诀:黑社会恐(孔)吓(赫)柏拉涂】 注意:凯兴斯泰纳的社会本位论比较极端,认为国家的教育只有

一个目的,那就是造就公民。 (三)个人本位论 主张:教育要服从人的成长规律和满足人的需要,注重教育对个人的价值;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自然人",发展人的个性,促使个人自我实现。 代表人物:卢梭、罗杰斯、福禄贝尔、裴斯泰洛齐等【口诀:啰(罗)嗦(梭)一路(禄)无人陪(裴)】 ※区分:社会本位论VS个人本位论 (四)教育无目的论 主张:教育就是社会生活本身,是个人经验的不断扩大积累。教育过程就是教育目的,教育之外再没有什么教育目的。 代表人物:杜威 (五)社会需要与人的自身发展的辩证统一论 主张:这是马克思主义的教育目的论。教育目的的制定要从社会发展需要和人的自身发展需要两方面出发,克服了个人本位论与社会本位论的片面性。 希望对广大考生有帮助! 例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在教育目的价值取向上,存在的两个典型对立的理论主张是( )。 A.个人本位论与社会本位论

Kluckhohn 与 Strodtbeck的价值观取向

Kluckhohn 与 Strodtbeck的价值观取向 Florence Kluckhohn (佛萝伦丝·克拉克洪)与Fred Strodtbeck(弗雷德·斯多特贝克)是较早提出文化理论的美国人类学家。已故的美国哈佛大学女学者佛萝伦丝·克拉克洪曾在太平洋战争时参与了一个由美国战争情报处(Office of War Information)组建的一个约30人的专家队伍,研究不同文化的价值、民心和士气。这个研究组通过对日本民族的心理和价值的分析,向美国政府提出了不要打击和废除日本天皇的建议,并依此建议修改要求日本无条件投降的宣言。二战后不久,哈佛大学加强了对文化价值维度研究的支持力度,并与洛克菲勒基金会一起资助克拉克洪等人在美国德克萨斯州一片方圆40英里的土地上针对五个不同的文化社区展开一项大规模的研究。这项研究的一个主要成果就是克拉克洪-斯多特贝克(Kluckhohn & Strodtbeck, 1961)的五种价值取向模式,该成果发表于《价值取向的变奏》(Variations in Value Orientations, 1961)一书中。在该书中佛萝伦丝·克拉克洪沿用了她的丈夫Clyde Kluckhohn(克莱德・克拉克洪)提出的有关价值取向的定义。所谓价值取向指的是“复杂但确定的模式化原则,与解决普通的人类问题相联系,对人类行为和思想起着指示与导向作用”(Kluckhohn & Strodtbeck, 1961:4)。这一模式包括了五个价值取向:人性取向、人与自然的关系取向、时间取向、活动取向和关系取向。 克拉克洪与斯多特贝克的价值取向理论基于以下三个基本的假设: (1)任何时代的任何民族都必须为某些人类的共同问题提供解决的方法; (2)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法不是无限的或任意的,而是在一系列的选择或价值取向中的变化。 (3)每种价值取向都存在于所有的社会和个体中,但每个社会和个体对价值取向的偏好不同。 克拉克洪与斯多特贝克提出某一社会所青睐的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反映的就是这个社会的价值观。因此,他们提出了五个任何社会都要解决的基本问题。 (1)人性取向--人性本善(Good),人性本恶(Evil)或善恶兼而有之(Mixed); (2)人与自然的关系取向—征服(Mastery)、服从(Submissive)或和谐(Harmonious); (3)时间取向--过去(Past),现在(Present)或将来(Future); (4)人类活动取向—存在(being)、成为(being-in-becoming)或做(doing); (5)关系取向—个体主义的(Individualistic)、附属的(Collateral)或等级的(Hierarchical)。 3.5.1 人性取向 人性取向涉及人类本质的内在特征。克拉克洪和斯多特贝克(Kluckhohn & Strodtbeck, 1961)认为在回答人性取向的问题时要考虑两个方面,首先是人性是善,是恶或是善恶的混合体;其次还要考虑到人性是否可变。此外,他们进一步提出“混合”既可以指善恶兼而有之,也可指无恶无善。因此,在回答人类的本性这个问题时,我们可以有八种解决问题的方法:(1)人性本恶但可变;(2)人性本恶但不可变;(3)人性善恶兼而有之但可变(或变好或变坏);(4)人性善恶兼而有之但不可变;(5)人性无恶无善但可变;(6)人性无恶无善并且不可变(7)人性本善但可变;(8)人性本善但不可变。 不同文化中的人们对人性的看法差别很大,西方人受基督教影响崇尚“原罪说”,认为“人性本恶”,而中国人受儒家学说影响,认为“人性本善”。美国文化对人性的看法比较复杂,不单纯地认为人生来善良或生性险恶,而认为人性可善可恶,是善恶混合体。他们同时认为人性的善恶有可能在出生以后发生变化。基督教的原罪说反映的是人性恶的理念,通过忏悔和行善可以洗脱罪孽、升上天堂,反映的则是人性可变的信念。相反,有的社会对人性采取

教育价值的取向

教育价值的取向 教育活动中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是相互依存的。下面由店铺收集整理的教育价值的取向以供大家学习。 教育价值取向是教育活动的决策者或从事教育活动的主体依据自身需要对教育价值作出选择时所持的一种倾向。在教育实践活动中,人们按照一定的教育价值取向,通过主体的能动作用,可以创造出具有特定价值模式的教育。人们期望教育发挥什么功效,希望受教育者向什么方向发展,即创建什么类型的教育和培养什么类型的人,无不受教育价值观决定。所以,教育价值观、教育价值取向,是教育思想的核心,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教育活动个体本位的价值取向。认为个体的价值高于社会的价值,在个体与社会的关系结构中,个体处于中心地位,而社会是个体之外的外部环境,社会只有在有助于个人的发展时才有价值。评价教育的价值也应当以其对个人的发展所起的作用来衡量。他们相信人的本性的力量,相信人有学习与创造的本能,每个个体的生命都有存在的价值,每个人的个性与独特性都应得到尊重。 社会本位价值取向。教育活动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认为,社会价值高于个人价值,社会历史的发展是一个按照客观规律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个人的存在与发展完全是受社会决定的。强调从社会的需要出发来规范教育活动,要求教育培养出符合一定社会准则的人,促进受教育者社会化,保证社会生活的稳定与延续。而个人只是教育加工的原料,他的发展必须服从社会需要,评价教育的价值只能以其对社会的效益来衡量。教育活动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思想可溯源至古希腊的柏拉图(Platon),在他构想的理想国中,社会整体的利益是高于一切的,理想国的国民由奴隶、匠人、武士、官员及哲学王构成,他们在社会的金字塔上各安其位,各司其职。每个人就是最大的公道,教育的任务就是为社会培养出适合从事相应工作的人,他们应具备的品质就是职业对个体的要求。 教育活动中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相互依存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

网络影响民众意识形态和价值取向的例子

网络影响民众意识形态和价值取向的例子(一)网络对民众价值观的积极影响。 辨别是非能力加强,进一步端正价值取向。人们在网络的这片大海畅游的过程中会面对各种是非言论和时代杂音,能通过自己的认知能力和价值选择来区分好与坏、对与错等,不断丰富他们辩证思维方法,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进一步端正价值取向。在肺炎疫情初期,网络上存在许多关于此次疫情的谣言和曲解、误解权威医学专家的话语。面对良莠不齐的网络信息,绝大多数的民众有一定的辨别信息是非的能力,特别是从事医学相关的人们,在许多网络平台科普疫情相关知识,引导人们积极科学防疫。 积极参与网络治理,增强网络责任意识。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参与网络的热情高,他们的言行对网络的发展有着一定的影响力,绝大部分民众是网络的参与者中较理性的部分,他们会通过自己不断培养的正确价值观和不断储备的理论知识积极参与网络空间治理,积极引导网络的正确方向。例如,在2018年10月万州公交坠江事件中,不少“键盘侠”在相关此事件报道的评论下对救援速度进行攻击等,但也能看到不少网民评论为之解释说明。我们总会在类似事件中看到民众维护网络秩序的“足迹”,感受到他们在网络中正义感和社会责任感。 信息获取更加快捷,加强对时政的了解。现代信息技术为人们提供了处理、储存和传递信息的手段,给学习、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人们通过时事新闻不仅能了解国家的大政方针和社会现状,而且通过

参与时事相关话题的讨论也是参与政治生活的一种方式。通过参与网络这种方式,人们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式以关注、了解、分析时政,更好地参与政治生活,体会民主实践的新形式,增强了家国意识。(二)网络对民众价值观的消极影响。 纷繁复杂的信息冲击民众的主流价值观。网络不仅仅是一种重要的信息技术载体,也逐渐成为世界各国政治、文化的重要阵地,多元化的信息影响民众的思维判断。一方面,当代网民绝大部分是刚步入社会缺乏人生阅历的学生,他们“三观”尚未完全形成,“在多元化的舆论观点的影响下,对某些社会事件和社会问题更容易做出不全面或欠成熟的思考和判断,面临着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困扰”以及一些负面在一定程度上会降低人们对社会的信任感和安全感。另一方面,西方的意识形态易破坏人们已经形成价值观,致使一部分人们盲目推崇个人主义、拜金主义、民族虚无主义,很大程度上冲击了人们的主流价值观。 网络隐匿性弱化人们的社会责任感。人们在虚拟社区中,可以在其中扮演不同角色,望造不同的行为方式和个人,而这种互动的参与方式会导致互动的“局部性”(如不会产生眼神交流和肢体接触),也会使人们的社会责任感降低。人们在参与网络的过程中网络责任意识普遍较强,但在片面化、群体极化、反向化的网络中,人们容易受不良信息的影响,难免一部分人漠视网络自由的约束性,沉迷网络的隐藏性,信谣传谣,成为不良网络的助长者。这不仅是自己淡漠法律领域的责任意识,而且弱化了对他人、集体、社会和国家的责任感。沉溺于网

优品课件之-第六课 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

-第六课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 第六课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教学目标本课在全书中具有承上启下 的重要作用,它既是第五课内容的引申,又为第七课教学奠定了理 论基础,而本课教学的成效又关系到第八课教学的成效。通过教学,应使学生掌握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坚持集体主 义的价值取向,从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正确的价值选择。具体要求 1.知识要求识记: (1)社会存在 (2)社会意识 (3)价值 (4)价值观 (5)正确的价值观 (6)集体主义 (7)个人主义理解:(1)价值观的基本含义,不同价值观的不同导向作用。 (2)正确价值 观的基本含义。 (3)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4)集体主义原则的主要内容。 (5)集体主义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活动中的调节作用。运用: (1)用正确的价值标准,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不 同价值观进行比较,并作出正确的价值选择。 (2)列举并指出小团 体主义、个人主义的表现及危害。 (3)运用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这个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 认识价值观问题。 2.能力要求 (1)认识不同价值观的现象与本质,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2)比较不同价值观的实质及作用,提高比较能力。 (3)提高对基本概念和基本观点的理解能力和思辩能力 3.思想觉悟要求 (1)通过教学使学生提高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的自觉性,能自觉以党的基本路线为现阶段衡量价值观的标准,提高对“三个 有利于”标准的认识。 (2)通过教学使学生提高坚持集体主义,反对个人主义的自觉性,培养集体主义观念,克服和纠正个人主义的思想和行为。 (3)通过教学,加深对邓小平理论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巨大指导作用的认识。教学重点 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 证关系。 2. 价值观及其导向作用。 3.正确价值观要符合人类的根本利益。 4.集体主义是新时期我国人民正确的价值取向。 5.坚持集体主义,反对个人主义。教学难点 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含义。 2.价值、价值观。 3.正确的价值观要符合人类的根本利益。4.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 5.坚持集体主义,反对个人主义。课时安排原则上一框题一课时,共六课时,另外,可安排一课时进 行课堂讨论。第一课时复习提问 1.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2,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