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课题研究活动简报资料讲解

小课题研究活动简报资料讲解
小课题研究活动简报资料讲解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三台一中初中部潼川校区开展小课题研究活动

简报

本学期,潼川校区认真开展小课题研究,依托校本教研,开展以提升全体教师素质为主的“大众化”教研,关注教师成长,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和教育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学校对小课题研究的实施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各教研组在每周固定的集体教研时间,从日常教育事件与现象中,发掘有价值的问题,确定切实可行的研究课题。而后教师利用教学实践积极开展小课题研究,促使教师的专业思考,引导教师的课堂反思。

我校教师研究的课题,如“初中语文教学合作学习提效对策”、“学生作业中“错误”资源开发和利用研究”、“在生物教学中学生观察能力培养的途径和方法”、“如何构建和谐的、有效的英语课堂”、“思思品德课堂教学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历史课堂有效教学的几点做法”“浅谈多媒体教学在地理课堂中的运用”等,都是围绕当前的疑点和热点,从活生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产生的课题。

我校适时开展的小课题研究,丰富了校本教研的内容,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让教研更好地服务于教学。

课题研究活动记录表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 个人课题研究计划 一、任教学科:三年级语文 二、研究课题:《构建和谐课堂,减轻农村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策略研究》 三、指导思想: 学期伊始,在学校科研管理的大方针指导下,我将从课题研究的实际出发,结合本学期本人的教学实践和个人课题的自身特点,进一步进行课题研究。在上学期理论学习的基础上,采用多种形式,如:自主学习、开设研究课、成果展示等。本年度我将继续努力钻研,认真加强理论学习,进一步探索研究,从各个方面增强自己的理论水平,增加教学实践次数,扎扎实实作好这一年的研究工作。 四、研究目标: 1、通过课题研究,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积极、融洽的师生关系,形成良好的学习动力系统,实现师生综合素质的和谐发展。 2、通过课题的研究,构建体现和谐课堂教学环境的操作模式,减轻学生负担。 3、通过课题的研究,积极探索有效的校本教研模式,促进教师教学实践水平的提高,达到整体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五、研究内容: 1、转变教师的传统教学观念,努力提高师德素质和教师备课、上课、辅导等常规教学能力。 2、提升教师调控课堂教学的能力,运用精彩的课堂教学设计培养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营造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改变“教师讲,学生听”的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设计灵活多样的学生活动。 六、研究措施: 1、认真系统地学习有关“和谐课堂、学生减负”的理论知识。认真地学习一些相关的专著和他人的经验性文章,在学习中提高认识,在学习中转变陈旧的观念,并撰写好学习笔记、心得体会,使之服务于实践。 2、按照确立的研究对象,对实验班的学生进行有计划、有目的、有系统地访谈或问卷,收集关于研究对象的第一手资料,并定期进行数据整理,提出解决措施,撰写调查报告。 3、注重课题研究过程,在学校研究计划安排下,积极参与课题研讨课的上课、听课和评课工作。主动与全组成员一起探讨成败得失,提高自己的理解和研究能力。 4、联系实际,认真备课、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搞好课堂教学,营造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 5、精心设计学生作业。把握关键知识,协调好作业质量和数量的关系,开展有针对性的学生作业设计研究活动,避免机械性重复性的作业。 6、增进教师与学生情感的交流与共鸣。提升教师的人格魅力,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使教师成为学生学习上的引导者、心理上的疏导者,增进师生之间情感上的交流与共鸣,减轻学生负担。 七、具体工作安排: 九月份: (1)学习课题组的总计划。 (2)撰写个人课题研究计划。 (3)对学生、教师现状调查分析。针对学生、家长开展调查研究,精心设计调查问卷,进行科学、合理地分析总结。 (4)课题组理论学习

《开题论证会》活动简报

专家送教显真章科研兴园展师风 ——红峰幼儿园关于进行《省级课题开题论证会》简报为响应“以研促教、科教兴园”的科学发展策略:实现优质课堂为抓手,以课题研究为载体,切实有效进行实践性教学研究,以此提高幼儿园的教学质量和教科研能力,充分发挥教科研先导、服务功能的强烈号召。经课题研究组商议,我园于2015年10月22日上午9时,举办省级教育科学规划2015年度立项课题《基于地方节日民俗资源的区域活动的实践研究》的开题论证会。省教科所所长林斯坦老师,省儿童发展学院副教授陈忠辉老师和福州幼师附属幼儿园高级教师琚巧莲老师受邀来参与课题研究的指导;县教科室副主任肖玉珍、胡慧珍老师和县幼教工作室成员郑艳晖同志受邀研讨指教;白沙、小箬、上街博士后大地幼儿园等多位教师一同合作学习,参与了本次的开题论证会。 本次的论证会主要包含了:开题论证、解说课题、专家讲座和互动提问四大环节。第一环节,我园课题负责人敖华平园长陈述课题开题报告,向与会人员说明了课题研究的各项细节,第二环节,课题组成员代表张秀娜、张晓文老师分别对课题研究的实施结合自己的研究分工或任务进行补充说明,第三环节,本次的专家陈忠辉教授、林斯坦所长和琚巧莲老师分别根据自己所在领域的知识对课题内容中的精华部分进行了解析,针对课题组成员教师们理解和分析课题的能力、研讨和展开课题的方向还有教师集体在学习和实践中遇到的困难三大方面进行了梳理和探讨。第四环节,在一片热烈的讨论气氛中,肖玉珍、胡慧珍和郑艳晖三位优秀的一线教研员也协同专家一起为教师在教学实施过程中的问题答疑解惑,提出了异常宝贵的意见。本次的活动,伴随着课题组负责人敖华平园长对专家开题论证意见和建议进行简要归纳总结中结束。 教师们通过本次的开题论证会,不仅能梳理课题开展的思路,也能在集思广益中找出适合的研究方法,更通过与多位优秀教师的学术交流,增广见闻,不断学习,持续进步,相信未来我园课题的研究将会迈向一个新的高度! 上街红峰幼儿园 2015.10.26

课题简报(2)

孟津县县直中学化学课题组简报(2) 田力征 我们县直中学的领导非常重视化学课题,组织化学课题组成员召开开题报告会,布置课题研究工作,课题组成员认真扎实的开展研究。每周二下午第四节课题组成员利用教研组会议讨论研究实验方案,周五课题组成员进入实验室进行实验,通过实验逐一分析实验方案的可行性,通过实验逐一对比实验方案的优劣性,并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讨论解决,筛选总结出最佳实验方案,应用于我们平时的教学中,同时将实验方案整理形成文字材料,作为我们学校校本教研的一部分。 在这一段时间内,我们主要研究了硫燃烧实验,分子运动实验。硫燃烧实验设计了四种实验方案:①带燃烧匙的单孔橡皮塞,②将硫粉放在石棉网上加热,并用玻璃钟罩将其罩住,然后向钟罩内通入空气或氧气,③将硫粉放在石棉网上加热点燃后,用大号塑料瓶罩住,然后通入空气或氧气,④用薄铜片自制燃烧匙,伸入集气瓶并用橡皮塞塞紧,然后在瓶外加热。方案一实验现象明显操作简单,方案二实验失败,原因是酒精燃烧消耗了大量氧气,导致硫无法燃烧;方案三实验现象不明显;方案四实验虽然成功,但加热时间较长,所以最佳方案是第一种。分子运动实验设计了四种方案:①用滴有酚酞的小花代替烧杯实验,增强实验的趣味性,②用装药片的塑料板代替烧杯,减少药品的用量,使实验微型化,③将方案一和方案二结合,使微型化和趣味性相结合,④更换药品,将氨水换成稀硫酸和石蕊来完成。

通过实验,四种方案都能达到目的,其中方案二和方案三不但减少污染,还适合学生分组实验;方案四从源头消除了污染,但只适合教师演示。课题研究工作任重道远,但我们全体成员相互鼓励,一定要认认真真扎扎实实的走下去,使教学和研究相辅相成。

课题研究简报

课题研究简报 第一期 塔山小学 2012.7.30 塔山小学在各级领导的关怀下建成了“校园教育教学信息系统”九大系统。特别是我校的班班通系统,包含20多套班班通多媒体设备,即每间教室都装有一套计算机、一台触摸屏液晶电视、一台实物展示平台、一装有中控设施的多媒体讲桌,网络进入办公室、教室,信息覆盖整个校园,为我校的教育教学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了使现代信息技术设备真正做到“实用、好用、爱用”,全面提升小学教育质量。县教育局、教研室推行了“多媒体环境下教学六认真探究”的课题研究,我校在光明校长的带领下,精心组织,统筹策划,以积极的态度、超前的观念投入研究,课题研究小组本着“实在、实用、实效”的原则积极推进该项工作,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发挥团队优势,营造了良好的学习和研讨氛围。现将这一学月的研究工作通报如下: 一、7月5日召开动员大会,成立课题研究小组。 1、课题工作领导小组及职责 组长:光明负责课题研究全面工作。 副组长:胥凤琼负责课题研究实施方案的制定及课题研究各项工作的统筹。 成员:

王容:负责备课组的指导、督查。 春梅:负责多媒体环境下课堂教学的指导、督查。 邓:负责全体教师现代教育技术设备、手段使用的培训、检测。 冬梅:负责课题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 2、县备课组成员: 一年级:语文罗云霞 二年级:语文何小红数学忠强 三年级:语文王晓丽数学王秀丽 四年级:语文邓数学碧芳科学任红 五年级:语文邓娴大金数学唐琴大容科学建伟 六年级:语文王容春梅 音乐:燕美术:何杉杉 3、课题参与成员:全校各学科任课教师。 二、7月6日,我县“多媒体环境下教学六认真探究”小学组研讨会在青少年活动中心召开,校长光明及全体备课组成员到会,远伦局长做了重要讲话,电教站、教研室负责同志分别从设备设施技术保障、教学资源整合与利用等方面,对参研学校“多媒体环境下教学六认真探究”工作进行了详细安排。会后全体备课组成员按不同年级和不同学科分小组进行了讨论。在讨论过程中,大家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就如何扎实推进我县小学“多媒体环境下教学六认真探究”工作提出了可性行建议,为该项研究的有效开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课题研究活动记录表(一)

课题研究活动记录表(一) 课题:初中英语教学中语言技能、人文积淀的培养实践研究 主题内容: 学年课题开题准备 时间:2018.03.15 活动内容: 一.重温课题申报情况,明确课题研究的要求 二.重温课题研究的背景 2016年《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正式发布,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内涵、表现、落实途径做了详细阐述。根据《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对人文积淀的阐述,重点是有古今中外人文领域基本知识和成果的积累;能理解和掌握人文思想中蕴含的认知方法和实践方法等。《辞海》中“人文”的解释是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 三.明确课题研究的目标与价值 目标:理清初中初中生英语课堂教学中英语技能与其人文积淀培养的相互关系;研究归纳出在初中英语教材及教辅中所涉及的各类的人文知识具体表现形式与内容;探索研究基于英语课堂教学的统筹兼顾英语技能与人文积淀培养的模式;探索研究基于英语课堂教学的统筹兼顾英语技能与人文积淀培养的方法。 价值:《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把人文底蕴放在了首位,十八大要点又将人文积淀放在了首位。人文积淀能内化为学生的思想与素养,从而内化为学生爱国、守法、乐学的动力。英语作为一门语言

学科,那么他的主要任务仍然是英语技能的培养,我们既不能过于功利的实施技能培养而忽略人文积淀的培养,更不能因为培养人文积淀而放松英语技能的培养。由此可见基于英语课堂教学的统筹英语技能、人文积淀培养模式研究不可或缺;基于英语课堂教学的统筹英语技能与人文积淀培养的方法研究必不可少。 效果反思: 重新认识了此项课题研究的重要性、紧迫性;进一步明确了此项课题的目标和价值。 重新审视课题类型、所教授学生的阶段特征,结合自身实际教学情况,研究内容、研究方法需稍作修改。

课题第一期简报

课题研究简报 第一期 《思维导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实践研究》课题组2013年9月16日 思维导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第一阶段:文献研究 资料的来源主要有Tony Buzan思维导图丛书,学校组织的思维可视化培训资料,其他资料包括从网络上查阅相关文字资料(word)、PPT、视屏资料等。通过对资料的学习,了解思维导图的原理、应用领域、发展、对学习的影响力以及思维导图相关的绘制软件等。对比不同相关软件的优点以及局限。并对软件的应用进行的选择。 第二阶段:问卷调查及分析 本阶段进行了问卷的调查以及问卷调查的分析。问卷调查的目的是了解前一段时间学生学习,应用思维导图的情况。考虑到记忆的内容与思维导图具有共通性,我们同时也做了记忆方法的学习和应用情况的调查。问卷调查同时还包含学习习惯的调查,以排除学习习惯对学习结果的影响。我们得出的结论为: 1)将每个班的调查结果进行对比,每一项调查的结果并没有太大的差异,这说明三个班学生总体在学习习惯,学习基础上并没有太大的差异,由于学生素质引起的学习成绩的差异很小。 2)学生整体对思维导图的了解、应用程度比较低,对思维导图表现出不信任。 3)学生对思维导图和记忆法的使用缺乏练习。 大多数学生反映出对旧的课堂教学模式的反感和对自主学习课堂模式的要求。 第三阶段:策略研究 策略研究的依据来自于三个方面:1、文献研究的结果;2、问卷调查的结果; 3、生物学教学特点。 总体的指导思想为:“教师指导,导图辅助、超前学习、提高效率” 主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1、如何预习;2如何上课;3、如何练习4、如何监督和评价学生。 具体操作: 1、如何预习

课题研究活动记录(一)

课题研究活动记录 ( 一) 时间主持人活动主题 活 动 主 要 内 容 2012.5.10地点会议室活动形式研讨会饶荷贞应到人数实到人数 确定课题名称,明确研究方向记录人刘娜 一、黎园长介绍省“十二五”规划课题申报情况。 二、黎园长谈对申报礼仪课题的设想。 三、讨论:课题名称的确定及研究方向。 四、决议: 1、课题名称:文明礼貌用语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的应用研究 2、研究的目标。 在《 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指导下,以幼儿发展为本,初步探索我园幼儿文明礼仪教育的内容、途径和方法,提高幼儿文 明礼仪的实效性。通过我园的文明礼仪教育实践活动,建立园本礼 仪教育的要求体系,让我园幼儿和老师了解基本的礼仪常识,培养 幼儿良好的礼貌行为,养成使用文明礼貌用语的好习惯、培养自信、自尊、自爱的个性品质 ; 再次,提升教师和家长的文明素质,从而 促进幼儿园的发展,形成懂礼貌、讲文明的良好园风;三是提升我 园教师科研能力,形成一套完善的科研方法和体系。 3、研究的内容: 幼儿使用文明礼貌用语的现状调查和分析 幼儿教师使用文明礼貌用语的现状调查和分析 幼儿文明礼貌用语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的应用研究 幼儿文明礼貌用语养成促社会交往能力发展的研究 幼儿园文明礼仪教育评价研究 4、方案由饶园长负责制定,然后再进行集体讨论修改。

课题研究活动记录 ( 二) 时间2012.6.20地点会议室活动形式研讨会主持人饶荷贞应到人数实到人数 活动主题审核课题方案,提出修改意见记录人刘娜 一、阅读课题方案初稿。(每人一份) 二、讨论。 活 1、怎样详细制定各年龄段的文明礼貌用语实施教育目标,在 专家指导下启动课题研究。 2、如何在一日生活的各环节进行文明礼仪习惯的渗透:环境 动创设、区角创设、教学活动、主题活动、文明礼仪小天使的评比。 3、能否编印一套《幼儿文明礼貌用语儿歌、歌谣》,包含各年 龄段幼儿文明礼貌用语;一日活动各环节文明礼貌用语的使用; 主要内各年龄段幼儿文明礼仪考核标准。 三、决议。 方案由饶园长负责修改。 容

最新小课题研究活动简报

三台一中初中部潼川校区 开展小课题研究活动 简报 本学期,潼川校区认真开展小课题研究,依托校本教研,开展以提升全体教师素质为主的“大众化”教研,关注教师成长,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和教育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学校对小课题研究的实施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各教研组在每周固定的集体教研时间,从日常教育事件与现象中,发掘有价值的问题,确定切实可行的研究课题。而后教师利用教学实践积极开展小课题研究,促使教师的专业思考,引导教师的课堂反思。 我校教师研究的课题,如“初中语文教学合作学习提效对策”、“学生作业中“错误”资源开发和利用研究”、“在生物教学中学生观察能力培养的途径和方法”、“如何构建和谐的、有效的英语课堂”、“思思品德课堂教学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历史课堂有效教学的几点做法”“浅谈多媒体教学在地理课堂中的运用”等,都是围绕当前的疑点和热点,从活生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产生的课题。 我校适时开展的小课题研究,丰富了校本教研的内容,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让教研更好地服务于教学。

5、手持式编程器可以为PLC编写语句表方式的程序。 6、PLC一般能(能,不能)为外部传感器提供24V直流电源。 7、PLC的输出接口类型有继电器,晶闸管与场效应晶体管。 8、PLC的软件系统可分为系统程序和用户程序两大部分。 10、PLC采用_循环扫描_工作方式,其过程可分为五个阶段:_自诊断检查__,通信处理,输入采样,_执行用户程序_和_输出改写_,称为一个扫描周期。 11、将编程器内编写的程序写入PLC时,PLC必须处在_STOP_模式。 二、简答题 1、在复杂的电气控制中,采用PLC控制与传统的继电器控制有哪些优越性? 2、什么是可编程控制器?它的特点是什么? 3、PLC控制系统与传统的继电器控制系统有何区别? 4、PLC数字量输出接口按输出开关器件的种类不同,有哪几种类型?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5、简述PLC的扫描工作过程。 6、为什么PLC中软继电器的触点可无数次使用? 7、PLC按I/O点数和结构形式可分为几类? 8、PLC执行程序是以循环扫描方式进行的,请问每一扫描过程分为哪几个阶段? 三、判断题 1、PLC的输入电路均采用光电耦合隔离方式。(×)

小学数学有效性课题研究活动记录1

小学数学有效性课题研究活动记录 课题名称: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研究 主持人:向家富 参与者:徐永红熊德淑吴玉玲王彩霞陈双梅 活动时间:2013年12月 活动地点:会议室 参加人员:向家富徐永红熊德淑吴玉玲王彩霞陈双梅 活动主题及内容:影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分析。 影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原因多种多样,通过对本次活动的研究,围绕影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性因素,进行有针对性地分析和研究。 简要研讨过程:课题组成员按照活动主题开展实验研究。在研究过程中,参与课题实验的教师记录教学过程的有关信息和材料,整理案例材料,参与研究的教师应定期对实验过程进行反思,并将电子文档和有关数据一起提交课题组,课题组将对成员提交的材料进行筛选,选取优秀案例和论文交流。 效果及反思:调查和分析影响课堂教学效益的主要因素,探索和总结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教学策略,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通过本主题的研究,使情境创设、课堂提问、课堂活动、课堂练习、课堂评价等学生学习数学的方式在课堂教学中得到合理而有效的运用。充分领悟各种学习方式的价值和意义,从而实现主体与主导的协调,扎实与灵动的统一,传统与现代的融合。

活动二活动时间 2012年3月23日 活动地点 小会议室 参加人员 活动主题及内容 探究优化课堂教学的策略。 有效性教学策略包括: (1)有效的课前准备策略; (2)有效的新课导入策略; (3)有效的课堂教学策略; (4)有效的课堂练习策略; (5)有效的课堂评价策略。 简要研讨过程 以提高教学有效性策略为核心,查阅,钻研相关资料。关注市内外的研究成果,将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借鉴到本课题的研究中。 效果及反思 通过本主题的研究,促使教师切实转变教育教学观念,牢固树立“以生为本”的思想,努力实践“以学定教,以教促学”的基本理念,使课堂教学成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实现学生的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

小课题研究活动记录

小课题研究活动记录

小课题研究活动记录(一) 时间2012年 5 月23 日地点英语教研组办公室 人员董亚芬、郭金妮、宋慧主持人刘飞活动主题学习《2012年度小课题立项申请·评审表》 活动过程 一、由课题负责人传达课题研究的相关文件精神,领会本次课题研究的要求. 二、确定课题名称:《小学英语学科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研究》 三、成立课题小组,并宣布小组成员。 四、选题缘由: 1、小学生对英语感兴趣,但由于学习习惯、学习水平等方面问题,学生之间出现了两极分化的现象。 2、如今社会,孩子智力差异越来越小,学习习惯等积极的个性特征是益重要。 3、根据《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基本要求》,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开成有效的学习策略至关重要。 五、本课题计划分为四个阶段进行研究: ①第一阶段(2012.5-2012.9)课题研究的准备阶段; ②第二阶段(2012.10-2013.元月)课题研究的实施阶段; ③第四阶段(2013.2-2013.5)课题研究的总结阶段。 活动成果1、全体成员明确了研究的目的和目标; 2、了解了研究课题的阶段性。 小课题研究活动记录(二) 时间 2012 年9月12 日地点英语教研组办公室 人员董亚芬、郭金妮、宋慧主持人刘飞活动主题制定小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活动过程 1、了解课题实施方案的内容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课题名称的界定和解读 课题研究的步骤和举措 课题成果的预期和呈现 2、讨论本课题开题报告的具体内容重点:(1)课题研究的内容.

本课题研究的对象主要是小学生。主要目标是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大程度 培养和完善小学生学习习惯。因此本课题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六大方面:培养学生课前 预习的习惯、养成学生良好的听的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说的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读 的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写的习惯、培养学生课后复习的习惯。 (2)课题研究的步骤和举措 3、课题研究活动中各位老师应承担的任务 活动 成果 成功制定课题研究实施方案,为下一步课题的开展做好准备工作 小课题研究活动记录(三) 时间 2012 年9月26日地点英语教研组办公室 人员董亚芬、郭金妮、宋慧主持人刘飞 活动主题制定调查问卷 活动过程 一、商讨调查问卷的制定 1、问卷内容(分为学生问卷、家长问卷两部分) 2、问卷分发回收要求。(学生、家长如实填写) 二、制定调查问卷 活动 成果 制定了两份问卷,为课题研究做好资料积累。

课题研究工作简报(第01期)

宁夏第四届基础教育教学研究课题 《信息技术与初中课程融合的实践研究》 课题研究工作简报 二○一四年第一期(总第01期) 主办:《信息技术与初中课程教学有机融合的实践研究》课题组2014年11月15日 ☆开题培训会☆ 2014年11月15日下午,盐池县师资培训中心在盐池一小多媒体会议室举办了“宁夏第四届基础教育教学课题研究”开题培训会。 宁夏教科所所长田继忠教授,盐池县师资培训中心主任徐彦才,副主任姚春雨、孙学敦,教研室全体成员,以及28个课题组负责人及成员参加了本次会议。 会议由师资培训中心副主任姚春雨主持。大会共三项议程: 首先,由姚春雨副主任组织参会人员学习了《宁夏第四届基础教育教学课题研究过程管理办法》。她主要从课题组管理任务及要求、学校管理任务与要求、课题研究过程评估及课题结题条件、成果验收等几方面做了阐述。要求收到课题立项通知的课题负责人,制定好计划与实施方案。 接着,由师资培训中心主任徐彦才代表因故未能出席的盐池县教育体育局副局长李越荣作了重要讲话。他指出我县共收到申报课题45个,批准立项课题28个,是一个令人振奋好消息,同时希望各学校及课题负责人扎扎实实做好各项工作,确保每项课题能够顺利开展并取得圆满成功。随后,由孙学敦副主任陪同领导和嘉宾给获得立项的28个课题负责人颁发了课题立项通知书,并组织大家合影留念。 最后,由田教授对参会课题成员做了专题培训。田教授就课题研究的整个流程做了简单的整体性的阐述。课题的研究分为四个阶段:1、课题立项申请,撰写并提交申请书;2、课题实施阶段,设计实施方案、进行分析论证,开题要有很好的设计方案;3、中期评估:由县师资中心和市、区教研室进行指导和评估;4、撰写结题报告。然后,培训重点放在课题实施方案设计和撰写的现场指导上。每个课题组成员为一组,要求课题组负责人对自己的课题进行简单的阐述,并组织小组成员对各自的课题进行设计。

课题开题简报

教研简讯 (2014)第七期 课题组主办2014-11-27 彭阳县第三小学 召开“宁夏第四届基础教育教学课题研究”开题会 2014年11月25日,彭阳县第三小学隆重召开宁夏第四届基础教育课题研究开题会,会议由主管教学副校长曹玉亭主持,校领导班子成员、教研组长、各立项课题组成员以及部分语文教师参加了此次会议。

会议首先由主管教学副校长曹玉亭同志宣读两个课题立项通知书,分别是《减轻小学生语文课业负担的有效途径探究》和《低年级识字作业设计的策略研究》。 接着由两个课题负责人苏生逵、马凤梅分别介绍了立项课题开题的准备工作、明确了分工。苏生逵代表课题组做立项课题《减轻小学生语文课业负担的有效途径探究》开题报告,马凤梅代表课题组做立项课题《低年级识字作业设计的策略研究》开题报告,从课题提出的背 景、研究的意义、要解决的 问题、研究的目标、研究的 方法、步骤以及预期的成果 等方面对课题做了阐述,对 课题研究中的重点工作做 了强调。 随后教务主任苏生逵 就我校如何开展课题研究 进行了业务培训。 最后,校长张立平同志做了总结讲话,张校长充分肯定了我校的课题研究及取得的成果,也为今后我校的课题研究提出了意见和建议。他强调,课题研究是教师个人发展的需要,个人实际的需要,是学校内涵发展的最高形式。各课题组要切实潜心钻研,认真研究、好好研究,学校将全力以赴地支持研究活动,特别是课题负责人要起带头作用,要不断的积累教学中的经验,找出工作中的问题,与同事们团结协作,互相帮助,共同进行课题研究和学习,提高课题研究的能力,切实提高我校教师教科研能力。

本次开题报告会,又是我校课题研究的新开端,它必将我校的课题研究推向新的高潮,对全校教师立足教研,以研促教,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课题研究活动情况记录表

课题研究活动情况记录表(一) 课题名称《小学低年级学生注意力的培养》 2015.12.11 活动第1 次 活动时间主持人杨莉 次数 活动地点会议室记录人王先斌 参加对象课题研究组成员及低年级科任教师 研究主题调查摸底,提出实施方案 一、活动目的 : 研讨如何开展 <小学低年级学生注意力的培养> 课题研究,调 查摸底,提出实施方案。 二、活动形式 : 活动过程 加强理论学习,制定实施方案 三、活动过程: 及主要内 1. 确定课题 容记录 2. 学习课题研究相关文件及要求 3. 研讨 ①确定主题 ②确定方案,形成初步框架 ③分配个人研究的任务及准备的相关资料 活动成效实现了预期目标 [1]数学课程标准研制组 . 数学课程标准解读 [M]. 北京 : 北京 师 主要学习 资料 范大学出版社 ,2002. [2]语文课程标准研制组 . 语文课程标准解读 [M]. 北京 : 北京师 范大学出版社 ,2002. [3]邵晓东 . 《陕西教育》 7-8 期. 陕西教育报刊社有限公司出版.2013.

课题研究活动情况记录表(二) 课题名称 活动时间 活动地点 参加对象 研究主题 活动过程 及主要内 容记录 《小学低年级学生注意力的培养》2015.03.20 活动第2 次 主持人杨莉 次数 会议室记录人王先斌 课题研究组成员及低年级任课 教师 确定研究内容 一、活动目的 : 确定研究内容,制定方案细则,形成方案 二、活动形式 : 讨论、查阅资料(图书、网站或其它),形成书面材料。 三、活动过程: 1.确定研究内容 (1)通过注意力的培养,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促使教师重视对学生注意力的培养,从而灵活的开展教学活动; (3)为小学低段教师在教学中提供切实可行的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2.制定方案细则,形成方案 活动成效 实现了预期目 标 1 . 《6 种情景下 , 如何集中注意力》,《网球》 2007/05 《中 国期刊》 2 . 《集中注意力 的 4 条妙计》,《网球俱乐部》 2007/03 《中 国 主要学习期刊》 资料3. 《集中注意力才能解决问 题》,《中外管理》 2007/07 4.《如何使低年级学生在体育教学中集中注意力》,《华章 ( 教学探索 ) 》 2007/11

英语课题研究课简报

英语课题研究课简报 大雨初霁,空气湿润,七中的校园显得格外清新!2013年5月14日下午,重庆七中举办了沙区“‘学本式’卓越课堂”理念下的“沙区教师成长课题之英语语法课教学目标细化与课堂实施研究”和“重庆市初中英语写作课程整体构建研究”课题研讨会。全区近百名英语教师和课题组成员参加了这次会议。 会议由谢菁菁老师主持。第一个议程由七中初二英语教师张碧做课。教学内容是八年级下册8单元的第一节课,学生们学习如何提建议和给予评价。本堂课努力践行“‘学本式’卓越课堂”的理念,以Making suggestions and comments作为话题,并以此为线索,从听力、口语、阅读方面创设情景,渗透本节课的语法功能,层层夯实学生的遣词造句能力,构建学生的英语写作技能。整堂课以学生为主体,活动丰富,小 组讨论热烈,展示精彩,学习热情高涨。 课后,七中李兰翠老师代表七中课题组作了题为《在听说读中渗透英语语法,用语法教学促进英语写作》的专题发言,对沙区教师成长课题之重庆七中“英语语法教学实施研究”作了阶段性总结,并在此基础上介绍了市级课题“重庆市初中英语写作课程整体构建”子课题重庆七中“英语语法知识学习促写作的实施与研究”课题的进展情况。李老师介绍了课题开题背景、申请 报告、研究计划,然后以本校课题组张碧等老师的研究课为例介绍了语法与写作相结合的具体实践:在听说中渗透语法教学;在口语训练中渗透语法教学;在阅读训练中渗透语法教学;通过语法教学促进英语写作。李老师详尽地介绍了如何用创设情境、任务型教学、合作探究学习等方式教学语法来促进写作;如何用语言错误纠正策略教学语法来促进写作等等。树立“大写作”观念,从语法知识目标、写作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研究以英语语法的学习促写作的课程目标,充分开发课程资源,建构开放的课堂结构,积极关注学生语言技能发展! 接下来,各位与会老师参照沙区“学本式卓越课堂”中学英语新授课评价指导标准就本堂课和七中的课题研究介绍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最后教研员冯丽老师从“卓越课堂”理念评价了本堂课:“卓越课堂”注重“让学”,要先放后收,本堂课“放”的大胆,“收”的巧妙;卓越课堂”注重“展学”,本堂课有6个组上台展示,学生活动展示充分,这在我们的新评课标准中占有非常大的比重!对于七中的课题研究,冯老师认为做得“切实”、“踏实”、“朴实”!七中有切实可行的研究方向,有踏实稳健的操作流程,有朴实无华的研究风格,通过这次的课题交流不仅有前期总结,还有后期的思想梳理,希望各课题组成员分享“家常课”,产生共鸣;打造“精品课”,渗透“卓越”,在课题研究上走得朴实,走得踏实,走得切实! 本次教研活动展示了我们课题的研究成果,锻炼了年轻教师,把科研和教学、科研和成长充分的结合了起来,对于所有初中英语老师都是一次培训和提高。我们的成长课题虽然进入尾声,但是我们相信研究不会因此而结束,还将不断深化,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我们将本着“发现问题,研究问题”的态度继续努力! (课程处、英语教研组报道)

风清小学课题研究筹备会简报

塘头镇风清片区小学关于开展以“课题研讨”为主的系列教研活动筹备会 工作简报 思南县风清小学第【7】期 2016年10月20日 10月19日,塘头镇风清小学组织召开了以“课题研讨”为主的系列教研活动筹备会,会议在风清小学会议室举 行。会议以围绕片区各县级课题研讨 为主,全面推进和开展校级课题的申 报和研究工作,进一步深化课堂改革。 会上肖廷胜主任对课题的申报进行 了培训,并安排部署下一步开展教研 活动的相关工作。参加本次活动筹备 会有风清小学和太平小学的全体领导及老师。大会由风清小学教导主任肖廷胜同志主持。 期间,主持人首先引入陶行知先生的名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告诫老师们“真”是学校的根源,“真”是社会的期盼。在课题研究中,需要“真”研究。然后肖廷胜主任对课题申报进行培训。他分别从课题的提 出及背景、选题的核心概念界定、研究的 目标、研究的主要内容、研究的重点和难 点、研究的范围和对象、研究的方法、研 究的主要步骤、研究的预期效果、研究条 件、研究人员情况等方面进行了详尽的讲 解。 之后,太平小学张炜校长从职称对农村教师的优惠政策、职称与教师待遇、职称晋升、教师业务水平提升等方面,强调了课题对教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最后,风清小学杨光权校长作了总结发言,他谈到,教师不搞课题研究,就

只能是一个教书匠,工作就不会有生命力。他要求每个教师必须以县级课题为主,每学年度必须有一个子课题作为校级课题进行研究。 通过本次活动筹备会的召开,全体教师强化了科研意识,有效促进了风清片区的教育科研工作。相信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支持与帮助下,在学校教导处的统一指挥下,在老师们的共同努力下,风清片区课题研究工作一定会扎实推进,早日实现科研兴校的目标。 信息报道员:马龙芬

简报样式参考.pdf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发展规律、特点及启示》课题 简报 BRIEF REPORTS ON STUDENT AFFAIRS 2015 年第 1期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发展规律、特点及启示课题组编 2015 年 4 月 29 日 本期要目 研究动态 (1) 课题成员及主要负责人的的确定 (2) 第一次会议纪要 (3) 第二次会议纪要 (4) 团队课题研究进展进度 (5) 阶段成果展示 (6) 研究难点 (7) 在实际研究中存在的研究内容方面所遇到的问题..................................... 错误!未定义书签。 成员间交流中存在的问题及在研究中所遇到的难题 (8) 针对这些问题的改进措施 (8) 研究计划 (9) 老师给出的意见及建议 (9) 成员间分担任务情况及下一步计划 (9) 文献分享 (10) 参考文献 (10) 参考书目 (11)

研究动态 课题成员及主要负责人的的确定 2015年1月14日,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研究小组宣布正式成立。此次课题组组长为胡海波老师,柳振群老师担任副组长,余焕新老师作为核心成员,成员有易魁、肖堂辉(后期因故退出)、刘帅(后期加入),研究助理有任淑媚、凌文晶、熊锦诸人。

第一次会议纪要 2015年4月10日,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多卷本《中国古代管理思想通史》”(13&ZD081)子课题《中国古代管理思想发展规律、特点及启示》第二次工作会议在蛟桥园工商学院综合楼七楼711办公室召开,课题负责人胡海波宣布正式组建课题组,并以PPT 形式向课题成员详细介绍了课题相关情况,就课题拟解决的主要问题、课题的重点研究内容、研究思路和方法等作了介绍;强调了课题研究需要兴趣、投入和悟性三个方面的要素,要充分利用2015年上半年这一黄金时间段时间拿出初步成果。柳振群老师就课题难点提出了三点意见:(1)对于课题下的分工及古代管理的分类,从学派进行框架分类着眼较好;(2)鉴于成员缺乏相关知识的了解,可以采取成员学习报告并由老师修正指导的形式交流;(3)对于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启示,可以从修身养性方面入手。余焕新老师就课题工作提出,成员可以收集、分析、阅读相关文献并进一步加入自己的认识和补充,从而初步掌握中国古代管理思想,另需要独立思考结合相互讨论。、并决定采取实体会议结合网络沟通的形式,保持课题小组的沟通与交流。会议决定制作课题组成员通讯录,并组建QQ交流群。

数学课题研究活动记录

数学课题研究活动记录 活动时间: 2016年4月25日下午教研活动时间 活动地点:数学教研组办公室 参加人员:全体数学教师 议题:运用学生研学材料对课堂教学实效性的初探 内容: 邵:现在的学生自学能力差,老师讲什么,他学什么。从来没有自己去看书学习的习惯。然而,到了初中、高中、甚至是大学,我们这些过来人都知道想要学到真正的知识,光靠老师教是远远不够的,自己积累的知识更多的是靠自学得到的。因此我们从二年级学生的基本情况出发,从“课前小研究、课中练习、课后作业”三方面进行研究“运用研学材料对课堂教学实效性的初探”,重点研究课前小研究。 经过一学年的研究让我们真切地看到学生的进步,也感受到了自身的课题研究能力的进步。每一次的活动都给我带来一份新的收获。 王:一年来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是成功的,学生也掌握了一整套的课前研究方法。由于我们确定的自学能力培养是建立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一系列方法上的,它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且在实验过程中也是按照这一规律,由浅入深,由易到难逐步对学生加以训练的,这就使学生的习惯与学习方法、学习能力成正比例增长。最终学生不仅养成了良好的课前研究习惯,而且提高了数学学习的能力,从而使我们的实验达到了目的。 刘:完成课前小研究必须先自学书本知识,那么自学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课前研究就是课前的自学。课前自学的过程是学生自己根据教师布置的课前小研究,通过自己努力去回顾旧知识,自学书本新知识去完成课前小研究的题目,从而自主的去对新知识进行学习。教师布置的课前小研究中的题目在这个过程中起到了很好的引导作用,学生在经过多次有目的的自学研究以后,就逐渐掌握了对新知识的一些学习方法,在以后的学习中就不会感到无从下手,而是“有章可循”了。课前预习是学生独立地接触新知识,它要伴随着各种不同的思考,只要长期坚持预习就会逐渐掌握学习的方法,自学能力就会有显著提高。 官:学生经过课前自学完成课前小研究再去上课,本身他自己已经自学了一遍,上课时再学了一遍,学生学习的目的性会更明确,学习积极性也会有很大提高。学生经过课前自学,对将要学习的知识已经有了初步认识,那么对新课学习的目的性就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就更有益于新知识的掌握。 姜:大多数人都渴望被别人所认可,学生的这种心理更强烈。经过完成课前小研究,学生对一些问题已经有了自己的见解,为了验证自己的答案是否正确,听得就会格外认真,回答问题也会非常积极。经过认证以后,学生自己做出正确答案的会获得一种成就感,对知识的掌握就会牢固;不太准确的会自觉去修正反思,对新知识的印象就会加深。无论那种情况都会促进学生更积极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去,对新知识的掌握就会更快更深。有了教师课前的认真准备为前提,加上学生高昂的学习积极性,课堂效果将大大提高。

课题研究简报

课题研究简报 2013年10月10日第11期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档案事业史课题组 《光明日报》撰文报道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档案事业史”: 传 承中华民族的历史文脉 《光明日报》2013年9月18日国家社科基金专栏刊发记者周晓菲文章《传承中华民族的历史文脉——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档案事业史”研究掠影》。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档案事业史”于2010年底正式立项以来,从传承和弘扬中华文明的文化责任感出发,立足学术前沿,严谨求实,开拓创新,以极大的学术责任和热情投入项目研究。两年来,课题组延聘专家,检寻资料,切磋疑义,三订凡例,不断扩展研究广度和深度。目前课题组重要成员21名,聘请档案界5位前辈备顾问,计划完成12卷册《中国档案事业史》,并建设为中国档案事业史研究提供文献资料、学术成果、学术动态和知识支撑的数字资源库——《中国档案事业史知识库》。本项目研究已经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尤其是课题组的总体设想和前期成果受到众多专家的好评,产生了重要的学术影响力。 《传承中华民族的历史文脉——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档案事业史”研究掠影》一文对“中国档案事业史”课题组强烈的时代使命感、严谨踏实的学风以及开拓进取精神等进行了专门报道。以下为《光明日报》报道原文。

传承中华民族的历史文脉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档案事业史”研究掠影作为历史和文化的载体,档案记录着中华文明的发展脉络,研究档案事业的发展史,对于传承中华文明、保存民族记忆具有重要意义。正是带着这份沉甸甸的责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档案事业史”课题组以极大的学术热情,正在这一领域默默耕耘。 图为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中有关起居注编修机构的记载 资料图片 一个课题,一份使命 课题组首席专家、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教授周雪恒如今已78岁高龄,但依然神采奕奕,思路清晰。2010年“中国档案事业史”立项时,正值她人生中最困难的时期,

课题研讨活动记录表.doc

课题研讨活动记录表 课题名称城市化进程中小学生态教育课程开发与实施的行动研究 研讨主题研究成果发布会 活动时间2013.12.31 地点三楼会议室活动形式研讨、汇报参与人员课题组成员人数10 主持人屠菊红记录人沈群英 活动 子课题汇报会活动汇报各子课题研究进展和研究 内容目标成果 12 月 31 日下午,芦墟实验小学校长屠菊红听取《城市化进程中小 学生态教育课程开发与实施的行动研究》子课题负责人课题汇报。本次会议,各子课题负责人从本学期的学习资料到本学期开展的研讨活动一 活一作了汇报。马吉香老师从教研组开展“生态课堂”研讨入手,汇报了 动教研组运用课堂观察、课例研究等微教研方式来探讨生态课堂的基本特征;沈丽芳老师和蔡畅老师从评价方式改革入手,谈了子课题组的尝试, 过并将生态课程的评价体系作了补充和说明;杨志娟老师和陈铮老师从“借物养德”行动说起,谈了“案例研究”这一方法在课题研究中有效 程运用;沈群英老师也从三年级学生“亲近校园”活动入手,谈了开发生态教育课程的设想,并对下阶段编写的教材作了初步设想;张中秋校长 记是新加入课题组的成员,她也谈了“山歌课程”开发的初步设想,并计划在一月初将召集子课题组成员进行教材的整理和编写;姚惠秋校长则录根据自己前一阶段的研究和思考,撰写了总结性文章,与大家分享了研究收获。屠菊红校长在听取了大家的汇报以后,向课题组成员表示感谢,感谢大家为学校发展出谋划策,感谢大家对课题的积极贡献。屠校长还勉励课题组成员,多思考、多行动,只要行动就会有收获 活 本次活动我们回顾了一个学期的研究轨迹,对自己的研究方法作了一个总结,并对今后的努力明确了方向。 动 效 果 研课题组成员们通过本学期的研究也发现了自己的不足,理论水究平不够、研究方法单一,屠菊红校长表示要组织课题组成员向优秀反的学校取经,向科研先进学校学习。 思

2、课题简报

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部规划课题 “少教多学”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策略与方法研究 简 报 课题组秘书处第一期2012年8月20日 ○通讯: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部规划课题“‘少教多学’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策略与方法研究”开题暨培训研讨会在山东隆重举行○首届“语文教育艺术家成长”论坛简讯 ○首届“教育艺术杯”课堂教学大赛获奖名单 ○“少教多学”课题研究工作措施及年度工作指导方案 ○“少教多学”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策略与方法研究开题培训资料汇编

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部规划课题 “少教多学”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策略与方法研究 开题暨培训研讨会在山东滨州隆重举行 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部规划课题“‘少教多学’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策略与方法研究”开题暨培训研讨会于2012年7月27日至31日分初中组和小学、高中组分别在山东省滨州市无棣县和滨州市滨城区隆重举行。 来自全国16个省的10个地区指导中心,600所实验学校的、校长、课题负责人和部分实验教师以及全国各地的教研人员约1500人参加了会议。 开幕式由赵明先生主持,苏立康、王小飞、王海燕、赵明等专家作了“少教多学”专题报告。会议期间还举行了首届“教育艺术杯”课堂教学大赛和首届“教育艺术家成长论坛”。7月30日下午,大会闭幕,闭幕式上首先为首届“教育艺术杯”课堂教学大赛和首届“教育艺术家成长论坛”优胜奖获得者颁奖,同时举行了“中国·无棣海洋贝瓷杯”征文比赛活动颁奖仪式和首批立项实验学校授牌仪式。 课题组特邀专家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苏立康教授、中国教育学会小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崔峦研究员、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科研管理处副处长王小飞博士、首都师范大学饶杰滕教授、教育部首都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副主任王海燕博士、首都师范大学法律顾问程振勇律师、中国教育学会小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李春旺先生、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伊道恩先生、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史绍典先生、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张鹏举教授、课题组学术指导、全国中语会创新写作教学课题组组长赵明先生、首都师范大学语文报刊社社长、《中学语文教学》杂志社长陈鹏博士、北京市东城区教育研修学院特级教师王文丽老师、福建省宁德市教研员特级教师陈成龙老师及课题组副组长朱芒芒、田万隆、王来平、孙雷、张伟忠、葛宇红、申雪燕、刘华、蒋红森、陈高潮、刘桂英等出席开幕式并在主席台就坐。 开题培训会上,专家们的报告精彩纷呈: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苏立康教授的《关注学生学习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科研管理处副处长王小飞博士的《教育科研课题的管理规范与研究设计》、教育部首都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副主任王海燕博士的《基于课程实践的教师专业发展》、课题组学术指导、全国中语会创新写作教学课题组组长赵明先生的《“少教多学”课题研究设计的构想与实施》、无棣县人大常委会常务副主任郭云鹰先生的《无棣人文历史与语文教学》,从不同的角度阐释了“变革学生学习方式,回归语文教学本真”的主题。与会者通过近距离接触课程改革的最新研究成果及课题研究的方法策略和最新进展,受到了很大的启发和鼓舞,感悟到了“少教多学”理念的魅力,激发了参与课题研究的热情。 首届“教育艺术杯”语文课堂教学大赛,分高中、初中、小学三个小组,按照先观摩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