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志武:教育不转型,国家只能卖苦力

陈志武:教育不转型,国家只能卖苦力
陈志武:教育不转型,国家只能卖苦力

陈志武:教育不转型,国家只能卖苦力

产业结构难转型,教育有责任

我不是研究教育的专家,但是,这些年看到国内特别是我自己从小在中国受教育,然后又去了美国,自然有许多观察和体会。到目前为止,我这一辈子没有离开过学校。1968年在湖南茶陵县开始上小学,79年读完高中在长沙上大学,1986年去美国读研究生,1990毕业以后至今一直在美国的大学教书。我有两个女儿,一个是15岁,一个13岁,她们在美国出生、长大,这些年看着她们在美国上学。同时,也因为我跟国内的一些大学一直有不少交流,也所以基本总能看到国内同行和教育界学者、业者每天的运作目标。这些经历和观察让我确实感触比较多,特别是这些年看到这么多从国内培养出来的杰出高材生,他们在专业上这么突出,但思维方式那么僵化、偏执,社会交往能力又那么差,除了自己狭窄的专业就不知道怎么跟人打交道、怎么表达自己,让我非常痛心。由于国内教育体系以及教育理念的僵化,绝大多数中国人再好也只能做些技术活,难以在美国社会或其他非华人社会出人头地,这些都很悲哀。原来没有全球化时不知道这些,但现在中国人也走出去了,跟其他文化、教育背景的人一在一起,就知道彼此的竞争优势与劣势了。这些问题的根子都出在教育上,包括正式的学校教育、家教和社会文化教育。

当前我们说,中国社会现在处于转型时期,尤其是经济领域面临很大的挑战。现在提得比较多的是要把中国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这一点大家都讲。但想想中国为什么建设不了创新型国家?为什么这么艰难?光靠政治学习,在街上挂很多横幅、标语,在核心报纸上发表一些社论,就能把这个国家建设成创新型国家?

中国经济面临的挑战不少。比如,讲到中国的公司品牌,不管是广东,还是其它省份,都很难建立品牌。所以,难以通过品牌赚更多钱,而只能制造一些玩具或者说制造一些衣服、鞋、甚至一些机器和电脑,只能是卖苦力。我们现在也讲产业结构的转型,从制造业更多地转向服务业。

为什么难以建立品牌、难以实现产业结构转型?原因当然包括法治制度、产权保护以及国有制的问题,但也与中国教育体系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关系非常紧密。

美国教育重通才,中国教育重技术

从历史来看,产业结构本身的变化跟教育方式、教育理念和教育结构的变化总是相辅相成的。例如,原来中国的科举考试,从某一种意义上,科举考试对于专制的农业社会是够用的,是可以行得通的。回过头看,过去中国尽管统治是专制的,但实际上那时候的政府是小政府,当官的也用不着像今天这样宏观调控经济。虽然说宋朝有王安石变法,有过关于“开源”和“节流”的争论,但实际上那时的朝廷能发挥的作用很有限。那时候的皇帝也没有这个能力,中国以前没有全国的银行体系,也没有统一货币,又没有国有资产,因此他们能靠什么调控经济?当时的考试只是靠四书五经,我觉得科举对当时的社会结构和经济结构是合适的。乾隆中期1766年,朝廷的财政收入是4970万两银子,相当于205万个北京普通工人一年的收入,但是去年5.1万亿的国家财政税收,即使不考虑国有资产的话,那相当于370000万个城镇居民去年一年的可支配收入。所以,当时的科举考试内容只是四书五经和其它经典,虽然这些不真正涉及治国的经济技术问题,但对当时的“小政府”来说也够用。

可是,现在的教学与考试内容就很不一样,也会而且应该与时俱进。例如,中国经济今天以制造业为主体,这当然就需要有很多的工程院士,大学要培养很多的工程师。相比之下,美国的服务业占GDP的85%以上,所以美国的教育体系侧重点就不同,是侧重通识教育,培养通才。在中国和日本变为世界工厂之前,几乎所有的美国州立大学和一些工程学院都非常侧重技能型的工程系科,像中国的大学一样侧重理工训练。但是,我发现过去的四、五十年,特别是三、四十年,随着制造业向日本、韩国和中国转移,美国大学的教育内容经历了一个全面的转型,转向通识教育。所以,在耶鲁大学,我们对本科生的培养理念是:任何一个在耶鲁读完四年大学的毕业生,如果他从耶鲁毕业时,变成物理、电脑、化学或者是任何领域的专家,我们会觉得那是一种失败,因为我们不希望四年大学教育是培养专家,让他们在某一领域里面投入那么深,而忽视掉在其它更广泛的做人、做公民、做有思辨能力的人的机会。我们不主张他们在某个工程领域、科学领域、社会科学领域在大学时期就成为专家。如果有学生在大学四年时真的成了专家,我们不以为那是一种成功,反而会是一种失败。

当然这也跟耶鲁这些年出了那么多总统有关系,以至于我们的历史系教授就想,既然以前出了这么多总统,说不定今天在校的哪个学生以后也会成为总统,怎么办?于是我们就开一门大课,叫做“大策略”(grand strategies),由两个研究世界史最出色的教授轮流讲,这是持续一年长的课程,是一种非常综合型的训练,讲到孙子兵法、管子经济、

古希腊策略等等。

中国的教育则侧重硬技术,由此产生的人才结构使中国即使想要从制造业往服务业转移,也难。产业结构也受到教育内容约束。在中国,从幼儿园到小学、大学、再到研究生,一直都强调死记硬背为考试,强调看得见摸得着的硬技能,特别是科学和工程几乎为我们每个中国家长、每个老师认同,这些教育手段、教育内容使中国差不多也只能从事制造业。为了向创新、向品牌经济转型,就必须侧重思辨能力的培养,而不是只为考试;就必须也重视综合人文社会科学的训练,而不是只看重硬技术、只偏重工程思维。离开市场营销、离开人性的研究,就难以建立品牌价值。) 美式教育:没有家庭作业,不排名次

为了支持以服务业为主的创新性社会,美国的学校是如何办的呢?我有两个女儿,老大现在读高二,老二在读初二。她们的经历大概是这样。首先,从幼儿园一直到小学四年级前,没有家庭作业,下午放学就放学了,周末就是周末,不用担心学习。老师如果布置作业给学生,很多家长会抱怨,说“你怎么给我的女儿、儿子这么多作业,那他们还过不过日子了?他们一生的幸福是我们更关心的,你不要让他们回家后每分钟都花到作业上,最后他们变成了人还是变成了机器?”所以,学校与家长谈判的结果,往往是这样一个结局:美国的幼儿园、小学四年级以前都不会布置作业。有没有考试呢?初一之前没有考试。而这一点中国的老师和家长可能觉得奇怪,没有考试学什么东西?你放心好了,美国学生学的东西很有意思,比如,从小学一年级到四年级,他们的课程安排往往比较广泛。甚至在幼儿园的时候,我女儿她们每年都会有科学、一般人文社会、语言方面的内容,一共有三四门课程。每门课程完全由老师决定用什么教材,教什么内容。比如,在人文社会课程方面,可能是今年重点了解一下亚洲不同的国家,以前的历史是什么样子,等等,明年了结非洲、拉美等等。我小女儿这个学期的社会课就是重点了解亚洲,比如,印度的历史和文化。从幼儿园到小学一年级等等,讲的深度会慢慢地上升,但差不多每年或者每两年会绕着五大洲兜一圈,这是一种非常广泛的了解。你想一想,如果这些小孩以后出去做服务业、做市场营销、做外贸,如果他们对其他的国家一点都不了解,怎么能行?而有了这些从小学到的知识,今后到哪里去“全球化”,都不会有问题。当然,沿着这种方式去培养,很容易让我们说:“他们怎么能够做工程师、做专家呢”?但这也没关系,美国本身不需要这么多工程师,因为制造业已经由中国和亚洲其他国家胜任了。因此,一个国家的产业结构决定其教育知识的结构,反过来,教育知识结构又会决定其经济的产业结构。

另外,美国幼儿园、小学从来不会给学生排名,没有考试当然不会去排名。给奖状的时候是怎么给的?是每个人给一个。我以前就觉得纳闷,每个学生给一个奖状,总得有一个说法吧?后来仔细一读,老师根据每个小孩的特长,哪方面很突出,就给他那个奖状,更多的是鼓励每个人学生:你首先是你自己,不管你数学好不好、语文好不好、画画好不好,还是历史好不好,只要你哪方面比较突出,有较强兴趣,老师了解以后,就会给你写一个这样的奖状。这跟中国是完全相反,初一之前就给班里的学生每个礼拜、每个学期做排名,经常考试,这很残忍,因为这么小的小孩,还没有长大成人,还不知道这个世界是怎么回事,就要开始面对别人告诉他“你不行”。这样的结论,对人的个性来说,没有比这种东西更敌意和更具破坏性,让这么小的小孩就对自己失去信心,就觉得自己不如别人。美国到初一才有考试,到高二以后考试成绩才真正开始记录下来。美国初中是两年,高中四年,所以,高二也就是十年级之前所有的成绩表现都不会被记录下,不会影响到学生的未来,不会影响到考大学、考研究生。这样,使学生能够放心地去学知识,学习思辨,而不是为考试而奔波。

美式教育:思辨能力的训练

思辨能力的训练在美国是自幼儿园开始就重视的强项。这具体表现在两方面。其一是课堂表述和辩论,自托儿所开始,老师就给小孩很多表述的机会,让他们针对某个问题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看法、谈谈自己的经历,或者跟别人辩论。另一方面,就是科学方法这项最基本的训练,多数校区要求所有学生在小学四、五年级时都能掌握科学方法的实质,这不仅为学生今后的学习、研究打好基础,而且为他们今后作为公民、作为选民做好思辨方法论准备。我们别小看科学方法训练的重要性,因为即使到现在,我经常碰到国内的博士研究生,甚至是所谓的科学家,从他们做研究、思考问题、写论文的方法上,很难看出他们真的理解科学方法的本质和基本做法。这是什么意思呢?在我女儿她们四年级的时候,老师就会花一年时间讲科学方法是什么,具体到科学的思辨、证明或证伪过程。她们就学到,科学方法的第一步是提出问题和假设(hypothesis),第二步是根据提出的问题去找数据,第三步是做分析、检验假设的真伪,第四步是根据分析检验的结果做出解释,如果结论是证伪了当初的假设,那么,为什么错了?如果是验证了当初的假设,又是为什么?第五步就是写报告或者文章。——这个过程讲起来抽象,但是,老师会花一年的时间给实例、

让学生自己去做实验。比如,我女儿读四年级时,老师让她们想一想如何应用科学方法,想针对什么来进行检验。她们四五个小孩一起酝酿了一下,或许可以研究学生每天早晨到校的高峰时间是几点钟。她们想,每天学校于八点半开始上课,那么,八点二十左右应该是学生到校的高峰点,这就是她们的假设。把这一想法告诉老师,老师说OK,你们可以去检验一下这个假设。于是,她们下一步是搜集数据。大概有四五个星期,每天清早,这些小孩分头站到各个校门口,去统计各学生到校的时间。通过统计数据,她们发现7:50是学生到校最多的时候。这一结论跟她们原来猜想的很不一样,否定了最初的假设。为什么7:50到校的学生最多,而不是8:20?后来,她们讨论、分析了很久,得出一个解释:是因为很多的父母送小孩上学后要去上班,而8:00或者8:30是很多公司和机构上班的时间,为了上班不迟到,父母肯定要提前一点把小孩送到学校。这就是她们最后得出的解释。然后,再写出作业的报告,向全班同学表述、讲解整个实验。

这种动手不是为考试,而是最好的学习,让人学会思辨,培养头脑,避免自己被别人愚弄。这种动手所达到的训练是多方面的,尤其是靠自己思考、靠自己找问题,这非常出色。实际上,如果按照我女儿她们在小学四年级就学到的科学方法标准去判断,国内经济学以及其它社会科学类学报上发表的许多论文,都没法及格,因为许多论文只停留在假设的层面上,然后就把没有经过数据实证的假设当成真理性结论。过去在中国没有经济、社会、历史类数据,无法做深入的实证研究可以理解,但今天很容易找到数据,为什么这么多人不去找数据、做实证研究,而轻易下结论、甚至是不顾摆在眼前的数据乱下结论呢?回想起来,当年居然还要围绕“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命题展开争论,连那种起码的科学精神都还难以接收;到今天的中国,还是有这么多人相信“8等于发”、“4等于死”、“5等于无”等等这些东西。为什么呢?这些都跟我们没有从幼儿园、从小学开始强化科学方法的教育训练有关,跟没有把科学方法应用到关于生活现象的假设中去的习惯有关。基于科学方法的思辨能力是一个创新型、民主型社会的基本素质,是走出愚民社会的前提。

在小学没有考试,学生还做什么呢?我女儿她们每个学期为每门课要做几个所谓的“项目”(projects),这些项目通常包括几方面的内容,一个是针对自己的兴趣选好一个想研究了解的题目或说课题。第二是要找资料、收集数据,进行研究。第三是整理资料,写一份作业报告。第四是给全班同学做5到15分钟的讲解。这种项目训练差不多从托儿所就开始。我觉得这一点很有意思,刚才讲到品牌跟市场营销很有关系,因为品牌、市场营销都跟表述技能有关。就我自己来说,从小学到大学那么多年,从来没有在众人面前做表述的机会,更谈不上训练。我第一次在几个人面前做报告,是大学毕业的时候,写了一个关于计算机汉字输入的文章,那是做了一个学期的项目。当时,我把摘要写在几张大纸上,轮到我讲时,老师和其他同学都坐在那,我一站在他们前面,就不知道如何讲话了。怎么讲呢?要讲的我已经在纸上写得好好的,但我实在不知道怎么开口。结果,我说,“你们干脆自己读我上面写的吧”,我就不讲了。后来老师还让我通过论文答辩了。那是我第一次在几个人面前讲述自己的研究和观点,但我就是讲不出来。我的第二次机会是在国防科大读了两年半的研究生后,又是要讲毕业论文,那一次稍微好一点。

正因为我们都去追求考试分数,所以,从来不在乎表述能力的训练。幸运的是,现在我在多人面前讲不会发抖了,这是经过多年磨炼的结果。回想起来,如果我从小学就开始这样磨炼的话,恐怕就不是现在这个样子了,可能能上升到另一个高度。

关于研究性项目,我的大女儿陈晓在五年级时,对北京的气侯感兴趣,她在社会课上对其做了一项研究,把北京一年12个月中每月降雨量、温度的历史数据收集起来,然后计算历史上每个月的降雨量的最高、最低与平均值,计算每个月温度的最高、最低与平均值,然后再分析这些跟北京的其他天文、地理情况的关系,写好报告以及讲解文稿,她在全班同学前讲她的这些分析结果。我觉得这样的课程项目研究与讲解是非常好的一种训练。实际上,她在小学做的研究与写作跟我作教授做的事情,性质差不多,我做研究上网要找资料,而她也是为每个题目上网找资料、做研究,她写文章的训练也已经很多。这就是美国教育厉害的地方,你看一个小孩,在研究思考上已经这么成熟,以至于到现在,我跟我女儿说,她很快可以做我的研究助理了。但在国内,一些本来很聪明的人即使到读博士研究生时期,还不一定具备这些研究素养、研究能力,有些研究生连做个研究助理可能还不合格。

有思辨能力,方有经济转型

正因为这种思辨能力的培养,现在我跟女儿讨论问题时,她们一听到任何话,很自然地就会去怀疑、审视,然后就看能否找到证据来证明这个话逻辑上或者事实上、数据上站不住脚。这种习惯看起来简单,但是对于培养独立的思辨能力,让学生毕业以后,特别是大学毕业以后,不只是简单地听领导的话的机器,这些是非常重要的自然的开端。

当然,思辨对于美国教育体系培养出来的人是很自然的,有时候我也想,美国这个社会真的蛮有意思,不管是聪明的、还是笨的人,不管是有能力的、还是没有能力的人,每个人都觉得自己很厉害,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是个人物,对什么事都会有一番高论。对于我们在中国长大的人来说,有的时候可能很难接受这些,因为你明显知道,根据观察这个人可能能力一般,但他的感觉还是那么良好。

但正因为这样,美国100个人里,随便挑80个,那80个人都可以把他的思想、想法和他要卖的东西表达得很清楚,能够给你足够多的说服力。这也是为什么市场营销这门学问是在美国出现、发生和发展的。美国教育体系给每个人都提供了那么多自我表述的机会,等他们长大后,特别是念完MBA以后,在他们介绍产品和自己的研究与想法时,至少不会站在一班人面前就发抖,没办法说出话来。在中国经济、社会转型到这个地步时,特别是在产业结构上、品牌建立上、创新型国家方面都有非常多的愿望和渴求时,实现这种教育转型尤其重要。

另外一个比较深的感受是,中国父母很喜欢让小孩去跳级,最好是进少年班。少年班是摧毁小孩的最极端方式,是最典型的把小孩当机器建设,而不是当人培养。制造成了能做专业但不能做人的机器后会怎么样呢?千万不要忙于跳级,是因为现在人的寿命以大大提高,“二战”以前人均寿命只有30多岁,今天中国的人均寿命差不多是78岁,翻了一倍!人均寿命增长这么多后是什么意思?意思之一是,如果你真的想要工作、喜欢工作,你不要着急,以后有的是时间!哪怕你30岁开始工作,按照平均寿命78岁算,你还有48年,着急干什么呢?为什么不花更多的时间去体验、享受生活?特别是,为什么放弃那么多童年的生活去跳级、去整天埋在书里呢?坦率讲,跳级更多是做父母的一种个人追求,是做父母的为了自己的满足感而作的,不一定是小孩的愿望,从某种意义上这是父母比较自私的做法。我们做父母的总喜欢有机会去炫耀,去跟人说“我儿子跳了一级”,“我儿子今年考的分数多少”,“我儿子考上北大、清华”,这样,做父母的脸上有光了。牺牲的是小孩的一辈子。

原来人的平均寿命只有三十几岁时,跳级的必要性能够理解,因为那时能工作的时间本来就不多,那何必不早读完书去工作?三年前,我跟前深发展总裁魏杰夫先生一起吃饭,问他儿子到哪里上大学,那一年他大儿子刚高中毕业。他说“我儿子还没想好以后要做什么,更不用说学什么专业,所以,我跟他说,既然没想好将来做什么,不用着急,有的是时间,你先到北京来学学中文吧。等你想好后再去读大学。”魏杰夫也说,现在人的寿命这么长,给他儿子足够多时间去感受生活,让他更确切地想通了要做什么以后再去学习,他会学得更好,那样,他完全是靠自己自发的兴趣去学,与父母逼着他去学相比,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是呀,如果你对一个题目有兴趣,那么,不需要任何人给你压力,你也会自然地、自愿地做出牺牲,加倍努力,做不好才怪呢!

中国经济转型需要教育的转型,需要培养兴趣丰富、人格完整、头脑健全的通识公民,思辨型公民。如果不能做到这一点,中国恐怕只能继续是给世界提供低级劳动力的工厂。

金融的逻辑读后感

金融的逻辑--读后感 最近有幸拜读了陈志武教授的《金融的逻辑》一书。让我这么一个对金融方面实属外行的人了解了金融,在此,我就这本书谈谈我的感想。 首先,这本书介绍了金融的概念:金融是跨时间、跨空间的价值交换;任何东西或者证券不存在“固有价值”,之存在相对价值;效用决定价值,而不是劳动成本决定价值。我明白了借贷交易就是这样,把未来的收入流移到现在来用,把未来的价值放到今天,即是解决价值时间空间分配的不合理性,同时用价值来创造价值以实现价值的最大化。我的理解,简言之,花未来的钱解决当前想要解决的事。 其次,此书谈到了为何“中国钱多而百姓不幸福”的原因。 中国的钱多的原因是因为市场化改革,它大大缩短了财富与资本和钱之间的距离。来源有以下:1)活跃的买卖对钱的需求大大提高,同时也促进了钱的提供;2)土地,资源的资本化带来了大量的“钱”;3)未来现金流(包括未来劳动收入)的资本化。其中,本书认为“国有资产应该被民有化、以平等分配的形式分回给全国公民,而不是利用金融危机强化国家对各种财产和资源的所有权。”“资本化是中国经济未来增长的主要推动力”“为了使中国更有“钱”,土地和国有企业都应该私有,为进一步资本化开路”对于这些观点我有些疑议。我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如果过分的资本化,岂不是要走资本主义道路?过度的资本化,把国有企业私有,会不会打破以公有制为基础,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格局呢?我国现在面临的问题是市场经济体制的不健全,金融市场证券市场发展不够,因此是经济制度问题造成文中也有提到我国未形成完善的产权保护与契约执行架构,没有合理的产权制度保护。所以当务之急是解决制度问题。也并不是说国有企业一定要进一步资本化才能推动市场发展、经济发展。国有企业的确存在腐败、融资能力不强的问题,国有经济民营化也无可厚非,不失为一种降低腐败同时扩充资本的道路。但我觉得也许还有更多的途径。公有和私有各有利弊,关键要看在具体操作上如何互相取长补短,同时保证不变其“质”。我们可以资本化,但不能过度资本化。 然后这本书讲到了为何中国人钱多而不幸福的原因。 中国传统社会是隐形金融交易,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国家的显性金融保险、信贷、养老和投资产品等出现。问题在于这些显性金融产品的发展不完全,使得人们对未来的担忧加剧,造成了不幸福。然而我认为人们的不幸福感不仅仅在于此,同时当今社会的不公平大大减低了人们的不幸福感。另外,房地产的泡沫等等因素更是客观上大大减少了老百姓的财富。 我很赞同陈教授提倡的“中国应该向借贷消费转型”这一观点。中国传统历来不倡导“借钱花”,当然,儒家的传统文化是一方面的原因,同时,出于人们对未来的不确定性风险规避,人们无法预料未来的这种不确定性,加之目前金融市场发展不完善,中国没有大规模的“借贷消费”。人们倾向于保守的“存钱”,毕竟能让人心里有安全感。文中并未提及如何能让人们去进行借贷消费而规避风险,只是极力倡导中国国民借贷消费。我认为如果假设未来收入基本上能够确定时,这种借贷消费是可行的。 我也很赞同“富藏于民”的观点。财政赤字大了,加税会激起人民不满,印制钞票会导致通货膨胀,在这种情况下,政府不得不融资。然而向民间融资就会有求于民,因而不利于政府集权。就像清政府囤积白银财大气大,而美国政府建国之初就忙于还战争债,构建民主政治和金融市场。美国政府虽然负债累累,但赤字只是表面上的事情,如果通过发行债券融到了资本,用于各种投资和开销,同时投资的那部分的回报率高于政府债务总额,政府的正确融资行为将使债券资产增值,社会的资产总额随之增长。社会资产总额在正面增长的同时,整体社会财富增加的同时,人民要求生活水平同比增长,面对舆论压力,政府选择只能是减税,人民富裕生活水平上涨。

樊登读方案会历年图方案清单大全本

精心整理樊登读书会图书清单 2013-2014年(15本,总计15本) 1 《高效演讲》 2 《幸福的方法》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怎样才是最好的学习》 2015年(35本,总计50本) 1 《吸金广告》 2 《活出生命的意义》 3 《叛逆不是孩子的错》

5 《从0到1》 6 《透过佛法看世界》 7 《联盟》 8 《搞定》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基因革命》 23 《幸福的婚姻》 24 《终结拖延症》 25 《重新定义公司》 26 《关键对话》

28 《养育男孩》 29 《疯传》 30 《大汗之国》 31 《孔子如来》 32 33 34 35 2016 1 2 3 4 5 6 7 8 9 《颠覆性医疗革命》 10 《爱有8种习惯》 11 《共享经济》 12 《干法》 13 《轻疗愈》

14 《忙碌爸爸也能做好爸爸》 15 《人性中的善良天使》 16 《谷物大脑》 17 《少即是多:北欧自由生活意见》 18 《养育女孩》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跑步圣经》 33 《我战胜了抑郁症》 34 《沃顿商学院最受欢迎的谈判课》 35 《你的生存本能正在杀死你》 36 《你能写出好故事》

37 《宽恕》 38 《互联时代的教育革命》 39 《放弃的艺术》 40 《我想飞进天空》 41 《销售就是要玩转情商》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2017 1 2 权力:为什么只为某些人所拥有 3 王阳明哲学 4 未来简史 5 危机领导力 6 丝绸之路

《陈志武金融通识课》读后感2500字

《陈志武金融通识课》读后感2500字 昨天有两个朋友,都提到了阅读基础性学科书籍的重要性。 谷粒多说: 关于本质的变化原因,我想到了“第一性原理”、“想象共同体”、“知识格栅”这三个概念。 芒格所说的知识格栅,恰好就是学习基础概念的一种方式,即通过学习诸如经济学、心理学、社会学、数学等基础学科的经典著作,来理解社会发展的底层逻辑。这些可以作为“不变的”、“本质的”规则。 而第一性原理,就是说做事的时候,思考事物的本质规律,哪些是起到关键影响作用的因素,然后从这些因素出发去思考、决策和行动。苏子也跟我说,用主题阅读的方式,进行系统学习,学的效率就会比较高。就在昨天,我正好听完了这本书,我觉得非常棒,这应该可以作为金融学的基础学科,回头可以买来,好好的阅读一下。这本书还可以结合《财务自由之路》一起看。 下边我就讲一下,关于这本书,我学到了什么。 首先,什么是金融? 金融就是财富或者价值,跟时间之间的一种交换。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今天我向你借100块钱,半年之后我还你本金加上10%的利息,也就是一共给你110块钱,这就算金融的交易了。

你是把现在的100块钱,变成未来的110块钱。而我是把未来的110块钱,拿到现在来提前使用,这就是金融:价值和时间的一种交换。其实养儿防老也是一种金融,也就是父母在年轻的时候,在孩子身上进行投资,希望晚年的时候,可以由孩子对自己进行回报。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父母对孩子管束的比较严格:找工作也要管,结婚也要管,其实是可以理解的。因为我们是他们投资的对象,他们自然要考虑收益了。他们之所以选择孩子应该找稳定的工作,看起来比较靠谱的对象,早点儿结婚等等,其实就是希望,可以获得稳定的收益。 为什么那些一线城市,家庭比较富裕的环境,父母和孩子之间就相对比较平等,没有那么多的约束。是因为这些父母,除了孩子,还有其他的投资。他们不需要靠孩子,也可以把晚年过得比较幸福。他们有自己的交际圈,有自己的兴趣爱好,除了和孩子之间,还有其他的感情交流。 其次,投资和消费有什么区别。

金融观后感

《金融的逻辑》读后感 陈志武教授写的《金融的逻辑》一书言简意赅、深入浅出,用生活中贴切的案例阐述了金融、金融如何创造价值,以及中国传统文化下金融市场的发展与西方金融市场发展的不同之处,等等诸多问题,不胜枚举,令我受益匪浅。对于金融的初学者而言,这本书实在是不可多得入门工具。 第一,中国人对金钱的看法。中国人很喜欢钱,喜欢把钱捏手里或存银行。钱或者说货币,陈教授在《金融的逻辑》中指出,只是一种物物交换的媒介,而这种跨时间跨空间的物物交换或直接对货币的调用,便称为金融。这是我对“金融”一词的概念理解,来源于这本书。陈教授举例说,在以前,直接用金银购买物品,很是烦琐,后来有了银票,一种一定区域内所共认的金银在数值上的替代品得以购买物品,这便是货币的空间属性,这和《国富论》中货币的发展在思路上相差无几。如果一个人看到好的商机,手头又没钱,另一方面银行有钱,却没商机,这时候这个人向银行借钱,在未来的某一时间还给银行,这种货币在时间上的跨越就是金融运作的一表现形式。中华两千年的儒家文化植根在我们心里,“水则资车,旱则资舟”,这种未雨绸缪的理财观念使我们认为钱存银行叫“有备无患”,而不是投资,用一定的风险去换取更多的财富。这一点在这本书里多次提到,关于国人的消费理念。 第二,金融创造财富。金融有什么用?中国人很讲究实用主义,在学术上也是如此,从清净无为的道家演变成求仙练丹可见一斑。陈教授举了个例子:甲某有二十二亿资金的项目,可是手头只有二十个亿,这时候只要再有两个亿他的项目便能上市成为二十二个亿的运营企业,而港澳一些人(乙方)手头上有钱却没好的项目,这时候出现了一个中介丙,甲通过丙,丙说服乙授受了此次风险的可接受性,这样甲丙达成了协议。在此过程中,乙没有付出直接产出劳动的行为,但甲丙最后都要给予乙一定的报酬。在中学马克思告诉我们,劳动创造价值,而现在《金融的逻辑》告诉我,只有需求才能创造价值!这一点对我的触动很大,陈教授指出,这种认识是学习金融所必须的,即价值在未来,而不是在劳动中,不是在生产中。于是,我认识到,金融的运作创造财富的可能性是毫无疑问的,如西方国家一直债台高筑却仍能引领世界经济而中国国库从不缺钱得到的却是无忧患意识的高官。 第三,关于贷款买房。08年雷曼兄弟破产,接着很快由美国金融危机升级成为全球的经济危机。陈教授的书写于09年,在书中也指出了那次金融危机的各种影响因素,同时分析金融在经济危机中的地位和作用。当时我对这些有些不知所以然,因为并不了解金融,同时也认为,买房应该存够了钱再买。现在回过头来想,等我赚够了钱再买房,或一个普通年轻人一次性付款买房,我嫁出去的可能性太低了。而我父母曾说的,到时资助我十万,然后找亲戚借点就够了,如果这样我不能不想另一个问题,以后我有钱了,就必须先考虑还他们而不是自己开销,因为我怕他们过问。但是现在,如果我使用贷款买,一个月还款两千到三千,还有四千以上的个人开销,生活还是会比较惬意的,如果是夫妻两个人一起工作就更轻松了。 今天,市场形势很复杂,对我来说还有无数要认识的东西。房地产行业已几近饱和,有的地区开始缩水了,很多人持观望的态度。前些天我和在煤炭行业的叔叔打电话,他抱怨了些事。由于房市不再有先前那样的势头了,受此影响,钢

陈志武的《金融的逻辑》读后感

[陈志武的《金融的逻辑》读后感] 我学的是经济学流通系统的专业,对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和制度经济学等都学过一些皮毛,陈志武的《金融的逻辑》读后感。因此,读陈志武的《金融的逻辑》这本书,并不是觉得困难。 这本书也是2010年销售榜上100位以内的畅销书,看过之后,推荐大家看看,是本能改变世界观的好书。 读完这本书是在2010年年中左右,近日又把这本书借给了别人——好书要大家分享,呵呵。 简单的总结一下陈志武《金融的逻辑》的读后感: 金融的核心是跨时间,空间的价值交换。在古代社会,因为交通、生产的不发达,金融的发展没有社会土壤,但这并不意味着金融的不存在。 世界各地的人都会把家作为基本单位来维持社会秩序的稳定以及发展。金融的产生与发展基础是契约架构与个人权力的保障,因为价值的跨空间、时间交换是以信用为基础的,因此需要相应的制度去确保交换的公平性。 家族成员之间相互帮助其实就是一种规避未来风险的隐形投资,而血缘关系就是人格化了的契约架构。典型例子就是“养子防老”,父母担心老无所养,在年轻时会把大量时间、金钱投在孩子身上,以期待老有所养,这其实就是一种人格化了的金融投资。“孝”文化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从金融学方面也可以得到解释。 如上所说,以血缘关系为依托的家隐性来说是为了规避未来风险,是经济交易的初期形式。父母养孩子的目的是防老无所养,因此,小时候孩子必须对父母服从,要不长大还了得。 这种情况就削弱了家的另一种功能---情感交流,孩子的个性受到严重压制,整个社会缺失创新气氛。儒家的长幼有序,三纲五常从道德上给与限制,是孝文化的制度保障,如果子女不孝,那么不仅家庭内部,社会方面也会给与不孝子女以巨大压力。 这样,家文化带有很重的责任与义务感,极大地剥夺了孩子的权利,压制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所以就要找另一种方式去规避家庭风险,那就是现代金融。 经济独立是个人自由的基础。 如果老年人也能经济独立,那么他们将不会对孩子的行为过分干预,退休基金、养老保险等为规避未来风险提供了充分的选择,老人参与这些金融活动就会在年老时享受金融投资带来的回报。

读书笔记《金融的逻辑》陈志武

陈志武:《金融的逻辑》 一、金融的逻辑是什么? 1.金融的核心是跨时间、跨空间的价值交换,所有涉及到价值或者收入在不同时间、不 同空间之间进行配置的交易都是金融交易,金融学就是研究跨时间、跨空间的价值交换为什么会出现、如何发生、怎样发展,等等。 2.任何东西或证券不存在什么"固有价值",只存在相对价值。只有相对于人的效用而言, 才有价值这回事。 3.效用决定价值,而不是劳动成本决定价值 4.人际间的金融交易是任何社会都必须进行的,只是实现人际金融交易的形式、方式很 不一样,"钱"主要是一个货币的概念,流动性最好,可直接用于交换,并同时又是市场交换的结果,是具有最普遍接收性的价值载体。 二、为什么中国的钱这么多? 5.财富既包括流动性的,也包括不流动的价值,即死的有价物,一般的财富并不一定能 产生财富。 6.从契约理论的角度讲,财富往往是物、是"东西",货币是把"东西"卖掉之后的价值载 体,而资本更多是"东西" 的"产权证",它是广义的货币,是与具体的"东西"相对应的产权。 7.货币是将"财富"卖掉的所得,资本是以产权契约、金融票据、证券契约等形式将"财富 "资本化的所得,是资产和未来收入流的"产权证"。 8.在"东西"产出相同的情况下,市场化程度越高,货币相对于GDP的比例必然会升高 9.货币化发展对人口流动、异地贸易是一种根本性的催化剂。

10.资本化是中国经济未来增长的主要推动力 三、为什么中国人钱多了反不安? 11.靠亲情实现的隐性交易逐渐由市场取代人类自古就难以以个体生存,人际经济交易、 感情交换历来是人类得以存活的主要保障形式,必须通过彼此间的利益交换,特别是在不同时间、空间之间的人际利益交换,来最大化我们的生存概率,来让我们对未来的生活保障(包括养老)有安全感谁能够以更低的成本把更多的未来收入作证券化变成今天的钱,谁就能在未来拥有更多的发展机会 12.一个国家有没有"钱"取决于它能不能将各种未来收入流和"死"财富作证券化、票据化, 不取决于它有多少金银。而能否进行广泛的证券化和票据化交易又受制于它的制度。 所以,制度的优劣决定一个国家"钱"的多寡。 四、问什么政府有钱不如民间富有? 13.国富民穷必然威胁民间权利 14.公债市场对政府权力的制衡既连续、又具体。 15.民富是自由、民主与法治的基本条件 五、为什么国有银行上市不能培植创新文化? 16.美国经济增长由生产驱动到由消费驱动的模式转型,发生在1880至1920年代间 17.最终制约人类经济增长的不是生产能力不足,也不是投资不足,而是消费需求跟不上 18.金融市场发展的目的之一是通过住房抵押贷款、汽车贷款、教育贷款等,来缓解人们 因为在不同年龄时收入不均匀而导致的消费力不平衡问题。 六、治国金融之道:藏富于民 19.治国的金融之道:藏富于民 20.朝代财政先富后贫的周期性规律

读《金融通识课》心得

读《金融通识课》心得 近日读完了《金融通识课》,那么金融是什么呢?金融的本质是什么? 这本书首先从金融的角度用一个又一个好玩的历史小故事,有传统经典儒学养儿防老、礼法之争等案例深入解析金融对普通人的意义。他用最通俗易懂的言语告诉我们,今日我去市场买菜,一手交钱,一手交货,那不是金融,金融不是现货交易。金融的本质是跨期价值交换,就是双方之间进行的跨越时间的交易。就如甲向乙借100元钱,年底还110元,甲是在投资,年初的投资年底的收益,每年达到10%的收益率。拿今日的钱在未来使用。乙方也是在投资自己,拿未来的钱在今日用,希望达到超越10%的收益率。所有跨期价值互换的活动都是金融,借贷是交易双方的跨期价值互换,股票和保险等其他金融产品也如此。 陈志武教授说年轻的时候,是人一生当中最没钱的时候,但是也是一生当中最想花钱,花钱感觉最好的时候,一顿美食,一件衣服,一场旅行,满满的知足。而人到了中年,是人一生中钱最多的时候,孩子都工作了,结婚了,没负担了,钱也多了,但吃喝玩乐的感觉也己经差太多了。在家看看电视,下楼晒晒太阳就知足了。青年时收入最少、花钱最多,到年长时收入达到最高而花钱的需要又偏偏最低,这种收入和开支之间的年龄错配,不仅降低一个人一辈子的总体幸福

感,而且抑制每个人的事业发展潜力。成熟的借贷市场可以帮助青年人解决收入和年龄的错配矛盾,从而更高提升自己的幸福指数。 传统社会下金融市场不发达、金融产品不丰富,人们只好一方面尽可能存钱以备不时之需,另一方面减少消费,贬低甚至打击借钱花的行为。现在金融业很发达,陈志武教授认为,如果花未来的钱可以改变今天的生活,花未来的钱投资自己,使自己更加值钱,那么借钱花就不是坏事,当然借钱过程中不可过分,不可失控。 再则由于通货膨胀,货币作为跨期价值载体的收益为负,也就是说,纯粹的省钱非但不能致富还会让我们越来越穷。当然,收益与风险相伴而生,懂点金融,选择适合自己的理财方式之余,知道如何规避风险保住钱袋子也是很重要的,换一句话说,合理的运用金融这个工具,能帮助我们更好的发掘自己的潜力,更好的提升自己的幸福指数。 活在21世纪的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了解金融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掌握现代理财和致富模式,不说躺着可以赚钱,最好能跑赢通货膨胀,让自己有财产性收入。创业是超越小康的路径,但不是唯一路径,金融投资也可以实现财富梦。

:《24堂财富课——陈志武与女儿谈商业模式》1

:《24堂财富课——陈志武与女儿谈商业模式》1 :《24堂财富课——陈志武与女儿谈商业模式》1 很普及型的商业读物,但很值得一读。总得感觉,从商业模式的角度,前面写得比后面更好;但后面关于中美对待子女差异的问题,也很触动我。 *P002 我们常抱怨中国缺乏品牌,其中的原因,当然与知识产权得不到保护有关,但同样重要的原因,在于崇尚被动个性、压抑个人表现的儒家文化。(因此,)如果你爱子女,就不要用《论语》、《中庸》束缚住他们的手脚。“三纲五常”主张的不是人格平等,而是根据地位、辈分、性别不同确定的等级服从关系。……宁愿让女儿感到我是她们可以谈心、平等交流的朋友,也不要让她们感到我是威严不可近的父亲。(开篇的这几句话,就很是触动我的内心。) 《盖茨的商业模式》 *公司上市后,股票市场对公司未来的收入更加看好,就愿意给公司的股票很高的价格。也就是说,盖茨今天的财富更多是反映微软未来能赚多少钱,是股市帮助盖茨把未来的收入提前变现,他今天的财富不是靠过去已赚的收入累计起来,而是未来收入的提前累计。(通过上市进入股票市场,能使公司财富一下子从现有财富跃升到未来财富的折现) *微软的商业模式特点:一旦开发出一种软件,那么,每多卖一份软件,收入为X美元,但成本却接近于0;因此,只要有市场,有人肯买,而每卖一件的边际成本又接近于0,这种商业模式当然赚钱。 类似的商业模式,例如陈天桥的盛大网游、马化腾的腾讯公司、基金管理公司等等,他们的在成本一定的情况下,可能创造的收入却有着无限大的想象空间。 《老掉牙的行业里,星巴克为什么会成功,》

*各个行业都可以有赚钱机会,关键还得看有没有办法降低成本,或者巧妙地创新商业模式。 *一般的人在看到一种品牌两三次后才会信任它,才会愿意掏钱买它,所以,广告费的投入极为关键。但是,到目前为止,星巴克没有花过一分钱做广告,可它的品牌却是全球咖啡行业最响的,因为:第一,从一开始,星巴克就只选择在最繁华的市区交叉路口开咖啡店,虽然这些地段租金高,但非常醒目的为止给星巴克带来最自然的广告效果;第二,全球化和全球范围内的人口流动,为星巴克这样的品牌连锁店带来空前的机会(前提是人们在各地、各国之间的流动要具规模、要频繁,空运、高速公路等交通网络必须很发达,跨国旅行很方便,否则,这种跨国、跨地区的品牌协同效应就很差)。第三,星巴克在纳斯达克上市,上市除了融资外,另一个同样重要的效果是巩固公司的品牌,增加公司的知名度。 (因此,如果归纳一下的话,星巴克的成功重要因素在于它的连锁品牌和连锁经营特有的盈利模式可复制性麦当劳、肯德基、如家酒店等等,都是利用的这一点。但连锁经营要成功有一个很重要的前提,就是产品必须标准化) 《老沃尔顿的商业机会》 *沃尔玛只是开平价超市连锁店,它凭什么成功呢,沃尔玛的口号是“天天平价”,由于商业模式与微软不同,它卖出的产品成本不可能接近于零,此外,还要雇佣员工、支付运货成本、商场租金等等,因此,要做到“天天平价”还要盈利,它必须在成本上下功夫,最大限度地压低成本。沃尔玛的最大特点是大批量采购货物,而且直接从厂商采购,避开批发商,几千家超市的货物都由总公司统一采购,因此拥有充分的砍价能力。沃尔玛有自己的物流库存中心,更加提高了它的砍价能力。 *市场不是慈善机构,不应该去养着那些低效的零售商。沃尔玛带来的几乎是一场零售业歌

陈志武:儒家“孝道”文化的终结与中国金融业的兴起

陈志武:儒家“孝道”文化的终结与中国金融业的兴起 摘要:不管是今天的农村,还是城市,在社会结构和人口流动量发生根本性的转变之后,“家”的经济交易功能已越来越难以支撑,“孝道”文化所依赖的社会结构和经济基础已瓦解,原来由家庭、家族承担的经济互助互保功能必须由金融证券与保险市场来取代。对于创业者来说,这当然隐含着巨大的商机。实际上,在今天的物质需求已不成问题之后,人们的剩余收入与财富越来越多,接下来的挑战便是如何安排好未来的物质与精神需要。在收入能力达到如今的高度后,人们没必要靠传统的家庭结构来规避未来风险和养老需要,当然更希望用各种证券市场安排未来的生活需要。中国金融业的发展艰难,这一点基本是共识。实际上,在政府管制多得让人寸步难行又没有可靠的法治的情况下,人们对金融交易当然会缺乏信心,金融市场难以深化就不奇怪了。虽然从眼下的状况看如此,但从长远发展趋势看,我们不得不认识到中国金融业的潜力巨大。 为什么金融业的潜力极大并隐含着巨大的商机呢?这不仅可以从企业融资、把未来收入流作金融证券化的角度来理解,融资与证券化当然为金融业创造许多商机,但更重要的发展潜力来自中国社会结构的转型、文化变迁以及不断深化的城市化,这些社会转型正在逼迫人们减少甚至放弃对儒

家“孝道”文化的依赖,转而依靠正式的保险与其它金融证券市场,由市场逐渐取代家庭为个人提供经济保障。人们正在发现各类保险与金融品种是更可靠的养老和保障未来生 活需要的手段,而且也能给个人提供更大的自由空间,增加长者的个人尊严。 再换个角度看,我们意识到,过去28年的发展重点是制造业、养殖业和种植业,是解决当下的生活需要问题,到今天,当下的物质生活已基本解决,收入也有剩余。解决今天的消费问题之后,经济发展的重点当然是要解决好未来的生活问题,要规避各类未来风险,而这恰恰是金融证券与保险市场的所在。因此,下一步的经济发展重点必然是金融业。相关的制度必将被改革,否则无法适应这种发展的需要。 儒家“孝道”文化在历史的中国为什么中国人的未来生活保障不能再靠儒家“孝道”文化,而是靠金融市场取而代之呢?以“孝道”为中心的文化体系将逐渐终结,这一趋势不会因我们个人的偏好而改变,而是由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所决定。为理解这一点,我们看到,人自出生开始即面对两种基本需要,一种是吃穿住行这些物质消费,即所谓的物质生活;另一种是心理或说精神需求,即所谓精神生活。就生存需要而言,物质生活的重要性应该第一,精神生活其次。 除了今天的物质消费和精神需求外,一个人面对的同样重要的挑战是如何满足未来的生活需要,而未来又可能充满

陈志武学术论文

学术论著: 我们的政府有多大? 于建嵘对话陈志武:把土地还给农民 中国未来的希望在于民营企业 中国到了非民主不可的时候 金融失衡急需政策调整 市场经济是个人解放的必由之路 什么使“三农”问题恶化? 国有制为何抑制民间消费和投资? 再谈西方崛起靠的不是掠夺 商业化发展将继续转型中国社会 房产市场调控的是与非 从依赖亲情和友情转变到依赖市场后,中国的钱当然更多 回归十周年看香港的过去与未来 中国金融危机的制度根源 中国为什么需要民主? 现在钱的确多 “数”说“改革开放”165年 资本全球化的奇迹 大国崛起:面向全球的中国 农村土地私有化后结果不会比现在糟 国有制和政府管制真的能促进平衡发展吗? 印度比中国强在哪里? 什么是美国资本主义的核心精神? 反思高利贷与民间金融 解读经济学在中国的现状——经济学与媒体是如何互动发展的? 不能以房产调控名义摄取私人产权 中国经济前景为何离不开新闻自由? 全球化下的中国选择:“单极”还是“多极”秩序? 从诉讼案例看媒体言论的法律困境 进一步私有化才能实现“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 跨国产权秩序历史变迁及对中国的启示 私人产权是“以人为本”的核心基础 中国跨国公司如何“跨国” 中国人为何勤劳却不富有? 以杨小凯的思路理解产权保护 如何改变民企股在香港的遭遇? 农业发展的极限

从世界变迁谈中国的崛起 立法,立法,再立法 “武打”、法治与经济秩序 单极秩序对中国经济发展最有利 让证券市场孕育中产阶级 证券市场需要更多制度资本 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状况 中国历史上金融危机的制度根源 儒家“孝道”文化的终结与中国金融业的兴起 对儒家文化的金融学反思 治国的金融之道 代议制与市场:划分四类国家——收入机会的政治经济学 财富是怎样产生的? 过时的“地大物博”财富观 中国十几年的股市奇迹 谁来监督“监管委员会” 中国会计师的困境 金融技术、经济增长与文化 金融创新的社会环境 陈志武做客搜狐经济学人论坛: 产权保护是一种极微妙的社会状态

陈志武:我们为什么需要金融

陈志武:我们为什么需要金融 文/陈志武(耶鲁大学管理学院金融经济学教授)许多朋友对金融有兴趣,是因为这行当赚钱多,是一门具体的手艺、技能,也是一个不错的职业、饭碗,而且如果你做的好,还真的能够改变社会、改进许多人的生活。当然,话是这么说,许多金融从业者虽然赚钱多,但还是觉得不踏实甚至感到内疚,因为自己好像并没有给社会带来具体的价值,没有创造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东西。特别是一碰到金融危机、看到金融动荡冲击社会和个人,内疚感就更不用说了。那么,金融到底创不创造社会价值?或者更进一步说,金融到底是为啥、为谁、为何? 从1986年到耶鲁大学攻读金融学博士至今,我接触金融已近30年。接触、研究、思考金融的时间越长,就越觉得金融不只是一组经济工具,它带来的也是一种思维方式、分析框架,它其中和背后的逻辑给我们提供了一种看待人类和历史的全新视角。 这些年,随着中国的崛起,越来越多的朋友开始强调中国特色,强调我们是如何与别的民族、别的种族不同,甚至否定普世价值的存在。但是,如果以金融的逻辑作为一副眼镜,去看待社会和个人、历史和现状,你会发现其实各个社会、种族、民族都是相通的,相同为主,相异为次。贯穿各社会

的普世价值不仅存在,而且是活生生地渗透于我们日常的生活中。 张维迎教授就纳闷了:“这两个地方相隔万里,一个在英格兰的海岸,一个在中国西北的黄河边,之间肯定不曾有过交流,但他们的游戏规则完全一样。”为什么呢?如果有“普世”的东西存在,背后促成因素又是什么?金融在这里面又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金融的普惠性与人的解放在2004年左右,我和彭凯翔、袁为鹏开始合作,收集明清以来的民间借贷交易信息,包括借贷双方的身份、财产与家庭背景,当然还有借贷金额和利率等等。目的是通过搜遍各地县志、民间文书、商业账本、刑课题本等历史资料,建立最为全面的中国近代借贷历史数据库,以供我们自己和其他学者共同研究中国社会的过去和今生。 在收集、整理这些历史资料的过程中,2005年的一次偶然机会,让我看到了清代女婢的交易价格。当时,彭凯翔和我在一页页地在翻看徽州一个家族18、19世纪的商业账簿,其中一项是那年花了七两银子买了个女婢,这笔开支一方面被放在当年的入出账上,另一方面也被记录在家族企业的资产表里,就像对待其它商品和资产物品一样的对待女婢。账簿的这项内容给我的冲击很大,因为虽然以前听说过、小说里也看过历史上人不被当人看的故事,但没有见到过这么具体地把“人”作为物品买卖、处理,而且还把人作为买过来的

陈志武:美国建国时就是靠欠债活下来

两年半前,我在《治国的金融之道》一文中谈到这样一个事实: “如果把公元1600年时的国家分成两组,一组是国库深藏万宝的国家,像明朝中国藏银1250万两、印度国库藏金6200万块、土耳其帝国藏金1600万块、日本朝廷存金1030万块,另一组负债累累,如当时的西班牙、英国、法国、荷兰、意大利城邦,那么,从四百年前到十九、二十世纪,哪组国家发展得更好呢?当年国库藏金万贯的,除日本于十九世纪后期通过…明治维新?改变其命运外,到今天还都是发展中国家,而当时负债累累的国家,今天基本是既民主法治,又经济发达。” 在当前金融危机之下,重新回味那篇文章以及其中的故事和逻辑,意义具体又特殊。为什么当年负债累累的国家后来得到了良性发展,并根植出民主、法治与繁荣,而那些政府富有的国家后来却停滞不前,甚至走向衰败?为什么不管是过去还是今天,一国的民主法治似乎与其政府负债水平高度相关——借钱花的国家反而比最大化存钱的国家,更能催生出某种制度? 人间之事,有时就是这么不可思议,表面看,国家借钱花好像不好,但是从更深层思考,或许不需要借钱花的政府反倒容易腐败专制,毫无顾忌地侵犯民间权利,抑制个人创造力,就像富家子弟更容易横行霸道、不思奋发一样。只有当独裁王权或者极权政府的开支总是不够或者勉强够,以至于需要经常借债、与民间讨价还价征税的时候,权力才愿意接受约束,权力制衡制度才有机会成为现实,民间的创造空间才能被解放。 民间富有是自由、民主、法治的基础。相反,政府太富有,则会挑战民间的空间,挑战民主与法治。 我们再看美国的故事。美国不只在今天全球负债第一,在其立国之初就是靠负债幸存下来。 独立战争的背景决定了美国一开始就必须靠借债 对于美国历史,我们一般只熟悉其政治史,知道北美十三个英属殖民地于1776年7月4日宣布独立、1787年的宪法大会通过了《美国宪法》等等,却未必了解美国政府历来是多么穷,未必知道金融借贷对美国历史的支柱性作用。 从1607年开始,英国人陆续到北美冒险,先后由独立的股份公司建立了十三个殖民地,包括今天的弗吉尼亚、宾夕法尼亚、马萨诸塞等州。直到十八世纪中期

中国依靠投资拉动经济增长难以为继(陈志武)

各位来宾,领导和各位员工,首先下午好,非常感谢给我这么好的一个机会,首先也提一下我前天晚上才到国内来,所以时差正好是比较艰难的时候,我想进行今天我们讲的话题非有意思,所以我相信我们有一个多小时,差不多两个小时可以给大家提供一些启发性的思维性的内容,关于我们这个单元主要的话题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话题。 我先开始讲20多分钟到30分钟,我希望起一个抛砖引玉效果,为下面几位学者专家提供一个基本背景,为什么要对增长方式进行转型,我这个话题是过去十几年特别是最近两三年谈得非常多,其中一个要进行转型一个非常重要,跟这个图有关系,根据投资带动增长可持续性越来越值得怀疑,按照这个路走下去,到最后为什么要建设,我们应该有一些时间来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从一些基本速度看,我给大家看的是1980年到2009年的投资,1980年固定资产投资在全国之内相当于GDP的20%,09年上升到65%,大家可以想一想这个数字不断靠建设,说到这个问题其实我也一直提的一个想法就是我们把经济发展和建设划等号传统理解要做一个调整,因为经济发展不仅是为了建设。 在物质生产能力温饱没有解决好的时候,在传统农业社会确确实实经济发展是跟建设,提高生产关系非常大,但是现在我这里为了给大家看一下这种增长方式,目前增长方式可持续性越来越成问题。我这里有一个计算方法看一下这种增长方式,靠投资增长为什么越来越难以持续,把每年固定资产投资除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就是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作为分母,然后测量一下每年固定资产投资大概是相当于多少城镇居民一年的收入。80年的时候,根据我这里的数字,80年全年固定资产投资相当于两亿居民一年可支配收入。09年这个数字非常大,相当于13亿城镇居民一年收入,我们会说中国整个城镇人口没有13亿,为什么说09年一年固定投资相当于一年的收入,现在靠固定资产投资带动增长方式已经是,没有到顶非常接近顶峰,已经没有办法增长太多。 我总结目前关于经济增长方式的挑战,这些话题大家听得比较多,我说一下一个是目前增长方式过度依赖投资,出口,这些数字也看到第二就是对于工业尤其是重化工也依赖度太高。为什么关于增长方式转型,说了那么多年,特别是说我们要减少对投资,出口依赖度,说了十几年,没有向我们希望看到的增长方式转型、靠近。实际上情况是正好相反,越来越偏离跟理想增长方式更远,具体讲可以从下面图看出来,我要给大家说分享的我自己的关于增长方式在中国之所以是这样的,在我看来也不太奇怪。 因为跟基础性制度安排非常有关系,我这里把从52年一直到最近两个指标变化的情况给大家以图示方式看一下,上面是民间消费占GDP比重52年非常高,78年改革开放民间消费相当于GDP45%,最近继续下降30%,这个是民间消费占GDP比重,不管是计划经济时期,还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里面,总体上一直在下降,跟民间消费趋势相对应的是政府开支,在过去60年越来越高,解放初期政府开支相当于GDP的16%,78年上升到25%,现在继续上升到30%这样一个情况。 刚才我说这个意思就是要说明,我们为什么找原因了解经济增长方式要转型这么艰难,不管是学者还是决策者都在呼吁,但是在实际效果上很差,跟这个图关系很大,为什么这个图反映趋势跟我们愿望越来越背离,政府达到收入从做出开支占GDP比重越来越高,从下面三个角度进行一个很快一个解释,一个工业经济比重太高,最近三年上午张维迎(博客)教授说国进民退趋势越来越强化以后,必然使得国有经济的权重越来越高,第二个原因政治改革,

金融的逻辑读后感

读《金融的逻辑》有感 这几周我阅读了管理学老师推荐的书目中的《金融的逻辑》这本书,说实话曾经我并不喜欢阅读财经类的书目,枯燥乏味而专业名词繁多的语言使得这一类的文章都索然无味,然而陈志武教授的这本《金融的逻辑》却是开始改变了我的看法。首先它所讲述的有关问题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譬如他所解释的为什么中国的钱这么多,为什么中国人的钱多了反而不安之类的,甚至提出了“养儿防老”是不道德的说法,颠覆了中国人千百年来的传统观念。其次,书中所提出的一些观点与思想是我们金融类专业学的学生应该形成的思维方式,更是必须具备的一些职业素养。最后,书中的观点很容易引起我们对相关问题的思考,使得我们对金融危机拐点乍现的背景下所出现的热点问题能够有更深刻的了解。 书中共讲述了一下一些核心的理念: 首先,金融的核心是跨时间、跨空间的价值交换,所有涉及价值或者收入在不同时间、不同空间之间的进行配置的交易都是金融交易,金融学研究的就是为什么会出现、如何发生、怎么发展等等。其次则是价值问题,中国社会传统的价值观念看重物质价值,认为人劳动所产出的现实的物质产品才具有价值,如此说来虚拟的金融产品并不具有价值,但是它相对人的效用而言是存在价值的,因此陈志武认为,是效用决定价值,而非劳动成本决定价值。再次,书中从社会文化的角度来理解各个时期金融的发展和对社会的影响,不仅从历史的角度来解读了金融交易的发展,同时针对“养儿防老”“礼尚往来”等现象阐述不同于传统观念的见解。最后,作者提出发展金融是中国唯一的出路,金融是使一个国家在政治制度上、权力制度上、经济制度上、文化环境上不断蜕变的主要推动力。 针对书中所述的“养儿防老”的问题有这样的描述:“养子防老就是一个投资的概念,而且不仅仅是一个投资的概念,还是一个保险、信贷的概念”,“我们从小吸收的中国文化实际上是为了确保隐形金融合约的执行而来的。”陈志武教授认为孝敬应该是一种自愿的选择,是一种美德,但不应该是老年人的唯一养老途径。我觉得这种观点有一定道理,在如今开放的时代环境下,我们没有必要将孝敬作为一种强制性的规定,更没有必要将违背长辈的意见作为一种内疚。但是在我看来,首先“百善孝为先”是中国的传统美德,对于其中所蕴含的意义我们应当赋予它新的时代内涵,取之精华去其糟粕,而非摒弃。另外,“养儿防老”这

金融兴 则国家强——读《金融的逻辑》有感

金融兴则国家强 ——读《金融的逻辑》有感 书如其名,在《金融的逻辑》一书中,陈志武先生以一种深入浅出的语言,站在理性思维的角度,从财富的文化和制度基因谈起,一步步剥丝抽茧,逐步还原了金融的逻辑:从经济发展史的角度解读金融制度的设计、从社会制度设计层面解读金融发展路径、从文化的角度解读财富后面的逻辑;系统地向读者介绍了:金融到底是怎么回事?危机之后,金融市场是否会终结?人类社会为什么要金融市场?金融交易除了让华尔街、金融界赚钱之外,对社会到底有没有贡献、有没有创造价值?如果有的话,是如何贡献的?如何创造价值的?金融的逻辑是什么?并以自问的方式比较中国与欧美国家的社会差距,来证实金融是促进社会民众法治发展的必要力量,谏言领导层不可因金融危机而放缓金融资本市场化的发展,自我束缚金融创新,退缩回国有企业独霸天下的时代,“发展金融是中国的唯一出路”。 一、回答了“金融是什么” “金融是什么,跟个人、家庭、社会、国家有何相干”这是贯穿全书的一个核心问题,尤其在金融危机阴影尚未全部退去的背景下,探究这一问题、寻求解决之道对早日走出危机影响、巩固经济持续向好势头有着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中国经济当前及下一阶段的又好又快发展,中国社会的继续转型,都难以离开金融的有力支撑。“金融的核心是跨时间、跨空间的价值交换,所有涉及到价值或者收入在不同时间、不同空间之间进行配置的交易都是金融交易,金融学就是研究跨时间、跨空间的价值交换为什么会出现、如何发生、怎样发展,等等。”陈志武先生以浅显的笔墨、通俗的语言,深入地解读

了金融的深刻内涵,以一种高瞻远瞩的超脱、纵古论今的大气,破陈见、砭时弊、清迷局。为后危机时代,国家金融改革发展剖析了时势、指明了方向、探寻了路径。为个人了解金融知识、参与金融活动、利用金融手段,实现财富增值、提升生活品质,敞开了心扉、提供了参考、找准了抓手。 二、金融的重要性 陈志武认为,现代社会中,金融对国家和个人都有着不同寻常的重要性。“金融证券品种的发展不发展,最终不仅仅影响到GDP的增长快不快,而且会影响到我们到底娶什么样的媳妇。嫁什么样的丈夫,有多少自己的自主权和个人尊严。” 从宏观的国家层面来看,金融不只是能帮助一个国家平摊一时的支付压力,还能促进制度的良性发展。结合美英等发达国家经济实力强弱变化的历史,尤其是美国自建国以来金融发挥的举足轻重的作用,作者认为,“负债累累的政府是一个权利难以扩张的政府,一方面要面对债券市场,另一方面就得征税,就得面对纳税人。或许,负债、债券市场、征税、纳税人,这些都是民主宪政的砖瓦。”关于加税和国债“哪种更好?关键在政府融资成本和民间投资回报率,只要纳税人的投资回报高于政府公债利息,最优的国策是:少征税,把钱留给老百姓去投资创业,藏富于民;政府投资回报率低于民间投资回报,也应该减税和退税。”“民间富有是自由、民主、法治的基础。但政府太富有,会挑战民间的空间,挑战民主与法治。”现代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基金市场等等,是伴随着现代法治制度发展起来的。没有支持陌生人之间交易的现代商法、合同法、证券法等方面的发展,就不会有今天我们熟悉的那些外部化了的金融证券市场;反之,金融证券交易在陌生人之间的深化进程,也带来了更多、更深层次的法治要

新闻通畅 市场兴旺-访耶鲁大学金融经济学教授陈志武博士

新闻通畅市场兴旺:访耶鲁大学金融经济学教授陈志武博士新闻通畅市场兴旺:访耶鲁大学金融经济学教授陈志武博士 新闻通畅市场兴旺:访耶鲁大学金融经济学教授陈志武博士 2007-07-29 新闻传媒学论文 新闻通畅市场兴旺:访耶鲁大学金融经济学教授陈志武博士 近期以来,著名经济学家、耶鲁大学金融经济学教授、清华大学特聘教授陈志武博士,十分关注新闻媒体对上市公司的报道情况。中国上市公司中造假现象严重,但媒体进行报道后,上市公司对媒体进行起诉,媒体不能得到很好的保护,常以败诉告终。新闻报道与证券市场甚至整个经济的发展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呢?这是陈志武教授正在研究的课题。就这个问题,本刊记者对陈教授进行了专访。《周刊》:中国上市公司中造假现象比较严重,光靠中国证监会一个部门对这么多上市公司进行监督,似乎是玩一个“猫捉老鼠”的游戏,老鼠太多,猫太少,中国证监会负担太重。但在中国除了行政监管之外,好像没有更有力的渠道对上市公司进行监督。根据你对监管的看法,新闻媒体也应该起一定的作用,但是今年以来,上市公司与媒体之间的官司有好几起了,世纪新源讼《财经》杂志,《财经》败诉;蓝田股份与刘姝威的官司因为别的原因撤诉了,但刘姝威承受了极大的精神压力。媒体要起作用并不是那么容易。陈志武:我想从冠生园月饼事件谈起。冠生园用旧馅做月饼的事件报道出来以后,冠生园月饼没有销路,一个好的品牌就这么垮掉了。许多人认为媒体报道的负面影响太大了,一点旧馅的事情,不至于让冠生园倒闭吧。所以要限制媒体报道。我觉得这种思考有许多问题。第一,导致冠生园倒闭的是冠生园自己,是他们自己的造假行为损毁了其名誉,而不是报道出真情的媒体。第二,在这件事上媒体为社会做了件好事,让很多人避免了花钱买假劣货、买对人体有害的东西。第三,正是由于媒体的报道和市场的

陈志武:金融是什么(效用决定价值)

陈志武:金融是什么 https://www.360docs.net/doc/0d4416139.html, 2009年08月06日 11:36 南方周末 重点:效用决定价值,而不是劳动成本决定价值 虽然到今天我对金融的定义和理解是这样,但刚开始,我接触金融的视角却是另一回事。1987年秋季,也就是在耶鲁大学读博士的第二年,我兴奋地等到了上《金融经济学》课程的时候。那些年的学习中也不乏观念上的冲击。最大的冲击莫过于价值论,一件东西、一种经济活动的价值由什么决定?交易行为本身是否创造价值?按照我们从中学、大学政治经济学中学到的劳动价值论来理解,一件物品有它的固有价值,即,其生产所要花的时间乘以社会单位劳动时间的成本。也就是说,只有劳动创造价值,交易不创造价值。 但是,在1987年的《金融经济学》课上,我学到,任何东西或证券不存在什么“固有价值”,只存在相对价值。也就是,只有相对于人的效用而言,才有价值这回事。东西或证券的价值取决于它能否让个人的效用提高,包括消费效用、财富效用、主观幸福或满足感。这等于说,即使要花百亿元投资、十万劳动力一年的时间才能建好的漂亮形象大楼,如果没有任何人或机构要用它,那么,那栋楼也会一文不值;花费再多的机器设备,如果没有人要,也一文不值;再怎么费苦力做成的衣服,如果没有人愿意出价钱买,那只是一堆废布。——这个观念对我帮助很大,特别是让我终于理解,原来计划经济时期只顾生产、不顾所产东西有没有人要或者有没有市场,那不是在创造价值,而是在摧毁价值。原来,没有派上任何实际用场的一代代银河计算机,也是一堆废铁,是在摧毁价值。等等,等等。 反而看之,即使一样东西没有花多少投资或者多少劳动时间,它的价值照样可以很高。最具体的例子是像百度、腾讯、无锡尚德这样的公司,这些公司都只有不到十年的历史,而且都是由几十人创办起来,也没有自己的高楼大厦(至少到几年前没有),但市值都是几十亿美元,不仅远高于其实际投入的资金和时间成本,而且比那些投资花费巨大、拥有众多厂房设备与高楼大厦、经营运作了几十年的武钢、一汽、二汽等,更值钱。之所以是这样,是因为价值取决于这些公司能带来的效用,或者说收益,而不取决于其建设成本,跟建设所需的劳动时间关系不大;换言之,价值由未来的收益而定,不是由过去的成本决定。 效用决定价值,而不是劳动成本决定价值,这对于理解金融的逻辑极为重要。一个最典型的例子是投资银行中介服务,假如张三要创办一个造船厂,就像江苏熔盛重工集团三年前创业时候一样,他手头已经有20亿美元的造船订单,只是需要2亿美元投资。如果造船厂做成了,公司的价值能涨到20亿美元以上。问题是,张三自己无法找到投资者。在另一方,温州、香港等地很多个人和机构有很多空闲资本存在银行,赚3%的年利息,他们找不到风险相对能接受但回报很好的投资机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