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腊城邦文化的繁盛-PPT

希腊城邦文化的繁盛-PPT
希腊城邦文化的繁盛-PPT

第二节 希腊城邦文化

一 希腊城邦文明的分期

第一阶段:从公元前8世纪到前6世纪,海外殖民及城邦内部政治变革第二阶段:前6世纪前4世纪城邦神明全盛时期

第三阶段:前4世纪以后(前338年,马其顿入侵)衰落期

二、希腊城邦的形成和兴盛早期希腊世界

(一)希腊城邦的崛起与殖民

在黑暗时代的末期,一批新兴的城市国家——城邦(Polis)开始取代建立在氏族和部落基础上的农村公社;

从公元前8世纪到前6世纪的二百年间,城邦国家如同雨后春笋一般涌现出来。一个殖民地一旦建立起来,很快就脱离了母邦的控制,成为一个在政治方面完全独立的城邦;

希腊殖民活动与近代殖民活动的区别:仅是文化上的联系

城邦与公民概念:城邦是为维护自给生活而有足

够人数的公民集团;公民是有权参加议

事与审判的人

希腊城邦社会的重要特征:

分离主义的政治态度和自由主义的生活信念。

城邦以筑有城墙的城市为政治和宗教中心,同时包括周围的乡村。各城邦原则上是独立自主,但往往以结盟的方式保持政治、经济、军事上的联系,共御外侮或结团互抗。城邦面积都不大。

城邦居民分:有公民权的人;没有公民权的自由民;奴隶

(二)民主制代表:雅典

雅典的政治改革

开明贵族德拉古在公元前621年制定了第一部成文法典,对贵族的权利进行了适当的限制;

前594年梭伦改革,通过法律的形式废除了债务奴隶制,设置了四百人会议和公民陪审法庭;

立法者梭伦

前508-507克利斯梯尼改革:实行新的选区划分;用五百人会议代替四百人会议,为公民大会准备议案并执行其决定;十将军委员会;贝壳放逐法;

前462-429伯里克利时代:公民大会和陪审法庭权力加强;官职通过抽签、选举向广大男性公民开放;发给公职津贴;限制取得雅典公民资格的范围。

成熟的雅典政治制度:直接民主制

立法权:公民大会—全体公民

行政权:“五百人会议”(任期2年)、十将军委员会(任期一年)

司法权:6000人组成陪审法庭

雅典

雅典人的城邦生活

(三)寡头政治:斯巴达

李奥尼达在温泉关战役中(油画)

 斯巴达社会分为三个阶层,居统治地位的是斯巴达人,另外还有柏里伊赛人即边民或邻人;以及希洛人,即在斯巴达人的征服活动中沦为奴隶的土著民族。

 斯巴达的政体形式据说是由吕库古创立的,后者的改革措施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第一:建立元老院,同时建立公民大会。

 第二:定期重新分配土地,废止一切奢侈无用的技艺;

 第三:设立公共食堂,所有的斯巴达人都必须在指定的食堂里共同就餐。

(四)从分离主义到帝国主义

希波战争开始破坏希腊城邦的分离主义原则;伯罗奔尼撒战争敲响了分离主义的丧钟。

三、城邦时代的希腊文化

(一)希腊的宗教生活

(一)希腊宗教文化-多神教 

在希腊,各城邦均有自己所崇拜的特殊神灵和英雄,同时又对全希腊共同信奉的一些神灵和英雄顶礼膜拜。

较有影响的泛希腊宗教中心至少有三个,即德尔菲的阿波罗神庙(希腊人求神谕的最重要的圣地)、伯罗奔尼撒的奥林匹亚(通过全希腊的奥林匹亚竞技会来敬拜宙斯)和厄琉西斯的地母祭(对农业女神得墨忒耳的神秘崇拜)。

这些泛希腊中心的宗教活动和集会超越了城邦的界限,成为把整个希腊

联系在一起的重要纽带。

奥林匹亚运动会

 奥林匹亚竞技会-奥林匹克运动会;

酒神节的狂欢秘祭――悲剧和喜剧。

(二)希腊文学

古希腊戏剧 :

起源:每年春秋两季举行的对酒神的祭仪和民间歌舞。

古希腊文学的最高成就是悲剧。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是古希腊三大悲剧作家。他们三人的悲剧作品反映了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的三个阶段即成长阶段、繁荣阶段和危机阶段。

喜剧代表:阿里斯托芬

1 悲剧的“命运”主题

埃斯库罗斯:

悲剧之父(约公元前525~前456年) 一生创作90部悲剧,10多次获奖,流传至今的只有7部作品,即《普罗米修斯》、《俄瑞斯忒亚》三部曲(《阿伽门农》、《奠酒人》、《复仇神》)、《波斯人》、《乞援人》和《七将攻忒拜》。前3部为代表作,主要是表现个人行为与天神意志之间的矛盾冲突。

索福克勒斯(公元前496~前406年)

被称为“戏剧艺术的荷马” 一生写了110多部悲剧,现存7部:《奥狄普斯王》、《安提戈涅》、《埃阿斯》、《特拉基斯少女》、《埃勒克马特拉》、《奥狄普斯在科洛诺斯》、《菲罗克忒忒斯》,前两部为其代表作。

《奥狄普斯王》描写个人的坚强意志、英雄行为与命运间的冲突,表现了善良的英雄在力量悬殊的斗争中不可避免的毁灭。

希腊悲剧与近代悲剧的根本性区别:

希腊悲剧中没有善与恶的明确区分和截然对立,两种力量未分裂为外在性的对立,而是以一种原始的和谐状态出现在同一个人物身上。

欧里庇得斯(公元前485~前406年)

被称为“舞台上的哲学家”。他大约写了92部剧本,现仅存《美狄亚》、

《特洛伊妇女》、《腓尼斯少女》等18部悲剧。这些悲剧大多取材于神话与英雄传说,反映了雅典奴隶主民主制社会发生危机时期的种种矛盾,表现了希腊人追求自由的思想精神。

2 希腊喜剧的“后现代”意义

阿里斯托芬(约公元前446~前385年)

恩格斯称他为“喜剧之父”。他一生写了44部喜剧,得过7次奖,流传至今的有11部:《阿卡奈人》、《骑士》、《云》、《马蜂》、《和平》、《鸟》、《公民大会妇女》等。他的喜剧对和平与战争的问题最为关心。作品触及了当时重大的社会问题,反映了雅典奴隶主民主制危机时期社会生活。

《阿卡奈人》与《鸟》是其代表作。《阿卡奈人》是通过农民狄凯奥波利斯单独与敌人媾和,从而过着幸福生活的故事,表达了人民要求和平的强烈愿望。

雅典的喜剧从诞生之日开始,就与解构神圣、讥讽时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阿里斯多芬在一些剧作对江河日下的雅典民主制进行了无情的针砭。

从悲剧到喜剧的转化反映了时代精神的演变,即从一种崇高典雅的整体主义和本质主义向自由散漫的个人主义和现象主义的演变,从普遍性的“命运”向个体性的自我意识的演变。而这种时代精神的演变恰恰揭示了从希腊城邦时代从希腊化时代转化的文化实质

3 历史学著作

希罗多德:历史-希波战争

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三)希腊哲学的发生与演化

古希腊哲学特点:

哲学与科学交织;

哲理朴素生动形象;

充满唯物与唯心、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斗争。

古希腊的哲学,大体可分为三阶段。

第一阶段 :公元前7世纪~前6世纪,哲学家重视宇宙本原的研究, 被称为自然哲学。米利都学派、爱非斯学派、毕达哥拉斯学派、爱利亚学派等。

-朴素唯物论

第二阶段 :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哲学家研究的重点由自然转移到人。这时的智者不相信有真正的存在和客观真理。代表人物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前399年)

第三阶段 :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哲学进入系统化阶段,代表人物有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柏拉图(公元前427~前347年)

代表作:《美诺篇》、《斐多篇》、《理想国》等。

哲学上, 提出了“理念论”,同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相对立。

政治主张:《理想国》正是西方空想社会主义的第一部书。

柏拉图理想的四大道德目标为:智慧、勇敢、节制、公正。

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前322年)

代表作:《工具论》、《物理学》、《伦理学》

《政治学》、《诗学》、《雅典政制》等

逻辑科学的创立者:三段论。

哲学思想:认为普遍性事物(理念)不应离开感觉

(个体)而独立于另一世界;理念应当生于

事物之中或存在于事物之内 “一”在“

多”旁应当由“一”在“多”中取而代之

马克思称他是百科全书式的科学家,恩格斯说他是“古代最博学的人物。”“我爱我的老师,但我更爱真理。”

(四)希腊的科学

早期的希腊科学是很难与哲学相区别的。肇始于泰勒斯的自然哲学,本身就是对宇宙起源和自然演化的一种科学解释

希腊的实验科学与当时的艺术有着密切的联系(如建筑与力学、几何学)

希腊百科全书式的伟大思想家亚里斯多德在自然科学方面所产生的双重影响

(五)希腊建筑与雕塑

希腊的大型建筑主要是神庙。神庙殿堂通常是长方形,周围环以柱廊,它显得庄严、肃穆,在和谐的比例中显示出一种自然的生命的美。

与建筑密切相关的是雕刻。希腊的雕塑作品,以体态健美、形象逼真和比例匀称而获得普遍称赞。

(六)希腊文化精神

希腊文化的特点

奥林匹斯宗教的特点决定希腊文化的特点:

直观的自然崇拜与明朗的感觉主义;体现为对人的自然形体和现世生活的赞美。

希腊多神教不同于基督教的重要特点:艺术化而非神学化;形象化而非概念化;人的感性特征的理想化而非人的理性本质的抽象化。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