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中国法律思想史考分其实并不难

自考中国法律思想史考分其实并不难
自考中国法律思想史考分其实并不难

中国法律思想史考80分,其实并不难!

大家看一看历年考过的真题的直接间接重复率,你就会明白,考80分,其实不难!!!

说明:174(曾考年份)2-11(章节页码)

绝密★考试结束前

全国2017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中国法律思想史试题

课程代码:00246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l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_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

1.《礼记》云“公族无宫刑” ,与此思想一致的表述是( A )174 2-11

A.刑不上大夫 C.礼不下庶人

B.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D.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31.下列符合“刑不上大夫”礼治精神的有(CDE) 107 2-11

A.放弑其君

B.王子犯法,与民同罪

C.王之同族有罪不即市

D.公族无宫刑

E.命夫命妇不躬坐狱讼

2.下列与“挟天子以令诸侯”思想较为一致的表述是( D )174 3-19

A.礼不下庶人

B.刑不上大夫

C.作内政而寄军令

D.尊王攘夷41.简述管子改良周礼的主要内容。

管仲在继承周礼的同时,又对周礼进行了四个方面的改造:

一是打着“尊王”即维护周天子的旗号,“挟天子以令诸侯”,以“尊王攘夷”和维护周礼为名,建立齐国的君主集权制和霸主地位。……

057 064 3-19

3.孔子儒家思想体系的目的,可简单归结为( D ) 174

4-47

A.复利

B.兴礼

C.废礼

D.复礼

36.为国以礼:孔子主张“为国以礼”,实行礼治,并建立了以“仁”为

核心,以“复礼”为目的的思想体系。……

067 4-47

4.孟子认为暴君、昏君可以放逐,甚至诛杀,下列对此概括正确的是(D)

174 4-54

A.唯仁者宜在高位

B.圣君治民之产

C.克己复礼为仁

D.暴君放伐

6.提出“暴君放伐”思想的先秦思想家是(A ) 054 4-54

A.孟子

B.墨子

C.管子

D.荀子

名词解释:“暴君放伐” 134 4-55

5.荀子主张“隆礼而王”,其人性论根据在于( B) 174 4-58

A.性善

B.性恶

C.无为

D.不可知

8.荀子“隆礼重法”思想的人性论根据是( B ) 104 4-58

A.性善论

B.性恶论

C.双性论

D.无性论

8.与荀子“性恶论”相对的理论是( D ) 094 4-64

A.老庄的无为论 B.慎到的势治论C.墨子的兼爱论 D.孟子的性善

41.简述荀子“隆礼重法”的法律主张。

答:1.荀子主张“隆礼”的根据是“性恶论”。……

087 4-57

41.简述荀子的重法论。

答:荀子在“隆礼”的同时,也强调重法,其根据还是“性恶论”。……

084 4-61

6. “人无长幼、贵贱,皆天之臣也” ,这种说法出自( D) 174 5-68

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墨家

32.下列能够反映墨家“天志”思想的说法是( ABCDE ) 114

5-68/69

A.顺天之意,得天之赏

B.反天之意,得天之罚

C.天子有善,天能赏

D.天子有过,天能罚之

E.人无长幼贵贱,皆天之臣也

42.简述墨家的“天志”说。1510 5-68

36.天志 094 137 1610 5-68

7.被《汉书·艺文志》称为“君人南面之术”的先秦思想流派是( D)174 6-75

A.墨家

B.儒家

C.兵家

D.道家

6.先秦诸子中,最早提出“君人南面之术”的是( A ) 074 6-75

A.道家 B.法家 C.儒家 D.纵横家

9.最早提出“君人南面之术”的先秦思想流派是( C ) 097 6-75

A.儒家

B.墨家

C.道家

D.法家

9.最早提出“君人南面之术”的先秦思想流派是(A)127 6-75

A.道家

B.法家

C.儒家

D.杂家

8. 《老子》哲学中,被视为宇宙主体的是(B )174 6-6-76

A.德

B.道

C.法

D.名

9.《老子》哲学的最高范畴是( B ) 114 6-76

A.无为

B.道

C.自然

D.法

9.战国中期明显受到道家影响的齐国思想流派是(C)174 8-128

A.杨朱学派

B.墨家学派

C.黄老学派

D.阴阳学派

12.早期黄老之学具有的明显特征是(D) 117 8-128

A.专任法治

B.道法自然

C.以德治国

D.道法结合

10. 商鞅强调“权者,君之所独制也” ,其思想本质是主张(C)174 7-97

A.君主立宪

B.君主共和

C.君主专制

D.君权神授

11. 曾经对慎到法律思想产生重要影响的先秦思想流派是( C)174 8-128

A.墨家思想

B.杨朱学术

C.黄老之术

D.孔孟之学

12.在秦统一六国、建立中央集权过程中,将法家理论付诸实践的是(B)

174 7-87

A.商鞅

B.李斯

C.甘龙

D.秦孝公

13. “阳为德,阴为刑;刑主杀而德主生” ,这一主张出自( D)174 8-163

A.陆贾

B.王充

C.仲长统

D.董仲舒

44.试论董仲舒“大德而小刑”的法律思想。094 1410 8-156

14.自汉以来,将封建法律纳入儒家正统思想轨道的一个重要步骤是(C)174 9-184

A.严刑重罚

B.任法而治

C.经义注律

D.无为而治)

15.魏晋时期,主张“名教出于自然”的玄学思想家是(C )174 9-200

A.杜预

B.张斐

C.王弼

D.拓跋宏

11.提出“名教出于自然”法哲学观的晋代思想家是(A ) 124 9-200 A.王弼B.张斐C.嵇康D.刘颂

38.“名教出于自然” 144 164 9-200

42.简述曹魏时期王弼“名教出于自然”的法哲学观。087 9-200

16.最早创立“存留养亲”制度的皇帝是( C) 174 9-211

A.北魏孝武帝

B.魏文帝

C.北魏孝文帝

D.魏武王

11.犯罪存留养亲制度首创于( A ) 084 9-211

A.北魏B.辽C.唐D.金

l9.将“存留养亲”思想最先制度化的皇帝是( D ) 097 9-211

A.秦始皇

B.汉高祖

C.汉武帝

D.孝文帝

20.“存留养亲”制度主要体现的是( A ) 104 9-211

A.儒家孝养承祀思想

B.墨家兼爱非攻思想

C.道家清静无为思想

D.法家严刑重罚思想

15.下列法律制度中,由北魏孝文帝创立并沿用至清朝的是(D) 117 9-211

A.八议

B.肉刑

C.十恶

D.存留养亲

名词解释:“存留养亲”137 9-211

17.以儒家道统的继承人自居,“以兴起名教,弘奖仁义为事” 的唐代着名思想家是(C)

A.韩干

B.刘禹锡

C.韩愈

D.柳宗元174 10-245

33.下列属于韩愈法律思想的内容有(ABCDE) 1510 10-241~244

A.道统论

B.圣人“制刑”

C.天刑说

D.性三品

E.君权至上

18. 唐代提出统治者应该“以礼自修,以法自理” 的思想家是( C)174 10-256

A.李世民

B.李渊

C.白居易

D.陈子昂

42.简述白居易的崇礼重法论。077 10-256

……法令贵一,自上行之。统治者应“以礼自修,以法自理”,做到“责于下者必先禁于上。”……

19. “德.礼.政.刑四政,王道之治具也” ,这种说法出自明代的(B )174 11-276

A.张居正

B.丘濬

C.王夫之

D.顾炎武

16.反映丘濬“经世致用”思想的着作是( C ) 054 11-275

A.《明夷待访录》

B.《读通鉴论》

C.《大学衍义补》

D.《四书章句集注》

38.《大学衍义补》 047 077 087 1410 174 11-275

20.宋代反对设置明法科的思想家是( C )174 12-299

A.司马光

B.司马炎

C.王安石

D.宋神宗

38.大明法度,众建贤才 064 137 12-297

l5.提倡设“明法科”,培养执法官吏的思想家是( B) 077 12-299

A.范仲淹 B.王安石C.张居正 D.魏源

34.与王安石“大明法度,众建贤才”思想相合的表述有【 ABCD 】

154 12-297

A.立法离不开贤人

B.执法离不开贤才

C.恢复明法科

D.行官吏考绩之法

E.毁乡校

21.明张居正主张“法在必行,奸无所赦”,下与该宗旨最为相和的表述是(D) 174 12-304

A.总揽朝纲,独运威福

B.改革官制,革故鼎新

C.有司议罪,惟当守法

D.法所当加,亲故不宥

42.简述张居正的法律思想。 114 1510 12-302

答:(1)主张高度集权,以法律政令规范天下。(2)强调变法的必要性,主张立法“惟其时之所以与民之所安”,即以宜时便民为原则。(3)整伤吏治,慎用刑罚。(4)“法在必行,奸无所赦”。

19.“信赏罚,一号令”法律思想的提出者是(B ) 054 084 12-302

A.完颜雍

B.张居正

C.范仲淹

D.耶律楚材

16.“法制无常,近民为要,古今异势,便俗为宜”的主张出自( A ) 067 12-303

A.张居正

B.黄宗羲

C.顾炎武

D.王夫之

13.“圣王杀以止杀,刑期无刑,不闻纵释有罪以为仁也,”认为宽容犯罪是(C)

A.王者之政 B.圣王之仁 C.姑息之爱 D.明刑弼教 057

074 12-304

22.下列符合黄宗羲“法治”论的经典概括是( A) 174 14-328

A.有治法而后有治人

B.有治人然后有治法

C.无治法而独有治人

D.无治人亦无有治法

4.“有治法,而后有治人”的提出者是( C )067 14-328

A.王夫之

B.顾炎武

C.黄宗羲

D.王安石

23.王夫之认为,立法的宗旨在于( A )174 14-336

A.保类、卫群 C.保家、卫国

B.保种、保教 D.保权、保利

43.简述王夫之具有民主因素的立法思想。

047 054 14-336

答:(1)明清之际思想家王夫之认为为建成新的“一代之治“是当务之急。(2)立法“必循天下之公“。

(3)立法应以保类、卫群为宗旨。

(4)立法应遵循尊君卑臣、分权分治的原则。

24.龚自珍认为,国家、刑法、礼乐等制度皆起源于(B ) 174 15-351

A.兵

B.农

C.士

D.工

15.提出国家、刑法、礼乐起源于“农”说的思想家是( D )064 15-351 A.张之洞B.魏源C.康有为D.龚自珍

21.龚自珍认为,国家、刑法、礼乐等制度皆起源于【】154 15-351

A.兵

B.农

C.士

D.工

25.提出“言爱国,必自兴民权始”的近代思想家是(B )174 18-398

A.康有为

B.梁启超

C.张之洞

D.曾国藩

26.清末修律的指导方针是( A ) 174 19-409

A.中外通行

B.模范列强

C.会通古今

D.托古改制

28.清末法律改革的指导方针是( C )

054 19-409

A.中体西用

B.权能分治

C.中外通行

D.应经合义

27.孙中山指出中华民国的主体是( C ) 174 20-432

A.总统

B.官员

C.国民

D.议员

28. 《建国方略》的作者是(A) 174 20-426

A.孙中山

B.毛泽东

C.汪精卫

D.章太炎

29. 辛亥革命前后,章太炎在原有“四权” 基础上增加了( A)174 20-440

A.纠察权

B.教育权

C.司法权

D.行政权

45.试论章太炎的“四权”思想。097 20-440

30. 近代认为“佛教最重平等”的革命派思想家是(B) 174 20-446

A.康有为

B.章太炎

C.梁启超

D.孙中山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未涂、错涂、多涂或少涂均无分。

31.与儒、道、法诸家相比,墨家的特点在于() 174 5-65

A.有坚定的政治信仰

B.富有牺牲精神

C.有严格的纪律

D.以自苦为极

E.主张道法自然

32.下列能够反映《庄子》政治法律思想的表述有() 174 6-81/84

A.圣人不死,大盗不止

B.兼有爱,交相利

C.有情有信,无为无形

D.

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 E.皇天无亲,惟德是辅

4.反对人定法,提出“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候”的是( B ) 054 6-83

A.老子

B.庄子

C.荀子

D.慎到

5.崇尚无为,提出“圣人不死,大盗不止”的先秦思想家是( B ) 094

6-84

A.老子B.庄子C.荀子D.慎到

33.汉文帝“约法省刑”的具体措施包括( ACE ) 174 8-133/134

A.废除连坐收孥法

B.恢复肉刑

C.废除肉刑

D.族诛连坐

E.废除诽谤

妖言法

l3.废除秦朝“诽谤妖言法”的皇帝是( A )097 8-133

A.汉文帝

B.汉武帝

C.秦始皇

D.汉景帝

11.西汉下令废除肉刑的皇帝是( B )087 8-134

A.汉武帝 B.汉文帝 C.汉高祖 D.汉景帝

34.下列人物中,曾明确主张限制赎刑的是(AC ) 174 11-272/281

A.朱熹

B.李世民

C.丘濬

D.白居易

E.贾谊

34.下列人物中,主张限制赎刑的有(AB ) 137 11-272/281

A.朱熹

B.丘濬

C.贾谊

D.李世民

E.白居易

35. 下列人物中,曾联名上奏《江楚会奏变法三摺》的是(CD ) 174 17-383

A.曾国藩

B.李鸿章

C.张之洞

D.刘坤一

E.袁世凯

名词解释 39.《江楚会奏变法三摺》 1610 17-383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部分

三、名词解释题 (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l5分)

36.有治人,无治法

36.有治人,无治法097 174 4-62 42.简述荀子“有治人,无治法”的思想。 057 074 4-62 44. 论述荀子的“有治人,无治法”的法律思想。 114 164 4-62 37.无为而治

37. 无为而治 094 104 174 6-75

38.《大学衍义补》

38.《大学衍义补》 047 077 087 1410 11-275

39.天下为主,君为客

39.“天下为主君为客”117 174 14-326

15.明末清初,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思想命题的思想家是( C )084 14-326

A.顾炎武 B.王夫之 C.黄宗羲 D.梁启超

40.戊戌变法 174 18-388/389 45.试论资产阶级改良派的变法维新法律思想。 134 18-389

四、简答题 (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7分,共21分)

41.简述西周礼治的基本原则。

41. 简述西周“礼治”的内涵。(基本原则+基本特征)067 2-10 36.亲亲尊尊 077 2-10

36. 周公制礼114 154 2-10 42. 简述孔子关于刑罚的基本观点。 174 4-44-48 41. 简述孔子“为国以礼”的礼治论。 054 4-43

41. 简述孔子有关“以礼治国”的主张内容。 094 4-43

36.为国以礼 104 4-43

41. 简述孔子的礼治论思想。 104 4-43

44. 试论孔子的德治理论。137 4-45/46

44.试论先秦儒家有关法律的基本观点。077 4-39~57

31.下列属于孔子法律思想的内容有( ABDCE ) 1510

4-47/48

A.宽刑慎杀

B.赦小过

C.反对冤狱

D.无讼

E.为政在人

43. 简述晋代律学的特点。 117 174 9-

42. 简述晋代律学的特点。117 9-

38.律学 074 9-184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l2分,共24分)

44.试述先秦法家及其法律思想。(先秦法家+法律思想)174 7-87~91

44.试论先秦法家的“赏罚”理论。 067 7-89

44.先秦法家对于法律的制定、施行都有独到的见解,试述其要点,并

加以评论。087 7-87 44.试评述先秦法家法律思想。 134 7-87~91

44. 试述先秦儒、法两家法律思想之异同. 094 4-39-115

44. 试评述先秦儒法两家思想的对立与得失。104 4-39/64,7-87/114

45.试论张之洞“中体西用”思想。057 074 137 174 17-382/383 45. 试论洋务派“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法律思想。 137 174

17-382/383

43.简述张之洞“中体西用”的法律思想。 057 074 17-382~383

45.论述张之洞整顿中法、采用西法的法律思想。 107 17-383/384 42.简述张之洞“采西法以补中法之不足”的含义。 067 17-383 39.中体西用 064 17-382 40.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1410 17-382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