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鉴学派的产生

年鉴学派的产生
年鉴学派的产生

年鉴学派的产生、发展及其理论对历史学的影响

扬州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历史1001 于慧超

摘要:年鉴学派是当代西方最重要的历史学派之一,它对法国乃至世界历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年鉴学派自产生至今的70年中自身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突破政治的局限实现史学界的革命,对全世界史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年鉴学派也在中国传播和发展,对中国史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关键词;年鉴学派

一:年鉴学派的产生的背景和基础

所谓“年鉴学派”,是1929年由法国的布洛赫和费弗尔所创立,因为《经济和社会史年鉴》杂志为阵地而得名。年鉴学派的产生并不是偶然的,20世纪历史的发展,社会的变迁,科学的进步,观念的变革,都为年鉴学派的产生创造了条件。20世纪初是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西方国家愈演愈烈的矛盾冲突最终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这场战争摧毁了人们固有的传统的观念。对于人生价值的怀疑,人生信念的丧失,导致了对人生哲学的改变和世界的重新认识。此时传统史学的弊端越发的显现出来:在史学本体上,以偏概全;在史学认识论上,以客代主;在史学方法论上,以史料学代替历史科学。传统史学在思想上的弊端给历史学造成严重的后果。表现是:史学研究对象和题材变得陈旧而且狭窄,作为历史运动基础层次的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心态等领域和作为历史主要创造者的的普通群众得不到表现;在历史认识来源上,无法历史与现实、主题与客体相互的辩证关系;在历史学的功能性上,描绘性故事的历史除供消遣解闷外,既不能提供直正的历史知识,也无助于人们正视历史、面对现实;在历史著作专题上,描述性、叙述性的历史取代分析性的历史,时间是取代结构的历史,从而使历史学局限于对具体和个别问题的探讨上。在这个西方史学被一种理论上无所适从的悲观气氛所笼罩的社科,年鉴学派却异军突起。年鉴学派的创始人费弗尔和布洛克等人综合各家学说,为自己提出了新的历史研究任务:以往的历史学依赖于对史料的评论,注重于个别事实和显示的描述而现今史学的任务是揭示事实和现象之间的实质和本质的联系。1929年,《经济和社会十年鉴》的创立,标志着年鉴学派在西方史学界上独树一帜的开始,年鉴学派便由此产生。

二:年鉴学派发展阶段的划分

史学界一般将年鉴学派划分为三代:第一代从1929到1945年,以吕西安·费弗尔、马克·布洛赫为代表,其主要特征是从“文献历史”和“事件历史”向“问题历史”的转变,提倡多学科综合研究方法,把社会科学各领域纳入历史科学的范畴,倡导“总体历史”思想原则,并运用总体研究手段,对经济、社会和大众心理状态进行分析。第二代从1945年到1968年,以费尔南·布罗代尔为代表,其特征是布鲁戴尔在理论上阐释了“总体历史”的原则。他把人类历史划分为长时段——地理历史、局势——社会经济史和段时间——历史事件。他认为地理历史在人类社会法杖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局势说明人类活动的不同层次,时间紧是人类历史的表层漩涡。第三代从1968年到1989年以至更远,以雅克·乐高夫和埃玛纽埃尔·勒华拉杜里、乔治·杜比等为代表,年鉴史学向局部历史、微观历史转变,注重数量分析方法,开辟了以精神状态史为主的深层次历史学。也有的把1980年以后以弗雷为代表的历史学家划分为第四代。

年鉴学派在第一代、第二代与第三代各自具有不同的特点,在综合方法上,费弗尔和布洛克注重经济学、社会学方法;布鲁戴尔阶段注重地理学、人口学、数量经济学;第三代则在更广泛的领域内开辟了历史研究的新途径,综合了结构人类学,符号学,心理学,精神状态学等等,虽然三代史学家表现出各自的特点,体现出了不同的风貌但他们始终贯彻着费

弗尔、布洛克提出的原则——总体史观,不限于历史文献资料,研究对象更加广泛,研究方法综合了社会科学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这种连续一贯的思想原则是年鉴学派几代史学家倡导的学风,也是年鉴学派生气勃勃的原因所在。

三:年鉴学派的特征

1:对传统实证主义史学持彻底的批判态度;主张研究包括经济、社会、文化在内的“总体历史”;强调对历史上“社会”这一词的因素的新研究。

2:在研究方法上“兼容并蓄”提出史学的跨学科研究;主张用事实和例证把历史学同各国社会经济学渗透结合,即运用其他学科的理论、方法、成果乃至研究技术来考察史学课题的一种综合研究方法;认为是学要接近正在高速发展的其他学科,扩大视学研究范畴。将史学融合于有关学科里,从中得到历史文献资料中得不到的是学材料,甚至用其他学科的概念来解释历史问题,反过来历史又可以对其他学科起到补充辅佐之力,以改变各学科领域孤立化的倾向,引起后人的关注,。因此被誉为“新史学的开端”,“计量史学”和“心理史学”的元祖。

3:在史学功用上,强调历史的借鉴与垂训;认为史学研究对未来的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预见将来的运动方向,提出了几种可能性模型,以构成现代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研究历史已得到“察今”的效用和解决现实问题之功;提出关心过去,注重当代的命题,将过去和当代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考究材料的来源和可靠性,从资料量的角度,对其他学科(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进行新的历史资料的补充,使史学在众多的分支中,体现出自身的价值。增长了史学的研究视野,开辟了史学发展的新方向。其研究理论和方法在后世史学的变化中打上了深深地印记。

四:年鉴学派对中国史学的影响

在旧的史学穷途末路之时,年鉴学派突破政治史的局限应运而生,实现了对史学界的革命。对世界史学界产生了意义深远的影响。这一学派是在20世纪后半期逐渐传入中国并发生着重要影响。今天当我们对20世纪中国史学进行回顾与总结进行回顾时这一传播和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前,中国学术界已经多少透露出年鉴学派的讯息,那时中国对年鉴学派还是知之甚少的。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年鉴学派的输入成为西方史学输入的突出现象。从20世纪80年代,年鉴学派如潮般涌入中国,此时中国学者开始撰文介绍年鉴学派的总体或者个人情况。中国学者在法国新史学家的访问中所包含的内容也有助于年鉴学派在中国的传播。中国学者对其论著所做的的介绍和评论增进了中国对年鉴学派的了解,年鉴学派的著作被陆续翻译成汉语许多著作在台湾和大陆都有汉译本,许多作为教材的《史学概论》和《西方哲学史》著作以及作为其他此用途的著作纷纷涉及年鉴学派的内容。这都对中国人深入了解和研究年鉴学派提供了保证和参考。

年鉴学派在中国的传播中产生了重要影响,具体来说它对中国史学发生的影响,表现在以下方面:1年鉴学派第一、第二代的整体史观和长时段理论被中国学者应用与历史研究。例如,张广智就使用布罗代尔的三个时段理论,对基督教进行了深入考察。2:社会成为历史研究的重点内容社会是的复兴很大程度上借鉴了西方社会史的发展经验而展开的。同时在社会史研究中家族史、宗族史、宗教风俗史成为热点。日常生活史也被展现出来。3:促进中国心理学史、心态史学的发达中国人在了解法国年鉴史学的过程中了解了心理学史及心态史学的。4:促进了中国史学家对下层社会的关注,是中国突破自我封闭的学术格局。5:促进了中国多学科方法的使用。6:促进了文献搜集与整理的数字化。是中国许多古典文献被电子化。总之,年鉴学派在中国的传播过程中,已经影响了中国学者的历史研究对象、方法和诸多其它理念年的变化。

参考书目:《年鉴学派——一个重要的历史学派》(作者:李伯重)《法国年鉴学派产生的历史条件及其评价》(作者:李铁张绪山)《结构主义理论视域下的年鉴学派发展阶段划分》(作者:康建伟)《论年鉴学派对社会历史理论的贡献》(作者:张正明贺苗)《当代西方史理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 (作者:何兆武陈启能)

《经济学基础》各讲习题及参考答案(简)

《西方经济学》习题及参考答案 《经济学基础》第一讲绪论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资源的稀缺性是指()。 A、资源的绝对有限性; B、资源的充足性; C、资源的稀少性; D、资源的相对有限性; 2、追求效用最大化的主体是()。 A、居民户; B、厂商; C、劳动者; D、政府; 3、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 A、均衡价格理论; B、消费者行为理论; C、生产者行为理论; D、分配理论; 4、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 A、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B、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 C、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 D、宏观经济政策; 5、解决“应该是什么”问题的经济学是()。 A、理论经济学; B、应用经济学; C、实证经济学; D、规范经济学; 6、解决“是什么”问题的经济学是()。 A、理论经济学; B、应用经济学; C、实证经济学; D、规范经济学; 7、以个别居民与厂商为研究对象的经济学理论是()。 A、微观经济学; B、宏观经济学; C、实证经济学; D、规范经济学; 8、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的经济学理论是()。 A、微观经济学; B、宏观经济学; C、实证经济学; D、规范经济学; 9、()奠定了经济学作为一个独立学科的基础。 A、亚当·斯密; B、马歇尔; C、凯恩斯; D、萨缪尔森; 10、()为首的经济济学家把个量分析为主的微观经济学和以总量分析为主的宏观经济学拼和在一起形成了主流经济学派。 A、亚当·斯密; B、马歇尔; C、凯恩斯; D、萨缪尔森; 二、判断题 1、自由取用物品是零点价格时供给小于需求的物品。() 2、经济物品是零点价格时供给小于需求的物品。() 3、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

年鉴学派的产生

年鉴学派的产生、发展及其理论对历史学的影响 扬州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历史1001 于慧超 摘要:年鉴学派是当代西方最重要的历史学派之一,它对法国乃至世界历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年鉴学派自产生至今的70年中自身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突破政治的局限实现史学界的革命,对全世界史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年鉴学派也在中国传播和发展,对中国史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关键词;年鉴学派 一:年鉴学派的产生的背景和基础 所谓“年鉴学派”,是1929年由法国的布洛赫和费弗尔所创立,因为《经济和社会史年鉴》杂志为阵地而得名。年鉴学派的产生并不是偶然的,20世纪历史的发展,社会的变迁,科学的进步,观念的变革,都为年鉴学派的产生创造了条件。20世纪初是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西方国家愈演愈烈的矛盾冲突最终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这场战争摧毁了人们固有的传统的观念。对于人生价值的怀疑,人生信念的丧失,导致了对人生哲学的改变和世界的重新认识。此时传统史学的弊端越发的显现出来:在史学本体上,以偏概全;在史学认识论上,以客代主;在史学方法论上,以史料学代替历史科学。传统史学在思想上的弊端给历史学造成严重的后果。表现是:史学研究对象和题材变得陈旧而且狭窄,作为历史运动基础层次的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心态等领域和作为历史主要创造者的的普通群众得不到表现;在历史认识来源上,无法历史与现实、主题与客体相互的辩证关系;在历史学的功能性上,描绘性故事的历史除供消遣解闷外,既不能提供直正的历史知识,也无助于人们正视历史、面对现实;在历史著作专题上,描述性、叙述性的历史取代分析性的历史,时间是取代结构的历史,从而使历史学局限于对具体和个别问题的探讨上。在这个西方史学被一种理论上无所适从的悲观气氛所笼罩的社科,年鉴学派却异军突起。年鉴学派的创始人费弗尔和布洛克等人综合各家学说,为自己提出了新的历史研究任务:以往的历史学依赖于对史料的评论,注重于个别事实和显示的描述而现今史学的任务是揭示事实和现象之间的实质和本质的联系。1929年,《经济和社会十年鉴》的创立,标志着年鉴学派在西方史学界上独树一帜的开始,年鉴学派便由此产生。 二:年鉴学派发展阶段的划分 史学界一般将年鉴学派划分为三代:第一代从1929到1945年,以吕西安·费弗尔、马克·布洛赫为代表,其主要特征是从“文献历史”和“事件历史”向“问题历史”的转变,提倡多学科综合研究方法,把社会科学各领域纳入历史科学的范畴,倡导“总体历史”思想原则,并运用总体研究手段,对经济、社会和大众心理状态进行分析。第二代从1945年到1968年,以费尔南·布罗代尔为代表,其特征是布鲁戴尔在理论上阐释了“总体历史”的原则。他把人类历史划分为长时段——地理历史、局势——社会经济史和段时间——历史事件。他认为地理历史在人类社会法杖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局势说明人类活动的不同层次,时间紧是人类历史的表层漩涡。第三代从1968年到1989年以至更远,以雅克·乐高夫和埃玛纽埃尔·勒华拉杜里、乔治·杜比等为代表,年鉴史学向局部历史、微观历史转变,注重数量分析方法,开辟了以精神状态史为主的深层次历史学。也有的把1980年以后以弗雷为代表的历史学家划分为第四代。 年鉴学派在第一代、第二代与第三代各自具有不同的特点,在综合方法上,费弗尔和布洛克注重经济学、社会学方法;布鲁戴尔阶段注重地理学、人口学、数量经济学;第三代则在更广泛的领域内开辟了历史研究的新途径,综合了结构人类学,符号学,心理学,精神状态学等等,虽然三代史学家表现出各自的特点,体现出了不同的风貌但他们始终贯彻着费

史学理论与方法

雅克·勒高夫及其中世纪时间观研究浅谈 ——以中世纪时间观研究为例 摘要:雅克·勒高夫作为法国年鉴学派第三代代表人物以研究中世纪文化、心态史和感觉表象闻名,他对上述研究对象和主题的方法也有所创新。在继承费弗尔和布罗代尔等前辈理论与方法的基础上,发扬光大了年鉴学派长时段研究的传统。本文试图通过评析其最新译作《试谈另一个中世纪》中对欧洲中世纪时间观研究的论文一窥其研究方法、思路、尤其是其所用史学理论来认识其所构建的中世纪。 关键词:勒高夫;心态史;中世纪;时间观;劳动观 法国年鉴学派第三代传人雅克·勒高夫在中国学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其作品近年来陆续被译介。国内学界对其逐渐加深了研究,尤其是其所标榜的“新史学”。2014年6月他的最新译作《试谈另一个中世纪》被引入中国。学界尚无专文评述此书,尤其是对是书中时间观的评价与分析。有鉴于此,笔者不揣冒昧,草此小文以为抛砖之言,希冀能引出美玉至高见,并祈就教于方家。 一、雅克·勒高夫简介 雅克·勒高夫(Jacques Le Goff,1924年1月1日—2014年4月1日),法国著名历史学家,中世纪著名权威学者,法国年鉴学派第三代核心人物。出生于法国东南部瓦尔省省会,法国最大军港城市土

伦(Toulon)。毕业于巴黎高等师范学校并取得历史教师资格并曾在巴黎大学进修。此外,他年轻时还曾赴荷兰、捷克斯洛伐克布拉格大学、英国牛津大学、意大利罗马大学等国的著名高等学府游历或求学。1954-1959年他曾任法国里尔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助教,1957年发表了他的学术成名作和代表作《中世纪的知识分子》。① 1959年勒高夫任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助教并进入《经济·社会·文明年鉴》即《年鉴》杂志工作。1962年他又进入被视为法国年鉴学派大本营的高等实验研究院第六部任教授,第六部后于1975年改名并成为一个独立实体即“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②勒高夫曾任第六部中世纪史和历史人类学研究部主任。1972年勒高夫成为继吕西安·费弗尔、费尔南·布罗代尔之后的第六部新主任,3年后他又任新设立的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院长直至1977年卸任。 1968年勒高夫亲眼目睹和见证了对其人生观产生重要影响的“布拉格之春”事件。③同年,法国爆发“五月风暴”,是年,年鉴学派第二代领袖布罗代尔辞去《年鉴》杂志主编之职,由勒高夫、勒华拉杜里、马克·费罗接任,年鉴学派第三代由此登上历史舞并进入第三个发展阶段,后世称为“年鉴—新史学派”。④进入1970年代以后,雅克·勒高夫为应对内外部对年鉴学派的质疑与挑战同时也为了促进_____________ ①《中世纪的知识分子》(法)雅克·勒高夫著张弘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12月第一版。 ②《西方史学史》(第三版)张广智主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7月第3版,页304。 ③《他深情地目送我走进电梯——忆法国史学大师勒高夫先生》许明龙《中华读书报》2014年4 月16日第7版“人物”。 ④《西方史学史》(第三版)张广智主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7月第3版,页308。

(财务知识)第三章重农学派经济学说史上的第一个学术派别

第三章经济学说史上的第一个学术派别 ——重农学派(18世纪50—70年代)【章授课教案】 【教学目标和基本要求】 首先了解重农学派产生的历史条件,掌握重农主义的基本特征,理解和熟悉魁奈的经济学说。 【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一节重农学派概述 1学时 第二节魁奈的经济学说 3学时 第三节杜尔哥的经济学说(课下阅读) 【重点与难点】 本章的重点是魁奈的经济学说。难点是对魁奈的《经济表》的理解。 【教学内容的深化与拓宽】 了解魁奈成为经济学家的个人经历,懂得成为经济学家的主要品质在于:对社会的责任感以及兴趣。了解重农学派的产生背景,理解重农学派的产生背景决定了其封建主义外观的特征。联系中国经济学在转轨时期出现的不同派别,认清不同派别的外表和实质。了解重农学派与中国经济思想的关系。 【教学方式及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本章主要运用课堂讲授的方式。 【主要参考书目及网络资源】 课外阅读《魁奈经济著作选集》(中译本)。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思考题】 1、名词简释:重农学派;《经济表》;纯产品;原预付和年预付。 2、重农主义的基本特征。 3、《经济表》述评。 4、杜尔哥对重农主义作了哪些发展。 【课时单元授课教案】 【教学内容】 第一节重农学派概述 一、产生的历史条件: 1、经济方面:资本主义已有的相当发展,但封建生产关系仍占统治地位。封建剥削(主 要对农民)更加残酷。 2、政治方面:正处于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的准备时期。阶级矛盾尖锐。(资产阶级的矛盾) 3、思想方面:法国启蒙运动的影响。启蒙运动的思想家的自然秩序思想对重农学派产

生了重要影响。奠定了哲学基础。 4、经济政策和经济形势方面:当时重商主义的经济政策仍统治着法国。 布法王路易二四死后,法国财政经济濒临危机的情况下。法王路易十五接受毛遂自荐的英国经济学家、银行家约翰·罗(John law,1671-1729)的建议:即通过信用扩张,发行纸币来挽救法国政经济危机。并任命罗为财政大臣。1715年,约翰·罗就任法国财政大臣,并开办银行,发行纸币代替硬币,用纸币涛偿债务。结果导致通货膨胀、财政崩溃。财政经济状况不但没有好转,反而更加恶化。(约翰·罗也被解职逃出法国)。这时,经济问题成了法国社会中最大的问题,也是思想界讨论的中心。正如伏尔泰所说:“全国总算谈厌了诗文、喜剧、悲剧、小说、道德观念、神学等问题,而终于谈论面包问题了。正是在这种形势下,包括60岁的宫廷御医魁奈在内的一些学者,开始研究法国的经济问题,以魁奈为首的一些经济学家,重视对农业问题的研究,并组成了一个有组织、有纲领的政治和学术团体。重农学派就是这样诞生的。 二、重农学派的主要成员: 除首领魁奈(F·Quesnay,1694-1774)外,还有 维多·米拉波即老米拉波(V·R·Mirabeau 1715-1789),(从1767-1776年,重农学派成员每周在他家里集会讨论学术问题。) 利维埃(Riviere,1720-1793) 奈穆尔(D·Nemours,1739-1817)“重农主义”一词(Physiocracy)就是他在编辑出版魁奈的著作时以此作为书名的。 波多僧正(Baudeau,1730-1792) 小米拉波(H·G·Mirabeau,1749-1791) 杜尔哥(Turgot,1727-1781)。虽不承认自己是重农学派成员,且从来没参加他们活动,但他的观点和魁奈一脉相通,并进一步发展了魁奈的经济学说。马克思说,重农主义在杜尔哥发展到了顶峰。 在经济学说史上,还没有哪一个学派象重农学派那样,其观点较为一致,他们不仅在学说上而且在私人关系上结成一体,共同拥戴一个学术领袖,许多文章都经学派成员传阅和讨论后发表,并办有学术刊物《公民评论》。 由于重农学派最早系统地研究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马克思把重学派为近代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真正鼻祖重农主义主生于法国,但是它的影响则不仅仅限于法国。它对整个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形成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三、重农主义的基本特征: 1、“自然秩序”观 在重农学派的思想体系中,“自然秩序”观念占有重要地位,它是重农主义整个学说的基础。当时,重农学派的成员对于自己所主张的经济理论就是以“自然秩序”来标榜的。利维埃所以写的一本书,书名叫《政治社会天然固有的秩序》。奈穆尔在整理编辑魁奈的著作,将其编成《重农主义,即人类最好统治的自然构成》一书。“重农主义(physiocracy)”一词被首次提出。这里必须指出,重农主义的法语原文为“physiocratc”英文单词为physiocracy,系由希腊文的“自然”和“统治”、“支配”两词合成,意指自然的统治。后来亚当·斯密把魁奈的理论体系视为不同于重商主义的“重农体系”或“重农”主义。因此,日本和中国的学者就将physiocrate一词直接译成“重农学派”或“重农主义”。由此可见,尽管以魁奈为首的学术团体非常重视农业,但是,重农主义体系的精髓是“自然秩序”思想而非重农思想,它贯穿于重农主义的全部理论之中。 重农学派的“自然秩序”思想是在法国启蒙思想家的影响下形成的。在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前夜,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和狄德罗等,对封建专制度进行了尖锐的批

转型经济理论发展述评(一)

转型经济理论发展述评(一) 摘要:转型经济学(或称转轨经济学、过渡经济学),是指一种研究如何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经济学理论。20世纪80年代,包括前苏联、东欧和中国在内的30多个国家开始的经济体制转型。以前苏联和东欧为代表的激进式变革与以中国为代表的渐进式变革,取得不同的经济绩效,形成巨大反差。 关键词:转型经济渐进式演化激进式变革制度变迁 一引言 转型经济学是指一种研究如何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经济学理论。20世纪90年代以来迅速发展的转型经济学主要是指具有共同研究主题和追求目标的一些理论文献以及撰写这些文献的经济学家(盛洪,1996)。目前,关于转型经济还没有完整的理论体系,也很难说谁是转型经济学家,因为还没有专门从事这一理论研究的人。关于其理论体系,我们只能从现在构成这一经济学流派的一些理论文献,以及撰写这些文献的经济学家的文献、研究思路来寻找一条线索,理清其脉络。本文首先介绍转型经济学的内涵,然后简述一下各个学派关于转型经济的理论要点,最后简要回顾中国经济奇迹并作以简要评述。 二转型内涵 关于转型概念的理解,比较经典与普遍的定义是热若尔·罗兰的表述:转型即一种大规模的制度变迁过程或者说经济体制模式的转换。从目前国内的文献来看,从三个层面上使用转型的概念:第一种含义是从传统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第二种含义是在包括了第一种含义外,还包括那些过去实行广泛管制的经济向自由市场经济转型;第三钟含义是在前两种理解基础上还包括了所有发展中国家促进经济市场化,实现经济发展的过程。 实际上许多人把转型经济学看作制度经济学的一个分支的原因正是由于把转型理解成为一种制度的变迁过程,只是描述了转型的一般的特点。不错,转型的确主要是一个制度变迁的过程,但转型还有其本身的特殊性,而这些特殊性仅依靠制度变迁是不能够真实的描述,更别说来解决这些问题。鉴于以上理论实践中三个层面使用转型概念的事实,笔者个人比较赞成转型的第一种含义,即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当然,后两种转型概念的理解当然没错,但关键是其不符合概念提出的历史与逻辑的一致性,更不适合建立新的独立的研究学科。对于第二种理解,放松政府管制,实行经济自由化,其实这在传统的主流经济学框架内可以得到解释;对于第三种发展经济学范畴内使用的转型概念,现有的发展经济学就有了相应的解答与分析框架。转型(或者转轨、过渡)概念的提出应该来说主要发源于二十世纪上半期全球建立的社会主义国家在计划经济实践中遇到困难并探索其解决办法的历史事实。 三几种转型理论范式 20世纪80年代末,包括前苏联、东欧国家和中国在内的30多个国家开始了从中央计划经济体制向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利茨(JosephE.Stiglitz)将其与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一起称之为“二十世纪两项最伟大的经济实验”。毫无疑问,这场涉及多达15亿人口的重大变革吸引了全世界学者的目光,他们应用新古典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发展经济学、信息经济学、演化经济学以及比较经济学等最前沿的理论成果从不同侧面对这一变革加以研究。在短短的十几年里,相关文献数量迅猛增长,从而在主流经济学中赢得了巩固的学术地位,并且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催生出了一门新的学科—转型经济学,来专门研究如何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 1、主流经济学的激进主义转型理论 新古典经济学是对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理论的系统化。按照新古典理论的理解,市场机制不过是资源配置的工具,其核心是供求和价格的相互作用。在转型之初,以新古典经济学为基础的华盛顿共识在转型经济理论和政策研究中占据统治地位。根据华盛顿共识:严厉的需求紧缩,加上放松管制、贸易自由化和私有化,就可以推动经济增长。因此,向市场经济

制度经济学三大流派的比较与评析

制度经济学三大流派的比较与评析 一、制度主义的兴起及流派划分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之后,西方经济学在经济理论上陷入持久的危机,自19世纪70年代兴起后一直占统治地位的新古典经济学自发平衡的市场理论与经济现实严重脱节,正统经济学日益丧失解释力。造成这种脱节的主要原因来自于新古典经济学的两大缺陷,一是孤立的个人主义假设,一是完美的市场假设。在这样的假设之下,新古典经济学运用逻辑演绎的方法对有机的经济过程加以处理,随机和偶然因素被排除在分析体系之外,使得经济理论发展为一门类似于数学、物理学的学科。凯恩斯主义革命引入了一定的不确定性思想,然而其后的新古典综合派通过形式化处理凯恩斯的宏观分析方法,综合了凯恩斯主义和新古典主义思想,却丢弃了凯恩斯关于风险、不确定性与预期等革命性的思想。并且,新古典综合的这种理论范式在后来很长时间里都作为经济学的主流得以保持与巩固,使得整个经济理论的根基并未有根本性的触动。(注:参阅贝尔和克里斯托尔主编《经济理论的危机》,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 制度经济学就是在批判传统经济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创始人凡勃仑综合了达尔文进化论、德国历史学派、美国早期实用主义的分析方法,对资本主义的历史与现实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从经济学、人类学、文化学、生物学等多种视角漫谈经济和社会问题,将经济分析的核心转向制度,形成了研究经济问题的制度主义方法。20世纪初,凡勃仑的制度分析曾在美国学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与争论。凡勃仑所开创的制度分析学派,在康芒斯那里得到进一步发展与光大。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制度经济学成为美国经济学界的一大学派,不仅成为经济学界的主要力量,也对政府政策产生了重要影响。经济思想史上这一时期发生的这一事件被称为“制度主义运动”。 20世纪40年代,由于凯恩斯主义的兴起,制度学派及其他一些非主流学派被忽视,直到60年代,制度主义重新兴起。这一时期,出现了两个“新”制度经济学,分别是以加尔布雷斯、缪尔达尔等经济学家为代表的“Neo-institutional EC onomics”,及以科斯、诺斯等为代表的“New-institutional EC conomics”。为了区分这两支制度学派,国内一般将以加尔布雷斯等人为代表的制度学派称之为后制度经济学,而将以科斯等为代表的制度学派称为新制度经济学。也有学者提出新的分法,即根据其理论关联,将前者称为“新制度经济学”,而将后者称之为“新古典制度经济学”(注:参阅张林《两种新制度经济学:语义区分与理论渊源》,《经济学家》2001年第5期.)。考虑到新制度经济学的称谓已为大多数人所习惯,本文仍采用前一种分法,将这两支制度学派分别称为“后制度经济学”与“新制度经济学”。 后制度经济学派较多地继承了早期制度学派传统。这一学派中的经济学家大多数都受过主流经济学的熏陶,但随着深入接触大量现实,对主流经济学的假设前提、研究方法产生不满,从而转向制度主义分析。最典型的是缪尔达尔,根据其学术信仰由新古典主义向制度主义的转变,有“老缪尔达尔”和“新缪尔达尔”之分。他们认为,正统经济学狭隘的方法论使得经济学变成了供经济学家玩乐的枯燥无味的游戏;毫不客气地批评正统经济学“缺乏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断定它是失败的,并且“在方法论的门堂的台阶上,这种失败就已经开始了”(May,Sellers,1988)。 新制度经济学则属于新自由主义思想中的一支,与早期的制度经济学的理论联系相对较少。新制度经济学同样把新古典经济学忽视的制度作为研究对象。在他们看来,最重要的且长期被新古典主义忽视的现实,就是交易成本的存在和制度的重要性,而忽视这些现实前提的经济学是没有生命力的。新制度经济学的开创者科斯尖锐地指出,新古典经济学不过是一堆工具,研究的是“没有躯体的血液循环”。他更在获诺贝尔奖时所作的演讲中对新古典主义

第二章 产业组织理论

第二章产业组织理论 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产业组织理论形成、发展的过程和趋势,掌握产业组织的涵义、马歇尔冲突、产业组织理论的哈佛学派和芝加哥学派。以及学会运用S—C—P分析范式分析具体产业情况。 教学重点与难点:贝恩SCP的分析框架、哈佛学派与芝加哥学派的区别 教学时数:8课时 第一节产业组织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一、产业组织理论的渊源 产业组织理论主要是研究特定产业的竞争和垄断问题。因此,一些学者认为,产业组织理论的渊源可以追溯到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关于竞争和垄断的一些论述。 多数学者认为,产业组织理论起源于马歇尔在1890年出版的《经济学原理》,马歇尔最早提出产业组织概念,并揭示了规模经济与竞争活力的矛盾,因此,马歇尔被许多学者公认为产业组织理论的先驱或称鼻祖。相应地,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便成为现代产业组织理论的起源。 马歇尔冲突:大规模生产能为企业带来规模经济性,使这些企业的单位产品成本不断下降、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其结果必然导致市场结构中垄断因素不断增强,而垄断的形成又必然阻碍竞争机制在资源合理配置中发辉的作用,使经济丧失活力。 马歇尔冲突成为产业组织理论探讨的核心问题。 二、产业组织理论的形成 20世纪30年代发生的经济危机,使以马歇尔为代表的正统经济理论与现实经济的矛盾十分突出。1933年,英国经济学家乔安·罗宾逊出版了《不完全竞争经济学》一书,同年,美国经济学家张伯仑出版了《垄断竞争理论》,标志着垄断竞争和寡头垄断市场结构理论的形成,打破了要么是完全竞争,要么是完全垄断的旧框框,填补了完全竞争和完全垄断两极之间的空白。 20世纪30年代,梅森(Mason)开始在哈佛大学正式开设产业组织课程,由他指导的该领域最早的博士研究生贝恩(J. Bain)后来成为这一领域的权威。当时,张伯仑也在哈佛大学,哈佛大学人才济济,成为早期(40—60年代)产业组织理论的研究中心。他们被称为“哈佛学派”,哈佛学派的主要贡献是建立了较为完整的产业组织理论体系,即以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为基本框架的理论体系。由于哈佛学派十分强调市场结构对市场行为和市场效果的决定作用,为此,产业组织理论研究者把哈佛学派称为“结构主义学派”。 三、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 1.芝加哥学派的产业组织理论 从60年代后期起,施蒂格勒(J·Stigler)、德姆塞茨(H·Demsetz)、波斯纳(R·Posner)、麦吉(Y·McGee)、布罗曾(Brozen)等来自芝加哥大学的学者,对当时被奉为正统的结构主义理论进行了激烈批评,并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产业组织理论研究中心。他们被称为“芝加哥学派”。由于芝加哥学派极为注重效率标准,人们也称芝加哥学派为“效率学派”。 2.鲍莫尔的可竞争市场理论 70年代以来,由于可竞争市场理论、交易费用理论和博弈论等新理论的引

浅谈布鲁尼

《西方史学史》期末作业 学院:社会学院 班级:111班 姓名:胡健 学号:11161142

浅谈布鲁尼 L·布鲁尼,意大利历史学家,出生于意大利中部的阿雷佐城。早年移居佛罗伦萨,受业于希腊学者克里梭罗拉斯,在其影响下培养了对历史学的爱好。1405年~1415年任罗马教皇秘书。1427年~1444年担任佛罗伦萨共和国行政长官,倡导希腊学术,首先在史学领域内打出“人文主义”的旗帜,曾将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普鲁塔克等人的著作译成拉丁文,并用意大利方言为但丁、F.彼特拉克作传。此外,他还著有《佛罗伦萨史》 (12卷),始于佛罗伦萨建城时期,止于1404年,是一部详细记载佛罗伦萨城邦发展的通史之作。 后来,为了进一步的了解布鲁尼其人,我阅读了三篇文章,分别是:李勇的《布鲁尼史学新论》、黄喆的《城市因何伟大——布鲁尼与波特若的城市论》以及孙锦泉的《论布鲁尼的人文主义史学》。从中,我了解了许多有关布鲁尼的知识。 首先是李勇的《布鲁尼史学新论》。这篇文章是从布鲁尼强烈的公民人文主义倾向、为人诚实与历史著作可信问题两个方面来写的。我就其公民人文主义倾向这一方面来谈一谈自己的感想。 布鲁尼史学具有一般人文主义特征。他对古典文献非常入迷,并为古典复兴做出过重要贡献。其导师是那时最伟大的人文主义者萨鲁塔提,其希腊文教师是希腊学者厄曼纽厄尔?克立索罗拉斯(Emanuel Chrysoloras)。他养成了对古典文学和史学的爱好,成为15世纪最有创造力的翻译者之一。 布鲁尼的人文主义具有强烈公民意识,可称为公民人文主义。这在他那儿就是:“活跃生活优于沉静生活,财富优于贫困,婚姻优于独身,政治行当优于寺院行当。同时,他把这些原则付诸实际。”他还强调史学实际功用,指出:“历史是任何一个严肃学者都不应忽视的学科。这些论述足以让我们认识到这一著作中的公民人文主义了。布鲁尼是公民人文主义者,在生活和学术上与但丁相似,因而有以上看法就不足为怪了。再如,《佛罗伦萨人民史》,正像有人所说那样,“公民人文主义精神渗透到其中,有着集体英雄、佛罗伦萨人、一个清晰的故事、佛罗伦萨人的得势。布鲁尼把佛罗伦萨的成功归于她的共和国的自由,从此涌动着美德、优美风尚、勇气、勤劳和强壮。自由的

探讨法国学派及奥德学派

探讨法国学派及奥德学派 发表时间:2009-06-26T14:12:49.857Z 来源:《戏剧之家》2009年第2期供稿作者:王金花王蒙蒙[导读] 当意大利学派日趋衰落之时,法国正处于经济、文化生活的活跃时代。 当意大利学派日趋衰落之时,法国正处于经济、文化生活的活跃时代。法国大革命后,世界上第一所音乐学院在巴黎成立,标志着音乐艺术和演奏技术的教学开始进入正轨。列克莱尔和维奥蒡把意大利学派的优秀传统带到了法国,并与当地的民族文化和小提琴艺术传统相结合,形成并发展了法国学派。 帕布洛·德·萨拉萨特是西班牙人,他的演奏既有法国学派典雅、优美的风格,又有热情奔放的西班牙民间色彩。萨拉萨特也创作了很多精致优雅的小提琴作品,包括《引子与塔兰台拉舞曲》、《流浪者之歌》、《卡门主题幻想曲》等。这些作品既表现了高难度的技巧,又具有西班牙民族的浪漫情调,至今仍然是小提琴音乐舞台上的保留曲目。萨拉萨特还是第一个把演奏录成唱片的小提琴家,他留下的录音有J.S.巴赫的《无伴奏E大调组曲》中的前奏曲和他自己创作的《引子与塔兰台拉舞曲》和《流浪者之歌》。弗里茨·克莱斯勒是19世纪后半叶至20世纪前半叶法国学派最杰出的代表人物,素有“近代小提琴之王”的美誉。他的演奏风格是在维也纳学派的基础上融入了法国学派的精华,加上自己的大胆创造,形成了独树一帜的风格。他的演奏音色甜美丰润,声音饱满结实,表情丰富细腻,处处体现了他唯美主义的思想。克莱斯勒的运弓和发音方法与所有的小提琴家都不同。他拉起琴来弓子远离琴码,靠近指板;大量运用的表情滑指使旋律既有歌唱性又有顿挫感。他还是一个富有独创精神的作曲家,创作了不少迷人的小提琴作品,最著名的有《维也纳随想曲》、《美丽的罗丝玛琳》、《中国花鼓》等。耶胡迪·梅纽因是犹太血统的美国小提琴家,其风格也属于法国学派。他吸收了艾涅斯库和克莱斯勒的风格,又加入了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形成了独特的风格。他的演奏高尚、热情、富有哲理性,着重于揭示音乐的意境,致力于挖掘音乐的内涵。他对巴赫的演绎,被公认为具有很高的权威性。梅纽因还致力于小提琴的教育事业,1963年在伦敦创建梅纽因音乐学校,专门培养各国青少年音乐人才,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各国小提琴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法国学派感情细腻,音色妩媚,典雅轻巧,富有情趣。它主张内容与形式并重,在追求完美的演奏技巧的同时,致力于表现蕴藏于作品中的思想感情,使小提琴艺术具有更高的美学价值。也正因此,后来居上的法国学派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越来越大,并逐渐取代了意大利学派。 德奥学派是在意大利学派风格基础上,吸收了法国古典学派的因素,并结合本民族的音乐文化特点而形成的。约瑟夫·约阿希姆是匈牙利籍的小提琴家,他是德奥学派19世纪后半叶的领袖人物。他的演奏严谨、端庄、典雅、淳朴,不仅技艺高超,而且善于揭示作品的内在精神,表达心灵深处的感受,既有壮丽、辽阔的构成,又有浪漫主义的诗意。他一向认为,一个真正的小提琴家,只有广泛涉猎艺术的各个领域,才能提高演奏的品位。在他心目中,最崇高、最美妙的是古典作品,而对于浪漫主义的炫技性作品则不以为然。他是杰出的古典音乐的诠释者,以演奏巴赫、贝多芬的作品著称于世。他的主要作品是三首协奏曲,其中《匈牙利协奏曲》最负盛名。他也是杰出的小提琴教育家,莱奥波尔德·奥尔、耶纳·胡鲍伊、布罗尼斯拉夫·胡贝尔曼等都出自他的门下。约瑟夫·席盖蒂是美籍匈牙利小提琴家,他是德奥学派20世纪中叶的代表人物。虽然他被认为是非学院派的音乐大师,但由于他十分重视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和音乐审美能力,终于使自己磨练成为一个有“清醒的头脑”的演奏大师。他的演奏富有灵气,既严谨庄重,又深刻细腻;既能充分体现贝多芬与勃拉姆斯作品中光辉、热情的气质,也能准确地把握贝尔格、米约、拉威尔、斯特拉文斯基等现代作曲家的作品。他在曲目选择上坚持自己的审美标准而与众不同。他在音乐处理上不墨守成规,也不拘泥于原作的意图,而是将原作的时代精神、风格特点与自己的气质融为一体,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他处处体现出自己的道德标准和艺术修养,从而被认为是一个有个性、能跟上时代步伐的艺术家。德国学派在总体风格上讲究严谨、端庄,追求音色优美,强调作品内涵,注重艺术表现。但由于过分严肃保守,趋于刻板、教条,因此,其影响不及法国学派。责任编辑王春来

社会学思课后练习(带答案)复习过程

社会学思课后练习(带 答案)

社会学课后练习 第一章 一、填空 1、1838年,法国社会学家(孔德),在其代表作六卷本《实证哲学教程》中正式提出了“社会学”这一术语。 2、孔德关于社会进步和发展的理论称之为(社会运行论)。 3、社会运行基本上可以分为(理论社会学)、(经验社会学)和(应用社会学)三类。 4、斯宾塞是(英国)哲学家和社会学家,他提出了(社会进化论)的思想 5、冲突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科塞)、(达伦多夫)。 6、最早把西方社会学引入我国的人是(康有为),他将斯宾塞的《社会学原理》一书译作(群学) 7、英克尔斯给社会学下定义的三条途径是(历史)、(经验主义)、(分析)。 8、韦伯的社会学又称之为(理解社会学)。 9、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基本可分为两大类,即(定量)和(定性)。 二、名词 1、社会学 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 三、简述 1、列举20世纪40—80年代西方社会学主要流派及代表人物 功能主义:帕森斯,默顿

社会冲突理论:科塞,达伦多夫 社会交换理论:霍曼斯,布劳 符号互动理论:布鲁默,戈夫曼 发展理论:列维,斯梅尔塞,艾森斯塔德 2、社会学的特征 社会学的特点是整体性,综合性,现实性,具体性,动态性 3、社会学的基本问题 社会与个人的关系(互生互动,相互影响) 4、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基本观点 1,社会的运动受客观规律支配的自然历程 2,从经济条件出发解释社会现象及其关系 2,重视社会现象之间的辩证关系,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4,提出政治社会具体对象 四、论述 1、论社会学的功能 1.描述功能:就是客观的、完整的搜集、整理和记录事物发展的具体过程与现状资料,真实的再现社会生活图景。 2.解释功能:弄清社会事实发生发展的主客观原因,从因果联系上对事物的现象和过程作出明确的理论说明,但因果联系不等于简单的决定论。 3.预测功能: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已知因素,运用现有知识、经验和科学方法去预计和推测事物今后可能的发展趋势。

经济学理论的各个学派

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已重新整理排版.word版本可编辑,有帮助欢 迎下载支持. 第二节经济学理论的各个学派 经济学是关于分工与合作及英变化规律的科学。人及人类社会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涉及众多的变量因素,而且务个变量之间往往呈现出非线性的函数关系。为了简化研究程序,经济学研究需要进行一些主观假设。或者,把个别重要的主导变量提取出来进行独立分析。根据主导变量的不同,站在不同的观察角度、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就区分为不同的经济学理论派别。 一、供给学派与需求学派 “萨伊泄律”主张供给创造需求,认为生产、分配、交换只是手段,消费才是目的,生产引起了需求。詹姆斯?穆勒说明了生 产者是为求达到消费目的,形成对其他商品的需求才进行生产性的劳动,至于为何创造了“自己的需求” ?因为在商品的流通过程中,生产者的生产引起了对其他生产者的商品需求,整个经济体系也就达到循环,某一数量商品的供给也就带动了对相同数量商品的需求。 凯恩思主义认为是需求带动了供给,总需求的减少是经济衰退的主要原因,宏观的经济趋向会制约个人的特左行为,维持整体经济活动数据平衡的措施可以在宏观上平衡供给和需求,因此建立在凯恩斯理论基础上的经济学理论被称为宏观经济学,以与注重研究个人行为的微观经济学相区别。 事实上,在经济运行过程中,供给与需求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两者互为前提,相互促进、相互矛盾。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时期和不同的经济条件下,供给与需求分别占主导作用,分别处于支配地位。 二、重商主义、重农主义与重实业主义 究竟是什么领域在生产社会财富?不同的价值理论因英理论出发点不同可分为重商主义、重实业主义、重农主义。

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已重新整理排版.word版本可编辑,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 重商主义者认为:只有可以实现为货币的东四才是财富;生产只是创造财富的先决条件,必须尽力鼓励和发展这个先决条件:流通领域(即商品变为货币的领域)是财富的直接源泉:金银即货币是财富的唯一形态,除了开采金银矿藏之外,只有对外贸易才是货币财富的真正源泉,从而把财富和利润全部归结为流通过程的产物。重商主义来源于封建社会末期,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商品货币日益发展,城乡资本主义逐渐成长,整个社会在经济上、政治上和思想上不断向商业资本倾斜,从而产生“重商主义”的政策和学说。 “重实业主义”者从交换的等价性原则“推导”出流通领域不生产价值和使用价值这么一个结论。他们认为在充分自由的竞争条件下,商品交换是按照等价原则进行的,既然交换是等价的,那么流通领域就不可能是财富的源泉。萬资本主义的发展改变了生产和流通的关系:流通过程变为再生产过程的一个环肖。这时必须对重商主义重新考察,理论研究的出发点也跟着从流通领域逐渐转移到生产领域。另一方而,由于推行重商主义政策,严重地损害了农民的利益,使农业日益衰落,工商业的发展也受到阻碍。这时,人们开始怀疑“重商主义”的政策和学说,于是就形成了 "重实业主义”。 “重农主义”是“重实业主义”的原始表现。重农学派认为:商业丝亳不能创造财富;金银本身不是财富,除非用来交换到生活资料;商人是货币财富的代表,他既剥削卖者,又剥削买者,破坏了交换的等价性。重农学派的代表魁奈以生产费用论为依据,力图证明只有农业劳动才是生产性劳动,只有农业部门才是生产性部门,农业是财富的唯一源泉,工业劳动不是生产性劳动,工业不是财富的源泉。 事实上,价值的大小取决于主体的品质特性、客体的品质特性与介体的品质特性三个方面(即价值决定三要素),所有能够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已重新整理排版.word版本可编辑,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 行为,却对供给产生持久的破坏作用。因此,政府过多地干预经济对国民经济有害而无益。

年鉴学派的演进

年鉴学派的演进 张广智(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法国年鉴学派在20世纪的崛起与发展是现代国际史学的重要篇章。如果我们把19世纪的兰克史学称作为上一世纪史学发展主流的话,那么由年鉴派所奠立的史学新范型,无疑应是本世纪西方史学乃至世界史学发展的一种主流。 一 年鉴学派是由吕西安·费弗尔和马克·布洛克于1929年创立的,它得名于是年发刊的《经济与社会史年鉴》(简称年鉴)。在它创业的初期,年鉴学派还只是孤零零的几个人,在传统史学的汪洋大海中,就像人们所形容的那样,只不过是“一只小小的玩具船,然而它却使世界历史学改变了方向”。年鉴学派真正产生巨大的影响,并成为当代法国史学的主流,应当是二战以后的事。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暂时中断了年鉴派史学的发展,在纳粹德国的统治下,法国史学的研究处于低潮。尤使法国史学界蒙受重大损失的是年鉴派的第一代领导人布洛克惨遭德国法西斯的杀害。二战结束,大地重光,法国历史学重新出现了蓬勃发展的局面,也迎来了年鉴学派的辉煌时期。 1946年《年鉴》杂志易名为《经济·社会·文明年鉴》,编者为刊物名称增加了“文明”这一复数名词,不仅进一步拓宽了史学研究的领域,而且着意把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联系起来加以考察,反映了编者认为历史和各门社会科学不能分隔而必须融合成为“人的科学”的信念,显示出史学力图成为综合学科的强烈愿望,体现了年鉴史学派的总体史的研究精神。改名后,杂志篇幅不断增加,1968年起达到1300—1700页。杂志内容更加丰富,作者队伍也越出了法国。《年鉴》杂志在变动的世界、变动的世界历史学面前,以一种更新的面貌向学术界辐射出它的影响。 1947年,费弗尔等人提请法国政府创建了同巴黎大学相抗衡的“高等研究

浅谈新样态史料运用于历史书写.docx

浅谈新样态史料运用于历史书写 20 世纪 80 年代,年鉴学派第三代大师雅克·勒高夫"史料革命"之断言,在大数据时代得到进一步证实。数字化技术带来了信息生成与获取的前所未有的技术手段,使传统意义上的史料,从内涵到外延,正在发生革命性改变,催生了新样态史料的问世。新样态史料内容上凸显为前所未有的扩充,彰显信息时代、网络时代"知识爆炸"等特征,带给历史书写新的课题。 依据个人的理解,所谓新样态史料指的是与传统史料存在方式、表现形式有巨大差异的、依赖现代化信息技术生成的,用于历史学研究的各种新型的、带有数字化特征的新型历史资料。与以纸质文本为主体的传统史料相比,新样态史料外在形式呈现出 "新"的样态,内容则以多元化、多样化的 "新"呈现给历史书写者。具体而言,新样态史料包括网络时代、自媒体时代、社会网络时代,借助各种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生成的,以电子文本为主体种可用于历史书写的资料。这些资料以新的样态展示自己的价值,广大历史书写者以新的思路、新的手段,将各种新样态史料运用于历史书写。 一、新样态史料生成线索之简单梳理 新样态史料是信息技术、数字化技术的产物。就发展线索而言,新样态史料的出现,与以电子计算机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及其普及相辅相成。早在 20 世纪 70 年代,欧美国家即已将档案,以及各种数据的存储与计算机联系在一起,开始使用计算机传输某些数据资料[1].这些资料今天看来不免有些粗糙,但作为历史书写不可或缺的第一手资料,没有人产生过怀疑。历史资料第一次与纸质文本发生分离,影响一定是革命性的。 到了 20 世纪 80-90 年代,计算机及其技术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迅猛发展,计算机不仅成为PC 机,而且容量大增,运行速度呈几何级数增长。此间,对新样态史料产生决定性影响的技术革命有三项:一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逐步成熟,新样态史料由此进入了成熟期,达到多样化、普及化程度;二是网络无孔不入,逐步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组成部分,数量可观的新样态史料借助互联网得以快速传播;三是在前两项技术革命的基础之上,各种数据库、专业性学术网站的诞生。可以认为,真正意义的新样态史料是在20世纪80-90 年代走进历史书写者视野的。 进入21 世纪,信息技术发展速度前所未有,新样态史料则借助信息技术,由走向成熟,到全面发展,尤其是电子出版物的大规模发展,新样态史料成为历史书写的重要资料,逐步得到历史书写者的认可。与 20 世纪相比,21 世纪的新样态史料在多样化、多元化基础上,注意到了专门化,往往突出表达问题意识,此即人们经常接触的专业性数据库。"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昭示出历史学研究必定要和各种经过计算机处理的数据联系在一起。数字化技术的发达,改变、拓展了数字化自身的意义,数据不再是狭义上的数量值,而是对应各种信息客体的数字比特的结构化集合,传统意义的史料概念由此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 简单回顾新样态史料生成线索,有理由相信,不久的将来,以电子文本为主

法国学派

【法国学派】:法国一些比较文学学者以马力·伽列、梵·第根为代表,强调比较文学所研究的应该是不同国家的作家作品的“实际联系”,其根本特点是一切以事实为基础的实证主义信念,强调“事实”和“实证”。 【美国学派】:以学者亨利·雷马克为代表,扩大了比较文学的研究范围和对象,认为比较文学不仅是国与国之间文学的研究,也是文学与人类一切知识领域、学科领域的比较研究,即所谓跨学科研究。 【比较文学】:以寻求人类文学共通规律和民族特色为宗旨的文学研究,它是以世界文学的眼光,运用比较的方法,对各种文学关系进行的跨文化的研究。 【微观比较文学】:指的是对各种微观的文学关系进行跨文化研究,研究范围绝大多数是双边关系,即在范围上只涉及两个国家。其作为具体文学现象的跨文化比较研究,以具体的作家作品、局部的或某一侧面的文学现象作为研究课题,着眼于具体的局部的个案的问题。但具有一定局限性,其研究结论多为具体个案的,难以上升到具有普遍意义的理论高度。 【宏观比较文学】:以民族(国家)文学为最小单位,以世界文学为广阔平台的比较研究。它以平行比较的方法总结概括个各族文学的特性,用传播研究与影响研究的方法揭示多民族文学之间因相互联系而构成的文学区域性,探讨由世界各国的广泛联系而产生的全球化、一体化的文学现象及发展趋势。 三个层次:1、“民族文学”或“国民文学”(平行比较法) 2、区域文学研究(传播研究法——以实证研究为基础;影响研究法——以 文本的审美分析为特征) 3、世界文学研究 【传播研究】:是建立在外在事实和历史事实基础上的文学关系研究,像法国学派所做的那样本质上是文学交流史的研究。除非特别需要,一般不涉及对具体作家作品的分析判断,只关注其传播与交流情况。适用对象:国际文学交流史或国际文学关系史。 从纵的历时角度看,主要研究范围是国际文学关系史。 从横向共时角度看,有很大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主动分析接受传播的社会文化氛围和环境条件,从而成为文学传播的先导。以当代世界文学为研究对象的传播研究,在一定意义上就是当代文学消费,文学接受的研究。 影响研究的方法: 1、判断与假设,依据直觉和推理,提出影响关系存在的假说,指出某一作品受到 了某一外来文学的影响 2、较深入的研究,即作家和作品的影响分析。对题材,人物,情节结构的剖析, 形象和意象对比,主要是对具体作品的审美的批评。 3、研究接受影响者如何超越影响的问题,“超影像研究法”,进一步研究影像与独 创的辩证关系。 【平行贯通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