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法求值1

整体法求值1
整体法求值1

(1)已知3a b a b -=+,求代数式2()4()3()

a b a b a b a b +---+的值

(2)若代数式2237x y ++的值为8,求代数式2698x y ++的值。

(3)已知

3xy x y =+,求代数式3533x xy y x xy y -+-+-的值。

(4)已知x+y=2xy,求

4x ?5xy +4y x+xy +y 的值。

(5)若m 2+m ?1=0,求m 3+2m 2+2015的值

(6)已知a,b 互为相反数,c,d 互为倒数,m 的绝对值为2,求(a+b)(a-b)+(?cd)2015÷(1?2m +m 2)的值。

(7)已知-2x+3y=8,求2(2x?3y)2+62x?3y?60的值

(8)若x-y=5,-xy=3,求(7x+4y+xy)?6(5

6

y+x?xy)的值

(9)*已知a2+2ab=?10,b2+2ab=16,则a2+4ab+b2=____________;a2?b2= __________

(10)**已知2a+3b=4,3a-2b=5,则10a+2b的值是()

A. 19

B. 9

C. 18

D. 34

(11)如果m+n=2,那么8-m-n=________

(12)已知x?y=1

2

,那么-(3-x+y)的结果为()

A. ?5

2B. 5

2

C. ?9

2

D. 9

2

(13)已知-m+2n=5,那么5(m?2n)2?60的值为_________

七年级数学上册整体求值思想专项练习

七年级数学上册整体求值思想专项练习 一、整式回顾 1、利用同类项求未知数的值 【例1】 ⑴若27m x y +-与33n x y -是同类项,则 m =_______, n =________. ⑵若3232583n m x y x y x y -=-,则22m n -=________. 2、整式加减的化简求值 【例2】 ⑴化简:() 222 323x x x x ??---=?? ()()3105223xy y x xy y x ++-+-=???? . ⑵化简求值:()2 2118444144x x x x ??-+--+- ???,其中 12 x =- . ⑶已 知 : () 2 210x y ++-=,求 ( )2 22 22 52342x y x y x y x y x y ??-+--? ? 的值. 3、化简并说明结果与字母取值无关 【例3】 ⑴当k =时 ,代数式 6436431 54105 x kx y x x y --++中不含43x y 项. ⑵ 有这样一道题“当22a b ==-,时,求多项式 ()()22233322a ab b a ab b -----+的值”,马小虎做题 时把2a =错抄成2a =-时,王小明没抄错题,但他们做 出的结果却都一样,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说明理由. 变式 已 知多项式A 和B ,()()251323A m x n xy x y =+++-+, 26521B x xy x =+--,当A 与B 的差不含二次项时,求 () ()31m n m m n n +??-?-+--?? 的值. 变式:、已知有理数a 和b 满足多项式 ()2 5212b A a x x x bx b +=-+-++是关于x 的二次三项 式.当7x <-时,化简:x a x b -+- 二、整体思想 1、整体思想之整式加减运算 【例4】 ⑴ 计算 5(a b b a a b -+--- . ⑵ 化 简: 22 ( 2 )(2)(1) x x x x x +---+-+- . ⑶ 化简: ( ) ( )( )4 3 2330321 x y y x x y - +- ---+ 2、整体思想之代入求值 【例5】 ⑴已知代数式a b -等于3,则代数式 ()()2 5a b a b ---的值为 . ⑵已知代数式2326y y -+的值为8,那么代数式2641y y -+的值为 . ⑶若232x x --的值为3,则2239x x -+的值为 ⑷已知代数式2346x x -+的值为9,则代数式 24 63 x x -+的值为 . ⑸已知32c a b =-,求代数式225 23 c a b a b c --- -的值. 3、整体思想之构造整体 【例6】 ⑴如果225a ab +=,222ab b +=-,则224a b -= . ⑵己知:2a b -=,3b c -=-,5c d -=,求 ()()()a c b d c b -?-?-的值. 4、整体思想之赋值 【例7】 ⑴已知代数式25342 () x ax bx cx x dx +++,当1x =时, 值为1,求该代数式当1x =-时的值. ⑵已知代数式4323ax bx cx dx ++++,当2 x =时它的值为20;当2x =-时它的值为16, 求2x =时,代数式423ax cx ++的值.

初中数学整体代入法求代数式的值专项训练

初一数学整体代入法求代数式的值专项训练 1、若m n 、互为相反数,则5m+5n-5的值是 2、已知b a 、互为相反数,c d 、互为倒数,则代数式2()3a b cd +-的值为 3、已知2x-y=3,则1-4x+2y= 3、 若m 2-2m= 1,求代数式2m 2-4m+2011的值. 4、已知2x-3y-4=0,求代数式(2x-3y )—4x+6y-7的值? 5、当1 3b a +=,则代数式212(1) )1b b a a ++-+(的值为 6、已知2135b a +=-,求代数式2( 2) 3 33(2)b a a b +---+的值 7、已知14a b a b -=+,求代数式2()3()a b a b a b a b -+-+-的值 8、当2a b +=时,求代数式2()2()3a b a b +-++的值。 9、当4,1a b ab +==时,求代数式232a ab b ++的值。 10、若3a b ab -=,求代数式222a b ab a b ab ---+的值。

11、当110,5 x y xy +=-= 时,求7157x xy y -+的值。 12、若2232x y +-的值为6,求28125x y ++的值。 13、已知代数式23x x ++的值为7,求代数式2223x x +-的值 。 例14、若1x =时,代数式34ax bx ++的值为5,则当1x =-时,代数式34ax bx ++的值为 多少? 15、已知y ax bx =++3 3,当x =3时y =-7,则求x =-3时,y 的值。 16、若-2x =时,代数式535ax bx cx ++-的值为9,则2x =时,代数式53+7 ax bx cx ++的值是多少?

高一物理必修一专题整体法和隔离法的应用

A 级 基础巩固题 1.如右图所示,长木板静止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一木块以速度v 滑上木板,已知木板质量是M ,木块质量是m ,二者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那么,木块在木板上滑行时 ( ) A .木板的加速度大小为μmg /M B .木块的加速度大小为μg C .木板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D .木块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答案:ABCD 解析:木块所受的合力是摩擦力μmg ,所以木块的加速度为 μmg m =μg ,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木板同样受到摩擦力作用,其加速度为μmg M ,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故A 、B 、C 、D 均正确. 2.如下图所示,质量均为m 的A 、B 两球之间系着一条不计质量的轻弹簧放在光滑水平面上,A 球紧靠墙壁,今用力F 将B 球向左推压弹簧,平衡后,突然将力F 撤去的瞬间,则 ( ) A .A 球的加速度为F 2m B .A 球的加速度为零 C .B 球的加速度为F m D .B 球的加速度为零 答案:BC 解析:用力F 压B 球平衡后,说明在水平方向上,弹簧对B 球的弹力与力F 平衡,而A 球是弹簧对A 球的弹力与墙壁对A 球的弹力相平衡,当撤去了力F 的瞬间,由于弹簧的弹力是弹簧形变而产生的,这一瞬间,弹簧的形变没有消失,弹簧的弹力还来不及变化,故弹力大小仍为F ,所以B 球的加速度a B =F m ,而A 球受力不变,加速度为零,B 、C 两选项正确. 3.如下图所示,有一箱装得很满的土豆,以一定的初速度在动摩擦因数为μ的水平地面上做匀减速运动,不计其它外力及空气阻力,则中间一质量为m 的土豆A 受到其他土豆对它的作用力大小应是 ( ) A .mg B .μmg C .mg 1+μ2 D .mg 1-μ2 答案:C 解析:对箱子及土豆整体分析知. μMg =Ma ,a =μg . 对A 土豆分析有 F =m 2(a 2+g 2)

《代数式》提升专题——整体思想求值

《代数式》提升专题——整体思想求值 一、方法总述 要利用整体思想解题,需要从问题的整体性质出发,突出对问题的整体结构的分析和改造,发现问题的整体结构特征,善于用“集成”的眼光,把某些式子或图形看成一个整体,把握它们之间的关联,进行有目的、有意识的整体处理.整体思想方法在代数式的化简与求值、解方程(组)、几何求证等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整体代入、叠加叠乘处理、整体运算、整体设元、几何中的补形等都是整体思想方法在解数学问题中的具体运用. 二、例题探索 1.直接代入 例1: 已知a-b=-3,求代数式(-a+b)2-a+6+b的值. 分析: 本题中,我们无需求出a,b的值,将a-b作为一个整体直接代入,需要注意的是-a+b是其相反数. 解答: 当a-b=-3时, 原式=(-a+b)2-a+b+6 =32+3+6 =18 变式1: 若ab=-3,a+b=-2,则ab-4a+a-3b=_______. 分析: 本题中,同样无需求出a,b的值,先将多项式化简,观察化简结果中的某几项,能否作为一个整体,与所给条件中的某个整体是对应的倍数关系,从而在求解时,将所给条件中的这个整体添上括号和系数,方便求值. 解答: 当ab=-3,a+b=-2时, 原式=ab-3a-3b =ab-3(a+b) =-3-3×(-2)=3

2.部分代入 例2: 若代数式2a2-3a+1的值为5, (1)求代数式8+4a2-6a的值. (2)求代数式-6a2-4+9a的值. 分析: 本题中,我们可以把所给条件中的部分项组成一个整体,代入到要求的多项式中,一般来说,要求的多项式中,必然也有部分项可看作整体,是所给条件中部分项整体的倍数关系,同样,求解时,别忘给所给条件的部分项添上括号和系数.解答: (1)由题意得,2a2-3a=4 原式=8+2(2a2-3a) =8+2×4=16 (2)原式=-6a2+9a-4 =-3(2a2-3a)-4 =-3×4-4=-16 3.两次代入 例3: 分析: 本题中,显然需要把-3代入这个代数式,但是仅代一次是不够的,我们只能得到关于m,n 的多项式作为整体,因此,需要把3再次代入,观察此时关于m,n的多项式的整体与之前的关系,并求值. 解答:

用整体代入降次的方法求代数式的值(初一)

第三讲 用整体代入降次的方法求代数式的值 例1:已知210x x +-=,求代数式3223x x ++的值。 例2:已知2310x x -+=,计算下列各式的值: (1)200973223+--x x x (2)221 x x +; 【例4】逐步降次代入求值:已知m 2-m -1=0,求代数式m 3-2m +2005的值. 相应练习:1、已知m 是方程2250x x +-=的一个根,求32259m m m +--的值. 2、已知m 是方程2310x x -+=的根,求代数式10214+-m m 的值. 典题精练: 1。已知 0332=-+x x ,求代数式10352 3-++x x x 的值。

2。已知 012=-+a a ,求代数式34322 34+--+a a a a 的值。 3。已知2320a a --=,求代数式2526a a +-的值。 4。已知 1452=-x x ,求代数式1)12)(1()1(2+---+x x x 的值。 5。已知25350x x --=,求代数式22152525x x x x -- --的值。 6。已知2=+y x ,2-=xy ,求代数式)1)(1(y x --的值。 7。已知 311=-y x ,求代数式x xy y x xy y -+--2232的值。 8。已知关于x 的三次多项式5)2()32(3 223-++++-x x x x x a b x b a ,当2=x 时值为 17-,求当2-=x 时,该多项式的值。

课堂练习: 1.当代数式a -b 的值为3时,代数式2a -2b+1的值是 ( ) A .5 B .6 C .7 D .8 2.用换元法解方程(x 2+x) 2+2(x 2+x)-1=0,若设y=x 2+x ,则原方程可变形为 ( ) A .y 2+2y+1=0 B .y 2-2y+1=0 C .y 2+2y -1=0 D .y 2-2y -1=0 3.当x=1时,代数式a x 3+bx+7的值为4,则当x=-l 时,代数式a x 3+bx+7的值为( ) A .7 B .10 C .11 D .12 5.(2013芜湖)已知113x y -=,则代数式21422x xy y x xy y ----的值为_________. 6.已知x 2-2x -1=0,且x<0,则1x x - =_____. 7.如果(a 2+b 2) 2-2(a 2+b 2)-3=0,那么a 2+b 2=___. 9、已知a 是方程2200910x x -+=一个根,求22200920081a a a -+ +的值. 10、 若0422=--a a , 求代数式2]3)2()1)(1[(2÷--+-+a a a 的值. 11、已知a 2-a-4=0,求a 2-2(a 2-a+3)- 2 1(a 2-a-4)-a 的值. 12、⑴已知,0132=+-x x 求22 1x x +的值. ⑵若31=+x x ,求1242++x x x 的值.

一元二次方程中的整体思想(换元法)

一元二次方程中的整体思想(换元法) 一、内容概述 所谓整体思想就是从问题整体性质出发,发现问题及整体结构的特性,从而导出局部结构和元素的特性,这是中学数学竞赛常用解题思想之一。最具体的代表就是换元法的运用。 二、例题解析 初中阶段,在各年级的数学代数学习中,时常会碰到换元法。何为换元法呢?解数学题时,把某个式子看成一个整体,用一个变量去替换从而使问题得到简化,这叫换元法。换元的实质是转化,关键是构造元和设元,它可以变高次为低次,化无理为有理。 (一)换元法在解方程中的应用 我们知道,解分式方程时一般用“去分母”的方法,把分式方程化成整式方程来解;解无理方程一般用“两边乘方”的方法,将无理方程化成有理方程来解。然而我们会碰到这样的困难:利用这些常规的变形方法解题,往往会产生高次方程,解起来相当繁琐,甚至有时难于解得结果,这可怎么办呢?对于某些方程,我们可以用新的未知数来替换原有未知数的某些代数式,把原方程化成一个易解的方程。 1.利用倒数关系换元 例1 解分式方程:224343x x x x +=-- 分析:此分式方程若两边同时去分母的话,会产生高次方程,比较复杂难解。但是若稍加整理成2243403x x x x -+ +=-,则可利用式子之间的倒数关系换元,这样问题就简单了。 解:移项整理得 2243403x x x x -+ +=- 设23x x y -=,则原方程可化为440y y ++= 去分母得2440y y ++= 解得122y y ==- 当2y =-时,232x x -=- 解得11x = 22x = 经检验:11x = 22x =是原方程的根 所以,原方程的根为11x = 22x = 练习1 103 =

高中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1)

物理(必修一)——知识考点归纳 考点一:时刻与时间间隔的关系 时间间隔能展示运动的一个过程,时刻只能显示运动的一个瞬间。对一些关于时间间隔和时刻的表述,能够正确理解。如: 第4s末、4s时、第5s初……均为时刻;4s内、第4s、第2s至第4s内……均为时间间隔。 区别:时刻在时间轴上表示一点,时间间隔在时间轴上表示一段。 考点二:路程与位移的关系 位移表示位置变化,用由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表示,是矢量。路程是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只有当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 ..。 ..等于路程。一般情况下,路程≥位移的大小

考点五:运动图象的理解及应用 由于图象能直观地表示出物理过程和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所以在解题的过程中被广泛应用。在运动学中,经常用到的有x -t 图象和v —t 图象。 1. 理解图象的含义: (1)x -t 图象是描述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2)v —t 图象是描述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2. 明确图象斜率的含义: (1) x -t 图象中,图线的斜率表示速度 (2) v —t 图象中,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 考点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公式和推理 1. 基本公式: (1) 速度—时间关系式:at v v +=0 (2) 位移—时间关系式:202 1at t v x + = (3) 位移—速度关系式:ax v v 22 02=- 三个公式中的物理量只要知道任意三个,就可求出其余两个。 利用公式解题时注意:x 、v 、a 为矢量及正、负号所代表的是方向的不同。 解题时要有正方向的规定。 2. 常用推论: (1) 平均速度公式:()v v v += 02 1 (2) 一段时间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v v v v t += =02 2 1 (3) 一段位移的中间位置的瞬时速度:2 2 202 v v v x += (4) 任意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T )内位移之差为常数(逐差相等): ()2aT n m x x x n m -=-=? 考点二:对运动图象的理解及应用 1. 研究运动图象: (1) 从图象识别物体的运动性质 (2) 能认识图象的截距(即图象与纵轴或横轴的交点坐标)的意义 (3) 能认识图象的斜率(即图象与横轴夹角的正切值)的意义 (4) 能认识图象与坐标轴所围面积的物理意义 (5) 能说明图象上任一点的物理意义

求代数式的值的方法

一. 教学内容: 寒假专题——求代数式值的方法 学习要求: 1. 掌握代数式值的概念 2. 掌握求代数式的值的方法,并会准确地求出代数式的值 知识内容: 1. 代数式的值的概念 用数值代替代数式里的字母,按照代数式指明的运算,计算出的结果就叫做代数式的值。 2. 求代数式的值的方法 求代数式的值的方法是本节的重点,它的一般步骤是:先代入,再计算。 3. 注意事项:(1)代数式里字母的取值要求: ①必须确保代数式有意义 例如,中的x就不能取3,因为当时,分母,也就是除数为0,这是没有意义的。 ②确保字母本身所表示的量有意义 例如,若用n表示旅客人数,则n只能取整数。 (2)一个代数式的值是由这个代数式中的字母的取值与指明的运算共同确定的。因此,在很多情况下,同一个代数式可能有很多个不同的值。 (3)求代数式的值时,应特别注意代数式所指明的运算,代入时,省略的乘号应复原,遇到字母取值为分数或负数时,应根据情况适当添加括号。 4. 整体代入法 在未明确给定或不能求出单个字母的取值的情况下,某些代数式的求值要借助于“整体代入法” 例如,已知,求代数式的值,我们无法知道a、b两字母的具体数值,如果把变形为,然后把看成一个整体,用数值5来 代入。即有: 【典型例题】 例1. 求当,b=3时,代数式的值。 解:当,b=3时 原式 说明 1. 将代数式中的a用数字代替,b用数字3代替,这个过程叫做代入。 2. 计算时,按先乘方,再乘除,后加减的顺序 3. 注意“对号入座”不要错位,也就是说,代数式中的字母a只能用代替,b只能用3代替。

4. 要恢复省略了的乘号。 5. 是分数,如果代入后是对它进行立方、平方运算,必须把它用括号括起来。 例2. 根据如图所示的程序计算函数值。若输入的x 值为,则输出的结果为( ) A. B. C. D. 解析:将x 的值代入代数式之前,先要判断应该代入哪个代数式中,而这一点必须根据方框中对x 的取值的限制来确定,由于,属于 的范围中,故应将 代入代数式 中,当 时,代数式 ,即此时 ,也就 是输出的y 值为。 解:选C 归纳:题目中指输出的y 值,实际上就是符合范围的对应的代数式的值,代数式的值与以后学习的函数值是有联系的。 例3. 已知 , ,求 的值 分析:先将原式合并同类项,化为含有,xy 的代数式,再将,xy 之值 代入求得 解:原式 , 原式 说明:本题采用“整体代入法”,整体思想是数学中常用的思想方法。用这种方法常常使某些较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整体代入就是根据不同的需要将问题中的某个部分看成一个整体,即相当于一个大字母,而我们要面对的较复杂的代数式就变成关于这个大字母的简单的代数式了,如本题可看作求 的值。 例4. 当时,求代数式 的值 解:

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整理版讲解

物理必修一知识点 一、运动学的基本概念 1、参考系: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都是相对于参考系在而言的。 通常以地面为参考系。 2、质点: ①定义: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质点是一种理想化的模型,是科学的抽象。 ②物体可看做质点的条件:研究物体的运动时,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研究结果 的影响可以忽略。且物体能否看成质点,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③物体可被看做质点的几种情况: (1)平动的物体通常可视为质点. (2)有转动但相对平动而言可以忽略时,也可以把物体视为质点. (3)同一物体,有时可看成质点,有时不能.当物体本身的大小对所研究问题的 影响不能忽略时,不能把物体看做质点,反之,则可以. [关键一点] (1)质点并不是质量很小的点,要区别于几何学中的“点”. 3、时间和时刻:时刻是指某一瞬间,用时间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它与状态量相对应;时间是指起始时刻到终止时刻之间的间隔,用时间轴上的一段线段来表示,它与过程量相对应。 4、位移和路程:位移用来描述质点位置的变化,是质点的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是矢量;路程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 5、速度:用来描述质点运动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是矢量。 (1)平均速度:是位移与通过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其定义式为v x t ? = ? , 方向与位移的方向相同。平均速度对变速运动只能作粗略的描 述。 (2)瞬时速度:是质点在某一时刻或通过某一位置的速度,瞬时速度简称速度,它可以精确变速运动。瞬时速度的大小简称速率,它是一个标量。 6、加速度:用量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的物理量,其定义式为 v a t ? = ? 。 加速度是矢量,其方向与速度的变化量方向相同(注意与速度的方向没有关系),大小由两个因素决定。 补充:速度与加速度的关系 1、速度与加速度没有必然的关系,即: ⑴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也大;⑵加速度大,速度不一定也大; ⑶速度为零,加速度不一定也为零;⑷加速度为零,速度不一定也 为零。 2、当加速度a与速度V方向的关系确定时,则有: ⑴若a 与V方向相同时,不管a如何变化,V都增大。 ⑵若a 与V方向相反时,不管a如何变化,V都减小。

整式的化简求值(整式的乘除)-整体代入法专题练习(学生版)

整式的化简求值(整式的乘除)-整体代入法专题练习 一、选择题 1、如果代数式3x2-4x的值为6,那么6x2-8x-9的值为(). A. 12 B. 3 C. 3 2 D. -3 2、已知a2-3=2a,那么代数式(a-2)2+2(a+1)的值为(). A. -9 B. -1 C. 1 D. 9 3、若代数式x2-1 3 x的值为6,则3x2-x+4的值为(). A. 22 B. 10 C. 7 D. 无法确定 4、如果3a2+5a-1=0,那么代数式5a(3a+2)-(3a+2)(3a-2)的值是(). A. 6 B. 2 C. -2 D. -6 5、已知a-b=1,则代数式-2a+2b-3的值是(). A. -1 B. 1 C. -5 D. 5 6、已知代数式3x2-4x的值为9,则6x2-8x-6的值为(). A. 3 B. 24 C. 18 D. 12 7、如果a2+4a-4=0,那么代数式(a-2)2+4(2a-3)+1的值为(). A. 13 B. -11 C. 3 D. -3 8、已知2x-3y+1=0且m-6x+9y=4,则m的值为(). A. 7 B. 3 C. 1 D. 5 9、已知a+b=3,ab=1,则a2b+ab2的值为(). A. 3 B. 2 C. -3 D. 1 10、如果x2+x=3,那么代数式(x+1)(x-1)+x(x+2)的值是(). A. 2 B. 3 C. 5 D. 6 11、若a+b=1,则a2-b2+2b的值为(). A. 4 B. 3 C. 1 D. 0 12、如果a2-2a-1=0,那么代数式(a-3)(a+1)的值是(). A. 2 B. -2 C. 4 D. -4 13、若-a2b=2,则-ab(a5b2-a3b+2a)的值为(). A. 0 B. 8 C. 12 D. 16

5、整体思想在整式求值中的运用

整体思想在整式求值中的运用 方法指导:整式的化简求值中,当单个字母的值不易求出或化简后的结果与已知值的式子相关联时,需要将已知式子的值整体代入计算. (2)m2-2m n+n2; (3)2m2+m n-3n2; 练习: 1.已知-x+2y=5,那么5(-x+2y)2-4(-x+2y)-60的值为( ) A.85 B.45 C.80 D.40 2.若x-3y=4,则1+3y-x的值是( ) A.-3 B.5 C.3 D.-5 3.若m-n=-1,则(m-n)2-2m+2n的值为( ) A.3 B.2 C.1 D.-1 4.若代数式2x2+3x+7的值是8,则代数式4x2+6x-9的值是( ) A.2 B.-17 C.-7 D.7 5.已知x2+2x-1=0,则3x2+6x-2= . 6.如果m,n互为相反数,那么(3m-2n)-(2m-3n)= . 7.已知x=2y+3,则代数式4x-8y+9的值是 . 8.若2a-b=2,则6+4b-8a= . 10.已知a2+b2=6,ab=-2,求(4a2+3ab-b2)-(7a2-5ab+2b2)的值.

11、将(a+b)+2(a+b)-4(a+b)合并同类项后结果是 12、化简-(x-y)-4(x-y)得 13、把(x-3)看成一个整体,化简)3()3(5)3(2)3(2 2-+-----x x x x 14、把(x+y )看作一个整体,化简求值: 35325)(3 1)(21)(34)(2)(21y x y x y x y x y x +++-+-+++,其中x=3-y 15、若m-n=2,则代数式2-3m+3n 的值为 16、已知532++x x 的值为7,则=-+2932x x 17、已知6232+-y y 的值是8,则代数式 1232+-y y 的值是 18、已知0443=+-x x ,则106323++- x x 的值是 19、当x=1时,代数式201713=++bx ax ,则x= -1时,13++bx ax 的值为 20、当x=7时,代数式53-+bx ax 的值是7;则当x= -7时,代数式53 -+bx ax 的值是 21、阅读材料: 我们知道,4x -2x +x =(4-2+1)x =3x ,类似地,我们把(a +b)看成一个整体,则4(a +b)-2(a +b)+(a +b)=(4-2+1)(a +b)=3(a +b).“整体思想”是中学数学解题中的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它在多项式的化简与求值中应用极为广泛. 尝试应用: (1)把(a -b)2看成一个整体,合并3(a -b)2-6(a -b)2+2(a -b)2的结果是 ; (2)已知x 2-2y =4,求3x 2-6y -21的值;

最新中考专题复习整体思想

中考专题复习《整体思想》 整体思想:就是在研究和解决有关数学问题时,通过研究问题的整体形式、整体结构、整体特征,从而对问题进行整体处理的解题方.从整体上去认识问题、思考问题,常常能化繁为简、变难为易. 整体思想的主要表现形式有:整体代入、整体设元、整体加减、整体代换、整体联想、整体补形、整体改造、整体配凑等等. 在初中数学中的数与式、方程与不等式、函数与图象、几何与图形等方面,整体思想都有很好的应用,因此,每年的中考中涌现了许多别具创意、独特新颖的涉及整体思想的问题,尤其在考查高层次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 一、数与式的运算中的整体思想 二、方程(组)或不等式(组)中的整体思想 三、在函数中的应用 例 3、已知 y +m 和 x -n 成正比例,其中 m ,n 是常数. (1)求证:y 是 x 的一次函数; (2)当 y =-15 时,x =-1;当 x =7 时,y =1.求这个函数的解析式. =x ax bx a ab a b ++≠-+-2222110(0),(2)4 例、已知关于的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求的值x ay x y x by x x y y x y a x y x y b x y -=??+=?=??=?+--=??++-=? 352,115,,63()()5_________()11例、已知关于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为那么关于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为

四、几何与图形中的整体思想 例 4、如图,半圆A 和半圆B 均与y 轴相切于点O ,其直径CD ,EF 均和x 轴垂直,以点O 为顶点的两条抛物线分别经过点C ,E 和点D ,F ,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________. 五、课堂练习 4、分解因式(x -1)2-2(x -1)+1的结果是___________ a a a a a a a a a a +---÷--+---=2222141(),2442210、先化简,再求值其中x x x x +=+221123,_______、已知则代数式的值为x y k x y x y k k +=+?<+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整体法和隔离法解连接体问题练习

m M F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 金戈铁骑整理制作 【例题1】如图所示,置于水平地面上相同材料质量分别为m 和M 的两物体用细绳连接,在M 上施加水平恒力F ,使两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对两物体间细绳上的拉力,正确的说法是( ) A .地面光滑时,绳子拉力大小等于 M m mF +; B .地面不光滑时,绳子拉力大小为M m mF +; C .地面不光滑时,绳子拉力大于M m mF +; D .地面不光滑时,绳子拉力小于M m mF +。 【例题2】如图所示,n 块质量相同的木块并排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水平外力F 作用在第一块木块上,则第3块木块对第4块的作用力为多少?第n -2块对第n -1块的作用力为多少? 【例题3】一质量为M ,倾角为θ的楔形木块,静置在水平桌面上,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一物块质量为m ,置于楔形木块的斜面上,物块与斜面的接触是光滑的。为了保持物块相对斜面静止,可用一水平力F 推楔形木块,如图所示。此水平力的大小等于__________。 【例题4】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15kg 和5kg 的长方形物体A 和B 静止叠放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A 、B 间动摩擦因数分别为μ1=0。6,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问: θ M m μ F F 1 2 3 4 5 n

(1)水平作用力F 作用在B 上至少多大时,A 、B 之间能发生相对滑动? (2)当F=30N 或50N 时,A 、B 加速度分别各为多少? 【例题5】(07年江苏卷第18题)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放置质量分别为m 和2m 的四个木块,其中两个质量为m 的木块间用一不可伸长的轻绳相连,木块间的最大静摩擦力是μmg 。现用水平拉力F 拉其中一个质量为2 m 的木块,使四个木块以同一加速度运动,则轻绳对m 的最大拉力为( ) A .5mg 3μ B .4mg 3μ C .2 mg 3μ D .mg 3μ 练习巩固: 1.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有甲、乙两木块,质量分别为m 1和m 2,中间用一原长为L 、劲度系数为k 的轻质弹簧连接起来,现用一水平力F 向左推木块乙,当两木块一起匀加速运动时,两木块之间的距离是( ) A .L +Fm 2 (m 1+m 2)k B .L -Fm 1 (m 1+m 2)k C .L -Fm 1 m 2k D .L +Fm 2 m 1k 2如图所示,一夹子夹住木块,在力F 作用下向上提升。夹子和木块的质量分别为m 、M ,夹子与木块两侧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均为f 。若木块不滑动,力F 的最大值是( ) A B F m m 2m 2m F

分式求值中的整体思想

分式求值中的整体思想 在已知条件下求分式的值是从《分式》一章中的一类常见题型,本文介绍用整体思想求分式值,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例1 若分式7 3222++y y 的值为41,则21461y y +-的值为( ) A 、1 B 、-1 C 、-71 D 、5 1 分析:仔细观察发现,已知中的2y 2+3y 与所求式中的4y 2+6y 有联系,可以将所给条件进行适当变形,就可得到4y 2+6y ,然后整体代入即可求得所求式的值。 解:由已知73222++y y =4 1得2y 2+3y+7=8 2y 2+3y=1,4y 2+6y=2 所以16412-+y y =1 21-=1,故选A 。 点评:本题所给条件是关于y 的二次方程,目前我们还不会解,实际上,解出这个方程较繁,而用整体代换则使解题过程更简捷。 例2 已知a 1+b 1=4,则b ab a b ab a 323434-+-++= 。 分析:由已知可得到a+b 与ab 的关系式,所求式通过分解因式可得到用a+b 与ab 的表达式,然后将a+b 用ab 代换即可求出所求式的值。 解:由已知得ab b a +=4 ∴a+b=4ab b ab a b ab a 323434-+-++=ab b a ab b a 2)(33)(4++-++=ab ab ab ab 243344+?-+?=-10 19 点评:本题还可以将所求式分子、分母同除以ab 得到 233344+--++a b a b =2)11(3)11(4++-++b a b a 然后将已知式代入求值,这种方法也是常用的一种方法。 例3 已知a 2 -3a+1=0,求142 +a a 的值。 分析:将已知等式两边同除以a 可得到a+a 1=3,而所求式的倒数为241a a +=a 2+21a =(a+a 1)2-2,将a+a 1=3整体代入便可求所求式的值。

如何求代数式的值

1 如何求代数式的值 1.直接求值法 先把整式化简,然后代入求值. 例1 先化简,再求值:3-2xy+2yx 2+6xy-4x 2y ,其中x=-1,y=-2. 2.隐含条件求值法 先通过隐含条件将字母取值求出,然后化简求值. 例2 若单项式-3a 2-m b 与b n+1a 2是同类项,求代数式m 2-(-3mn+3n 2)+2n 2的值. 例3 已知2-a +(b+1)2=0,求5ab 2-[2a 2b-(4ab 2-2a 2 b)]的值. 3.整体代入法 不求字母的值,将所求代数式变形为与已知条件有关的式子,如倍差关系、 和差关系等. 例4 已知x 2+4x-1=0,求2x 4+8x 3-4x 2-8x+1的值. 例5 已知x 2-x-1=0,求x 2+21 x 的值. 4.换元法 出现分式或某些整式的幂的形式时,常常需要换元. 例6 已知b a b a +-2=6,求代数式b a b a +-)2(2+)2() (3b a b a -+的值. 5.特值代入求值 在选择题与填空题中,由于不用计算过程,也可以用特殊值法来计算,即选取符合条件的字母的值,直接代入代数式得出答案. 例7 已知-1<b <0, 0<a <1,那么在代数式a -b 、a+b 、a+b 2、a 2+b 中,对任意的a 、 b ,对应的代数式的值最大的是 (A) a+b (B) a -b (C) a+b 2 (D) a 2+b 解:取21-=b ,2 1=a ,分别代入四个选择支计算得:(A)的值为0;(B)的值1;(C) 的值为43;(D)的值为4 3,所以选(B) 例8 设,)1()1(322dx cx bx a x x +++=-+则=+++d c b a 析解:d c b a +++恰好是32dx cx bx a +++当1=x 时的值。故取1=x 分别代入等 式,)1()1(322dx cx bx a x x +++=-+左边是0,右边是d c b a +++,所以

(完整版)整体代入法整理

“整体代入法”在数学求值中的妙用 整体思想,就是在研究和解决有关数学问题时,通过研究问题的整体形式、整体结构、整体特征,从而对问题进行整体处理的解题方法.从整体上去认识问题、思考问题,常常能化繁为简、变难为易,同时又能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整体思想的主要表现形式有:整体代入、整体加减、整体代换、整体联想、整体补形、整体改造等等.在初中数学中的数与式、方程与不等式、函数与图象、几何与图形等方面,整体思想都有很好的应用,因此,每年的中考中涌现了许多别具创意、独特新颖的涉及整体思想的问题,尤其在考查高层次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 一.数与式中的整体思想 (一)整式求值: 【例1】 已知代数式3x 2-4x+6的值为9,则2463x x -+的值为 ( ) A .18 B .12 C .9 D .7 相应练习: 1. (2011盐城,4,3分)已知a ﹣b =1,则代数式2a ﹣2b ﹣3的值是( ) A .﹣1 B .1 C .﹣5 D .5 2、 若代数式2425x x -+的值为7,那么代数式221x x -+的值等于( ). A .2 B .3 C .-2 D .4 3、若3a 2-a-2=0,则 5+2a-6a 2= 4、当x=1时,代数式x 3+bx+7的值为4,则当x=-l 时,代数式x 3+bx+7的值为() A .7 B .10 C .11 D .12 (二)分式求值: 例2:先化简,再求值22214 2442a a a a a a a a +--? ?-÷ ?--+-??,其中a 满足a 2-2a -1=0. 相应练习: 1、当时,求代数式 的值. 2.先化简,再求值: 2224124422a a a a a a ??--÷ ?-+--??,其中a 是方程2x 2+6x+2=0的根

整体思想解题(一)

整体思想解题策略(一)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掌握数学解决问题的基本方式之一,整体代入法; 2、让学生掌握将要解决的问题看作一个整体,通过对问题的整体形式、整体结构、已知条件和所求综合考虑后代入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整体思想方法在代数式的化简与求值、解方程(组)等方面都有 广泛的应用,整体代入、叠加叠乘处理、整体运算、整体设元、整体处理等都是整体思想方法在解数学问题中的具体运用 三、教学过程 (一)数与式中的整体思想 【例1】 已知代数式3x 2-4x+6的值为 9,则的值为 ( ) A .18 B .12 C .9 D .7 相应练习: 1. 若代数式2425x x -+的值为7,那么代数式221x x -+的值等于( ). A .2 B .3 C .-2 D .4 2.若3a 2-a-2=0,则 5+2a-6a 2= 3.先化简,再求值,其中a 满足a 2-2a -1=0. 总结:此类题是灵活运用数学方法解题技巧求值的问题,首先要观察已知条件和需要求解的代数式,然后将已知条件变换成适合所求代数式的形式,运用主题带入法即可得解。 2 463x x -+222142442a a a a a a a a +--??-÷ ?--+-??

【例2】.已知114a b -=,则 2227a ab b a b ab ---+的值等于( ) A.6 B.6- C.125 D.27 - 分析:根据条件显然无法计算出a ,b 的值,只能考虑在所求代数式中构造出11a b -的形式,再整体代入求解. 【例3】已知2002007a x =+, 2002008b x =+,2002009c x =+,求多项式222 a b c ab bc ac ++---的值. 总结:在进行条件求值时,我们可以根据条件的结构特征,合理变形,构造出条件中含有的模型,然后整体代入,从整体上把握解的方向和策略,从而使复杂问题简单化. 【例4】逐步降次代入求值:已知m 2-m -1=0,求代数式m 3-2m +2005的值. 相应练习:1、已知m 是方程2250x x +-=的一个根,求32259m m m +--的值. 2、已知m 是方程2 310x x -+=的根,求代数式10214+-m m 的值. 总结:此类题目通常为初中阶段很少接触到得三次方程甚至更高次的方程,那么用初中阶段的知识直接解题时肯定行不通的,所以这个时候我们就要考虑如何降次的问题。通常来讲技巧性还是蛮强的。 (二)几何与图形中的整体思想 【例5】.如图, 123456∠+∠+∠+∠+∠+∠= 分析:由于本题出无任何条件,因而单个角是无 法求出的.利用三角形的性质,我们将12∠+∠视为一 个整体,那么应与△ABC 中BAC ∠的外角相等,同理 34∠+∠,56∠+∠分别与ABC ∠,ACB ∠的外角相等,利用三角形外角和定理,本题就迎刃而解了.

(完整word版)新课标人教版高中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归纳

物理(必修一)——知识考点 考点一:时刻与时间间隔的关系 时间间隔能展示运动的一个过程,时刻只能显示运动的一个瞬间。对一些关于时间间隔和时刻的表述,能够正确理解。如: 第4s末、4s时、第5s初……均为时刻;4s内、第4s、第2s至第4s内……均为时间间隔。 区别:时刻在时间轴上表示一点,时间间隔在时间轴上表示一段。 考点二:路程与位移的关系 位移表示位置变化,用由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表示,是矢量。路程是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只有当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 ..。 ..等于路程。一般情况下,路程≥位移的大小

考点五:运动图象的理解及应用 由于图象能直观地表示出物理过程和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所以在解题的过程中被广泛应用。在运动学中,经常用到的有x -t 图象和v —t 图象。 1. 理解图象的含义: (1)x -t 图象是描述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2)v —t 图象是描述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2. 明确图象斜率的含义: (1) x -t 图象中,图线的斜率表示速度 (2) v —t 图象中,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 考点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公式和推理 1. 基本公式: (1) 速度—时间关系式:at v v +=0 (2) 位移—时间关系式:202 1at t v x + = (3) 位移—速度关系式:ax v v 22 02=- 三个公式中的物理量只要知道任意三个,就可求出其余两个。 利用公式解题时注意:x 、v 、a 为矢量及正、负号所代表的是方向的不同。 解题时要有正方向的规定。 2. 常用推论: (1) 平均速度公式:()v v v += 02 1 (2) 一段时间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v v v v t += =02 2 1 (3) 一段位移的中间位置的瞬时速度:2 2 202 v v v x += (4) 任意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T )内位移之差为常数(逐差相等): ()2aT n m x x x n m -=-=? 考点二:对运动图象的理解及应用 1. 研究运动图象: (1) 从图象识别物体的运动性质 (2) 能认识图象的截距(即图象与纵轴或横轴的交点坐标)的意义 (3) 能认识图象的斜率(即图象与横轴夹角的正切值)的意义 (4) 能认识图象与坐标轴所围面积的物理意义 (5) 能说明图象上任一点的物理意义

中考求代数式的值(方法归类)

如何求代数式的值 求代数式的值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的内容,它是中考和数学竞赛中的必考内容.求代数式的值的一般步骤是先代入,再计算求值.但在实际解题时,常常需要综合运用知识求值,现介绍一些求代数式的值的一些常用的方法,以供同学们参考. 一、单值代入求值 用单一的字母数值代替代数式中的字母,按代数式指明的运算,计算出结果; 例1当x=2时,求x3+x2-x+3的值. 析解:当x=2时,原式=23+22-2+3=13. 二、多值代入求值 用多个的字母数值代替代数式中的相应字母,按代数式指明的运算,计算出结果 例2当a=3,a-b=1时,代数式a2-ab的值 . 析解:将a=3代入a-b=1得b=2,则原式=32-3×2=3.三、整体代入求值 根据条件,不是直接把字母的值代入代数式,而是根据代数式的特点,将整体代入以求得代数式的值. 例3如果代数式238 b a -+ -++的值为18,那么代数式962 a b 的值等于() A.28B.28 -C.32D.32 -分析:根据所给的条件,不可能求出具体字母 a b的值,

可考虑采用整体代入的方法,所要求的代数式962b a -+可变形为3(-2a+3b+8)-22,,从而直接代入238a b -++的值 求出答案. 解:原式=3(-2a+3b+8)-22=3×18-22=32. 例4如果012=-+x x ,那么代数式2622-+x x 的值为 ( ) A 、64 B 、5 C 、—4 D 、—5 分析:本题中没有给出的值,所以不能直接代入求 值.所以我们应设法把原代数式化成用含12-+x x 的式子来表示的形式,然后再把12-+x x 看作一整体,把它的值整体代入求值. 解:原式=4024)1(22-?=--+x x =-4,所以选C. 例5当x=1时,代数式px 3+qx+1的值为2004,则x=-1时,代数式px 3+qx+1的值为[( ) A.-2002 B.-2003 C.-2001 D.2005 解, 当x=1时 px 3+qx+1=p+q+1=2004,p+q=2003. 当x=-1时,px 3+qx+1=-p-q+1=-2003+1= -2002 故选A. 四、特值代入求值 在选择题与填空题中,由于不用计算过程,也可以用特殊值法来计算,即选取符合条件的字母的值,直接代入代数式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