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学研究调查方法-归类分析

生物学研究调查方法-归类分析
生物学研究调查方法-归类分析

种群密度调查方法归类分析

湖南省耒阳市第一中学周伟

由于种群密度调查的实验有利于学生科学思想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近年来各级考试中种群密度调查的实验题出现的频次较高,不仅考查形式新颖,而且趋向于开放性与探究性。现将种群密度调查的一些方法归类分析如下,供师生参考。

一、标志重捕法

标志重捕法是指在被调查种群的生存环境中捕获一部分个体,将这些个体标志后再放回原来的环境,经过一段时间后进行重捕,根据重捕中标志个体占总捕获数的比例,来估计该种群的数量。常用于动物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适用范围是活动能力强和活动范围大的动物,如哺乳类、鸟类、爬行类、两栖类、鱼类等。计算公式是:标志个体总数/种群中个体总数=重捕中所含标志数/重捕个体数。

注意事项:①个体被捕捉的概率相等,与标记状况、年龄和性别无关。②标志物和标志方法对动物不能产生有损其寿命和行为的伤害。③标志不能过分醒目,防止改变其与捕食者之间的关系,最终导致结果失真。④标志个体与未标志个体的混合所需时间需要正确估计。

⑤标志物必须能够维持一定的时间,在调查研究期间不能消失。⑥调查期间无迁入或迁出、出生或死亡。

例 1 野生动物研究所对某草原的一种野兔进行了调查,所调查区域的总面积为 2 hm2。统计所捕获野兔的数量、性别等,进行标记后放归;一段时间后进行重捕与调查。所得到的调查数据如下表:

以上是某同学对该数据的分析,你认为正确的是( )

A.综合两次捕获情况,该野兔种群的性别比例(♀/♂)约为3∶2

B.该草原野兔的平均种群密度约为250只/hm2

C.如果野兔在被捕捉过一次后更难捕捉,统计的种群密度会比实际低

D.此调查方法可以用来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

解析:综合两次捕获情况,该野兔种群雌性个体60个,雄性个体40个,故性别比例(♀/♂)约为3∶2;依据标志重捕法计算公式,50/X=10/50,推导出2 hm2有250个个体,所

以每公顷125个;依据计算公式10X=50×50,如果野兔在被捕捉过一次后更难捕捉,那么重捕的10数值偏小,计算出的种群密度X会比实际高;土壤中小动物个体小不适合标志,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用取样器取样法。

答案:A

二、样方法

样方法是指在被调查种群的生存环境内随机选取若干个样方,通过计数每个样方内的个体数,求得每个样方的种群密度,以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平均值作为该种群的种群密度。取样方法常常以五点取样法和等距取样法为主。常用于植物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适用范围包括植物和昆虫卵及蚜虫、跳蝻等动等。计算公式是:设各样方的种群密度分别为n l、n2、n3……n m,则该种群密度的估计值=(n l+n2+n3+……+n m)/m。

注意事项:①宜选择双子叶草本植物,不宜选择蔓生或丛生单子叶植物为调查对象。因为丛生或蔓生的单子叶植物地上部分往往难以辨别是一株还是多株。②植物的大小不同,样方的面积也应不同,如草本为1m2,灌木为16m2,乔木为100m2。③样方的选取应做到随机取样、不渗入主观因素,且尽量多一些。④计数时,样方内的植物个体数量统计遵循“样方内部个体全部统计、压在边界上的只统计相邻两条界线及夹角上的个体”原则。⑤要大胆舍弃特别悬殊的数值,取多组临近的求平均值。

例 2 某学生在测定一个生物种群分布比较均匀的原始森林中的山毛榉的种群密度时,采取如下操作:①选择山毛榉分布比较均匀、长5千米、宽1千米的长方形地块;②将该地块分成三等份,在每份的中央划一个样方;③样方为边长5米的正方形;④每个样方内山毛榉的数量记录如下:

请完成下列问题:

(1)根据该同学的调查,该原始森林中山毛榉的种群密度为__________________。

(2)该调查结果是否可靠?。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该同学的测定结果为:(3/25+5/25+4/25)/3=0.16株/㎡。在本实验中测定的结果并不可靠,原因有二:一是样方数目太小,使计算结果不准确;二是样方太小,因为测定的是山毛榉的种群密度,山毛榉是高大乔木,样方为25m2太小,应为100m2。

答案:(1)0.16株/㎡(2)不可靠选取的样方数目过少,每个样方的面积太小

三、显微镜直接计数法

显微镜直接计数法是指通过显微镜利用血球计数板进行较大单细胞微生物计数的操作方法。这是一种常用的微生物计数方法,此种方法简便、快速、直观。显微镜直接计数法是将少量待测样品的悬浮液置于一种特别的具有确定面积和容积的载玻片上(血球计数板),在显微镜下直接计数,然后推算出含菌数的方法。血球计数板是常用的计菌器之一。该方法的适用范围为较大单细胞微生物。计算公式是:较大单细胞微生物个数/1mL=n个小方格细胞总数/n×400×10000×稀释倍数。

注意事项:①先将盖玻片放在计数室上,用吸管吸取培养液,滴于盖玻片边缘,让培养液自行渗人。多余培养液用滤纸吸去,待细胞全部沉降到计数室底部后再显微计数。②该实验需要重复但不需对照一自身前后已形成对照;③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之前,要将试管轻轻震荡摇匀几次。④浓度过大时需做稀释处理,但最后计算时要考虑稀释倍数。⑤压线计数规则,应遵循“计上不计下,计左不计右”的原则,即只计数样方相邻两条边上的个体。

例3 依据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的数量变化的实验过程和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某学生的部分实验操作过程如下:

①静置试管中吸取酵母菌培养液进行计数,记录数据;

②把酵母菌培养液放置在冰箱中培养;

③第七天再取样计数,记录数据,统计分析绘成曲线。

请纠正该同学实验操作中的错误。

(2)利用计数板可在显微镜下对微生物细胞进行直接计数。计数板是一个特制的可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玻片,样品就滴在计数室内。计数室由25×16=400个小室组成,容纳液体的总体积为0.1 mm3。现将1 mL酵母菌样品加99 mL无菌水稀释,用无菌吸管吸取少许滴在盖玻片边缘,使其自行渗入计数室,并用滤纸吸去多余菌液。

现观察到图中所示a、b、c、d、e 5个中方格80个小室内共有酵母菌44个,则上述1 mL酵母菌样品中约有菌体________个。为获得较为准确的数值,减少误差,你认为可采取的做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要理解实验过程中各个步骤的要求及其原因,才能更好地理解实验的原理。在实验过程中,对酵母菌的总数进行计算是很难的,所以要采用抽样检测法,每次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时,都要进行振荡,目的是让酵母菌在培养液中分布均匀,减少计数的误差;培养酵母菌时,要提供酵母菌生活的最适条件,包括温度、无菌条件等,所以不应该放在冰箱里进行培养;7天中,酵母菌种群数量是不断变化的,所以连续7天都要取样、观察、计数,而不是仅在第7天进行计数。在显微镜下观察时,要注意多取样,取平均值,尽量减少误差,计算酵母菌总数时,要先计算出每个计数室中酵母菌的数量,然后乘以酵母菌总体积。所以上述1 mL酵母菌样品中的总数为:44÷80×400×100×1000÷0.1=2.2×108个。

答案:(1)①应将试管轻轻振荡几次再吸取酵母菌培养液进行计数;②应将酵母菌培养液放置在适宜温度下培养;③应连续七天,每天观察、取样计数并记录数据。

(2)2.2×108 多取样、取平均值

四、取样器取样法

取样器取样法是指用专用取样器做为取样工具来取样,用于估算土壤小动物的物种丰富度。该方法的适用范围为活动能力强(不适合样方法)、身体微小(不适合标志重捕法)的土壤小动物。计算方法分为两类:①记名计算法──直接数个体数(一般用于个体较大,种群数量有限的群落);②目测估计法一一分等级测估,如非常多、多、较多、较少、少、很少等。

注意事项:①选择的样点是林下或落叶等腐殖质比较丰富的地方。②要随机取样、不渗入主观因素。③取样器质地、大小视具体土壤而定。④诱虫器上方用热光灯,因土壤中小动物有趋湿、趋暗、避高温特性。⑤使用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杀死并保存标本。⑥统计体型小的土壤动物要借助显微镜。

例4 跳虫、甲螨和线虫是土壤中的主要动物类群,对动植物遗体的分解起重要作用。请回答:

(1)由于跳虫和甲螨活动能力________,身体________,不适合用手直接捕捉,常采用吸虫器等工具进行采集。

(2)现在采集大量的跳虫用于实验室培养,最好选择下图中的吸虫器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要采集大量的甲螨作为标本保存,最好选择吸虫器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现在一培养罐内同时培养跳虫、甲螨和线虫三个种群,若它们均仅以罐内已有的酵母菌为食,则跳虫与甲螨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线虫与酵母菌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

解析:(1)土壤中跳虫和甲螨活动能力较强,身体微小,不适合用手直接捕捉,常采用吸虫器等进行采集。(2)跳虫多栖息于潮湿隐蔽的场所,属于好氧型生物,湿润的棉花模拟土壤湿润环境,利于跳虫存活。(3)跳虫与甲螨都以酵母菌为食,所以两者之间为竞争关系。线虫以酵母菌为食,故线虫与酵母菌之间的关系为捕食关系。

答案:(1)较强微小(2)B 该吸虫器中的湿润的棉花模拟土壤湿润环境,利于跳虫存活 D 该吸虫器中的酒精可将收集的甲螨及时固定,防止腐烂(3)竞争捕食

决策树算法研究及应用概要

决策树算法研究及应用? 王桂芹黄道 华东理工大学实验十五楼206室 摘要:信息论是数据挖掘技术的重要指导理论之一,是决策树算法实现的理论依据。决 策树算法是一种逼近离散值目标函数的方法,其实质是在学习的基础上,得到分类规则。本文简要介绍了信息论的基本原理,重点阐述基于信息论的决策树算法,分析了它们目前 主要的代表理论以及存在的问题,并用具体的事例来验证。 关键词:决策树算法分类应用 Study and Application in Decision Tree Algorithm WANG Guiqin HUANG Dao College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bstract:The information theory is one of the basic theories of Data Mining,and also is the theoretical foundation of the Decision Tree Algorithm.Decision Tree Algorithm is a method to approach the discrete-valued objective function.The essential of the method is to obtain a clas-sification rule on the basis of example-based learning.An example is used to sustain the theory. Keywords:Decision Tree; Algorithm; Classification; Application 1 引言 决策树分类算法起源于概念学习系统CLS(Concept Learning System,然后发展 到ID3

《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_》教案

第2章探索生命 第1节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一、教材分析 生物学是一门自然科学,研究的是一些科学事实。在各种科学事实间建立合理的联系,寻找事实产生的原因,提出解释事实的各种假说和理论。生物科学的发展就是人类不断研究的过程,研究过程要用到不同的方法,要让学生不断学会研究方法很重要,所以,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初步学会简单的生物学研究方法,提高学生的能力,为以后学习生物学打好基础,也为社会进步带来新的希望。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能说出实验法的基本步骤。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提出假设和设计实验方案,尝试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通过材料获取和处理信息,培养学生收集材料的能力和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讨论中,体验用实验法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逐渐形成严谨、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在小组活动中,学会交流与表达,学会与他人合作。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实验法研究的一般步骤 教学难点: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小组为单位,学生自己进行分析、处理、归纳信息,设计实验方案。 教法:通过媒体展示,提高课堂容量、拓宽学生知识面,同时采用观察、思考、阅读、探究方法等相结合。 教具: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内容设计意图 导入教师 活动我们现在学的生物教材是属于生物学,生物学是一门不断研究 的学科,也是一门自然科学,既然是一门自然学科,那么在研 究的过程中就要遵循自然规律,要遵循自然规律进行研究,就 应该首先掌握研究的基本方法,引入课题 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入主题 一、 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教师 活动 提问:同生们平时在生活中遇到问题是怎么解决的, 用到哪些方法? 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求知 欲 学生 活动 思考、结合生活实际回答问题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师 活动 多媒体展示:科学家们的研究的基本方法:观察、 调查、分类、实验等,引出实验法最重要 整体感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 力 二、过度 思考 既然实验法是最重要的,那么实验法研究的基本步骤是什么 呢? 设置悬念引入思考 教师 活动 引出:本节课要以“实验法研究的示例:响尾蛇是如何跟踪它 放走的猎物”为例来了解实验法研究的基本步骤 多媒体展示:不同种响尾蛇的图片和有关响尾蛇的文字介绍 感知认识 学生 活动 认真观察、阅读信息,加强对响尾蛇的了解 感知认识,拓展学生的视野教师 活动 展示图片:播放响尾蛇捕捉老鼠的视频,并对视频内容作解释 直观形象,激发学生兴趣 学生 活动 认真观察、迅速获取信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获取信 息的能力 教师 活动 提问学生:通过观察录像,叫学生说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学生 活动 学生主动起来说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落实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 的创新能力 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作出客观评价,指出在众多问题中,本节课统一学生的思想,引导学生共 - 1 -

细胞生物学常用研究方法

Southern杂交: 是体外分析特异DNA序列的方法,操作时先用限制性内切酶将核DNA或线粒体DNA切成DNA片段,经凝胶电泳分离后,转移到醋酸纤维薄膜上,再用探针杂交,通过放射自显影,即可辨认出与探针互补的特殊核苷序列。 将RNA转移到薄膜上,用探针杂交,则称为Northern杂交。 RNAi技术: 是指在进化过程中高度保守的、由双链RNA(double-stranded RNA,dsRNA)诱发的、同源mRNA高效特异性降解的现象。由于使用RNAi技术可以特异性剔除或关闭特定基因的表达,所以该技术已被广泛用于探索基因功能和传染性疾病及恶性肿瘤的基因治疗领域。可以利用siRNA或siRNA表达载体快速、经济、简便的以序列特异方式剔除目的基因表达,所以现在已经成为探索基因功能的重要研究手段。 Southern杂交一般利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分离经限制性内切酶消化的DNA片段,将胶上的DNA变性并在原位将单链DNA片段转移至尼龙膜或其他固相支持物上,经干烤或者紫外线照射固定,再与相对应结构的标记探针进行杂交,用放射自显影或酶反应显色,从而检测特定DNA分子的含量]。 扫描电镜技术:是用一束极细的电子束扫描样品,在样品表面激发出次级电子,次级电子的多少与样品表面结构有关,次级电子由探测器收集,信号经放大用来调制荧光屏上电子束的强度,显示出与电子束同步的扫描图像。 细胞显微分光光度计:用来描述薄膜、涂层厚度超过1微米的物件的光学性能的显微技术。 免疫荧光技术:将免疫学方法(抗原抗体特异结合)与荧光标记技术结合起来研究特异蛋白抗原在细胞内分布的方法。由于荧光素所发的荧光可在荧光显微镜下检出,从而可对抗原进行细胞定位。 电镜超薄切片技术:超薄切片是为电镜观察提供极薄的切片样品的专门技术。用当代较好的超薄切片机,大多数生物材料,如果固定、包埋处理得合适,可以切成50-100微米的超薄切片。 Northern印迹杂交(Northern blot)。这是一种将RNA从琼脂糖凝胶中转印到硝酸纤维素膜上的方法。 放射自显影技术:放射自显影技术是利用放射性同位素的电离辐射对乳胶(含AgBr或AgCl)的感光作用,对细胞内生物大分子进行定性、定位与半定量研究的一种细胞化学技术。放射自显影技术(radioautography;autoradiography)用于研究标记化合物在机体、组织和细胞中的分布、定位、排出以及合成、更新、作用机理、作用部位等等。其原理是将放射性同位素(如14C和3H)标记的化合物导入生物体内,经过一段时间后,将标本制成切片或涂片,涂上卤化银乳胶,经一定时间的放射性曝光,组织中的放射性即可使乳胶感光。 核磁共振技术:可以直接研究溶液和活细胞中相对分子质量较小(20,000 道尔顿以下)的蛋白质、核酸以及其它分子的结构,而不损伤细胞。 DNA序列分析:在获得一个基因序列后,需要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从中尽量发掘信

膨胀土的膨胀潜势分类研究

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 合同号:2002 318 00014 : 膨胀土地区公路勘察设计技术研究研究报告简本 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 2004年10月

目录 1、引言 0 1.1项目概况及研究意义 0 1.2国内外研究概况 0 1.3总体目标 (2) 1.4技术路线 (2) 2、主要研究内容 (2) 2.1揭示典型膨胀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和公路工程特性 (2) 2.2膨胀土的膨胀潜势分类研究 (4) 2.3膨胀土的工程分类研究 (5) 2.4膨胀土的原位测试与评价技术研究 (5) 2.5基于GIS的我国数字化膨胀土的区域分布图的研制和开发 (6) 2.6编制膨胀土地区公路勘察设计指南 (6) 3、主要研究成果 (7)

1、引言 1. 1项目概况及研究意义 我国近22个省份有膨胀土分布,今后修筑的国道主干线大部分将穿越膨胀土地区。由于地形地貌和公路线形的制约,膨胀土填方路堤和挖方路堑将不可避免。膨胀土地区的建筑物、公路、铁路、机场、水利工程等经常遭受严重的破坏,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从已建和在建的高速公路情况看,膨胀土地区高速公路往往经过多年运行,其路基仍不稳定,还在产生路基沉陷,路堤边坡坍滑也时有发生,水泥混凝土板断裂、甚至产生较大的错台等病害。针对以上问题,交通部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2002年)“膨胀土地区公路修筑的成套技术研究”获得立项,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等四家单位承担了其中的“膨胀土地区公路勘察设计技术研究(合同号:200231800014)”的分题研究,本项目进行了调研、理论分析、室内外试验和依托工程现场试验,立足于膨胀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和公路工程性质,研究了膨胀土公路勘测设计技术,提出了公路膨胀土的分类体系和膨胀土地区公路勘察设计指南,开发了数字化全国膨胀土分布的地理信息系统。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促进了膨胀土地区公路勘察、设计技术水平的提高,指导全国膨胀土地区公路工程建设,均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价值。 1. 2国内外研究概况 近年来,随着大规模基础设施的建设和人类对居住空间的更高要求,开挖边坡填筑路堤的施工活动正迅速增加。边坡的开挖和回填导致边坡产生新的加(卸)载路径和新的边界条件。为了评估施工活动的影响,必须进行边坡稳定性评价、路基填筑技术和边坡防护方法的研究。一般深基坑开挖工程只需考虑短期施工活动的影响,而永久边坡则需考虑施工后长期的气候、水文地质和岩土工程环境的变化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 国外于二十年代开始对膨胀土加以关注,但是直到六十年代中期才发展成为世界性的研究专题。在我国对膨胀土的研究始于三十年代初,到七十年代,我国接受援外工程接触到较多膨胀土的问题,同时国内在膨胀土地区的建筑工程也不断出现问题。1976年,北京建科院组织了一些单位进行膨胀土的专题研究,特别对云南、四川、广西、广东、湖北、河南、安徽等十几个省和地区的膨胀土,

基于决策树的分类方法研究

南京师范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基于决策树的分类方法研究 姓名:戴南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计算数学(计算机应用方向) 指导教师:朱玉龙 2003.5.1

摘要 厂 {数掘挖掘,又称数据库中的知识发现,是指从大型数据库或数据仓库中提取 具有潜在应用价值的知识或模式。模式按其作用可分为两类:描述型模式和预测型模式。分类模式是一种重要的预测型模式。挖掘分娄模式的方法有多种,如决 策树方法、贝叶斯网络、遗传算法、基于关联的分类方法、羊H糙集和k一最临近方、/ 法等等。,/驴 I 本文研究如何用决策树方法进行分类模式挖掘。文中详细阐述了几种极具代表性的决策树算法:包括使用信息熵原理分割样本集的ID3算法;可以处理连续属性和属性值空缺样本的C4.5算法;依据GINI系数寻找最佳分割并生成二叉决策树的CART算法;将树剪枝融入到建树过程中的PUBLIC算法:在决策树生成过程中加入人工智能和人为干预的基于人机交互的决策树生成方法;以及突破主存容量限制,具有良好的伸缩性和并行性的SI,lQ和SPRINT算法。对这些算法的特点作了详细的分析和比较,指出了它们各自的优势和不足。文中对分布式环境下的决策树分类方法进行了描述,提出了分布式ID3算法。该算法在传统的ID3算法的基础上引进了新的数掘结构:属性按类别分稚表,使得算法具有可伸缩性和并行性。最后着重介绍了作者独立完成的一个决策树分类器。它使用的核心算法为可伸缩的ID3算法,分类器使用MicrosoftVisualc++6.0开发。实验结果表明作者开发的分类器可以有效地生成决策树,建树时间随样本集个数呈线性增长,具有可伸缩性。。 ,,荡囊 关键字:数据挖掘1分类规则,决策树,分布式数据挖掘

膨胀土地基处理方法的研究

膨胀土地基处理方法的研究 膨胀土是一类结构性不稳定的高塑性粘土,也是典型的非饱和土,它在世界范围内分布极广,具有裂隙性、胀缩性和超固结性,对气候变化特别敏感,主要原因是膨胀土颗粒组成中粘粒含量超过30%,且蒙脱石、伊利石或蒙一伊混成等强亲水性矿物占主导地位,膨胀土地基的土体因含水量变化会导致土体的不均匀胀缩变形,最终将引起建筑物的变形和破坏,而且它对工程建设的危害往往具有多发性、反复性及长期潜在性。 1、膨胀土的基本特性 (1)强膨胀性 膨胀土的膨胀性与其粘土的矿物成分有关。我国的膨胀土主要是蒙脱石及伊利石粘土矿物组成。蒙脱石及伊利石是两种强亲水性粘土矿物,遇水后产生的膨胀效应比普通粘土显著得多,对建筑物具有相当强的破坏作用。膨胀土的膨胀性除与其粘土的矿物成分有关外,还与水的作用直接有关,水分使土粒迁移是产生土体膨胀与收缩的直接原由。 (2)超固结性 我国的裂土多沉积于更新世第三纪,系陆相沉积土,在漫长的地质年代中承受了上覆地层压力,处于超固结状态,卸荷后土的抗剪和抗压强度均有降低,风化破碎后强度更低。当开挖地下洞室使土体具有临空面时,超固结力得以释放而表现为洞室的顶都、边墙、底部的过大变形,使工程结构物破坏。 (3)多裂隙性 从外貌特点看,裂土表面布满了不规则的多边形裂隙或网状裂缝,多呈张开的楔形将裂土分割成各种几何形态的块体。裂原有原生及次生之分。原生裂隙多为闭合状,裂隙面光滑,常呈腊状光泽,当暴露地表,受风化作用影响裂隙面常张开,并有次生的灰白粘土充填。次生裂隙以风化型为主,在半干旱地区,尤其是年蒸发量大于年降水量的地区,裂土的干缩湿胀效应非常显著,便裂土表层风化作用强烈。由于裂隙密布,土体不连续,大量雨水乘虚而入,湿胀干缩,循环反复,使土体强度大大降低,恶化了土体的工程性质,在重力作用下,常产生边坡土体剥落、坍塌滑坡等危害。

生物学的基本研究方法

生物学的基本研究方法 一、基础知识: (1)、_________和_______是科学探究基本方法。也是我们学习生物学的基本方法。 (2)、实践可以给研究者提供现象、数据等资料,是检验_______、形成科学理论的实践基础。 实验的一般规程是: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正确使用显微镜的步骤是: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像是________像。 (4)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是;1. 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中单一变量原则: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一个实验中,除了要研究的变量以外,其余的变量都应__________,并控制在__________状态。 (5)什么叫对照实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收集资料和分析资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测量 在测量中如何提高数据的可靠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调查:调查是科学探究的常用方法。 完成一项调查需要做好哪几个方面工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综合起来科学探究的方法概括起来有: 1、2、3、 4 二、探究训练 1、使用显微镜对光的程序是() ①选遮光器上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②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③左眼注视目 镜,右眼睁开④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③→④→②→① D、③→②→①→④ 2、小明在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看到了一个小黑点,移动载玻片和物镜,小黑点不动,由此可判断小 黑点可能在( ) A 目镜上 B 物镜上 C 载玻片上 D 反光镜上 3、当显微镜的目镜为10X、物镜为10X时,在视野直径范围内看到一行相连的8个细胞。若目镜 不变,物镜换成40X时,则在视野中可看到这行细胞中的() A.2个B.4个C.16个D.32个 4、小强在显微镜下观察到了洋葱表皮细胞后,兴奋地向同学描述,并把显微镜轻轻挪动给同组同学,

膨胀土的判别与分类

膨胀土的判别与分类 路基土工 2008-05-03 20:02 阅读19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膨胀土的判别与分类 --摘自西部项目《膨胀土地区公路勘察设计技术研究》研究成果 膨胀土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膨胀土的胀缩性直接影响着建筑物的安全性,它不仅造成房屋成群开裂,公路、铁路塌方,而且可导致膨胀土边坡产生表层浅滑现象,造成农田水利设施的破坏,影响人们的生活环境。因此,在工程地质勘察中,必须正确地识别膨胀土与非膨胀土,准确地判定膨胀土的胀缩性等级,这有助于合理进行拟建建筑物的设计与地基处理,对保障建筑物安全与人们的生活环境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一、膨胀土的定义 1996年《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J013-95)的膨胀土定义是:“膨胀土系指土中含有较多的粘粒及其亲水性较强的蒙脱石或伊利石等粘土矿物成分,它具有遇水膨胀,失水收缩,是一种特殊膨胀结构的粘性土。”从这个定义上来看,膨胀土的主要特性是膨胀和收缩。但膨胀和收缩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不仅仅是遇水膨胀和失水收缩这么简单。在增加溶液电解质浓度的情况下,即使是遇水,膨胀土也会产生收缩现象。因此,膨胀土的膨胀和收缩是在水和电解质共同作用下的结果。另外,定义中指出土中含有较多的亲水性较强的蒙脱石或伊利石等粘土矿物成分的说法也不确切。如果膨胀土中仅含伊利石显示不出膨胀土具有较强的膨胀与收缩特性,伊利石的亲水性仅为蒙脱石的十分之一。膨胀土的胀缩特性主要是由亲水性粘土矿物蒙脱石决定的。因此,《膨胀土地区建筑技术规范》(GBJ112-87)给出的膨胀土的定义更为恰当:“膨胀土应是土中粘粒成分主要由亲水矿物组成,同时具有显著的吸水膨胀和失水收缩两种变形特性的粘性土。” 二、膨胀土判别指标 要鉴别某种土是否属于膨胀土,应根据本身的固有属性来进行区分,只有内在的主要固有属性才是控制膨胀土工程特性的决定性因素;至于在膨胀土地区各种建筑物的稳定程度,只能用作辅助的判别。所以对膨胀土的判别原则,首先应从工程地质观点出发,分析土体的裂隙特征,概括出能反映膨胀土工程性质的实际情况,能代表膨胀土规律的主要指标。 能否充当膨胀土的判别指标,主要看它能否满足以下三个条件: 能反映膨胀土的本质; 指标的测定简单便捷; 指标数据可靠,重现性好。 可能用来判别膨胀土的指标分述如下: (1)界限含水量反映土粒与水相互作用的灵敏指标之一,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土的亲水性能。它与土的颗粒组成,粘土矿物成分,阳离子交换性能,土粒的分散度和比表面积,以及孔隙水溶液的性质等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通常有液限、塑限、缩限三个定量指标。 (2)胀缩总率反映膨胀土粘土矿物成分和结构特征。 (3)粒度成分反映膨胀土物质组成的特性指标。

最新生物学常见模式生物资料

模式生物 生物学家通过对选定的生物物种进行科学研究,用于揭示某种具有普遍规律的生命现象。此时,这种被选定的生物物种就是模式生物。比如:孟德尔在揭示生物界遗传规律时选用豌豆作为实验材料,而摩尔根选用果蝇作为实验材料,在他们的研究中,豌豆和果蝇就是研究生物体遗传规律的模式生物。由于进化的原因,许多生命活动的基本方式在地球上的各种生物物种中是保守的,这是模式生物研究策略能够成功的基本基础。选择什么样的生物作为模式生物首先依赖于研究者要解决什么科学问题,然后寻找能最有利于解决这个问题的物种。19世纪末20世纪初,人们就发现,如果把关注的焦点集中在相对简单的生物上则发育现象的难题可以得到部分解答。因为这些生物更容易被观察和实验操作,因此,除了在遗传学研究外,模式生物研究策略在发育生物学中获得了非常广泛的应用,一些物种被大家公认为优良的模式生物,如线虫、果蝇、非洲爪蟾、蝾螈、小鼠等。 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和后基因组研究时代的到来,模式生物研究策略得到了更加的重视;基因的结构和功能可以在其它合适的生物中去研究,同样人类的生理和病理过程也可以选择合适的生物来模拟。 目前在人口与健康领域应用最广的模式生物包括,噬菌体、大肠杆菌、酿酒酵母、秀丽隐杆线虫、海胆、果蝇、斑马鱼、爪蟾和小鼠。在植物学研究中比较常用的有,拟南芥、水稻等。随着生命科学研究的发展,还会有新的物种被人们用来作为模式生物。但它们会有一些基本共同点: 1)有利于回答研究者关注的问题,能够代表生物界的某一大类群; 2)对人体和环境无害,容易获得并易于在实验室内饲养和繁殖; 3)世代短、子代多、遗传背景清楚; 4)容易进行实验操作,特别是具有遗传操作的手段和表型分析的方法。 背景 早在20世纪最初的20年中,甚至更早到19世纪,人们就发现,如果把关注的焦点集中在相对简单的生物上则发育的现象难题可以得到部分解答。因为这些生物的细胞数量更少,分布相对单一,变化也较好观察。由于进化的原因,细胞生命在发育的基本模式方面具有相当大的同一性,所以利用位于生物复杂性阶梯较低级位置上的物种来研究发育共通规律是可能的。尤其是当在有不同发育特点的生物中发现共同形态形成和变化特征时,发育的普

第三章细胞生物学研究方法总结

第三章 细胞生物学研究方法 第一节 细胞形态结构的观察方法 分辨率: 肉眼0.2mm 光镜0.2μm 电镜0.2nm 一、光学显微镜技术 (light microscopy ) (一)普通复式光学显微镜技术 a . 光学放大系统:目镜和物镜 光镜 照明系统:光源、折光镜和聚光镜,有时另加各种滤光片 组成 机械和支架系统 b .分辨率D :分开两个质点间的最小距离。 0.61 λ 其中: λ为光源波长 D = α为物镜镜口张角 N ·sin α/2 N 为介质折射率 c.普通光镜样品制备: 固定(如甲醛)、包埋(如石蜡)、切片(约5μm )、染色 (二)荧光显微镜技术(fluorescence microscopy 光镜水平对特异蛋白定性定位) 1. FM 包括免疫荧光技术和荧光素直接标记技术 2. 不同荧光素的激发光波长范围不同,所以同一样品可以同时用两种以上荧光 素标记。荧光显微镜中只有激发荧光可以成像。 (三)激光共焦点扫描显微镜技术(laser scanning confocal microscopy ) 1.特点:瞬间只用很小一部分光照明,保证只有来自焦平面的光成像,成像清晰 分辨率比普通荧光显微镜提高1.4-1.7倍。 通过改变焦平面位置可以观察较厚样品的内部构造,进行三维重构。 2. 共焦点是指物镜和聚光镜同时聚焦到同一小点。 (四)相差和微分干涉显微镜技术 1.相差显微镜(phase-contrast microscopy ) 光线通过不同密度物质产生相位差,相差显微镜将其变成振幅差。它与普通光镜的不同是其物镜后有一块“相差板”,夸大了不同密度造成的相位差。 2.微分干涉显微镜(differential -interference microscopy )——用的是平面偏振光 光经棱镜折射成两束,通过样品相邻部位,再经棱镜汇合,使样品厚度上的微小 差别转化为明暗区别,使样品产生很强的立体感。 二、电子显微镜技术(electron microscope ) (一) 电子显微镜基本知识 1.与光镜的基本区别:电子束作光源、电磁透镜聚焦、镜筒高真空、荧光屏等成像 2.分辨本领与有效放大倍数: 分辨率0.2nm ,比肉眼放大 分辨本领指电镜处于最佳状态下的分辨率。 实际情况中,分辨率受样品限制。 3.电子显微镜 电子束照明系统:电子枪、聚光镜 基本构造 成像系统:物镜、中间镜、投影镜等 真空系统:用两级真空泵不断抽气 记录系统:荧光屏或感光胶片成像 (二) 主要电镜制样技术介绍 制样要求:①要求样品很薄(数十纳米) ②要求保持精细结构 1.超薄切片技术 ①固定:保持样品形态结构,甚至超微和分子水平上结构。 固定剂:常用饿酸(OsO 4)和戊二醛等,另外有物理方法如高频微波。

公路膨胀土的判别与分类研究

公路膨胀土的判别与分类研究 公路膨胀土的判别与分类研究 【摘要】:膨胀土是一种具有特殊性质的土,其处理技术难度、处理工程量和投资都比较大,膨胀土在我国很多省份都有分布,地域比较广泛。为了保证道路在较长时间内路基的稳定和路面的平整度,达到安全、舒适行车的目的,就必须解决因膨胀土造成的一系列工程质量问题。本文意在从膨胀土的基本论述引申到膨胀土的判别与分类研究,为进一步解决这类问题而著有帮助。 【关键词】:公路膨胀土;判别;分类 [ Abstract ]: This paper is from the expansive soil basic argument extended to the identification and classification of expansive soils research, to further solve the problem with help. [ Key words ]: highway swelling soil; discrimination; classification 中图分类号:X7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前言: 膨胀土为一种高塑性粘土,一般承载力较高,具有吸水膨胀、失水收缩和反复胀缩变形、浸水承载力衰减、干缩裂隙发育等特性,性质极不稳定。常使建筑物产生不均匀的竖向 或水平的胀缩变形,造成位移、开裂、倾斜甚至破坏,且往往成群出现,尤以低层平房严重,危害性很大,裂缝特征有外墙垂直裂缝,端部斜向裂缝和窗台下水平裂缝,内、外山墙对称或不对称的倒八字形裂缝等;地坪则出现纵向长条和网格状的裂缝。一般于建筑物完工后半年到五年出现。影响土的膨胀性的主要矿物是蒙脱石,我国最早遇到粘土膨胀危害的公路工程是在50年代的成渝铁路工程中。直到80年代,我国才制定了膨胀土地区的建筑技术规范。 膨胀土的判别

七年级生物上册 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教案 北师大版

第2章第2节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教学目的 1、说出实验法研究的一般步骤; 2、尝试设计简单的实验并控制实验条件; 1、根据实验数据建立一个表格并分析数据。 教学重点 实验法研究的的一般步骤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方法 观、思、读、探相结合 板书设计 第2节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一、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观察法、调查法、分类法、文献法、实验法 二、实验法的一般步骤 1、实验法示例——响尾蛇是如何追寻它放走的猎物的 2、活动“讨论实验法基本程序” 发现并提出问题——收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作出假设——设计实验方案——实施实验并计录——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三、用实验法研究影响生物分布的环境因素——活动“探究影响分布鼠妇的环境因素”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以实验法研究的示例“响尾蛇是如何追寻它放走的猎物的”为核心,探究实验法基本程序的。 复习提问:①上节课我们学习哪四位具有代表性的科学家?②他们的研究成果是什么?③他们的研究方法是什么? (回答:略。)

导入:他们的研究方法有观察法、调查法、分类法、文献法、实验法。这就是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而其中实验法是现代生物学研究的重要方法。那么实验法包括哪些内容呢? 阅读书P27——28,看看科学家们对提出的问题是如何分析,进行实验的,在阅读过程中注意思考这么几个问题:①这个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②科学家们做出了什么样的假设? ③这个假设是根据什么做出的或者说在作假设前科学家都做了哪些工作?④实验中人为控制的条件是什么?⑤为什么要强调多次重复以上的实验?(同学们边回答教师边讲解,加深同学们的认识。) 结合影片,师生共同完成下表; 响尾蛇是如何追寻它放走的猎物的 着事先设 :将一只没有被响尾蛇袭击过的死老鼠,沿着事先设定的弯曲路径, 进行实验,观察到响尾蛇的头缓慢地左右移动,同时它的舌迅速

利用决策树方法对数据进行分类挖掘毕业设计论文

目录 摘要 (3) Abstract (iii) 第一章绪论 (1) 1.1 数据挖掘技术 (1) 1.1.1 数据挖掘技术的应用背景 (1) 1.1.2数据挖掘的定义及系统结构 (2) 1.1.3 数据挖掘的方法 (4) 1.1.4 数据挖掘系统的发展 (5) 1.1.5 数据挖掘的应用与面临的挑战 (6) 1.2 决策树分类算法及其研究现状 (8) 1.3数据挖掘分类算法的研究意义 (10) 1.4本文的主要内容 (11) 第二章决策树分类算法相关知识 (12) 2.1决策树方法介绍 (12) 2.1.1决策树的结构 (12) 2.1.2决策树的基本原理 (13) 2.1.3决策树的剪枝 (15) 2.1.4决策树的特性 (16) 2.1.5决策树的适用问题 (18) 2.2 ID3分类算法基本原理 (18) 2.3其它常见决策树算法 (20) 2.4决策树算法总结比较 (24) 2.5实现平台简介 (25) 2.6本章小结 (29) 第三章 ID3算法的具体分析 (30) 3.1 ID3算法分析 (30) 3.1.1 ID3算法流程 (30) 3.1.2 ID3算法评价 (33) 3.2决策树模型的建立 (34) 3.2.1 决策树的生成 (34) 3.2.2 分类规则的提取 (377) 3.2.3模型准确性评估 (388) 3.3 本章小结 (39)

第四章实验结果分析 (40) 4.1 实验结果分析 (40) 4.1.1生成的决策树 (40) 4.1.2 分类规则的提取 (40) 4.2 本章小结 (41) 第五章总结与展望 (42) 参考文献 (44) 致谢 (45) 附录 (46)

第一节常用的生物学研究方法

科学探究专题复习 成都石室蜀都中学刘玮琦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科学探究及其基本方法。 2.能力目标:能够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以及得出结论。 3.情感目标:体会实事求是、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确立关爱生命、关爱环境的情感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 2.教学难点: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 三.教学准备 收集相关资料,整理科学探究相关考题。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要点: 1、尝试书面表达问题:尝试根据日常生活、资料信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表达问题。其中的提出问题要紧扣题目,采用一般疑问句,并应考虑是否可以开展。 2、应用已有的知识,对问题的答案提出可能的设想——即作出假设。作出假设要紧扣问题,可有正面或反面(肯定或否定)两种截然不同的假设。 3、拟定探究计划,列出所需要的材料与用具,选出控制变量,设计对照实验。⑴要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关键是要设置对照实验。而一组对照实验应包括一个实验组和一个对照组,凡是没有设置对照实验的实验设计都是不合理的。⑵设计对照实验时,实验组与对照组控制的变量(即实验组与对照组不同的条件)只允许一个(即注意控制单一变量),而控制的变量往往在题干或提出的问题中有体现。如要“探究光对叶绿素形成的影响”,该实验控制的变量就是光(或光照)。在控制变量的过程中,变量要相对立,而且要尖锐(如光照充足与黑暗、适温与低温、有水与无水等),对照实验中,除变量外,其它因素(条件)要完全相同(即等量原则)。⑶为排除偶然性,减少实验误差,使实验结果更真实,还要考虑设置重复实验。重复实验可进行多次实验过程;也可用多只动物、多粒种子(或多棵生长情况相同的幼苗)等进行一次实验。以上①②③三点是我们改正实验设计的有关不足之处的原理和依据。 4、描述现象,处理数据,得出结论。科学探究中的描述现象与得出结论是不相同的:描述现象是把实验组与对照组产生的现象用文字(或用表格数据统计)形式描述出来。其中的实验结果预测(或预测实验结果)和描述实验现象往往是一样的。而得出结论是必须经过有关数据的处理、有关现象分析讨论后得出的该探究活动最终的实验结论,该结论往往与假设相同或相反。 (二)经典中考题目点拨 《科学探究》专题复习 1.实验“验证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 知识背景: (1)实验前2一3天,把盆栽的天竺葵放于暗处。(目的:消耗掉叶片中的淀粉) (2)在经过黑暗处理的实验材料上选1-2片生长 健壮的

《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一.学习目标:(重难点) 1.初步认识生物 2.区别生物和非生物 3.说出生物特征 能力目标:通过积极主动参与讨论培养学生观察、区别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生物的生命现象”的讨论,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和关爱生物的良好品质。 二.预习导学:(学一学) 阅读课本相关内容,小组合作填空: 1、显微镜的反光镜有平面和凹面,光线强时用 _____ 面镜,光线弱时用 _____ 面镜。 2、遮光器的上面有大小不等的圆孔,叫做,光线弱的时候用。 3、显微镜的物镜分高倍镜和低倍镜,从外观来看,短而粗的是,长而细的是。初中阶段,一般只需要使用。 4、转动时,可以大幅度升降镜筒;转动时,镜筒升降幅度较小,可以使物像更清晰。 5、物象的放大倍数= 乘以。 三.预习收获和障碍: 科学观察可以直接用__________,也可以借助_______、__________等仪器,或利用__________等工具,有时还需要_________________。 四.合作交流议一议: (一)预习交流(处理预习中的问题) 1.写出显微镜的各结构名称(图②): ①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 ⑦___________ ⑧___________ ⑨___________ ⑩___________⑾___________ ⑿___________ ⒀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实验器材的名称(图①): 图①图② (二)课堂研讨(展示才能说一说,先练后展) 仔细观察教师的演示实验,说出下列实验器材的正确用 法: 1、试管夹夹试管时应从试管底部往上套,夹在试管的 _______。 2、酒精灯的灯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___________ 温度最高。灯帽拿下应正放在桌上,熄灭酒精灯时用_______。 3、试管和烧杯,可直接加热的是___________,需垫上 石棉网的是___________。 4、给试管内液体加热时:液体的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 的___________;加热时,试管应倾斜(与桌面成45),加热 过程中应不时___________移动试管,管口不能对着______。 五.反思提升(想一想) 下列关于科学观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科学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 B.科学观察必须借助有关用具才能进行 C.观察时要全面、细致和事实就是,并及时记录下来 D.观察时要积极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 六.课堂检测(小试牛刀做一做) 1、显微镜的物镜是40x,要观察放大600倍的物像,应 选用的目镜是() A.20× B.15× C.10× D.5× 2、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装片的同一部位,下列哪 种目镜和物镜的组合,在视野中所看到的细胞数目最多() A.目镜10×;物镜10× B.目镜10×;物镜40× C.目镜15×;物镜10× D.目镜5×;物镜40× 3、在光线条件比较差的实验室内使用显微镜时,应 该() A. 调大光圈,用平面反光镜 B.调大光圈,用凹面反光镜 C.调小光圈,用平面反光镜 D.调小光圈,用凹面反光镜 4、使用普通光学显微镜时,转动下列哪个结构,能较大 范围地升降镜筒() A.转换器 B.遮光器 C.粗准焦螺旋 D.细准焦螺旋 5、图②是显微镜结构图,请据图回答: (1)用来调节光线强弱的结构是[]和[]。 (2)转动时,镜筒升降幅度很小的结构是[]。 (3)接近玻片标本的镜头是[]。 (4)光线经过反光镜反射后进入镜筒,我们能通过目镜 观察到物像。光线经过显微镜的[]、[]、 []、[]、[]这几个部件。 自我评价:教师评价:日期:陇县城关镇中学“导学案”设计稿 七年级班姓名:科目:生物课题:《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课型:主备人:雷满仓审核:组名:

15神经生物学研究的常用方法

1.神经生物学研究的常用方法 神经科学的发展与的研究方法的进步密切相关。总体上,神经生物学的研究 方法有六大类:形态学方法、生理学方法、电生理学方法、生物化学方法、分子 生物学方法及脑成像技术。 7.1形态学方法 神经生物学研究中常用的形态学方法有束路追踪、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其 他还有受体定位、神经系统功能活动形态定位等方法。 7.1.1束路追踪法 追踪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是神经解剖学研究中的重大目标,它对研究神经元的功能、神经系统的发育和成熟都具有重要意义。这种方法学的建立始于19世纪末的逆行和顺性溃变(顺行溃变指胞体或轴突损伤后的轴突终末的溃变,逆行溃变指去除靶区之后神经元胞体的溃变)研究。20世纪40年代主要手段是镀银染色法,根据变性纤维的形态变化来判断变性纤维。20世纪50年代发展了Nanta法,能遏制正常纤维的染色而仅镀染出变性纤维。但该法不易显示细纤维,1971年Kristenson等将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注入幼鼠的腓肠肌及舌肌结果在脊髓和延脑的相应部分运动神经元胞体内发现HRP的积累。不久LaVail正式使用HRP作为轴突逆行追踪,以后遂广泛应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研究。HRP可被神经末梢、胞体和树突吸收,轴突损伤部分也可摄入。在胞体内,HRP的活性可持续4~5天,在溶酶体内对联苯胺呈阳性反应而显现出来。被标记的神经元可以清晰的显示胞体、树突及轴突。 除了HRP标记法,还有荧光物质标记法、毒素标记法、注射染料等方法。 7.1.2免疫组织化学 免疫组织化学术是应用抗原与抗体结合的免疫学原理,检测细胞内多肽、蛋白质及膜表面抗原和受体等大分子物质的存在与分布。这种方法特异性强,敏感度高,进展迅速,应用广泛,成为生物学和医学众多学科的重要研究手段。近年随着纯化抗原和制备单克隆抗体的广泛开展以及标记技术不断提高,免疫组织化学的进展更是日新月异,不仅用于许多基本理论的研究,并取得重大突破,而且也用于疾病的早期快速诊断等临床实际。 组织的多肽和蛋白质种类繁多,具有抗原性。分离纯化人或动物组织某种蛋白质,作为抗原注入另一种动物体内,后者即产生相应的特异性抗体(免疫球蛋白)。从被免疫动物的血清中提取出该抗体,再以荧光素、酶、铁蛋白或胶体金标记,用这种标记抗体处理组织切片或细胞,标记抗体即与细胞的相应蛋白质(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常用的荧光素是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和四甲基异硫氰酸罗丹明(TRITC),在荧光显微镜下可观察荧光抗体抗原复合物。常用的酶是辣根过氧化物酶(horseradish peroxidase,HRP,从辣根菜中提取的),它的底物是3,3'-二氨基、联苯胺(DAB)和H2O2,HRP使DAB氧化形成棕黄色产物,可在光镜和电镜下观察。铁蛋白和胶体金标记抗体与抗原的结合,也可在光镜和电镜下观察。 标记抗体被检抗原的结合方式有两种。一是直接法,即如上述用标记抗体与样品中的抗原直接结合。这种方法操作简便,但敏感度不及间接法。间接法是将分离的抗体(第一抗体简称一抗)再作为抗原免疫另一种动物,制备该抗体(抗原)的抗体(第二抗体简称二抗),再以标记物标记二抗。先后以一抗和标记二抗处理样品,最终形成抗原一抗-标记二抗复合物。间接法中的一个抗原分子可通过一抗与多个标记二抗相结合,因此它的敏感度较高,而且目前国内外均有多种标记二抗商品供应,使用方便。间接法中较常用的是一种称之为过氧化物酶-抗过氧化物酶复合物法(peroxidase-antiperoxidase complex

结构生物学总复习 2010a

结构生物学(Structural Biology) 梁毅 (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结构生物学—Nobel奖得主的摇篮之一 z瑞士科学家K. Wüthrich教授由于用二维NMR测定生物大分子在溶液中的三维结构的贡献,美国科学家J. B. Fenn教授和日本科学家K. Tanaka由于用质谱鉴定和分析生物大分子结构方面的贡献,而共同获得2002年度Nobel化学奖。

z美国科学家P. Agre教授和R. MacKinnon教授由于在用X射线晶体衍射法测定水通道蛋白和离子通道蛋白的三维结构方面的贡献,而共同获得2003年度Nobel化学奖。

z以色列科学家A. Ciechanover教授、A. Hershko和美国科学家R. Rose教授由于发现泛素调节的蛋白质降解机制方面的贡献,而共同获得2004年度Nobel化学奖。 z英国科学家Venkatraman Ramakrishnan教授、美国科学家Thomas A. Steitz教授和以色列科学家Ada E. Yonath教授由于用X射线晶体衍射法测定核糖体三维结构及其功能方面的贡献,而共同获得2009年度Nobel化学奖。

z美国科学家Elizabeth H. Blackburn教授、Carol W. Greider教授和Jack W. Szostak教授由于发现端粒和端粒酶保护染色体机制方面的贡献,而共同获得2009年度Nobel生理学或医学奖。 z迄今为止,仅在X射线晶体学和核磁共振波谱学两个领域中就有十多位科学家获得Nobel奖。

课程内容 z第1章绪论 z第3章RNA的结构z第4章DNA的结构z第6章基因组学

膨胀土的工程性质和改良措施

《高等土力学》 姓名: 学号: 学院: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 题目:膨胀土的工程性质和改良措施 2016年1月

目录 1.膨胀土概念期判别 ...................................................... 21.1膨胀土概念......................................................... 2 1.2膨胀土的分类方法................................................... 2 2.膨胀土的强度特征及影响因素 ............................................ 32.1膨胀土的强度特征................................................... 3 2.2膨胀土的强度的影响因素............................................. 4 3.膨胀土的变形特征 ...................................................... 43.1无荷载作用下变形特征............................................... 43.2有荷载作用下变形特征............................................... 53.3干湿循环作用下变形特征............................................. 5 3.4有荷载干湿循环作用下变形特征....................................... 5 4.膨胀土工程的影响及防治措施 ............................................ 64.1膨胀土边坡稳定性................................................... 64.2膨胀土路基稳定性................................................... 7 4.3膨胀土路基处理方法................................................. 7 5.膨胀土改良技术 ........................................................ 85.1物理改良方法改良膨胀土............................................. 85.2化学改良方法改良膨胀土............................................. 85.3生物方法改良膨胀土................................................. 95.4固体废弃物改良膨胀土............................................... 9参考文献.............................................................. 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