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爱的企鹅

可爱的企鹅
可爱的企鹅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可爱的企鹅》教案

教学目标 1.结合情境图,进一步体会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丰富对加减法意义的理解。 2.巩固8和9的加减法,能够正确地计算;会用学过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养成教育训练点 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引导学生感受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想玩猜谜语的游戏吗? 生:(齐说)想。 师:“白衬衣,黑大褂,走起路来左右摆,冰天雪地也不怕。”猜猜是什么动物? 生:企鹅。 师:你们喜欢企鹅吗? 生:喜欢。 师:知道企鹅生活在哪里吗? 生:南极。

师:(出示挂图“美丽的南极”)今天,可爱的企鹅来到了我们的身边,想请你们去帮忙解决一些数学问题,谁愿意去呢? (二)合作探究,自主学习 师:比一比,看谁今天帮小企鹅解决的问题多。 (挂图上左边原来有6只企鹅,师在冰山上又贴了3只企鹅,演示是从冰山后面走来的。) 师:你们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雪地上原来有6只小企鹅在玩耍,后来又从冰山后面走来3只。 师:那么谁能帮助小企鹅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呢? 生:请问冰山上现在一共有几只企鹅? 师:在图上怎样表示刚才提的问题呢?(师画大括号和问号。) 现在图上多了什么符号,知道它们叫什么名字吗? 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答出: “大括号”的样子好像要把上面的这些企鹅怎么样?(合起来。) “问号”的作用是什么?(生:要求的问题。) 师:谁能用学过的数学知识解决这个问题呢? (同桌两人讨论,把算式写在作业本上,并汇报。) 师:哪两个同学愿意展示一下你们讨论的结果呢? 生:我和××的算式是6+3=9(只),雪地上一共有9只企鹅。

师:同学们真能干,那么多同学都在帮企鹅解决问题,企鹅们可高兴了。 2出示第2幅图。 师:请看这一幅画面,仔细观察小“问号”跑到哪里去了(生:跑到冰山上去了)。那么“大括号”和下面的9只表示什么意思?(生:雪地和冰山上合起来一共有9只。)谁能把这幅图表示的意思完整地说一说?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可爱的企鹅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可爱 的企鹅 一、看准算得又对又快. 1.5+4= 7.5-3= 13.3+0= 2.8-7= 8.2+7=14.7-7= 3.3+5=9.9-4= 15.9-8= 4.7-2= 10.7-6= 16.3+6= 5.8-6=11.9-6=17.9-5= 6.5-4= 12.8-3= 18.5+2= 二、在()里填“>”、“<”或“=”号. 1.9()7 3.8()5 5.4()7 2.6()9 4.7()7 6.3()0 三、按要求填空. 4 7 2 9 8 6 5 1 1.从左边起第四个数是(). 2.从右边起第三个数是(). 3.从左边起第二个数加上从右边起第一个数一共是(). 4.从左边起第四个数减去从右边起第二个数得(). 四、连线. 8-3 9-3 8-7 5-3

8-5 7-2 8-5 7-4 8-2 6-3 9-7 6-5 五、写出3个得数是9的算式. 答案: 一、看准算得又对又快. 1.5+4=9 7.5-3=2 13.3+0=3 2.8-7=1 8.2+7=9 14.7-7=0 3.3+5=8 9.9-4=5 15.9-8=1 4.7-2=5 10.7-6=1 16.3+6=9 5.8-6=2 11.9-6=3 17.9-5=4 6.5-4=1 12.8-3=5 18.5+2=7 二、在()里填“>”、“<”或“=”号. 1.9(>)7 3.8(>)5 5.4(<)7 2.6(<)9 4.7(=)7 6.3(>)0 三、按要求填空. 4 7 2 9 8 6 5 1 1.从左边起第四个数是( 9 ). 2.从右边起第三个数是( 6 ). 3.从左边起第二个数加上从右边起第一个数一共是( 8 ). 4.从左边起第四个数减去从右边起第二个数得( 4 ). 四、连线.

北师大版数学《可爱的企鹅》教学实录

北师大版数学《可爱的企鹅》教学实录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北师大版数学《可爱的企鹅》教学实录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北师大版数学《可爱的企鹅》教学实录一、教学目标巩固8和9的加减法,能够正确迅速地计算;会用学过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引导学生感受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二、教材分析 这节课是第三单元加减法(一)的第8课时的内容,通过前部分内容的学习,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9以内的加减法。本节课是利用可爱的企鹅这一学生熟悉的有趣情境,引导学生发现、提出有关加减法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并进一步巩固8和9的加减法。 三、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由于年龄小,刚入学不久,好动、好奇、好玩,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比较浓厚,大部分学生对猜谜语、帮助小动物解决问题有极大的兴趣。经过两个月的常规培养,学生有较好的听课习惯,有初步的小组合作意识,有一定的观察问题和发现问题的能力等。 四、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想玩猜谜语的游戏吗? 生:(齐说)想。 师:白衬衣,黑大褂,走起路来左右摆,冰天雪地也不怕。猜猜是什么动物? 生:企鹅。 师:你们喜欢企鹅吗? 生:喜欢。 师:知道企鹅生活在哪里吗? 生:南极。 师:(出示挂图美丽的南极)今天,可爱的企鹅来到了我们的身边,想请你们去帮忙解决一些数学问题,谁愿意去呢? (评析由谜语引入一开始就增加了课堂趣味性,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吸引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 (二)合作探究,自主学习 师:比一比,看谁今天帮小企鹅解决的问题多。 (挂图上左边原来有6只企鹅,师在冰山上又贴了3只企鹅,演示是从冰山后面走来的。) 师:你们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雪地上原来有6只小企鹅在玩耍,后来又从冰山后面走来3只。 师:那么谁能帮助小企鹅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呢?

北师大一年级可爱的企鹅教案

〖教学目标〗 1.巩固8和9的加减法,能够正确迅速地计算;会用学过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引导学生感受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教材分析〗 这节课是第三单元“加减法(一)”的第8课时的内容,通过前部分内容的学习,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9以内的加减法”。本节课是利用“可爱的企鹅”这一学生熟悉的有趣情境,引导学生发现、提出有关加减法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并进一步巩固的加减法。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想玩猜谜语的游戏吗? 生:(齐说)想。 师:“白衬衣,黑大褂,走起路来左右摆,冰天雪地也不怕。”猜猜是什么动物? 生:企鹅。 师:(出示企鹅图片)你们喜欢企鹅吗? 生:喜欢。 师:知道企鹅生活在哪里吗? 生:南极。 师:大家真聪明。今天,可爱的企鹅来到了我们的身边,想请你们去帮忙解决一些数学问题,愿意去吗? 生:愿意! (评析由谜语引入一开始就增加了课堂趣味性,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

性,吸引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 师:那么我们就比一比,看谁今天帮小企鹅解决的问题多。 二、学习新知识。 1、出示挂图。你看到了什么? (挂图上一群小企鹅排队向前走,一二一……。) 师: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看到前面的3只企鹅上了第二个台阶,有5只还在第一个台阶上。 师:那么谁能帮助小企鹅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呢? 生:冰山上现在一共有几只企鹅? 师:师画大括号和问号。知道它们叫什么名字吗?(它们叫做大括号和问号)。来跟着老师说一遍。 生:大括号,问号! 师:同学们,你们看大括号像不像我们张开的双臂呢? 生:像 师:那大家看"大括号”的样子好像要把上面的这些企鹅怎么样? 生:合起来。 师:聪明,那“问号”的作用是什么? 生:要求的问题。 师:你们真棒!谁能用学过的数学知识解决这个问题呢? 生:我算式是3+5=8(只),雪地上一共有8只企鹅。 师:3表示什么?算式中5表示什么?8表示什么? 生:3表示前面有三只企鹅,5表示后面有五只企鹅,8表示一共有八只企鹅 师:小朋友们真能干,那么多同学都在帮企鹅解决问题,企鹅们可高兴了。 (评析问题由学生提出来,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使问题得到解决。)

2012 北师大版 可爱的企鹅

《可爱的企鹅》 教学目标: 1、结合情境图,进一步体会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丰富对加减法意义的理解。 2、巩固有关8和9的加减法,并能正确地计算,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结合画图、操作等具体活动,经历表达自己想法的过程。 教学重点: 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在讲课之前,老师先来给大家猜个谜语? “白衬衣,黑大褂,走起路来左右摆,冰天雪地也不怕。”猜猜是什么动物? 师:企鹅生活在寒冷的南极。这节课,老师就带领小朋友们到南极看一看,去瞧瞧可爱的企鹅。 (设计意图:用猜谜语的形式创设教学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探究学习。 1、出示第1幅图 A、小朋友们,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B、提出数学问题。 你们能帮助小企鹅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呢?(提出冰山上一共有几只企鹅?) C、学生列式解答。6+3=9或3+6=9 D、理解6、3、9各部分表示的意义。 2、出示第2幅图。

A、你又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B、你能提出一个提出数学问题吗? C、列式解答:9-3=6,说说各部分的意义。 3、拓展:出示情境图3, 你能说说图中有哪些数学信息吗? 你能提出怎样的数学问题呢? 三、练习、巩固 1、“练一练”第 2、3题 继续引导学生说一说图中的数学信息,再提出数学问题,最后列出算式,并说一说算式的含义。 弄清算理是突破难点的关键,要花足时间,不断培养学生说的兴趣。 2、独立完成书中的1、4、5题。 四、课堂作业 完成《课堂作业本》第26页。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七节可爱的企鹅同步练习(I)卷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七节可爱的企鹅同步练习(I)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填空题 (共10题;共36分) 1. (1分)红红家、丽丽家、美美家在同一条路上,红红家到丽丽家有(________ )米。 2. (3分)一个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字比十位上的数字少7,这个两位数有________,其中最大的数是________,最小的数是________。 3. (1分)接力赛. ________ 4. (3分) (2018三上·山西月考) 验算减法时,可以把________和________相加,看是不是等于________。 5. (6分)填上“>”、“<” 或“=”。 20+50________71 35+60________95 7+60________60 40+32________70 3+60________90 45+3________75 6. (6分)填一填。

31+________=56 67-________=44 45+________=50 86-________=61 ________+50=92 ________-45=32 7. (12分)根据图片写出算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1分) 46厘米-26厘米=________ 厘米 9. (2分)比18大7的数是________;比45少10的数是________。 10. (1分)一道减法算式中,减数的正好等于被减数的,那么减数与差的最简整数比是________. 二、判断题 (共10题;共20分) 11. (2分)试卷上一共有7道题,做完2道,还剩5道。 12. (2分)一份试卷上共有10题,做完3题,还有6题 13. (2分)判断列的竖式是否正确 14. (2分)小明有10元钱,买了一支铅笔2元,一块橡皮2元,还剩5元 15. (2分)判断横线上填的数对吗?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公开课《可爱的企鹅》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公开课《可爱 的企鹅》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可爱的企鹅》是义务教育课程实验教科书数学(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加与减(一)”中的教学内容。它是在学习了8、9的加减法后,第一次出现的带大括号和问号的图画式应用问题。要让学生在理解主题图图意的基础上,说一说图中大括号、问号各表示什么。在一定的情景画面中解决应用问题,巩固8、9的加减法。 设计思路: 由于本课第一次出现大括号和问号,学生理解其意义有一定困难,因此我将本次课设计为一次登冰山活动,学生分组进行登山比赛,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合作和探索。对首次出现的大括号和问号,教师作适当指导和介绍。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让学生理解括号和问号的含义; 2.通过学习让学生学会解决简单的数学学问题; 3.在学习教程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4.通过学生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与人交流的能力,体验与人合作、交流的快乐; 5.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不怕困难,勇于探索

的信心和勇气。 教学重点: 对括号和问号的理解 教学难点: 结合图和图中括号、问号对图意的理解。 课前准备: 情境挂图,吹塑纸做成的括号和问号, 过程设计 一、创境引入 出示小淘气(小狗)小朋友好!小淘说:“好久没跟大家见面。今天我要看看哪些小朋友有进步了,越来越会听课了。小朋友,这么久没跟大家见面,你们知道我去哪里了吗?我呀去北极探险了。小朋友想去吗?”(想!)“可是北极是很冷的地方,有很多冰山,你们怕不怕呀?”(不怕)“好!今天小淘气就带小朋友一起去北极探险,去穿越冰山。比一比,哪一组的小朋友勇敢、聪明又能干,能够登上最高的冰山!”(拉出挂图)小朋友,你们有信心登上最高的冰山吗?(有)“那我们出发吧!来到第一座冰山我们看到了什么?啊多可爱的企鹅啊!有几只呢?这只企鹅在跟谁打招呼呢?哦,原来在这儿,上面有几只?那我们在第一座冰山这儿看到了什么?有多少?谁能说一说?[小学教学设计网https://www.360docs.net/doc/0d9298253.html,]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可爱的企鹅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可爱的企鹅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培养学生初步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通过“看图列式”,使学生学会应用数量关系分析,加深对加减法意义的理解. 教学重点 在具体的情境和活动中体会加减法的含义. 教学难点 看图正确理解数量关系. 教学过程 一、引入: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一)教师谈话:同学们,你们看过动画片《海尔兄弟》吗?海尔兄弟经常和爷爷一起到世界各地去探险.春暖花开的这一天,海尔兄弟和爷爷又登上热气球出发了.不一会儿,热气球飘到了南极,在这里他们看到了许多可爱的小企鹅. 1.(出示图片:可爱的企鹅1) 2.这时,海尔兄弟又发现了新的数学问题.同学们,你们发现了吗?小组内互相说一说,看哪一个小组发现的问题多. 3.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说出图意. 二、自主探究,获取新知. (一)活动一:观察讨论、学习新知 1.(观察图片:可爱的企鹅1) 教师:仔细观察图,说说图的意思,你能提一个数学问题吗? 2.教师提问 (1)想一想图中的大括号表示什么?问号又表示什么? (2)你能用一个算式表示这幅图的意思吗?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教师板书:6+3=9 3.海尔兄弟是这样想的:“求一共有多少只企鹅,要把左、右两边的企鹅只数合起来,求总的只数,所以用加法计算.同学们,你们说海尔兄弟说得对吗? 教师:海尔兄弟刚算出一共有9只小企鹅,突然发生了一件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 (二)活动二:加深理解,强化新知. 1.(出示图片:可爱的企鹅2)

学生:原来有9只小企鹅,有几只淘气的小企鹅藏到冰山后面去了,外面还剩5只企鹅.教师:你能提一个数学问题吗? 学生:有多少只小企鹅藏起来了? 2.小组合作学习 要求:(1)仔细看图,完整地说一遍图意. (2)图中的大括号表示什么意思?问号又表示什么意思? (3)怎样算出藏起来多少只企鹅呢?你能用一个算式表示吗? 3.小组汇报 教师板书:9-5=4 教师提问:为什么用减法计算呢? 教师:同学们真聪明!现在海尔兄弟想请你们帮助解决两个数学问题. (三)活动三:动手操作,探究规律. 1.(出示图片:) 教师:爷爷送给海尔兄弟两人8支铅笔,都可以怎么分? 2.(出示图片:猴子吃香蕉) 教师:有一把香蕉共9根,分给两个小猴吃,都有哪些分法? 要求: (1)看图说说图的意思. (2)怎样填表?把数填在书上. (3)观察讨论:从表中你发现了什么? 3.小组汇报 4.同学们真能干!现在海尔兄弟在大家的帮助下又登上热气球出发了.(轻快的音乐)三、练习巩固、启发思维 1.教师:很快,海尔兄弟来到了热带森林,在那里他们看到了什么? (出示图片:猴子荡秋千1、2) 要求:(1)观察这两幅图,在小组内说说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2)观察后在书上独立列出算式. (3)结合算式说说图的意思. 2.小组汇报 3.(出示图片:小兔子)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可爱的企鹅》教案

新北师大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可爱的企鹅》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巩固8和9的加减法,并能够正确地计算。 2.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 1、结合情境图,体会部分与整体的关系,进一步加深对加减法意义的理解。 2、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结合画图,说一说等具体活动,表达自己的想法,初步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大胆交流的良好学习习惯。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重点:巩固8和9的加减法,并能够正确地计算。 难点: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法:创设情境,效果回授。 学法:自主探究。 课型:新授课 教具:课件、圆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8和9的加减法算式。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在讲课之前,老师先来给大家猜个谜语?白衬衣,黑大褂,走起路来左右摆,冰天雪地也不怕。”猜猜是什么动物? 师:企鹅生活在寒冷的南极。它属于海洋鸟类,它不会飞,但是很善于游泳,身体直立,依靠尾巴和翅膀维持平衡。由于它走起路来行动笨拙、一摇一摆的,所以很讨人喜爱。这节课,黄老师就带领同学们到南极看一看,去瞧瞧可爱的企鹅。 师:同学们,看可爱的小企鹅一摇一摆地向大家走来了。(出示课件:教材第41页情景图) 师:从图中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由这些数学信息你想到了什么问题?你能解决自己想到的问题吗? 三、探究新知 师:比一比,看谁今天帮小企鹅解决的问题多。 1.出示课件:教材第41页第1幅图 师:小朋友们,你们看到了什么? 你们能帮助小企鹅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呢? 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冰山上一共有多少只企鹅?) 前面有3只企鹅,后面有5只企鹅,一共有多少只企鹅? 师:你会解决这个问题吗?用什么方法?3+5=8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可爱的企鹅》教案

可爱的企鹅 【教学内容】 可爱的企鹅 【教学目的】 1.巩固8和9的加减法,并能够正确地计算。 2.在老师的指导下,让学生学会看图口述出题目的条件和问题,进一步加深对加减法意义的理解。 3.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重点:巩固8和9的加减法,并能够正确地计算。 难点: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今天老师带领大家去领略一番南极冰天雪地的奇观。看,可爱的小企鹅一摇一摆地向大家走来了。(出示课件:教材第41页情境图) 从图中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由这些数学信息你想到了什么问题?你能解决自己想到的问题吗? 图中前面有3只小企鹅,后面有5只,一共有多少只?列式为3+5=8。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体会看图是要明白知道了什么,想知道什么,为今后应用题的教学打基础;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探究新知 这些可爱的小企鹅非常调皮,你看这是怎么了?(出示课件:教材第41页第二幅图) 一共有8只小企鹅,只看到了2只,其余的跑到冰山后面去了,我想知道冰山后面有几只。 冰山后面有几只呢?列式算一算,告诉老师。 8-2=6 我们还可以用8个图形或物体代替这8只企鹅,把看到的2只用虚线圈起来,虚线的圈就表示去掉的意思,这样的图画既简单明了,又容易看懂。这样,我们就可以列式为8-2=6。(边讲解边板书) 同学们,看这幅图,像刚才一样先在小组里说说你们知道了什么,想到了什么问题,再列式计算,好吗?(课件出示:教材第41页最下面左图) 点名说一说,说不完整的要适时指导。 (一共有9只小鸡,只看到了3只,草丛后面有几只?9-3=6) 同学们,再看这幅图,谁想说给大家听?(课件出示:教材第41页最下面右图) 多给学生练习的机会,只要意思对的就要加以鼓励和表扬。 (一共有9只小鸭子,只看到了5只,草丛后面有几只?9-5=4) 设计意图:在课堂上多给学生机会和时间,让学生练习说一说,既能有效地巩固知识,又能全面地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便于安排后面的教学内容。 三、课堂小结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可爱的企鹅(解决问题)》编写说明及教学建议

可爱的企鹅(解决问题) 学习目标 1.结合情境图,体会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丰富对加减法意义的理解。 2.巩固有关8和9的加减法并能正确地计算。 3.能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积累解决加减法实际问题的经验。 4.结合画图、操作等具体活动,经历表达自己想法的过程,初步培养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大胆交流的良好学习习惯。 编写说明 借助现实情境,在解决简单问题的过程中理解运算(加减法)的实际意义,探索并掌握10以内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是元的一个特点,可以说“计算与解决问题”并重。“可爱的企鹅”是以解决实际问题为重点的第一课,目的就是引导学生从日常的生活情境中发现和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初步学习一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增强应用意识,积累解决加减法实际问题的经验。 设计了三个联系紧密、层层递进的问题,作为学生学习运用8的加法解决实际问题,巩固对加法意义的理解。教科书呈现了动态的画面:前面有3只企鹅,后面有5只企鹅,目的就是引导学生从图中发现数学信息,鼓励学生提出加法习题,并独立列出加法算式解决问题。 ?一共有8只企鹅,后面有几只企鹅? 解决减法问题,初步学习分析、理解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教科书借助两幅连环画呈现了企鹅行进的动态过程,目的就是引导学生发现并提出减法问题。教科书还呈现了笑笑和淘气解决问题的思考过程和方法:一是用圆片摆一摆;是用符号画一画。通过不同的形式,表示出了这个问题的数量关系,即“已知整体和一部分,求另一部分”的关系,来提示帮助学生学会如何分析和解决减法问题。 ?说一说。 结合算式找一找生活中的减法原型,进一步体会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与前几课有所不同:一是算式只给出了总数;二是要求的部分给出了“?”。这就要求学生会完整地表述题目,会提出问题:一共有9只小鸡,3只在玩耍,藏起来几只小鸡?一共有9只小鸭,5只在水里,藏起来几只小鸭?在寻找更多生活原型的过程中,一方面进一步体会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加深理解减法的意义;另一方面学习从现实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逐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可爱的企鹅》教案

《可爱的企鹅》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P41—42页《可爱的企鹅》。 【教材简析】 这节课是第三单元“加减法(一)”的第7课的内容,本节是在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8、9以内的加减法”之后呈现的内容,主要是利用“可爱的企鹅”这一学生熟悉的有趣情境,引导学生发现、提出并解决有关8、9加减法的数学问题,这是以解决问题中大括号,小问号为重点的第一课,所以要引导学生初步学习一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增强应用意识,积累解决加减法实际问题的经验,同时巩固前面所学知识。 但在这一节的处理中,一定要注意结合情境图引导学生操作探究,从而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帮助学生丰富对加减法意义的理解。 【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前面所学,对加法和减法的意义有了初步理解,而且,对于8、9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没有问题,但对于建立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的理解有一定认知障碍,对于计算方法的表述也会存在表达上的问题。 【教学目标】 1、结合情境图,体验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丰富对加减法意义的理解。 巩固有关8和9的加减法,并能正确的计算。 2、能在具体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积累解决加减法实际问题的经验。 3、结合画图操作等具体活动,经历表达自己想法的过程,初步培养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大胆交流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学生能够结合问题情境提出并解决问题,初步学习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 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表达自己的想法。 【教学用具】 教学用的ppt 8个圆形磁力扣、学具(图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问题 1、猜谜语。“白衬衣,黑大褂,走起路来左右摆,冰天雪地也不怕。”猜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