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研讨课例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研讨课例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研讨课例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研讨课例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公开课教案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北京市东城区史家小学分校宋燕晖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乘法,了解乘法与加法之间的联系。知道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认识“×”,会读、写乘法算式。

2.学生在经历观察、比较、归纳等学习过程中,把具体情境与乘法进行联系,初步体会乘法的意义。在用多种方式表达乘法的过程中,培养符号意识。

3.通过数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求知欲,体会乘法运算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的对应思想和简洁美。

教学重点:结合具体情境,体会乘法的意义;认识乘号,会读、写乘法算式。

教学难点:学生能沟通同数相加和乘法的关系,正确理解乘法表示的意义。

教学准备:课件、小棒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情境:(出示公园的画面)仔细看看,游乐园里都有哪些游乐项目?

2.引入:红红想去玩哪个项目?我们就跟着红红先去坐小飞机。

二、探索新知

1.建立“几个几”的表象

(1)观察:请你仔细观察每架小飞机上坐了几个小朋友?有几架飞机?

(2)提问题:根据这两条信息,你能提一个问题吗?

(3)思考:要想知道小飞机里共有多少人?你会列式吗?请你写一写。

(4)交流:谁来说说你的算式?

①谁来说说你的算式?

②读读这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为什么每个加数都是3呀?

2.充分体会“几个几”

(1)从小火车、旋转木马、过山车中选择一个你喜欢的项目,按照研究小飞机的方法独立研究,并且把算式写下来。

(2)交流:你研究的是哪个项目,观察到了什么信息?提出了什么问题?列出的算式是什么?

(3)出示小火车画面

①你观察到了什么?提出了什么问题?算式是什么?

②提问题:看到6+6+6+6谁能提问题?

③联想:如果增加1个车厢是几个6呀?再增加1个车厢呢?7个车厢呢?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发现有1个车厢就有1个6,2个车厢就有2个6……有几个车厢就有几个6。

(4)出示旋转木马画面

①说说你是怎样研究的?观察到什么?提出了什么问题?怎样列式的?

②对比:仔细观察,这个算式(3+3+3+2)与前两个算式(3+3+3+3+3及6+6+6+6)有什么不一样? 3+3+3+2能用几个几相加表示吗?什么情况下才能用几个几表示呢?

3.认识乘法(出示过山车画面)

(1)体会乘法产生的必要

①说说你是怎样研究的?

②思考:如果是14个车厢,你还能列出算式吗?写出来会有多长?36个车厢呢?你还能列出加法算式吗?那你想象一下你列出的加法算式会怎样啊?

③尝试:能不能研究一种写起来简便的方法,让很长的连加算式变得简便点呢?

④同桌互说:比一比哪个小组的想法最简便。

⑤全班交流:怎样表示7个2简便?

(2)揭示乘法:数学家就是这样2×7表示7个2的,他们把“+”号斜过来,写成“×”号,给它取名叫“乘号”。乘号怎么写呢?

(3)乘法算式的读法:谁会读这道乘法算式?7个2还可以写成7×2,谁会读?

(4)用2×7代替2+2+2+2+2+2+2,你有什么感觉?好在哪?

(5)试一试:你会写成乘法算式吗?

3+3+3+3+3=15 3×5=15 5×3=15

6+6+6+6=24 6×4=24 4×6=24

(6)认识乘法算式各部分名称。

(7)思考:3+3+3+2=11能用乘法算式表示吗?为什么?什么情况可以用乘法表示呢?

三、拓展延伸

1.算一算。每束5个气球,3束一共有多少个气球?

2.摆一摆。4个2 6个2 10个3

四、全课总结

小升初数学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

1.25克糖溶入100克水中,糖占糖水的( )。

A.20% B.25% C.12.5%

2.在一座桥梁旁,有一块限重的交通标志牌,如图,被空中的飞鸟遮挡的字母应该是()。

A.km B.kg C.t D.L

3.如图,用8块相同的长方形地砖拼成一个矩形,则每个长方形地砖的面积是()

A.200cm2B.300cm2C.600cm2D.2400cm2

4.8只鸽子飞回3个宿舍,至少有()只鸽子要飞进同一个鸽舍里。

A.2 B.3 C.4 D.1

5.小区有一块长方形的地(如图),B为中点。物业公司计划在其中一部分种月季花,剩下的部分种草坪,草坪的面积是()m2。

A.9 B.27 C.36 D.54

6.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度数比是2:a:5,当a为()它是一个直角三角形.

A.2 B.5 C.2或5 D.3或7

7.对称轴最多的图形是()

A.等腰梯形B.等边三角形C.圆D.正方形

8.运输队的大卡车每次可运10吨,收费200元,小卡车每次可运4吨,收费90元。有62吨货物要一次运走,运输队安排了不同的出车情况,哪种最省钱?( )

A.6辆大车,1辆小车B.5辆大车,3辆小车C.4辆大车,6辆小车D.3辆大车,8辆小车

9.从A地到B地,甲用了4小时,乙用了5小时,甲乙速度比是( ).

A.4:5 B.5:4 C.4:9

10.某商场卖出两个进价不同的手机,都卖1500元,其中一个盈利50%,另一个亏本20%,在这次买卖中,这家商场()。

A.不赔不赚 B.赔100元 C.赚360元 D.赚125元

二、填空题

11.刘娟家本月用了m千瓦时的电和n立方米的水,已知每千瓦时电0.56元,每立方米水3.2元。本月刘娟家一共要付水、电费________元。

12.写出下面各数的倒数.

(1)10________

(2)________

13.在8、10、25中________和________是互质数。

14.求下面图形的体积________.(图中单位:厘米)

15.下边的三角形按(______)∶(______)的比缩小, 可以得到右边的三角形。缩小后三角形的面积是(_____)。

16.有12个桃子,平均放在6个盘子里面,每个盘子里面放________个桃子,每个盘子里的桃子占桃子总数的________。

17.开学时,学校附近一家文具店开展“买三赠一”的促销活动,实际上是打(_______)折出售;如果打八折出售,促销活动应为“买(_______)赠(_______)”

18.妈妈买了8支铅笔,给小华5支,小美3支,小华拿了这些铅笔的________,小美拿了这些铅笔的

________。(填分数)

19.下面直线上每小格表示1m,聪聪刚开始的位置在0处。

(1)如果聪聪从0处向东行4m记作作+4m,那么聪聪从0处向西行4m记作(________)m。

(2)如果聪现在的位置是+8m,说明他是从0处向(_________)m。

(3)如果聪聪从0处先向东行5m,再向西行5m,那么他到达的位记作(_______)m。

20.端午节当天,中百超市上午卖出350个粽子,下午卖出200个,每个粽子a元,这一天卖粽子的总收入是_____元.当a=4时,上午比下午多卖_____元.

三、判断题

21.甲数和乙数的比是4:5,那么乙数比甲数多25%。(____)

22.×5=。(______)

23.0是负数。(_____)

24.甲数乘10以后得乙数,则乙数大于甲数.______.

25.真分数的倒数大于1,假分数的倒数小于1。(____)

四、作图题

26.画一个直角边分别为3cm、4cm的直角三角形,并作出斜边上的高,量出斜边和高的长度,计算出这个三角形的面积.

五、解答题

27.幼儿园的老师把一些画片分给三个班,每人都能分到6张.如果只分给班,每人能得15张,如果只分给班,每人能得14张,问只分给班,每人能得几张?

28.某海军陆战队参加拉练活动,从甲地跑得到乙地需要4.5小时,原路返回时用了6.5小时,已知甲乙两地的路程为110千米,求该队伍往返的平均速度。

29.自来水公司未来鼓励居民节约用水,规定每户每月用水10吨以内的(含10吨),每吨按4.5元收费;超过10吨的,超出部分按每吨5.5元收费.王阿姨家6月份交水费78元,王阿姨家用了多少吨水?30.在算式中的合适的位置上添上小数点,使算式成立。

48×35=16.8 2394÷63=0.38

31.在“校园金话筒”演讲比赛中五个评委给小华分别打出了9.25分、8.86分、9.00分、9.14分、8.31分,按照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再求三个数的平均数的方法,小华的最后得分是多少分?32.一个圆柱形橡皮泥,底面积是12cm2,高是5cm.如果把它捏成同样底面大小的圆锥,这个圆锥的高是多少?

33.丫丫一家寒假去丽水景宁自驾游,去时道路畅通,平均时速80千米,大约用了4.2小时到达目的地.返回时遇到了返程高峰,平均时速只有50千米,几小时才能到家?(用比例解)

六、计算题

34.脱式计算

①6.25-40÷16×2.5 ②+(4-3)÷

③(8-10.5×)÷4④2÷[5-4.5×(20%+)]

35.能简算的要简算

48×÷×÷

×7+×11 ×99+.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C B B B D C B B D 二、填空题

11.56m+3.2n

12.

13.25

14.12立方厘米

15.1 6

16.

17.七五折四一

18.

19.-4 东走8 0

20.550a 600

三、判断题

21.√

22.错误

23.×

24.错误

25.×

四、作图题

26.6

五、解答题

27.35张

28.20千米/时

29.16吨

30.8?3.5=16.8 23.94÷63=0.38

31.9分

32.15厘米

33.72小时

六、计算题

34.① 0;②2;③;④ 1;35.(1)42;

(2)18;

(3)10;

(4)16.

小升初数学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

1.从用来密铺平面的各正多边形中各取一个内角,这些内角的和若是360度,则它()能密铺。

A.一定B.不一定C.一定不能D.以上答案都不对

2.在比例3:4=9:12中,若第一个比的后项加上8,要使比例仍然成立,则第二个比的后项应加上()A.8 B.12 C.24 D.36

3.一个体积为40的长方体木块,从顶点挖掉一个棱长为1dm的小正方体后,()。

A.表面积变小,体积变小B.表面积不变,体积变小

C.表面积变小,体积不变D.表面积不变,体积不变

4.表示12比x的3倍少8的式子是()

A.3x+8=12 B.3x-8=12 C.12-3x=8

5.《小学生语文报》单价一定,订阅份数与总价()

A.成正比例B.成反比例C.不成比例

6.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三边分别是6cm、8cm和10cm,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A.48 B.24 C.60 D.80

7.圆锥有()条高.

A.1 B.2 C.3

8.在三角形中,三个内角是∠1,∠2,∠3,若∠1=∠2-∠3,那么这个三角形一定是()三角形.A.锐角 B.直角 C.钝角 D.不能确定

9.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一定平行

B.m是整数,它的倒数是

C.通分的根据是分数的基本性质

10.某件商品进价1000元,出售时标价为1500元,后由于清仓处理,需打折出售,但要保证利润率为10%。设这件商品打x折,则正确列出的方程是()。

A.1500×+1000=1000×10%B.1500x-1000=1000×10%

C.1500×x%-1000=1000×10%D.1500×-1000=1000×10%

二、填空题

11.一个圆柱体,侧面积是37.68平方分米、高2分米,它的底面直径是(____)分米。

12.一个圆柱的侧面积是47.1cm2,高是5cm,它的表面积是________ cm2,体积是________ cm3。13.两个质数,它们的差是合数,它们的和既是11的倍数又是小于50的偶数,符合条件的四组数有(______)和(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和(______)。

14.找一找规律,再在问号处填上合适的数。

________

15.先求出下面各题的商,再把它改写成百分数(除不尽的,百分号前面保留一位小数)(分数,先填分子,再填分母)

2÷5=________(填小数)=________% 9÷7=________(填分数)=________%

16.________的分数,是最简分数

17.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数。

49________2650000≈50亿 49_________2650000≈49亿

18.一个n 边形的边数增加1,对角线增加________条,增加________个三角形。

19.填上合适的质量单位.

150(___) 13(____)30(____)

20.如果a ※b 表示

2

a b ,那么5※(4※8)=________. 三、判断题

21.25比20多5,20比25少20%。 (_________)

22.圆锥的底面积一定,圆锥的体积与高成反比例。(______)

23.分数线和除号都有表示平均分的意义。(____)

24.圆锥的体积是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_____.

25.男生人数的 与女生人数相等,男生与女生人数的比是5∶6(____)

四、作图题

26.下图中每个小方格表示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

①把图中的正方形绕B(5,3)点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画出旋转后得到的图形。旋转后A 点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 , )。

②画出正方形按2∶1放大后得到的图形。如果在放大后的正方形中画一个最大的圆,这个圆的面积为( )。

五、解答题

27.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28.修路队修一条公路,第一个月修了全长的,第二个月修了全长的,第二个月比第一个月多修240米,这条公路全长多少米?

29.方方三天看完一本课外书.第一天看了全书的25%,第二天看了81页,第二天看的页数与第三天看的页数之比为3:2.这本书一共有多少页?

30.为了纪念“嫦娥一号”卫星飞月成功,六年级同学开展自制火箭创意大赛,共制作火箭108个,其中女同学制作的数量是男同学的80%。六年级男、女同学各制作火箭多少个?

31.在比例尺为1:30000000的地图上,量得甲地到乙地的距离是5.6厘米,一辆汽车按3:2的比分两天行完全程,两天行的路程差是多少千米?

32.甲、乙二人同时从两地骑自行车相向而行,甲每小时行15km,乙每小时行13km,两人在距中点5km 处相遇。两地的距离是多少千米?

33.两筐苹果共重100千克,现取出甲筐苹果的和乙筐苹果的,共22千克分给小朋友,甲筐原来有苹果多少千克?

六、计算题

34.直接写得数。

99÷= 2.71++6.29+= 16÷-2.5+=

1÷+1×= (0.25+)÷4.8= (+)×16+47÷79=

35.解方程。

x-20%x=24 x:2.5=4: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C B B A B A B C D

二、填空题

11.6

12.23 35.325

13.5 19 3 31 13 37 7 14.5

15.4 40 128.6

16.分子、分母只有公因数1

17.4

18.1

19.克千克吨

20.11 2

三、判断题

21.√

22.×

23.正确

24.正确

25.错误

四、作图题

26.①略 A(5,6)

②略圆的面积:28.26平方厘米五、解答题

27.82cm2

28.1600米

29.180页

30.60个;48个

31.336千米

32.140km

33.60千克

六、计算题

34.,19,10,,,35.40,14

幼儿园大班数学优秀教案:圈里有几个

大班数学活动:圈里有几个 活动目标: 1. 学习计数两圈交叉情况下圈内物体的数量。 2. 探索按标记图要求在圈里摆放相应数量物体。 3. 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功感和合作游戏的乐趣。 重点:学习计数两圈交叉情况下圈内物体的数量 难点:探索按标记图要求在圈里摆放相应数量物体 活动准备: 课件,体操圈若干,瓶宝宝8只,幼儿操作用的小兔、圆圈等。活动过程: 一、玩游戏“老鼠笼”,数数围住了几只小老鼠 二、玩套圈并看标记记录 1. 出示瓶宝宝,引导幼儿数出瓶宝宝的数量,请幼儿玩套圈。 2. 出示标记图,请幼儿说说标记图的含义。 3. 请几名幼儿和教师同时套圈,设置两个圈同时套中一个瓶宝宝的情境,引发幼儿讨论:绿圈和红圈套中了同一个瓶宝宝,这个瓶宝宝该算谁套中的。 三、学习计数两圈交叉情况下圈中瓶宝宝的数量 1. 课件上演示两圈套中同一个瓶宝宝的过程,带领幼儿分析交叉部分瓶宝宝的特征:既在红圈也在绿圈,计数两个圈内瓶宝宝数量时都要将它算进去。 教师边在课件上演示边讲解:红圈套中一个瓶宝宝,绿圈过来了,和红圈怎么样了?(交叉在一起)现在瓶宝宝在什么地方?(中间)你们说的“中间”是不是这个地方?(带幼儿徒手画一画公共地方)这是红圈和绿圈公共的地方,小朋友们仔细看看,公共地方的瓶宝宝在红圈里吗?(将绿色变浅)在绿圈里吗?(将红色变浅)这个瓶宝宝既在红圈里,也在绿圈里,我们数红圈套中几个瓶宝宝的时候要把公共地方的瓶宝宝算进去,数绿圈套中几个瓶宝宝的时候也要把公共地方的瓶宝宝算进去,记住了吗? 2.操作课件,改变交叉部分瓶宝宝的数量,引导幼儿正确计数红、绿圈里各有几个瓶宝宝。并在课件上记录下来。 (借助白板的拖动、变色、移动等功能,让幼儿直观地看到两圈如何交叉形成一个公共部分,

幼儿园中班数学优质课教案《复习6以内的数数》

幼儿园中班数学优质课教案《复习6以内的数数》

幼儿园中班数学优质课教案《复习6以内的数数》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复习6以内的数数 活动目标: 1、通过猜猜,找找,拼拼等活动,让幼儿进一步掌握6以内的数数及认识数字。 2、培养幼儿学数的兴趣,发展思维力。 活动准备: 1、房子6幢。 2、动物照片拼图每组一盒 3、1---6的数卡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找房子 1、师:花园里,有许多漂亮的房子,我带你们去看一看。(出示教具)数一下,这里共有几幢房子?(6幢,幼儿口手一致点数) 2、师:这些房子都是小动物住的,它们告诉我,每幢房子的门里面都有一个数字,让我们来猜一猜,是什么数?a、红房子里是个比2大1的数,那是几?(3)猜出后请幼儿找出数字,放在板上,验证。b、绿房子里是1、2、 3、 4、 5、6里面最小的一个数,那是几?(1)方法同上c、咖啡色房子里是排在4后面的一个数,它是几?(5)d、蓝房子里的数是1、2、3、4、5、6里面最大的一个数,那是几?(6)方法同上e、1到6这些数里面,还有哪两个数没有猜过?(4和2)紫色房子里的数比黄房子大,想一想,它该是数字几?(4)f、剩下黄房子里的数又是几啊?(2) 二、拼房子 1、师:这些房子里住着哪些小动物?只要找到它们的照片我们就能知道了。 2、教师示范拼照片。如:这张卡片后面有个数字4,再找一张后面有4个圆点的卡片拼在一起,翻过来,就是一张小动物的照片。那你们等会找的时候,一定要记住先拿数字的卡片,再去找几个圆点的另外一张卡片拼在一起。 3、幼儿操作。要求拼出动物照片后,马上用手遮起来,不要让老师看见,等会老师来猜。 三、猜动物(二进制)师:我这里有三张小动物的照片,等会儿你们看看这些照片,有你的小动物就讲有,没有的讲没有,让我来猜猜看,你拼的是什么小动物照片,它是住在几号房子里的??(游戏反复进行4----6次) 四、送小动物回家师:我们游戏做好了,现在该把这些照片送到它们家里了。 1、让幼儿分别将照片按后面是数字几送到几号房子。 2、请幼儿说说几号房子是什么颜色的,里面住着什么小动物。

小学数学“周长”的概念教学课例研究.doc

小学数学“周长”的概念教学课例研究 数学概念是学习数学知识的基石,是培养数学能力的 前提。学生建立概念主要通过概念形成和概念同化这两个基 本形式。概念形成主要是从大量的具体事例出发,以学生的 感性经验为基础,形成表象,进而抽象、概括出一类事物的 本质属性。概念同化是利用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概念,以定义 或描述的方式直接向学生揭示新概念的本质属性,进而获得 新概念的过程。本文就周长的概念所做的教学探索就教于方家。围绕“如何有效开展概念教学”开展研究,我选择的执 教内容是北师大版第五册第五单元的内容《什么是周长》,周长的概念在小学阶段有着重要的地位,教材将它置于长方 形、正方形认识之后,目的是要为将要学习的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作铺垫,教材结合具体的实物,通过观察、操作和交流,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逐步抽象出周长的概念,再通过数学化的过程加深对周长含义的理解和掌握。基于对教材的分析,这节课教学主要采用概念形成的方式帮助学生建构周长概念。为了营造良好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以昆虫运动会为主线设计本节课。基本流程是: 1.引入 2.建立概念

①找一找摸一摸、说一说身边的周长。观察蚂蚁沿着 树叶边跑步练习。初步直观感知周长。②昆虫运动会开幕, 三只蚂蚁分别绕着三角形、正方形、圆形的周长跑,先猜测 谁会赢,再小组合作验证。③动手操作,丰富对周长的感性 认识。在测量中进一步建立周长的意义,并能运用多种方法 测量图形的周长。 3.巩固 用四个正方形拼出不同的图形,猜测、测量图形的周长。 运用已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从而深化对周长概念的理解。 第一次试教下来,我进行了认真地反思。主要收获:①在 概念引入时运用课件动态演示蚂蚁沿着树叶边练习跑步的过 程,学生很感兴趣。只让学生观察一下就引出了树叶一周的长 度就是树叶的周长,学生体验不充分。②从学生的回 答中,可以看出对周长这个概念似懂非懂。原因在于“周长”的概念出现太早、太匆忙,学生头脑中的印象不深刻。③巩固、应用环节,材料比较单一,学生缺乏兴趣。 主要问题在于学生没有真正理解周长的意义。为什么学 生没有理解周长的意义?从教学流程看,一开始通过让学生 观察蚂蚁沿着树叶边练习跑步的过程,就引出了树叶一周的 长度就是树叶的周长。学生对周长的感知不充分,没有建立 清晰的表象。这样即使得出周长的概念,学生还是没有理解

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智力大闯关》林露萍

活动课题:数学《智力大闯关》(数的认识) 活动目标:1、复习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提升口头运算能力。 2、积极参与竞赛游戏,遵守游戏规则。 活动准备:1、多张鸭子头饰、 2、多张算式卡片、数字宝宝、 3、登山图1张、苹果树一棵 活动过程: 事先给小朋友带上鸭子和小鸡的头饰、 一、引入: 1、教师与幼儿游戏互动:拍手拍手拍拍手,手举高,手放下,手打开,转个圈,这 是头摇一摇,这是手,摆一摆,这是腰,扭一扭,这是脚踏一踏····· 2、电话想起来了,拿起电话接听:“你好,请问你是谁啊?” 3、“啊?你是羊村的村长啊,怎么了怎么了??” 4、并说:“哇,羊村的村长说他们羊村要举行运动会哦,然后他听说我们大五班的小 朋友跑步很棒,所以打电话来邀请小朋友们去参加他们的羊村运动会噢。” 5、教师说:“你们想不想去啊?” 6、学生说:“想” 7、村长可是说了:“要去羊村参加比赛,必须先通过三个关卡,顺利闯关的小朋友才 可以去羊村哦”这三关分别是由喜羊羊、懒羊羊、沸羊羊出的。 8、教师说:“你们还有信心闯关吗?” 9、孩子们说“有” 10、好.现在我们分成两队。女孩子一队,男孩子一队,看看哪队的小朋友在闯关 的时候最厉害? 11、准备好了吗? 二、新授与游戏: 第一关:喜羊羊关卡: 1、复习: 我问你答。复习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看看哪组的小朋友算的算式又快又准? 第二关:沸羊羊关卡: 2、A、终点的苹果树贴有算式题和篮子下面有答案 B、两队小朋友,分别请出一个小朋友绕过障碍物到终点拿算式题,然后再送回 到起点给第二个小朋友,第二个小朋友拿到算式题,从起点开始绕过障碍物,跑到苹果树下拿到答案。看谁做的对,又快,连续请上三队人。做题目多的一队对的多一组为胜。 第三关:懒羊羊关卡: 登山比赛 1、出示登山算式图片,

小学数学优质课教案

小学数学优质课教案《长方形的面积》教学设计及反思 一、教学内容分析 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是学生认识了长方形特征、知道了面积单位、学会用面积单位直接量面积的基础上教学的,是学生第一次学习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学会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不仅是今后学习其它图形面积的重要基础,而且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空间观念。 二、学生情况分析 四年级在小学中年级学段,学生开始对“有用”的数学更感兴趣,本课学习内容安排与呈现都能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人的智力是多元的,学生在发展上也是存在差异的,有的学生善于形象思维,有的善于逻辑推理,有的善于动手操作,分组活动、分工合作的学习方式更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容易使不同的学生在学习上获得成功的体验。学生总爱把自己当成探索者、研究者、发现者,所以本课以实验探究的形式使学生感受到学习具有一定的挑战性,符合四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长方形面积与长和宽之间的密切关系,理解面积公式的由来,掌握面积的计算方法。通过公式的推导,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实践,与人合作协调,及迁移、类推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2、过程与方法:在分组实验这一探究发现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和动脑,获得了认识。并经过启发、讨论和独立思考、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获得了长方形面积计算的方法,学生认识水平、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从中得到了培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实验、实际操作中体验学习的乐趣,并通过实际应用的练习,将课内外的知识有机结合,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探究并掌握长方形的面积公式 教学难点:在操作中探究长方形的面积公式 五、课前准备:长6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纸板,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若干,实验记录表,实物投影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面积的知识,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 生: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中班数学优秀公开课教案《对号入座》

中班数学优秀公开课教案;《对号入座》; 【活动目标】; 1、学习6以内的序数,能看懂座位表和入场券,找到相应的座位。 2、形成与座位相列相关的空间知觉。 【活动准备】; 幼儿活动材料《数学》第21页《快乐的早操》; 座位表(用长方形表示座位,共6排,每排6个); 入场券两套,其中一套后面贴有双面胶。 【活动过程】 1、快乐的早操 师:我们刚刚做完了早操,每个小朋友都表现的很棒,跳的很出色,动作也做的很到位。有个叫玲玲的小女孩啊刚刚也做了早操,而且她做的特别精彩,现在老师要和你们一起来认识一下玲玲。 师:(出示幼儿活动材料《数学》第21页《快乐的早操》)我们看,这个扎辫子的小女孩就是玲玲,你们能在旁边做操的队伍中找到玲玲么?我们先来看看第一排。(等待几秒钟) 师:你们发现了么,玲玲在哪里?我们从左往右数,一二三四,所以玲玲在第一排的第四个。 师:好,现在老师要请你们自己来找找在第二排中玲玲在哪里? 幼:在第二个。

师:嗯,对的,我们把话说完整,玲玲在第二排的第二个。 师:接下来我们再来找找看,第三排中玲玲排在哪里啊? 幼:玲玲在第四排的第六个。(引导幼儿说完整) 师:最后一节操玲玲在哪里呢? 幼:玲玲在第四排的第五个。 2、看座位表 师:我们幼儿园打算请小朋友去看电影,到时候我们每个人都能拿到一张入场券,我们要根据入场券上的号码找到相应的位子。 师:(出示座位表)这个是我们到时候要坐的座位表,你们能告诉我每一排有几个座位么? 幼:六个。 师:嗯,对,每一排有六个座位。 3、发入场券 师:看,这是我们的入场券,哪个小朋友能告诉我入场券上的号码是多少,表示的是什么意思?(如2排3座) 幼:表示的是在第二排第三个座位。 师:现在老师给你们每人发一张入场券,请你们看一下然后和身边的好朋友说说你的座位是第几排第几座好么? 师:(请部分幼儿说说自己的入场券是几排几座) 4、排座位 师:现在请拿起你们的入场券,记住你的座位,然后把它贴在你的椅背上。

小学数学研讨课例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研讨课例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公开课教案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北京市东城区史家小学分校宋燕晖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乘法,了解乘法与加法之间的联系。知道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认识“×”,会读、写乘法算式。 2.学生在经历观察、比较、归纳等学习过程中,把具体情境与乘法进行联系,初步体会乘法的意义。在用多种方式表达乘法的过程中,培养符号意识。 3.通过数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求知欲,体会乘法运算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的对应思想和简洁美。 教学重点:结合具体情境,体会乘法的意义;认识乘号,会读、写乘法算式。 教学难点:学生能沟通同数相加和乘法的关系,正确理解乘法表示的意义。 教学准备:课件、小棒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情境:(出示公园的画面)仔细看看,游乐园里都有哪些游乐项目? 2.引入:红红想去玩哪个项目?我们就跟着红红先去坐小飞机。 二、探索新知 1.建立“几个几”的表象 (1)观察:请你仔细观察每架小飞机上坐了几个小朋友?有几架飞机? (2)提问题:根据这两条信息,你能提一个问题吗? (3)思考:要想知道小飞机里共有多少人?你会列式吗?请你写一写。 (4)交流:谁来说说你的算式? ①谁来说说你的算式? ②读读这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为什么每个加数都是3呀? 2.充分体会“几个几” (1)从小火车、旋转木马、过山车中选择一个你喜欢的项目,按照研究小飞机的方法独立研究,并且把算式写下来。

(2)交流:你研究的是哪个项目,观察到了什么信息?提出了什么问题?列出的算式是什么? (3)出示小火车画面 ①你观察到了什么?提出了什么问题?算式是什么? ②提问题:看到6+6+6+6谁能提问题? ③联想:如果增加1个车厢是几个6呀?再增加1个车厢呢?7个车厢呢?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发现有1个车厢就有1个6,2个车厢就有2个6……有几个车厢就有几个6。 (4)出示旋转木马画面 ①说说你是怎样研究的?观察到什么?提出了什么问题?怎样列式的? ②对比:仔细观察,这个算式(3+3+3+2)与前两个算式(3+3+3+3+3及6+6+6+6)有什么不一样? 3+3+3+2能用几个几相加表示吗?什么情况下才能用几个几表示呢? 3.认识乘法(出示过山车画面) (1)体会乘法产生的必要 ①说说你是怎样研究的? ②思考:如果是14个车厢,你还能列出算式吗?写出来会有多长?36个车厢呢?你还能列出加法算式吗?那你想象一下你列出的加法算式会怎样啊? ③尝试:能不能研究一种写起来简便的方法,让很长的连加算式变得简便点呢? ④同桌互说:比一比哪个小组的想法最简便。 ⑤全班交流:怎样表示7个2简便? (2)揭示乘法:数学家就是这样2×7表示7个2的,他们把“+”号斜过来,写成“×”号,给它取名叫“乘号”。乘号怎么写呢? (3)乘法算式的读法:谁会读这道乘法算式?7个2还可以写成7×2,谁会读? (4)用2×7代替2+2+2+2+2+2+2,你有什么感觉?好在哪? (5)试一试:你会写成乘法算式吗? 3+3+3+3+3=15 3×5=15 5×3=15 6+6+6+6=24 6×4=24 4×6=24 (6)认识乘法算式各部分名称。 (7)思考:3+3+3+2=11能用乘法算式表示吗?为什么?什么情况可以用乘法表示呢?

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有趣的测量》

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有趣的测量》 【活动目标】 1.感受并体验远近的含义,激发幼儿的求知欲望和探究精神。 2.学习用工具测量远近,并能将测量结果记录在表格中。 3.初步感知同样的距离,使用的测量工具不同,测得的次数也不 同以及同样的距离,使用的工具不同,测量的次数也不同,越长的工 具所用的测量次数越少。 【活动重难点】 1.重点:按照正确的步骤用工具测量 2.难点: (1)理解不同的距离,用同一种工具测量,测量的次数越多越远,测量的次数越少越近 (2)同样的距离,使用的工具不同,测量的次数也不同,越长的 工具所用的测量次数越少 活动准备: 铅笔,表格、路线图每人一份、水彩笔盖、短水彩笔、没削过得 铅笔。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 师:今天,动物学校要举行一场盛大的运动会,小兔、小熊、小 猫都报名参加了比赛。你们看,小动物们马上就要从自己家里出发到 学校去了,究竟是哪个小动物会最先到达体育馆呢? 二、学习用工具测量的方法比较路线的远近。 1.(引导幼儿观察路线图)请幼儿观察比较,哪个小动物去体育 馆的路最近?哪个小动物去体育馆的路最远?你是怎么知道的?这种 方法准确吗? 2.师:用眼睛看的方法叫做目测法,但是目测法比一定准确,我 们还能用什么方法来判断路线的远近呢?(请幼儿讲讲自己的想法, 如工具:尺子、棍子、绳子、积木等)老师今天也给小朋友们带来了 一种测量工具,你们看看老师带来了什么工具?(水彩笔盖)3.师:你们觉得这样工具能测量小动物家到学校的距离么?(能)那咱们就先量一量小猫家到学校要几个水彩笔盖,你会量吗?(会),请你来试一试。

在幼儿尝试过程中教授测量方法,,边演示边引导幼儿一起讲述测量的正确步骤(找起点,沿着线,接着量)将测量结果记录在表格中(小猫家到学校量了5个水彩笔盖) 4.师:请你们也量一量小猫家到学校用了几个水彩笔盖。并将结果记录在表格里。 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请你再量量其他两个小动物家到学校用了几个水彩笔盖,把结果记录在表格里。 5、请幼儿坐好,检验幼儿测量的结果,教师小结不同的距离,用同一种工具测量,测量的次数越多越远,测量的次数越少越近 6、师:郑老师还给你们准备了两种测量工具呢,我们就用这两种工具来量一量咱们的小椅子好不好。 请幼儿示范测量方法,及时纠正不对的测量步骤。 7、请幼儿坐好,检验幼儿测量结果,教师小结同样的距离,使用的工具不同,测量的次数也不同,越长的工具所用的测量次数越少。 三、教师小结 生活中还有很多东西都能被当做测量工具呢,我们的教室里就有很多,待会请你选一样你喜欢的东西作为测量工具,来量一量咱们的桌子、黑板,还能比比小朋友的身高呢……

中班数学公开课教案

中班数学公开课教案:漫游魔法王国 情况分析:中班的幼儿已有了粗浅的几何概念,这一阶段的幼儿能正确地认识圆形、三角形、正方形,但他们不是从这些形状的特征来认识,而是将其和自己日常生活中熟悉的物体相对照。因此,我设计了《漫游魔术王国》的活动,让孩子在游戏探索中对图形产生兴趣,并通过观察、比较、想象、动手等,感知不同图形的不同特征。 活动目标: 1、通过对比,让幼儿感知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的基本特征,能够区分三种几何图形。 2、通过创设愉悦的游戏情节,运用多种感观来调动幼儿的思维、想象能力,发展幼儿的观察力。 3、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 活动方法:以游戏法为主,结合操作法和讲解演示法。 活动重点、难点:圆形和方形的认识和区分。 活动准备: 1、三种几何图形若干。 2、几何图形拼组成的图画。 3、魔术箱、魔法棒。 4、小鸭、小狗、小蜜蜂的教具。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教师带幼儿做手指游戏,集中幼儿的注意力。 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到魔术王国去,那里啊,会变出好多好多有趣的东西,好了,我们先来做个小游戏,看哪个小朋友表现得最好。” (教师做示范):“捏拢,放开;捏拢,放开;小手背起来。” (二)、中间部分:用游戏的方式让幼儿认识三种几何图形。 1、游戏:摸一摸“魔术箱”(编辑:) 师:“小朋友们,魔术王国到了,魔术王国里有一只奇妙的箱子,你们看,就是这只魔术箱?(出示魔术箱)你们想不想知道里面藏的是什么秘密吗?好了,我们来看看这只魔术箱会给小朋友们变出什么有趣的东西。 (1)、教师念儿歌:“魔术箱子东西多,让我先来摸一摸,摸出来看看是什么?” 摸出一本长方形的书,问:“这是什么?(书)它们是什么形状的?(正方形)为什么说书是正方形的? 问:日常生活中还有那些东西是正方形的?(启发幼儿说出) (2)、再念儿歌:“魔术箱子东西多,请某某小朋友来摸一摸。” 当幼儿摸到后,要求说出生活中还有哪些这样的物品?游戏反复进行。 (3)、教师总结:魔术箱里的东西有的是圆形的、有的是三角形的、有的是正方形的。(边说边指相应的物品) (4)、你怎么知道它是三角形/正方形/圆形的? (5)、老师总结:圆形:圆溜溜,没有角,滚来滚去真能跑;三角形:三条边,三个角,像座小山立得牢; 正方形:四条边一样长,四个角一样大,方方正正本领好。 2、游戏:谁的本领大

最新小学数学课例研究报告

小学数学课例研究报告 内容摘要:《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学科教学应注重“三维目标”的有机整合,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和谐统一,这样才可以让每个学生获得全面和谐健康地发展”。课例研究是实现有效教学的重要途径,并且已经成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一个必备环节。数学课程更应该让学生愿意亲近数学,认识数学、了解数学、应用数学;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认识自己的生活的环境与社会”,学会“做数学”和“数学地思维”;发展学生理性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力,建立自信心等。 一、背景与主题 “课例研究”是在新课程改革深入开展的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校本教研活动方式,是一种以“课例”为载体的教学研究,它围绕如何上好一节课而展开,研究渗透或融入教学过程,贯穿在备课、设计、上课、评课等教学环节之中,活动方式以同伴成员的沟通、交流、讨论为主,研究成果的主要呈现样式是文本的教案和案例式的课堂教学。也是一种“教学与研究的一体化”、十分行之有效的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和教学质量的手段。 《新课程标准》中也提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为了让数学学习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起来,让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去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我们提出了“让数学走进学生生活”的校本研究课题。主要研究内容为教材中的“实践活动”怎么实现;研究如何设计数学活动,才能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乐趣;研究怎样改革教材资源,让课本知识更加贴近学生生活。《数学课程标准》从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四方面规定了小学数学教学的总体目标,这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在数学课程中的具体体现。反映了《标准》对未来公民在与数学相关的基本素养方面的要求,也反映了数学课程对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教育价值。 二、情境与描述

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合合乐》

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合合乐》 活动目标 1、理解合式的含义,能根据题意写出5以内的合式。 2、感知数的组成方式,能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1、幼儿活动材料《数学》p28《合合乐》 2、5份包装好的礼物盒、2只袋子,数量为5的操作材料人手一份,合式记录图。 活动过程: 一、实物合一合 1、出示两只袋子。这两只袋子里藏着新年礼物,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拿出来数一数一共有几份礼物。 2、一个袋子里装了2份礼物,另一只袋子里装了3份礼物,合起来有几份礼物。 3、2份礼物盒3份礼物合起来的5份。我们还可以怎么把礼物装进袋子,合起来也是5份? 4、幼儿讲述自己的方法,了解多种组合方式。 5、出示合式记录图,引导幼儿用画圆点的方式在方框里将两个袋子里的礼物数量表示出来。 二、圆点分合 1、幼儿人手一份数量为5的操作材料。如5个正反面的花片、5个方格…… 2、幼儿将操作材料摆成两堆,根据操作的不同结果,幼儿用圆点记录在合式图上。提醒幼儿在记录的时候不要重复。 3、幼儿说一说几和几合起来是5. 4、教师奖5的合式按序排列,引导幼儿发现其中的规律。 三、合合乐 1、出示幼儿活动材料《数学p2 8《合合乐》,引导幼儿理解合号的意义,并能根据图意用圆点或数字来表示合的结果。 2、引导幼儿正确表达图一,为以后学加法作准备。如两只小鸟在树上,又飞来一只小鸟;三条小鱼在缸里,又舀进来一条小鱼;花盆里有3多开放的水仙花,两个花苞;蛋糕上插着4支蜡烛,有插上了一支,等等。

3、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小鸟、金鱼、水仙花、蜡烛的图一,发现其中蕴含的组合关系,理解多少和多少合起来是某数。 教学总结: 在执教的过程中缺少激情,数学本身就是枯燥的,那在教孩子新知识的时候,就需要老师以自己的激情带动孩子的学习,在今后的教学中这方面也要注意。

关于小学数学公开课的教学设计

关于小学数学公开课的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1.与整数、小数的计算教学相同,分数乘法的计算主要通过实际问题引出计算问题,并在练习中安排一定数量的解决实际问题的内容,丰富练习方式,加强计算与实际应用的联系。 2.分数乘法既是本单元的基础也是分数除法学习的基础,因此本节课所学内容非常重要。 学情分析 1.由于分数乘法的计算过程要比整数乘法的极端过程复杂,因此学生对于这方面知识的学习有很大的吃力感,所以加强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学习这方面知识的保证。 2.学生认知发展分析:小学学生现在的认知基础还是以整数乘法为主,他们习惯于学习整数乘法方面的知识和解题方法与思路。因此学习本节课内容主要从整数入手,逐渐加强学生对分数乘法的认识。 3.学生认知障碍点:学生在刚开始学分数乘法时可能有时想不到先约分,后计算。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索,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能够应用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2.使学生进一步增强运用已有知识经验探索并解决问题的意识,体验探索学习的乐趣。 教学过程 1.出示复习题。 列式计算 5个12是多少? 9个11是多少?8个6是多少? 计算: 46+46 +46 = 15+15 +15 = 用乘法可以怎样表示? 2.引出课题。 20(5)+20(5)+20(5) 这题我们还可以怎么计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分数乘法。 1、利用 20(5)+20(5)+20(5) 教学分数乘法。 这道加法算式中,加数各是多少? 表示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计算?怎么列式? 2、出示例1,画出线段图,学生独立列式解答。 引导学生看图,理解“人跑一步的距离相当于袋鼠跳一下的11(2)”,就是把袋鼠跳一下的距离即这一整条线段看作单位“1”。把这条线段平均分成11份,其中的2份就表示人跑一步的距离。 引导学生根据线段图理解,人跑一步是袋鼠跳一下的

最新中班数学优秀教案《认识相邻数》

最新中班数学优秀教案《认识相邻数》 中班数学教案设计:认识相邻数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5以内相邻数的意义,感知其多1和少1的关系。 2、能够表达出5以内各数的相邻数,提高幼儿的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彩色串珠、数字拼板、数字胸饰1—5、小房子的卡片每人5个 活动过程: 1、走线,教师弹琴,让幼儿跟着音乐走线。 2、线上游戏:《好朋友抱抱抱》 第一轮教师请出6个小朋友,边拍手边念儿歌:一二三,两人抱 抱。(找到旁边的好朋友抱在一起)重复两次。第二轮教师可请9或 12人一起来玩,边拍手边念儿歌:一二三,三人抱抱。(找到旁边的 三个人抱在一起)重复进行两次。 3、回座位。 (1)教师按顺序出示小花形状的数字胸饰1——5,让幼儿认识。 (2)游戏:《小花开门》。 游戏过程:教师先请3个小朋友上来玩一次游戏,给幼儿按顺序 带上数字胸饰1——3这三个,站成一排。教师说1号小花开门,带有 数字胸饰1的那个小朋友做开门的动作,向前走出一步。教师再提问 幼儿:“你们看看1号小花旁边的小花是几号啊?”幼儿回答:“是2号,他们两个是离得最近的”。教师告诉幼儿1和2是两个相邻数。 再以同样的方式请出3号小花,3号小花开门向前走出一步。引导幼儿 说出2和3是相邻数。(即离得最近的两个数就是相邻数,引导幼儿说 出2的相邻数有两个,1和3)。 (3)教师出示彩色串珠让幼儿观察,然后回答相应的问题:“2 比1多几?(2比1多1)2比3少几?(2比3少1)2有几个好朋友?(2有两个好朋友)是几和几?(1和3)。 (4)教师总结:像这样,1以上的每一个数都有两个好朋友,一 个是比它少1,一个是比它多1。(即这两个数就是离它最近的两个数,也就是它的相邻数。) (5)教师讲述故事,让幼儿给猫奶奶家的房子贴上门牌号。教师 先给幼儿发放数字拼板和小房子的卡片,让幼儿先从小袋子里面取出

小学数学课例分析与研究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课例研究 课例研究”是在新课改深入开展的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校本教研活动方式,是一种以“课例”为载体的教学研究,它围绕如何上好一节课而展开,研究渗透或融入教学过程,贯穿在备课、设计、上课、评课等教学环节之中,活动方式以同伴成员的沟通、交流、讨论为主,研究成果的主要呈现样式是文本的教案和案例式的课堂教学。也是一种“教学与研究的一体化”、十分行之有效的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和教学质量的手段。 小学生学习计算时,一般存在以下困难: (1)难以理解和讲清算理。 (2)学生算法掌握基本停留在记忆各种算法程序上,优化意识、估算意识不强,计算灵活性也较差。 (3)学生对算法学习的认识存在思维偏差——算法课的学习通常就是实现教师给出的方法。主动探究算法的经验较少,能力较弱。 对于计算教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让学生“经历抽象出数的过程,积累数感;在从实际情境提出计算的过程中,积累四则运算的感性认识;通过尝试,探究计算方法。所以我们一线教师对课堂教学案例的分析与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一、“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同课异构课堂实录案例分析与研究 1、初次实践 课堂实录节选 师:出示(复习引入) 120÷30=4 ÷15=

12÷÷= ÷= (教师先引导学生对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推演结果进行验证,然后指出商不变性质在小数除法中同样适用。)师:(创设情境问题,为学生提供一个自主解决问题的平台。) (1)、买9本练习本共元,平均每本练习本多少元 (2)、一块橡皮元,用元可以买几块橡皮 (3)、小气球每个元,元可以买几个小气球 师:能列出解答这3个问题的算式吗 根据学生回答板演:÷9 ÷÷ (学生独立完成第1题的竖式计算。) 师: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我们已会计算,那么,象÷、÷这样的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怎么计算呢今天我们就着重研究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揭示课题:除数是小数的除法。 提问:有没有办法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呢 (此时,大部分学生想到了利用商不变性质解决新问题……) ●执教教师认为: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计算关键是先利用商不变性质将它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再按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法则计算。因此,首先应通过复习激活相关知识——商不变性质,来引发新问题解决思路——利用商不变性质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为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 ●实践效果:由于课始出示了一组利用商不变性质进行填空的习题,使大部分学生自然想到了借助商不变性质把小数除法转化成整数除法,课中没有多种个性化的问题解决方法出现。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逐步掌握了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竖式计算,整堂课上得比较顺利。 ●课题组成员讨论质疑:当学生有能力自主获得新问题解决思路时,教师是否还有必要进行思路引导教师预设的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没有出现的 原因是什么课题组成员通过讨论形成共识:第一层次的填空题,虽然只是表明了商不变性质在小数计算中同样适用,但同时也明显的暗示了学生新问题

幼儿园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

幼儿园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 导语:幼儿园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应该怎样写?快来看 看吧!以下是品才网小编整理的幼儿园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 范文,欢迎阅读参考。 幼儿园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范文设计思路: 认识10以内的单双数是大班幼儿学习的内容,根据传 统的教学方法既枯燥又没有真正的理解单双数的实际意义。《纲要》中体现出来的数学教育的新目标和教育价值,要求 我们教师转变教育观念,在生活和和游戏的真实情景和解决 问题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幼儿的数学感和数学意识,因此,我 通过创设2元超市的情境,让幼儿在富有生活气息的超市中 感知理解单双数的概念,在操作中区分10以内的单双数。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幼儿之间、幼儿相互之间以及幼 儿与材料之间,不断地进行着交流、对话,引导幼儿感受和 体验事物的数量关系,帮助他们整理、归纳所获得的单双数 学习经验。 活动目标: 1、通过创设情境、游戏化的教学,让幼儿在操作中理 解并区分10以内的单双数; 2、培养幼儿从身边事物中发现单双数的能力; 3、激发幼儿对单双数的兴趣,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

活动。 活动准备: 2元超市场景、1——10的代用券,红色水彩笔每人一支、幼儿分组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引起兴趣 瞧!我们已经来到了2元超市,你们来猜一猜,它为什么叫2元超市呢? 二、在购物游戏中体验、感知单双数 1、教师讲解游戏规则。 数一数,你有几元钱?圈一圈,你能买几样东西? 2、幼儿进行购物游戏,提醒幼儿做一个文明小顾客。 三、在交流与比较中理解单双数 1、讨论:你有几元钱?买了几样东西?还有钱多吗? 2、回收代用券:还剩一元的小朋友把代用券送到一边, 都用完的送到另一边。 3、集体检验,解决问题:“1”该送哪边? 4、教师小结: ①像1、3、5、7、9这样两个两个地数,总会剩下一个 的数叫单数;2、4、6、8、10这样都能凑成2个2个的数叫双数。 ②10以内有5个单数,也有5个双数。

数学公开课教案

数学公开课教案

三联永恒学校小学部公开课教案时间2015.5,4 学科数学上课 教师 吴羽希 教材 一年级 下册 第五单元 第4课 课题 拔萝卜 课型 公开课 学段目标 1、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初步掌握笔算两位 数加、减两位数的计算法则,并能正确、熟练 地进行计算。 2、使学生能正确地列竖式计算,提高计算能 力。 3、培养学生的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创新意识。 单元目标1.在具体的情境中,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100以内数的不进位加法、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 确计算。 3.经历在具体情境中提出数学问题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初步形成解决 简单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下,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 3、初步学会应用加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加法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掌握用竖式计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熟练准确的用竖式进行两位数的加法。教学准备自制课件、小棒、计数器 学生分析 学生已有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知识作为基础,有一小部分学生在上学前已对竖式有简单的了解。对于根据主题图获取数学信息和提出问题,前面的学习中已有过练习。这些都是本节课学生学习的前提条件。 设计理念 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 数加减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的。 教学设计设计意图

教学过程:一,猜谜导入 1、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 (课件出示谜语) 红红眼睛 白白毛, 长长耳朵短尾巴, 身披一件白皮袄, 走起路来轻轻跳。 2,听音乐(《拔萝卜》) 3、师:今天小白兔和小黑兔要举行一场拔萝卜比赛, 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二、课件出示主题图 秋天到了,地里的萝卜长得又大 又多,兔妈妈带领她的两个兔宝 宝到田野里去拔萝卜。为了调动 孩子们的积极性,兔妈妈决定让 灰兔哥哥和白兔妹妹进行一个拔 萝卜的比赛……我们去看一看他 们比赛的结果吧! 1、看一看 师:我们来看一看灰兔哥哥的成 果如何,(出示灰兔说的话)灰兔 哥哥说…… 男生:我拔了36个萝卜。 师:白兔妹妹说… … 女生:我拔了23个萝卜 从图上看,你们能提出什么数学 问题? 请学生说一说 (1)兔哥哥和兔妹妹一共拔了多 少个萝卜? (2)兔哥哥比兔妹妹多拔了多少 【设计意图:用谜语和 音乐调用学生兴趣。

中班数学公开课教案

数学活动名称:《漫游魔法王国》情况分析:中班的幼儿已有了粗浅的几何概念,这一阶段的幼儿能正确地认识圆形、三角形、正方形,但他们不是从这些形状的特征来认识,而是将其和自己日常生活中熟悉的物体相对照。因此,我设计了《漫游魔术王国》的活动,让孩子在游戏探索中对图形产生兴趣,并通过观察、比较、想象、动手等,感知不同图形的不同特征。活动目标:?1、通过对比,让幼儿感知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的基本特征,能够区分三种几何图形。?2、通过创设愉悦的游戏情节,运用多种感观来调动幼儿的思维、想象能力,发展幼儿的观察力。 3、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活动方法:以游戏法为主,结合操作法和讲解演示法。活动重点、难点:圆形和方形的认识和区分。活动准备:三种几何图形若干、几何图形拼组成的图画、魔术箱、小鸭、小狗、小蜜蜂的教具。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教师带幼儿做手指游戏,集中幼儿的注意力。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到魔术王国去,那里啊,会变出好多好多有趣的东西,好了,我们先来做个小游戏,看哪个小朋友表现得最好。”(教师做示范):“捏拢,放开;捏拢,放开;小手背起来。”(二)、中间部分:用游戏的方式让幼儿认识三种几何图形。?1、游戏:摸一摸“魔术箱”。师:“小朋友们,魔术王国到了,魔术王国里有一只奇妙的箱子,你们看,就是这只魔术箱?(出示魔术箱)你们想不想知道里面藏的是什么秘密吗?好了,我们来看看这只魔术箱会给小朋友们变出什么有趣的东西。”(1)、教师念儿歌:“魔术箱子东西多,让我先来摸一摸,摸出来看看是什么?”摸出一本长方形的书,问:“这是什么?(书)它们是什么形状的?(正方形)为什么说书是正方形的?”问:日常生活中还有那些东西是正方形的?(启发幼儿说出)(2)、再念儿歌:“魔术箱子东西多,请某某小朋友来摸一摸。”当幼儿摸到后,要求说出生活中还有哪些这样的物品?游戏反复进行。(3)、教师总结:魔术箱里的东西有的是圆形的、有的是三角形的、有的是正方形的。(边说边指相应的物品)(4)、你怎么知道它是三角形、正方形、圆形的?(5)、教师总结:圆形:圆溜溜,没有角,滚来滚去真能跑;三角形:三条边,三个角,像座小山立得牢;正方形:四条边一样长,四个角一样大,方方正正本领好。 2、游戏:小动物找家。师:“魔法棒的本领可真大,它还会边出小动物呢!变!变!变!(变出三种小动物)小朋友们,你们看都是谁啊?”幼:……师:“咦!这三个小动物好像在哭,我们来问问他们怎么了。”“小狗、小鸭子、小蜜蜂,你们怎么啦?”(教师模拟小动物的声音)“我们找不到家,见不到妈妈了!”“小朋友们,我们来帮小动物找家吧!你们愿不愿意啊?”幼:……师:“你们看,这些都是小动物的房子,现在我们来帮小动物找找家。”(把三种几何图形的卡片发给幼儿)师:“小动物说它们的房子都是有形状的,小鸭子说,它们的房子是正方形的,小朋友们看到正方形的房子了吗?”让幼儿把正方形的卡片举起来。师:“小朋友们做得真好,都帮小鸭子找到家了。小狗说,它们的房子是三角形的,小朋友们看到三角形的房子了吗?”让幼儿把三角形的卡片举起来。师:“小狗也找到家了,小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研讨课例及反思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研讨课例及反思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研讨课例及反思提要:学习效果落实应怎样体现。在教学环节中,要安排一个检测的环节,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让学生和教师明白下一步的学习重点 更多建筑学堂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研讨课例及反思 执教教师:** 为推进我镇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研究进程,根据教研室的工作安排,20**年4月30日,安排我执教研讨课。现将活动中的一些情况汇报如下: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第95~97页。 教学设计 课前交流:和学生交朋友,了解学生和教师的一些兴趣爱好和身高信息等 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导入新课,明确学习目标: 我们刚刚系统的学习了什么知识?(生:小数),你们想不想继续学习小数的一些知识?(生:想)你们还想学习小数的哪些知识呢?(生:小数加法和减法如何运算),教师板书,课题“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教师:选一名同学配合,站在讲台上,用数学的眼光观

察,你们能提出什么问题?(谁高?教师比学生高多少?等)教师米(168厘米) 生的身高**。让学生自主解决。 教师观察学生的做题情况,关注辅导个别差生。 展示学生作品,让学生观察发现,(有效的利用知识迁移思想) (小数的减法同整数的减法运算基本一样)师:小数减法和整数减法哪些地方不一样?生:(小数点) 还有不同的做法吗? 练习:97页做一做 1、计算 + 有没有信心挑战这道题,在计算中会出现什么新情况呢? 计算 展示多种做题情况,引导学生发现?你想说什么?(引导) 根据做题总结:进行小数加减法运算,要小数点对齐——相同数位对齐——计数单位对齐

小数的位数相同我们怎样对齐?小数的位数不同我们要怎样对齐?(渗透转化思想) 生:小组合作探讨 练习: + .77+ 练习 2+ + + +2 小结:总结收获,知识方面 思想方法方面 达标测试:配套练习73页 2、用竖式计算并验算。任选3到题就可以。 我会判断中的3道题 教学设计思路: 一、多媒体的使用 首先是基于我镇部分小学没有多媒体现状的考虑,我执教这节研讨课目的是为大家呈现一节常态课,接近大家的日

幼儿园大班数学优秀获奖教案

xxxx数学优秀获奖教案:认识时钟 活动目的】 1.通过观察及幼儿自身的尝试活动来认识时钟,初步了解时针、分针之间的关系,掌握整点、半点并知道其规律,结合日常生活理解时钟的用途。 2.培养观察力、思维力、动手能力及大胆尝试精神。 3.教育幼儿每天准时来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4.培养爱科学的意识和激发幼儿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 【活动准备】 1.创设“钟表展览馆”的教学环境。 2.人手一只可以拨动的小时xx。 3.反映幼儿一日生活内容的图片(起床、上学、午饭、午睡等),时钟演变过程图片。 4.可以用来自制钟面的有关材料(如长短针、1~12的数字、各种形状和造型的硬板纸或吹塑纸若干)。 【活动过程】 一、创设尝试情境,激发幼儿尝试欲望 边听“在钟表店”里的音乐,边把幼儿带进“钟表展览馆”,引导幼儿欣赏各种各样的钟表,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师: 请小朋友仔细看看、找找、比比这些钟表有什么地方是相同的?再想想,工人叔叔和阿姨为什么要设计、制造这些钟表? 二、观察活动

通过观察活动比较钟表上时针、分针的不同,认识12个数字以及数字的排列位置。 提问: 1.每只钟面上都有什么?(出示3只不同形状的时钟,幼儿找出钟面上都有两根针和1~12的数字) 2.比比看,两根针什么地方不一样?(长短、粗细之分)它们的名称叫什么?(了解时针、分针的名称) 3.钟面上的数字排列位置是怎样的?(认识典型的几个数字位置 12、9、 3、6) 三、幼儿第一次尝试活动 让幼儿理解并掌握分针、时针与数字的关系(幼儿人手一只时钟) 提问: 1.请小朋友看一看钟面上时针和分针都指在哪一个数字上?(12上) 2.请小朋友把时针从12拨到1上,看一看分针有什么变化?(分针从12走一圈又回到12) 3.小朋友自己拨钟试一试,然后把你的发现告诉大家。 4.得出结论: 当时针走一个数字(一格),分针就要走12个数字(一圈),这就是一小时。 四、认识整点、半点,寻找和发现它们之间的规律。建立正确概念 1.教师操作演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