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证法发展的观点

三、辩证法发展的观点
1.物质和运动不可分的原理
〖原理内容〗运动是物质存在的方式和根本属性,物质离
不开运动;运动离不开物质,物质是运动的主体,物质和
运动不可分割。
〖方法论〗要用运动、变化、发展观点看问题。善于在
运动中把握事物,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错误倾向〗反对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观点;和离
开运动谈物质的形而上学观点。
〖实际运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
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是毛泽东思想的最新成果,是指导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思想武器。
2.运动和静止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运动是无条件的、绝对的,静止是有条件的、相对的,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世界上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方法论〗既要承认事物的绝对运动,又要看到事物在运
动中存在着相对静止,坚持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错误倾向〗把世界说成是绝对静止不变的形而上学观点;把事物说成是不可捉摸的不可知论。
〖实际运用〗分析说明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正确处
理继承传统和创新精神的关系
3.事物是运动变化发展的原理
〖原理内容〗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
和发展的过程中,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无限变化和永恒发展
着的物质世界。发展的实质就是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
灭亡。
〖方法论〗把事物如实地看成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明确
事物处于怎样的阶段和地位;坚持与时俱进,培养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
〖错误倾向〗静止观点,思想僵化、因循守旧、墨守成规、
抱残守缺和安于现状的旧观念。
〖实际运用〗说明我党指导思想的丰富和发展;说明我国
的改革事业是新事物,用创新的精神拥护和支持改革,
积极投身到改革事业中去;
4、内外因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任何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内外因共同作用
的结果。其中,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
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方法论〗坚持内外因相结合的观点,既看到内因,又看
到外因,坚持内因和外因相结合的观点。对内因,要给以
充分重视。对外因,要作“一分为二”的分析
〖错误倾向〗割裂内外因辩证关系,否认内因对事物变化
发展的决定作用或忽视外因对事物变化发展的影响
〖实际运用〗说明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关键要靠自身主
力,同时需要外部力量的支持;个人的成长首先要靠自
己的主观努力,同时也不能忽视外在条

件的作用。
5、量变和质变辨证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的两种状态,量变是
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当事物的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时,
又必然会引起质变。事物在总体数量不变,由于构成事物
的成分在结构和排列次序上发生了变化,也能引起质变。
事物不断地经过量变——质变——新的量变——新的质
变这两种状态的循环往复,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
永不停息地向前发展。
〖方法论〗要重视量的积累,坚持适度原则,不失时机
地促成飞跃,学会“优化结构”
〖错误倾向〗忽视量的积累,急于求成,盲目乱干。忽视
质的飞跃,条件具备而瞻前顾后,畏缩不前、贻误时机
〖实际运用〗运用量变和质变关系原理分析说明如何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振兴东三省等说明我国社会主义现
代化建设分三步走去实现战略目标和战略部署;说明青
年要把理想和骨干精神结合起来,从点滴做起,从现在
做起,才能成长为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特别注意文化意识形态领域西方价值观的影响。
说明我国农村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并没有明显
改变劳动力、土地和生产工具的数量,但是改变了劳动
组织形式、具体分配形式和经营管理方式,就实现了农
村经济的巨大飞跃,从而证明了事物的成分在结构和排
列次序上发生了变化,也能引起质变的道理。此外、行
政体制改革中的机构设置和企业的重组等。
6、事物发展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的原理
〖原理内容〗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而发展的
道路是迂回曲折的。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与曲折
性的统一。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在前进中
有曲折,在曲折中前进,是一切新事物发展的途径。
〖方法论〗要坚信前途是光明的,要始终保持革命的
乐观主义精神;要准备走曲折的的路,要充分估计前进
道路上的困难和挫折;对新事物不能求全责备,应积极
支持、扶植。
〖错误倾向〗割裂前进性与曲折性的辩证关系是错误的。
其中:一是把事物发展的道路设想成一帆风顺,从而盲目
乐观;二是看不到事物发展的光明前途,一遇到困难和
挫折就灰心丧气、悲观失望。
〖实际运用〗新生的社会主义制度在其发展前进的道路
上会有这样或那样的困难,但是,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
义是真正的历史大趋势; 要支持改革等新生事物,促进
其发展壮大;要正确对待人生道路上的曲折,坚信光明的
前途,才能满会信心的战胜困难和挫折,向着正确的人生
目标迈进。正确处理个人理想与现实的关系等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