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姓名字号教案

古代姓名字号教案
古代姓名字号教案

姓名字号

高二语文组王淑婷

一、教学内容分析

《古代文化常识——姓名字号》是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5(必修)“梳理探究”中的一个小专题。梳理探究《古代文化常识》这个专题的目的是就中学语文课文中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作一些梳理,借此以提高同学们对古代文化的兴趣,加深对古代社会生活的了解,提高学生阅读古代作品的能力,促进学生梳理探究能力的发展。

《古代文化常识——姓名字号》这个梳理探究小专题,教科书仅用短短的三段对十分复杂的古人的姓名字号作了简明解说,简明中有侧重,重点解说了名与字的关联,学生生疏的古人谥号问题。学生梳理探究这个繁杂的小专题,可以了解复杂的古人的姓名字号,了解姓名字号承载的文化知识,积累古代文化常识,培养自主学习、对复杂问题进行梳理探究的能力。

二、教学目的

(一)了解汉代以前,为什么有姓有氏的知识;了解古人的名、字、号知识;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提高学生对文言作品的阅读理解能力。

(二)梳理:语文1(必修)——语文5(必修)中古代诗文单元中涉及到的作者的姓名字号。在此基础上探究:1、古人的名与字的关系;2、古人的名字号所蕴涵的文化;3、古人的名字号与古人的思想情操的关系(可根据情况调整、删减);4、《论语》中,孔子对弟子称名,记录《论语》的人对孔门弟子一般都称字,为什么?(可根据情况删减)

三、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一)学生梳理探究该专题的认知起点:学生对于古人姓氏名字号不生疏,因为在学习相关作者的篇目时,都要看一下作者,了解作者的生平。但真正深究细想古人名字号的文化内涵的同学少之又少,即便有的同学有此探究的想法,但由于没有时间或由于其他诸多方面的原因,也搁之一边了。因此,对该课题进行探究,可以起到对整个语文必修阶段古诗文的作者进行梳理复习的作用,并以此为“桥梁”,勾连课内与课外,做到“知人论世”,提高学生对作品的阅读理解能力,促进学生“学会学习”,因此有着积极的教学意义。

(二)学习兴趣(探究兴趣):由学生本人的起名,名字的意义,联想到对古人名字号的探究,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

(三)学习障碍(探究障碍):古人的名字号十分繁杂,需要查阅大量的资料,进行细心的整理、思考、归纳;有的名字号的用字本身就给学生的理解带来困难;还有梳理探究时间、查阅资料等其他方面的困难。

(四)学习难度(探究难度):探究古人名与字的相关意义对于基础知识欠缺的同学有难度;探究古人名字号的文化意义有难度;如何使每位同学在探究过程中落到实处,使每位同学都有收获,操作起来有难度。

四、设计思想

(一)依据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和要求以及教材编排意图制定专题梳理探究目标,学生通过梳理探究积累古代文化知识,注重探究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探究能力的发展。

(二)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注重探究的学习方式,不是为了学习形式的花样,目的在于改变学生单纯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一种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应用知识、锻炼能力的机会,促进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策略,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梳理探究过程突出语文科特点:紧密结合语文必修中古诗文作者的姓名字号进行梳理探究

课时安排一课时ppt

教学程序

一、导入

昔有一僧人,与一士子同宿夜航船。士子高谈阔论,僧人畏慑,拳足而寝。僧人听其语有破绽,乃曰:“请问相公澹台灭明是一个人,两个人?”士子曰:“是两个人!”僧曰:“那么尧舜是一个人,两个人?”士子曰:“自然是一个人!”僧乃笑曰:“如此说来,且待小僧伸伸脚。”

《大戴礼记.五帝礼》记载澹台灭明(字子羽)投师孔子门下,孔子因为他体态和相貌很丑陋,认为他资质低下,不会成才。但碍于他“有教无类”的主张,勉强收徒,但澹台灭明从师学习后,回去就致力于修身实践,处事光明正大,游历到长江,跟随他的弟子有三百人,声誉很高,各诸侯国都传诵他的名字。孔子听说了这件事,感慨他说:以言取人,失之宰予;以貌取人,失之子羽

二、探究合作

1、姓氏的演变过程

姓是一种族号,氏是姓的分支,不少古姓如姜姬姚嬴姒等都加女旁,这暗示先民曾经经历过母权社会。后来由于子孙繁衍,一族分为若干分支散居各地,每支有一个特殊的称号作为标志,这就是氏。例如旧说商人的祖先是子姓,后来分为殷、时、来、宋、空同等氏。这样,姓就成了旧有的族号,氏就成了后起的族号了。

什么是名?什么是字?

2、名是人之间相互区别的符号,由父亲命名。

【称字】古人幼时命名,成年(男20岁、女15岁)取字,字和名有意义上的联系。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对平辈或尊辈称字出于礼貌和尊敬。如称屈平为屈原,陶渊明为陶元亮,李白为李太白,杜甫为杜子美,韩愈为韩退之,柳宗元为柳子厚,欧阳修为欧阳永叔,司马光为司马君实,苏轼为苏子瞻,苏辙为苏子由等。

“字”往往是“名”的解释和补充,是和“名”相表里的,所以又叫“表字”。

屈原在《离骚》里自述:“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正则”就是“平”,“灵均”就是“原”。他名“平”字“原”,“名”和“字”有意义上的联系。

意义相同的。如:宋代诗人秦观字少游、陆游字务观。宋代文学家曾巩字子固。

“名”和“字”有意义相辅的。如:唐代诗人白居易字“乐天”,因“乐天”故能“居易”;宋代作家晁补之字“无咎”,因能“补”过才能“无咎”。

“名”和“字”有意义相反的。如:宋代理学家朱熹字元晦、清代作家管同字异之,他们“名”、“字”中的“熹”与“晦”、“同”与“异”都是反义。

3、什么是号?

“号”是一种固定的别名,又称别号。封建社会的中上层人物(特别是文人)往往以住地和志趣等为自己取号(包括斋名、室名等)。

如唐代李白的青莲居士、杜甫的少陵野老、宋代苏轼的东坡居士

绰号是他人所取而得到公认的别号,是对人的刻画和形容。绰号有褒有贬,如李白外号“诗仙”,项羽绰号“西楚霸王”等。

【称小名】称呼对方小时候的名号,以示亲密或侮辱。如称呼曹操为“阿瞒”。

别号是使用者本人起的,不像姓名要受家族、行辈的限制,因而可以更自由地抒发或标榜使用者的某种情操。李白号“青莲居士”;白居易自称‘香山居士”;苏轼号“东坡居士”,范成大自号“石湖居士”;李清照自号“易安居士”。

谥号是古代帝王、诸侯谥、卿大夫、高官大臣等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一种称号以褒贬善恶。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后被追加的称号叫谥号。如称陶渊明为靖节征士,欧阳修为欧阳文忠公,王安石为王文公,范仲淹为范文正公,王翱为王忠肃公,左光斗为左忠毅公,史可法为史忠烈公,林则徐为林文忠公。而称奸臣秦桧为缪丑则是一种“恶谥”。

4.古人称谓习惯

1:【称籍贯】

唐代诗人孟浩然是襄阳人,故而人称孟襄阳;

柳宗元是河东(今山西永济)人,故而人称柳河东;

北宋王安石是江西临川人,故而人称王临川;

2:【称郡望】

韩愈昌黎人(今辽宁义县)韩氏为唐代望族,故韩愈常以“昌黎韩愈”

自称,世人遂称其为韩昌黎。

3:【称官名】

《琵琶行》:“江洲司马春衫湿”“司马”指白居易,曾任江州司马。

王维曾任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

杜甫曾任因任过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又被称为杜工部;

柳永曾任屯田员外郎,被称为柳屯田;

4:【称爵名】

名将郭子仪因功封爵汾阳郡王,世称郭汾阳;

北宋王安石封爵荆国公,世称王荆公;

5:【称官地】指用任官之地的地名来称呼。

贾谊曾贬为长沙王太傅,世称贾长沙;

陶渊明曾任彭泽县令,世称陶彭泽;

柳宗元曾任柳州刺史,世称柳柳州;

6:【兼称】

1:《游褒禅山记》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前两人兼称籍贯、姓名及字,后两人先写与作者关系,再称名和字2:《促织》“余在史馆,闻翰林天台陶先生言博鸡者事”,

兼称官职、籍贯和尊称。

三、课堂练习

1.古人自称称名,称人称字,这是基本的礼貌。从学过的课文中各举几

例加以说明。

①不然,籍何以至此?(项字羽,名籍)

②勃(字子安)三尺微命,一介书生。

③单于闻陵(字少卿)与子卿素厚。(《苏武传》)

2.根据古人的名与字的相关原则,解析下列作家的名字关系。

(1)班固,字孟坚(2)曹操,字孟德

(3)韩愈,字退之(4)刘禹锡,字梦得

(5)李商隐,字义山(6)秦观,字少游

(7)陆游,字务观(8)姜夔,字尧章

3.下面这些历史人物的名字,多出自我们学过的诗文中,请指出“名”和“字”之间的关系。

(1)明代的胡东皋,字汝登(2)清代的宋端已,子耻夫

(3)清代的张孟词,字腾蛟(4)清代的奚疑,字子负

(5)清代的戴殿江,字襟三

4、姓氏的读音

斗、乐、参、燕、尉迟、尉、令狐、宿、澹台、鲜于、长孙、查、仇、任、盛、单、华、盖、解、宁、过、翟、区、朴、冼、黑

四、交流

苏轼,名轼,字子瞻;苏辙,名辙,字子由,苏轼、苏辙的名字都与“车”有关。苏洵在《名二子》一文中对苏轼、苏辙兄弟取名缘由有交代:轮、辐、盖、轸都是车的重要部件,缺少不得。轼(车前横木,供站立车上远观时扶手之用)似乎可有可无,但如果没有轼,车也不是完整的车了。苏洵给苏轼取名“轼”,是希望他不忽视看起来似乎不重要的“外饰”之物。所有的车都会留有车辙,但在功劳簿上却没有它的份。但车坏马死,祸不会殃及车辙。车辙处于祸福之间,虽然没有福也不至于有祸。给苏辙取名“辙”是希望他平安免祸。

请同学们说说自己名字的含义

前国家足球队的门将区楚良战国时期的乐羊和乐毅父子,世为将帅, 最为有名.当代著名的游泳名将乐静怡,诸位不会感到陌生吧。电影明星盖丽丽金庸原名查良镛

中国古人是怎么起名字的

中国古人是怎么起名字的 导读:“名字”一词,在古代代包括“姓”、“名”、“字”三个部分,三者各有各的性能和作用,是三个各自独立而又相互依存的整体。 古人刚生下不久就有了名,长大以后要取字,两者相连,通称名字。关于二者的作用,清朝人王应奎曾说:“古者名以正体,字以表德。”意思是说,名是用来区分彼此的,字则是表示德行的。二者性质不同,用途也不大一样。一般说来,古时候,名是阶段性的称呼,小时候称小名,大了叫大名。等有了字,名就成了应该避讳的东西,相称时也只能称字而不称名。 名与字在多数情况下共同构成一个人的代号,尽管用途不尽相同,二者之间还是有联系的。古人大多因名取字,名与字内容毫不相干的情况几乎见不到。如三国时的名将张飞,字翼德,在这—名字中,“飞”是名,“翼德”则是对“飞”的解释,因为“飞”就是“翼之德”(翅膀扇动而造就的功德)。又如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字乐天,名与字之间也有联系,即“居易”是因,“乐天”是果,只有居处安宁,才能知命而乐天。 古人的名有多种种类,字也有不同用途。起初,人们取字非常简单,往往只取一字,与“子”、“伯”、“仲”、“甫”等表示年龄阶段的字相连。如孔子弟子颜回字子渊,冉耕字伯牛,冉雍字仲弓,这些名字中的“渊”、“牛”、“弓”就是他们的字。当然,有些人

取字时干脆只用一字,不加别的字辞,如陈胜字涉,项羽字籍等即是。东汉以后,人名取字才越来越讲究,情况也越来越复杂。人们在有了名以后,往往把取字看得很重要。有些人在取字时注重效法古人,取字“士则”、“思贤”、“师亮”等等;有些人则寄托对当事人的` 厚望,取字“温叟”(长寿不天)、“永全”等等。这些,无不含有深刻的意义。 古人除有名、字外,又多取号以代替名字。号是一种固定的别名,又称“别号”。早在周朝时,人们就已经开始取号。对此,《周礼》解释说,号为“尊其名更为美称焉”,意思是说,号是人在名、字之外的尊称或美称。早期的号具有这一特点,有号的人多是那些圣贤雅士。如老子别号广成子、范蠡别号鸱夷子皮等。先秦时期有名字又有号的人并不太多,至秦汉魏晋南北朝时,取号的人仍不很多,名载史籍者仅有陶潜别名五柳先生、葛洪别号抱朴子等数人。但是,到了隋唐时期,伴随着封建国家的强盛和文化的高度发达,在名、字之外另取别号的人也逐渐多了起来。如李白号青莲居士、杜甫号少陵野老、白居易号香山居士,皆属此类。到了宋代,取号之风又有进一步的发展。人们熟知的《水浒传》108将个个都有别号,正是代表着当时的社会风气。明清人更把取号视为一种时髦,上至皇帝,下至一般黎民百姓,几乎人人有号。正如清人凌杨藻在《蠡勺编》一书中记载的那样,其时“闾市村垄,嵬人琐夫,不识字者莫不有号,兼之庸鄙狂怪,松兰泉石,一坐百犯;又兄‘山’弟则必‘水’,伯‘松’则仲必‘竹’,

古代名人字,号,谥号

古代名人字,号,谥号 中国古人的姓名和现代一样,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用来代表个人的符号。我们现在称某人的名字是什么与古人是不同的。古人名是名,字是字,各有用途。古人一诞生就起名,成人后则有字,号;死后有谥号。《礼记.檀弓上》:“幼名、冠字,周道也。” 名,是在社会上使用的个人的符号。自称用名,称人以字。“字”往往是“名”的解释和补充,是和“名”相表里的,所以又叫“表字”。 古人“名”和“字”的关系有意义相同的,如:东汉创制地动仪的张衡字平子、“击鼓骂曹”的文学家祢衡字正平,他们名、字中的“衡”就是“平”;宋代诗人秦观字少游、陆游字务观,他们名、字中的“观”和“游”也是同义。 “名”和“字”有意义相辅的,如:东汉“举案齐眉”的文学家梁鸿字伯鸾,“鸿”、“鸾”都是为人称道的两种飞禽;唐代诗人白居易字乐天,因“乐天”故能“居易”;宋代作家晁补之字无咎(“咎”是过错),因能“补”过才能“无咎”。 “名”和“字”有意义相反的,如:宋代理学家朱熹字元晦、元代书画家赵孟頫字子昂他们“名”、“字”中的“熹”与“晦”、“頫(俯)”与“昂”都是反义。 古人的“名”、“字”往往取自古书古典,如:曹操字孟德,《荀子》有“夫是之谓德操”句。唐代文学家陆羽(著有《茶经》,后世尊为“茶神”)字鸿渐,是取

自《周易》“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 古人的“名”、“字”还常用来表示在家族中的行辈。先秦时,常在名、姓前加伯(孟)、仲、叔、季表兄弟长幼,如伯夷、叔齐,伯是兄,叔是弟;孔丘字仲尼,“仲”就是老二。汉代以后逐渐在“名”或“字”中用同样的字或偏旁表同辈关系,如宋代文学家苏轼、苏辙兄弟共用偏旁“车”表同辈。 除了名、字,有些古人还有号。“号”是一种固定的别名,又称别号。封建社会的中上层人物(特别是文人)往往以住地和志趣等为自己取号(包括斋名、室名等)。如唐代李白的青莲居士、杜甫的少陵野老、宋代苏轼的东坡居士、明代唐寅的六如居士、清代郑燮的板桥等,都是后人熟知的;有些别号的使用率甚至超过本名(如苏东坡、郑板桥等)。别号是使用者本人起的,不象姓名要受家族、行辈的限制,因而可以更自由地抒发或标榜使用者的某种情操。别号中常见的“居士”、“山人”之类就是为了表示使用者鄙视利禄的志趣。有以号明志的,如宋周敦颐称濂川先生,明归有光称震川先生,王夫之称船山先生等。还有在死后由门人、后人上的尊号(“私溢”),如晋代陶潜的靖节等。谥号,即死后由皇帝颁赐的荣称。如宋包拯称包孝肃、岳飞称岳武穆、清纪昀称纪文达等。另外还有“绰号”,这大都是他人所取而得到公认的别号,是对人的刻画和形容。如《水浒》里梁山上一百○八人个个都有绰号,大都准确地描摹了人物性格、特长或生理特点,这些绰号作为姓名的代称,更是人们所熟知的。 除了上述的字、号之外,历史上常常用来代替个人姓名的还有:

中国人姓名调查研究报告

现代汉语调查研究报告 题目:中国人姓名调查研究报告我通过网上搜索及其他途径,在较仓促的情况下收集了部分姓名(见附属的表格),包括64个先秦时期的人名、52个秦汉时期的人名、60个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人名、70个隋唐时期的人名、150个明清时期的人名、建国以来的65个人名,还抽样整理了200名飞院2011级新生的名字。现就这些人名做一下简单分析: 首先是古代人的名字: 第一先秦时期。先秦的人们风尚质朴,取名多按照人的身体特征、出生时状况、周围相关物体等,不求文雅,不避俗字俗事,没多少讲究。比如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出生时,头颅有些异样:头顶低洼而周围隆起,似山丘之状,故其父母为他取名为丘。还有晋成公,堂堂一国君主,名字却叫“黑臀”,皆因其出生时屁股上有好大一块乌青胎记而得名。再如郑庄公,名字“寤生”,意思是倒着生出来的,即脚先出来、头后出来的那种难产。还有鲁恒公的儿子,生日与父王同日,取名为“同”。 另外先秦时期,姓和氏都是分开的,姓分血统,氏明贵贱。那时候的名字是比较奇怪的。譬如鲁班究竟姓甚么?鲁班似乎还算比较正常的名字,人家其实叫公输般的,这个鲁,是地名。再者商鞅封在商地,卫国人,又氏名公孙,叫他商君、卫鞅、公孙鞅的都有,事实上公孙这都不算他的姓,只能说,他家的祖上跟某个公爵诸侯有血缘关系。至于狐毛、狐偃这对兄弟,这名字起得…狐的话,我主张还是个

氏名,毕竟古代最原始的姓其实很少的,传统的姓比如姚、妫、姬、凤甚么的,都是上古姓氏。还有比如柳下惠,此人姓展名禽,但现在估计都以为他姓柳的了,他是封地柳下,谥曰惠。 第二秦汉时期。这一时期,人们的文学意识日渐觉醒,取名开始讲究字眼,追求寓意,寄托人生的理想和抱负。如西汉名将赵充国,其父取名时,取义“充国之光”,希望他长大后能为扩大国家疆土做贡献。这一类名字的流行,强烈反映了汉初建功立业、治国安邦的志趣。 另外,由于道教盛行,西汉社会还普遍追求健康长寿乃至长生不老,史书记载中开始出现“延年、延寿、寿昌、去病”等字样。大家都熟悉的霍去病,就是西汉名将。霍去病的父亲是个衙役,母亲是大户人家的婢女,都是普通人,生下孩子,只祈“健康无病”,因此得名。 此外,因为汉代独尊儒术,所以儒家崇尚的“仁、义、忠、孝、礼、德、节”等字眼,也开始在名字中流行。尤其到了东汉,对人格、道德的追求更多,名字更讲究文雅含蓄。在《三国志》的人物中,“文、仁、德”等字频频出现在字号中,如刘备字玄德,张飞字翼德,曹操字孟德。这些枭雄的字号中不约而同地出现“德”字,并非偶然,因为按照儒家学说,德,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根本,是基础。 第三魏晋南北朝时期。魏晋时期,儒学势微,老庄玄学大行其道,“道、玄、元、真”等字眼,流行于人们的名或字之中。例如,东晋时著名的南、北二玄,北有谢玄,南有张玄,两个人都是文武兼备的

说说古人的名、字、号

说说古人的名、字、号 名与字,是中国古代姓氏文化与礼仪文化的产物,是社会文明与进步的需要,是在长期的封建制度与礼仪风俗的发展中形成的一套中国文化特有的规则与模式。随着社会与文化的现代化进程,传统的文化内涵已被当代人逐渐忽略与遗忘,旧的礼仪制度已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改革、遗弃旧习俗应是顺理成章的事。传统文化中以文人士大夫为主的名、字、号等称谓所传达的制度与礼仪内容、内涵则渐渐为现代人所陌生,甚至一些从事古典文学艺术研究的人也不甚了了,曾见有文章谈到古代姓名表字,或曰古人表字“了无余味,太过平常”,或曰古人“表字一般则由自己决定”云云。正是“今人未必知古人,而有轻古人之色”。大都昧于名与字的应有之义,或以自己的浅薄无知厚诬前贤,或以一知半解曲释本义。试看今日书画界,可以说是名、字、号或是闭门造车乱起一通,或是附庸风雅俗不可耐。其实,看看一个人的字、号,便可知此人文化修养的高低。人的名、字、号甚至斋室号都应是有着一定含意、涵义,彼此间有着内在联系的有机组合。今天的人们要想为自己命字起号,应当了解其间的关系,注意雅俗、文野、清浊、高下之别,做到文通理顺,字清义弘,意趣深涵,玩味隽永。给大熊猫和宠物起个名号还要斟酌再三,何况书家画家,怎么能说“绝无称与不称之说”呢? 古人于名、字、号之间的关系,可简单地概括为:名以正体,字以表德,号以明志,斋室寄情。

名以正体姓名起源已不可考,但至少已有五千年的历史。古代姓与氏有别,有“正姓氏,别婚姻”之功用。即男子称氏,以明血统;女子称姓,以别婚姻。后来氏族部落解体,奴隶制社会消灭,社会发展,姓氏合一并逐渐稳定下来,经过数千年的演化,从古至今中国人使用过的姓氏已有八千多个,《万姓统谱》收录姓氏三千五百余个。今天常见的姓氏也有四百多个。宋代编纂的《百家姓》只是括其大概而已。 姓氏在古代是地位和身份的标志,名也是贵族阶层才有资格获取的。后来在社会变革和进步中扩散到社会各阶层,合称姓名。古人取名是件庄重严肃的事,被认为名不但将要伴随人度过一生,并且还与命运有关。婴儿出生三个月后便要取名,由父亲命名并举行郑重的仪式,这个名字一般是乳名,亦即俗称的“小名”。待到八岁入小学,再取学名,亦即所谓的“本名”,俗称“大名”。命名时要对名字的字意、字义甚至音调的平仄都做慎重周密的考虑,使其形、音、义皆谐美,这便是“名以正体、字以表德”(《颜氏家训?风操篇六》)的原则。具体的标准则有所谓的“名有五,有信、有义、有象、有假、有类”(《左传?桓公六年》)。 信,即根据出生时的特点、情况来命名,如明代书法家李梦阳出生时其母梦日坠怀,故以“梦阳”名之; 义,即以祥瑞吉庆的字来命名,古诗句中有“因露寝兮产灵芝,象三德兮瑞应图”,明代书法家张瑞图即取其义; 象,即用以物喻志的字来命名,如清代书家吴飞鹏,鹏为传说

古人起字依据

古人起字是依据 中国古人的姓名字号 楚庄 中国古人的姓名和现代一样,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用来代表个人的符号。姓,就是某一群人(氏族、家族)共用的名;名,就是个人独用的姓。 中国古史传说中的人物的姓氏,如有熊氏、牛蟜氏、青云氏等,今天看来可能都是氏族的名称。上古时代氏族以自然物为氏族标志①,因而这些名称大都和生物和自然现象有关。这些氏族名称以后就可能演化为姓(如熊、牛、云等)。古代称呼人还往往冠以地名(如傅说,“傅”是地名)、职业名(如巫咸,“巫”是从事占卜的人)、祖先的名号(如仲虺,是奚仲的后人)等,这类称呼固定下来也就是“姓”。如鲁、韩、宋等,是以地名,为姓;东郭、西门、池、柳等,是以住地的方位、景物为姓;师、祝、史等,是以职业为姓;上官、司马、司徒等是以官职为姓;公孙、王孙最早是指其先人是公或王;穆、庄等姓是用其先人的谥号。从春秋战国时一些人的称呼中我们还能看到姓氏形成的一些痕迹,如展禽因住地有柳又称“柳下惠”,公输班因是鲁人又叫“鲁班”,公孙鞅又因是卫国人称“卫鞅”、因封为商君称 -------------------------------------------------------------------------------- ①世界古代史学者称这种氏族标志(也是氏族崇拜对象)为“图腾”。“商鞅”等。此外,在中华各民族交通往来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姓氏如呼延、慕容、尉迟等。

姓的形成有不同的历史过程,同姓未必就是一个起源。、如“贺”,有的是原姓“贺兰”或“贺敦”简化为“贺”,有的是原姓“庆”,因避皇帝讳而改姓“贺”。姓也因政治、地理、民族等等原因而变化。如五代时吴越的“刘”姓因避讳(“刘”与吴越王“钱鏐”的名同音)改姓“金”;明代“靖难”①之后,黄子澄的后人因避祸改姓“田”,北魏孝文帝为推行“汉化”而改“拓跋”姓为“元”姓。又如“汉代诸县(今山东诸城)的“葛”姓迁到阳都(今山东沂水),为了和当地的葛姓区别就称为“诸葛”,而齐地的“田”姓外迁,以外迁的次第改姓“第一”、“第二”……(如东汉名臣“第五伦”)。可见,姓就是一种符号,是可以因事因地因时而变换的,并不象封建宗法制的维护者所宣传的那样神秘和神圣。 名,是在社会上使用的个人的符号。夏商两代留下来的一些人名如孔甲、盘庚、武丁等和干支相联系,可能和某种时辰有关。春秋时有些人名如“黑臀”、“黑肱”等应是以生理特征命名的。郑庄公名“寤(牾)生”,则是他母亲难产的纪实。可见那时有些名字还是很朴素的。但那时有些人名所用的字也有特定的含意,这含意并因同时出现的“字”而更为清楚。“字”往往是“名”的解释和补充,是和“名”相表里的,所以又叫“表字”。屈原在《离骚》里自述:“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正则”就是“平”,“灵均”就是“原”。他名“平”字“原”,“名”和“字”有意义上的联系。古人“名”和“字”的关系有意义相同 -------------------------------------------------------------------------------- ①明代燕王朱棣以讨伐黄子澄等为名起兵攻破南京,推翻建文帝,自己当了皇帝(即明成祖),当时号“靖难”。

古人的名、字、号

古人的名、字、号 现在人只有名,没有字。现在讲的“名字”这个词,由“名”、“字”两部分组成,但其中的“字”已经没有实在意义了。 “字”这个字的结构是“子”上面加个“宝盖儿”,这“宝盖儿”就是房屋。“字”的本义是在屋子里生小孩儿。引申为孳生、繁衍。名字的“字”其实就是从名衍生而来的,所以叫做字。《颜氏家训》说:“名以正体,字以表德。”“表”就是表达,所以字又叫表字。上面说的归纳起来就是,字是从名派生出来的,它的作用是表达名的意思。 过去人一出生,家中长辈就给取个小名。小名,又叫乳名、幼名、奶名。比如司马相如小名“犬子”,曹操小名“阿瞒”,刘禅小名“阿斗”,刘裕小名“寄奴”。小名起得比较随意,有的是专门找难听的“贱名”来,说是这样的孩子鬼会讨厌,好养活,于是,“狗剩”、“狗不理”、“石头儿”、“鸭蛋”、“阿猫”、“柳娃”全来了。上学后,才有了正式的名,这名又叫学名、大名、大号。但是这时候还没有字。 《礼记》中说:“男子二十,冠而字;女子许嫁,笄而字。”这里说的是古人的一种礼俗,那时候,小孩子生下来3个月由父母命名,男子到了20岁,由父亲在宗庙主持冠礼,把头发束起来,在头顶盘成髻,这表示可以娶媳妇了,有资格参军与参加祭祀了。然后由身份高的老人根据男孩的名取字。有了字的男人,才算是成年男子汉。女孩子到15岁举行笄礼,取字。所谓笄就是在头发上插簪子,这表示女孩可以找婆家了。过去说的“待字”就是待嫁,“未字”就是未嫁,“字人”就是出嫁的人。 原始人认为,名代表人的灵魂,不能随便被别人叫,这种对人名的禁忌后来演变为礼俗,人们认为直接称呼别人的名是不敬的行为。《礼记〃檀弓》:“年二十有为父之道,朋友等类不可复呼其名。”尊长者对晚下者可以称名,但晚下者对尊长者、平辈之间不能称名。只有表示轻蔑时,才可以真呼其名。有名不能叫,那怎么办?这时字就有了用处,以字相称可以避免称名。这样字就起到了避讳称名的作用。唐朝大诗人杜甫在成都时,曾作严武幕僚。一次醉酒后,杜甫竟当着严武的面说:“不谓严挺云乃有此儿!”因为失言,他竟直呼出严武父亲的大名。这下可把严武弄火了,他顿时暴跳如雷:“杜审言之孙敢捋虎须乎?”杜审言是杜甫祖父的大名。严武回骂又升一级,而且还加上了公开的威胁,可见当时长辈的名真是叫不得。 一般认为,中国的避讳制度起源于西周初年,取字的习惯也是从这时开始的,西周之前还没有取字的。周灭商后,建立了严密的宗法制度和繁褥的礼法,字的产生是与之相适应的。一般而论,名是留着自称的,对人称自己的名,是一种谦虚与礼貌。比如,在《论语》中,孔子为显示自己“圣人”的谦让有礼,在学生面前常自称“丘”。再如,曹丕在《与朝歌令吴质书》中说:“五月十六日,丕白……” 古人的字中,常有伯、孟、仲、叔、季这几个字,这些字是表示排行的,伯与孟是老大,正妻生的称伯,偏室生的称孟。仲是老二,孔丘字仲尼,过去称他“孔老二”,就是因为这个“仲”。班固字孟坚,班超字仲升,一看就知道,班固是哥哥,班超是弟弟。表示排行的还有长、元、次、少、幼。汉代人爱用尊老的词或各式各样的赞美词嵌入字中。如张禹字长子,杜友字季子,羊祜字叔子,承宫字少子,这些“子”只是对男子的赞美词,而长、季、少、叔是排行字。 在字中加入美辞的习惯从汉延续到隋唐。这些美辞包括:尊老美辞如周瑜字公瑾、黄盖字公覆、杨仪字威公的“公”;称谓美辞如苏武字子卿、司马相如字长卿的“卿”;身份美辞如庞统字士元、陆晔字士光的“士”;形容美辞如诸葛亮字孔明、陈琳字孔璋的“孔”,刘表字景升的“升”、山涛字巨源的“巨”;德性美辞如杨修字德祖、张飞字翼德的“德”,魏延字文长的“文”;行为美辞如吕布字奉先的“奉”,陈寿字承祚的“祚”。 因为“名以正体,字以表德”,字是解释、阐发名的,所以名与字之间必然有意义上的联系。正如《白虎通》中所说:“闻名即知其字,闻字即知其名。”名字之间一般有同义、相关、相对等关系,还有名字共同用典故、析名为字、名加修饰词语产生的字。名与字的关系大致有下面这些: 一、名与字互相解说。 杜甫字子美,甫与美都是美好的意思;孟郊字东野,郊与野是同义词;张衡字平子,平、衡意思是一样的;诸葛亮字孔明,明就是亮,亮就是明;周瑜字公瑾,瑜、瑾都是美玉;孙权字仲谋,权、谋是同义词;鲁肃字子敬,肃与敬同义;朱元璋字国瑞,瑞与璋原义都是玉器;孔尚任字聘之,聘、任是同义词。 二、名与字相联表达意义。 孔丘字仲尼,丘是小山,尼是这座山的名;李渔字笠翁,渔翁常戴斗笠;赵云字子龙、陆云字士龙,全是由云联系到了云中的龙。元戏曲作家马致远字千里,骏马与千里相连;辛弃疾字幼安,无疾与安相连;唐诗人李贺字长吉,贺与吉相连;岳飞字鹏举,飞与鹏相连;扬州八怪之一的仇英字实父,英是花朵,实是果实,果实相连;明文学家谭元春字友夏,春

古人的名字号

古人的名、字、号 家谱中人物的简介和古文、古诗词中介绍作者时,总是碰到名、字、号。 古人的: 一、名,·一般指人的姓名或单指名。幼年时由父母命名,供长辈呼唤。 二、字,是男子20岁(成人)举行加冠礼时取字,女子15岁许嫁举行笄(jī)礼时取字,以表示对本人尊重或供朋友称呼。 名和字一般在意义上都存在一定的联系。有两种情况: 1、“名”和“字”词义相近或“字”是对“名”的进一步阐述,例如:屈原名平,字原,“原”是宽阔平坦的意思; 2、“名”和“字”意思相反的,例如:韩愈,字退之。后人取字,通常是以两个为“字”,例如诸葛亮字孔明。古人通常尊敬对方称自己名,表示自己谦卑时也称自己名。 三、除了名和字之外,古人还有别号。别号是名和字以外的称号。古时,人们为了尊重别人,一般不直呼其名,也不称其字,而称其别号。号和名不一定有意义上的联系。号

可以有两个字的,也可以有三个以上字的。例如:陆游,号放翁;陶潜,号五柳先生;苏轼,号东坡居士。字数多的别号有时可以缩为两个字,如苏东坡。此外,有人认为称别人的字、号还不够尊敬,于是就以其官职、籍贯来称呼,如杜甫被称为杜工部,称柳宗元为“柳河东”。 古人的“字” 20世纪以后出生的人,姓名都比较简单。在秉承先辈姓氏的前提下,取一个字或两个字作为名就算完事。对于他们来讲,“名字”是一个单纯词,意义不可再分割。但是,对于古代中国人而言,名是名,字是字,各有独立的意思,不可混为一谈。这里专讲古人的“字”。 从周代开始,人们在名以外,又另取字。《礼记·檀弓》称:“幼名,冠字。”这句话的解释是:“始生三月而加名,故云幼名;年二十有为父之道,朋友等类不可复呼其名,故冠而加字。”“年二十有为父之道”时加“字”,当然是说男子;对于女子,则是“许嫁笄而字”,到了可以出嫁之时(15岁)加“字”。人一出生就要起名,是为了分别彼此,否则便无法以独立身份进入既有的社会秩序系统之中。对小孩直呼其名,不会有什么顾忌,但同样对已经成年者,便显得不够尊重,取字,正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所以,古人的名,主要用于自称;古人的字,主要用于他称。当然,也不是说所有的情况下都必须对人称字不称名,这要依对话双方

姓名字号

古人的姓名字号有会起字号的吗 古人的姓名字号我们今天的中国人,大多只有一姓一名。但在古代,人们的姓名远没有这么简单。在通常的情况下,除了姓和名以外,还有字(表字)、号等。 我们今天常说的某某人叫什么名字,其:“名字”一词,在古代代包括“姓”、“名”、“字”三个部分,三者各有各的性能和作用,是三个各自独立而又相互依存的整 古人刚生下不久就有了名,长大以后要取字,两者相连,通称名字。关于二者的作用,清朝人王应奎曾说:“古者名以正体,字以表德。”意思是说,名是用来区分彼此的,字则是表示德行的。二者性质不同,用途也不大一样。一般说来,古时候,名是阶段性的称呼,小时候称小名,大了叫大名。等有了字,名就成了应该避讳的东西,相称时也只能称字而不称名。名与字在多数情况下共同构成一个人的代号,尽管用途不尽相同,二者之间还是有联系的。古人大多因名取字,名与字内容毫不相干的情况几乎见不到。如三国时的名将张飞,字翼德,在这-名字中,“飞”是名,“翼德”则是对“飞”的解释,因为“飞”就是“翼之德”(翅膀扇动而造就的功德)。又如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字乐天,名与字之间也有联系,即“居易”是因,“乐天”是果,只有居处安宁,才能知命而乐天。 有人会起字号的吗有的给我起个字号,,我名是(邓国强) 隆德,隆与强相近。 我的注册名琪竣,其实就是我给自己取的表字,因为我的本名和玉有关。 古人取表字十分讲究,情况也非常复杂,但仔细考察、分析、研究,也是有规律可寻的。在古代,由于特别重视礼仪,所以名、字的称呼上是十分讲究的。在人际交往中,名一般用作谦称、卑称,或上对下、长对少的称呼。平辈之间,只有在很熟悉的情况下才相互称名,在多数情况下,提到对方或别人直呼其名,被认为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平辈之间,相互称字,则认为是有礼貌的表现。下对上,卑对尊写信或呼唤时,可以称字,但绝对不能称名,尤其是君主或自己父母长辈的名,更是连提都不能提,否则就是“大不敬”或叫“大逆不道”,所以便产生了我国特有的“避讳”制度。在古代名和字连起来称呼,也是为了表示尊敬。在古代有的人除名、字外,还有“号”。号是人的别称,所以又叫“别号”。号的实用性很强,除供人呼唤外,还用作文章、书籍、字画的署名。 人际交往中,除了称名、字、号以外,还要称“官爵”、称“地望”。古人认为这是最能表示尊敬的。

古人的姓名和字号

古人的姓名和字号 中国古人的姓名和现代一样,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用来代表个人的符号。姓,就是某一群人(氏族、家族)共用的名;名,就是个人独用的姓。 中国古史传说中的人物的姓氏,如有熊氏、牛蟜氏、青云氏等,今天看来可能都是氏族的名称。上古时代氏族以自然物为氏族标志,因而这些名称大都和生物和自然现象有关。这些氏族名称以后就可能演化为姓(如熊、牛、云等)。古代称呼人还往往冠以地名(如傅说,“傅”是地名)、职业名(如巫咸,“巫”是从事占卜的人)、祖先的名号(如仲虺,是奚仲的后人)等,这类称呼固定下来也就是“姓”。如鲁、韩、宋等,是以地名为姓;东郭、西门、池、柳等,是以住地的方位、景物为姓;师、祝、史等,是以职业为姓;上官、司马、司徒等是以官职为姓;公孙、王孙最早是指其先人是公或王;穆、庄等姓是用其先人的谥号。从春秋战国时一些人的称呼中我们还能看到姓氏形成的一些痕迹,如展禽因住地有柳又称“柳下惠”,公输班因是鲁人又叫“鲁班”,公孙鞅又因是卫国人称“卫鞅”、因封为商君称“商鞅”等。此外,在中华各民族交通往来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姓氏如呼延、慕容、尉迟等。 姓的形成有不同的历史过程,同样的姓未必就是一个起源。如“贺”,有的是原姓“贺兰”或“贺敦”简化为“贺”,有的是原姓“庆”,因避皇帝讳而改姓“贺”。姓也因政治的、地理的、民族的等等原因而变化。如五代时吴越的“刘”姓因避讳(“刘”与吴越王“钱鏐”的名同音)改姓“金”;明代“靖难”之后,黄子澄的后人因避祸改姓“田”,而“靖难”有功的太监马三保却被赐姓为“郑”(就是以“三保太监下西洋”著称的郑和);北魏孝文帝为推行“汉化”而改“拓跋”姓为“元”姓。又如“汉代诸县(今山东省境内)的“葛”姓迁到阳都(今河南省境内),为了和当地的葛姓区别就称为“诸葛”,而齐地的“田”姓外迁,以外迁的次第改姓“第一”、“第二”……(如东汉名臣“第五伦”)。可见,姓就是一种符号,并不象封建宗法制的维护者所宣传的那样神秘和神圣。 名,是在社会上使用的个人的符号。夏商两代留下来的一些人名如孔甲、盘庚、武丁等和干支相联系,可能和生辰有关。春秋时有些人名如“黑臀”、“黑肱”等应是以生理特征命名的。郑庄公名“寤(牾)生”,则是他母亲难产的纪实。可见那时有些名字还是很朴素的。但那时有些人名所用的字也有特定的含意,这含意并因同时出现的“字”而更为清楚。“字”往往是“名”的解释和补充,是和“名”相表里的,所以又叫“表字”。屈原在《离骚》里自述:“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正则”就是“平”,“灵均”就是“原”。他名“平”字“原”,“名”和“字”有意

古人的姓氏字号

题目:古人的姓氏字号 作者: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考古系孙晨 摘要:中华文化博大精神,源远流长,其中人的称谓就有许多不同的形式,姓氏字号,各有文化内涵,透过这文明的脚印可以窥见历史成长的痕迹看见中华文明不一样的韵味。 关键词:文化,姓氏,字号,尊号。 正文: 中华文化博大精神,源远流长,其中人的称谓就有许多不同的形式,透过这文明的脚印可以窥见历史成长的痕迹。 (一)姓氏 今天,我们已经将姓与氏混为一谈了,但是在历史上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尤其是先秦时期,姓与氏是不同的。“姓以别婚姻,氏以明贵贱。”便是对姓氏关系的较好阐释,姓是产生于母系社会时期的氏族符号,用以分别各氏族,所以许多古老几十个的姓都是带有“女”字的,比如上古八姓,即姬、姚、妫、姒、姜、嬴、姞、妘,都是带有“女”的,后来的大多数姓都是由他们演变而来的,这些最原始的姓经过复杂的演变,最终变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姓比如黄帝的姬姓,黄帝住姬水之滨,所以以姬为姓,《史记五帝本纪》中说:“黄帝二十五子,其得姓者十四人。”《四语》中胥臣解释说:“黄帝之子二十五宗,其得姓者十四人,为十二姓,姬、酉、祁、己、滕、箴、任、荀、僖、姞、儇、衣是也。惟青阳与夷鼓同己姓。”后来的五帝少昊、颛顼、喾、尧、舜以及夏禹、商族的祖先契、周族的祖先农神

后稷等,都是黄帝的后代。后稷承继姬姓,他的后代建立了周朝。周初周天子姬发大封诸侯时,其中姬姓国53个。姬姓位于《百家姓》第297位,由姬姓演支出411个姓,占《百家姓》总姓504姓的82%,再演化出来的姓氏更是数不胜数了,所以说黄帝是中华民族的祖先。根据传统,同姓是不能结婚的,这在古代一直是被遵守的。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母系氏族制度过渡到父系氏族制度,氏族制度逐渐被阶级社会制度所替代,人员越来越多且组成复杂,赐土以命氏的治理国家的方法、手段便产生了,氏是姓的分支,男子把自己的封地作为自己的氏,比如用我们熟悉的项羽,就是因为他的祖父项燕被封于项地所以才以项为氏的。当然还有其他的方式,比如官职、职位、居住地、职业等。例如,孔子的孔就是从其祖先孔父嘉的字而来的,有一部分屠姓是由于其从事屠宰职业而以之为氏的。这种例子很多,不一而足。氏的出现,记录着人类历史脚步迈进阶级社会。 在古代,男子称氏,女子称姓,由氏可以看出他的地位,由姓可以看出他的家族。现在,一些人直接称呼先秦的人他们的姓名,这是不太对的。在东周以后,奴隶制逐渐瓦解,礼坏乐崩,社会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姓和氏逐渐融为一体,我们在《史记》中经常可以看到,某某某,姓某氏,姓某等,从这些表达中可以看出在当时姓氏已经融合了。 (二)字号除了姓氏以外,古人还经常用字。字产生比较晚,在一些较早的史籍里,只有名没有字。在古代,男子出生三个月由父亲取名,到二十岁(古人岁数都指的是虚岁)成年时取字,女子15岁许

中国古人的姓氏字号

中国古人的姓氏字号 导读:中国古史传说中的人物的姓氏,如有熊氏、牛蟜氏、青云氏等,今天看来可能都是氏族的名称。上古时代氏族以自然物为氏族标志,因而这些名称大都和生物和自然现象有关。这些氏族名称以后就可能演化为姓(如熊、牛、云等)。古代称呼人还往往冠以地名(如傅说,“傅”是地名)、职业名(如巫咸,“巫”是从事占卜的人)、祖先的名号(如仲虺,是奚仲的后人)等,这类称呼固定下来也就是“姓”。如鲁、韩、宋等,是以地名为姓;东郭、西门、池、柳等,是以住地的方位、景物为姓;师、祝、史等,是以职业为姓;上官、司马、司徒等是以官职为姓;公孙、王孙最早是指其先人是公或王;穆、庄等姓是用其先人的谥号。从春秋战国时一些人的称呼中我们还能看到姓氏形成的一些痕迹,如展禽因住地有柳又称“柳下惠”,公输班因是鲁人又叫“鲁班”,公孙鞅又因是卫国人称“卫鞅”、因封为商君称“商鞅”等。此外,在中华各民族交通往来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姓氏如呼延、慕容、尉迟等。 姓的形成有不同的历史过程,同样的姓未必就是一个起源。如“贺”,有的是原姓“贺兰”或“贺敦”简化为“贺”,有的是原姓“庆”,因避皇帝讳而改姓“贺”。姓也因政治的、地理的、民族的等等原因而变化。如五代时吴越的“刘”姓因避讳(“刘”与吴越王“钱鏐”的名同音)改姓“金”;明代“靖难”②之后,黄子澄的后人因避祸改姓“田”,而“靖难”有功的太监马三保却被赐姓为“郑”(就是以“三保太监下西洋”著称的郑和);北魏孝文帝为推行“汉化”

而改“拓跋”姓为“元”姓。又如“汉代诸县(今山东省境内)的“葛”姓迁到阳都(今河南省境内),为了和当地的葛姓区别就称为“诸葛”,而齐地的“田”姓外迁,以外迁的次第改姓“第一”、“第二”……(如东汉名臣“第五伦”)。可见,姓就是一种符号,并不象封建宗法制的维护者所宣传的那样神秘和神圣。 名,是在社会上使用的个人的符号。夏商两代留下来的一些人名如孔甲、盘庚、武丁等和干支相联系,可能和生辰有关。春秋时有些人名如“黑臀”、“黑肱”等应是以生理特征命名的。郑庄公名“寤(牾)生”,则是他母亲难产的纪实。可见那时有些名字还是很朴素的。但那时有些人名所用的字也有特定的含意,这含意并因同时出现的“字”而更为清楚。“字”往往是“名”的解释和补充,是和“名”相表里的,所以又叫“表字”。屈原在《离骚》里自述:“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正则”就是“平”,“灵均”就是“原”。他名“平”字“原”,“名”和“字”有意义上的联系。古人“名”和“字”的关系有意义相同的,如:东汉创制地动仪的张衡字平子、“击鼓骂曹”的文学家祢衡字正平,他们名、字中的“衡”就是“平”;宋代诗人秦观字少游、陆游字务观,他们名、字中的“观”和“游”也是同义。又如唐代书法家褚遂良字登善、宋代文学家曾巩字子固,他们名、字中的“良”与“善”、“巩”与“固”也都是同义。“名”和“字”有意义相辅的,如:东汉“举案齐眉”的文学家梁鸿字伯鸾,“鸿”、“鸾”都是为人称道的两种飞禽;西晋文学家陆机字士衡,“机”、“衡”都是北斗中的两颗星。唐代诗人白居易字乐天,因“乐

高考文学常识:中国古人的姓氏字号

高考文学常识:中国古人的姓氏字号导读:高考文学常识:中国古人的姓氏字号 中国古人的姓名和现代一样,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用来代表个人的符号。姓,就是某一群人(氏族、家族)共用的名;名,就是个人独用的姓。 中国古史传说中的人物的姓氏,如有熊氏、牛?氏、青云氏等,今天看来可能都是氏族的名称。上古时代氏族以自然物为氏族标志,因而这些名称大都和生物和自然现象有关。这些氏族名称以后就可能演化为姓(如熊、牛、云等)。古代称呼人还往往冠以地名(如傅说,“傅”是地名)、职业名(如巫咸,“巫”是从事占卜的人)、祖先的名号(如仲虺,是奚仲的后人)等,这类称呼固定下来也就是“姓”。如鲁、韩、宋等,是以地名为姓;东郭、西门、池、柳等,是以住地的方位、景物为姓;师、祝、史等,是以职业为姓;上官、司马、司徒等是以官职为姓;公孙、王孙最早是指其先人是公或王;穆、庄等姓是用其先人的谥号。从春秋战国时一些人的称呼中我们还能看到姓氏形成的一些痕迹,如展禽因住地有柳又称“柳下惠”,公输班因是鲁人又叫“鲁班”,公孙鞅又因是卫国人称“卫鞅”、因封为商君称“商鞅”等。此外,在中华各民族交通往来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姓氏如呼延、慕容、尉迟等。 姓的形成有不同的历史过程,同样的姓未必就是一个起源。如“贺”,有的是原姓“贺兰”或“贺敦”简化为“贺”,有的是原姓“庆”,因避皇帝讳而改姓“贺”。姓也因政治的、地理的、民族的

等等原因而变化。如五代时吴越的“刘”姓因避讳(“刘”与吴越王“钱?”的名同音)改姓“金”;明代“靖难”②之后,黄子澄的后人因避祸改姓“田”,而“靖难”有功的太监马三保却被赐姓为“郑”(就是以“三保太监下西洋”著称的郑和);北魏孝文帝为推行“汉化”而改“拓跋”姓为“元”姓。又如“汉代诸县(今山东省境内)的“葛”姓迁到阳都(今河南省境内),为了和当地的葛姓区别就称为“诸葛”,而齐地的“田”姓外迁,以外迁的次第改姓“第一”、“第二”……(如东汉名臣“第五伦”)。可见,姓就是一种符号,并不象封建宗法制的维护者所宣传的那样神秘和神圣。 名,是在社会上使用的个人的符号。夏商两代留下来的一些人名如孔甲、盘庚、武丁等和干支相联系,可能和生辰有关。春秋时有些人名如“黑臀”、“黑肱”等应是以生理特征命名的。郑庄公名“寤(牾)生”,则是他母亲难产的纪实。可见那时有些名字还是很朴素的。但那时有些人名所用的字也有特定的含意,这含意并因同时出现的“字”而更为清楚。“字”往往是“名”的解释和补充,是和“名”相表里的,高考政治,所以又叫“表字”。屈原在《离骚》里自述:“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正则”就是“平”,“灵均”就是“原”。他名“平”字“原”,“名”和“字”有意义上的联系。古人“名”和“字”的关系有意义相同的,如:东汉创制地动仪的张衡字平子、“击鼓骂曹”的文学家祢衡字正平,他们名、字中的“衡”就是“平”;宋代诗人秦观字少游、陆游字务观,他们名、字中的“观”和“游”也是同义。又如唐代书法家褚遂良字登善、宋代文学家曾巩

字号与象征

字号与象征:意义的生成与转换 浙江传媒学院刘强 一 中华老字号是具有丰富内涵的文化现象,是中国语言文化、品牌文化和商业文化的独特景观,集中体现了几千年来积淀而成的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与意义表达体系。但是,迄今为止,我国学界和业界尚未对中华老字号进行学理上的认真梳理,在中华老字号的解释上各行其是,不仅导致了公众对中华老字号认知的混乱甚至误读,而且也造成了理论研究严重滞后于实践,这与我国当前正在实施的振兴中华老字号的国家战略是完全不相适应的。因此,必须在学理上弄清中国字号文化的机理和特征,为此,从字号发生的特点和历史演变入手,挖掘字号形成与发展过程中的文化象征意义的生成与转换,是厘清中华老字号学理意义的基础和前提。 字号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一直是被忽视的研究内容,以往对字号文化的关注主要从现象层面的描述性研究,未能从学理层面透析其内在的意蕴及其与中国文化的内在联系,因而导致了对字号文化及其象征意义的误读。中华文化是具有独特而复杂象征意味的体系,字号文化则是中华文化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字号文化形态造就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三种基本象征意义的建构方式,即仪式象征、符号象征与器物象征。这三种象征的建构方式在中华老字号的品牌与文化中得到了完整体现。 字号中的仪式象征的构成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一些中华老字号产品的生产过程中要举行特定的仪式,由此形成了中华老字号的仪式文化,如绍兴黄酒的酿制一般在冬季开始,开酿之前要举行开酿节,于是这一仪式逐渐成为了黄酒文化的象征;二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某些仪式与中华老字号文化的融合,逐渐成为了字号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北京牛栏山酒厂的拜师节,由企业组织定期安排年轻的学徒向老酿酒师拜师学艺。拜师这一仪式给予了酿酒师在企业中的英雄身份,从而使之具有了特殊的象征意味。字号中符号象征主要是由字号的意义阐释而来,汉语中的某些字在传统文化中被赋予了特定的象征意义,如儒家经典中的“仁”、“德”、“和”等概念,在字号文化中被转换为彰显儒家教义的象征,因而被一再使用,诸如天津“宏仁堂”、济南“聚丰德”、成都“绍丰和”等。器物象征则是赋予了某种器物以特定的社会身份或寓意,如王星记的扇子自明清以来,一直是文人的“怀袖雅物”,扇子的品味与格调证明主人的身份与品位。(2) 由此可见,中国的字号不等同于西方的品牌概念。中华老字号是以产品与企业品牌为基础构建的符号象征体系,与西方以产品品牌为基础构建的品牌体系有着根本的区别。中华老字号传承保留了中国各地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技艺、技术秘笈、产品体系和文化典藏,如茶道、中医汉方、扇艺、美食、工艺美术等,这些技艺和秘笈是中华传统文化活的化石,延续了中国民族文化的文脉。现有的中华老字号中主要包括了食品餐饮、中医中药、工艺美术、商贸服务和工业制造五大行业,基本覆盖了中国传统的工商业门类。因此,中华老字号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无与伦比的文化与商业的双重价值。 目前,国内业界对中华老字号的研究是以品牌学、营销学或中国商业史等学科体系为基础的,甚至把字号简单地理解为品牌,从而割断了字号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联系。实际上,字号有西方话语体系中品牌的部分含义,但并不是完全品牌的内涵。字号在中国文化体系中形成了独特的象征文化的意义建构与表现方式。如前所述,从现有的中华老字号的名称来看,很大一部分字号来自于《周易》或其他儒家经典,或直接取义儒家的核心概念“仁”、“德”、“和”等,如“全聚德”、“同仁堂”、“咸亨”、“胡庆余堂”、“德仁堂”等。这些名称不仅仅

中国古代起名的原则和方法

中国姓氏文化题目:中国古代起名的原则和方法 班级:13电师 姓名:房金明 学号:2013045244026

2014年05月20日 中国古代起名的原则和方法 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原始社会的母系氏族制时期。姓是作为区分氏族的特定标志符号。中国的许多古代姓氏都是女字旁,这说明我们祖先曾经经历过母系氏族社会。各姓氏互相通婚,同姓氏族内禁婚,子女归母亲一方,以母亲为姓。姓的出现是原始人类逐步摆脱蒙昧状态的一个标志。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母系氏族制度过渡到父系氏族制度,姓改为从父,氏反为女子家族之用。后来,氏族制度逐渐被阶级社会制度所替代,赐土以命氏的治理国家的方法、手段便产生了。氏的出现是人类历史的脚步在迈进阶级社会。姓和氏,是人类进步的两个阶段,是文明的产物。后来,在春秋战国时期,姓和氏合一,不再区分,表明姓和氏都是姓,姓表明了个人和家族的符号。这就是我们今天所理解的姓氏的含义。 现在中国人的姓,大部分是从几千年前代代相传下来的。有人统计,文献记载和现存的共有5600多个。其特点是:源远流长、内容丰富、出处具体。姓氏的形成各有不同的历史过程。同姓不一定是同源,如刘姓就有五处起源。异姓也可能是同出一宗,古、吴两姓本是同源,都是古公先祖的后裔。中国姓氏的来历把姓和氏等同看待,据徐俊元等三位学者研究,大致有这十多种类别:一、以姓为氏。以远古部落氏族的标志符号作为姓,有姬、姜、姚、任、伊等姓。二、以国名为氏。夏、商、周三代,有许多大小诸侯国,各国子孙后代便以国名为姓。有程、房、杜、雷、廖、刁、彭、韦等姓。三、以邑名为氏。帝王及各诸侯国国君分给同姓或异姓卿、大夫的封地叫邑、采邑。卿、大夫的后代或采邑的人,有的便将邑名作为氏。有苏、上官等姓。四、以乡、亭之名为氏。有裴、陆、欧阳等姓。五、以居住地名为氏。有东门、西门、东国大夫童刁的孙子以刁氏传世。周平的庶子,字林开,其子孙以林为姓。七、以次第为氏。按兄弟排行取姓,如老大以伯、孟为姓,老二以仲为姓。老三、老四则分别姓叔、季。八、以官职为姓。有籍、监、库、仓、将军等姓。九、以技艺为姓。从事巫术的人,后代便姓巫。从事冰凌的人,后代以凌为姓,还有卜、陶、匠等姓。 十、以谥号为姓。十一、因赐姓、避讳而改姓。十二、爵位称号及爵系为氏。有皇、王、公、候、王叔、王子、王孙、公子、公孙等姓。十三、古代少数民族融合到汉族中带来的姓。客家先人的姓氏来历,也在上述这十几种范围之内。 而古人在选取名字时尽量从字的义、形、音等多方面考虑,试图通过名字来提供自己的志趣、追求、希望、抱负、排行等多方面的信息,从而给人视觉、听觉和意念上留下良好的印象,使人们能领悟到命名者的深刻含意。其形式大概有以下几种。 第一,尊古。古人命名时也多表出对古代的制度和人物的景仰,类似于孔子所说的"信字作为自己的名字。如曹子舆,字希孟(孟轲字子舆);吴中旦,字希周(周公旦);范学朱字用晦(朱熹字用晦);雷渊,字希颜(颜回);祖蒙正,字希吕(吕蒙正)。有些仰慕先达昔哲者,则直接在名字中间加仰、幕、宗等字。如钱宗尼、于慕渊、方敬舆、鲁希良、明式鸿、吴仰何、聂景白等。 第二,述志。中国人在命名时非常看重伦理道德和功业。以德命名者有曹孟德、刘玄德、朱德、李德邻。以仁命名者有曹仁、薛仁贵、王守仁、康广仁等。以义命名者有刘义庆、刘义隆、李义府、李义山等。以忠命名的如杨国忠、名将韩世忠、张献忠等。以孝命名的有郭奉孝、方孝孺。以信命名的有韩信、单雄信、李信等。以谦命名者多套用,如吕祖谦、于谦、钱谦益。以圣人之志表示自己心迹者如吕必用,表现出强烈的用世之志;他后来仕宦无望,改名为吕不用,字耕田。 第三,祈福。就连大圣人孔子也曾承认富贵是人之欲求:"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

4中国古人的姓氏字号

中国古人的姓氏字号 中国古人的姓名和现代一样,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用来代表个人的符号。姓,就是某一群人(氏族、家族)共用的名;名,就是个人独用的姓。 中国古史传说中的人物的姓氏,如有熊氏、牛蟜氏①、青云氏等,今天看来可能都是氏族的名称。上古时代氏族以自然物为氏族标志,因而这些名称大都和生物和自然现象有关。这些氏族名称以后就可能演化为姓(如熊、牛、云等)。古代称呼人还往往冠以地名(如傅说,“傅”是地名)、职业名(如巫咸,“巫”是从事占卜的人)、祖先的名号(如仲

虺,是奚仲的后人)等,这类称呼固定下来也就是“姓”。如鲁、韩、宋等,是以地名为姓;东郭、西门、池、柳等,是以住地的方位、景物为姓;师、祝、史等,是以职业为姓;上官、司马、司徒等是以官职为姓;公孙、王孙最早是指其先人是公或王;穆、庄等姓是用其先人的谥号。从春秋战国时一些人的称呼中我们还能看到姓氏形成的一些痕迹,如展禽因住地有柳又称“柳下惠”,公输班因是鲁人又叫“鲁班”,公孙鞅又因是卫国人称“卫鞅”、因封为商君称“商鞅”等。此外,在中华各民族交通往来过

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姓氏如呼延、慕容、尉迟等。 姓的形成有不同的历史过程,同样的姓未必就是一个起源。如“贺”,有的是原姓“贺兰”或“贺敦”简化为“贺”,有的是原姓“庆”,因避皇帝讳而改姓“贺”。姓也因政治的、地理的、民族的等等原因而变化。如五代时吴越的“刘”姓因避讳(“刘”与吴越王“钱鏐”的名同音)改姓“金”;明代“靖难”②之后,黄子澄的后人因避祸改姓“田”,而“靖难”有功的太监马三保却被赐姓为“郑”(就是以“三保太监下西洋”著称的郑和);北魏孝文帝为推行“汉化”而改“拓跋”姓为“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