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电厂水质指标精选文档

发电厂水质指标精选文档
发电厂水质指标精选文档

发电厂水质指标精选文

TTMS system office room 【TTMS16H-TTMS2A-TTMS8Q8-

一、给水控制指标:

1、PH值:~

2、硬度≤5umol/L

3、NH3≤2mg/L

4、电导率≤μS/cm

5、SiO?≤20μg/L

6、铁≤30μg/L

7、铜≤15μg/L

8、溶解氧≤15μg/L

二、炉水控制指标:

1、外状:澄清

2、PH值:9~

3、碱度≤2mmol/L

4、磷酸根:5~15 mg/L

5、电导率≤200μS/cm

6、Cl-≤4 mg/L

7、SiO?≤20μg/L

三、除氧器控制指标:

1、溶解氧≤15μg/L

2、硬度≤5umol/L

四、主蒸汽控制指标:

1、SiO?≤20μg/L

2、Na+≤15μg/L

3、铁≤50μg/L

4、铜≤15μg/L

五、凝结水控制指标:

1、外观透明澄清

2、硬度≤15umol/L

六、疏水控制指标:

1、硬度≤5umol/L

2、铁≤50μg/L

七、循环水控制指标

1、PH值:8~

2、Cl-≤1000 mg/L

3、SDI≤4μg/L

4、残余氯≤ mg/L

八、多介质过滤器产水控制指标

1、外状:澄清透明

2、压差≤ Mpa

3、SDI≤4μg/L

4、残余氯≤ mg/L

九、RO进水指标控制

1、水温:20~25℃

2、PH值:4~11

3、浊度≤1度

4、SOD≤μg/L

5、残余氯≤ mg/L

6、回收率:72~75%

7、脱盐率:98%

十、活性炭产水指标

1、外状:澄清透明

2、SDI≤4μg/L

3、残余氯≤ mg/L

十一、混床出水控制指标

1、电导率≤μS/cm

2、Na+≤10μg/L

3、SiO?≤20μg/L

十二、除盐水控制指标

1、Na+≤10μg/L

2、SiO?≤20μg/L

3、电导率≤μS/cm

4、PH值>6

DB157电厂循环冷却水水质

ICS 13.060.01 Z 23 备案号: DB37 电厂循环冷却水水质 Quality of recirculating cooling water used in power plant 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目次 前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2) 4 水质要求 (2) 5 检验方法 (4) 附录A 稳定系数 (4)

前言 为了有效监控电厂循环冷却水系统结垢和腐蚀,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推进节能降耗,加强电厂循环水水质控制,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结合《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和国内外水处理发展趋势,制定了本标准。 本标准的附录A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淄博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山东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淄博分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文辉、刘秀华、刘建文、张光建。

电厂循环冷却水水质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电厂循环冷却水水质要求、检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以地表水、地下水、再生水为水源的电厂间冷开式循环冷却水系统。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 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 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601 化学试剂标准滴定溶液的制备 GB/T 603 化学试剂试验方法中所用制剂及制品的制备 GB/T 6903 锅炉用水和冷却水分析方法通则 GB/T 6904工业循环冷却水及锅炉用水中pH的测定 GB/T 6907 锅炉用水和冷却水分析方法水样的采集方法 GB/T 6909锅炉用水和冷却水分析方法硬度的测定 GB/T 6910锅炉用水和冷却水分析方法钙的测定络合滴定法 GB/T 6913锅炉用水和冷却水分析方法磷酸盐的测定 GB/T 7488 水质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的测定稀释与接种法 GB 11901 水质悬浮物的测定重量法 GB 11906 水质锰的测定高锰酸钾分光光度法 GB/T 12999 水质采集样品的保存和管理技术规定 GB/T 12146锅炉用水和冷却水分析方法氨的测定苯酚法 GB/T 12149工业循环冷却水和锅炉用水中硅的测定 GB/T 12151锅炉用水和冷却水分析方法浊度的测定(福马肼浊度) GB/T 12152锅炉用水和冷却水中油含量的测定 GB/T 13689工业循环冷却水和锅炉用水中铜的测定 GB/T 14415 工业循环水和锅炉用水中固体物质的测定 GB/T 14420锅炉用水和冷却水分析方法化学耗氧量的测定重铬酸钾快速法 GB/T 14424工业循环冷却水中余氯的测定 GB/T 14427锅炉用水和冷却水分析方法铁的测定 GB/T 14637工业循环冷却水及水垢中铜、锌的测定原子吸收光谱法 GB/T 14642工业循环冷却水及锅炉水中氟、氯、磷酸根、亚硝酸根、硝酸根和硫酸根的测定离子色谱法GB/T 14643.1工业循环冷却水中菌藻的测定方法黏液形成菌的测定平皿计数法 GB/T 14643.3工业循环冷却水中菌藻的测定方法黏泥真菌的测定平皿计数法 GB/T 15451工业循环冷却水总碱及酚酞碱度的测定 GB/T 15453工业循环冷却水和锅炉用水中氯离子的测定 DL/T 502.1火力发电厂水汽分析方法第一部分:总则 HG/T 2160 冷却水动态模拟试验方法

水质分析化学期末小结[1]

水质分析化学期末小结 第一章绪论 了解水质分析化学方法的分类,天然水中杂质的分类,常见的水质指标以及不同水体的布点方法。 掌握水质分析结果的表示方法,重点掌握滴定分析法概论,滴定分析中常用的名词,滴定分析法分类及四种主要的滴定方式,基准物质具备的条件,标准溶液浓度表示法及互相换算,滴定分析的计算。 定量分析误差中了解产生误差的原因及减免方法,重点掌握准确度与精密度的概念、意义、二者的区别、表示方法及计算,偶然误差中需掌握偶然误差出现的规律、标准正态分布曲线以及偶然误差的区间分布规律所表示的意义。 第二章水样的物理性质及其测定 了解水样的物理性质及色度、浊度、水中固体物质及其测定方法。 第三章酸碱滴定法 了解活度及活度系数的意义。 掌握酸碱质子理论,酸碱的定义,酸碱反应的实质,离解常数的意义以及酸与其共轭碱离解常数之间的关系。 重点掌握分析浓度、平衡浓度以及分布系数的关系及各种型体的平衡浓度计算。 重点掌握水溶液中三种酸碱平衡的处理方法,特别是质子平衡方程。 重点掌握酸碱溶液中PH值的计算公式,包括一元和多元酸碱近似式和最简式以及最简式适用条件的判断,两性物质只需掌握最简式,但要判断最简式的适用条件,缓冲溶液掌握最简式,影响缓冲容量的因数。 了解酸碱指示剂的变色原理及影响变色范围的因素,掌握其理论变色点、变色范围及以及常用的甲基橙、甲基红和酚酞的变色范围。 掌握一元酸碱滴定突跃变化时PH值的计算以及弱酸被准确滴定的判断式,多元酸碱被准确分步滴定的判断式以及化学计量点PH值的计算。了解影响滴定的因素及指示剂的选择原则。掌握一元酸碱滴定误差的计算。 掌握碱度及其测定方法,了解酸度及其测定。 第四章络合滴定 了解EDTA络合剂的性质及其与金属离子形成的络合物的性质。 掌握络合物的稳定常数、累积稳定常数及影响络合物稳定性的因素,

水质分析实验报告

实验序号 4 实验名称水质分析 实验时间2010年4月12 实验室生科院实验楼综合2 一.实验预习 1.实验目的 学习和掌握测定水中溶解氧、浊度、氟化物、铁、氨氮和pH、六价铬、硫化物、钙、亚硝酸盐氮、有效氯(总氯)COD和总磷的方法。 了解这些因素在水环境中的地位及对水生生物的影响。 2.实验原理、实验流程或装置示意图 实验原理: 水是水生生物生活的场所,水体洁净程度如何,各种化学成分含量多少,是我们选用不同用途水源时的主要依据,进行水质分析已成为环境分析化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生态工作不可缺少的手段。 溶解氧的测定: 水中溶解氧的测定一般用碘量法,在水样中加入硫酸锰及碱性碘化钠溶液,生成氢氧化锰沉淀,此时氢氧化锰性质极不稳定,迅速与水中溶解氧化合生成锰酸锰 4MnSO4 + 8NaOH 4Mn(OH)2(肉色沉淀) + 4Na2SO4 2Mn(OH)2 + O22MnO(OH)2(棕黄色或棕色沉淀) 2H2MnO3 + 2Mn(OH)22MnMnO3+ 4H2O 加入浓硫酸使已化合的溶解氧(以MnMnO3的形式存在)与溶液中所加入的碘化钾发生反应而析出碘,溶解氧越多,析出的碘就越多,溶液的颜色也就越深。 4KI + 2H2SO44HI + 2K2SO4 2MnMnO3 + 4H2SO4 + 4HI 4MnSO4 + 2I2 + 6H2O 用移液管取一定量反应完毕的水样,以淀粉作指示剂,用硫代硫酸钠溶液滴定碘含量(碘量与溶解氧量成比例关系),计算出水样溶解氧的含量。 氨氮的测定: 氨与碘化汞钾在碱性溶液中生成黄色络合物,其色度与氨氮含量成正比,在0~L的氨氮范围内近于直线。反应式如下: 2K2(HgI4) + 3KOH + NH3 NH2HgOI (黄棕色沉淀) + 7KI + 2H2O 亚硝酸盐测定: 测定亚硝酸盐氮,通常使用重氮比色法,此法是基于亚硝酸盐和对氨基苯磺酸起重氮化作用,再与α-萘胺起偶合反应,生成紫红色染料,与标准液进行比色。 pH测定: 利用玻璃电极作指示电极,甘汞电极作参比电极,组成一个电池。在此电池中,被测溶液的氢离子随其浓度不同将产生相应的电位差。此电位与溶液的pH值的关系,符合能斯特方程式: E = E0 + log[H+] (25℃) E = E0–pH 式中,E0为常数。 浊度(NTU): 基于不同浊度的被测溶液对电磁辐射有选择性吸收而建立的比浊法。 铁: Fe 2+ +二氮杂菲橙红色络合物 基于在pH3~9的条件下,低价态铁离子与二氮杂菲生成稳定的橙红色络合物,对可见

水质中常用的指标有哪些

水质中常用的指标有哪些? 1、有机化学指标溶解氧(Dissolved oxygen简称DO)指溶解在水中的分子态氧(O2),简称DO)。水中溶解氧的含量与大气压、水温及含盐量等因素有关。大气压力下降、水温升高、含盐量增加,都会导致溶解氧含量减 低。一般清洁的河流,DO可接近其温度的饱和值,当有大量藻类繁殖时,溶解氧可能过饱和;当水体受到有机物质、无机还原物质污染时,会使溶解氧含 量降低,甚至趋于零,此时厌氧细菌繁殖活跃,水质恶化。水中溶解氧低于3~4mg/L时,许多鱼类呼吸困难,窒息死亡。溶解氧是表示水污染状态的重 要指标之一。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 简称COD)化学需氧量是指以重铬酸钾(K2Cr2O7)或高锰酸钾(KMnO4)为氧化剂,氧化水中的还原性物质所消耗氧化剂的量,结果折算成氧的量(以mg/L计)。水中还原性物质包括有机物和亚硝酸盐、硫化物、亚铁盐等无机物。化学需氧量反应了水中受还原性物质污染的程度。基于水体被有机物污染是很普遍的现象,该指标也作为有机物相对含量的综合指标之一,在与水质有关的各种法令中均采用它作为控制项目。注:我国颁布的环境地面水质标准(1988年)中,规定了以酸性重铬酸钾法测得的COD值称为化学需氧量,(简称CODCr),而将高锰酸钾法测得的COD值称为高锰酸盐指数,(简称CODMn)。高锰酸盐指数,耗氧量(CODMn)高锰酸盐指数,又称为耗氧量,是反映水体中有机及无机可氧化物质污染的常用指标。定义为:在一定条件下,用高锰酸钾氧化水样中的某些有机物及无机还原性物质,由消耗的高锰酸钾量计算相当的氧量。它反映了水中悬浮和溶解的可被高锰酸钾氧化的那一部分无机物和有机物的量。高锰酸盐指数在以往的水质监测分析中,亦有被称为化学需氧量的高锰酸钾法。但是,由于这种方法在规定条件下,水中有机物只能部分被氧化,并不是理论上的需氧量,也不是反映水体中总有机物含量的尺度,因此,用高锰酸盐

最新水质分析中的常用指标

1 水质分析中的常用指标 2 1、有机化学指标 3 4 溶解氧 (Dissolved oxygen简称DO) 5 指溶解在水中的分子态氧(O2),简称DO)。水中溶解氧的含量与大气压、水6 温及含盐量等因素有关。大气压力下降、水温升高、含盐量增加,都会导致溶7 解氧含量减低。 8 一般清洁的河流,DO可接近其温度的饱和值,当有大量藻类繁殖时,溶解9 氧可能过饱和;当水体受到有机物质、无机还原物质污染时,会使溶解氧含量降10 低,甚至趋于零,此时厌氧细菌繁殖活跃,水质恶化。水中溶解氧低于3~4mg/L 11 时,许多鱼类呼吸困难,窒息死亡。溶解氧是表示水污染状态的重要指标之一。 12 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 简称COD) 13 化学需氧量是指以重铬酸钾(K2Cr2O7)或高锰酸钾(KMnO4)为氧化剂,氧化14 水中的还原性物质所消耗氧化剂的量,结果折算成氧的量(以mg/L计)。水中15 还原性物质包括有机物和亚xiao 酸盐、硫化物、亚铁盐等无机物。化学需氧量16 反应了水中受还原性物质污染的程度。基于水体被有机物污染是很普遍的现象,17 该指标也作为有机物相对含量的综合指标之一,在与水质有关的各种法令中均18 采用它作为控制项目。 19 注:我国颁布的环境地面水质标准(1988年)中,规定了以酸性重铬酸钾法20 测得的COD值称为化学需氧量,(简称CODCr),而将高锰酸钾法测得的COD值21 称为高锰酸盐指数,(简称CODMn)。 22 高锰酸盐指数,耗氧量(CODMn)

23 高锰酸盐指数,又称为耗氧量,是反映水体中有机及无机可氧化物质污染24 的常用指标。定义为:在一定条件下,用高锰酸钾氧化水样中的某些有机物及25 无机还原性物质,由消耗的高锰酸钾量计算相当的氧量。它反映了水中悬浮和26 溶解的可被高锰酸钾氧化的那一部分无机物和有机物的量。 27 高锰酸盐指数在以往的水质监测分析中,亦有被称为化学需氧量的高锰28 酸钾法。但是,由于这种方法在规定条件下,水中有机物只能部分被氧化,并29 不是理论上的需氧量,也不是反映水体中总有机物含量的尺度,因此,用高锰酸30 盐指数这一术语作为水质的一项指标,以有别于重铬酸钾法的化学需氧量,更31 符合于客观实际。 32 CODcr一般为CODMn的2到5倍,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得到的数据基本上都在33 这个范围 34 生化需氧量(Biochemical oxygen demand简称BOD) 35 生化需氧量是指在有溶解氧的条件下,好氧微生物在分解水中有机物的生36 物化学氧化过程中所消耗的溶解氧量。同时亦包括如硫化物、亚铁等还原性无37 机物质氧化所消耗的氧量,但这部分通常占很小比例。 38 有机物在微生物作用下好氧分解大体上分为两个阶段。 39 1)含碳物质氧化阶段,主要是含碳有机物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 40 2)硝化阶段,主要是含氮有机化合物在硝化菌的作用下分解为亚xiao 酸盐41 和xiao 酸盐。约在5-7日后才显著进行。故目前常用的20℃五天培养法(BOD5 42 法)测定BOD值一般不包括硝化阶段。 43 BOD是反映水体被有机物污染程度的综合指标,也是研究废水的可生化降解44 性和生化处理效果,以及生化处理废水工艺设计和动力学研究中的重要参数。

发电厂水质指标精选文档

发电厂水质指标精选文 档 TTMS system office room 【TTMS16H-TTMS2A-TTMS8Q8-

一、给水控制指标: 1、PH值:~ 2、硬度≤5umol/L 3、NH3≤2mg/L 4、电导率≤μS/cm 5、SiO?≤20μg/L 6、铁≤30μg/L 7、铜≤15μg/L 8、溶解氧≤15μg/L 二、炉水控制指标: 1、外状:澄清 2、PH值:9~ 3、碱度≤2mmol/L 4、磷酸根:5~15 mg/L 5、电导率≤200μS/cm 6、Cl-≤4 mg/L 7、SiO?≤20μg/L 三、除氧器控制指标: 1、溶解氧≤15μg/L 2、硬度≤5umol/L 四、主蒸汽控制指标: 1、SiO?≤20μg/L

2、Na+≤15μg/L 3、铁≤50μg/L 4、铜≤15μg/L 五、凝结水控制指标: 1、外观透明澄清 2、硬度≤15umol/L 六、疏水控制指标: 1、硬度≤5umol/L 2、铁≤50μg/L 七、循环水控制指标 1、PH值:8~ 2、Cl-≤1000 mg/L 3、SDI≤4μg/L 4、残余氯≤ mg/L 八、多介质过滤器产水控制指标 1、外状:澄清透明 2、压差≤ Mpa 3、SDI≤4μg/L 4、残余氯≤ mg/L 九、RO进水指标控制 1、水温:20~25℃ 2、PH值:4~11

3、浊度≤1度 4、SOD≤μg/L 5、残余氯≤ mg/L 6、回收率:72~75% 7、脱盐率:98% 十、活性炭产水指标 1、外状:澄清透明 2、SDI≤4μg/L 3、残余氯≤ mg/L 十一、混床出水控制指标 1、电导率≤μS/cm 2、Na+≤10μg/L 3、SiO?≤20μg/L 十二、除盐水控制指标 1、Na+≤10μg/L 2、SiO?≤20μg/L 3、电导率≤μS/cm 4、PH值>6

水质检测评价报告

水质检测评价报告 一、时间:2013年1月1日~2013年3月31日 二、地点:校内(半霞湖、润泽湖、河道、竞慧西) 三、采样点:河道中游(动力保障部段) 半霞湖文心剧场前 竞慧西图书馆北侧水塘 润泽湖竞秀北楼前 四、检测项目:水温、PH、DO、COD、BOD 五、检测频次: 六、检测方法:

七、检测数据记录 a) 河道检测记录 b) 半霞湖检测记录 c) 竞慧西检测记录 d) 润泽湖检测记录

注:1)—对BOD项目的检测因试剂原因,检测频次低。 2)—受天气影响,检测时间具有间断性(为使结果具有可比性,在阴雨天气三天后进行检测)。 八、数据分析(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见附录 我学院适用于第Ⅲ类、Ⅳ类标准 (1) 由数据和分析图显示:四湖区PH值均达标,且在正常范围内。润泽湖因湖区面积较大,补给水缓冲作用不明显,PH值较为平均,河道水因其流动性强,PH值受降水影响较为平均。出现明显的幅度,可能是测量误差。

(2) 由数据和分析图显示:随着温度的上升,四湖区水中DO值普遍下降,均在达标值范围内。竞慧西及润泽湖水因流动性能差,水中DO值偏高,但起伏较为平缓,均在达标范围内。 (3) 由数据和分析图显示:四湖区COD值均在达标值范围内,较去年同期相比,四湖区COD值均有所降低。半霞湖湖区COD值较河道高,原因为水域面积较大和湖区较深,同时补给水减少,缓冲作用不明显,水中还原性物质和杂质较河道多。 由数据显示:四湖区的BOD值均达标,在正常范围内,其中河

道水流动性大,水质较好。四湖区BOD值相差较大,原因为半霞湖湖区及润泽湖湖水域面积较大和湖区较深,流动性能差,水体中的藻类及微生物生长旺盛,在补给水减少的情况下,缓冲作用较流动性能好的河道不明显,说明水体中有机物含量相对较多。 补充说明: 1、随着气温的升高,湖底底泥的上翻,四湖区水浊度、色度均较大,透明度降低,水体表色因补给水及流动性能的不同有明显差异。半霞湖水体表色以黄褐色为主;润泽湖水体表色以墨绿色为主;河道水以绿色为主。 2、1、2月雨水较多,为确保水质稳定,雨水后3天再测。 综上所述: 河道水因其为流动水,总体水质较半霞湖及润泽湖要好。四湖区水质变化平缓,较去年相比,整体水体环境较为稳定。 检测人:孙玉彤 报告制作人:孙玉彤 报告审核人:胡学军 2013-4-9

发电厂水质指标

发电厂水质指标 Document number:WTWYT-WYWY-BTGTT-YTTYU-2018GT

一、给水控制指标: 1、PH值:~ 2、硬度≤5umol/L 3、NH≤2mg/L 4、电导率≤μS/cm 5、SiO≤20μg/L 6、铁≤30μg/L 7、铜≤15μg/L 8、溶解氧≤15μg/L 二、炉水控制指标: 1、外状:澄清 2、PH值:9~ 3、碱度≤2mmol/L 4、磷酸根:5~15 mg/L 5、电导率≤200μS/cm 6、Cl-≤4 mg/L 7、SiO≤20μg/L 三、除氧器控制指标: 1、溶解氧≤15μg/L 2、硬度≤5umol/L 四、主蒸汽控制指标:

1、SiO≤20μg/L 2、Na+≤15μg/L 3、铁≤50μg/L 4、铜≤15μg/L 五、凝结水控制指标: 1、外观透明澄清 2、硬度≤15umol/L 六、疏水控制指标: 1、硬度≤5umol/L 2、铁≤50μg/L 七、循环水控制指标 1、PH值:8~ 2、Cl-≤1000 mg/L 3、SDI≤4μg/L 4、残余氯≤ mg/L 八、多介质过滤器产水控制指标 1、外状:澄清透明 2、压差≤ Mpa 3、SDI≤4μg/L 4、残余氯≤ mg/L 九、RO进水指标控制 1、水温:20~25℃

2、PH值:4~11 3、浊度≤1度 4、SOD≤μg/L 5、残余氯≤ mg/L 6、回收率:72~75% 7、脱盐率:98% 十、活性炭产水指标 1、外状:澄清透明 2、SDI≤4μg/L 3、残余氯≤ mg/L 十一、混床出水控制指标 1、电导率≤μS/cm 2、Na+≤10μg/L 3、SiO≤20μg/L 十二、除盐水控制指标 1、Na+≤10μg/L 2、SiO≤20μg/L 3、电导率≤μS/cm 4、PH值>6

水分析化学复习重点

知识点 [1] 水分析化学的地位及作用 [2] 水分析化学分析方法的分类 1.水中污染物包括 无机:金属离子Ca2+、Mg2+ + 重金属离子:Pb2+、Fe3+、Mn2+、Cd2+、Hg2+等有机:酚、农药、洗涤剂等 以上污染物都需要水分析方法去定量 2.分析方法包括 ①重量分析——称重的办法 用途:残渣分析 ②化学分析——借助化学反应 a.酸碱滴定——质子传递(最基础的滴定分析) 用途:检验碱度、酸度 b.络合滴定——络合反应M+Y → MY 用途:测定 Ca2+、Mg2+、Fe3+、Al3+ 另外,络合反应可用于掩蔽技术,消除非测定离子的干扰 c.沉淀分析——沉淀反应Ag++Cl-→AgCl 用途:测定水中Cl- d.氧化还原滴定——氧化还原反应(特点:电子转移) 用途:测COD等有机污染指标 氧化还原反应也用于废水的化学处理,(如脱CN-,CN-+ClO2→N2) ③仪器分析 a.吸收光谱法用途:分析有机分子、无机离子 b.色谱法:气相色谱用途:如氯仿测定 液相色谱用途:如多环芳烃测定 离子色谱用途:如阴离子测定

c.原子吸收法用途:金属元素测定 d.电化学分析法用途:pH值的测定 [3]水质指标与水质标准 1.水质指标 物理 化学 微生物学 一、物理指标(特点:不涉及化学反应,参数测定后水样不发生变化) ①水温②臭味(臭阈值)文字描述 ③色度: 表色(悬浮性物质、胶体核溶解性物质共同引起,定性描述) 真色(胶体和溶解性物质引起,定量测量) 色度的测定方法:标准比色法(目视比色法) a.用具塞比色管配制标准色阶 (Pt—Co色阶,K2PtCl6+CoCl2,稳定性高,1mgPt/L定义为1度) b. 未知水样置于同规格比色管中(如混浊先静置澄清),俯视与标准色阶对比 ④浊度:由悬浮物及胶体物质引起的水样的浑浊程度,是混凝工艺重要的控制指标。 浊度的测定方法 a.目视比浊法:用具塞比色管配制标准浊度阶,1mg漂白土/L定义为1度,水样俯视对比 b.分光光度法:680nm分光光度计测定 标准浊度单位(硫酸肼/L和六次甲基四胺/L形成甲聚合物为1度,测定结果单位FTU) c.散射法,浊度仪(也以甲聚合物为标准浊度单位,测定结果单位NTU) ⑤残渣(总残渣=可滤残渣 + 不可滤残渣),重量法测定 ⑥电导率,电导率仪测定 ⑦UVA254:反映水中有机物含量

水污染常规分析指标

水污染常规分析指标是什么? 水污染常规分析指标主要有: (1)臭味,是判断水质优劣的感官指标之一,清洁水是无臭的,受到污染后才产生臭味。 (2)水温,是水体一项物理指标。水体水温升高.表明受到新污染源的污染。 (3)浑浊度.地面水浑浊主要是泥土、有机物、微生物等物质造成的。浑浊度升高表明水体受到胶体物质污染。我国规定饮用水的浑浊度不得超过5度。 (4)pH值,是水中氢离子活度的负对数,pH值为7表示水为中性,大于7 的水呈碱性,小于7的水呈酸性。清洁天然水的pH值为6.5—8.5,PH值异常,表示水体受到酸碱性的污染。 (5)电导率,是测定水中盐类含量的一个相对指标。溶解在水中的各种盐类都是以离子状态存在的,因此具有导电性,所以导电率的大小反映出水中可溶性盐类含量的多少。 (6)溶解性固体.主要是溶于水中的盐类,也包括溶于水中的有机物、能穿透过滤器的胶体和微生物,因此溶解性固体的大小反映上述物质溶于水中的多少。 (7)悬浮性固体,包括不溶于水的淤泥、粘土、有机物、微生物等细微物质。悬浮物的直径一般在2mm以下。它是造成水质浑浊的主要来源,是衡量水体污染程度的指标之一。 (8)总氮,是水中台有机氯、氨氮、亚硝酸盐氮和硝酸盐氯的总量,简称总氮,主要反映水体受污染的程度。 (9)总有机碳(TCO).是指溶解于水中的有机物总量,折合成碳计算。总有机碳含量是反映废水中有机物总量,是水体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标。

(10)溶解氧(DO),是评价水体自净能力的指标。溶解氧含量较高,表示水体自净能力强;反之表示水体中污染物不易被氧化分解,此时厌氧性菌类就会大量繁殖,使水质变臭。 (11)生化需氧量或生化耗氧量(一般指五日生化学需氧量)BOD,水中有机物在微生物作用下,进行生物氧化,从而消耗了水中的氧。因此生化需氧量的大小能反映水体中有机物质含量的多少、说明水体受有机物污染的程度。 (12)化学需氧量(COD),是指用化学氧化剂氧化水中需氧污染物质时所消耗的氧量,主要反映水体受有机物污染的程度。COD数值越大,说明水体受污染越严重。 (13)细菌总数,反映水体受到生物性污染的程度。细菌总数增多表示水体的污染状况恶化。 (14)大肠菌群,是表示水体受人畜粪便污染的程度。大肠菌群越高,水体污染越重。我国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标准规定大肠菌指数每升水不得大于3个。 什么叫化学需氧量(COD)? 所谓化学需氧量(COD),是在一定的条件下,采用一定的强氧化剂处理水样时,所消耗的氧化剂量。它是表示水中还原性物质多少的一个指标。水中的还原性物质有各种有机物、亚硝酸盐、硫化物、亚铁盐等。但主要的是有机物。因此,化学需氧量(COD)又往往作为衡量水中有机物质含量多少的指标。化学需氧量越大,说明水体受有机物的污染越严重。化学需氧量(COD)的测定,随着测定水样中还原性物质以及测定方法的不同,其测定值也有不同。目前应用最普遍的是酸性高锰酸钾氧化法与重铬酸钾氧化法。高锰酸钾(KMnO4)法,氧化率较低,但比较简便,在测定水样中有机物含量的相对比较值时,可以采用。重铬酸钾(K2Cr2O7)法,氧化率高,再现性好,适用于测定水样中有机物的总量。有机物对工业水系统的危害很大。含有大量的有机物的水在通过除盐系统时会污染离子交换树脂,特别容易污染阴离子交换树脂,使树脂交换能力降低。有机物在经过预处理时(混凝、澄清和过滤),约可减少50%,但在除盐系统中

电厂用水的类别及水质指标

电厂用水的类别及水质指标 一、火力发电厂用水的分类 由于水在火力发电厂水汽循环系统中所经历的过程不同,其水质常有较大的差别,热力设备用水大致可分为:原水、补给水、给水、锅炉水、排污水、凝结水、疏水、返回凝结水、冷却水等。 1、原水:原水是未经任何处理的天然水(如江河水、湖水、地下水等)。在火力发电厂中,原水是制取补给水的水源,也可以用来冲灰渣或作为消防用水。一般取自自备水源(地表水或地下水)或城市供水网。 2、补给水:原水经过各种水处理工艺处理后,成为用来补充火力发电厂汽水损失的锅炉补给水。锅炉补给水按其净化处理方法的不同,又可分为软化水、蒸馏水或除盐水等。 3、给水:经过各种水处理工艺处理后送进锅炉的水成为给水。凝汽式发电厂的给水主要由汽轮机凝结水、补给水和各种疏水组成;热电厂的给水中还包括返回凝结水。 4、锅炉水:在锅炉本体的蒸发系统中流动着的水称为锅炉水。 5、排污水:为了防止锅炉结垢和改善蒸汽汽质,用排污的方法排出一部分含盐量高的锅炉水,这部分排出的锅炉水称为排污水。 6、凝结水:锅炉产生的蒸汽在汽轮机内做功后,经冷却水冷凝成的水称为凝结水。这部分水又重新进入热力系统,成为锅炉给水的主要部分。 7、疏水:在热力系统中,进入加热器的蒸汽将给水加热后,由这部分蒸汽冷凝下来的水,以及在停机过程中,蒸汽系统中的蒸汽冷凝下来的水都称为疏水。所有疏水经疏水器汇集到疏水箱,符合水质要求的,作为锅炉给水的一部分返回热力系统。由于火力发电厂(尤其是热电厂)的疏水系统比较复杂,一般在水汽循环的主要系统中不表示出来,另行阐述。 8、返回凝结水:热力发电厂向热用户供热后,回收的蒸汽凝结成水,称为返回凝结水(也

最新水质分析中的常用指标

水质分析中的常用指标 1、有机化学指标 溶解氧(Dissolved oxygen简称DO) 指溶解在水中的分子态氧(O2),简称DO)。水中溶解氧的含量与大气压、水温及含盐量等因素有关。大气压力下降、水 温升高、含盐量增加,都会导致溶解氧含量减低。 一般清洁的河流,DO可接近其温度的饱和值,当有大量藻类繁殖时,溶解氧可能过饱和;当水体受到有机物质、无机还原物质污染时,会使溶解氧含量降低,甚至趋于零,此时厌氧细菌繁殖活跃,水质恶化。水中溶解氧低于3~4mg/L时,许多鱼类呼吸困难,窒息死亡。溶解氧是表示水污染状态的重要指标之一。 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 简称COD) 化学需氧量是指以重铬酸钾(K2Cr2O7)或高锰酸钾(KMnO4)为氧化剂,氧化水中的还原性物质所消耗氧化剂的量,结果折算成氧的量(以mg/L计)。水中还原性物质包括有机物和亚xiao 酸盐、硫化物、亚铁盐等无机物。化学需氧量反应了水中受还原性物质污染的程度。基于水体被有机物污染是很普遍的现象,该指标也作为有机物相对含量的综合指标之 一,在与水质有关的各种法令中均采用它作为控制项目。 注:我国颁布的环境地面水质标准(1988年)中,规定了以酸性重铬酸钾法测得的COD值称为化学需氧量,(简称CODCr),而将高锰酸钾法测得的COD值称为高锰酸盐指数,(简称CODMn)。 高锰酸盐指数,耗氧量(CODMn) 高锰酸盐指数,又称为耗氧量,是反映水体中有机及无机可氧化物质污染的常用指标。定义为:在一定条件下,用高锰酸钾氧化水样中的某些有机物及无机还原性物质,由消耗的高锰酸钾量计算相当的氧量。它反映了水中悬浮和溶解 的可被高锰酸钾氧化的那一部分无机物和有机物的量。 高锰酸盐指数在以往的水质监测分析中,亦有被称为化学需氧量的高锰酸钾法。但是,由于这种方法在规定条件下,水中有机物只能部分被氧化,并不是理论上的需氧量,也不是反映水体中总有机物含量的尺度,因此,用高锰酸盐指数这一术语作为水质的一项指标,以有别于重铬酸钾法的化学需氧量,更符合于客观实际。 CODcr一般为CODMn的2到5倍,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得到的数据基本上都在这个范围 生化需氧量(Biochemical oxygen demand简称BOD) 生化需氧量是指在有溶解氧的条件下,好氧微生物在分解水中有机物的生物化学氧化过程中所消耗的溶解氧量。同时亦包括如硫化物、亚铁等还原性无机物质氧化所消耗的氧量,但这部分通常占很小比例。 有机物在微生物作用下好氧分解大体上分为两个阶段。 1)含碳物质氧化阶段,主要是含碳有机物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 2)硝化阶段,主要是含氮有机化合物在硝化菌的作用下分解为亚xiao 酸盐和xiao 酸盐。约在5-7日后才显著进行。故 目前常用的20℃五天培养法(BOD5法)测定BOD值一般不包括硝化阶段。 BOD是反映水体被有机物污染程度的综合指标,也是研究废水的可生化降解性和生化处理效果,以及生化处理废水工艺 设计和动力学研究中的重要参数。 总磷(Total Phosphorus简称TP) 总磷为控制水体富营养化主要指标。以水中可被强氧化物质氧化转变成磷酸盐的各种形态磷的总量计。磷是植物生长的营养元素,也是生命必不可少的。如果水中的磷超过临界浓度后,就会刺激水生植物的生长,以至发生“藻花”,造成水 体的富营养化。 磷是由若干不同途径进入水体的,如排放含磷化合物的废水,农田的地表径流,以及畜牧场等。近年来,由于含磷洗涤 剂和其他日用含磷物质的使用,也增加了磷的排放量。 氨氮(Ammonia nitrogen简称NH3-N) 水中的氨氮是指以游离氨NH3(也称非离子氨)和离子氨NH4+形式存在的氮。对地面水,常要求测定非离子氨。两者的组成比决定于水的pH值和温度,当pH值偏高时,游离氨的比例较高,反之,则氨盐的比例较高。 水中氨氮主要来源于生活污水中含氮有机物受微生物作用的分解产物,焦化、合成氨等工业废水,以及农田排水等。氨氮含量较高时,对鱼类呈现毒害作用,对人体也有不同程度的危害。

发电厂水质指标

发电厂水质指标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一、给水控制指标: 1、PH值:~ 2、硬度≤5umol/L 3、NH3≤2mg/L 4、电导率≤μS/cm 5、SiO≤20μg/L 6、铁≤30μg/L 7、铜≤15μg/L 8、溶解氧≤15μg/L 二、炉水控制指标: 1、外状:澄清 2、PH值:9~ 3、碱度≤2mmol/L 4、磷酸根:5~15 mg/L 5、电导率≤200μS/cm 6、Cl-≤4 mg/L 7、SiO≤20μg/L 三、除氧器控制指标: 1、溶解氧≤15μg/L 2、硬度≤5umol/L 四、主蒸汽控制指标: 1、SiO≤20μg/L

2、Na+≤15μg/L 3、铁≤50μg/L 4、铜≤15μg/L 五、凝结水控制指标: 1、外观透明澄清 2、硬度≤15umol/L 六、疏水控制指标: 1、硬度≤5umol/L 2、铁≤50μg/L 七、循环水控制指标 1、PH值:8~ 2、Cl-≤1000 mg/L 3、SDI≤4μg/L 4、残余氯≤ mg/L 八、多介质过滤器产水控制指标 1、外状:澄清透明 2、压差≤ Mpa 3、SDI≤4μg/L 4、残余氯≤ mg/L 九、RO进水指标控制 1、水温:20~25℃ 2、PH值:4~11

3、浊度≤1度 4、SOD≤μg/L 5、残余氯≤ mg/L 6、回收率:72~75% 7、脱盐率:98% 十、活性炭产水指标 1、外状:澄清透明 2、SDI≤4μg/L 3、残余氯≤ mg/L 十一、混床出水控制指标 1、电导率≤μS/cm 2、Na+≤10μg/L 3、SiO≤20μg/L 十二、除盐水控制指标 1、Na+≤10μg/L 2、SiO≤20μg/L 3、电导率≤μS/cm 4、PH值>6

水分析化学复习重点

第一章绪论 知识点 [1] 水分析化学的地位及作用 [2] 水分析化学分析方法的分类 1.水中污染物包括 无机:金属离子Ca2+、Mg2+ + 重金属离子:Pb2+、Fe3+、Mn2+、Cd2+、Hg2+等有机:酚、农药、洗涤剂等 以上污染物都需要水分析方法去定量 2.分析方法包括 ①重量分析——称重的办法 用途:残渣分析 ②化学分析——借助化学反应 a.酸碱滴定——质子传递(最基础的滴定分析) 用途:检验碱度、酸度 b.络合滴定——络合反应M+Y → MY 用途:测定 Ca2+、Mg2+、Fe3+、Al3+ 另外,络合反应可用于掩蔽技术,消除非测定离子的干扰 c.沉淀分析——沉淀反应Ag++Cl-→AgCl 用途:测定水中Cl- d.氧化还原滴定——氧化还原反应(特点:电子转移) 用途:测COD等有机污染指标 氧化还原反应也用于废水的化学处理,(如脱CN-,CN-+ClO2→N2) ③仪器分析 a.吸收光谱法用途:分析有机分子、无机离子 b.色谱法:气相色谱用途:如氯仿测定

液相色谱用途:如多环芳烃测定 离子色谱用途:如阴离子测定 c.原子吸收法用途:金属元素测定 d.电化学分析法用途:pH值的测定 [3]水质指标与水质标准 1.水质指标 物理 化学 微生物学 一、物理指标(特点:不涉及化学反应,参数测定后水样不发生变化) ①水温②臭味(臭阈值)文字描述 ③色度: 表色(悬浮性物质、胶体核溶解性物质共同引起,定性描述) 真色(胶体和溶解性物质引起,定量测量) 色度的测定方法:标准比色法(目视比色法) a.用具塞比色管配制标准色阶 (Pt—Co色阶,K2PtCl6+CoCl2,稳定性高,1mgPt/L定义为1度) b. 未知水样置于同规格比色管中(如混浊先静置澄清),俯视与标准色阶对比 ④浊度:由悬浮物及胶体物质引起的水样的浑浊程度,是混凝工艺重要的控制指标。 浊度的测定方法 a.目视比浊法:用具塞比色管配制标准浊度阶,1mg漂白土/L定义为1度,水样俯视对比 b.分光光度法:680nm分光光度计测定 标准浊度单位(硫酸肼/L和六次甲基四胺/L形成甲聚合物为1度,测定结果单位FTU) c.散射法,浊度仪(也以甲聚合物为标准浊度单位,测定结果单位NTU) ⑤残渣(总残渣=可滤残渣 + 不可滤残渣),重量法测定

基础及水质指标

第一章水质概述 第一节常用化学名词概述 一、化学基本概念 (一)物质的量、摩尔质量 由于分子、原子太微小,用它们计量不方便,需要使用一个适当的物理量——物质的量进行计算。 物质的量是反映某系统中物质基本单元多少的物理量。或者说,物质B的物质的量n B是用系统中所含基本单元B的粒子数N B来确定(或衡量)的一个物理量。物质B的物质的n B与物质B的基本单元B的粒子数N B的关系如下式所示 nB=N B/L(L:阿伏加德罗常数,为6.0231023mol-1) 国际上规定物质的量的单位名称叫做“摩尔”,它也是我国现行的法定基本计量单位之一,单位符号为mol。 摩尔质量在计算及使用上比较方便,它是物质的量的一个导出量,是表达物质的量与质量的关系的。摩尔质量(M B)的定义为质量(m)除以物质的量(n B),即M B=m/n B。摩尔质量的单位是Kg/mol,化学分析中常用的单位为g/mol。例如: H2SO4的摩尔质量:M(H2SO4)=98g/mol 或 者M(1/2 H2SO4)=49 g/mol 注意:在法定计量单位中,用到物质的量浓度或摩尔质量时,必须指明基本单元,否则所说的摩尔就没有明确的意义了。 (二)酸和碱 根据酸碱质子理论,凡是能给出质子(H+)的物质就是酸;凡是能接受质子的物质就是碱。一种酸给出质子后,其剩余的部分就是碱;同理,一种碱接受质子后,其生成物便为酸。它们之间的关系可表示如下 HA(酸) ==== H+ +A- (一色)(另一色)

可见,酸和碱是不能彼此分开的,而是处于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中。酸和碱的这种依存关系称为共轭关系。即HA是A-的共轭酸,A-是HA 的共轭碱。 同时,该理论认为,酸碱反应的实质是质子的转移。例如HCl在水中的解离是由于作为溶剂的水起着碱的作用,而NH3.H2O在水中的解离是由于作为溶剂的水起着酸的作用。所以,我们认为,这些反应,都是酸碱反应,只不过在不同场合,H2O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在实际中,常用酸碱滴定法来测定未知物质的浓度,该法常借助于酸碱指示剂的颜色变化来指示滴定的终点。酸碱指示剂是结构复杂的有机酸或有机碱,因其酸式和共轭碱式具有不同的结构,因而呈现不同的颜色。当溶液pH值改变时,指示剂或给出质子由酸式变为共轭碱式,或接受质子由碱式变为共轭酸式,由于结构的变化而引起颜色的改变。表2-1是常用的指示剂及其变色范围。 表2-1 常用的酸碱指示剂 目前大多数电厂常用的酸主要是盐酸(HCl),作为离子交换树脂的再生剂及设备的清洗剂。盐酸(HCl)和硫酸(H2SO4)也是化学试验中常用的药剂,它们都有腐蚀性,浓盐

电厂化学汽水监督的指标及意义.doc

电厂化学汽水监督的指标及意义 蒸汽监督指标及意义 为了防止蒸汽通流部分,特别是汽轮机内积盐,必须对锅炉蒸汽汽质进行监督。 1、饱和蒸汽和过热蒸汽应同时监督的原因是: ①便于检查蒸汽汽质劣化的原因。例如,饱和蒸汽汽质较好,而过热蒸汽汽质不良,表明蒸汽在减温器内被污染。 ②可以判断饱和蒸汽中的盐类在过热器内的沉积量。 2、由于钠盐和硅酸往往是蒸汽携带的主要杂质,所以对钠和硅含量的监测是监督蒸汽品质的主要指标。 3、电导率的测定,操作简便、灵敏度高,因此高压以上的锅炉为了及时掌握蒸汽中的含盐量,常将蒸汽经冷凝后通过氢离子交换柱,连续测定其电导率的大小,从而反映出蒸汽含盐量的状况。采用氢离子交换后的电导率而不采用总电导率,是为了避免蒸汽中氨的干扰(对凝结水电导率测定也如此)。 给水监督指标及意义 为了防止锅炉及给水系统的腐蚀、结垢,并且在锅炉正常排污的情况下,能保证锅水水质量合格,必须对给水水质进行监督。

1、硬度。为防止锅炉及给水系统的结垢,避免锅水中产生过多的水渣,须严格控制给水硬度。 2、油。由于给水中若含有油质,将有可能造成炉管内和过热器内生成导热系数极少的附着物,危及锅炉安全运行;同时油质还易使锅水形成泡沫,劣化蒸汽品质,因此,须对给水中油质进行监督 3、溶解氧。为了防止系统发生氧腐蚀,监督除氧器的除氧效果而进行监测。 4、联氨。给水中加联氨时,应监督给水中的过剩的联氨,以确保除去残余的溶解氧,并消除因给水泵不严密等异常情况时偶然漏入的氧量。 5、pH值。为了防止给水系统腐蚀,给水pH值应控制在规定范围内。若给水pH值在9.2以上,虽对防止钢材的腐蚀有利,但因为提高给水pH值通常是用加氨的方法,所以有时给水pH值过高意味着水汽系统中氨含量较高,有可能会引起铜部件的氨蚀。所以给水最佳pH值应以保证热力系统铁、铜腐蚀产物最少为原则。 6、铁和铜。为了防止炉中产生铁垢和铜垢,必严格监督给水中的铁和铜含量。另外,给水中铁和铜含量,还可作为评价热力系统金属腐蚀情况的依据之一。 7、硅、电导率。为了在锅炉排污率不超过规定值的情况下,保证锅水中的硅、电导率不超过允许值,应监督和控制给水中的硅、电导率。 凝结水监督指标及意义

水质理化检验

水质理化检验 CHAPTER 1 1.水资源:全球水量中对人类生存、发展可用的水量,主要指逐年可以达到更新的淡水资源。 2.水环境:整个水圈+生存与水中的生物群落+与各种水体共存的底泥。 3.优先控制污染物:均具有毒性,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危害具有不可逆性;生物降解困难,在环境中有长效性;在水中含量低,多为ug/L 乃至ng/L水平。 4.水体自净:污染物进入水体后,经过扩散、稀释、沉淀、氧化、微生物分解等作用,污染物逐渐降解或污染物浓度逐渐降低,经过一定时间水体基本恢复到原有状态,这个过程称为水体自净。水体所具有的这种自我调节、净化的能力,称为水体自净能力。 5.水环境容量:指水体在规定的环境目标下允许容纳污染物的最大量。 6.水质理化检验的任务:水质本底监测;水污染现状和趋势监测;污染源和污染程度监测;为污染预测和预报提供资料。 CHAPTER 2 水养的采集、保存与处理 1.采样点的设置 A. B. C. D. E.

2.原则? 3.水样保存方法 A.冷藏与冷冻:2~5℃;-20℃; B.过滤与离心分离; C.加生物抑制剂; D.加氧化剂或还原剂; E.调节pH值; F.选择合适的保存容器 4.用于水质理化检验的分离富集方法较常见的有:液液萃取、离子交换、吸附剂吸附、沉淀或共沉淀、泡沫浮选和气体发生等。 5.固相萃取(SPE):将样品溶液通过预先填充固定相调料的萃取柱,待测组分通过吸附、分配等形式被截留,然后用适当的溶剂洗脱,达到分离、净化和富集的目的。 操作步骤:萃取柱的预处理;上样富集;淋洗杂质;洗脱待测物。CHAPTER 3 一般理化检验指标 1.水温 水温计:水表层;-6~40℃ 深水温度计:水深<40m;-2~40℃ 颠倒温度计:水深>40m;主-2~32℃、辅-20~50℃ 2.臭和味 等级:0级无;1级微弱;2级弱;3级明显;4级强;5级极强 嗅阈值法(稀释倍数法)用无臭水将水样稀释至分析人员刚刚嗅到和尝到臭和味时的浓度,称为嗅阈浓度。水样稀释到嗅阈浓度时的稀释倍数,称为嗅阈值。 3.色度:指水中的溶解性物质或胶体状物质所呈现的米黄色乃至黄褐色的程度。由溶解性物质和不溶解性悬浮物质产生的颜色称为表色;仅由溶液状态的物质产生的颜色称为真色。

常用的水质指标

1.常用的水质指标:物理指标①感官性物理指标:温度、色度②其他物理指标:总固体、悬浮固体、等;化学指标①一般的化学指标:PH值、酸碱度、硬度②毒理学化学指标:重金属、氰化物、氟化物③有关氧平衡的化学指标:溶解氧、化学需氧量;生物学指标:包括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数等。 2.大气污染物分类: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碳氧化物,有机化合物,硫酸烟雾,光化学烟雾。 3.除尘器分哪几类:机械除尘器:重力沉降室、惯性除尘器、旋风除尘器;湿式除尘器:泡沫除尘器;过滤除尘器:袋式除尘器;静电除尘器:包括干式或湿式静电除尘器; 4.软化、除盐的基本方法:软化基本方法:⑴加热软化法:只能去除碳酸盐硬度⑵药剂软化法:常用石灰法、石灰—纯碱法,能去除绝大部分钙离子,镁离子,还有少量残余硬度⑶离子交换法:利用离子交换剂将钙离子,镁离子转化为钠离子,去除较彻底。除盐基本方法:离子交换法、蒸馏法、电渗析法、反渗透等 5.滤池过滤的机理:分为阻力截留、重力沉降和接触絮凝三种 6.生物脱氮:通过微生物作用将水体中有机氮转化为铵态氮,进一步转化为硝态氮,在反硝化细菌的作用下转化为氮气的过程。氨化,硝化,反硝化反应、 7. 烟气脱硫、脱氮常用方法。 脱硫方法:干法烟气脱硫(1)电子束法(2)气相催化氧化法; 半干法烟气脱硫(1)旋转干燥喷雾法(2)炉内喷钙增湿活化法;湿法脱硫 脱氮方法:氧化还原法(1)选择性催化还原法 液体吸收法(1)水吸收法(2)酸吸收法(3)碱液吸收法 8. 折点加氯:折点加氯法脱氮是利用废水中的氨氮与投加的游离氯互相反应生成气态氮以除去废水中氨氮的方法。采用的加氯量应以折点相应的加氯量为准,水中含有余氯用活性炭吸附法脱除余氮。 9.混凝的机理:通过向水中投加一些药剂(通常称为混凝剂及助凝剂),使水中难以沉淀的颗粒能互相聚合而形成胶体,然后与水体中的杂质结合形成更大的絮凝体。絮凝体具有强大吸附力,不仅能吸附悬浮物,还能吸附部分细菌和溶解性物质。絮凝体通过吸附,体积增大而下沉 10.UASB反应器废水被尽可能均匀的引入反应器的底部,污水向上通过包含颗粒污泥或絮状污泥的污泥床。厌氧反应发生在废水和污泥颗粒接触的过程。在厌氧状态下产生的沼气(主要是甲烷和二氧化碳)引起了内部的循环,这对于颗粒污泥的形成和维持有利。在污泥层形成的一些气体附着在污泥颗粒上,附着和没有附着的气体向反应器顶部上升。上升到表面的污泥撞击三相反应器气体发射器的底部,引起附着气泡的污泥絮体脱气。气泡释放后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