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斯特.ppt

喀斯特主讲人:许皓程

目录

?一.分布图

?二.简介

?三.地理分布

?四.地貌类型

?五.地表喀斯特形态

六.地下喀斯特形态

?七.形成原因

?八.开发利用

一.简介

喀斯特(KARST)即岩溶,是水对可溶性岩石(碳酸盐岩、石膏、岩盐等)进行以化学溶蚀作用为主,流水的冲蚀、潜蚀和崩塌等机械作用为辅的地质作用,以及由这些作用所产生的现象的总称。由喀斯特作用所造成地貌,称喀斯特地貌(岩溶地貌)。

?“喀斯特”(Karst)原是南斯拉夫西北部伊斯特拉半岛上的石灰岩高原的地名,意思是岩石裸露的地方。那里有发育马来西亚姆鲁山剑状石林(石芽)

?典型的岩溶地貌。“喀斯特”一词即为岩溶地貌的代称。

中国是世界上对喀斯特地貌现象记述和研究最早的国家,早在晋代即有记载,尤以明徐宏祖(1586~1641)所著的《徐霞客游记》记述最为详尽。

地理分布

?在世界各地的可溶性岩石地区。可溶性岩石有3类:①碳酸盐类岩石(石灰岩、白云岩、泥灰岩等)。②硫酸盐类岩石(石膏、硬石膏和芒硝)。③卤盐类岩石(钾、钠、镁盐岩石等)。中国喀斯特分布图

?总面积达51×106平方千米,占地球总面积的10%。从热带到寒带、由大陆到海岛都有喀斯特地貌发育。较著名的区域有中国广西、云南和贵州等

省(区),越南北部,南斯拉夫狄那里克阿尔卑斯山区,意大利和奥地利交界的阿尔卑斯山区,法国中央高原,俄罗斯乌拉尔山,澳大利亚南部,美国肯塔基和印第安纳州,古巴及牙买加等地。中国喀斯特地貌分布广、面积大。主要分布在碳酸盐岩出露地区,面积约91~130万平方千米。

其中以广西、贵州和云南东部所占的面积最大,是世界上最大的喀斯特区之一;西藏和北方一些地区也有分布。

地貌类型

?喀斯特可划分许多不同的类型。按出露条件分为:裸露型喀斯特、覆盖型喀斯特喀斯特

?、埋藏型喀斯特。按气候带分为:热带喀斯特、亚热带喀斯特、温带喀斯特、寒带喀斯特、干旱区喀斯特。按岩性分为:石灰岩喀斯特、白云岩喀斯特、石膏喀斯特、盐喀斯特。

此外,还有按海拔高度、发育程度、水文特征、形成时期等不同的划分等。由其他不同成因而产生形态上类似喀斯特的现象,统称为假喀斯特,包括碎屑喀斯特、黄土和粘土喀斯特、热融喀斯特和火山岩区的熔岩喀斯特等。它们不是由可溶性岩石所构成,在本质上不同于喀斯特。

地表喀斯特形态

?溶沟和石芽地表水沿岩石表面流动,由溶蚀、侵蚀形成的许多凹槽称为溶沟。溶沟之间的突出部分叫石芽。石林:这是一种高大的石芽,高达20-30米,密布如林,故称石林。它是由于石灰岩纯度高、厚度大,层面水平,在热带多雨条件下形成的。

?峰丛、峰林和孤峰峰丛和峰林是石灰岩遭受强烈溶蚀而形成的山峰集合体。其中峰丛是底部基坐相连的石峰,峰林是由峰丛进一步向深处溶蚀、演化而形成。孤峰是岩溶区孤立的石灰岩山峰,多分布在岩溶盆地中。

?溶斗和溶蚀洼地溶斗是岩溶区地表圆形或椭圆形的洼地,溶蚀洼地是由四周为低山、丘陵和峰林所包围的封闭洼地。

若溶斗和溶蚀洼地底部的通道被堵塞,可积水成塘,大的可以形成岩溶湖。

?落水洞、干谷和盲谷落水洞是岩溶区地表水流向地下或地下溶洞的通道,它是岩溶垂直流水对裂隙不断溶蚀并随坍塌而形成。在河道中的落水洞,常使河水会部汇入地下,使河水断流形成干谷或盲谷

地下喀斯特形态

溶洞:溶洞又称洞穴,它是地下水沿着可溶性岩石的层面、节理或断层进行溶蚀和侵蚀而形成的地下孔道。溶洞中的喀斯特形态主要有石钟乳、石笋、石柱、石幔、石灰华和泉华。

形成原因

?中国现代喀斯特是在燕山运动以后准平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老第三纪喀斯特

?时,华南为热带气候,峰林开始发育;华北则为亚热带气候,至今在晋中山地和太行山南段的一些分水岭地区还遗留有缓丘一洼地地貌。但当时长江南北却为荒漠地带,是喀斯特发育很弱的地区。新第三纪时,中国季风气候形成,奠定了现今喀斯特地带性的基础,华南保持了湿热气候,华中变得湿润,喀斯特发育转向强烈。尤其是第四纪以来,地壳迅速上升,喀斯特地貌随之迅速发育,类型复杂多样。

随冰期与间冰期的交替,气候带频繁变动,但在交替变动中气候带有逐步南移的特点,华南热带峰林的北界达南岭、苗岭一线,在湖南道县为北纬25°40′。在贵州为北纬26°左右。

这一界线较现今热带界线偏北约3~4个纬度,可见峰林的北界不是在现代气候条件下形成的。中国东部气温和雨量虽是向北渐变,但喀斯特地带性的差异却非常明显。这是因为受冰期与间冰期气候的影响,间冰期时中国的气温和雨量都较高,有利于喀斯特发育。而冰期时寒冷少雨,强烈地抑制了喀斯特的发育。但越往热带其影响越小。

在热带峰林区域,保持了峰林得以断续发育的条件,而从华中向东北则影响越来越大,喀斯特作用的强度向北迅速降低,使类型发生明显的变化。广大的西北地区,从第三纪以来均处于干燥气候条件下,是喀斯特几乎不发育的地区。

?中国喀斯特地貌分布之广泛,类型之多,为世界所罕见,主要集中在云贵高原和四川西南部。在中国,作为喀斯特地貌发育的物质基础──碳酸盐类岩石(如石灰石、白云岩、石膏和岩盐等)分布很广。据不完全统计,总面积喀斯特

?达200万平方公里,其中裸露的碳酸盐类岩石面积约130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7;埋藏的碳酸盐岩石面积约70万平方公里。碳酸盐岩石在全国各省区均有分布,但以桂、黔和滇东部地区分布最广。湘西、鄂西、川东、鲁、晋等地,碳酸盐岩石分布的面积也较广。

地带特征

中国东部喀斯特地貌呈纬度地带性分布,自南而北为热带喀斯特、亚热带喀斯特和温带喀斯特。中国西部由于受水分的限制或地形的影响,属干旱地区喀斯特(西北地区)和寒冻高原喀斯特(青藏高原)。

热带喀斯特

?分布于桂、粤西、滇东和黔南等地。地下洞穴众多,以溶蚀性拱形洞穴为主。地下河的支流较多,流域面积大,故称地下水系,平均流域面积为160平方公里,最大的地苏地下河流域面积喀斯特

?达1000平方公里。地表发育了众多洼地,峰丛区域平均每平方公里达2.5个,洼地间距为100~300米,正地形被分割破碎,呈现峰林一洼地地貌。峰林的坡度很陡,一般大于45度。峰林又可分为孤峰、疏峰和峰丛等类型,奇峰异洞是热带喀斯特的典型特征。

中国热带海洋的珊瑚礁是最年轻的碳酸盐岩,大多形成于晚更新世和全新世。高出海面仅几米至10余米,发育了大的洞穴和天生桥、滨岸溶蚀崖及溶沟、石芽等,构成礁岛的珊瑚礁多溶孔景观。

贵州典型岩溶区土壤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贵州典型岩溶区土壤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摘要:土壤是农作物生长的基础,本文以贵州花溪党武、遵义虾子和安龙木咱三个地区的土壤为主要研究对象,从地球化学的角度研究其土壤中相关矿物元素的含量、元素在岩—土剖面中的迁移富集特征及其风化成土系数,综合表征出研究区土壤的农业地质环境特征,并对其土壤环境质量做出初步评价,最终揭示出以化学溶解为主的贵州喀斯特碳酸盐岩分布区成土作用缓慢,岩石—土壤中元素含量差异性较大,土壤中矿物营养元分素相对贫瘠的基本特征。 关键词:喀斯特;土壤地质环境;营养元素;地球化学;贵州 The Research of the Property of soil geochemistry in Typical Karst Areas of Guizhou Province CHEN Wu1,2,REN Mingqiang3,wang Ninnin1,2 (1. Institute of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 Guizhou University, Guiyang 550003, China;2.Key Laboratory of Karst Environment and Geohazard Prevention, Guizhou University,Ministry of Education,Guiyang 550003 China; 3. Guizhou Bureau of Geology and Mineral Exploration & Development, Geologic Environment Monitoring institute, Guiyang 550001 China) Abstract:Soil is the base of crops growth. Gathering the soil samples from Huaxi dangwu, Zunyi xiazi and Anlong muza of Guizhou provice as the researching object, this paper mainly studies the mineral contents in the soil, mineral’s migr ation enrichment in the rock-soil profile and the coefficient of weathering and pedogensis by geochemistry to synthetically describ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gro-ge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evaluating the soil environmental quality. Finally, it reveals that the weathering and pedogensis effect in the way of chemical dissolution of carbonate rock in Guizhou provice is slow, the difference of mineral contents between rock and soil samples are biggish and the nutritive element in the soil is relatively poor. Key word:Karst; soil geologic environment; nutritive element; geochemistry; Guizhou 1 前言 贵州省是我国典型的碳酸盐岩地区,在贵州17.6128万km2的土地上,碳酸盐岩出露面积达10.90万km2,占全省国土面积的61.9%,从而形成了贵州独特的喀斯特生态环境,是全省农业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生态环境容量和承载力低下,表现为岩石裸露面积大、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质量日趋恶化,农产品产出率低、制约了区域农业经济的发展。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有许多专家和学者从地质、农业、生态环境等方面对形成喀斯特生态环境的根本原因进行了不断的探索和研究,取得了许多突破性的进展,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许多治理喀斯特生态环境的地球化学方法,努力改善全省喀斯特生态环境,因此,摸清碳酸盐岩地区土壤的特性对于保护和恢复碳酸盐岩地区土地资源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1,2]。 2 研究区选择与地质环境概述 根据王明章等人2005年研究,将贵州岩溶区分为弱发育区、中等发育区、较强发育区和强烈发育区四等,本次所选择的三个采样点花溪党武、安龙木咱和遵义虾子分别位于强烈发育区、较强发育区和中等发育区,此外,其生态地质环境质量又分属于中等、较差和良好,故在表征贵州典型岩溶环境有较强的代表性,采样点位置如图1所示。

喀斯特地貌

喀斯特地貌 在可溶性岩类(主要指石灰岩)分布地区,由于喀斯特作用而形成的地表和地下的各种地貌形态总称为喀斯特地貌。喀斯特是南斯拉夫西北部石灰岩高原的地名,那里发育了各种奇特的石灰岩溶蚀地貌。我国对喀斯特地貌研究历史悠久,远在2000多年前的《山海经》中就有“伏流”的记载。在距今300多年前,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1586—1641)在广西、贵州和云南一带的石灰岩地区考察了100多个岩洞,对喀斯特地貌的特点、成因进行分类描述。他的不朽著作《徐霞客游记》,被人们称为喀斯特方面的经典著作。 喀斯特地貌可分为地表和地下两种基本类型。常见的地表喀斯特地貌有:溶沟、石芽、石林、落水洞、漏斗、溶蚀洼地、喀斯特盆地、干谷、盲谷、峰丛、峰林和孤峰等不同形态。在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下,地表水沿着石灰岩地面流动,顺着节理、裂隙进行溶蚀,形成宽浅不一的溶蚀沟槽,称为溶沟。溶沟一般宽可从十几厘米到几米,深可达1米以上,长度不等,溶沟之间突起的脊、柱称为石芽。石芽的高度不等,可从数十厘米到数米。石芽除露出地面的,还有埋在地下的,是由地下水在下渗过程中溶蚀而成。发育在厚层石灰岩中的高大石芽,其间有平行的垂直溶沟、沟深坡陡,形似森林,故名石林,如我国云南的路南石林。

地表水沿着岩层裂隙垂直向下溶蚀,并有塌陷发生,成为地表水流向地下河或地下溶洞的垂直通道,称之为落水洞。按其形态特征可分为裂隙状落水洞、竖井状落水洞和漏斗状落水洞等。图1溶沟与石芽一般落水洞的洞口直径为7—10米左右,深度为10—30米左右,最深可达百米以上。在被溶蚀的石灰岩地表常可见到一种平面轮廓为圆形、椭圆形,直径数十米,深数米至十几米的漏斗状凹地,称为漏斗。漏斗下部常有管道通往地下,地表水沿此管道下流,如通道被粘土碎石堵塞,常积水成池。按其成因可分为溶蚀漏斗、沉陷漏斗和塌陷漏斗。漏斗是喀斯特发育初期的产物,它是喀斯特地下水垂直循环作用的结果,所以漏斗多分布在喀斯特地貌高原面上。例如宜昌的山地平面上,漏斗很发育,落水洞和溶蚀洼等负地形也很多,平均每平方公里达30多个。漏斗再进一步溶蚀扩大就成为溶蚀洼地。溶蚀洼地底部如果被红土和其它风化物覆盖,其底部的漏斗、落水洞等流水通道被堵,积水成为喀斯特湖。溶蚀洼地底部平坦,其直径超过百米,甚至可达1—2公里。溶蚀洼地进一步扩展形成宽坦的盆地,宽度可达数百米至数公里,长度达几十公里,称为喀斯特盆地。南斯拉夫学者J.司威治最早称这种地形为坡立谷,原意为可耕种的平地,现已成国际通用术语。盆地的边坡陡峭,底部平坦,常被残留的棕黄色粘土、红色粘土及河流冲积物所覆盖。一些溶蚀残丘、孤峰、峰林常常耸立在盆地边缘或排列在河谷两侧,著名的桂林山水就是这种奇特的喀斯特景观。在石灰岩地区,河流常

喀斯特山地生态系统石漠化过程及其恢复研究综述_任海

第25卷 第3期热 带 地 理 V o l .25,N o .3   2005年9月 TRO P I CA L G E OG RAPHY Sep .,2005   收稿日期:2005-02-22;修订日期:2005-03-13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200025);中科院项目(STZ -01-36);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003031,021627)资助 作者简介:任海(1970-),男,湖北黄石人,博士,研究员,主要从事生态系统生态学和恢复生态学研究,(E -m ail )renh ai @s ci b .ac .cn 。 喀斯特山地生态系统石漠化过程及其恢复研究综述 任 海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广州510650) 摘 要:喀斯特石漠化一般经历顶极植被-灌草丛-石漠等3个阶段。在这一退化过程中喀斯特石漠化对环境的选择性导致喜Ca 、耐旱和岩生性的植物生存,而生物量的移出和耐荫树种消退是退化的关键因素。退化过程中植被、土壤理化性质与环境形成正反馈关系,并具有退化方向上的一致性、退化过程的非同步性和退化速度的非线性等特点。喀斯特植被恢复时,其恢复对策经历了由早期更新对策向中期结构调整对策直至后期结构功能协调完善对策更替。喀斯特生态系统恢复的技术包括自然恢复、人工恢复与复合农林业综合治理技术。喀斯特区域恢复的核心是整体人地系统的生态优化。提出喀斯特生态系统石漠化过程及恢复研究的重点是适应性恢复与适应性管理的基础理论问题。关键词:喀斯特生态系统;石漠化;适应性恢复;适应性管理 中图分类号:X 171.4;P9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221(2005)03-0195-06 我国分布有裸露、覆盖、埋藏等3类喀斯特,面积 约344.3×106k m 2 ,其中裸露型喀斯特面积90.7×104 k m 2 ,主要分布于贵州、广西、云南等西南地区。三 省区裸露喀斯特分布面积328.4×104km 2 ,占三省总 面积的40.7%[1-4] 。根据《中国岩溶研究》,按地质年代、分布地域和主要地貌景观特征,可将我国石漠化土地划分为扬子准地台元古代至中生代碳酸岩系岩溶区、华南褶皱系晚古代及中生代碳酸岩系岩溶区、滇西褶皱系古生代碳酸岩系岩溶区等3个岩溶 区,13个亚区[4,5] 。喀斯特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加上长期以来人为因素的影响,导致森林植被严重破坏,水土流失加剧,土地严重退化,基岩大面积裸露, 最终形成石漠化的面积达46.3×104k m 2 ,短期内有 潜在石漠化严重的趋势的土地达87.6×104km 2 。全国石漠化区域共涉及429个县,总人口约1.3亿[1-3]。石漠化导致自然灾害频发,生存环境不断恶化,严重制约着该区域的社会、经济和生态协调发展。 喀斯特是一种易受干扰而遭破坏的脆弱生态环境,对环境因素改变反应灵敏,生态稳定性差,生物组成和生产力波动较大,被学术界定为世界上主要的生态环境脆弱地区之一,同时喀斯特也面临着贫困与环 境恶化的双重难题[6-8] 。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水土保持科技工作者根据石山荒漠化是水土流失的一个重要特点提出了石化、石山荒漠化、石质荒 漠化等概念,随后袁道先、屠玉麟、王世杰等分别探讨 了石漠化的定义[9-11] ,概括如下:喀斯特石漠化是指在亚热带脆弱的喀斯特环境背景下,受人类不合理经济活动的干扰破坏,造成土壤严重侵蚀,基岩大面积出露,土地生产力严重下降,地表出现类似荒漠景观的土地退化过程。在此基础上,开展了大量恢复研究与示范。本文在总结国内外喀斯特生态系统研究基础上,重点综述了喀斯特生态系统石漠化过程及其恢复研究进展,为下一阶段的喀斯特生态系统适应性恢复与管理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1 喀斯特研究概况 国际上早期的喀斯特研究以欧洲占主导地位,他们对喀斯特的地质成因、地貌特征、水文特征、发育过程作了地理、地质综合研究。随后,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对喀斯特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地球物理勘探、喀斯特洞穴和喀斯特发育理论等做了大量研究[6,12-14] 。自1973年Leg rand 在Sc i e nce 上发表 了文章[15] 后,喀斯特区地面塌陷、森林退化、旱涝灾害、原生环境中的水质等生态环境问题受到重视。在此期间,国际上对马来半岛、美国卡罗来纳、新西兰和南非喀斯特地区以及德国的So l n hofen 石灰岩地区也已开展了一些石灰岩植物区系的形成及其生 理生态研究工作[16,17] 。20世纪80年代后国际有关 DOI 牶牨牥牣牨牫牪牳牬牤j 牣cn ki 牣rd dl 牣牥牥牥牰牭牱

喀斯特地貌

喀斯特地貌报告 krast cave 宋柳依 2016级地理信息科学 学号:2016013332 2016年秋季 [摘要]:1.关于岩溶作用对可溶性岩石的破坏和改造作用和影响喀斯特作用的因素;2.喀斯特地貌发育和演化实在自然界一定时间和空间领域内进行的,它具有由量变到质变的阶段性,同时又居于空间有序的分带性;3.喀斯特地貌类型多样,可分为地表喀斯特地貌和地下喀斯特地貌两大类;4.喀斯特地貌的分布及其景观价值。 [关键词]:喀斯特;岩溶作用;形成条件;发育理论;形态分析;旅游形象。 前言: 喀斯特地貌是指地下水和地表水对可溶性岩石的化学作用和物理作用及其形成的水文现象和地貌现象。我国是热带喀斯特地貌分布最广、类型最多的国家,亦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对喀斯特地貌现象纪录和研究最早的国家。喀斯特地区有许多国民经济建设问题,因此,研究喀斯特地貌的类型与成因及演化一直备受关注,随着新技术的发展与新方法的提出,对喀斯特地貌的研究也一直在逐渐深入。 1,喀斯特作用及其影响因素: 定义: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化学作用过程(分解和化合)和物理作用过程(流水的侵蚀和沉积,重力崩塌和堆积)对可溶性岩石的破坏和改造作用,叫岩溶作用。

化学作用过程:碳酸盐在纯水中溶蚀速度很微弱,只有当水中含有二氧化碳时,碳酸盐的溶蚀速度才会显著增大。二氧化碳和水化合成碳酸,碳酸再电离成氢离子与碳酸氢根离子,水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越高,氢离子也越多,当含多量氢离子的水对石灰岩作用时,氢离子就会从碳酸钙中离解出的碳酸根离子结合成碳酸氢根离子,分离出钙离子。而上述化学反应是可逆的,所以喀斯特作用不断发展。 影响喀斯特作用的因素: 碳酸钙在水中的溶度和水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有关,水中二氧化碳含量又受温度、气压以及土壤中有机质的氧化和分解等因素控制;另一方面,碳酸钙在水中的溶解度还受岩石的成分、结构和构造的影响。因此,影响喀斯特作用的有气候因素、生物因素和地质因素。 气候因素:气候因素对喀斯特作用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温度、降水和气压等方面。温度对喀斯特作用的影响比较复杂,温度高,水中二氧化碳含量少,溶蚀作用减弱。降水量多的地区,地表径流量大,地表水和地下水交替条件好,水的溶蚀力强。降水的影响比温度的影响更为显著。而当温度相同时,二氧化碳的分压越大,碳酸钙在水中的溶解度越大。 生物因素:动植物的生长与活动对喀斯特作用也有很大的影响,动植物可供给土壤大量有机质,土壤中的有机质的氧化和分解可产生许多二氧化碳。在高温地区,通过有机质氧化作用,二氧化碳将大量增加,对促进碳酸钙的分解起着重要的作用。藻类的生长能分泌许多溶蚀性酸,对可溶性岩石也有一定的溶蚀作用。 地质因素:影响喀斯特作用的地质因素包括岩石成分、岩石结构和地质构造等三方面。岩石成分是指岩石的化学成分和矿物成分。实验表明,结晶质岩石的晶粒愈小,相对溶解度愈大。岩层的产状核破裂可控制岩溶作用的方向和程度,在断层发育的地方,特别是张性断裂发育的部位,结构松散,空隙大,有利于岩溶作用的增强。 喀斯特地貌的形成:存在可溶性岩石是喀斯特地貌形成的根本条件,大量的碳酸盐岩、硫酸盐岩和卤化盐岩在水化和水解作用下不断溶蚀,并进一步扩大,从而在地表和地下形成了奇特的地貌。 2.喀斯特地貌发育的理论: 喀斯特地貌的发育理论研究,近一个世纪以来被国内外研究者广泛讨论。

喀斯特土壤

西南喀斯特生境土壤养分研究综述 摘要:我国西南喀斯特地区的面积广泛,由于喀斯特地貌特有的一些性质以及相关的人为影响,导致该地区石漠化现象严重加剧,国内外均有许多专家学者进行关于喀斯特土壤养分的相关研究,喀斯特地貌特殊的地质背景和强烈的岩溶作用,形成了特殊的二元水文结构及复杂的峰丛、峰林、洼地和漏斗等地貌形态,导致喀斯特景观中土壤养分的变异性呈现出多来源且高变异的特征,而地面岩石裸露所形成的石面、石沟、石缝等小生境类型,以及海拔和坡度等地形因子均对喀斯特区域土壤养分的空间分布产生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土壤养分;空间分布;变异性;喀斯特生境 Abstract: the area of the southwest karst area widely in our country, because some properties of karst landform characteristic as well as related to human impact, lead to much worse phenomenon of rocky desertification in the region, there are many experts and scholars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to conduct research on the karst soil nutrient, karst special geological background and strong karstification, formed a special binary hydrological structure and complex peak cluster, also, depression and funnel, such as morphology, lead to variability of soil nutrients in karst landscape presents a multiple sources and high vari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ground end, stone ditch which is formed by the bare rock, blades, such as small habitat types, and elevation and slope terrain factor, etc on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soil nutrients in karst area have a major impact. Key words:Soil nutrient;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Variability; Karst habitat 前言:喀斯特生态系统是一个具有环境容量低,生态环境系统变异敏感度高和稳定性差等一系列生态脆弱性特征的特殊生态系统.土壤是喀斯特生态系统中的生命支持和根本依托,是物质和能量流通的媒介和动力,也是喀斯特生态系统退化和恢复的重要因素[1].土壤养分是由自然环境条件和人为干扰等因素共同作用的,也是土壤最重要的生态功能之一,其含量是衡量土壤肥沃程度的量化指标,是植物生长发育的基础.土壤养分的空间分布特征在生态脆弱地区更是直接影响该地区土壤生产力的高低和生态恢复的途径和方向,所以对土壤养分空间变异的充分了解,是人们对土壤养分管理和合理施肥的基础,也是推动土壤科学定量化研究与精准农业的实施的重要依据. 1 关于喀斯特土壤养分的空间变异性及含量变化规律的影响的 相关研究 目前,许多国内外学者对土壤养分的空间变异性进行了研究,国内学者也针对喀斯特土壤开展了较多的研究工作.土壤空间变异性是土壤的重要属性之一,无论在大尺度上还是在小尺度上均存在土壤养分的空间变异.影响土壤养分空间变异的因素主要包括:成土母质、地形和人类干扰活动等[2]. 近年来,许多学者对西南喀斯特峰丛洼地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中土壤有机质、养分

喀斯特地区农业环境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对策探析

喀斯特地区农业环境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对策探析 摘要:我国喀斯特地区的农业生态环境脆弱,严重影响和制约社会经济的发展。喀斯特地区农业环境存在石漠化严重、滥用农药、有机化肥造成水污染和生态破坏等严重问题。加大石漠化综合治理强度,合理使用农药、化肥。建立生态环境灾害的保护体系等。是保护和改善喀斯特地区农业环境的主要措施和对策。 关键词:喀斯特地区;农业环境;问题;对策 我国喀斯特地貌分布广,类型之多、世界罕见。虽然碳酸盐岩石在全国各地均有分布,但是桂、黔和滇地区分布最广。由于特殊的地形地貌,喀斯特地区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发,水土流失、石漠化问题突出,农民收入低,经济落后。喀斯特地区虽然资源充足。但受恶劣的自然条件、边远封闭的区位因素及落后的农业基础设施等影响,导致农业环境存在诸多问题。加强农业环境的治理,对改善喀斯特地区生态环境,提高喀斯特地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喀斯特地区农业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 1.土地石漠化严重。土地利用率低 由于受到自然条件的制约。喀斯特地区土地石漠化现象

非常严重,土地利用率低。以贵州省黔南州为例,该地区喀斯特岩溶地貌分布广泛。面积达21300平方公里。占该州面积26197平方公里的81.30%,其中,石漠化面积为7717平方公里,占全州土面积的29.45%。石漠化面积中,轻度石漠化面积4576平方公里,占全州土面积17.47%;中度石漠化面积2098.90平方公里。占全州土面积的3.24%;强度石漠化面积3715.41平方公里。极强度石漠化面积194.48平方公里,占全州土面积的0.74%。因此,黔南州是喀斯特地区石漠化的“重灾区”。尽管当地政府部门采取了一些治理措施。但目前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如对石漠化治理强度缺乏监督、政策的实施力度不够、缺乏科学的指导和系统规划等。石漠化地区的治理主要依靠政府的推进和管理,缺少足够的资金来源,缺少社会资本注入。加上产业扶持、生态补偿等社会保障机制尚未健全,导致石漠化治理资金缺口大,长效实施机制难以建立。黔南州总面积2.6万平方公里。总人口398万。农业人口占87%。山区群众生活艰苦,人地矛盾特别突出,毁林开荒、过度采伐、过度放牧等现象频繁发生。导致旧的石漠化没有治理完善,新的石漠化又频繁产生,很难确保治理成果。 2.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 马克思指出,“土地是一切生产和一切存在的来源。”一直以来,由于受地形、气候、人类生产活动的影响,喀斯特

岩溶地区土壤溶解有机碳的季节动态及环境效应

生态环境 2005, 14(2): 224-229 https://www.360docs.net/doc/0e12121794.html, Ecology and Environment E-mail: editor@https://www.360docs.net/doc/0e12121794.html,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372116;40231008);广西科技厅创新能力建设项目(桂科能0322027-8) 作者简介:曹建华(1963-),男,研究员,从事生物岩溶与岩溶生态系统研究。E-mail: jhcao@https://www.360docs.net/doc/0e12121794.html, 收稿日期:2004-10-08 岩溶地区土壤溶解有机碳的季节动态及环境效应 曹建华1, 2,潘根兴2,袁道先1,姜光辉1 1.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国土资源部岩溶动力学重点实验室,广西 桂林 541004; 2.南京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5 摘要:对桂林岩溶试验场土壤溶解有机碳(DOC )进行了逐月的观测,结果显示DOC 是岩溶生态系统中活跃的有机碳组分,在岩溶地区碳循环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一年中土壤DOC 的变化特征表现为3个阶段:(1)3~7月,随气温升高、降雨量增加,土壤生物活性和新陈代谢能力极大提高,土壤溶解有机碳呈升高趋势;(2)8~11月,气温保持较高的水平,但降雨量偏低,土壤干燥,土壤微生物活性极大地减弱,土壤DOC 质量分数全年最低;(3)12月至次年2月,随温度的降低,土壤生物活性逐渐降低,土壤DOC 呈缓慢升高趋势,且与土壤微生物量碳之间存在互为消长的关系。土壤碳酸盐岩的溶蚀速率季节变化与土壤DOC 之间存在负相关。文章还提出了岩溶地区土壤碳循环模式及DOC 在其中的作用。 关键词:土壤溶解有机碳;岩溶作用;碳循环;桂林 中图分类号:X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175(2005)02-0224-06 土壤溶解有机碳(DOC )是陆地生态系统中碳迁移研究中的热点[1~3],与CO 2研究一样,溶解有机碳已经渗透于全球碳循环研究的各个领域:如Joan D W 等[4]研究了雨水中的溶解有机碳的浓度和动态,其浓度在海洋、大陆上空的雨水分别为23 μmol/L 和161 μmol/L ,比雨水中硝酸和硫酸之和还要高;Aitkenhead J A 等[5]通过对164条由陆地流向海洋的河流研究,揭示由大陆向海洋排泄的有机碳中,无机碳(HCO 3-)占60%,有机碳占40%,以溶解有机碳形式存在的碳约占22%(3.6×1014 g/a ),这相当于“missing carbon ”的1/3。由于溶解有机碳的活泼性及在陆地生态过程中的作用,其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全球碳酸盐岩分布面积2200万km 2,约占陆地面积的15%[6,7],由碳酸盐岩作为物质基础的岩溶生态系统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8, 9]。全球因岩溶作用每年回收大气CO 2的碳量为6.08×1014 g [10]。碳酸盐岩的可溶性,使土壤环境中活跃的CO 2和溶解有机碳与岩溶作用密切相关[11]。本文以桂林岩溶试验场为例,探索土壤溶解有机碳的季节动态特征,分析土壤溶解有机碳在岩溶环境中的作用。 1 材料与方法 1.1 野外研究点概况 桂林岩溶试验场位于桂林东南8 km 处的丫吉村附近,处于桂林典型的峰丛洼地与峰林平原交界地带,为一个2 km 2的峰丛洼地系统,构成场区峰丛洼地的岩溶地层为上泥盆统融县组(D 3r ),主要岩石成分为浅灰色至白色致密质纯中厚层泥亮晶颗粒石灰岩,区内最高峰海拔652 m ,而附近的峰 林平原的平原地面标高150 m 。该区属亚热带季风区,多年平均气温18.8 ℃、降雨量为1915.2 mm ,降雨分配不均匀,4~8月的总降雨量占全年降雨量的70.32%。场区的土壤为棕色石灰土,山体的上部土壤稀薄,哑口土壤厚30~50 cm ,A 层有机碳质量分数45.59 g/kg ;坡地土壤较厚,可达70~150 cm ,A 层有机碳质量分数34.17 g/kg ;洼地中的土壤层厚可达300~500 cm ,A 层有机碳质量分数45.80 g/kg 。区内土壤覆盖率约为30%。植被覆盖以次生灌丛林为主,覆盖度为60%~80%,树高2~2.5 m ,多刺、叶革质及小叶型,表现出喜钙和耐旱性。主要树种有石山樟、广西芒林、黄荆、火棘、竹叶椒、穿破石、云石、石岩枫、崖棕、石山巴豆、南天竹、水竹、杨奶、九龙藤、桂林紫微、苞茅、零余薯等。 1.2 监测指标及方法 土壤呼吸排放CO 2速率:碱吸收法监测土壤呼吸排放CO 2速率[12],监测点设在哑口。 土壤溶解有机碳、土壤微生物量:按0~20 cm 、20~50 cm 取土样,在冰箱中保鲜。土壤微生物量用氯仿-熏蒸-培养提取法[13];土壤溶解有机碳用TOC-V 总有机碳分析仪[14]。 碳酸盐岩溶蚀率:用标准圆形石灰岩溶蚀试片,置放于土下20 cm 、50 cm 处,监测碳酸盐岩溶蚀速率。每季度获得一组数据。 气温、降雨量:利用实验场的小型气象设备,监测每日的气温、降雨量。 观测周期为每月1次(碳酸盐岩溶蚀速率为每3个月1次),持续时间为1年(2000年3月至2001年4月);监测点分为哑口、坡地和洼地。

喀斯特地貌简介

喀斯特地貌简介 摘要:喀斯特地貌是重要的旅游资源,在中国分布广泛,其类型众多,分类标准不一,发育形成理论也有多种说法。本文从克斯特地貌的分类、发育形成理论、在中国的分布、旅游价值等方面对喀斯特地貌进行简单介绍。旨在希望更多的人对喀斯特地貌有更全面的认识与了解。 关键词:喀斯特地貌;分类;发育;分布;旅游价值 1定义 喀斯特地貌是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进行溶蚀等作用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又称岩溶地貌。除溶蚀作用以外,还包括流水的冲蚀、潜蚀,以及坍陷等机械侵蚀过程。喀斯特(Krast)一词源自前南斯拉夫西北部伊斯特拉半岛碳酸盐岩高原的名称,当地称为,意为岩石裸露的地方,“喀斯特地貌”因近代喀斯特研究发轫于该地而得名[1]。 2 喀斯特地貌的分类 关于喀斯特地貌的分类,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分法 2.1按其发育演化 地表水沿灰岩内的节理面或裂隙面等发生溶蚀,形成溶沟(或溶槽),原先成层分布的石灰岩被溶沟分开成石柱或石笋;地表水沿灰岩裂缝向下渗流和溶蚀,超过100m深后形成落水洞;从落水洞下落的地下水到含水层后发生横向流动,形成溶洞;随地下洞穴的形成地表发生塌陷,塌陷的深度大面积小,称坍陷漏斗,深度小面积大则称陷塘;地下水的溶蚀与塌陷作用长期相结合地作用,形成坡立谷和天生桥;地面上升,原溶洞和地下河等被抬出地表成干谷和石林,地下水的溶蚀作用在旧日的溶洞和地下河之下继续进行。 2.2其他角度 按出露条件,喀斯特地貌可划分为:裸露型喀斯特、覆盖型喀斯特、埋藏型喀斯特这三种。 按气候带分为:热带喀斯特、亚热带喀斯特、温带喀斯特、寒带喀斯特、干旱区喀斯特五种。 按岩性分为:石灰岩喀斯特、白云岩喀斯特、石膏喀斯特、盐喀斯特四种。 按气候带分为:热带喀斯特、亚热带喀斯特、温带喀斯特、寒带喀斯特、干旱区喀斯特。[2] 3 喀斯特地貌的发育形成理论 有关喀斯特地貌发育理论研究,近一个世纪以来,国内外许多研究者展开了广泛的讨论。相继提出了“循环演化论”;“渐进演化论”;“地壳上升速度与剥蚀速度对比论”;“同时态系统演化论”;“时空演化论”等[3];下面就这些理论进行简单介绍: 3.1 喀斯特地貌的循环演化论 国外一些学者把喀斯特演化归纳为“幼、青、壮、老”四个发育时期,也就是四个发展演化阶段,并形成喀斯特地貌循环演化论。这一论点体现了事物发展的螺旋式演化规律,其演化动力主要是地壳升降运动。 3.2 喀斯特地貌的渐进演化论 20世纪六十年代以来,我国学者何宇彬[4]、张世从[5]等学者强调了新构造运动和水文网的控制作用。认为由于不同地貌的水动力条件各异,导致了喀斯特组合形态的有序分布。 3.3 喀斯特地貌的地壳上升速度与剥蚀速度对比论 该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以新构造运动的上升或下降性质为主导思想,用上升速度和剥蚀速度的均衡对比关系来解释现阶段的各种峰林喀斯特的成因,分析其演化方向和发展趋势,认为上升

虚拟土战略下的喀斯特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讲解

虚拟土战略下的喀斯特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伍国勇 贵州大学管理学院,贵阳 (550025 E-mail:wgyong@https://www.360docs.net/doc/0e12121794.html, 摘要:传统农业发展导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解等严重问题,耕地质量退化、水土流失制约着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成为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文章引入了“虚拟土”和“虚拟土战略”新概念,并提出了虚拟土消费的计算 方法,以贵州省为案例,深入分析了虚拟土战略与喀斯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并针对喀斯特地区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虚拟土,虚拟土战略,农业可持续发展,喀斯特 1.问题的提出 喀斯特贫困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是遵循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基本出发点。人多地少、土地石漠化、水土流失严重是喀斯特地区的基本问题。当前在喀斯特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面临的许多问题都与土地合理利用、农业的发展密切相关,保护土地特别是耕地,治理石漠化,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是一项长期的任务。 1.1 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 农业可持续发展是以土地可持续利用为基础和前提的,实现土地的可持续利用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1991年,国际农业与环境会议确定,农业可持续发展有3个战略目标:一是增加粮食生产;二是扩大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提高农民收入;三是合理利用、保护与改善自然资源。这三个目标当中,除了第三个

目标是着眼于土地资源节流,其它两个目标的实现都是对土地资源更多的需求。要实现粮食生产,在现有的土地资源生产力和农业科技贡献率下,很大程度上靠增加耕地面积解决;要扩大农村劳动力就业,面对种植业劳动力剩余的现实情况,则很大程度上要增加乡镇企业及第三产业项目等用地,这实质上是与农业生产争用土地资源。所以,要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保护农业生产所需的土地资源。 1.2传统方法难以根本解决喀斯特地区水土流失问题 贵州省地处中国典型的喀斯特地质地貌分布中心。碳酸盐岩极为发育,喀斯特出露面积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73 %。据有关方面的数据表明,贵州省每年水土流失面积约为6万平方公里,每年流入长江和珠江的泥土为2.7亿立方米。长期以来,由于自然和人为的因素影响,地表植被遭到破坏,导致严重的水土流失,基岩大面积裸露形成了难以治理的石漠化,使人类逐步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壤资源,造成了山区群众的生产和生活困难,是产生贫困的根本原因。 传统经济技术治理方法难以凑效,“自我治理”更是不切实际的。从地质学方面我们知道:一般地区的岩石风化为1厘米厚的泥土的自然过程大约200-400年,但喀斯特地区的岩石由于所含形成泥土的元素少,形成1厘米厚的泥土所需时间则为1.2-3.2万年。由此可见,仅仅靠自然来进行“自我治理”是不行也不切合实际的。贵州省委、省政府近年来把“退耕还林还草”生态工程与包括交通、电力、能源建设,以及构筑“两江(长江、珠江”屏障生态工程结合起来,先后启动了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珠江防护林体系建设、野生动物保 护与自然保护区建设和速生丰产林用材林为主的基地建设等有关治理石漠化六大重点生态工程。到目前为止,虽在一些地方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石漠化面积较大且还在不断扩大和所需时间长,使得贵州在治理石漠化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1.3虚拟土战略为喀斯特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

喀斯特地区土壤水分异质性研究进展

喀斯特地区土壤水分异质性研究进展 西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摘要:西南喀斯特地区是一种受地质背景制约的脆弱生态环境,具有地表水缺乏、土层浅薄且不连续、植被覆盖率低等基本特征。本文综述了对喀斯特地区土壤水分异质性的研究概况,并对退化原因和对喀斯特地区水分异质性的研究方法进行总结。 关键词:喀斯特地区;土壤水分异质性;研究方法 引言 土壤水指由地面向下至地下水面(潜水面)以上土壤层中的水分[1]。土壤水是土壤最重要的组成成分之一。俄国土壤学家道库恰耶夫就把土壤看作是历史自然体,赋予了土壤水及其存在的各种现象的特殊意义,并把土壤水变动的许多现象同整个土壤形成和发展规律联系起来[2]。土壤水是土壤非常重要的性质之一,是土壤——植物——大气连续体的一个关键因子,是土壤系统养分循环和流动的载体。土壤水分不仅会影响土壤的特性和植物的生长,而且会简介影响植物的分布和在一定程度上的小气候的变化[3]。 喀斯特地区是世界上主要的生态脆弱带之一。我国是世界上卡斯特面积最大、分布最广的国家,其总面积达344.3万km2,主要集中分布在西南部,面积约55万km2。该地区造壤能力较低,长期的喀斯特作用产生的水土资源不协调的双层空间结构。在降雨充沛的西南喀斯特地区,由于缺乏植被系统的调节,再加上土层浅薄、土壤总量较少,储水能力低等原因,土壤水分亏缺是植被恢复重建的主要障碍[4]。西南喀斯特山区土壤水分具有明显的时空变异性和派生性,其空间变异性与该地区复杂多变的地形地貌和类型多样性的小生境密切

相关。 目前,对喀斯特地区土壤水分异质性的研究仍旧是一个热点问题,通过对不同喀斯特山地的水分异质性的探索,在分析喀斯特地区土壤水分特征及规律的基础上,概述西南喀斯特地区土壤水分研究现状,以促进该地区植被恢复重建和生态环境建设进程。 1.我国喀斯特地区土壤水分异质性研究概况 水分是影响喀斯特地区植被生长的主要限制因素。随着喀斯特地区以石漠化为主要特征的生态环境恶化的日益严峻,国内外都对该地区的水分特性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4]。在我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和“十一五”规划纲要中,也明确将“岩溶生态脆弱区域生态系统功能的恢复重建”列为优先主题之一。在此期间,土壤水分研究也逐渐得到部分专家的关注和重视。 国内喀斯特区土壤空间变异研究多集中在贵州省。王膑、钱晓刚等对华江峡谷中不同植被覆盖下土壤水分的垂直分布、季节动态分布特征等,发现花江峡谷地区土壤水分分布受降水、蒸发、植被类型和植被长势的影响,表现出一定的时空变异性[5]。杜雪莲、王世杰通过对清镇王家寨峰丛洼地内不同植被的土壤水分年变化,探讨了不同植被类型峰从坡面土壤水分的时空变化规律, 结果发现:各种植被类型的土壤水分年变化趋势大致相同, 主要受降雨和蒸散过程的影响, 但变化幅度存在差异[6]。范新瑞、苏维词等用回归模型分析了贵州普定县不同利用类型0 - 50 cm土壤水分的动态变化规律,探讨了土壤水分空间变化的影响因子,发现坡面和洼地土壤水分呈现弱变异特征

喀斯特地貌

喀斯特地貌及其在我国的情况 摘要:“喀斯特地貌”为可溶性岩在流水的溶蚀作用下形成的地貌类型,又叫岩溶地貌。我国西南地区气候湿润,降水量大,地表径流相对稳定,流水下渗作用连续,并且降水使流水得以更新和有效补充,因此分布着大量的喀斯特地貌。比较著名的桂林山水、武隆等风景区都是喀斯特地貌。 关键词:喀斯特地貌典型中国利弊 1.喀斯特地貌简介 “喀斯特”(karst)一词源于前南斯拉夫,以斯洛文尼亚的喀斯特高原命名。喀斯特地貌指可溶岩(主要是分布最广的碳酸盐岩)经以溶蚀为先导的喀斯特作用,形成地面坎坷嶙峋,地下洞穴发育的特殊地貌,如石芽、石沟、石林、溶洞、地下河等。又称岩溶地貌。水对可溶性岩石所进行的作用,统称为大喀斯特作用。它主要是溶蚀作用,还包括了流水的冲蚀、潜蚀以及坍陷等机械侵蚀过程。这种作用及其产生的现象统称为喀斯特。 地表水在运动过程中对所经过的沉积物或岩石有着重要的侵蚀作用,这里包括了水动力作用下对碎屑物搬运,水对岩石或沉积物的化学溶蚀作用,还包括了碎屑物在搬运过程中的磨蚀作用。这种地下水对碳酸盐岩侵蚀作用的结果,就形成了喀斯特地貌。因此,喀斯特地貌发育的地区,往往奇峰林立,地表水系缺乏,而地下水系比较发育。 (图1 喀斯特地貌)

溶洞的形成是石灰岩地区地下水长期溶蚀的结果。石灰岩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CaCO3),当水中含有CO2时,或者PH值显酸性时,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碳酸氢钙[Ca(HCO3)2],碳酸氢钙溶于水之后,形成空洞,并逐步扩大。 按其发育演化,喀斯特地形可分出以下6种。 1)地表水沿灰岩内的节理面或裂隙面等发生溶蚀,形成溶沟(或溶槽),原先成层分布的石灰岩被溶沟分开成石柱或石笋. 2)地表水沿灰岩裂缝向下渗流和溶蚀,超过100m深后形成落水洞。 3)从落水洞下落的地下水到含水层后发生横向流动,形成溶洞。 4)随地下洞穴的形成地表发生塌陷,塌陷的深度大面积小,称坍陷漏斗,深度小面积大则称陷塘。 5)地下水的溶蚀与塌陷作用长期相结合地作用,形成坡立谷和天生桥。 6)地面上升,原溶洞和地下河等被抬出地表成干谷和石林,地下水的溶蚀作用在旧日的溶洞和地下河之下继续进行。 2.几种典型的喀斯特地貌 1)石林 高温多雨 的热带气候条 件下,厚层质 纯的碳酸盐岩 地层中发育的 形体高大的沟 间耸岩。多数 学者认为它是 热带石芽的一 种特殊形态。 石林之间有很 深的溶沟,沟 坡垂直,坡壁上(图2 路南石林) 有平行垂直凹槽,以中国云南的路南石林最为典型,相对高一般20米左右,大

中国西南喀斯特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西南喀斯特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2001-06-19 摘要:中国西南喀斯特地区人口一资源―环境的矛盾非常突出,贫困与生态恶化的双重压力严重制约区域可持续发展。西部大开发战略为西南喀斯特地区的持续发展和反贫困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喀斯特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首要任务是更新观念,以生态环境重建为切入点,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调整产业结构,加大扶贫开发力度,把宏观调控与市场机制相结合,实现跨越式发展。 关键词:喀斯特;生态环境;贫困;西部大开发;可持续发展 我国是喀斯特面积最大、分布最广的国家,西南地区岩溶总面积42.624万km2。该地区总人口超过1亿,居住着48个少数民族的2000万人口,是我国南方的主要贫困地区,全国近1/2的贫困人口集中于本区。西部大开发战略为西南喀斯特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这一战略的实施将很大程度地改善喀斯特地区的基础设施和贫困人口的生产、生活条件。如何在西部大开发中协调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关系,实现生态环境的改善与全方位脱贫是喀斯特地区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之所在。 1西南喀斯特地区人口、资源与环境 西南喀斯特地区落后的生产方式对自然生态系统破坏极大,这固然与当地农民的素质和环境意识低下密切相关,但更主要的是人口增长超过了土地的承载力,使这些地区陷入了人口增加――过度垦殖――生态环境恶化――经济落后――人口贫困――文化教育水平低――环境意识和人口意识淡薄――人口增长的恶性循环。 1.1人口与自然资源 人口与资源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也是制约可持续发展的终极因素。喀斯特地区的人口压力及对资源的不合理利用,造成土地资源严重退化、动植物资源锐减。水资源短缺及矿产资源极大浪费。人口与资源的对立关系已经成为喀斯特地区可持续发展的瓶颈。 (1)人地关系失衡。人口的快速增加造成农业生态系统退化、土地质量变异和承载力降低。贵州省是全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喀斯特山地省,贵州省人均耕地面积由1949年的0.127hm2锐减到1999年的0.05lhm2,且80%属于坡陡贫瘠的低产耕地。建国以来,贵州省的人均粮食大多在300kg警戒线以下,为了满足粮食的需求,贵州省每年平均从外地引进粮食达20亿kg。如果按照人均300kg粮食计算,贵州省只能承载2500万人口,到1999年人口增长到3683.83万人,人口超载率达47.35%。人口的严重超载使当地农民被迫毁林开荒,全省81.02%的耕地分布在大于6度的坡地上,其中坡度大于25度的耕地69.18万hm,占总耕地的19.80,而坡度在35“以上的耕地竟有28.18万hm2,占总耕地的5.74%,新开垦的坡地,大多在3~5年内丧失耕种价值,甚至变为裸岩荒坡。坡耕地比例高是造成贵州省粮食产量低而不稳、水土流失和贫困的主要制约因素。 (2)岩溶水资源丰富,但可方便利用的比例少。由于南方岩溶区,他表、地下岩溶不均匀发

中国南方喀斯特地貌总结

中国南方喀斯特地貌总结 中国南方喀斯特地貌世界遗产地由云南石林的剑状、柱状和塔状喀斯特、贵州荔波的森林喀斯特、重庆武隆的以天生桥、地缝、天洞为代表的立体喀斯特共同组成,于2007年6月27日在第31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被评选为世界自然遗产并获得全票通过。世遗专家组在对其进行全面实地评估后认为,“中国南方喀斯特”拥有独特的喀斯特地貌、完整的喀斯特生态系统、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独特的自然景观和演化进程。 一、云南石林喀斯特 (一)组成 云南石林世界地质公园所属有八大景区:石林同景区,黑松岩(乃古石林)风景区,飞龙瀑(大叠水)风景区,长湖风景区,月湖风景区,芝云洞风景区,奇风洞风景区,仙女湖风景区。其中已经开发为游览区的景区是:石林风景区,黑松岩(乃古石林)风景区,飞龙瀑(大叠水)风景区,长湖风景区。 (二)特点 云南石林地处滇东高原腹地,位于石林彝族自治县境内,距云南省昆明市70余公里。石林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如春,是一个集自然风光、民族风情、休闲度假、科学考察为一体的著名大型综合旅游区。石林喀斯特景观以“雄、奇、险、秀、幽、奥、旷”著称,具有世界上最奇特的喀斯特地貌(岩溶地貌)景观,在世界地学界享有盛誉。总面积达1100平方公里,保护区为350平方公里。

地表峰林奇布,主要为高大巨型石芽群景观,大部分灰岩山峰分布在河谷两侧,各种形态的石峰似人似物,形态逼真、栩栩如生,全国35片石林中本省有:路南大、小石林、乃古石林、和莫村石林、石板哨石林、天生桥等20片石林足见本省石林分布面积之广;溶洞景观有:玉溪溶洞,建水燕子洞,九乡溶洞等。 二、贵州荔波喀斯特 (一)组成 茂兰国家级喀斯特森林自然保护区,由贵州荔波水上森林喀斯特森林区、甲良镇洞庭五针松保证点及小七孔喀斯特森林科学游览区三部分组成。 (二)特点 荔波喀斯特最醒目的景观是锥状喀斯特,最典型的类型是峰丛喀斯特和峰林喀斯特。作为世界遗产提名地,荔波喀斯特满足了世界自然遗产的多个标准。峰丛景观与峰林景观呈有序排列,展示了相互地貌演化与递变;具有特殊的喀斯特森林生态系统与显著的生物多样性,包含众多特有和濒危动植物及其栖息地;代表了大陆型热带-亚热带锥状喀斯特的地质演化和生物生态过程,是研究裸露型锥状喀斯特发育区喀斯特森林植被的自然“本底”及森林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平衡的理想地和天然试验场所;区内90%的人口是少数民族,文化底蕴丰富,其中主要是水族、瑶族和布依族等少数民族文化。人与自然的和谐荔波茂兰,是至今保存着的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喀斯特原始森林。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云贵高原向广西丘陵盆地过 渡的斜坡地带上,因地处中亚热带南缘,加之喀斯特地貌生境复杂多样,森林生态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