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的文学理论建设

Lanzhou University

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建设

Lanzhou University

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建设

中国当代的文学理论建设

建设有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应注意的重要问题

1.马克思主义作为理论指南

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解决文学实践中提出的新问题,是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建设的思想原则。在这个问题上,要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同时要处理好坚持基本原理与与创新发展的关系。

Karl Marx 1818——1883

Karl Marx 1818

2.2.中国特色中国特色中国特色

如何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学理论 :

一是寻求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与中国文学实践的结合点;

二是寻求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学理论的结合点,在借鉴外来文学思想的同时,充分创化、利用和整合中国传统的思想和理论资源。要批判地继承中国古典文论的精华,在新的基点上进行综合,使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文学实践相结合,并形成新的文学理论体系。

3.3.当代性当代性当代性

当代性就是要体现文学理论的时代精神和满足当代文学实践的需要。

用马克思主义提供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去考察新情况,回答新问题,作出新结论。特别是要面对文学的现实问题,做出积极回应。实际上,只要我们面对当代文学实践,就会发现有许许多多、形形色色的文学问题,都需要从理论上作出分析和解释,需要理论的提升和指导,同时在这个过程中丰富理论本身。特别是信息化和所谓“读图”时代,文学领域出现了诸多新的现象,文学面对的“世界”、文学创作过程、文学载体、接受方式等等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在这种形势下,文学理论怎样与新的文学实践结合,发挥理论的特殊作用,是非常现实而迫切的任务。文学理论只有在解决当代文学问题中才能得到发展和充实,才是有实际意义和价值。

中国当代的文学理论建设

Lanzhou University 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建设

Lanzhou University 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建设

中国当代的文学理论建设 建设有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应注意的重要问题 1.马克思主义作为理论指南 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解决文学实践中提出的新问题,是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建设的思想原则。在这个问题上,要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同时要处理好坚持基本原理与与创新发展的关系。 Karl Marx 1818——1883 Karl Marx 1818

2.2.中国特色中国特色中国特色 如何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学理论 : 一是寻求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与中国文学实践的结合点; 二是寻求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学理论的结合点,在借鉴外来文学思想的同时,充分创化、利用和整合中国传统的思想和理论资源。要批判地继承中国古典文论的精华,在新的基点上进行综合,使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文学实践相结合,并形成新的文学理论体系。

3.3.当代性当代性当代性 当代性就是要体现文学理论的时代精神和满足当代文学实践的需要。 用马克思主义提供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去考察新情况,回答新问题,作出新结论。特别是要面对文学的现实问题,做出积极回应。实际上,只要我们面对当代文学实践,就会发现有许许多多、形形色色的文学问题,都需要从理论上作出分析和解释,需要理论的提升和指导,同时在这个过程中丰富理论本身。特别是信息化和所谓“读图”时代,文学领域出现了诸多新的现象,文学面对的“世界”、文学创作过程、文学载体、接受方式等等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在这种形势下,文学理论怎样与新的文学实践结合,发挥理论的特殊作用,是非常现实而迫切的任务。文学理论只有在解决当代文学问题中才能得到发展和充实,才是有实际意义和价值。

中国语言文学学科概况及内涵

中国语言文学学科概况及内涵 中国语言文学包括语言和文学两个大的专业。是中国大学史上最早开设的专业之一, 出现于19世纪末。20世纪80年代以后,汉语言文学专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师范类大学出于培养中学语文教学师资的目的,一般都开设了本专业;综合类大学中文系或文学院也 普遍设有这一专业;即使是专业性较强的学校,如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也设有中文系和汉 语言文学专业。一个多世纪以来,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了一大批知名学者、教授、作家、 记者、剧作家等,对中国人文科学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按照教育部对学科门类的划分,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现主要包括汉语言文字学、语 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文艺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 中国古典文献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8个二级学科,每个二级学科下面,又分若干个研 究方向,具体到每个学校,这8个二级学科不一定都会设置硕士点;研究方向的划分,不 同院系也是根据自身的科研条件和师资力量来确立。 1.汉语言文字学 本学科主要研究方向分为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两大方向,主要研究从上古到现代的汉 语的口语系统与文字系统的演变规律、结构特征和现实状况,包括汉语方言、汉语史、汉 语词汇学、现代汉语语法修辞、音韵文字训诂、中古汉语词汇语法、汉语语音学、汉语发 展史、汉语信息处理、对外汉语教学等。现代汉语侧重于研究现代普通话和方言,与语言 学及应用语言学联系紧密;古代汉语侧重研究古文字、古音韵、训诂、词汇等,与历史文 献学、考古学和古代文学关系密切,在广泛占有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将传统文字学、训诂 学理论与现代语言学理论方法相结合,对传统文献词义及古文字进行系统的训释研究。 2.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本学科主要研究方向分为普通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普通语言学方向以普通语言学理论、普通语言学流派和以语言本体为对象开展的各个微观层面的研究为对象,旨在揭示语 言内在的基本特征和基本规律,揭示现代汉语在词义、句法、篇章上与其它语言类型的共 性和差异;应用语言学则侧重于语言教学、语用学以及语言对比层面上的规律研究,旨在 分析语言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在实际操作中的运用机制。本学科与汉语言文字学中的现代汉 语方向关联系比较密切,且更着重于语言应用理论与语言现实的结合,着重于语言应用功 能的开发与研究,关注语言在市场经济大形势中的信息作用,把语言研究置于信息科学之中,密切贴近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使语言研究更有效地服务于现代社会。 3.文艺学 本学科主要研究方向为文艺学原理、中国文论和西方文论。研究文学的基本理论问题,包括文学观念、文学语言、文学形象、叙事作品、抒情作品、文学风格、文学创作、文学 接受和文学批评等内容,厘清文学的本质、起源、审美特征、流派、思潮、风格、创作、 欣赏、批评、体裁、语言等等文学基础理论问题;探讨中国古代文艺理论研究方法、文学

试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及其思考

试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及其问题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及生态文明建设共同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整体布局,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日益发挥着重要作用。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就是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取得了一些进展,但还存在一定的问题,这些问题都难以在短时间得到解决,需要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来不断地完善。 关键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问题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含义与根本任务 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做出了十分明确而简洁的概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反映先进生产力发展规律及其成果的文化,是源于人民大众实践又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文化,是继承人类优秀精神成果的文化,具有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必然要求。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就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着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切实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先进性特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具有鲜明的科学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坚持涵养民族精神,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坚持面向大众、服务人民、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具有鲜明的群众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坚持立足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具有鲜明的开放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坚持批判基础上的吸收借鉴超越,具有鲜明的建设性。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地位与意义 先进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独立的重要基石,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国家要独

关于职称申报学科、专业分类的通知[1]

关于职称申报学科、专业分类的通知根据教育部调整后的“一级学科”目录表,结合我省高校教师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评委会的学科分类和学院学科建设实际,使申报人科学、规范的选择职称申报学科、专业分类,特此通知。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 1、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外国哲学 逻辑学伦理学美学 宗教学科学技术哲学 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 1、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 三、政治学与法学学科 1、法学 法学理论法律史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刑法学民商法学(含:劳动法学、社会保障法学) 诉讼法学经济法学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国际法学(含: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军事法学 2、政治学 政治学理论中外政治制度国际政治 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外交学 中共党史(含:党的学说与党的建设)国际关系 四、教育学与心理学学科 1、教育学 教育学原理课程与教学论教育史 比较教育学学前教育学普通教育学 高等教育学成人教育学职业技术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教育技术学 2、心理学 基础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应用心理学 五、历史学与社会学学科 1、历史学 史学理论及史学史考古学及博物馆学历史地理学 历史文献学(含:敦煌学、古文字学)专门史 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 2、社会学 社会学人口学人类学 民俗学(含:中国民间文学) 3、民族学 民族学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 中国少数民族经济中国少数民族史中国少数民族艺术 六、经济学学科 1、理论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经济思想史经济史 西方经济学世界经济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2、应用经济学 国民经济学区域经济学财政学(含:税收学) 金融学(含:保险学)产业经济学国际贸易学 劳动经济学统计学数量经济学 国防经济 七、中国语言文学学科 1、中国语言文学 文艺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 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古代文字中国现当代文学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分语族)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第5版)(课后习题 第2章 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与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建设)【圣才

第2章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与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建设 1.作为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基石是什么?试作简要说明。 答:马克思文学理论的基石是文学活动论、文学反映论、艺术生产论、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和艺术交往论,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根基是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 (1)文学活动论 马克思主义首先把文学理解为人的一种活动,并建立了“文学活动论”。文学艺术活动作为人的精神性的生活活动,也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人的本质力量的一部分通过文学艺术的创造和欣赏展现和外化出来。文学是作为主体的人的能动的创造,它塑造人,是一种“人学”。 (2)文学反映论 马克思主义从哲学的存在与意识的相互理论出发,把文学活动看成是一种人的主体对于客体的认识与反映,文学是对于生活的反映,是一种艺术的反映。 (3)艺术生产论 文学活动作为人的活动之一,进入现代资本运行的社会就成为一种艺术生产活动。因此,马克思随着时代发展把文学活动理解为“艺术生产”活动,“艺术生产”是把物质生产与作为精神生产的艺术生产相比较,艺术生产是指实际的艺术创作过程。 (4)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 文学艺术是建立在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是上层建筑中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把文学艺术看成是“审美意识形态”,意味着文学艺术是社会意识形态的变体,它既具有意识形态的性质,又具有审美的性质,是这两者的有机结合。 (5)艺术交往论

把文学艺术理解为一种交往和对话。文学作为一种语言符号的艺术,更是主体与主体之间对话与交往的理想之域。文学活动就是由世界、作家、作品、读者所构成的一个交往结构。 2.试概括出马克思主义对文学理解的特点。 答:马克思主义对文学理解的特点: (1)马克思主义从人类学、哲学、经济学、美学、社会学、媒介学、符号学等多学科的视点来理解文学,从不同角度描绘了文学的整体面貌。 ①从人类学的观念看,文学是人的活动; ②从哲学的观念看,文学是人的一种反映活动; ③从现代的经济学观念看,文学是一种艺术生产活动; ④从美学的社会的观点看,文学是审美意识形态; ⑤从媒介和符号的观念看,文学是一种交往对话。 (2)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是马克思、恩格斯在构建其革命学说时创立的,因此这种理论的创立总是与革命实践的需要密切相关。 (3)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创立又是他们批判地继承西方古典美学,特别是德国古典美学的结果,也是总结西方19世纪以前文学实践的结果。 (4)在其后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得到不断的丰富和发展,在西方世界,也出现了“西方马克思主义”,其中就包含着对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新探讨,是被实践证明了的真理。 3.建设中国当代的文学理论应注意几个方面的问题? 答:建设中国当代的文学理论应注意三个方面的问题: (1)以马克思主义作为理论指南 ①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作为指导;

文学科中国语言文学类汉语言文学专业(专科)专业概况

文学科中国语言文学类汉语言文学专业(专科)专业简况 一、培养目标及规格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备较系统的汉语言文学知识和一定文学理论素养,又具有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较宽阔的文化视野和不断创新能力,毕业后能在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文化部门等胜任文化、宣传、教案、新闻、管理等实际工作,综合素质良好的,重点面向基层的实用型汉语言文学高级专门人才。 本专业专科学习的培养要求是:了解中国语言文学方面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具有较好的汉语写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能够评析常见的中外文学作品和文学现象,具有一定的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具有中国文史基础的有关知识,利用多种手段(包括网络)检索各种工作需要的有关文献,具有一定实际工作的能力和文化素养。 二、主干课程 现代汉语(1)(2)、文学概论、基础写作、古代汉语(1)(2)、应用写作(汉语)、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外国文学 三、修业年限与毕业 本专业实行学分制,学生注册后8年内取得的学分均有效。最低毕业学分为76分。 学生取得学习所规定的毕业总学分,思想品德经鉴定符合要求,即准予毕业,并颁发国家承认的高等教育专科学历毕业证书。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试点2007级文学科中国语言文学类汉语言文学专业(专科)教案计划 一、培养目标及规格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备较系统的汉语言文学知识和一定文学理论素养,又具有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较宽阔的文化视野和不断创新能力,毕业后能在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文化部门等胜任文化、宣传、教案、新闻、管理等实际工作,综合素质良好的,重点面向基层的实用型汉语言文学高级专门人才。 本专业专科学习的培养要求是:了解中国语言文学方面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具有较好的汉语写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能够评析常见的中外文学作品和文学现象,具有一定的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具有中国文史基础的有关知识,利用多种手段(包括网络)检索各种工作需要的有关文献,具有一定实际工作的能力和文化素养。> 二、课程设置及教案管理 (一)教案计划设必修课、选修课和综合实践环节。必修课由中央电大统一开设,执行统一教案大纲、统一教材、统一考试、统一评分标准。采用集中辅导和巡教巡考等方式,加强教案过程管理。 (二)选修课可由各地电大或学生根据需要自主选择,各地电大亦可根据培养目标及当地的需要自开选修课。 (三)统设服务课程由中央电大提供教案大纲、多种媒体教材、考试等教案资源的支持服务。地方电

浅谈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浅谈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摘要 文化建设作为我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一起构成“四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首次以党的中央全会的形式专门讨论文化的发展和改革问题,指出了新时期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发展方向——深入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在这个新的历史背景条件下,如何推进文化的发展是事关我们党和国家前途和命运的重要问题。如何深化,如何发展,如何繁荣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这是关系到国家前途命运、民族和社会发展方向的问题,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时代使命。 关键词:中国特色色会主义文化文化建设文化体制改革

目录 一、当前深化文化体制动因探析和改革的意义 (2) 二、当前文化体制改革存在的难题 (2) 三、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路径建议 (4) 四、结论 (4) 主要参考文献 (5)

浅谈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一、当前深化文化体制动因探析和改革的意义 (一)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动因探析 从国内层面来看,我国文化事业与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之间存在负面效应,新技术革命推动下,互联网的普及以及数字化技术在人们生活中的使用频率使得文化传播方式发生了变化。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为了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我国文化体制改革已经迈出关键步伐,我们要准确把握各族人民精神生活的新期待,要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和要素配置过程中的基础性作用,使文化与经济协调发展,提高我国文化的活力和竞争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从国际层面看,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新技术革命和知识经济的崛起,促使经济与文化日益融合。而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由于传统文化体制的封闭状态,还基本上没有参与到这一进程中去。顺应国际文化产业发展的趋势和潮流,按照国际规则逐步开放文化市场,通过加入国际文化产业分工体系来加快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打破传统的文化体制行政性资源配置,更好更快的融合资源流动,进行资源优化配置,与不断发展的生产力相符合,从而提高我国的文化竞争力和软实力,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二)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意义 强文化建设,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在科学判断当前形势,深刻分析我国基本国情和战略任务的基础上,作出的继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之后的又一项重大决策,这是当前我国改革的重点之一。 以国际层面来看: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是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的根本途径;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是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必然要求;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是弘扬民族文化,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需要。 从国内层面来看:文化体制的改革与创新,对于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文化体制的改革与创新,是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文化体制的改革与创新,也是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方式和手段。 二、当前文化体制改革存在的难题

中国文论失语症

围绕中国现当代文论“失语症”形成的各种意见,大致可以根据其所关注的问题为如下三个方面:一是关于我国古代文论的存在现状问题,我们逐步摆脱了古代文论的常用词汇和言说方式,是否意味着我们彻底丢弃了传统文论的思维方式?二是关于西方文论在我国现当代文论发展过程中的存在形态问题,我们所接受的西方文论(包括俄苏文论),与西方本土的文艺理论是否完全一致,其间有没有根据我国的文学实践被逐步修正过的成分?三是在中国传统文论与西方文论之间的关系问题上,究竟应该逐步实现西方文论的中国化,还是继续以西方文论为主构建我国当代文论,抑或只是将两者都当作我国当代文论发展可以借鉴的理论资源,两者之间并不存在何者为主,何者为次的问题。 关于西方文论在我国现当代文论发展过程中的存在形态,曹教授也有两种看似不同的观点:一是认为我国“五四”以来的文论发展整个就是从西方那里拿来的,“当文坛上到处泛滥着现实主义、浪漫主义、表现主义、唯美主义、象征、颓废、感伤等等西方文论话语时,中国现当代文论就已经失落了自我。她并没有一套属于自己的独特话语系统,而仅仅是承袭了西方文论的话语系统”。这与曹教授关于中国文论的“失语”之说也是完全一致的。另一方面,曹教授又承认“西方文学理论在中国的传播因为受翻译和中国文化现实的影响,已经不可避免地具有某些中国自己的特点”。 曹顺庆教授的意见可以明确地概括为:对西方文论的吸收必须以中国的学术规则为主,“我们必须从根本上结合中国的学术规则,以中国的运思方式、话语习惯为主,来吸收和改造西方文论”。根据曹教授一贯的看法,中国现当代以来是没有自己的文论话语规则的,因而,他所说的“中国的学术规则”、“中国的运思方式、话语习惯”,也就只能是中国古代文论的话语规则了。 要重建中国文论话语,首先要接上传统文化的血脉,然后结合当代文学实践,融汇汲收西方 文论以及东方各民族文论之精华,才可能重新铸造出一套有自己血脉气韵,而又富有当代气息的有效的话语系统。 当代中国文论话语失语症产生原因:首先,关于中国古典文论的传统中断,其固有的精神创 生能力丧失殆尽的说法。其次,关于西方文论话语的霸主地位。最后,关于全球化必然使中国古典文论患染失语症这一说法与第二种意见有着内在的联系。 从系统思维的观点来看,无论是世界文论话语还是中国文论话语,都可以分别看作一个独立的系统,而系统首先是多样性与多元性的统一;既然如此,中国文论话语在世界文论话语中的场就是题中应有之义,此即意味着患染了失语症的当代中国文论话语必须摆脱目前的非话语状态,重新确立自己的言说方式。笔者认为,要实现这一目的,要从根本上改变目前的尴尬的局面,单单靠中国古典文论的现代转换,是难以完全胜任的,更重要的是应该在思维方法上来一次彻底性的大转变引入系统思维。 在世界话语系统化过程中,被动地接受整合是没有出路的,是无助于消除失语症,变失语为言说的。只有积极地投身到世界话语系统化的结构中来,充分利用世界系统的多元性与多样性相统一的特性,在挖掘、整理、研究中国古典文论和吸收包括西方各国在内的世界其他民族文论话语中有益的积极的建设性的成分的基础上,以世界文明转型为契机,促成中国古典文论的现代转换,从而打破世界文论话语体系的既有结构,才能使中国文论话语作为一种富有活力与精神创生力的话语参与到这一系统中来,在新的世界文论话语结构中积极言说,勇敢地发出自己的声音。 文论失语症所引发的问题至少包括:第一,如何认识20世纪中国文论?第二,西方话语是

2019年江苏大学专业课630中国语言文学基础考试大纲

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中国语言文学基础》考试大纲 目录 考查目标 (2) 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2) 考查内容 (3) 题型示例及参考答案 (14)

《中国语言文学基础》考试大纲 1.考查目标 《中国语言基础》包括文艺理论、古代汉语、现代汉语、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等专业基础知识,旨在考查学生对中国语言文学学科的专业基础掌握情况。该考试科目要求学生熟悉古今语言、中外文学的常识以及从事研究的理论基础。学生要对参考书进行通读,对重要知识点准确掌握,并具有融会贯通的能力。 2.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试卷分值与考试时间 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答。 三、题型结构与内容结构 题型结构:选择题、名词解释、简答、论述、阅读分析(含文学作品分析、古代文本阅读、现代文本阅读) 附注:古代文本阅读包括标点、字词解释、翻译等;现代文本阅读包括语音、词汇、语法、修辞等。 内容结构:文艺理论10分、古代汉语40分、现代汉语20分、中国古代文学50分、中国现当代文学20分、外国文学10分。

3.考查内容 文学理论 [考查目标]准确地识记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基本观点和研究方法,系统地把握文学创作、文学发展、文学风格、文学批评知识,具有文学鉴赏的能力。 [具体内容]马工程教材《文学理论》高等教育出版/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创立与发展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产生的历史条件与思想来源 一、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产生的历史条件 二、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产生的思想来源 第二节马克思恩格斯对创立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跨时代贡献 一、唯物史观对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创立的意义 二、马克思文学理论主要观点 四、恩格斯文学理论主要观点 第三节列宁对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丰富与发展 一、列宁文学理论对马克思恩格斯文学理论的发展 二、列宁文学理论主要观点 三、列宁文学理论的影响 第二章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在中国的发展 第一节毛泽东文艺思想的贡献 一、毛泽东文艺思想形成的背景 二、毛泽东文艺思想的基本内涵 第二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文艺思想 一、邓小平文艺思想产生的背景 二、邓小平文艺思想的主要观点 三、江泽民文艺思想主要内容 四、胡锦涛文艺思想主要内容 五、习近平文艺思想主要内容 第三节关于文学队伍建设的理理论 一、文学工作者的世界观 二、文学工作者的创作方式 第三章文学的性质 第一节文学是社会意识形态 一、认识性与反映论 二、文学的党性与倾向性 三、文学实践性的表现领域 第二节文学是审美的艺术 一、情感性与文学的审美特征 二、文学形象的特征 三、文学的理想性表现领域 第三节文学是语言的艺术 一、绘画与文学的语言特点 二、浪漫型艺术与文学精神性 三、诗歌与文学语言的韵律 第四章文学的价值与功能

[文化建设,中国]关于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的思考

关于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的思考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增强全民族的文化创造活力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关键;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谈到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这些关于文化建设的理论成果符合我国国情,顺应时代要求,为当代中国文化建设提供了政策支持。 所谓文化危机可以理解为缘外部变故的严重冲击造成内部文化的心态失衡引起了人们普遍的心理焦虑、行为失范从而陷入了危机的状态。当代社会充满着诸多文化矛盾和价值冲突,但是传统文化在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中的作用是不可抹杀的。在全球化背景下、多元文化视角下,当代中国文化建设必须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题,对传统文化进行正确解读,吸收传统文化中的人文价值;预防学术政治化和功利化,正确处理政治与文化的关系;对于知识分子要努力克服其心理浮躁性,发挥其社会重心作用;在文化生活化过程中,正确处理中西文化关系。这些举措有利于增强民族文化自信,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成为引领多样化思潮的主导价值观。 一、文化建设的动力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价值 了解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了解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首先,中国传统文化认为个人的修养非常重要,强调个人自身的努力。中国的内倾文化正是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的原因之一,孔子的仁、孟子的仁、义、礼、智四端、荀子的涂之人可以为禹,等等,这种内倾文化流露出一种共同的思想,即人人都享有尊严,人所以为人,在于个人的选择,与财富、地位、知识无关;其次,刚毅进取、自强不息的精神。现代学者张申府在《所思》中认为,人一旦知道自己是怎么死的,那么他也就知道自己应当怎么生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一种积极入世的人生态度,表现为对死亡的淡泊以及对现世的投入。受传统思想的影响,人们更愿意在活着的时候积极地做人、做事,这样一旦死去也不留遗憾;最后,关于万物和谐的思想。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在这里,道的根本内涵就是自然之道。万事万物都各有其自然之道,正是这自然之道作用的结果造就了天地间事物的千差万别,这种千差万别构成了和而不同的和谐世界。正是这种和谐观,使不同的文化相互交融,和谐共存。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价值与现代生活是相适应的,传统文化的人文价值为当代文化建设提供了动力支持。 (二)文化的生活化 全球化、新信息技术、战争和恐怖主义的技术产业化、公共资源的私有化、消费主义价值观的泛滥,这些新的情况和变化在很大程度改变了今天人们的个人生活方式和社交生活方式。费孝通在《乡土社会》一书中就讲到:在农村聚落,即乡村形成之后,由于人口缺乏流动性,农村生活具有很强的地方性,熟悉的人,熟悉的土地,熟悉的生活方式,一切都是周而复始的。在这种强烈的熟悉性下,团块作用发挥效果,尊重规则,文化道德便自然回归。正如格奥尔格齐美尔所指出的:即使是最为普通、不起眼的生活形态,也是对更为普遍的社会和文化秩序的表达。文化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贴近生活,提高文化的吸引力、感染力。

文学科中国语言文学类汉语言文学专业专科专业概况

文学科中国语言文学类汉语言文学专业( 专科) 专业概况 培养目标及规格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 德、智、体全面发展的, 具备较系统的汉语言文学知识和一定文学理论素养, 又具有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较宽阔的文化视野和不断创新能力, 毕业后能在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文化部门等胜任文化、宣传、教学、新闻、管理等实际工作, 综合素质良好的, 重点面向基层的实用型汉语言文学高级专门人才。 本专业专科学习的培养要求是: 了解中国语言文学方面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 具有较好的汉语写作能力和口头表示能力, 能够评析常见的中外文学作品和文学现象, 具有一定的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具有中国文史基础的有关知识, 利用多种手段( 包括网络) 检索各种工作需要的有关文献, 具有一定实际工作的能力和文化素养。 二、主干课程 现代汉语( 1) ( 2) 、文学概论、基础写作、古代汉语( 1) ( 2) 、应用写作( 汉语) 、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外国文学 三、修业年限与毕业

本专业实行学分制, 学生注册后8 年内取得的学分均有效。最低毕业学分为76 分。 学生取得学习所规定的毕业总学分, 思想品德经鉴定符合要求, 即准予毕业, 并颁发国家承认的高等教育专科学历毕业证书。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试点级文学科中国语言文学类汉语言文学专业 (专科)教学计划 一、培养目标及规格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 德、智、体全面发展的, 具备较系统的汉语言文学知识和一定文学理论素养, 又具有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较宽阔的文化视野和不断创新能力, 毕业后能在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文化部门等胜任文化、宣传、教学、新闻、管理等实际工作, 综合素质良好的, 重点面向基层的实用型汉语言文学高级专门人才。 本专业专科学习的培养要求是: 了解中国语言文学方面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 具有较好的汉语写作能力和口头表示能力, 能够评析常见的中外文学作品和文学现象, 具有一定的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具有中国文史基础的有关知识, 利用多种手段(包括网络)检索各种工作需要的有关文献, 具有一定实际工作的能力和文化素养。> 二、课程设置及教学管理

汉语语言文学二级学科一览

汉语语言文学二级学科一览 中国语言文学即我们一般所说的“中文”。这个学科看似很普通,与我们工作、生活的关系也很密切,但由于它下属的二级学科及研究方向非常多,每个高校的专业、方向设置又很不一样,所以往往令很多研友有“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感觉。然而据跨考网咨询师反应,中国语言文学专业也是报考咨询的一大热门,正因为如此,在报考之前,理清头绪、把握好中文这个一级学科下属的专业设置、分布情况显得十分重要。 中国语言文学,顾名思义,包括语言和文学两个大的专业。按照教育部对学科门类的划分,它主要包括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文艺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8个二级学科,每个二级学科下面,又分若干个研究方向。当然,具体到每个学校,这8个二级学科不一定都会设置硕士点;研究方向的划分,不同院系也是根据自身的科研条件和师资力量来确立,可以说是“各自为政”。这些“面目相似”的学科到底有什么特点和区别,下面跨考网高级辅导咨询专家将一一为考生加以介绍。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专业简介: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以中国境内语言为研究重点,分析、归纳人类语言的发生学关系和内在规律。该学科可分为理论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两大块,理论语言学倾向于理论研究,探讨特定语言的语音、词法、句法、语义、语用的共时结构和历史演变规律;应用语言学泛指语言学理论或方法运用在其他领域及学科而产生的应用性交叉学科,如语料库语言学、法律语言学、教学语言

学等,实用性更强。对外汉语在某些高校是应用语言学的一个分支。 研究方向:理论语言学、应用语言学、社会语言学及方言学、语言信息处理、语言测试、文化语言学、语音学、对外汉语教学等。 所学课程:汉语语言学史、语言学概论、语言变异研究、语言与文化、中国语言学史、语言统计学、汉语方言学、语义学、社会语言学、实验语音学、语法专题研究、修辞专题研究、语体学研究、文字音韵训诂学、对外汉语教学等。 参考书目:《古代汉语》王力主编,中华书局; 《语言学纲要》叶蜚声、徐通锵,北京大学出版社; 《现代汉语》黄伯荣、廖序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语法讲义》朱德熙,商务印书馆; 《语言学概论》高名凯、石安石,中华书局。 就业前景:多在高校、科研单位、对外汉语培训机构、新闻出版机构以及中学、国家机关从事教学、研究、培训等工作。

近十年文化建设战略构想当代中国的文化自觉

近十年文化建设战略构想当代中国的文化自觉 来源:人民网2011年09月27日 编者按: 今年10月,我们党将召开十七届六中全会,对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全面部署,对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提出新任务新要求。 从9月15日开始,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将组织系列原创报道,对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进行前瞻报道,欢迎广大专家、网友关注,并积极参与报道。 摘要: 在当代社会,文化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文化是一个民族在全球化进程中的名片、身份证和识别码,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血脉,是一个民族的集体记忆和精神家园。创造既富有民族优良传统又有鲜明时代特点,既立足中国大地又面向世界,既正视国情现实又放眼未来的新文化,是我们的责任和使命。回顾二十世纪第一个十年中国文化建设的战略构想,主要有三大节点,这就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作者简介:郭建宁 安徽省马鞍山市人,哲学博士。现为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现当代中国哲学与文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近十年的文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可以说从中央到地方,从学界的民间,从来没有象今天这样重视文化建设,文化的重要性从来象今天这样突出,文化软实力和精神家园的概念从来没有象今天这样广泛使用和空前普及,文化产业、文化体制改革从来没有象今天这样引人关注,文化建设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二十世纪第一个十年中国文化建设的战略构想,体现了当代中国的文化自觉。 一、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党的十六大关于文化建设的战略思路。对于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对于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首先,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需要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先进文化是健康的科学的向

2020年同等学力申硕《中国语言文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第二版)的考点手册-中国现当代文学【圣才出品

专题6中国现当代文学 考点1第一个十年(1917~1927) 1.文学革命与20年代文学概况 (1)文学革命的发生与发展 ①文学革命的发生 a.文学革命的意义 文学革命发生于1917年初,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意义,标志着古典文学的终结和现代文学的起始,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b.文学革命发生的条件 第一,特定的历史条件 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封建帝制,促进了中国社会和文化的转型。 辛亥革命后,封建帝制的复辟与反复辟的激烈政治斗争,尊孔与反尊孔的尖锐文化思想论争,推动着进步知识分子在历史、文化方面的彻底反思,进一步呼唤思想启蒙。 清末废除科举制度后,独立知识分子涌现,特别是形成了一些留学生群体,出版业的发展也促进了文化市场的形成,种种因素都为以“民主”和“科学”为基本内容的思想启蒙运动——五四新文化运动——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第二,中国文学发展自身的矛盾运动。 ②文学革命的发展 a.胡适、陈独秀 1917年初,胡适、陈独秀在《新青年》杂志上分别发表《文学改良刍议》和《文学革命论》,提倡进行文学革命。

他们集中批判旧文学“文胜质”的问题,尤其注重抨击明、清两代仿古主义的文学流派,并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主张言、文一致,要求将白话立为文学“正宗”,在文学形式和内容两方面都提出了变革的要求。 b.钱玄同、刘半农、傅斯年等北大师生纷纷回应倡议,壮大了文学革命的声势。 c.文学革命倡导者同文化保守主义者之间的三次论争。 第一,1919年初的“林、蔡论争”。 第二,1922年与“学衡派”的论辩。 第三,1925年与“甲寅派”的论争。 d.白话文运动 1919年下半年起,全国白话报刊达400多种。 1920年1月,当时的教育部承认了白话为“国语”的地位,并通令国民学校低年级国文从20年秋天起改用白话教授,白话文运动获得胜利。 (2)外国文学思潮的涌入 表6-1外国文学思潮对中国文学的影响 (3)新文学社团的蜂起 新文学社团的大量涌现,专门性的文学杂志的大量出版,是新文学运动从一般的新文化运动中独立出来的重要标志。 表6-2五四时期的主要文学社团

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与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建设

第二章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与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建 设 我们的文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文学理论。 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它是自成体系的——尽管没有专门著作,是马克思主义整体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是在批判地继承法国古典哲学、美学和文艺学的基础上,吸收人类文化遗产的精华、加以革命性的改造而他立起来的。列宁和毛泽东等无产阶级革命家和理论家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文学理论。 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其哲学基础和指导方针。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主要理论支点是:文学活动论、意识形态论、反映论、艺术生产论、艺术交往论。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对文学总的理解是:文学是一种精神活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文学是社会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是上层建设中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是社会生活的能动的反映。文学不仅是反映过程,还是一种艺术生产过程。文学也是一种对话和交往。生产消费。 我们的文学理论,应该是具有中国特色和当代性的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诞生和发展 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主义诞生了。一百多年以来,它不只在政治、经济上产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而且在文化上也成为人类重要的精神财富。作为马克思主义有机整体一个组成部分的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是我们的基本观点,同时,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理论,是我们进一步深入研究文学的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主要来源 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只所以是科学的理论,是因为它是以往人类优秀文化遗产的继承,同时也是人类活动(物质活动和精神活动)考察和总结。这里,我们主要介绍它对德国古典哲学和美学的继承。 (一)康德(Immanuel Kant,1724—1804)德国古典哲学和美学的创始人。美学专著有《判断力批判》。他的主要美学观点和艺术观点有: 1、美 (1)“审美趣味(审美力、鉴赏力——此者)是一种不凭任何利害计较而单凭快感和不快感来对一个对象或一种形象显现方式进行判断的能力。这样一种快

汉语言文学考试基础知识

一、常见借代词语: 1、桑梓:家乡 2、桃李:学生 3、社稷、轩辕:国家 4、南冠:囚犯 5、同窗:同学 6、烽烟:战争 7、巾帼:妇女 8、丝竹:音乐 9、须眉:男子 10、婵娟、嫦娥:月亮 11、手足:兄弟 12、汗青:史册 13、伉俪:夫妻 14、白丁、布衣:百姓 15、伛偻,黄发:老人 16、桑麻:农事 17、提携,垂髫:小孩 18、三尺:法律 19、膝下:父母 20、华盖:运气 21、函、简、笺、鸿雁、札:书信 22、庙堂:朝廷 二、作者作品: 1、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一

2、并称“韩柳”的是韩愈和柳宗元,他们是唐朝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3、一门父子三词客:苏洵(老苏)、苏轼(大苏)、苏辙(小苏)。 4、豪放派词人:苏轼、辛弃疾,并称“苏辛”;婉约派词人:李清照(女词人) 5、李杜:李白、杜甫。小李杜:李商隐、杜牧。 6、屈原:我国最早的伟大诗人,他创造了“楚辞”这一新诗体,开创了我国诗歌浪漫主义风格。 7、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称为“孔圣人”,孟子被称为“亚圣”,两人并称为“孔孟”。 8、苏轼称赞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9、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诗广泛深刻的反映社会现实,被称为“诗史”,杜甫也因此被尊为“诗圣”,有著名的“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安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10、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史记》(又称《太史公书》),作者是汉朝的司马迁,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12本纪、30世家、70列传、10表、8书,共130篇。 11、“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12、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 13、《聊斋志异》是我国第一部优秀文言短篇小说集,作者是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聊斋”是他的书屋名,“志”是记叙,“异”是奇怪的事情。 14、书法四大家: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赵孟(fǔ) 15、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主要流派及代表: 儒家:孔子孟子 法家:韩非子 二

当前中国怎样进行文化建设

当前中国怎样进行文化建设 当前的世界是一个多极化的世界。同样,中国的文化也在向多极化方向发展。在这样一个局势中,我们应该怎样进行我国的文化建设呢? 我认为,当今中国文化很大程度上被外来文化所充斥。很多年轻人都沉浸在外来文化中。他们看的是韩剧;学的是日语;庆祝的是西方节日。就拿前几天的感恩节来说,我收到了很多祝福短信,而在重阳节、端午节这些中国传统节日时,却很少有这样的短信。这说明我们的传统文化正在流失。 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先祖留下的一份丰厚遗产。它凝结着民族的智慧,是全体中华民族所创造的结晶。的确,传统文化中也有一些糟粕。它们对中国及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过相当程度的制约作用。而中国文化也在不断的学习和借鉴世界优秀文化中发展。但我们必须要明确,是“借鉴”而绝不应该是被取代。当韩国向联合国申请端午节为其文化遗产时,中国人觉得很不可思议,认为这一节日是属于我们的。但事实上我们真的认真庆祝过吗? 当代社会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把知识、信息和人的创新活动提升到空前的重要地位,人类的经济、文化活动,在全球范围内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当前的世界文化变革:第

一,各种文明共存共赢;第二,文化对政治形成了强烈的反作用;第三,文化以成为一种“软力量”,增强文化的贡献力才能形成综合竞争优势;第四,全球化市场逐步形成,跨国公司在全球化产业中举足轻重;第五,文化传播走向信息科技时代,创新成为文化进步的强大杠杆。而要跟上世界文化的发展,必须在学习、创新的同时保留并发养自己的传统文化。一个国家绝不能没有自己的文化。 现阶段,我们应该努力的发扬自己的传统文化。我认为,在大学中语文应该继续被学习。我们那么重视英语,却可笑的忽略了自己的语文。同时,国家也应采取一定的措施。例如,把一些传统节日定为法定节假日,大力宣扬本国传统文化。我们必须保证自己的文化有自己的特色,我们不能让传统文化流失!

中国语言文学参考文献范例

中国语言文学论文参考文献 一、中国语言文学论文期刊参考文献 [1].关于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思考——以“中国语言文学学科”为例.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5年9期.王福和. [2].回归文学经典的“教”与“学”——高校中国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改革的方向.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2年3期.童庆炳. [4].论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之于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建设的作用. 《河池学院学报》.2015年3期.杨荣. [5].回归文学经典的“教”与“学”——关于当前高校中国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改革的方向. 《文化与诗学》.2012年1期.童庆炳. [8].论中国语言文学学科馆员.

《现代情报》.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05年7期.秦殿启. [9].2010年度《复印报刊资料》中国语言文学学科期刊转载学术论文指数排名.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1年9期.中国人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成果评价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 [10].省级“十二五”硕士学位授权建设学科简介——中国语言文学.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3期. 二、中国语言文学论文参考文献学位论文类 [1].唐前及唐代志怪传奇中的猿猴意象. 作者:冷琼.中国语言文学南开大学2005(学位年度) [2].《姑妄言》与明清艳情小说中的性描写.被引次数:1 作者:陈英.中国语言文学南开大学2005(学位年度) [3].中古时期动相补语“得”.被引次数:1 作者:杜洁芳.中国语言文学南开大学2005(学位年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