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中常规的放射性检测物质

环境中常规的放射性检测物质
环境中常规的放射性检测物质

环境中常规的放射性物质检测

放射性物质在环境中会通过大气、水体、以及各种生物链对人体造成内照射和外照射,对人体产生巨大危害。尤其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放射性医学以及仪器产业的兴起。铀矿山开采与核电事业蒸蒸日上,辐射加工行业的兴起等影响下,环境中的放射性物质检测已经成为重中之重。就目前来说,环境中常规的放射性物质依照衰变和过程中主要放出的射线不同大体分为两类。

第一类:α射线

一般为:铀、镭、钍、钋、氡以及氡子体(唯一的气态)

第二类:β射线

一般为:钾-40、氚、锶-90、铯-137、碘-131、碳-14

其次:总α、总β、γ剂量、环境中的中子测量都是在环境放射性物质检测检或是监测的重点项目。

目前环境中的放射性物质检测依托于辐射环境监测这一大的圈子,辐射环境监测是对某一处环境的全年全方位监控,其中包含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如核电站周围的居民区等具有放射性的场所进行监测,检测项目中包括对每一种放射性物质的含量监测,剂量监测等一些具体项目的监测。辐射环境监测从管理角度可分为监督性环境监测和排污(营运)单位监测。监督性监测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所授权单位负责。排污或运营单位的环境监测指围绕设施附近环境由排污或运营单位所负责进行的环境监测。我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明确规定:“核设施营运单位应当对核设施周围环境所含的放射性核素种

类、浓度以及核设施流出物中的放射性核素总量实施监测。”

目前放射性物质检测这一行业一般是从环境监测中寻求项目,进行实时的检测,按照监测的周期进行按时的检测。总体来说属于辐射监测行业的辅助行业。

什么建筑材料要做放射性检验

一般情况下,建筑物的放射性大部分来自建筑材料中的天然放射性核素,这些放射性物质对公众造成附加照射,一般表现为全身外照射及其衰变子体的内照射。对建筑材料放射性物质含量的限值是基于辐射防护基本安全标准而确定的,并以常见的放射性核素226Ra、232Th 和40K的比活度表征。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ICRP)对公众规定的五年内平均年有效剂量限值为1mSv,如果建造住房和工作用房的建筑材料中226Ra、232Th和40K的比活度分别为120、100和1000Bq·kg-1(这一放射性水平接近现行国际规定的极限),并假定公众在室内的居留因子为0.8,则建材放射性对公众个体造成的年有效照射剂量约为1.1mSv,已经略为超过ICRP 确定的上述有效剂量限值[1]。 为保障公众及其后代的健康与安全,促进建筑材料的合理利用和建材工业的合理发展,各国相继根据本国的放射卫生防护法规和标准制定出建筑材料放射性物质的限制标准及相应的检测方法,并授权或指定有关部门负责贯彻实施。我国现行关于建筑材料放射性主要有以下三部标准,分别是:1994年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颁布的JC518-1993《天然石材产品放射防护分类控制标准》;2000年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修订发布的GB6566-2000《建筑材料放射卫生防护标准》;2000年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修订发布的GB6763-2000《建筑材料产品及建材用工业废渣放射性物质控制要求》[2,3,4]。上述标准中所规定的测量条件和限制要求均不相同,而且对建筑物室内的g空气比释动能率没有作出限值要求和指定检测方法。因此,迫切需要建立一种与现行标准有机联系、适合现场快速检测、并具操作性的测量方法,以满足市场需求,这对于保护上海城市环境和公众健康,促进国际大都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目前市场上大量用于室内装饰的花岗石材料为研究对象,针对影响石材表面g空气比释动能率测量结果的几个因素进行了实验研究,得出一种现场快速检测方法,并尝试提出建筑物内部建材放射性的检测方法和限值要求。 2 实验 2.1 测量仪器和实验材料 本实验测量g空气比释动能率采用便携式c-g射线辐射仪,比活度测量选用美国ORTEC公司高纯锗g谱仪,其对60Co1332keV能量峰分辨率为1.87keV。实验材料选用山东石岛红花岗石,切割成规格为50′50′2cm的正方形薄板。 2.2 建材本身对放射性的吸收影响 当g光子束穿过吸收介质时,将通过光电效应、康普顿散射和产生电子对三种效应损失能量,宽束g光子数目的衰减规律由下式表示:[5] (1-1) 式中,I0为入射光子束强度,I为经过厚度为x的吸收体后g光子束的强度,m为吸收体的线性减弱系数,B称为积累因子,是一个描述散射光子影响的物理量,它与射线能量、介质种类和厚度等许多因素有关。由于g光子的散射效应较为复杂,介质对射线的吸收通常通过实验测得。 考虑到天然石材的放射性水平较低,实验中我们按照地球天然本底Ra、Th、K的成分比例制作了一块平板源:用60Co溶液源(Eg平均=1.25MeV)代替40K(Eg=1.46MeV),Ra选用U-Ra平衡粉末,Th选用ThO2粉末,活度分别为2.8′105Bq、2.27′104Bq、1.68′104Bq,均匀混合三种源,用883万能胶水固定于两块20cm′20cm′0.8cm的石材中。在距离石材表面10cm处分别测量未加覆盖和覆盖2cm-42cm花岗石的剂量率(覆盖面积为2m′2m),间隔厚度为2cm,结果如图2.1所示。 2.3 建材堆放面积对空气比释动能率测量的影响 在堆放厚度一定,探头距建材表面距离一定的条件下,建材表面空气比释动能率与面积大小明显相关,我们模拟了正方形堆放模体不同边长对空气比释动能率的影响,实验中我们以40cm为递增长度,测量了边长从20cm到400cm的不同面积情况下与之相对应的建材表面

放射科辐射监测方案

放射科辐射监测方案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放射科辐射监测方案 为加强对放射源管理与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管理,控制放射性物质的照射,规范放射工作防护管理,保障相关员工健康和环境安全,根据《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要求,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个人剂量监测 1、我院辐射环境监测工作由放射防护领导小组组织,放射科、核医学科具体实施,医院预防保健科负责联系有剂量监测资质的机构对我司参与放射源管理人员进行个人剂量监测。 2、个人剂量监测期内,个人剂量计每三个月检测一次。佩戴周期第三个月份的月底各有关部门放射防护管理人员收齐本部门放射工作人员的个人剂量监测仪后交至预防保健科更换佩戴个人剂量计,预防感染科统一将个人剂量计送至有资质机构检测并领取新的个人剂量计。 3、剂量监测结果一般每季度由预防保健科向各有关部门通报一次;当次剂量监测结果如有异常,预防感染科通知具体放射工作人员及部门分管领导。 4、预防保健科和放射防护领导小组负责建立我院放射工作人员的个人剂量档案。 二、放射工作人员健康检查

我院预防保健科科联系有放射人员体检资质的医院,组织相关放射工作人员每年进行一次健康检查,并建立健康档案。未经体检和体检不合格者,不得从事放射性工作。 三、工作场所监测 后勤设备管理科负责联系有放射设备性能、工作场所防护监测资质的机构对我院放射设备进行每年一次的设备性能与防护监测。 1、外部监测:根据需要联系有监测资质的机构对我院放射工作设备性能与场所辐射防护进行监测或环境评价。 2、内部监测:由核医学科每季度初指定专人对我院存放放射物质场所进行监测,并记录档案。 3、应急监测:应急情况下,为查明放射性污染情况和辐射水平进行必要的内部或外部监测。

放射性污染监测

第12章放射性污染监测 △本章教学目的、要求 1.了解环境放射性的来源及危害; 2.熟悉放射性测量实验室; 3.掌握放射性监测方法; 4.了解电磁辐射污染监测。 △本章重点 放射性危害、放射性监测 △本章难点 放射性监测方法 △本章教学目录 12.1概述 12.2 放射性监测方法 12.3电磁辐射污染监测 12.1 概述 12.1.1放射性 有些原子核是不稳定的,它能自发地有规律地改变其结构转变为另一种原子核,这种现象称为核衰变。在核衰变过程中总是放射出具有一定动能的带电或不带电的粒子,即α、β和γ射线,这种性质称为放射性。 凡具有自发地放出射线特征的物质称作放射性物质。 12.1.2放射性的来源 放射性污染物质来源于自然界和人工制造两个方面。 12.1.2.1天然放射性来源 ⑴宇宙射线由初级宇宙射线和次级宇宙射线组成。初级宇宙射线是指从外层空间射到地球大气的高能辐射,主要成分为质子(83%~89%)、α粒子(10%~15%)及原子序Z≥3的轻核和高能电子(1%~2%),这种射线能量很高,可达1020MeV以上。初级宇宙射线与地球大气层中的原子核相互作用,产生的次级粒子和电磁辐射称为次级宇宙射线。 ⑵天然放射性同位素 自然界中天然放射性核素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①宇宙射线产生的放射线核素。如14N(n,T)12C反应产生的氚,14N(n,P)12C反应产生的14C; ②天然系列放射性核素。这种系列有三个,即铀系,其母体是238U;锕系,其母体是235U;钍系,其母体是232Th。 ③自然界中单独存在的核素。这类核素约有20种,如40K、87Rb、209Bi等。 12.1.2.2 人为放射性核素的来源 a. 核试验及航天事故 b. 核工业 c. 工农业、医学科研等部门对放射性核素的应用 d. 放射性矿的开采和利用 12.1.3放射性核素对人体的危害 途径:呼吸道吸入、消化道摄入、皮肤或粘膜侵入。 其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是辐射损伤,辐射引起的电子激发作用和电离作用使机体分子不稳定,导致蛋白质分子键断裂和畸变,破坏对人类新陈代谢有重要意义的酶。辐射不仅可扰乱和破坏机体细胞组织的正常代谢活动,而且可以直接破坏细胞和组织的结构,对人体产生躯体损伤效应(如白血病、恶性肿瘤、生育力降低、寿命缩短等)和遗传损伤效应(流产、遗传性死亡和先天畸形等)。 12.2 放射性监测方法 12.2.1 监测对象和内容 监测对象: ①现场监测,即对放射性物质生产或应用单位内部工作区域所作的监测; ②个人剂量监测,即对放射性专业工作人员或公众作内照射和外照射的剂量监测; ③环境监测,即对放射性物质生产和应用单位外部环境,包括空气、水体、土壤、生物、固体废物等所作的监测。 在环境监测中,主要测定的放射性核素为: ①α放射性核素,即239Pu、226Ra、222Rn、210Po、222Th、234U、235U等; ②β放射性核素,即3H、90Sr、89Sr、134Cs、137Cs、131I和60Co等。这些核素在环境中出现的可能性较大,其毒性也较大。 对放射性核素具体测量的内容有:①放射源强度、半衰期、射线种类及能量;②环境和人体中放射性物质含量、放射性强度、空间照射量或电离辐射剂量。

放射性物质监测仪

放射性物质监测仪 REN300在线x-γ辐射安全报警仪是一种新型的x- γ辐射连续 监测报警装置,它采用特殊设计的前置放大电路,具有灵敏度高、 操作方便、自动显示、数据存储和超阈报警等特点,能实时给出x γ 辐射剂量率。考虑到现场操作、应急快速响应的需要,主机安装在 辐射现场, 实现实时监测与就地报警,通过RS485 通讯实现总控 制室自动监控。可根据现场要求,选配RenRiArea 辐射区域监测软 件,该软件可连续存储30 个探头 5 年以上的历史数据, 提供实 时数据采集和图谱等。 该仪器广泛应用于放射性废物库、工业无损探伤、医院γ刀治疗、同位素应用、γ辐照、医院X 射线诊断、钴治疗、核电站等放射性场所,提醒工作人员就放射源或射线装置已处于工作或泄漏状态,使其免受辐射危害。 一、 1、采用高速嵌入式微处理器、图形点阵式液晶显示、人性化输入。 2、中、英文双语操作界面。 3、三种报警模式,适用于各种辐射安全报警场所的需要。 4、一个主机可下挂30个以上的探测器。 5、多种接口输出和输入,可与X-Ray或铅门等组成联锁系统。 6、实时采样,数据每秒快速处理刷新。 7、日历时钟功能、具有故障自恢复功能。 8、探测器故障指示 9、数据可输出到其它装置 10、挂壁式主控箱、安装方便。 11、通讯方式: (1) 标准RS485接口,MODBUS通信协议,传输距离可达800米。 (2) 可选工业无线网络通信方式,通信最远通信距离可达3千 米 (3) 可选GPRS无线网络传输,可实现远程联网(可选) 12、可与RenRiArea辐射区域监测软件组成在线x-γ辐射监测系统。 二、控制器技术指标: 1、显示方式:5.7寸LCD显示器,中文/英文界面。 2、探头配置:可与REN系列x-γ探头连接, 最多可连接30个探头。 3、显示单位:uGy/h 或 uSv/h 。 4、状态指示:正常/过载/故障。 5、报警方式:声、光同时报警方式,也可外机多个报警灯。 6、报警模式:模式一/模式二/模式三等三种方式。 7、存储功能: 自动存储超过阈值的剂量率值,和探头的异常状态。 8、报警阈值: 2.5uGy/h(出厂默认),且自行可调,具有高、低双阈值 报警功能 9、使用环境:温度-10℃~+45℃。 10、相对湿度:(在40℃温度下) ≤98%。 11、系统供电:市电220V标配。

环境放射性核素监测计划

环境放射性核素监测计划 作为加拿大的集体防御的国际承诺的一部分盟国,从核潜艇停泊在三盟国同时批准了加拿大东部和西部海岸的位置。在发生过某些不愉快事件的情况下,核应急响应(NER)组织已经成立。此外,海岸环境是进行经常性抽样的环境放射性核素监测计划(ERMP)的开始。这种持续的努力由一个长期的计划和访问分项计划组成的。前者,样品包括海洋沉积物,海水,水生植物和海洋生物;而在后者,样品是每次访问前、中、后各个时期的海水。样品采集是根据一项既定时间表,并按照加拿大皇家陆军学院认可的实验室SLOWPOKE- 2设备里进行。计数和分析是通过加拿大皇家陆军学院的分析服务组织(ASG)提供的伽玛射线光谱处理的。低于检出限,结果最安全访问的净现值是有保证的。 简介 加拿大的国际协议的集体国防提供相互探访舰艇。为此,政府已批准了核动力和核能力的船只(NPVs和NCVs)访问由盟军各国在Halifax,Nova Scotia以及英国哥伦比亚的Esquimalt和Nanoose批准泊位。在国防部(DND),有责任主办这些访问,例如,不构成健康隐患,人身安全的人员,公众或环境。海事参谋长(CMS)是负责协调并确保这些访问安全按照部门,国家和国际标准。 海事参谋长权衡提供了可靠科学证据的完美安全记录的访问。一项1998年的进行了广泛的空气、水和食物链的放射性核素分析的本底调查报告,把开发的数据软件存档并推荐到不断进行的监测活动中。因此,海事参谋长已经把它继续完善成为一项环境放射性核素监测计划(ERMP)。此计划对在三个批准加拿大军队(CF)泊位的裂变和活化产物提供放射性核素监测。无所不在的环境放射性核素以及公认的裂变和活化产物在海水里被量化,海洋沉积物,水生植物和海洋生物提供环境基准。取样是由核应急响应队(NERT)和海军潜水员在特定的训练用规定的地点和日程实施的。各个核应急响应队还负责对探访期间各核动力船和核能力船的泊位直接附近海水的取样。高分辨率伽玛射线光谱SLOWPOKE - 2所收集的样本在加拿大皇家陆军学院(RMC)已被运用数年。在过去两年中,服务集团(ASG)在加拿大皇家陆军学院已担任主要的分析和管理资源的项目,分析所有环境放射性核素监测计划样本。2002年4月1日至2004年3月31日期间的数据是这个文件的重点。更多的分析是在特定的两个卫星实验室做出的,他们分别是在哈利法克斯的加拿大大西洋国防海水样品研究与发展(DRDC - A)和在温哥华的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疾病中心控制(BCCDC)。 试验 采样和分析样品的要求 附表订明访问抽样策略(VSS)和连续抽样策略(CSS)的方案。访问抽样策略针对某个准予加拿大核动力或核能力船只探访前、中、后泊位的海水监测取样做准备。访问抽样策略的样本是探访前后的两次采样和探访期间每天平潮时期

放射性检测

一、放射性的度量单位 1、照射量X(库仑每千克/伦琴R) 表示Χ或γ射线在空气中产生电离大小的物理量(X=dQ/dm) dQ是指质量为dm的体积单元的空气中,光子释放的所有电子(负电子和正电子)在空气中全部被阻时,形成的同一种符号(正或负)的离子的总电荷的绝对值。 单位: (C. kg-1) 库伦/千克,旧单位是伦琴(R),1 R=2.58×10-4 C.kg-1 照射量率:指单位时间内的照射量。 2、吸收剂量D(戈瑞Gy/拉德rad) 吸收剂量是单位质量的物质对辐射能的吸收量(D=dε/dm) dε与dm分别代表受电离辐射作用的某一体积元中物质的平均能量与物质的质量. 单位:Gy(戈瑞),1 Gy=1 J.kg-1。 吸收剂量适用于任何电离辐射和任何物质,是衡量电离辐射与物质相互作用的一种重要的物理量。 吸收剂量率:单位时间内的吸收剂量,单位 Gy.s-1。 3、剂量当量H(希沃特SV /雷姆rem) 在人体组织中某一点处的剂量当量H等于吸收剂量与其他修正因数的乘积(H=DQN) Q为品质因子,亦称为线质系数,不同电离辐射的Q值列于表8-1;N为其它修正系数,是吸收剂量在时间或空间上分布不均匀性修正因子的乘积,对外照射源通常取N=1。 单位:SV(希沃特),1 SV=1 J.kg-1

表8-1 品质因数与照射类型、射线种类的关系 二、环境中放射性的来源 (一)天然源 1、宇宙射线初级宇宙线—高能辐射,穿透力很强;次级宇宙线—比初级弱;放射性核素-20余种。 2、天然放射性核素—与地球共生 3、天然放射本源—半衰期极长,强度弱 (二)人工源 1、核试验及航天事故-核裂变产物和中子活化产物放射性尘埃可在大气层滞留0.3—3年 2、核工业:核废弃物(核发电) 3、工农业、医学和科研等部门(医学占人工污染源的90%) 4、放射性矿的开采和利用

放射性物质的安全管理示范文本

放射性物质的安全管理示 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放射性物质的安全管理示范文本 使用指引:此管理制度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放射源贮存库(以下简称源库)应为独立的建筑,四周建 有2米高围墙,除设源库值班室、警卫室和放射性监测室 外,不能有其他建筑。 源库里面建有放射源贮存坑(以下简称贮源坑)。贮源坑 深度不小于1.2米,它的上口应高于周围地面100毫米 —150毫米,贮源坑盖由屏蔽材料制成;贮存大于 1.1X107Bq(贝克,1贝克即每秒发生一次核衰变)的中子 源和大于7.4X109Bq的伽马源的源库,应有机械提升和 传送设备。源库内应设有明示牌,明示牌应标明每个贮源 坑内放射源的编号、核素、活度等情况;源库内应有良好 的照明及通风条件;应设有防盗报警装置或监视装置,应 设警卫昼夜值班,并保持通信设施畅通;源库应设双锁,

钥匙分别保管。每年对源库进行一次安全防护性能检查,检查的内容主要包括:源库内外放射性剂量当量的测定、贮源罐防护、放射源泄漏情况等,并记录备案;要建立放射源资料台帐,定期进行核查,并记人台帐;应制定放射源防护管理的应急计划。 放射性物质的领取、运输要做到:源库工作人员进入库区工作应穿戴劳动防护用品并佩带个人剂量计;放射源出入库应有完备的手续,取源要凭通知单,交接要有检查、签字手续,应用仪器检查源,不得用眼直接观察裸源;有运源专车的测井队必须使用运源专车运输放射性源,无运源专车的测井队使用测井绞车运输放射性源时,必须确保源在运输过程中不脱出丢失,运源车上必须配有放射源检测仪器;运源车必须按指定路线行驶,不准搭乘无关人员,不准在人口稠密区和危险区段停留。中途停车、住宿必须有专人看管;测井结束返回公司后,必须直

【环境课件】第八章 放射性污染监测

Chapter8环境中放射性污染监测 教学目的 1. 放射性基础知识 2. 环境中的放射性 3. 放射性辐射防护标准 4.放射性测量实验室和检测仪器 5.放射性监测 教学重点 1 环境中的放射性 2. 放射性辐射防护标准 3.放射性监测 教学方法 课内安排2个学时。 必读教材和参考书页码 教材:369-392多媒体课件: 讲授提纲 8.1 基础知识 8.1.1放射性 有些原子核不稳定,能自发地有规律地改变其结构转变为另一种原子核,这种现象称为核衰变。在核衰变过程中会放出具有一定动能的带电或不带电粒子,即α、β和γ射线,这种性质称为放射性。放射性物质放出的粒子或光子会对周围介质产生电离作用,造成放射性污染和损伤。 放射性衰变的类型

.衰变衰变不稳定重核(一般原子序大于82)自发放出4He核(α粒子)的过程。如226Ra的。衰变可写成: 226Ra →222Rn + 4He 不同核素所放出的α粒子的动能不等,一般在2--8MeV范围内。:222Rn、218Po、210Po 等核素在衰变时放出单能α射线;231Pa 、226Ra、212Bi等核素在衰变时放出几种能量不同的α射线和能量较低的γ射线。 226Ra衰变有两种方式(分枝衰变): 第一种方式是226Ra放射出4.777MeV的α粒子后变成基态的222Rn,这种方式的几率占94.3%; 另一种方式是226Ra放射出4.589MeV的α粒子后变成激发态的222Rn,然后很快地跃迁至基态222Rn , 并放射出0.188MeV的γ射线,这种衰变方式的几率占5.7%。 α粒子的质量大,速度小,照射物质时易使其原子、分子发生电离或激发,但穿透力小,只能穿过皮肤的角质层。 衰变是放射性核素放射β粒子(即快速电子)的过程,它是原子核内质子和中子发生互变 的结果。β衰变可分为负β衰变、正β衰变和电子俘获三种类型。 (1) β-衰变:β-衰变是核素中的中子转变为质子并放出一个β-粒子和中微子的过程。β-粒子实际上是带一个单位负电荷的电子。许多β衰变的放射性核素只发射β粒子,不伴随其他的射线,如146C、3215P、9038Cs等,但更多β 衰变的核素常常伴有γ射线,如60Co衰变时,除放射出γ粒外,还放射两种γ射线。 β射线的电子速度比α射线高10倍以上,其穿透能力较强,在空气中能穿透几米至几十米才被吸收;与物质作用时可使其原子电离,也能灼伤皮肤。 (2) β+衰变:核素中质子转变为中子并发射正电子和中微子的过程。电子俘获的含义:不稳定的原子核俘获一个核外电子,使核中的质子转变成中子并放出一个中微子的过程。因靠近原子核的K层电子被俘获的几率远大于其他壳层电子,故这种衰变又称K电子俘获。 例如:5526Fe (K俘获) → 5525Mn 当K壳层电子被俘获后,该壳层产生空位;则更高能级的电子可来填充空位同时放射特征引线。 (3).γ衰变 同质异能跃迁的概念: γ射线是原子核从较高能级跃迁到较低能级或者基态时所放射的电磁辐射。这种跃迁对原

人体内放射性核素全身计数测量方法

人体内放射性核素全身计数测量方法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全身计数器测量人体内的放射性核素种类和放射性活度的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全身计数器对人体内的放射性核素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1713 高纯锗γ能谱分析通用方法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全身计数器 whole body counter 从人体外直接测量人体内的放射性物质所发射出的X射线或γ射线,进行放射性核素的定性及定量分析的装置。 3.2 A 探测下限 lower limit of detection; DL 在给定的置信度下,谱仪可以探测的最低活度。 3.3 模体 phantom 对电离辐射的吸收或散射作用与人体组织基本相同的物体。 注:可在各种测量中用于模拟实际测量条件。 4 仪器装置 4.1 全身计数器。由探测器、屏蔽铅室、电子元器件、数据处理系统等构成。其中电子元器件又包括前置放大器、主放大器、模数转化器 (ADC)、高压电源 (HPS)和多道分析仪。

4.2 全身计数器种类。常用的有两种:高纯锗(HPGe)的能量分辨率高、探测效率相对低;碘化钠(铊)(NaI(Tl))的探测效率高、能量分辨率相对低。根据测量的目的和要求,选择体外探测器的种类和组合。 4.3 高压电源。探测器有稳定工作的高压电源,其稳波电压不大于 0.01%,对半导体探测器高压应连续可调,不能有间断点。 4.4 谱放大器。应具有波形调节并与前置放大器及多道脉冲幅度分析器匹配。 4.5 多道脉冲幅度分析器。应根据能谱的复杂程度、射线能量分布范围及探测器的能量分辨率等选择多道分析器的道宽和道数。 4.6 数据处理系统。接受多道分析器的谱数据并对其进行处理。数据处理系统由计算机硬软件设备构成。 4.7 数据处理系统硬件。主要包括计算机及其配套的读出读入装置。 4.8 数据处理系统软件。应包括解析γ谱的各种常规程序,诸如能量刻度、效率刻度、谱光滑、寻峰、峰面积计算和重峰分析等基本程序。 5 刻度源和系统刻度 5.1 刻度源及其要求 5.1.1 刻度源 刻度源是全身计数器能够正常进行能量刻度和效率刻度的必备条件。适于能量刻度的单能和多能核素及其主要参数见附录A。 5.1.2 刻度源的溯源性 刻度源应具备准确性和可溯源性,具有检验证书,证书上除给定活度(或比活度)和不确定度外,还应标明定值日期、标准源纯度、质量或体积、化学成分、核素半衰期、γ射线分支比和标准源的定值方法。此外,放射性核素标准源的总不确定度应小于5%。 5.2 能量刻度 5.2.1 刻度范围 刻度源γ射线的能量应均匀分布在所需刻度的能区(通常40keV~2000keV),且最少需要4个能量点。刻度源应是发射多种能量γ射线的混合源。 5.2.2 刻度曲线 用解谱软件做γ射线能量与全吸收峰峰位的直线拟合。处于良好工作状态的高分辨γ能谱系统的能量刻度曲线应是一条直线,其非线性应小于0.5%。如果偏离线性,就应该重新做能量刻度。具体要求按GB/T 11713的规定执行。 5.2.3 刻度曲线的核查 在测量期间,每天应至少用两个能量点的γ射线对全身计数器进行检查。所用γ射线的能量应分别靠近刻度能区的低能端和高能端。如果峰位基本保持不变,则刻度数据保持适用。对于HPGe探测器大于1keV,对于NaI探测器大于0.5FWHM时,应重做能量刻度。 5.3 效率刻度

快速检测有毒有害物质的十大技术正式样本

文件编号:TP-AR-L4252 快速检测有毒有害物质的十大技术正式样本 In TermS Of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It IS NeCeSSary TO FOrm A Certain GUiding And PIanning EXeCUtable Plan, SO AS TO HeIP DeCiSiOn-MakerS TO CarrY OUt Better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FrOm MUItiPle Perspectives.

文件编号:TP-AR-L4252(示范文本) 编制: ______________ 审核: ______________ 单位: ______________

快速检测有毒有害物质的十大技术正 式样本 使用注恿:该解决方案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定的具有指导性,规划性的可执行计划,从而实现多角度地帮助决策人员进行更好的生产与管理。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对有毒有害物质的正确检测在化学事故应急救援中显得十分重要,尤其是对那些发生化学事故后尚难断定的有毒有害化学物质,查明毒物的种类就更有意义。根据《简氏核生化防护年鉴》20xx年版提供的资料,目前国际上对有毒有害物质的现场快速检测总结起来有以下十种技术,即: 电离/离子迁移谱技术离子迁移谱技术使用的检 测器是一种典型的连续工作的检测器,它使用一只空气泵从环境中采样,采集的污染物通过离子化检测器中的一微弱电场并被离子化。气态毒物的电离在大气

为了减少检测中的干扰,在制造仪器时使用气相色谱技术中的火焰光度检测器就会大大降低误报的发生。 红外光谱学技术该技术是通过测定在特定波长范围内(4000'200厘米)样品吸收红外光的强度。红外吸收谱带的波长具有非常明显的特征,每个分子均具有独特的红外光谱。通过红外光谱可以解析分子结构的特征峰,从而检测出未知的有毒有害物质。目前,有两种红外光谱技术被运用到现场快速检测仪器中,一是光声红外光谱学技术。光声红外检测器是利用光声效应监测和测定有毒有害物质的蒸气,当一种气体吸收到红外辐射时,会引起温度升高,由此引起气体膨胀。如果调节红外辐射的强度,样品会膨胀和收缩。如设计有音频,可使用麦克风传输声音信号。光声红外气体检测器使用不同的过滤器,选择性地传输被监控的有毒有害物质吸收的特定光波长,用比较大

放射性同位素的检测方法和仪器

放射性同位素的检测方法和仪器 核辐射与物质间的相互作用是核辐射检测方法的物理基础。放射性同位素发出的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会直接或间接地产生电离和激发等效应,利用这些效应,可以探测放射性的存在、放射性同位素的性质和强度。用来记录各种射线的数目,测量射线强度,分析射线能量的仪器统称为检测器。 一.核辐射的检测方法 使用相关核辐射检测仪器是检测核辐射的重要方法,利用物质衰变辐射后的电离、吸收和反射作用并结合α、β和γ射线的特点可以完成多种检测工作。对人体进行核辐射检查,主要先做物理性检测,如果发现检测指标异常,再进行生理性检测。主要采取以下方法: (一)使用核辐射在线测厚仪 核辐射在线测厚仪是利用物质对射线的吸收程度或核辐射散射与物质厚度有关的原理进行工作的。 (二)使用核辐射物位计 不同介质对γ射线的吸收能力是不同的,固体吸收能力最强,液体次之,气体最弱。若核辐射源和被测介质一定,

则被测介质高度与穿过被测介质后的射线强度将被探测器将穿过被测介质的I值检测出来,并通过仪表显示H值。 (三)使用核辐射流量计 测量气体流量时,通常需将敏感元件插在被测气流中,这样会引起压差损失,若气体具有腐蚀性又会损坏敏感元件,应用核辐射测量流量即可避免上述问题。 (四)使用核辐射探伤 放射源放在被测管道内,沿着平行管道焊缝与探测器同步移动。当管道焊缝质量存在问题时,穿过管道的γ射线会产生突变,探测器将接到的信号经过放大,然后送入记录仪记录下来。 二.核辐射的检测仪器 检测核辐射有各种不同的仪器,一般将检测器分为两大类:一是“径迹型”检测器,如照像乳胶、云室、气泡室、火花室、电介质粒子探测器和光色探测器等,它们主要用于高能粒子物理研究领域。二是“信号型”检测器,包括电离计数器,正比计数器,盖革计数管,闪烁计数器,半导体计数器和契伦科夫计数器等,这些信号型检测器在低能核物理、辐射化学、生物学、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以及地质学等领域越来越得到广泛地应用。放射性运输从业人员所使用的检测器基本上属于“信号型”检测器。 “信号型”检测器包括电离型检测器、闪烁检测器和闪

放射性同位素的检测方法和仪器

放射性同位素的检测方 法和仪器 Revised as of 23 November 2020

放射性同位素的检测方法和仪器 核辐射与物质间的相互作用是核辐射检测方法的物理基础。放射性同位素发出的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会直接或间接地产生电离和激发等效应,利用这些效应,可以探测放射性的存在、放射性同位素的性质和强度。用来记录各种射线的数目,测量射线强度,分析射线能量的仪器统称为检测器。 一.核辐射的检测方法 使用相关核辐射检测仪器是检测核辐射的重要方法,利用物质衰变辐射后的电离、吸收和反射作用并结合α、β和γ射线的特点可以完成多种检测工作。对人体进行核辐射检查,主要先做物理性检测,如果发现检测指标异常,再进行生理性检测。主要采取以下方法: (一)使用核辐射在线测厚仪 核辐射在线测厚仪是利用物质对射线的吸收程度或核辐射散射与物质厚度有关的原理进行工作的。 (二)使用核辐射物位计

不同介质对γ射线的吸收能力是不同的,固体吸收能力最强,液体次之,气体最弱。若核辐射源和被测介质一定,则被测介质高度与穿过被测介质后的射线强度将被探测器将穿过被测介质的I值检测出来,并通过仪表显示H值。 (三)使用核辐射流量计 测量气体流量时,通常需将敏感元件插在被测气流中,这样会引起压差损失,若气体具有腐蚀性又会损坏敏感元件,应用核辐射测量流量即可避免上述问题。 (四)使用核辐射探伤 放射源放在被测管道内,沿着平行管道焊缝与探测器同步移动。当管道焊缝质量存在问题时,穿过管道的γ射线会产生突变,探测器将接到的信号经过放大,然后送入记录仪记录下来。 二.核辐射的检测仪器 检测核辐射有各种不同的仪器,一般将检测器分为两大类:一是“径迹型”检测器,如照像乳胶、云室、气泡室、火花室、电介质粒子探测器和光色探测器等,它们主要用于高能

六、壁纸中有害物质检测

壁纸中有害物质检测 一、重金属含量的测定 1. 1 基本原理 (在37±2)℃下,用(0.07±0.005)mol/L稀盐酸将试样中的可溶性重金属元素萃取出来,用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或无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溶液中的金属元素含量。 2.2 仪器与试剂 2.2.1 仪器 (1)火焰原子吸收光谱仪:配备铅、镉、铬空心阴极灯,并装有通入空气和乙炔的燃烧器。 (2)氢化物发生原子吸收光谱仪:配备汞空心阴极灯,并能与氢化物发生器配套使用。 (3)pH计:精确到±0.2pH。 (4)搅拌器:转速(1000±10)r/min。 (5)天平:精度0.001g。 (6)烘箱。 (7)酸度计:精度为±0.2pH单位。 (8)滤膜器:孔径0.45um。 (9)容量瓶:25 mL、50 mL、100 mL。 (10)移液管:1 mL 、2 mL、5 mL、10 mL、25 m L。 2.2.2 试剂 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所用水均符合GB/T6682中三级水的要求。 (1)盐酸溶液:(2±0.1)mol/L 。 (2)盐酸溶液:(0.07±0.005)mol/L。 (3)标准溶液的配制 ①单标配制 ·12HO),溶于少量煮沸过的水中,Ba(1mg/mL):称取1.7787g氯化钡(BaCl 2 移入1L容量瓶中,用煮沸过的水稀释至标线,摇匀。 Se(1mg/mL):第一种方法:称取1.000g硒,置于300mL烧杯中,加入10mL水和10mL浓硝酸,在水浴上加热溶解,滴加几滴硝酸,完全溶解后,移入1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摇匀;第二种方法:称取0.1405g二氧化硒,溶于水,移入1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摇匀。 Pb(1mg/mL):称取1.000g金属铅,置于300mL烧杯中,加入30mL硝酸(1

放射性污染监测

放射性污染监测 第12章 △本章教学目的、要求 1.了解环境放射性的来源及危害; 2.熟悉放射性测量实验室; 3.掌握放射性监测方法; 4.了解电磁辐射污染监测。 △本章重点 放射性危害、放射性监测 △本章难点 放射性监测方法 △本章教学目录 12.1 概述 12.2 放射性监测方法 12.3 电磁辐射污染监测 12.1概述 12.1.1放射性 有些原子核是不稳定的,它能自发地有规律地改变其结构转变为另一种原子核,这种现象称为核衰变。在核衰变过程中总是放射出具有一定动能的带电或不带电的粒子,即α、β和γ射线,这种性质称为放射性。 凡具有自发地放出射线特征的物质称作放射性物质。 12.1.2放射性的来源 放射性污染物质来源于自然界和人工制造两个方面。 12.1.2.1天然放射性来源 ⑴宇宙射线由初级宇宙射线和次级宇宙射线组成。初级宇宙射线是指从外层空间

射到地球大气的高能辐射,主要成分为质子(83%~89%)、α 粒子(10%~15%)及原子 序 Z ≥3 的轻核和高能电子(1%~2%),这种射线能量很高,可达 10 MeV 以上。初级 宇宙射线与地球大气层中的原子核相互作用,产生的次级粒子和电磁辐射称为次级宇 宙射线。 ⑵天然放射性同位素 自然界中天然放射性核素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①宇宙射线产生的放射线核素。如 N(n,T ) C 反应产生的氚, N(n,P ) C 反应产 生的 C ; ②天然系列放射性核素。这种系列有三个,即铀系,其母体是 238 U ;锕系,其母 体是 U ;钍系,其母体是 Th 。 ③自然界中单独存在的核素。这类核素约有 20 种,如 K 、 Rb 、 Bi 等。 12.1.2.2 人为放射性核素的来源 a. 核试验及航天事故 b. 核工业 c. 工农业、医学科研等部门对放射性核素的应用 d. 放射性矿的开采和利用 12.1.3 放射性核素对人体的危害 途径:呼吸道吸入、消化道摄入、皮肤或粘膜侵入。 其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是辐射损伤,辐射引起的电子激发作用和电离作用使机体分 子不稳定,导致蛋白质分子键断裂和畸变,破坏对人类新陈代谢有重要意义的酶。辐 射不仅可扰乱和破坏机体细胞组织的正常代谢活动,而且可以直接破坏细胞和组织的 结构,对人体产生躯体损伤效应(如白血病、恶性肿瘤、生育力降低、寿命缩短等)和遗 传损伤效应(流产、遗传性死亡和先天畸形等)。 12.2 放射性监测方法 12.2.1 监测对象和内容 监测对象: ①现场监测,即对放射性物质生产或应用单位内部工作区域所作的监测; ②个人剂量监测,即对放射性专业工作人员或公众作内照射和外照射的剂量监测; 20 14 12 14 12 14 235 232 40 87 209

快速检测有毒有害物质的十大技术正式样本

文件编号:TP-AR-L4252 In Terms Of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It Is Necessary To Form A Certain Guiding And Planning Executable Plan, So As To Help Decision-Makers To Carry Out Better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 (示范文本) 编制: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 快速检测有毒有害物质 的十大技术正式样本

快速检测有毒有害物质的十大技术 正式样本 使用注意:该解决方案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一定的具有指导性,规划性的可执行计划,从而实现多角度地帮助决策人员进行更好的生产与管理。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对有毒有害物质的正确检测在化学事故应急救援 中显得十分重要,尤其是对那些发生化学事故后尚难 断定的有毒有害化学物质,查明毒物的种类就更有意 义。根据《简氏核生化防护年鉴》20xx年版提供的 资料,目前国际上对有毒有害物质的现场快速检测总 结起来有以下十种技术,即: 电离/离子迁移谱技术离子迁移谱技术使用的检 测器是一种典型的连续工作的检测器,它使用一只空 气泵从环境中采样,采集的污染物通过离子化检测器 中的一微弱电场并被离子化。气态毒物的电离在大气

压条件下即可实现。使用质子迁离法、电荷迁离法、离解电荷迁离法或负离子反应如离子迁离谱法等,几乎所有的有毒有害物质都能被离子化。 火焰光度法检测技术该技术是基于氢火焰燃烧原理,火焰能够分解存在于空气中的任何有毒有害物质,含有磷和硫的有毒有害物质各自产生氢磷氧(HPO)和元素硫。在提高火焰温度时,磷和硫发散出特殊波长的光,通过较理想的过滤器来传递这种光,磷和硫发散出的光传送到光电倍增管,光电倍增管产生一个类似物质的电信号,这个电信号与空气中所含的磷和硫化合物的浓度有着直接的关系。由此可见,只要是含磷和硫的化合物都可用火焰光度法进行检测。火焰光度法非常灵敏,因此允许仪器直接对环境空气采样分析。但这种方法的不足之处是环境空气中只要有磷和硫存在,就会产生干扰出现误报现象。

食品中放射性物质铯-137的测定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放射性物质铯-137的测定 1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各类食品中铯-137(137C s)的测定三 第一法γ能谱测定法 2原理 食品鲜样直接或经前处理后装入一定形状和体积的样品盒内,在γ能谱仪上测量样品中137C s在661.6k e V的γ射线特征峰全能峰净面积,与已知活度的标准放射源相比较,计算137C s放射性活度浓度三当样品中有铯-134(134C s)存在时,应用本法进行137C s的测定三 3试剂和材料 137C s放射性标准溶液:比活度为1000B q/m L左右,经国家法定计量部门标定,并有法定认可单位签署的检验证书三 4仪器和设备 4.1低本底γ能谱仪系统 低本底γ能谱仪系统应满足如下要求: a)探测器:同轴高纯锗或锗(锂)探测器三对60C o1332.5k e Vγ射线全能峰的能量分辨率小于 3k e V,相对效率高于15%三 b)屏蔽体:主屏蔽体为等效铅当量不小于10c m,内衬原子序数由外而内逐渐递减的多层材料重 金属屏蔽体三有条件时可采用反符合屏蔽三屏蔽体应使γ能谱仪积分本底应小于2.5计数/s (50k e V~2500k e V)三 c)多道分析器:1024道以上三对于高纯锗γ能谱仪其道数应不少于8192道三 4.2压样模具 油压机或手工压样器,可参见G B14883.9附录A三 4.3加盖样品盒 ?75mm?h35mm二?75mm?h50mm或?75mm?h75mm圆柱形塑料样品盒三 4.4能量刻度用γ放射源 能量刻度用γ放射源应满足如下要求:

a)可采用一个发射多种已知能量γ射线的单核素或多核素放射源[如钴-60(60C o)二铕-152(152E u)二 铕-154(154E u)二镭-226(226R a)及其放射性子体二钍-232(232T h)及其放射性子体等],也可采用 多个发射单种γ射线的放射源,其主要γ射线能量应大致均匀地分布在50k e V~3000k e V 范围内; b)用于能量刻度的刻度源,其外表面应无放射性污染,其活度应保证特征峰的每秒计数率达 到100三 4.5137C s标准放射源 用已知活度的137C s标准溶液制成的137C s标准源(注意一定要使标准溶液的液面达到样品盒的刻度线)三 5分析步骤 5.1能量刻度和全能峰探测效率刻度 5.1.1能量刻度 以能量刻度用γ放射源(4.4)对低本底γ能谱仪系统(4.1)进行能量刻度三记录刻度源的特征γ射线能量和相应全能峰峰位道址,可通过计算机处理或直角坐标纸上作图或对数据作最小二乘法拟合得到能量和道址的关系图三 5.1.2全能峰探测效率刻度 测量137C s标准放射源,为减少系统误差,所测全能峰净面积至少应大于100000计数,按式(1)计算其在661.6k e Vγ射线全能峰的探测效率三 (1) E=N A'T'B 式中: E 137C s标准放射源在661.6k e Vγ射线全能峰的探测效率; N 661.6k e Vγ射线全能峰净面积,单位为计数; A' 137C s标准放射源的活度,单位为贝可(B q); T' 137C s标准放射源的测量时间,单位为秒(s); B 137 C s661.6k e Vγ射线的分支比,84.62%三 5.2采样 采样按G B14883.1规定进行三 5.3测量样品制备 5.3.1粮食类样品:取500g样品均匀地铺在搪瓷盘或不锈钢盘内,在烘箱中70?左右烘约5h,称量,求出干鲜比三颗粒状粮食干燥后直接放入内外已清洗洁净的样品盒内夯实;对细粉状粮食用压样器压实,使样品高度与137C s标准放射源高度相同三记录待测样品的干样质量二高度,计算出表观密度三5.3.2蔬菜类样品:取3k g左右样品,除去不可食部分,洗净,擦去或晾干表面水珠三切碎后称鲜重三铺放在搪瓷盘或不锈钢盘中在烘箱中70?左右烘至近干而发软,称量,求出干鲜比三取一定量干样,用压样模具压缩成形,使样品高度与137C s标准放射源高度相同三将压好的样品迅速放入内外已清洗洁净的样品盒;上面加盖二密封三记录干样质量二高度,计算表观密度三

建筑材料放射性现场检测.

建筑材料放射性现场检测 项目完成人员:徐锴陆逊周绚乙 项目完成单位: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 【摘要】本文对影响建材表面γ空气比释动能率测量的几个因素作了研究,提出了一种建材放射性现场检测方法和剂量限制要求,并对实验和理论计算结果进行了讨论,二者之间有较好的一致性。【关键词】建筑材料;放射性测量 1 前言 一般情况下,建筑物的放射性大部分来自建筑材料中的天然放射性核素,这些放射性物质对公众造成附加照射,一般表现为全身外照射及其衰变子体的内照射。对建筑材料放射性物质含量的限值是基于辐射防护基本安全标准而确定的,并以常见的放射性核素226Ra、232Th和40K的比活度表征。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ICRP)对公众规定的五年内平均年有效剂量限值为1mSv,如果建造住房和工作用房的建筑材料中226Ra、232Th和40K 的比活度分别为120、100和1000Bq·kg-1(这一放射性水平接近现行国际规定的极限),并假定公众在室内的居留因子为0.8,则建材放射性对公众个体造成的年有效照射剂量约为1.1mSv,已经略为超过ICRP确定的上述有效剂量限值[1]。 为保障公众及其后代的健康与安全,促进建筑材料的合理利用和建材工业的合理发展,各国相继根据本国的放射卫生防护法规和标准制定出建筑材料放射性物质的限制标准及相应的检测方法,并授权或指定有关部门负责贯彻实施。我国现行关于建筑材料放射性主要有以下三部标准,分别是:1994年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颁布的JC518-1993《天然石材产品放射防护分类控制标准》;2000年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修订发布的GB6566-2000《建筑材料放射卫生防护标准》;2000年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修订发布的GB6763-2000《建筑材料产品及建材用工业废渣放射性物质控制要求》[2,3,4]。上述标准中所规定的测量条件和限制要求均不相同,而且对建筑物室内的γ空气比释动能率没有作出限值要求和指定检测方法。因此,迫切需要建立一种与现行标准有机联系、适合现场快速检测、并具操作性的测量方法,以满足市场需求,这对于保护上海城市环境和公众健康,促进国际大都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以目前市场上大量用于室内装饰的花岗石材料为研究对象,针对影响石材表面γ空气比释动能率测量结果的几个因素进行了实验研究,得出一种现场快速检测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